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七年级数学册模板(10篇)

时间:2022-04-22 20:22:4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七年级数学册,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七年级数学册

篇1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的相反数是 ( ) A. B. C. D. +12. 下列图形中,不能通过其中一个四边形平移得到的是 ( )3. 若 <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 B. > C. < D. >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若点 在第四象限,且点 到 轴的距离为1,到 轴的距离为 ,则点 的坐标为( ) A. ( ) B. ( ) C. (1, ) D. ( )5. 如图,AB∥CD∥EF,AF∥CG,则图中与∠A(不包括∠A)相等的角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6. 在坐标平面上两点A(-a+2,-b+1)、B(3a, b),若点A向右移动2个单位长度后,再向下移动3个单位长度后与点B重合,则点B所在的象限为(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7. 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个数是( )①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②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③两个无理数的积一定是无理数④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8.如图,∠ACB=90º,CDAB于D,则下面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①AC与BC互相垂直 ②CD和BC互相垂直 ③点B到AC的垂线段是线段CA ④点C到AB的距离是线段CD ⑤线段AC的长度是点A到BC的距离. A.①⑤ B.①④ C.③⑤ D.④⑤ 9. 车库的电动门栏杆如图所示,BA垂直于地面AE于A,CD平行于地面AE,则∠ABC+∠BCD的大小是( ) A.150° B.180° C.270° D.360° 10. 对于不等式组 ( 、 是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 < 时无解 B.当 ≥ 时无解 C.当 ≥ 时有解 D.当 时有解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在下列各数 、 、 、 、 、 、 、 中,无理数有 .12. 若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与它的立方根相同,则这个数是 .13. 当x_________时, 有意义14. 如图所示,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于点O,EOAB,∠EOD=25°,则∠AOC=__________,∠BOC=__________班级_____ 姓名_____ 学号_____ 分层班级_____ 15. 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组 的解集为 ,则 的值为__________16. 把命题“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互相平行”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1). 8, a 17. 已知点M (3a (1) 若点M在第二象限, 并且a为整数, 则点M的坐标为 _________________; 6), 并且直线MN∥x轴, 则点M的坐标为 ___________ . (2) 若N点坐标为 (3, 18. 如图,一条公路修到湖边时,需拐 弯绕湖而过;如果第一次拐角∠A是120 °,第二次拐角∠B是150°,第三次拐角是∠C,这时的道路恰好和第一次拐弯之前的道路平行,则∠C是__________ 19. 如图,点A(1,0)第一次跳动至点A1(-1,1),第二次跳动至点A2(2,1),第三次跳动至点A3(-2,2),第四次跳动至点A4(3,2),…,依此规律跳动下去,点A第100次跳动至点A100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20.如图a, ABCD是长方形纸带(AD∥BC), ∠DEF =19°, 将纸带沿EF折叠成图b, 再沿BF折叠成图c, 则图c中的∠CFE的度数是_____________;如果按照这样的方式再继续折叠下去,直到不能折叠为止,那么先后一共折叠的次数是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21-23每题4分,24-25每题5分,26-29每题6分,30题3分,共49分)21. 计算: + . 22.解方程:23. 解不等式 ,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24. 解不等式组 ,并写出该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25. 已知: , ,点 在 轴上, .(1)直接写出点 的坐标;(2)若 ,求点 的坐标. 26. 某地为更好治理湖水水质,治污部门决定购买10台污水处理设备.现有 两种型号的设备,其中每台的价格,月处理污水量如下表: 型 型价格(万元/台) 处理污水量(吨/月) 240 200经调查:购买一台 型设备比购买一台 型设备多2万元,购买2台 型设备比购买3台 型设备少6万元.(1)求 的值.(2)经预算:治污部门购买污水处理设备的资金不超过105万元,你认为该部门有哪几种购买方案.(3)在(2)问的条件下,若每月要求处理的污水量不低于2040吨,为了节约资金,请你为治污部门设计一种最省钱的购买方案.7. 如图,点A在∠O的一边OA上.按要求画图并填空:(1)过点A画直线AB OA,与∠O的另一边相交于点B;(2)过点A画OB的垂线段AC,垂足为点C;(3)过点C画直线CD∥OA ,交直线AB于点D;(4)∠CDB= °;(5)如果OA=8,AB=6,OB=10,则点A到直线OB的距离为 .28. 完成证明并写出推理根据:已知,如图,∠1=132o,∠ =48o,∠2=∠3, 于 ,求证: . 证明:∠1=132o,∠ACB=48o,∠1+∠ACB=180° DE∥BC ∠2=∠DC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2=∠3∠3=∠DCB HF∥D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DB=∠FH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FHAB,∠FHB=9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DB=________°.CDA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A、B、C三点的坐标分别为(-6, 7)、(-3,0)、(0,3).(1)画出ABC,则ABC的面积为___________;(2)在ABC中,点C经过平移后的对应点为C’(5,4),将ABC作同样的平移得到A’B’C’,画出平移后的A’B’C’,写出点A’,B’的坐标为A’ (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_);(3)P(-3, m)为ABC中一点,将点P向右平移4个单位后,再向下平移6个单位得到点Q(n,-3),则m= ,n= .30.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上的点到另一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定义:平面内的直线 与 相交于点O,对于该平面内任意一点M,点M到直线 , 的距离分别为a、b,则称有序非负实数对(a,b)是点M的“距离坐标”.根据上述定义,距离坐标为(2,3)的点的个数是 .班级_____ 姓名_____ 学号_____ 分层班级_____ 四、解答题(每题7分,共21分)., ∠CBD=7031. 已知:如图, AEBC, FGBC, ∠1=∠2, ∠D =∠3+60(1)求证:AB∥CD ; (2)求∠C的度数.

32. 已知非负数x、y、z满足 ,设 , 求 的值与最小值. 33.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1,0),(3,0),现同时将点A,B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点A,B的对应点分别是C,D,连接AC,BD,CD.(1)求点C,D的坐标及四边形ABDC的面积 .

(2)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P,连接PA,PB,使 = ,若存在这样的点,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 (3)点P是线段BD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C,PO,当点P在BD上移动时(不与B,D重合)给出下列结论:① 的值不变 ② 的值不变③ 的值可以等于 ④ 的值可以等于 以上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北京三帆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初一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BDCAD DAAC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无理数有 、 、 、 12. 若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与它的立方根相同,则这个数是 0和1 .13. 当 时, 有意义14. 如图所示,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于点O,EOAB,∠EOD=25°,则∠AOC=____65°___,∠BOC=___115°____15. 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组 的解集为 ,则 的值为___-2_____16. “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直线,那么这两直线互相平行”1). (1)点M _(-2,1)__; (2)点M ___(-23,-6)_ .8, a 17. 已知点M (3a 18. 如图,一条公路修到湖边时,需拐 弯绕湖而过;如果第一次拐角∠A是120 °,第二次拐角∠B是150°,第三次拐角是∠C,这时的道路恰好和第一次拐弯之前的道路平行,则∠C是__150°_19. 如图,点A(1,0)第一次跳动至点A1(-1,1),第二次跳动至点A2(2,1),第三次跳动至点A3(-2,2),第四次跳动至点A4(3,2),…,依此规律跳动下去,点A第100次跳动至点A100的坐标是(51,50) 20.图c中的∠CFE的度数是___123°____;如果按照这样的方式再继续折叠下去,直到不能折叠为止,那么先后一共折叠的次数是 __ 9________. 三、解答题(21-23每题4分,24-25每题5分,26-29每题6分,30题3分,共49分)21. 计算: + .解:原式=7-3+ = ……………………4分22.解方程: 解: -----1分 ------2分 ------4分23. 解不等式 ,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解:去括号,得 .移项,得 .…………………………………1分合并,得 . …………………………………………2分系数化为1,得 …………………………………………3分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下: …………………………………………4分24. 解不等式组 ,并写出该不等式组的整数解.解:由不等式 ,得 ;………………1分由不等式 得: x>-5;………………2分画出数轴: ………………3分所以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5<x≤1,………………4分所以该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是-4,-3,-2,-1,0,1.………………5分25. 已知: , ,点 在 轴上, .(1)直接写出点 的坐标;(2)若 ,求点 的坐标. 解:A(4,0),点C在x轴上,AC=5,所以点C的坐标是(-1,0)或(9,0). ……………2分②SABC= =10解得y=4或-4………………………4分所以点B坐标是B(3,-4)或(3,4)………………………5分26. 某地为更好治理湖水水质,治污部门决定购买10台污水处理设备.现有 两种型号的设备,其中每台的价格,月处理污水量如下表: 型 型价格(万元/台) 处理污水量(吨/月) 240 200经调查:购买一台 型设备比购买一台 型设备多2万元,购买2台 型设备比购买3台 型设备少6万元.(1)求 的值.(2)经预算:治污部门购买污水处理设备的资金不超过105万元,你认为该部门有哪几种购买方案.(3)在(2)问的条件下,若每月要求处理的污水量不低于2040吨,为了节约资金,请你为治污部门设计一种最省钱的购买方案.解:(1)由题意得, ,解得 .………………2分 (2)设买x台A型,则买 (10-x)台B型,有 解得: ………………3分 答:可买10台B型;或 1台A型,9台B型;或2台A型,8台B型. ………………4分 (3) 设买x台A型,则由题意可得 ………………5分 解得 当x=1时,花费 (万元) 当x=2时,花费 (万元) 答:买1台A型,9台B型设备时最省钱. ………………6分27. 如图,点A在∠O的一边OA上.按要求画图并填空:(1)过点A画直线AB OA,与∠O的另一边相交于点B;(2)过点A画OB的垂线段AC,垂足为点C;(3)过点C画直线CD∥OA ,交直线AB于点D;(4)∠CDB= °;(5)如果OA=8,AB=6,OB=10,则点A到直线OB的距离为 .解:(1)如图; ……………………………1分(2)如图; ………………… ………2分(3)如图; ………………… ………3分(4)90; ………………………………4分(5)4.8. …………………………………6分28. 完成证明并写出推理根据:已知,如图,∠1=132o,∠ =48o,∠2=∠3, 于 ,求证: . 证明:∠1=132o,∠ACB=48o,∠1+∠ACB=180° DE∥BC ∠2=∠DCB(__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__)又∠2=∠3∠3=∠DCB HF∥DC(__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__)∠CDB=∠FHB. (_____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___)又FHAB,∠FHB=90°(___垂直定义_______)∠CDB=__90_°.CDAB. (____垂直定义_________)29.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A、B、C三点的坐标分别为(-6, 7)、(-3,0)、(0,3).(1)画出ABC,则ABC的面积为___________;(2)在ABC中,点C经过平移后的对应点为C’(5,4),将ABC作同样的平移得到A’B’C’,画出平移后的A’B’C’,并写出点A’,B’的坐标;(3)P(-3, m)为ABC中一点,将点P向右平移4个单位后,再向下平移6个单位得到点Q(n,-3),则m= ,n= .解:(1)如图,过A作AHx轴于点H. .……1分(2)画图A’B’C’, , ; 4分(3)m =3,n =1. ……6分30.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上的点到另一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定义:平面内的直线 与 相交于点O,对于该平面内任意一点M,点M到直线 , 的距离分别为a、b,则称有序非负实数对(a,b)是点M的“距离坐标”.根据上述定义,距离坐标为(2,3)的点的个数是 4个 .四、解答题(每题7分,共21分)., ∠CBD=7031. 已知:如图, AEBC, FGBC, ∠1=∠2, ∠D =∠3+60(1)求证:AB∥CD ; (2)求∠C的度数. (1)证明:AEBC, FGBC, ∠4=∠5=90o.………………………1分AE∥FG.∠2=∠A.∠1=∠2,∠1=∠A.………………………2分AB∥CD.………………………3分(2)解:设∠3=xo,由(1)知:AB∥CD,∠C=∠3=xo. .………………………4分,∠D = xo+60∠D =∠3+60AB∥CD∠D+∠3+∠CBD=180o,………………………5分,x+60+x+70=180.………………………6分∠CBD=70x=25.∠C=25o.………………………7分32. 已知非负数x、y、z满足 ,设 , 求 的值与最小值. …1分 …2分 5分 …7分 3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1,0),(3,0),现同时将点A,B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点A,B的对应点分别是C,D,连接AC,BD,CD.(1)求点C,D的坐标及四边形ABDC的面积 . 解:(1) C(0,2) D(4,2) =8…………3分

(2)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P,连接PA,PB,使 = ,若存在这样的点,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 解: 存在。P点坐标为(0,4)或(0,-4)………5分 (3)点P是线段BD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C,PO,当点P在BD上移动时(不与B,D重合)给出下列结论:① 的值不变 ② 的值不变③ 的值可以等于 ④ 的值可以等于 以上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__②④_______ ………………………7分

篇2

二、指导思想

完成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任务。以十七大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落实《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改革观。通过教育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亲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抽象的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强化基本计算能力和归纳的能力。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同时提高知识应用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

三、教材分析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本章主要在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的基础上,探索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①、相交 ②、平行。本章重点:垂线的概念和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本章难点:证明的思路、步骤、格式,以及平行线性质与判定的应用。

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本章主要内容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及其简单的应用。本章重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理解与建立及点的坐标的确定。本章难点: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及点的位置的确定。

第七章、三角形:本章主要学习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角及多边形的内角和等内容。本章重点:三角形有关线段、角及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性质与应用。本章难点:正确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及角平分线的性质并能作图,及三角形内角和的证明与多边形内角和的探究。

1 2 3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本章主要学元一次议程(组)及其解的概念和解法与应用。本章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及实际应用。本章难点: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本章主要内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简单应用。本章重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与简单应用。本章难点:不等式基本性质的理解与应用、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本章主要学习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并根据数据对调查对象作出正确的描述。本章重点:调查的意义、特点及分类,利用扇形图、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拆线图描述数据。本章难点:绘制数据统计图及如何利用各种统计图对调查对象作出正确的描述。

四、教学措施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做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小论文,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1 2 3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对奥数题的研究,课外调查,操作实践,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8、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等分层布置,课堂上照顾好好、中、差在三类学生。

9、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10、站在系统的高度,使知识构筑在一个系统,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八方联系,浑然一体,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11、开展课题学习,把学生带入研究的学习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五、 全期教学进度安排

章节 课时 教学起止时间

第五章 13课时 第 1-3 周

第六章 7课时 第 4-5 周

第七章 10课时 第 6-8 周

第八章 10课时 第 8-10周

第九章 13课时 第11-13周

篇3

上课之初首先让学生尝试回忆7.4-7.5的主要知识点,通过激发他们对旧知的回忆,使得所学的有关三角形的知识在学生头脑中迅速复苏,为后续建构知识框架做好铺垫.

教学片断1:

师:回忆一下,7.4-7.5节《三角形》这一部分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生1:我们学了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生2:我们还学了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外角和,n边形的内角和.

师:还有吗?

生:我们还学了三角形的重要线段,还有三角形的分类.

师:很好!几个同学的答案综合起来就基本构成了这一节的知识脉络.

二、通过对课本习题延伸,拓宽学生分析问题的视野和思路

课本中的例题、习题都具有典型意义,在复习课中以课本为本,有针对性的讲好每一个例题,并通过延伸例题,加深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拓宽分析问题的视野和思路,达到触类旁通之功效,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意识和提高学生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复习题“探索研究”)如图1,在ABC中,已知BD、CE分别是∠ABC、∠ACB的角平分线,且BD、CE交于点O,若∠A=80°,则∠BOC=_____;猜想∠BOC与∠A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试说明理由)

变式1?摇如图2,BO、CO是ABC的两外角的角平分线,若∠A=80°,则

∠BOC=______;猜想此时∠BOC与∠A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试说明理由)

变式2?摇如图3,BO、CO分别是ABC的内外角平分线,探索∠D与∠A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试说明理由)

设计说明: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以上三个问题通过内外角平分线条件的互换,深刻地展示了三角形两角的内外角平分线的交角与第三角的关系,它不仅具有形式上的对称美,而且对三角形中角度的计算也是一个重要的结论。

在教学中,对课本习题做延伸、改造、变式练习,对学生所学知识加以巩固和提高,使学生能将知识融会贯通,思维活动层层展开,不断深入,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同时对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有促进作用。

三、分层设计课堂练习,让所有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在同一班级中,学生的数学水平有高有低,为了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能都有所收益、有所提高,复习课的课堂练习应分层设计。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这是全日制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数学教育理念。因此在刚才课本习题及引申题之后,为满足部分学生尝试、创新的主动性,我设置两道拓展题,让优生探究思考并解决,以期让优秀者更优秀。

1.如图4,在ABC中,∠A=96°,延长BC到D,∠ABC与∠ACD的角平分线交于点A■;∠A■BC与∠A■CD的角平分线交于点A■;依此类推,∠A■BC与∠A■CD的角平分线交于点A■,则∠A■是多少度?∠A■BC与∠A■CD的角平分线交于点An,则∠An是多少度?

2.⑴如图5,∠ABO=■∠ABC,∠ACO=■∠ACB,则∠BOC与∠A之间有何关系?

⑵∠ABO=■∠ABC,∠ACO=■∠ACB,则∠BOC与∠A之间有何关系?

设计说明:分层作业的设计,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需要,开拓学生视野,体验数学的妙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灵活性,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首先由口答引入相关知识点,激起本单元知识的初步回顾,再借小题夯实基础知识点,构建本单元知识的结构框架,然后运用例题规范知识点应用,梳理本单元的数学思想方法,接着通过对课本习题延伸,拓宽学生分析问题的视野和思路,最后分层设计课堂练习,让所有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整个设计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知识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重点的教学思想。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分类、探究、归纳等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生对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及其相关知识有了更深更新的认识。

本单元复习课的设计着重体现把学生作为主动的人而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和注重提升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继续探求的动力。

篇4

一、精心选一选(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计算(-0.25)2014×(-4)2015的结果是( )A.-1 B.1 C.-4 D.42.方程■x-2y=x+5是二元一次方程,■是被墨迹盖住的x的系数,请你推断■的值属于下列情况中的( )A.不可能是-1 B.不可能是-2 C.不可能是1 D.不可能是23.PM2.5是大气压中直径小于或等于0.0000025m的颗粒物,将0.000002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0.25×10-5 B.0.25×10-6 C.2.5×10-5 D.2.5×10-6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2a-2= B. -2a2=4a2 C.2a×3b=5ab D.3a4÷2a4= 5.如果把 中的x,y都扩大10倍,那么这个分式的值( )A.不变 B.扩大30倍 C.扩大10倍 D.缩小到原来的 6.为了了解我校1200名学生的身高,从中抽取了200名学生对其身高进行统计分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200名学生是总体 B.每个学生是个体C.200名学生是抽取的一个样本 D.每个学生的身高是个体7.化简:( - )﹒(x-3)的结果是( )A.2 B. C. D. 8.若方程 - =7有增根,则k的值为( )A.-1 B.0 C.1 D.69.若方程组 的解与方程组 的解相同,则a,b的值是( )A. B. C. D. 10.如图,AD平分∠BDF,∠3=∠4,若∠1=50°,∠2=130°,则∠CBD的度数为( )A.45° B.50°C.60° D.65°二、细心填一填(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分解因式:3x3-6x2y+3xy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对于实数a,b,定义新运算如下:ab= ,例如23=2-3= ,计算[2(-4)]×[(-4)(-2)]=___________.13.计算:-22+(-2)2-(- )-1=_____________________.14.若等式(6a3+3a2)÷6a=(a+1)(a+2)成立,则a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15.如图是七年级(1)班学生参加课外活动人数的扇形统计图,如果参加艺术类的人数是16人,那么参加其它活动的人数是________人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第17题图16.如图,将三角形纸板ABC沿直线AB平移,使点移到点B,若∠CAB=50°,∠ABC=100°,则∠CBE的度数为___________.17.对某班的一次数学测验成绩(分数取正整数,满分为100分)进行统计分析,各分数段的人数如图所示(每一组含前一个边界值,不含后一个边界值),组界为70~79分这一组的频数是__________;频率是_____________.18.某单位购买甲、乙两种纯净水共用250元,其中甲种水每桶8元,乙种水每桶6元,乙种水的桶数是甲种水的桶数的75%,设买甲种水x桶,乙桶水y桶,则所列方程组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题共8小题,第19、20每小题各8分;第21、22每小题各6分;第23、24每小题各8分;第25题10分,第26小题12分,共66分)19.(1)计算:(-2a2b2)2× a2b× -2a(a-3) (2)先化简 ÷(a+1)+ ,然后a在-1,1,2三个数中任选一个合适的数代入求值. 20.解下列方程(组)(1) -1= (2)

21.张老师某月手机话费的各项费用统计情况,如下图表所示,请你根据图表信息解答下列各题:项 目 月功能费 基本话费 长途话费 短信费金额/元 5 (1)请将表格、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2)该月张老师手机话费共用多少元?(3)扇形统计图中,表示短信的扇形的圆心角是多少度?22.如图所示,根据图形填空:已知:∠DAF=F,∠B=∠D,求证:AB∥DC.证明:∠DAF=F(__________),AD∥B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DC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D(_________________),∠B=∠DC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D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先阅读下列材料,然后解题:阅读材料:因为(x-2)(x+3)=x2+x-6,所以(x2+x-6)÷(x-2)=x+3,即x2+x-6能被x-2整除,所以x-2是x2+x-6的一个因式,且当x=2时,x2+x-6=0.(1)类比思考:(x+2)(x+3)=x2+5x+6,所以(x2+5x+6)÷(x+2)=x+3,即x2+5x+6能被________整除,所以__________是x2+5x+6的一个因式,且当x=_____时,x2+5x+6=0.(2)拓展探究:根据以上材料,已知多项式x2+mx-14能被x+2整除,试求m的值. 24.已知:如图,AB∥CD,BD平分∠ABC,CE平分∠DCF,∠ACE=90°.(1)请问BD与CE是否平行?请你说明理由;(2)AC与BD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请说明判断理由.25.某电器超市销售每台进价为200元、170元的A、B两种型号的电风扇,如表所示是近2周的销售情况:(进价、售价均保持不变,利润=销售收入-进货成本)销售时段 销售数量 销售收入 A种型号 B种型号 第一周 3 5 1800元第二周 4 10 3100元 (1)求A、B两种型号的电风扇的销售单价;(2)若超市再采购这两种型号的电风扇共30台,并且全部销售完,该超市能否实现利润为14000元的利润目标?若能,请给出相应的采购方案;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26.为了顺利通过“国家文明城市”验收,市政府拟对部分路段的人行道地砖、绿化带、排水管等公用设施全面更新改造,根据市政建设的需要,需在40天内完成工程.现有甲、乙两个工程队有意承包这项工程,经调查知道,乙工程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的时间是甲工程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时间的2倍,若甲、乙两工程队合作只需10天完成.(1)甲、乙两个工程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各需多少天?(2)若甲工程队每天的费用是4.5万元,乙工程队每天的工程费用是2.5万元,请你设计一种方案,既能按时完成工程,又能使工程费用最少? 参考答案一、精心选一选(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C D D A D B C B D二、细心填一填(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 3x(x-y)2; 12. 1; 13. 2; 14. - ;15. 4; 16. 30°; 17. 17, ; 18. .三、解答题(本题共8小题,第19、20每小题各8分;第21、22每小题各6分;第23、24每小题各8分;第25题10分,第26小题12分,共66分)19.(1)解:原式=4a4b4× a2b× -2a(a-3)=2a6b5× -2a(a-3)=2a2-2a2+6a=6a(2)解: ÷(a+1)+ = × + = + = a≠1且a≠-1,当a=2时,原式= =5.20.解:(1) -1= 方程两边都乘以(x+2)(x-1),得:x(x+2)-(x+2)(x-1)=3,去括号,得:x2+2x-x2-x+2=3,移项、合并同类项,得:x=1把x=1代入原方程检验,当x=1时,(x+2)(x-1)=0,所以x=1是原分式方程的增根,故原方程无解.(2)①×2+②×3,得:-y=0,y=0,把y=0代入①得:3x=9,解得:x=3,原方程组的解为 .21. 解:(1)项 目 月功能费 基本话费 长途话费 短信费金额/元 5 50 45 25(2)5÷4%=125(元),答:该月张老师手机话费共用125元;(3)360°× =72°,答:表示短信的扇形的圆心角为72°.

22.证明:∠DAF=F(已知),AD∥B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D=∠DC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B=∠D(已知),∠B=∠DCF(等式性质或等量代换),AB∥D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3.解:(1)x+2或x+3;x+2或x+3;-2或-3;(2)多项式x2+mx-14能被x+2整除,(x+2)(x+n)=x2+mx-14,又(x+2)(x+n)=x2+(n+2)x+2n,2n=-14,解得:n=-7,n+2=m,即m=-7+2=-5,故m的值为-5.24. 解:(1)BD与CE平行,理由如下:AB∥CD,∠ABC=∠DCF,BD平分∠ABC,CE平分∠DCF,∠2= ∠ABC,∠4= ∠DCF,∠2=∠4,BD∥CE;(2)ACBD,理由如下:BD∥CE,∠DGC+∠ACE=180°,∠ACE=90°,∠DGC=180°-90°=90°,即ACBD.25.解:(1)设A、B两种型号的电风扇的销售单价分别为x元、y元,由题意,得: ,解得: ,答:A、B两种型号的电风扇的销售单价分别为250元、210元,(2)设采购A种型号电风扇a台,则采购B种型号电风扇(30-a)台,由题意,得:(250-200)a+(210-170)(30-a)=14000,解得:a=20,则30-a=10(台),答:能实现14000元的利润目标,可采购A种型号电风扇20台,B种型号电风扇10台.26.解:(1)设甲工程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需x天,则乙工程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需2x天,由题意,得: + = ,解得:x=15,经检验:x=15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则2x=30,答:设甲工程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需15天,则乙工程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需30天,(2)方案一:由甲工程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需4.5×15=67.5(万元),方案二:由乙工程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需2.5×30=75(万元),方案三:由甲、乙两工程队合作完成此项工程需4.5×10+2.5×10=70(万元),所以选择甲工程队单独完成,既能按时完工,又能使费用最少.

篇5

一、精心挑选,小心有陷阱哟!(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请把正确选项的代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3,4)位于(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2.为了了解全校七年级3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骆老师从中抽查了5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针对这个问题,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300名学生是总体 B.每名学生是个体 C.50名学生是所抽取的一个样本 D.这个样本容量是503.导火线的燃烧速度为0.8cm/s,爆破员点燃后跑开的速度为5m/s,为了点火后能够跑到150m外的安全地带,导火线的长度至少是( ) A.22cm B.23cm C.24cm D.25cm4.不等式组 的解集为 ,则a满足的条件是()A. B. C. D. 5.下列四个命题:①对顶角相等;②内错角相等;③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④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于另一个角的两边,那么这两个角相等.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A.1个 B.2个 C.3个 D.4个6.下列运动属于平移的是( )A.荡秋千 B.地球绕着太阳转C.风筝在空中随风飘动 D.急刹车时,汽车在地面上的滑动7.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5,估计它的边长大小在()A.2与3之间 B.3与4之间 C.4与5之间 D.5与6之间8.已知实数 , 满足 ,则 等于()A.3 B.-3 C. D.-19.如图是丁丁画的一张脸的示意图,如果用(0,2)表示左眼,用(2,2)表示右眼,那么嘴的位置可以表示成( )A.(1,0) B.(-1,0) C.(-1,1) D.(1,-1) 10.根据以下对话,可以求得嫒嫒所买的笔和笔记本的价格分别是( ) A.0.8元/支,2.6元/本 B.0.8元/支,3.6元/本C.1.2元/支,2.6元/本 D.1.2元/支,3.6元/本二、细心填空,看谁又对又快哟!(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1.已知 、 为两个连续的整数,且 < < ,则    .12.若 ,则 的值是______.13.如图,已知 ∥ ,小亮把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线 上.若∠1=40°,则∠2的度数为 . 14.某初中学校共有学生720人,该校有关部门从全体学生中随机抽取了50人,对其到校方式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的结果制成了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由此可以估计全校坐公交车到校的学生有 人. 15.设 表示大于 的最小整数,如 ,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 是 .(填写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① ;② 的最小值是0;③ 的值是0;④存在实数 ,使 成立.三、认真答一答(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6. 解方程组

17. 解不等式组: 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18. 如图所示,直线 、 被 、 所截,且 ,求∠3的大小.19. 某校为了开设武术、舞蹈、剪纸等三项活动课程以提升学生的体艺素养,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对这三项活动的兴趣情况进行了调查(每人从中只能选一项),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两幅统计图,请你结合图中信息解答问题. (1)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2)本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是 ;(3)已知该校有1200名学生,请你根据样本估计全校学生中喜欢剪纸的人数是 .四.实践与应用(本大题共4小题,20、21、22三小题每题10分,23题12分,共42分)20. 在我国沿海地区,几乎每年夏秋两季都会或多或少地遭受台风的侵袭,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下表是中央气象台2010年的第13号台风“鲇鱼”的有关信息: 时 间 台风中心位置 东 经 北 纬2010年10月16日23时 129.5° 18.5°2010年10月17日23时 124.5° 18°请在下面的经纬度地图上找到台风中心在16日23时和17日23时所在的位置.21.今年春季我县大旱,导致大量农作物减产,下图是一对农民父子的对话内容,请根据对话内容分别求出该农户今年两块农田的产量分别是多少千克?22.丁丁参加了一次智力竞赛,共回答了30道题,题目的评分标准是这样的:答对一题加5分,一题答错或不答倒扣1分.如果在这次竞赛中丁丁的得分要超过100分,那么他至少要答对多少题? 23.为了调查市场上某品牌方便面的色素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工作人员在超市里随机抽取了某品牌的方便面进行检验.图1和图2是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其中A、B、C、D分别代表色素含量为0.05%以下、0.05%~0.1%、0.1%~0.15%、0.15%以上,图1的条形图表示的是抽查的方便面中色素含量分布的袋数,图2的扇形图表示的是抽查的方便面中色素的各种含量占抽查总数的百分比.请解答以下问题:(1)本次调查一共抽查了多少袋方便面?(2)将图1中色素含量为B的部分补充完整;(3)图2中的色素含量为D的方便面所占的百分比是多少?(4)若色素含量超过0.15%即为不合格产品,某超市这种品牌的方便面共有10000袋,那么其中不合格的产品有多少袋? 五.(本大题共11分) 24.我们知道 时, 也成立,若将 看成 的立方根, 看成 的立方根,我们能否得出这样的结论:若两个数的立方根互为相反数,则这两个数也互为相反数.(1)试举一个例子来判断上述猜测结论是否成立;(2)若 与 互为相反数,求 的值.

七年级数学答案一、选择题:1 2 3 4 5 6 7 8 9 10B D C D B D B A A D二、填空题:11.7;12.-1;13. ;14.216;15.④.16.解: ①+②,得4x=12,解得:x=3.(3分)将x=3代入①,得9-2y=11,解得y=-1.(3分)所以方程组的解是 .(2分) 17.解:由 得 (2分)由 得 解得 (2分)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2分)在数轴上表示如下:(2分)18.解: a∥b.(3分)∠1=∠2.(2分)又∠2=∠3,∠3=∠1=700.(3分)19.解:(1)24人;(3分)(2)100;(2分)(3)360人.(3分)20.答案:(没标注日期酌情扣分)21.解:设去年第一块田的花生产量为 千克,第二块田的花生产量为 千克,根据题意,得 解得  , 答:该农户今年第一块田的花生产量是20千克,第二块田的花生产量是37千克.(设未知数1分,列方程4分,解方程4分,答1分)

22.解:设丁丁至少要答对 道题,那么答错和不答的题目为(30-x)道.(1分)根据题意,得 .(4分) 解这个不等式得 .(3分)x取最小整数,得 .(1分)答:丁丁至少要答对22道题.(1分)23.答案:(1)20袋;(3分)(2)图略;(3分)(3)5%;(3分)(4)10000×5%=500.(3分) 24.答案:(1)2+(-2)=0,而且23=8,(-2)3=-8,有8-8=0,结论成立;即“若两个数的立方根互为相反数,则这两个数也互为相反数.”是成立的.(5分)

篇6

1、适时多给学生唱赞歌,激励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学得轻松一些。

2、在几何入门教学中,可递进式的逐步提高逻辑推理的严密性;为学生留下思维的缓冲地带,不可一步到位。

篇7

单元复习与检测题

A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估计的值在(

).

A.2与3之间

B.3与4之间

C.4与5之间

D.5与6之间

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个数有(

).

①=±3;

②2的平方根是4;

③的平方根是±1.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非负数都有两个平方根

B.一个正数的平方根仍然是正数

C.只有正数才有平方根

D.负数没有平方根

4、在,1,-4,0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

A.

B.1

C.-4

D.0

5、如图,数轴上点P表示的数可能是(

).

A.-

B.

C.-

D.

6、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数轴上任一点都表示唯一的有理数

B.数轴上任一点都表示唯一的无理数

C.两个无理数之和一定是无理数

D.数轴上任意两点之间还有无数个点

7、有下列说法:①带根号的数是无理数;②不带根号的数一定是有理数;③负数没有立方根;④-是17的平方根.其中正确的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8、如果0

)

A.x

B.

C.

D.x2

9、在算式()()的中填上运算符号,使结果最大,这个运算符号是(

).

A.加号

B.减号

C.乘号

D.除号

10、下列各数中,最小的是(

).

A.O

B.1

C.-1

D.

二、填空题

11、一个面积为0.64m的正方形桌面,它的边长是

12、-27的立方根与64的平方根的和是

13、不用计算器,研究解决下列问题:

(1)已知,且为整数,则的个位数字一定是

8000=<10648<=27000,的十位数字一定是

(2)若,且为整数,按照(1)的思考方法,直接写出的值为

14、如图,在数轴上,A,B两点之间表示整数的点有______个.

15、用“*”表示一种新运算:对于任意正实数,都有.例如,那么,当

三、解答题

16、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1)0.062

5;

(2)(-3)2;

(3);

(4)108.

17、中国的跳水队被冠以“梦之队”的称号,他们辉煌的战绩鼓舞了几代中国人.跳水运动员要在空中下落的短暂过程中完成一系列高难度的动作.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等其他因素影响,人体下落到水面所需要的时间t与下落的高度h之间应遵循下面的公式:h=gt2(其中h的单位是米,t的单位是秒,g=9.8

m/s2).在一次3米板(跳板离地面的高度是3米)的训练中,运动员在跳板上跳起至高出跳板1.2米处下落,那么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最多有多长时间完成动作?(精确到0.01秒)

18、若与(b-27)2互为相反数,求-的立方根.

19、按要求分别写出一个大于9且小于10的无理数:

(1)用一个平方根表示:_________________

(2)用一个立方根表示:_________________

(3)用含的式子表示:_________________

(4)用构造的方法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20、阅读下列材料:如果一个数的n(n是大于1的整数)次方等于a,这个数就叫做a的n次方根,即xn=a,则x叫做a的n次方根.如:24=16,(-2)4=16,则2,-2是16的4次方根,或者说16的4次方根是2和-2;再如(-2)5=-32,则-2叫做-32的5次方根,或者说-32的5次方根是-2.

回答问题:

(1)64的6次方根是__________,-243的5次方根是__________,0的10次方根是__________;

(2)归纳一个数的n次方根的情况.

21、观察下列推理过程:<<

,即2<<3,的整数部分为2,小数部分为.请你观察上述的规律后试解下面的问题:如果的小数部分为,

的小数部分为,求的值.

22、阅读题

先阅读理解,再回答下列问题:

因为,且,所以的整数部分为1;

因为,且,所以的整数部分为2;

因为,且,所以的整数部分为3;

以此类推,我们会发现为正整数)的整数部分为______,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1、B

2、B

3、D

4、A

5、A

6、D

7、B

8、B

9、D

10、D

二、11、0.8m.

12、-11或5.

解析:根据平方根与立方根的概念,可得:-27的立方根是-3,64的平方根是±8,所以-27的立方根与4的平方根的和是5或-11.

13、(1)2

2

22

(2)95.

解析:(1)个位为1的两位数的立方,其个位数为1;个位为2的两位数的立方,其个位数为8;依此类推,可以判断的个位数字一定是2,十位数字一定是2,故10648的立方根为22.(2)按照(1)中的方法可以推测(2)中857375的立方根为95.

14、4

15、15,

三、16、(1)0.25;

(2)3;

(3);

(4)104.

17、设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最多有t秒完成动作,根据题意,得

3+1.2=×9.8t2,

整理,得t2=≈0.857

1,

所以t≈0.93.

因此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最多有0.93秒完成动作.

18、由题意知a=-8,b=27,

所以-=-5.

故-的立方根是.

(1);(2);(3);(4)(每两个1之间依次增加一个0).(答案不唯一)

19、解析:(1)(为其中的任意实数);

(2)(为其中的任意实数);

(3),;

(4)在大于9且小于10的范围内,构造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即可.

20、(1)±2

-3

(2)当n为偶数时,一个正数的n次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当n为奇数时,一个数的n次方根只有一个.负数没有偶次方根.0的n次方根是0.

21、.

篇8

【中图分类号】G633.6

代数知识是在算术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用字母表示数,使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法则抽象化和公式化。七年级刚接触代数时,学生要经历由算术到代数的过渡,这里的主要标志是由数过渡到字母表示数,这是在小学的数的概念的基础上更高一个层次上的抽象。字母是代表数的,但它不代表某个具体的数,这种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正是七年级学生学习的困难所在。

为了克服七年级新生对这一转化而引发的学习障碍,教学中要特别重视“代数初步知识”这一章的教学。它是承小学知识之前,启初中知识之后,开宗明义,搞好中小学数学衔接的重要环节。数学中要把握全章主体内容的深度,从小学学过的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入手,尽量用一些字母表示数的实例,自然而然地引出代数式的概念。再讲述如何列代数式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以及代数式的一些初步应用知识。要注意始终以小学所接触过的代数知识(小学没有用“代数”的提法)为基础,对其进行较为系统的归纳与复习,并适当加强提高。使学生感到升入七年级就像在小学升级那样自然,从而减小升学感觉的负效应。

七年级代数的第一堂课,一般不讲课本知识,而是对学生初学代数给予一定的描述、指导。目的是在总体上给学生一个认识,使其粗略了解中学数学的一些情况。如介绍:(1)数学的特点。(2)初中数学学习的特点。(3)初中数学学习展望。(4)中学数学各环节的学习方法,包括预习、听讲、复习、作业和考核等。(5)注意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智力因素与数学学习的关系。(6)动机、意志、性格、兴趣、情感等非智力因素与数学学习的联系。

学生对于数的概念,在小学数学中虽已有过两次扩展,一次是引进数0,一次是引进分数(指正分数)。但学生对数的概念为什么需要扩展,体会不深。而到了七年级要引进的新数―――负数,与学生日常生活上的联系表面上看不很密切。他们习惯于“升高”、“下降”的这种说法,而现在要把“下降5米”说成“升高负5米”是很不习惯的,为什么要这样说,一时更不易理解。所以使学生认识引进负数的必要是七年级数学中首先遇到的一个难点。

正式引入负数概念时,可以这样处理,例:在小学对运进60吨与运出40吨,增产300千克与减产100千克的意义已很明确了,怎样用一个简单的数把它们的意义全面表示出来呢?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再让学生自己举例说明这种相反意义的量在生活中是经常地接触到的,而这种量除了要用小学学过的算术数表示外,还要用一个语句来说明它们的相反的意义。如果取一个量为基准即“0”,并规定其中一种意义的量为“正”的量,与之相反意义的量就为“负”的量。用“+”表示正,用“-”表示负。

这样,逐步引进正、负数的概念,将会有助于学生体会引进新数的必要性。从而在心理产生认同,进而顺利地把数的范畴从小学的算术数扩展到七年级的有理数,使学生不至产生巨大的跳跃感。

七年级的四则运算是源于小学数学的非负有理数运算而发展到有理数的运算,不仅要计算绝对值,还要首先确定运算符号,这一点学生开始很不适应。在负数的“参算”下往往出现计算上的错误,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结果的准确率较低,所以,特别需要加强练习。

另外,对于运算结果来说,计算的结果也不再像小学那样唯一了。如|a|,其结果就应分三种情况讨论。这一变化,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难接受的,代数式的运算对他们而言是个全新的问题,要正确解决这一难点,必须非常注重,要使学生在正确理解有理数概念的基础上,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对运算法则理解越深,运算才能掌握得越好。但是,七年级学生的数学基础尚

学生在小学做习题,满足于只是进行计算。而到七年级,为了使其能正确理解运算法则,尽量避免计算中的错误,就不能只是满足于得出一个正确答案,应该要求学生每做一步都要想想根据什么,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以求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运算思维能力,也可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进入初中的学生年龄大都是11至12岁,这个年龄段学生的思维正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思维的不稳定性以及思维模式的尚未形成,决定了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学习将是七年级学生面临的一个难度非常大的坎。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往往是费力不小,效果不佳。因为学生解题时只习惯小学的思维套用公式,属定势思维,不善于分析、转化和作进一步的深入思考,思路狭窄、呆滞,题目稍有变化就束手无策。七年级学生在解应用题时,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困难:(1)抓不住相等关系;(2)找出相等关系后不会列方程;(3)习惯用算术解法,对用代数方法分析应用题不适应,不知道要抓相等关系。

篇9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一,指导思想

随着数学自身发生巨大的变化,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教学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七年级数学新课标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1,获得数学中的基本理论、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学会将实践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而通过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体验几何定理的探究及其推理过程并学会在实际问题进行应用。

2,初步具有数学研究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

3,理解人与自然、社会的密切关系,和谐发展的主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4,逐步形成数学的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在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3)、(4)班的数学教学工作,这两班共有学生118人。七年级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不是很好,还有待于提高与培养以及加强训练。同时本学期内还将加强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尤其是运用语言对几何问题进行推理论证,并培养学生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等。其次,抓好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上记笔记的习惯,让学生及时复习,总结前节课知识的好习惯,表扬和鼓励学生阅读与数学有关的课外读物,引导学生自主拓展和加深自己的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在学习方法上,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从对称的角度思考问题,用不同的方法检验答案。

七年级学生常常因守小学算树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好坏相关,七年级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分较多,理解记忆的成分较少,这就不能适应七年级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四章:

第一章:有理数:

1.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

3.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4.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的运算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1.经历字母表示数的过程;

2.会进行整式加减的运算,并能说明其中的算理;

3.让学生在探索整式加减运算法则的活动中通过相互间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挖掘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用数学”的信心。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您现在访问的是数学教学计划,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数学模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2.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使方程逐步转化为x=a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4.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5.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

1.通过大量的实例,体验、感受和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这些几何体,初步了解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概念的方法,以及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立体模型;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3.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理解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含义;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及线段的中点的概念,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4.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角,理解角的两种描述方法,掌握角的表示方法;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了解角的平分线的概念,了解余角和补角的概念,知道“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质,会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尺规作图);

5.逐步掌握学过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形;

6.初步体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并能初步应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

7.激发学生对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五,提高科学教育质量的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读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进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8,站在系统的高度,使知识构筑在一个系统,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八方联系,浑然一体,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9,开展课题学习,把学生带入研究的学习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2一、指导思想:

深化教学改革,以促使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出发点,课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活动为主线,创新为主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体现“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法”坚持走“教研”之路,努力探索“减负增效”的教育教学模式,从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入手,持之以恒地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展学生数学思维,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往往延用小学的学习方法,死记硬背,这样既没读懂弄透,又使其自学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得不到很好的训练,要重视对学生的读法指导。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初一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初一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三、教材及课标分析

第一章有理数

1.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

3.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4.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的运算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掌握单项式,多项式以及相关的概念。充分理解并掌握同类项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掌握整式的加减法,并能熟练运用,为下一章一元一次方程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2.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使方程逐步转化为x=a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4.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5.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

1.通过大量的实例,体验、感受和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这些几何体,初步了解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概念的方法,以及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立体模型;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3.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理解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含义;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及线段的中点的概念,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4.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角,理解角的两种描述方法,掌握角的表示方法;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了解角的平分线的概念,了解余角和补角的概念,知道“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质,会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尺规作图).

5.逐步掌握学过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形.

6.初步体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并能初步应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

7.激发学生对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四、具体措施

1、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落实课标理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主动地进行学习。

2、把握好与前两个阶段的衔接,把握好教学要求,不要随意拨高。

3、突出方程这个重点内容,将有关式的预备知识融于讨论方程的过程中;

突出列方程,结合实际问题讨论解方程;通过加强探究性,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关注数学文化。

4、把握好“图形初步认识”的有关内容的要求。

充分利用现实世界中的实物原型进行教学,展示丰富多彩的几何世界;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让他们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中认识图形,发展空间观念;注重概念间的联系,在对比中加深理解,重视几何语言的培养和训练;利用好选学内容。

5、适当加强练习,加深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但不一味追求练习的数量。

6、搞好教学六认真,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读法指导、听法指导、思法指导、写法指导、记法指导。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3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x大教育方针,以七年能数学教学大纲为标准,坚决完成《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各项基本教学目标。以学校教学计划为指导,落实推进课程改革,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刚刚完成小学六年的学习,升入初一,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七年级。通过调阅小六毕业会考成绩册和试卷,发现本班学生的数学成绩不甚理想。从学生作答来看,基础知识不扎实,计算能力较差,思路不灵活,缺乏创新思维能力,尤其是解难题的能力低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生活入手,结合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通过本学期数学课堂教学,夯实学生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数学思维模式。最终圆满完成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

三、教学目标

1、有理数的运算,对有理数运算法则的理解。

2、掌握整式的加减运算,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是进行整式加减的基础。

3、使学生从实物和模型出发,让学生感受到几何知识点的应用无处不在,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注意概念的定义和性质的表述。逐步使学生懂得何语句的意义并能建立几何语句与图形之间的联系,逐步学习用语言正确表达概念、性质。

四、教材分析:

本书共有四章,每章开始均配有反映本章主要内容的章前图和引言。供学生预习用,可做教师导入用。正文设置了“思考、探究、归纳”等栏目。栏目中以问题,留白或填空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思维发展,合作交流的空间。同时也安排了“阅读和与思考、观察与猜想、实验与探究、信息技术应用”等选用内容;还安排几个有一定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数学活动,小结、回顾与思考。学习过程中还有练习、习题、复习题三类。

五、教学措施和方法

1、认真钻研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认真钻研教材。

2、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3、加强课堂教学设计,用直观式、启发式、探究、共同合作、交流等方法进行教学。

4、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增加课堂容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做好学生学习等各方面的评估工作。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4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教材以内容的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为根本出发点;以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促进学生教学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以“容易些、有趣些、鲜活些”作为教材指导思想。

二、教材分析

1、教材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使他们经历“观察、试验、比较、归纳、猜想、推理、反思”等数学活动的基本过程。

穿插安排了大量的“实验与探索”、“交流与发现”、“挑战自我”等栏目,收集了很多“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教材,为学生更多的进行数学活动和相互交流搭建平台,让他们在主动探究、交流启发的过程中,促进数学思考、扩大和加深对问题的认识。例如,让学生从观察美丽的图案中发现平面图形,思考生活的现象,得到直线、线段的性质等。

2、教材注意体现和渗透数形结合、分类和用字母表示数的数学思想。

数轴概念的建立是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体现。分类是科学研究和数学中的一种重要的思想和方法。教材通过有理数的分类,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有理数的认识,为进一步研究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做必要的准备,还让学生对分类思想开始有所接触。

3、教材设置了丰富的现实背景,为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现并总结有理数运算的法则搭建了平台。

考虑到有理数运算的学习重点是对法则和运算律的理解,为了避免因为分数、小数的运算的复杂性而冲淡学习的主题,教材对有理数的运算,先以整数运算为出发点,然后过渡到含有分数的运算。另外,教材还安排了一些运用有理数及其运算解决实际情况的内容,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所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4、教材中的“情境导航”对两张统计图提出了四个问题,分别从观察统计图得到那些信息、统计的作法、统计图的特点和用途、统计图之间的转化等提出了研究的主要问题。

教材设计的“资料”栏目是对课文中出现的对学生所不熟悉的名词进行解释,如“荒漠化”“国民生产总值(GDP)”等以使学生理解课本中的名词,拓宽知识面。在例题与习题中,在选配上注意了应用性和开放性,以便引导学生通过数学活动,经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能进行合情合理的推理。

5、教材把知识的学习置于具体的情境之中,如利用图形面积的表示行程问题等引出代数式表示和代数式表示的意义;

给代数式赋予实际背景、给出代数式的值在实际背景下的解释;通过丰富的例子使学生感受常量和变量,数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初步认识函数等。通过提供丰富的、有吸引力的探索活动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学建模的思想。

6、教材安排了一个对于学生富有趣味性、探索性和挑战性的对折报纸的实验,设计了问题串,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对得到的数值进行合理的估算,并对估算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

三、主要任务和要求

1、在探究和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的过程中,发展直觉思维,逐步建立初步的空间概念,进一步丰富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激发对几何学习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

2、在学习用数轴的点表示有理数的过程中,感受数形结合思想。

在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的过程中,发展几何直觉。在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的探索中,体会归纳、思考、交流、发现等数学活动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3、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体验分类、转化、归纳等数学思想方法,并能初步应用这些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掌握三种统计图的相互转化。

经历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清晰、有效地展示数据的过程,提高选择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5、能分析简单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用代数式表示;

能解释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能根据给定的问题列出代数式并会求代数式的值。通过简单的实例,认识常量和变量,并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函数概念。通过常量与变量的辨证关系,初步树立运动变化的观点,感受数学和现实世界的联系。

6、经历探索整式加减运算法则的过程,理解整式加减运算的算理,进一步发展观察、归纳、类比、概括等能力,发展有条例的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

能熟练的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7、掌握简单的估算方法。

经历估算过程,并结合具体问题。感受大数的意义,进一步发展数感。

8、在学习和探索一元一次方程解法和应用的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相互交流,提高学习能力,增强合作意思,在探索中养成克服困难的意志。

四、主要措施

1、注重既要从感性认识出发,重分利用实例和图形的直观性去认识图形。

又要从具体的实例和图形中抽象出概念的本质属性,从理性上认识图形。

2、因为有理数、相反数、绝对值以及有理数大小的比较,都可用数轴表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培养。

3、重视对学生运用有理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量,培养学生利用有理数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注重对生活实际问题中统计现象的研究,引导学生有兴趣的观察、分析和讨论教材中提供的丰富、鲜活的素材,并从生活中收集有关的实例,以增强学生的体验和用数学的意识。

5、重视在具体情境中探索数量关系或规律的活动,使学生经历符号化的过程,不要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主体活动。

抓住特殊与一般的辨证关系,初步训练数学抽象和变量代换等基本的数学思想。

6、注重学生在探索、发现与合作交流中的参与程度、思维水平和抽象能力的培养。

7、教学中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把“身边数学”引入课堂,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活动、探索、交流的空间。

8、注意学生方程意识的建立,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鼓励学生进行质疑和大胆创新。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5一、教材编排特点及重点训练内容:

本册教材的编排顺序是:相交线与平行线,实数,平面直角坐标系,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本册书的6章内容涉及《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三个领域,其中实践与综合应用以课题学习的形式安排在第九章。这6章大体上采用相近内容相对集中的方式安排,前一章基本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后章五基本属于数与代数领域,这样安排有助于加强知识间的纵向联系。在各章具体内容的编写中,又特别注意加强各领域之间的横向联系。

教材编排有如下特点:

1.加强与实际的联系,体现由具体抽象具体的认识过程.

2.注意给学生留出探索和交流的空间,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3.体现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

4.强调数学思想方法.本册书突出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转化的思想以及类比的方法.

重点训练项目是:通过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教学初步让学生学会简单的推理;平方根与立方根的概念与求法,实数的概念及实数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关系;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教法与应用;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的教法与应用;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二、学生学情:

本班学生进行了一个学期的学习,虽然期末考试成绩可以,但是发现本班学生尖子生少,中等生较多,差生较多,上课很多学生不认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不是很好,本学期要切实采取措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要求:

四、教学措施:

1.本学期教学工作重点仍然是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在此基础上努力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要抓好课前备课,这就要求我要认真研究教材,把握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课堂上注重教学方法,努力让不同的学生都学到有用的数学。

2.依据课程标准、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设计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关键的整体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运用要切合学生的实际,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有利于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多设问,多启发,多观察等,增加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学过程中尽量采取多鼓励、多引导、少批评的教育方法。这样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教学中通过鼓励性的语言激励学生,使水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鼓励,以此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3.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状况,给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对于学习比较的学生,给他们留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基础性的作业,检验他们对当堂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对于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留一些综合运用或拓展能力方面的作业,检查他们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情况。

4.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求学生课前自学,通过预习我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知道或还有什么我看不懂,在书上做出记号。以便上课时重点听讲。课堂上,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课前做好上课的准备,听课时要集中精神,专心听讲,积极思考问题,认真回答问题,不懂的及时提出来。要求课后养成复习的习惯,每天都要把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可在头脑中回顾当天所学知识,对于忘掉的或回想不起来的,可翻书重新记忆。另外,隔段时间还要把前面所学的知识再行回顾,以免时间长了忘记了。要求学生每天认真完成作业,作业要书写工整,解题规范,杜绝抄袭现象,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做作业习惯。

5.关注学困生,不歧视学困生,尊重、关心、爱护他们,使他们感到老师和同学对他们的关心。

篇10

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1本学期我担任初一(4)、(7)两个班的数学教学,由于学生刚由小学升入初中,好多的习惯还不规范,导致学习水平参差不齐,为了能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特制定教学计划如下:

一、本学期学情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知识的综合性也较强,教材为学生动手操作,归纳猜想提供了可能。观察、思考、实验、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等,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能更好地自主学习。因此对每一章的教学都要体现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要求老师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学第一周我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中发现少部分学生基础还可以,而大部分学生基础和能力比较差.所以一定要想方设法,鼓励他们增强信心,改变现状。在扎实基础上提高他们解题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二、教学计划:

(一)掌握学生心理特征,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学生由小学进入中学,心理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开始要求“独立自主”,但学生环境的更换并不等于他们已经具备了中学生的诸多能力。因此对学习道路上的困难估计不足。鉴于这些心理特征,教师必须十分重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目的地时时地向学生介绍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还要想办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离开数学知识将无法进行。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直接兴趣,数学第一章内容的正确把握能较好地做到这些。

(二)努力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

(1)在教师这方面,首先做到要通读教材,驾奴教材,认真备课,认真备学生,认真备教法,对所讲知识的每一环节的过渡都要精心设计。给学生出示的问题也要有层次,有梯度,哪些是独立完成的,哪些是小组合作完成的,知识的达标程度教师更要掌握。同时作业也要分层次进行,使优生吃饱,差生吃好。

(2)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初一的数学是培养学生运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根据当前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的精神,在教学中着重对学生进行上述几方面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可能地把学生的潜能全部挖掘出来。

(三)加强对学生学法指导

进入中学,有些学生纵然很努力,成绩依旧上不去,这说明中学阶段学习方法问题已成为突出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知识的内存规律,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以逐步提高分析、判断、综合、归纳的解题能力,我要求学生养成先复习,后做作业的好习惯。课后注意及时复习巩固以及经常复习巩固,能使学过的知识达到永久记忆,遗忘缓慢。

三、加强集体备课:

与本组的其他教师加强集体备课,突显集体的优势,作到进度统一。

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2一,指导思想

随着数学自身发生巨大的变化,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教学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七年级数学新课标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1,获得数学中的基本理论、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学会将实践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而通过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体验几何定理的探究及其推理过程并学会在实际问题进行应用。

2,初步具有数学研究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

3,理解人与自然、社会的密切关系,和谐发展的主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4,逐步形成数学的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在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3)、(4)班的数学教学工作,这两班共有学生118人。七年级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不是很好,还有待于提高与培养以及加强训练。同时本学期内还将加强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尤其是运用语言对几何问题进行推理论证,并培养学生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等。其次,抓好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上记笔记的习惯,让学生及时复习,总结前节课知识的好习惯,表扬和鼓励学生阅读与数学有关的课外读物,引导学生自主拓展和加深自己的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在学习方法上,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从对称的角度思考问题,用不同的方法检验答案。

七年级学生常常因守小学算树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好坏相关,七年级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分较多,理解记忆的成分较少,这就不能适应七年级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四章:

第一章:有理数:

1.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

3.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4.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的运算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1.经历字母表示数的过程;

2.会进行整式加减的运算,并能说明其中的算理;

3.让学生在探索整式加减运算法则的活动中通过相互间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挖掘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用数学”的信心。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您现在访问的是数学教学计划,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数学模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2.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使方程逐步转化为x=a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4.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5.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

1.通过大量的实例,体验、感受和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这些几何体,初步了解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概念的方法,以及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立体模型;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3.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理解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含义;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及线段的中点的概念,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4.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角,理解角的两种描述方法,掌握角的表示方法;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了解角的平分线的概念,了解余角和补角的概念,知道“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质,会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尺规作图);

5.逐步掌握学过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形;

6.初步体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并能初步应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

7.激发学生对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五,提高科学教育质量的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读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进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8,站在系统的高度,使知识构筑在一个系统,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八方联系,浑然一体,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9,开展课题学习,把学生带入研究的学习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3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七年能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坚决完成《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各项基本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生活入手,结合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通过本学期数学课堂教学,夯实学生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数学思维模式。最终圆满完成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

二、情况分析:

我所教的两个班共有120人,学生刚刚完成小学六年的学习,升入七年级。由于六年级的学习也是在我们几个教师的任教下完成的。但由于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不扎实,计算能力较差,思路不灵活,缺乏创新思维能力,低分很多,两极分化较为严重。加上又重新分班组合,使得教学又增加了难度。

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有理数和代数式,掌握有理数的各种性质和运算法则,初步学会使用代数式探究数量之间的关系。认识基本几何图形,掌握基本基本作图能力和的技巧。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抽取实际问题中的数学信息,发展几何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尤其是自主探索的能力。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认识数学源自生活实践,最终回归生活。

班级教学目标:优秀率:50%,及格率9%以上。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共有8个章的知识:

第一章、基本的几何图形。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图形的初步认识,从学生生活周围熟悉的立体图形入手,使学生队物体形状的认识由模糊、感性的上升到抽象的数学图形通过立体图形的展开图介绍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从而引人组成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最基本的图形——点、线和面的介绍,进而以此为基础介绍线段、射线和直线,并进行线段的度量和比较。

第二章、有理数。本部分主要有生活中的正负数、数轴以及为以后学习做准备的知识:相反数和绝对值。

第三章、有理数的运算:本章主要学习有理数的基本性质及运算。本章重点内容是有理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本章的难点在于理解有理数的基本性质、运算法则,并将它们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和计算中。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本章主要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本章重点内容是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本章难点在于解一元一次方程,并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四章、数据的收集与简单的统计图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4节内容:数据的收集方式、数据的整理、简单的统计图和统计图的相互转化。整个内容围绕着真实的数据展开教学。这部分内容在设计上是以大量丰富的实际生活例子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自主实践操作与合作探索活动学会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的简单方法,并用来处理贴近学生生活的一些问题,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

第五章、代数式与函数的初步认识。本部分的前三节与以往的知识是一样的:用字母表示数、代数式和代数式的值。后两节就大大不同于以往的编排方式了,他把函数的知识提到了这里,很具有挑战性。

第六章、整式的加减:本章主要是学习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加减运算。本章重点内容是单项式、多项式、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及去括号的法则及整式的加减运算。本章难点在于理解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的法则。

第七章、数值估算。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数值的估算,于是编制了本部分的内容,其中近似数和有效数字是本部分的重点。

第八章、一元一次方程:本章主要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本章重点内容是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本章难点在于解一元一次方程,并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潜心钻研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备课,精心设置课堂教学内容和模式。

上好每一堂课,阅好每一份试卷,搞好每一节辅导,组织好每一次测验。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外调查,向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数学趣题,喻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数学特长生。

3、开展分层教学实验,使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知识,使人人能学到有用的知识,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获得成功感,使优生更优,差生逐渐赶上。

4、适当加强练习,加深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但不一味追求练习的数量。

5、、强调在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建立统计观念,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突出统计思想;选择真实素材进行教学;

6、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着重利用计算器,丰富学习资源。

7、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读法指导、听法指导、思法指导、写法指导、记法指导。

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4一、指导思想:

深化教学改革,以促使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出发点,课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活动为主线,创新为主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体现“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法”坚持走“教研”之路,努力探索“减负增效”的教育教学模式,从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入手,持之以恒地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展学生数学思维,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往往延用小学的学习方法,死记硬背,这样既没读懂弄透,又使其自学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得不到很好的训练,要重视对学生的读法指导。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初一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初一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三、教材及课标分析

第一章有理数

1.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

3.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4.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的运算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掌握单项式,多项式以及相关的概念。充分理解并掌握同类项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掌握整式的加减法,并能熟练运用,为下一章一元一次方程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2.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使方程逐步转化为x=a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4.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5.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

1.通过大量的实例,体验、感受和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这些几何体,初步了解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概念的方法,以及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立体模型;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3.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理解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含义;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及线段的中点的概念,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4.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角,理解角的两种描述方法,掌握角的表示方法;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了解角的平分线的概念,了解余角和补角的概念,知道“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质,会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尺规作图).

5.逐步掌握学过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形.

6.初步体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并能初步应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

7.激发学生对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四、具体措施

1、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落实课标理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主动地进行学习。

2、把握好与前两个阶段的衔接,把握好教学要求,不要随意拨高。

3、突出方程这个重点内容,将有关式的预备知识融于讨论方程的过程中;

突出列方程,结合实际问题讨论解方程;通过加强探究性,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关注数学文化。

4、把握好“图形初步认识”的有关内容的要求。

充分利用现实世界中的实物原型进行教学,展示丰富多彩的几何世界;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让他们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中认识图形,发展空间观念;注重概念间的联系,在对比中加深理解,重视几何语言的培养和训练;利用好选学内容。

5、适当加强练习,加深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但不一味追求练习的数量。

6、搞好教学六认真,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读法指导、听法指导、思法指导、写法指导、记法指导。

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5一、教材编排特点及重点训练内容:

本册教材的编排顺序是:相交线与平行线,实数,平面直角坐标系,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本册书的6章内容涉及《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三个领域,其中实践与综合应用以课题学习的形式安排在第九章。这6章大体上采用相近内容相对集中的方式安排,前一章基本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后章五基本属于数与代数领域,这样安排有助于加强知识间的纵向联系。在各章具体内容的编写中,又特别注意加强各领域之间的横向联系。

教材编排有如下特点:

1.加强与实际的联系,体现由具体抽象具体的认识过程.

2.注意给学生留出探索和交流的空间,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3.体现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

4.强调数学思想方法.本册书突出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转化的思想以及类比的方法.

重点训练项目是:通过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教学初步让学生学会简单的推理;平方根与立方根的概念与求法,实数的概念及实数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关系;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教法与应用;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的教法与应用;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二、学生学情:

本班学生进行了一个学期的学习,虽然期末考试成绩可以,但是发现本班学生尖子生少,中等生较多,差生较多,上课很多学生不认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不是很好,本学期要切实采取措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要求:

四、教学措施:

1.本学期教学工作重点仍然是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在此基础上努力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要抓好课前备课,这就要求我要认真研究教材,把握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课堂上注重教学方法,努力让不同的学生都学到有用的数学。

2.依据课程标准、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设计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关键的整体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运用要切合学生的实际,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有利于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多设问,多启发,多观察等,增加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学过程中尽量采取多鼓励、多引导、少批评的教育方法。这样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教学中通过鼓励性的语言激励学生,使水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鼓励,以此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3.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状况,给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对于学习比较的学生,给他们留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基础性的作业,检验他们对当堂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对于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留一些综合运用或拓展能力方面的作业,检查他们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情况。

4.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求学生课前自学,通过预习我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知道或还有什么我看不懂,在书上做出记号。以便上课时重点听讲。课堂上,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课前做好上课的准备,听课时要集中精神,专心听讲,积极思考问题,认真回答问题,不懂的及时提出来。要求课后养成复习的习惯,每天都要把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可在头脑中回顾当天所学知识,对于忘掉的或回想不起来的,可翻书重新记忆。另外,隔段时间还要把前面所学的知识再行回顾,以免时间长了忘记了。要求学生每天认真完成作业,作业要书写工整,解题规范,杜绝抄袭现象,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做作业习惯。

5.关注学困生,不歧视学困生,尊重、关心、爱护他们,使他们感到老师和同学对他们的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