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生调查报告模板(10篇)

时间:2022-03-24 03:50:1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贫困生调查报告,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贫困生调查报告

篇1

一个案例

“油多了不好。”记者劝孟娜打一些油多一点的菜的时候,她这样说,并执意要记者多吃一些带肉的菜,而她只要了一份1元钱的炒粉丝。这还是在记者在场的情况下,如果是平时,她只要8毛钱的豆腐、土豆或者6毛钱的白菜。

孟娜是中国农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XX级学生,她的家乡在河南柘城。孟娜家里一共有6个兄弟姐妹,还有一个70多岁的爷爷,加上父母,一共有9个人。XX年,孟娜考上了中国农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父亲卖光了家里能卖的所有粮食,借遍了所有能借钱的亲戚朋友,才把她送到了北京。

孟娜所在的专业每年需交学杂费共6200元。孟娜没那么多的钱,她身上总共不过2300元。她拿出1400元交了学杂费,自己留下900元做1年的生活费用。没有交上的学费只能慢慢补。

学校每个月给每个学生发放107元的生活补贴,孟娜还在学校申请到一个勤工俭学的机会。在那间放了40多台电脑的屋里,孟娜每天用半个小时进行清理,这样下来,每个月能挣上80来块钱。

孟娜不敢上街买东西,一要花车费,二来东西贵。前几天实在太热,她花20元买了一件t恤;实在没有鞋穿了,又花30元买了一双鞋。孟娜柜子里还有一件春天买的外套,值19元。

孟娜是学校里的特困生,但她并不是惟一的。在中国扶贫基金会调查的农、林、师范类高校中,像孟娜这样的特困女大学生,超过了学生总人数的15%,她们“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而中国扶贫基金会这份《贫困女大学生调查报告》显示,在一般的综合性院校,特困女大学生的比例也达到了8%。

五组数字

15.7%来自独生子女家庭

接受调查的贫困女大学生中,19.4%来自农业大学,6.6%来自林业大学,6.6%来自医科大学,15.3%来自师范大学,52.2%来自综合大学。70%以上的贫困生来自“老、少、边、山、穷”地区,农村经济不景气,家里缺少劳动力,致使收入只够维持温饱。同时,由于近几年城市贫困家庭尤其是下岗职工家庭数量日趋加大,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率比以前有所下降,使城市家庭供养大学生也面临诸多困难。在此次调查的高校贫困女大学生中,就有25.3%的贫困生来自城市家庭,其余74.7%来自农村。来自城市的贫困女生中,绝大多数都来自双亲家庭,只有11.9%的女大学生来自单亲家庭,0.5%的贫困女大学生是孤儿。另外,15.7%的贫困女大学生来自独生子女家庭,84.3%的贫困女大学生来自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子女的家庭。

93.7%月生活费不足200元

贫困女大学生的生活消费水平都很低,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调查显示,贫困女大学生的父母每月能支付给她们的生活费在100元以下的有38.1%,100元到200元之间的有44.3%,在200元以上的仅为17.6%。贫困生每月生活费支出在51元到100元之间的占28.7%,支出在101元到150元之间的有37.9%,200元以下的比例总共达93.7%。

在吃饭以外的消费上,有13.7%的贫困女大学生根本没有经济能力购买学习用品,49.8%的贫困女大学生每月个人学习用品支出只能在20元以下。高达56.6%的贫困女大学生没有购买服装的经济能力,还有25.2%的每月服装支出只能在20元以下。65.9%的女大学生无力购买化妆品,还有31.5%的贫困女大学生月支出能力只能在20元以下。

此次调查的贫困女大学生中,有45.6%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困难,只能靠勤工俭学勉强维持;有42.2%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紧张,手中的钱必须用心计划,才能维持生活;还有高达6.6%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特别困难,已经无法维持,不能继续上学。

84.7%的人承受经济困难的压力

因为贫困,女大学生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业余生活有诸多阻碍。调查显示,84.7%的贫困女大学生承受着家庭经济困难的压力;60.2%的承受着学费书费上升的压力;48.5%的承受着生活费上升的压力;42.0%的承受着学习紧张的压力;还有28.1%的承受着考试不理想的压力和怕与同学谈论钱方面事情的压力。

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28.2%的同学不愿让他人知道自己的心事,36.8%的学生选择向过去的同学倾诉,31.4%的选择向现在的同学倾诉,28.0%的向家人倾诉,17.4%向学校、教师倾诉。

在课余时间的安排上,有66.2%的贫困女大学生的业余活动是勤工俭学;有83.8%的贫困女大学生的业余活动是学习,只有9.6%贫困女大学生有休闲、娱乐活动。勤工俭学的工作主要是校内勤工俭学和家教,所占比例分别为50.3%和45.5%。

贫困女大学生为了学费和生计,不得不利用课余时间甚至上课时间外出打工挣钱。挣钱只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根本谈不上增添学习用品、书籍、资料等,更谈不上进行形象建设。有56.6%的贫困女大学生不买服装,有65.9%的贫困女大学生不买化妆品。

仅有4.1%的贫困女大学生赞成恋爱

因为经济的贫困的环境的压力,谈恋爱对贫困女大学生来说成为了奢侈品。调查显示,仅有4.1%的高校贫困女大学生持赞成态度;有34.7%的贫困女大学生认为无所谓;有26.8%的贫困女大学生不赞成;还有34.4%的贫困女大学生甚至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在个人将来就业的问题上,有2.8%的贫困女大学生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只有6.7%的贫困女大学生对于个人将来就业没有信心,茫然不知所措;有43.1%的贫困女大学生认为自己毕业后应该有一份工作;有47.4%的贫困女大学生对自己很有信心,认为毕业后会有一份称心的工作。

在接受帮助的问题上,86.1%的贫困女大学生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愿意接受他人的帮助。82.5%的贫困女大学生希望在学费上得到帮助,40.3%的希望在生活费上得到帮助,38.2%希望得到培训,24.2%的人希望得到心理指导。

73.0%的人籍贯在非西部地区

篇2

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生源地不断扩增,生源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我院家庭贫困学生比例增大,群体数增加。为了掌握我校贫困生的现状,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情况,以便能从实际解决我校贫困生所遇到的困难,为有关政策、方法的制定提供依据,2013年10月,我们对学院贫困生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以便更好地做好我院贫困生的帮扶工作,使他们顺利地完成学业学习,步入社会工作。

一、调查概况

为了较准确地掌握贫困生的具体情况,我们以实证调查的方式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主要采取发放问卷的方式,共向大学生随机发放了200份调查问卷,回收问卷189份,回收率达到了94.5%。

二、调研情况分析

贫困生主要来自农村,家庭收入主要靠种田和打工。调查中显示,贫困生大多来自农村,占了63%的比重;有16%来自乡镇;8%来自山区;7%来自城市;6%来自县城(详见图1)。

图1

这个结果似乎是在意料中的,农村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山区学生考上高校的较少,因此占比较低。不容忽视的是,还有一些贫困生来自乡镇、县城甚至城市,这也说明贫富差并不绝对是城乡差距,城市里也存在不富裕的家庭。而这些贫困生中的有46%家庭收入来源全靠种田,31%家庭收入来源于打工,10%来自工资收入,5%来自副业,8%则是来自其他收入(详见图2)。

图2

种田收入和打工收入都是贫困生家庭收入主要来源,虽然部分人慢慢转移到城市,其余大部分还是生活在农村、小城镇,这些地方经济、医疗等水平较落后。问卷中,造成这些学生家庭贫困的主因是“家里人多劳动力少收入少”、“家里人生病医疗致贫”、“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有30%~40%的学生家庭存在这些原因。当然也有其他原因,例如“父母下岗致贫”、“家里发生突发变故致贫”等。

贫困生普遍消费水平低、去向单一。调查发现,贫困生中月均消费均在500元以下,500元以上的只占4%;另外有29%花费在200元以下,24%在200~300元之间,27%在300~400之间,16%在400~500之间(详见图3)。

图3

这些学生中,有一半的人在校消费依靠家庭支持,还有一部分依靠亲朋好友的资助、勤工助学和兼职,少部分则依靠借贷来维持,另外少数同学则依靠其他方式。问卷中,关于开支去向,68%学生大部分用于吃饭,6%学生大部分用于购物,24%学生一半用于吃饭一半用于购物,2%学生用于其他支出,如此看来,贫困生的开支去向较为单一,几乎都花在温饱问题上(详见图4)。

图4

贫困生的人际关系还存在问题。参与问卷的贫困生表示,当遇到困难需要求助时候,36%学生找其他同学和朋友,26%找父母和亲戚,24%自己解决,14%找辅导员和班主任。这说明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都较强,愿意选择自己的同学和朋友求助,甚至自己解决;他们对辅导员、班主任没有较强依赖性。虽然如此,但作为教师的班主任、辅导员应该多帮助有需求的学生。问卷中,8%学生表示曾受歧视,不过46%贫困生与其他学生关系比较好,33%的非常好,其他则认为一般。难道贫困生们都不愿意与其他朋友交往吗?并不是。学生对“有没有主动跟周围同学交往、扩大自己的人际交往圈,使自己也像他们那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这一问题的回答是:58%有想法且经常行动,36%想过但没付诸行动,4%没想过,2%有过但受排挤(详见图5)。

图5

同学们总是希望能够融洽地相处愉快地学习,但是不同的人就属于不同的圈子,在学生群体中也是非常明显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帮助学生们更加友爱、融洽,学习共同进步。

要特别关注贫困生的心理状况。问卷中,28%贫困生偶尔会感到自卑,10%则经常觉得自卑,另外62%从不感到自卑。从中我们看到38%的学生会感到自卑,这是不健康的心理。我们要针对他们做出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健康地成长。随着大学生不断成长,他们也懂得隐私、也爱面子,对于公布受资助情况是否侵犯其隐私权,学生们有不同的看法:40%不觉得侵犯隐私,且应该公布;41%不觉得侵犯隐私,但不应公布;7%觉得让人不好意思;12%觉得无所谓(详见图6)。

图6

也正因为贫困学子的成长方式不同于其他人,因此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看重的东西也自然不同。问卷中,将近六成学生认为成长过程中更为重要的是自强自立的品格、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诚实守信的原则,很多同学还认为得到理解、关爱和帮助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要注重对贫困生的心理教育,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

大部分贫困生都有参加勤工助学和打工经历。因为家庭和其他各种原因,为了维持生活需要,一些学生会选择勤工俭学、打工来赚取生活费。问卷中,42%的学生一直参加勤工助学、打工,36%的偶尔参加一段时间,10%的想参加但没有机会,12%的学生从没参加过(详见图7)。

图7

当然学院设有国家奖学金、助学金,院级奖学金等项目来资助贫困生们。问卷也显示,80%的学生认为助学金是所有项目中做的最好的;另外,奖学金、助学贷款、学费减免的措施也受到学生的认可,有30%~40%的同学觉得做得很好;其他如勤工助学和生活补贴,相对较少的学生认为这些项目做得好。学校应该继续加强相关举措,帮助贫困生解决生活问题,同时也要更多鼓励学生积极争取奖学金,使学生学习进步的同时生活也可得到保障。

大多数贫困生对自己的学业感到满意。问卷中,70%的学生曾受到过学校表彰,这其中有将近一半的学生还是多次受到学校表彰的;只有30%的学生没有受过表彰。在问道他们是否对自己的学业感到满意时,同学们表示:35%的非常满意,59%的觉得一般,6%的认为不满意。数据也证明,条件相对差的学生会更有学习的动力。他们在智力等方面无异于他人,他们自身是有着优势的。

三、我院贫困生的心理与行为特点

从这次的问卷调查结果来进行分析,发现贫困生一般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心理与行为特点。

1.贫困生的内心非常敏感,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容易感觉到别人轻视自己。大部分贫困生自理能力较强。贫困生只要有机会都外出勤工助学,帮助父母减轻家庭负担。

2.由于自卑,贫困生不愿或害怕与人交流、沟通。他们会轻易向别人说出自己的想法。平时多独来独往、沉默寡言,孤僻不合群。但同时他们又渴望与人交往,渴望融入周围的环境。

3.贫困生在学习、生活有更大的压力,总在为学费、生活费担忧,因而重重顾虑使他们对未来发展感到迷茫。

四、改善贫困生心理现状的对策分析

1.贫困生面对学习、生活的双重压力,很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为此,我们要经常主动关心这些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经常与他们沟通、交流,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和生活中的困境,帮助他们排解心理压力。

2.发挥团组织、班级、宿舍的作用,营造一个团结友爱、相互关心、和谐融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有效地引导贫困生走出困境,勇于面对学习、生活中的挑战。

3.贫困生一方面有强烈的交往欲望,另一方面又怕遭到别的同学的轻视和拒绝。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以开展一些有意义的集体活动,为贫困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从而帮助他们形成自立、自强、自信的人格品质,感受到人格的平等。

总之,对贫困生的各方面工作一直是我们学生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我们需要了解贫困生群体的现状及成因、心理与行为特点,加大贫困生资助力度,适当扩大贫困生受益面,并给他们提供更多勤工俭学的机会,减轻他们的精神压力。

参考文献:

[1].姬慧,任晓军,滕苏苏.高职院校贫困生成因及对策分析.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 11-4.

篇3

(一)县城东迁和移民搬迁过程中原老县城和香溪集镇剩下的居民困难突出。其主要特点是:

3、家庭负担过重。多数贫困居民家庭负担最重的是子女教育,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负担各不相同。其次是房租费,40的贫困居民没有自己的房屋,每月要30-120元不等的房租费开支。家庭经济承受力及其脆弱,最担心家中有人染上疾病。

4、多数家庭住房困难。据调查,现有贫困居民只有25左右的家庭建了房,并且100的负债,大都在3-6万元。没建房的家庭只得靠租房或是搭临时简易房居住,还有一部分贫困居民则居住在老县城175米线上经过政府出钱改造的残值房中。

(三)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的发展值得关心。1997年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以来,每年都有100多乃至几百人盲目无序的流向社会。这些人的户口很少迁往农村,一般都是找人托亲挂靠在县、镇不同单位。他们既不是农民,也不是居民,更不是干部职工。什么就业再就业、惠农、社会保障等优惠政策都沾不到边,更没有任何生产资料,几乎成了社会的盲点,发展十分困难。

二、问题影响

复杂的原因造成了这部分人群生活艰辛,发展困难,若长此下去,将会影响社会稳定,不利构建和谐社会。突出表现有四:

(一)影响社会稳定。多数贫困居民和失地农民家庭子女因经济条件差只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有的初中未读完即流向社会,成为社会的负担。在这部分家庭中,少数子女生活堕落,抽烟酗酒,打牌赌博,打架斗殴,偷盗抢劫,犯罪现象时有发生。

(二)是影响家庭稳定。在贫困居民和失地农民中,离婚的多,出走的多,留守的多,孤居的多。不少家庭主妇忍耐不住贫寒,不得不抛开朝夕相伴的丈夫和老人小孩离家出走,谋求新的生活出路。贫困限制了子女读书就业和今后的发展,造成贫困居民和失地农民家庭生活状况的恶性循环。

(三)是影响政府形象。上述人群总认为他们为国家建设和社会改革付出了牺牲、做出了奉献。政府亏待了他们,造成目前状况的根源在政府。因而,他们埋怨政府,怀疑党的政策,思想消极,牢骚满腹。

三、原因分析

造成上属人员生活贫困和发展困难的主要原因是5个方面:

(一)政策原因。一是国家在出台政策时,考虑农村移民的多,考虑城镇居民的少,农村居民可以外迁,而城镇居民不能,农村居民搬迁有房屋补偿费、生产安置费、基础设施费、外迁补助费、过渡期生活补助费、搬迁费等各种补助费用,而城镇居民搬迁则只有房屋补偿和253元/人的搬迁费。城镇贫困居民与中央的各项惠农政策不沾边,库区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又享受不到,各级的重视程度又不能与大中城市相比,各项政策对城镇贫困居民来说显得有些不公平。二是政策不配套。对于在改革和发展中做出牺牲和奉献的人群缺乏配套的政策管理和跟踪的社会服务,使得他们成了党恩惠顾的盲区。三是政策滞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改革与发展、发展与稳定、建设与吃饭统筹协调不够,一些领域的政策适应不了日益变化、多元发展、社会转型的具体社会活动。

(二)社会原因。就老香溪和老县城而言,蓄水前,老香溪是长江中上游的一个重要港口,非常繁荣,居住在老香溪的居民随便开个小店、或是出租房屋、或是做点其他事情每月都有不少收入;居住在老县城的居民,条件更是优越,生活的门路宽广,勤快一点,每天就有几十上百元的收入。蓄水后,留下来的居民无论是居住的小环境,还是生存的大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地变化,原有的经济格局被打破,失去了过去的生活来源。占地移民失去了生产资料,打破了原有的生产生活格局,一时适应不了新的形势,加之仅有的补偿资金用于建房,没有发展空间。同时,大坝蓄水、县城东迁失去了往日的商贸优势,资源匮乏,企业破产重组,库区产业空心化,就地就业的门路极其狭窄,导致生活与发展十分困难。

(四)自身原因。历史的原因,导致绝大多数贫困居民很少走出去,视野不开阔。移民搬迁后,限于各方面条件特别是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也很难走出去,生活圈子变得越来越小,生活的路子越走越窄。经过几次移民搬迁,有钱有能力和有门路的或是因特殊关系都搬到茅坪去了。留下来的多是一些老弱病残、少文化、缺技术、无出路的人,缺少发家致富的先决条件,只得依靠周边环境或是他人过生活。蓄水后周边环境发生了变化,先前的优越环境不存在了,再也没有多少好事可干,他们变得无所适从。

四、对策与建议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要求:按照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力,走共同富裕道路,实现社会和谐。要建立和谐社会,就必须从长远来谋划,努力消除不和谐因素。因此,就着力解决好弱势群体的生活及生产发展与建设和谐社会提以下5点建议:

(一)加强政策研究,深化社会管理。争取政策支持,加大和完善城镇居民、失地农民以及为改革和建设付出了代价的扶持力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建立长效机制,从长远上解决根本问题。加强和细化社会管理,提高社会服务功能,科学有效的归属人口管理、户籍管理、社区管理和政策管理,使社会的每一阶层,每一群体,每一角落都享受到党的春风和阳光。

(二)加快发展地方经济,吸纳城镇贫困居民和失地农民就业。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一个地方弱势群体的生活出路问题,唯一的出路就是大力发展地方经济,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县抢抓三峡工程建设机遇,已逐步迈向工业新县、旅游名县、物流大县的行列,每年可提供就业岗位都在不断增加。各级政府要有意识的通过合法程序,吸引城镇居民、失地农民或零就业家庭成员及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从更本上解决问题。

篇4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大理学院98名建档的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其中,男生29人(占29.59%),女生69人(占70.41%);白族31人,彝族29人,回族10人,壮族8人,傣族5人,哈尼族4人,傈僳族3人,纳西族2人,拉祜族2人,藏族2人,普米族1人,瑶族1人。

1.2 工具

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查研究对象的心理健康特点,该量表由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等10个因子共90个项目组成。每个项目采取5级评分制,从没有、很轻、中度、偏重到严重,得分越高表明该症状越严重。

1.3 统计方法

运用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与全国青年常模比较

从表1可见: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在SCL-90的10个因子中,得分高低次序依次为强迫症状、敌对、其他、抑郁、焦虑、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偏执、恐怖和精神病性,其中,强迫症状的得分远高于其他各项。

从表2可见:(1)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只有在人际关系敏感1个因子上的得分低于全国青年常模,其他9个因子的得分均高于全国青年常模,也就是说,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低于全国青年常模。(2)与全国青年常模比较,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等6个因子有差异,但其差异无显著性;在强迫症状因子上差异有显著性;在恐怖、精神病性以及其他等3个因子上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2.2 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的性别差异

从表3可见:少数民族贫困男大学生在SCL-90的10个因子中,得分高低次序依次为强迫症状、抑郁、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其他、精神病性、焦虑、躯体化、偏执和恐怖。其中,强迫症状的得分远高于其他因子。

从表4可见:少数民族贫困女大学生在SCL-90的10个因子中,得分高低次序依次为强迫症状、敌对、其他、抑郁、焦虑、躯体化、恐怖、偏执、人际关系敏感和精神病性。其中,强迫症状的得分也远高于其他因子。

从表5可见:(1)少数民族贫困女大学生在SCL-90各因子的得分均高于男生,也就是说,少数民族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低于男生。(2)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等3个因子上的性别差异不显著;在躯体化、抑郁、恐怖、偏执和其他等5个因子上的性别差异有显著性;在焦虑和敌对2个因子上的性别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3.结论与思考

篇5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7-0020-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大学毕业生规模急剧扩大,大学生就业面临着激烈与挑战。高校贫困生作为特殊的群体,在就业过程中总体处于弱势地位。有关调查显示:高校贫困生与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学生相比,签约时间明显滞后、签约率明显偏低、就业岗位也明显偏差。贫困大学生如果能顺利就业,不仅能解决自己生存问题,而且能够负担起整个家庭的生计,对于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也非常重要。从贫困生的就业现状探究就业难的因素,提出可行性对策,继而帮助贫困生走出困境,实现就业。

一、贫困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中国扶贫基金会新长城项目2008年公布的《中国优秀贫困生调查报告》[1]表明:“我国在校贫困生比例为20%,特困生为5%-10%左右”。对许多处于社会较低阶层的家庭来说,子女上大学不仅意味着未来经济地位的提高,也意味着对精神满足和获得社会尊重的追求。基于此,这些贫困生家庭在“读书改变命运”的感召下,不惜倾家荡产,靠接待资助子女完成学业。但不仅上学期间花费大,而且择业过程花费也较大,这主要包括通讯费、制作简历费、交通费、自我形象包装费、培训费等,已成为贫困生的另一个经济负担。据《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对全国高校毕业生的调查表明:“有43.5%的在校生求职花费在600元以上。”与其他学生相比,贫困生更渴望能获得一个理想的工作,以便早日获得经济报酬,回报家庭。他们希望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回报,但就业难的现实,使求职成本不断攀升。

二、贫困大学生就业呈现出的特征

首先,目前高校的就业观教育在内容上侧重如何降低就业期望值,以尽快找到工作岗位,造成有些贫困大学生在择业时不考虑长远发展,急功近利。贫困大学生在面临直接就业、继续深造或自主创业的三重选择时,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直接就业。调查表明,即使是在考研热持续升温的大趋势下,应届毕业贫困大学生考研的比例比非贫困大学生低40%左右,选择自主创业的贫困大学生更是凤毛麟角[2]。

其次,贫困大学生特殊的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导致他们在就业过程中较非贫困生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大多数贫困大学生的家庭有较大的经济负担甚至是债务,贫困毕业生迫切需要找到有较好经济收入的工作,改变自己和家人的社会经济地位。所以,不少贫困生就业期望值过高,他们希望到环境好、待遇高的大城市、大企业、大机关工作。但实际上,贫困大学生在大中城市求职成功的比例明显低于非贫困生,而到西部地区和基层单位就业的比例高于非贫困生。

再次,贫困大学生来自农村或经济收入偏低的城镇家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家庭、学校教育资源有限,很多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英语水平、文体技能等综合素质的欠缺。贫困大学生在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社交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等方面明显弱于家庭条件较好的大学生。所以,自身综合素质欠缺、拥有社会资本较少的贫困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去比较稳定的党政机关与事业单位,人为地缩小了就业的选择范围。

最后,贫困大学生的求职常呈现为两种极端范式:一部分学生为“先行者”,认为自己无所依恃,早早活跃在双向招聘等活动中,积极推销自己,一有接受单位就很怕失去机会,就很快签约,这种情形常见之于贫困生中综合条件相对较好者,但这毕竟是少数。而大部分自觉条件较差的贫困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害怕竞争,怯于表现,遇到挫折时心理难以承受,容易产生悲观情绪,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无所适从,消极应对,坐以待“毕”,无形中增大了自己的就业难度。

三、导致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

造成高校贫困生就业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国家整体就业形势压力大,人多岗位少

从我国劳动力的总体需求来看,劳动力供过于求,就业形势严峻。各机关团体国有企事业单位面临着精简机构,人员淘汰的压力,接收毕业生的数量十分有限。据统计,未来5年,全国将新增城镇就业人口4500万人,农村转移劳动力每年将达800万到1000万人,城镇下岗职工还有400万人需要就业。

2.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薄弱,职业生涯教育专业人才匮乏

目前我国高校的职业生涯教育还处在起步阶段,普遍缺乏职业生涯教育专业师资和系统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就业指导还是遵循以前的咨询、签协议等事务性工作,这势必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产生重要影响。

3.主观因素:贫困生的自身因素

(1)教育基础薄弱,学习成绩一般化。大多数贫困生来自于边远山区,教育基础本来就较弱,加上部分贫困生为学费和生活费,而到处奔波,很难安于学习,学习成绩一般者居多;还有部分学生为了将来能够顺利就业,常常占用正常学习时间自学其他专业课程,结果造成自身专业成绩不理想[3]。

(2)综合素质欠佳。许多贫困生把时间和自尊压在了学习上,想在学习上战胜别人,出人头地,很少参加其他活动,语言表达、组织管理、实践创新能力差,影响了自身的全面发展。一些贫困生认为社会分配不公平,存在抱怨心里,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感到无所是从,紧张压抑感和矛盾感就更凸显出了激烈化,极易诱发各种心理问题。

四、政府对贫困大学生的关注

政府应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完善国家资助贫困学生的政策和制度”的要求,进一步充分认识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意义,着力完善贫困生助学政策、制度。助学贷款制度是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根本途径和主要方式。而建立和完善助学贷款制度首先是一种政府行为,应该由政府出面牵头,统筹安排,以规则、条令的形式确定下来,并在切实保障银行的积极性与工作有效性的前提下组织银行具体实施。建议依照教育和经济规律,根据大学生需要设立不同种类的贷学金,扩大贫困生贷款的比例和额度;改革借贷方式,充分考虑学生中途突遭变故及继续深造的可能性,允许多次借贷;延长还款年限,允许贫困生在本科毕业后10年内以按揭方式还款。同时,积极促进大学生个人信用系统的建立,建议由教育部门组织专门的咨讯公司参与建构学生个人信用信息系统,这对我国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也将是一个极有意义的尝试。

五、高校应增强对贫困大学生的教育

鉴于高校贫困生体现出的贫困性,脆弱性,弱势性、自卑性的四个典型特征,并且表现出交际能力较低、竞争心理较脆弱自卑心理较突出的情况,应从教育层面,做好以下几点:

1.诚信教育。

目前,高等学校中间比较普遍地存在着大学生的诚信问题,突出地表现在拖欠应缴学校的各类费用以及不按时还贷。2003年,助学贷款开始进入首批还贷高峰,但数据显示,全国借贷学生平均违约率接近20%!已毕业学生的失信行为,大大影响了银行发放贷款的积极性,导致出现全国助学贷款大面积停贷的现象。诚信的缺失来源于道德知识与价值的背离、道德认识与信念的背离。学生的可塑性很大,主观的努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需通过加强诚信教育来塑造大学生的良好形象,推进助学贷款政策的落实。

2.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内容,而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咨询是对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4]。美国心理咨询专家卡可夫(R.R.Carkhuff)说:“咨询是生命的流露”。浙江大学和温州医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富有成效,前者借助的是强大的经济和管理力量,后者借助医学院特有的优势,配备了医学专家坐诊咨询,每天有教师坐班,并做专场心理健康讲座,对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等工作,对帮助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温州医学院就有一经济困难学生,成绩很好,但由于身体原因,缓考而得不到奖学金,受打击而一度产生自杀倾向,通过心理健康医生的咨询和教育,已正确面对挫折;许多心理自卑,不合群的学生通过辅导员、心理健康中心的帮助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另一方面,其他高校的心理健康咨询和教育工作做得相对落后,心理健康咨询室在一些学校仅仅是装装门面,比较形式化,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不了很大的作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的一位教授说过:“解决贫困生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这是影响人的生命最根本的东西。”相对于物质生活的贫乏,贫困生心灵上的孤独和困苦让人们更为揪心。助贫工作不仅是学校与学生之间货币和物资的给予,同时应成为精神支持和价值观输出的过程,成为密切学校、学生关系和沟通师生感情的过程。

3.自立自强教育

贫困大学生要真正解决自己面临的暂时的经济困难,需要发挥自强自立的精神。大学生应该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他们必须承担自己能承担的自己所选择的,大学生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实现经济独立,不能把责任完全推给家庭和社会。因此,高校应充分发挥大学的教育主体功能,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引导,培养经济困难学生的自立、自强和自信意识,发展经济困难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对此,部分高校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并出台了积极的措施,推动大学生自立自强精神的培养。浙江大学在资助执行过程中遵循三个原则:鼓励先进原则,有困难先贷款原则和有限资助原则,学校尽管有较充裕的资金,但不主张对学生给予全额无偿资助,而是要求学生申请贷款来交学费,生活费上给予直接资助,破除学生“等、靠、要”的思想;在各高校都成立了“爱心”基金,即大学生从承诺从’爱心‘基金里获得的资助,在毕业后要全额返还,或捐资扩大基金数额以资助更多的贫困生。利用这一方式,引导大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在得到政府、学校和他人帮助的同时,奉献自己的爱心,回报社会,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自立自强的精神。

参考文献:

篇6

20xx年5月8日至15日,本人通过对云南省昆明市昆明理工大学的全日制在读本、专科学生进行调查和收集数据,从消费意向、消费意识和消费心理上一定程度解读了目前大学生们的消费现状和消费趋势。

此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其中本科类院校学生30人,专科类院校学生20人;男生25人,女生25人,男女比例约为1∶1。

调查结果一 吃饭穿衣花钱最多

相关数据:大学生的消费支出中,食物支出占41%,衣物支出占13.1% 调查和数据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的消费构成主要集中在基本生活费(衣、食、住、行),学习消费(学费、书籍杂费、考证费、电脑等),休闲娱乐消费(休闲、健身、旅游、娱乐等)以及人际交往消费(人情往来、恋爱)等四大方面。

其中,在昆明理工大学大学生的消费内容主要集中在食物支出和衣物支出两大方面,其中食物支出占41%,衣物支出占13.1%。其他方面,休闲娱乐占6.1%,与学习相关的各方面支出占4.3%。尽管食物支出仍是当前在校大学生的主要支出之一——约47.7%的被访者的食物支出约占总生活费的四成,约24.1%的被访者的食物支出约占总生活费的五成——但另一方面,大学生们走出校园食堂到外面聚餐的费用也在与日俱增,麦当劳、肯德基以及一些价格不菲的特色小吃已成为当前大学生尤其是校园情侣们经常光顾的地方。根据结果分析,作为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成年人,他们更加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在这方面,女生的消费水平要高于男生,在被调查的女生中,近三成拥有价格在300元以上的品牌服装。

调查结果二 恋爱花费每月百元

相关语录:馒头就咸菜,省钱谈恋爱

如今,“馒头就咸菜,省钱谈恋爱”已成为不少校园爱情男主角的忠实信条。 “尽管我们俩出去玩都十分节省,每个月还是要花费100多元钱的。”某一名大二男生说,他和女朋友都是农村的,而且是初中同学,尽管经济不宽裕,但两人要是出去玩,买个糖葫芦、冰淇淋还是经常的。

“其实,有很多大学生都在谈恋爱,只不过有的人不愿意承认而已。”另一大学生说,有些学生之所以“保密”工作做得好,主要是担心万一走不到一起,会遭到同学笑话或非议。据调查结果显示,仅有不到两成(19%)的学生承认有男(女)朋友,其中有30%的“男主角”每月在女友身上的投入约有200元。据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恋爱费用的来源,有的是由“家里特别提供”的,有的是来自“勤工俭学”,更多的是从“生活费中支付”的。

调查结果三 聚会聚餐最高数千

根据结果分析,作为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成年人,社交是很重要的,往往为了面子或者大气就到上着几千元的餐厅去请客吃饭。

调查结果四 把家庭供给作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

“尽管爸爸、妈妈都是工薪族,但还是尽最大努力供我上学。”昆明理工大学大三某一学生说,看到父母为自己上学花费很多,心里也感觉很是愧疚,但毕竟自己还没有上班,不能挣钱。假期打工挣的那点钱,贴补一下平常的生活还行,要是自己供应自己上学,确实十分困难,“没有办法,只能靠老爸、老妈了。”他说,只要自己能上班挣钱了,会全力回报父母的。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这一群体在经济消费水平、消费构成上存在着巨大差距和差别,其中年消费最高的达到13500元,而年消费最低的只有1800元,年消费支出均值为4963.96元(不包括学杂费和住宿费),这其中有93.7%的大学生把家庭供给作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据分析有63%倾向于冲动型消费,女生在这方面的比例远远高于平均水平,有30%多认为自己属于精打细算型消费,9.9%认为自己属于今朝有酒今朝醉型消费,而大部分(55%)的大学生则说不清自己到底属于哪种类型的消费者。

总述(分析报告):

大学生多数是自进入大学开始,才更多的拥有选择消费的自主权。有了更多消费自由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能否处理好,将关系到整个大学生活。消费的安排直接的影响生活的质量,毕竟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来自家长,基本都是有限定的。不合理的消费会打乱个人的生活秩序,影响学习生活。同时,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直接体现了其生活观、享乐观、人行价值等价值观,这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乃至日后工作、成才都有着重要影响。加强对大学生的消费教育,帮助他们走出消费误区,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消费观调查报告(二)

表面上看,消费是个人行为,但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消费心理、消费意向、消费意识、消费嗜好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从这一意义上说,校园里出现的不良消费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它不仅加重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影响了家长和学生的感情;还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校园人际关系,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对学生个人来说,这一时期形成的道德观念可能会影响他一生的消费行为,并且与其人生观、价值观、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密切相关。所以,中国当代大学生消费问题值得重视,而且刻不容缓!

本调查旨在分析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了解他们目前的消费情况,以期挖掘潜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有效的改善措施,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笔者对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汕头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商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等面向全国招生的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学生进行随机性匿名问卷调查和访谈。接受调查共320人,平均年龄20、8岁,平均年级为2、1年级。

2、方法:一是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内容是根据大学生消费的相关情况自行设计,经预试、反复修改后形成,问卷题型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本次调查共收回问卷发145份,有效问卷138份;二是网络问卷调查,通过qq、email、留言板等方式让各大高校的部分学生网上答卷。填写网上调查问卷的人数110人,问卷做到了随机发放;三是一对一谈话或座谈会等形式获取信息,进一步了解被调查者的消费心理和价值取向。访谈的方式随机选择了愿意接受访问的65人。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三种形式形成互补,相互促进,使我们的研究更具客观性。

3、资料处理:全部原始数据采用exel2019进行分析和统计。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月消费总额贫富差距大。大学生总体的月消费额主要集中在35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这一幅度,少于350元或多于1200元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少。而备案贫困生的消费额基本是少于350元。贫困生的生活标准与消费能力与普通学生差距相当大。(见图1)

2、饮食方面开销大。无论是否贫困生,饮食开支在消费总额中占了绝大部分,这是符合健康的消费构成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中还兴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请同学吃饭的热潮,这方面的开支虽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学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这说明大学生已经逐渐有了社会交际方面的消费。

3、通讯网络费用过高。被调查人群中,对手机的拥有率为92%,其中70%的贫困生也拥有手机。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集中在50元-100元,贫困生的手机费用一般能控制在50元以下。也有14%的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高达150元以上。

4、“游玩费”、“恋爱费”逐渐增长。随着旅游的概念进入现代消费,大学生也逐渐有了这方面的花费。据了解,大学生平均一年内会出游两次,跟集体出游或是与三两好友同游。另外,调查中占30%的大学生在谈恋爱,他们每月用于恋爱的费用都是200元-350元之高。这是当代大学生中出现的一种不甚合理的消费。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消费的趋附性强,娱乐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很大。(具体见图2)

5、先进的消费方式悄然成风。大部分学生购物都喜欢现金消费,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学喜欢银行卡信用卡消费方式。可见,一些比较先进的消费方式已经进入了大学生的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校园卡、银行借记卡会成为大学生钱包里的必备品。学生使用信用卡也逐渐悄然成风。

6、男女生间的消费差异。调查结果显示:现代的大学生中,男女方恋爱支出基本成持平趋势,部分女生恋爱支出还甚至超过了男生。在建立和培养自己人际关系方面,男生的开销远比女生大,而在形象包装方面,女生又会略胜一酬。在对于是否会计划月生活费的这一项调查中,选择有计划的女同学仅为28、4%,男同学则为37、1%。(具体差异见图3)

7、日常资金来源和家庭收入。调查发现,大学生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家里提供。其中贫困生勤工俭学的人数比普通学生多出十个百分点。而贫困生对于外出兼职比普通学生有更热切的期望,也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可见,贫困生有着更迫切地锻炼自己、早日投入社会的意识。家庭月收入方面,大学生家庭月收入整体上以1000元-2019元居多,而贫困生的家庭月收入以500元-1500元居多,有25%还是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特困户。(详细可见表)

8、大学生对自身消费现状的看法。无论贫困生还是非贫困生,对于自身的消费现状,三分之一的人表示是觉得刚刚好的,一成的贫困生觉得自身消费现状偏低。而剩下的大部分,都是认为自身的消费现状是偏高的,同学们普遍都有在不知不觉中花了钱的体验,但大多数的同学都没有切实地想过要如何去正视自身消费过高的问题以及想出应对措施,可见,大学生还未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和成熟的消费观。

三、结论与讨论

1、结论

(1)大学生的消费构成跟上社会发展的潮流,与社会接轨。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外出聚餐、请朋友吃饭、外出旅游、通讯网络方面的费用较多,俨然大学生圈子也成了一个小社会,大学生更多地意识到了要提早接触社会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消费方式,进而提早融入社会。而银行卡、信用卡等消费方式也受到大学生们欢迎,可见,大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活跃的群体,虽然在经济实力上未能跟上社会,但消费意识上却早已和社会发展同步。

(2)理性消费仍为消费主流。大学生的绝大部分支出是用于饮食方面,而玩乐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见,大学生还是清楚知道自身的使命还是以学习知识为主,而不会沉迷于玩乐。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消费时都会较为谨慎,尽量精挑细选,不会一味求贵,或者只注重便宜的价格而不注重质量。所以较为理性的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流。

(3)消费呈现向多元化发展。大学生在实现温饱的同时,也在服饰装扮这一方面明显消费。而作为饱读圣贤书的天之骄子们,学习之余也会不忘逛逛学习用品店和书店,为取得各类证书的补课充电也成了大学生的一个消费热点。部分手头宽余的学生还手头上还会拥有一些如照相机、mp3等数码产品。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取向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4)恋爱费用支出过高。大学生刚开始恋爱为稳固恋情和讨恋人欢心所付出的“恋爱费”比较高,这是大学生消费中很不合理的一部分支出,因谈恋爱而每月的生活费入不敷出的大学生大有人在。这种不合理的消费也会导致一种错误价值观的形成,容易让大学生们认为爱情 是建立在金钱之上的。所以,恋爱支出过高的现象应制止。

(5)贫困生的消费水平虽然偏低,但消费构成比较合理。贫困生因为消费能力有限,他们日用的资金来源除了家里提供之外,还有国家、社会资助和勤工俭学等途径。正因为他们的钱得来不易,故他们会对生活的各种开支精打细算。他们主要的花费在于饮食、生活用品和学习充电方面。另外,由于对接触社会的要求更为强烈,他们能够把握到社会一定的消费动向,而能否择优地去跟随。

(6)合理理财和储蓄观念仍十分淡薄。调查中,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消费组成不很合理,但极少数的大学生会有规划自己的消费组成的意识。他们大多会在不知不觉中盲目地追随了流行于校园中的消费大潮,而缺乏了自我判断和自主意识。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用都超出了预计,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能够在银行帐号上拥有自己的一笔积蓄。

2、大学生消费构成不合理的因素分析。大学生本身的心理素质还不成熟,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成熟。容易被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迷惑。但笔者认为,当前大学生中出现的这种种消费不合理现象,不仅仅与大学生本身这个特殊的消费群体的特性有关,还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密不可分。

(1)社会不良消费风气影响。首先,学生的高消费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社会整体消费结构不合理。目前,社会上重视高消费,这种导向错误的助长了学生之间的攀比风。另外,现今社会上流行着透支的消费方式,大学生是对社会潮流有敏锐触角的群体,加之相对缺乏自主判断力,若没有得到适当的引导,很容易就会从此走进了消费的误区。

(2)校园错误消费氛围的催化。学校也是一个消费习惯与方式迅速传播的一个介体。大学里面一般都是同龄群体,对大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它的群体规模和价值往往被大学生作为个人行为的重要参考系。一旦攀比之风,追求名牌之风,请客之风在同学之中有了苗头,大学生们就会竟相效仿。加之高校教育中普遍缺乏对树立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教育。就算有类似的教育,但一般都是深度不够或教育意义不强。

(3)家长不当消费观念的延伸。家庭在培养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普遍对正确消费观念的教育不足。传统的家庭教育首先注重的是孩子德育的培养,现代的家庭教育注重的是德,智,体多方面的培养,但一直以来,家庭教育中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是对孩子消费的培养。另外,许多家长自身没有一个健康的消费观念。家长们怕比别人差,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与其他孩子一样穿好,吃好,玩好,从而助长了孩子大手大脚的消费习惯。

四、对策与建议

1、合理规划自身消费构成,增强理财意识。要在社会的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学生们对自身的消费现状需要有更理性的思考,在大学生活中就要注重养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良好的消费习惯。要强调“合理和适度”消费,提倡“量入为出”有计划的消费。注意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自觉抵制不良消费风气影响。

2、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费。大学生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所以在消费的过程中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要选择适合大学生群体的消费标准,而不能因为攀比而一味追求名牌和高标准、高消费。要克服这种心理,大学生们就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

篇7

关键词:贫困心理亚健康群体

key words: Impoverished psychological Asia healthy community

一、贫困大学生总体调查情况

最新调查显示,在高校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并产生了种种心理障碍。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日前公布的《中国贫困高考生调查报告》显示,在北京高校中,有60%贫困生对自己的经济状况感到“羞愧难当”;22.5%的贫困生感到很自卑,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并不可抑制地抗拒师生善意的同情。报告中指出,40%贫困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因为贫困受到打击,更有近20%贫困生由于贫困对社会持极端的观点,影响了心理健康,有8.5%的学生认为校园出现犯罪活动与一些学生的贫困有关。所谓贫困大学生主要指在校期间的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的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的大学生。目前中国贫困生总数估计超过500万人。

我校大学生心理状况调查

由此可见,多数贫困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抗拒师生善意的同情,在人际关系上趋于封闭。贫困也对近半数贫困生的人际交往产生影响,使其不愿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生活相当封闭。

二、 贫困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

通过对贫困学生的心理调研和心理测试等多种途径了解和总结出贫困生出现心理障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不少贫困生多来自农村,文化环境和教育条件相对落后,许多农村学校的教育长期以应试教育为主,很多乡村中小学音乐、美术、体育课都不能充分开展起来,外语、计算机等课程学习条件也很差,素质教育在这些学校中只是一句空话,因此导致“心理贫困”。

二是贫困生与人交往常抱着一种防御心理,将自己封闭起来,并且对别人的评价特别敏感,在交往中常表现出害羞、害怕、拘束、紧张、回避现象,原因是因为自卑心理较重。

三是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大学生中不时泛起各种各样的消费热点,这无疑给囊中羞涩的贫困生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

四是社会文化的不良因素加剧了贫困生的心理困扰,社会文化在一些人心目中被演化成一种以金钱为唯一目的的亚文化,人际关系变得势力和冷漠,加剧了贫困生对金钱的渴望,更加看重了物质利益的作用,导致心理失衡。

五是高校毕业生分配带来就业压力,当前大学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人才市场的择业竞争还存在着一些不公正现象。贫困大学生没有父母可以依赖,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

六是社会上一些善意的动机实施不当也无意加大了贫困生的心理压力,如各种资助工作,本来是一件好事,但由于宣传不够或教育滞后,使一些学生虽然物质上得到了资助,精神上却遭到了挫伤,从而加重了自卑心理。

三、 如何化解贫困学生的心理危机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是开展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障。从中学到大学,对于每一个新生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无论是生活环境还是学习方法,无论是自我的目标还是社会的期望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能否在这种环境下尽快适应新的大学生活,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中能否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因此,我校在大学新生开学后开设心理教育课,其所起到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不仅根据各个贫困生的具体实际,在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同样也以高度的责任感去帮助这些同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力,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的环境,缩短心理转变所需要的适应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针对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我校还会定期举办了对象明确、针对性强的专题讲座、讨论会,为学生营造一个文明和谐的心理环境。

其次,全方位的经济资助是开展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针对高校贫困生问题,国家为使家境贫困的学生上的起大学,从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基金、困难补助和学杂费减免等五个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我校不仅认真落实这些政策措施,同时学校也通过设立校综合奖学金以及为贫困学生安排校内勤工助学岗位等措施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问题,同时还会积极运用我校贫困生中依靠自身努力,顽强拼搏而获得成功的优秀代表,树立榜样,激励其他贫困学生以健康和上进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挑战。

篇8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6-0147-03

经过几十年的艰苦探索,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以奖、贷、助、补、免为主体的多元化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贫困生经济上的困难。然而,贫困生内心深处形成的心理问题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消解。虽然多数贫困大学生身兼独立性强、耐受力强、勤劳简朴和学习刻苦等优点,但他们(包括贫困生中的优秀分子在内)大都存在精神上的困惑,不同程度地受到心理上的伤害,容易产生诸如焦虑、强迫、抑郁等心理症状,甚至产生敌对、偏执、精神分裂等疾病。许多调查表明,贫困生在这些症状上的指数大大高于非贫困生。由此,贫困生的经济压力已经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灵痛楚,而这种痛楚更多地体现于许多贫困生由于经济困难带来的一些心理“贫困”,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一道屏障。

一、当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自卑心理严重。随着高校在校生数量的逐年增加和学费的逐年升高,校园里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贫困大学生。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年来,高校贫困生的绝对人数不断上升,全国大学生中贫困生的比例达到了近30%,特困生比例为10~15%。针对这一现象,有关教育专家认为,高校特困生群体的相对集中性、复杂性、不可预测性和可塑性,远比其他贫困群体要大。贫困大学生为自己的贫困出身而自卑,对自己没有信心,总觉得低人一等,不少人因害怕被别人看不起而不愿与同学交流,不愿参加集体活动,顾影自怜。他们不愿承认自己的贫困,因而一次次失去得到帮助的机会;即使得到别人的资助,也会深深内疚、自责,心灵深处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了一种挫折感,从而导致自卑心理,部分学生因此成为经济、身心方面的“双困生”。

2 抑郁症比例明显偏高。抑郁是人因自身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的消极情绪。由于城乡和东西部之间的经济差距,贫困生的学习条件与发达地区的学生比较相对较差,接受的基础教育比较薄弱,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较低,导致其进入大学后的学习相对艰难。据《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告》对全国部分高校贫困生的调查数据显示,有73%的贫困生对生活状况不满意,52%的存在抑郁状态或抑郁倾向,主要表现为:(1)情绪低落,遇事缺乏信心,无精打采,对学习和生活兴趣索然,常常逃课,不愿与人沟通,谈及前途时心情黯淡。(2)思维抑制,反应迟钝。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常常走神。(3)行为被动。凡事缺乏主动性,不愿参加集体活动,有沉默和独处倾向。(4)有时突发冲动,行为极端。

3 自我封闭现象严重。《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告》调查数据显示,有近50%的贫困生在人际交往上存在着障碍,不愿意主动、积极地与人沟通,自我封闭意识强;有40%的贫困生对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不高,交往动机薄弱。这表明,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匮乏难以支付人际交往的必要开支,往往不喜欢参加集体性或公益性的活动,担心因自己拮据的经济状况或与他人的能力差距而被人轻视,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只好采取逃避的方式以避免自尊心受挫。一些贫困大学生对别人的主动帮助虽然心怀感激但却不愿接受。在他们看来,如果接受了别人的帮助,就等于承认自己是贫困生,而这恰恰是他们不愿意接受的事实。贫困生不愿主动与人接触和沟通,表情冷淡刻板,性格意志脆弱,遇到挫折就灰心丧气;不能很快适应大学校园的新环境、大学的师生关系和教学方式等,基本是集体生活学习中的“慢热型”或“捂不热型”,难与他人和睦相处,经常出现议论、嫉妒、怀疑、计较别人的问题,造成同学、师生关系的不和谐甚至是紧张。由于人际关系和环境适应不良,许多大学生不习惯集体生活、不遵守规章制度、不善于团结他人、不会互助学习、不懂得维护各种关系,长此以往,就会形成狭隘心理,既对完成学业毫无裨益,也会对今后漫长的人生之路产生无法预料的负面影响。

二、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 不同环境和文化的不适应。农村和城市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我国许多农村的生活条件还比较差,消费习惯与城市存在着很大差异。贫困生中很大一部分人来自相对落后的农村,对都市流行时尚或者新鲜事物接触得少,甚至对很多时髦的东西很陌生。还有的贫困学生的卫生习惯、生活习惯等与都市人口子女的习惯有很大不同。这种文化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必然给贫困大学生心理带来一定的冲击。

2 学习方法的不适应。农村文化环境和教育条件相对落后,教育还停留在死读书的应试阶段,音乐、美术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水平落后,外语、计算机等课程的学习条件相对较差,导致其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较差,个性缺乏充分发展。而大学强调素质的全面发展,使贫困生在学习、生活上一时难以适应,产生和其他学生学习成绩上的差距;有些贫困生为勤工俭学而奔波,消耗了很多精力,造成了他们更加沉重的身心负担。

3 心理不适应。许多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在中学时学习成绩优秀,出类拔萃,能考入大学,会产生很强的自豪感。但到了大学,强手如云,他们会逐渐感觉到与其他人在知识面、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差距,失去心理优势。很多贫困大学生有不平衡心理,对家庭和社会有所抱怨,对其他同学有所排斥。他们表面上很自强,甚至很自负,但事实上内心一般很脆弱。一部分人由于一时的努力没有得到理想回报,就变得十分消极,不再试图改变自己。

4 社会价值观的冲突。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加剧了贫困生对金钱的渴望,使他们更加看重物质利益。有些家境不宽裕的大学生,既不忍心向父母伸手,又没有能力勤工俭学,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甚至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和行为问题。有临床心理学家认为,抑郁症患者与其早年的某些思维方式有紧密关系。比如,一个孩子总是被父母忽视,那他就会发展出这样的思维:无论怎样做,自己的表现总是不够好。长大以后,当生活中发生突发事件时,往往就会只看到事情的消极面,从而加重了失败感。

5 贫困生缺乏有效的应对贫困的方式。一个大学生当前每年的全部支出约为1.2万元左右,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压力不小。不少贫困学生能体谅家长的辛苦,四处打工赚钱,以求自立。大学中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受各种文化的影响、现代意识的熏陶、社会潮流的引导,甚至受所学专业特殊风格的熏染,开始纷纷追求生活的新潮化和高消费,有意无意中加大了贫困生的心理压力。为改变现状,贫困生只能利用“身体资本”和一切可利用的时间作校外兼职,用挣来的微不足道的辛苦钱弥补学费,偶尔满足一下虚荣心。但他们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法同家庭优裕的学生相比,于是羡慕、嫉妒、自卑、孤独、无奈并存共生,促使其想方设法拼命赚钱,这样做的代价可想而知,大量的时间、精力花费在大学校园之外。久而久之就会出现焦虑、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学习问题。

篇9

据报道,多数贫困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人际关系上趋于封闭。据调查,贫困生心理辅导时出现比较普遍的心理现象。

一、贫困生主要表现和心理特点类型

贫困生一表示“贫困让我感到很自卑,自卑让我觉得低人一截,不敢正视别人,不敢发表自己的正确的见解,不敢和别人多交流,更不敢和老师对话。”

贫困生二表示“有时同学要我一起出去吃饭,去吧,我本是个贫困生,自己没有那么多钱,不去吧,又觉得不合适,怕别人说自己“小家子气”。这样的尴尬有很多,但最后总被虚荣心所屈服。”

贫困三表示:“家里比较贫困,但又不好意思张口向老师申请助学金,甚至助学贷款也不好意思学校申请,怕被其他同学知道,被他们看不起和嘲笑,只能省吃俭用,跟亲戚朋友借钱来维持在校生活与学习。”

非贫困生表示:“我们班某些贫困生,生活比我们还要幸福,他把向银行申请到的助学贷款和学院的助学金买手机、MP3及其他贵重物品,又经常出去大吃大喝,一点都不注意生活节俭,其他同学平时意见较大。”

从以上贫困生和非贫困生的表述,可以把高职贫困生的心理特点分成两种类型:

寡欢自卑型:自卑是人的一种不良自我意识,是一种自己轻视自己,认为自己不如别人的惭愧、羞怯、退缩,甚至心灰意冷的情绪。自卑是贫困生最重要的心理特征,是贫困生所有心理问题的根源,自卑心理是贫困生强烈的自尊心理相碰撞而产生的。某教育厅的调查显示,经济压力给贫困生造成的各种心理问题中,自卑的占70.5%。部分贫困生由于经济上、心理上的原因,不能融入集体中去,把自己当作“另类”看待,在心灵深处设置了一道屏障,有意无意地与同学疏远,不愿与同学、老师交往,掩盖了自己的真实情感和欲望。有相当一部分的贫困大学生不能很好地面对现实,总担心自己在别人面前出丑丢人。这种心理特点,使贫困生在人际交往和群体活动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困难,这些交往有困难的贫困生在人际交往中往往表现出沉默寡言、不合群的特点。大多数贫困生都曾因自卑而表现出敏感脆弱,在人际交往中的防御和戒备心理很强,所以经常给人一种孤僻,不易亲近、不苟言笑、不善言辞、冷漠的感觉。因此,其内心经常处于封闭状态,内心矛盾加剧,妨碍其成长。

敏感偏激型:部分贫困生因为家庭经济原因,往往比较敏感,自尊心比一般学生强,通常不想别人知道自己的、企业或社会好心人那得到各种资助,“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自立自强的奋斗精神,甚至把“贫困”作为博得各方同情的资本,有些贫困生主动跟班主任或辅导员要这样或那样的贫困补助,而且把得到的钱用在与自己经济条件不相称的消费上,目前,自己所带的班级中就有个别贫困生拿着资助的钱去购买美容卡、一些奢侈的饰品。

二、高职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学院要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工作计划,坚持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普及教育与个别咨询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解决心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工作原则,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逐步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网络和体系。

三、高职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1)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认识自身,了解心理健康对成才的重要意义,逐步培养和树立心理健康意识。(2)传授心理调适的技能,提供维护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使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有效地消除心理困惑,及时调节负性情绪,自觉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及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3)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兴趣不浓的现状加强学习心理的教育,使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地开发智力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解析心理异常现象,使学生了解常见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主要表现,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各种心理问题。(5)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防止唯心主义、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干扰,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正确方向。

四、高职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1)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学生日常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各部门、医疗保健机构等要在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中发挥积极作用。(2)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在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以讲座的形式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在高年级学生中开设选修课或有针对性性地开设专题讲座,帮助学生解决人际交往、恋爱、择业、人格发展等方面所面临的困惑和问题。(3)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在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对有心理障碍倾向的学生发放预约卡,进行预约咨询,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系统。(4)开展学生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建立心理咨询室,加强心理咨询室硬件建设。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要通过个别咨询、团体辅导活动、心理行为训练、书信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5)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网络、院刊、院报、橱窗、板报等宣传媒体,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广大学生的兴趣。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健康、高雅的氛围,陶冶学生新高尚的情操,促进其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 R 153.2 R 1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8-0726-02

我国对贫困大学生给予了各方面的资助,但还没有系统的营养干预方面的资助。营养是生命与健康的物质基础,健康的体魄是保障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首要条件。给予贫困大学生营养干预资助,对他们在仅有的经济条件下,保障具有顺利完成学业的健康体魄,有着很现实的应用价值和社会意义。为探讨合理的营养干预资助措施,笔者对大同大学医学院贫困大学生的蛋白质营养状况进行了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大同大学医学院一~四年级自愿参加本课题研究的贫困大学生为调查对象,总计211人,其中男生48名,女生163名。

1.2 方法 对211名贫困大学生进行膳食蛋白质消费调查、人体测量和蛋白质营养水平生化指标测定。

1.2.1 膳食蛋白质消费频率调查 采用膳食记录法[1-3],由调查对象本人记录自己1周的食物(谷类、豆类、蛋类、奶类、肉类。其他食物蛋白质含量较少,忽略不计)蛋白质消费情况,时间为2007年6月25日至2007年7月1日。食物蛋白质消费记录调查表由课题组自行设计,经预实验后修改而成,共发放食物记录调查表211份,收回211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2.2 蛋白质营养水平生化指标测定[4] 检验项目包括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白蛋白/球蛋白(ALB/GLO),其测定选于山西省大同市最先进的现代医学检验中心,并随机抽取12名贫困生(男、女生各6名)在该检验中心和山西省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做了重复测定,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可靠性。

1.2.3 人体测量及营养状况评价 测量项目包括身高和体重,为确保测量的准确性,要求受试者空腹、脱鞋、只穿轻薄衣服;测量身高采用立柱式身高测量计,精确度为0.1 cm;秤体重采用杠杆型体重秤,精确度为0.1 kg;根据测量数据计算体质量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再依据体质量指数判断人体营养状况,判断标准分3个等级[5]:BMI<18.5 kg/m2为营养不良,(18.5~22.9)kg/m2为正常,≥23 kg/m2为超重。

2007年6月24日召开贫困大学生营养干预研究课题告知会(动员大会),2007年6月30日至7月1日进行人体测量和蛋白质营养水平生化指标测定。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统计分析指标包括百分率、构成比、平均数、χ2检验和t检验。

2 结果

2.1 膳食蛋白质消费情况 211名贫困大学生每日早、中、晚餐累计为629人次,男生143人次,女生486人次;每周早、午、晚餐累计为632人次,男生143人次,女生489人次。(1)优质蛋白质(豆类、蛋类、奶类、肉类)食用情况:每日日食用率为55.3%(348/629),男、女生分别为77.6%(111/143),48.8%(237/4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22,P<0.01);每周食用频次为9.9次,男、女生分别为13.4,8.9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8,P<0.01)。(2)谷类蛋白质食用情况:每日食用率为98.8%(615/629),男、女生分别为97.9%(140/143),97.7%(475/486);每周食用频次为19.9次,男、女生分别为19.6,20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优质蛋白质食用频次占蛋白质总食用频次(谷类和优质蛋白质的总食用频次)的比重情况:优质蛋白质食用频次占蛋白质总食用频次的33.2%,男、女生分别占40.6%,30.8%。

2.2 人体营养状况 211名贫困生营养正常、营养不良、超重检出率见表1。

2.3 生化指标测定结果 表2显示,男、女生之间TP,ALB,GLO,ALB/GLO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65,0.98,1.22,1.81,P值均>0.05)。见表2。

3 讨论

从膳食蛋白质消费情况看, 211名贫困大学生优质蛋白质每日食用率为55.3%,每周食用频次为9.9次,优质蛋白质食用频次占蛋白质总食用频次的33.2%,说明50%以上的贫困生膳食蛋白质质量是良好的;男生明显好于女生 ,其优质蛋白质每日食用率达77.6%,每周食用频次13.4次,优质蛋白质食用频次占蛋白质总食用频次的40.6%。

从机体蛋白质营养水平生化指标测定结果看,211名贫困生的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测定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但从人体测量情况看,211名贫困生75.8%营养正常,有13.3%的为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鉴于:(1)身高、体重是人体测量的最基本的数据,在反映人体营养状况上比较准确,体重可以反映一定时期内(或长或短)营养状况的变化,体质量指数是根据身高、体重计算出来的指标,故其是比较确切鉴定成人营养状况的直接指标;(2)蛋白质营养水平生化指标测定,由于蛋白质体内库存量大、生物半衰期长、早期缺乏时不容易测出[6],故处于蛋白质缺乏亚临床阶段时[7],其TP,ALB,GLO,ALB/GLO生化指标均可为正常。因此,对蛋白质生化指标正常,而体重偏低的贫困生应考虑处于蛋白质缺乏亚临床期。

综上所述,大多数贫困生膳食蛋白质质量良好,尤其是男生。机体蛋白质营养水平绝大多数鉴定为正常,但有13.3%的处于蛋白质缺乏亚临床阶段,需立即进行膳食干预、及时纠正。

4 参考文献

[1] 郝玲,李竹,主译.营养流行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9.

[2] 葛可佑,主编.中国营养师培训教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88-389.

[3] 马冠生,孔灵芝,主编.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九2002行为和生活方式.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

[4] 黄悦勤,主编.预防医学.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100.

[5] 吴坤,主编.预防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