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计划模板(10篇)

时间:2023-01-19 03:24:2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高三物理二轮复习计划,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计划

篇1

物理一轮复习指导思想

从近几年高考看出,物理学科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而且重点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的掌握以及灵活运用能力,所以,在一轮复习中,要以基础为核心,将知识“织成网、码成块”,这也是一轮复习的指导思想。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目标

根据指导思想,我们就可以确立一轮的复习目标:

1、概念、原理、定理、公式这些基础知识要做到熟练掌握、理解并能灵活运用。

2、跟紧老师复习节奏,加强对基础题的联系,做到规范答题、活学活用。

3、对于力学、电学、光学、热学、功和能等部分的知识,要做到各知识点内部形成系统,各知识点之间形成网络,让知识形成一个整体,真正达到“牵一发动全身”。

4、总结教训、汲取经验,避免同样的错误重复犯。

高三一轮复习策略

1、确立范围、找准考点。

课本是高考的“根”,“两纲”是高考的“脉”。“两纲”指的是《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在一轮复习阶段,首先要对《考试大纲》进行深度解读,知道高考物理哪些知识需要熟练掌握,哪些知识需要简单了解,只有确立范围、找准考点才能有的放矢、轻装上阵,这样复习起来会更加轻松、高效。

2、全面复习、不留疑点。

一轮复习就是要全面、细致,不能遗漏任何的疑点。不少同学会觉得还有二轮和三轮复习,一轮不懂没关系,如果有这种想法,建议大家尽早修正,一轮复习连最基础的知识还有疑点,到了二轮、三轮全部是综合运用,不仅不会弥补漏洞,反而会放大漏洞的效果。所以,必须在一轮复习中把对基础知识的疑惑全部消灭掉。

3、灵活变通、把握要点。

物理学习同数学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物理要求灵活多变,举一反三,这也是为什么物理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原因。如果只是一味的套公式、或者总按一个思路解题,很难得到高分,因此,想要学好物理就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同时,要抓住题目的核心物理量和解题的关键点,围绕着这些点、采取恰当的方法,进而达到准确、高效解题的目的。

4、总结规律、关注热点。

高考物理强调对能力的考查,不仅仅要考查理解能力、解题能力,还考查归纳总结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那力学来说,高考并不是单单考力学的知识,还会结合电学、磁场等知识综合考查。这就需要我们在一轮复习中善于总结规律,把握核心,力争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近几年,很多高考试题都是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所以,关注热点也是一轮复习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只有不断获取新知识、新信息,才能更好的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计划

从时间安排上看,通常高三物理一轮复习都是高三整个上学期,用一个学期的时间来复习三年的高中物理知识,下面为大家分享的这份表格就是一轮复习计划表,可能学习内容和时间与大家实际情况有所出入,大家可以自行调整。

物理一轮复习如何进行知识梳理

对知识进行有序的梳理是一轮复习中非常重要的工作,那么,如何进行知识梳理呢?下面我们将从基础知识、错题本、综合试题、实验题四个部分为大家介绍。

1、以基础知识为中心

一轮复习阶段,最难的就是巩固基础知识,通过目录法、提纲法来理清知识脉络,有助于进一步的学习;对于基本概念、基本操作、公式定理等内容要做到透彻理解、灵活运用。

2、以错题本为中心

错题本是物理学习的重要工具之一,学习物理知识就是错题本由少到多再到少的过程。把错题整理出来是由少到多的积累过程,然后让错题逐渐减少是对物理知识消化吸收的过程。只有不断提升查漏补缺的能力,才能不断完善物理的解题思路与策略。

3、以综合试题为中心

综合试题就是通常所说的“大题”,这类题目,通常会考查多个知识点,需要同学们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综合试题是近些年高考上的“常客”,所以,同学们要引以为重。当然,综合试题看起来很难,其实,如果我们学会“抽丝剥茧”,将大的要求分成一个个小的知识点,就能很快理清头绪、完成答题。

4、以实验题为中心

如果能把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果等知识梳理清晰,那么实验题基本上就能得到很高的分数。物理学科中无论是力学、电磁学、光学都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实验来向我们阐述相关理论,如果能够掌握实验题那么也就能弄懂对应的物理知识。

因此,在一轮复习中,从以上四个方面来梳理物理知识,能够更快的理清脉络,形成知识体系。

物理一轮复习注意事项

1、守住课本这条主线。

2、跟紧老师复xxx度。

3、规范解题步骤。

3、总结题型、找准方法。

篇2

要经过高考的学子,必须经过高三一年紧张的复习备考,然而大部分学生是带着恐惧心情进入高三的,为什么这样说呢?他们认为在高三有做不完的作业,考不完的试题,熬不完的夜。特别是理科生,在高三流传着物理难学,在高三学一年也不会有太大的提高,是不是真的不会有提高呢?笔者认为在高三一年如果复习方法得当的话,物理成绩是会有很大的提高的。笔者从以下五个方面阐述高三物理复习备考策略。

一、制订详细的复习计划

高三复习计划,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在暑期回顾教材,复习高一、二时记的笔记和老师讲解的典型例题,巩固课本中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概念,第二阶段,(根据高三复习规律,一般是三轮复习)从暑期补课到第二年3月份完成第一轮复习,主要是对各个小的知识点进行分析,掌握概念,明确物理规律,以及概念与概念、规律与规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应用概念和规律解决基本的、简单的常规题目。第三阶段,对应第二轮复习(3月份至5月份),主要进行专题强化训练,查漏补缺,总结典型题型和思维方法。第四阶段,对应第三轮复习(5月份至高考前)主要是进行学科内的综合训练,强化训练,把知识整体化和糸统化,进一步提高综合能力。

二、掌握物理主干知识

考试说明是根据现行高中物理教学大纲制订的,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根据以往高考的特点,力学和电学是高考的主干知识,力学知识点占高考分数的40%左右,电学知识占高考分数的43%左右,如何掌握主干知识呢?可以构建知识网络图。可以用联想的方式,把知识点串联起来,标明这些知识点在以往的高考中怎么出现,那些是必考点,那些是考查内容。这些主干知识你掌握了哪些,哪些似懂非懂,哪些根本不懂。分清主干知识中已掌握的和未掌握的后,带着疑问完成第一轮复习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归纳总结复习方法

因人而异,学习物理的方法有多种,但就物理学科的特点,学习物理主要注重四个方法的掌握。

1、对基本概念、基础规律的复习,主要是识记,分清概念和规律内在联系和区别,总结成知识结构网络,熟记基本物理模型,并通过练习加强对基本概念的辨析理解、对基本规律的综合应用。

2、注重解决物理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总体归纳有物理模型法、等效法、隔离法与整体法、估算法、对称法、图象法、极值法、守恒法、理想法、假设法、逆向思维法、类比和迁移法等,要认真领会并掌握运用。

3、物理题目一般来讲都可以一题多解,那么学生要把该知识点掌握,就要对一个题目掌握多种方法解答,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重点热点知识真正做到融会贯通。

4、物理学科用到的数理方法较多(动能定理的应用、用图象法求解物理问题、极值临界问题的分析研判等)学生可用记图方式快速做好笔记,把握数学方法在物理中的应用,整理经常出错误的知识点,并且反复记忆,加强数学与物理的逻辑联系,当这类问题再出现时,在学生的大脑中构成习惯性方式,从而大大提高解题速度。

四、养成分析问题的习惯

物理学科是一门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科目,在近几年高考来看,物理题目并不难,但得分率一直不高,这说明对题意的分析,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下的力度不够,可以说没有养成分析的习惯。这就要求从第一轮复习开始,老师要着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习惯,强化对关键词、临界点、极值、情境等等问题的分析,把他们转化到物理模型中来,一旦养成分析问题的习惯后,做题的准确度就会提高很多。

五、把握物理考试技能

物理在理综考试中地位是不言而喻的,物理学科得到比较高的分值,那么综合分值肯定较高,如何做好物理科目?

1、合理分配时间,物理是110分,按时分比,做物理要确保55分钟的时间,

2、懂得取舍,物理容易题占30%,中等题占50%,难题占20%,我们要确保容易题和中等题都得到分,那就有88分了,难题我们只要写出相关步骤,然后就不做了。

3、认真审题,可以把题中的关键词、临界点、极值都标出来,转化为物理情境,4、规范答题,减少非智力因素失分,把这几种技能运用到平时的训练中,让它成为一种习惯。

总之,要搞好高三物理总复习,不要形成恐惧心情,只要我们根据高三复习特点制订复习计划、围绕主干知识,归纳科学的复习方法、形成分析问题的习惯,重视对物理状态、物理情境、物理过程的分析,充分发挥物理考试技能,从而取得高考的胜利。

篇3

二、情况分析:

1、教师情况:授课物理2班和物理5班

2、学生情况:学生的物理基础较差,知识不扎实,数学的运算能力很差,所以在物理的解题能力较弱。

二、备考依据:

以高中7本物理课本教材、《高中物理学科考试大纲》为主,结合课外复习辅助教材《普通高中新课程总复习指导》。

三、备考策略------夯实基础,构建较为全面的知识网络。

1、物理学科高考涉及7本书的内容,且高考考试内容全面,考试题每年都不重复,与实际生活,现代科技联系较为密切;考题形式多变,但都离不开教材,因此一轮复习的重点就是全面夯实基础,复习具有针对性、有效性、省时性。对于重点知识要讲深讲透,而非重点知识少讲略讲,难度大且超出我校学生实际能力范围的知识容干脆不讲。减轻学生心理负担

2、在复习过程中,特别注意不同知识点的的联系,构建好基础知识的网络体系。

3、二轮复习采用专题模式,主要是强化主干、构建体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讲练结合以练为主的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4、注意收集学生在复习考试中的得失分情况,培养学生良好的审清,做题习惯;

5、第三轮复习则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文综套题训练,查缺补漏

四、物理复习时间安排:

1、第一轮复习(2019年8月21日—2020年3月30日)

必修一(2019年9月—11月) 必修二(2019年12月) 选修3-1,3-2,3-5(2020年1月—2020年4月)

2、第二轮复习(2020年4月初—5月下旬)---实验专题复习,计算专题

3、第三轮复习(2020年5月)---综合模拟训练,查漏补缺。

五、具体措施:

1、立足课本,面向全体学生,钻研课标.考纲和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建立网络,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覆盖面广。

2、认真分析近三年的考纲,把握考纲变化,把控好复习备考中的教学难度。

3、全面了解课标,把握重点。

4、认真落实面批面改,周周清的复习方法,并做到精选,精讲,精评,提高复习效率。

5、注意每周总结教学得失。

6、认真研究近5年高考海南卷试题,并注意结合我校高三学生的实际水平,将心得体会渗入到平时的选题,讲题,对学生的面批面改之中。

通过对近五年的海南卷高考题进行研究,要求将高考题做全、做透、做通。要注意搜集高考信息,了解高考动态。

7、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篇4

考试大纲是高考的导航灯,它指明了考试的方向。因此在拿到《2014年考试大纲》后,我认真研读,并将其与2013年的大纲进行比对,找出其中的差异,尤其在能力要求的顺序方面的变化,引起了我的重视。我深知,只有明晰考试大纲的要求,才能把握好方向。在复习中我依据大纲,认真制定复习计划。同时,结合这几年的高考题,探讨高考生物命题的规律,提高复习中备课、选题的针对性,提高复习质量。

二、发挥备课组功能,提高复习效率

进入高三许多老师最大的感觉就是一个“忙”字。为进一步提高效率,同时把有限的时间用到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复习中去,我们组采取了集体备课的形式。先按进度安排好每位教师的任务,要求个人提前备好电子教案和课件;然后在每周的集备时间由相关教师发言,主要阐述所负责课节的授课方法、课堂安排和重难点突破等;组内教师讨论交流,最后确定最优的复习教案。在集体备课中,我们资源共享,学习其他教师的教学方法,学习老教师的教学经验,学习年轻教师创新的智慧火花。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既节约了时间,又充分发挥了集体智慧,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进行心理调试和学法指导

高三一开学常有同学感觉很迷惘,他们形容高三就像在从地狱通往天堂的荆棘之路上痛苦地爬行;也有一部分同学认为生物在高考中占的分值少而不重视生物的学习;也有部分同学学习方法不当。为此,我主要从三方面进行指导:

一 心态:黑暗并泥泞的路会很不好走,会跌倒,会失足成千古恨,为此有人绝望崩溃,也有人涅飞升,什么样的结果关键是看心态――即是否自信。

二 地位:给学生讲如何理解生物在高考中的重要作用:理综卷中1-6题是生物题,以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为主,如果做不好就会直接影响物理、化学的正常发挥。比如我们平日训练时就有一位学生,前三个生物选择题都不会,一下子蒙了,结果本来是优势学科的化学,选择只对了一个,总成绩也就可想而知了。还有Ⅱ卷的遗传题,如果分析不出来,可能一分不得。这样就会影响心情,从而影响下午的英语考试。可见生物在理综卷中的作用不仅是90分,更重要的是对考生心理的影响。

三 方法:告诉学生如何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如何挖掘重点、突破难点,如何进行反思总结,如何规范解题等。

高三复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考上理想的大学。高三复习要有方法指导,更要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

(一)指导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个人复习计划

为确保高三这场战争的胜利,我首先让学生了解整个高三复习的统筹安排,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最符合自己实际,最有利于个人成绩提高的复习计划。该计划内容尽可能详细,目标要具体。在制定计划前,要求学生先将课本知识逐一浏览,做到心中有数。然后让学生研读考试大纲,明确每一部分知识的目标任务。提示学生,一轮复习――回归课本,夯实基础;二轮复习――构建知识网络,提升应用能力;三轮复习――限时训练,全力冲刺。

(二)指导学生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首先是让学生知道哪些是重点,通过对近年来考点、热点以及在往年高考试卷中所占分值的分析,新旧考纲的对比来把握重点。引领学生寻找其中的变化,把握高考的重点。

其次指导学生突破难点。要构建知识网络;注重涉及重难点的类型题的突破,要注重量的积累和质的提升;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以不变应万变的心态。这一时期我强调学生错题本记录重点内容或重点题型,并且要及时回顾,要融会贯通。指导学生上课时随老师的思路而思考、解决问题,全身心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等吸引学生长久的注意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积极动脑,发现问题直至解决。

(三)指导学生反思总结

不少学生都说生物Ⅱ卷很多空不知填什么,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熟悉书上的核心过程和概念,不能用准确的生物学术语回答。只有会看书,才能得高分,这是硬道理。这里不仅是“看”书,而是要用智慧去思考,把你的心带上,再去读书。对于生物的复习,我们要看教材的具体黑字部分知识点、知识框架、联系、以及小字部分的科学小故事,如果能边看书,边做笔记是最好的。

篇5

高考具有两大功能:选拔功能和导向功能。选拔功能,要求高考题具有适当的难度、必要的区分度和较高的效度,将那些具有进一步学习潜能的合格新生选拔到高校;导向功能,亦即所谓的“指挥棒”,要求高考命题要对中学物理教学及教学改革具有指导作用。所以高考试题必然要体现国家对高中教育的基本要求和教改方针,促进教育观念、教育行为的转变。而国家对高中教育的要求和教改指导主要体现在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等有关指导性文件之中,而教材(课本)又是高考选拔的效度目标所指重要内容,是高考命题的资源依据。因此,课标、教材和考纲说明之间必然有内在的联系,结合高考的功能与特点揭示他们之间的联系,我们就可以揭示高考的命题规律、趋势,对新的高考进行合理的预测,以此希望对学生的复习备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做好周密的复习计划,夯实基础,提高复习效果

抓实三轮复习,重在基础。

1.第一轮复习策略

通过系统、全面的第一轮复习,要让学生构建起自己的知识网络体系,进行典型例题的积累以及相关的思想方法的总结等。

第一轮复习资料应该低起点,重视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要面向绝大多数学生;强调基础、全面系统要符合考纲要求,突出系统性;同步练习适中,无偏题、怪题,要让学生有信心,突出导向性。对于第一轮复习中的同步检测我建议自己编写,命卷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暴露的问题来有针对性地命制试题,提高检测的有效性。

按考纲的要求,以本为本,全面系统、扎实有效地打好“双基”。按考试说明上对知识点的要求,对基础知识(概念、规律),要求在本质上深刻理解,在适用条件与范围上要全面系统地构建知识网络;对非主干知识,要“扫描不留死角”。防止简单的复述课本上的介绍,要通过组织一定量的问题或习题强化,加深学生的理解。对基本技能(思路和方法),在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上通过典型的练习,形成好的技能习惯。

2.第二轮复习策略

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关注高考热点、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学实际,打破力、电板块,以几个大知识板块为主线,以专题形式把高考内容明确化、条理化、规范化,充分消化第一轮复习知识,全面巩固第一轮复习能力。突出物理的学科主干,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第二轮的物理复习在于精,重视精讲、精练、精评、精思。要提高复习的有效性,二轮复习所用的所有资料都应坚持校本化,这样的资料针对性强,能提高复习效率。

第二轮复习一定要有针对性,教师要少讲,学生已掌握的内容就不要再讲了。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最好能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

3.第三轮复习策略

本轮复习需40天左右,通过练习和归类点评,将知识回归课本。问题里面追“因”,课本里面找“根”,引导学生回到基础,回归课本。针对前一阶段复习过程中学生暴露的问题,设计典型例题,突出重点、难点。此阶段的模拟试题,最好用近年高考试题,且评讲时按高考评分标准给出完整、简练、规范的表达,给学生提供模仿、学习的范本。值得注意的是,在这轮复习中的练习难度一定要适中,太难的话,学生的自信心会受到打击。

二、重视对教材的再认知

物理新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是以教材为载体,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我们不能轻视课本,要“以本为本”“依本扣纲”,重视教材内容和教材功能的挖掘。比如,注意通过课本里的实验活动、教材典型练习改编的问题、课本各类图表和图形渗透来实现物理知识的考查。

1.深挖教材,透彻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基本规律及其运用

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是物理学的知识载体,是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内容。几乎每一道考题都是从不同的侧面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运用和掌握程度,练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做题,而是加深对这些东西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很多高考试题都是教材内容的转化和改编,尤其是占42分之多的高考理综物理选择题,都是对教材中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变形考查。试想,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搞清了,那些作为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运用的大计算题还有多难呢?

2.全面理解、掌握教材的附加内容,善于从中寻找问题

对教材中设置的附加板块,如,“思考与讨论”“阅读材料”“演示实验”“探究实验”“研究性学习”等,都要给予全面的重视和理解。纵观10多年来的高考命题情况,这类内容始终是命题的重要取材点。

3.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石,实验技能是考试大纲的五大能力要求之一

力、电的实验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其他实验也有考查,分数在18分左右,读数和器材的使用问题,如,游标卡尺(10分度、20分度、50分度的读数问题以及对看原理简化图读数题考生很容易将卡尺的边缘作为读数的0点)、千分尺交替出现,几乎每年一个。几种电学实验的原理和示意图(电压表、电流表的改装与电阻的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等),尽量让学生在考前再画一画,并且思考一下还能够怎样出题。

三、讲求备考策略,抓住关键点,提高针对性

1.强化主干知识

能量、动力学、静电场、电磁感应、电磁场中的粒子运动问题等是物理学的主干知识,必须强化,是知识掌握的重点。对于这部分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划分条块、系统整合,大量地进行分类归纳练习。强化这5大板块,使学生牢记,必须做到“泛做”与“精做”相结合。“泛做”重在见题型、找方法,使学生对物理各种题型不陌生,不抵触;“精做”重在讲求做题的规范性、思维的严谨性,这两者必须相结合,缺一不可。让学生产生对时间的紧迫感,抓住重点,进行有效复习,不搞题海战术、疲劳战术,科学复习。

2.结合“情景”寻考点

在物理复习过程中,要重视对超导、纳米、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子物理、混沌、大爆炸等知识的关注,同时关注当前新科技的发展,并灵活地运用在生活中,高考中若出现此类题必然得心应手。

3.回顾、梳理知识

不要搞题海战术,一味地做题,而不去反思和总结。归纳和回顾,梳理知识点,总结错题,更能使学生举一反三,知识块更完整,从而取得进步。

篇6

我叫后进生,虽然成绩不好,但我很在乎高考,我想证明我可以。可是,我始终觉得周围的同学,甚至连老师都在心里暗暗说着“你成绩不好。要考上一所比平时成绩好一个层次的学校就好比一个梦”。我自卑、失落、不甘心,可当面对紧锣密鼓的复习节奏和接二连三的考试时,我节节退败,自信全无。

读完这三段描述后。您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吗?您也和他们一样,找不到提升自己的空间吗?接下来的复习,您渴望拥有突破的力量吗……

名列前茅:把弱项练强,让优势放大 王大绩

在众多同学中间,总有那么一些学习成绩出类拔萃的学生,他们记忆力好、思维敏捷,只要老师讲解过的题目,他们很快就会写出答案来;只要老师把题目读完,他们就有了解决的思路,不需要老师太多点拨。可是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发现很多同学都觉得这时的自己已没有太多的提升空间。前进是唯一选择,原地踏步表示自己没尽全力,就连一点点退步都要被说成骄傲自满。寒假过后迎采的紧张复习,优等生怎么样才能突破自我?

让“弱”成为过去

虽然优等生在分数上具有领先优势,然而仍然存在自身的弱科弱项,为此,优等生的复习重点是把弱科补好,让强科更强。只有这样才能使各科均衡地向前发展,而不至于担心考试中弱科弱项随时可能带来的隐患。面对弱项,你应该重视弱项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只有这样你才能对症下药,让“弱”成为过去。

比如说面对自己在文言文上的弱点,应该先做什么,是解决实词的积累问题,还是虚词的用法掌握?怎样在原文中去寻找自己想要的信息?翻译文言文的“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应该如何实践?这些问题,都需要你有一定的计划,寻找自己的方法。安排好每一天的阅读量和主要解决的知识点,在阅读中针对自己所要解决的问题加以强化就行了。比如说,如果你的实词老是出错,那就要在阅读别留意。

我有一位学生,成绩确实不错,但是他在答题方面很不规范,条理不清晰。在高三下半学期的时候,他会特意把自己所做的答案和参考答案进行对比,研究其中的差别。在答题的时候,就照着参考答案的模式去进行,没过多长时间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样的调整,为的是力求使自己时间能最大化地利用到自己的弱项上,达到强化弱科,但不落下其他方面,保证整个学习成效不断上升的目的。

还有一点需要提醒,优等生对绝大部分知识点的整体把握比较到位,失分的地方往往是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因此你要在学习和考试过程中及早规避习惯性失误和习惯性失分的现象。另外在答题过程中注意步骤完整、书写规范,尽量使用学科术语,确保能拿到的分数不丢分。

提防强项失陷,让优势放大

在弥补弱项的时候,要提防自己强项失陷。或许你会问:既然是我的强项,为什么还要“提防”呢?但你又知不知道,你曾经的强项也会在你的“不小心”之下慢慢下滑甚至失去优势呢?

高三是个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阶段,其他同学很有可能通过正确的复习方法,追赶上来,因此不能对以往取得的成绩过于满足,而是要向前看。相信没有谁会嫌自己的分数太高吧,所以,当你对自己的强项还不满足时,不仅要保持学科内的相对优势,更要让优势放大。

对于优等生来说,强项要采取查漏补缺的方法,对遗忘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巩固加强。除此,对于强项中固有的重难点,我们要集中一个阶段进行攻克。还是说到文言文,一般在此项上得高分的同学有比较好的积累和扎实的掌握,这对理解文言文就有了基础。但是除了积累,对文言文的推断能力就比较难,即根据上下文的文意进行推断。要在这方面做到更好,需要你平时要有一定数量的文言文阅读。我们对现代文很容易读懂,是因为我们熟悉它的语言模式,文言文读不懂,主要是不熟悉语言模式。如果你能够熟知文言文中的语言环境,做题应该比较容易。

和自己的脑子玩游戏

在我任教的几十年中,发现很多优等生在学习中非常重视积累和领悟的能力。很多时候老师设定的阶段性复习计划对于他们来说节奏太慢,课堂讲解的内容都是自己所熟悉的。所以,我发现有个别同学给自己提出了“系统复习”的额外要求,其实就是归纳知识系统,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我有一名考上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学生就是这样做的,她告诉我这样能够实现知识的贯通,并且检查是否有忽视与遗漏的部分。她说,这种个性化的方法极大地调动了积极性。在课堂上,老师讲解的时候,她就开始了自己“联想式的系统复习”,老师每解释一个知识点,她就去回忆该知识点在体系中的位置和相关内容,然后对着整理好的文本来验证是否正确。讲解的过程,就变成了她与自己的脑子“玩游戏”的过程,不但提高了效率,而且锻炼了综合记忆和表达能力,这对于这个阶段的复习是有大大的好处。

最后还想说一点,对于优等生来说,每天进步一点点都是很大的胜利,哪怕这次考试比上次多了一分都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保持每天的良好状态就是进步,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偶尔的成绩下降很正常,对成绩不要太在乎,善于总结经验教训I才是最重要的。在此,愿你们将稳定的状态延续至高考。

位列中游:在沉寂中自我突围 姚明

随着短暂寒假的调整,迎来了更为紧张的第二轮复习。对于中等生来说,貌似在学习上有点停滞不前了,很多时候他们都不知道在复习上如何下手,也没有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只好每一项重点都抓,每一个题型都不放过。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备考的心态也没了多大起伏,显得有点平淡无奇。“我觉得自己再努力也是那样,不努力也不至于考不上大学吧”,班里很多中等生都曾这样向我说过。

成绩位列中等的孩子占了整个考生群体的绝大多数,对于他们来说,只有找准方向,发挥个性生力量,扬长避短才能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进步空间。

有的中等生因为高一高二比较贪玩,学习欠账太多,这一类中等生以男生居多。在第一轮复习时没有很好地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和能力结构,即使必须掌握的考点内容也不牢固。这类学生的特点是学习成绩波动明显,忽上忽下。我对这类中等生的建议是,别被偶尔炫丽的成绩迷惑,多排查试卷里暴露出来的漏洞。补上的漏洞越多,你的成绩就稳定许多;补漏洞越早,你的成绩提高越快。多多想着自己的欠缺和不足,及早腾飞。只要主观重视,行动落实,这类中等生在接下来的复习中会有明显的进步。

有部分中等生在高一高二一直很努

力,学习成绩也不错,但是进入高三第一轮复习以后,似乎相形见绌,每况愈下,这种情况则以女生居多。有一年,我正在办公室里办公,来了一位家长,是我任课高三班级一位女生的母亲。家长说:“老师,您在家长会上说的家长要做的七条,我每条都认真做到了,女儿平时学习也很努力,为什么学习成绩还是上不去?”说完就嚎啕大哭。毋庸讳言,这里有智力因素,平时贪玩的学生进入高三也会开始认真学习,以前以非智力因素抢占领先位次的学生就会遇到强有力的对手挑战。对这类现象,我的看法是,尽管高考强调考素质考能力,但是非智力因素也是素质的主要内容。即使智力因素一般的学生,应对今天的高考也足够了,无需悲观失望。一定要坚持扬长避短,改进学习方法,成功就在韧性的坚持中。事实证明,在以后的模拟开始甚至高考中,这些中等生也发挥良好。

也有部分中等生,一直就心甘情愿位居中游,不上不下,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老师表扬轮不到,批评也同样轮不到,舒舒服服,自我感觉良好,还觉得日子过得实惠自在。这类学生,年纪不大,可是学习老庄之道道行颇深,如若不改变,会影响一辈子的人生观世界观。青年时期,理当树雄心立壮志,“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若能不随波逐流,而是增强个性力量,从容地做好充分准备,而不至于临阵乱了手脚。

运用知识能力网络来检查发现问题

现在开始,迎接你们的是第二轮复习,重点是专题训练、综合复习,这将是一个综合提升的过程。如果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相信厂大中等生就会突破平台,斩获成功。为此,我有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要掌握第二轮复习的特点和要求。高考复习全程是由面到点,再由点到线的过程。所谓面,就是第一轮依据考试大纲要求进行完整系统的复习;所谓点,就是第二轮复习惯常采用的专题复习。专题确定主要有两条原则:学生第一轮复习普遍存在问题的内容,老师认为当年高考会考到的重点内容。面的复习讲究的是广度,不能有遗漏;点的复习讲究的是深度,要达到或略微超过应知应会的内容,比如语文现代文阅读肯定会考探究题,如何依据文本发挥创造性就是不可回避的二轮复习内容;所谓线,就是在前期复习的基础上,构建起学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体系。有经验的老师会特别重视“线”的问题,因为只有自己的网络构建起来,平时学习的内容,高考复习的内容,才会真正被掌握。运用自己的知识能力网络来检查发现问题,很是方便快捷。

拟定行之有效的复习计划

此外,中等生同学还应拟定一个针对自己学习实际的复习计划,看起来耗费一点儿时间,其实磨刀不误砍柴工,也会避免走弯路。最好主动出击找任课老师谈谈,请老师给自己诊断一下,提出复习建议。

另外,中等生制定的计划既要全面,不偏科,又要体现自己相对薄弱的科目和环节。同学们可以参考优等生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最好问问在第一轮复习里进步显著的同学,向他们取经。通过制定计划,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力求更加科学合理。要多做些真题,把握好高考的动向;多做一些自己能做出但是把握不是很大的题,将自己的软肋彻底变成硬骨头;那些一眼就能看出来的,这个时候就要训练做题的速度了,要做到快而准。这样才算是将精力花在了刀刃上!

中等生还要特别注意一点,不能眼高手低,不要满足于听懂了。听懂与会做、做对之间还是有相当长一段距离。而缩短距离的最好方法就是做题。要建立一个观点,做错了就是不会,就是不懂。切忌在复习日寸仍然煮出一锅夹生饭。学科基本能力一定要过关,如数学的运算能力,英语的书面表达,语文作文的审题。不要在必考的内容方面出现低级错误,就像我们开玩笑说的,大江大河都游过去了,最后却在洗脸盆里淹死,岂不可惜?

暂时靠后:后起发力,态度才是王道 范存智

这是一段我要与你们分享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孙宇晨,爱好文学和游戏。他从来都不是老师和同学们眼中的“好学生”。他原本是理科生,但因物理成绩始终徘徊在二三十分间而不得不改学文科。此后,他的成绩有所好转,但直到高三上学期结束时,仍然排在全年级100名开外。随着高强度的复习和狂轰乱炸的模拟考试不断给他的挫折感,他说自己400多分的成绩连安慰的理由都找不出。

现实的残酷让他不得不思考自己的未来,他为自己定下五项要求:第一是把所有与考试无关的书全部搬回家;第二是所有课一堂都不能缺;第三是收起对老师的爱憎;第四是保证晚自习的时间;第五是制定每天的计划,并严格完成。孙宇晨执行五项要求的初始阶段,成效并不明显。他觉得“坏学生”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比“好学生”更多的代价。在他看来,高三下半学期的复习,方法已经次要,最关键的是态度和坚持。

在严格的要求和不放弃的态度下,他的成绩逼近了500分、600分,但增长势头也就此放缓。就在此时,他获得了第九届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复试资格并顺利拿到一等奖。随后的高校见面会上,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程郁缀和招生老师看中了他身上的理想主义,给予了他参加北大自主选拔录取的资格,可在高考时于录取分数线下20分录取。而这意味着,若想考入北大,他还需要在剩下的5个月内将成绩再提高50分。

此后令他感到神奇的是,他的每个学科都在稳步提升,后来以总分650分的出色成绩,成功完成了从三本向北大的冲刺。

大一时,他在《萌芽》杂志写下《一道论证题》,试图向人们证明“高中可以用一年的时间弥补任何遗憾,只要你下定了决心”。他在文末留下自己的通信地址,邀请中学生和他一道证明这道题目。文章发表后两年多里,他收到了接近1万封信件。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作为不被任何人看好的后进生奇迹般地走进了北大,孙宇晨的态度和坚持是他获得成功的法宝。屈指细算,高考离我们真的不远了,每个学子大概胸中有数,至少已经将各科的知识脉络理清了。作为一名40年教龄的资深英语教师,后进生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自己好像浑身都有力气,很想做点什么,但看到课桌上那堆积如山的课本和资料,就让自己无所适从,仿佛有很多很多的事情等着自己去做,却什么也做不了。不知从哪里开始,理不出一个头绪。

为此,我常跟他们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所涵盖的方面有:你目前的心态如何?淡定最佳,复习以按部就班为准,静下心查缺补漏,同时把长项学科的基础夯得再坚实些。知己的另一层面,纵使你不知道你在你们区,甚至市、县,也至少应明了你在你学校的大置;知彼则意味着应清楚了解当前学段的进程――已进入准冲刺阶段。这如同赛跑,你已站在了起跑线,只是还没弯腰屈腿待令起跑罢了。放到学习上,你们应把各科的知识梳理一遍,明白哪些是必考点,哪些是常考点。比如数学,老师总说

要多思考,也就是思维能力,哪些方面属于这个范畴?还有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等,相对应的典型题例是否谙熟?物理的推理、实验能力,化学的基本理论、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要领是什么?文科考生是否具备了对政史地各科目知识的整体综合把握,注重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英语词汇、语法、阅读、写文等掌握的情况?

将精力放到基础知识

接下来就要拟定准冲刺阶段的复习备考计划,可以自己做,可以征询老师。在制定复习计划方面,要细思量,认真忖度自己哪个学科有把握,还能在下一阶段提高一步,那么就在这个学科多进行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如果某学科平平,但是经过分析后觉得仍有提升空间,那么还应安排一定量时间复习,稳扎稳打。倘若某学科是你的短板,估计努力也未必见效,那就最好维持,把时间投入到应急科目。维持的思路是保证一定量的时间投入,不抠难题,因为抠也枉然。

高考命题是以中档题和基础题为主,这部分题目大约占了全部考题的80%左右。也就是说只要你抓住基础知识,并能够熟练运用,就能够拿到绝大部分分数。因此后进生要特别关注基础知识的复习,毕竟只有将这部分内容掌握好,才有可能拿下基础题,也更有可能冲击中等题和难题。

就以英语复习为例向同学们作个说明。英语学科基础知识的第一项是词汇,3500词汇是当前高考最大量(上海除外),不论同学们使用的是哪个版本的教材,都立足于这个数目。考试中新课标卷的要求是3000词汇量,考生可以不知道具体差在哪500个词,但至少应该掌握3000个吧。对于试卷词汇量是2500、2700个省(区、市)的学子来说,无疑复习的担子轻了许多。因为三年中毕竟学得多考得少,学得深考得浅。认识词是关键,是最基础的东西,否则怎样做模拟卷?英语是弱项学科的同学再差也不至于不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常用的词汇吧,在此基础上坚持每天阅读两三篇叙事性的小短文不仅巩固了常见词汇,还能将词汇量稍稍扩大,这样就保证了单选、完形和阅读中的AB篇,还保证了听力中绝大多数内容的理解。第二项为语法知识,考纲要求掌握的10个时态含4个过去,4个现在,2个将来。即使你不全掌握,但是驾驭一般现在、一般过去、现在进行、过去进行、将来时和过去将来时还明白吧,这就够了,这就是基础。其他如句子基本结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个句子要有主语谓语,常见的简单句和复合句中的宾语从句状语从句等都不难,加以巩固即可。自己是最了解学习的实际情况,哪项扎实,哪项该强化?不能没有计划、缺少方略。

纲一举而万目张,解数卷而众篇明

很多后进生一到这个复习阶段就会乱了方寸,一检索发现没有一个真正长项学科,哪科都乱糟糟,理不出个头绪。于是几种不良情绪就油然而生:第一种是恨不得明天就高考,早考早了。这是心中没底而产生的碰运气心理,其实质是彻底放弃。与其消极被动地捱时光,为什么不另换一种积极的思维?你能有这样放得下的心态说明你很豁达,那就冷静地思考一番,最好找找自己的长处,挖掘自己的潜能。如你可以每天做一些基础题,然后把遇到的问题一条条地列在一个专门的笔记本上,第二天就去请教班上成绩好的同学。通过他们的解答,你再回过头来看那些题目,基本就没什么障得了。如果还有不懂的,就自己多思考,再不行就换个角度去想,把自己假想成出题人,想想他究竟想要考查哪方面的知识。是概念?运用?还是其他综合知识?顺着这个思路去想,有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第二种是不努力了,就瞎混到考试算了,这实际是最不负责任的态度!不错,基础薄弱,无一拿手的学科,但这不足以成为你自暴自弃的理由。想想过去三年的时光也曾有过的努力,也曾体会过成功的喜悦,说什么也得好好一搏。你要找到自己的弱项并进行重点攻破。你可以在每天晚自习结束的时候,根据课表的安排将时间计划得井井有条,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一目了然。对于成绩弱的科目尽量多安排时间进行学习。在执行计划的时候也不要轻易被旁边的人和事所打扰,要有很好的自制力才行。对于试题,还是先从基础做起。现在最重要的是把能拿到的分全部拿到。

第三种是急得团团转,一会儿看这科,一会儿又抓那科,没看几分钟又匆匆翻开另外一本书,像没头苍蝇似的瞎撞,这实际上是焦虑症的表现。戒除的良方是向你信得过的闺蜜或你要好的同学倾诉,让他(她)帮你分析一下各科的实际情况,然后商讨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扬长避短。当然,你也可求助于老师,找你觉得可信赖的老师聊一聊,诉说你的迷茫,让老师帮你分析。在我的教学岁月里有过多次与同学们谈心的经历,我发现他们最终都找准了方向,拟定了计划,高考的分数就有较大的提升。

篇7

3月5日星期五全天组织学生参加一模考试。同时组织老师阅卷。3月6日星期六全天组织学生参加一模考试部分老师参加市统一阅卷3月7日星期天部分老师继续参加市统一阅卷。做好阅卷成绩分析工作。3月8日星期一数学周练3月9日星期二英、数、化、地备课组活动,重点做好一模成绩分析物理、政治周练,3月10日星期三语、物、生、政、历备课组活动,重点做好一模成绩分析英语周练3月11日星期四化学、历史周练

3月12日星期五语文周练3月13日星期六上午补课,下午召开年级教师会生物、地理周练3月14日星期天召开家长会,晚上班主任例会3月15日星期一分班召开师生对话会数学周练3月16日星期二英、数、化、地备课组活动物理、政治周练,3月17日星期三语、物、生、政、历备课组活动英语周练3月18日星期四化学、历史周练3月19日星期五语文周练3月20日星期六上午补课,下午开始进行文、理综合训练(每一周1次)3月21日星期天上午理科零班补课,下午生物、地理周练。晚上班主任例会3月22日星期一数学周练3月23日星期二英、数、化、地备课组活动物理、政治周练,3月24日星期三语、物、生、政、历备课组活动英语周练3月25日星期四化学、历史周练3月26日星期五语文周练3月27日星期六上午补课,下午进行文、理综合训练。3月28日星期天上午理科零班补课,下午生物、地理周练晚上班主任例会

3月29日星期一数学周练3月30日星期二英、数、化、地备课组活动,物理、政治周练,3月31日星期三语、物、生、政、历备课组活动英语周练4月1日星期四化学、历史周练4月2日星期五语文周练4月3日至10日参加市研讨会,文综、理综合训练4月3日星期六上午补课,下午进行文、理综合训练4月4日星期天上午理科零班补课,下午生物、地理周练晚上班主任例会4月5日星期一数学周练4月6日星期二英、数、化、地备课组活动。物理、政治周练,4月7日星期三语、物、生、政、历备课组活动英语周练4月8日星期四化学、历史周练4月9日星期五语文周练4月10日至16日分类指导、学法指导。文综、理综训练4月10日星期六上午补课,下午进行文、理综合训练4月11日星期天上午理科零班补课,下午生物、地理周练晚上班主任例会4月12日星期一数学周练4月13日星期二英、数、化、地备课组活动,物理、政治周练,4月14日星期三语、物、生、政、历备课组活动英语周练4月15日星期四化学、历史周练

4月16日星期五语文周练4月17日至23日各班出一期高三后期学习方法和心理指导黑板报4月17日星期六上午补课,下午进行文、理综合训练4月18日星期天上午理科零班补课,下午生物、地理周练晚上班主任例会4月19日星期一数学周练4月20日星期二英、数、化、地备课组活动,物理、政治周练,4月21日星期三语、物、生、政、历备课组活动英语周练4月22日星期四化学、历史周练4月23日星期五语文周练4月24日星期六上午补课,下午进行文、理综合训练4月25日星期天上午理科零班补课,下午生物、地理周练晚上班主任例会4月26日星期一分班召开二模考试动员会,召开全年级老师会4月27日星期二英、数、化、地备课组活动,物理、政治周练,4月28日星期三全天,组织二模考试4月29日星期四全天,组织二模考试老师参加二模考试阅卷4月30日星期五休息5月1日星期六休息5月2日星期天补上一天的课,讲评试卷5月3日星期一分班进行二模考试小结

篇8

千万不能躺在过去的成绩上睡大觉。龟兔赛跑的故事里,兔子就是因为自大轻敌,不把乌龟放在眼里,在路边酣然入梦,结果一觉醒来,乌龟已经到了终点,拿了冠军。一个人在心态上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就难免会在行动上纵容自己。作为高三生,更是一刻也不能放松。

所以,寒假里,决不能因迁就自己的惰性而耽搁或搁浅计划的执行。仍然要怀着极大的求知欲不知疲倦地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应该问问自己:有多少借口本是虚无,有多少退路可以堵死,有多少时间可以节约,有多大潜力可以挖掘!

树立信心,全面提升自己

由于平时上课复习的节奏很快,一些知识内容不少学生在平时根本就来不及补,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消化,所以,更要充分利用这个寒假来巩固基础知识,要“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同时要注意构建网络,重点复习,归纳迁移,发展能力。注重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综合性。

高度重视解题思路的分析、应变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能力提高,为下学期的第二轮复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充分利用这个寒假,可以把高中三年所学的知识点强化、细化、条理化,对于弱势学科可以重点攻关,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

减轻焦虑,平和心绪

“寒假怎么这么快就来了!”“我可不想过寒假!”不少学生会有这样的想法让笔者有些诧异,终于放了假可以喘口气了,为什么还不高兴呢?原来,他们不是不愿意放寒假,而是想到过完寒假之后,马上就要面临高考了,因此心慌不知所措,宁可寒假永远不要到来。

一些考生会有这样的反应是因为到这个时候,总感觉这个假期是高考前最后一个假期了,希望把相对薄弱的科目提高一块,让强势科目更强;也希望能利用这个寒假买些辅导书,希望能把老师推荐的名作名篇都读一遍提升自己的欣赏水平,希望自己完成一套数学卷子的速度不要总慢半拍……

这一盘算一计划,该做的事太多,而寒假时间又太短,不好安排,再一想到高考已经小跑着向自己扑过来了,顿时就会乱了方寸。尤其是那些平时成绩中等或者是偏下的同学,还有那些学期末测试成绩不佳的同学,往往比较沮丧。

要记住,克服焦虑树立信心是高考考生在寒假要做的第一件事,一定要认真对待。

真题演练,剑指高考

高考复习中,无论哪一层次水平的考生都必须把握好备考“知识整理复习”、“历史真题练习”以及“模考实践体验”这三大阶段。在刚结束的这一个学期,考生已经对高中所学过的知识进行了一次系统地复习回顾。而到了寒假阶段就必须开始进入第二阶段,进行知识梳理和真题演练。

寒假期间的复习是衔接第一轮复习和冲刺阶段的过渡时期,考生应该利用寒假期间对往年的高考真题进行演练研究,从“知识导向”转为“应试导向”。以语文为例,考生可以利用近两年的考题来体验考试命题的开放性趋势和人文素养的特色,同时还可以通过一些课外阅读进行语言积累,增强个人的人文素质、提升语言能力。

不过要提醒考生的是,在练习真题时要避免题海战术,最好在练习后把真题与第一阶段所复习过的考点进行对应,检查哪方面知识还没有掌握,马上进行查漏补缺。

合理规划,顺利度过黎明前的黑暗

寒假是高三生自我调整、自我巩固提高的关键时期。寒假里,考生的学习将由在校时的被动学习变为完全靠自己的主动学习。因此,考生要制订一套合适的学习计划和假期作息时间表,做到复习有计划,生活有规律。

高三生寒假在家里没有在校集体学习的氛围,但是不能想什么时候学就什么时候学,或学到哪儿算哪儿。假期复习计划一方面要包括学习知识内容的计划,比如寒假作业、薄弱学科的补习以及课外学习等;另一方面还要包括整个假期的时间安排,比如什么时间和家人串亲访友、什么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以及什么时候学习等。

以往,很多考生放假后早上不吃饭,睡懒觉,尽情地放松,平时的生物钟完全被打乱。开学后,这些考生很难适应正常的作息时间,从而直接影响了新学期的复习状态。

陈艳燕认为,高三生在制订一份详细的作息时间表时,要把每天的学习任务、学习时间具体化。高三生寒假里要保持正常的作息时间,每天上午学习三个半小时,下午学习两个半小时。另外,每天还要坚持看半小时的新闻时事(电视或报纸),并留出半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高三生制订完复习计划和作息时间表后,关键在落实。大家可以把学习计划及作息时间安排做成一张表格贴在书桌前。想偷懒的时候,它可以起到提醒的作用,让高三生真正把学习任务落到实处。

利用寒假变弱为强

根据老师们带毕业班的经验,考生在寒假期间应适当地放松,一般保持每天8~9个小时学习时间比较合适,主要用来查补自己在上个学期中的缺漏并且找出高考前最后一个学期应该着重解决的问题。

寒假还是让弱科变为强科的一个大好机会,考生首先要有信心,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弱科。对弱科复习的重点应该放在基础知识方面,千万不要去尝试难题。如弱科是侧重点在思维上的数学或物理,就把时间投放在这两科的基础知识、基础题上;如果弱科是侧重点在记忆上的语文、英语、历史、政治或化学等课程,则把时间投放在记忆部分上,因为这样才能尽可能地增加总分。

不建议考生在弱科上“啃硬骨头”是因为,难题的解决需要对课本知识掌握得熟练并有相当强的思维能力,因此去尝试难题常会失败;而且经常性地尝试难题失败后会失去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而这慢慢地培养出来的学习兴趣十分宝贵,因小失大未免不划算。对考试,只要希望能稳拿基础题分,尽量争取中档题分就行了,高难度题要该放弃时就放弃,有舍才有得。

养精蓄锐,迎接开学

考生应该充分利用短短的寒假来休养生息,首先要睡好觉。高效率地学习需要有敏锐的思维支撑,晚上没有好的睡眠或“开夜车”的学习习惯不值得提倡。

除了保证充足的睡眠外,考生还可以找一些方式来放松身心,这也是缓解紧张、减轻疲惫的好方法,能为今后的学习养精蓄锐。不要总埋头学习或者蒙头大睡。听音乐、做运动、朋友聚会都是不错的选择,但是要注意学会把握分寸,不要沉迷其中,每次时间不要太长,放松后要能及时收回心来才是主要的。

寒假期间,忙碌的一家人有充足的时间在一起,吃饭、旅游、走亲戚的机会很多,可以利用这些时机,多与家人聊聊天。相互的情感沟通会让你找到精神上的支持,在和谐的氛围中学比孤军奋战要好得多。玩开心了,聊尽兴了,要记得提醒自己:“我今天的心情真不错,复习效率肯定高!”

专业选择,尽早动手

一聊起专业和学校,不少考生和家长都会觉得话题扯得有点远,这与复习关系不大,还没高考呢,现在考虑没有必要。他们与去年不少高三学生和家长一样,高考结束后才开始考虑选择哪所学校,选择什么专业。

但有经验的中学和高校老师都并不看好这种做法。因为考试结束距离填报志愿只有不到20天的时间,此时已没有充裕时间去了解足够多的信息,只能凭借一些所谓的感觉去判断和选择专业。

有些考生进入大学才发现这些专业和自己的想像相距甚远。其实,寒假尤其是春节期间,父母和孩子交流的机会比平时多很多。一家人不妨聚在一起读报、上网搜索些信息,饭桌上可以边吃边聊聊兴趣、爱好、学校和专业。虽然最终填报的志愿不一定是寒假选定的,但此时了解的情况越多,将来越不会临时抱佛脚,在专业的选择上吃亏。

利用假期,恶补“瘸腿”科目

市实验中学的高三学生小赵说,高中的最后一个寒假,怎么也不可能跟以往一样轻松快活了。“再过几个月就要高考了,一想到这个,就算是想玩也玩不起来了。”

他想利用假期的时间好好恶补一下“瘸腿”的科目。“没有补课,我自己在家里做卷子,看辅导资料”,小赵给笔者看了他制定的假期学习时间表,数学和外语两科安排的时间较其它科目明显多了不少,他认为这两科比较能拉分。

取消假期出行,“闭门修炼”

高三生小刘说,以往的寒假她会同父母一起外出旅游,放松心情。“高三是人生最关键的转折点了,父母和老师都说这个时候不拼命还等什么时候,因此这个寒假哪也没有去,待在家里备考。”小刘说,她偶尔出去一两次,都是和同学见面,谈论的内容也都是跟复习进展有关的。

家教陪读,挺到最后关头

高三学生小徐的家人给她请了家教老师,辅导物理化学等科目。她要完成家教老师布置的习题,记录下做错的和不会的,由老师帮忙理顺知识框架,并对错题进行讲解。“因为我这两科学得不好,每次考试分数都很不理想,老师一周要来三次,剩下的几天我还要复习别的科目。”小徐说,这样算下来,假期里基本就没有放松的时间了,但她同时也告诉记者:“就当是黎明前最后的黑暗吧。”

调节生物钟,舒缓紧张

北京一所高校的张老师认为,考生要确保复习的高效率,首先就要确保良好的生活习惯,特别是夜间的充足睡眠。如果调整不好生物钟,会有白天困而晚上精神的“倒时差”现象,会导致考场上因精神不集中而发挥失常。

他建议高三生寒假要为自己规划一个合理的生活节律,按时起居,规划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做到紧张有序。平时由于学业压力过大,难以养成良好习惯,假期恰恰是一次调节生物钟的好机会。如果自己意志不够坚强,可以请家长帮忙监督。

理清“库存”, 查缺补漏

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知识储备是必不可少的。假期恰恰是弥补个性需求的最好时机。建议考生不妨按照考纲的要求,重点分析一下自己有哪些知识点是已经把握好的,有哪些掌握得还不够牢固,还有哪些至今依然搞不明白。特别是对后两种情况,自己准备在什么时段内,通过何种途径加以解决。通过整理“库存”,使自己的知识储备更完善。

复习要点

薄弱学科重点突破

李晓辉建议,高三生首先应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做一个大概判断,分辨出优劣势科目,同时针对薄弱学科在寒假期间进行重点突破。如果在假期中能重点解决2~3门薄弱学科,就能实现自己成绩的明显提升。

突破的方式有很多种。如可以对教材进行精读、集中突破做题,或者是参加一些校外培训,找老师进行针对性辅导等。此外,对于一些学习能力强、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可以利用假期开始接触一些综合性试题,特别是文综、理综试题。但这种练习的比例一定要掌握好,每天拿出20%的时间来做就可以。

教材、笔记缺一不可

除了对薄弱学科进行重点突破外,其他学科的复习同样不能懈怠。考生应根据老师讲过的主要内容,对照考试说明、讲课的笔记、教材,三样内容,进行知识的复习。

篇9

一、试题的特点

今年新疆区理综的物理试题部分、总体能较好体现高考考试说明的各项基本要求;稳中有变、变化不大,其中难度较近几年有所增加,试题类型向中挡类型回笼明确;应用性灵活性则明显提高,对能力的要求也逐渐升高,考试时间比较合理。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考察。如力与运动的关系是力学的基础内容,能量的观点是物理学的最基本方法,是人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可以说每年必考,且不余遗力。力学试题所占比例超过50%以上。体现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2、坚持对非重点部分知识的考察。如:热学中的分子动理论,宏观能量变化规律以及实际气体问题分析。光学中的光电效应,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偏振,电磁的辐射。原子物理中原子模型,能级的跃迁,轨道半径规律,衰变规律,质量亏损,结合能等知识点都循环出现,切不可偏废或遗漏该部分的复习工作。

3、坚持突出学科内的综合性。如:带电粒子在电磁场的加速和偏转的综合;牛顿运动定律和动量、能量观点的综合;电磁学部分的内部规律的综合;电磁学部分的规律和力学部分的规律的结合等都是物理试卷的最经典所在,魅力所在。这部分的难易性也就决定整个试卷的难易程度。但一般控制严谨,能够被高中接受.

4、坚持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如:微观粒子间的碰撞用相互作用的模型弹性碰撞的方法灵活的处理。又如光通过光学元件起偏,检偏,通光及结果的考问。以实际问题为背景,解决这些问题首先需要从实际问题的情景中抽象出物理模型,再从物理模型的过程特点找到所遵从的物理规律,最后将物理规律转化成数学问题使问题得到解决。

5、坚持注重物理实验操作、实验方法和实验原理的考察没有变。如:基本仪器的使用,读数,记录。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检测,如列表法,平均法,图象法等。电学实验器材选择,电路导线的连接,测量电路和控制电路的原理设计等。体现了实验方法是物理学之根本的方法。

6、坚持考察应用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居高不下。如:三道大题中不等式应用,二元二次方程根的求解,几何关系与代数公式的联系等。只懂得物理概念、规律,不能应用数学方法,学不好物理;具备数学基础,而物理知识匮乏也无法学好物理。坚持数、理一家,物理离不开数学的思想观点,也是今后发展物理不可或却的基础条件。学生在这些方面是极其薄弱,急需得到补充加强和提高。

7、坚持考察场的观点和波的方法。如:电磁波中的光波的偏振问题,场的矢量性叠加原理,波动的图象都是每年查考热点。其一波动方法和场的方法在高中阶段相对独特,其二它是今后学习普通物理的基础。

8、试题的设问具有开放性。许多试题的内容背景及所涉及到的物理过程对于学生而言是熟悉的但设问的角度新颖,这种设问角度的变化是针对中学教学“重结论、轻过程、重计算、轻分析;重定量、轻定性”等教学薄弱点而来的。

二、我们的高三物理复习策略

依据高中物理教学大纲的要求,鉴于物理高考的新特点,总体上做到通晓高中物理知识体系;熟悉掌握高中物理的研究方法;提高对物理规律的认识和解决物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措施如下:

1、做好总体复习计划方案,克服工作随意性。

(1)复习时间计划:划分三个阶段:8.5~3.30基础知识系统复习、4.1~5.10方法能力专题讲座、5.11~6.5综合模拟练习,分步实施。

(2)明确各阶段复习内容及要务的计划。第一轮复习以知识梳理,整理结构、理清体系关系,建构结构框架,寻找章节线索,攻克本章重难点问题,梳理知识点为主。把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研究方法,五种能力全面系统展开“点、线、面、体”形成一体。应当稳扎稳打,不要过快,过深,以知识复习为主。

第二轮复习以总结方法,归纳思路,重点、难点、深度的深化和能力提升为主。实施专题讲座形式,既典型习题类型的处理及求解;相互渗透的综合问题的处理及求解;以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能力、实验能力和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的有效培养为核心。

第三轮复习以强化训练全面提升,迎接备考为宗旨。既以查漏补缺知识点,提高解熟练程度,洞察高考动向,调整学生状态。以精讲多练为主。实施三个阶段,达到三个目标“懂、透、化”。

(3)选择确定复习资料计划。资料不够万万不行,如单元复习的、章节检测的、综合提高的、模拟训练的。复习资料要视学生情况而选,过多、过杂、既经济浪费又消耗学生精力,实际效果并不好。关键是资料的质量,教师要认真筛选,严格把关。其次是资料的使用也要分阶段分时间,它的时效性极强,不可提前或滞后,否则影响效能。资料的备选一定要提前,教师手上可多些,以供参考。

2、加强基础立足基本是中学物理的教学复习的首要任务

(1)识记、理解概念的定义,单位、字符、标矢性,物理含义,如:力、位移、速度、加速度、冲量、动量、功能等

(2)理解掌握公式规律中的量的含义,公式含义,成立条件,使用范围。如F=ma,(3)落实基本方法的使用技巧,如:受力分析的方法、受力分析的常用方式,受力分析的原则,受力分析的步骤,受力分析的图示画法。又如运动学部分的复习:物体运动分类方法(轨迹上直线、曲线;受力上平衡态、非平衡态;大小上宏观的、微观的;繁简上典型的、复合的等),常见基本运动形式(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曲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简谐运动与波动),判定物体运动形式方法(分析物体受力,确定该时刻的速度以及力与速度的夹角),描述运动形式常见方法(文字叙述、数值列表、代数公式、几何图象、物理实验、矢量图示)物体运动的特点(独立性、等效性、等时性、矢量性、和相对性),解决复杂运动的一般方法(化曲为直等效代替、改变物体的参照系、抓住物体运动的特点及运动的关联性条件,如时间、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4)从建构知识体系弄清相互的联系与区别,提高综合效能。如: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各自的任务、特点、地位以及相互关系;又如力学内部的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三大观点的比较与分析。它们的根本区别是力的作用方式引起的原因,(即力的瞬时性效果、力的时间积累性效果、和力的空间积累性效果)以及对应的状态变化的不同,(既速度变化、动量变化、和能量的变化)。它们的共性联系即宏观的机械运动、物体的状态发生变化、均涉及力和速度。它们的应用范围的不同(恒力变力、直线曲线、研究对象多少等)、使用的优劣程度等的不同(矢量性、标量性;物理过程多少等)。通过比较分析,深化力学的核心,解决了力学的重点难点。

(5)规范强调必要的学习习惯如画图,单位换算,符号的含义,公式的标矢性等。

开始老师可以做些示范,引导同学尽快适应这种模式,以后主要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点拨为辅,这个阶段复习时间较长,需要循序渐进。力学复习越扎实,物理的基础就越牢固,将来其他部分的复习迁移就容易,耽误的时间可以弥补,好比就象滚雪球。

3、时时处处突出重点,克服难点。

(1)注意重点难点的变化性。如:新课的重点难点,复习课的重点难点不同。力学、电磁学的重点、难点。知识上的、方法上的、能力上的重点难点的差异。

(2)注意重点难点的相对性。如:知识点复习中的重点难点和方法归类中的重点难点相对不同。如:高中物理的核心问题所在即求解各种性质力的大小和方向,求解各种性质力的冲量的大小和方向,求解个种性质力的做功大小及正负;高中物理的解题特点一类是运动和力的关系,另一类则是做功与能量变化的关系;高中物理问题的思维类型,一是从时间上寻找量间规律,另一类从空间上寻找量间规律,这些问题都是较高层次的重点难点。学生在这些方面存在极大的问题,有时需要老师反复讲理论,反复在习题中深化,方能得到解决。

(3)注意重点难点在试卷中的把握和处理。如:计算题中多个知识点组合问题;复杂物理情景的分析问题;应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难点是不同。务必使学生对此有个清楚的理解和认识,自己处于什么阶段,那个层次。教师应根据不同阶段,不同的个人灵活处理。

4、做到全面性与深刻性的兼顾。第一轮复习提倡全面性,第二轮复习强调深刻性,第三轮复习突出针对性。内容多,时间紧,如何兼顾,也是对教师的考验。如:复习热学部分、光学部分和原子物理部分,必须复习到位,但无须过深;理论部分和实验部分也要到位,尤其是物理实验部分是学生的死穴,电学实验的复习定当具有深刻性;代数公式与几何图象方法都要兼顾;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也要注意兼顾。而象牛顿运动定律,动量、能量问题的各式各样解法就必须要花大力,做到深刻性透彻性。

此外习题类型要全面性,类型规律要深刻性,形式要多样,难易程度要适中,尽可能的保护学生的积极性。练习要有效,检测要同步,总结要及时,讲评提倡效率。

5、能力培养要渗透在复习之中,能力的训练要结合知识,发展能力要循序渐进。我们都知道高考是选拔性考试,考试则以能力高底定胜负,为此培养学生能力就成为高三复习的重中之重,当务之急。

能力,通俗的讲就是知识+方法+技巧;高考对能力的要求很具体,即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能力、实验能力和应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能力培养和训练要结合知识点而展开,要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如:力的概念,牛顿第二定律内容,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等是培养理解能力的有利时机;又如:天体的运动部分,=mg的几组公式变化应用,则是开展推理能力的好地方;力学三大规律的应用选择判定使用,就是培养锻炼分析能力的最佳场所;实验能力和应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也是如此,不再叙述。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核心,但不能急功近利,发展能力要循序渐进,一定要遵循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引起质的升华。

三、非智力因素不可忽视

1、解答物理习题的思维操作规范

2、解答物理习题的书写操作规范

篇10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6)10-0008-2

高考中物理学科的考查是以能力立意为主导、充分体现选拔功能,按此要求来审视我们的高三物理复习课教学,往往存在以下问题:一轮复习,通常按章节顺序对基础知识进行梳理,形式单一,由于复习时间跨度大、学习材料缺乏新颖性,很多知识点盲目、机械地重复,极易导致学生产生“审美疲劳”, 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到位,出现高耗低效。二轮的大专题复习,建构知识网络,但跨度大、思维跳跃性强,效果不理想。引领高三物理高效复习,不妨以大一轮为视角,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的、有选择地尝试设置物理“微专题”,以“微专题”为引领组织学生进行复习教学。

1 高中物理“微专题”的含义

所谓物理“微专题”是指立足于学情、教情、考情,以某个“物理点”为中心,整合相关的高中物理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力求解决高三物理复习课中的真问题、小问题和实问题。它不同于大专题复习中的某一主题,物理“微专题”涵盖的内容适量,知识之间联系紧密,借助“微专题”组织教学,可以在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活化知识的运用,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微专题”要科学选题,突出主题

高三物理复习选择怎样的“微专题”,以怎样的角度、解决怎样的问题,这是“微专题”实施前教师必须深思的问题,也是决定复习效益的关键所在。微专题的基本要求是:题目容量要小,但思维容量要大;知识综合性强,但主题鲜明;耗时少,但收获多。必须紧紧围绕考纲,不能出现偏题、怪题,更不能影响到整个复习进度,打乱复习计划。如,以汽车的“刹车”问题、“滑轮”模型和“死结”模型问题、电路故障、含电容器电路的分析等设置“微专题”。

2.1 紧扣考纲,选题要精

作为高三物理“微专题”的典型例题,要有典型性、代表性,能够涵盖多种物理思想和方法,能够一题多解。形式不拘,可以是知识点专题,也可以是题型专题,还可以是作业中的易错题专题。题目背景要新颖,能够吸引学生,提高他们的解题热情。针对上述要求,可在平时的专题复习中有意识地收集一些好题,在试卷、作业批改中,及时做好相应的统计并把典型的问题挑出来。但要注意不能拿来就用,因为虽是好题但容易使学生产生审美疲劳。最佳做法是改换一些新颖的背景或者改变问法。让学生在解题时往往不能马上发现,等到解答完毕时蓦然回首,那题却是“老朋友”。这样一来,不但使学生掌握了知识,更能激发其学习兴趣。

2.2 关注学情,难度适中

高三物理“微专题”设置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和引导学生专门解决某个具体的物理问题,在选题时忌大而笼统、虚而不实。题目的选择一定要以中档题为主。难度过大,学生难以接受,而且解题耗时太长以至于达不到复习目标。难度太小,很多学生提不起解题的兴趣。所以,教师一定要充分关注学情,挑选的题目难度应控制在大部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

2.3 适度拓展,激发潜力

在不影响物理复习课堂效率的前提下,可以适度拓展,留下一些思考的空间。做法是每个“微专题”讲义后面留一道思维拓展题,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不做,能力较强的学生课后思考,中等的学生可以课后讨论。这样可以达到分层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习惯。

3 “微专题”在高三物理复习课堂中的策略

3.1 以“微专题目标导向”策略

心理学家托尔曼认为:个体只有在对未来的学习目标产生期待时,才可能发生实际的学习行为。高三物理“微专题”复习课若一开始就提出目标,学生就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到所期望的学习结果上。当然,不能像传统复习课那样,简单地把考点罗列出来作为学习目标。笔者就尝试在给出“微专题”课题后,让学生自己回忆:我们学过哪些知识?自己体会:这些知识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自己反思:哪些知识比较困惑?自己判断:哪些知识需要重点复习?例如,在电磁感应中的“图像”问题设置“微专题”,先让学生回顾电磁感应、物理图像的有关知识,反思它们的关系,引导学生分析、解决电磁感应中的“图像”问题。这种目标导向的建立策略,不仅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水平,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还增强了复习的参与度。

从非认知因素的角度来看,高三学生对复习课的兴趣不如新授课那样强烈,大脑皮层的相关中枢也容易疲劳。教师可以借助视频、图片、实验或新闻事件等的导入,结合问题情境来激活旧知识,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主动建立复习目标。

3.2 要“发挥学生在复习中的主体性”策略

在高三物理复习课中,教师起到示范和指引作用,切不可“一言堂”。最重要的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从而有效地学,高效地学。如,以“一对相互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为专题,先布置部分学生交流自己的整理情况,然后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相关知识的比较、补充、辨析与归纳。这样有了“微专题”,课堂就有了一条明显的逻辑主线,让学生展开思维,立体构建物理知识。

3.3 以“物理知识和能力形成的整体性”策略

设计“微专题”,其目的是力求找到一条主线串起零散的知识,因此,要注重知识内在的逻辑关联,加强知识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如,以“追及”为专题,将匀变速运动、物体间的相对运动、图像和临界问题等知识点串在一起。这样才有助于高三学生对学习技能的“迁移”,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一定要谨防复习的“碎片化”。

3.4 发挥高三物理复习中知识的“再生性”策略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是预设与生成的有机融合。预设是为了更好的生成,物理复习课也当如此。同一个知识点,同一个物理“微专题”,由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对问题的分析角度不尽相同,同时对问题会有新的看法。设立高三物理总复习“微专题”,仅仅是寻找知识的一个突破口和一条主线索,不能成为束缚学生思路拓展和顿悟产生的“脚绊”。在复习课“微专题”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要努力找到再生性知识的“生长点”,要充分考虑到结论的丰富性、过程的开放性和思维的多向性。

总之,高三物理复习课中“微专题”的实施,不是标新立异,也不是对传统经典专题的否定和颠覆,而是有机穿插,“以小见大”,旨在一改以往高三物理复习课堂的沉闷、枯燥和低效,力求把学生带进总复习的“场”中,促其主动地学,有效地学。通过笔者几年的有效尝试,“微专题”给高中物理的复习课堂带来了新的生机。“微专题”以新的组织形式引领复习,有效地避免了条线式展开、纲要式罗列、题海式训练等复习模式的烦琐和低效。新专题、新目标、新要求、新案例情境都能有效地激发、维持学生积极的心理状态。打破原有的知识体系,合理设定“微专题”,恰当选择学习策略,使知识深刻化、体系化、灵活化。学生复习的主动性和效率明显提高,最重要的是通过笔者复习示范,学生也逐步学会用“微专题”自主复习。“微专题”的实施,对教师自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教师不断走进生本和文本的更深处,充分驾驭课堂和学生,这样的课堂才充满生机和无限魅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