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6 21:00:3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专业建设目标与思路
按照教育部的学科目录分类,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公共管理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它既是一门新兴学科,也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到经济、管理、法学和社会学等多个方面。如何形成合理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使人才培养与时代要求相适应,是专业建设研究的重要内容。
从教育法的角度讲,大学生应该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从授予学位的角度看,大学本科毕业生应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担任专业管理工作的初步能力;从社会需要的角度看,大学生应是能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人才。基于以上认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宗旨应是:遵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体现本科院校的办学特色,既注重经济学、管理学知识的讲授,又强调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使学生达到“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要求。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管理学、经济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悉国家有关劳动与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理论与方法,能够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相关工作,专业优势明显的“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根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宗旨和目标,其专业建设应沿着整合优势资源加强学科建设满足多样化需求的思路进行。
二、专业特色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的确定,既要以目标市场对人才需求的特点为依据,使人才需求的“特点”与人才培养的“特色”相一致,还要注意挖掘专业自身的优势。没有优势、没有能力、没有资源做支撑,再好的“特色”规划也只能是纸上谈兵,难以实现。因此,应依托财经类院校专业学科多、师资力量雄厚、学生就业渠道广的优势,构造多层次的发展平台,确立专业特色。
第一层次的发展平台应与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接轨。财经类院校的经济管理专业分类细致,课程内容丰富。应充分依托经济管理师资力量强、内容体系健全的优势,在满足社会保障专业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开设与经济管理相关的一些课程,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
第二层次的发展平台应与公共管理学科的相关专业相互依托,设置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公共管理专业下应设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经济管理和土地资源管理等不同类型的专业,为拓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设置创造良好的条件。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还可以开设其他专业的核心课程,以提高学生的职业选择能力。
第三层次的平台建设应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密切合作,构造专业发展的核心平台。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关系密切,在实际工作中,社会保障工作(特别是社会保险)往往是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承担的。基于这样的考虑,可以在专业必修课程的设置上,将人力资源的核心课程列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必修课程,使学生形成求职优势。
三、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支撑,它关系到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决定着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和参加实践的领域,是专业特色的具体体现。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而发展起来的专业,由于其在国内设立的时间比较短,专业人才需求不很明朗,在教学实践中,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具体的课程设置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应重点围绕提高素质、丰富知识、改善能力三个方面的要求,进行课程选择和体系建设,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对专业理解的深化而不断调整。
四、专业建设的重点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我国设立的时间虽然很短,但发展速度很快,短短几年的时间,全国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本科院校已达100多所。要使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发展立于不败之地,需要重点研究一系列的问题。
(一)不断完善专业导论课程的内容
专业导论作为大学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启蒙课程,具有融知识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人文教育于一体的功能。在教学实践中,专业导论课程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如该门课程的内涵、外延是什么,如何深入浅出地介绍专业特点,如何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研究。因此,不断完善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工作。
(二)处理学科建设“稳定”与“调整”的关系
课程体系是揭示学科内容及其体系的形式,它必须服从于学科体系的要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作为独立的学科,其对课程设置有基本要求,一些专业必修课要保持相对稳定。同时,作为较新的学科,劳动与社会保障学尚处于发展过程中,应关注国内外有关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的最新研究,如全球范围的社会保障私有化浪潮研究、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研究、社会救助体系完善研究、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研究等,以不断充实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科的研究内容。高校要想与时展合拍,必须根据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不断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因此,处理好学科建设“稳定”与“调整”的关系,是专业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913.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9-0219-02
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综述
从教育部在学科目录中增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至今已有11年,一些财经类高校纷纷设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但发展到目前为止,现代意义上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育,在我国大部分财经类高校尚未形成相对完善的专业教学模式,加之财经类高等院校长期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课程体系中处于附属地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目前轻实践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培养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就业市场需求向现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迫切要求。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国内学者刘苇江(2008)从课程实践环节设计、实践基地建设、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及学生参与几个方面,探讨了当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思路。曾煜(2008)探讨了社会保障课程教学形式及方法存在的问题。如何改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分离的现状,从根本上解决学用脱节的问题;如何实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实践实训过程与就业岗位的工作过程的一致性;如何实现课程设置与劳动社会保障行业核心技术规范、技术标准的同步,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获取并提高。围绕上述主题,本文依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的性质、内容、适合实践教学的程度,将现有实践教学课程进行分类,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改革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课程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对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综合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传统教学主要偏重于介绍社会保障理论及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学生缺乏感性认识。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实践教学中依然存在着以下问题:
1.实践教学管理缺乏科学性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定位不准,混淆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概念,教学内容的选取过多依附于某门理论课或现有教材,缺乏实际岗位所需要的实用性、先进性内容;教学手段保守落后等。
2.实践教学主体的考核方式单一
由于不同专业的实验实训课程结构和要求不同,同一专业不同年级的实验实训内容的覆盖面不同,对学生采用单一的考核方式显然不能满足各种需求,也不够科学和合理。因此,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从考核的形式到内容,都不应该忽略实验实训课程本身的特点和规律。
3.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落后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设置往往重视理论教学或课堂教学的环节,轻视实践教学过程,尚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实践教学过程控制和质量评价体系,或虽有相应的实施方案,但缺乏一定的制度保障和监控措施,使得原有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实验实训课程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以上问题的存在,是由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缺少科学的分类。
三、实践教学课程分类
实践教学可以丰富教学形式,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实践设置要注意内容更新,体系设计科学合理,实践项目名称要准确规范。实践课程分类主要依据课程的性质、内容、适合实践教学的程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可以划分为三大类别,各类别独特的教学要求决定了其教学过程和评价方式的独特性。
1.基本实践课程
基本实践课程的实践教学课时占课程教学课时的30%,这类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对课程内容的原理和方法进行验证实验,以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如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劳动人事管理、社会保障制度国际比较等课程,实践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基本操作技能为主。
2.专业技能实践课程
专业技能实践课程的实践教学课时占课程教学课时的50%,这类课程与现实对接紧密,实践性较强,需要通过模拟操作或现实操作来完成教学任务。专业技能实践课程使学生熟练掌握管理流程、管理方法和技巧有利于学生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综合性实践课程
综合性实践课程的实践教学课时占课程教学课时的20%,这类课程需要综合性的实训环境,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和处理问题的综合技巧。如学年实习、专业实习等,突出对学生创新性、探索性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能力。综合性实践课程可以通过实践教学基地来完成。
四、对策与建议
(一)基本实践课程突出典型案例教学
对于基本试验课程常见的方式有案例分析教学、讨论式教学、观摩性教学等。其中,案例分析教学精心挑选合适的案例让学生讨论和分析,以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讨论式教学即对课程的某一内容或观点在课堂中进行讨论,学生在讨论中分别扮演正方和反方的角色,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陈述并辨论;观摩性教学即由教师选取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多媒体信息,向学生播放媒体内容等,这些实践教学可以丰富教学形式,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专业技能实践课程重在模拟教学
1.加强模拟操作。包括:(1)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模拟实习。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与生育保险等各种业务模拟实习、社会保障会计模拟实习、社会保障软件操作模拟实习等。(2)企事业员工福利管理模拟实习。包括:劳动力计划与招聘职位模拟实习、工资福利管理职位模拟实习、劳动力培训职位模拟实习、绩效考评职位模拟实习等。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4-0096-02
教育是一国之本,与时俱进的教育制度将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进而推动国家的快速建设与发展。在充满变革的时代,高等教育必须要适时改革。近年来,我国高校评估制度中一个重要项目――考试模式(考试方法、试题类型、试卷评价等)已经越来越引起高校教学改革的关注,考试是“教”和“学”的指挥棒,如何改革考试模式,用更客观、合理、综合的方式考核评价学生,验证教学成果已成为目前高校教学发展中不断关注的问题。
我国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设立已有十余年的时间,毕业生可参加社会学、社会保障、社会工作、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法律等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考试,继续深造,或在相关领域就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已逐步趋于成熟,但在个别开设较晚的院校仍处于发展建设中。本研究所涉及院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仅开设六年多的时间,作为一项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专业在短短的六年时间内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课程的建设已逐渐完善,但我们发现随着专业本科教育的发展及高校评估体系的完善,考试模式作为考察教学成效和学生成绩的一个重要手段已经凸显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研究则对J大学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3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部分教师进行无结构式访谈,对目前正在广泛运用的考试模式进行研究,发现存在的问题,探求解决的思路,以期促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建设,提高教学手段和方法,为推动更为合理的考试模式的改革做出努力。
一、考试模式的现状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衡量教师教学效果和检查学生学习水平和能力的主要形式,也是评定学生学习成绩的唯一方法。它可以督促学生全面系统地复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是评定学生成绩的主要手段。科学、合理的考试对教学起着积极的导向作用,可以使学生明了学习的差距,自动调节学习方向,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亦可通过考试了解教学效果,调节和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提高教学质量。反之,则不仅不利于教学,而且还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尊心,阻碍学生创造力和个性的发展。
本研究把与考试相关的考试方法、考试形式、试卷设计、成绩评定方法及考试风气这一整套环节界定为考试模式,对考试模式所涉及的每个环节做了不同的探悉。调查发现,目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考试模式和诸多文科类专业的考试模式现状均呈现出以下一些共性:
1.考试形式较为单一,重记忆、轻创新。
综观诸多文科类专业的考试基本都是闭卷的形式,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情况。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考试目前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均实行闭卷考试,只有全校的部分通选课程实行开卷考试。且诸多专业课程的考试题型均存在大体雷同的现象,即基本题型为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调查中,学生普遍认为,考试形式近年来没有多大的改观,考试客观题多,主观题少,基本考察的还是课本和笔记中死记硬背的东西,且考试前老师也会指点一下,因此,考试基本不用担心,临阵磨枪应该没有问题,这样的想法影响了几届的学生。为了考试及格,学生们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重蹈“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就忘记”的覆辙。这种考试形式可能会导致部分学生平时不太用功,考试临时抱佛脚,却照拿高分、奖学金的现象,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不能客观地体现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综合实力。
2.考试仍存在自主命题、自主阅卷的现象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的考试大部分仍采取上课教师自主命题、自主阅卷的方式,即使有部分课程实行了流水阅卷的方式,但基本还是教师自主命题的现状,即使多位教师承担同一门课程,也很少做到原则上的教考分离。有许多教师坦言,试题每年的变化不是很大,因为教材是固定的,且基本知识点也是稳定的,因此,试题的内容也只是在已有的A卷或B卷进行适当调整即可。而有效的教考分离必须在有课程组的前提下才能较好落实,但现状却几乎是每位老师守着自己的一、两门课程,必然会出现自主命题、自主阅卷的现象。我们深深感到考试方法的改革必然要触动师资队伍的整合和建设。
3.考试试卷设计不够合理
考试试卷的设计不仅包括题型的数量、类型,还包括各题的分值,题目设计的合理性,是否涵盖所学基本知识点。在对试卷的调查分析中发现仍有一些教师在试卷设计上做得不够完善,例如一份包含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四种基本题型的试卷,各题分值的设计不够合理,填空总分为30分,论述题总分近40分,仅此两道大题就占了卷面总分的近70%,而名词解释和简答题这两个较为重要的大题却只占了30%左右的分数,且题目的设计也并没有涉猎课程所学的基本知识点,并不能较好地反映学习效果。
4.考试成绩的评定方法不够客观
近年来,学校在考试成绩的合理性上已经有了较大改善,由以往的试卷成绩为总成绩的规定增加了平时成绩的比重,且平时成绩的比重由教师自己裁定。因此,就出现有的课程的平时成绩为20%,有的为30%,而通选课的平时成绩可以达到50%左右。这种改革的初衷是为了综合衡量学生的平时表现和期末试卷成绩,从而给学生一个更为合理的分数。但这种考核的结果也增加了教师给分的灵活性,特别是平时成绩的评定,教师的自主性最大。调查中发现,平时成绩的规定项目中包含课堂提问、纪律情况、作业情况、出勤情况等,但有个别教师的平时成绩实际只包括出勤和课堂表现,而对于人数较多的班级是无法准确评价每个学生的课堂表现的,于是平时成绩的评定就可能有许多是折中的分数,给老师留下好印象且表现积极的学生可能平时成绩会更高些,而有些不善言谈、默默无闻的学生成绩可能不会突出。当然有些宽容的老师把学生的平时成绩都打到90分以上,以备在考试成绩不太理想时可以提高一下总评成绩,但这样的结果又使学生之间没有拉开适当的差距,还是不能较为客观地体现学生的学习差别。
5.考风、考纪不够严格
随着高校的扩招和越来越多的特长生进入高校,高校学生的构成也日趋复杂,近年来高校考试中作弊的现象层出不穷,虽然学校越来越重视考风考纪,但仍存在个别教师不能严格执行考纪,个别学生违反考纪的现象,从而助长了学生的不良风气,对考试没有足够的重视,甚至通过拖人情、找关系,多门课程重修,最后也能顺利毕业。这种不良的风气和现象阻碍了高校的正常发展,也导致了教育不公平的现象,影响了学生健康的考试情绪。
二、现有考试模式形成的原因
目前J大学现有考试模式的特点是较为稳定、创新性不强,它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
1.与考试相关的课程建设未完善
高校普遍存在的自主命题和自主阅卷方式主要是课程建设的不完善所导致的。专业建设中一直没有形成较为完备的课程组,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联系和衔接工作还不充分,导致老师各行其是,各授其课,各负其责,没有形成课程间较好的统一性和协调性,甚至各门课程间相似的内容还出现重复讲授、重复考试的现象。
2.教师的自我约束力和责任感欠缺
在考试成绩评定和考风考纪问题中教师的责任是首要的。由于个别教师带有个人情绪,掺杂私人感情,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评定考试成绩,而导致成绩评定中不公平现象的发生。同时,在每学期的监考中也有个别教师始终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在考场常常还是会出现教师聊天、睡觉、视而不见的现象,这必然助长了学生做弊的倾向。
3.学校的监督机制还不够完备
高校考试模式虽然在教育部对本科教育评估后也取得了一定的改进,但改革的效果也是需要评估和监督的。而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是,诸多的改革并没有触动根本,甚至只是改了一下形式,例如,考试要求流水阅卷,真正履行的教师只是在阅卷人一栏签了流水的名,阅卷的还是授课教师本人,学院也没有人会去监督,这样的结果无异于让改革流于形式。
三、考试模式改革的尝试
高等教育要真正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必须要对现有的教育模式和考试模式进行全面、根本性的改革,要提倡以创新为主,全面地推进考试模式的改革。考试模式改革的目的是要让教育工作者深刻认识教育的宗旨和目标,培养教师的教学责任感,推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在考试模式改革中可以尝试从以下一些方面着手:
1.加强课程组的建设,改革考试方法和考试内容。
高校院系的发展必须要走重点突出、合作共进的协作发展之路。
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都需要教师间的通力合作,才能取得快速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教学中各院系应结合专业的发展和开设的课程逐步建立完备的课程组。课程组应由专业相近、课程同类、研究方向一致的教师构成,每门课程至少应由两名教师讲授,这样既便于课程的建设和协调,又便于考试方法的改革。课程组教师需经常对课程内容进行沟通,对考试方法进行适当的改革和完善。例如针对不同性质的课程可以采取开卷或闭卷的考试方法,适当区分考试和考查的课程,对部分选修课程和通识教育的课程可以逐步实行灵活的考查方式,突破以往大部分课程均实行试卷考核的方式,可以尝试以论文或实地研究的考查方式考核学生。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实用型的创新性人才。
此外,考试内容的改革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传统的考试内容更多突出的是死记硬背的知识,创新性不强,也间接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性。因此,改革后的考试内容应当强调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考试所涉及的内容不应仅仅局限在老师所讲过的基本知识点,而应突出对基本知识点和基本理论的实际应用能力。在平时的授课中就应当给学生更多理论联系实际的讲解和启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而考试中可以逐步渗透此类的题型,让学生不断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水平,培养创新精神。
2.逐步建立完备的试题库,完善考试成绩的评定方法。
一门成熟的课程必然拥有较完备的试题库和较为成熟的考试方法。由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教师和课程的衔接还不够成熟,因此,诸多课程还没有建立成熟的试题库。以致于出现教师临考前紧张出题的现象,也造成个别试卷不够规范,分值有误的问题。为减少此类现象的发生,各门课程的教师应逐步完善所授课程的考试试题库,最少应有20套左右的试题库,以备考试前调用。也能使学生复习有方。
本科毕业生的工作能力满足度普遍下降,是导致就业难题的重要原因。有专家指出,由于缺乏实践与创新发展能力,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不能有效服务于各行各业的社会保障事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立足于专业特点,脚踏实地地积累和提升就业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一、根据对口职位的要求,打造就业核心竞争力
从专业人才的角度看,核心竞争力是指具有专业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与专业对口岗位群的特点相契合的关于如何协调不同岗位的职位要求和有机结合多种技能的学识,以及专业人才开发职业素质、发展独特竞争优势的能力。专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是知识、技能和态度有机结合的一种能力体系,这种能力体系的构建应该以用人单位的要求为依据。通过对宾果求职网、新职业网等专门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信息和服务的网站信息的分析,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对口职位要求可以汇总为:(1)熟悉国家和单位所在地区的社保政策和人事政策。(2)精通与社保、劳动关系相关的法律、法规,熟悉单位劳动合同的签订、解除、续签,员工档案落户等手续的办理;善于处理员工纠纷。(3)熟悉社保管理流程,包括员工社保的申请、转入、转出、提取、退保,每月的社保缴费及与社保机构的对账,公司员工社保数据库建立与更新等;并能为员工提供社保咨询、查询服务。(4)了解人力资源六大模块基础知识和实务操作技能,熟悉劳务派遣业务。(5)熟练使用office、Excel等各类办公软件和社保相关办公软件。(6)系统掌握社会保障专业理论知识。(7)热爱劳动保障工作和人力资源工作。(8)热爱基层工作,自愿从事基层公共服务事业。(9)能够适应经常外出的工作。(10)有一定的相关工作经验。(11)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敬业精神、责任感与服务意识。(12)普通话标准,会公文写作,具有良好的书面、口头表达能力。(13)有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良好的亲和力,倾听能力、理解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强。(14)积极努力,不怕吃苦,心态良好,具有很强的抗压能力。(15)领悟能力强,执行力强。(16)工作认真,仔细,耐心,踏实,稳重。(17)具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18)工作有条理性、计划性,原则性强。(19)具备良好自我学习能力。(20)身体健康,无重大疾病。在这些职位要求中,(1)-(10),是对毕业生专业技能的要求。打造专业技能,是进入相关岗位群的“敲门砖”。而(10)-(20)是对专业能力之外的能力要求,职业教育界称之为“关键能力”或“通用能力”。通用能力是保住岗位和晋升职务的筹码;从职业角度来讲,通用能力是所有职业均可适用的能力,是对职业适应和流动具有普适性的、可迁移性的能力要求,是一种“可携带的”、跨职业的综合能力。打造通用能力,既是获得自身职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在劳动市场瞬息万变的时代以不变应万变的必要途径。
具体来说,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应该打造如下就业能力:
1.掌握社保理论知识和精通社保实务操作技能
学习社保理论知识和社保实务操作技能,有助于形成本专业人才特有的积累性学识。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教育存在理论性和共性教育过度、实践性和个性教育不足的弊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近年来,各高校在教学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针对,在加强实践教学上下工夫,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把职场的环境引到学生身边来,使学生有针对性地获得较为系统的基本技能训练和综合职业能力开发。如在实验室,大学生可以通过软件系统,进行工作流程的模拟仿真操练;在职场情景再现的系列实验课程教学中,大学生可以体验相关职位的工作要求和方法;在实习基地,大学生参与实际的业务操作,可以获得社保实务操作技能的实训。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有的学校成立了劳动与社会保障协会,在校内开展面向师生的城乡居民社会保险、大学生医疗保险、大学生就业劳动保障等政策和实务的咨询服务,在校外开展面向社会福利机构和社区的公益活动,本专业大学生可以借此获得实战经验。因此,大学生在学好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要积极参与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改革,以提高实务操作技能。同时,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也是大学生提高技能创新、理论创新和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还可以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增强了解社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加入社保实务专业论坛,不失为自主学习社保实务的一条便利途径。例如,由我国社保实务界知名人士余清泉创建的“我要社保网”就是一家有影响力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从业人员的工作经验交流论坛,它同时提供免费的社保实务难点热点问题的咨询服务和社保实务教材,大学生可以通过这一平台自学很多社保实务知识与技能。
2.掌握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据学者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的统计分析,接近80%的毕业生去了企业。他们大多是在企业人力资源部的薪酬管理、社保专员、劳动关系专员等岗位工作,也有少数人是在企业的行政管理岗位。因此,对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大学生来说,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和技能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大学生要认真学习本专业开设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系统把握人力资源规划、人员招聘与配置、培训开发与实施、绩效考核与实施、薪酬福利、员工关系管理这六大模块的理论知识。与此同时,大学生要充分利用实验室的人力资源管理模拟软件,掌握人力资源六大模块实务操作技能。在课余时间,从“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下载一些实务手则,进行自学,也是十分必要的。
从岗位竞争的角度看,由于去企业的本专业大学生主要是在人力资源部门寻求就业机会,所以,必然面临着来自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和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的竞职挑战。为了化解竞争压力,本专业大学生应该报考“人力资源师”,通过人力资源师的培训与考试,提升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加上劳动与社会保障的专业特色,能形成独特的综合竞争优势。
3.增强计算机运用技能
社保经办与管理越来越依赖于信息技术和网络系统,从事社会保障工作要求具有较高的计算机运用技能。例如,有的用人单位设置的是网络管理员兼劳动保障咨询员岗位,要求工作人员精通计算机软件硬件维护,熟悉多种网络安全技术,对各种常见的安全产品,如在防火墙配置、防病毒、入侵检测等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精通局域网、服务器的维护,熟悉宽带技术原理,熟悉使用路由设备,精通共享技术,具有独立分析和处理网络故障的能力。因此,本专业大学生要有意识地增强自身的计算机运用能力。
4.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相对于小企业内部分工不够细化而言,大中型企业和外资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在岗位设置上一般都有较细的分工,它们大多设置了社保管理员或劳动关系专员等直接与本专业对口的职位,因而,提高英语应用能力,有助于本专业大学生把握大中型企业和外资企业提供的就业机会。
5.提升综合素质
学者对综合素质有不同的理解。从打造核心竞争力出发,笔者认为本专业大学生应该重点在四个方面下功夫:在IQ方面,关键是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有自学的积极性和热情,掌握有效的方法;在AQ方面,关键是学会心理调适和身体调理,增强抗压能力;在EQ方面,重点是学会与人相处,具有较强的交际能力,具有团队合作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操守、敬业精神、责任感与服务意识。
6.积累工作经验
企业在招聘人员时,有工作经验者一般是优先录用的。因此,大学生要有计划地积累工作经验,可以利用寒暑假做兼职,也可以应聘用人单位的实习生岗位。
二、摆正就业心态和掌握求职技巧
大学生只有从自身实际出发,摆正就业心态,才能找准就业层次定位,也才能根据就业层次定位,积极乐观地规划大学学习和生活,从而缓解就业焦虑,使自身潜力得到更充分的挖掘。大学生要清醒地认识到,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的完成,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也由“精英”走向“大众”,只有少部分毕业生能够处于岗位金字塔的顶端,而其余的大部分毕业生将在“非精英”岗位层面就业,进入普通劳动者的序列。在劳动与社会保障职业领域,人才缺口最大的也是在社区和企业。所以,本专业大学生要培养自身对基层工作和普通岗位的职业热情。
求职技巧和专业能力、通用能力一起构成就业能力的三个维度,因而大学生要掌握简历的写作、面试的准备、面试的技巧性回答等求职技巧。这些技巧既可以通过参加培训班而习得,也可以从网络或书本自学,关键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得学来的技巧在运用中显得自然而贴切,从而受到招聘方的欢迎。
三、通过报考研究生提高就业层次
在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行业,高级管理人才、社保基金投资与决策人才、社保基金精算人才等高层次人才严重不足。据专家估计,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人才的需求量将超过万人。我国社会保险精算师是奇缺的,不少高校的保险精算课程教学甚至因师资不够而大打折扣。近两年,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部门在招聘本行业人才时,也逐步提高了对学历层次的要求。这些社会急需的高级人才需要通过研究生、博士生层次的教育来培养。因此报考研究生,是本科生提高就业层次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具有知识性、政策性、应用性相结合的特点,要求学生在学习基本知识的同时,能从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具体工作,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招聘、培训、绩效、薪酬等管理工作,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以及为在职员工缴纳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都要由受过系统教育的劳动保障专业人才完成,同时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也是一个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专业。目前,我国专业化的劳动保障人才缺口较大。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日益完善,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该专业毕业生的去向大体分为三类:一是,进入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科研活动,这类学生往往需要进一步深造,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二是,进入劳动和社会保障政府部门及其他公共管理部门,成为各级政府公务员。三是,进入企事业单位人事部门或人力资源部门从事具体业务工作。从1998年我国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以来,培养了大批该专业毕业生,为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当前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毕业生在实际操作方面还存在很大缺陷,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往往不能很快胜任工作,究其原因在于学校培养中实践教学环节不完善。
2原因分析
2.1重理论、轻实践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当前地方高校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上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实践课程开设过少,实践学时过少。此外,地方高校一般将各种实践教学列入教学计划中,但是对于实践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过程的监督、实践效果的评估等往往没有相应的实践教学制度作支撑,较主观、随意,并且实践教学课程内容较陈旧。在课程开设方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核心课程中一般涵盖了社会保障概论、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等课程,这些课程教材数量多,更新快,但是偏重于理论的介绍。有些教材虽然名为××理论与实务,但是实务部分一般都是具体某省市的社会保障管理条例、细则,缺乏实际操作方面的阐述,教师在授课时或者如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或者根本不讲授,只是讲授理论部分。
2.2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近年来学校对教师的招聘普遍重视学历,近年来招聘的教师多是年轻没有经验的教师。这些教师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但缺乏实践经验,大多数教师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工作经历,也没有实践经验;一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急需的课程,师资更是严重缺乏,如社会保险精算等。经历了几年的扩招,高校普遍存在教师短缺的现象。当前人们只看到大学教师工资高,待遇好,工作清闲,却不了解上好一门课要付出多少精力。在社会上普遍存在这样的观点,认为高校的老师是太多了而不是太少了。人们对扩招后师生比例认识不足,大家都知道扩招后学生增加了多少,却没有多少人关注同时老师增加了多少。我国的高校生师比例比国外高出很多。在2012中国大学排行榜中,我国705所高校平均生师比为16.60︰1,地方高校形式更为严峻。相比较而言,欧美发达国家的生师比要低得多,例如美国11所著名大学生师比平均为6.7:1。一名成熟的教师约需要六年的讲课经验,一些落后地区的地方性大学一些有经验的教师流向大城市,导致学校在短时间内较难找到优秀的或者合适的教师人选,大量的课程压在其他教师身上,一名教师承担多门课程,负担过重,导致教师无暇在实践上花心思,下功夫。
2.3缺乏实践教学平台
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的实训软件建设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的实训软件往往偏重于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缺乏专业特色。很多高校误以想当然的认为该专业不需要实验室,在实训室的建设和实训软件的开发引进上不愿投资。另外,目前地方高校普遍存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基地数量少、接收能力有限;关系不稳定,缺少可控性;方向单一,选择范围狭窄,内容重复等问题。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较快地适应市场发展和需求。
2.4重科研,轻教学的高校管理制度
当前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学校和教师关注拿多少项目,发表多少篇论文,导致教师无心恋战教学,理论课教学相对较简单,上完课就离开,自身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更是被忽视。这主要和当前的高校制度导向有关,教师只要有了科研项目、发表了高层次学术论文就有了就会顺利的通过评职称,受到学校的重视,导致教师把大部分精力投放在科研上,对于教学本身敷衍塞责,更谈不上搞好实践教学了。
3对策与建议
3.1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的工作,许多高校在制定培养方案时过于草率,没有征求各方面的意见,而是简单的将任务交给某位教师去完成,结果导致培养方案目标不科学具体,课程体系不合理。地方高校培养的人才应为地方服务,但是由于事前没有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无法把握地方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这样制定出来的人才培养方案势必存在很多问题,诸如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确,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毋庸置疑,按照此种方案培养出来的人才也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
3.2改革高校教师管理制度
针对当前一些高校存在的教师教学任务过重的情况,学校应通过大力引进人才、留住人才,降低生师比,减轻在校教师的工作压力,确保教师有足够精力投放在实践教学上。对于高校教师而言,除了具备专业理论知识与一定的研究能力,还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对行业的了解,当前许多高校在招聘教师时对学历有明确的要求,而对实践经验方面大都没有要求。面对这种局面,高校应完善教师聘任制度,加大实践人才的引进力度,同时为了激发教师在教学方面的积极性,学校在教学工作量计算上,应增加实践教学工作量的计算标准。除此之外,在教师职称评定方面也应加大实践教学经历在此中所占的比重。
3.3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高校应加强现有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鼓励骨干教师从事实践教学工作,如安排教师在社会保障管理部门、经办机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实习锻炼,提高其业务能力;鼓励老师参加劳动保障部门的政策讨论相关的会议,鼓励教师参加国家的有关职业资格的培训考试等。此外,在现有师资力量的基础上,地方高校还可聘请具有较高理论素养和丰富实践经验的社会保障管理部门、经办机构从业人员、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担任本专业学生的各种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或兼职授课教师,建设专兼职相结合、优势互补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3.4改进实践教学方法
为培养具有一定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在课程设置中需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改进实践教学方法,可引导教师在授课中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法、小组讨论法、现场观摩法等,让学生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从执行层面了解实务知识,从而更好服务于劳动就业及社会保障领域。同时,应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基地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扩大校外实训基地的数量,建立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
3.5建设实践教学平台
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的实际业务工作都是操作性很强的工作,因此打造实践教学平台非常重要。为此,高校应建立劳动保障业务模拟实验室,引进诸如“社会保障信息管理系统”等相关教学软件,让学生模拟和实验我国劳动保障体系结构和运作模式,在实验室中开展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方面的实训操作,以提高学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社会保障工作的能力,更加真实、形象地消化所学知识。
1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具有知识性、政策性、应用性相结合的特点,要求学生在学习基本知识的同时,能从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具体工作,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招聘、培训、绩效、薪酬等管理工作,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以及为在职员工缴纳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都要由受过系统教育的劳动保障专业人才完成,同时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也是一个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专业。
目前,我国专业化的劳动保障人才缺口较大。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日益完善,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该专业毕业生的去向大体分为三类:一是,进入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科研活动,这类学生往往需要进一步深造,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二是,进入劳动和社会保障政府部门及其他公共管理部门,成为各级政府公务员。三是,进入企事业单位人事部门或人力资源部门从事具体业务工作。从1998年我国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以来,培养了大批该专业毕业生,为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当前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毕业生在实际操作方面还存在很大缺陷,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往往不能很快胜任工作,究其原因在于学校培养中实践教学环节不完善。
2 原因分析
2.1 重理论、轻实践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当前地方高校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上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实践课程开设过少,实践学时过少。此外,地方高校一般将各种实践教学列入教学计划中,但是对于实践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过程的监督、实践效果的评估等往往没有相应的实践教学制度作支撑,较主观、随意,并且实践教学课程内容较陈旧。
在课程开设方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核心课程中一般涵盖了社会保障概论、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等课程,这些课程教材数量多,更新快,但是偏重于理论的介绍。有些教材虽然名为××理论与实务,但是实务部分一般都是具体某省市的社会保障管理条例、细则,缺乏实际操作方面的阐述,教师在授课时或者如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或者根本不讲授,只是讲授理论部分。
2.2 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近年来学校对教师的招聘普遍重视学历,近年来招聘的教师多是年轻没有经验的教师。这些教师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但缺乏实践经验,大多数教师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工作经历,也没有实践经验;一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急需的课程,师资更是严重缺乏,如社会保险精算等。
经历了几年的扩招,高校普遍存在教师短缺的现象。当前人们只看到大学教师工资高,待遇好,工作清闲,却不了解上好一门课要付出多少精力。在社会上普遍存在这样的观点,认为高校的老师是太多了而不是太少了。人们对扩招后师生比例认识不足,大家都知道扩招后学生增加了多少,却没有多少人关注同时老师增加了多少。我国的高校生师比例比国外高出很多。在2012中国大学排行榜中,我国705所高校平均生师比为16.60U1,地方高校形式更为严峻。相比较而言,欧美发达国家的生师比要低得多,例如美国11所著名大学生师比平均为6.7:1。
一名成熟的教师约需要六年的讲课经验,一些落后地区的地方性大学一些有经验的教师流向大城市,导致学校在短时间内较难找到优秀的或者合适的教师人选,大量的课程压在其他教师身上,一名教师承担多门课程,负担过重,导致教师无暇在实践上花心思,下功夫。
2.3 缺乏实践教学平台
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的实训软件建设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的实训软件往往偏重于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缺乏专业特色。很多高校误以想当然的认为该专业不需要实验室,在实训室的建设和实训软件的开发引进上不愿投资。
另外,目前地方高校普遍存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基地数量少、接收能力有限;关系不稳定,缺少可控性;方向单一,选择范围狭窄,内容重复等问题。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较快地适应市场发展和需求。
2.4 重科研,轻教学的高校管理制度
当前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学校和教师关注拿多少项目,发表多少篇论文,导致教师无心恋战教学,理论课教学相对较简单,上完课就离开,自身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更是被忽视。这主要和当前的高校制度导向有关,教师只要有了科研项目、发表了高层次学术论文就有了就会顺利的通过评职称,受到学校的重视,导致教师把大部分精力投放在科研上,对于教学本身敷衍塞责,更谈不上搞好实践教学了。
3 对策与建议
3.1 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的工作,许多高校在制定培养方案时过于草率,没有征求各方面的意见,而是简单的将任务交给某位教师去完成,结果导致培养方案目标不科学具体,课程体系不合理。地方高校培养的人才应为地方服务,但是由于事前没有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无法把握地方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这样制定出来的人才培养方案势必存在很多问题,诸如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确,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毋庸置疑,按照此种方案培养出来的人才也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
3.2 改革高校教师管理制度
针对当前一些高校存在的教师教学任务过重的情况,学校应通过大力引进人才、留住人才,降低生师比,减轻在校教师的工作压力,确保教师有足够精力投放在实践教学上。
对于高校教师而言,除了具备专业理论知识与一定的研究能力,还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对行业的了解,当前许多高校在招聘教师时对学历有明确的要求,而对实践经验方面大都没有要求。面对这种局面,高校应完善教师聘任制度,加大实践人才的引进力度,同时为了激发教师在教学方面的积极性,学校在教学工作量计算上,应增加实践教学工作量的计算标准。除此之外,在教师职称评定方面也应加大实践教学经历在此中所占的比重。
3.3 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高校应加强现有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鼓励骨干教师从事实践教学工作,如安排教师在社会保障管理部门、经办机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实习锻炼,提高其业务能力;鼓励老师参加劳动保障部门的政策讨论相关的会议,鼓励教师参加国家的有关职业资格的培训考试等。
此外,在现有师资力量的基础上,地方高校还可聘请具有较高理论素养和丰富实践经验的社会保障管理部门、经办机构从业人员、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担任本专业学生的各种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或兼职授课教师,建设专兼职相结合、优势互补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3.4 改进实践教学方法
为培养具有一定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在课程设置中需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改进实践教学方法,可引导教师在授课中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法、小组讨论法、现场观摩法等,让学生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从执行层面了解实务知识,从而更好服务于劳动就业及社会保障领域。同时,应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基地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扩大校外实训基地的数量,建立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
3.5 建设实践教学平台
作者简介:张学英(1975-),女,河北唐山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劳动经济学、教育经济学;李薇(1984-),女,黑龙江伊春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讲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为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
课题项目:天津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对接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天津市农村劳动力培训问题研究——以滨海新区为例”(编号:VEYP500)主持人:张学英;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重点教改项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改革——基于职业能力与意识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主持人:张学英。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7-0062-04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飞速发展,国家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以上海为例,仅按上海市政府规定的为全市近3000个居(村)委会配备两名就业援助员和社会救助员一项,就需要社保专业人才6000人。就全国而言,每年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需求缺口高达十几万。然而,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统计,全国30余万工作人员中三分之一学历在大专以下,还有相当一部分工作人员非社保专业科班出身。故经济社会对社保专业人才的需求非常紧迫。
为回应社会对社保专业人才的需求,各类院校纷纷设立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然而,相对于强烈的社会需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毕业生因缺乏岗位工作技能,就业形势并不乐观。周爱国认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应该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社会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型人才,除了少量研究型大学可以着力培养研究型、学术型人才以外,大部分学校应该立足培养应用型人才[1]。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设置则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所在。本文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天职师大)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以下简称社保专业)为例,拟从课程设置的视角,剖析社保专业人才供需匹配性差的致因,确定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原则,并探索通过课程设置改革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满足经济社会需求的路径。
二、关于天职师大社保专业现状的调查
(一)天职师大社保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通过对2009-2011年天职师大社保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状况的跟踪调查发现:该专业每年毕业生在40名左右,就业方向有企业、事业单位(包括职业教育院校)及其他,另有一部分学生选择继续深造(在国内外高等院校就读研究生),且到企业及相关事业单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岗位就业的占比最高(如图1所示)。毕业生就业所需的专业技能按照重要程度依次排列为:社会保障法规、社会保障会计、社会保险精算、社会保障理论;需要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按照重要程度排列依次为office办公软件、行政公文写作、普通话、外语;此外,在与学生的访谈中发现,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是就业必备的基本素质。
(二)天职师大社保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社保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新兴专业,各类院校的学科架构已基本成形[2],天职师大同其他学校一样设立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其中专业基础课包含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社会学等,专业课包括社会保障概论、社会保障国际比较、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政策、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等。但不同的院校根据其自身特点及培养方向在课程设置上各有侧重: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倾向于管理学领域,北京大学、吉林大学突出体现社会学背景,武汉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注重其经济学方向的培养,此外有些学校突出了社会保障在法学和行政学方向的专业特色[3],天职师大侧重的是管理学与经济学相结合。
虽然目前社保专业的课程设置结构合理、内容全面,但却带着深深的高等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印记[4],多数高校忽视或轻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类课程要么形同虚设,要么根本不设置,导致毕业生缺乏实践工作技能,在人才紧缺的形势下却找不到工作,发生结构性失业。天职师大的相关数据表明,由于就业难的现实,社保专业学生对专业实践能力的需求非常迫切,亟待通过课程设置的改革改变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脱节的现状以促进其顺利就业。
三、基于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社保专业课程设置原则
专业实践能力是指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社保专业的专业性、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故对专业实践能力的要求更高,其课程设置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特色与市场相联系、能力与职业相吻合[1]。据天职师大的教改经验,本研究认为,围绕培养、提升专业实践能力进行课程设置应遵循如下原则:
(一)选定拟培养的专业实践能力并进行匹配性课程统筹
基金项目:2011年内蒙古财经学院校级教育教学项目
一、财经类高校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背景
1999年,教育部在学科目录中增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至今已有13 年。各高校在设置此专业时各具特点,有的设在则经类院系;有的设在管理类院系;有的设在社会学系。我国大部分财经类高校长期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如何培养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就业市场需求向现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迫切要求。
二、财经类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制度建设不够完善
1.实践教学环节缺少可持续发展规划。目前,财经类高校一般将各种实践教学列入教学计划中,但是对于实践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过程的监督、实践效果的评估等往往没有相应的实践教学制度作支撑,较主观、随意。
2.实践教学课程内容落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定位不准,混淆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概念,教学内容的选取过多依附于某门理论课或现有教材,缺乏实际岗位所需要的实用性、先进性内容;实践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上多次重复采用,各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无法衔接起来,无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手段保守落后等。目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核心课程中一般涵盖了社会保障概论、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等课程,这些课程教材数量多,更新快,但是偏重于理论的介绍。有些教材虽然名为××理论与实务,但是实务部分一般都是具体某省市的社会保障管理条例、细则,或者根本不讲授,只是讲授理论部分。
3.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落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设置往往重视理论教学或课堂教学的环节,轻视实践教学过程,尚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实践教学过程控制和质量评价体系,或虽有相应的实施方案。
(二)实践教学队伍建设落后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开设较晚,而且迄今博士点较少,专业人才的培养滞后,不能完全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财经类高校教师往往强调学科的系统性而忽视自身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知识传授空洞化;一些教师虽然理论知识较为丰富,实践操作能力薄弱;一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急需的课程,师资更是严重缺乏,如社会保险精算等。
(三)实践教学实验室和践教学基地的缺乏
1.社会保障方面的实训软件建设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的实训软件往往偏重于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缺乏专业特色。很多高校误以为社会保障不需要实验室,在实训室的建设和实训软件的开发引进上吝于花钱。
2.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基地数量少,接收能力有限;关系不稳定,缺少可控性;方向单一,选择范围狭窄,内容重复。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较快地适应市场发展和需求。
三、财经类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的改进
(一)财经类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
财经类院校应根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同劳动经济专业的历史渊源,进行学科体系建设,重点应强化社会保障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知识结合。借助于财经类院校经济、管理专业的优势,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管理学、经济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悉国家有关劳动与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理论与方法,能够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相关工作,专业优势明显的“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二)完善实践教学制度的建设
1.《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教学实施方案》,从各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时间安排、实践教学经费支出、实践教学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实践教学的考核与评估、实践教学成果和实践教学管理办法等方面的问题做出各个具体的实践大纲或实践要求,由社会保障专业人士、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教师、教务人员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进行论证;加强过程管理,实施中期检查制度,充分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教学督导组及学生的作用,加强质量监控;制定出较为完整的、标准化的,并明确写入人才培养方案中。
2.完善学生实践教学成绩考核办法,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日常表现、实习单位评价、实习报告质量综合评定,计入学生学分成绩。
3.建立和实施实践评估和反馈制度。实践教学结束后,根据接收单位的反馈情况,结合学生的意见,由指导教师就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解决方法、改进措施等进行总结,以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三)改善实践教学手段与方式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属于应用性学科,社会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更是有着具体的要求。要适应这样的形势,必须加强实务课程教学和实验室建设。
1.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应进一步充实社会保障职位模拟课程,使其成为学生进行实务操作的“实验场”,主要包括:(1)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模拟实习,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与生育保险等各种业务模拟实习、社会保障会计模拟实习、社会保障软件操作模拟实习等;(2)企事业员工福利管理模拟实习,包括:劳动力计划与招聘职位模拟实习、工资福利管理职位模拟实习、劳动力培训职位模拟实习、绩效考评职位模拟实习等。例如,中国人民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吉林大学都开设了社会保障基金信息管理系统模拟实验室。在仿真的环境中, 使学生体验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操作的全过程, 增强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西南财经大学还设有保险精算实验室, 对于理论教学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 适应了我国不断增长的对社会保障领域高级人才的需求。
2.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积极创造条件,与企业、社会保障管理部门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将其建设为长期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去参观、学习和交流,使学生拥有相对稳定的实习场所,增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知度,同时也让学生为社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学有所用。例如,组织学生到社会保险相关机构实习或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或假期时间展开社会调查,了解社会保险相关机构的管理流程及其不同险种的政策实施情况。另外,还应当联系相关企事业单位,了解相关单位在未来发展的知识需求和人才需求,根据市场需要培育满足企业发展目标与学生发展目标的人才。
(四)加强师实践师资队伍建设
1.增加实践教学工作的工作量计算,鼓励教师从事实践教学工作,例如:安排教师在社会保障管理部门、经办机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实习锻炼,提高其业务能力;鼓励老师参加劳动保障部门的政策讨论相关的会议等。
2.在现有师资力量的基础上,聘请具有较高理论素养和丰富实践经验的社会保障管理部门、经办机构从业人员,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担任本专业学生的各种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或兼职授课教师,建设专兼职相结合、优势互补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陈淑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分类化”管理模式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6)
[2]陈建梅.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课程科学分类研究[J ].学理论,2009(24)
[3]郭荣丽,陈淑君.分类制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大纲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23)
[4]邓永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分类化”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研究[J].林区教学,2009(10)
[5]李燕荣,唐昭.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 ].职业时空,2009(8)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1-0150-02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飞速发展,国家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然而,相对于强烈的社会需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因缺乏岗位工作技能以及相关专业特色,就业形势并不乐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我们有必要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本科生培养模式进行创新。
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就业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社会对劳保专业的学生的需求调查
以安徽省蚌埠市为例,蚌埠市辖龙子湖区、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4个区和怀远、五河、固镇3个县,共设镇36个,乡19个(其中民族乡1个),街道办事处19个,村民委员会124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04个。假如为全市近1470个居(村)委会(包括街道办事处)分别配备一名就业援助员和社会救助员一名,就需要社保专业人才2940人。就全国而言,每年社会保障人才的需求缺口高达十几万,从数量上讲,经济社会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
通过进一步了解就业市场对口职位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技能要求,主要可以汇总为:(1)熟悉国家和单位所在地区的社保政策和人事政策。(2)精通与社保、劳动关系相关的法律、法规,熟悉单位劳动合同的签订、解除、续签,员工档案落户等手续的办理,善于处理员工纠纷。(3)熟悉社保管理流程,包括员工社保的申请、转入、转出、提取、退保,每月的社保缴费及与社保机构的对账,公司员工社保数据库的建立与更新等。(4)了解人力资源六大模块基础知识和实务操作技能。(5)熟练使用各类办公软件和社保相关办公软件。(6)系统掌握社会保障专业的理论知识。(7)热爱劳动保障和人力资源工作。(8)热爱基层工作。(9)能够适应经常外出的工作。(10)有一定的相关工作经验[1]。这些专业技能要求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的“敲门砖”,只有切实掌握并学会运用这些必备的专业技能学会学精,他们才能使自己立于其他专业不可替代的境地。
(二)M财经大学劳保专业毕业生近3年来的就业状况
M财经大学于2002年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经过11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梯队。追溯近3年劳保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该专业每年约有40-45名毕业生,除了有一部分同学选择在国内外高等院校就读研究生,其他的就业方向有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具体如下:
2011届劳保专业毕业生总数为40,其中15人考入公务员及事业单位,7人进入其他企业,4人考研成功,14人暂未就业;2012届劳保专业毕业生总数为44,其中3人考入公务员及事业单位,17人进入其他企业,2人考研成功,22人暂未就业;2013届劳保专业毕业生总数为44,其中4人考入公务员及事业单位,14人进入其他企业,6人考研成功20人暂未就业。
通过上述描述,不难发现M财经大学劳保专业的学生就业存在以下问题:
1.初次就业率不高
截止到每年的6月底,2011届劳保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65%,2012届的初次就业率为50%,2013届的初次就业率为54.55%。与此相比,据不完全统计,该大学2012届计算机本科专业初次就业率达到60.87%,2012届会计初次就业率为69.47%,其中会计三班初次就业率为72.55%。该大学所开设的2013届经济、管理类的其他专业的初次就业率也大部分高于劳保专业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
2.就业岗位与专业不对口
1998年教育部新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初衷是为和谐社会的发展培养服务各行各业的社会保障事业的人才。M财经大学在制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培养方案时明确指出:培养出能在国家各级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部门、各级政府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金融机构、企业集团、社会中介服务机构、教学科研等部门从事相关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工作的人才。而近三年来该大学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进入相关政府及事业单位的比例依次为37.5%、6.82%和9.09%,这个比例显示是不太理想,而进入其他企业的除了部分从事人力资源相关的工作,也有不少学生在销售、会计、文秘、行政专员等岗位任职,这与教育部预期的目标以及本校的培养人才去向显然是差距较大的。
二、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社会发展对劳保专业的学生存在需求,而高校也可以对这种需求提供供应,可是由于供给的质量不能满足需求的质量,导致供给与需求仍不能平衡。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我们可以从根源上创新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有以下几点做法:
(一)创新课程设置
一方面,引入关于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相关操作软件,进行仿真任务模拟;另一方面,更新课程设置时间,将实践课分散融入并贯穿于理论课。
社会保障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至少掌握基本的专业操作技能[2]。根据社会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毕业生的需求方向,学校可以通过引进社会保障和人力资源相关的操作教学软件,充分利用学校实验室的资源,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平台,引导学生进行网上模拟演练。在课程时间设置上,校内实践课程应该紧接在理论课程后面,分散在每一学年。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做到学以致用,并能对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理论再学习,从而弥补实践中的不足。
(二)规范导师作用
目前,很多高校对本科生的培养都实行了导师制,可是由于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思想,导致导师制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首先,可以通过双向选择的原则对导师制进行一定的约束。在大一学年老师和学生进行相互了解后,可以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特长、研究方向等有针对性地进行双向选择。那些无人选择的导师应该在年终考评时适当扣分。其次,学生确定导师后,导师除了传授理论,还应结合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家庭情况以及个人的能力、特长进行分流培养:考研、考公务员还是进企业,并指导学生每学期设定目标,帮助他们分析如何将目标细化为步骤,逐步指引并监督学生去完成目标。再次,导师可以充分地调动自身周围的人脉及资源,积极为学生联系实习实践的单位,在实践中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进一步指导。
(三)建立校企合作
通常各院校习惯将毕业实习作为学生的课外实践学习,但常由于就业难以及就业的紧迫性,这些实习仅流于形式[3]。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签订的就业实习基地资源,联系并鼓励学生分批去基地进行见习,为学生创造真实的上岗环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专业素质,从而确立就业优势。学校也可以邀请企业从事相关工作模块的工作人员到学校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做定期讲座,讲述在实际工作中遇见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四)依托学生活动
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学生在组织、举办和参与学生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能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活动中,还能将自身的潜能激发出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作为一个正在发展、逐渐成熟的专业,可以充分依靠学生群体成立劳动与社会保障协会。每学期该协会可以基于专业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如劳动与社会保障知识竞赛、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寓学于乐,充分调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各个年级学生的积极性,逐渐形成高年级带动低年级、低年级促进高年级的良好学习氛围。
(五)贯穿职业规划
目前,由于高校扩招和教师资源紧张,高校通常只在大学生即将面临毕业的大三或者大四学年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为保证四年后理想就职的实现,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应该从新生入校开始,分阶段有步骤贯穿整个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早规划、早准备。相关的课程可由辅导员、班主任兼任,将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就业课程中,一举两得。
大一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角色转变适应大学生活,加深学生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的认识,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目标并让学生初步了解将来所从事的职业,让学生形成基本的职业理念[4]。大二要让大学生了解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应具备的各种素质,鼓励学生参加各项活动,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各种能力,同时获取各种相关证书,并根据个人兴趣与能力修订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三在指导学生加强专业学习,准备考研的同时,要指导学生开始把目标锁定在提高求职技能上,培养学生独立创业能力。大四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条件,了解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用人公司资料信息、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等训练,尽可能地让学生在做出较为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实战演练。
参考文献:
〔1〕张学英,李薇.基于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职教论坛,2011(27):64-65.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一个跨学科的专业,内容涉及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和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目前,全国大约有80多所本科院校开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该专业本科教育重在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够在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政策研究部门等各类组织中从事劳动人事与社会保障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在财经类院校中,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的目标应该是将经济学基础知识、管理学基础知识、劳动与社会保障的专业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同时通过培养和训练,学生能具备本专业应有的各种基本能力,包括专业应用处理能力、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协调和组织能力、筹划能力、获取新知识和创新能力。要体现专业培养目标,财经院校应结合自身的特点,扬长避短,确定自身专业培养的特色,走专业特色培养之路,而不是大众化的培养模式。
一、利用财经类院校的学科优势,确立专业培养特色
为确定财经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一是财经院校整体环境和整体优势。一般来讲,财经院校不同于综合性大学,专业设置、教师专业背景、科研背景、学术氛围主要是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经济学和管理学是财经院校的优势。在这种环境和背景下,财经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应该依托学校的整体优势,充分利用财经院校的学科优势,建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特色。
二是本院(系)教师的专业结构。本院(系)教师的专业背景、专业研究方向对专业特色也起到关键作用,即使财经院校的整体环境和优势能够得以体现,但若专业的院(系)师资不能得到反映,就会影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的发挥。
三是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要了解市场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专业人才。目前,我国专业化的劳动保障人才缺口较大。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日益完善,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大体分为三类:一是进入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科研活动,这类学生往往需要进一步深造,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二是进入劳动和社会保障政府部门,成为各级政府公务员。三是进入企事业单位人事部门或人力资源部门从事具体业务工作。财经院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应主要为政府人力资源、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培养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人才,为企事业单位培养从事员工福利管理的人才,为保险公司培养从事企业年金管理、人寿保险等商业性保险的人才。
基于此,财经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特色可以确定为以下几个方向。
一是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特色方向。该特色主要利用财经院校金融专业、会计专业和财政专业的优势,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与会计、金融、财政等专业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成为既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又能掌握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的专业人才。该特色的培养需要专业教师有雄厚的经济学功底,须有财政、投资、会计专业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师的支撑,毕业生能够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从事社会保障资金的预算管理、资金的收支管理、基金的投资管理、资金的监督等工作。
二是企事业单位员工福利(人力资源管理)特色方向。该特色主要利用财经院校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优势,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成为既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又能掌握企事业单位员工福利管理的专业人才。该特色需要专业教师有雄厚的管理学功底,须有企业管理,特别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师的支撑,毕业生能够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员工福利的筹划和设计、员工社会保险的管理等工作。
三是社会保险特色方向。该特色主要是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和保险专业结合起来,利用财经院校保险专业的优势,适应社会保障主体多元化趋势的需要,特别是商业保险成为社会保险的重要补充形式,培养学生成为既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又懂商业保险管理和精算的专业人才。该特色需要专业教师有雄厚的保险学知识,特别是保险精算等专业知识,须有保险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师的支撑,毕业生能够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及保险公司从事与社会保险相关的商业补充保险管理和运营工作。
二、立足实践性、应用性的专业特点,培养应用型人才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具有知识性、政策性、应用性相结合的特点,要求学生在学习基本知识的同时,能从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具体工作。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独特作用,实践教学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活动中占据着极重要的位置。因此,在专业建设上,要保证学生在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根据专业方向,突出社会实践,强化实际操作技能,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各种基本能力,才能提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整体素质,才能够使我们的学生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这一思路将贯穿我们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在课程体系和结构、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都应体现出来。
三、财经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特色课程体系设置的目标
首先,知识、能力与素质相统一。在劳动与社会保障特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不是平行的关系,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是基础,只有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基础知识,才能培养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各种基本能力,才能提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整体素质,因此,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的设置要体现层次性、结构性和系统性,立足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培养,使专业特色建立在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基础之上。
其次,学以致用。夯实基础、精通专业、强化特色是劳动与社会保障特色专业的培养目标,也是课程体系设置的关键。整个特色专业课程的设置也应该围绕这个目标开展。坚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核心,以专业知识教育为主线,以特色专业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因而专业课程的设置既要强调基础知识教育,又要重视专业知识理论的传授,更要突出专业特色课程的技能培养。
最后,专业相融合。所谓专业相融合,就是指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应该融合,吸收其他专业知识,扩充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由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社会适应能力不强,特别是在我国公务员制度改革的今天,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能够进入政府相关部门的比例很小,绝大部分毕业生将在企事业单位,包括保险公司从事员工福利、企业年金管理等工作,因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的设置要适应这种社会需求,吸收相关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扩大学生就业面。
(二)特色课程体系的设置
财经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主要体现在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上,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是“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根据这个原则,可以将课程体系设置为三个模块:
基础模块。基础模块是教学的基础,其中的课程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必修的课程,其目的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需要的一些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知识。这些课程主要是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社会学概论、人口学原理、统计学、公共政策分析、金融学、经济应用数学等。
专业主干课程模块。专业主干课程模块是专业教学的基础,也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专业知识,这些课程主要是劳动经济学、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障国际比较、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等。
专业特色方向模块。专业特色模块是各院校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而选择开设的相关课程。
首先,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特色方向可以开设以下课程:会计学、社会保险财务会计、证券投资理论、国际金融、资本市场与养老金、社会保障预算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毕业生可以到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从事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工作,包括社会保障资金会计工作、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工作、社会保障资金预算管理工作、社会保障资金征缴工作等,具有较强的应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