对比汇报模板(10篇)

时间:2022-12-28 01:39:2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对比汇报,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对比汇报

篇1

生活中的他,颇具“文艺青年”的气质,喜欢看书、下棋、写书法。

采访中,他说话直率朴素,时常发出爽朗的笑声,对问题的阐述一针见血,显示出他的机智。

他面对尖锐问题不回避,比如在说到关于网友说的“郭的离去是变相罢官”这一问题时,郭宝成直言“这是正常的工作调动,我今年已经56岁,在县委书记中年纪是比较大的了”。

然而,郭宝成又是一个低调的人。在联系采访的过程中,郭宝成多次强调,“那些都是过往的云烟了”,婉拒记者采访。的确,半年来,尽管郭宝成的身影活跃在世博论坛、各大高校等的讲演台上,但几乎没有再接受媒体的专访。

记者在神木采访中,感受到了当地百姓对郭宝成的肯定和认可,让他们不再有“后顾之忧”,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为了能面对面听到这位民生事业力推者的观点和见解,记者辗转神木、榆林、西安三地,终于,在一个夕阳西下的傍晚,见到了郭宝成,开始了我们的对话。

“我们早就在着手神木的百年战略”

廉政望:当初是什么触动您来进行民生建设的?

郭宝成:我在神木工作了13年,当了3年县委副书记、5年县长、5年县委书记,长期都在陕北贫困的地方工作,看过很多贫苦老百姓的生活,可怜得很。想把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提高一点的想法,由来已久了。

廉政望:神木在民生方面是否追求一种“领头羊”效应?

郭宝成:我们搞民生建设,根本没想到对外宣传,更没想到要去推广。我们从来都只是专注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是去跟其他县比较,更不去问为什么别人没有做。

民生建设在我的想法中涉及很早,不过是在逐步地推进,也不是一下有的。你看我们的民生建设,先开始是减免农业两税,我们比全国减免提前两年,走在国家前面。然后是教育,国家是两免一补,我们是五免一补,也就是能免的基本都免了,娃娃来到学校上学,不用交一分钱。而且还有补贴,先是补贴3块半,然后提高到补5块半。然后我们推行城市低保,我们的标准是全省最高的。然后我们又关注孤寡老人、重度残疾人。我曾经看过一户贫困人家,一个74岁的老太太,一个儿子高位截瘫,一个儿媳妇基本不会说话,是傻的。你说这三个人怎么生活?最后因为有了政策,高位截瘫的儿子和傻媳妇属于重度残疾人,每人每月300块钱,两个人就是600块钱;老太太是城市低保,每月230块钱,再加上别的补助,每月大概900到1000块钱,他们就能生活了。你说没有政府,他们怎么活?像这类弱势群体,政府不管谁管?所以我感到,我们这个政策是对的。

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才搞了新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这个一搞,很多农村的老大爷、老太太都很高兴,说不用交多少钱,很快就能领回来了,而且能一直领到死。

最后,在2009年3月1号,我们在全县实行了全民免费医疗。

廉政望:有人说神木是依靠煤炭资源“发家”,才能有财力进行民生建设。那等煤炭资源耗尽了,神木靠什么把民生建设推行下去?

郭宝成:煤总有挖完的一天,所以我们早就在着手神木可持续发展的百年战略。我们开发了许多新兴产业和新项目,如与西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联手开展了长柄扁桃栽培的科研项目,这种珍贵沙漠野生树种很适合在神木种植,以后将形成“地下采煤田、地上种油田”的新经济格局。

“民生建设是大赚”

廉政望:从您这么多年的实践来看,您觉得发展民生的关键是什么?

郭宝成:我觉得首先是要把当地的经济发展起来。然后,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再补上民生建设这一课。

如果民生建设搞得不好,社会的收入差距过大,这个社会就容易出乱子。社会要是出乱子了,那就影响你的发展了、就影响你的稳定了、就影响你的团结了、就没办法再推进了。你要是想让一个地方不断发展进步,那就要把你的民生建设、社会建设、社会保障、文化建设等等同步推进。一个社会的发展,是综合协调的系统,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发展成果让我们的老百姓来共享呢?我们为什么一味去追求GDP增长,而不顾民生的艰辛呢?

廉政望:除了让百姓享受了发展成果,对于政府来说,进行民生建设有什么益处?

郭宝成:对于政府来说是高回报。

你想,看病不愁,上学不愁,养老不愁,百姓衣食无忧,大家高高兴兴,你说还有没有后顾之忧啦?你想拉动消费,只有当人们没有后顾之忧了,才敢把钱拿出来花呀!

一方面,人家把钱拿出来花的过程,就已经是高回报了;另一方面,他也敢把多余的钱拿出来投资啊!

廉政望:是一个良性循环?

郭宝成:对。还有一点,人的心理,人的积极因素。马克思讲了,人的因素在生产力中是最活跃的因素。把人们普遍高涨的生产积极性,加上他投资的钱,加上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这个所创造的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所以,在2009年,应该讲是咱们中国金融危机最为严重的一年。像我们神木是陕西第一经济大县,金融危机对它的冲击非常巨大。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年它的消费增长了22%以上;各项人均收入都增长了25%以上;财政收入增长40%以上;经济总量增长了18%以上。尽管这个18%在我们“十一五”期间简直就是最低谷,但在2009年,这个数字很金贵啊。

所以说,民生建设是大赚。如果我们的民生建设不是搞得这样的好,那么可能就完全不是这个数字了。

廉政望:但我们许多地方政府并不认可啊!

郭宝成:我相信,其他地方也会慢慢做起来的。中国这么大,实际情况也千差万别,有些东西一些地方推进得快,一些地方推进得慢,不可能齐步。你看我们十个手指头展开来,它都不一样齐呢。所以,慢慢来。

“把民生问题解决好,是解决的根本出路”

廉政望:您目前关注的民生问题是什么?

郭宝成:目前,我认为中国最大的民生问题有三个:一是教育问题,二是医疗问题,三是住房问题。教育问题其实在大部分地方都已经解决,而住房问题在部分城市才比较凸显。因此,医疗是中国百姓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廉政望:有人说,改革搞不好,是因为要触及到既得利益。您在改革中有没有触及既得利益?

篇2

2社会保障制度在不同领域内的比较

社会保障体系由不同的部分构成,其中最为重要的几项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现在,我们就来比较一下它们的相似之处和区别差异。

2.1养老保险

1984年,中国各地进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1997年,中国政府制定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开始在全国建立统一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2]。1919年,西班牙首次对私营企业的员工实施强制性的国家退休保险。和其他国家的情况相似,从那时起养老金支出已成为社会保障支出的最大一项。中国的基本养老制度采取的是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形式。它的范围覆盖到了各类城镇企业,所有的公司及其员工都有义务缴纳基本的养老保险。目前,公司缴纳的比列占到了工资总额的20%左右,而个人缴纳比例占到工资总额的8%左右。[3]在西班牙,养老保险的资金来源于雇工、雇主和政府,其中雇工所占比例为4.7%,雇主所占比例为23.6%,政府来承担起剩余比例[4]。发放养老金的条件在这两个国家是基本相同的:都必须要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并且最低缴费年数为15年,但是退休的年龄是不同的,在中国,60岁退休,而在西班牙退休年龄是65岁。由于两个国家的国情不同,在养老金的金额上也是有差别的,在中国,每个月的养老金是一样的,但是在西班牙六月份和十二月份可以领取双倍的养老金额。在养老保险制度上,无论是缴费方式还是领取年龄方面,两个国家的相似点还是比较多的。其中最大的区别就是,因为近年来中国的老龄化速度在不断加快,所以完善基本养老保险是势在必行的。

2.2医疗保险

中国的基本医疗保险覆盖到了城市和乡镇的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是社会保障体系中覆盖面最广的保险之一。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正在稳步推进并且其覆盖面也在不断扩大。2001年底,97%的地市已经开始基本医疗保险改革,公共卫生服务和其他形式的医疗保险还覆盖到了上百万的城镇人口。在这个方面,西班牙是比较先进的。自1978年西班牙宪法规定全民享有免费卫生保健后,西班牙人从出生至死亡,无任何条件皆可享受。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现西班牙国家卫生保健系统几乎覆盖了所有的人群(1992年即为99%,而1979年仅为82%)。此外,两国的缴费方式也是不同的。在中国,资金主要来自企业和个人,用人单位缴费率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6%左右,具体比例由各地确定,职工缴费率一般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但是在西班牙,卫生保健系统所需经费大部分由国家通过税收筹集,其余少部分来自社会保险缴费和患者缴费。目前,公民可以接受免费的公共医疗服务,但是需缴纳40%的医药费。同时,这两个国家在医疗保险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目前,在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已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试点也在逐步推开。截至2008年底,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已超过3.1亿人。近年来,各级医疗保险管理部门在管理中不断探索,建立健全机制,完善政策规范,强化服务管理,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成效逐步显现。而在西班牙,已经有900多万的居民购买了私人保险。根据ICEA提供的数据显示,在2005年底,私人医疗保险保费的投资数达到了44亿欧元,比2004年增长了9.4%。现在在西班牙私人保险产品非常专业,几乎每个人都可以购买私人医疗保险,并且它的价格并不高。

2.3失业保险

两个国家在失业的原因上存在很多共同之处。今天,中国的城市在提供工作岗位上存在巨大的压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中国人口结构的迅速变化导致每年的劳动力供应充足,其中包括人口大爆炸时代出生的人都已经达到了工作年龄。第二,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急于在城市地区寻找就业机会。据统计,在2002年,已经有九千四百万农村人口离开农村到城市找工作。第三,自从1998年经济结构调整以来已经有数百万的城镇居民失去工作。近些年来尽管政策上已经为此提供了很多的支持,但是一名失业人员再次找到新工作的机会却很小了,再就业率从1998年的50%降到今天的30%。西班牙的失业率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迅速的增长,这点吸引了很多研究者的注意力,他们试图找出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工业危机和过大的工会压力是造成高失业率的原因之一,但是,失业原因不仅由就业机会的损失造成的。实际上,工作岗位的数量和待就业人的数量是有差距的,如果劳动力市场不够灵活来调整工资,平衡需求,那么失业人口将会继续增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这两个国家已经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为了缓解这一问题,自1993年以来,中国政府一直推行各种政策,以扩大就业渠道。中国政府还推行了一项重新安置因近年来实施机构调整而失去工作的国有企业失业人口的计划。应用于各种机构的社会保障体系,从而促进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创建。西班牙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建立了强制性的失业保险制度,以后又陆续进行了多次修改,现行失业保险分为两部分:一是,缴费性的失业救济,一是,社会援的失业津贴。在西班牙,实行有区别的失业保险金给付期,促使失业人员积极寻找就业机会,同时实行限制性的失业保险金给付条件,使领取者投入到积极的各项准备中去。此外,西班牙将失业保险金、失业救济金和积极就业补贴三者紧密结合起来,相互衔接,使各类就业困难群体都纳入了失业保险和失业救助范围之内,为失业人口提供了强有力的基本生活保障。[5]

篇3

中图分类号:TP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3-0000-02

The Comparation of Social Insurance Data Backup Methods

Ma Hongfeng

(Songyuan City Human Resources and Social Security Bureau,Songyuan138000,China)

Abstract:Data security is the core of all of the information system,how to do data backup is must face the problem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 every industry and sector,social insurance industry in China has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in the past two decades,the importance of data backup to departments and agencies must pay close attention and take effective approach to achieving.

Keywords:Social insurance;Data backup;Way

我国的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上世纪80年代建立起来,已经形成了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五大社会保险为主的险种,这五大保险在政策层面已经覆盖了大多数全国百姓。各地的社会保险大多建设了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来进行业务处理,社保经办机构也越来越依赖数据中心的服务支持。在各地社会保险经办业务刚刚起步的时候,各地都在忙于政策制定、业务办理、扩大覆盖面、管理系统建设和队伍建设上,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汶川地震后,数据备份和容灾在全国各行业的信息系统建设上,越来越受到各地的重视,都认识到了数据在社会保险业务中的地位和重要性。社会保险事业关系到千万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每年运营着上万亿的资金,涉及到几亿人近百年的社保信息,所以无论从信息管理系统稳定和安全上、还是从政府和和社会的要求上,都必须要有极高的可靠性,都要保证在信息管理信息遭受硬件或系统故障、病毒攻击,或是地震、火灾、海啸等自然情况发生后,都能保证原有数据的安全,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数据有所恢复。所以说数据是整个社会保险工作的灵魂,在社会保险中处理核心地位,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把它放在重要的位置,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发生意外时能够及时进行数据恢复。如不采取有效措施,若发生意外,任何方法都难以挽救,任务人都无法承担责任,后果不堪设想。

一、现在的数据备份容灾策略

随着IT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计算机系统备份技术也是不断的提高,各应用系统的数据量也大大增长。原来一般数据采用简单的光盘、磁盘备份,现在各地根据本地的情况,选用以下一种比较流行的技术来进行备份。

(一)完全备份

每天对系统进行完全备份。包括系统应用程序和数据库。这种备份策略的好处是:当发生数据丢失的灾难时,只要用一盘磁带(或光盘),就可以恢复丢失的数据。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一是由于每天都对整个系统进行完全备份,造成备份的数据大量重复,而且这些重复的数据占用了大量的磁带空间,这对用户来说就意味着增加成本。其次,由于需要备份的数据量较大,因此备份所需的时间也就较长。

(二)增量备份

增量备份指每次备份的数据只是相当于上一次备份后增加和修改过的数据。这种备份策略的优点是节省了磁带空间,缩短了备份时间。但它的缺点在于,当灾难发生时,数据的恢复比较麻烦。另外,这种备份的可靠性也很差。

(三)差量备份

差量备份就是每次备份的数据是相对于上一次全备份之后新增加和修改过的数据。管理员先在星期天进行一次系统完全备份,然后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管理员再将当天所有与星期天不同的数据(新的或修改过的)备份到磁带上。差分备份策略在避免了以上两种策略的缺陷的同时,又具有了它们的所有优点。首先,它无需每天都对系统做完全备份,因此备份所需时间短,并节省了磁带空间,其次,它的灾难恢复也很方便。系统管理员只需两盘磁带,即星期一磁带与灾难发生前一天的磁带,就可以将系统恢复。

二、目前我国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主要使用的备份方式

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备份理论提出了365天24×7不间断服务的异地数据容灾备份,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进行设备购置、软件开发和网络通信,还要有效的管理和日常维护,这些需要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管理能力。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理念,但是受到各地条件的限制,这种理想化的备份,一般地方都难以实现。

目前,各社保经办机构都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措施进行数据备份,尽力保证数据安全。但由于受条件所限,各地目前的数据备份措施和方法各异,有的很不安全。现将目前各地主要数据备份方式列表如下:

序号 备份

方式 简介 安全性 速度 价格 占有量

1 实时异地容灾备份 在异地建设完整的系统,并与本地主系统实时通迅,进行数据传输保证灾难发生时能迅速切换运行。 非常安全 很快 昂贵 极少城市采用

2 实时异地数据备份 在异地配置专用设备和软件,实时与本地系统通讯,进行数据备份,保证灾难发生后,数据可无间隔恢复。 很安全 很快 较贵 少数城市采用

3 磁带备份 购置专用设备,本机房备份,每天专人专车将磁带送至本市其他地方或定期送外地安全地方存储。 除城市灾难外较安全 较快 较高 一些城市采用

4 光盘或优盘等保存 购置光盘或优盘等备份,每天专人专车送至本市其他楼或外市安全地方存储。 安全性一般 很慢 便宜 很多城市采用

5 局域网备份 在本局域网其他机器上备份 在本楼故障或局域网中病毒时存在重大隐患 很慢 极便宜 县市有的采用

三、对于社会保险数据备份容灾的注意事项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上几种常见的备份方式,各有千秋,有的安全可靠,有的成本较高,各地只能采取适合本地的方式来进行备份,前提是高度重视,目标是保证安全。

(1)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的备份容灾策略。包括备份容灾方式、数据要保留的时间、采用的介质、备份的频率等。

(2)要建立备份和存取制度,明确责任。必须定期、完整、真实、准确地备份,备份频率,专人运输,异地安全保管。确定使用人员的存取权限、存取方式和审批手续。

(3)建立运输和保存制度。要保证运输和保存地点安全,备份数据资料保管地点应有防火、防热、防潮、防尘、防磁、防盗设施。

(4)建立备份人员、运输人员、保管员交接制度。

(5)建立保密制度,防止数据外漏。

篇4

上海是一个外向型程度很高的经济体,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部的长江口,拥有中国最大的外贸港口、最大的工业基地。上海市的进口额从2002年的406.09亿美元上升到2013年的2371.54亿美元,增幅高达586%;出口额从2002年的320.55亿美元上升到2013年的2042.44亿美元,增幅高达626%,并且上海市外贸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也达到一个很高的数值,虽然受到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08年开始数值有所降低,但是总体来看,上海市的对外依存度还是保持在了较高水平上。外高桥保税区是上海市重要的现代物流产业基地、重要的进出口贸易基地和微电子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保税区设立后精心规划,科学发展,目前已经发展成为集现代物流、先进制造、国际贸易及保税商品展示和交易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高级综合型保税区。

一、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外高桥保税区三大行业的影响

(一)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保税区现代物流业的影响

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后,人民币汇率出现波动,升值趋势明显。在此背景下,外高桥保税区的物流企业的经营业务和范围增长却十分迅速,对外贸易的规模不断提高,特别是仓储转运货物进口额快速增长,在2009年达到380.71亿美元,占外高桥保税区进口额的79.1%,与此同时,出口额比重也缓慢上升,2009年达到84.1亿美元,占保税区出口额的51.1%。2011年,保税区物流企业的营业收入达到3319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4.3%。在人民币汇率持续变动的前提下,物流企业进出口额持续增长有以下几方面:第一,配送运输企业其依托于海外大宗商品的运作模式,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进口成本大幅度降低。比如上海爱尔思物流有限公司2011年完成进口额超1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50%;上海京柏顺物流公司完成进口额5.96亿,同比增长达到三倍;另外,世天威物流公司,东方盛佳物流有限公司等物流企业进口额都超过了3亿美元,增长幅度十分明显。第二,国家给予外高桥保税区物流企业“进口退税”的政策优势,使得企业降低成本,并且这几年来大力发展国际采购配送业务,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行集团内部物流体系的整合,将面向亚太地区的采购配送基地设立在物流园区,让其成为扩过企业在亚洲地区贸易链的重要节点。全球著名的饮料公司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把它的亚洲地区分拨公司设立在物流园区,全球各地的饮料经物流园区仓储,接着直接面向亚洲终端零售市场。通过这些国际配送服务业的开展,进一步促进了物流企业进口额持续增长,特别是出口额在人民币升值的前提下,还有了较为平稳的增长。第三,现代物流企业抵抗汇率波动的风险比较强,在凭借保税区国际贸易优势发展起来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有能力给跨国公司提供全国甚至全球范围的物流配送服务,由于产业级别高、业务功能综合性强,竞争对手少,在进行大规模的进口和出口物流服务中,能够较为灵活地对抗汇率风险,因此人民币升值对此类企业的影响并不是很大,特别是在人民币汇率出现很大波动的时候,依靠自身实力和多元化的业务,来推动保税区的进出口额的持续增长。

(二)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加工制造业的影响

随着人民币汇率波动以及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外高桥保税区加工贸易产业有了明显的下滑,截止2009年出口额达到58.59亿美元,比上年减少15%,占保税区出口额比重由上年的45%降至37.4%。其中来料加工贸易出口额34.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进料加工出口额25亿美元,比上年减少35.5%。第一,人民币升值使得来料加工企业的利润减少。来料加工企业采购的原材料和中间产品都来自国外,最终成品也销往国外,结算金额使用的是外币,加工企业赚取以外币支付的加工费,但是在国内却都是以人民币来结算工人工资,厂房租金等一些必要的成本。所以人民币升值会使来料加工企业的加工费相应的缩水,导致企业的利润受到影响。第二,进料加工企业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受汇率波动影响的程度各有不同。相对于来料加工企业,进料加工企业它的生产方式十分灵活,有在国外进口原材料,也有在国内采购原材料;所生产出的产品,又在国内销售,也有在国外销售。一般来料加工企业进出口总量总体来说保持一半的平衡性,所受的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基本不大。对于原材料和成品都销往国外的进料加工企业来说来说,所承受的影响和来料加工企业一致,会有一定的汇兑损失;对于在国外进口原材料,在国内销售的进料加工企业,由于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进口成本的下降,将会从中获得巨大的汇兑收益;最后对于在国内采购原材料,商品出口国外的来料加工企业,在最后结算过程中由于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利润钱少,将蒙受极大的汇兑损失。例如,保税区的铭板塑胶有限公司,原材料在国内采购的份额超过九成,所生产的产品又全是销往国外,需要通过结汇的方式来支付生产费用,全年汇兑损失达到全年利润的20%。

(三)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服务贸易业的影响

在人民币汇率波动的,保税区外贸企业充分发挥了进口功能的主观能动性,一般贸易进口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而且进口额增长大于出口额增长,在2013年贸易企业的进口额高达798.5亿美元,远远高于出口额。有两方面因素促使了贸易企业进出口快速增长:第一,由于人民币升值的原因,使得国外的商品价格变得便宜,越来越多的贸易企业选择从国外进口商品。对1870家限额以上的重点贸易企业的调查分析结果,2013年这些重点贸易企业从国外进口商品的比重从65.6%上升到77.6%,从国内生产领域购买商品的比重从上年的20.4%下降到15.9%,从国内批发领域购买商品的比重从上年的14%下降到6.5%。同时这些企业的销售商品中,在国内市场出售的比重持续提高,对国外市场的销售比重逐年下降,由上年的17.8%下降了7个百分点。

二、政策与建议

由于人民币汇率变动会对进出口商品的价格产生影响,接着通过进出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来影响对外进出口商品的数量,从而影响到对外贸易的发展。前文研究中指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的发展同样受到了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贯彻实施我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几乎不可避免。面对汇率变动,上海市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改善对外贸易,加强外贸企业的竞争实力,肩负起长江经济带核心区的排头兵的重任,努力将上海建设成为全球国际投资与贸易中心。第一,加快出口产品的产业升级。当人民币汇率升值时,进口产品的价格会相对更有优势。因此,企业应该利用价格优势,多进口高新科技产品,从而来得到技术的更新换代。现在上海很多企业出口产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低廉,企业利润水平也较低。如果人民币升值,不可避免对这些企业造成较大冲击,换汇成本的提高导致这些出口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境。因此,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应该加快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出口企业进行产品升级,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增加投入去搞技术研发,做到本土化生产,提升了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对外竞争力,同样也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和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出口产业的动态升级。第二,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积极开拓海外市场。首先,由于出口企业的高新技术落后,资源的限制,还有其加工方式的单一、机械,导致保税区的加工贸易发展非常迅速,占到了出口贸易的很大一部分。但是只发展加工贸易的,忽略其他贸易方式,不仅会削弱出口产业的结构升级的能力,还会阻碍企业的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大幅降低出口红利。因此,保税区要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对外贸易。比如服务贸易,保税区的服务贸易发展乃至上海市的服务贸易在国际上都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上,高附加值的服务贸易竞争力不足,例如信息咨询、信息维护等。大力发展上海市的服务贸易,可以提高上海的出口产品利润空间,同时避免加工贸易比例过高所引起的贸易碰撞。另外,如果人民币升值,会使得上海企业所拥有的人民币换得更多的外币,使得企业多出了一笔以外币计价的流动资金,可以用来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像印度、菲律宾、越南等一些东南亚国家和非洲国家和地区,通过开发发展潜力巨大的海外市场,上海的企业可以获得这些巨大的市场机会。这些国家有着廉价的劳动力、廉价的生产资料、低廉的进出口税收,上海企业可以利用人民币升值这个前提,在这些国家投资建厂,以较低的成本来达到规模经济的效果。第三,抗风险应对能力的提高。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弹性的汇率制度会大大增加汇率变动的不稳定性,使得很多外贸企业所面临的出口风险变大。在此情况下,出口企业应该基于对未来人民币汇率变化趋势谨慎关注的前提下,选择金融衍生工具,例如远期、期权等,将人民币汇率锁定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或者出口企业选择出口贴现或者出口押汇的方式,提前获得出口款项。这样的话,在面临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下,出口企业可以避免人民币升值所造成的外汇缩水。上海市政府应该同时加大支持该市金融衍生市场发展的政策力度,努力推进金融衍生市场的发展,这样就可以提高出口企业的盈利性和积极性。第四,大力推进港区一体化进程和形成“一区多园”格局。大力推动产业集群,提升服务质量,上海市政府应该进一步整合保税区和港口资源,并尽快建立一个符合国际惯例的大型区域性物流枢纽,以增强保税区和上海自由贸易区的贸易功能。一区多园格局应包括综合产业园区、服务创新园区、商贸会展园区和保税港园区。目前上海市商贸会展园区的改造已基本成型。大量的贸易企业已经在园区聚集,营运中心和公司海外总部也渐成规模。中国国际商品中心已经落户在国际商品展示中心,商贸内也已经聚集了不少全国性的文化服务贸易平台。在此情况下,上海市政府应该引导一些展示企业和贸易企业向这一区域聚集,最终形成保税区国际贸易的核心功能区。最后,上海市政府应该积极提倡拉动内需,使得出口企业可以在出口产品国际价格竞争力不足所导致外需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扩大本国需求为其产品寻找新的出路。

作者:张宇星 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篇5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中国改革开放推动下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我国城市中逐渐产生了一个特殊群体――农民工。农民工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自身则日益“边缘化”,其社会保障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近年来,虽然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与措施,且一些地方的实践已初见成效,但从总体上来看,针对农民工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仍处于滞后状况,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维护。因此,积极探索适合农民工的医疗保障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民工群体的内涵及基本特征

农民工是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重要标志,是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结构变革的巨大力量。在此,农民工,是指已完全脱离或基本脱离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以在城镇的务工所得为主要谋生手段,但仍持有农村户口,且没有放弃农村土地经营权,兼具农民与工人双重身份的劳动者。

农民工群体作为近年来出现的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具有以下特征:1.数量庞大且增速快。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司《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09年度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978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4533亿人,与上年相比,农民工总量增加436万人”。同时,据有关专家预测,未来一段时期内,如果政策不发生大的变化,农民工数量仍会以平均每年500万人左右的规模持续增加。2.身份特殊且地位尴尬。农民工离开土地甚至居住地在城镇从事着非农产业,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农民群体。同时,他们又因户籍的原因而与传统的城镇劳动者有别,被包括社会保障制度等在内的一系列面向城镇居民的相关制度所排斥,使其难以真正融入城镇社会。3.流动性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从事着低技能和体力型的劳动,工作岗位很不稳定,频繁更换工作使得他们经常处于流动之中。

二、目前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制度模式取向不明确。尽管农民工有多种参保模式,但各地在此问题上的进展很不平衡,在参保方式、参保率、具体政策上都不尽相同。拿养老保险为例,就大致有以下三种模式:以北京为代表的“仿城型”模式、以广州、深圳为代表的“扩面型”模式和以上海为代表的“综合保险型”模式。这种制度模式的不明确一方面造成地区之间、企业之间、农民工个人之间新的不公平、不平衡,同时也为未来制度的统一和完善设置了新的障碍。

2.总的参保率低。目前,农民工参加城镇各种社会保险项目并不存在制度上的歧视,虽然各地都将农民工作为城镇职工基本社会保险制度扩大覆盖面的主要对象,但农民工参保率依然偏低。

3.退保率居高不下。由于没有实行全国统筹,而且全国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不健全,覆盖面窄,返乡农民养老保险关系和养老保险基金转移困难,只能选择退保。

三、把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1.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是解决“三农”问题,加快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需要。

城市化和工业化问题与“三农”问题密切相关,只有解决好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城市化和工业化问题。“三农”问题的解决归根结底是要依靠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农村经济的发展则要靠农民自身,农民发展农村经济需要具备三个条件:资金、技术和土地。虽然土地问题现在还没有解决,但它是与社会保障制度联系在一起的,只要使农民工对针对其自身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具有信心,就能化解其因失去最后的土地保障的后顾之忧,就会使他们愿意把撂荒的土地转让出去,实现土地的流转,进而形成大面积的耕地,为农业的产业化、机械化生产创造条件。三个条件中主要要解决的是资金问题,没有钱什么事情都办不成,而农民工外出打工就能获得工资,就能转化为资金,用这些资金购买技术和设备,经济就能启动发展,农村居民的生活就能得到改善,“三农”问题得到解决,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就能加速。

2.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公平与效率的需要

在社会主义生产经济条件下,我国的社会、家庭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功能弱化,同时,机械化大生产条件下的各种职业病、养老、失业等问题都增加了农民工的就业风险和生活风险。这些风险对农民工的生存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特别是在转型的过程中,社会保障是必不可少的安全网,是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必要手段。农民工为社会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作为再分配手段之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就应该为农民工提供社会保障。长期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使城市居民可以充分享受社会保障,而农村居民却没有,只能依靠家庭和土地保障,如果农民工的失业、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问题得不到解决,将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不利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因此,把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提上议程就成了必然。

3.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的必要条件和基本条件就是要追求社会的安定有序。农民工盲目、无序的流动,不仅给交通运输带来很大压力,也不利于流入地的社会管理。近年来,随着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各种与农民工有关的违规、违法、犯罪活动逐年增加。农民工进城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压力,现在社会保障制度供给的缺失和社会安全管理的不到位,使得这一群体成为各大城市社会治安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建立适合农民工群体特征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农民工进城务工后面临的各种社会风险,维护其合法、正当的权益,让他们充分享受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成果,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以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

四、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缺失的原因

第一,体制上的原因。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是造成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缺失的主要原因。我国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是传统的就业制度模式和二元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的基础。户籍制度的存在不但加深了农民与城镇居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心理方面的隔阂,同时也使农民失去了在城镇就业的机会和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政策仍是以城乡二元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为基础制定的政策。由于农民工没有城镇居民的身份,进城的农民工就被城镇劳动力就业制度与社会保障体系所排斥。

第二,经济利益方面的原因。农民工所在的单位多为私营企业、乡镇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这些用人单位为追求最大利润,千方百计减少工人成本,不愿为农民工缴纳必要的社会保险费,对农民工参保态度消极,经常以各种理由拒绝,或者象征性地将身边的几个人参保来应付了事。同时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本地区的经济利益,置国家政策于不顾,对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造成用人单位对社会保险认识不足,从而违规不参保,或者通过对农民工“合理”威胁,使农民工“自愿”不参保。

第三,观念上的原因。农民工的知识欠缺,社会保障意识薄弱,对社会保障心存疑虑,担心交纳的保险金以后收不回来,不愿意参加保险;而且农民工的收入大多偏低,工作流动性大,工作地点不固定,他们不愿意参加缴费标准过高的社会保险,而更情愿将宝贵有限的现金收入寄回农村,回乡寻求土地的保障。

五、完善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1.就社会保障具体制度设计方面,应尽快健全和完善以下项目:

(1) 工伤保险制度。各用人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工伤保险条例》为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所以用人单位必须及时为农民工办理工伤保险手续,并按时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在农民工发生工伤后,要做好工伤认定,劳动能力和工伤待遇支付工作。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发生工伤,由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规定的标准支付费用。当前,要加快推动农民工比较集中、工伤风险较高的建筑行业、煤炭等采掘行业参加工伤保险。建筑施工企业同时应为从事特定高风险作业的职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

(2) 医疗保险制度。在现行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框架内,针对农民工流动性强、收入水平低的特点,广泛开展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着重解决农民工进城务工期间的住院医疗问题。根据农民工的承担能力合理确定缴费率,主要由用人单位缴费,建立大病统筹基金。同时,要适当调整医疗保险的起付线,等待期,个人支付比例等方面的政策,如本人不愿或无能力在城市治疗的,应制定相应的措施,将大病医疗保险关系和资金转入农村合作医疗。

(3) 农民工救助机制。农民工在城镇缺乏生活基础,是城市中最困难的群体之一,为保障其基本生活权益,应建立包括农民工特殊情形下的贫困救助、遭遇天灾人祸时的紧急救助、合法权益受损或遭遇不公待遇时的法律援助等应急救助机制。

2.要真正使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得以解决,还需要改革和完善相关的配套制度:

(1)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户籍制度不改革,农民工就永远不能转变身份,成为城市居民,也不能享受晕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改革户籍制度,取缔其衍生出的各种附属功能,恢复户籍的治安管理和人口统计功能,进而彻底的把农民工身份变更为市民身份,使其平等地享有一切社会保障。

(2) 加强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立法和监督管理,完善法律体系建设。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完整的、系统的针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立法,虽然近年来政府部门也相继出台了不少针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政策和相关文件,但是这些都是一些指导性条例、通知、决定等,效力太弱。而且各个地方制定的措施不统一,执行混乱。因此,政府必须加快农民工社会保险的立法步伐,尽快出台统一的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保护方面方法律,为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科学管理和健康运作提供法律依据。

参考文献:

[1]邓大松 刘昌平等:2007-2008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报告[M].人民出版社.2008.9

[2]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stats.省略/tifx/txbg/t20100319_40262828.htm [Z/OL].

篇6

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加的动态过程,特别是指在年龄结构类型已属年老型的人口中,老年人口比重持续上升的动态过程。迄今为止,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并广泛使用的老年人社会界定标准有两个,即1956年联合国和1982年世界老龄问题大会所制定的标准:通常是指60岁及以上或65岁及以上人口。从老龄人口结构来看,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达到10%以上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达到7%以上的人口属于老年型人口结构。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保障体系的基本态势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主要会经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2--2000年是人口老龄化的过渡阶段;第二阶段2000----2020年是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阶段;第三阶段2020----2050年是人口老龄化的高峰阶段。目前中国正处于老年人口和高龄老年人口快速增长期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期:0~14岁人口比重逐步降低,65岁以上人口比重持续上升。2005年中国的老年人口仅占总人口的11%。按照国家统计局的人口预测,2010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数为1.71亿,占总人口的12.6%。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数为1.13亿,占到总人口的8.3%;到2050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数为4.5亿,占到总人口的32.5%,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数为3.36亿,占到总人口的24.3%。这表明中国未来50年老年人口数量稳步上升。中国人口老龄化与国外比较起来既有其共性,又有其特殊性。

1.中国人口老龄化具有明显的“催生”痕迹。人口老龄化是个普遍规律,但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口老龄化的过程并不完全一样。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现象是自然发生的: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改变促使人们寿命延长、人口生育率不断降低,从而使少年儿童比例下降,老年人口比例上升,这些变化是缓慢的、渐进的,不知不觉进行的。在中国,人口老龄化则有明显的“催生”痕迹: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生育率迅速下降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有关。

2.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准备严重不足。与人口老龄化相伴随的老龄问题可分为人道主义方面的问题与发展方面的问题。前者很大程度上是老年人问题,即日益增多的老年人的各种需求,包括基本需求和特殊需求;后者指的是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宏观方面的影响,包括对整个社会的生产、消费、储蓄、分配、投资以及政治、文化等各方面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通常是经济起飞在先,富裕之后才迎来老龄化。

3.面临人口规模与人口结构双重压力。从某个角度说,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提前到来也是自我选择的结果,更确切地说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所必须付出的一种代价。既然是自我选择,可否有别的选择呢?这样的问题学术界一直在争论。有两种针锋相对的意见:一种是进一步降低生育率,减少人口,是“真正头等优先大事”,人口结构问题是次要的。另一种则表示反对,认为今天中国生育率已经降到更替水平以下,人口仅仅呈现的是低惯性增长,在这种态势之下,如果继续坚持以牺牲结构为代价的“数量第一”的观点,则很可能会导致难以预料的后果。

4.调整人口年龄结构的余地非常有限。既然中国人口“规模压力”依然存在,因此,现行的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政策在一定时期内不宜改变。在一些超低生育水平的区域内,生育政策可以而且已经开始进行微调,但其对人口老龄化的缓冲作用十分有限。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生的独生子女,进入21世纪后将陆续进入婚育期。从理论上讲,这会引起人口出生率的回升,有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实际情形是新世纪新的一代,其生活方式及价值取向也自然与他们的父母辈有所不同。21世纪的育龄人群与20世纪80年代的育龄人群不太一样,少生优生已经成为他们的主流取向。

5.健全老年社会保障体系是根本出路。由于特殊国情,我们不可能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从容应对人口老龄化,但是由于我们成功地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人口条件——劳动力资源充裕而被抚养人口比例较低,因而我们有必要也有可能建立起与人口老龄化相适应的养老保障体系。发达国家在解决养老问题上有许多宝贵的经验,也不乏深刻的教训,我们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认真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应对老龄问题的路子。

二、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国际比较

1.自保公助型养老保障模式。这种制度主要实行于德、美、日等西方工业化国家。强调养老保障是个人的事,国家只能予以部分资助。这种模式的特征是:一是政府制定并通过有关立法,作为其具体实施的法律依据;二是以自我保险为主,国家资助为辅,公民个人缴纳养老保险金,企业主为雇员缴纳社会保险金,政府福利机构依法拨款和发放;三是保险制度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公民只有在履行缴纳养老保险金的义务,取得享受这一制度的资格后,才能领取养老保险津贴;四是保险基金来源多元化,受国家经济发展形势的影响较小,并以较强的经济基础做后盾。

先说德国,养老保障的目标在于养老金应是以保障退休者(及其配偶)的生计,维持其购卖力。养老保障制度的三大支柱是法定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私人养老保险。法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较大,既包括一般的年老养老金,也包括职业康复待遇、职业能力或就业能力丧失养老金及遗嘱养老金。原则上讲,所有雇员都是法定养老保险的义务参保人。法定养老保险金主要来源于雇主和雇员缴费,费率采取根据实际需要一年一定的办法。养老保险机构支付的养老金有三种:达到退休年龄的“正常养老金”、丧失就业能力的“伤病养老金”和“遗嘱养老金”。只有当投保人参加保险达到一定期限之后,才有权享受养老保险机构的服务。每个年满65岁并且参加保险至少35年的男性投保人,都有权享受正常养老金,妇女则降至60周岁。实行灵活养老金之后,男性投保人年满63周岁后,也可以享受养老金。再说美国,1935年颁布了《社会保障法》,经数次补充和修改,扩展成了一个包括老年和残障者在内的综合性社会保障制度,规定:凡缴纳社会保险税的年满65岁的公民都可享受养老退休金,62~65岁退休者只能享受部分养老退休金。此外,对于参加保险的因伤残退休者和其未成年的子女、配偶也给予一定的保险费。联邦政府的养老基金是通过征收社会保障税获取的。根据《联邦社会保障法》规定,凡是参加工作的人都要按其收入的一定比例缴纳社会保障税,直接从个人工资中扣除,也称为工资税。社会保障税率随着联邦平均工资的增长比例自动调整。

政府征收的社会保障税全部用于政府的社会保障项目,专款专用,节余结转下年继续使用,不足就提高税率和税基,从而保证了庞大的社会保障支出。在养老保障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方面,美国的社会保障税全部记人财政信托账户,首先用来满足养老保障支出的需要。

再来说说日本,养老金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退休金、伤病养老金和家属抚恤金。在现行的养老金保险制度体系中既;政府承办的公共养老金也有企业主办的企业养老金,还有个人自行投保的个人养老金储蓄。公共养老金用来保障基本的、标准的需要,难以充分满足的个别需要则由企业养老金和个人养老金储蓄来满足,力求保证老年人晚年生活的稳定。公共养老金根据加入者的职业分为厚生养老金、国民养老金和共济养老金。厚生养老金保险制度建立于1942年,目前与国民养老金保险一起构成日本公共养老金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厚生养老金保险以日本政府为保险人,目前参加厚生养老金保险的人数占整个参加养老金保险人数的51.4%。国民养老金保险是根据1959年4月《国民养老金法》设立的,它是指农民、自营者和其他公共年金未包括的人员,一般要缴纳保险费。1961年4月正式制定和实行包括全体国民在内的国家养老金体制。1986年日本又将国民养老金改为向全体国民支付的基础养老金,对在国家及企事业单位供职的人则另外再实施厚生养老金制度,形成了以全体国民为对象的基础养老金制度。国民养老金保险的资金来源是政府的基础养老金拨款和被保险人的保险费。

2.福利国家型养老保障模式。这种模式主要实行于瑞典等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它是这些国家借助于财政经济政策的调节作用,来保障老年人的生活安定,缓解社会矛盾的主要措施。其特征有:一是立法把养老保障作为国家福利政策的一项主要内容,并设有主管的专门法院依法监督、管理和执行。二是强调福利待遇的普通性和人权性。所有老年人可领取养老金,退休人员还可以享受与收入有关的养老金。三是养老金支出由国家财政承担,公民个人不缴纳或缴纳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四是养老保险基金一般来源于税收。 转贴于

主要说说瑞典,高福利国家,其社会保障从“摇篮到坟墓”几乎无所不包。瑞典男女退休年龄均为65岁,65岁以上老年人的收入来源主要靠养老金。瑞典的养老金由三部分组成:基本养老金、附加养老金和部分养老金。最突出的特点是它的基本养老金,这是每个公民的社会权利。瑞典公民年满65岁即可领取全额基本养老金,年满63岁可以领取养老金的94%,而且无须缴纳任何费用,也无须经过收入情况调查,贫富一视同仁。雇工和雇员不需缴纳保险税,而雇主主要缴纳4.7%的工资税,政府负担基本养老金费用总额的55%。政府在这方面的开支来源于税收。基本养老金的数额仅供老年人在瑞典境内维持最低生活水平,这也是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保证。附加养老金向所有退休者提供。退休者退休前工龄有长有短,原收入有高有低,因而得到的附加养老金有多有少。部分养老金是指年满60岁的人可以要求减少工作时间,并能领取因工时缩短而减少的收入补贴。

3.强制储蓄型养老保障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一是实行储蓄保险基金制度,其费用只由雇主和雇员两方负担,政府不负担;其待遇由雇主、雇员缴纳的保险费和一定利息三部分组成,多为一次性支付。二是具有强制性,其主要目的是为职员提供足够的储蓄,以便在退休后或者丧失工作能力时能获得保障。

在这里主要说说新加坡,新加坡公积金实行全国统一管理。中央公积金制度于1955年7月建立,主要目的是为职员提供足够的储蓄,以便在退休后或者丧失工作能力时有所依靠。它是一项为新加坡职员而设的养老储蓄基金,是一项强制性的储蓄计划。50多年来,它已发展成为一种全面的,可以满足人们退休、购房、医疗保健及教育等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新加坡,每个就业者都在公积金拥有户头,每月要向公积金交纳一定比例的个人工资,目前交纳的基数上限是月工资6000新元,会员年满55岁或永远离开新加坡时,就可提走全部公积金存款,存款享有与市场利率挂钩的利息。中央公积金局统一管理和使用公积金储蓄,还制定了《中央公积金法》以保护公积金会员的合法权益,规范管理、使用公积金储蓄的行为。

三、国外养老保障制度对中国的启迪

1.构建适应本国国情的养老保障体系。养老保障体系包括根据不同职业或不同阶层的劳动者设立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公务员养老保险、农民养老保险、自由职业者养老保险、其他职业者养老保险等具体项目。虽然上述各国政府不一定一次性地构建上述所有的养老保险,但在构建过程中,先后不同程度地构建了适应本国国情的完整的养老保障体系。因此,我们认为,不管各国政府构建养老保障制度的宗旨如何,但构建适应本国国情的养老保险体系则是一国养老保险制度构建的关键。发达国家的养老保障体系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建立起来的。养老福利费用对于国民经济是十分沉重的负担。例如,目前德国社会福利费用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约为34.5%,如此庞大的开支如果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是很难支撑起这样高福利的养老保险体系的。

2.正确选择养老保险金筹资模式。从上述各国政府的做法中我们可以看到,尽管不同的国家筹集养老保险资金的渠道各有千秋,但不外乎由社会保险税、单位缴费、个人缴费、政府补贴等形式。如何确立适合本国的养老保险需要的筹资模式,这种筹资模式是否能够体现公平与效率统一的原则,是各国政府在构建本国养老保障制度过程中所要处理好的一个关键问题。

篇7

中图分类号:G2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2-0025-02

语言是说话人所谈事件的集合,是活动的方式,是做“事情”的方法。语言表达说话人的观点、感情和态度。在评价系统理论中,语言作为一种“手段”,通过分析语言本身,可以评价话语人对事件的立场、观点和态度。作为功能语法理论中人际意义资源部分的拓展,评价系统理论中的评价意义,其主观和具有价值负荷的特点能够帮助我们识别什么样的语言资源才是具有评价意义的,因此也更加有利于我们对语篇进行解读。本文分别选择若干关于2016年3月发生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爆炸袭击事件的中英新闻报道文本作为分析对象,在“主观性”这一大框架下,根据评价系统理论探讨新闻语言中的主观性,对比分析中西方媒体对同一新闻事件的不同报道。希望对大众在新闻文本的解读上,以及对今后的主观性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语言的主观性

Z言的特性之一就是“主观性”,说话者“自我”的成分多少会在话语中有所表现。换句话说,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时候,除了话语内容本身,说话人会不自觉地在说出的话当中传达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情感,由此,说话人的“主观”认识便会在话语中留下印记。

以往的“主观性”研究方向主要有三个,分别为说话人的视角、情感,以及认识。其中,视角就是说话人观察客观现实的角度,或是说话人对客观情状进行叙说的出发点。看待问题的视角不同,说话人大脑中的对事物的成像也就不同。即同一客观现状在不同的人看来会有不同的理解。说话人的语言,经前人研究表明,包含作者主观情感态度的语言表达式存在于语言表达的每一个层面。在新闻报道当中,新闻作者对新闻事件的立场、观点、情感等会通过这些语言形式传达给读者,报道者总是倾向于在新闻文本中注入自己对新闻事件的主观评价。语言研究者和读者通过对评价系统理论原则的学习和研究,能够对新闻语言中的主观性成分进行分析。

二、新闻语篇的主观性

新闻报道是大众了解时事消息的重要渠道。社会性灾难新闻的传播更是会对社会的稳定性有明显的作用影响。新闻报道者通常试图避免在新闻写作中流露主观情感态度,但是由于新闻由人写成,新闻话语中无可避免会体现写作者的主观性,因此分析此类语篇的主观性具有深刻的意义,同时也具有较大的挑战性。

评价理论认为可以将语言作为一种“手段”,研究者可以通过对语言的分析,评价话语者对事态的立场、观点和态度。评价理论包括三大子系统:介入,态度和级差,其中,态度次系统化为情感、判断和鉴赏。本文对新闻语篇的主观性研究,即从态度系统的三个方面着手。

(一)情感

情感是态度系统的中心,制约着其他两个系统。情感可分为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悲伤或快乐,自信或焦虑等。

1.比利时法语国家电视台网站及社交媒体上的照片显示,大批旅客慌忙逃出机场大楼,机场内冒出浓烟,多扇窗户碎裂,棚顶被部分炸塌,地面上散落房顶碎片,现场一片混乱。

在截取的这段《环球时报》的报道中,带有感情的词汇如“慌忙”“一片混乱”等,体现了语言的人际功能,这些词汇都带有明显的主观性。使用这些带有感彩并且主观性倾向明显的词汇,报道者明显想要表现出该次爆炸对民众造成的影响,对恐怖袭击持批判态度,通过对爆炸现场的描述,运用带有感彩的词汇试图引起读者的共鸣。

2.BRUSSELS -- Explosions at the Brussels airport and a downtown metro stop rocked the city Tuesday, killing more than 30 people, and wounding dozens.

而通过分析《今日美国》的报道可以发现,报道者更倾向于客观描述一个事件。所运用的词汇并没有任何情感色彩。相对应的,报道者运用数据来叙述爆炸造成的伤亡情况使得该段新闻报道的客观性更加凸显。

(二)判断

判断以社会准则为依托,对人的行为以肯定、否定,表扬、谴责等方式进行评判。从语言层面上来说,判断分为两个方面,分别为显性和隐性。在评价理论体系中,显性判定通过词汇手段进行表达,而隐性判定通过标记进行表达。标记作为对价值的判定,通常由代表中性的表意手段表示。在新闻报道中,为了表现其新闻语篇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新闻写作者常常运用引用或转述他人话语的方式。然而新闻报道的主观性会受报道者本身拥有的文化和意识形态背景影响,通过用词的选择、隐性判定等方式在文本中有所体现。

1.一名受伤男子在医院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心有余悸地说:“当时地铁刚进站,我就听到一声巨大的爆炸声,震得我耳朵发聋,我匆忙逃出车厢后回头发现我前面有一节车厢整个都被炸毁了。”

《环球时报》的这段新闻文本中,报道者选取了“心有余悸”一词来表现受采访者的心理状况,非常明显地表达了自己对该次新闻事件的态度。同时,通过对受访者话语的引用,其中“震得发聋”“匆忙”“毁”等用词,均表现了该次事件给民众造成的恐慌感,利用说话人本身的主观态度来引起读者的共鸣,引用话语文本本身体现了报道者对爆炸袭击的批判之情。

2.A journalist for Sky News who was in the duty-free area of the airport at the time of the explosions told the British broadcaster: "There was panic, people trying to find shelter where they were after we heard those two explosions. I could feel the building move. There was also dust and smoke as well.”

在《今日美国》的新闻文本中,报道者同样试图通过引用转述的方式评价新闻事件,利用说话人本身的主观态度来引起读者的共鸣,从而降低报道者自身的主观性。然而引用文本当中”panic” ”shelter”等具有显性判定的词语明显表明了说话者对该次爆炸事件的批判态度。因此,在该段新闻文本中同样体现了报道者的主观态度。

(三)鉴赏

鉴赏是依据某一领域的价值标准(主要对象不是人的行为,而是无生命的物体),对语言符号或自然现象进行价值评判。该系统分为三个子范畴:反应、构成和价值。

其中,价值,是指站在社会的角度来解读文本时,判断其重要性及价值,如:“vital”“essential”“fundamental” “considerable”“crucial”“worthy”“dangerous”…这些带有感彩的人际词汇的出现使得新闻报道带有明显的主观性。

1.爆炸发生后,布鲁塞尔街头到处是军人、警察和反恐人员。在欧盟总部附近,不断有警车呼啸而过,警笛声大作。每个十字路口都可以看到持枪的警卫人员严阵以待。

《环球时报》第一时间联系到中国驻比利时大使馆,大使馆方面表示,目前暂时没有收到中国公民伤亡的消息,不过由于当地信息比较乱,使馆方面正在密切跟踪,有最新消息会及时。

以上截取的啥巍痘非蚴北ā返男挛盼谋镜敝校“到处”和“严阵以待”表明了该次爆炸事件的严峻;“第一时间”“密切”这两个词汇的选用则表明了新闻事件的紧急性。整段话语整体上看是对新闻事件的客观报道,然而通过词汇的选用,报道者将自身的看法融入到了新闻文本中,其潜在的主观价值判断在潜移默化中对读者造成了一定影响。

2.Two explosions occurred during morning rush hour Tuesday at the airport in Zaventem and one at a downtown metro station near European Union buildings. Belgium's federal prosecutor confirmed the blasts were terrorist attacks. Authorities raised Belgium's terror threat to its maximum level. The Islamic State has claimed responsibility for the terror attacks, according to SITE Intelligence Group.

相反,《今日美国》的这段文本中并没有出现带有感彩的人际词汇。单就这段新闻文本而言,其主观性的体现并不明显,对事件的叙述相对较为客观。

三、结 语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新闻语言文本当中,由于新闻报道者在写作过程中主观意识的注入,会体现其个人潜意识的主观性态度,而这种语言当中的“主观性”必然会影响新闻的态度导向。而中西方媒体在对发生在非本国的社会性灾难事件的报道上,其主观意识的倾注也有较大的不同。通过两则新闻文本的分析,可以看出《环球时报》的新闻语篇中其报道者的主观情感有较为明显的体现;而《今日美国》的叙述以客观报道为主,其主观性较不明显。由于新闻话语中无可避免会体现写作者的主观性,因此为避免对大众读者造成导向性的结论引导,分析此类语篇的主观性具有深刻的意义。希望本文的分析能有助于读者对新闻语篇的解读,在阅读中西新闻文本时对其主观性有更好地把握,从而能够以更加客观的角度来看待新闻事件本身。

参考文献:

[1] Lyons, BJ. Deixis and Subjectivity:Loquor, ergo sum[M]. New York: John Wiley, 1982.

[2] Lyons, BJ. Deixis and Subjectivity[M].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2010.

[3] Finegan, Edward. “Subjectivity and Subjectivisation: An Introduction” In Subjectivity and Subjectivisation, edited by Dieter Stein and Susan Wright[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4] Martin, J.R. and David Rose. Working with Discourse: Meaning Beyond the Clause[M]. London&New York:Continuum, 2003.

[5] 高贝,黄安琪.中美报纸中灾难性新闻报道的语言特色对比分析―――以China Daily 和Washington Post 对马航客机失联事件的报道为例[J].怀化学院学报,2015(34).

[6] 高晴. 英语新闻语篇的主观性[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外语研究,2010(25).

[7] 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 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 胡壮麟.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社会语言学渊源[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

篇8

中图分类号:Q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847(2014)03-0195-04

1986年我国科学家首先将离子注入技术作为一种新的辐射诱变手段引入水稻的诱变育种研究领域,表现出许多不同于其他电离辐射的特征[1]。在此基础上又开展了离子束介导外源基因转导工作,经过20多年的实践,离子束介导外源基因转化技术在水稻、小麦、棉花、烟草、西瓜等多种作物上取得成功[2]。但是目前,离子束与生物体相互作用机理仍存在较大的争议。在物理机制上,低能离子束在生物组织中的射程和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动力学和运动学行为存在争议;在生命科学方面,如何在分子、细胞等层次说明注入离子对生物组织和生命过程的作用,离子注入诱变育种和介导转基因的理论等还不完善。无论是离子注入诱变,还是离子束介导转外源基因,离子束都必须穿透细胞壁后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如何阐明离子束诱变和转基因的机理对于离子束生物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6]。

芦荟(Aloe)属百合科芦荟属多年生肉质常绿草本植物,含有多种药用成分。药理研究和临床试验表明,芦荟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辐射、提高人免疫机能等功能[7,8],因而广泛应用于医药和化妆品工业。目前,离子束诱变技术研究集中在农作物育种方面,而在药用植物的研究方面还比较少见。笔者将离子束诱变技术应用于芦荟的诱变育种,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实验以药用植物芦荟为研究材料,以lxl014、1 xl015、1×l016N+/cm2氮离子束轰击芦荟叶片,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离子束轰击对芦荟细胞壁结构的影响,以期从生命科学的角度为离子束介导转基因等技术理论的发展提供参考,同时拓宽了离子束育种的应用范围[9,10]。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实验材料选用库拉索芦荟(Aloe vera L.),购于郑州市植物园。选择长势良好,比较幼嫩的芦荟叶片作为氮离子束注入的材料。

1.2方法

1.2.1氮离子束注入芦荟叶片

取相同叶龄的芦荟叶片,进行氮离子注入处理,注入剂量分别为lxl014、lxl015N+/cm2和1×1016N+/Cm2,同时设真空对照品,无离子注入。

1.2.2芦荟叶片表面扫描电镜观察

将离子注入后的叶片切成5mm左右的小块,立即用3%的戊二醛固定2h以上。固定之后,用乙醇梯度脱水:300/0乙醇500/0乙醇700/0乙醇85%乙醇95%乙醇100010乙醇(2次)1/2乙醇+1/2二甲苯二甲苯1/2乙醇+1/2二甲苯100%乙醇(洗净二甲苯)(每级脱水时间为2h,700/0时可停留过夜)[11]。脱水干燥之后,用JEOL、JEC-560型离子溅射仪溅射碳膜,用JEOL、JEC-1600型离子溅射仪溅射金膜,用JEOL、JSM-6700F型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拍照[11-15]。

1.2.3芦荟叶片表皮横切面半薄切片观察

将离子注入后的叶片切成1mm左右的小块,用戊二醛前固定2h以上。戊二醛固定好以后,将材料取出放入盛有磷酸缓冲液的小瓶中,清洗3~4次,以彻底洗净戊二醛固定液。洗净后加入锇酸后固定,固定时间4~6h。材料固定好之后,用蒸馏水清洗3次以上,用1%的醋酸双氧铀染色1h,再用蒸馏水清洗两次。固定、染色之后的材料用500%、70%、80%、90%、100%丙酮梯度脱水,每级30min。脱水干燥后,将材料用Epon812树脂包埋,包埋块于36、45、60℃分别聚合12h。将所得的包埋块从模板中取出,放入盛有干燥剂的棕色瓶中保存[11]。

包埋块经修块之后,用Reichert-Jung超薄切片机切半簿切片,切片厚度为1~2μm,切片挑出放在洁净的载玻片上,于科迪KD-H烘片机上烘干,再用1%的亚甲基兰染色10min,染色结束后用蒸馏水冲洗干净,烘干,用Olympus BX -51显微镜观察并拍照[11,15]。

2结果与分析

2.1扫描电镜观察

从扫描电镜表面观察结果可以看出,芦荟表皮细胞形状清晰可见,呈四~六边形,如图1A所示,在叶的表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角质层,尤其是气孔器周围蜡质堆积现象明显,角质层的纹饰也比较规则,扫描电镜下,整个表皮细胞表面是比较平滑的(见图1B)。在低剂量氮离子束(lxl014 N+/cm2和1xl015 N+/cm2)注入后,芦荟叶片表面总体变化不大,如图1B所示,细胞表面依旧是比较平滑的。但是当注入剂量达到1×l016 N+/cm2,在芦荟叶片上发现了离子束刻蚀的痕迹以及小洞(见图1D、F),这与泰国清迈大学的L.D.Yu等的研究结果相似[l6]。从图1F中画出的标尺上可以看出,洞的直径大小达到了240nm左右,这个大小足以使外源DNA能够穿过。通过扫描电镜的观察,初步证实了离子束介导外源基因转移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为目前所开展的离子束介导转基因技术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参考依据,但具体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2.2半薄切片观察

透射电镜半薄切片观察结果显示,未经离子注入的对照组芦荟叶片表皮横切面都很光滑,如图2A和图2B所示,显微镜下观察到表皮细胞的横切面是一条光滑的曲线。而对离子注入过的芦荟叶片表皮的横切面的观察则发现,叶片表皮上出现了不同程度被打烂的情况,如图2C和图2D所示,显微镜下观察到表皮的横切面不再是一条光滑的曲线,已经不能够染上均匀的颜色。初步认为是离子束注入引起的刻蚀效应,这与前文中扫描电镜的观察结果相一致。

3结论与讨论

离子束是指一束具有一定能量的质量数小于或等于4的带电离子束,离子束注入技术是生物物理技术,具有生理损伤小、突变谱广和突变频率

图l芦荟叶片扫描电镜图谱

(A)、(B)对照组;(C)~(F)离子束轰击芦荟叶片表面扫描电镜观察

Fig.l

The picture of Aloe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B):The Aloe leaf surface of the control group under the SEM;(C)~(F):The Aloe leaf surface treated with ion beam un-der the SEM

图2芦荟叶片半薄切片观察图

(A)、(B)对照组芦荟叶片的半薄切片(表皮横切面)观察;(C)、(D)离子束轰击后芦荟叶片透射电镜半薄切片(表皮横切面)观察

Fig.2

The picture of Aloe leaf semithin section by microscope

(A),(B) The observation of Aloe leaf epidermis transverse section of the control group; (C), (D) The observation of Aloe leaf-epidermis trarnsverse section after ion beam bombardment高等特点。离子束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是我国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生物物理技术,我国科学家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发现了离子束注入的生物效应,并将这一原理应用于植物诱变育种。到目前为止,已有十几项创新成果和一批具有重要价值的育种材料获得认定[2]。

实验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的方法观察了离子束轰击对芦荟细胞壁结构的损伤效应,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低剂量离子束注入对芦荟叶片结构影响不大,但当注入剂量达到lxl016 N+/cm2时,则在叶片表面发现了离子束刻蚀的痕迹以及小洞,初步证实了离子束轰击对生物材料的刻蚀现象。离子束轰击后对芦荟叶表皮横切面的半薄切片观察也发现,对照组的表皮横切面都很光滑,而离子注入过的表皮的横切面则出现了不同程度被打烂的情况,进一步证实了离子束轰击引起的刻蚀效应。实验过程中,透射电镜的观察部分只做到了半薄切片的观察,后续的工作将通过透射电镜进行超薄切片的观察,以阐明离子束轰击对细胞器等结构的影响,为离子束诱变技术应用于药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研究结果从理论上进一步证实了离子束介导转基因技术的可行性。但是,离子束诱变或转基因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其具体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的研究。目前开展的离子束生物工程技术较侧重于应用,其诱变及转基因的机理还没有阐明清楚,因此,在开展应用研究的同时,还应投入一定的精力于基础研究,阐明该技术的机理,从而使其更好地应用于生产。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余增亮,何建军,邓建国,离子注入水稻诱变育种机理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YU Zeng-liang, HE Jian-jun, DENG Jian-guo. Preliminary studies on the mutaqenic mechanism of theion implamtati on rice[J].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1989, 39(1):12-16.

[2]解继红,包金刚,徐柱,等.离子束对生物体的作用原理及应用[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XIE Ji-hong, BAO Jin-gang,XU Zhu,et al.The action principle of organisms by ion beamand their application[J]. Genomics and Applied Biology), 2010,29(4):761-767.

[3]韩建伟,余增亮低能离子对蕃茄果皮刻蚀与穿透作用的

研究[J].生物物理学报(HAN Jian-wei, YU Zeng-liang. Studyon etching and penetrating oflow energy ions into tomato peel[J].Acta Biophysica Sinica), 1998,14(4):757-761.

[4]VILAITHONG T,YU L D,ALISI C,et al.A study of low-en-ergy ion beam effects on outer plant cell structure for exoge-nous macromolecule transferring[J]. Surface and Coatings Tech-nology, 2000,128-129(7):133-138.

[5]VILAITHONG T,YU L D,APAVATJRUT P,et al Heavy ioninduced DNA transfer in bioligical cells[J]. Radiation Physicsand Chemistry, 2004,71(3-4):927-935.

[6]黄旭初,侯娟,刘效勇.模拟计算低能重离子注入植物种子的深度[J].核农学报(HUANG Xu-chu, HOU Juan, LIU Xiao-yong. Monte Carlo simulation of penetration range distributionof ion beam with low energy implanted in plant seeds[J]. Jour-nal of Nuclear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09,23(6):976-980.

[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编辑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Chinese PharmacopoelaCommission. Pharmacopoeia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M]. Beijing: People Health Press), 2010.

[8]YAMAMOTO M,MASAIT A K.Sugiyam Antrnflam matory active constituents of Aloe a-rborensces Millr[J].Agricultural Bi-ological Chemistry, 1991,55:1627-1629.

[9]尧俊英,薛建平,李景原,等.低能离子束注入芦荟茎尖的组织培养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YAO lun-ying, XUE Jian―ping,LI Jing-yuan,et al.The tissue culture study of low energyions into Aloe tip [J].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Medica), 2008,33(12):1487-1489.

[10]尧俊英,王吉中,薛建平,等,氮离子注入对芦荟组培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YAO Jun-ying,WANG Ji-zhong, XUE Jian-ping,et al.Effects of nitrogen ioninjection on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ndexes of Aloe tis-sue culture seeding[J]. 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LightIndustry(Natural Science)), 2010, 25(5):41-43

[11]付洪兰.实用电子显微镜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FUHong-Ian. Practical Electron Microscope Technique[M]. Beijing: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04.10-58.171-182.

[12]李建军,李景原,朱命炜,等.3种芦荟属植物叶的表皮扫捕电镜观察及芦荟素含量的测定[J].西北植物学报(LI Jian-jun,LI Jing-yuan, ZHU Ming-hui, et al.Observation on epidermisof leaves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contents of Aloin in three species of Aloe[J]. Acta Botani-ca Boreali-Occidentalia Sinica), 2004,24(8):1397-1401

[13]LIU Xue-yu, CUI Ye-long, CHEN Li-wen. Preliminary studyon biological effects of'ion implantation into wheat seeds[J]. ActaAgriculturae Nucleatae Sinica,1995,9(2):125-128.

篇9

作者所在单位在1999年初开始参加社会保险(不含医疗保险)的,当时单位职工总人数974人,在职职工和离退休职工比例是1:1。由于国家压缩投资,对地勘单位的投入减少,离退休人员的费用只按一定比例拨款,差额由单位自筹补足,离退休费用负担过重,单位的经济状况非常差。几年的时间里,在职职工的工资是一拖再拖,最长时推迟工资发放时间达半年之久,职工特别是专业技术骨干调离频繁,地质工作的开展受到很大遏制。退休职工的退休费差额由大队分解到各二级单位,由二级单位筹足差额部分再予以发放,长时间没能按时足额发放,离退休人员忧心忡忡,意见纷纷,职工队伍的稳定受到很大考验。

在这样的情况下,当时主管部门领导和单位领导与社会保险部门多方协商,做了大量基础工作,征得社会保险部门同意,多方筹措资金,在单位主管部门大力支持下,分期缴纳离退休人员参加社会保险的一次性铺底资金,由于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尚未全面启动,单位全体职工参加了企业性质的社会保险。同样,经过多方努力,单位全体职工在2002年初参加了地方的医疗保险。至此,单位一体化参加社会保险工作全部完成。

一、事业单位参加企业社会保险的积极作用

1.改善了单位整体经济状况

参加了社会保险,在职职工正常缴纳社会保险金,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由社会保险按企业标准支付,刚参保的1999年2月,单位每月缴纳社会保险金约5万元,社保拨付养老保险金18万元,每月资金收付差额达到13万元。极大地缓解了单位资金不足的困难,改善了单位整体的经济状况。随着社会保险基金缴纳比例和离退休人员养老待遇的不断调整,到2010年6月,单位每月缴纳社会保险金约25万元,社保拨付养老保险金80万元,每月资金收付差额达到55万元(未计参加医疗保险报销的医药费部分)。

2.离退休费得到及时足额发放

参加企业的社会保险,单位的事业单位性质并没有改变,单位的离退休职工执行的还是事业单位的离退休费标准。但由于社保支付的养老待遇已经足额弥补了地勘事业离退休人员费用的拨款差额,离退休费用缺口问题得到完全解决,离退休费得到及时足额发放,一直困扰单位领导的离退休人员费用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3.稳定了职工队伍,促进地质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加了社会保险,单位不用再负担离退休人员费用的拨款差额,整体经济状况的明显改善,在职职工的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拖欠职21231资问题得到解决。社会保险解决了职工的后顾之忧,技术骨干等职工调离情况大大减少,职工队伍日趋稳定,促进地质工作的顺利开展。到了近几年,随着国家对地勘工作的日益重视,地勘工作投入不断增加,单位凝聚力不断提升,更是吸引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地质工作得到长足发展。

二、事业单位参加企业社会保险存在的问题

1.给离退休费的发放造成一定困难

按我国现行的管理制度,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养老金计算办法是不同的,养老金标准也有很大差别,事业单位标准远高于企业标准。事业单位参加了企业l生质的社会保险,按企业标准支付的养老待遇当然也是远低于按事业单位计发的离退休费标准的,企事业单位离退休费标准的差别,给离退休费的发放造成了很大影响。按上级有关规定,执行办法是按事业标准核定离退休费标准,社会保险支付养老金高于事业标准的,执行社保支付的养老金标准,社会保险支付养老金低于事业标准的,由单位按标准予以补差。

刚刚参加社会保险的1999年上半年,离退休费没有社会化发放,社会保险基金管理部门直接把养老金款项拨付单位,由单位按事业标准发放。从1999年下半开始,社保养老待遇全部社会化发放,养老金每月直接拨到个人养老金专用存折,由于社保养老待遇低于事业标准,按规定由单位按事业单位的标准予以补差,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费标准由社保发放养老金和单位补差两部分组成。因为各种原因,社保部门发放标准有时不能及时核准(特别是补发养老金),单位补差的标准不能相应及时调整,给离退休费的发放造成一定困难。

2.各种矛盾接踵而至,上访时有发生

由于对离退休待遇标准理解的不一致,有相当一部分离退休人员认为社会保险增加的待遇应该享受,事业单位增加的标准也是应得的待遇,各种矛盾接踵而至。特别是近几年,由于国家宏观调整收入分配政策,企业养老金增加力度较大,事业离退休费标准的增加相对缓慢,对于社会保险增加养老金,单位补差相应减少的执行办法,分歧很大,上访事件时有发生,给单位离退休人员管理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

篇10

会阴裂伤是妇产科常见的分娩并发症之一,会阴裂伤的发生率也往往作为产科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也不断增强,产妇往往希望以最小的痛苦、对生活造成最小的影响程度的方式进行分娩。近年来,我院开展无保护会阴接生,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将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妇产科进行正常分娩的产妇589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采取无保护会阴接生方法)和对照组(采取传统接生方法),各2946例。其中,观察组产妇年龄23~40岁,平均年龄(26.81±2.19)岁;孕周36~39周,平均孕周(37.12±1.10)周。对照组产妇年龄22~39岁,平均年龄(27.22±2.92)岁;孕周36~40周,平均孕周(38.01±1.26)周。两组产妇均无妊娠期并发症、无巨大儿和生长受限儿等异常。两组产妇在年龄和孕周方面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 法 观察组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方法,产妇宫口全开、胎头拨露3~4cm时准备接生,待胎头拨露至会阴体后联合紧张时单手开始控制露头速度,且不干预胎头娩出角度和方向。指导产妇放松,均匀短暂用力,张口呼吸。胎头每次娩出不超过1cm,当娩出顶骨、枕骨、额骨、脖颈后,速度可较前略快。对照组采取传统方法即托肛法进行接生。

1.3 判断标准 会阴完整:会皮肤及阴道黏膜完整无裂伤。产妇会阴裂伤程度可分为3度:①I度会阴裂伤指会皮肤黏膜裂伤,包括、前庭黏膜破裂,出血不多。②Ⅱ度会阴裂伤是指会阴皮肤、黏膜、肌肉裂伤,累及阴道后壁黏膜,甚至阴道后壁两侧沟向上撕裂,裂伤可不规则,出血较多,但括约肌是完整的。③Ⅲ度会阴裂伤或称会阴完全裂伤,发生在第二产程,包括阴道口裂伤、会阴裂伤及括约肌的裂伤,严重者破裂可伸展到直肠壁[2]。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 SPSS16.0 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应用配对t检验,以P

2 结 果

对两组产妇会阴撕裂程度进行比较,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会阴裂伤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

表1 两组会阴裂伤程度比较[n(%)]

3 讨 论

无保护会阴接产法是利用呼气时产生的腹肌力量使胎儿从阴道中慢慢娩出,同时由于在分娩中的仰伸动作可以使阴道口最大化,会阴的充分扩张不仅有利于胎儿的娩出,还减少了撕裂伤发生[3]。在分娩过程中,会阴切开及撕裂给产妇的生理和心理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出血、伤口感染、恐惧心理等。传统的托肛接生法常导致难以缝合或愈合的裂伤。

本研究以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589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无保护会阴接生与传统接生法产妇的会阴裂伤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经无保护会阴接生后的会阴完整率和I度裂伤发生率分别为18.02%和48.01%,高于对照组的6.69%和30.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总之,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避免了产妇行会阴侧切的痛苦,产后住院时间大大缩短,减轻了助产士的工作量,减少了产后的许多后遗症,是一种更加有利于母婴健康、使分娩回归自然的人性化分娩方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