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15 01:55:5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高校英语教学,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互联网的普及促进了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各种信息资源的交流、共享和传播,而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的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移动通讯技术的日新月异又带动了互联网上信息资源的整合,为各行各业的人们展现了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全新发展视角。因此诞生了意在将不同的传统行业发展与互联网技术进行融合和创新的“互联网+”的全新思维模式,并且正在渗透到包括所有社会生活与经济活动当中。
一、高校英语传统教学的局限性
我国的高校英语教学通常做为学生专业教育的基础课程的一部分,意在提高学生对这一国际通用语言的应用能力,有助于学生根据学习和未来的工作或科研活动需要实现信息的交流,也能够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和拓展学习的视野。但是由于高校的教学时间安排十分紧密,留给英语教学的时间通常只有一周两个课时。因此教师与学生仅有每周两次的课堂教学时间能够进行互动交流,教师除了讲授课本要求的教学内容,很难抽出时间为学生答疑解惑和带领学生进行足够多的会话练习,所以学生对于教学内容当中的新的语法和生词的掌握和运用往往达不到应有的熟练程度。另外高校学生原有的英语水平差距明显,而且一名高校英语教师负责的所有班级的学生加起来一般会在百余名以上,所以教师很难把握每一名学生的具体学习需求并给予精确的指导,因此很多学生在高校英语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得不到最亟需的帮助和指导。基于以上两个方面的状况,高校英语的传统教学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不利于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传授英语知识,而学生也无法通过教学活动有效的提高英语的应用水平。
二、“互联网+”思维模式带来的高校英语教学改革契机
鉴于高校英语传统教学方式的局限性,进行教学改革已经是高等教育界的共识。并且面对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知识和教育领域不可逆转的影响和发展趋势,围绕互联网技术探究和实践新的高等教育模式是教育工作者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而“互联网+”的思维模式下教学资源和知识服务的开放性以及基于互联网的无线通讯、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普及,给高校英语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探索依托网络通讯技术、丰富的共享教育资源和开放的网络教学环境,来解决困扰高校英语教学的典型问题。
三、“互联网+”思维模式下高校英语教学实践探究
(一)利用互联网资源对高校英语教学内容进行创新
创新是“互联网+”思维模式下不同行业实施改革的共同核心,基于互联网带来的信息资源全天候、无国界的交流和传递渠道,并且利用互联网上存在的开放性知识和技术资源,个人或者企业、团体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创造出更具个性化的产品或者服务,满足人们日益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创造需求与发展目标。而在教育界利用互联网做为信息沟通渠道,把教学资源整合并通过网络实时传递的方式或者建立网络教育平台,开展远程教学已经是非常普遍的做法,给了学习者更加便利的时间选择和教学内容的选择权。高校的英语教学内容应当借鉴远程教学模式,围绕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和目标,在运用互联网建立教师和学生之间多元互动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增加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教学内容,弥补课堂教学时间限制下口语训练和实践交流活动不足的问题,让高校学生能够真正具备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二)以互联网为基础的高校英语教学方式改革
传统的高校英语教学仅限于课堂授课,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主要讲述新的知识点和带领学生做一些口头练习和解答部分习题,真正与学生深入探讨学习问题的时间非常有限。而在高校多学科的课业压力下,学生课余时间也很少用在英语学习方面。并且由于高校教师和学生在课余时间很少有机会能够见面,因此即便学生和教师有增加互动的意愿也很难实现。而在高校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基于互联网的校园网络平台成为了学生、教师以及教学管理部门进行信息交流的主要渠道,并且个人智能终端的普及又提供了公共网络平台等多种联络方式,给英语教学方式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1]。在实践教学中以组建社交群组的方式和建立英语教学网络平台,将教学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并且推送到网络平台,能够让学生根据需要在任何时间选择学习,并能直接与教师或其他同学交流学习,有效的解决了高校英语教师和学生互动时间不足的问题。
(三)整合互联网带来的优质教学资源实施个性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7-0004-02
一、前言
在高校英语教学当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水平,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不断培养学生对自主学习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向学生灌输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并在课堂中帮助和指导学生对文化进行学习,激发学生对文化学习的热忱,促进学生文化学习能力的提高,使得学生能够掌握英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简析高校英语教学的现状
尽管近几年来高校英语教学在不断进行着改革,但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首先,在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国家对教育干涉过多,全国实行统一路线,由教育部门统一规定各个学校的教学总纲和教学内容,然后再让当地各个学校进行执行。尽管新课改理念要求和鼓励教师采取科学的教学模式来进行讲课,但是很多高校教师为了尽快完成这些教学目标,通常仍然会延续传统的集中填鸭式教学手段来讲授英语,师生之间不平等的关系仍然未被打破,学生仍然是十分被动的接受知识,而且大多都是死记硬背相关知识和理论,对文化教学的力度投入明显不足,很难真正提起对英语的兴趣,课堂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其次,与高中英语相比,无论是词汇量,还是语法写作,在高校英语学习中都有较大的难度,特别是在文化交际的学习方面,很多高校学生仍然难以完全摆脱高中英语教学模式的影响,很难一下子适应高校的英语课堂,由于缺乏对英美文化的足够认识和了解,导致英语教学质量难以获得提高,课堂的效果不是很理想。
三、高校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所存在的不足
1.教师对文化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对文化本质的认识不足、理解不深,教学模式也主要是以教师单纯的讲授理论知识为主,教师对语法和词汇的解释过多,而对于文化的教学,也仅仅是通过讲授翻译以及词汇来帮助学生进行简单的文化了解,学生只需通过与文化相关的文化材料来对词汇进行学习,以便能够理解这篇文化文章的汉语意思,尽管教师很重视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但也只是停留在对学生词汇和翻译的讲解上,对文化层面涉及的内容很少,对于文化思维模式的训练在文化教学中的应用却明显认识不足。
2.教育改革不彻底,未起到实质性作用。原有的传统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发展,改革势在必行。然而在高校英语的教育改革过程中,尽管已经逐步重视起文化教学的地位,但是并未对高校英语教育起到很多实质性的作用,学生文化素养和文学能力并没有得到明显提高。很多学校没有充分研究高校英语课程的具体教学情况以及所存在的优势和不足,而是直接的追随改革潮流进行文化教学的革新,使得文化教学改革仅仅停留在表面,仍然和传统的教学方式相互穿插着进行,并没有完全改变文化教学严重滞后的不良现状。
3.教师缺乏足够的文化教学技巧和策略。尽管国家加大对高校英语教育的改革力度,不断提倡新课程新理念,然而在高校英语文化教育中,许多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仍然比较落后、陈旧,文化策略和文化技巧明显不足,达不到由于经济快速发展所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再加上现在学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为了避免教师资源紧缺,忽视了师资力量,导致教师教学水平良莠不齐,从而直接导致教学质量严重下降,学生的文化能力也得不到很好的提高,给高校英语文化教学的继续发展带来严重的后果。
四、高校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实施的有效策略
1.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在高校英语文化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每个学生对于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均存在差异,因此我们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身心发展水平,同时学生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对课堂内容的接受度和理解度也不尽相同,只有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并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对课堂进行层次性教学,才能真正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
2.创设适合的文化教学情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在高校英语的教学中,问题情境能否合理高效的创设对于文化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需要教师与学生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教师通过研究创设出符合高校英语文化教学设计要求和教学内容的问题情境,并把学生逐步引入到这一情境中,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思维能力。
3.文化讲解的衔接要合理,充满趣味性。英语教师单单会讲词汇和语法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满足文化教学的要求使学生能够较好的理解文化知识,还需将文化讲解进行衔接,保证课堂充满趣味性。试想如果教师只是按照教学目标对文化进行生硬的讲解,便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甚至昏昏欲睡,大大降低了对文化知识的吸收和理解,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学生都比较偏爱有逻辑性、环环相扣令人激动人心的文化课,这样可以加深对文化的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应用好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文化知识。因为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学生进行英语课外学习也是一个获取知识的手段。高中学校会开设一些研究性学习类型的课程,此类课程强调学生主动去探究知识。所以,此课程对于强化学生跨文化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5.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发校本课程进行文化教学。不但要师生应用好课本,同时还需要学校根据本校情况来开发校本课程,使教师能够在课堂上对于各国文化具有的传统性能够很好的把握。开发校本课程需要师生注重积累知识,收集相关文化情况,并且结合学生学习情况进行。
五、结语
总之,英语已经成为国际交流的通用语言,能否具备足够的沟通能力,灵活的使用英语进行交流是英语人才必须学会的技能。在高校英语教学中,一定要加强对文化教学的重视,鼓励学生积极学习和了解英美文化,以便减少因为语境和文化不同而造成的错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忱,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二、强化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意义
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离的两个部分,在语言中,既包含着民族文化历史,又是对现实世界的真实反应,任何一种语言的产生、表达都是在相应的文化背景下,也就是说在学习、应用一种新的语言时,必须深入了解这种语言的文化背景,这样才能准确的用该种语言表达出相应的意思。在英语语言中,涉及到很多典故、历史故事、名言,也涉及到英语国家的历史、政治、社会状况,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必须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学会从英语使用者的角度去看待事物、了解世界,才能准确的用英语将自己的观念表达出来。也就是说,在英语教学中,通过文化教学,能引导学生准确的使用应用,克服学生学习英语的障碍,极大的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因此,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强化文化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高校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实施途径
1.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文化素材
从当前的高校英语教材编写情况看,大多是“结构―功能”模块,而在每一个模块中,都设置有相应的主题、交际功能项目,同时在各个模块中,体现的文化内容是有所差异的,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勤于思考,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文化素材,将文化教学纳入教学目标中,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文化教学。同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灵活的将文化渗透在教学的环节中,如教师在讲解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时,教师可以适时的为学生讲解一些其他英美文学,社会文化背景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安排相应的文化对话练习或者文化写作,在提高文化教学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开设英语文化讲座
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情况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应的英语文化讲座,如根据教材中的英语诗词,开展英语诗词欣赏活动,在英语文化讲座中,教师不需要安排特定的语言知识任务,要着重为学生讲解英语国家的相关文化习俗,引导学生了解英语诗词背后的文化含义、文化背景等,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掌握诗词的英语表达方法。英语讲座应该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主,在实际操作中,要注重英语文化讲座的学术性、趣味性,要让学生在了解英语文化过程中不会感觉枯燥,这样才能全面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英语文化学习中。
3.寻找英语文化教学切入点
英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文化教学时,可选取的切入点为词汇、习语和礼仪习惯等方面,(1)词汇,教师要指引学生理解词汇的含义,因为英汉在词义上不是相互对应的,应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便于真正理解文意。教师着手于词汇能很好的解释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还能有效避免学生望词生义。(2)习语,习语的文化特征较强,是语言发展的结晶,学生若能掌握习语不仅能很好的掌握语言还能学到一定的文化,进而更进一步的了解英语名族的文化,提升自身语言交际能力。(3)礼仪习俗,不同民族受文化的影响礼仪习俗也不一样,很多人自以为然的认为汉语中的请就是英语中please,但一些场合不能用please,如进门时,应该用Afteryou。因此,教师应结合教材中的内容为学生讲解礼仪习俗,便于提高教学效果。
4.丰富英语活动的开展
(一)“中国英语”(ChinaEnglish)所谓“中国英语”,是指“以规范英语为核心,表达中国社会诸领域特有事物,不受母语干扰,通过音译、译借及语义再生诸手段进入英语交际,具有中国特点的词汇、句式或语篇。”可以看出,中国英语是英语的一种区域性变体,是全球一体化、文化大融合的必然产物。例如2013年9月,英国科学家曾公布一项新成果,说食盐增加高血压风险或许不是绝对的,因为虽然其中的钠离子会增加高血压的风险,而氯离子却有利于降低高血压患者的死亡风险。在这项成果时,科学家在论文题目中用了“YinYangEffect(阴阳效应)”一词。选择一个词来阐明这种思辨的哲学关系,中文的“阴阳”无疑是最佳选择。
(二)“中式英语”(Chinglish)所谓“中式英语”,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和使用者由于受母语干扰和影响,硬套汉语规则和习惯,在英语交际中出现的不合规范或不合英语习惯的畸形英语”。因此,在过去又叫“洋泾浜英语”,即极其不地道、套用中国语言习惯的、运用中国语言思维的蹩脚英语。例如说“欢迎您光临学校”,本应该是“Welcometoourschool”;如果说成“Welcomeyoutoourschool”,那就是中式英语。显然,中国英语应当加以研究和发展,而中式英语却是要在日常教学中努力让学生们加以避免和摒弃的。
(三)“中国英语”在英语世界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来的大量新词语为“中国英语”注入了新的活力。例如“thehouseholdcon-tractsystem”、“achievethegoalofcommonprosperity”和“beresponsibleforone’sownoperationdecisionsandbeheldresponsibleforone’sprofitsandlosses”这三个英语短语分别脱胎于汉语“家庭承包经营制度”、“达到共同致富的目标”和“自主经营与自负盈亏”。下面这个例子是《北京周报》报道的总理2003年一次接受《华盛顿邮报》总编采访时的一段话的译文,可以说是较为典型地体现了中国英语的特点:“Wehavedecidedonanimportantpolicyandthatis:Publicownershipwillbethemainstayandmultipleformsofownershipwilldevelopsidebyside.Tosumup,wecanusetwo‘unswervingly’todescribethis;Wewillunswervinglyencourage,supportandguidethedevelopmentofthenon-publicsector,theprivatesectorincluded.”在这段话中,涉及到中国所特有的一些概念如“Publicownershipwillbethemainstayandmultipleformsofownershipwilldevelopsidebyside.(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hedevel-opmentofthenon-publicsector,theprivatesectorincluded(包括私有制、个体私营在内的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固然具有强烈的中国特色,而“wecanusetwo‘unswervingly’todescribethis(我们可以用两个‘毫不动摇’来描述)”则更是典型的中国式表达方式。由上可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随着中国国力的持续增强和对外影响的不断扩大,富有中国特色的词语和表达方式将会越来越多地进入到英语中,中国英语势必会成为英语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二、“中国英语”的形成类型与原因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频繁,除了经济交往、政治交往和外交交往以外,还大力开展了更深层次的文化交往。在国际交往过程中,各个民族的语言不可避免地要借鉴、接受、吸纳其他民族语言的现象。其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一是原语中某些词的语言和语义以目的语的语形或直接以原语语形进入目的语。例如汉语中的“功夫”、“豆腐”、“风水”等词以汉语拼音或其他注音形式进入英语,就有了“kongfu”、“doufu”、“feng-shui”等几个英语词语。二是原语中某些词语的语义直接进入目的语中。其中有些属于目的语的概念缺位,例如汉语中的“扶贫工程”,进入英语里就有了“Anti-PovertyProject”的英语说法。另外一些则属于可以让目的语使用者理解更为直接、更为形象地表达。例如汉语中“软着陆”进入英语就有了“softlanding”的说法,当然它比原意(飞行器等地面的软着陆)又多了一层意思,指政府所采用的柔和式、渐进式的经济调整策略或行为。上述语言现象清楚地表明,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特别是电脑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以及交通运输手段的迅猛发展,加上全球一体化的时代潮流,不同种族或民族出现了相互了解、理解并吸纳彼此文化传统的趋势,这种趋势使得整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出现了“文化趋同”现象,而“文化趋同”现象自然就导致了语言的交融。语言的交融现象出现在各个民族的语言中,不可避免地要借鉴、接受、吸纳其他的民族的语言,因此,“中国英语”的出现绝非偶然,而是时代、世界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出现有利于全世界和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也更有利于“中国英语”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广泛的认可与传播。
三、对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一)新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翻译题型中的“中国英语”自2003年12月考试起,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翻译部分由原单句汉译英调整为段落汉译英,翻译内容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题材,文章长度四级为140-160汉字,六级为180-200个汉字。四级的样题是介绍中国的剪纸艺术,六级样题是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从国家四六级考试委员会给出的样题的选材可以了解到,作为大学英语教学风向标的四六级考试,开始把“中国英语”纳入到对全国大学生英语测试的普查范围之内,这就对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新的挑战。因此,民办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开始高度重视“中国英语”在教学中的应用,重新审视以往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等,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行存在的问题1.在教材上存在的问题。在教材的选择上,内容陈旧,形式单一,只重视语言知识的输入,而忽视语言技能的输出,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学生缺乏学习英语兴趣,费时费力,学习效果不明显,根本不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既不能有效地接收、吸纳外来知识,也不能将本国文化知识传播发扬。2.文化教育上存在的问题。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知道面包、三明治、披萨饼如何用英语表达,但被问及早餐吃了什么时,却不知道如何回答,因为课本及老师几乎都没有教授涉及馒头、豆浆、油条等词汇如何用英语表达。时下中国的青年一代十分热衷于西方的节日,对于西方节日、风俗习惯如数家珍,而中国某些节日的传统习俗却正在被忽视、被遗忘。因此,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缺失,是在文化教育上存在最突出的一个问题,这也是导致学生学“哑巴英语”,无法正确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的罪魁祸首。
(三)将中国文化与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育结合起来针对四六级考试翻译部分的改革以及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对“中国英语”的研究与探索,得出以下几点启示:1.在教材的选取上适当增加对中国文化知识,尤其是传统文化知识的篇章内容,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内涵文化提供生动鲜明的材料。在语篇教学中,我们不但要让学生把握文章的内容主旨,学习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技能,还要引导他们随时随地挖掘其中的文化信息,使学生在习得语言的同时,拓展自己的文化视野。2.加强学校、教师对待“中国英语”的重视程度,学校和教师应该利用多元渠道与途径,传授中国文化知识的英语表达。例如报刊、杂志作为大众传媒在报道新闻的同时也传播了文化,甚至对文化和潮流都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报刊、杂志所使用的英语是现代真实的英语,报道的题材包罗万象,反映国家民族的社会状况、生活风尚、价值观、道德行为准则、风土人情、精神面貌,以及政治经济发展,这些都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利用订阅ChinaDaily,ChinaToday,21stCentury等报刊、杂志,鼓励和培养学生学习“中国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实现灵活的语言输入,展示鲜活的语言文化。3.帮助学生创设有中国文化语境的对话。建立学生语言交流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开口说英语的兴趣,可以设置特定的交际语境,通过课堂对话、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记住相关的交际用语,传授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灵活选用适当的训练方法,鼓励学生进行双边或是多边的言语实践活动。4.提高学生的中国文化意识。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不可分离,作为世界上英语学习者最多的国家,在学习外国语言文化的同时不要忘记中国语言文学,不能只知西方的情人节,而不知中国传统的“七夕”。要培养学生懂得“中国英语”是以规范的英语为前提,是国际英语大家庭中的一员,既丰富了英语语言体系,同时也更好地传播了中国的文化、中国的思想,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中国更好地走向世界。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5.040
Strategies to Improve Oral Ability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ZHAO Chao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of Baotou Teachers' College, Baotou, Inner Mongolia 014030)
Abstract With the spee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integration process, English i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can't make without language, if students can speak fluent English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students' future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So, for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the students speaking ability is the most important, is the goal and direction of English courses. In this paper, the importance of English as the starting point to the ability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poken English teaching in-depth analysis, and proposed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strategies to improve speaking ability.
Key words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oral ability; training strategy
1 英语口语能力的重要性分析
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一直缺少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英语语言的交际人才,这样的人才资源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非常重要。不管语言知识学得多好,只有通过口语交际表达出来,才能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然而目前我国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普遍较差,很多学生不愿意开口讲英语,甚至无法用英语进行自我介绍。然而从本质上讲,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并不是英语教学的全部内容,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交流中才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所以,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让学生不仅会“写”,更要会“说”,从真正意义上告别“哑巴英语”时代。
2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2.1 口语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在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侧重于学生对书面知识的掌握,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具体体现为:首先,英语口语课的学生缺勤率要比其它基础课程高。笔者以本校2013级的六个班级为样本,对学生们在英语基础课和口语课的缺勤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其结果表明,英语基础课的缺勤率是3 %,而口语课的缺勤率高达9%。为了进一步查明学生缺席原因,笔者对六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查访问,虽然原因多种多样,但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基础英语课对自己的过级考试具有较大的影响,理应受到重视。其次,有些大学也未对英语口语课予以足够重视,如课时较少、设置面相对较窄等等。通常情况下,大多数学校都是针对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口语课,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则基本不设口语课。此外,绝大多数学校在口语课课时的设置上都要少于基础课,一般英语基础课每周6个课时甚至更多,而口语课只有2个课时,最多也就4课时。还有一点原因,就是口语课对硬件设备及教师素质都有着较高的要求,而大部分学校在这两方面都存在各种不足。
2.2 缺乏协作的口语课堂学习环境
生生协作和师生协作是协作英语课堂不可缺少的两方面特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主要表现在学生之间可以相互沟通、交流和讨论,或者就某一学习任务进行分工合作。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的协作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个是互动,一个是配合。要想让口语教学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必须以具备良好的师生协作和生生协作为前提。就当前现状来看,大学生英语口语整体水平较低,根本谈不上英语交流或讨论,老师在英语课堂上也很少组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口语协作活动。与此同时,老师与学生的协作在当前的口语课堂上也效果欠佳,一方面是老师习惯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另一方面学生的口语水平与老师的教学进度相脱轨。
2.3 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过于陈旧
注重书面能力,轻视口头能力的传统教学理念严重束缚了当前英语口语教学的发展。在传统的语言教学过程中,老师侧重于传授书面知识,语法和词汇,学生们每天面对的都是抄不完的板书和记不完的笔记。因此也造成了当代大学生只会写、不会说的哑巴英语现象。
2.4 师生角色定位过于传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师生地位悬殊,即便到了现代,受几千年封建文化影响,师生地位不平等现象仍比比皆是,这就导致师生角色定位不合理,无法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而造成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形同虚设。师生互动对口语课教学成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缺少师生互动的口语课教学必然无法实现教学目标。同时,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不合理定位,也会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紧张、畏难情绪,从而影响学生对口语学习的兴趣。
2.5 高校英语教师的口语水平和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执教水平和能力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有着直接影响。然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受教育经费、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影响,教师的执教水平和能力都需要进一步提升。目前,国内多数院校的口语教师基本都没有出国深造的经历,这就导致口语教学带有浓厚的“中国味”,同时一些教师不注重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更新自己的认知体系,从而导致课堂内容空洞无趣,无法促使学生对口语学习产生兴趣。
3 高校英语教学中口语能力提高的策略
3.1 加强口语学风建设
单靠一种学习方式是很难学好英语口语的,尤其是单纯的啃书本式学习,更是达不到提高口语水平的目标。对于口语学习者来说,找到学习伙伴,通过对话、讨论等方式一起练习口语是最佳的学习方式。同时在互相学习过程中,还可以互相指出口语表达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养成良好的口语学风,让口语爱好者聚在一起练习,共同成长,共同进步。而对于教师来说,良好的口语学风会激发他们上课的热情。当口语学习在班级甚至学校中形成一种好风气时,学生就会喜欢上口语课,重视口语课,口语课的出勤率自然会提升。除了课堂外,学校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一些口语实践活动,如英语角、英语沙龙、演讲比赛、辩论赛等,以补充口语课堂教学,在全校内形成良好的口语学习风气。
3.2 建立协作的口语课堂学习环境
一直以来,传统口语授课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要改革这种授课模式,建立协作的口语课堂,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树立自主学习意识,并积极与教师建立良好的关系。鼓励教师积极寻找各种素材,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让学生从中体验,寻找学习伙伴,共同进步,相互交流,不断提高口语水平。其次,在模拟真实的“大环境”中,鼓励学生互帮互助,建立学习共同体,当遇到口语难题时,通过集体智慧共同解决。学习共同体即专家、教师、学生聚在一个模拟真实的环境里共同学习、交流,然后互帮互助、共同进步。教师在口语课堂学习共同体中扮演着“专家”的角色,对于一些问题或不足可提出建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并进行反思和总结。另外,在口语课堂讨论或其它口语活动中,教师还可以扮演“朋友”的角色,成为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形成一种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从而提高英语口语教学的效果。
3.3 建立“说出来光荣”的课堂教学模式
鉴于很多学生碍于面子羞于表达,教师要积极给予学生鼓励和鞭策,引导学生多说、勤说。每个人都渴望被表扬、被肯定,大学生也不例外,所以教师要经常对学生的发言给予足够的评价。并建立一种“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的评价模式,深入学生心中,激发学生兴趣,并在英语课程期末成绩中体现出这种评价模式的重要性。
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口语课堂上自由发言、自由展示口语才能,对于学生口语中的错误不要急于纠正,而是要表扬这种勇于“说出来”的行为,这样一来,其他同学就不会有压力,就会自由发挥,口语课堂就会变得轻松、活跃。同时,在每节口语课堂结束前,要求教师有针对性地就本节口语课需要掌握的词汇、语句、知识结构、场景等进行汇总,以指引学生课后如何进行练习,通过教师的归纳总结,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印象将更加深刻,更好地把握学习方法、明确学习目标,并从内心重视英语口语的课后练习。事实证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种“自由讨论发言―总结归纳―课后针对性练习”教学模式是非常有效的。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始终充当学习主体和活动者,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当的是“领路者”,只负责答疑解惑,学生再也没有畏惧心理,当遇到不懂之处会积极向教师求助,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轻松而又融洽的关系。
3.4 改革传统的师生角色定位
教师在传统教学中一直扮演着课堂的“主角”。其实,教师也不是“万能钥匙”,任何问题都能解决,不会犯任何错误,所以教师应放下姿态,从心理上、现实上接受事实,不断拓展知识面、充实自我。在一次重要研讨会上,著名教育家文秋芳指出:“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文秋芳老师还鼓励中青年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针对教学中的问题,要先从自身角度出发自主解决。另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意识到自身的“主人翁”地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自主学习意识,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多动脑,敢表达,善于沟通交流,当遇到问题时,本着尊重教师的原则,有理有据地向教师提出问题,并征得教师的意见或建议。
3.5 不断提高师资水平
各高校要重视提高本校英语教师的综合能力,多组织一些进修或培训活动,鼓励教师学习知识,提升综合素质。另外,各高校还应增加经费投入,为教师提供出国深造的机会,参加一些学术交流会议。创设良好的校园师资培训项目,既有助于教师综合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提升,还有助于在校园内形成一种良好的学术氛围。另一方面,教师应不断进行“充电”,更新知识。每个学校由于经济、战略、师资的不同而提供给教师的学习和进修机会也不同,所以教师要“内求”,积极寻找机会,不断提高综合知识水平。教师可以与外教合作,研究如何提高口语课堂效果,从而积累教学经验,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素质。另外,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仿真语言环境,然后在教中学,在学中教,使自身的知识结构得以提升和改进。同时,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生体验活动中,通过体验、参与、合作来提升综合素质和语言水平。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1-0028-01
引言
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应依据教材逐步介绍中西方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有意识地让学生了解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的差异,增强学生跨文化交流的意识。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现在随着“着重交际”教法的采用,教师们应意识到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还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胡文仲认为“‘文化错误’比语言错误更加严重,因为前者容易造成外国人与中国人之间感情上的不愉快”。因此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我们拿出一点时间,从素质教育角度出发,从西方文化入手,让学生感受东西方文化在意识形态、道德观、价值观、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上的差异,还要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语言表达习惯,从而掌握地道的英语,体会英语的真正魅力,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同时也会使大多数学生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要达到此目的,我们必须注意文化渗透教学。
一、大学英语教学文化意识培养薄弱探析
(一)教师对文化意识培养不够重视。由于受传统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和心理学的影响,大多数教师仍然把重点只放在学生的语言能力上,比如语音和句法结构。典型的教学模式是读和讲解词汇,分析课文和处理练习题。这种教学方法的结果是学生很快对英语产生了厌倦。另外教师也少有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接触交流的机会,所以对外来文化接触很少,了解非常有限。有的教师误认为学生可在以后的大学学习中学习文化知识,目前注重试卷成绩,忽略了对学生进行文化意识的培养。同时,由于英语教师的工作量大、压力重,也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注重对自身和学生的文化素养的提高。
(二)应试教育和母语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大学生学习往往把学习语法和词汇当做外语学习的全部;学习方法陈旧,见树不见林,注意力往往集中在词、句的理解上,而较少注意篇章;往往重视课堂上教师传授的知识而忽略自己的表达。当学生想表达时往往受到母语的影响,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尽管掌握了大量的词汇、语法知识,由于受母语思维定势、文化习惯的影响,在日常交际活动中,不自觉地把汉语的使用规则套用于英语,有意无意地将汉语的文化模式强加给英语,结果违反了英语的语用规则,导致错误发生。
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强化文化渗透的教学策略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强化文化渗透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阐释法。例如,红色是汉语中褒义最浓烈的一个词,例如“红红火火”“红榜”“开门红”等,还有婚礼上红装的新娘、庆功会上英模披红绸、戴红花,都表示了“喜庆、昌盛、幸福”;而英语中则大相径庭,用它来表示危险、发怒、禁止,如red alert(紧急警报)、red ruin(火灾)、see red(生气)、red flag(禁止)。
(二)情景对话法。如设置下面的对话场景让学生理解:让别人先进门或先上车时,不说“please”,一般都说After you;在餐桌上请人吃饭吃菜、喝酒或请人吸烟时,一般都用“Help yourself”,也不用“please”。这些点滴的知识就应从中学阶段开始积累。
(三)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手段集电影、电视、录音、录像、幻灯、摄影等功能为一体,用图形、图像、动画、音乐等各种信息刺激学生感官,使课堂教学形式生动,教学内容直观有趣,更能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为了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英语的氛围,老师应该注意收集整理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音、像等资料,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有针对性地展示英语国家的社交场景和交际过程,让学生能够间接地体会到英语在具体环境中的实际使用。
(四)实践法。组织课外兴趣活动,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例如开设英语角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学生学习的交际功能项目,虽然也得到了训练,但多是以 pairwork,group discussion等形式出现的机械性操练,离开熟悉的环境与人,学生能否灵活应变呢?老师应该创造课余时间开设英语角,给学生提供练习口语,进行交际的机会。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又有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潜能。
三、结束语
要培养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全面发展,首先要打破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注重语言学习的规律,避免封闭教学,进行全方位立体式教学,把教学重点从知识的传授转化为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鉴于种种原因,目前在此方面还存在着很多困难。因此,作为高校英语教师就如何帮助学生学习和积累相关的文化知识是我们面临的巨大任务。教师应注意将语言教学与文化知识教学同步进行,寓文化教学于语言教学之中,并持之以恒。总之,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牢牢把握住“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这一主导思想,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交际能力素质,使他们能够信心百倍地迎接今后生活的各种挑战。
【中图分类号】G640
综合英语是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综合训练技能的课程,也是英语专业的基础主干课程之一,在一、二年级阶段每周占6个学时。综合英语课程主要通过语言基础训练与篇章讲解分析,使学生逐步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了解英语各种文体的表达方式和特点,扩大词汇量和熟悉英语常用句型,具备基本的口头与笔头表达能力。在教学中,综合英语课应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理解世界的能力,吸收英语文化的精髓,提高文化修养为目的。
然而,传统的综合英语课堂多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学生忙于记笔记。在教学中,多强调模仿、重现、机械记忆等,这种传统教学法违背了英语学习的基本规律,也抹杀了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综合英语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综合英语教学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在教学中补充文化背景知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涵。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语言教学必然离不开文化教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跨文化交际,即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而学习语言。我们的学生在学了十几年英语后,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和中西方的文化差异,经常会在英语学习和英语交际中出现歧义误解、语用失误等现象。因此,很多英语教师已经意识到单纯的听、说、读、写训练,孤立的语音、词汇、语法教学与真正的理解英语和运用英语是不能简单等同的。他们或多或少都会在教学中补充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语言。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洞察力,让他们能够迅速而准确地理解英语语言信息中所包含的真实意思,体会中西文化的丰富内容,实现流利、顺畅的跨文化交流。同时在教学中,可以由易到难组织学生模拟情景活动,以各国的一些风俗习惯,或文学作品为剧本,让学生通过互动去体会外国文化,感受英语所带来的知识和快乐。
二、在教学中开展小组讨论活动
综合英语课堂上的小组讨论就是把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理论运用于实践的一种语言学习活动。这门综合性语言基础课包含了语音、词汇、语法、写作等各方面知识的教与学,再加上课文较长,练习内容较多,单靠教师逐词逐句的讲解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采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既可促使全班同学都参与课堂活动,还可以保证课堂的时间利用率。学生在交互协作中激活原有知识的旧图式结构,共同完成了对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并且通过共同探讨得到了更多的输入,提高了生成性学习的能力。小组讨论的内容可以涉及到理解课文大意、解决课文语言点和课后练习等方方面面,教师安排学生以角色扮演、专题汇报等方式来展示协作学习的成果,并要鼓励其他小组对其提问、质疑,同时,双方也可以进行辩论。这种学习方式的积极开展有利于课内课外任务的完成。
三、组织课外活动,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英语课外活动可以分为常规性活动,如英语角、英文原声电影欣赏、英语跳蚤市场等,和竞赛性活动,如英美文化知识大赛、英文书法比赛、英语朗诵比赛、英语辩论赛、英语演讲赛、英语电影片段配音比赛、英语简历制作大赛等等。这些活动与每位学生都有关系,他们一般都会积极参与,这样就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增强了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通过开展这些课外活动,有效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营造了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创造了大量的口头语言表达机会,从而达到了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目标。同时,还可以组织教师开设一系列文化、语言、教学、科研类讲座,辅导学生参加各种全国学科竞赛,以便营造一个有利于语言学习的氛围,并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以上这些多姿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还可以锻炼他们的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他们之间的合作精神与宽容精神。
四、运用生动有趣的英语网站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Internet 不仅可以提供大量英语学习材料, 更是蕴藏着无数妙趣的地方。只要在搜索网站键入“英文趣味游戏”一词, 就可以得到十几个网址, 点击进入这些网站即可获得大量的趣味游戏。如,“英语之声”网站上有动画游戏, 学生在欣赏有趣的动画同时, 练习用英语编小故事和对话;“洪恩在线―― 轻松英语”网站上有“每日一句, 每日一练, 每日一笑, 每日听力”等等。教师如果能在课堂间隙穿插些英文小游戏就有趣生动的多了。还可从网络上下载一些音像资料, 如经典英文歌曲和经典英文影片等, 每两周至三周安排一次练习学习英文歌曲或观看英文影片。学习歌曲时帮助学生从中学习连读、略读、重读、节奏、语调、语流等技巧, 既能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又能达到语音训练的目的。观看有趣的动画故事片和英美经典影片, 要求在课余时间写出故事情节或观后感。学生可以广泛、直接地通过影视片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历史、风土人情、生活习惯以及语言的运用与表达。网络资源非常丰富, 对于学生来说, 上网不仅是一个提高英语阅读能力、扩大词汇量, 了解各国文化的绝好机会, 更重要的是, 上网让英语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而不再是一门学校安排的必修课。对教师来说, 网络既为他们提高自己业务能力提供了可能, 也有助于他们克服现用教材在量少、面小、陈旧和乏味等方面的不足。
五、结语
在综合英语课堂上,教师在整个教学环节中作为促进者、组织者、发起者,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习任务的趣味性、可操作性、科学性、交际性和拓展性,使学生能动地利用各种条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建构。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发挥综合英语课这门基础课、主干课在培养创新型英语人才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丰玉芳,唐晓岩.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
[2]胡壮麟.大学英语教程学的个性化、协作化、模块化和超文本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
[3]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文秋芳. 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国外外语教学,2002
在西部大开发中,新疆与国外的贸易交流、外事往来日渐频繁,这为新疆高校的大学毕业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挑战。
一、新疆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自2004年2月起,教育部推出新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将过去以阅读为主改为以听说为主。据此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三个层次。一般要求是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它对学生的听力、口语、阅读理解、书面表达、翻译能力、推荐词汇量分别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尤其注重听、说能力的培养。笔者调查发现,新疆高校的英语教学面临着一些相同的问题:一是生源的多元化,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听、说、读、写、译方面差距较大。二是教师的专业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现有的教学环境、设施、教材和教学理念均需改善和调整。
多年来,新疆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基本上为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语法翻译法是为培养阅读能力服务的教学法,其教学过程是先分析语法,然后把外语译成本族语,主张两种语言机械对比和逐词逐句直译;在教学实践中把翻译既当成教学目的,又当成教学手段。其教学程序大致如下:第一阶段,让学生熟悉生词,然后用英语的义释(Para-phrase)解释,并举出许多例句来精心比较和辨析各种意义及用法上的细微差别。第二阶段,围绕着这些重点结构和词语(习惯上称之为语言点Languagepoints)做大量练习以求加深记忆,并运用这些语言知识进行语法和翻译的操作。第三阶段,引导学生在掌握语言规则和词项的基础上进行表达,通常以写的形式。
语法翻译法重视阅读、翻译能力的培养和语法知识的传授,忽视语言技能的培养,语音、词汇、语法与课文阅读教学脱节。这使得新疆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受到严峻挑战,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能力和素质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灌输,忽视语言习得的自身规律,忽视学习者多方面的因素,学生虽然从课堂中获得了相当数量的语言知识,但语言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得不到发展。为了提高听说方面的技能,许多有经验的教师引入了一些新的教学手段如交际教学法。
二、交际教学法的引入
交际法(TheCommunicativeApproach)又称功能—意念法(Functional-NotionalAp2proach),是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的。它是以语言功能为纲,着重培养交际能力的教学方法,其主要理论依据是海姆斯(D.H.Hymes)的交际能力理论(CommunicativeCompetence)及韩礼德(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SystemicFunctionalLinguistics)。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对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首先进行了区分,此后,海姆斯提出了“交际能力”这一概念,与乔氏的“语言能力”相对立,是一种以语言功能项目为纲,培养交际能力的教学方法。
交际法认为:外语学习者都有其特定的对外语的需要,社会交际功能是语言文字的主要功能。外语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在特定社会环境中恰当地、得体地使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其主要特点是分析学生对外语的需要,以功能意念为纲以及教学过程交际化。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第一,以培养交际功能为宗旨。不仅要求语言运用的正确性,还要求得体性。第二,以功能意念为纲。根据学习者的实际需要,选取真实自然的语言材料,而不是经过加工后的“教科书语言”。第三,教学过程交际化。在教学中创造接近真实交际的情景,并多采用小组活动的形式,通过大量语言交际活动,培养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并把课堂交际活动与课外生活中的交际结合起来。第四,以话语为教学的基本单位。认为语言不是存在于孤立的词语或句子中,而是存在于连贯的语篇中。第五,单项技能训练与综合性技能训练相结合。以综合性训练为主,最后达到在交际中综合运用语言的目的。第六,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语言错误有一定的容忍度。鼓励学习者发挥语言交际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要为学生的交际需要服务。以语言功能为纲,根据学以致用的原则,针对不同专业安排“专用语言”教学。第八,主张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交际法博采众长,从当代语言学和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中获取营养,受到诸如社会语言学、人类语言学、功能主义语言学、语用学、话语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学、言语行为理论、语言变体研究直到中介语理论的影响。交际法是迄今为止影响最大、最富有生命力的外语教学法流派。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研究和实践使得交际法独领,教师从重视语言知识转为重视语言运用,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果。其优点体现在: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中,教学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学生感到学习轻松,没有焦虑感,并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说的机会和勇气。还可使学生之间相互得到配合,取长补短、互相学习。许多教师的实践证明,单纯运用传统的教学法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而交际法却可以弥补传统的语法教学的缺陷,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三、交际法在新疆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
时代在发展,即使某种教学法比较好,但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使之程式化,这种教学法也就停滞不前,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兴趣。
在新疆,许多学生接受的是教师用传统的语法翻译法来教学的,他们已经习惯了坐在教室里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语言点。如果采用交际教学法,学生们会感到很大的不适应。教师训练学生的交际能力———使学生能用英语进行交际,但学生又处于不同的层次,如果用这种新的教学法,有些学生会觉得在课堂上学到了一些东西;而那些发现没有什么东西值得记在笔记本上的学生,并没能理解交际教学法后面隐藏的东西,因此会感到迷惑,甚至不知所措。
交际法在新疆高校大学英语中的运用还存在着种种问题,例如,概念上的误解,缺乏深刻的分析和全面了解。从教学层面上看,交际法要求学生语言基本功扎实,教师有很高的外语水平和社会文化素养,很强的课堂组织调控能力,课堂人数少等,而这些条件在新疆大学英语教学中并不具备。
颜榴红认为:“我国目前的英语教材及教学设备等和真正的交际法教学要求有一定的距离,因此要尽可能选用渗透着现代英语教学理念与方法的教材系统的语法内容还是必要的,因为在母语环境下教授英语,语法教学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王晓静也认为,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交际法受到了教师素质、语言环境、学习时间、班级学生数、学生动机、学生生理和心理因素及测试模式等因素的制约。因此,把交际法尊奉为“最佳教学法”而过分渲染的做法是值得商榷的。交际法作为具体的外语教学方法和模式,必然受到诸如教师、学生、教材、情感、环境以及教学活动等各种各样实际情况的制约。
四、结论与思考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各种教学法都是一定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下的产物,无论哪种方法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都有合理的成分和可取之处,但又都有它的问题和局限”。片面强调交际法的人们曾抨击以语法分析为基础的传统教学法。但赞成把交际法原则引入我们的教学实践,并不是否定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忽视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是交际法的误区。
在今后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当注意以下问题:一是教师要把握好活动的难易度,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随时进行调整。同时,教师的课堂问题设计应反映学生的认知水平,要注意对字、词、句的识记和对课文内容的浅层理解并激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有话
可说,并乐于说。二是在纠错方面,教师可记住学生犯的错误,不要马上指出,应在学习后期有针对性地加强讲解和精确练习。
总之,在新疆特殊的环境下,交际教学法只有与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相结合才能发挥自身优势。
参考文献:
JACKC.Richards&TheodoreS.RodgersApproachesandMethodsinLanguageTeaching[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6.
目前我国高校英语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以适应时代需求为教学目标,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英语人才。分层式教学的提出符合学生对英语的基本诉求,有效缓解了我国高校英语教学难实施、难出成绩的局面。
1高校英语分层教学的含义
当前,我国高校英语教学采用班级授课,并以专业班级为实践单位进行英语教学。但事实是,每个班级的学生英语成绩参差不齐,存在差异性,尤其是同一个专业班级里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存在巨大差异,这对教师的授课造成一定的阻碍。若进行班级式教学,成绩好、成绩中等的学生能够吸收进步,但成绩较差者不仅无法吸收知识,反而由于缺乏自信更加畏惧英语课。基于这种情况,分层教学通过高校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并结合现代教学思维和高校学生对英语的熟悉度,对学生进行分层式教学,以适应不同水平的学生学习。通过科学合理的分层方式,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指导及具体考查。
2分层教学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特点
(1)既满足因材施教的传统,又能够展现现代教育理念分层教学的提出符合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的传统教学理念。教师能够依据学生不同性格特点和学习品性,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并传授不同的教学内容,从而达到分层教学的目的,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手段。相应地,高校英语教师也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在教学模式和内容设计上也要有所不同,此外还要控制教学语速。在期末评价考试中,结合学生实际吸收情况通过科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整体评价,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思维。
(2)促进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并改变教学观念高校英语教学进行分层教学能够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英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不同的教学和指导,以满足不同水平学生对英语教学的不同要求,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分层教学也要求英语老师必须突破以前以班级为集体进行英语教育的传统,突破同一模式、同一标准、同一方式的传统教学,既要满足因材施教的传统思维,也要与现代教学体系相融合。教师要严格按照英语成绩分层制度进行分层教学,不仅要精准地设计教学内容,还要科学使用课堂授课方式,服务到全体学生的同时重视每一位学生,从而加强教师对各个模块教学的认识,仔细研究教学,主动寻找合适的教学方式。
(3)积极鼓励并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高校英语教学实施分层教学,不仅满足了学生不同的英语基础,更突破了传统班级制教学模式。不同水平的学生在不同层次的班级进行英语知识学习,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差异化学习方式,彻底解决班级制授课中基础较好学生“吃不饱”、基础较差学生跟不上的现象。也正是由于这些差异的存在,学生才能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英语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都能得到提升。
3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做好分层教学的相关建议
(1)确立教学分层目标,做到科学合理分层在对教学进行合理分层后,才能依据分层基础进行学生教学分层,所以依据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分层,需要考虑以下几种情况:①根据学生的英语考试成绩进行分层这一情况的分层可以通过英语入学摸底考试来进行层次的划分,也可以依据高考英语成绩进行分层。例如某高校以新生入学英语成绩为标准,110分以上直接跳过大学外语(一)和大学外语(二)学学外语(三)。在分层教学中,要强调分层具有暂时性和流动性,以学期为限,根据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表现决定升降情况。②对不同层级的学生做出不同的针对性训练对于学习接受能力较差,比如高考英语成绩在75分以下,学习内容简单的基础较差学生,重点加强他们对词汇的积累,并养成习惯,完成基础的课程学习和日常交流,以此来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逐渐向英语成绩较好的集体靠近。针对学习接受能力稍好一些的学生,例如高考英语成绩在100分上下的学生,则是要加强他们的独立学习以及阅读能力,增强他们彼此之间的竞争交流能力;对于接受能力强、学习范围较广,也就是高考成绩大于110,直接学学外语(三)的学生,由于基础较好,老师在授课时要更加重视拓宽他们的英语学习视野,进一步增强他们的主动且独立学习能力,全方位传授听、说、读、写发展。
(2)落实措施,做好分层教学准备工作①备课分出层次高校教师要在听、说、读、写等方面依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方案设计,这也就要求老师在做教学预案时考虑到每个层级学生的实际需求。比如对于课文Howwebehaveiswhoweare,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只要求他们记住单词和基础语法;学习能力稍强的同学,则要求他们提前预习的同时标记出难以理解的词汇、语句;对于学习能力、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则可以要求他们进行自我学习,独立完成作业,教师只需要课堂上稍稍提点就能给基础好、接受能力强的学生以巨大帮助。这也就要求教师要做好三层预案,以应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做好预案的情况下加强英语教学质量,以实际教学状况为基础,将教学重难点分开剖析,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分层教育和教学指导,并做适度调整和解释,按照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英语功底进行教学任务选择,尽可能激发学生兴趣。②讲课分层进行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比如,对于高考成绩在110分以上的学生,要求他们熟练掌握课本知识的同时做到听说读写融会贯通;对于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应加强其英语阅读水平,而不止单单对课本内容进行学习,要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英语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加强他们英语能力的全面提升。所以,讲课时要注意分层教学,对成绩好的学生多讲解难点知识,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则要多进行基础知识的巩固和重复。③考核分层次要善于并优于使用鼓励的课堂小技巧,善于运用激励性词语进行鼓励且要重视课下引导。要依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试卷选择性制作,或者采用同一类试卷的同时调整奖学金奖励制度,按照实际成绩系数判断最终层次成绩排名。比如,对于高考成绩低于75分的同学,以多做英语习题为主,加强基础训练;对于高考成绩高于110分的学生,则应加强其综合能力的提升,通过鼓励和表扬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鼓励学生听英文歌曲、看美剧电影等。
4结语
总而言之,分层教学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有力实施和具体运用,比起传统英语教学,更能凸显现代教育理论体系,更有利于高校学生对英语的掌握和实际运用。此外,还能彰显学生的个性特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同时加强水平较差学生的潜在能力。分层教学以因材施教和现代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按照高校英语分层教学的实践特点,提出相关建议说明:第一,确立分层教学的分层设计并合理运用;第二,加强措施落实,做好分层教学实践工作。
参考文献:
[1]白云.分层教学模式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海外英语,2015(1):60-61.
[2]李树刚.分层教学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5):92-93.
一、全人教育的含义与思想
上世纪六十年代,依托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教育思潮兴起,为全人教育思想奠定基础。全人教育思想整合了以人为本、以社会为本的理念,形成一种新的教育理念,重视人的价值和社会价值。马洛斯是全人教育的主要倡导者,认为人的发展包括智力、知识,也包括人际关系、创造力、价值观、态度等。实现人的整体发展,是教育的主要目的,教育要充分挖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上世纪70年代,美国的隆米勒提出全人范式,就是精神性高于物质性。从现代看来,就是在教育中,要注重人的内心。全人范式理论认为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应该注重人的内在与价值观的培养。随之,全人教育思想迅速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对于全人教育的研究和发展,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等国家发展迅速,研究理论相对成熟。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认为,理想的人应该是全人,理想的教育要包括真、善、美、富、健等全面发展人的教育,要包括人类的全部文化。综合来说,全人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全面发掘人的社会性、艺术性、物质性、创造性、情感等。
二、全人教育理念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
大学英语的学习并不是单纯的学习语言,而是要把学英语当做一种培养人能力的手段。学习理念的更新,要从老师理念更新入手,考虑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一)传统模式下的英语教学弊端
长期应试教育形成固有的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只重语言知识与技能的传授,高校英语教师千方百计地扩大学生们的词汇量,提高学生们的记忆能力,却忽略了如何教育学生们通过学英语让学生们全方位发展这个问题。课堂上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不会积极地思考问题,总是过度依赖老师,这样学生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就是被动的。在教学过程中,排斥学生的个性,忽略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不注重学生的思考,而是以老师为中心。学生为了应付各种考试,也能学到英语技能,但这样的学习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没有任何帮助。所以应试教育的结果并不令人满意,这也是我国的学生个个都是学霸却鲜有诺贝尔奖获得者的重要原因,因为应试教育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二)培养大学英语老师“全人教育”理论素养
培养具有正确的价值观、有社会责任感、会独立思考、有道德观念、有丰富的知识的人,是全人教育的核心。因此作为老师首先就要有全人教育的理念素养,要学生的全方面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教师要积极学习“全人教育”的理念,转变思想,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使自己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英语教师自己有“全人”的意识,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能在课堂上把展示自己的认知,使英语不仅是知识的范畴,也是人文的范畴,让学生们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全方位发展,让他们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在未来他们就会懂得如何走正确的路。
(三)英语教学和教育相结合的模式
全人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全人”,因此教育不能仅仅是传递知识,而是要人从德、智、美、创造性、价值观等全方位入手。传统的应试教育注重的是传递知识,忽略了人的全方位成长。因此要基于全人教育理念,将英语教学和教育相结合:
1.良好的师生关系
大学英语老师在教学中要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传统的权威者,转变为协调者,引导学生的学习,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学方法要灵活,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全方位发展。此外老师应当营造一种师生之间情感上的互动氛围,互动的过程,就是老师和学生之间价值观,道德观等的交流。
2.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