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30 13:37:3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企业竞争力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中小企业集群的定义
关于中小企业集群的概念,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解释。
迈克尔·波特主要从竞争优势的角度对中小企业集群现象进行了研究。定义是:某一特定产业的中小企业大量聚集于某一特定地区,形成了一个稳定、持续的竞争优势集合体。波特认为企业集群的成员包括提供零部件等上游产品的供应商,下游渠道的顾客,提供互补产品的制造商,及具有相关技能、技术或共同投入的其他产业的企业,还包括提供专业培训、教育、信息、研究与技术支持的政府或非政府机构。
Posenfeld则侧重于强调社会关系网络及企业间的合作对中小企业集群的决定性作用,他对中小企业集群的定义是:中小企业集群是相似的、相关联的或互补的众多中小企业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的聚集,有着畅通的销售渠道,积极的交流及对话,共享社会关系网络、劳动力市场和服务,共享市场机会及分担风险。
我国学者对中小企业集群的定义是:由一群彼此独立但相互之间又有特定关系的中小企业所组成;在这一特定关系中隐含着专业分工和协作的现象,其协作即为集群中企业间的互动行为,从而获得马歇尔所说的“外部经济”;这类互动行为包括为中小企业间的交换与适应;交换行为的功能是为了有效地获取外部资源、销售产品和劳务、促进知识和技术的尽快积累,而适应则是为了谋求企业间的关系能长期维持而及时解决成员间的不一致和环境的不确定性;集群中存在企业间的互补与竞争关系;中小企业间所形成的长期关系无须用契约来维持,而以“信任和承诺”等人文因素来维持集群的运行,并使其在面对外来竞争者时,拥有其独特的竞争优势。
二、传统产业中小企业集群特点
企业集群比处于孤立分散状态的单个企业相比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和更好的绩效;企业集群能够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企业集群作为一种创新网络,有利于技术创新与新技术的扩散;企业集群是培养企业家的孵化器;企业集群是推进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扩大出口和开拓国际市场的新途径;企业集群能有效地吸引外资是发展中国家加入跨国公司全球商品链的重要形式。
传统产业中小企业集群具有共同特征:
1.关联性与共生性。传统产业中小企业集群是围绕某个特定领域和产业所形成的企业集群,区内众多的企业在产业上具有关联性,能够共享诸多产业要素以及专业人才、市场、技术和信息,一些互补产业则可以产生共生效应,集群内的企业因此获得规模经济与外部经济的双重效益。
2.互动性。传统产业中小企业集群内的企业集群内的企业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彼此间形成一种互动性的关联,由这种互动形成的竞争压力,潜在压力有利于构成集群内企业持续的创新动力,并由此带来一系列的产品创新,促进产业升级的加快。
3.柔韧性。集群内集聚了大量的经济资源与众多的企业,一方面高度集聚的资源和生产要素处于随时可用的状态,为企业集群内的企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并降低了企业间的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大量企业的存在也使集群内的经济要素和资源的配置效率得以提高,从而达到效益的极大化。
4.社会根植性。集群内的企业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制度环境,企业经济行为深深植根于共同的圈内语言、背景知识和交易规则。因此具有可靠性,可预见性,易于产生交往默契并交流行内秘诀,能够防止机会主义行为,又促进知识的交流和扩散。这样有利于增强区域的整体凝聚力,使企业深深扎根于当地。
三、广东的集群发展现状及其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中一个值得关注的就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越来越趋于集中,个别快速成长的区域成为经济增长中的亮点,吸引着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资源向区域聚集。从改革开发至今,我国沿海到内陆发展了不少传统产业型中小企业集群。如福建晋江的鞋业集群、河北清河的羊绒业集群、河北辛集的皮草业集群、湖北彭场的无纺步产业集。广东作为我国经济相对发达的省份,正是靠这种企业集群取得了经济的极大成功。目前在广东已经形成了有规模的传统产业型中小企业集群有:澄海的玩具、东莞的鞋业、恩平的“咪霸”、丰顺的喇叭、潮阳庵阜的食品等。其中尤为突出的是服装业,目前广东是全国服装产量最大的省份,年产量达22亿件,销售额近1000亿元,出口到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近100亿元。近十年,广东服装产量、销量和出口创汇在全国服装市场中几乎占1/3。在广东的服装业中小企业群中,出现了细分的现象,如深圳的女装、汕尾西服、佛山童装、普宁衬衣、中山沙溪休闲服、潮州婚纱晚礼服、汕头抽纱、南海盐步内衣、增城新塘牛仔、顺德均安牛仔、东莞大朗毛衣、新会针织等。发达的服装业集群,造就了广东开发、兼容、宽松、务实的时尚形象,更令广东服装成为全国服装业的晴雨表。正是靠这种集群的优势,在广东省的1500个市辖镇中,经济规模超过10亿元的有300多个,超过20亿元的镇有120多个,最大的已达100亿元~150亿元。
激烈的市场竞争,孤立的中小企业难以获得发展机会,为了生存,利用中小企业聚集形成的企业集群所产生的规模效应,成为中小企业增强竞争力、谋求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形式。中小企业空间上的聚集形成的企业集群成为中小企业克服规模劣势,获得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第一,中小企业的集群化发展,有助于降低集群内企业间的交易费用,降低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集群发展到一定程度,竞争性的配套体系与专业化的分工协作体系日趋完善,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中小企业可以利用集群庞大的销售网络进入市场,依赖集群整体的知名度来开拓市场,节省了营销交易成本。在集群内,由于企业间距离的靠近,容易建立信誉机制,减少机会主义行为,降低了内生交易费用;由于有专业人才库与人才流动机制,减少了人才交易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偷懒的道德风险和谎报自身能力的机会主义行为;由于社区联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密切交往,知识(信息)流动加速,减少了知识或信息费用;由于许多原材料和中间产品可以就近获得,节约了运输与库存成本;由于供应商和经销商之间供销网络和批量通道的形成,节省了大量的交易成本。
第二,中小企业的集群化发展,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地理上的集中性和文化背景的共同性,集群中垂直联系的企业、水平竞争的企业以及研发机构、中介服务部门等聚集在一起,更有利于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积累、沟通、学习和交流,因而创新技术的成果扩散得更快、更方便,从而使产业集群获得进一步的技术垄断和竞争优势。研究表明,创新首先是一种社会的集体努力,一种合作进程,其中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主要要依赖于广大社会群体(包括员工、供应商、顾客、技术协会、培训团体等)的知识交流与碰撞,而不是主要依靠个别人的想象。企业的集群化发展,实际上是一种企业发展的空间模式,它在以下方面有助于企业创新。企业集群化发展,方便了“集体学习过程”,信息、知识和最佳实践在集群区域内快速传播,提高了企业和机构的创造能力。并且,企业集群实际上又是一个区域化的生产系统,在这个系统内,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能够大大增加“公共参与”,弥补中小企业学习能力的不足,获得集群外部企业无法得到的成功与失败经验。随着集群区域创新氛围的培育,会有更多企业愿意从事创新活动,提高技术创新的成功率。
第三,中小企业的集群化发展,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市场应变能力。在企业集群内部,大量专业化企业集聚在一地,使区域实现了规模生产。与此同时,企业集群也创造了一个较大的市场需求空间,对分工更细、专业化更强的产品和服务的潜在需求量相应增加。随着技术发展和需求变化,后福特制生产方式的盛行,工艺过程日益高度专业化,这不仅为专业化生产商提供了很大的生存机会,而且还使它们实现了规模生产,两者形成良性循环,不断提高企业集群的整体生产效率。由于地理邻近与相互信任,有关产品、技术、竞争等市场信息可以在集群内企业间迅速集中和传播,加上他们之间的相互协作,有利于集群内部企业洞察市场需求变化,捕捉市场机会,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提高市场应变能力。
第四,中小企业的集群化发展,有利于发挥品牌效应与拓宽市场。在企业集群区,由于众多厂商聚集在一起,促进中小企业之间建立相互交流和学习机制,而且可以将外部的信息和知识内部化,活化企业的内部资源,提高知识构建和组织竞争能力。由于企业聚集发展,市场规模较大,也便于企业形成和扩大营销网络,降低单位营销成本,并逐步形成区域品牌。如果政府重视发展中小企业集群,就会主动采取措施消除那些不符合企业集群发展的环节和因素,致力于区域创新环境建设,为中小企业持续发展奠定组织、环境和制度基础。同时,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集群的核心产品不断走向市场,为打造区域品牌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集群中那些已具备了一定规模、实力的企业又能以自身品牌的影响力来增强区域品牌的效应。与单个品牌相比,区域品牌是产业集群内众多企业品牌的聚集和提炼,区域品牌形象更广泛、更持久,影响力更大。
综上,企业集群能够保持中小企业灵活多变、反应敏捷的特点,并形成群体规模,使中小企业在获得竞争优势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伟.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中国市场,2006,13(6):52-53.
在信息科技时代,现实生产力是人类知识力量物化的产物,其发展程度主要取决于智力资源。智力资源是一种无形资产,主要依靠知识和智力的投入、开发和运用,是企业总资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科学、客观地把握智力资源的特征及评价智力资源的价值,注重对智力资源的投入,有效发掘企业内在的智力资源与智力要素,能有效地提高企业竞争力,使企业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智力资源概念及特征
智力资源概念
智力资源是从智力活动效能方面对人力资源的一种特殊规定,指经过一定的专业技能培育(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以后,能够从事脑力劳动并带来一定的经济或社会效益的个人或群体。也有研究认为企业智力资源包括信息、科技、知识、管理、脑力、创意以及人力资本等要素,智力资源是一种由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组成的特殊社会资源,它既包括作为各种能力的人的智力本身这一无形资源,又包括作为智力成果和智力载体等有形资源。有研究更进一步指出,智力资源不仅仅是指具有科学知识的个人,更多的是指从事各种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的科研机构。
因此,智力资源不仅仅是拥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人力资本(个人或群体)及其智力(知识、管理、脑力与创意等),而且还包括作为智力成果和智力载体存在的有形资源以及各种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的科研机构等,同时,对智力资源以及其它资源的管理、使用、开发等本身也是智力资源的一种。从形式上看,智力资源大体上可分为个人的智力资源和组织的智力资源两个方面。从时空上看,智力资源可分为静态智力资源和动态智力资源两类。前者指知识与能力水平相对稳定的个人或组织,后者指知识和能力水平随着时空及外在环境变化而变化的个人或组织。智力资源的核心部分是知识,不仅包括显性知识(explicitknowledge),也包括隐性知识(tacitknowledge)。
智力资源特征
智力资源作为知识经济的第一资源,不仅有着丰富的内容,而且有着其他资源所没有的优势和特点。
从智力资源的形成方式看,智力资源的形成需要花费大量经费、时间和劳动,并且伴随着较大的风险。生产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创造性劳动产出率和成功率较低,周期较长,投入不一定有回报。而智力资源是经过长期积累形成的,是建立在持续投入与不断开发的基础之上的。
从智力资源的存在方式看,智力资源是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有机组合,并且流动性较大。智力资源不仅包括无形的人的智力,还包括作为智力成果和智力载体以及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的科研机构等有形资源。通常智力资源不易受时空条件的禁锢与约束,社会发展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程度越高,智力资源的流动性越强。
从智力资源的使用方式看,智力资源既是独占性的资源,又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实现资源共享。企业一旦拥有某种智力资源,就享有独占权,但是可以通过与其它机构合作研究或者出售的方式实现智力资源共享,通过市场实现智力资源流通,使智力资源在开发、运用中实现效益递增和长期受益。
基于智力资源的企业竞争力
企业竞争力理论
企业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市场条件下,企业通过培育自身资源和能力,获取外部可寻址资源,并综合加以利用,在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基础上,实现自身价值的综合性能力。
企业资源基础理论把分析平台放在企业实际可利用的资源上,认为企业的特殊资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巴尼(Barney)认为,企业的资源可以分成三类,即物质资本资源、人力资本资源和组织资本资源。但是竞争优势不等同于竞争力,资源竞争优势是企业在资源方面与竞争对手相比所具有的优越条件或地位,而企业竞争力则是其竞争优势在资源市场和产品市场上综合力量的体现。企业要真正把资源竞争优势转化为企业竞争力,还需要把竞争优势在行动上组合起来,并引导它们为特定的企业目标服务。能力理论认为,企业是一个能力体系;积累、保持和运用能力开拓产品和市场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企业能力储备决定企业的经营范围,尤其是多元化经营的广度和深度;能力的差异是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
企业竞争力是企业竞争优势不同组合的市场体现。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包括自有资源和外部可寻址资源)和能力。资源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为企业带来较优业绩的有形或无形的资产和信息。资源本身几乎没有生产能力,只是潜藏着能够使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特殊物质。能力则是将这些特殊物质转化为能够被直接或间接感知的竞争优势的活动或过程中,是实现资源向价值转变的核心。资源若离开了能力便难以实现其价值;没有资源,能力也就无从而生,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方面,有效能力的应用依赖于资源的储备;另一方面,资源的获得依赖企业的能力。
智力资源与企业竞争力
知识经济表明,人类正在步入一个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为重要因素的时代,智力、知识、信息等智力资源的投入与合理使用对企业竞争力水平的高低起决定性作用,智力资源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性资源。
智力资源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智力资源结构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中的智力因素远比体力因素重要,人力资源的数量应以智力资源的含量来理解。智力资源的多寡、开发和利用程度的高低直接决定产品的质量和劳动生产率高低以及投入与产出的比例。知识经济时代,在自然资源约束、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下,所消耗的只能是高品质的人力资源,需要用人的聪明才智即智力资源进行调节。企业只有提高智力资源的素质,对智力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效益才能提高。
智力资源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性资源。企业不断创新的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是由企业现有的智力资源存量所决定的,能力差异的本质是智力资源存量的差别;难以模仿才可以形成竞争优势,隐性知识决定了企业经营上的难以模仿;知识具有路径依赖性,通过积累而获得并发挥作用。智力资源所产生的竞争优势具有可持续性,而且竞争优势随企业增量知识的产生得以保持,体现出竞争优势的持续性和自增强性。
智力资源是企业能力的核心。人力资本是企业智力资源的源泉,其知识的综合能力随着主体的不同而表现不同,是由主体智力禀赋、结构(生理)以及认识能力所决定,认识能力和价值取向的差异性会产生吸收、消化和智力资本过程的选择性和定向性,积累和沉淀的知识结构也就不同,表现智力资本的不可模仿性。因而智力资本是核心,是企业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之源。
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智力资源
智力资源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性资源,主要表现为智力资源能为企业带来直接竞争优势(如功能、价格、质量、产品结构、技术含量、外观设计、服务、促销策略、环境保护等)和间接竞争优势(企业家、资本实力、技术平台等)。直接竞争优势的整合是企业竞争力的外在表现,而直接竞争优势的形成取决于企业家素质、资本实力、人力资源水平、技术平台、企业文化等间接竞争优势,在这个过程中,基于企业智力资源的战略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起重要作用。同时,由于企业特定智力资源难以被创造、购买、替代或仿制,决定了企业强大的潜在竞争优势。
在开放式经济条件下,激烈竞争导致产品生命周期和行业生命周期日益缩短。短期而言,企业可以通过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优势获得产品质量、性能与价格等因素决定的企业竞争力;长期而言,持续的竞争力必须依靠企业智力资源形成的管理和组织能力来维持与发展。因此,企业必须在科学、客观把握智力资源的特征及评价智力资源价值的基础上,注重对智力资源的投入,有效发掘企业内在的智力资源与智力要素,提高企业战略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才能有效地提高现有企业竞争力与生产能力,使企业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首先,科学认识智力资源价值,实现智力资源合理配置。由于人们的实际知识储备和能力与工作岗位的要求不相称,很容易造成企业智力资源缺失或浪费。因此,企业应科学、客观地把握智力资源的特征、把握和评价智力资源的价值,仔细确定从事智力活动的各种工作岗位的合理工作量,以此作为安排工作人员的数量、任务和质量指标的依据。并且要在对企业每个成员显性和隐性知识实际测评的基础上,判断现存智力资源的整体状况,了解岗位缺少何种智力资源,分析现存智力资源发挥作用的情况和影响因素,调剂余缺,实现智力资源合理配置。
其次,完善智力资源绩效评价体系,加大激励力度。针对智力资源管理而言,需要对群体内每一成员的知识状况(知识结构、知识量、运用能力和效果)进行准确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智力资源绩效评价不仅仅考虑容易量化与测度的显性知识(学历、职称、成果等),而且要加强对隐性知识的认识并引入企业智力资源绩效评价体系,体现具有较多隐性知识和创造能力专业人才的价值。根据工作绩效对个人或组织的激励措施适当加以选择,使具有较多隐性知识的成员乐于促进整个科研群体的知识共享,加快隐性知识的转移和创造能力的传播与提高。
第三,重视智力资源的培育和开发,是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源泉。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在智力资源的培育和开发上有更大的投入。企业应充分认识到组织的持续发展对智力资源的潜在需求,加大在智力资源培育和开发上的投入,致力于为员工隐性知识的积累创造适宜的环境,加大教育力度,引进先进教学方法,选择适当的教师,能够结合生产实际传授隐性知识和现场经验,使继续教育同提高企业智力活动效率直接相关。企业应建立开发智力资源的主管部门,将必要的继续教育投入作为生产性投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促成企事业单位的智力资源不断升值,不断有创新成果出现。同时,还应对目前处于闲置状态的智力资源进行调查和重新分配,注重智力资源的引进和交流,对复合型智力资源进行多角度利用,并建立知识联盟和知识社区等。
知识经济条件下,智力资源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性资源,是企业战略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的核心。企业应该科学、客观地认识智力资源价值,有效发掘企业的智力资源和智力要素,合理配置智力资源,实现“人尽其才”。此外,将隐性知识引入智力资源绩效评价体系,采取措施适当激励,充分认识智力资源培育和开发的重要性,加大智力资源培育和开发的投入,促使企事业单位的智力资源不断升值,最终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要获得生存发展,关键是保持自己持续的竞争能力。为此越来越多的企业相继投资信息技术。而同样的信息技术却给企业带来不一样的投资效果,倍受重视的信息技术是否是企业竞争力资源,对之该抱以怎样的态度等讨论显得十分必要。
一、企业竞争力
竞争强调资源的有限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普遍存在。企业依靠市场资源和市场需求存在。为在多变的环境中求得竞争制胜企业必须获得和保持持续性竞争力。
1.企业竞争力理论学派。按形成机理不同分为三个理论派别:(1)市场结构理论学派,认为产业吸引力是企业赢利的主要因素,市场进入障碍决定企业是否具有持久竞争优势,该重点依据产业结构而非企业内部因素来选择进入市场的战略。(2)资源基础理论学派,侧重从企业资源及其差异性出发来分析企业的竞争优势。认为只有具有价值性、稀缺性、不易模仿性和非替代性的资源才能作为企业竞争力资源。(3)企业能力理论学派,侧重于企业的内部因素研究,认为单独的资源不具有意义,资源间的动态联系、强调资源整合才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
2.企业竞争力资源的特征。笔者认为企业竞争力资源该具备以下特征(1)经济性。预计可以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若付出成本高于预期收入,甚至从可行性上看成本无限大则是不经济。(2)独特性,具有区别与其他资源的特点,且具有进入壁垒不易被取代。(3)积累性,要求企业竞争力资源具有时间、知识、能力积累性。(4)动态性,强调确认不是一蹴而就,影响确认因素很多,要有与环境相动态适应的特制。(5)整和协调性,与其他资源相联系的,而非孤岛,它应该在与其他的资源的协调整和中发挥作用。
二、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信息技术是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信息搜集技术是后续活动的前提,它使信息搜集更简洁、人性、低成本,结果更全、准,信息格式更多样化。信息传输技术缩短了信息的空间距离,满足了移动通讯、大宽带等需求。信息存储技术是指与信息存储相关的一系列技术,它缩短了信息的时间距离。质、量和速是其追求的技术目标。信息处理技术基于上述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在准确、高效、智能等方面有要求。有最灵活的实践应用。
一定量信息的存在是信息技术各方面存在的前提。否则信息技术的存在也是无米之炊、形同虚设。
三、企业竞争力和信息技术的关系
1.信息技术的积极效应。大量信息减少了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问题,同时也对信息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增加了企业获取有用信息的成本;企业内外各种信息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对信息系统性的整和、协调能力要求也日渐提高。企业急需拓展信息能力而信息技术可极大的提高企业的信息能力。国际数据中心2004年研究报告显示,世界财富500强企业信息技术投资超过生产设备投资的企业达65%~70%,投资的回报率则高达到10到15倍以上。福特利用网络技术,使票据审核从2周缩短到2小时,相关人员缩减到30%。管理咨询中也兴起了IT咨询,把信息技术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应用方面,认为信息技术可提高企业竞争力。
2.信息技术不是企业竞争力资源。随着对信息技术期望值和投资效益差距的呈现及经济学家发现信息技术和企业竞争力之间无相关性或者负相关性,实践和理论者对此进行了广泛的讨论。美国学术界提出了生产率悖论(ProductivityParadoxofInformationTechnology),该概念描述了信息技术投资提升劳动生产率的预期与实际作用之间不一致的现象。
由此可见,信息技术的特点注定了它不能成为企业竞争力资源:它广泛渗入到各行各业,其飞速跨越式发展的特点不具有积累性;其获得成本越来越低,应用很容易被效仿,故难具独特性;其投入具有高风险,不能100%保证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其也不具有确定经济性。
3.正视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虽不可被神化,但其积极作用有目共睹、不可磨灭。对其进行正确的定位既可以避免高风险的盲目的IT投资,也可以避免IT投资是成本转移效应、随机效应等错误判断。所以,首先该认识到信息技术不可视为企业竞争力资源;其次,是广义的信息资源而不是信息技术才促成企业竞争力。信息技术只是方法和手段,它依附于信息资源存在。
综上,企业可参考从以下几点来定位信息技术,正确定位和应用信息技术来辅助企业创造持续竞争优势。
1.明确企业竞争力的概念和特征,正确判断企业竞争力资源。信息技术只是针对信息的一个方法、手段,它以存在需要处理的一定量信息为存在前提。信息资源而不是信息技术是企业的竞争力资源,不可盲目技术制胜论。
2.注重企业信息能力的培养。同样的信息技术却给不同的企业带来不同的投资结果,差异在于企业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不同。
3.IT外包。既然信息技术不是企业竞争力资源,则不存在独特性的问题。可对于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流程再造等非企业核心能力的业务进行外包。
4.加强信息整和协调的观念。企业引入信息技术不是为了技术而技术,明确引入某资源的目的,引入信息技术所追求的是它能达到的信息效果、价值。
5.管理制度。若将信息技术看做硬件环境,那么还需要管理制度这一软件的配合。若仅依靠员工主动性难以收到满意效果。
专用性人力资本的形成凝结了企业长期的投资和员工个人的不懈努力,是员工获得的专业性的知识和技能,但这种人力资本依赖于员工所在企业的企业文化、业务范围、生产方式等。专用性人力资本在流动过程中,可能会因为脱离了特定企业和岗位而大大贬值。专用性人力资本的形成方式主要包括,在职、脱产培训,在不离开工作岗位的前提下,企业组织员工参加短期的岗位培训班、讲座加强专业知识。脱产培训是员工离开工作,专门腾出一定时间接受行业内专家进行的集中培训,培训过程一般涉及案例研究、情景模拟和专家示范等环节。学校学习,一些高等院校是为满足某些特定企业的需求而开办的,学员的课程内容也是针对特定企业所在行业特点和企业业务范围专门设定的,学员毕业后直接被输送到企业的各个岗位,是一种定向培养方式。
边干边学,员工在工作或参与生产的过程中,逐渐积累经验,进行自我总结,提高个人生产率,对工作不断熟悉和得心应手,甚至进行创新,达到干中学的效果,增强企业生产力。学徒培训,需要招工的企业招收新学徒,由经验丰富的师傅指导学徒,学习和掌握生产技艺,培养他们成为新的工人。这种方式一般在手工艺行业被广泛采用,比如理发、机械制造、汽车修理等。可见,通用性人力资本依赖于基础性的教育和科研,体现在一个人从学校获得的知识存量上,与学历有重要关系,其价值基本不会随工作变动而受到太大的影响,即转移的成本几乎为零。而专用性人力资本的价值依附于特定的企业和岗位,一旦脱离原来的环境,其价值就会大幅下降。因此,专用性人力资本具有稀缺和难以被复制的特性,是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重中之重。可以说,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水平。
2人力资本对企业产生影响的基本认知
在一个企业中,无论是担任文化、技术还是管理岗位,都需要员工在基础教育阶段有深厚的知识积累,即比较高的通用性人力资本水平。深厚的企业文化能够在企业内部产生很大的凝聚力,为企业其他方面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需要管理者和企业员工有较高的精神层次、正确的价值观和一定的文化水平。一个企业的技术水平同样很关键,很多情况下是企业优势的主要来源。企业管理者需要对企业的资源进行协调和匹配,对经营活动的实施进行规划,一个企业的良好前景依赖于企业决策者的每一次正确判断和决定。一个人受教育程度越高,理解和学习能力会更强,生活中有很多好习惯也来自基础教育的积累。企业的通用性人力资本水平越高,员工对自我行为的约束能力越强,企业凝聚力越强,在需要群策群力的时候力量也会越大,企业的管理也会越规范。由此可以认识到,通用性人力资本与企业竞争力正相关。国内外关于人力资本对企业竞争力影响的研究中,整体上都赞同人力资本对企业竞争力起到促进作用。美国的韦斯伯特格在1996年研究发现不管是通用性人力资本,还是专用性人力资本,均与企业绩效正相关。Hitt和彼尔曼在2001年的研究中得出了专用性人力资本与通用性人力资本和企业的绩效均呈U型的关系。劳尔森和GeoMahnkeReisinger在2005年的研究中得出了“专用性人力资本与企业的绩效呈倒U关系”的结论。得出不同结论很可能是选取的样本不同所致。工作和学习中,专用性人力资本的形成与特定的环境有关,是员工接受长期的教育和学习后,形成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专用性人力资本作用的发挥依赖于具体的行业、企业和岗位,具有稀缺的特性。由于特定的环境和形成渠道,以及劳动者资质的不同,人力资本具有很强的异质性。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竞争对手们无法模仿、为企业所占有的特殊能力。在企业和员工对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的最初,企业给员工支付的工资超过了员工实际生产力,此时企业对员工付出的投资是小于回报的。但是当员工身上的专用性人力资本积累到某一程度时,其生产能力就会大幅提升,这时企业整体的绩效水平就会迅速上升,此时员工对企业的贡献又超过了员工的所得。也可以说,专用性人力资本与企业竞争力呈U型关系。究其原因可能是员工专用性人力资本的形成前期,需要企业和员工的大量投入,即各种培训和边干边学的成本以及其他相关成本等。前期员工获得的报酬高于其实际生产率。一旦形成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经营绩效显著增加,企业竞争力的增幅又快于员工报酬。
(二)核心能力因素对每一个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来说,由于自身条件不同,核心能力的内涵不尽相同。现阶段,中小商贸流通企业的核心能力主要包括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资源优势。具体包括供货来源、客户群、设备、信誉、形象等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二是服务能力。包括基础性和增殖能力;个性化服务和差异等创新服务能力。三是营销能力。包括市场开拓、销售渠道、营销方式创新等。四是企业文化。包括企业价值观、企业形象、企业精神、团队建设等。
(三)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处于中小商贸流通企业竞争力源泉的最外层,近几年政府对中小商贸流通企业的扶持政策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力争建立长效机制建设。各地商务主管部门正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高度,把握当前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帮助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增强中小商贸流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提升中小商贸流通企业竞争力对策
提升中小商贸流通企业竞争力,资源、管理、核心能力及环境因素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1)依据企业资源优势发挥企业的某种竞争优势;2)结合企业的资源和管理优势构建企业独特竞争力;3)通过管理及核心能力因素的相互作用提高企业持续竞争力。如图1所示为各因素间相互作用关系。
(一)发挥资源竞争优势1.拓展融资渠道,形成资金优势。目前,中小商贸流通企业的融资现状依然很严峻,中小商贸流通企业要注重国家及地方的政策变动和行业动态,关注以下几种融资方式。一是依托地方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吸纳资金。广州、重庆、长沙、郑州、吉林、青岛等各个地方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正在建设完善之中。积极了解并参与到公共服务平台,寻找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融资渠道。二是利用信用担保机构开展担保业务。各类合法的信用担保机构,吸引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企业。三是突破资金“瓶颈”,联合众多商贸企业利用商贸业集群形式增信以获得贷款,较为成熟的集群融资模式主要有:商圈担保融资、供应链融资、商铺经营权质押融资。2.培养企业人才,形成人才优势。人才是企业最有价值的资源,企业间的竞争最终还是人才的竞争。关注员工个人成长,肯定员工的工作,调查员工自我成长的满意情况、员工工作氛围、对公司发展前景的信心等,并进行工作环境改良,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员工的凝聚力;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优化人力资源结构。人力资源结构主要是指员工的学历结构、企业高中层管理人员及普通员工的比例结构、技术人员与非技术人员人数结构等;通过培训培养企业人才,适当加强对企业员工成长的关注。高层领导者做好培训推动工作,自上而下重视培训工作。
(二)构建独特的服务竞争力中小商贸流通企业作为服务企业,服务是企业的生存之本,发展之本。针对公司的业务和供应商的特点及顾客的消费需求,提供能够满足不同客户和顾客需求的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服务流程,响应个性化和差异化服务需求;保障优质服务。不断适应客户、消费者的需要,增加服务品种,扩张服务领域,开发新的服务项目,为顾客和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加强高附加值的增值服务,如物流仓储业企业在做好基础的同时,为客户提供流通加工、货物拆拼箱、重新包装等增值服务。
(三)提高持续竞争力1.提高企业抱负水平。企业抱负水平即企业经营者的抱负渗透于企业以后企业组织所具有的抱负水平。需要以不断进步与创新为前提,在不断变换的市场竞争中,由消费者的需求出发,继而充分发挥优秀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变消费者的抱怨与消费者的潜在需求为企业竞争力。从企业发展的历史出发,分析自己对各种资源利用的整个过程,找出对企业生存最为关键的资源,通过比较、分析自身各种资源的优势与劣势,确定企业最具实力的资源,综合自身的核心能力和管理优势,认识自己,不断改进和完善企业战略发展目标。企业经营者的抱负水平是十分重要的,决定着企业的未来发展目标、经营战略和产品战略的定位水平。2.重视上下游企业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对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来说,企业间的竞争焦点越来越集中于渠道竞争优势的获取上,通过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上下游企业共同开展合作营销,加强双方的互信合作。针对自身的经营状况,充分考虑和企业客户及上游企业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并积极参与到供应链管理的规划中。依托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降低分销成本,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的整体能力体系,包括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环境能力和文化能力等诸多要素以及战略管理能力等若干个子要素,这些子要素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研究国有企业在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进程中采取的对策以及成效,力求为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不断得到提升,逐步缩小了同跨国公司之间的差距,部分企业跻身全球领先企业之列。特别是在“十五”期间,我国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企业参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促进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及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但从整体上讲,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不容乐观的。首先,我国多数企业不掌握产业核心技术,无法与全球领先的跨国公司同台竞争。在当前的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我国多数企业位于产业和市场低端。在我国全部出口商品中,高科技产品所占的比重较低,而且90%以上是由中外合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提供的。其次,我国多数企业无法取得类似于领先跨国公司的经营业绩。经营规模小、获利能力低、国际市场占有率低、品牌知名度不高,仍然是我国企业的显著特征。再次,我国多数企业尚不具备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的能力。在资源获取方面,真正能够充分利用世界各国自然资源、技术资源、人才资源和信息资源的企业寥寥无几,多数企业只能在国内甚至本地区非常狭小的要素市场获取资源。我国的企业要想在经济全球化的利益中获得国际利益,必须巩固和培养企业的竞争能力,通过各种途径提高竞争力水平,建立完善的企业竞争力管理系统,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从而提高竞争能力。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制度保证
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规范、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是构建和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制度上的要求和保证。国有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就必须自觉规范企业行为,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平台。国有企业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规范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断强化信息披露,主动接受股东监督,树立对股东、员工和公众负责任的大公司形象。进一步优化子公司产权结构,使母子公司管理体制更加健全,产权更加明晰,责任更加明确,运作更加规范。加强董事会实体化建设,建立健全董事会的各项制度,明确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关系。
二、准确的战略定位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所在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之源。金川公司站在战略的高度对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进行准确定位,明确树立“变革思维、创新行动”的观念,发扬“艰苦奋斗、敢争第一”的精神,培育“爱公司、爱岗位、爱学习”的风尚,坚持“出资者满意、员工幸福”的宗旨的企业发展理念。制定了未来的发展战略为坚定不移地走规模——成本——效益型发展道路,壮大主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实施资源控制战略,为公司做大做强提供充足的原料;大力采用高新技术,提升主流程的工艺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利用信息技术,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全面完成股份制改制任务;加强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坚持一业为主,相关产业共同发展;大力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全面提高员工素质。三、特色管理机制的形成是核心竞争力构建的保障
(一)追求自主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对于提高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回顾金川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技术创新史。
(二)重视产品质量和成本控制
国有企业以提高产品质量为重点,在产品产量不断增长的同时,千方百计提升产品质量。将抓质量作为公司产品生产贯穿始终的决策。按照IS0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真抓好产品质量达标管理工作,通过依靠科技进步、创新工艺、提升装备水平,积极开展选难题,攻难关等活动为产品质量创造了有利条件。提倡广大职工把维护产品质量当成一种自觉的行动贯穿到日常的生产中,立足本职岗位,推广先进操作法,实施精细化操作。聘请专职质量检查员,每天到现场进行包装质量检查,注重质量信息反馈及质量波动分析,并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措施,不断提升产品质量。
四、人力资本的打造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条件
人才是企业的核心战略资源,企业之间的较量归根结底是人才及其综合素质的较量。金川公司坚持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人才战略,建设一流企业,造就一流人才,不断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造就一批有技术、懂管理、适应国际经营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不断健全和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建立了技术改造负责人治和科技项目负责人治,激励广大技术人员积极参与科技攻关。出台了项目负责人管理办法、科技进步奖励办法、专利管理办法等一系列重要的管理制度,这是国有企业实现国际化经营,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最重要的保证。制订了与经济责任制相配套的一系列考核管理制度。成立了国家人事部批准的博士后工作站和中级、高级工商管理培训基地、甘肃省继续教育基地。每(下转第19页)(上接第23页)年选送一定数量的中青年技术骨干外出深造,对取得硕士、博士学位的工程技术人员给予高额工资性奖励。
五、企业文化的培育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企业核心竞争力不仅受到组织、资源、管理模式等因素的影响,而且与企业的文化密切相关。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元气,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活力之根和动力之源。近年来,金川公司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出发,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公司的一个发展战略来实施,通过不断地实践、总结、提炼出公司企业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核心价值观念;通过学习,借鉴国际国内成功企业的优秀企业文化,不断提升企业文化建设的文化底蕴;通过继承、挖掘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已有的经验和优势,全面创新企业文化建设;通过系统、扎实的创建活动,精心培育,稳步推进,成功构筑了企业文化的基本框架。
参考文献
外国经济专家认为,除了德国政府大力扶持出口产业以及其它种种经济技术原因以外,很重要的经验是全国上下都极其重视对职工的培训,始终将职工的素质视为推动外贸出口的重要保证。
培训从学徒开始良好的职工素质来源于完善的职工培训制度。德国企业管理的一个特点,是其独一无二的学徒制度。大多数16岁的青少年必须在自己所选择的行业中当3年学徒。一周内有4天留在工厂里,第5天则返回职业学校,接受理论课程训练。德国法律没有强制各工厂接受学徒,但到目前为止,已有45万家工厂实行这种制度,工会在约450个行业中强制规定,必须有学徒经历才能被聘为正式员工。学徒制度的普及,不仅减少了青少年犯罪与失业率,最重要的是培养了新一代员工的职业道德,让年轻人拥有专业技能,使技术扎根于基层员工。
另一个特点是以产品为基础的顾客导向战略。美式管理的顾客至上原则,着重积极的行销研究和策划,同时注意有效地处理顾客的抱怨。对德国人来说,产品品质无懈可击,耐用、如期交货、加强售后服务等,才是吸引顾客的秘诀。
服务没有具体的形状,不占据一定的空间,它不是由感性物质组成的,并且服务效果也是不可事先知晓的。比如一次航空旅行,在你登上飞机之前,你是感受不到它的,它可以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当你登上飞机,开始你的旅程时,你才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机组人员的服务。无形性是服务同实物产品最根本的区别。
(二)生产与消费的不可分离性
有形产品从生产、流通到最终消费,具有一定的时间间隔。而服务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是紧密衔接在一起的。二者在时间上是不可分割的,生产的过程即消费的过程。比如在一次旅游活动中,旅游产品的生产过程,也就是你参与旅游活动的过程。
(三)服务的异质性
服务由谁来提供,以及在何时何地提供,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服务的提供不能与服务人员相分离,不同的人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提供的服务都是不同的。比如你去银行存款,可能每次遇到的工作人员都不一样。
(四)服务的不可存储性
服务是在生产中被消费的,其有用的时间很短,很容易消逝。它既不能在时间上贮存下来,也不太可能在空间上实现转移。比如一个航班,这次有10个座位没有卖掉,那么,它造成的损失是永久的,它不可能在下次座位紧张的时候,把上次没有卖掉的10个座位拿出来销售,所以说,服务具有不可存储性。
二、服务企业品牌形象
(一)品牌形象
品牌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价值理念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主要依托,是企业开拓占领市场的标签和通行证。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品牌形象随着品牌的产生而产生,品牌的涵义决定了品牌形象的内涵。有很多学者认为,品牌和产品拥有物理属性,也同样具备社会以及心理的属性,即为品牌形象,是消费购买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服务品牌形象
服务品牌形象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是在人们心理上形成的关于品牌的一个联想性的集合体。服务品牌形象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因此,服务品牌形象应具有独特个性,它是企业的某个品牌在市场以及社会公众心中所表现出的个性特征,体现消费者对品牌的评价与认知;服务品牌形象与品牌不可分割,服务品牌形象是品牌表现出来的特征,反映了品牌实力与品牌实质。
从服务品牌形象的表现形式分析,服务品牌形象主要由两个层面构成:有形的内容和无形的内容。服务品牌形象的有形内容,主要包括品牌标识系统形象和品牌的功能性形象。品牌标识系统形象是指消费者及社会公众对品牌标识系统的认知与评价;品牌的功能性形象是指和品牌的功能性特征相联系的形象。服务品牌形象的无形内容主要指品牌的独特魅力,是品牌经营者赋予品牌的并为消费者感知和接受的个性特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品的丰富,人们的消费水平、消费需求也不断提高,人们对产品的要求不仅包括了产品本身的功能等有形表现,也把要求转向产品带来的无形感受、精神寄托上。在这里服务品牌形象的无形内容主要反映了人们的情感,显示了人们的身份、地位、心理等个性化要求。
三、服务品牌形象的塑造
(一)服务品牌形象塑造的原则
1.体现文化。任何一个成功的、历史悠久的国际品牌,总是体现出了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最根本的民族文化内涵。“麦当劳”体现了自由奔放的美国精神;“新加坡航空”则体现了新加坡人和平友好的特征。
2.创造差异。在塑造服务品牌形象的过程中,是否展现出自己品牌的独特性也是十分关键的。如果自己的品牌形象与其它已有品牌过于相似,就难以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甚至落人被认为是恶意模仿的尴尬境地,成为令人鄙夷的“山寨货”。品牌与品牌之间的相似性越大,则消费者选择品牌的理智考虑就越少。这时,为品牌树立起一个突出的形象就可使企业在市场上获得较大的市场占有率和利润。树立起了自己的服务品牌形象,就能与竞争品牌相区别,从而容易打动目标顾客的心。
3.长期坚持。塑造服务品牌形象是一个长期的战略,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需要全体员工长期不懈的努力。为此,品牌管理人员及企业经营者必须树立全局观念,从长远考虑,统筹安排,有计划的坚持不懈的进行。
4.兼容原则。服务品牌形象还是企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形象是一个整体,包括各个子系统。服务品牌形象和企业形象塑造的目的都是为了结合企业实力,营造竞争优势,最终创出知名名牌,实现企业长远发展战略。因此必须与其他各子系统协调一致,相互配合,共同发展。
(二)服务品牌形象的塑造途径
1.树立服务理念和竞争意识。理念决定行为,理念是一个企业经营、管理哲学和企业文化的浓缩,服务理念是服务品牌的核心。只有有了先进的服务理念,才能比竞争对手提供更有效的服务,才能比对手更贴近消费者,与消费者产生共鸣。同时,服务理念的先进与否还体现在企业的内部营销中,因为只有满意的员工才能带来满意的顾客。
同时,还要在服务营销观的指导下,树立服务品牌的竞争意识。服务营销观是以服务为导向,以顾客满意为宗旨,企业营销的是服务,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是全程、长期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并通过满意顾客的传播,扩大市场销售、增加企业利润、提高竞争力,最终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现在我国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重点已经从技术、产品品牌、市场策略竞争转向服务手段、服务品牌的竞争,如联通的精彩在于和移动的沟通,就是两个服务品牌间的竞争。这就需要企业改变原有观念,重新认识市场,并在产品的售前、售中、售后各个环节中,努力贯彻服务营销观念,为消费者或用户提供满意的服务,赢得顾客的好感,从而提升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形成良好的服务品牌形象和企业形象,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
2进行服务品牌定位。由于消费者的需求具有多样性,任何一个企业也不可能满足所有的市场需求。因此,在品牌定位前企业首先要对整个市场进行细分,发现有利的市场机会和未满足的市场需求,选准目标市场,然后有针对性地根据目标市场的需求状况、企业自身的资源条件、竞争态势等因素对目标市场进行分析,准确进行服务品牌定位。
做好服务品牌定位工作,就是准确的把握品牌与目标消费者需求之间的联系,在消费者头脑中为品牌找到一个独特的位置。也就是考虑消费者的情感诉求、身份认同、个性表现等精神需求,找到服务品牌所能提供的利益与消费者需求之间的最佳结合方式,以使消费者认识到品牌的独特意义,这就是服务品牌的定位。定位包含有以下三层内容:一是明确服务品牌带给顾客的价值。如VASA卡使顾客能在全球刷卡消费,沃尔玛意味着天天低价,麦当劳意味着快乐等。二是确定服务品牌特征。品牌特征反映了拟人化的品牌独特的个性特点,如招商银行“因您而变”的品牌定位就是因为它认识到它是新兴的银行,具有对顾客需求变化快、服务创新意识强等特点。三是确定服务品牌的定位策略。
3.全面的服务质量管理。通常情况下,服务品牌就是一种优质、稳定服务质量的代名词,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是打造服务品牌的中心内容之一。与有形产品相比较,服务产品集中表现在服务流程和各个环节上。要使各个环节都能有序高效地运作,企业需要设计一整套确定的服务流程,并且确保每个服务流程各个环节上的相关服务规范,才能保证服务质量的稳定。不仅如此,企业还要关注顾客期望,提供特色服务。注重对每个具体顾客的了解,建立一个有效的反馈通路,使信息能自由流通,充分了解顾客的需要和期望,努力为顾客提供有特色、个性化的超值服务,增加服务品牌附加价值,让顾客全方位满意,企业也可由此在顾客心目中形成个性化的服务品牌形象,使服务、品牌真正在企业和顾客之间动起来,提高品牌的认知度和忠诚度。
4.不断创新以保持企业服务品牌的活力。服务创新是树立服务品牌形象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服务品牌形象的生命力一半来自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使品牌形象与众不同,创新为服务品牌生命中加入更多的活力,是延长服务品牌形象生命的重要途径。
根据服务的特性,服务创新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征:不表现为有形产品,是一种概念性、过程性的活动,具有无形性;创新范围广,是一种可复制创新和解决特定顾客问题的不可复制变化的混合体;创新形式多样,包含多种创新形式,技术创新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顾客导向”明显,顾客作为“合作生产者”,会参与到整个创新过程中;创新针对更多的是企业层次创新。创新是服务品牌生命力和价值所在,企业要完善服务跟踪体系,随时进行跟踪调查,掌握顾客的最新需求,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在服务的流程、形式、内容上不断创新,为顾客提供更多增值和超值服务,打造一个与时俱进的服务品牌形象。
参考文献:
高辉.服务品牌形象理论和实证研究述评[J].现代管理科学,2007(6).
零售业作为商品流通的中间环节,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伴随着国外零售业巨头大规模进军我国零售市场,国内零售企业的生存能力受到了严重挑战,市场份额不断丧失,业务毛利率不断降低,管理费用居高不下等。因此,如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顾客感知价值是现代营销学的新兴分析视角,是连接顾客与产品的关键因素。从顾客感知价值的视角探讨如何提升零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顾客感知价值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途径
(一)顾客感知价值的内涵与特点
所谓顾客感知价值(CPV),Zeithaml(1988)指出企业在为顾客设计、创造、提品和服务的过程中应该从顾客为导向,把顾客对价值的感知作为决定因素,而顾客所感知价值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低廉的价格、预期获取的效用、产品的真实质量和顾客的付出与得到的权衡。Monroe(1991)将顾客感知价值定义为“感知利得(PerceivedBenefits)与感知利失(PerceivedSacrifice)之间的比例”,认为“购买者的价值感知体现了对产品感知质量或感知利益与因支付而产生的感知利失之间的权衡”。
综上所述,顾客感知价值的根本是“以顾客为导向”的营销模式,顾客具有主观性、动态性、层次性等特点,导致顾客感知价值也具有主观性、动态性、层次性。这主要表现为:顾客感知的利得与损失与单个顾客的特定个性和独特需求紧密相关;顾客的个性与需求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会产生明显的差异;需求的层次与顾客的生活状况息息相关,不同顾客所在乎的价值利得与价值损失有显著的层次性。顾客感知价值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权衡的过程,基于自身特定情况不断地寻求产品价值与产品成本均衡的决策过程。
(二)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界定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是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普拉哈拉德教授和伦敦商学院哈默教授于1990年首次提出,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如何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能”。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企业扩大经营的能力基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为了实现公司的价值最大化,它必须以顾客为中心,以企业的长期利益为落脚点,帮助实现顾客最为关注的、核心的、根本的利益。
零售企业是向顾客转售商品的中间企业,是连接制造商和消费者的分销渠道。零售企业处于生产制造商和消费者的连接环节,直接面对最终的消费者,是消费信息的终端,能够最直接反馈和引导消费的行业。零售企业无一例外地会寻找自己的业态形式以及在整个零售市场中的竞争优势,而构建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塑造核心竞争力。应该认识到,零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零售企业能够及时掌握并且适应消费者需求变化的趋势,经过长期精心培育而建立起来的能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资源和能力。它是零售企业开展竞争的根源及源泉,企业的资源应当紧紧围绕核心竞争力来进行配置。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完善的产品服务体系。作为商品流转的中介机构,零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多地体现在商品服务上,能够有效地为顾客提供所需的商品与服务。为顾客所创造的价值更多地表现在优惠的商品价格、舒适的购物环境、购买商品的便利性、支付款项的时间间隔和售后服务等方面。
优秀的组织管理能力。保证商品快速流转是零售企业获取利润的重要因素。企业组织管理能力是实现商品快速流转,完成企业经营目标的基础。优秀的管理能力包括企业经营方针的确定、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与维护、企业文化的构建等。
差异化的经营战略框架。商品流通包括流通的商品和商品流通的渠道。零售企业的竞争优势在于吸引顾客在本商场购买所需要的商品。为顾客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以及利用更具优势的购物环境都能帮助企业实现这一竞争优势,吸引和留住顾客资源。
(三)顾客感知价值与零售业核心竞争力构建
零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能够为目标客户提供持续的、有差异的价值,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的根本。基于零售业直接与客户联系的特性,顾客感知价值直接制约了商品价值在企业与顾客之间的流转,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的基础。两者相互联系,具有非常紧密的关系。如图1所示。
1.顾客感知价值是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的基础。顾客是企业实现价值的根本来源,提升顾客的感知价值才能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完成,因此,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应以顾客感知价值为导向,其核心竞争力体系应该主要由企业对顾客需求的预测和反应能力、适应不同的经营环境的能力以及其相互作用为基础进行构建。顾客感知价值是一个动态的、有层次的协调过程。企业在构建竞争优势的过程中,应当综合考虑目标客户的特点和消费习惯,分析目标顾客的感知利得和感知损失,力求增大利得而减小损失。并且根据市场行为的变化进行持续的修正和调整。
2.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挖掘顾客感知价值的保障。顾客感知价值战略的实现是个长期过程,需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作保证。核心竞争力是战略形成中层次最高、最持久的单位,其不仅决定了企业有效的战略活动领域,还体现出了企业经营的文化导向。将顾客感知价值放置于核心竞争力这一基石上,就能带动企业方方面面的工作围绕它展开。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能够在较长时期内保持超过同行业平均水平的投资回报率,能够保证企业用于提供给顾客更高价值的产品或服务。
国内零售业的竞争现状
(一)产品价格不具优势
价格是消费者购买过程中最为看重的因素之一,也是选择购物场所的重要指标。中外零售企业在产品定价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沃尔玛提出了“天天低价”的竞争策略,其成功实施的关键在于直接订货采购模式。沃尔玛利用其全球采购系统,成功切断了商品流通过程中的中间商,直接向制造商订货,节约了中间的佣金费用,大大降低了商品的采购价格。但是绝大部分零售企业(广大的农村市场)受到规模和管理水平、资金等限制,还无法直接从制造商直接订货,中间商、商环节加重了商品成本,导致企业在商品定价方面缺乏优势。
(二)购物环境有待提高
宽敞舒适的购物环境是消费者选择购物场所的另一关键因素。购物环境主要是指购物过程中的精神满足和物质上的实惠。大多国外零售企业能够为顾客提供宽敞明亮舒适休闲的购物环境,配备热情周到的导购员,设立快速、便捷的结款通道,为顾客赢得宝贵的休闲时间,开辟宽阔的停车场所,保证购前、购后的出行方便。此外,对购买一些大件商品可提供送货上门等一系列售后服务。这些措施极大地降低了顾客的感知利失。而国内很多零售企业往往只顾及到短期收益,不会考虑购物环境、购物过程中的各种配套服务等对顾客感知价值的影响,从而导致顾客严重流失,企业效益直线下降,最终破产倒闭。
(三)企业信息化水平比较落后
物流分销对零售企业至关重要,一个好的物流分销系统不仅能够保证商品及时、准确地传递到顾客手中,而且可以为企业赢得足够多的价格优势。物流分销的效率直接受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制约。国内众多零售企业的物流分销系统并不健全,从而导致企业只能局限于某一狭小的范围内,无法扩大自己的企业规模。同时在选址方面也过于草率,导致企业竞争力不高,根本无法与外资零售企业抗衡。
(四)企业文化与管理水平有待加强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逐渐为大家认可并自觉地变成自已行为的共同理念、价值准则,对企业的凝聚力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零售巨头都非常注重自己的文化建设,例如“顾客第一”是沃尔玛的重要经营理念。这些理念的提出,不仅给顾客带来了物质价值的满足,更重要的是给顾客带来特殊的体验价值,增加顾客的总体效用。而国内很多零售企业尽管也提出过“顾客是上帝“顾客至上”等口号,但不少企业做的不到位,其原因在于仅仅停留在口号表面,没有深化到文化层面,结果既没能给顾客带来价值,也没能提升顾客对企业的忠实度。
基于顾客感知价值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
(一)树立“客户至上”的经营理念,加强关系营销
影响顾客感知价值的重要因素是顾客在购物环境中的感受。国内外卖场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服务质量的迥异。虽然,国内大多数卖场提出了“顾客第一”的口号,但是真正能够有效实施的企业寥寥无几,这在顾客心中形成了强烈的心理落差。企业通过加强顾客与企业的情感联系,以及口碑推荐的附加利益和联谊活动等可提升顾客感知价值。要做好顾客关系管理,零售企业必须非常清楚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得失是如何衡量的,这样就清楚了顾客的选择动机和价值观。企业真正懂得去理解顾客是如何与之建立起购买关系的,将更有助于企业去创建适合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二)追求合理化规模,提升竞争优势
目前国内零售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怎样与国际大集团进行竞争。我国的零售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站稳脚跟,乃至参与国际分工,就必须要走集约化、规模化的道路,取得规模效益。我国零售企业间可以采取多种分工合作模式,比如横向一体化,即同业态的企业采取连锁经营、并购重组等方式组成集团,或强强联手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还可以采取纵向一体化的合作模式,零售企业与相关的上下游企业形成产业链,加强零售商与供应商和客户的合作,使他们之间形成整体,可以迅速扩大规模。另外还可以采取与外资合作的方式,开展合资或合作经营,借助外资的优势,取得利润,增强自己的实力。
(三)通过营销创新,加强客户期望管理
零售企业要通过外部营销手段,有效影响顾客期望。根据自己的产品定位,企业可以利用传统的营销活动向顾客作出明确的功能、情感和社会价值承诺。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工作人员、营业设施的设计和布置以及服务过程本身来影响顾客期望。例如,企业可以通过高档的建筑装修,向顾客传递高功能价值和高社会价值的信号;通过礼貌的工作态度和温馨的营业环境,向顾客传递高情感价值的信息。企业要避免过度宣传,以免使顾客产生超过企业绩效的心理预期。顾客期望对顾客感知价值有着很大的影响。如果企业承诺过度,顾客期望就会被抬得过高,所感知的顾客价值就会下降。即使客观来说,顾客体验到的价值可能很高,但由于他们的期望更高,两者间就形成差距,从而降低了顾客感知价值,更有可能造成顾客的不满意。过度承诺、过早承诺,都会使企业为提升顾客感知价值所做的努力大打折扣。因此,企业要避免做出不切实际的承诺。就实践而言,将顾客期望控制在相对较低、但足以吸引顾客的水平,也有利于企业游刃有余地处理顾客关系,从而提升顾客感知价值。
(四)加强零售企业的品牌建设,强化“民族品牌”
品牌战略是培育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没有品牌战略,零售企业就难以形成持久的核心竞争力。塑造良好的品牌,有利于降低顾客的购买风险,增强购买信心,有利于保证商品的质量,形成企业经营特色;有利于培养顾客认店购买的忠诚,有利于降低流通成本,取得规模效应。而且,个性鲜明的品牌可以使顾客获得超出产品功能之外的社会和心理利益,增进顾客对产品购买的信任感,消减顾客购前难以估测的金钱、社会和安全的感知风险,甚至顾客感知的价值就是企业品牌本身。因此,优良的品牌有助于提升顾客的感知价值。
参考文献:
1.梁海红.基于顾客价值的服务企业竞争优势分析[J].商业研究,2006(3)
2.资源性进入壁垒。保险业的资源包括客户资料、营销网络资源、保险人才(包括精算、理赔、展业、,经纪、公估、保险资金投资等各类人才)资源、保险信用资源、本土文化资源等。
3.技术、信息等经营性壁垒。保险经营中的技术壁垒包括网络信息应用技术、承保技术、保险营销技术、保险产品的创新能力、保险资金的运用水平等。
4.成本性壁垒。指在位保险企业与新进入者相比在成本方面的优势,也就是使潜在进入者增加进入成本和运营成本的因素。
5.消费者偏好形成的壁垒。在保险领域,保险企业的信誉、保险产品的内在品质、消费文化、广告宣传和促销手段等都会形成消费者偏好。
6.规模经济形成的壁垒。保险业是经营风险的行业,由于大数定律的要求,保险业存在最低经济规模要求。_般地说,最低经济规模越高,新进入者的初始规模如果太小就不能进入,而要达到最低经济规模就面临资金筹集、人才储备以及因规模增大、产品增加而带来的产品降价的风险等方面的问题。
7.市场容量壁垒。保险市场容量大,在位保险企业的竞争程度相对较低,对新进入者的排斥性就小,因为新进入者未必会使在位者的市场份额减少;市场容量小,在位保险企业之间的竞争程度高,在位企业就会担心新进入者夺走自己的市场份额,因此,在位者对进入者有较强的抵制倾向。
8.策略性壁垒。指在位保险企业为了抵制潜在进入和现实的进入而采取的不利进入者的措施,这种壁垒产生于在位保险企业的行为,在位保险企业通过可置信性的威胁如降低费率等可抵制进入。
9.必要资本量壁垒。由于保险业是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所以各国一般都对保险公司的必要资本量有较高的规定。
10.产品差别壁垒。产品差别是形成市场壁垒的﹁个重要因素,保险产品差异化可以为保险公司争夺和巩固市场、维持既有的市场地位提供优势,并防止潜在的进入者同在位保险公司争夺利润,保持和提高市场集中度,增加保险市场结构调整的难度。
二、进入壁垒与中国保险业竞争力
构成保险业进入壁垒的因素有:规模经济、资本准备金、行业特点、监管情况、法律障碍、沉淀成本、市场容量以及消费者偏好等方面的障碍。
从各国保险业监管的实践看,保险市场准入控制通常采用如下办法:一是规定准入条件,如一定数量的资本金、高级管理人员的品行和能力、从业人员从业资格、业务规划和再保险安排的合理性等;二是限制准入数量,一般来说,限制的程度取决于一个国家保险市场的潜在规模,已营业保险公司的数量以及保险业发展水平等;三是限制准入组织形式;四是限制经营区域范围,这往往取决于拟进入地区市场竞争程度、是否符合政府制定的地区发展规划以及政府监管机构的其他考虑五是限制经营业务范围;六是控制分支机构扩张。
一般地说,保险业的进入壁垒是与垄断力量相联系的。进入壁垒越高,市场的垄断程度越大,保险产品的价格越是偏离自由均衡价格,保险公司获得的超额垄断利润也越多。反之,进入壁垒越低,市场的垄断程度也越低。因此,保险公司产品的价格扭曲率和超额利润率间接地反映出了进入壁垒的高度。
保险业的进入壁垒具有正面和负面作用的双重性质,一方面进入壁垒引起价格扭曲,造成社会福利损失。另一方面进入壁垒又具有正面作用,具有一定高度的进入壁垒,可以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和产品效用,而无进入壁垒的完全竞争市场结构,虽然从理论上说可以达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但是它却是以资源配置效率的牺牲和产品效用的损失为其代价的。保险业的进入壁垒的正面作用具体表现为:
第一,完全竞争保险市场的前提条件之一是保险产品具有同质性,这种同质的保险产品显然不能满足投保人多样化的需求,势必造成社会产品总效用的损失。在通常情况下,保险产品差别壁垒越高,保险产品越具有多样化的异质性,其社会效用就越多。
第二,无进入壁垒的完全竞争保险市场的另一个前提是其市场结构以众多的中小保险公司为主体,而中小型企业是与规模经济相;中突的。特别是对于规模经济显著的保险业来说,受大数定律的要求,如果相互竞争的中小型保险公司充斥市场,其结果只会降低行业效率。因此保险业进入壁垒的存在,可以阻止低效率的小企业进入保险市场,提高保险业集中度,从而获得规模经济收益。
第三,企业进入或退出保险市场,其实质就是资源重新配置的一种形式。通常资源配置成本与资源转移频率呈正相关关系。保险业进入壁垒的提高,使潜在企业进入市场难度随之增大,只有实力强大、承保技术力量雄厚的企业才有能力超越障碍进入保险市场。这些企业进入保险市场后,在经营活动中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从而大大降低了资源重新配置的成本,提高资源配置的净收益。
保险业的进入壁垒的直接效应就是限制进入,阻止潜在进入者的竞争,由此推知的间接效应有:
1.影响保险企业数目的增加,直至影响保险供给能力的增加。如果保险需求不变,则会使保险价格(费率)提高。
2.如果保险业的边际成本不变,或边际成本增加速度小于保险价格上升速度,则行业利润率提高。
3.由于进入壁垒限制了潜在竞争者进入,减少了保险市场中保险企业的数目,这就提高了保险业的集中度,并且增加了行业中大企业强化市场势力的可能,从而易于形成垄断性的保险市场结构。而垄断的结果会减少社会福利,因而帕累托效率无法实现。
4.进入的威胁会使在位者的X非效率状况得到一定改善,进入还有助于保险企业的创新和新的营销技术的扩散。但由于进入壁垒的存在,会助长在位保险企业的X非效率,不利于创新和技术扩散。
中国由于对保险市场实行严格市场准入控制的政策,导致了保险市场的高进入壁垒和高度垄断,因此,为提升中资保险业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降低进入壁垒,进一步对外资和民营资本开放保险市场。
三、建立良好的保险市场准人机制
1.把握好保险业进入的“度”。
保险业是高风险的行业,对从业机构的资质要求很高,因此,需要实行严格的登记注册制度,以阻止不具资质的保险机构进入保险市场。我国刚刚加入世贸组织,如果对保险机构登记注册把关不严,则资金不足、管理不力的保险机构就会进入保险市场,难免日后出现问题。因此,要对保险机构的市场准入严格控制,认真审查申请者的业务规划、资本金来源的性质和充足性,股东、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是否合适,管理和内部控制是否健全等。
考察世界保险市场的现状不难发现,真正能够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的保险只有两类:一类是实力雄厚、多角经营的大型保险公司和保险集团;另一类就是专业化的小保险公司,它们专业性强、经营灵活。目前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平衡,保险市场的需求多种多样,不仅需要发展大型保险公司,更需要培育众多的中小型专业化保险公司。为此应鼓励专业化的中小型保险公司进入保险市场。
我国多年来对保险业实行高进入壁垒的政策,加入世贸组织后,为了体现保险业进入政策上内外资国民待遇的平等性,在对外资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的同时,保险监管部门也逐渐降低了中资保险公司的进入壁垒。但在降低保险业对中外资进入壁垒的同时,一定要把握好进入的“度”。如果进入不足,会使保险市场缺乏竞争性,在位保险企业的经营效率也难以提高;如果进入过度,则会导致恶性竞争,减少或消除保险公司的合理利润空间,整个保险业会由于偿付能力不足而陷入经营危机。因此,应该维持保险业适度的进入速度。
2.在我国保险业中引进民营资本。我国加入WTO后,保险市场向外资开放的规模不断扩大,外资保险公司在某些方面享有“超国民待遇”,随着加入世贸组织保护期的结束,外资在其他方面也逐渐享有“国民待遇”。然而,我国对民营资本进入某些行业却存在一定程度的“所有制歧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民营资本相对于国有资本进入保险业的门槛过高,行业垄断和歧视性的政策仍然存在;二是保护民间投资的法律规章不健全,民营资本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加入世贸组织后,在保险业中民营资本应享有“国民待遇”,保险业在向外资开放的同时,也应向内资中的民营资本开放。在我国保险业引进民营资本有以下意义:
(1)民营资本能够优化保险公司的股权结构。引入民营资本是我国保险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途径,民营资本在产权制度上的优势及我国保险业不合理的市场结构,都为民营资本进入保险业提供了较大空间。通过股本私募形成的民营资本参与的多元化股权结构,具有激励相容和自我约束等特点,这必将有利于保险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
(2)民营资本进入有利于完善市场体系。国有保险公司目前在中国保险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2002年,中国人保和中国人寿分别占财产险和寿险市场份额的70%和56%,中国再保险公司仍然独占国内再保险市场。尽管新成立的股份制保险公司以其较快的发展速度和灵活的运营机制对保险业产生一定影响,但从市场结构上看这种影响还不明显。近几年中国保费收入增长较快,这正是吸引外资和社会资本进入保险业的主要动因。目前民营成分较重的平安保险、新华人寿和华安保险占有23.4%的保险市场份额。按民营资本所拥有的公司相应权益计算,民营资本已占保费收入的7.4%,如果加上民营控股的民生人寿保险公司和东方人寿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这一比重应大大提高。
民营资本进入保险市场,将进一步推动保险业产权制度、保险技术、保险产品等方面的创新,实现股权结构的多元化,促进竞争并增强保险公司活力,有利于保险市场体系的完善。
(3)民营资本进入保险市场有利于提高保险业的国际竞争力。民营资本进入保险业通过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的提高,可以提高中国保险业的效率。民营资本对风险控制非常关注,有利于降低保险业风险和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从而促进健全的保险市场竞争机制的形成和竞争力的提高。
目前,保险业应坚持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并重的原则,为民营资本进入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平台,要从产权制度和经营制度上彻底消除对民营资本的歧视,改革以往试点、组建、审批的做法,坚持市场化的进入原则。对民营资本进入保险市场可采取多种方式,例如,参与新设立的保险公司、受让保险公司国有股权、增资扩股时参股保险公司以及直接组建民营保险公司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