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建设工程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12-01 16:58:5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基本建设工程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基本建设工程论文

篇1

〔关键词〕工程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和谐社会;学科体系

中图分类号:f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096(2008)03-0063-04

一、工程建设是一柄双刃剑

工程建设是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只有搞项目建设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就整个社会来说,为了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或精神需求,为了提供公共产品和增加新的就业机会,必须不断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必须不断进行工程建设。就单个企业来说,为了壮大企业的实力,为了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和赢得更多的利润,也必须追加更多的固定资产投资,寻求新的发展项目。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建设和发展更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到处都是建设中的工地,这也是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的标志。

人类社会离不开工程建设,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工程建设在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负面影响。最为显著的负面影响就是工程建设会造成对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破坏。因为要进行工程建设,耕地被占用,森林被砍伐,空气、水源被污染,固体废弃物堆积如山,水土流失,湖泊缩小。人类进入工业化大生产时代后对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是如此巨大,以至于影响到全球的气温和气象。人类对环境的破坏,进一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条件,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和寿命。/

由此可见,工程建设是一柄双刃剑,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会危害人类。充分认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是工程管理的基本问题,也是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问题。为了造福人类,必须进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在工程建设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对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保护。在宏观管理的层面,必须制订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的监管力度。在微观管理的层面,除了进行科学的管理外,还必须增加用于环境保护的投资。

人类有记录的历史已经有五千年了,对地球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按目前的发展速度,人类还能在地球上生存五千年吗?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二、工程建设与和谐社会

党的十七大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并明确提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也就是说,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作为工程管理的专业人员,如何将本职工作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目标联系起来呢?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一个和谐的社会,不仅要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且要求地区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和谐。

工程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直接的关系。项目建设的地区选择,会影响地区之间的经济平衡。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这些发展战略的实施,都直接影响到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平衡,起到缩小地区经济差别的作用。有些重大建设项目的实施,对社会的和谐会产生重大影响。例如青藏铁路的建设,对于西藏的经济发展,对于加强西藏与祖国其他地区的联系,加强国家的统一,有着巨大的作用。再比如西气东输项目、南水北调项目等,都会极大地影响我们地区之间的平衡发展。这就说明,工程建设的正确实施,会直接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正如笔者在前面所提出的,工程建设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可能给人类社会带来负面影响。最为显著的负面影响就是工程建设会造成对环境的破坏。这种对环境的破坏,必然影响自然万物之间的和谐,影响人和自然的和谐,进而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从建设和谐社会这个大目标出发,我们必须在工程建设中采取一切可能和必要的措施来预防和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为了做到这一点,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投入和消耗更多的资源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这种资源的消耗,反映到工程建设的成本中,就表现为工程造价的增加。这种付出是必须的,否则,我们子孙后代就要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就要为治理环境、治理污染付出更大的代价。青藏铁路建设工程和西气东输项目,就为保护环境,保护自然,保护人与自然的和谐,树立了很好的典范。/

有资料显示,我国的环境污染治理并没有达到规定的目标,我国的环境正在继续受到严重的破坏,我国的经济仍然以破坏自然、污染环境为代价而高速发展。这种情况,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目标是背道而驰的。世界银行在其《2020年的中国》研究报告中写到:“在过去的20年中,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化和工业化,使中国加入了世界上空气污染和水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列。环境污染给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代价。从总体上看,中国每年污染的经济损失大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8%。将来,如果不改善人们生存的物质环境,实现中国雄心勃勃的增长目标也只是空洞的胜利。” 《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显示,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 118亿元,占当年gdp的3.05%。而这只是计算了20多项环境污染损失成本中的10项。即使在已核算出的10项损失中还存在着低估和缺项的问题。 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改变这种现实,这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任务了。

三、工程造价的本质

工程造价的本质特征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资源消耗,是用货币表示的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社会资源的消耗量。工程造价管理就是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社会资源消耗量进行的管理。所谓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就是合理确定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社会资源的消耗量。所谓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就是有效地控制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社会资源的消耗量。/

篇2

关键词:建设单位;工程成本控制;问题;措施

Key words: construction units;project cost control;problem;measures

0 引言

工程项目建设周期长、投资大、协作部门多,而目前包括从立项到竣工结算的全过程、全方位的投资管理还没有完全形成,投资管理中的各个层面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从而导致工程投资中损失浪费的现象比较严重。建设单位为了提高工程建设的投资效益和效果,必须在保证工程项目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

1 建设单位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最近几年不少建设单位对项目考察不到位,盲目立项,立项后,在施工过程又缺乏有效控制,导致施工成本超出概算,投资失控。项目建成以后资产折旧额过大,投资回收期无限延长,甚至出现无法收回成本的现象。建设单位将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片面地理解为设计单位的事而不闻不问。

在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重视程度不够,工程设计人员往往偏重于设计质量与功能,不注重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有些设计的安全系数大大超过设计规范要求,由此造成许多投资浪费。有的建设单位在施工图设计过程中审核不严格,对甲、乙方的图纸会审、设计单位的技术咨询的把关也不严。并且在工程建设项目过程中,对工程变更没有进行主动有效控制而导致投资失控。建设工程预结算是一项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核算工作,这项工作很繁琐,需要编审人员认真对待,这就要求编审人员不仅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还要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编审人员总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错误。还有,在结算时施工单位高估冒算现象比较普遍,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获得较多的收入,采用多计工程量、高套定额单价、巧立名目等手段人为地提高工程造价,而不采用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工程质量、创造社会信誉等正当手段。

2 建设单位成本控制具体措施

2.1 设计阶段对工程成本的控制 为了抓好设计工作,应注意一下几个方面。积极开展设计招标。设计方案好、设计水平高的设计单位能设计出工艺流程合理,建筑结构简单,工程造价低廉的工程项目。通过设计招标和方案竞选的方式择优选择好的设计方案和信得过的设计单位。充分运用价值工程优化设计方案。针对同一个建设项目而言,可以有不同的设计方案,设计方案不同工程造价就不同,通过价值工程对方案的比较,功能相同的选择造价最低的,或造价相同的我们选择功能最优的设计方案。适当提高设计费用,奖励设计人员,为降低工程造价提供可能。一旦设计概算形成后,建设方可以以要求设计方在概算的基础上若能使施工图预算造价每降低多少个百分点,就奖励设计人员相应的工程造价费用作为设计费,以这种方式调动设计人员的积极性,尽量多计算、多画图,充分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来降低工程造价。

2.2 投标阶段对工程成本的控制 建筑工程采用招投标是降低工程造价的一个好方法。它比直接发包要降低造价15到25个百分点。通过招投标选择施工单位或材料供应商对控制项目投资、质量和进度都非常重要。招标工作应遵循公平,公开,公正,诚信的原则;对影响工程造价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然后编制招标文件;合理低价者中标,不过也不能绝对低价中标,以避免低于成本价而恶意竞争。

2.3 制定严密有效的合同条款 对工程变更及索赔实行有效控制是在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的关键。针对当前工程量清单报价的方式,施工单位往往采取低价中标,索赔赢利的方式承揽工程。作为设单位应该事前把关,主动监控,严格审核工程变更,特别是要严格控制增加投资的变更,减少不必要的工程费用支出,避免投资失控;合同双方应严格遵守合同约定,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限、内容认真履行好各自的义务,避免违约索赔,从而有效控制成本。

2.4 在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 在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对施工技术方案做好论证的基础上鼓励建设单位广泛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办法等,最大限度节约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益。对由建设单位供应的材料要做好详细的计划,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及合同约定,合理、及时供应,若超前采购将造成资金的积压、增加保管费用及材料的贮存损失,若供应不及时将影响工程进度,还将造成建设单位的索赔。

2.5 在工程决算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 这个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比较重要的阶段,也是最后阶段,其工作就是对工程竣工决算的审核。该项工作主要由工程审核人员根据合同,预决算结算单、相关定额,竣工资料,国家或地方的有关法规法规为依据,对送审的竣工决算进行核实。如果是中小型企业也可以委托给审计事务所施行。建设工程预结算的审核是一项繁琐而又细致地技术工作,审核人员必须具有预算技术、建筑设计、施工技术、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较高的预决算业务能力等专业技术知识。

在工程决算的审核上,审核的难点之一是隐蔽工程的签证,且隐蔽工程的签证在可审工程造价中国占较大比重,由于施工后不能看到,只有依据相关资料及签证,而有些签证很不规范,具有较大的人为性,必须以有效签证作为结算审核的依据。据统计目前施工单位提交的工程结算,一般都能核减15%左右,有的甚至更多。因此建设方对施工单位的结算进行认真审核显得非常必要。

3 结语

建设项目的成本控制是一项细致、复杂的工作,在项目管理机构中,应要求各个阶段每位项目管理人员都具备多项技能的素质,既要懂工程方案设计、质量检查、进度监督,还要会成本核算和控制。每个员工都要有成本节约意识,全体人员都要明白自己为降低建设项目成本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以及应负的责任和目标。这样,对建设成本的控制才有效果。

参考文献:

篇3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 construction units are facing increasing competitive pressure, if do not have enough capital and technical level, it is very hard in intense market occupies a space for one person.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period is longer, the construction unit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oject, it must be cost effective control. Construction units for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control to planning, and through cost control improve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Key words: construction unit; project cost control; problems;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L372+.3 献标识码:文章编号:2095-2104(2013)1-0020-02

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较长,建设单位为了进一步完善工程建设的质量,就必须要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工程项目涉及的部门较多,如果不能做到有效的控制,那么建设单位就很难将各项费用控制在计划之内,导致大量的投资浪费。

目前,我国主要实施的体制是工程量清单计价。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从产品质量到价格的竞争成为各大企业之间的主要竞争模式,这种竞争模式是根据市场的需求逐渐过渡的。工程量清单计价体制的实施比传统定额计价体制更加低廉,工程造价可降低5%~15%,建筑单位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工程造价之低,给建筑单位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再加之招投标价格偏低,建筑单位的发展遇到了严重的挑战,此时就要改善成本管理,用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建设单位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些建设单位对项目考察不到位,盲目立项,立项后,在施工过程又缺乏有效控制,导致施工成本超出概算,投资失控。项目建成以后资产折旧额过大,投资回收期无限延长,甚至出现无法收回成本的现象。建设单位将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片面地理解为设计单位的事而不闻不问。

在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重视程度不够,工程设计人员往往偏重于设计质量与功能,不注重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有些设计的安全系数大大超过设计规范要求,由此造成许多投资浪费。有的建设单位在施工图设计过程中审核不严格,对甲、乙方的图纸会审、设计单位的技术咨询的把关也不严。并且在工程建设项目过程中,对工程变更没有进行主动有效控制而导致投资失控。建设工程预结算是一项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核算工作,这项工作很繁琐,需要编审人员认真对待,这就要求编审人员不仅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还要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编审人员总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错误。还有,在结算时施工单位高估冒算现象比较普遍,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获得较多的收入,采用多计工程量、高套定额单价、巧立名目等手段人为地提高工程造价,而不采用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工程质量、创造社会信誉等正当手段。

1.1 对工程成本管理认识上的误区

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是指在整个工程项目实施工程中,为确保项目的成本控制,在批准的成本预算内所进行的一切管理。工程成本管理是一个全员全过程的管理,目标成本要通过施工生产组织和实施过程来实现。成本管理的主体是施工组织和直接生产人员,而不是财务会计人员。长期以来,有些企业的经理一提到成本管理就想到这是财务部门管的事情,有些工程项目经理简单地将项目成本管理的责任归于项目成本管理主管或财务人员。其结果是技术人员只负责技术和工程质量,工程组织人员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材料管理人员只负责材料的采购和点验、发放工作。这表面上看起来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各司其职,唯独没有了成本管理责任。生产组织人员为了赶工期而盲目增加施工人员和设备,必然会导致窝工现象发生而浪费人工费;技术人员现场数据不精确,必然会导致材料二次倒运费的增加;而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采用可行但不经济的技术措施,必然也会使成本增大。由此可见,财务人员是成本管理的组织者,而不是成本管理的主体,不走出这个认识上的误区,就不可能搞好工程成本管理。

1.2 缺乏成本竞争意识,市场应变能力差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建筑市场招标竞争激烈。面对市场竞争的沉重压力,不少施工企业盲目揽任务,不惜赔血本中标,使企业陷入越干越亏的境地;有的企业不计成本盲目铺展,贷款垫资施工,结果使企业背上沉重的包袱,危及企业的生存发展。这些企业在经营决策时,忽视最基本的市场调查,缺乏最基本的成本管理意识,导致大量的无效成本增加,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3 成本管理意识淡薄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普遍存在着重事后轻事前、重静态轻动态、重短期轻长远、重数量轻质量、重局部轻全局、重具体轻宏观、重现象轻本质、重内部轻外部、重战术轻战略的弊病。有的企业受“成本无法再降低”的思维定式束缚,习惯于按传统思想观念想问题、办事情,靠完成产值、扩大投资、谋求业主多计价来实现成本盈利,忽视了企业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组织及企业成本管理追求极限的基本特征。

1.4 缺乏完善的责权利相结合的奖励机制

目前有些施工企业因为各部门岗位责权利不相对应,以致出现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即使兑现了也是受奖的不公,受罚的不服。特别是有些国有施工企业长期受大锅饭思想的影响,对本该受重奖的人员,意思一下就算了;对本该受处罚的人员,碍于情面批评一下了事。这种只安排工作而不考核其工作效果,或者只奖不罚、奖罚不到位的做法,不仅会严重挫伤有关人员的积极性,而且会给今后的成本管理工作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为职工所关心的,就是企业的责任权利相结合原则是否有力度。

1.5 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和竞争机制

在传统计价模式下的成本管理是预算成本管理,是以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社会平均水平制定的工程预算定额为主要计价依据来核算,施工企业在招投标时不承担价格风险,其成本价格反映的是社会平均水平,即社会平均成本、措施费用包括在定额子目中,在计价时按照工程造价管理机构的有关规定及定额中的基础价格计价,没有反映企业的真正水平,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和竞争机制。

1.6成本核算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传统的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主要是根据财务部门的决算报告,这种核算体制经常因业务人员提出报告的时效性滞后而无法发挥成本管理的作用。由于缺乏成本管理中的事前预测和过程控制,只能靠制度被动地“卡”。一旦反映在财务帐面上成本失控,已是既成事实,无可挽回。这种管理模式,与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相差甚远。

1.7成本管理的方法落后,管理理念陈旧

目前,有不少施工企业工程干完后成本才被反映出来。这种成本管理方法不能及时收集、传递、处理、储存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大量数据信息,无法对成本信息做到正确的选择与使用;不能及时准确地发现成本管理中所存在的根本问题及原因,难以对症下药,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成本,使效益大量流失。

上述问题在我国施工企业中普遍存在,已经成为制约这些企业向前发展的“瓶颈”。在清单环境下,一旦合同价款确定,工程造价就基本确定了,施工企业只有在项目成本控制上下功夫,最大限度地把成本控制在清单范围内。如果施工成本过高,必然是以降低企业经济效益为代价。如果继续沿用以前的管理方法,以上问题不及时解决,企业最终将面临被淘汰的命运。相信每个企业都不希望成为被淘汰的对象,那出路最根本的是要加强施工成本控制。

2建设单位成本控制具体措施

2.1 设计阶段对工程成本的控制

为了抓好设计工作,应注意一下几个方面。积极开展设计招标。设计方案好、设计水平高的设计单位能设计出工艺流程合理,建筑结构简单,工程造价低廉的工程项目。通过设计招标和方案竞选的方式择优选择好的设计方案和信得过的设计单位。充分运用价值工程优化设计方案。针对同一个建设项目而言,可以有不同的设计方案,设计方案不同工程造价就不同,通过价值工程对方案的比较,功能相同的选择造价最低的,或造价相同的我们选择功能最优的设计方案。适当提高设计费用,奖励设计人员,为降低工程造价提供可能。一旦设计概算形成后,建设方可以以要求设计方在概算的基础上若能使施工图预算造价每降低多少个百分点,就奖励设计人员相应的工程造价费用作为设计费,以这种方式调动设计人员的积极性,尽量多计算、多画图,充分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来降低工程造价。

2.2 投标阶段对工程成本的控制

建筑工程采用招投标是降低工程造价的一个好方法。它比直接发包要降低造价15到25个百分点。通过招投标选择施工单位或材料供应商对控制项目投资、质量和进度都非常重要。招标工作应遵循公平,公开,公正,诚信的原则;对影响工程造价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然后编制招标文件;合理低价者中标,不过也不能绝对低价中标,以避免低于成本价而恶意竞争。

2.3 制定严密有效的合同条款

对工程变更及索赔实行有效控制是在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的关键。针对当前工程量清单报价的方式,施工单位往往采取低价中标,索赔赢利的方式承揽工程。作为设单位应该事前把关,主动监控,严格审核工程变更,特别是要严格控制增加投资的变更,减少不必要的工程费用支出,避免投资失控;合同双方应严格遵守合同约定,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限、内容认真履行好各自的义务,避免违约索赔,从而有效控制成本。

2.4 在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

在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对施工技术方案做好论证的基础上鼓励建设单位广泛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办法等,最大限度节约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益。对由建设单位供应的材料要做好详细的计划,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及合同约定,合理、及时供应,若超前采购将造成资金的积压、增加保管费用及材料的贮存损失,若供应不及时将影响工程进度,还将造成建设单位的索赔。

2.5 在工程决算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

这个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比较重要的阶段,也是最后阶段,其工作就是对工程竣工决算的审核。该项工作主要由工程审核人员根据合同,预决算结算单、相关定额,竣工资料,国家或地方的有关法规法规为依据,对送审的竣工决算进行核实。如果是中小型企业也可以委托给审计事务所施行。建设工程预结算的审核是一项繁琐而又细致地技术工作,审核人员必须具有预算技术、建筑设计、施工技术、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较高的预决算业务能力等专业技术知识。

在工程决算的审核上,审核的难点之一是隐蔽工程的签证,且隐蔽工程的签证在可审工程造价中国占较大比重,由于施工后不能看到,只有依据相关资料及签证,而有些签证很不规范,具有较大的人为性,必须以有效签证作为结算审核的依据。据统计目前施工单位提交的工程结算,一般都能核减15%左右,有的甚至更多。因此建设方对施工单位的结算进行认真审核显得非常必要。

2.6 全员项目成本控制

项目成本的全员控制,是指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成本控制体系,按照成本管理责任制进行职责分工,将成本目标分解落实到部门、班组及个人,防止成本控制人人有责而人人不管。项目工程成本全员控制主要应建立项目经理、技术主管、施工员、预算员、财务及成本人员、材料员、机械管理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和其他人员的成本控制责任等。面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施工企业的每一位员工和管理者应尽快树立起成本管理意识,从思想上认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真正树立起全员成本控制的观念。

2.7 建立健全责权利相结合的目标责任成本管理体制

坚持责任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奖罚分明,是促进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健康发展的动力,是实施低成本战略的重要武器。企业的管理层,应当制定和完善本企业的成本责任制和监督考核机制。在下达承包任务时,不仅将质量、工期、安全等控制指标写入任务书中,而且将成本控制指标也写入其中。对于完成任务较好的项目部给予合同额一定百分比的奖励;反之,对于未完成任务的项目部,应查明原因,总结教训,给予一定的处罚。这样不仅在企业内部有效地引入竞争机制,而且有利于企业搜集、积累成本管理的资料,为企业定额的编制及今后的成本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8 必须树立新的成本管理理念

施工企业从工程信息跟踪、投标中标开始,经过组织施工生产到全部工程完工、项目解体为止,整个运行过程都将影响成本的变化。而现代企业成本管理正是紧紧围绕影响成本变化的各个环节,从传统管理模式向成本的事前预测决策、事中控制调节、事后分析考核兑现转变。成本管理范围的变化,决定着成本管理质的变化,而这种范围和质的变化则是成本管理创新上的一次飞跃。因此,成本管理由生产经营决定成本,逐渐向成本干预生产经营的开拓型成本管理方向发展;向企业的预测决策领域渗透;向技术质量管理等方面扩展。成本管理对象除生产成本外,已逐步扩展到预测决策成本、技术成本、质量成本、安全生产成本、方案设计成本、体制机制成本、人才培养成本等。既有事前、事中的成本管理,又有事后的成本管理;既有对已发生的实际成本进行核算,又有对未发生的成本或可能发生的成本进行预测;既有以财务收支数据为依据的成本报告,又有以方案、工期、质量、安全、技术、无形资产等数据为依据的成本报告。这些新的成本管理理念,必将从生产成本扩展到企业的各个领域,并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扩展。因此,树立新的成本管理理念将是搞好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

3结语

项目管理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技能和综合素质,在面对复杂而细致的成本控制工作时可以游刃有余,各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如方案设计和质量监督等,面对这些工作要做到了如指掌,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成本控制。除此之外,建筑单位的每个员工要从自我做起,树立主人翁责任感,将节约成本作为自己的一项工作自觉执行,要充分理解节约成本的意义,有条不紊的开展这项工作。只有员工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才能够使企业的成本控制有所成效,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徐.探析工程建设项目成本控制的几个要点[J].山西建筑,2010.8.

[2]孟维欢.浅谈如何控制工程建设成本[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0.6.

篇4

学好工程审计类课程是开展基本建设审计工作的重要基础,对于学员掌握基本建设项目价格计量的原理和方法,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提高基本建设审计工作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其教学特色具体表现为:

1.1知识面宽、结构系统

教学内容中除了涵盖工程、财务、审计、计量等专业内容外,还囊括了《房屋建筑学》、《工程财务学》、《工程经济学》、《工程项目管理》、《建设工程招投标》等诸多课程的内容,不仅涉及工程技术,而且与国家的方针政策有密切的关系,在它所研究的对象中,既有实际问题,又有理论问题,既有技术问题,又涉及方针、政策。从建设项目的立项、可行性研究到招投标、设计、施工、验收交付使用,从工程理论、工程计量到财务知识再到审计实践,跨越了多门学科,因此本课程知识面宽、知识结构系统,是一门技术性、专业性、实践性、综合性和政策性都很强的课程。

1.2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教学中,我们引导学员从对建筑工程的初步认识,到工程量的计量,再到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最后上升到对基建项目全过程的审计;从识图、绘图到工程管理、计量计价,再到审计监督,这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该课程是以建筑工程为基础的,而图纸是从设计到实务的媒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始终是围绕建设项目的图纸逐渐展开的,要求学员不仅能读懂图纸,而且能从一个完整的图纸案例中计算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进而逐步培养学员从事基本建设审计的能力。

1.3前呼后应、温故知新

该课程是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建设工程造价、工程建设定额、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计量、工程量清单计价、招投标、工程价款结算与竣工决算等是一个完整而系统的知识体系,在内容上表现为前呼后应,连贯性很强,在课程的案例教学中,要把这些知识串联起来,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审计实践教学很难开展,因此要求学员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这样才能做到前呼后应、温故知新。

2工程审计类课程教学要求及现状

由于工程审计类课程的特殊性,要求承担授课任务的教员不仅应该具有相当深厚的财务和审计知识外,还必须在建筑工程专业方面有相当坚实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随着学院教学条件的不断完善,我们也具备了实行教学新模式的条件,具体表现为:

2.1知识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

从事工程审计类课程教学的教员分别具有财务、审计、工程管理、建筑工程、城市规划等专业背景和实践经验,承担本课程教学的教员几十年来对专业教学认真钻研,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不仅能从理论上指导学员,而且能将基本建设审计实践全过程的案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有条件实行系统教学法,真正培养出高素质复合型的审计人才。

2.2教学设计合理、内容与时俱进

承担本课程教学的教员在教学设计上,以图纸为主线,核心是引导学员学会土建工程施工图预算的编制和装饰工程概预算的编制,并在次基础上熟悉基本建设审计的内容和方法。该课程不仅涉及工程技术,而且与国家和的方针政策也有密切的联系,既有实际问题,又有理论问题,该课程的理论性、实践性和政策性都很强,教员能结合国家、颁布实施的最新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及时更新了教学内容,使得该课程的授课素材始终与时俱进。

2.3教学科研相长、创新平台有力

鼓励本科生参加科研,通过科研提高学员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应结合实际,根据实际需要,让部分学员到实习单位结合实际工作做课程设计和论文。加强与审计部门、审计事务所的联系,共建实习基地,搭建院校和实习单位的联合育人创新平台。让学员在部队工程审计人员的指导下,亲身从事基本建设审计工作,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审计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3工程审计类课程教学新模式的构建与探讨

工程审计类课程涉及工程领域,因而使本类课程的授课具有独具一格的特色。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即实行系统教学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并突出军事特色。

3.1理论教学设计

工程审计类课程的内容,涉及工程概预算、工程量清单计价、工程经济学、工程合同管理以及工程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考虑到学员已具备一定的相关学科基础,因此,理论教学方面着重讲授与审计相关的基本建设审计知识和工程技术知识,对于重点概念、原理、理论和方法,要详细讲解,注意理论知识形象化、定量化;对于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要求学生扎实掌握,避免给对应内容的实践环节以及将来的实际工作留下隐患。实施新的教学模式后,考核方式也应发生变化,考试内容应以考核学员动手能力为主,考试方法由闭卷改为开卷。课程教学的学时和考核标准应合理设置,本课程的考核标准,可采取631式,即期末考试成绩占60%,课堂讨论发言、实践活动表现等占30%,平时作业、考勤等占10%。期末考试卷面内容既包括理论教学方面的基本原理方法,又涉及实践教学中的案例分析,注重学员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通过考试内容与方法的改革,调动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3.2实践教学设计

在实践教学教法方面,转变观念,切实认识实践教学重要性,做好实践教学改革的基础性工作。前期我们已做过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在案例教学法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我们现有的案例资料已显陈旧,不仅现行规范有了很大的变化,计量计价标准和依据也有了更新和改革,而现有的综合案例知识以勾画出计量计价部分为主,并没有涉及建设工程全过程的审计等相关内容,因此,找到一个最新的、完整的建筑工程的综合审计案例必不可少,这也是我们整个教学计划实施的关键环节,所以我们必须全员动员,积极行动,查找典型的、运作规范并且具有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基本建设审计案例,并向相关单位申请协助,调取所需素材资料。最好是搜集我院新建项目,这样不仅可以直接获取相关资料,看到工程实体,也容易找到全程参与管理与建设的相关人员,可以在授课过程中聘请他们到课堂进行实例讲解。对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综合应用,采用以实际案例教学与研讨式教学为切入点,加强学员之间、师生之间多向沟通,帮助学员弄清相关因素之间各种复杂关系,引导学员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如何应用相应的理论知识求解问题。从课堂的案例教学过渡到课外的实践环节,这一环节不仅训练学员知识的应用能力,而且锻炼学员与人协作、有效沟通和逻辑思维等能力等,提高学员的主体意思和积极主动性,促进学员的个体思维和个体能力的只有发展,培养学员独立人格与综合素质。

篇5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基建工程投资主体逐渐趋向多元化,利益格局的变化使得基建工程的财务审计成为必需。基建工程财务审计是对基本建设工程进行经济监督的一项很重要的经济监督形式,是做好基建工程效益审计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基建工程财务审计作为一项成本控制的有效方法,在监督投资工作、做好项目管理与控制方面发挥着积极地作用,有效地提高了基建工程的投资效益,下面将就基建工程财务审计的重点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明确基建工程各项费用

基建工程财务审计的重点首先是明确各项费用的情况,主要包括几下几个方面:第一,基建工程的资金来源。财务审计要对项目的各项资金来源审核清楚,审计基建工程的资金来源是否正当,在使用中是否出现资金缺口,是否能保证基建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资金及时到位,同时还要对工程后期的投资情况进行审计。第二,会计核算。基建工程的财务审计需要对工程项目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会计核算,审查财务收支情况是否按照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第三,资金的使用。基建工程的资金使用情况是否按照预算执行,控制投资计划范围内使用。是否符合工程建设的规范,在施工过程中是否出现超支或者是挪用资金、随意浪费的现象,对这些情况都要进行财务审计工作。第四,财务凭证。基建工程的财务审计还要审查与建设工程相关的会计账簿、财务报表等的记录是否真实,是否出现缺损、记录是否规范。第五,要明确基建工程的债权债务关系,对施工过程中的财务往来做好财务审计工作。

二、审查合同的签订以及执行情况

基建工程项目的实施要遵循先订立合同、后施工的原则,因此,财务审计的重点也包括审查合同的订立以及执行情况。首先,要对合同的条款进行审查,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且关于定额套用、材料供应、费用计取、结算方式、以及违约责任等的条款是否符合施工建设的要求进行审查。其次,还要对基建工程施工建设的相关单位是否严格符合合同条款的要求、是否缴纳足额的保证金进行审查,基建工程的预付材料款以及工程款是否按照合同规定的时间要求与金额要求进行支付,对合同的这些规定都要进行审查。再次,还要审查是否出现违法转包与分包的情况,审查相关的财务资料,根据资金的流向以及会计核算方式来判断是否出现违法转包、分包的情况,同时,还要对非法利益分配进行审查。

三、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财务审计

基建工程的财务审计的重点是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财务审计,从而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完工以及保证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审查施工单位的工程款与发包方的支付的是否一致,审查基建工程项目的各个款项有无出现资金挪用的情况,是否都用在建设项目上。第二,基建工程的财务审计还要对施工现场的日记账、资金的收支情况进行审计,还要对报销凭证进行审查。第三,还要对建设项目的利润是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审计,避免出现利润过高或者是利润过低的问题。

四、对基建工程的项目成本进行财务审计

基建工程财务审计的重点还需要对工程项目的成本进行审计。首先,要审查建设工程项目的成本核算是否符合会计制度的要求,成本核算的实施对基建工程项目的管理是否有利,同时,还要审核工程项目的成本的归集、投资的核算以及工程的成本核算是否合法、真实,基建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的财务审计以及内部的管理是否管理良好。其次,还要对工程项目的工程款的结算进行审计,是否随意抬高造价成本、变更建设的内容,有无虚报工程款、重复计算以及其他不利于工程款结算的情况。

五、其他相关项目的审计

(1)工程物资管理进行审计,其审查项目主要包括:要对库内的设备、材料等及时的进行检查,并对出现的技术以及质量问题及时进行维护和保养,同时,要正确的计算设备材料的实际成本,出入库手续是否完备、齐全,定期对工程物资进行盘点。工程项目竣工后对,及时对结余设备、材料物资进行退库管理,也是基建工程财务审计的重点项目。

(2)基建工程决算的审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一是收集相关的决算审计资料文件,包括项目立项文件、各类工程合同、物资采购以及各种招投标等资料;二是对构成资产的建筑工程、设备价值、安装工程费、其他费用等内容的真实性、合规性进行审查,关注资本化利息计算是否准确;三是材料物资的超领或结余情况的账务处理;四是对固定资产的实物盘点情况,确保资产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六、结语

基建工程建设的根本是工程的质量问题,为了更有效地提高基建工程的投资效益,做好财务审计工作是很有用的。但是在实践中,往往由于很多方面的原因,使得基建工程的财务审计存在很多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坚持财务审计的原则,并积极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做好基建项目的财务审计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审计能力,从而更好地保证基建工程的质量,为我国的建设事业创造一个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篇6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基建工程投资主体逐渐趋向多元化,利益格局的变化使得基建工程的财务审计成为必需。基建工程财务审计是对基本建设工程进行经济监督的一项很重要的经济监督形式,是做好基建工程效益审计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基建工程财务审计作为一项成本控制的有效方法,在监督投资工作、做好项目管理与控制方面发挥着积极地作用,有效地提高了基建工程的投资效益,下面将就基建工程财务审计的重点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明确基建工程各项费用

基建工程财务审计的重点首先是明确各项费用的情况,主要包括几下几个方面:第一,基建工程的资金来源。财务审计要对项目的各项资金来源审核清楚,审计基建工程的资金来源是否正当,在使用中是否出现资金缺口,是否能保证基建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资金及时到位,同时还要对工程后期的投资情况进行审计。第二,会计核算。基建工程的财务审计需要对工程项目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会计核算,审查财务收支情况是否按照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第三,资金的使用。基建工程的资金使用情况是否按照预算执行,控制投资计划范围内使用。是否符合工程建设的规范,在施工过程中是否出现超支或者是挪用资金、随意浪费的现象,对这些情况都要进行财务审计工作。第四,财务凭证。基建工程的财务审计还要审查与建设工程相关的会计账簿、财务报表等的记录是否真实,是否出现缺损、记录是否规范。第五,要明确基建工程的债权债务关系,对施工过程中的财务往来做好财务审计工作。

二、审查合同的签订以及执行情况

基建工程项目的实施要遵循先订立合同、后施工的原则,因此,财务审计的重点也包括审查合同的订立以及执行情况。首先,要对合同的条款进行审查,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且关于定额套用、材料供应、费用计取、结算方式、以及违约责任等的条款是否符合施工建设的要求进行审查。其次,还要对基建工程施工建设的相关单位是否严格符合合同条款的要求、是否缴纳足额的保证金进行审查,基建工程的预付材料款以及工程款是否按照合同规定的时间要求与金额要求进行支付,对合同的这些规定都要进行审查。再次,还要审查是否出现违法转包与分包的情况,审查相关的财务资料,根据资金的流向以及会计核算方式来判断是否出现违法转包、分包的情况,同时,还要对非法利益分配进行审查。

三、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财务审计

基建工程的财务审计的重点是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财务审计,从而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完工以及保证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审查施工单位的工程款与发包方的支付的是否一致,审查基建工程项目的各个款项有无出现资金挪用的情况,是否都用在建设项目上。第二,基建工程的财务审计还要对施工现场的日记账、资金的收支情况进行审计,还要对报销凭证进行审查。第三,还要对建设项目的利润是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审计,避免出现利润过高或者是利润过低的问题。

四、对基建工程的项目成本进行财务审计

基建工程财务审计的重点还需要对工程项目的成本进行审计。首先,要审查建设工程项目的成本核算是否符合会计制度的要求,成本核算的实施对基建工程项目的管理是否有利,同时,还要审核工程项目的成本的归集、投资的核算以及工程的成本核算是否合法、真实,基建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的财务审计以及内部的管理是否管理良好。其次,还要对工程项目的工程款的结算进行审计,是否随意抬高造价成本、变更建设的内容,有无虚报工程款、重复计算以及其他不利于工程款结算的情况。

五、其他相关项目的审计

(1)工程物资管理进行审计,其审查项目主要包括:要对库内的设备、材料等及时的进行检查,并对出现的技术以及质量问题及时进行维护和保养,同时,要正确的计算设备材料的实际成本,出入库手续是否完备、齐全,定期对工程物资进行盘点。工程项目竣工后对,及时对结余设备、材料物资进行退库管理,也是基建工程财务审计的重点项目。

(2)基建工程决算的审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一是收集相关的决算审计资料文件,包括项目立项文件、各类工程合同、物资采购以及各种招投标等资料;二是对构成资产的建筑工程、设备价值、安装工程费、其他费用等内容的真实性、合规性进行审查,关注资本化利息计算是否准确;三是材料物资的超领或结余情况的账务处理;四是对固定资产的实物盘点情况,确保资产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六、结语

基建工程建设的根本是工程的质量问题,为了更有效地提高基建工程的投资效益,做好财务审计工作是很有用的。但是在实践中,往往由于很多方面的原因,使得基建工程的财务审计存在很多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坚持财务审计的原则,并积极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做好基建项目的财务审计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审计能力,从而更好地保证基建工程的质量,为我国的建设事业创造一个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篇7

 

高校基建档案是科技档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1993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至今,高校档案管理基本按照这两个“蓝本”执行,而社会上档案观念的转变、监理制度的实施、对基建工程审计的加强,使基建档案的特点与十几年前相比有了很大变化,也导致目前基建档案的库存状况存在一些不太合理的地方,所以基建档案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亟须改进。

基建档案是指在基建管理和工程项目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学校基础设施的扩建、新建;后勤服务中心对基础设施的维护和修理、危房鉴定、房产部门办理房产证,以及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和经济纠纷的调解等方面,由此可见基建档案的重要性。

要更进一步科学化地管理好基建档案,必须充分认识高校基建档案的特点。

一、高校基建档案的特点

目前高校投资主体多元化,多元化也必然带来管理的多重性,从而增添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社会性,对高校基建档案自身的质量、项目的齐全性、数据的准确性、查找的方便性都提出了更高地要求,而抓住基建档案的特点,是高校基建档案管理的关键所在。主要有以下七点:

①专业性,集中表现在基建档案的形成领域和内容性质都具有鲜明的专业特点。

②成套性,基建工程是以一个独立的工程项目为对象进行的,规律性地形成了一系列相关科技文件。硕士论文,档案管理。在基建项目建设过程中,包含了从提出项目建议书、可行性分析报告、编制初步设计、编制设计文件、进行地质勘查、设计招标、签订合同等全过程文件,要把整个工程的来龙去脉清楚显现。

③现实性,是指它具有较强的现实使用性。其它文件材料归档后,基本上完成了现行功能,多半是用来历史查考,而基建档案则不同,它不仅没有退出现行使用过程,而是在较长时期内发挥现行效用。

④广泛性,档案材料的来源十分广泛,从工程项目建议书到竣工验收,档案材料来源涉及到政府部门审批、设计部门论证设计、施工单位实施建设、监理单位监督管理、质监部门质量评定以及材料、设备供货单位的合格证书、检验报告等等都使基建档案材料具备了广泛性特点。

⑤复杂性,基建档案涉及地质、气象、环保、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供变电、消防等多种专业内容,这些专业有机地融合才能完成一个建筑单位工程,也带来了专业内容的复杂性。

⑥庞大性,基本建设项目,由于投资规模往往较大,参与单位多,涉及专业广,以及项目归档文件套数多等因素,使得最终形成的基建档案数量远比其他技术活动行程的档案多。硕士论文,档案管理。

二、高校档案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管理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施工图纸的变更部分没有重新绘制到竣工图纸上;项目文件涉及单位多,收集不齐全;学校立卷制度不细致等等;从大方面讲主要存在于三个方面:

①档案意识不强,归档材料质量不高。高校基建部门以及主管领导对基建档案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由于思想认识不足宣传力度不够,致使一些基建管理人员严重存在着“重建设、轻档案”的思想。在实际工作中,能经常发现有些工程项目档案内容丢失,图物不符,不少材料分散在承办人和技术人员手中,其中设计变更、施工记录等的遗失最为常见。严重者还有管理人不交接、不存档,“人在资料在,人换资料失”的现象。一般情况,高校仅能做到目录级管理,即只能在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上检索到目录,没有相应的材料和电子资料。具体材料又常常是复印件或者用铅笔、圆珠笔书写等不符合归档要求的材料。硕士论文,档案管理。对于一些隐蔽工程、地下管网工程等也普遍存在没有及时记录和编制准确的资料、数据等竣工档案。

②管理制度不严格,缺少制度保障。硕士论文,档案管理。虽然国家自1994年1月1日全面要求实施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和《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但由于基建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缺乏统一的约束机制和调控手段,导致档案工作难落实,管理人员敷衍了事,消极应付;归档滞后、拖拉甚至遥遥无期。除此之外,在人员、设备经费保障上也不能满足,对专(兼)职人员不能进行定期培训,在这些需要经费支持的工作中,学校往往投入的专项费用很少甚至没有,这些都是缺乏有效管理和约束机制造成的。

③ 缺乏档案专业人员。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在进行“新校区”建设,基建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的人员较少,能分配给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更是严重不足,既熟悉基建业务又熟悉档案管理知识的人员更是少之又少。而作为一名基建档案管理工作者,应能在了解基建工作流程的基础上,掌握文字信息处理技能和熟悉数据库技术,因为“新校区”建设工程浩大,没有相应地信息化管理手段易导致资料的遗失,这一点普遍存在于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

三、高校基建档案管理的对策办法

①制度要健全,约束机制要完善。根据《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细则实施是不够的,要根据每个工程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建立好符合学校或者基建部门特点的制度,它并不是按部就班。基建档案是一项专业很强的工作,集科学性、严谨性、特定性于一体,力求完整、齐全、系统、准确。首先,要建立档案管理组织结构和明确岗位职责,不仅在校级有管理机构,而且基建部门也应设立专人负责,两者既有分工,又有合作。这样才能提高档案收集的准确性,减少收档人员工作强度。

②执行要坚决,归档管理要同步。硕士论文,档案管理。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这是做好基建档案管理的关键。因此,要制定严格的检查和交接制度。按章管理,能使基建档案工作纳入系统化、规范化的轨道。基建档案资料主要是在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提高档案的卷宗质量,应坚持基建档案“三纳入”、“三同步”管理。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加入比如:每月技术例会检查,重点工作归咎;档案管理部门参加成果鉴定,工程竣工验收,专家会谈等活动。做到边施工边整理,软硬件同步进行,保证竣工时,竣工档案完整齐全,从而使归档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③领导观念更新,硬件投入加大。搞好基建档案管理工作,需要领导重视,领导实实在在的支持是搞好档案管理的工作关键,只有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支持,才能将基建档案纳入工作计划,进行统一管理,分配各科室工作,形成网络,责任到人。硕士论文,档案管理。同时,逐步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提高学校基建档案管理部门和立卷归档单位的工作效率,把繁重的组卷、调卷、抄写卷内目录等手工操作中解脱出来,逐步变手工操作为方便快捷高效的办公自动化管理,添加必要的计算机、复印机、扫描仪等等。

④多方协作,建立信息化管理制度流程。由于基建档案牵扯单位较多,常涉及政府部门、施工单位、监理部门、质检部门等,因此需多方密切合作。为提高工作效率,必须进行信息化管理,建立信息化管理制度。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基建投资日益增大,建设工程也逐年增多,建设工程档案管理也越来越复杂。因此在日后的工作中,要不断发现问题,不断创新,为学校基本建设做好重要的历史记录,适应形势,满足学校的整体需求。

参考文献:

[1]缪长江.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2010年第二版

[2]黄福如.高校合并后基建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文教资料,2007,(8)

篇8

为了加快粮食产业化的发展,提升粮食经济运行质量,国家启动了粮食物流园区建设,并已在部分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规划建设了数十个项目。由于粮食物流园区投资大(一般投资在5亿至20亿元人民币)、项目构成复杂和建设周期长,导致项目投资易超出概算,即建设行业的“三超”现象。本文结合上海某大型粮食物流园区(以下简称“A园区”)概算的调整,分析导致超概算的原因,并提出调整概算原则和调整的主要内容,从而对类似工程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1超概算原因分析

1.1 人工、材料及设备市场价格的变化

由于近几年国家发改委价格指数为零,编制概算都不计价差预备费。概算从编制年到项目实施阶段要经过一定的年限,这期间建筑材料、燃料、钢材等价格都会发生一定变动。如就“A园区”而言,初步设计概算依据2004年7月上海建设工程标准与造价信息编制,施工高峰期为2007年,此期间人工、材料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1.2 建筑规模、标准和内容变化

工程建设单位为了提高建设标准以及应对工程建设内容的变更,追加投资,增加赔偿和征地数量,有的甚至刻意超前设计,追求大而全、高标准和高档次,从而超过概算。

如“A园区”在建设过程中,超出批准范围而建设的项目有:输油管架及基础、大米加工区缓冲仓、综合服务楼、长江码头疏浚工程、打包车间、散粕筒仓及提升塔等。扩大建设规模的有:精炼车间的建筑面积从2664m2调整到4639m2,浸出车间从2760m2调整到3251m2,粕库从2304m2调整到10177m2,小包装成品库从3888m2调整到16632m2等。

1.3 设计深度不够,随施工不断变动

建设单位为了尽快将项目投入使用,不按基本建设程序和经济规律办事,任意简化和减少基本建设程序和环节,压缩设计时间,弱化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边设计、边施工,造成投资决策失误,设计深度不够和设计更改频繁,致使设计概算与施工图预算出入较大,工程造价无法得到控制。

1.4 施工合同简单,建设管理不力

由于建筑行业项目建设周期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干扰因素,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相互扯皮,钻空子增加造价,这主要是由于施工合同过于简单,对施工期风险和各种变更增加的费用没明确的约束力。另外,建设单位有关人员如不熟悉相关业务,在签订建设施工合同时,对工程价款的结算方式和依据没有充分考虑,造成实际建设费用超过概算。

1.5 造价控制环节脱节

目前基本建设项目的投资管理部门都采取分段式的管理方法, 与之相应的估算、概算、预算和结算也是分段编制的。设计单位一般负责初步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结算一般都不参与, 造成投资控制的脱节。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材料、新设备不断更新,价格不断变化, 定额调整滞后,对工程造价的约束力降低,预算和结算差距不断增大,如果设计单位缺乏信息反馈,不了解实际发生的工程成本,做不到评价前阶段造价的控制,更无法进行事后分析。

2概算调整的原则与依据

2.1 调整原则

调整概算是一项难度大、政策性强的工作。它既不同于初步设计概算又不同于施工图预算,调概关键在于“调整”二字,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调整概算增加概算投资,不但要有增加投资额,而且要有详细的原因分析说明,实际上是为增加投资提供依据。在工程建设中施工图包括施工现场设计变更,与初步设计进行比较,既有量的变化又有价的变化,同时调整政策性和非政策性两方面发生的费用。在调整过程中应以原编制概算为基础,结合工程实际发生、现行政策及物价水平,编制出符合目前实际情况的概算调整文件。编制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符合现行政策、法规文件要求,符合建设过程实际物价情况与目前物价水平;②纵观全局,全面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③符合建设过程中实际发生情况;④全面考虑、统筹协调原概算中子项的已建、在建、待建内容,已定增加子项的已建、在建、待建内容,为整体功能发挥及提升功能需要拟再增加的子项及专业内容。

2.2 概算调整依据

概算本质上是对建设成本的预测, 是项目法人(业主)用于控制建设成本的依据。一般情况下概算调整的依据如下:

①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程和强制性标准;②有关部门颁布的现行概预算定额、费用定额;③单位估价表及经授权部门批准的补充定额单价;④材料价格;⑤经批准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及施工技术方案;⑥其他有关的计价取费规定。

“A园区”在进行调概时主要依据有:调概委托书;沪建建规[2005]283号文“关于A园区(库区生产设施)初步设计的批复;沪建交[2006]93号文“关于A园区初步设计的批复”;中标书、合同书、预算书等有关资料;《上海市建筑和装饰工程预算定额》(2000)、《上海市安装工程预算定额》(2000)、设备厂商产品询价及类似工程的技术经济指标;上海建设工程标准与造价信息(2004.7-2009.3)。

3概算调整的范围及内容

3.1 概算调整范围

工程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概算经批准后,就成为国家对该项目的投资最高限额,原则上不予调整,但调整概算在工程建设中常有发生。在进行概算调整时首先明确调整的范围:

①初步设计批复概算投资范围内项目,简称批复项目。②初步设计批复内项目,但由于受投资所限列为缓建,简称缓建项目。③初步设计批复项目之外增加的项目,简称增建项目。该部分项目是在施工建设过程中,随着设计的深入及细化,为使项目更加完善与功能提升而增加的、为最大限度的发挥本项目经济效益而配套增建的子项及专业内容。

3.2 概算调整内容

调整内容包括:工程费用(含建筑工程、工艺设备及安装、电气设备及安装)、其它费用、配套费用和独立工程费等。

3.3 概算调整的计算方法

工程项目进行概算调整时根据项目的进程和分类确定计算方法,依次如下:

①已决算或已完成施工的项目,按决算价或结算价;②已签合同或已施工但尚未完成的项目,按合同价、变更及签证计价计取,同时考虑涨价因素。③尚未施工或刚开始施工的项目,按初步设计概算、调整后(现在的)规模和目前材料及设备价格(上海建设工程标准与造价信息2009年3月)计算。④尚未实施的子项,按目前建筑材料及设备市场价格(上海建设工程标准与造价信息2009年3月)套定额计算。⑤工程建设其他费,其中:调整后的建设单位管理费根据关于印发《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的通知(财建[2002]394号)文件计取;调整后的设计费根据《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计取;调整后的监理费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关于印发的通知》(发改价格[2007]670号)计取;其余已发生的按实际计入,尚未发生的暂按原批复概算费率计取。⑥工程预备费: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其中:尚未完成结算的子项按5%计取;已完成结算的子项按3%计取。⑦工程建设配套费用,已发生的按实际计入,尚未发生的暂按原批复概算费率计取。

4总结

粮食物流园区通过概算控制可以确保项目按计划完成, 提高投资效益,避免浪费现象发生,避免造成宏观上基建规模的失真,有助于国家经济良性运行;同时能够使很多施工企业、制造企业的承包款、售货款及时落帐, 避免三角债现象, 提高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

参考文献

篇9

一、建设工程投资控制的含义

建设项目投资控制就是以优化建设方案和设计方案为基础,在建设项目的各个阶段,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措施将工程投资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通俗地讲,就是用投资估算控制设计方案的选择和初步设计概算,用概算控制技术设计和修正概算,用设计概算或修正概算控制施工图预算,从而达到控制建设投资,实现建设资金的效益最大化。在建设工程投资管理中,决算超预算、预算超概算、概算超估算现象是投资控制的三大难题。

二、建设工程投资应遵循的基本建设程序

基本建设程序是对工程从酝酿,规划到建成投产整个过程中各项工作开展先后次序的规定。它反映了工程建设各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从事建设的各有关部门及人员都必须遵守的原则。工程管理中,各项工作必须按法定顺序依次进行,节奏可以加快,程序不能逾越。

在我国,基本建设程序主要包括9项内容:①编制项目建议书,对建设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初步研究;②开展可行性研究,编制设计任务书;③进行设计。一般采用两段设计,即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④安排投资计划;⑤进行建设准备。包括征地拆迁, “三通一平”,施工队伍招标等;⑥组织施工;⑦生产或投运准备;⑧验收投产。按照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对竣工工程进行验收,编造竣工验收报告和竣工决算,并办理固定资产交付生产使用的手续;⑨项目后评价。项目完工后对整个项目的造价、工期、质量、安全等指标进行分析评价或与类似项目进行对比。步骤的顺序不能任意颠倒,但可以合理交叉。

三、 投资控制的原则

投资控制的主要原则是:概算不超估算、预算不超概算、决算不超预算。

建设工程投资控制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以设计阶段控制为重点。设计阶段的控制对整个工程投资控制来讲至关重要。一个好的设计不仅可以促进施工质量的提高,加快进度,同时可以达到降低投资,高效回收投资的目的。

2、实施主动控制。预先分析各种风险因素导致目标偏离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拟订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并动态实施,尽可能地减少或避免目标值与实际值发生偏离。

3、经济手段与技术手段相结合。控制工程投资,应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在选择设计方案时,要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实力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在满足设计规范、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谋求最佳的投资效益指标。

四、工程投资控制的方法

建设工程的各个阶段均对成本有着不同的影响,因此投资控制应贯穿于各个阶段,并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应用不同的方法。

1、做好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是在投资决策前,其通过运用多学科手段综合论证一个工程项目的技术可靠性,财务可行性,并做出环境影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分析和评价,及抗风险能力等的结论,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可行性研究还能为银行贷款、合签约、工程设计等提供依据和基础资料,它是决策科学化的必要步骤和手段。

2、推行限额设计。限额设计简单的讲就是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及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先将设计审定的投资额和工程量先分解到各专业,然后再分解到各单位工程和分部工程。各专业在保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根据限定的额度进行方案筛选和设计,并且严格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不合理变更,以保证总投资不被突破。限额设计控制工程投资可以从两个途径入手,一是按照限额设计过程从前往后依次进行控制,称为纵向控制;二是对设计单位及其内部各专业及设计人员进行考核,实行奖惩,进而保证设计质量的一种控制方法,称为横向控制。实践证明,限额设计是促进设计单位提高设计水平,真正做到用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产出的有效途径。

3、选用新型的节能环保材料。当今,新型复合建筑材料在施工中的运用越来越广,其在满足工程质量、节能等要求的基础上,改善了施工条件,不仅加快了施工进度和节奏,还可直接降低工程的投资与项目整体维护费用。

4、招投标是投资控制的另一重要手段。通过投标竞争,业主择优选用承包商也有利于降低投资。投资管理人员应根据现行规范、定额和取费标准、施工图纸、现场因素、工期等认真编制标底,并使标底控制在概算或预算内。合理的标底也是投资控制的保证。高价承包会使业主蒙受损失,低于成本价承包会造成施工安全质量隐患重重,增加施工和后期维修费用。因此,在工程招标实践中,对暂时无法准确把握产品规格型号和价格的主材和设备,先由投资方用暂定价的明确;工程实施过程中,结合工程实际需要,再对暂定价主材和设备分阶段实行招标采购,是一种比较合理的方法。

5、加强合同管理。施工合同是工程建设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的主要依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市场主体之间相互的权利义务关系主要是通过合同确立的,因此加强对施工合同的管理对投资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工程项目往往周期长,工程量大,尤其对于工程变更和干扰事件多的项目,合同管理就成为投资控制的核心以及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关键。

篇10

 

 

1 加强水利基建财会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 

 

(1)认真学习相关的水利基本建设法律、法规和规章。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预算法》、《政府采购法》、《工程招投标法》、《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水利基本建设资金管理办法》、《水利基本建设工程价款结算管理办法》、《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等。通过相关法规制度办法的学习,弄懂弄通制度办法,增强和提高对政策的理解和执行水平,提高依法、依规办事的能力。财务人员在加强自身学习的同时,还要广泛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要做到人人学习了解这些法律、法规和规章;在实际工作中,要明确职责,层层细化,自上而下贯彻落实这些法律、法规和规章。 

(2)财会人员还要努力学习并掌握一定的水利工程建设方面的业务知识,如概预算知识、工程知识、合同知识等,弄清水利基建工程概预算定额的执行和费用开支的标准与范围,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努力为水利基建工程建设服务。 

(3)加强财会人员的思想作风建设,努力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充分发挥财务部门综合管理和监督的职能作用。这就要求加大自学与培训相结合的学习力度。 

 

2 规范建设项目会计基础工作 

 

根据建设项目实际情况,按照财政部颁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抓好会计基础工作;结合国家现行财政法规,健全各项财务规章制度,保证财务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提高建设项目会计核算质量和财务管理工作水平。尤其要注意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是一个单位为了实现某一经济活动目标,维护资产财产物资完整,保证财务收支合法、会计信息真实、贯彻国家财经法规和决策,保证经济活动效益而形成的一种内部自我协调、制约、检查的控制系统。建设项目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由以下几个要素构成:一是组织机构。建设单位内部机构的设置和分工,应合理解决领导层、各职能部门及各个环节之间相互牵制,互相制约;二是健全的规章制度和明确的职责分工。如人、财、物等管理制度,将各项经济活动划分到具体工作岗位,按照岗位确定任务、职责和权限,用制度来规范建设项目的各项经济活动和管理工作;三是完善内部监督和检查机制。按照制定的各项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对建设项目的资金管理、工程进度、工程质量等进行检查,并对现存的内控制度进行评价,达到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目的。 

 

3 加强水利建设项目资金管理 

 

建设资金管理好坏直接影响到资金安全、合理、有效使用,因此资金管理是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和监督的重点。根据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建设单位要合理安排和使用建设资金,建立有效的资金运行机制。 

(1)要依法依规加强计划、预算管理,规范资金安排。项目法人必须按年度计划组织落实,不准搞计划外项目,不准将资金挪作他用,地方配套资金必须及时足额到位。

(2)要建立健全水利项目资金的申请与拨付制度。根据投资计划安排项目建设进度,制定用款计划,并对资金到位、投资完成、工程形象进度等情况及时了解,资金的拨付以用款计划为依据,按工作程序、工程进度、支出预算进行拨款。 

(3)要规范水利工程项目资金的审核程序。水利工程项目资金的使用必须经过经办人审查,财务等有关部门审核,单位主管领导核准签字三个程序方可办理支付手续。 

(4)规范银行账户管理,保证资金安全完整。要按规定开设、管理银行存款专户,并由财务部门集中统一管理和核算。严禁私设“小金库”和资金体外循环。 

(5)建立水利工程项目资金使用管理报告制度和信息反馈制度,加强对水利工程项目资金使用管理的定期或不定期地监督检查,杜绝人为滞留、挤占、挪用水利资金、私设“小金库”、转移资金、逃避财务监督等严重违反财经法规行为的发生。 

 

4 严把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关 

 

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是正确核定新增固定资产价值,反映竣工项目建设成果的文件,是办理固定资产交付使用手续的依据。财务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联合编制工程竣工财务决算,做到按规定期限及时编报,数字准确,内容完整,实事求是。 

(1)竣工决算是办理财产交接的依据。首先,由于竣工决算是在搞好日常财务管理的基础上进行的,要求基建财务人员要参与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财务管理,从概预算的审查、招投标、计划管理、施工合同、工程实施结算、直至竣工决算编报完成。其次,工程竣工后,财务人员要全面清理各项财产物资,核实结余物资,做到账实相符;清理债权债务,并落实最后余额数;要认真核实基本建设拨款额,并同银行核对各项收支,在此基础上,正确计算基本建设支出和各项交付使用资产的成本,对不应计入建设成本的项目要及时剔除,对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待摊费用正确分摊,以保证竣工决算编制的正确性。再次,要加强竣工决算有关指标的分析。竣工决算编制完成后,必须要对报表中所列的各项文字及数据资料进行认真深入的研究,分析各主要指的完成程度,如对建设规模、建设工期、交付使用资产完成情况、工程质量、生产能力或效益等进行分析,从中找出差距、分析原因,为工程交付使用后加强管理提供依据,为提高基本建设财务管理水平打下基础。 

(2)财务部门对工程决算应进行全面监管,不仅要求财会人员对工程量、工程定额比较了解,还要求了解有关的政策,熟悉决策工作;财会人员要走出办公室,亲临施工现场了解情况,参与工程量的检测与工程质量的验收;对工程的设计变更、追加概预算及动用工程预备费用等,财务人员要以有关文件批复为依据;对工程结算的材料费的计取,平时要注意了解市场行情,搜集有关资料,勤调查和咨询,并在各种手续齐备的情况下,经审核无误后,根据财务程序进行结算、拨付,不能不问清事实情况盲目进行财务结算资金拨付;对工程量的认定,必须与施工人员一道同乙方会签,根据工程进度、合同条款、监理说明和有关规定进行财务结算、监管;要委托审计机构审查工程预(结)算,作为办理工程拨付和结算依据,搞好水利工程项目的年度财务决算,搞好竣工验收和竣工财务决算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