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28 05:35:0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煤炭行业,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从基本面来看,2010年以来煤炭行业一直保持着高增长的态势。根据中信建投的统计,2010年煤炭上市公司营业总收入与营业利润大幅上涨至5192亿元与1124.1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4.4%与30.4%;公司平均毛利率为32.7%,净利率为15.2%,ROE(净资产收益率)为21.9%,表现均好于2009年水平。而2011年一季度,该趋势得到延续,行业公司营业总收入同比上升40.7%,净利润上升18.2%。
基本面向好
对于未来煤炭行业基本面的趋势,中信证券的研报指出,虽然宏观面有一些利空因素,但一方面,无论国内煤价的决定因素还是国内供需的基本面,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化对国内煤价影响不大;另一方面,国内紧缩性货币政策在预期之内,而且在存款准备金率再度上调后,阶段性紧缩预期有所释放,因此宏观因素对板块的影响偏中性。
而高华证券也表示,支撑今年煤市的主要因素―――运输瓶颈、行业整合、高国际煤价没有发生改变,而且,近期煤炭行业整合的力度和资源税改革方面也要好于预期。高华证券预计,煤价在5月份将相对平稳,而6月份之后有望继续走强。
除了基本面向好之外,“电荒”也是近期煤炭板块走势重要的催化剂。申银万国煤炭行业分析师詹凌燕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几年局部地区电力装机不足、电网配套欠缺,以及国内煤炭供应不足、部分地区电厂发电意愿不强是导致今年电力供应紧张的原因。
根据利用小时数测算,江苏、浙江、重庆为“硬缺电”,这些区域年化利用小时数已超过6000小时,发电机组短缺严重,未来两年解决“电荒”矛盾,只能向安徽、湖北、贵州增加调人、机组小时数进一步走高;江西、湖南为“软缺电”,机组利用小时数均低于6000小时,缺煤是缺电的主要原因,进一步疏通运煤“中通道”是解决该区域煤电矛盾的根本办法,疏通前区域内上市公司将充分受益于煤价提高。
而近期电价上调预期的兑现,则进一步加强了煤价上行的预期。恒泰证券认为,此轮上网电价上调将改善五大电力集团,尤其是赣湘黔等地火电厂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火电厂有望积极购煤发电,促进煤炭需求,对动力煤企业带来正面影响。从全年来看,随着煤炭下游行业需求企稳,用电量增速回升,全年煤炭需求增速将维持在8%左右,其中动力煤和焦煤需求增速预计将达到8%~10%,并有望超预期。
此外,从估值的角度看,在经历了前期的调整之后,煤炭股估值已经处于偏低水平。业内人士表示,目前行业主流公司的平均估值2011年PE在16~17倍左右,而在预期煤价上涨情况下,煤炭股估值至少应为20倍PE。
行业表现
淡季缺电,不免让人对下半年用电形势有了更深的担忧。詹凌燕指出,下半年随着需求进一步增长,京津冀从山西、内蒙调用电力资源不可避免。届时若电价可以覆盖发电现金成本,山西、内蒙两地煤炭消费量必然增加,从而带动坑口煤价上行,坑口价上涨依然对沿海动力煤现货价格形成推升;若电价不能覆盖现金成本,则两地外送电意愿不强,河北等工业大省或也将面临缺电,经济增长蒙受损失。
相比华北,华东形势更加严峻。只要该区域下半年用电水平环比提升10%,山东、江浙沪将很有可能陷入“无电可调”的窘境――安徽省利用小时水平目前已达到5500小时以上。为此应对危机,山东省政府要求当地电厂北备煤天数不得少于30天,淡季找煤也使得港口淡季不淡。因此,随着用电、用煤需求进一步增长,煤价上行趋势还将持续。
未来几个因素将制约煤炭的有效供给,行业仍将保持偏紧的供给格局,煤价继续上涨:一,国土部暂停探矿权审批,行业投资增速显著下滑,预计到2013年以后煤炭新增产能回落;二,煤炭重心加速西移,而规划产能增长最快的三西地区运力瓶颈长期存在;三,经过持续的资源整合以及上大关小,行业集中度迅速提高,煤企对供给端控制力空前增强;四,受印度等因素影响,国际煤价长期看涨,进口明显受抑。成本方面资源税改革好于预期,个别省份严厉的价格调节基金也不会大范围推广,尽管未来各行业人工成本上涨不可避免,但煤炭行业销售净利率高,受影响小,因此未来煤炭行业业绩增长稳定。
历年来看,煤炭板块业绩增长稳定,但估值波动远大于A股整体水平。统计过去5年煤炭股PE显著波动的13个阶段,分析煤炭股PE和相对PE变动与煤价及与下游的钢铁产量及价格、火电产量、国内外宏观因素等的关系,可以看出影响煤炭股绝对收益的主要是宏观流动性和信贷等货币因素,而相对收益则与行业及下游景气度密切相关,且煤炭股的相对PE 变动一般提前煤价1-2个月左右。
煤价上涨背景下,看好行业2012年投资收益。从当前煤炭股的估值来看,PE和相对PE无论从历史的纵向来看还是与其他行业的横向比较来看均处于低位。
未来欧债危机逐步缓解、国内通胀下行趋势确立、流动性改善以及煤价上行的背景下我们看好煤炭股的投资机会。
筛选公司可以从以下方面:一,集团资产注入较为确定的公司:潞安环能、安源股份、开滦股份等;二,产能高增长的公司:远兴能源、山煤国际、神火股份、盘江股份、兰花科创等;三,涨价背景下,业绩弹性大的公司:安源股份、平煤股份、恒源煤电等;四,资源优势明显的公司:国投新集、盘江股份等。
Tips:
值得关注的个股:
山煤国际:霍尔辛赫逐步达产,未来整合煤矿释放
安源股份:江西煤业注入,估值优势明显,后续注入可期
预计国内优质炼焦煤50年内将会枯竭
焦精、肥精煤储量稀少。根据2005年国家统计的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全部炼焦煤查明储量2804亿吨,其中气煤(包括1/3焦)储量为1282亿吨,占45.7%;瘦煤445亿吨,占15.89%。而炼焦的主要煤种肥煤、焦煤储量分别为359.15亿吨和661.95亿吨,分别占12.8%和23.6%。冶炼一吨生铁需要消耗0.37吨焦炭、0.145吨喷吹煤;而一吨焦炭需要1.37吨洗精煤,其中消耗主焦煤约0.46吨、肥精煤约0.26吨,分别占到34%和19%;其他煤种为0.65吨,占47%。但主焦煤和肥精煤储量稀少,仅占焦煤储量的21%和13%,其他煤种储量占66%。
钢铁行业产业升级,国家正在推行大型焦炉化进程。在国家提升高炉容积淘汰落后产能的背景下,未来对资源紧缺的优质肥煤和焦煤需求量将显著增加。目前我国鞍本钢、首钢等大中型钢铁企业已基本实现高炉大型化,其焦、肥煤炼焦配比与传统配比相比.至少提高了5个百分点。我们预测在2020年前国内生产产量保持增长态势,在此之后将步入下降通道。而随着大型高炉比例的提升,对焦精煤、肥精煤的单耗将持续增加,预计在2020年将消耗焦精煤1.87亿吨、肥精煤1.09亿吨,保持年均3%的增速。
经过小煤矿的乱采乱挖,山西现有焦煤储量大大下降。中国焦煤看山西,山西省拥有全国55%的焦煤资源,查明储量达1551亿吨,但该数据为2005年国家统计数据。从2000年以后,山西对煤炭实施“有水快流”的政策,默许甚至是鼓励民间资本对煤炭开采。但在开发的过程中,多数小煤矿“吃肥丢瘦”.“采厚弃薄”,全国煤炭资源综合采出率仅30%左右。其中乡镇煤矿更低为10-15%。我们近期对山西调研了解到,目前山西省内优质焦煤资源已经被较大规模破坏,实际可用资源量远低于2005年政府统计数据。山西阳泉市委书记白云表示,阳泉的煤炭优势在衰减,已经没有再增长的可能,阳煤集团可能还能开采40年到50年,绝大多数地方煤矿也就10到15年就彻底枯竭了。
后续的高硫焦并不适合炼焦。我国炼焦煤不仅保有储量比例与需求比例失调.焦、肥煤仅占炼焦煤总储量的16.89%和14.46%,二者相加仅占煤炭总储量的31.35%。并且更为严重的其中50%的强粘焦、肥煤为高硫煤,显然与强粘煤需求比例50-60%相差甚远,致使一般左右的焦、肥煤不能用于炼焦。从大多数炼焦煤矿区生产看.都面临低硫低灰的上组煤资源濒临枯竭,而与中灰高硫的中下组煤采掘比例严重失衡的难题,大量高硫的强粘煤因无低硫煤配销而转销电煤或就地民用,进一步加剧了炼焦煤有效供给趋紧。
预计焦精、肥精资源最多50年内将会枯竭。全国目前查明焦煤储量为1578亿吨,如果以每年约10亿吨焦原煤计算,国内焦煤可满足150年的需要,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由于小煤矿的乱拆乱挖、煤质的下降,我们假设:原煤的灰份15-29之间,焦煤的洗出率为60%。 各地根据硫份的不同,可用低硫煤比例在28-80%之间。根据目前小煤矿开采的状态,实际储量可能不到2005年勘探的7成。焦精煤占焦煤比重为34%,焦肥煤占18%,考虑到部分地区没有焦精煤或焦肥煤,因此我们调整了部分地区精煤、肥煤比例。通过计算,全国可用焦精煤储量为106亿吨,肥精煤储量为54亿吨。我们以2010-2020年年均焦精煤、焦肥煤需求量1.78亿吨和1.02亿吨计算,焦精煤和焦肥煤的资源枯竭时间为60年和53年。考虑到埋藏深度、赋存条件、之前过度开采等因素,预计在50年内焦精煤和肥精煤将会被耗尽。
焦煤的稀缺性正在为大众所认可
国家对焦煤的开发正逐渐收紧,从2006年之后,煤炭出口关税由之前的退税改为收取关税,从2008年开始对煤炭特别是炼焦煤出口征收10%的关税,对焦炭类产品征收40%的关税。2009年国土资源部曾首次关于实施《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的通知,文件指出加强重要优势矿产保护和开采管理: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特殊煤种和稀缺煤种实行保护性开采,合理控制开采规模,加强焦煤、肥煤、气煤等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推进建立包括特殊煤种和稀缺煤种在内的矿产资源储备。《煤炭法》修订稿中将矿区依据价值分为3类――煤炭资源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矿区、特殊和稀缺煤种矿区,并将特殊和稀缺煤种矿区列入保护性开采范围。
近日,国家能源局再次表示正在研究制定特殊和稀缺煤种管理办法,对炼焦煤等特殊和稀缺煤种实施保护性开发。国家能源局正在组织开展全国炼焦煤资源调研,将结合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确定“十二五”期间国家炼焦煤资源开局。制止无序开发和过度开采,规范煤炭资源开发秩序。同时,科学调控开发利用总量,选择条件好的炼焦煤矿区,适度建设炼焦煤接续矿井,保障炼焦煤稳定供应。“十二五”期间将加大炼焦煤企业的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逐步淘汰落后的炼焦煤开采工艺,改革采煤方法,提高资源回采率。
从2008年至今的3年时间内,煤炭行业共发生了38项较大规模的并购重组事件,其中有炼焦煤资源的有24起,占63%。其中不仅包括集团的资产注入,在企业整合小煤矿、外部收购中也优先收购焦煤资源。就近期了解,收购的优质焦煤矿吨储量收购价基本在20元/吨以上,而优质动力煤在10元/吨之下。
我们可以看到,作为第一线的企业,早在2008年之前就开始有意识的抢夺焦煤资源,而在近期政府也开始重视保护焦煤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当中央政府真正了解到优质焦煤资源将在50年内枯竭后预计后期将采取更加严厉的保护政策,政府2010年对稀土的政策。届时焦煤资源的稀缺性将为市场所认可,焦煤股将必将从煤炭股中脱颖而出,与动力煤同样享受低估值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
日本地震对炼焦煤价并非利空
受地震的影响,新日本制铁等三家钢铁制造商位于东京湾的五个炼钢厂都遭到了结构性的破坏,停产时间时间有可能持续6 个月,同时这些炼钢厂的码头设施也都无法运营。预计这些炼钢厂将停产六个月,那么海运铁矿石市场可能丧失2,220万吨铁矿石、750万吨炼焦煤需求。
虽然部分钢厂停产,但考虑到震后建设对钢材的需求将大幅增长,已有日本钢厂表示,会加大其它未受损的钢厂的生产力度满足需求;既然有部分企业会加大生产,而港口地区存煤也会受到海啸、辐射的影响而不能使用,因此未来日本对原料的需求可能不是减少而是增加。受到地震的影响,日本部分钢铁企业停产,同时灾后重建也将大量使用螺纹钢,对国内钢材需求将出现增长,地震也对全球及中国钢铁供需关系构成一定正面影响。
由于日本钢厂停产导致对铁矿石需求下降约2220万吨,使之前大涨的铁矿石价格降温,钢铁企业成本压力有所放缓,使国内焦煤价格上涨具备可能性。因此,虽然日本地震降低日澳长协焦煤定价预期。但我们认为日本灾后重建需要大量钢材,对炼焦煤的需求可能不降反升,因此月末的价格谈判可能将出乎市场的预期。而确定的是国内的钢铁企业将从中受益,使国内焦煤价格的上涨成为可能。因此,日本地震对于国内焦煤企业并非利空。
投资建议
宏观判断短期国际、国内形势并不乐观
在世界经济逐渐走弱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面临着方向性选择的问题。我们的判断是在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脱离世界经济运行周期中国继续保持高增长难度较大,虽然近期政府出台了多项刺激经济的政策,但是美国“次级债危机”还未完全解决,信用卡危机却呼之欲现;欧洲经济已经步入衰退边缘;日本经济再现危机等不利因素影响下使得对世界经济何时回暖难以下定论。
国内政策导向已由反通胀转向反通缩。中国在经历了08上半年的“通胀”阴影后,频繁的降息、四万亿投资刺激等政策反映出决策者政策意图已转换为考虑如何面对有可能出现的“通缩”问题。从经济数据可以看出国内形式并不乐观:08年第三季度我国GDP增速已降至9.9%,这是自2003年第二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CPI、PPI分别回落至4.0%和6.69%,以前众多研究人员热议的“剪刀差”拉动问题已经发生方向性的转换。这一系列的数据表明中国正在走向通缩,各项政策“猛药”虽已涉及根本,但政策效应必然有一个滞后期,在其发挥作用之前我们可能要面对的是更加严峻的现实。
行业见底为时过早,最乐观估计应在09年二季度
从煤炭行业自身情况来看,低迷逐渐成为一种常态,价格继续在下降通道中运行,而其区域性特征越发明显:南方动力煤需求疲软依旧,东北、西北地区由于进入冬季采暖阶段需求较为稳定;冶金用煤生产企业虽已开始大规模限产,但市场价格仍然一路下跌,如果这些企业的既有库存不能在较短时间内在市场中得以有效“消化”,那么近两年曾风光无限的焦炭生产企业特别是小型焦化企业的大面积破产是可以预期的;化肥企业的限产也对较稳定的无烟煤需求造成压力。
而在众多数据中最令我们担忧的是煤炭出矿价格的回落,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10月份煤炭价格出现小幅下降,主产区平均出矿价格824元/吨,较9月下降1.27%。其中,动力煤价格为560元/吨(-0.70%),冶焦用煤价格为1176元/吨(-1.63%)。我们认为价格由供需决定,而价格的传导需要一定时间,当价格回调回逼至上游终端时,真正的调整可能会在时间和空间上超出任何人的想象。
由于中国的快速发展期长期以来依靠的是投资而非消费,如果投资下降而消费却难以短期内跟上再加上出口的下滑,那么经济放缓将成为必然,日前出台的四万亿投资刺激政策正是基于这个考虑。
在目前经济结构下,国内企业的产业利润被明显放大,直接刺激了企业的投资、生产欲望,所以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也加强了(这必须以外国需求至少稳定作为前提)。而这种情况又会促使要素分配更加迅速地向资本、企业、政府靠拢,从而造成政府与企业很有钱但普通居民没有钱,因为政府是大多素要素资源的最终控制者,由政府直接或间接主导引起的投资过度以及随之而生的出口过度、消费不足、本币升值压力加大等问题将接踵而来。而正是因为投资在中国经济的主导地位决定了“出手快、下手狠”的投资刺激会较为迅速的得到体现,这个周期影响就有可能较预期持续的时间更短,产生的负面影响更小,但等这次危机消退时,“过热”也许会重新回归,中国产业升级仍然遥遥无期。
基于上述判断,我们认为中国经济见底时间应会提前,但不大可能出现在09年一季度之前,如果参考GDP平减指数以及国内工业产值增速的运行规律来判断,有可能国内经济在09年二季度出现回暖,煤炭行业作为能源供应上游存在传导时滞,预计在这一时间才能判断其见底。同时要对行业未来有清晰的判断还需解决以下三个问题:中国煤炭供给是否过剩;煤炭价格何时得到支撑;煤炭上市公司是否已具备投资价值。
综合考虑09年供略大于求,10年回到紧平衡
供给面整体判断:结合前期分析,截止08年9月我国原煤产量为19.34亿吨,同比增长14%左右,预计全年的煤炭产量在27.5亿吨左右较07年增长约8.44%,考虑到09、10年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较快,修正其增速为7.15%和6.20%。
需求面整体判断:虽然有投资刺激因素作用,但是其政策效果还需时间检验,落实到煤炭行业的需求增长09年是得不到充分体现的(较大需求改观在10年后),根据前述分析由于4大行业在09年对煤炭消费高增长不构成强支撑,在考虑其他需求的基础上我们调整了前期预测分析结果。
结合供需的总体判断:经我们测算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条件下,2009年我国煤炭供需将会变得较为宽松,整体表现为供给略大于需求的状况,如果考虑进出口及社会必要库存的影响其仍然表现为供略大于求,区别在于空间收窄;2010年在宏观政策刺激下情况会有改变,同上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则可能存在1500万吨的供给过剩,考虑其他因素则市场将重新回到“紧平衡”的状态下。
趋“利”避“害”、抓住龙头
煤炭类企业价值分析思路
股票价格更多反映的是对未来的预期,所以仅凭静态的估值指标做出判断是缺乏支撑的,而我们认为衡量煤炭上市公司是否具备投资价值必须得有一个清晰的思路:
首先,长期要看能源模式。中国是一个多煤,少油气的国家,所以我国的工业发展模式也是围绕着这个展开布局的。而一家好的煤炭上市公司一定是煤炭资源的“垄断者”(或者其母公司拥有丰富的资源),没有资源或者缺少资源意味着企业的稳定发展得不到“保障”。那么在这个大判断成立的条件下,我们有什么理由不长期看好煤炭行业,特别是其中具有明显垄断特征的龙头企业。
其次,中期要看市场供需状况。当对煤炭行业有一个基本的大趋势判断后,必须得对煤炭市场目前的供需状况有一个基本认识,而我们对此的判断如前文分析---09年“供”略大于“需”,10年回到紧平衡,特别是09上半年的“冬天”也许真的会很“冷”。
最后,短期要看煤炭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及有无“突发性”事件。一家好的煤炭公司应该具备产量与销售价格稳步提高、经营业绩增长波动不大且具有可持续性等特点。当一家真正的龙头企业出现“突发性”事件(如产品价格波动频繁、业绩增长明显放缓等),则意味着其价格下跌的可能加大,如果投资者具有基于以上几点的价值判断底线,那么其价格跌破这个底线时就成为了一个较为合理的买点。
行业投资策略及重点公司推荐
从当前煤炭行业的整体结构来看,中小煤企数目仍然较多,这与我国要建立煤炭基地的初衷相违背。中小煤企的存在不仅会造成安全隐患、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还会影响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而为了顺应我国煤炭行业兼并重组的浪潮,大规模淘汰中小煤企的做法值得肯定,“煤老板”必须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中小煤矿遍地开花的局面必须“一去不复返”。唯有如此,煤炭行业或有“明天”可言。
煤企如何生存?有资质、有实力、有条件的煤企应该生存下去,而且必须很好的生存下去。我国长期以煤炭为主要能源消费方式的格局不会有实质性改变,煤企的整体实力很大程度上是衡量我国能源安全、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但是,大型煤炭集团的生存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积极兼并重组中小煤矿的工作必须开展下去,规模化的经济效益将随之显现出来。
同时,大中型煤企应该努力完善自身产业链条,将勘探、开采、运输、销售、再加工、煤化工等诸多环节有效结合,提升煤炭产品的附加值,并将增强企业把控成本、优化效率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煤化工重启的序幕已经拉开,煤炭集团不妨适时地涉足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项目,将煤化工培育成全新的营收增长点,进而达到核心竞争力提升、改善经营状况的目的。
煤炭行业未来发展的道路:煤炭行业黄金十年已经过去,GDP高速增长是煤炭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如今煤炭行业的转型之路愈发艰难。一方面,煤企自身营收状况不甚理想,煤价暴跌使煤企多年积累的盈利“付之一炬”,企业能否顺利挨过“煤炭寒冬”尚未可知;另一方面,水电企业、风电企业、光伏企业、天然气公司都将对煤企造成直接或间接的负面影响,能源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势必会进一步冷落“煤企”,即便是这一过程会来的相对缓慢。
*县境内有十家煤炭采掘企业,共有职工15712人,资产总额为330960万元。按照投资主体、生产经营特点和享受税收政策的不同分为三种类型。一为县属煤矿企业两家,*矿业集团和*崔庄煤矿有限责任公司,县属国有企业改制公司,年设计生产能力分别为90万吨和60万吨;第二种类型为监狱劳教企业,*省岱庄生建煤矿、*省七五生建煤矿、*省三河口生建煤矿为省司法局管辖,济宁菜园生建煤矿为市司法局管辖。4家监狱劳教企业均享受监狱劳教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等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年设计生产能力均为60万吨;第三类为枣庄矿务局所属煤炭企业,付村煤矿、高庄煤矿、新安煤矿、袁堂煤矿计4家,除付村矿年设计生产能力为120万吨外,其余3家年设计生产能力均为60万吨,按照省政府的有关规定,其企业所得税缴纳地点不在*县,在枣庄市。
二、煤炭企业地方税收的特点
(一)实现税收连年高幅增长,占总收入的比重逐年上升。
近年来,煤炭行业实现地税收入呈直线上升趋势。*年达到8823万元,比1999年增长321.95%,年均增长速度为43.32%,高出总体地方税收增幅26.04个百分点。特别是今年上半年,在煤炭价格快速长升的带动下,煤炭行业提供地方税收的增幅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全县煤炭行业入库各项税收742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46%。煤炭行业入库税收占全部收入的比重从1999年的25.15%,提高到*年的56.09%,今年上半年达到61.11%(如下表所示),全县地税收入对煤炭行业的依存度逐年提高。
(二)分税种增长幅度不平衡
因与煤炭价格和销售量相关程度的不同,各税种增长幅度各不相同。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与上述两大因素的相关度较高,因此增幅最高。*年比1999年年均增长43.55%,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年均增长35.82%;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和车船使用税等地方小税与两大因素相关度较低,因此,收入增幅较低,剔除2002年土地使用税单位税额调整的政策性不可比增长因素,四税种收入年均增长29.1%。
(三)煤炭行业提供的市县级收入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
2002年营业税、所得税分享制度实施以来,因煤炭行业毛利率较高,造成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较大,煤炭企业实现市县级收入的比重低于其他行业,同时,随着煤炭价格的提高,市县级收入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2002年煤炭行业入库县级收入5659万元,其中市县级收入的比重为73.88%,比行业平均数低3.43个百分点。*年煤炭行业入库县级收入6658万元,县级收入比重为63.75%,比行业平均数低2.56个百分点。从实现税收来看,煤炭行业实现县级收入比重从2002年的68.43%下降到*年的65.49%,今年上半年下降到58.73%(如下表所示)。
(四)吨煤税收负担呈阶梯式上升趋势。2000年以来,在煤炭价格稳步上升的情况下,吨煤税负从1999年的4.55元,提高到今年上半年的11.1元,增长了143.96%,吨煤税负有了较大提高。1999年、2000年分别为4.55元和4.78元,平均税负是4.67元;2001年至*年分别为7.32元、6.98元、7.21元,平均税负7.16元;今年上半年吨煤税负跃升到11.1元,5年来连跳了三级台阶(如下图所示)。
(五)三种类型煤炭企业吨煤税负相差较大
因三种类型煤炭企业享受税收政策的不同,综合税负和吨煤实现税款相差较大。1999年—*年上半年,县属煤炭企业实现地税收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为10.08%,分别比劳改企业、枣庄矿业集团高8.59个百分点、8.39个百分点。吨煤实现税款县属企业为18.24元,分别比劳改企业、枣矿集团企业高14.98元、15.08元。*年上半年三种类型企业之间的差距更大,县属企业吨煤实现税款为36.25元,分别比劳改企业、枣矿集团高31.57元、32.49元,也就是说两家县属企业每销售一吨煤炭,其实现的地方税款分别比劳改企业、枣矿集团高31.57元和32.49元。(具体情况见下表)
三、煤炭行业主要相关指标分析
(一)煤炭价格的高低是决定煤炭行业实现地方税收增减的主导因素
煤炭行业主要交纳资源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车船使用税等9种地方税费。资源税的计税依据为销售数量,其相关指标为销售数量;城建税、教育费附加根据交纳的增值税计算,增值税的相关指标为销售收入,即单价和销售数量的乘积,所以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的相关指标为单价和销售数量;企业所得税的相关指标为利润总额,因煤炭企业变动成本在矿井正式投产后主要是工资费用,其他费用比较稳定,在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情况下,企业所得税的相关指标从深层次的讲也是煤炭单价和销售数量;我县煤炭企业实行工效挂钩政策,煤炭单价和销售量直接决定利税总额和工资总额,因此也影响代扣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车船使用税与煤炭单价和销售量无直接关联关系,但其数额较小且变动幅度不大。综上所述,对煤炭行业税收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煤炭销售数量和煤炭价格。煤炭销售数量主要受煤矿设计生产能力的制约,同时受国家宏观调控的煤炭存储条件的限制,煤炭企业往往根据煤炭价格以销定产,所以对地方税收起主导作用的主要是煤炭价格。
2000年煤炭价格扭转了90年代以来下跌的趋势,止跌回升,从143.28元/吨,上涨到*年的212.4元/吨。特别是进入今年二月底后,市场价格出现暴涨,其价格之高,上涨幅度之快均为近几年的罕见,煤矿企业平均价格上涨到283.86元/吨,至五月底市场价格为540元/吨(含税),较年初上涨210元/吨,涨幅为63.6%,较同期上涨156元/吨,涨幅为40.6%。受煤炭价格上涨的影响,各家煤炭企业突破设计生产能力加大煤炭生产量,*年生产销售煤炭1305.14万吨,超过设计生产能力615.14万吨,比1999年的599.35万吨,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21.48%。今年上半年已实现662.77万吨,全年预计将实现1300万吨,接近设计生产能力的2倍。煤炭行业实现地方税收也由1999年的2728万元提高到*年的9409万元,四年增长了244.90%。产量提高了一倍多,而实现地方税收增长了近两倍半,价格提高因素从中所起的作用非常明显。1999年以来煤炭销售数量、销售收入、平均价格和实现地税收入变动情况如下表:
(二)煤炭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1、国际煤炭市场的影响。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和原油国际价格的上涨,特别是我国煤炭主要出口地日本经济的继续回暖,韩国、台湾地区也保持相应的增长态势,全球煤炭需求旺盛,国际煤炭市场求大于供,导致煤价持续上涨。国际煤炭价格*年预计上涨40%左右,从近期的国际煤炭市场价格趋势来看,这已经是很保守的估计。全年国际市场焦炭价格将仍然在300美元/吨以上的价位运行,远远高于前几年的60美元/每吨的水平。
2、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拉动了对煤炭的需求。近几年来,随着中下游产业,特别是电力、冶金、建材和石化等高耗能产业的迅猛扩张,对煤炭的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一是市场需求拉动投资迅猛扩张。今年以来,煤炭市场产销两旺,但由于需求增长高于供应增长,市场缺口较大,拉动煤炭价格一路走高。二是经营状况良好驱使煤炭企业竞相提高煤价,增加利润。
3、运输方面的原因,造成煤炭供应紧张。*年11月初国内粮食和棉花价格突然上涨,为控制粮价、棉价的上涨,国家加大了铁路运粮运棉的力度,相应占用了部分煤炭铁路运输的运量。同时,国家对公路水路运输车辆、船只施行限载规定,执法力度加强,运输成本增加,客观上也影响了煤炭运输,造成煤炭供应紧张。
4、国家加大煤炭安全生产监管工作,部分煤矿限制生产,小煤窑的产量继续萎缩,造成现有煤炭产量相对不足。
(三)煤炭销售数量、平均价格与地税收入回归分析。
1、利用Excel绘制的销售数量与地税收入之间的回归方程如下图:
测定系数为0.9543,说明销售数量与地税收入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可以用销售数量的变化来充分解释地税收入的变化情况。通过回归方程可以解释为,如果煤炭销量增加1吨,地税收入可增加9.2817元。
2、利用Excel绘制的煤炭平均价格与地税收入之间的回归方程如下图:
测定系数为0.9592,说明煤炭平均价格与地税收入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可以用煤炭平均价格的变化来充分解释地税收入的变化情况。通过回归方程可以解释为,煤炭吨煤平均价格提高1元,地税收入则增加85.786万元。
四、*年煤炭行业实现地税收入预测
从今年上半年煤炭价格走势可以看出今后一段时间,煤炭价格仍将保持在高价位运行,但会出现明显回落,主要是: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显露成效,目前部分生产资料市场价格总水平回落,特别是高耗能的钢铁、水泥、焦炭业投资大幅回落,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停止审批,在建部分项目纷纷停建,减少了煤炭需求;二是由于我县煤炭价格属于煤炭企业自行定价,虽然企业定价较高,但用户预期价格下调,持币待购,同时由于市场销售价格受南方用煤企业的制约,煤炭上涨的价格属于有价无市。某煤炭企业6月份块煤价格定为598元/吨(含税价),后不得降到560元/吨。预计今年下半年,随着市场对价格的逐步消化,全年平均价格将会缓慢下降,结合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预计*年平均价格会比上年增长30%以上,达到276.12元。根据各家煤炭企业*年生产计划,预计今年我县煤炭生产销售量将达到1300吨。*年我县煤炭销售收入将达到276.12*1300=358956万元。
利用Excel绘制的销售收入与地税收入之间的回归方程为;
根据回归方程,预计*年我县煤炭行业实现地税收入为:0.0332*358956+259.23=12176.57(万元)。
五、对煤炭行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从*县的情况看,国民经济结构单一,煤炭行业左右工业乃至全县经济发展趋势,制造业等工业基础较为薄弱,地方财政收入对煤炭行业的依存度逐渐增大,只有积极调整产业政策,大力发展非煤产业,培植新的地方税源,才能保证地税收入稳定持续增长和地方财政收支的长久平衡。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以生态阈值和资源储量为基础,涵盖发展观念、发展理论、实施主体、政策信息、信息技术、市场机制的动态发展系统。这一发展模式中的各要素独立存在而又相互依存、协同作用,其整体功能的最大化离不开各要素的共同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清洁生产理论、生态工业园理论、产业生态学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煤炭产业的生产循环经济模式要求煤炭企业不但要在企业内部开展清洁生产,还要将之推广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其主要表现为:将清洁生产的理念融入到生产战略、生产目标、生产技术和生产制度中去,坚守开展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规划,无论是在老矿区改造还是在新矿区开发中,都要以循环经济为核心。改进煤炭开采技术,改革矿井开拓布置和采煤工艺。其次,在煤炭资源开发中,尽可能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和工艺,对煤炭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和伴生矿资源进行综合开发。依据技术支持,对与煤炭伴生出现的矿产品、煤层气、矿井水等多种资源及废弃物进行统筹规划、综合开采。发展煤炭洗选加工转化技术,提高煤炭产品质量和层次,减少污染和浪费。最后,在煤炭资源种类、品质分类生产中依照粗加工、深加工和精加工的工序,将煤炭加工成高附加值产品,将煤炭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如煤矸石、瓦斯、矿井水、煤泥等进行综合利用,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共同发展进步,实现煤炭生产、煤矿经营与矿区环境的协调发展。对于政府来说,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对煤炭行业的循环生产活动进行积极引导和适当推进,因此,政府在工作上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鼓励、督促企业积极进行生态复垦、废弃物处理以及清洁生产、洁净煤等技术开发、应用和改进。改造和建设选煤厂,发展煤炭一条龙服务体系,鼓励煤炭行业探索煤炭开发和利用新途径;结合煤炭企业环境质量和企业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企业监督和监控体系,促使煤炭企业从源头上狠抓循环经济增长,为煤炭企业的全方位发展提供积极的政策引导。
1.2煤炭能源化工基地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煤炭能源化工相互依存的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园区,是煤炭行业循环经济的又一存在方式。它可以聚集众多煤炭产业活动相关园区,实现煤炭产业生产群体的共同发展,并为产业和企业提供了争取一定优惠政策的可能。在划定的区域内,利用科学规划、政策优惠、管理策略,形成适宜煤炭企业成长的经济大棚,吸引外来企业进行项目、资金、人才、技术投资,进而实现相对集中的企业群体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发展。从实践经历来看,汇聚了各种煤炭生产和加工企业如石化企业、冶炼企业的大型流程型煤炭工业园区有着较强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其内部的资本流通也更加便利,企业生产、销售、产品运输和储存的风险都大大降低。目前,我国政府煤炭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手法是:在煤炭行业发展和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园建设中,重点加大煤电基地园和煤炭焦炭化工基地建设。因为这两个煤炭和发电是我国能源领域两个联系最为密切的行业,结合煤炭资源来发电,可以降低电力行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此外,煤电行业生产中出现的工业废料,如煤渣、煤矸石等可以在两个行业内实现转换和循环利用。在工业领域中,焦炭是污染排放量最严重的行业之一,而在煤焦化工基地内,煤炭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大大减少,多种中间产品在其他行业的重复利用还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额外收入。总之,在一个融合了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的工业基地中,在彼此合作与社区合作的基础上,企业生产所需要的水、材料、能源等要素的存在有了更加稳定的保障。有着合作和集体利益需求的产业共同体,为企业产物、废弃等物质的流动提供了便利,大大减少了生产、物质、能量的处理成本和责任,提高了产品的运作效率和质量,也使得产业共同体可以获得比单个企业更高的经济效益。
1.3矿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矿区产业循环经济建设的重点是推进矿区产业结构转型和能源结构的调整。究其原因,我国矿区传统产业部门多以低技术、低规模、低效益、低循环的传统生态农业和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工业生产为主,矿区整体产业规模与现代产业规模还有很大的差距。矿区煤炭产业的多元化发展,需要煤炭行业与共生单位如电力共生单位、建材共生单位、煤炭深加工共生单位、伴生矿物综合利用共生单位搞好关系,实现煤炭生产企业与服务行业及相关单位的协调发展。这就需要煤炭生产企业更新生产观念,立足于科学规划和技术创新,加大体制改革,更好地构筑企业共生体和循环经济产业链,提高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企业的竞争能力,夯实循环经济网络的存在基础,推进矿区生产方式和生态转型。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政府应在煤炭行业比较集中的区域,进行能源结构的正确调整,鼓励煤炭企业使用二次能源以及开发和使用可再生能源,合理配置节约型能源消费结构;发挥社会各市场各部门、群体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区域废弃物处理体系,督促煤矿企业对废弃煤渣进行集中收集,对煤炭运输过程中散落的煤炭进行回收利用,确保能源生产过程中产出的废弃物排放达标;完善与煤炭行业发展关系密切的经脉产业,衍生煤炭产业链,依托煤炭资源优势,引进外资,发展煤电、煤化、煤—焦、煤建产业,推动资源矿区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促使煤炭行业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中健康发展。
2煤炭企业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应用
2.1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策略
(1)加强企业环境战略管理,提高安全生产意识。煤炭企业首先要将企业环境战略纳入企业发展战略的整体框架之中,结合企业经济发展目标,增强企业环境战略的柔性与韧性。因此,企业要在外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对宏观经济运行规律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深刻认识区域经济和行业经济的发展趋势,充分了解煤炭产业及与之相关的产业的经济形势,增强企业管理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战性。其次,加强对企业内部环境的分析和研究,对企业的实力、竞争能力、管理水平、运营能力客观认识和评价,有效发挥各类资源效能,从战略层面推动企业进行体制改革、管理变革,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企业管理中,普及安全生产的理念,为煤炭企业正常生产运营提供基础保障。对于煤炭企业来说,所谓安全生产不仅包括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员工身心健康,做好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护水平。还包括从制度、资金、技术上为安全生产提供保证,完善完全生产系统,通过生产工艺提高、生产布局优化、设备更新提高企业的自然灾害预测、预警和抵抗机制。更要通过应急知识讲座、安全教育、安全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促进煤炭企业的现代化、标准化和机械化。
(2)引用先进科技,增强企业竞争力。目前煤炭生产和洗选加工所生产的伴生资源,若没有高端技术支持,很难实现有效利用。因此,煤炭企业应坚持企业自主创新的发展理念,大力完善创新体系,强化创新机制,提高煤炭生产核心技术和重大项目的研发应用力度;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如中低浓度瓦斯发电技术、煤焦油处理技术等,引进先进工艺和先进设备,如一次码烧矸石砖生产线、粗萃精制工艺设备、大功率煤矸石发电机组等,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建立技术研发和推广机构,加大企业与科研院所、设备厂家、兄弟企业的联合创新机制,集中多方力量开展新技术研发;强化科技创新体系,以开放式、跨地区、跨学科、跨行业技术创新为目标,加速项目孵化和人才培养;加大科技项目的资金投入,完善科技创新投入保障机制,设立企业科技发展基金,加强抢占性、关键性和普遍性问题的技术攻关,大力解决煤炭企业最为关心的安全生产管理实际问题;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加大后续项目的储备研发,推动煤炭企业自动化、信息化、现代化建设能力的不断提高。
(3)加大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核心,煤炭行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结合国际、国内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认识环境建设的重要性,统筹规划、合理设计,为生态环境建设和煤炭企业形象塑造增添无数活力。对于企业来说,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企业薪资福利与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还包括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稳定的文化队伍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必须能树立企业诚信,能吸引人才,能凝聚人心,必须以绿色、人文、和谐煤炭企业建设为指引,可以有效推进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和应用。此外,企业文化建设还具有减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作用,煤炭企业一旦出现了人员管理不善问题,不仅会导致煤炭开发和生产的低能、高浪费、高污染,还有可能导致核心员工的流失,进而给企业带来更加严重的损失。鉴于此,煤炭行业应从管理理念、管理制度、技术培养、文化建设、薪酬保障等方面入手,运用技能考核、公开招聘、岗前培训、工资考核等手段,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源开发。
2.2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步伐
(1)发展和推广洁净煤技术是我国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煤炭生产企业应在成熟技术推广和应用的基础上,积极开发与引进大型先进技术,加快推动洁净煤技术产业化。这就需要煤炭行业加大选煤厂改造和建设力度,采用先进的洗选技术和设备改造现有选煤厂,优化产品结构,实现企业内部以清洁生产为核心的小循环的建立,推行清洁生产,减少产品和服务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使污染物排放实现最小。以坚持清洁生产的山东鲁北化工集团为例,该企业将磷铵生产过程中排放出来的磷石膏用来制造硫酸并联产水泥,制造出来的硫酸又用于磷铵生产,这样一来,上游生产过程中产出的废弃物摇身成为下游产品的原料,下游产品产出后又为上游生产提供了原料,整个生产过程中等于没有废物排出,资源实现了高效循环利用。
(2)面向共生企业在区域层面上形成中循环。这要求企业结合工业生态学理论,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实现企业相关产业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建设资金、技术、人才基础雄厚的工业园区。对于企业来说,其职责为:发展配煤服务体系,完善水煤制备和应用技术。企业应在政府支持下,在煤炭中转港口和集散中心建设配煤场,为用户提供价格合理、质量保证、安全环保的动力配煤,形成产、配、送、售后的一条龙体系;完善水煤浆制备和应用技术,研究水煤浆新型添加剂,提高燃烧器效率和水煤浆燃烧过程中的固硫、脱硫改造技术,满足市场水煤浆需求。降低燃油锅炉改造费用,建设大型机组改造示范工程,鼓励煤矿与相关产业合资建设水煤浆制备、配送公司,发展管道输送、燃烧发电一体化工程。
2.3做好细节问题的处理
(1)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做好产业链延伸。煤炭行业产业结构优化要综合区域、行业、所有制、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和管理优势等要素,通过资本纽带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在产业延伸上抓住煤资源主体,坚持煤炭在产业结构优化中的核心地位,积极发展煤电、煤运、煤化工、煤建材等相关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煤资源的利用率和转化率,提高煤产品的附加值,发展使用二次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升非煤产业实力,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中图分类号:TD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1
我国能源资源的显著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我国能源的禀赋条件决定了煤炭在一次能源中占有重要地位。一直以来,煤炭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能源保障。然而从2012年开始,随着市场对大宗商品的需求下降,煤炭市场逐步呈现出供过于求的现象。从宏观经济上看,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制约发展的不利因素依然较多。
今年,煤炭行业形势继续走低,全国煤炭产能依旧过剩严重,竞争形式进一步恶化,行业亏损面不断扩大。截止今年上半年,全国已有9个省全行业亏损,36家大型煤企中有20家亏损,9家处于亏损边缘。煤炭市场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煤炭产销量持续下降。上半年全国煤炭产量18.16亿吨,销量17.27亿吨,同比均有所下降。二是进口煤持续高位。上半年进口煤炭1.6亿吨,净进口1.57亿吨,同比增长1.5%。三是库存居高不下。全社会库存已经持续31个月在3亿吨以上,6月末煤炭企业库存接近1亿吨,居历史高位。四是价格大幅下跌,秦皇岛5500大卡平仓价跌破500元/吨,比年初下降135元/吨,同比下降85元/吨,全国煤炭价格已经降至2007年底水平。五是行业效益持续下滑。目前已有50%以上企业职工工资开始下滑,部分企业已经出现了发不出工资的情况。六是资金压力加大。企业现金流大幅减少,经营风险上升,有的企业已经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究竟是什么让煤炭行业突入寒冬?
一、产能过度释放,市场供求关系逆转
过去十年,由于重化工业加速发展以及资源产品涨价等因素,我国煤炭生产增速加快,然而在2012年,在宏观经济调控下,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市场对大宗商品需求降低,煤炭市场逐渐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社会库存首次突破3亿吨,达到3.44亿吨,煤炭价格开始出现下滑。然而,一方面是煤炭价格在下滑,另一方面煤炭市场产能却在继续扩大,部分企业为了挽救市场,增加收益,不断加大产量,以求“以量补价”。
二、进口煤持续高位,冲击国内市场
在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煤炭需求大幅下滑的背景下,我国煤炭进口量却保持高位。2013年,我国煤炭进口3.27亿吨,出口751万吨,净进口量达3.2亿吨,主要是需求因素造成的,我国南方沿海地区企业较多,对进口煤炭有一定的需求。尽管今年国家已出台政策提高煤炭进口门槛,限制劣质进口煤的涌入,但进口煤对国内市场的冲击依旧不可小视。
三、环保压力不断加大
近两年来,各地雾霾天气频繁出现,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尤其是今年,京津冀地区雾霾天气尤为严重,环保压力越发凸显。2014年7月,北京市质监局了最新的《低硫煤及制品》地方标准,新标准规定:北京市所有用煤企业(无论民用还是工业)都须使用低硫煤(京标煤),硫的含量需要小于等于0.4%;工业用煤灰分指标小于等于12.5%,限制高烟尘污染烟煤的使用。更高的环保标准无形中增加了市场竞争,让部分“超标煤”更难谋出路,低硫、低灰、高发热量的煤将成为市场的宠儿。
煤炭企业如何走出困境,深入研判形势,沉着应对危机,我国能源的禀赋条件决定了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重要地位。我国煤炭资源储量5.9万亿吨,探明储量2.3亿吨,占一次能源资源总量的94%。根据今年英国BP 集团的《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显示,2013 年世界能源需求增长2.3%,略低于历史平均水平,反映出全球经济的疲软。在此全球形势下,国内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主导地位虽然略有下降,占比为67.5%,仍占据较大比重。
煤炭市场在经历十年的成长期后,已慢慢步入成熟期,石油天然气等在一次能源资源占比虽然有所上升,但煤炭依旧是主力资源。如果按同等热值折算,煤炭价格不足汽油价格的1/9,也不到天然气价格的1/3。所以,虽然煤炭价格出现迅速下滑,但是想要淘汰煤炭,甚至取代煤炭,还要有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
四、研究煤炭清洁发电,实现煤电一体化
目前,国内有不少煤电企业正在探索燃气标准的超低排放技术应用,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在杭州的检测结果,浙能嘉兴电厂7号、8号机组在不同工况时,烟囱总排口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三项主要烟气污染物的排放数据分别为不超过3.08毫克/立方米、15.1毫克/立方米、23.67毫克/立方米,优于天然气燃气轮机组排放标准。而在环保成本上,平均每度电仅提高2分钱左右。二科学发展煤化工,实现煤炭优质转化,煤炭既是燃料,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煤可以经化学转化后生产烯烃、尿素、甲醇等化工产品。“十一五”以来,我国现代化煤化工技术和产业化取得重大进展。多家煤炭龙头企业早已开始着手布局煤化工项目。由于煤化工属于高精技术,投资巨大,在大力发展煤化工、实现煤炭清洁有效利用的同时,需注意煤化工发展的科学性和有序性,从技术可靠性和项目经济型着眼,综合考虑资源和环境制约特别是水资源的制约问题,切不可盲目跟风,科学布局煤化工项目,推动煤炭的清洁高效转化,缓解我国煤炭市场的产能过剩问题,提高煤炭的有效利用率。
总之,煤炭行业迎来了一次不可避免的调整期,煤炭企业想要走出困境,还需要政府尽快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减轻赋税并严控煤矿的超能力、超强度生产,鼓励煤炭企业主动降低产能,同时限制劣质煤进口,提高煤炭的安全准入标准,优化生产布局,推动煤炭行业走向成熟。
煤炭行业的“十面埋伏”
从2002年到2011年十年间,是煤炭行业的黄金十年,秦皇岛港5500大卡的煤炭价格(编者注:秦皇岛港煤价是煤炭价格指数的一种)每吨煤增长了536元,山东能源集团在同期每吨煤增长了627元。煤炭行业的黄金十年靠的是产量增加、价格上涨。
而从2012年1月到今年7月,秦皇岛港5500大卡的煤炭价格由去年1月份的790元/吨,下降到今年7月份的584元/吨。山东能源集团在这期间煤炭价格每吨下降了177元,现在山东能源集团的煤炭产量是1.23亿吨,1亿吨就是177亿,这对企业来说都是纯利润。
但我个人感觉,中国煤炭行业尚处在深秋,真正的冬天还没有到来。煤价还将持续下滑,形势将日益严峻。这从煤炭行业所面临的经济形势和能源发展趋势就能分析出来。
首先,世界经济将因发达国家深度调整而进入低速发展阶段,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
1998年、1999年煤炭企业最困难,当时中国的GDP增速低于8%,煤炭消费量增速急剧下滑。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当GDP增速低于8%的时候,中国煤炭的消费量增速将会大幅下滑。2011年以来,中国GDP增速处于下滑状态,与此同时,煤炭的消费量增速也在下滑。
其次,在6月28日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有专家将新一届政府的经济政策解读为三句话:“无刺激”:靠刺激政策、政府直接投资,空间已不大。“去杠杆”:货币政策“用好增量、盘活存量”。“结构改革”: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第三,中国煤炭产能过剩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十一五”及“十二五”头两年,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2.3万亿,按照800元投资一吨的产能,2.3万亿投资就有了30亿吨产能,2012年煤炭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是2001年的52倍。保守估计,我国目前的煤炭产能过剩5亿吨,“十二五”后三年将总共增加12亿吨产能。去年全世界煤炭产量是78亿吨,中国煤炭产量占了世界产能的47%。
第四,国外低价煤炭大量涌入,中国煤炭市场“被国际化”。
我们的产能、价格都比国外高,因为我们加入了WTO,尤其是山东及华东地区,受到了东西夹击(指西煤东运和大量的进口煤在山东的港口落地,并往西推)和南北夹击(指北煤南运和东南亚国家的煤进入中国市场)。目前,中国既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进口国。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是被国际化的。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节能减排力度的加大,对煤炭行业的影响和约束加大。
尤其是今年初的雾霾天气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其实,煤炭不达标排放才是二氧化碳的罪魁祸首,也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因素之一。环境、节能减排对煤炭行业的约束越来越严格,煤炭行业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
各类可再生能源将逐步挤占化石能源空间,对煤炭的影响是渐进的,这是能源消费发展的趋势。可怕的是页岩气、可燃冰等非常规油气资源成功开发将对化石能源产生颠覆式影响,甚至是致命影响。
美国以页岩气革命带来了美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导致整个美国对外能源需求的变化,改变了美国政治、经济、军事战略。
现在清洁、高效的能源会成为未来能源消费的发展趋势。一吨可燃冰可产生163立方米的天然气,燃烧后无残渣、无排放。中国具有着丰富的可燃冰储量,仅南海、东海的可燃冰可采储量可以供中国能源消费160多年。一旦这种非常规能源开采后,将对煤炭等化石能源产生致命的影响。
“九五”苦、“十五”难、“十一五”热
“九五”期间,对煤炭行业来说,就是一个字:苦。
“九五”的背景是什么?亚洲金融危机,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煤炭企业管理权下放,体制发生根本性变革。
计划经济时期,我们的煤炭企业只要保证安全,煤的销路不用愁,煤价、销售都是国家统一计划调拨。到了市场经济时期,就要考虑企业的生存、发展。实际上,这个时期就是一个煤炭企业转型的时期,由一个车间转变为一个市场主体。
那个时候过矿长,煤炭价格低,市场营销难,煤炭库存高,员工生活极为困难,为此采取的措施是全员营销,减员增效,转岗分流,精简机构,减负消肿,进行市场化改革等。
当时的口号是:“不靠天、不靠地,脱贫解困靠自己”,“不是亏损消灭企业,就是企业消灭亏损”,“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十五”期间,就一个字:“难”。
当时社会经济开始逐渐复苏,“断奶绝粮”后的山东煤炭企业普遍遇到老区煤炭资源日益枯竭的局面,大量人员亟待分流,煤炭企业面临不发展便衰亡的严峻形势,开始“分兵突围”,走出去“开疆拓土”,采取了关井破产,主辅分离,集资建矿,股份制改造等改革措施。这个时期的基础奠定了“十一五”时期煤炭企业的辉煌。
“十一五”期间,煤炭企业开始“热”了。
中国经济发展快了,为煤炭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这个时候,只要有煤就能卖钱,出现了煤炭市场热、投资热、领导头脑热,“跑马圈地”,无序投资,盲目增产等现象,形成行业以增加投资、提高产量为特点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为今天的困难埋下了隐患。
“十二五”必须转型
“十二五”期间,中国煤炭行业必须转型,转型升级才是走出困境的关键。如果抓不住当前的机遇、做不好今天的工作,明天将会更困难。我对山东能源集团转型发展的总体思路是:绿色、高效、清洁、安全、多元。
能源发展必经三个阶段,由煤炭为主体转为煤炭和新能源并重,再转为以新能源为主体。在这个能源发展过程中,煤炭将起到由传统能源转为新时代能源的桥梁和支撑的作用。具体到山东能源,就是要做“能源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能源生产技术服务供应商,常规能源供应服务商,城市清洁能源供应服务商,能源金融服务供应商。
生产技术服务供应商包括了“绿煤战略”的绿色生产,就是要在煤炭开采中出煤不见煤,不能对大气造成污染,污水不外排,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把煤炭企业打造成“没有资源”的资源开采企业,发挥山东能源集团在煤炭开采中的管理、技术、服务、文化、装备等优势。“绿煤战略”的绿色利用,就是实现煤炭从低效燃烧到高效利用,从固体燃料到液体燃料,从燃料到原料,把常规能源变成绿色高效清洁的能源。
常规能源供应服务商就是“从井口到炉口”全方位提供能源供应服务,从煤炭生产、煤质研究、煤炭定制、煤炭物流到煤炭用户。
二、煤炭企业市场营销主要对策
建立高素质的营销队伍。市场营销是一项业务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优秀营销队伍是企业营销取胜的关键因素之一。一是严把营销队伍进入关。将业务精、社交能力强、热爱营销工作的优秀员工纳入营销队伍。二是加大对营销人员培训。重点对企业的营销人员进行煤炭质量等方面的知识强化,掌握重要煤炭质量指标的概念,熟悉各种产品的优劣,根据客户需要正确的向客户推销不同的产品;及时掌握客户所需产品和服务要求,指导企业生产、服务部门进行调整。三是加大对营销人员管理。营销人员在外的一切活动代表的是企业形象,销售人员是消费者与企业沟通的主要桥梁。要加大对营销人员的管理,要求营销人员及时掌握市场动态以及客户个性化需求;及时协调处理客户与企业存在的问题,增加客户对企业产品的忠实度,最大限度保持市场份额。
建立高效的信息管理体系。一是实行市场营销例会制度。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实行市场营销例会制度,及时调度,及时分析,掌握市场的营销动态,时刻掌握营销工作的主动权。二是实行市场跟踪制度。落实营销人员到各大、中型企业,尤其是重点的客户对象,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客户的生产经营状况及需求,适时调整策略。三是实行信息共享制度,建立一套从生产、销售、运输等信息共享制度,打破企业部门之间信息不通畅、信息不能共享的格局,及时、全面的掌握市场信息,及时调整生产、销售策略。四是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开发数据库管理系统,对煤炭用户的各种信息进行收集,生成清晰有效的数据信息;加大与客户的沟通力度,及时改变经营策略。做好产品销售策略调整。一方面认真做好市场调查与预测。
煤炭市场与其他产品市场一样,都受国际、国内大环境的影响。因此,市场调查要有目的地收集、分析信息,根据掌握的信息对市场需求以及变化进行正确的预测。另一方面,企业要根据市场的调整变化,调整产品销售的策略,通过深加工和多元化的服务来满足客户的需要。根据不同的不同地区、不同用户、不同行业的客户情况,实行灵活机动的价格办法,留住新老客户。创新营销手段和战略。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煤炭营销市场手段也应适应市场进行不断创新。企业应该结合自身企业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研究与规划,通过制定科学的市场营销战略,争夺新的客户和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