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31 19:55:3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档案管理系统,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纸质档案的管理对空间有着极大的需求,一般都会储存在档案室里面,这对档案室的环境有着很高的要求,也占据了较大的空间。而且纸质档案的管理需要专门的人员进行监察,也需要定期的进行维护,极大的增加了档案管理者的工作量。
2环境因素
纸质档案在保存过程中,极易受到潮湿、虫蛀、高温影响。各种因素的作用会导致纸张易碎、模糊、损坏,降低纸质档案保存寿命,对纸质档案的真实性与直观性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3其他档案载体的发展
由于信息化技术的普及,电子档案开始越来越广泛的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进行运用,对传统的纸质档案形成了较大的冲击,对纸质档案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制约作用。
二、电子档案的优点与缺点
1电子档案的优点
1.1提高效率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普及,极大的提升了工作效率,也为工作人员在储存、查找方面提升了速度,保证高效高质的查阅工作进度,也减轻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1.2档案储存
通过电子档案储存系统,降低了档案对于空间的需求,也保证了档案储存的完整性。档案也不再需要担心储存过程中受到环境因素影响其保存寿命,提高了档案的保存年限。
1.3保密性能
电子档案储存的载体是计算机系统,通过对系统进行加密措施,做好档案的保密措施,没有相关权限的人或者没有得到授权的人,是无法进入电子档案储存系统的。
1.4提升工作质量
人为因素过多的介入,会直接影响档案存在错误的概率。电子档案很好的避免了这样的问题,直接的提升了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与利用率,保证了电子档案的价值体现。
2电子档案的缺点
2.1容易被人为篡改
计算机作为电子档案储存的载体,很容易受到管理人员、黑客技术、电脑病毒等因素对实际储存的电子档案进行拷贝、篡改,而且在篡改或者拷贝之后,往往不会留下痕迹,这导致我们对电子档案的真实性与权威性有了很大的疑问。
2.2安全患
电子档案作为信息数据储存在计算机系统中,因为系统漏洞问题,极易导致黑客入侵系统,窃取、拷贝、篡改电子数据,这样就会破坏电子档案的保密性,给档案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3缺乏管理制度
计算机信息存储技术目前还缺乏较为有效的管理制度,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企业对档案的管理系统也不一样,对档案的统一利用有一定的影响。
三、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
1数据库设计
为了满足我国实际需要,一般采用全关系型GIS数据库管理方式,这种模式的优点众多,主要因为其升级投入过程不需要过多的资金,但是对其的应用相对较于纯熟,缺点就是这种全关系型GIS数据库管理方式的读写效率较低,但是值得推广使用。
2数据扫描
档案数据扫描是通过计算机控制相机进行摄影,这样就能在保证扫描质量的前提下提升对于档案数据扫描的效率,这种方式扫描可以将JPG图片类文件转化为PDF阅读文件,这种PDF格式文件相较于JPG图片文件更小,更有利于系统的存储工作。
3自动入库
传统的档案管理系统需要人工对档案进行入库封存,这样增加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量。现阶段档案管理系统通过扫描,将文件格式转化,将会自动存入相应的数据库。
4安全性保存
数据档案管理主要是对其做好保密措施,保证档案能够安全的保存,这样才能切实的保障档案数据的真实性与有效性。
0 引言
现阶段,办公自动化系统呈现双轨制模式:在OA系统中传输的是数字化文件,但是在归档的时候仍然沿用的是纸质版的文件。纸质版文件在价值上和法律效力上确实存在很大优势,但是数字化的文件也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价值。企业在实现现代化管理的过程中,都面临着如何将OA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相衔接的问题。文中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做了简要的阐述。
1 档案管理系统和OA系统联系
企业在进行文件和档案管理的时候有两种设计方式,一种是将档案管理功能嵌入到OA系统中,在OA系统中实现文件和信息资源的归档、保存;第二种是分设两个系统,并实现两个系统的衔接,从而实现档案信息和办公自动化的统一管理。
现阶段,OA系统中直接整合了档案管理的情况比较少,无法实现OA系统的嵌入式管理是因为:将档案管理功能嵌入到OA系统中缺乏实用性,不能灵活动态的跟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发展情况进行对接;同时办公自动化中的档案管理部分只能满足通常的文书档案要求,不能实现对图纸、声像等一些特殊档案的管理;在OA软件开发的过程中开发公司就重点关注了企业流程管理部分,忽略了档案管理的内容,所以OA系统在功能上存在欠缺,在OA系统中的档案管理模块明显存在着数据的安全性和真实性方面的缺陷[1]。
因此,多数企业还是实行档案管理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分开处理的模式。
2 实现OA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有效衔接的方法
2.1 保持二者登陆账号一致
现阶段,在大多数企业中OA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都有自身登陆界面,因为权限的不同又分别设置了不同的账户以及密码。笔者认为要想实现OA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的有效衔接就必须保持两个系统之间的账户和密码的一致。虽然每个系统的用户权限不同,但是毕竟办公自动化系统是档案管理系统的母系统,两者之间应该保持权限一致,可以将办公自动化里的权限表复制到档案管理系统里以实现账号的一致性[2]。根据档案管理系统的独立性,赋予档案系统相应具体权限,以实现账号同步、一次性进入的目的。
2.2 通过一个接口实现数字信息的收集和存档
就文件的使用周期看来,文件资料到档案资源是个动态的、相互衔接的过程,档案资源的质量直接取决于电子版文件的质量,这种情况客观上需要两个互相联系的独立系统来完成,在组织制度和操作程序上互相配合,实现两个系统的完美衔接。因此,要实现OA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的有效衔接亟需开发一个可以便捷准确的将OA系统中数据传输到档案系统中的接口。利用这个接口实现OA系统中文件数据向档案系统的传输[3]。
2.3 把握好物理归档的时间
通常情况下,为了提高办公自动化的效率,将电子文件长时间存储在OA系统中是合适的,同时为了确保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减少系统在线带来的电子文档的风险,应制定合理的文件归档的时间节点。在OA系统中设置的都是逻辑上的归档环节,只是将电子文件进行归档标记,实质上还存在于原服务器上。如果不能制定合理的归档时间,会给档案管理工作造成很多麻烦。如果OA系统和档案系统的服务器不属于同一个网段,在进行归档操作时经常会引起死机,有的会严重影响OA系统所在服务器的速度,在这种情况下,只能请OA系统开发公司的技术人员定期为企业进行集中归档。
所以要制定好电子文件归档的时间,完整及时的将电子文档转换成档案资源,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和安全性[4]。
2.4 档案管理人员做好文件存档的跟踪管理
企业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做好对电子文件的研究、出台、存储和销毁全过程的跟踪监管,对于电子文件流动全程做好系统监控和跟踪记录。只有档案工作人员做好文件资料的全程监管,才能保证电子公文存档时的安全和规范,确保电子文件从办公系统到档案管理系统的顺畅流转,实现企业办公自动化和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体化[5]。
3 结束语
现在办公自动化系统正由传统的双轨制模式过渡到单轨制模式,也就是用系统中通行的电子形式的文件彻底取代纸板文件的流通方式。现阶段,在企业主流的管理模式中,通常采用的是OA系统和档案系统相结合的模式,实现二者的有效衔接,最终实现企业管理的一体化。
参考文献:
[1]张东.档案管理系统与OA系统的关联问题研究[J].广东档案,2011,04(12):16-17.
[2]冯雯.浅析OA系统与档案管理系统的数据交换形式[J].陕西档案,2011,03(21):25.
电子档案的管理手段目前主要有两种:其一是在OA系统中包含档案管理的功能,将所有的档案全部统一在OA系统中;其二是采用专业的档案管理系统,并将两者做无缝的链接,已达到文档一体化和规范的档案管理水平。
在国内,第一种情况基本上已经处于淘汰的地步,主要因为:
第一,在OA中包含的档案管理功能实用性比较差,而且不能根据档案业务管理的发展进行持续的升级;第二,OA中包含的档案管理对一般的文书档案管理尚能满足,但若包含企业所产生的其他档案(如图纸、声像等),OA中的档案管理系统将不能胜任;第三,OA平台一般都采用将文件存储于数据库中的方式,这样便于文件流转的控制,但是带来的负面效果是数据库因此而变得很大,随着档案数量的日积月累很快数据库就会出现不能支持系统的情况;第四,由于OA专业软件公司的主要开发文件的流转过程,对于科技档案不熟,如果要做的话,OA专业软件公司就必须花很大的精力去了解各种需求,通常情况下,OA专业软件公司不会花这么大的力气去做这样的功能。类似的情况也同样出现在PDM软件供应商,PDM的软件供应商只做图纸的档案管理。
由于上述原因,目前电子文件的主流管理方式都是采用OA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二者相结合的方式。
二、档案管理系统与OA系统的实施顺序
但是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该先上档案管理系统还是先上OA系统呢?或者是两者同时上呢?笔者认为,档案管理系统应该提前于OA系统建成。
首先,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两个系统完全可以分开实施,待OA系统运行稳定之后在进行两个系统之间的接口工作。大多数企业的档案类型都多种多样――既有固定的文书档案,也有会计类、科技类档案资料,对于规模稍大的企业来讲,每年的实物档案(荣誉档案)也是非常重要的档案资料之一,都需要进行系统的管理。而OA系统中产生的档案仅仅只限于文书档案,如果档案管理一定要等到OA系统建成之后再进行考虑的话,就等于是所有其他类型的档案的电子化进程都要等着文书档案的前期电子化进程完成之后再进行,无意中浪费了时间成本。
其次,文书档案的管理在各种档案类型的管理中是比较简单的档案类型,从传统纸质档案管理转化为电子档案管理时相对容易,尤其是国家档案局颁布文书档案管理新规则后,用软件对文书档案进行管理更加简单易行。但是其他类型档案的数字化过程就不是这么容易的事情了,众多的档案类型中,归档与收集管理最复杂的当数科技档案,科技档案与企业的生产与经营息息相关(贸易型企业除外),通常包含企业的核心技术,是企业中最受重视的档案类型。科技档案的信息化收集来源广泛,主要来源于企业的PDM系统和ERP系统,在具体整理时,还将细分为基建档案、设备档案、产品档案等。鉴于其广泛的来源和诸多的类型,在一个大企业的内部(如各个分厂之间)传统的纸质科技档案的管理方式都有可能不同,如果将其全部统一规范起来进行数字化的管理将更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0.110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0-0-02
近年来,随着企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数字化设计技术在产品研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数字化设计和管理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电子数据,加强电子数据的管理和利用已成为企业档案管理的必然趋势。鉴于此,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企业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来管理产品研制中产生的电子数据和电子文件。
1 现状分析
1.1 PDM系统
产品数据管理(PDM)以软件为基础,是用来管理与产品相关的所有信息(包括零组件信息、产品结构、设计文件、权限信息等)和与产品相关的所有过程信息(包括过程定义和管理)的技术。企业PDM系统采用的是西门子公司的Teamcenter 8平台,随着系统应用推进,与产品设计、工艺相关的全部电子数据均已纳入PDM系统进行了管理,如外购件、自制件、设计图纸、电路板原理图、工艺规程等数据。
1.2 档案管理系统
档案管理系统是应用信息技术,通过建立统一的标准,实现对档案和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存储、统计、查阅利用和等档案管理部门日常工作自动化处理的信息系统。企业目前的档案管理系统使用的是金航数码公司开发的兰档案管理软件,历经多年系统建设和完善,不断满足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需要。
1.3 电子数据管理现状
在实施PDM系统后,产品研制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电子数据。以往纸质文件/档案的属性信息往往只包含对文件自身的描述,而电子数据的属性信息还包括了大量的记录该数据和其他实体间的关联信息(如各数据之间的装配关系、替代关系等)和过程信息(如数据从产生到归档的整个过程中的信息)。这些信息使得档案管理的内容发生了巨大变化,对电子数据实施全过程管理就显得越发重要。
目前,企业电子数据归档管理过程中还存在如下问题。
PDM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软件来自不同的供应商,所使用的系统架构和开发技术不同,使得两个系统之间相对独立,缺少统一的信息表达和交换格式,缺乏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数据互通。
档案管理系统中的数据虽然来自PDM系统,但由于系统间没有集成,档案人员需要将电子数据转换成纸质文件后在档案管理系统进行手工著录,存在数据归档滞后于PDM系统,同时需要文件信息的二次录入,尤其是档案人员在著录产品图样数据时需要人为判断条目之间的关联关系,为保证数据的唯一性和规范性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影响了档案人员的工作效率。
由于产品研发已实现100%数字化,部分产品图样数据由于无法转换成纸质文件,尚未在档案管理系统中实现著录和管理。同时,电子数据形成过程中的元数据也只留存在PDM系统中。
综上所述,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不适用于数字化产品数据的归档管理,通过建立PDM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的集成实现产品电子数据在线自动归档已迫在眉睫。
2 系统集成方案
PDM系统和兰台档案管理系统的集成是在不改变两系统原有平台技术架构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一个单向的数据流动过程,即只需要将PDM系统上的产生并通过审批流程归档的产品数据及其相关信息传递到兰台档案管理系统中。PDM系统与档案管理系统集成采用中间库方式传输归档数据,具体过程如下。
2.1 PDM系统内部处理过程
PDM系统根据集成需求,开发待归档数据处理程序,用于在数据归档前、归档过程中以及归档后所进行一系列操作和业务处理,比如:设定并选择归档时机、根据待归档数据获取对应的流程审签信息、提取电子文件、形成归档数据模板、进行数据推送等。
2.2 接口中间表的维护、和运行
接口中间表主要是在数据归档过程(即数据从PDM系统到档案管理系统的过程)中发挥作用。该中间表主要在档案管理系统方数据库中建立、和维护。档案管理系统在数据库中创建供PDM系统访问中间表的用户(如pdmuser),PDM系统中使用该用户进行中间表的操作,档案管理系统只对该用户分配对档案数据库中中间表的SELECT、INSERT权限。PDM系统只能读写约定的中间表数据,不能访问档案系统中其他数据表。
2.3 档案管理系统内部处理过程
档案管理系统根据集成需求,开发数据归档处理模块,用于数据推送到中间表后在档案系统中进行归档以及归档后所进行一系列操作和业务处理,如设定字段对应、PDM已归档数据的归档处理、执行分发流程等。
3 系统集成实现
根据本文所提出的PDM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集成方案,PDM系统中的电子数据的归档流程设计如图1所示。
对Teamcenter的服务器端进行开发,在PDM系统中数据审批流程的档案节点增加集成接口的handle,实现PDM系统归档数据传递处理。通过对ITK函数的调用,获取待归档数据的审签信息和电子文件形成中间文件后,PDM系统调用中间表中的“全文服务器配置信息表”,获取到档案服务器FTP的连接参数,将电子文件放到档案服务器的临时目录中,该临时目录中只存放PDM归档的电子文件。
PDM系统采用SOA JAVA开发技术调用Teamcenter函数将待归档的数据条目信息写入到中间表的技术资料主表(pdm_main),关联关系表(pdm_relation),分发路线表(pdm_route),全文信息表(pdm_document)中。
档案主管在档案管理系统中查看中间表中的数据,将数据迁移到档案系统中的产品型号的各个节点下,并将条目对应的电子文件从临时目录移动到正式的目录中,整个事务执行成功后,更新中间表中的接收时间,设置接收标记accepttag为“已接收”。
4 结 语
在对PDM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中产品电子数据管理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针对企业产品电子数据归档过程,提出PDM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的集成方案,确保电子数据归档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优化产品档案工作流程,提高档案工作效率,促进企业信息化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2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a)-0195-01
1 档案管理系统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完成的工作
1.1 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加快推进档案信息化、档案管理现代化,是全球信息化要求的必然结果。档案信息化管理能够使档案信息资源配置更合理、管理更全面,可以为单位、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
1.2 研究目的
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以档案馆档案信息化建设为中心,建立具有工作服务网络化、档案管理标准化、档案资源安全可靠的数字化档案馆,并通过本档案管理系统实现上级档案局对下属档案馆工作流程的监控和指导,建立规范化的档案业务管理体系,并为各级管理人员提供决策支持和信息服务。
1.3 主要完成的工作
在充分研究档案馆信息管理的业务流程的基础上,实现档案信息化系统的整个项目建设,即完成的系统设计内容有:档案管理系统的规划设计、系统的编码、测试、软件交付、验收、维护。
2 档案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2.1 档案管理系统功能简介
档案馆是紧紧围绕档案的“收集、保管、利用”来开展业务工作的,档案馆的主体工作流程包括。
(1)收集归档。对各类档案进行收集、初步整理、归档鉴定、整理和正式归档。档案归档包括:收集、整理、正式归档等关键子流程和业务活动。
(2)管理维护。主要是指对已正式归档档案的日常保管、维护。档案管理包括:鉴定、保管、销毁关键子流程和业务活动。
(3)有效利用。主要是指档案馆为单位和社会提供档案相关的服务。档案利用包括:借阅、归还、统计、编研关键子流程和业务活动。
2.2 档案管理系统总体设计原则
档案管理系统设计原则是: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条块协调,统筹管理,互联互通,整合发展,资源共享。以有效利用为灵魂、以网络技术为工具、以整合共享为手段、以安全可靠为保障,使档案馆各部门实现互联、共享和利用。
2.3 档案管理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根据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工作实际,即档案信息量庞大,档案信息分布存放,但需要把档案信息提供给不同权限的用户使用,因此,在系统中,我们采用C/S+B/S的混合模式。
2.4 档案管理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该系统使用的多个数据库是分布式的、超大规模的、可互操作的。同时该系统设计了多种登陆权限,包括档案馆管理人员、下属单位管理人员以及普通网络用户,按不同的授权提供不同权限的档案管理服务。
2.4.1 档案收集归档系统
档案工作的起点是档案收集,其具体内容是通过各种渠道,如下级档案馆上交、社会各界捐赠等不同类别的档案按照规定集中保存起来。档案收集后,档案的归档更加重要,它是档案有效利用的必要前提,档案的归档及时与否,决定了档案的利用价值。
2.4.2 档案管理维护系统
档案管理维护系统主要负责档案信息资源的整理、维护与利用工作,主要包括:档案整理、档案鉴定、档案保管、档案统计、档案利用等。
(1)档案整理
档案整理主要是对收集来的档案实物(按案卷、盒、文件、各种载体形式移交来的档案)进行整理、分类,同时进行编目、索引形成管理档案的目录信息,使整理出的档案能够反映历史活动的真实面貌,便于保管和利用。它是档案管理中的一项基础工作。
(2)档案鉴定
系统自动检索出过期的档案,形成鉴定目录;档案主管可以对鉴定申请的档案进行鉴定,更改保管期限,并形成销毁目录;销毁目录提交相关领导审批,返回审批结果;对审批后可以销毁的档案进行销毁,扔入回收站,并形成销毁目录。对到期档案能报警提示并做批量处理。
(3)档案保管
档案保管工作主要包括档案在正式存入库房档案架后的整个管理工作。
1)库房安全管理:对库房温度、湿度设定范围,当温湿度超过设定范围时,档案管理系统进行报警;
2)图形化统计:按年份、月份等条件统计温湿度变化,并形成曲线图;
3)库房图形化界面。
(4)档案统计
以统计数字反映和揭示档案及档案工作中各种现象的特征和规律性的工作。是掌握与分析档案和档案工作基本情况,研究制定档案管理与档案事业建设的方针政策和计划,实行有效监督与指导的重要依据和手段。
1)统计方式
档案统计、馆藏统计、分类统计、交叉统计、按全宗进行统计、自动生成统计年报。
2)统计条件
档案类别、著录项、档案库类型等条件形成交叉统计。
(5)档案利用
档案利用是档案整个过程的最终环节,是档案利用者通过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查找、利用档案信息,满足其利用需求的行为过程,也是档案信息资源潜在的利用价值得以实现的过程。
针对档案利用,档案管理系统提供如下功能:
1)实体档案管理
2)电子档案借阅管理
3)借阅流程自定义
2.4.3 档案有效利用系统
负责为档案馆的使用者提供档案相关服务,主要包括:档案信息、档案查询、借阅审批子系统等。
2.4.4 档案信息安全系统
负责档案管理系统的安全,主要包括:访问控制(用户权限)、信息加密、身份验证等。
2.5 系统接口设计
通过系统接口,使档案馆OA系统产生的档案数据进入档案管理系统进行档案归档操作,从而实现真正的文档一体化。
2.5.1 系统接口实现内容
(1)实现档案数据归档;
(2)在OA中完成与档案相关的审批程序;
(3)在OA系统中发送提示信息;
(4)OA系统权限导入接口。
2.5.2 单点登陆
单点登陆技术解决了用户管理、密码管理的难题,即用户一次登录,就可在企业网络内畅通无阻,自由访问众多的应用系统和网络资源,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
3 结语
在调查现有档案业务管理机制的基础上,采用结构化设计方法进行档案信息化系统设计,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设计并开发出符合档案馆档案“收、管、用”管理流程,满足数字档案馆建设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 黄朝辉.基于CS和BS结构的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J].松辽学刊(自然科学版),2002(3).
档案管理工作在新时期下,借助科学技术的优势与功能,得到了质量与效率上的升华。目前,档案管理工作以被各企业中视为重点提高管理水平的对象,对档案管理系统软件的应用非常重视。实现智能化档案管理模式,利用电子软件系统的优势与功能,不但提高了档案管理专业水平,同时还是得档案资源受到安全保护,保证其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可靠性,使得档案信息为企业l展与抉择方面发挥重要的参考作用。
一、档案管理现状
在高科技应用性、使用性、功能性越来越强大的新时代里,很多企业中均已借助高科技的力量来推动发展速度。档案管理也已经从传统的纸质抄录模式上转变成现今的电子数字化管理模式。智能化档案管理模式可以完全弥补传统管理方式中的不足,同时还能够大大减少纸质抄录的工作量,一定程度上节省了纸张费用,以及存储资料文档所占的库房空间,减少人力。
然而由于很多企业中对电子数字化软件系统的操作能力非常低,对办公程序存在不懂、不熟悉的现象,导致档案信息在收集、分析、处理、编制、存储等各环节出现差错,例如:对所收集的档案信息在编制过程中因格式、文字等方面处理能力差,就会使档案信息存在某种程度上的差异,影响到上下级档案管理部门对信息处理结果其不满意,很难完成接收与认同,进而使档案信息移交接受不顺利,工作效率下降,甚至严重到档案信息不能及时归档保存,造成档案信息处理困难。
因此,为了更好的使企业档案管理人员能够熟练接收此项工作,并保证操作能力、技术能力以及管理能力,我国相关部门与计算机软件开发公司共同针对此种现象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经过不断努力研发出一项具有专业性质的档案管理系统软件,实现管理统一化、维护自动化的档案管理系统,以方便操作、查找、利用为原则,促使系统软件具备高效、准确、简单、实用等优点。基于此,我们更应该对档案管理系统软件的优势及功能加以了解。
二、专业性档案管理系统软件具备诸多优势
1.提高工作效率
档案管理系统软件的发明,逐步替代了传统单一的档案归档模式,不用像以前过多编辑档案的条目及内容,完全可以在系统软件的提示下一步一步进行建档、归档等工作。一旦发现错误档案信息,可直接在系统中进行更改,省去了传统档案管理模式下的重新编辑、打印等环节,节省了时间和资源;如发现漏输的档案信息,可直接插入补充,简单易行,省去了对其他办公软件因不熟悉而造成的失误,使用者也可以随时随地查阅档案数据,直接进行关键字等方式搜索,一搜即可,不再需要查找翻阅等,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档案相关文件输出时也采用了统一的电子格式,兼容于大多数电脑系统,方便打印和传阅。在上报归档信息工作方面,可将系统软件处理的结果直接加密上传到上级管理部门,节省了人力和时间。
2.能够更好地开发档案内容信息
应用一般的办公软件只能够实现单个文件的编辑,还需要另附档案的扫描文件,这样既浪费时间,也浪费资源。而档案管理系统软件,可以在对档案的基础信息编辑之后,添加此档案的扫描电子图片,这样就做到了一点开目录文件就可以同时采集到此文件的电子图片,方便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查阅以及上报等档案工作。档案管理系统软件还可以对相关的档案文件进行相关性编辑,这样就可以轻松地通过检索工具对各种有关的电子文件进行查找,使用者可以更好地对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行了解,使档案内容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档案管理系统软件还包括数据的传送、接收、备份、恢复等功能,方便快捷,此外还具有用户管理、日志功能、事务提醒等。
3.更好地实现档案保密功能
一般的办公软件只能设置简单的密码,极容易造成泄密,而档案管理系统软件可以通过设置权限管理进行管理员、查阅人等角色分工工作,可以设置人员的查阅权限等,这样就起到保密的效果。在查档人进行查档时,系统可自行记录,形成查询日志,对数据传输、用户访问、内容打印等操作进行了安全设计,以保证档案的使用安全。档案管理系统软件还配备了电子锁,这样便可以锁、机分离,即使别人打开了档案管理人员的电脑,也无法打开档案管理系统软件。
三、专业性档案管理系统软件具备诸多功能
1.收文登记
文书人员收到公文后,将文件信息输入系统,便可打印收文登记簿和收文批阅承办笺等;收文序号由系统自动生成编号,并打印在收文登记簿和收文批阅承办笺的右下角,形成检索,便于文件去向的掌握;输入的信息数据可提交到软件系统数据库中保存,方便以后查询及入档时调取;如果收文登记簿或批阅承办笺不慎受损或遗失,可从系统中调出对应数据进行补充打印。
2.发文登记
可以各个部门一个总号或多个号;软件系统可以按年度自动对发文进行编号;发文登记之后,可打印发文登记簿,发文登记簿既可以自动衔接上次结束时的行数或指定起始行数打印,也可以分期分批统一打印;登记时内容在备选项中进行选择即可,如“主送”“抄送”“标题”等;发文档案数据同样可以到系统的数据库中进行调取。
3.组建档卷
可依据本单位具体工作职能,选择适合的档案分类方案。如“年度―机构(问题)―保管期限”分类法、“保管期限―年度―机构(问题)”分类法、“年度―保管期限―机构(问题)”分类法等;档案文件进行输入时,对于收文和发文,只需搜索相应序号,即可调出将相应文件;会议记录、领导讲话及其他文件手工输入即可;档号为系统自动产生,档号格式可以自定义输入。
4.公文查询
可对档案管理系统软件中的各项数据进行查询;可指定一个或多个匹配条件进行搜索查询;可打印出所查询到的档案内容,由系统自动记录查询、打印记录。尽管档案管理系统软件的功能强大,优势明显,但仍然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合理应用,谨慎行事,方能让档案管理系统软件更好地为档案管理工作服务。
中图分类号:TP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2-0000-01
Disaster Tolerance System Building in File Management System
Sun Feng
(Minjiang University,Fuzhou 350108,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disaster recovery systems and technology,and its file management system in the main application,and propose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ile system disaster recovery system response.
Keywords:Disaster recovery;Off-site backup;Remote replication
一、容灾系统的定义
世界上不可避免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灾难。在这里,灾难的定义主要是指自然的和人为的灾难,包括系统硬件、网络故障、机房断电甚至火灾地震。随着人类对计算机的依赖越来越强,计算机中的数据在人类的各种活动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丢失了计算机中的业务数据,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础。容灾系统,指的是利用各种计算机技术,实现灾难条件下系统的业务安全。从技术上看,衡量容灾系统有两个主要指标:RPO(Recovery Point Object)和RTO(Recovery Time Object),其中RPO代表了当灾难发生时允许丢失的数据量,而RTO则代表了系统恢复的时间。RPO与RTO越小,系统的可用性就越高。
二、容灾系统的应用
(一)容灾系统的级别。大体上讲,容灾可以分为三个级别:数据级别、应用级别以及业务级别从对用户整个业务连续性的保障程度来看,它们的高可用级别也逐渐提高。数据级别容灾的关注点在于数据,即灾难发生后可以确保用户原有的数据不会丢失或者遭到破坏。其中,较低级别的数据容灾方案仅需利用磁带库和管理软件就能实现数据异地备份,达到容灾的功效;而较高级的数据容灾方案则是依靠数据复制工具,例如卷复制软件,或者存储系统的硬件控制器,实现数据的远程复制。数据级别容灾是保障数据可用的最后底线,当数据丢失时能够保证应用系统可以重新得到所有数据。应用级容灾是在数据级容灾的基础上,再把执行应用处理能力复制一份,也就是说,在备份站点同样构建一套应用系统。它能提供不间断的应用服务,让服务请求能够透明地继续运行,而感受不到灾难的发生。用户构建了数据级容灾和应用级容灾都是在IT范畴之内,然而对于正常业务而言,仅IT系统的保障还是不够的。用户需要构建最高级别的业务级别容灾。业务级容灾的大部分内容是非IT系统,比如电话、办公地点等。因为当一场大的灾难发生时用户原有的办公场所都会受到破坏,用户除了需要原有的数据、原有的应用系统,更需要工作人员在一个备份的工作场所能够正常的开展业务。
(二)容灾系统的技术。在建立容灾系统时会涉及到多种技术,一类是生产站点与冗余站点的互联技术,一类是进行远端数据复制的远程镜像与快照技术,还有一类是新兴的可实现容灾的存储虚拟化技术。由于容灾涉及到生产站点与冗余站点,因此将它们连接的互联技术在容灾中十分重要。目前,生产站点与冗余站点之间的连接主要有两种方式,一为光纤通道,二是IP互联技术,包括FCIP、iFCP、iSCSI等。数据镜像即把磁盘(或磁盘子系统)中的数据完全复制到另一磁盘(或磁盘子系统)中,数据在两处的存储方式完全相同。数据镜像首先应用于本地操作,由于容灾对距离的要求,便发展成为远程镜像技术,即生产站点与冗余站点的数据存储方式一致。快照是某时间点磁盘系统中数据的扫描(类似一种数据指针集合),它不包含所有数据信息,但是用户通过快照与时间信息可以完全得到该时刻的完整数据。存储虚拟化为容灾提供了一种灵活的解决方案,原因在于虚拟化方案在“虚拟”的各类设备之间可以实现容灾功能。
三、现有档案管理系统中的容灾建设
档案信息是人类知识的结晶,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随着档案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国内档案机构已经大量采用计算机进行档案信息的管理,也取得了灾容系统的建设经验。档案信息管理的容灾系统目前主要采用下列方式:
(一)数据级别。灾难发生后可以确保用户原有的数据不丢失或者遭到破坏。如采用离线(Off-line)。备份系统,把数据备份到磁带上去,目前的新技术有LAN-free、Server-free等,这种方式恢复时间比较长,但投资较少。主要是中小型档案机构使用,特点是档案系统用户较少,恢复时间要求不是太高。
(二)应用级别。采用在线(On-line)备份,也称数据复制,即同步数据备份数据,恢复时间非常短。主要采用远程备份,把档案系统的数据和应用存到异地,如遇突发事件,就可以依靠异地系统马上恢复数据并启动应用。目前主要应用于建立了网上在线检索系统的专业档案机构。
(三)业务级别。不仅考虑数据的恢复,同时要求除了需要原有的数据、原有的应用系统,更需要工作人员在一个备份的工作场所能够正常的开展业务。主要针对特定的不允许发生故障的档案系统,如国防、军工等特殊部门。但是,由于资金、人员和技术方面的各种原因,很多档案机构对灾容系统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或者没有建立这样的系统,或者虽然建立了,但是对其重要性缺乏认识,灾容系统变成了摆设,这都将导致不可估计的严重后果,必须引起注意。
四、档案管理系统中灾容系统建立的对策
(一)主观上重视。一些用户往往对冗余站点存在不够重视的情况,因为灾难发生的概率实在太小了。然而,关键业务需要容灾方案来保障其高可用性,容灾方案及维护成本与受保护资产相比微不足道,数据丢失造成的损失是容灾方案成本的数十倍。
(二)要考虑本单位的运行实际。容灾系统首先涉及到众多技术以及众多厂商的各类解决方案。性能、灵活性以及价格都是必须考虑的因素,更重要的是,档案用户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量身打造。当用户考虑构建容灾站点时就必须把所有的情况都考虑进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是构建容灾方案的一条基本准则。
(三)做好日常维护。要一如既往地做好繁琐的日常维护工作,有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小事情在关键时刻会影响整个灾难恢复过程。容灾系统仍然是一种在线解决方案,人为因素仍会影响数据安全,用户需要做好基本的备份工作。即使构建了先进的容灾系统,也不能高枕无忧。业务连续性是个无止境的话题,需要经常对现行容灾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估和实地演练。
参考文献:
1、防雷装置检测档案管理系统构建的目的
防雷装置检测档案管理系统的构建主要是为了解决防雷检测管理业务信息化、网络化的应用,使整个检测档案管理业务更加的规范化、管理流程更加的有序,提高管理的效率从而推动工作效率,并对数据信息统一格式,实现资源的共享,保证信息的及时、有效的传输,并通过各种信息的分析和比较使领导可以做出更加高效的决策,从根本上提高防雷检测档案管理的水平。防雷档案是防雷中心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其内容与管理对于中心领导和管理、工作人员有着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防雷装置检测档案管理系统不仅需要具备大量存储档案等相关信息的功能,也需要具备简单、方便、快捷的信息查询功能,另外还需要一定的统计功能即需要对系统中的有关信息加以统计,以便工作管理人员可以最高效率的对信息做出分析。同时该系统还需要具备可以直接将信息页面打印下来的功能,也是以工作效率作为主要的目标。由于外部环境或者工作人员的原因,该系统在实际的应用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影响系统的实际应用,并对于实际的工作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在防雷装置检测档案管理系统的构建时也应该考虑到系统的维护功能。
2、防雷装置检测档案管理系统构建的必要性
由于实际工作中使用word、excel等普通办公软件对归档资料的录入,编辑打印清单,存在很多重复操作的地方,降低了工作效率,而防雷装置检测档案管理系统构建可以有效的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提高工作的效率。该系统的构建可以适应当前的科技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提高工作效率、管理的水平和能力,一定程度上降低投入成本。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防雷工作的日益成熟,档案资料也在逐渐增多,由于之前的防雷装置检测档案管理系统未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做出改变,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的缺点和问题,因此,防雷装置检测档案管理系统的构建主要就是针对这些缺点和问题做出一定的改变。
二、防雷装置检测档案管理系统的构建的主要内容、技术方案和进度安排
(一)主要内容
根据本单位防雷业务的实际情况,为防雷业务档案归档制作一个防雷业务档案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功能,数据录入功能、查询功能、统计功能、打印功能、维护功能等等,详细的功能要需求分析和反馈维护后确定。
(二)技术方案和进度安排
1、第一阶段
需求分析阶段,针对对防雷装置检测档案管理档案系统功能对于相关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统计调查结果,以分析出其所需要具备的功能,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以上描述的功能是不可缺少的的,因此在防雷装置检测档案管理系统的构建是应该将这些功能都囊括起来,以便符合用户的需求,使用户有更好的体验。
2、第二阶段
2.1开发工具
Visual Studio2010、微软组件.Net FrameWork4.0、Microsoft SQL Server数据库
2.2运行环境
硬件环境:PC486以上的机型
软件环境:Windows 2000/XP/2003/Vista/Win7等多种操作系统
2.3功能概括
数据录入功能、查询功能、统计功能、打印功能、维护功能。
2.4数据库的建立
利用VS2010自带的可视化数据管理工具建立数据库文件,数据库中的字段主要有检测单位的信息以及数据。
2.4程序设计
2.4.1程序设计思路
为了是数据的录入更加的简单直观,需要将各种检测报告制作出Word或者Excel,以便数据可以简便的录入、查询和打印。调出OFFICE完成打印。
2.4.2程序设计步骤
启动VS建立EXE文件,并设置caption属性为防雷装置检测系统,并新建OLE1对象控件,将做好的检测报告Word和Excel插入到对象控件中(可以将检测报告合并在一个文件中),在对象控件中插入控件ListBox1,主要是为了选择检测报告。将caption属性加以设置改变。最后就是程序的编码过程。
3第三阶段
3.1系统试用
即将防雷装置检测档案管理系统进行初步的运行,看其功能是否全面,是否符合用户的需求,并且对于防雷装置检测档案管理系统在运行时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作出反馈,以便技术人员加以维护,进行系统的完善和优化。
2我国电子档案管理的现状
目前在我国,档案管理工作已经开始广泛应用电子信息技术,再加上电子档案与文件越来越多,更的促使了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快速发展。从整体来看,我国的电子档案管理着三个特点。即过于依赖计算机,存储系统存在分离性以及电子档案管理的不稳定性等。首先,过于依赖计算机在指目前我国的电子档案信息资源大都是以计算机为主要的存储介质与管理手段,也就是说电子档案是要借助于计算机才能实现有效管理的,而并非用传统的纸质介质进行管理使用。若没有计算机,电子信息就无法保存、管理以及应用。为此,当前我国的电子档案管理工作是必须要依靠计算机才能进行的。其次,电子档案在保存的过程中是以某些有规律的数字编码来实现的,当要使用电子档案时,还必须要借助计算机来进行档案信息的还原与显示。这样以来,就使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与结构是存在分离现象的。第三,电子档案是借助于计算机才实现有效管理的,并通过网络来传递信息,实现资源共享。而由于计算机与网络系统自身的不稳定性,使得电子档案在生成、存储、共享的过程中,容易受到网络病毒侵害,或者因为计算机自身硬件问题导致信息丢失。这些都给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带来了很大的不稳定性。除此之外,目前我国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在运行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对传统纸质档案管理工作的摒弃,只是大力发展电子档案,而忽视了传统纸质档案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再者,电子档案管理的安全性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在拷贝或存储电子档案时不能做到有效安全防范,对于一些重要的资料文件来讲,这是非常不安全的。因此我们要不断的改进,促使其更好的实现现代化发展。
3实现电子档案管理系统
现代化发展的措施我国对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研究时间并不长,由于起步较晚,所以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而且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为了实现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现代化发展,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改善以及妥善的解决。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经验,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3.1加强电子档案的分类管理
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电子档案信息的数量越来越多,内容也越来越广泛,为了使档案资料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必须做好档案分类工作,分类必须按照一定的要求,还要制定出统一规章制度,要以提高使用者方便性为原则,还要保证电子档案利用的安全性,尤其是一些保密文件,一定要加强管理与约束,防止信息泄露问题的发生。另外,管理人员还要对特别重要的档案文件进行备份处理,以免其丢失而造成较大损失。
3.2提高电子档案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不但借助了多项电子设备,还利用了网络传播技术,网络传播的速度比较快,实现了电子档案的共享,但是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并不高,档案管理部门一定要做好权限管理工作,还要健全监督机制,避免不法分子窃取保密档案现象的发生。档案管理部门的领导者要加强网络安全建设,极大资金的投入,还要引进安全防盗技术,定期对计算机杀毒软件进行更新与维护,防止病毒的侵入。另外,管理人员还要建立完善的制度,加大内部监管力度,加强对员工的管理,做好内部控制工作。
【关键词】
网络环境;高校档案管理系统;网络管理
在当前网络环境下,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档案管理也随之变得复杂起来。原有的传统意义上的档案管理在如今环境下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实际考察,初步实现网络环境下高校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当前我国高校档案管理系统的现状
我国很多高校档案管理已经实现了大量数据档案信息数字化,在保护档案、提高档案利用效率上有了很大进步,但这些基本上都是使用独立数字化系统实现的,并没有与现有档案管理系统相结合,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档案检索利用有效管理带来了一定限制。近些年来,很多高校还在使用上一代甚至是上几代档案管理系统,相比网络环境下其他信息系统建设,档案管理系统还存在很大不足,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管理范围窄:多数高校档案管理系统对于档案信息管理只是实现到了目录级别,对于电子信息档案文件无法很好地进行有效管理,归档功能实际上只是单纯数据录入。2.维护成本高:高校档案管理系统大多使用C/S模式应用系统,需要安装专用客户端应用软件,对于软件硬件环境要求比较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操作系统版本,一旦用户计算机出现软件硬件故障,就极有可能需要重新安装操作系统,这样维护工作量和时间成本都比较高。除了以上不足之处外,有些高校档案管理系统还存在权限冲突问题、检索功能不足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在设计高校档案管理系统时重点注意。
二、网络环境下高校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
在具体设计中,主要采用面向对象和面向过程相结合的设计方法。首先,将系统分解为若干个具有某种联系组成功能模块。其次,对每一个功能模块采用面向对象设计的方法,以数据为中心进行程序设计。
(一)功能模块划分。高校档案管理系统设计过程中,一般采用“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程序进行。最大限度使程序和数据相对独立,应用软件与计算机硬件相对独立,以便于系统扩充和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也便于系统移植。通过分析,我们预计将网络环境下高校档案管理系统划分为以下几个功能模块:系统初始化、数据录入、数据查询、数据统计、数据打印、借阅管理、成绩交流、系统维护及帮助等功能。
(二)数据库设计。高校档案管理系统模块划分以后,需要将各种存放数据类型进行分析分类,各类数据的结构形式需要转换为适合于管理系统所依赖计算机存储数据结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是整个系统数据处理成功的重要保障。在整个数据库设计中,既要遵循数据库设计原则,又要考虑数据库需要的数据处理平台,还要重点研究数据库的安全性。由于数据库中存放着档案管理中的大量数据,在网络环境下数据库为许多用户直接共享信息资源,所以安全性问题尤为重要。
三、网络环境下高校档案管理系统的实现
在系统进入实践测试阶段,高校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独特系统要求来制定系统数据结构,这样各个高校可以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档案管理系统,其中包括编辑目录格式和报表打印。档案分类要在国家对档案分类要求原则之下有序完成。档案管理系统要支持多媒体对数据的管理以及对数据存储,例如图像数据的压缩处理与存储,各类电子文档存储等。就网络环境下高校档案管理系统的功能来说,特点:第一,要符合高校档案管理的流程,信息输入输出要求的多样性,用户界面清晰。第二,用户要采用分级管理的模式,设置访问权限,来保证数据库的安全。第三,档案信息数据查询要有多样性,因为数据分类的多样性,要求系统的输入输出具有灵活性,这样有利于保证系统管理的正常有序的运行。
四、结语
在当前网络形势下,采用高效档案管理系统对档案信息进行管理,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实现档案的长久保存、统计和查询,有利于发现档案信息中有价值的信息,有利于为重大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在网络环境下高校档案管理系统的实现会为我国高校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做出贡献。
作者:姚树静 单位:山东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安聪娥.从高校评估谈高校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6:32-34.
[2]张凤丽.浅析高校档案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农业大学学院学报,2007,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