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2 04:01:2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医学生实习工作,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医学生生产实习是医学教育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医学生临床技能、临床思维、职业道德养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加强对医学生实习的监督管理,做好学生由在校学习到医院实习的过度工作十分必要。
一、医学生实习管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
对于医学生而言,经在校期间进行系统理论知识学习,到了大学最后一年进行生产实习,熟练临床实践操作技能。但在医学生实习管理工作的实际中,我们发现有以下几方面因素影响学生实习效果,阻碍了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进程。
1.医学生实习态度不端正,缺乏积极主动性
第一,由于医学生的实习时间安排在大学的最后一年,学生即将面临就业、考研等选择,很多学生将精力放在了考研复习、找工作等方面;第二,很多学生在校时仍处于被管理状态,学习行为被动。而到了实习医院,学习环境相对自由,学生易产生惰性,实习热情持续时间不会太长;第三,患者对于实习学生存在抵触情绪,很多实习医院考虑到医院的效益和利益,不允许学生动手,只能在一旁观看。学生认为,不让动手的实习过程对于锻炼他们的临床实践操作能力没有实际意义,没有实习的必要性。这部分学生多数想将时间利用在理论知识学习上,而往往事与愿违。
2.岗前培训缺乏全面性
很多医院将实习学生岗前培训的重点放在实习考勤、医院规章制度宣传等方面,很少涉及医患沟通、医疗纠纷防范、言行仪表、临床操作程序等具体方面的教育,导致学生对实习过程的茫然,增加临床操作失误的几率,埋下医患纠纷的隐患,影响了学生实习效果。
3.带教医生服务意识有待提高
目前,实习生带教老师都是医院的医生,带教医生具有教师和医生的双重身份。这些医生平时工作量大,而兼带实习生无疑增加了工作量,这种付出与他们的工资收入往往是不平衡的。这就容易出现,医生只让学生干些跑腿打杂的事情,不能真正教他们实际操作技能、临床经验等临床知识,学生实习成了纸上谈兵。
二、关于加强医学生实习管理工作,提高学生实习质量的意见
提高医学生实习管理工作的质量,加强医学生实习管理工作,对学生实习的效果至关重要。
1.转变学生实习观念,重新认识实习重要性。
学生的实习态度直接影响了实习有效性。管理者应对学生说明实习的重要意义以及实习效果对学生个人发展的直接、间接影响,帮助学生协调好实习与考研、就业等方面的关系,端正学生实习态度。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并圆满完成实习任务。
2.加强实习学生岗前培训
为了让学生尽快转变角色,医院多方面、多角度对实习生进行岗前培训是十分必要的。岗前培训应拓展一下几个方面:
(1)医患沟通和医疗纠纷防范教育
可以采取调查问卷解析、模拟情景现场等趣味性方式,提高学生处理医患关系的技巧和应变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在面对患者时学会换位思考,多理解患者,耐心向患者讲解临床操作上的疑问。强化对学生言谈举止的培训,加强实习生对医疗纠纷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同时,让学生明确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义务和患者的权利,以防止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发生。
(2)理论知识考核和临床操作程序指导
在学生入科前,考核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实际情况。考核不合格者不准入科,留出适当时间供学生学习进行理论知识的补充学习。对考核合格的学生,进行本科室临床操作程序指导。这样,学生在保证理论知识储备量的前提下,能够较快适应不同科室的临床操作特点。
(3)调整学生心态,帮助学生转变角色
学生进入实习阶段后,学习环境由学校转变成医院,社会角色由学生转变成医务工作者,面对的人群由师生转变为医患,多少都会产生心理上的不适,有的学生甚至不知道怎样面对新环境,进入新角色。作为管理者应急时开导学生、与学生多交流,帮助他们积极调整心态,尽快适应他们由学生向医务工作者的转变,适应实习环境。
3.提高带教医生的服务意识
首先医院应增长医生带教的工薪,合理对医生带教工作进行报酬,以此提高医生带教实习生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其次,定期、分批对带教医生进行培训,培训可以从业务知识、教学管理、服务意识等多方面入手。最后,制定标准,对医生带教效果定期考核,对考核不合格者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三、结语
医学生实习管理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医学院校学生实习阶段的培养和教育,更关系到学生的就业以及个人今后的发展。作为实习学生的管理者,我们任重道远。我们应该随时总结工作中的不足,不断优化、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以求完善医学生实习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65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647-02
培养高素质医学生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靠其中所蕴含的重要思想以及发展规律来进行一系列的教育培养,体现了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的医疗卫生体系目标。当医学生结束他们的教育生涯走向工作岗位前进行实习的时候,这也是他们从学生到社会职员的一个过渡时期,这将对于医学生有很大的实际意义,这段时期可以帮助他们形成健康道德的医疗体系思想,对未来不论是医院还是医学生本身都是很重要的一段时期,百利而无一害,所以,医学生的德育工作在以学生实习阶段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必须不断完善并提高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1 教育工作的难点分析
一般医院没有配备专门的实习生思想教育工作人员,大多是有临床医师来做简单指导。这一方面不具备权威和专业性,另一方面不能进行实习生年龄层的有效沟通,加大了工作的难度,影响了教育的质量。充当临时教育工作的人员的思维较浅,只注重思想的解放,观点的创新,盲目崇拜欧美国家的医疗水平和先进仪器,对国内的现状没有理性评价,使得教育具有片面性和势利性。而不是加强对集体主义、爱岗敬业、责任心、社会主义等观念和人格品质上的教育,完全颠倒了主次矛盾。此外,学校实习中思想政治教育与医院实习管理未能实现有效过渡,当前情况是:实习生在医院开始实习以后,学校对实习生实习质量未能实现有效监控,院方和校方的沟通脱节,实习教学的所有管理和任务完全落在了医院与带教老师这边,这种方式难免导致对医学实习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不到位。
2 我院实习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途径和方法
2.1 准备工作 提前3个月与校方沟通,开展学校与医院双向思想教育工作。有针对性地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医学实习生实习的整个过程当中去,尽力全面提升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与法律修养。实习生进入医院后,我院医院科教科管理人员及时收集实习生的性格特征、学校思想表现等基本信息,对实习生进行专门的思想教育,面对面交流,传授我院先进的医疗服务理念,宣传我院的骨干医师,着重进行集体主义、诚信、以人为本等观念的传播。尤其是对与患者严密接触的护士更需要思想道德的培训。加强教育特护人员的关爱生命、政治思想的提高,教育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保证她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充满爱心的护士。
2.2 创新理念的培养 深入开展实习生学习创新理念的工作,帮助医学实习生迅速完成角色观念转变。医学实习生是一个过渡性的角色,这个角色处在特定的转换过程中。因此,在医学生实习阶段,就要加强培养实习生的医生角色意识,在校期间,学校可定期组织思想教育的座谈会,聘请附属医院的专家过来指导实践,此外校方每学期开展医学生的实习,在实习过程中一边教授知识,一边纠正道德误区,鼓励学生创新思想;在医学生开始实习后,校方提供的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很有必要,让医学生从踏入这一行业开始,就明确医生的职责,需对医学生进行专门的医德医风教育、社会责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作为实习医院,接纳实习生以后,首先要重视给实习生做相关的职业道德素质培训,帮助学生过渡到准医生。实习生自己应该重视培养自己的创新理念,用科学的发展观念指导自我的实践活动,树立正确积极的自我意识,主动接触病人,与指导教师多的进行有效沟通,应自我争取锻炼的机会。只有校方院方和实习生自己三方共同努力才能顺利完成实习生的角色转型,平稳过渡到临床医生行列。
2.3 定期随访 学校、医院共同协作才能构建完善的实习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在学生开始临床实习后,学校要同步教育,随时与医院、带教医师和实习生沟通联系,对实习生进行全面有效的监控和评估。首先学校的实习指导管理机制需要完善,整个实习过程各环节都应监管到位,全面把握学生整体的思想政治状况。同时与医院的沟通与交流同样重要,从院方获取及时的反馈信息,真正完善与发展学生在实习阶段的素质能力。其次,对医学实习生实习期的医德医风教育,道德水平电话随访考核制度可以增加实习生自己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和加强。
2.4 加强服务质量的考核 对服务质量的考核能对实习生的思想教育进行检测,如果未能通过考核的需要进一步教育,端正她们的思想。我院科教科制定一系列实习生的考核标准和工作规范,提高患者对实习生的满意度,对实习生严格按照以上标准进行考核,重点抓住质量的管理,定期询问患者或患者家属对我院工作的意见,收集相关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不断改进护理质量,提高服务水平。
3 小 结
医学从来就不是一门纯粹的科学,它面对的对象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其本质是一门人学。未来的医生,这个特定的职业将医学生与保卫人民的生命健康这样一个沉甸甸的历史使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展开对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医学院校和医学教师不断学习创新的教育理念,注重实习环节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医学毕业生。使作为新时代的医学生积极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回归指导实践。在不断的社会发展中促进自身的发展,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不仅要掌握先进的医疗技术,更要培养自身的人文修养,以实际行动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宋文舸.市场缺陷理论与卫生管理中的社会成本[J].中国卫生经济,1998,(10).
[2] 薛菊凤,王爱珍.临床实践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管理[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0,(3):52-53.
[3] 马加海,徐礼鲜,王雪岩.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医学伦理学教育[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5,7(2):170-172.
[4] 朱冬红.加强护理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J].卫生职业教育,2005,23(8).
一、 医学生就业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一)“环境”问题——高校扩招、就业市场日趋饱和等原因导致就业环境渐趋恶劣。
从2005年开始,我国高校招生人数逐年扩增,在此大环境下,医学毕业生人数也随之逐年攀升,而医疗卫生单位的岗位需求却日趋饱和,因此,两者形成了极大的矛盾,广大医疗卫生系统就业市场供大于求,水涨船高,用人单位随之不断提高聘用门槛,这就给一般院校医学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和困难。
(二)“种子”问题——医学生自我定位不清、求职准备不充分等原因导致频频错失就业机会。
一方面,医学专业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入学门槛较高,学业繁重,加之当今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天之骄子,往往对自我的定位偏高,普遍存在“期望值居高不下”、“就业功利取向严重”[1]等问题,因而,广大医学生的就业目标集中定位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城市、大医院,宁愿等待,也不愿选择欠发达地区或者县级以下医疗卫生单位。僧多粥少,好的就业单位本就是稀缺资源,存在激烈竞争,顺利上位者毕竟占少数,这样一来,医学生就业困难自然持续凸显。
另一方面,由于学科性质较特殊,医学生繁重的学业任务使得其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上的重视程度不够,仅仅专注于学科的专业学习,提高专业成绩,而参与学生活动、社会实践等的热情较低。不仅如此,医学生还往往疏于对求职技巧的学习和掌握,不善于规划和“包装”自己,缺乏系统的就业指导,甚至求职时对求职简历、自荐书及个人衣着、形象都马虎应对,而只专注于专业成绩及各项证书的取得,信仰“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念,殊不知,第一印象在医学生的求职过程中属于重中之重的环节,医疗行业的从业者不光要专注于专业知识的积累及各项证书的取得,还应该具备如何与患者有效沟通、与同事良好协作等能力。正因为第一印象不佳,部分医学生最终与用人单位失之交臂。
(三)“土壤”问题——部分高校的传统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与日益发展的社会需求不一致等原因使医学生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差距。
目前,我国很多高等医学院校在教学内容、手段、模式等方面与现实医疗行业的具体要求脱节,同时,医学专业知识、课程设置、培养方案等也与就业单位的需求不相符合。多数医学院校的专业与课程设置趋同现象严重,逐渐丢失了自己原有的专业优势和特色,重理论、轻实践,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功底不够扎实、系统,实践动手能力也不够高,还缺乏专业特色,这样就导致其在就业竞争中完全没有优势。不仅如此,学校对医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使就业问题雪上加霜。
二、改善医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一)“环境”方面——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增强用人单位的社会责任感,协同发挥二者的积极作用。
从大方面来讲,学生的就业工作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更关系民生,关系社会稳定。因而,做好学生的就业工作刻不容缓。
一方面,国家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就业激励机制,确保就业渠道通畅,不断加大投入,对响应“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时代号召的医学生给予更大鼓励、资金援助或政策优惠等。
另一方面,医疗卫生等用人单位应该树立更科学的人才观,积极开拓用人岗位,改变唯经验论、唯学历论的观念,摒弃用人歧视观念,进一步建立公平、公正、透明的用人制度。同时,相关用人单位可以积极参与加强在校高年级医学生就业能力的教育工作中,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指导学生实践技能培训。
(二)“种子”方面——医学生应该夯实专业知识,提高综合素质,不断增强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做医疗卫生系统需要的接班人才。
首先,医学生要制订合理的学业生涯规划,在新生入学时就应该树立正确的目标方向。内容应该包括对自己的准确定位,特别是对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要有一个客观的自我分析和评价。充分认识自己,知道自己要学什么、掌握什么,明确自己以后要做什么,目前有何特长和优势,更要充分了解所在院校能为自己的成长成才提供什么样的条件及所学专业的社会需求水平等。
其次,在对自己有了一个准确定位后,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注重实践技能的锻炼,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由于医护职业的特殊性,医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其他专业大有不同,人命关天,不能有丝毫马虎,扎实的专业能力是未来顺利从医的基础。除此之外,该职业还要求医学生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结协作等综合能力。同时,实践动手能力也被认为是医护人员的核心必备能力,只掌握书本知识而不会灵活应用的“纸上谈兵”型医学毕业生是不能胜任医护行业的实际工作的。这就要求医学生在刻苦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积极参加志愿者服务及院校社团、学生会组织的各类活动等来提高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树立奉献他人、服务他人的意识等[2]。
再次,医学生还应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适当降低自己的期望值,现在的本科教育已经由精英模式转变为大众模式,医学生可以考虑到中西部或者基层单位就业,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竞争,有组织、有系统地在思想、意志、体魄等方面进行自我锻炼,进而养成优秀的职业素养。
最后,现在的就业市场供大于求,所以医学生在求职时要放低姿态,并且要善于包装自己,注重第一印象,提前对自己的求职简历和自荐书等求职材料进行认真的策划和精心准备。
(三)“土壤”方面——医学院校要切实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单位输送需求的优秀医护人才。
首先,相关院校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合理设置招生专业,开拓热门专业,加强发展优势专业,同时适当缩窄冷门专业、劣势专业的招生口径[3]。
其次,实现就业指导教育的全程化及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早期化。低年级时,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开展就业指导相关教育,引导学生拓宽眼界,初步树立就业意识;同时,从学科专业入手,开展专业认同教育,辅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重要性,结合现今医护工作者的工作、生活状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中年级时,普遍开展就业实训课程、创业实例培训等,进行早期临床教育,提前让学生感受治病救人的神圣使命和社会需求,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就业信心;高年级时,则开展就业心理辅导、求职面试技巧、简历制作等方面的教育和辅导,从而让每一位医学生从入学到毕业都能时刻感受到就业的压力,进而转变就业观念,充分做好心理准备,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掌握实践技能,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断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再次,医学院校还应该做好与就业单位的联系、引进和服务工作。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大背景下,坐等就业单位上门或者完全依靠学生自己求职的做法已经完全行不通了。医学院校要主动查找可能的就业单位,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医疗卫生单位具有相对固定,就业后相对稳定的特点,所以,学校可以与往年有联系的就业单位保持良好沟通,并重视历届毕业生资源,从而获得不竭的就业资源。
最后,学校还应做好学生见习、实习期间及毕业后的就业跟踪服务,定期通过QQ、飞信、电话及联系班干部等方式收集学生就业的动态信息,实时掌握每位学生的就业状态,进行相应的引导和帮扶,进而建立历届毕业生的有效就业信息数据库及联系方式,为以后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埋下铺垫。
综上所述,医学生要取得顺利就业这枚甘甜的果实,需要良好的“环境”、优秀的“种子”和适宜种子生长的肥沃“土壤”,这三方面的条件相互协作,缺一不可。党的十指出,在我国全民医保基本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的基础之上,要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的。因此,医学生就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只要这三方面积极配合,医学生就业难题就有望解决。
参考文献:
第一阶段的医学实习地点是长清区人民医院,我在内科三病房区实习。这个阶段的实习让我们有机会接触到西医内科,了解了常见内科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症状以及简单的临床用药,这也让我们意识到自己所掌握的西医内科学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并且书本上的记载与临床是有出入的。
第二阶段,在济南精神卫生中心进行心理学实习。我在精神科三病房、心理科及门诊都进行了实习,感触颇深。尤其是在精神科三病房区实习期,病房里有八九十个病人,病种多样。有时候主任查房时会给我介绍病人的典型症状。若当时我感觉没有把握,查完房我赶快翻看那位病人的病历,再看看课本,结合起来,使自己对这个疾病有更深刻的认识。虽然我们没有学习过精神病学,但我们学过变态心理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我感觉自己对课本里讲的症状部分掌握的不好,容易混淆。但在结合了典型的病例之后,加深了对疾病的认识。我还认识到以后无论学习什么知识,都要踏踏实实,结合实际,一步一个脚印的打牢基础,不至于走上工作岗位后束手无策。
二、实习——岗前的培训
虽然实习岗位和工作岗位可能不一致,但是我认为很多地方都是相通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遵守规定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单位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只有每个职工都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工作才能顺利进行。首先作息时间方面,两个阶段的实习都是在医院进行的。医院里每天早晨都要交班,一般在八点,这就要求医生和护士八点前到医院,而且不能无故提前下班,擅自离岗。当然作为实习生,我也不例外。其次服装要求,在医院里当然穿隔离衣。我们专业没有发,我借了一件很厚的长袖。五月份,天气很热,但还是坚持穿,而且带实习卡,因为这是我们的标志。这也告诉别人,我们是新来实习的,请多包涵。
(二)遵守职业道德
人有社会性,是讲道德的。我们作为社会的一员,即将从事自己的职业,职业道德也是我们每个职工都应该遵守的。在医院里,我们要对病人负责,关心病人,不歧视病人,真诚地为病人答疑解惑。
(三)学会保护自己
我们做好工作的前提是先保护好自己。不论是在精神科还是内科,医生都很重视病历的书写,因为这是解决医患纠纷的证据,是保护医生的法宝。二者不同的一点是在精神科,更要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因为精神病人伤人是不负法律责任的。我在精神科病房实习的第一天,卢主任就提醒我,当病人走向你时,注意他的眼神不对就赶紧跑。曾经就有一个实习生被精神病人打得头破血流。其实,不只是医生,其他职业也如此。只有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才能搞好工作。
刚进入病房,总有一种茫然的感觉,对于临床的工作处于比较陌生的状态,也对于自己在这样的新环境中能够做的事还是没有一种成型的概念。庆幸的是,我们有老师为我们介绍各科室的情况,介绍一些规章制度、各级医师的职责等,带教老师们的丰富经验,让我们可以较快地适应医院各科临床工作。能够尽快地适应医院环境,为在医院实习和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应该算的上是实习阶段的一个收获:学会适应,学会在新的环境中成长和生存。
镜中的我,穿着干净的白大褂,戴着洁白的帽子和口罩,想想自己第一次穿着白大褂的那份自豪,心底的那份坚定与自信犹然而生!
看起来很简单的护理工作,让我开始有些手忙脚乱。原本的自信荡然无存。我开始虚心向护士学习,紧紧地跟着护士,寸步不离,年轻的护士耐心地给我讲解着关于护理的知识。慢慢地,我穿梭在各个病房,了解了她们的护理术语和一些日常工作。
我协助护士接诊病员,做好四测(测血压、测体温、测脉搏、测体重),熟练地掌握了血压及体温的测量方法,接触配液环节,在严格坚持“三查七对”(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七对:对床号、对姓名、对药名、对浓度、对剂量、对方法、对时间)的原则下,并为病员配液。
终于有了我实践的机会,想着护士叮嘱我的操作要领,端着装有止血带、胶布、碘付的器皿,来到病房。面带着微笑:“阿姨,该打针了!”我给病人绑上止血带,用碘付进行消毒,然后拿起针头,小心翼翼地扎入病人的血管中。看见管中有回血,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蔓延全身。想不到,身平第一次扎针竟然会如此的顺利!
护士在休息的时候,给我讲着因为静脉注射的输液管中一个小小的气泡,而使病人死亡的真实事例后,我大为震惊,不免开始崇敬这些平凡的护士们。
2010、2、21在医院领导的同意下,我观摩了一例左下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及剥脱术!手术前病人的家属用充满期待的目光注视着主刀的医生,顿时让我感到医生的伟大责任。手术的时间大约两个小时,主刀医生精湛的医技,让我了解到医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他的细心,仿佛把病人当成自己的家人一样精心地照料,就好象生理老师曾经说过:虽然你们是用动物做实验,但以后你们却是要给人看病!因此,使我是深深体会到,我们要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
短短的15天医院实习结束,终于可以喘一口气了。想想这么多天的忙碌,再想想每日辛苦战斗的护士们,才知道护理工作的不易。
我觉得护理工作不仅需要熟练的技巧,而且同样需要优秀的职业素质:
1 专升本学生的特点
第一,专升本学生相比普通本科生面临着新环境适应和就业的双重压力。专升本学生直接接受普通本科生大三阶段的学习任务,但与其他本科学生相比,他们所学的主要课程与专科阶段的学习有一定的脱节,面对的学业压力比较大。另一方面,他们在学习年限上与本科大三阶段相同,刚入校又面临毕业,在新的环境里所进行的心理转换时间较短,面临的就业和考研压力相对来说比较大。
第二,专升本学生专业和基础课成绩参差不齐,呈现多样性。专升本学生来自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高职高专院校。并且各个学校的课程设置与教学要求都不一样,教学质量有较大的差异,在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方面有着各自的特色。比如该院的专升本招生来自全省各高校,由于是相关专业的学生报考,所以大家的成绩参差不齐,大专所学的专业也不尽相同,有的学生偏软件,有的学生偏硬件,有的学生只是和计算机相关的专业,如印染专业,这些学生的专业的基础就比较薄弱,上课会有所吃力。他们的英语和数学的基础都还不错,但是与本科学生比较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高等数学,有的学校在大专时开了很少的高等数学课,有的甚至没有开这门课,这样这些学生考研就会有难度。
第三,专升本学生具有主动性、现实性等学习特点。这个群体的同学一般要在本科院校接受过两年的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生要接受系统的四年或五年的本科教育。他们的求知成才欲望更强,学习更主动、更刻苦、更努力,整个班级在学风和平均学习成绩上都好于其它本科班级。
第四,专升本学生竞争意识强,但团结性有待加强。“专升本”学生多数是在专科学习期间的好学生或学生干部。这一方面表现为个体学习主动性和竞争性较强且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在平时的学习方面,任课老师反映他们几乎没人缺课,学风很浓。但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团队合作意识不足,他们更愿意参加兴趣相同的学习类团体活动,因而在班级组织大型文体活动的难度较大。
2 专接本学生的培养策略
第一,严格教育管理标准,提高学生素质。
专升本学生已接受过完整的专业教育,讲什么都知道一点,不愿意深入学习和思考,从而影响自己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难以达到本科系统教育的目标。在入学教育时,该研究者把学院专升本学生学籍管理等一系列规定及时地传达给学生,让他们了解到本科阶段学习的紧迫感和严肃性。
第二,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动力。
专升本学生进入本科就读时已经是大学三年级,刚入校就要面临找工作,我们要尽快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引导学生及时进行近期职业规划与远期目标的设立,促使学生一入学就能够找准自己奋斗目标和方向,始终保持良好的竞争心态,踏踏实实走好本科生活的每一步。
第三,尊重学生,“柔化”和学生的关系。
教育工作者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掌握学生的特点,采用积极主动的态度,尽量避免脱离实际的空谈和生硬的政治说教,从而“柔化”学生和老师的关系,拉近老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及时解决他们思想上出现的各种困惑和顾虑。该研究者针对计本13级普遍存在的考研与就业的迷茫心理,及时召开专业大会和考研经验交流会,通过高年级学生给他们提供更加直接和有效的帮助。当辅导员真正地去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去开展对学生有效的活动的时候,才能把工作做到学生的心里,从而柔化和拉近与学生的关系。
第四,组织各类活动,加强班级团结。
专升本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在学习中,需要各位同学互帮互助,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共同进步。这样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组织一些第二课堂活动,如学习竞赛,团日活动,等集体活动,以此增加学生间的交流,加深学生间的感情,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比如,该研究者积极组织计本13-2班团支部开展“栽桃种李播芬芳,献爱尽责学园丁―学习吴凤仙老师先进事迹”的团日活动,并获得校级三等奖。活动的开展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也提高了同学们的感恩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3―0024―02
一、高等音乐院校的艺术实践
高等音乐院校的艺术实践是与教学、科研、创作工作同等重要的工作内容。艺术实践既包括与教学紧密相关的实践教学环节,如专业基础课的课堂教学、课后练习、小组观摩,还包括教学实践环节之外的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的的更为广阔的实践形式。
二、高等音乐院校的学生艺术实践
学生艺术实践是高等音乐院校艺术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包括课程实践、集中实践、自主实践以及社会实践四种主要形式。
学生的艺术实践具有以下七个显著特点:一是全员覆盖,所有的高等音乐院校的学生在修业期间都必须参加艺术实践活动,一般来说高等音乐院校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以实践学分的形式从制度上加以保障。二是内容多样,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在空间上可以在校内进行,也可以在校外进行;在形式上可以是常见的音乐会、专业比赛,也可以是采风、大师课等。三是活动的递进性,根据专业教学特点的不同以及学生实践能力的高低,不同院系和专业会安排循序渐进的实践活动,如音乐学专业在低年级一般采用采风的形式,高年级则可以撰写专业学术评论。四是全程体验,这一点在表演专业表现得最为明显,学生要体验从排练、演出到舞美、道具、音响、剧务等一切可能实践的角色。五是实践的示范性,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一般都会把专业优秀的教师和学生作为重要的实践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利用他们的专业示范性,更好地带动相关专业师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六是组织的有效性,高等音乐院校一般都成立专门负责学生艺术实践工作的艺术实践管理委员会,委员会成员由学生处、团委、教务处以及各教学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构成。七是社会服务性,学生艺术实践一般与进工厂、进学校、进社区等发挥高等音乐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活动紧密结合,既提高了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又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
三、高等音乐院校学生艺术实践的新途径
《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和发展纲要》指出:“探索高等学校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共建的模式,推进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的资源共享,形成协调合作的有效机制,提高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学生艺术实践是高等音乐院校践行高等教育社会服务功能、引领区域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宣传扩大高等音乐院校教学、科研、创作成果,不断提升学院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探索高校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推进资源共享等方面大有可为。
1.加强与政府的合作沟通,成立城市交响乐团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近年来,许多地区在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很多地区一直缺少一支国内一流的专业乐团。交响乐团是一个城市的名片,表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与亲和力,柏林爱乐、纽约爱乐、维也纳爱乐就是其所在城市的骄傲。在全世界范围内,交响乐已经被公认为是衡量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现代文明的标准,每个城市都以拥有一支甚至几支水平精湛的交响乐队而感到自豪。因为音乐不仅能慢慢改变一个城市,甚至可以改变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鉴于此,任何区域都需要拥有一支专业的交响乐团来诠释和体现区域精神。
多年来,高等音乐院校在提升区域音乐文化品位、引领区域音乐文化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大部分院校同时拥有组建城市交响乐团所需要的软件优势,如人才优势,硬件优势如场地、设备、乐器优势等。因此,应积极利用这些资源成立一支以学院优秀学生为主体的稳定的职业交响乐团。在这一点上,以政府为代表的城市与高等音乐院校的合作具有坚实的基础。
在合作基础上,城市交响乐团将以专业乐团的建制为标准,规模拟定为80人左右,以高等音乐院校优秀学生为主体,以专业演奏技能和舞台表现能力优秀的艺术硕士为补充。乐团聘任驻团指挥一名,采取准职业化形式每周定期排练,并相继邀请国内外一流的指挥家执棒乐团。乐团可以代表地区较好地完成各级各类外事活动以及相关学术交流活动,交响乐团的成熟与发展还可以极大地提升区域音乐文化品位与层次,增加地区在全球音乐文化中的辨识度与知名度,提升城市形象。
2.加强与文化产业的合作沟通,成立各类音乐制作基地
2009年7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关于促进我国音像业健康有序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运用市场机制,集中产业优势资源,鼓励和推动音乐产业集中度高的地区建立音乐创意产业基地(园区),促进民族音乐产品的开发、创作以及关联产业的发展。这一意见的颁布为高等音乐院校与相关企业的合作提供了依据。高等音乐院校要以音乐厅、各类演奏厅等硬件优势为基础,积极整合学院创作、演出(奏)、音乐制作资源,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条件成熟的地区可以考虑与如动漫产业基地等一些文化产业的合作,以原创动漫音乐的创作、录制、出版与发行为主要合作内容,为区域文化创新提供动力支撑。这些合作需要高等音乐院校立足自身资源优势,进一步吸收和引进国内外一流的音乐编辑、制作、经营与管理人才,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由企业或由政府提供前期合作专项资金。如果与文化产业的合作能够实现,那么学生艺术实践工作的手段、内容、范围以及影响力将得到更进一步的拓展和提升。
3.加强与媒体的合作沟通,推荐自身资源优势
高等音乐院校具有很多表演资源优势,其主要体现在拥有丰厚的演唱资源、演奏资源,各院校几乎都有以学生为主体的专业合唱团和各类交响、民族、流行乐团,而且这些乐团几乎都是其所在地区的高水平乐团之一。高等音乐院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展开与媒体资源的合作与沟通,如与电台、电视台、报纸这些传统媒体以及与知名网站等新兴媒体资源的合作。这种合作以院校为资源依托进行媒体上的宣传,最终实现双方共同受益。
合作的形式多种多样,一是常见的各种演出,如交响乐、室内乐、民乐、歌舞等;二是举办各种培训班,培训声乐、器乐、舞蹈人才等;三是组织各种比赛;四是依托媒体平台,制作播出音乐专题节目,类似《百家讲坛》,可以讲解音乐知识、介绍音乐家;五是代表地区参加各类外事任务的随行演出,促进文化交流,展现区域文化形象。
这种合作可以考虑不是联合体合作,而是以市场化的形式运作,以公司层面的运营管理形式合作,高等音乐院校以无形资产入股,媒体以货币形式入股。
除此之外,高等音乐院校还可以从自身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发展需要出发,以合适的载体积极推介、组织各类交流与演出活动。如与各级各类演艺集团联动举办各类“音乐周”、“演出季”,积极与国内兄弟艺术院校和知名艺术团体、文化产业公司联合组成“艺术实践联盟”,借助各类交流平台进一步拓展艺术实践工作的国际舞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提高艺术实践工作的质量、培养高素质的音乐专业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范锐.基于音乐专业学生主体的艺术实践模式思考[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2(06).
[2]罗原.浅析高校艺术院系社会艺术实践[J].群文天地,2012(10).
实习时间:2006.10.9—2006.12.01
指导教师:
指导班主任:
实习生:周建平
实习班级:初一(8)班
实习内容:
根据省教育厅的要求,我们03级师范班本科生将在海南省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进行顶岗支教的工作。遗憾的是我这次没能有这样的机会。我和其他12名同学一起被分配到海口市第七中学从事实习工作。此次实习工作期间,在肖桂湘老师的带领下,大家互相帮助,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教育教学实习任务,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现总结
1充分准备,科学规划。
大三的时候,我们就在韩刚老师的指导下,系统地学习了英语教学的各种理论方法和策略。下学期时,我们已经在海口的各个中学进行见习。使我们对海口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自己已有的教学理念进行反思。而在实习工作前,系里安排了不少专家及在教育第一线的优秀教师的专题讲座,及动员大会。这些都为我们实习工作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思想基础。
前往实习学校前,利用国庆的时间,在实习带队老师指导下,大家一起研究教材,编写教案并试讲。而实习工作的前两周,大家的主要任务是听课。利用这两周的时间,我们不断向指导老师请教,并进行自我反思,深入了解学生情况。所以,在以后实习教学的备课中,我们能结合班级实际对教案进行修改和完善。而指导老师也总能为我们备课中的不足,适时提出建议和意见,这些都成为我们备课过程中的宝贵经验。
2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我们整个实习工作中的重点。一到七中,我们就被分配到初一各班并由任教老师担任我们的指导老师。他们为我们整个实习工作,提供了许多帮助。一方面,指导我们的实习工作。另一方面,不断给我们机会完成教学工作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大家一起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认真备课,独立设计教案,并在试讲中不断提高。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较好地遵循教育教学原则和规律,把握教学大纲,熟悉教材,灵活运用教学法,关注学生动态。从而,不断完善自我的教师素质和教学技能。努力做到,教态自然,语言清晰,板书规范。最终,我们的教学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并得到了学校的好评。
我所在实习的初一(8)班是一个普通班,班上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比较差,英语学习氛围不高。但在课堂教学中,我广泛利用图片和游戏的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意识到自己板书不严谨,教学用语不够清晰,教学指令有时不明确的毛病。不过,通过这次实习,也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丰富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理念。
3批改作业
批改作业是我们实习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是检测教学效果的有效方式之一。我们通过批改作业,更好的了解到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为上课备课和讲学,提供了重要参考。
4课外辅导
周二和周四带读英语早自习,并利用下午自习课的时间,为学生讲解练习。并对,他们练习,乃至课上出现的难点,重点进行剖析。在(8)班,我利用下午放学的时间,为学习基础差的同学补习,为他们以后英语的学习打下了初步的基础,受到了他们的欢迎,增进了师生的感情。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1]以人为本在教育过程中体现为“以学生为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样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自觉地将以学生为本落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键在于坚持“以学生为本”的价值取向。
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什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
首先,“以学生为本”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确价值取向。
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一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人们应该从主体的需要来认识价值,客体能够满足主体某种需要的属性是价值产生的前提条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即是它对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效用和意义,是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中符合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而呈现的一种肯定的意义关系。[2]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诉求是不同的,有的时期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社会价值,有的时期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个体发展价值。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满足不同主体的发展需要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和实现学生个体全面发展两个方面。
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得以发展进步的前提,尊重人、关心人、给人以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一切社会工作的开展要坚持以人为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就要树立 “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是具有充分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是蕴藏着无比潜能的个体,确立学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就要将“以学生为本”贯穿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过程中。“以学生为本”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的正确价值取向。
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必须结合学生自身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学生是主体,“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牢牢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这个核心,将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从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实际状况出发,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引导和学生的主动学习,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不断提高。既然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就应该从学生的自身特点、实际状况出发,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实现教育育人的目标。
再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
教育的本质要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终目标也是实现人得全面发展。坚持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质属性的体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要凸显其教育的特殊性,凸显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着力满足学生正常的的思想政治诉求,又要建立在教育的一般性原理基础上,注重教育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这样才能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功能。人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从必然王国想向自由王国的过渡是终极追求。在新的时代环境下,科技日新月异,产业不断变化升级,劳动逐渐实现从体力向脑力的过渡,实现不断变革。这就要求教育必须培养出与新时代要求相符合的劳动者,培养出具有综合素养和全面发展的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的规定,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则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量上的规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培养出来具有什么样思想政治素质的大学生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全体学生得到发展是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健康成长的要求。每一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和能力,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要求接受适合其个体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实现人生最大的自我价值,关键是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让所有学生都能发展成才。
最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学生为本”不但要让所有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而且这种发展还必须是主动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必须充分重视学生主动性这个内在因素。只有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才能使其充分发挥潜能,实现个体最大限度的发展。让学生主动发展是“以学生为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的真谛。让学生主动发展就是要特别注重学生发展的内发性和能动性。所谓内发性,指学生的发展是出自其内心的要求,而不是被迫的。所谓能动性,指学生在发展中表现出的创造性。因此,我们不但要教给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和伦理道德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自觉获取这些理论知识的能力;不但要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自觉性、主动性等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