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质量分析模板(10篇)

时间:2022-04-28 05:39:5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教学质量分析,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教学质量分析

篇1

各位校长、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在这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的季节里,我们送走了2014-2015学年,迎来了2015-2016学年,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兢兢业业、刻苦勤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获得县教学质量先进单位,列全县第四位的教学成绩,继去年第一位,又列全县前五位的好成绩,这个成绩的取得得力于我们肖校长的英明领导;得力于各位校长的管理有方;得力于各位老师的辛苦耕耘。在此我作为分管教学的副校长,谢谢各位校长、各位老师的艰辛付出、刻苦努力,锐意进取!向大家道一声:您们辛苦了!

回首过去,我们无怨无悔,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工作:

一、坚持每周周练,各位老师都能认真的用好周练试卷,每周组织学生利用上课(一节课)时间进行考试,亲自批改、讲评,近距离的找出差距,做到一步一个脚印,稳打稳扎,及时查缺补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这样不会问题成堆,不知从哪抓起。比如中心小学的凌观喜、刘园、谢淑芳等每次周练都全考、全批、全登记、全讲评、常比较。

二、认真组织四至六年级的月考:每月月考我们都将认真对待,由中心小学统一安排监考,统一评卷,并对每次考试成绩及时的、别开生面的进行分析,使各校长随时掌握自己学校各年级各学科在全乡的排位,做到有的放矢,随时调整教师的教学行为,各校也能及时组织本校教师召开质量分析会,分析得与失。

三、坚持白天坐班制,晚上办公制

靖石这几年的成绩能这么优秀,我认为与我们的老师很敬业有很大的关系,每个学校都进行集体办公,白天无课在办公室备课、改作业,就连晚上还会坚持办公一小时以上,我认为这是非常难得的,这种敬业精神值得全县老师学习。做学问,搞教学,首先时间上要保证好。

四、抓教研踏踏实实

我们起初根据县教育局教研计划和本乡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在抓计划落实上我们从不打折扣,教研不仅仅是听课、议课,我们还要检查常规。每位听课老师还要写说课稿和书面议课稿,使老师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取得不断提高,以后我们将在教研上还要完善各项工作,争取成为靖石的特色工作。

五、狠抓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

1、不断给新老师加压,各校都制定了帮扶计划,近几年靖石进了相当一部分新老师,如果不采取措施,我们的质量将难以保证,为此我们要求各校制定了老中青帮扶计划,使青年教师早日成才、早入角色。

2、重视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县局每年都会举行语文、数学、英语、品社科学教学业务竞争。中心小学从选人、指导、参赛等严把每一关,使我们的教师在参赛中脱颖而出,如语文口语交际竞赛林婷荣获一等奖、品社说课竞赛幸春英荣获一等奖、数学研课竞赛彭石香、罗英荣获二等奖。

六、重视终端管理,更重视过程管理

我们教学质量评估细则既重视平时的常规检查、教学竞赛、完成任务等,平时下去检查我们不走过场,对学校的评估从实从严入手。靖樟小学从原来的倒数到现在的第一名,这是十分难得的成绩,希望各校向靖樟小学、中心小学、黄沙小学看齐。展望未来,我们满怀信心,成绩只能代表过去,要取得好的成绩我们还要找出差距。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周练:有的学校有的老师拿到周练试卷不当一回事,随便应付,要么发给学生回家去做、不讲评、也不批改,有的干脆放在自己的抽屉里不闻不问,根本没有发挥周练的作用,还是那句话,老师不改的就不要去布置,布置了的就要去改,再者,周练是中心小学花了钱去印发的

2、教学常规:教学常规是老师的常规工作,很多学校的部分教师我们下来查常规时拿不出来,有的班子成员不备课,这次评估每个学校都满分,以后就不是这样的,我们将不定期下来抽查,然后纳入评估分中

篇2

从本次考试成绩来看,毕业会考成绩较理想,本校总均分超过全镇生平均分26.3分,全镇百名排名占了58人,可以说既注重了面向全体学生又培养了拔尖生,为学生在中学段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校其它各年级语文均分都达到了75分以上,数学基本在70分以上,思品、劳动、自然试卷中思品要考得理想些,劳动要稍差一点。

从本次考试各年级试题来看,每科试题在选题上都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内容全面,注重“三维目标”的整合。语文试题既注重了平时的积累,还考查了学生在生活中的运用能力,数学既注重了系统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注重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重要性,使教师充分认识到今后教育的走向问题。

从学生答题得分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各科基础知识掌握较好,特别是高年级语文的字词基本过关,绝大部分同学都是满分,书中要求记的名言佳句大多牢记在心;数学试题大多数同学能进行熟练地计算,准确率也较高,每个班级都有部分同学能把拔高题做出来;思品、劳动、自然试题考的知识点大多数同学能记得。这些都说明了教师们在平常的教学中注重了基础知识掌握的训练,注重了积累。从失分情况来看,暴露出的不足也不少。从语文方面来看,很多教师还在让学生死记硬背,不注重能力的培养,学生一遇到稍灵活点的题就只能望洋兴叹;一部分学生阅读能力较差,或者说没有静下心来阅读的习惯,理解不了短文的意思;作文水平很不均衡,高年级有部分同学还有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现象,低年级有的写话还动不了笔。从数学方面来看,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粗心,很多同学把简单的计算题做错了;实际应用能力不强,许多同学知道了应用题应该列什么算式,却无法说出为何要这样解答,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现象严重;部分同学概念模糊不清,做题时有些张冠李戴。从思品、劳动、自然来看,学生的表述能力较差,有些题目知道意思却不能适当地阐述;书写马虎,卷面不整洁;不审题,不按题目要求做。除此之外,还有最大的一个不足,那就是辖区内各科很不均衡,有些村小相应科目基础太差,还有动不了笔试或者乱写一气现象。

篇3

1、     第一题,按顺序填写大写字母。大部分同学不仅能背下来,而且能准确写出大写字母。少数学生把字母写错。

2、     学生能够理解词语的意思,准确连出反义词。

3、     学生能够正确填写量词、名词。一只( ),一( )糖葫芦,一斤(  )

4、     让学生补充句子,组句子加标点这样题型完成较好。学生能够根据给出的标点和相应的文字,进行整理、编辑。特别给带有问号、感叹号的句子补充完成,可见教师在平时的训练时综合性的指导!来训练学生的语感!

5、     古诗背诵比较扎实,多数同学能正确完成地填写。可见在平日的教学中,教师不仅注重学生背,更注重了学生的写!

缺点:

1、          现在一年考试不见了听写,在看拼音写词语中,出现了“初夏”“挑选”学生错误较多。原因在“初”和“夏”出现在不同的文章中,教师在教学时,缺少了知识的整合,词语的扩展!“挑选”作为二类词让学生来写,虽有难度,但也见教学时,也见教师指导不到位,学生学得片面。

2、          学生积累的词汇量少,在扩词的时候,多数同学只能组两个词。如“良”。学生只能组成良心、良好,个别学生组成了“粮食”。因此在以后的词语教学中,应该注意让学生不仅认识字,会组词,还要有能力根据不同的字的不不同意思组不同的词。多多益善。

3、          补充词语“()地写字”学生有的答课文的题目,冬0冬写字。学生不了解“地”的用法。

4、          阅读题答得普遍不好。其中学生对文章理解得不透,不明白题意思。如:我家旁边有一条小河。河里的水草和河边的芦苇绿成了一片。学生能准确填出,小河在我家的( 旁 边)。可是就不能填出水草在(   ),芦苇在(   )。学生没有答题的思路,也没弄清楚什么意思。在阅读中找到表示颜色的词,学生能找到绿和金,但在“一群群灰黑色的水鸟飞出来”中找到的是黑色,很少同学找到“灰黑色”,在《小蝌蚪找妈妈》一课中学生接触过“黑灰色”但出现这里只是调换位置,可见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迁移能力都有待提高。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也需要我们灵活把知识教得深、教得广。

5、          写话中错字多,一部分学生不会使用冒号和引号。

从出现的问题来看,我们学生学得死板,题型训练不到位。也提醒我们教师,我们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来教!提高自己的认识,才能用行动来服务于学生。

提质措施:

1、          认真钻研教材,用心上好每一节课,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抓好学生的习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

2、          抓好学优生工作,以点带面,抓好学困生的转化,差生的作业做到面批面改。

3、          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增加阅读量,丰富词汇,提高语文修养。

4、          在阅读中增加“动动笔墨”环节,标标自然段,数数句子,圈画重点、优美的词句。可以择优抄写。

5、          以课为本,综合训练,还要进行单独的专项训练。如写字的训练。对字、词、句、篇、看图写话,古诗都应该有专项的训练,并培养相应的答题技巧。

试卷命题的建议:

试题难度适中,对优、中、差有所兼顾。能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知识与能力相融合。试卷全方面、多角度考察学生对本册教材的掌握,题灵活性训练学生审题、思考、分析、概括等能力,对今后教学具有导向性。

篇4

“双基"是发展学生认识能力的基础,它的内容随着社会生产、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充实与更新,也要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这就要求我们钻研大纲、精通教材,真正弄清学生应知应会的“双基”是什么,适当地降低教学的坡度,以中下生为注意中心去组织教学,把防差措施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去,尽量缩小学生的分化面,把握认识、理解、掌握、应用、综合的目标层次,力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不要以为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轻易掌握的每一节课的全部内容,更不要认定某些学生无论学什么都无法掌握。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抓好技能训练,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说,人的技能也称之为熟练,而练习是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教师必须树立现代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也就是说:“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在课堂上教师是否是主导,不是凭教师的主观愿望去决定的,而是看学生是否真正成为教学主体,因为教是为了学。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在课堂上最多只是充当观众,而教师则把自己降置为演员。因而造成严重的弊端:费时、低效。在课堂上,学生是演员还是观众,首要差别是技能的训练,当然也包括能力的培养,但最根本在于技能。我经常听到一些教师说:“这道题考试前刚刚讲过,但是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的学生不懂呢?”其实,要学生真正掌握一道题目,如果缺少技能的训练是不可能的。正如教人开车的教练把开车的要点、技巧讲清楚,然后叫学车的学生马上开车去考试一样。试问:当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解时,能否保证每一个学生都专心去听?能否保证每一个专心去听的学生都听得明白?能否保证每一个听得明白的学生都能解同一类题目?可见:“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听就会懂,懂就会做。”是教师一厢情愿的做法,教师只有不满足于自己的“讲清楚”,在课堂上帮助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大量的训练,才能最终形成技能。那么,技能训练是如何实施的呢?

1.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教案是实现技能训练的前提

以目标教学模式为例:“前提测评”、“认定目标”、“导学达标”以及“课外作业”是五个基本环节。在这几个环节中应该有足够的练习让学生巩固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识以及让学生达到熟练的程度。也就是说,能使学生做到:“笔不离手”的教案,才能成功地实现技能训练。

2.在课堂上引导得法是实现技能训练的关键

传统的教学方法习惯于教师首先在黑板上先作示范,然后再由学生动手,这样做既费时、低效,又间接地打击了优生的极积性。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做到:大部分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则无须讲,尽量减少举手、口答等无谓形式,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益。只有教师时刻记住自己在课堂上的“导演”身份,对学生作出适当的点拔、引导、辅导,把课堂上的时间还给作为“演员”的学生,才能实现有效的技能训练。

3.“限时”是实现技能训练的保证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每一组训练题作出限时,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让学生记录实际所用的时间,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以分层训练的方式实现因材施教

传统的课堂教学普遍存在放松差生、缚住优生的现象。差生在课堂上由于不懂而显得无事可做,优生在课堂上仅用5至10分钟就已经掌握了该学的知识,其他时间也是无所事事。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要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要实现因材施教,首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成一条原理,那就是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教学”,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状况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教师不但要了解学生有哪些知识与能力的方面的缺陷,有针对性地设计好相应的练习,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进度,以实现因材施教。其次,要实现因材施教,教师必须在练习的设计中准备好差生会做的题目。常听到一些教师说:“某某学生真是无药可救了”,但是,在我的实践中,我还没有真真正正碰到一个每次考试都是0分的学生,也就是说:一个学生可不可教,主要看教师对他的要求如何。例如:如果我发现有学生不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我就会先让他解一元一次方程,甚至简易方程。另外,在课堂上重视差生的辅导、偏爱差生,给他们树立信心与希望,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还有,教师在练习设计中要注意分层训练。比如:“导学达标”和“课外作业”一般为A、B、C三组题目,其中A组题为预备知识,B组题是专为实现技能训练而设置的基础知识、基本运算,C组题是各方面知识的综合运用。对于中下层生,只要求完成A、B两组题目,而优生则可完成A、B、C三组题目。这样,让每一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做的题目。也就收到了课堂教学和高效益。

三.重视数学能力的培养

数学教学大纲作出了“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规定。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两极分化现象来源于思维水平的差异。学生的思维起点源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识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以形象思维作为思路点拨的起点,尽可能多地以直观演示提供数学原型和数学范式,科学地去发现思维通路,从而促进学生抽象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不断培养费增强学生发现知识、获取知识的主动性。有人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也就是说,教师重视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篇5

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基础知识主要包括:(1)教材中显性的基本知识,即通常所理解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对教材知识延伸的隐性知识,即教材文字背后的东西,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3)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知识,也就是教材上没见过,老师未讲过的问题。

基础是能力形成的源泉,是素质教育提高的核心,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所以我们再次重申,各科教学一定要坚持“低起点,严要求,稳步走,高效率”的原则,重视基础,回归教材。“三基”是立足点,复习时要高度到顶,宽度到边,深度到底,要抓点,理线,构网,加强知识的归类,帮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网络。清华大学生物学教授徐宝冼说:“高三学生备考复习,先要有牢靠的基础知识,先弄懂,再求通,这样才有利于应用回答问题。”因此,各科老师切记不要丢开教材,热衷于搞题海战和模式化训练,要知道,大运动量的训练,只能造成考生在熟题、成题面前轻车熟路,而在新情境、新问题面前束手无策。要想应对多变的高考试题,就必须回归教材,认真研读教材,深入准确地理解教材里的概念、原理、法则的本质内涵,决不能丢开教材而陷于题海。面对大量的边缘生和艺体科学生,我们只有抓纲守本,抓纲扣本,狠狠地夯实基础,才能在促差转中,促中转优上抓出实效。

高考试卷呈现的信息,许多是课本外的新颖材料,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高考命题)遵循教学大纲而不拘泥于大纲”,“遵循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这固然要求学生要具备自觉拓展知识,开发课程资源的理念和能力,但归根结底,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培养的载体还是教材,要吃透教材,要把教材读“薄”,形成有效能的知识结构,能够灵活迁移知识,这是高考复习中必须认真解决好的问题。

主干知识是支撑学科的脉络,由核心概念、基本技能、主要规律和原理构成。突出主干是指不必面面俱到,要大胆地处理教材,要把时间放在学科重点知识和基本原理、规律及其应用或迁移上。要帮助学生把大量分散的或相对孤立的知识点、基本理论、观点、规律、联系等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复习过程中,就要强调知识的建构过程,即以某个重点知识为核心,用辐射法、网状图、结构图等将相关知识横向地和纵向地串联起来,并整体地把握和理解其内在联系,才能够灵活地运用。

2、善于归纳,注重应用(在教学方式上)

归纳就是将看似分离、零碎的知识梳理成知识块或知识链,构建知识网络或框架。如:整理系统,概括结构,总结规律,分析联系,比较异同,归纳特征等等。因为命题思路在改变,复习的方法必须随之改变,真正把复习过程转变成对知识整理加工的过程。教师的课堂教学有讲解,有讨论,有阅读,有绘制图表,有做题分析,无论是对习题的讲解,还是对教材内容的回放,都要对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都要适时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帮助学生建构便于提取应用的知识网络,因为它一方面联系着解决问题的通道,另一方面也联系着思考问题的线索。这两方面不仅需要在审题后进行认定、判断、确定解题思路,还要求学生能迅速地调集头脑中储存的信息,进行选择、组织,然后判断答案。只有把整理加工过的知识依附于思维线索上,方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重应用的含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重视知识的运用和迁移,做到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如何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是教师应高度重视的问题。围绕国内外重大时事、事件、自然、社会、科技等热点问题命题,始终是高考命题的重要特点。以这些重要内容为背景材料,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是对考生进行综合能力测试的重要方法。为此,在教学中,必须关心时事、大事,关心自然、社会、科技、日常生活,通过寻找将理论运用于实际的空间,让学生在这种空间中得到锻炼和培养。二是在学习方法上引导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对教材中基础和重点知识的整理、回归或扫描,教师要设置问题,留出思维空间,不能将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归纳知识体系时,要引导学生参与,尤其是画龙点睛的知识,要由学生自己完成;典型例题的解析应由师生共同完成,教师不能搞“一言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所有的学生都有事干,都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都在为掌握和熟练旧的知识,获得新的知识而进行不懈地探究,而不是无所事事,让老师牵着鼻子跟着走,呈被动接受状态。

3、精讲精练,提高能力(在综合课的复习上)

高考命题以知识立意转变为能力立意,更加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对能力的考核渗透到试题的审读、分析、判断、评价及论述的全部过程中(侧重点是能力),而试题对能力的考查主要是通过对事物整体结构功能的把握,对事物变化发展过程的分析,对知识的重组整合和迁移来实现的。因此让学生会思考,会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各科教师起码应当做到的。

历次检测都充分体现,基础知识不牢固然是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但思维不活跃,基本能力不强更是学生获不了高分的关键因素。如:审题能力较差,抓不住试题所描述的问题实质,会直接影响解题的速度和准确度;表达能力较差,在非选择题的答卷中,不能正确地运用科学规范的语言进行叙述,也势必影响答题的质量。因此,帮助学生提高准确审题,规范表述,严谨答题的能力是后期复习的重要任务,这也是最基本的要求,要切实重视和加强这一基本能力的培养,尽可能地将失误减少到最低程度,力争做到“想得清楚,说得明白,写得干净,解得规范”。具体要求是:书写工整,格式合理,科学规范,准确全面,语言简洁,层次分明。

应当重视的是,高考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不论是全国卷和地方卷的一些题目都已经有意识地突出了对这方面的考查。如:人生价值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价值观、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统筹发展的新发展观,、互利双赢的新合作观等等。因此,立足新课程,关注新课改应当成为我们复习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提取有效信息能力、综合思维、辩证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更是我们各科教师的重要任务。在这方面,我们的学生有更大的缺陷,应当积极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予以解决。

培养、提高学生的能力,课堂教学是主阵地,是关键,在宝贵的复习时间里,决不能出现一节低效能的课。要上好每一节课,每节课都要让学生有所得,有所收获,有所长进。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无论哪个年级的教师凭想象上课不行,“克隆”教参不行,就教材教教材也不行。应吃透方案,理解课标,紧贴课改本质精神上课。这就要求高三各学科教师要精心备课,备考纲,备目标方向,备学生,备课改,真正地落实基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巧析异点,激发疑点,联系热点,体现特点,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师生互动的新教学理念。要在课堂上真正培养提高学生能力,提高集体备课质量尤为重要。因此要切实加强各类课型的备课研究,在加强针对性上下功夫。目前,我们还是要切实解决好课堂教学是完成任务还是为学生服务的问题。真正的教是为学生解决存在的问题而教。集体备课不允许“一人备课,多人享用”的惰性现象发生,要真正地坐下来研究。不研究考纲、大纲、考试说明,不研究学生,课上的是盲目的,无效的。我们建议,高三的集体备课不要研究教法,就研究如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要精心选择相配套的习题当堂训练和巩固。选题要有典型性,要少而精,要结合专题式的复习,从模块化的角度去精选例题,力争做到每组练习、每次考试就是一个模块内的主干内容,最好不要使用成套的试题。讲与练的结合要得当,讲要讲得精当、到位,练要讲究科学,要有梯度、适度,要讲求实效,决不能走“以讲代练”、“以练代讲”的极端。关于练的问题,要学习奔茶中学和南通的经验,做到“四精四必”。讲评练习不能只对答案,不要只看学生做对还是做错,应分析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指出答题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努力做到练一次就提高一次技巧,练一次就有一次的积累。

二、强化责任,细化管理,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

1、强化责任,狠抓目标管理。

去年10月19日,市教育局和我局签定了提高教学质量责任状。市局要求我们,确保完成普通类本科上线2318人,力争完成2480人。同志们普遍认为,这一任务比较艰巨。在8月份召开的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李书记在对今年高考成绩提出表彰的同时,曾惋惜地指出,**作为人口大县、教育大县,居然没有徐州市的高考状元,并坚定地提出徐州的高考状元应出自**。与会的同志们无不感到肩上产生了沉甸甸的压力。我们要深刻领会领导的讲话精神,不能在已取得的成绩上沾沾自喜,要正视存在的问题。高三“一检”优分段的学生偏少,兄弟县已紧紧地咬住我们的“屁股”不放,形势非常严峻。同志们要静下心来,统一认识、早安排、早谋划、早动手。抓重点人物要一着不让,抓主要指标要一着不让,抓中心工作要一着不让,抓时间要一着不让。各单位在局下达的指标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际,认真研究和分析有关情况,进一步细化和分解目标,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在抓高考上线率的问题上,要做到人人身上有指标,个个肩上有重担。在这里要郑重提出,三星级及三星级以上的高中,特别是运河中学、宿山高中、东方学校,要调高目标,确立追求卓越,效益至上的理念。抓实、抓细、抓严、抓紧,坚定不移地实施李书记提出的“五三二一”工程,切实地在促优生,上名牌,出状元上抓出成效来。学校领导要给同志们讲清楚,要进一步增强更快更好发展争创一流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在高起点上着手,在高质量上着力,在高品位上拼搏,一门心思抓教学,凝心聚力抓高考。要实施有效的奖惩措施,对所有的相关责任人要全员评价,全员跟踪,全面评价责任人的工作态度、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特别要加大对各段教学管理成绩、教学成绩、辅导成绩的奖惩权重,培优保尖,促中转优,扶弱补差都要培出成绩,转出实效,补出提高。抓名牌,上规模,出特色一定要抓出成果。要重金奖励在上述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教研组和教师,重金奖励高考成绩突出的责任人。要严肃处罚责任心不强,落实工作不力的人,实施责任追求制度。

2、强化责任,聚焦过程管理

篇6

为了使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增强,首先就是要改善教学氛围,即是要改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使教师和学生能够处于一种合作、民主、自由以及和谐的氛围中,而不是一种对立的关系,这样学生就会处于一种轻松、自由的学习状态中,在课堂上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能力来进行学习。

为了能让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教师需要像朋友一样一起参与进来和学生相处,这样学生就会感觉到老师很亲切,他们就会有一种想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的欲望,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身体素质会有所提升。总之,要使各种教学方法能够发挥用处,最为关键的就是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比如,为了让学生对定向运动有所了解,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来到户外进行定向运动。在定向运动过程中,教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分发给每个小组一个指南针和一张地图,然后让学生通过制定的路线来完成定向运动任务,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要像一般同学一样参与进来。这样在寻找路线、寻找方向的过程中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就会得到改善,学生在整个过程中也会感觉到教师的友善,并且在寻找路线的过程中也会被教师的能力所折服,这样学生就会在心里面敬佩老师,在以后的教学中会积极地配合教师的教学,从而不断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率。又如在拔河比赛中,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比赛,在共同合作中来赢得胜利,教师和学生打成一片比较容易赢得学生们的好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放下自己的架子,成为学生真正的朋友。

二、设置新奇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为了让学生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教师还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初中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的年纪,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需要将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应用进来,激发起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当然,教师在引入新奇内容的时候,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引入。如教师就可以将一些学生比较喜欢的游戏引入进来,让学生在游戏中锻炼自己的身体素质,这样学生的学习情绪也比较高涨,学习氛围也比较好,从而提高了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

比如,为了让学生能够对跳跃姿势有所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跳马”这个游戏过程中,学生对于这个游戏比较熟悉,因此会喜欢这样的游戏,也会积极参与进来,在参与的过程中,学生的跳跃水平都会有所提升。教师在让学生参与的时候,也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整个小组的人跳过才算成功,看看哪个小组使用的时间最短,通过这样的竞争,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集中精神来进行跳跃。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不仅体会了跳马的乐趣,还使学生的合作能力得到提升。总之,通过游戏化的体育教学过程,学生就会改变对体育课的印象,从而积极参与进来,最终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不断提升。

三、积极表扬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面临着生理和心理上的巨大变化,对于外界事物都比较敏感,很在乎外界对自己的看法。因此,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需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多关心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感受到教师的关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看到学生进步的地方要进行积极地表扬,学生看到教师对自己努力的认可,在以后的体育学习中更能积极地参与进来,从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率,并且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也能够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

篇7

一是深化、补充教学内容。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材毕竟只是教学内容的“提纲”,它对问题的阐述不可能详尽具体,有些只侧重某一个方面。因此,在授课过程中需要对教材内容加以深化和补充,使之更趋完善,才能真正达到“授业解惑”的目的。深化、补充教材内容又分为纵向开拓和横向展开两个方面。纵向开拓就是要深入剖析教材内容,精辟论述某些观点,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讲课有无深度,是检验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横向展开就是指老师讲课要“放得开”,思路要宽,角度要活,必要时应旁征博引,加以发挥。课堂教学最忌只列条条,把丰富的教学内容变成纯粹的注释手段。课堂教学应做到既有深度,又有广度。

二是介绍不同的学术观点,以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需要引入与书中内容有关的新材料、新观点和新的研究动向,作为对书中内容的补充,供学生参考借鉴。如在对文学作品思想意义的认识上,历来容易出现分歧,这种情况在语文教材中也不鲜见,如关于鲁迅小说《药》的主题,就存在着多种不同的看法,如“亲子之爱”、“怀念革命先烈”等,教学时也可把这些不同观点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在接受一家之言的同时也对其他观点有所了解。这种引进不同观点的做法,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思考辨析各种意见的机会,从而开启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需要注意的是,老师在介绍不同观点和有关知识时,应作必要的分析,对学生作正确的引导。

三是举例论证。

举例不仅有利于说明问题,而且有利于充实课堂内容,提高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举例应把握三点:第一,例子要新颖。举例要着眼一个“新”字。首先内容要新,要避免引用那些人们已反复引用过的例子。其次,切入角度要新,如关于“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炼字故事,用来说明如何修改文章已落俗套,但换个角度,用其中的“绿”来说明想象在写作中的作用,就颇具新意。第二,例子要丰富。丰富的实例,可使课堂教学变得充实而生动,能有效地改变由照本宣科所造成的沉闷状况。学生之所以欢迎插有大量精彩实例的课,除了它在内容表述上有通俗明白的优点外,五光十色的外来信息带给人们精神上的愉悦感和满足感,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第三,举例要适当,要紧扣所述问题。那种不着边际的例子,看似热闹,实则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篇8

        一、设计背景

        学生成绩的统计分析工作由来已久,一般都是一所学校内部分析为校长作决策之用。当数据统计分析扩大范围,涉及几个学校较多班级时,纯手工的成绩统计分析工作就变得复杂而繁多了。成绩统计的内容可分为:分校分年级分班分科平均分及总分平均分、单校分班分科平均分及总分平均分、分校分数段人数统计、前百名学生情况等。为了方便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可利用大家常见的办公软件excel来实现,一个工作簿可以有多个工作表,默认为3个sheet,可以根据需要增减工作表。设计此工作簿的目的是为达到录入学生成绩后立即能得到所有的统计数据,可以减少重复而繁杂的统计工作,更能减少因为误操作引起的错误数据,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本文以实现统计各校各年级各班各科及总分平均分和各分数段人数的统计为例,叙述了excel软件的功能应用。

        二、思路构建

        假设甲校有七、八、九三个年级,每个年级两个班,乙校有七、八、九三个年级,每个年级三个班,丙校有七、八、九三个年级,每个年级四个班,以一校一年级段为单位(方便学校试场的安排以及成绩的录入),放在一个sheet中。制作工作表如下图1: 

         

        为实现统计各校各年级各班各科及总分平均分和各校各年级段分数段的分布情况,制作工作表如下图2: 

          

        “甲七”工作表结构如下图3-1、3-2: 

         

        图3说明:

        假设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四门,其他年级段工作表的设置依次类推。

        字段设置:①学校,用于不同学校之间的对比;②班级,数字格式,用于实现分班成绩的统计;③考号,用于考试的编排和成绩的录入校对。

        统计项设:①各科及总分的合计,为方便计算所有学校的平均分,以免减少误差;②各科及总分的平均分,即本校年级段平均分;③分班各科及总分的平均分;④学生总数,亦为方便计算所有学校的平均分,以免减少误差。

        “各校各年级各班各科总分平均分”工作表设置如下图4: 

          

        八、九年级的统计依次类推。

        “各校各年级总分的分数段”工作表设置如下图5-1、5-2: 

              

 各分数段的分数值设置可以根据各科总分值进行合理调整。

        三、过程细化

        1、常用函数

        充分利用excel公式函数的功能以实现各类数据的统计,是选择excel软件的最初目的。常用函数有求和函数“sum( )”、平均值函数“average( )”、计数函数“count( )”、最大值函数“max( )”等等。如“甲七”工作表中在计算每个学生总分时用到了求和函数,设置i3单元格的值为“=sum(e3:h3)”,结果显示为431(见图3-1)。

        2、函数嵌套

        excel单元格中很多默认的数字格式在实际应用中都需要进行适当处理。如“甲七”工作表中的e24单元格计算甲校七年级语文成绩的平均分,设置e24的值为“=round(average(e3:e22),2)”,结果显示为94.3(见图3-2),在用average函数进行平均值计算时默认的小数位数不止2位,一般在统计成绩时计算到2位小数即可,因此利用函数“round( )”按指定位数“2”对数值进行“四舍五入”。

        3、巧用数组函数

在“甲七”工作表中记录着甲校七年级所有学生的成绩,现在要得到各班的各科平均分,进行教学质量的分析,为了让计算机能自动筛选并统计出结果,字段设计时增加了“班级”这一项,数字格式,有两个目的,一是用来分班统计,二是用来进行学生人数的统计。在e25单元格中计算七1班语文成绩的平均分,设置e25的值为“=round(sumproduct(($b$3:$b$22=1)*e$3:e$22)/countif($b$3:$b$22,1),2)”,结果显示为90.4(见图3-2),其中用到了数组函数“sumproduct()”,当参数“($b$3:$b$22=1)”为逻辑“真true”时,对e3:e22区域的成绩累计求和,从而实现七1班语文成绩的求和统计,若是统计2班时则参数可修改为“($b$3:$b$22=2)”。

        4、绝对引用和相对引用

        上述e25单元格公式中使用了“$”绝对引用,目的在于公式拖动时不产生变化,因为这些数据区域是固定的,在参数“e$3:e$22”(成绩区域)的e前没有使用“$”拖动公式时就会随公式位置变化相对引用。参数“countif($b$3:$b$22,1)”实现统计1班的学生人数时,区域是固定的,因此使用“$”;同理,统计2班的学生人数可改为“countif($b$3:$b$22,2)”。

        5、表间关联

        为了把三个学校的平均分以及各班的平均分情况汇总分析,在“各校各年级各班各科总分平均分”工作中关联各校各年段工作表计算好的数据,如“各校各年级各班各科总分平均分”工作表中b3单元格的值设为“=甲七!e24”,就可以同步关联“甲七”工作表e24单元格的数值94.3(见图4),c3、……、f3依次类推,同样将b6单元格的值关联“乙七”工作表中相应的单元格,其他单元格也依次类推,这样我们就得到了图4所示的各校各年级各班各科及总分平均分的成绩汇总表。

        6、综合应用

        分数段人数的统计与对比能很好地反映不同学校之间的成绩差异,毋庸置疑也可对一个学校不同班级之间进行对比,这是众多学校领导分析教学质量情况时采用的一个数据量化的方法。文中“各校各年级总分的分数段”工作表要将三个学校三个年级各分数段的人数进行统计,作横向比较,将g3单元格中的值设置为“=countif(甲七!$i$3:$i$22,">=430")”,结果显示为5(见图5-1),表明甲校七年级学生中成绩达到430及以上的人数为5个,在g3单元格的公式中用到了统计函数、绝对引用和表间关联。

        四、应用效果及注意事项

篇9

现代社会已由规模化、数量化的工业社会变为多样化、个性化的信息社会。随着信息交流的进一步扩大,多媒体信息技术也突飞猛进地发展起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应用在教学实践当中,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信息,而且极大地改善了学校的教学环境。对于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质量分析及评价,可以了解教学各方面情况,从而判断它的质量和水平、成效和缺陷。本文提出基于熵值法的课堂教学质量测评方法,直接利用学生的课堂教学评价数据,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一、熵值法的原理

熵是热力学中的一个物理概念,后被香农引入到信息论,在工程技术、社会经济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在信息论中,离散信源的熵H(X)=-■log2p(xi)(比特),是信源不确定性的一个度量,是系统无序性的度量。根据熵函数的上凸性,等溉分布时熵最大。

对于一个评价指标中,某一项指标的评价得分相同(等价认为p(xi)相等),即可以描述为该项指标处于“有序”状态。此时,该项指标的区分作用为0,根据熵函数的性质,该指标的信息熵越大;若某项指标得分的差异程序越大(即P(xi)的差异程度越大),即可认为该指标处于“无序”状态,此时该项指标在评价系统中的作用越大,而该指标的信息熵越小。因此,在指标体系统,信息熵越大的指标,权重系数越小;而信息上小的指标,权重系数越大。故可利用信息熵的反向质量来确定一个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熵值法的基本思想就是依据熵的概念和性质,把各种指标的信息量化,进而得到指标的双重系数的一种方法。

二、基于熵值法在多媒体教学质量定量分析

1.评价指标

多媒教学过程中,多媒体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内容理解程度、多媒体使用比例是否合适等,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为了实现对多媒体教学的质量分析,我们在授课过程中,就多媒体种类的选择、多媒体应用时间、多媒体应用学科三种不同的方式进了学生问卷调查,得到多媒体教学质量的评分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学生教学反馈调查问卷

2.将原始数据阵(Xij)m×n转为“概率”矩阵

由于pij为某个信息的概率,且0≤pij≤1,因而对原始数据做归一化处理。

p=p11 p12…p1np21 p22…p2np31 p32…p3np41 p42…p4n=(pij)m×n

其中pij=xij/∑xij ―――――(1)

3.计算第i项指标的信息熵

第i项评估指标的信息熵定义为:

Hi=-■pijlog2pij ―――――(2)

4.计算第i项指标的熵权系数li

li=■―――――(3)

由上式可知,当Hi越小时,li越大,即当pij的值相差越大,该指标传递的信息量越多,作用越大,其权重也越大。

5.具体应用

由问卷调查数据得到原始的评价矩阵

X=67.32 79.53 73.2680.12 82.26 83.9287.28 89.10 86.2568.74 71.63 88.8985.89 82.67 80.35

再由式1将原始矩阵转化为“概率”矩阵

P=0.056 0.066 0.0610.066 0.068 0.0700.072 0.074 0.0710.057 0.059 0.0740.071 0.068 0.067

按照公式2计算各项指标的信息熵,得到信息熵矩阵Hi为:

Hi=(0.736 0.791 0.842 0.754 0.794)

根据式3计算出各指标的熵权重:

li=(0.240 0.190 0.161 0.224 0.185)

表2 各项指标的熵权排名

6.结果分析

从学生对多媒体授课不同方式下的教材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多媒体使用情况以及课堂内容理解程度的熵权排名来看,这个结果是合理的。首先,教材是教学的关键,教学过程中,多媒体的选择是分科、教学内容需要的。其次,选择何种多媒体在教学中也起着关键的作用,它决定这种多媒体的选择是否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再次,教学方法权重最低,因为对于同一名教师而言,讲课的风格几乎固定,虽然教学模式有所变化,但是对于教学方法的运用几乎不变,因而熵权最低。通过结果分析,我们可以根据每种方式的具体得分,进行教学自我评价,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

此外,从分析结果也可以看出,熵权排前两位的是教材选择和多媒体使用情况,即其“无序性”较大,竞争最激烈,也就是说学生非常重视学科选择和多媒体的使用。因此,作为教学者,一定要根据自己学科是否需要,适当地选择多媒体的应用及合理的应用时间。

本文就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利用熵权,实际处理了学生对多媒体教学的评价数据,得出了各项指标的熵权,从而定量地得出影响多媒体教学的主要因素,任课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因素改进教学,有利于多媒体教学的顺利进行,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9-0142-02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和现代网络技术的出现,在内部质量保障机制中,课堂教学网络评估已被普遍应用到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估工作中。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以及教学管理的系统化与科学化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高等学校现在已进入大众教育阶段,学生数、教师数、班级数等较扩招前,规模已成倍增加,出现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也倍增,要快捷把握和掌控课堂教学质量已变得很困难,所以网络评估已成为高校课堂教学评估的重要手段。目前,国内几乎所有本科院校都开展了网络评教活动,就连国外名校也相继开展了网络评教。虽然课堂教学质量网络评估在各高校中得到全面迅速的开展,但其可信度和有效性一直受到质疑。信度和效度的质量分析一般是针对评估指标而言的,考虑到大家的质疑是针对评估的整体状况,所以本文的信度和效度分析就不局限对指标内容的分析,而是综合考虑了网评指标、组织方式、评估过程和结果运用等因素。

一、分析对象与方法

如何科学分析课堂教学质量网络评估的信度和效度,我们以重庆交通大学为案例,为此作了长久深入的调研和探索。该校教务处专门组织网评调研工作小组,以发文征求意见、个别交流、走访座谈、网上搜索、数据分析、国内外对比、头脑风暴法等手段和方法,从2012年4月~9月,对学院和师生进行了历时大半年的深入调研。通过集成2008~2012年三次校内大型调研和五次校外高校(上海交通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大学、邮电大学、工商大学、理工大学)调研成果,年十八学期380多万个网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教改专项课题研究成果,二次系统功能优化。该校对运行近十年的网络评估系统从指标到系统功能等都进行了全面的优化完善。在测量网评信度和效度的分析方法选取上,我们一是选10名网络评估与纸质评估对比测量来检验可信度;二是选取指标项、评价项,进行网络评估与纸质评估的对比测量。我们2012年下学期在该校随机抽取了10位教师、3100名学生作为“样本”,测量中,严格控制了影响测量的诸因素。此次分析的网络数据全部从重庆交通大学教学质量评估系统中提取;采用的纸质评估数据全部由重庆交通大学学生教学信息中心采集得到。所有的数据均由spss软件统计分析得到,数据真实可靠。

二、课堂教学质量网络评估的质量分析

质量分析主要包括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所谓信度,是反映测量的稳定性与一致性的一个指标,即对一个事物进行重复测量时,所得结果一致性的程度;效度是指是否测出了测量者想要测量的东西,所测结果是否正确、有效地说明所要测量的现象。我们以重庆交通大学为案例,采取网络评估与纸质评估对比测量的方法来对课堂教学质量网络评估进行质量分析,相对网络评估而言,纸质评估长久以来得到了普遍认可。因而,这两者的对比测量,可以检验出网络评估的可信度和有效性。本文对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一是通过使用spss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均值与标准差比较),这10位教师的网络评估的平均分为92.8,比纸质评估的91.6高出1.2%;网络评估的标准差为3.2,与纸质评估的标准差4.2相差1%,可见二者的平均分与标准差的差异性都不大。二是使用spss软件对这10位教师网络评估与纸质评估的两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其Pearson相关系数为0.921,说明二者总体得分呈极相关。三是使用Matlab软件对这10位教师评估结果的总体分布走势进行趋势分析,发现网评和纸质评估的总体得分变化趋势非常一致,所测结果能够有效地说明所要测量课堂教学的现象。以上质量分析表明网评与纸质评估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网评结果具有较高的有效性。

三、结论与思考

课堂教学质量网络评估属于社会调查范畴,社会调查问题往往纷繁复杂,不确定性和非线性因素太多,这种人评估人的社会调查性评估一直是个世界性难题,要达到完全客观、公正的评估效果是不可能的。所以,课堂教学质量网络评估这种复杂性社会问题期望完全用量化的办法来解决,是不太现实的,何况运用受控性差的网络评估手段,更增加了评估结果客观、公正的难度。评估也是对教学活动的一种状态描述,是对复杂的课堂教学现实的一种简化和抽象,应用统计方法描述课堂教学现象,在当前大规模办学条件下,无论它如何不完善,总比我们凭主观发表议论强。结合各高校近十年的网评实践,我们认为:课堂教学网络评估是学校、学院和教师了解和把握课堂教学现状的主要手段,也是教学意见交流、教学研讨和教学管理的便捷平台,评教结果长期的总趋势是相对稳定的,总趋势中也会在某学期某时段出现较大波动。出现这种情况,往往与管理水平、教师教学态度、课程性质、人动、人为干扰、学生情绪、学生群体不同等因素有关。网评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认可。网络评估在人为干扰和偶发因素影响较小的情况下,其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有效性;应理性、辩证地看待网评,合理运用网评结果。总的来说,网络评教已成为教学意见交流、教学研讨和教学管理的便捷平台;能够及时反馈评估信息,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有利于教风建设。在人为因素干扰较少的情况下,评估结果具有相当高的可信度和有效性,在教学规模急剧扩大的情况下,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保障教学质量做出了贡献。如果我们能较好地控制人为的干扰因素,本着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确定评估指标、控制评估过程和运用评估结果,网络评教就具有了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同时也是稳定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杜智敏.抽样调查与spss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31,148.

[2]刘霄.建立高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估新体系的探索[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2).

[3]黄芳.高等教育中的评估[J].现代大学教育,2012,(3).

[4]黄忠兵.网络评教利弊谈[Z].重庆交通大学:教学风(内部资料),2011,(33).

[5]胡高云,李乾斌,余嘉政.高等教育中的评估[J].现代大学教育,2012,(4).

[6]刘洁.清华大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工作的新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