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优质护理模板(10篇)

时间:2022-09-02 07:55:1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普外科优质护理,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普外科优质护理

篇1

【关键词】

优质护理;普外科;满意度

普外科疾病种类多、病情较为复杂,且发病急、病情发展快,护理工作难度大且繁重,如何有效地为普外科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干预,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成为普外科护理工作所面临的重点与难题[1]。我院在普外科开展优质护理后,获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普外科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20例手术患者,其中男性75例,女性45例,平均年龄(43.4±5.1)岁。全部患者均符合普外科手术的标准,并经患者及其家属同意自愿参与手术治疗。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男性39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44.7±5.9)岁,实验组男性36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43.1±6.1)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接受基础护理+优质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制定科学完善的优质护理计划:患者入院后,普外科组织主治医师、护士长以及护理人员组成优质护理小组,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为患者设计出比较科学完善的优质护理方案[2]。(2)心理护理: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要做好心理护理干预,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3]。(3)饮食护理: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对患者进食之后所发生的反应进行细致的观察,同时要做好记录工作。(4)作好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术前,护士要做好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将普外科手术的有关知识及具体流程详细告知患者[4]。(5)术后护理:术后,医护人员要为患者讲解术后相关注意事项,指导康复训练和正确排便等[5]。(6)出院护理:出院时,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进行定期复查,不间断地进行身体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不良事件的情况,对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以及利用满意度调查量表对护理的满意度[6]。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完成对全部数据的处理,分别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59例(98.3%)对健康知识知晓,发生不良事件2例(3.3%),对照组53例(88.3%)对健康知识知晓,发生不良事件8例(13.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非常满意24例,满意34例,不满意2例,对照组非常满意21例,满意30例,不满意9例,观察组满意度96.7%,高于对照组的85.0%(χ2=4.90,P=0.03)。

3结论

优质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从多个方面为患者提供全面、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将优质护理合理的应用在普外科护理中,能够有效地提升护理效果,促进患者身体的康复。在优质护理服务中,不但要保证开展的全部护理工作都要以患者为中心,充分为患者着想,而且也要做好患者的饮食服务、心理护理、术后康复锻炼指导以及出院护理等,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减轻患者的焦虑与恐惧等不良情绪,使患者能够积极地配合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7]。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王琰研究发现[8],为普外科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患者的总满意度高达92.5%,并发症发生率为5%,优于常规护理。陈竞研究发现[9],在普外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达98%,健康教育认知率为98%,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提高了护理质量。

总之,在普外科护理中合理应用优质护理,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帮助患者掌握更多的健康知识,有效提高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

作者:陶莹莹 单位:河南省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

参考文献

[1]汤晓丽.优质护理对普外手术患者满意度及焦虑评分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15,8(4):110.

[2]郭海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普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76):191-192.

[3]刘艳.优质护理服务在普外科的应用价值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2(26):5478.

[4]孟黎娅.优质护理服务在普外科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97.

[5]吴自珍.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普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9):149-150.

[6]程敏,徐国彬,赵宁,等.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第三方调查表的设计[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7):20-23.

篇2

[关键词]

优质护理;常规护理;普外科

通常普外科相对其他科室,接受治疗的患者多,患者疾病繁多,病情病程复杂,在接收治疗过程中患者不但要遭受自身疾病所带来的痛苦,而且如果术后护理不到位,还要遭受手术所带来的二次甚至多次创伤,对患者身体和心里都是重大打击[1-2]。优质护理的理念是以患者为本,强化常规护理手段,进一步深化护理内涵,以提高临床护理服务的质量。目前优质护理服务在临床护理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且显示出的优势是传统的常规护理服务所不具备的。为了患者术后更好地康复,重新走上健康的生活,陕西临潼相桥中心卫生院积极探索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全面提升护理质量。将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不同的护理服务,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3月期间到本院普外科就诊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包括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24~61岁,平均年龄(42.2±4.7)岁;对照组患者中男57例,女43例,年龄23~59岁,平均年龄(43.1±5.1)岁。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及时对患者进行常规处置,根据患者术后实际情况及时护理,以预防并发症发生,患者康复后在进行健康指导后护送患者离开医院病区。

1.2.2观察组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具体护理方法为:(1)根据病情将观察组分为多个小组,一组护士负责护理每小组患者,帮助患者正确的摆放,方便患者可以保持正确的关节功能位,手术后小组护士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和生命体征等;(2)针对病房,经常开窗通风,定期消毒,并对患者的作息时间进行规范化设计;(3)加强对患者的晨间护理和对引流管的检查,并记录患者状况;(4)保持患者身体清洁,经常对患者身体受压部位进行按摩;(5)指导患者饮食,嘱咐其多食用含钙、蛋白质、易消化的食物;(6)做好患者心理疏导工作,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7)医院定期对出院患者做电话回访,督促其定期到医院复查。

1.3观察指标

观察、统计和比较2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6%(96/100),对照组患者对医院提供的优质护理的满意度为80%(80/100),将2组患者对医院提供的优质护理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知晓率为97%和8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8%和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不仅要克服疾病本身带来的痛苦,而且要克服自身对疾病恐惧的特殊的心理,患者能否很好及时康复不仅取决于医疗技术的进步,同时受到患者在术中术后的心理变化和护理质量的影响[3]。因此,医院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教育和疏导,帮助患者消除或缓解患者对疾病的害怕等心理以及为患者提供一个优质的康复环境变得至关重要[4]。优质护理服务不仅仅是要满足患者术后基本的生活需求,更需要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心理疏导以及安全保证。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使护理管理范围扩大,实用的护理手段进一步得到创新,对临床普外科患者的护理管理中,与常规护理进行比较,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可以保证手术顺利地进行[5]。通过为患者提供的优质护理服务,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得到提高[6]。该研究通过给予观察组患者优质护理服务,使患者取得了很好的康复效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分别为96%(96/100)和80%(80/10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知晓率为97%和8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和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在普外科的护理过程中,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术后护理的满意度,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知晓率以及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小娟 王唤 单位:临潼相桥中心卫生院 临潼区人民医院开发区分院

参考文献

[1]贺屏.普外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8):1840-1842.

[2]郭玉芝,林锦娜,李嘉仪,等.以人为本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4(17):19-22.

[3]覃茹.浅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普通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14(14):112.

篇3

从临床现状来看, 普外科患者的疾病大多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的特点, 这也相应的对临床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 患者的满意度现阶段也已经成为了评估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 因此科室护理质量的提升对于医院社会职能的体现也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为兼顾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 本次研究将以优质护理服务作为研究对象, 将本院普外科收治的40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 探讨其运用价值, 现对研究过程作如下?蟾妗?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对2014年11月~2015年7月在本院普外科进行治疗的40例患者展开研究, 所有患者均符合普外科手术标准[1], 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基础, 通过双盲法将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20例。其中, 观察组中男13例、女7例, 平均年龄(45.6±4.4)岁, 乳腺手术患者6例, 行肝胆手术患者6例, 行甲状腺手术患者5例, 行胃肠手术患者3例;对照组中男14例、女6例, 平均年龄(46.2±5.0)岁, 乳腺手术患者7例, 行肝胆手术患者5例, 行甲状腺手术患者6例, 行胃肠手术患者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实施普外科常规护理。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仅根据其病情配合相应的基本护理。

1. 2. 2 观察组 患者行优质护理, 除根据病情配合相应护理外, 其他方法如下。

1. 2. 2. 1 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 从临床实践来看, 医院陌生的环境往往会使患者在入院初期出现各种不适应的情况, 部分患者会出现饮食和睡眠上的质量下降, 严重时还会影响到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因此, 为患者营造舒适、宁静且轻松的病房环境意义重大[2];此外, 须定期对病房进行打扫, 并保证良好的光照及通风条件。

1. 2. 2. 2 针对性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不具备专业的医学知识,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多会由于各种原因或身体上的变化, 而主观的认为是疾病加重或治疗失败的表现, 进而很容易出现各种负面情绪。因此在整个治疗及护理中护理人员都应主动同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和交流, 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需求;对于不了解疾病知识和注意事项的患者, 护理人员应通过一对一的健康宣教帮助患者排除疑惑, 消除由于未知而引起的恐惧;如果患者担心疾病治疗的效果, 可以将成功治疗案例对其讲解, 帮助其构建战胜疾病的信心。

1. 2. 2. 3 饮食干预 患者在住院康复期间, 护理人员要根据其身体状况制订具体的饮食计划, 并对患者进食后的反应进行详细的观察和记录;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对患者的近期饮食计划制订的过程中, 要对其个人饮食习惯进行适当的考虑, 以免其出现抵触情绪。

1. 2. 2. 4 健康知识宣教 手术前将疾病知识、治疗方法详细告知患者, 消除其由于未知而引起的心理恐惧;在手术后要将康复中的注意事项告知患者, 提升其治疗依从性。

1. 2. 2. 5 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及护理语言 在护理过程中要求护理人员的姿态端庄、态度和蔼, 这样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和紧张等情绪;其次, 护理人员在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或问题解答时, 应该尽可能的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以避免患者及其家属出现理解上的偏差。

1. 2. 2. 6 出院指导 出院前告知患者按时到院进行复查, 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3]。

1. 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统计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 在整个接受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另将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量表[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 满意度=(满意+较满意)/总例数×100%], 交由患者或家属进行填写, 对比护理满意度。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7.8±1.4)d, 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0.9±3.1)d, 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0758, P

2. 2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对比 问卷结果提示, 观察组对护理服务满意17例、较满意2例、不满意1例, 满意度为95.00%;对照组对护理服务满意11例、较满意3例、不满意6例, 满意度为70.00%;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290, P

3 讨论

篇4

[关键词]

包干制排班;优质护理;普外科

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场所,护士工作在临床一线,频繁的昼夜轮班扰乱了人体生物钟,已被认为可能是引起睡眠紊乱的一个主要原因[1],有研究[2]指出,有相当大比例的护士健康状况欠佳,究其原因与护士工作负荷过大、工作方式无规律、夜班工作频繁等有关。国外研究发现护士是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3],因此,护理管理者寻求有利于促进护士心身健康、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夜班排班方式,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4]。我院普外科于2011年12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针对普外科手术多,患者周转快,急诊、危重患者多,急危抢救任务重,年轻护士多等特点,进行排班模式的改革,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1.1.1病区护理人员18名,均为女性。

年龄21~49岁,平均29.6岁,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3人,护师8人,护士6人。本科学历5人,大专10人,中专3人。工作5年内5人,5~10年9人,>10年4人。

1.1.2纳入标准:

除护士长、主班护士外,根据人员的年龄、职称、工作能力、性格特征等方面将护士分为两大组,每组设包干组长1人,床位包干到人。每个周期每组有2人参与夜班包干制排班,按年资、能力等合理搭配。

1.1.3排除标准:

45周岁以上的,新毕业生分配未注册的、妊娠晚期、哺乳期的护士除外。

1.2研究方法

1.2.1排班模式:

每28天为一个夜班周期,每个夜班周期4人,合理搭配,分成两组,2天一值,按工作小时计算排休。夜班时间:17:30~08:00,2人值班,22:00~06:00两人交替在值班室休息4h。

1.2.2研究分组:

对照组:2011年1~12月传统夜班排班模式;试验组:2012年1~12月夜班包干制排班模式。

1.3研究设计:

对照组:2011年1月~12月护理部及科室护理质控原始记录;试验组:10个夜班周期期间的科室及护理部护理质控原始记录及对夜班护士的问卷调查。

1.4评价标准:

评价时间:实施夜班包干制排班模式前后。

1.5评价内容:

①使用我院自行设计的优质护理服务病区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②工作职业倦怠问卷(MaslachBurnoutInventory,MBI)。③护理质量检查原始记录。④使用我科自行设计的护士对夜班包干制排班模式满意度调查表。

1.6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包,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分析,所有统计采用excel进行,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α=0.05,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排班模式患者满意度调查情况比较:

从总体来看,改革排班模式后患者满意度大幅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排班模式护理质量检查情况比较:

从特一级护理质量和基础护理质量检查情况来看,实施夜班包干制排班模式后,总体护理质量较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在夜班包干制排班模式实施前后

对护士进行进、出夜班工作职业倦怠问卷调查见表4,调查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在夜班包干制排班模式实施前后

使用我科自行设计的护士对夜班包干制排班模式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护士的满意度提高,精神压力减小,团队协作更好,拖班现象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细化护理服务流程,提高患者服务满意度:

改革护理排班模式前,组织科室全体护理人员进行讨论,制定各班职责及工作流程,明确护士工作职责,细化护理服务流程。通过培训和学习,使护理人员转变护理服务理念,变被动为主动,为患者提供直接的、全程无缝隙的人性化护理,全面提高两个效益。

3.2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

普外科夜间急诊入院、手术患者较多、传统排班模式在这段时间只有1人,护士工作量大,常超负荷运转,出现潜在性的不安和紧张。实行夜班包干制排班模式后夜班2人,每组均为老中青合理搭配,使薄弱环节、特殊时段的人力得到保证,在遇到复杂疑难问题时有资深护士及时给予协助,减轻了低年资护士的心理、精神压力,避免了因夜间护士少,遇到突发事件无法应对的情况发生。另外,护士班次由原来的5个班次变成了3个班次,减少了交接班次数,消除了安全隐患,保证护理质量的稳定和提高,保障护理安全。

3.3体现了对护士的人性化管理

传统的排班模式,夜班只有1名护士,每个护士每周至少有3个晚上不能正常休息,夜间值班人员少,护士工作压力大,从而影响护理工作质量及护士身心健康。而包班制排班模式每天夜班有2名护士,28天一轮换,使工作和休息时间都相对集中,护士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加,能更好地安排休息、学习和生活。包干制排班模式加强了护士之间的协作精神,维护了护士的身心健康,有利于稳定护士队伍,增加护士对职业的认同感。新的护理排班模式得以顺利推广,离不开医院领导及护理部的大力支持。目前,我院二十一个护理单元已全部实施多形式的夜班包干制排班模式。护理管理者只有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将各种排班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探寻更有利于护士身心健康发展的护理排班模式,提供良好的夜间休息环境,提高夜班福利,充分利用现有的护理人力资源,提高护理工作效率,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保证护理安全。

作者:王兰芳 周晓琴 沈冬梅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

4参考文献

[1]金观源,相嘉嘉.现代时间医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35-248.

篇5

普外科手术作为外科中的最大专科,包括甲状腺、乳腺、胃、肠、肝、胆、胰、脾和周围血管等普通外科伤病的手术[1]。手术造成的疼痛是所有患者需要面临的问题。若术后疼痛较为严重,会导致患者情绪异常,产生恐惧、抑郁等心理,给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造成伤害,影响术后切口的愈合和患者健康的恢复。因此研究护理人员提供的优质护理对患者的术后疼痛的影响有着现实意义。本院通过对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普外科实施手术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缩短首次下床时间,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普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246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123例)和对照组(123例)。实验组中男73例,女50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40.1±10.2)岁,其中包括行阑尾炎手术47例,肠梗阻手术11例,结、直肠癌手术21例,胆囊手术30例,其他普外科手术14例;对照组男70例,女53例,年龄17~68岁,平均年龄(39.8±9.8)岁,其中包括阑尾炎手术45例,肠梗阻手术12例,结、直肠癌手术25例,胆囊手术33例,其他普外科手术8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术后疼痛的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具体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2.1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在术前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为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手术的过程以及术后缓解疼痛的方法,减轻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耐心与患者沟通,积极解答患者关于疾病的困惑,根据患者自身情况给予帮助。可以通过心理暗示法、疏导法等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同时给予患者家属相应的健康教育,以期为患者提供强有力的家庭支持。

1.2.2生理护理 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病房环境。术后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注意伤口有无出血、感染,血运是否良好,包扎是否太松或太紧等。评估患者病情的基础上,辅助患者进行活动。

1.2.3饮食护理 注意患者的营养是否科学,搭配是否合理,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及时的饮食方面的健康宣教,防止不合理的饮食影响术后病情的恢复。应为患者选择易于消化的饮食,注意患者的肠胃功能。同时在疾病康复期间告知患者戒烟戒酒,杜绝刺激性食物,通过少食多餐保证能量的摄入。

1.2.4疼痛干预 教会患者自行减轻疼痛的方法。术后应保持舒适的,将床头抬高45°,避免突然下地,首先应由侧卧变为坐位,再下床活动。患者进行咳嗽或深呼吸时,应用手捂住手术切开,防止用力太大导致疼痛,甚至伤口裂开。

1.3观察指标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术后的疼痛,0~10分进行量化,0分表示无疼痛,10分表示极度疼痛。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h、24h、48h的疼痛程度、镇痛满意情况和术后恢复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资料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处理,所有的计量资料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统计处理采用χ2和t检验。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经普外科手术后,给予优质护理的实验组术后1h的VAS评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24h和48h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满意度及镇痛需求比较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经优质护理和普通护理后,实验组的首次下床时间和首次排气时间均较对照组更早,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普外科手术后疼痛是一个困扰患者的普遍问题。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患者对术后镇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临床上减轻疼痛的方法仍然十分有限,主要是要求患者忍耐,或者通过止痛药的使用达到硬性止痛的目的,造成术后恢复效果欠佳,并发症发生增加。研究表明,主观因素对术后疼痛的影响较大,如患者的性格、对疼痛的耐受力、心理因素和客观环境[2]。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过高会影响患者的心情,可能诱发抑郁、恐慌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增加了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护理人员作为在患者住院过程中接触最为频繁的人群,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指导患者减轻疼痛,优质护理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的重要方式[3]。护理人员提供的高质量的护理干预,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本文采用优质护理的干预方式,减轻了普外科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和对镇痛的需求,同时缩短首次下床时间和首次排气时间,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说明优质护理在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的疼痛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9名病人人,其中男性34人、女性45人,年龄在22-71(35.0±5.5)岁。对这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9人,观察组40人。患者的主要手术类型:急性阑尾炎、肠梗阻、消化道出血、胃穿孔、胰腺炎等。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在评估患者病情后,为其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及临床表现进行监测,对异常情况进行及时发现[2]。

1.2.2 观察组

(1)术前护理

实施优质护理前,需要组织护理人员深入了解优质护理的理念和技能要求,并制定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目标和宗旨,帮助护理人员领会和贯彻优质护理的理念,并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提高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将被动要求护理服务转变为主动进行护理服务,切实考虑患者的实际护理需求,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3]。

制定护理工作的具体目标及要求。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要求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和其他相关情况,制定科学的、针对性强的护理目标和要求,并在护理工作中落实责任包干制度,结合患者手术类型和病情特点配备责任护士,责任护士负责患者在入院、住院及出院中每一个环节的治疗与护理工作。这样就可以保证及时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并解决相应的困难。

(2)术中护理

手术室需保持整洁、卫生,将手术室湿度及温度调整至舒适的范围。术前做好信息核对工作,确保无误。手术过程中,需帮助患者摆好,切忌对患者的生理功能产生妨碍,并以方便医生进行手术操作为原则。术中积极与患者交流,尽量分散其注意力,以利于缓解其害怕及紧张的心理。在护理操作过程中,需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动作需轻柔、准确,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向医生报告并紧急处理。

(3)术后护理

手术完成后,医护人员需将患者护送至病房,摆好后,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监控仪器的相关注意事项。告知患者需做好保暖措施,在必要情况下可盖好棉被,尽量减轻其术后疼痛感。与患者进行深入的沟通,了解其心理及生理状况,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为了促进其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可鼓励患者进食流质及半流质食物,及早下床活动。在其出院后,可为其制定继续康复计划,向其解释康复锻炼的重要作用,与其进行交流,了解其实时康复情况,使患者感受到来自医院及医护人员的关爱。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观察,根据《护理满意度量表》中的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内容主要为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服务的质量、关爱与交流等方面,患者满意度共分为三级,一级为不满意,二级为满意,三级为非常满意。总满意度=(二级例数+三级例数)/总例数×100%。术后需对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行χ2校验。以P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见表 2。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医疗模式了解的不断深入,患者及家属对围术期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护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阶段人们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要求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科学有效的护理程序。要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护理需求,耐心向患者讲解相关疾病知识和护理事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预后。普外科临床护理难度系数较大,因此更应强化护理服务的理念,将以手术治疗为目的的护理方式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并始终贯穿整个围术期护理。优质护理就是以患者为主体,将患者位于整个护理服务的中心位置,以维护患者的切身利益为目标。优质护理的一切工作均围绕患者展开,及时解决患者的各种问题,提高自身的服务素质,为患者提供最优、最好、最科学的护理服务。相关研究表明,优质护理服务可全面保障患者的安全,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让患者的身心健康都得到满足。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普外科患者给予围术期优质护理,可促进患者及早适应病房环境,减轻患者的紧张、焦虑、害怕心理,有效地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增加了患者的安全感,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后,管充足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明显较高,表明优质护理在普外科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具有有效性。

总之,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普外科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效果,有效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患者满意率。

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2-0042-01

手术室护理主要是围绕手术时而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根据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功能紊乱而对患者实施相对应的护理措施[1]。随着社会地不断地发展,手术室护理工作则难以满足单纯地的技术操作。此外,部分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和自身的调节能力以及应激能力比较差,因此,在手术中存在一定的风险,进而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为此,对患者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取得一定的效果,以下是详细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护理的对象为272例普外科患者,收治时间为:2011年6月~2013年10月。男性172例,女性100例;年龄在20~65岁,平均(55.0±1.5)岁。对这些患者都进行肝胆胃肠手术。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成试验组(143例)和对照组(129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方式和性别以及年龄等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手术期间对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

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如下:

手术前,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病历进行详细了解,同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合适的访谈内容。同时向患者和其家属讲解手术前需注意的相关事项以及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如果患者禁食、禁饮时间不充分或者出现饱胃情况,则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误吸和反流等情况发生。

给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就诊环境,让患者就诊的地方保持干净、整洁[2]。将室内的温度控制在合适的条件下,要使得室内空气流通,温度在21~25℃为宜,湿度保持在50~60%左右[3]。不能让室内光线太强,避免强光对患者的刺激。

对患者进行手术,一般采用气管内静脉复合麻醉或者静脉复合麻醉。因此,患者很容易会出现呼吸肌松弛情况,进而导致其出现呼吸乏力和呼吸道阻塞等情况,所以,患者在苏醒或者维持麻醉等过程中很可能会发生窒息等情况。因此,要做好监护工作,同时准备好相关的抢救药品和仪器等。

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时,将患者轻轻地放在操作台上,动作要轻柔,讲一些患者感兴趣的话题,分散患者的注意力。要告诉患者有一点疼痛,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术后,对患者配合要给予表扬,然而对于一些胆小和被动配合的患者也要给予适当的肯定,满足患者的自尊心,增强患者的荣誉感。

在患者苏醒期间,其很容易出现躁动和意识不清等情况。此时,患者很可能出现随意拔掉各种导管。因此,要对患者进行保护性的约束,对其躁动的原因进行及时地查找。同时要对患者进行耐心、亲切的安慰和劝导。必要时,可以使用镇静剂。对其呼吸道的分泌物要进行及时地清理,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避免发生窒息等情况。

1.3观察指标

在患者进入到手术室前和术后1d时,护理人员使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对患者的焦虑情况进行评价[4]。然后将各项得分相加后再乘以1.25,取整数为标准分。使用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调查内容: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等10项内容,满分100分。满意:>80分;一般满意:60~80分;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手术时间和焦虑评分采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满意率采用(%)表示,。采用X2或t检验,P

2结果

试验组在手术前和手术后1d的焦虑标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试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对于患者来说,其存在一定的特殊性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而使得患者的手术十分的复杂,同时也加大了手术的风险性和难度。由于患者对疼痛恐惧,难以配合护理人员进行,进而会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还会增加患者的疼痛。因此,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等护理,给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帮助患者消除或者缓解心理对疾病的害怕等情绪,让患者能够乐意接受治疗。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护理,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的心理恐惧感,还能够取得患者的信任,使得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增加,加深了护患之间的关系。此外,术前对其和加重进行健康宣传和教育,同时准备好相关的抢救药物等,对麻醉苏醒期等进行护理安全管理。在临床普外科护理管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则能够有效地降低不良事件发生几率,保证患者能够顺利进行手术,进而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在手术室中,对患者护理则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果护理人员存在专业不熟练和专业知识不牢以及缺乏经验等,则会导致产生一定的技术风险。此外,在手术室中如果出现手术物品没有准备妥当和手术摆放不当、抢救物品等没有及时准备,则会对患者的抢救造成严重的影响。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之后,护士长或者主任通过督察的方式对手术配合进行指导,让年轻的护理人员尽快地掌握好相关的技术,避免出现以上问题,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在普外科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同时使得患者的生命体征更加平稳,促进手术的顺利开展,此外,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能够有效地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充分地挖掘,同时还能够最大程度地增强护理人员之间的凝聚力,进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凤丽.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普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3,08:1640-1641.

[2]郭丽霞,侯俊.心理护理在普外科手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3,08:1628.

篇8

【关键词】优质护理;基层医院;普外科;实施体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护理质量和服务有了越来越高的期望值,提高护理质量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普外科作为急诊多、周转快、手术多、节奏快的特殊科室,基础护理内容多、特殊急救任务重、且病房环境差,导致患者的满意度较低。为改善此局面,提升我院普外科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我院普外科于2011年10月以来开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在临床上取得较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二甲综合性医院,也是一所地方基层医院,普外科室共有床位37张,医护人员23名,其中护理人员11人,约占48%,均为大专及以上学历,主管护师2人,护师8人,护士1人。从2011年10月至今,我科室共收治住院患者1124人。

2 实施方法

2.1 树立优质护理理念。组织护理人员定期学习国家卫生部关于实施优质护理的相关要求,深入贯彻优质护理观念,引导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 。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换位思考;加强主动服务意识,安全意识;把病人的需要作为第一需要;把病人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病人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规范了护士的仪表、精神状态、表情、态度、言语、动作等,把微笑、倾听、关爱等人文关怀融入到日常护理服务中。

2.2 优化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我科室对护士实行分层管理,并且明确各级护士的职责要求,将岗位职责进行标准化,将科内原有的护理工作岗位根据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工龄分为三个级别,三级护士要求从事临床护理工作5年以上,且取得护师资格职称及以上;二级护士要求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5年;一级护士要求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年内。根据不同的岗位级别制定不同的岗位标准,使个人能力与岗位对应,在护理任务的分配上,根据患者的需求量大小与护士个人能力高低来分工,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3 提升护理人员业务水平。由于部分年轻护士不能应急处理科室内各项危急状况,我科室加强护理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增强急救护理意识,在护理的过程中合理运用所学知识服务患者,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同时,我科室还定期举行护理专业知识的培训,加强护士的“三基训练”,培养主动学习意识,并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形式,对常见普外科疾病的护理进行系统性学习,以老带新,定期考核,提高普外科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综合业务能力。

2.4 加强健康教育。由于患者对自身疾病缺乏知识与正确认识,增加了患者的恐惧感和焦虑感,因此,我科室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做到主动与患者多交流沟通,消除患者的恐惧和焦虑。主动落实各项治疗护理措施、做好病人生活护理、向病人做宣教及康复指导。出院后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如相关注意事项和恢复训练等,努力做到让家属放心、让患者满意。

2.5 加强细节护理。由于普外科护理工作难度大,琐事多,如果护理细节不够,就容易引发医患纠纷。因此,我科室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还高度重视每一件小事,密切关注每一个细节。首先注重接待礼仪细节,使用礼貌用语,用美的语言和病人沟通,充分发挥语言艺术的超值作用,规范护士言行,提升护理形象。 其次注重护理质量细节,如护理文书记录要准确、清晰、无涂改,避免病人及家属复印病历时发现问题。最后注重病房管理细节。如环境卫生是否使病人满意,卫生间是否有蚂蚁、蟑螂,下水道是否堵塞有异味等。通过加强细节护理,有效避免医患矛盾,实现优质、高效、全面的护理服务。

2.6 建立护理质量控制系统。实施优质护理后,我科室还建立质控系统,把各级各类护理人员纳入到质量控制系统中,按岗位职责制定质量控制标准,对优质护理各环节实施质量监控,公示质量控制结果,并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对做得好的护士表扬和鼓励,对做得不好的护士教育和帮助,这样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同时听取医、护、患三方意见和建议,边整改边提高,促进我科室优质护理工作科学化、常规化。

3 结果

3.1 促进护患关系和谐。优质护理拉近了护士与患者的距离,融洽了护患关系,通过开展“责任包干制”护理,增进了护患之间的沟通交流,病人家属的感谢话多了,护士的服务得到了患者的肯定,增强了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优质服务使患者感受到关注与关怀,增进和谐的护患关系,减少了医疗纠纷。患者满意度为100%,护理人员个人满意度为100%,创历年最高。

3.2 加强了护士的职业感。通过教育培训、管理模式改革和绩效考核等,强化了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与责任感,使其从原来的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尤其是加强健康教育、加强细节护理等举措得到了患者的广泛赞誉与高度信,其社会价值与专业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对优质护理服务的认识也进一步提高。同时,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强化了科室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使护理工作井然有序,安全高效。

4 体会

优质护理是指建立在“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上,夯实护理的基本功,强化护理的责任感,将护理的专业化向深度发展,将护理的水平不断整体提升的一种护理服务。在我科室的实践中可见,优质护理真正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有效的提高了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满意的护理服务,对促进护患和谐起了重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此,优质护理――这种全面的“无缝隙”护理为护理工作指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需要各级各类护理人员做好认真准备,迎接时代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张洪君,苏春燕,周玉洁.分层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5):399-401

篇9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360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808-01

2010年全国护理工作会议确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我科被列入试点病区,深刻认识到开展“示范工程”活动是抓好临床护理工作全面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的契机,更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维护人民健康权益的主要举措。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科室开放病床30张,主管护师1名,护师2名,护士5名,护工2名。本科学历1人,大专学历9人,平均年龄28.7岁,平均院龄7年。自2010年6月起至今,创优患者500人,以选择性到全病区推广。其中手术380例,新农合60例,其它60例;男性292例,女性208/例,年龄1-93岁,平均48.5周岁,平均住院日6±0.5天。

1.2分级护理的执行要想发展与新形式相匹配的分级护理制度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就必须严格执行护理分级制度,使基础护理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健康教育更为完善,患者感到满意。

1.2.1特级护理是指患者24h由专人负责一切护理。

1.2.2一级护理包括6方面的内容,即:①尽量减少会客和谈话时间;②协助解决各种生活需要,使患者舒适;③生活不能自理者,每周擦浴一次;④保持皮肤清洁,预防褥疮发生;⑤口腔护理每日2次;⑥测体温呼吸脉搏每日4次。

1.2.3二级护理包括3方面:①在生活上给予必需的协助;②测体温呼吸脉搏每日2次;③督促患者每周沐浴1-2次。

1.2.4三级护理包括测体温、呼吸、脉搏每日2次和督促患者每周沐浴1-2次。

1.2.5共①每天整理床单位2次;②每周测体重一次;③每周更换床单位,被套一次;④按要求定时巡视;⑤做好疾病健康教育和指导工作。

1.3方法①调查的内容包括患者对自身科室的接诊过程的掌握,对接待人员服务态度的感受,对对应病症的了解状况,以及护理人员技术能力的掌握程度,紧急事件的处理水平,以及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和指导状况,还有能否陪同检查同时引导患者构建健康的情绪几方面进行工作。要通过选择的方式进行问答,设置几个层次的选项,按照统计要求确定统计结果,所有问题都满意就是满意,如果有一项不满意就是较满意,超过一项不满意就是不满意。②对随机发放满意调查问卷的对照组不实施细节管理,对照做出细节护理的观察组,找出可能造成影响满意度的因素,进一步有效地针对各环节予以加强和改善。

2结果

2.1降低患者的陪护比例护士的工作岗位要保持在病床旁,强化基础护理服务,帮助患者实现基本要求,让家属放心患者在医院的生活,有效降低探视频率。

2.2改善了护患关系护士增加了在病房的时间,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多的基础护理服务,增加了双方的接触和了解,提高了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

2.3强化了护理质量,护士尽自己的能力满足患者的要求,强化基础护理,重视健康宣传,让患者安心舒适的养病,提高自护水平。

2.4提升了满意度,患者的满意度较去年相比高出四个百分点,收到病人的赞扬诗,感谢信四封,锦旗三面。

3讨论

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护理人员加强了自我的法律意识和保护意识;强化自身的业务知识和技能水平,认真做好每个护理细节;从细微之处加强服务,提升护理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让患者体会到医护人员的基本关怀和真挚感情,以此帮助患者实现生命和身体的健康,这也是防止医患纠纷,降低医患双方产生矛盾的可能,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强化服务效果、升级服务思想;在患者康复出院后,要随访患者的后期服药及检查状况,实现医疗服务到家的根本目的,强化细节服务,实现深入的家庭化医疗服务理念。

篇10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7(c)-0148-02

新医改以来,国家对基层医院和社区医院的扶持力度和政策偏斜越来越大,基层医院正在人民医疗卫生事业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1]。而随着基层医院医疗技术提高的同时,护理服务水平也应该随之提高,才能满足患者日益提高的医疗需求。基层医院的普外科护理工作存在诸多困难,本院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取得了一定成绩,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2月~2012年2月于本院外科接受治疗的1100例患者为观察组。另外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于本院普外科接受治疗的1100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性848例(占77.09%),女性252例(占22.91%),年龄4~72岁,平均34.24岁。对照组中,男性827例(占75.18%),女性273例(占24.82%),年龄3~65岁,平均36.78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本院自2011年2月起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调整护理人员值班配置,由原来传统的两班制调整为A、P、N三班制[2]。上午A组的工作时间从早上8点半至午后3点半,配置值班护士4名,组长1名。下午P组的工作时间从午后3点半至晚上9点半,配置值班护士1名,组长1名。夜间N组的工作时间从晚上9点半至第2天早上8点半,配置值班护士1名。节假日和特殊时期另行安排。调整工作时间后,可以解放护理人员的时间安排,根据事务繁忙程度调整人员配置,减少人员闲置和过度操劳,激发工作热情。②组织学习。医院护理部根据工作安排,选派普外科护理人员去上级医院参加培训,带来先进的护理知识、礼仪和观念,选择空闲时间组织全科统一学习。学习过程搭配科内业务技能考试,考试成绩与护理人员的日常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合格率、护理文书合格率、护理事故次数等并列为业务水平评价指标[3]。③常规护理服务过程中,往往注重医务护理而忽视生活护理。其实,医院内的生活护理服务是关系患者健康程度的基础,同样属于护理人员服务内容的重要一环。包括患者住院阶段的环境、饮食、排泄、个人卫生、休息、锻炼等方面[4]。优质护理服务从制度上严格规定护理人员生活护理的种种安排,切实提高了生活护理水平。

1.2.2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外科护理,患者出院时填写护理服务满意程度调查表,并配合调查住院期间护理服务情况。

1.3 临床观察指标

患者出院时,统计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因护理产生医患纠纷的发生率、患者最后出院时填写的护理服务满意程度调查表等调查结果,作为护理服务应用效果评价标准。其中,护理服务满意程度调查表内容包括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期间产生的费用支出的了解情况、患者及其家属对于出院后的自我护理常识和禁忌证的掌握情况、患者及其家属在住院期间对护理人员参与治疗过程的满意程度等内容。调查表通过患者的评分,评定结果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级别,统计患者满意率(%)。满意=非常满意+基本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医患纠纷发生率远高于观察组,观察组的患者满意率远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表1)。

表1 两组护理服务应用效果的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 < 0.05

3 讨论

基层医院的普外科护理工作,业务繁杂,工作量大,且与患者的联系密切,非常容易引发医患纠纷,使得护理服务的开展存在诸多困难[5]。再加上护理人员中长期以来存在的论资排辈的作风,使护理服务常常不能做到业务专精,甚至使护士对目前的工作缺乏积极性,没有竞争意识,致使护理服务质量得不到提高。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后,科学地配置护理人员,责任到位,劳逸适度,提高了工作的积极性,对提高护理质量起到积极作用[6]。基层医院护理人员由于从业基准较低,造成护理人员的整体学历较上级医院偏低,业务知识匮乏,对患者的护理工作时常有心无力,有时还会因为宣教工作的失误造成患者病情反复,严重者会危及生命[7]。本院通过组织一批业务骨干前去上级医院实习,在丰富自身的基础上,可以带回先进的护理知识、礼仪和观念,对于这些先进文化,在空闲时间组织全科统一学习。另外,在学习先进医院护理工作的同时,还要加强自身学习。本院将科内业务技能考试的成绩与护理人员的日常护理技能合格率、护理文书通过率、护理事故次数等并列为业务水平评价指标。优质护理服务时刻需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原则[8],和“一切为了患者”的理念。基层医院普外科的护理工作往往注重医务护理而忽视生活护理。生活护理服务作为患者健康的基础,同样属于护理人员服务内容的重要一环[9]。患者从入院开始,就已经成为护理对象,无论是环境、饮食、排泄、个人卫生、休息、锻炼等方面,均属于护理工作内容。优质护理服务从各方面将患者排在首位,改变原先的护理观念,切实满足患者各项生活需求[10-12]。

本院普外科自2011年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狠抓护理服务质量,在提高患者满意率和减少医患纠纷发生两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梁香丹.优质护理服务在基层医院中的运用[J].当代护士,2012,7(10):174-176.

[2] 李正碧,罗玉芬,王小丽,等.人本位整体护理在普外科实施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导报,2012,9(33):146-147,149.

[3] 孙晶晶.优质护理服务在外科护理中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6):81-82.

[4] 王艳芳,赖瑞香.优质护理服务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J].河北医学,2012,18(1):122-125.

[5] 薛澄琳,袁淑卿,徐千元,等.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在普外科的实践与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2):239-241.

[6] 张菊英.普外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对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5):319.

[7] 何小霞,黄美凌,张密.优质护理服务对普通外科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2):2087-2089.

[8] 叶红.优质护理服务在普外科的实施和体会[J].全科护理,2012,10(17):1601-1602.

[9] 朱洁群,刘紫燕.创新优化流程护理在基层医院外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3):76-77.

[10] 宋丁发,李珂楠.浅谈基层医院普外科护理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6(17):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