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初中美术教学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2-08-21 06:45:2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初中美术教学总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初中美术教学总结

篇1

学期初,和教研组的老师一起,认真学习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务处工作计划,明确了学期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结合本美术组工作的现状和特点,按照《初中美术教学大纲》的要求,本学期新课开始之前即已制定了周密详尽的教学计划。教学中认真遵照教学大纲要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思想教育和技能教育,大力推广素质教育,按时按质地完成了本期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 教学情况:

1、按照学校工作管理规定,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努力上好每一节课。美术科学校安排的课时比较少(一周每班一节)这对于学生来讲的很重要的一节课;对老师来讲是比较难上的一节课。所以怎么上好每节课对老师对学生都是很关键的。除了备好课、写好教案外,还通过上网以及制定一些美术书刊查找相关材料。

2、利用学科特点,和自身条件,组织部分学生参加学校书画协会,利用星期六下午的时间给他们上课,在安全方面上与家长作好联系,学期末在校科技文化节术节举办了作品展览,取得了较好的影响。参加的还是以初一的学生为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水平进步的很大.

3、在美术课教学中有的放矢,有重点有难点,注意美术课内容的调整,教学中注意体现民族特点,充分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美术教学中体现时代精神,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充分利用本地区的美术资源,查找课外的内容,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美术教学中注意适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注意循序渐进和趣昧性。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学内容的选择注意到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按 10--20% 的课时比例补充乡土内容,以反映当地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实际。 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初步的审美能力和良好的品德情操;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4、在教学之余,我也注重自身发展进步。除了听课,评课,参加教研组教研活动外,还积极到兄弟学校参加开展的一些公开课的听课,评课,我还注意到要自学,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在生活上注意形象,为人师表。作为教师教学工作是主要的,但除了教学工作外,我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其它活动。

三、 经验和教训

1.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中生的审美能力。

2.要贯彻启发式原则,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

篇2

学海无涯,教无止境,只有不断充电,教学才能永久焕发青春和活力。所以,一直以来我都积极搞好自学和认真参加校本教研活动。学习新课程标准、美术教学理念、美术基本功及相关理论。一学期来,我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新课程教研活动。另外,我还利用书籍、网络认真学习了美术新课程标准、艺术教育新课程标准,以及相关的文章,写读书笔记。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案例及教学反思,得到了校领导的好评。在市局五项考评检查中美术教育教学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认可。通过本学期学习让自己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也明确了今后教学努力的方向。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也催促着我不断学习,提高教学能力,以便为自己更好的教学实践作好了准备。

二、开展教学研究,发扬创新精神。

教育教学是教师工作的首要任务。本学期,我努力将所学的新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立足用活新教材,实践新理念。力求让我的美术教学更具特色,形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美术教学质量。在日常教学中,我坚持切实做好课前准备,精心设计教案,精心制作课件并结合班级的实际,灵活上好每一堂课。课后仔细批改学生作业,做好批改记录,认真讲评,及时反馈信息,使学生对美术更有兴趣,让学生喜欢我的课,同时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另外,授课后还写些教育随笔、教学反思,目的是为以后的教学积累经验。同时,我还积极和班主任进行沟通,了解学生,改进教法,突破学法。我认真组织科任教师教研,活动8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记录翔实。

篇3

美术鉴赏是初中美术教学的重要课程。它能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也能陶冶情操,塑造和完善学生的价值观。在当下的美术鉴赏教学中,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改进和完善。新课改下的初中美术鉴赏教学不应因循守旧,单一片面。而应以一种创新化、多元化的方式呈现。教师不仅要以各种方式培养学生自主理解美术作品的能力,还要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对美术鉴赏的自信心。

一、引导学生以各种方式理解美术作品的内涵

现在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与互联网的使用日益频繁。电脑无疑成为生活中的一个老师。新课改下的美术鉴赏教学,不应像以前那样只依从于老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教师往往会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所传达的知识,没有主动地探索和发掘,也无法充分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悟与理解。新课改下的美术鉴赏教学应鼓励学生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收集、整理与美术作品相关的背景资料。组织学生开展实地参观、考察活动。鼓励学生以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美术鉴赏学习。这样可以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及学习效率。

二、激发学生对美术鉴赏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内驱力。初中美术鉴赏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做到寓教于乐。不应让学生觉得美术鉴赏是一门枯燥乏味的课程,或将其视为一种负担,而应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内心充满热情,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感觉像是在艺术的海洋中遨游,从而享受学习过程。

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也要把握好度,不能因为要激发学生兴趣而只讲那些学生爱听的部分。那样无疑是本末倒置。有一些教师着重讲画家的身家背景及奇闻逸事,而忽略对作品本身的美术鉴赏。这样就把美术鉴赏课变成了美术历史课。把艺术殿堂之旅变成了解析画家私生活的趣事会,这是极不可取的。教师应妥善安排授课内容,把画家的奇闻逸事当做课程讲解中的调味品,而不能当做主食。

三、增强学生自主鉴赏的信心

自信是成功的垫脚石,没有自信就不会成功。在美术鉴赏教学之中,学生的信心往往来自教师的鼓励。所以教师要注重使用激励教学法,使学生得到自我肯定。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美术鉴赏不同于其他种类的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与答案。所以美术鉴赏也不必拘泥于课本上的观点。少数教师墨守成规,盲目地追求所谓标准答案,并促使学生抛弃自己的观点,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不应给美术作品贴上固定标签,那样会影响和消磨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反之,应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把想法运用于创作中。

四、美术教学的手段应创新化和多元化

美术鉴赏课比较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但是,仅通过对文字与图片的解说,难免显得有些乏味。教学方法过于单一,而且学过东西很快就会被忘记。只有让学生亲自体验创作的过程与感受,才能让他们拥有更深刻的理解力。

在实际教学之中,可以举办一些小型的美术作品鉴赏会。学生创作各自作品,并进行展示。指出缺点,发现优点,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创作能力和鉴赏能力,把美术鉴赏运用到实际中,而且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的才华与天赋得以发掘和展现。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统一参观画展,在实物面前进行教学,更具有说服力。也可以举办书画创作与鉴赏的兴趣小组。如“墨香飘校园”、“人人爱书画”等校园活动,在吸引学生注意力,鼓励兴趣爱好的同时,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审美教育。

再者,可以通过话剧表演或情景再现增进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比如在鉴赏素描作品《血衣》时,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作品里的角色,有扮演拿血衣的妇女的,有扮演的,也有扮演地主与农民的,让学生融入画中角色,寓情于景,通过表演体会画中主旨。

此外,可以开展一些写生活动。不仅可锻炼学生的绘画技巧,还能使学生的思想与自然融为一体,陶冶情操,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及创作灵感,构建学生对自然与生命感悟,从而创作出有生命意义的、活灵活现的好作品。

五、结语

培养初中生的美术鉴赏力至关重要,美术鉴赏与素质教育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缺一不可,互相渗透。美术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了解学生之间的不同差异,多亲近学生、关爱学生,不仅对学生进行审美培养,更重视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正向教育。此外,教师应重视实践教育、创新教育和鼓励教育。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使学生在一种和谐、积极的教学氛围中健康成长。使他们用眼睛、用心发现美,理解美,在享受美的过程之中获得正确的审美方法。

参考文献:

篇4

作为一种艺术学科,美术绘画不单单对人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带来积极效果,也能够给人们带来一定的实用价值。初中美术基础绘画内容有速写、色彩、素描这三个方面,要求对学生的创造能力、审美能力、绘画技能进行提升。下面先讲一讲促进初中美术基础绘画教学的示范教学法。

一、美术老师的示范教学法

初中美术老师也许会有这样的感受:老师经过对学生的画理进行一番细致讲解后,学生们只能一知半解,也不能够得心应手地去实际运用。只借助于语言来描述初中美术画理,具有一些抽象性,学生们也不容易理解,做不到融会贯通,即使听懂了,也不能掌握好“度”,对此,初中美术老师需要加强示范教学方法,让学生们能够进行直观感性地认识,使学生能够准确地获取知识。学生看书不如老师的讲解,老师的讲解不如老师的示范作画。初中美术基础绘画教学过程中,美术老师需要坚持示范教学方法不动摇,尽量多地借助于示范操作,使学生们掌握基础绘画技巧,把握好“度”的问题。例如在讲解水粉画里“湿画法”、“干画法”时,老师讲解的用水、用笔、用色这几个方面都可以一边讲解,一边示范,在难点、重点部分让学生们注意,使学生观察好自己的示范动作,这样一来,学生既有感性认识,也有理性认识,自热而然地提高了自己的基础绘画水平。

二、把握好写生和临摹,让学生掌握好学习方法

让学生勤加练习写生和临摹,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的美术基础绘画水平。临摹的过程需要把握好绘画技巧的学习,是吸收他人绘画技巧的重要方法;写生借助于绘画语言来表达自己对审美客体的内在感受,逐步练习中养成习惯,成为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初中美术老师,要结合好写生练习和临摹练习,进行整体的训练,使学生有个美术基础绘画的好基础。通过临摹使学生学习到的经验用在写生方面,让学生消化、理解自己所学知识,注重美术基础绘画基本功的学习,给学生以后发展做出有力的保障。对于美术绘画方法,可以从整体上观察事物,不能只重视局部,避免出现“只见树木不见人”的情况。然后美术老师还要把短期作业同长期作业相互结合起来,布置给学生长期作业的同时,也布置给学生一个短期的作业,让短期作业辅助长期作业,借此慢慢提高学生美术基础绘画技巧。在学生基本完工美术绘画作品时,美术老师要进行调整修改工作。让学生认真分析自己即将完工的美术绘画作品,反复研究、比较,对整体的感觉、画面效果进行品评、检查,查看绘画作品里的空间关系恰当与否,然后及时对欠妥当的地方进行调整修改。

三、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初中美术基础教学,还要注重激发出学生对美术绘画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为此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美术老师要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进步的强大动力。初中的学生,耐性不够高、活泼好动,美术基础绘画教学需要学生不断地描画、观察、修改,有时会使学生产生一些厌烦的情绪,作画时也三心二意。这就需要美术老师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例如,美术老师可以在学生注意力涣散时讲解国内外著名画家的故事,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外对校内建筑、树木花草进行写生,这样一来学生的美术基础绘画兴趣就会大大提高,学生就会精神饱满地进行美术绘画学习。二是美术老师要了解学生,分层教学,因材施教。走入学生中间,深入了解学生情况,对不同学生具备的不同美术素质潜能进行侧重点不同的开发教学,对学生可以设定出不同的美术教学目标,让学生都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有效掌握好基本的美术绘画技巧,给学生以后的艺术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篇5

情感教育与“唯理智教育”相对,倡导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学生的情感,在教学中融入感情,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

基于此,本文在此浅谈有关初中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问题,

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推动初中美术教学的发展,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一、初中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实践调查的结果显示,大部分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初中美术教学的重要性,也没有认识到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在这种背景下,教师通常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忽视了在教学中融入情感,仍旧将提高学生的成绩和技能作为初中美术教学的主要目标。因此,当前的初中美术教育并没有渗透情感教育,教师也没有形成相应的意识。

二、如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

教师要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首先要做的就是端正自己的态度并转变自身的认识。具体地说,教师首先要认识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意义,要以完成和健全学生的人格作为主要的目标,这是情感教育的终极或最后目标。

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在初中美术教育中融入情感,要对学生施予感情。同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充分体验和领悟美术作品中的情感,帮助学生体验丰富的感情,进而形成完整的人格和性格。

例如,在初中美术欣赏教学《蒙娜丽莎的微笑》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探究这幅名画的创作背景,探究蒙娜丽莎微笑背后的含义。基于此,学生才能够感悟到作者创作时的情感,才能够逐步领悟作品中的情感。同时,教师需要在这一课的教学中融入感情,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感情的融入。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正面积极的评价,尊重学生的个性,正视学生的价值,并引导学生的感情进一步丰富与健全,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篇6

新课标指出: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摆脱传统的教学观念,重点培养学生的美术创新技能,让学生不断迸发出创新灵感,使我们的美术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下面,我先对目前我国初中美术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进行简单的总结,然后提出有效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目前我国初中美术课堂存在的问题

1.在中国大部分老师和家长的心理,都存在一种“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观念,他们认为美术只能当做一门让孩子们适当放松的副科,再加上学生面临着中考的压力,初中美术更是引不起学校和家长的重视。有的还会认为美术不仅耽误学生的学习,花费还很大,只有真正的文化课才能让学生学到知识,这样即使孩子有兴趣学,积极性也会逐渐地被压制下去。

2.在很多地区,美术教师师资力量不够,教学设备也不先进,教师在教学时热情度不够,在教学方法上也没有创新,内容比较单调乏味,使原本既有活力又有趣味性的美术课堂变得十分枯燥和呆板,导致学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

3.有部分美术教师认为,只要让学生学好美术表面的文化知识就行,知识技能怎么样不重要。有的老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直接忽略美术知识技能方面的教学,当学生对一些知识技能提出问题时,教师也不给予正确的回应。

以上是我对目前初中美术课堂上存在问题进行的简单总结,当然问题不可能只有这三种,还有很多其他的问题在这里我没有详细地写出来。下面,我们就具体来谈一谈进行美术有效教学的

具体措施。

二、初中美术有效教学的具体策略

1.改变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美术课上,大部分老师都是把范画挂在黑板上,让学生照葫芦画瓢进行临摹,所以很多学生都把美术课当成了图画课。这样传统的教学手法既呆板又无趣,长期下去会极大挫伤学生上美术课的积极性。而美国的美术课,则比中国有趣得多,美国的美术老师在课堂上不会规定具体的样板和模式,而是让学生自由地构图,不受其他框架的约束,这种教学方式的好处就在于可以使学生用心地参与,把自己心里最真实的想法画出来,使初中阶段学生的好奇和自我表现心理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如此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马上就被激发出来了。所以,在初中美术课堂上,我们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根据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这样就能使我们的美术课堂变得新颖和独特,以此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参与课堂

现在,无论什么科目,教学课堂都存在着这样一种教学现象:老师在讲台上激情澎湃地讲,学生在下面认真地做笔记,整节课下来,学生并没有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这是与新课改倡导的教学理念相违背的。美术课也是如此,美术课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美术各方面的能力。因此,在初中美术课堂上,要想实现有效教学,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多设计一些学生可以参与的美术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享受到学习的快乐。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实用又美观的日用产品”,在上这节课之前,我让学生每人从家带一件日常生活用品实物,上课的时候让学生说说这件物品都有什么特点,可以从物品的造型、色彩等方面说起,以此引出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然后我们跟学生一起对课本上的图例进行分析,首先让学生发表意见,然后老师对学生的意见进行点评和归纳。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做到了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也因为学生的参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也会更深刻一些,教学效果也会比传统的教育模式好得多。

3.合理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传统的美术教学,一般的教学程序是:老师口头语言的描述―图例―演示―学生练习,这样的教学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一直处于枯燥无味的重复练习当中,不仅达不到理想的教学状态,学生会逐渐丧失对美术课程的兴趣,并产生厌倦感。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则可以把美术课程中一些笼统抽象的内容变得更为具体和形象,因为一些绘画规律只靠老师口头语言的描述,学生理解起来会很困难。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使这些内容简单化,美术课堂也从原来的单一乏味变得生动有趣。就举个简单的例子吧,在学习《变体美术字》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一些用不同的方法写出来的美术字和变体美术字,并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因为给学生提供了比较形象直观的视觉效果,学生很快就能说出这两者之间的不同,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对变体美术字的印象,在正式学习时,学生也能做到入情入境并且得心应手了。

以上是我对初中美术有效教学策略的几点看法和体会。总之,有效的美术教学需要作为美术教师的我们不断对我们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和总结,及时更新我们的教育理念,并不断提升我们的美术素养和教学水平,使初中美术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只有这样,初中美术课堂的有效性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尹少淳.初中美术教学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篇7

在初中学段,美术是其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在美术教学中渗透美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素质和审美意识,需要经历循序渐进的过程。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关键阶段,因此,初中美术教师应当抓住这一关键阶段,肩负起提升学生绘画技能和欣赏水平的重任。

一、初中美术教学和美育结合的优点

从美术教学的本质上讲,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开设美术课程的重要原因。因此,将初中美术教学和美育相结合是十分必要的。初中美术教学和美育的结合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优点。

1.有助于优化美术教学的组织结构

在当前的教育改革背景下,美育将陶冶学生的情操作为根本目的。初中美术教师在开展美育时将美术教学作为依托,通过不断创新美术教学的方式,优化和重组美术教学的组织结构,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品位,进而达到审美教育的目标。如,初中美术教师在开展教学时,以情感作为导向,让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了解艺术家的生平事迹和创作经历,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艺术价值、审美价值和情感价值。同时,初中美术教学和美育的结合既能够优化教学氛围,又能够不断增强美术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2.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观念

将初中美术教学和美育结合,既能够提升美术教学效能,又能够保证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以往,部分初中美术教师的教学重点在于对专业知识的讲解,并未注重提升美术课程的艺术价值,未能将美术与生活充分结合。这样会导致美术教学中的美育价值难以得到切实发挥,进而对初中生审美能力和艺术品位的培养产生消极的影响[1]。美术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艺术类学科,将美术教学与实际生活充分融合,可以为美术作品欣赏提供相应的生活基础,进而完善学生的审美观念。初中美术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审美观念的引导,帮助学生提升认知美和欣赏美的能力,用正确的审美观念帮助学生在艺术的道路上走得更好。

3.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初中美术教学和美育的结合主要体现为美术教学与学生价值观念的结合,这种结合既能够使初中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强化,又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利于初中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在这种状况下,教师应当采取进一步的措施推动初中美术教学和美育的融合,提升初中美术教学的质量,以此推动美育作用的发挥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现阶段初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美术教学的效果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的一些因素导致美育难以有效地渗透初中美术教学。

1.部分学校、教师和家长缺乏对初中美术教学的重视

从学校的角度讲,部分学校过于关注升学率,将提高升学率作为打造学校良好口碑和品牌的有效途径[2]。在这种观念下,这些学校在设置课程时更加注重文化课程的设置,导致美术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另外,一些学校出现了片面追求学生考试成绩提升而占用美术课程教学时间的情况,降低了美术课程教学的质量,不利于美育的渗透。从初中美术教师的角度讲,受到功利化教学观念的影响,部分学校不重视美术教学,导致一些美术教师缺乏对美术课程教学的积极性,对美术教学的内容缺乏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在实际开展教学工作时未能有效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另外,由于一些学校缺乏美术教学需要的教学环境和设备,导致一些美术教师未能很好地利用教学资源。从家长的角度讲,部分家长认为学生花费时间和精力学习美术是不必要的,这种观念容易扼杀学生的美术兴趣,打击学生的美术学习积极性。

2.部分初中美术教师对于美术的理解较为片面

美育本质上是对学生开展相应的审美教育或者情感教育,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与提升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使其不断完善自身的思想情感,进而呈现出更好的精神面貌。社会对初中学科教学提出了美育要求,如,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审美情趣,使其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因此,初中美术教学中也应当涵盖美育的内容[3]。但是,一些初中美术教师在实际开展教学时,更加注重教授学科技能、方法等内容,而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培养,这导致初中美术教学中缺乏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内容,进而导致美育的融入较为片面和浅显。

3.部分初中美术教师的教学模式较为陈旧

部分初中美术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和陈旧,阻碍了美育的有效渗透。部分初中美术教师将灌输作为主要的手段,但是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导致学生缺乏对美的感受,不利于学生进一步创造美。另外,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原本具有的审美能力往往会弱化。

三、美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初中美术教师应当将初中美术学科的教学特点与美育紧密联系起来,积极转变固有的美术教学观念,增强美育的渗透力度,保证在实现美育目标的前提条件下使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培养。

1.转变学校、教师和家长对初中美术教学与美育渗透的认知

美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不仅仅与教师、学生家长有关,还与学校有着重要的关联。基于此,从学校层面讲,其必须走出对初中美术教学的思想误区,对初中美术教学多加重视。其一,学校应当加大对初中美术教学的资金投入,补充美术教学相关设施设备等,如,增设美术室,积极添加各种美术相关器材,尽可能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美术学习环境[4]。其二,学校要保证美术课程课时充足,尽可能地将美术教育纳入教师考核体系,以保证初中美术教师能够高质量完成美育渗透。其三,学校还要格外注重对初中美术教师团队的建设,将优秀的美术专业人才引入学校或者加强初中美术教师的培训、进修等工作,保证美术教师的专业能力得以提升,从而促进初中美术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从教师层面讲,初中美术教师应当不断地创新教学,丰富自身的美术教学经验,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品位,从而使美育渗透更加符合当下的要求。从家长层面讲,初中美术教师应当积极转变学生家长对美术学科的态度,尽可能地帮助部分家长转变原有错误观念,使其认识到美术教学以及美育渗透的重要性。为此,初中美术教师可以召开家长会、开展家访或者创建相应的微信群,这样不仅能够让家长认识到美术学科的重要性,而且能够获得家长对初中美术教学的支持和配合,从而使美术教学与美育渗透工作的开展更加顺利,达到以美育人的根本目的。

2.全面提升初中美术教师的美育素养

初中美术教师要全面提升自身的美育素养,不仅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修养,丰富自身的学识,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将美育渗透初中美术课程教学的各个方面,不断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初中美术教师可以选择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的美术学习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从而让学生放松身心,更自由地表达情感[5]。如,在开展室外素描教学时,教师需要先在教室里让学生了解教学的目标和绘画技法要点,然后引导学生在自然中开展素描练习,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观察和描绘物象,在放松身心的同时表达自己对自然的感受,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又如,在初中美术《静物写生》一课的教学中,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静物照片,让学生观察和欣赏,理解其中蕴含的美,进而引出绘画的主题;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静物相关的专业知识;再次,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与总结,同时要明确写生时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然后,教师可以带学生到当地博物馆、美术馆等拥有丰富美术资源的场所,欣赏名家作品;最后,教师让学生选择令人印象深刻的静物,使其在实践中掌握构图、色彩运用等的基本方法。

3.依托初中美术教学的学科特点,促进美育的有效渗透

依托初中美术教学的学科特点促进美育的有效渗透,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首先,依托美术鉴赏内容,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美主要包括欣赏和鉴别两个方面,欣赏作为一种审美活动,是一种较为主观的意识活动,而鉴别是对作品的层次和质量进行评判的过程。只有在具备欣赏美的能力的情况下,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品位才能够得到提升。教师要保证初中生具备正确的审美观念,保证其在欣赏美的过程中具备良好的鉴别能力,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的价值判断是正确的。初中生学习美术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提升审美能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引导和启发,从而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美的形式,鉴别美与丑。美术欣赏课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部分,欣赏不同的美术作品能够使学生的意志、思想和情感向着更加积极的方向发展。在美术欣赏课程中,欣赏的内容包括很多艺术形式,如绘画、雕塑、年画、脸谱等,这些内容不仅包含了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而且包含了丰富的民间艺术。以《北京故宫》一课的教学为例,在鉴赏《清明上河图》这幅作品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讲解作品蕴含的内容,增强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进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6]。同时,在深入挖掘美术作品的内涵时,教师应当凸显其教育价值,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会鉴赏美,使学生从美术作品中感受到精湛的美术技法和深刻的艺术内涵,进而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道德情操得以发展。其次,依托美术绘画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绘画是初中美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不仅有助于实现美育的目标,而且能够使美术教师利用绘画课程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如,美术绘画课程中包含了多种表现形式,如曲、折、横、竖等,其中,曲、折将动态美更好地呈现出来,而横与竖则呈现出一种静态之美。绘画使用的色彩十分丰富,既能够反映事物的真实面貌,又有表达思想情感的作用。如,红色象征着热情,也具有警示危险的作用。由于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的不同,部分学生对于色彩的认知并不深入,往往单纯地认为某种色彩好看或不好看,实际上只有合理搭配色彩,才能够使作品获得不错的视觉效果。因此,教师要辩证地对待知识教学,帮助学生积累基本常识。初中美术教师在丰富绘画教学的过程中,要明确绘画的多种形式,如国画、油画以及素描等,结合不同绘画形式的特点,准确地找出最合适的美育渗透方法。如,在让学生学习国画时,教师需要让学生深刻地体会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促使其更深层次地认知国画的高雅和独特性。初中美术教师应当认真研究美术绘画课程,在每一节美术绘画课程中明确美育渗透的切入点,进而推动初中美术教学和美育的有机结合[7]。最后,依托美术工艺内容,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一般情况下,美术工艺课程和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关联,美术工艺的发展能够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基于这种认知,初中美术教师可以依托工艺课程开展相应的美育渗透活动,以此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得到培养。如,我国的民间艺术中既包括各种各样的工艺技艺,又蕴含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不同时期的民间工艺既能够帮助学生感受到不同时期的社会风俗和思想,又能够增强学生对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艺术内容的了解。以民间剪纸艺术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制作剪纸,使其近距离感受民间剪纸艺术的魅力,进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

4.创新教学模式,使美育的渗透效果得以优化

初中美术教学的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应试观念的影响使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受到制约,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有效拓展。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教师应当不断丰富初中美术教学的内容,将美育知识融入其中,活跃美术课堂氛围,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以《校园的春天》一课的教学为例,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初中美术教师可以组织校园拍摄或者写生活动,要求学生选择的拍摄角度能够引起其他学生的讨论或者欣赏;如果条件不允许,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些优秀的作品并以投影的方式展示,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作品的内容、色彩,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素质。初中美术的创新教学模式还可以体现在剪纸、工笔画、皮影、书法等方面。以《漫步书法世界》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介绍一些书体的特点,让学生对书法技巧有更加深刻的认知和把握,以此引导学生掌握书写技巧,进而思考人生的真谛[8]。如,楷书具有横平竖直、字体方正的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分析楷书特点的同时,体会为人处世的道理。结语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美育,需要各相关主体明确自身的职责,在此基础上,转变学校、教师和家长对美术教学的认知,全面提升初中美术教师的美育素养,依托初中美术教学的学科特点促进美育的有效渗透,创新初中美术教学模式,优化美育的渗透效果,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贾玉珍.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实践与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2022(1):120-122.

[2]唐振燕.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几点思考[J].基础教育论坛,2021(26):61-62.

[3]郭锦昌.初中美术教学中美育的渗透思考[J].知识窗(教师版),2021(3):112.

[4]王秀琴.初中美术教学中美育教育的渗透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5):113-114.

[5]李敏.关于美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方法探讨[J].中华少年,2019(31):199-200.

[6]晁英.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美育思想的有效策略[J].中华少年,2019(27):141.

篇8

初中美术欣赏教学是初中生发现自然、了解艺术、体验社会美的直接手段,是帮助学生积累美的知识、提升美的素养、加强美的修养,引导其热爱生活,促使其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因此,初中生学习各种文化课的同时要学好美术欣赏课,为培养美术意识、增强自身美术鉴赏力、提升美术素养、塑造良好人格等打下坚实的基础。初中美术欣赏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初中美术教师只有正确、客观地认识现状,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方法,才是初中美术欣赏式教学的新出路。

一、初中美术欣赏式教学践行现状

初中美术欣赏式教学在培养学生创造性、自主性、独立性与创新性方面至关重要。美术欣赏是学生积极主动地结合所学知识与实践经验,发挥联想与想象理解美术作品的一种审美过程,美术欣赏具有个体性特征,不同审美个体具有相对不同的审美理解力,因人而异。目前美术欣赏教学在培养不同学生审美能力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阻碍美术欣赏课教学进程的拦路虎。总结起来主要有两点:一是自小学阶段到初中阶段,受应试教育考试压力的影响,学生对美术欣赏课的兴趣逐渐降低,将更多时间和精力用于提高文化课成绩上,美术欣赏教学效率极低。二是教师不善于提高自身教学素养,与时俱进地创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以提高美术欣赏课教学水平。其中最重要原因是教师没有意识到美术欣赏教学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教师只有加强对美术欣赏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探索出新的教学方式推动美术欣赏教学发展才是正道。

二、提高初中美术欣赏式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教师对美术欣赏教学的重视程度

受传统应试教育“唯考试独尊”的影响,很多初中美术教师不仅不注重美术欣赏教学实践与开展,反而抱着“给文化课留出额外学习时间”,希望学生考上优质高中的悲悯心态,适时让出美术欣赏课,长此以往,初中美术欣赏教学质量提高成为一纸空文。因此,教师应加强对美术欣赏教学的重视程度,从内心深处认识到美术欣赏教学实施对学生全面深刻理解美、提高艺术鉴赏力与综合审美素养等的重要性。同时教师应该意识到,只有提高初中美术欣赏教学质量,才能为全面提升学生素养、陶冶学生情操、挖掘学生潜能,使学生逐步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奠定基础。

(二)营造温馨活跃的美术欣赏课教学氛围

传统美术欣赏教学氛围呆板、枯燥、乏味,很难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与积极主动性,因此,初中美术欣赏教学中,营造温馨活跃的课堂氛围很有必要。教师应做到两点:一是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用言行举止影响与感染学生。教师要尊重学生,关心、爱护和体贴学生,面带微笑为学生上课,用自己的热情驱散学生心灵的雾霾,帮学生跨越美术学习中的鸿沟,实现师生心理共融,使学生信任教师,主动与教师交流对话。通过此方式提高学生美术欣赏兴趣,激发学生美术欣赏动机。二是教师通过多样化直观教学手段的运用,调动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与教师产生情感共鸣。如范画欣赏、投影运用、故事讲解、音乐配置等方式教学效果明显,可营造温馨和谐的美术欣赏课教学氛围。

(三)丰富美术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欣赏兴趣

丰富多样化的美术教学手段对激发学生欣赏兴趣,促使美术欣赏教学高效化尤为重要。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优化美术欣赏教学方法,用多样性教学方式感染与激励学生,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如多媒体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教学法、故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讨论鉴赏和实践鉴赏法等。在《古代山水画》欣赏教学中,教师既可以通过故事教学法、情境创设法、问题教学法加强学生对欣赏重、难点的理解与认识,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一些经典的古代山水画,通过实践鉴赏法鼓励学生对其进行临摹式鉴赏,从而不断提高美术欣赏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构建初中美术欣赏有效性课堂。

(四)美术欣赏教学应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在初中美术欣赏教学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要求教师这样入手:一是充分发挥实践性赏析教学模式的优势。在欣赏经典、优秀美术作品时,学生不仅要对该艺术作品的文化背景、文化内涵与艺术家情况进行了解,还要静静欣赏与领悟作品带来的视觉冲击,通过实践欣赏实现与艺术家的情感交流。例如,在对波提切利的作品《春》的实践欣赏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足够作品欣赏空间,学生通过静静欣赏这幅作品,在与波提切利的心灵碰撞中,归纳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深刻寓意,提升学生学习信心。二是引入讨论赏析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旨在激励学生通过将审美感受分享给他人,并与之讨论的方式提升自身审美鉴赏力,从而提高美术欣赏效率。

综上所述,鉴于初中美术欣赏教学在学生成长与发展方面的重要性,作为初中美术欣赏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教师应基于美术欣赏教学现状,不断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引入多样化美术欣赏教学方法,提高初中美术欣赏教学质量,使学生在轻松欣赏、愉快学习的过程中悄然提升对美的理解、辨别与鉴赏能力,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与良好人格塑造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篇9

在初中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培养应该以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基础,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的引入先到教学思想,同时教师还应该正确的认识美术教学的重要性,有意识的通过美术教学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这也是新课标对现代初中美术教学提出的新的要求。因此,现代初中美术教学需要积极的进行探索和改进,这样才能够使得初中美术教学质量得以提升,真正满足现代新课标的要求。

一、师生角色互换

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学习态度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因此,初中美术教师应积极进行教学模式创新,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师生角色互换,打造初中美术“生本课堂”。“生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是一切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导、辅助学生开展学习探究活动。“生本课堂”能充分发挥初中生的学习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现以广东版初中美术教材中的《灯与光》一课为例,指出如何更好地实现师生角色互换,打造“生本课堂”。初中美术教师在导入阶段可采用音乐导入的方式,播放名曲《二泉映月》和《月光曲》,并组织学生围绕自身感受进行交流,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美术教师在备课阶段应积极搜罗各种充满灯光美感的照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展示这些资料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习注意力。教师还可以展示优秀的美术作品,与学生共同探讨并总结美术作品中关于灯与光的处理手法,为学生进行优秀作品创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优化美术课堂教学艺术

初中美术教育是中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师要改变并打破原有僵化呆滞的教学模式,敢于跳出常规教学模式,扬弃落后的教学观念,如学科本位及知识本位思想。造成美术教育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绘画为中心、以技能为中心的普遍认同观点,以至于美术课被称之为图画(绘画)课,任课教师称之为图画(绘画)教师。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强调教育观念的改革,例如初一美术课程安排第一节课的内容是《美术的世界》,在新的教学理念引导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书中所列图片进行赏析教学时,结合教学内容适当穿插美术史的讲解,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生动逼真的讲解,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立体地、动态地、连续地、全面的表示方法反映美术教学的特性,它通过利用现代媒体的形、声、色并茂,表现手法丰富多样,富于变化的优越性,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多媒体教育中,运用课件教学不失为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赏析中体会到艺术的美感,新课标下的美术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强调美术课程与社会的结合,以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及人文精神。通过多角度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逐渐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使学生热爱美术,热爱生活。

三、紧密联系生活教学

美术的主要素材来自于生活,可以说生活是美术的创作源泉,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时,需要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学科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美术课堂中,真正做到生活与教材有机结合,提高学生投入美术学习的程度。例如,在学习《生机蓬勃的春日景象》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去观察春天的景象,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带着画板去郊外进行绘画。在清晰观察春日景象时,分别教会学生从多个角度来观察春天的颜色,真正做到教学内容与春天的色彩紧密联系,开拓学生的想象思维,进而活跃课堂氛围,让美术教学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做到教学与生活相联系。

四、重视专业知识教育与情感教育的结合

初中美术教育以审美教育为主,这是教育界早已肯定的教学方向。教师在对初中生进行美术教学时,除在课堂上讲解专业的美术知识外,还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这包括学生的爱国情操、思想道德品质、创新能力、审美能力等,在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也是新课标所要求的。

在现代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的质量的提升需要教师在传统的教学基础上及时的调整教学的思想,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情况决定具体的教学模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取得真正的进步。所以,现代初中美术教学必须要积极的进行探索和突破,这样才能够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找到现代初中美术教学的新的出路。

篇10

托尔斯泰认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情境教学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运用,要注重兴趣引导,提高学习积极性。初中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和求知欲活跃的年龄,在初中美术课堂中通过情境教学的运用,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的主动性,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美术课堂教学活动。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所有人都有一种天生的好奇心或需要,当这个好奇心被激发出来就会产生强有力的动机。”初中阶段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的美的认识以及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所以,在初中美术课堂情境教学中更需要以兴趣作为引导,着力培养学生对美术的认识力、感知力和鉴赏力,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作者在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戏曲与美术》的课堂情境教学设计中,通过创设“老师有一张非常珍贵的京剧戏票,请学生们一起穿越到过去,走进百年戏楼,去听一场京剧”的情境,培养和调动学习的兴趣和动机,让学生身临其境的依次感知戏楼建筑美,京剧脸谱美、服装美,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坚持问题导向,开展探究式教学。

情境教学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运用,要坚持问题导向,开展探究式教学。在课堂的情境教学中,根据问题,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在教师的指导和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积极的探索和研究,并经过协作和交流,达到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要使你的学生看出和感到有不理解的东西,使他们面临着问题。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就是成功了一半。当学生处于欲进不能、欲罢不忍的心理状态时,即达到了教学的最佳时机,此时教师的点拨、引导定能引起学生精神的高度专注和思维的高度活跃,使教学活动迭起,火花四溅,因势利导进入作业阶段。”

课堂教学中,教师占主导地位,发挥着主要的作用,教师应巧妙的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结合起来,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结合起来,通过在情境教学中“提出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到“问题”情境中,在问题解决的过程当中,引导学生探索和研究,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在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学生间的合作和交流,还需要教师适时的引导和点拨,并进行总结评价。这样才能在课堂情境教学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戏曲与美术》的课堂情境教学设计中,首先通过“古代人们的有什么样的娱乐活动呢?”的设问导入新课。然后通过情境设置,让学生观察京剧演员后台的脸谱化妆和展示京剧脸谱实物,引导学生根据脸谱的构造猜测京剧《铡美案》的主角,然后教师在脸谱实物上演示包公脸谱化妆的过程,依次在脸谱实物上加入代表不同含义的黑色油彩、白色眉毛、正红色脸颊以及月亮的标志,最后清正廉明、刚正不阿的包公呈现在学生面前,不仅使学生认识到京剧角色的脸谱美,还可以很好地对学生进行惩恶扬善的情感和价值观教育。

三、培养创新意识,提升课堂有效性。

情境教学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运用,要培养创新意识,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开展,需要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通过课堂有效性设置,帮助学生认识有意义的新事物、新知识、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规律,形成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同时,情境教学的运用,要注意提升课堂的有效性。在情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具有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和驾驭能力,教师要合理控制课堂节奏,做到课堂“形散而神不散”,防止因学生讨论或争论占用过多时间,而影响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要注意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和课堂教学时间,充分落实课堂教学目标,提升课堂有效性。

在《戏曲与美术》的课堂情境教学设计中,在学生分享了自己最喜爱的京剧角色,领略了京剧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之后,教师适时进行课堂的提升和总结,提出京剧和其他传统戏曲的传承与创新主题,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传统戏曲发展的现状,引导学生关心和参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事业,使课堂得到情感和思想的升华。

四、充分发挥多学科与多媒体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