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实训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2-03-02 17:05:2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模具实训总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模具实训总结

篇1

期:___________

xx年模具设计实训总结

实训周小结一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开始典型模具设计与加工的实训了,我们将要进行六周的实训,我们被分为两组,两组分别在加工操作和设计两块。从现在开始,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进行与模具相处的课程了。

第一周,我们没有去进行相应的课程,而是由陈教授先进行一周的理论课。由于我们之前只有接触到塑料模,而当我们出去工作的时候,如果不是在大型企业,而在中小企业,我们是不可能只做塑料模的,我们必须还要接触到冲压模。陈教授这周主要就是讲了冲压模的基础知识与要点。

冲压模与塑料模的区别很大,塑料模是以塑料的注入成型,而冲压模主要是以外力来造成模具的成型,所以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冲压模有许多成型方法。有冲压模,弯曲模等等。

这周我们主要是接触理论知识,以便下到车间时,对一些冲压模的一些简单的认识。

实训周小结二这周开始,我们就要到校企合作的模具厂实训了,我们这一小组被分配钳工组,钳工组可能是下面三个小组中最脏最累的小组了。因为钳工是为了对一些零件进行简单的手动加工,例如打孔,绞孔,去毛刺,倒角等,这些看似不难的事,做起来却非常的要求有耐心,有耐心,有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这样你才有可能把模具做好。

我们被分配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对一些工件进行“抛光”,给你一张砂纸,就是把工件上的干胶水弄掉,还要把表面砂的光滑一些。这些听上去简单,其实当你真正用一张砂纸去的时候,才发现胶水不是容易去掉的,表面也不是那么容易光滑的。

我们在钳工组的时候工作最多的就是去毛刺,在去毛刺的时候要把锉刀斜着对这边去去毛刺,这样边会显得整齐许多。绞孔的时候要注意,在绞的时候要看着方向是否倾斜,如果有点歪的话就要改正过来,不然可能孔就被你弄歪了,在装螺钉的时候就不好装了,这点很重要。

这一周,从简单做起,模具就是一个细心活,不能着急,不能粗心。

实训周小结三这周开始我们就要到加工中心那去实训了。从钳工组到加工中心确实转变很大,因为这边不要你去对工件进行什么小加工了,而是用精密机床来对工件进行加工,刚开始我们听到了介绍,这里的精密机床都非常的贵,有五轴的加工机床,有精密电火花机床,还有慢走丝的机床,这些以前只听说过,却没有看见过,这次确实收获不小。

我们首先去看了慢走丝机床,机床的设备确实很精密,由于对尺寸的严格要求,所以走过一遍的丝都变成了废丝,这些主要是对一些定位等尺寸非常重要的去加工。

五轴机床是这里面最贵的机床了,操作也是一条龙的,除了装工作以外,其他基本都是由机床来负责了。

还有精密电火花机床,这里的机床和普通的电火花机床有许多区别,操作比普通的复杂一些,加工的也更精密。

虽然说我们这一周没有对这些精密的机床进行操作和加工工件,因为企业里面在加工,但是这些也不是我们这些刚接触到的能操作的,只有慢慢的去学习。

实训周小结四这一周我们分配到了电火花,线切割小组。

篇2

模具拆装实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综合实训运用已学知识和技能对模具典型结构设计安装调试有全面的认识,为理论课的学习和课程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模具拆装实训前的准备

1.拆装的模具类型常见注射模具一套。

2.拆装工具游标卡尺(大小各一套)、内六角扳手(公制)、橡皮锤、螺丝刀子等常用钳工工具。

三、实训地点

实训楼二楼刀具实验室。

四、模具拆装时的注意事项

1.拆装和装配模具时,首先应仔细观察模具,务必搞清楚模具零部件的相互装配关系和紧固方法,并按正确的方法进行操作,以免损坏模具零件。

2.分开模具前要将各零件联接关系做好记号。

3.不准用锤头直接敲打模具,防止模具零件变形。

4.导柱和导套不要拆掉。

5.画出模具的装配草图和重要的工作零件图。

6.模具拆装完毕要清楚模具的动作过程及每个零部件的功用。

五、装配步骤及方法

1.确定装配基准

2.装配各组件,如导向系统、型芯、浇口套、加热和冷却系统、顶出系统等。

3.拟定装配顺序,按顺序将动模和定模装配起来。

六、实训报告要求

(1)按比例绘出你所拆装的模具的结构图和工作零件(上模、下模)图;(计算机绘图、手工绘制均可)

(2)详细列出模具上全部零件的名称、数量、用途及其所选用的材料;若选用的是标准件则列出标准代号;

(3)简述你所拆装的塑料模具的类型、结构和工作原理(动作过程);

(4)简述你所拆装的模具的拆装过程及有关注意事项。

(5)对模具拆装实训的体会和收获进行总结

拆装的塑料模具的类型、结构和工作原理

类型:注塑模系列——斜顶模

工作原理:

将已熔融状态(即粘流态)的塑料注射入闭合好的模腔内,经固化定型后取得制品的工艺过程。

注射成型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每一周期主要包括:定量加料—熔融塑化—施压注射—充模冷却—启模取件。取出塑件后又再闭模,进行下一个循环。

模具拆装实验注意事项

1、模具拆装时,注意上下模(或动定模)在合模状双手(一手扶上模,另一手托下模)注意轻放、稳放。

2、进行模具拆装工作前必须检查工具是否正常,并按手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操作,注意正确使用工量具。

3、拆装模具时,首先应了解模具的工作性能,基本结构及各部分的重要性,按次序拆装。

4、拆卸零部件应尽可能放在一起,不要乱丢乱放,注意放稳放好,工作地点要经常保持清洁,通道不准放置零部件或者工具。

5、拆卸模具的弹性零件时应防止零件突然弹出伤人。

6、传递物件要小心,不得随意投掷,以免伤及他人。

7、不能用拆装工具玩耍、打闹,以免伤人。

8、拆装结束后,清点工具。

篇3

模具CAD/CAM技能实训是我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模具方向)的一门实践性技术基础课。在学校“实行‘双证书’制,培养‘一体化’职业教育师资”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下,此实训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模具设计、模具制造、数控编程加工、CAD/CAM软件等理论知识并借助于当今流行的三维CAD/CAM软件进行产品三维建模、模具设计、数控编程的能力以及操作加工中心、数控铣床、电加工机床加工模具零件的能力。模具CAD/CAM技能实训为14周集中实训,其中模具设计6周,加工中心操作8周。实训结束经考核合格可取得模具设计师(三级)和加工中心(中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由于该实训课程以三维设计软件应用为主要内容,为了提高实训教学效果,保证实训教学质量,笔者以注塑模具设计实训为例,基于国际流行的高端三维设计软件UG NX及其Mold Wizard注塑模具设计平台,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开展模具设计实训教学研究。实训按照企业的模具设计与制造过程进行,以模具制造企业实际应用生产项目设计实训任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提升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独立操作、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真正具备实际职业岗位所需的技术和能力。

1 UG NX Mold Wizard注塑模具设计平台

UG NX是由Siemens公司推出的功能强大的三维CAD/CAM/CAE软件系统,涵盖了产品设计生产从概念设计、工业造型设计、三维模型设计、分析计算、动态模拟与仿真、工程图输出,到生产加工成产品的全过程。凭借其强大而完美的功能,UG NX已经成为三维CAD/CAM/CAE领域的主流软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机械、造船、数控(NC)加工、医疗器械和电子等诸多领域。

Mold Wizard是UG NX软件中用于注塑模具自动化设计的专业应用模块,运用知识嵌入的基本概念,按照注塑模具设计的一般顺序模拟模具设计的整个过程,即从读取产品模型,到确定和构造开模方向、收缩率、模腔布局、分型面、型芯、型腔、滑块、内抽芯、模架及其标准件、浇注系统、冷却系统以及零件清单等。利用UG NX Mold Wizard注塑模具设计平台进行注塑模具设计流程见表1。

表1 Mold Wizard注塑模具设计流程

2 任务驱动教学理论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其特点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将传统的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理念转变为解决问题并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教学理念。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教学内容划分成一个个任务情境交给学生,学生在工作任务的驱动下,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进行自主性、探究式的学习。在教师的帮助引导下,学生边做边学,边学边做,循序渐进地完成一个个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了主动学习,学会了与人协作,学会了思考、分析、解决问题,从而不断地获得成就感,极大地激发自己的求知欲望,使自己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

任务驱动教学法一般按照以下四个教学阶段进行:(1)明晰任务目标;(2)任务设计分析;(3)实施完成任务;(4)任务考核评价。在模具CAD/CAM技能实训教学中,以注塑模具设计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将知识和技能隐含在注塑模具设计的工作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分析任务,明确与任务相关联的知识内容中哪些是已学的,哪些是新的;根据任务进行自主学习,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任务完成后进行分析总结,讨论交流,找出不足,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真正掌握。

3 任务驱动的教学应用

3.1 明晰任务目标

任务目标决定任务内容的设计内涵,任务内容服务于任务目标的实现。在模具CAD/CAM技能实训教学中,确定了注塑模具设计的任务目标:学生学习塑料模具设计和UG NX基础操作课程之后,通过注塑模具设计技能实训,了解注塑模具设计标准知识、管理知识;掌握注塑模具设计工程知识,具备独立的工作能力,能较好地应用CAD/CAM/CAE数字化设计工具UG NX从事注塑模具设计、分析仿真及成形过程模拟,达到模具设计师(三级)国家职业标准。

3.2 任务设计分析

任务设计内容是否恰当关系到任务驱动教学的成败,也关系到任务目标能否实现。因此,经过慎重考虑和多方斟酌,按照企业的模具设计与制造过程设计注塑模具设计实训教学内容,将Mold Wizard注塑模具设计流程划分成四大模块,每个模块又划分为几个工作任务,选择模具制造企业实际生产的塑料产品作为任务实施载体,将知识点贯穿于各个任务中,真正实现学生边做边学,边学边做,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任务设计内容见表2。最后通过4个综合设计实例使学生系统地学习并掌握注塑模具设计的整个流程,具备注塑模具设计能力,达到任务目标。

表2 任务设计内容

3.3 实施完成任务

(1)任务实施前准备。教师应向学生强调任务实施的目的及意义,详细说明任务实施过程、进度要求及注意事项,并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为宜,按成绩好、中、差搭配组合,指定1人为组长。

(2)任务下发与布置。按照表1的任务设计内容,各组组长到教师处领取任务,然后组织本组成员思考、分析、讨论任务,在教师的引导下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各小组成员按照实施计划独立完成任务。

(3)过程检查及答疑。在任务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定期巡回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避免抄袭现象出现。同时,对任务实施过程中学生遇到的问题和难题,教师应当给予适当的指导,以拓宽学生思路,激发学生兴趣。而对学生出现的错误不必急于纠正,可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撰写任务报告。任务实施伊始,要求学生将设计内容详细记入报告草本内;完成时,将草本内容整理归纳后撰写正式的任务报告。任务完成后,要求学生撰写任务报告,用文字描述任务实施的工作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总结、归纳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4 任务考核评价

在任务完成之后,教师应组织各小组将本组的最佳方案及作品向大家展示,供大家交流学习;表彰做得最好的小组以激励其他组的学习动力。对于任务实施结果的评价不能用“对”或“错”来判定,而应当用“好”和“更好”来区分,应重视过程评价。因此,我校制定了任务考核评价方案(见表3),采用三级考核:一是每个学生根据评价标准对自己的任务实施过程及作品进行综合自评,二是各小组成员根据他人的参与程度、贡献情况、团队协作意识及完成的作品进行综合互评,三是教师对各小组任务实施完成情况进行总体评价。而后综合三种评价确定每个学生的最终成绩。采用三级考核评价的方式有助于师生共同讨论,总结、回顾任务实施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表3 任务考核评价方案

4 教学体会和总结

在模具CAD/CAM技能实训教学过程中,我校采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将实践教学内容以任务情境的形式提供给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围绕任务开展积极主动的学习,并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及与他人协作的精神来完成任务―“以教定学”的被动教学模式转变成了“以学定教”的主动学习新模式。通过考核评价任务完成结果和总结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的技术和水平达到了实际职业岗位的要求。

任务驱动教学法能有效地改善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发挥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作用,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任务内容选择要合适,保证难易适中,符合学生能力,知识面覆盖较全面。可以选择企业的实际生产项目,通过与社会生产接轨,锻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2)注意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有什么用,该怎么用一直困惑着学生,如果能将这个问题解决好,就能令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很多。因此,教师选择的任务内容与企业生产联系起来,可使学生明确所学知识和技能是如何应用于实际生产的。学生体会到了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也会提高。

(3)处理好教师指导及学生间的交流。任务实施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问题、难题,教师可以帮助解决,但仅限引导,引导学生学会查阅资料及工具书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于大家共性的问题,应允许学生在课堂上相互讨论、与教师探讨,共同解决。

(4)任务报告必须写。任务完成后撰写报告是学生对任务实施中的问题、难题的再一次学习,有利于学生全面分析与总结相关知识点,全面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篇4

模具拆装实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综合实训运用已学知识和技能对模具典型结构设计安装调试有全面的认识,为理论课的学习和课程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

2. 模具拆装实训的要求

掌握典型塑料模具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模具零部件的功用、互相间的配合关系以及模具安装调试过程:能正确地使用模具装配常用的工具和辅具;能正确地绘制模具结构图、部件图和零件图;能对所拆装的模具结构提出自己的改进方案;能正确描述出该模具的动作过程。

二、模具拆装实训前的准备

拆装的模具类型 常见注射模具一套。

2. 拆装工具 游标卡尺(大小各一套)、内六角扳手(公制)、橡皮锤、螺丝刀子等常用钳工工具。

三、实训地点

实训楼二楼刀具实验室。

四、模具拆装时的注意事项

拆装和装配模具时,首先应仔细观察模具,务必搞清楚模具零部件的相互装配关系和紧固方法,并按正确的方法进行操作,以免损坏模具零件。

2. 分开模具前要将各零件联接关系做好记号。

3. 不准用锤头直接敲打模具,防止模具零件变形。

4. 导柱和导套不要拆掉。

5. 画出模具的装配草图和重要的工作零件图。

6. 模具拆装完毕要清楚模具的动作过程及每个零部件的功用。

五、装配步骤及方法

确定装配基准

2. 装配各组件,如导向系统、型芯、浇口套、加热和冷却系统、顶出系统等。

3. 拟定装配顺序,按顺序将动模和定模装配起来。

六、实训报告要求

(1)按比例绘出你所拆装的模具的结构图和工作零件(上模、下模)图;(计算机绘图、手工绘制均可)

(2)详细列出模具上全部零件的名称、数量、用途及其所选用的材料;若选用的是标准件则列出标准代号;

(3)简述你所拆装的塑料模具的类型、结构和工作原理(动作过程);

(4)简述你所拆装的模具的拆装过程及有关注意事项。

(5)对模具拆装实训的体会和收获进行总结(要求300字)。

拆装的塑料模具的类型、结构和工作原理

类型: 注 塑 模 系列——斜顶模

结构图

工作原理:

将已熔融状态(即粘流态)的塑料注射入闭合好的模腔内,经固化定型后取得制品的工艺过程。

注射成型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每一周期主要包括:定量加料—熔融塑化—施压注射—充模冷却—启模取件。取出塑件后又再闭模,进行下一个循环。

凸模

凹模

模具拆装实验注意事项

1、模具拆装时,注意上下模(或动定模)在合模状双手(一手扶上模,另一手托下模)注意轻放、稳放。

2、进行模具拆装工作前必须检查工具是否正常,并按手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操作,注意正确使用工量具。

篇5

作者简介:于泓(1965-),男,江苏南京人,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王艳莉(1981-),女,陕西韩城人,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江苏 句容 2124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农业委员会立项课题“校企合作开发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课题编号:JSNZJ201102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5-0160-02

近年来,随着研究和实践的深入,高职教育大力推行基于行动体系的课程改革,即通过分析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得到所需的职业能力,在此基础上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从而制订“突出职业能力,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以模具企业对员工的技能要求为依据,以模具设计制造工作过程为导向,突出职业能力,按照行业企业调研岗位分析工作任务学习领域学习情境课程转化的过程设计课程。本文以“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以下简称“本课程”)为例,旨在通过对职业岗位能力进行分析,以岗位工作任务为导向,模拟企业实际工作场景,将模具开发生产任务进行归纳,转换为适于高职学生学习的教学案例,并综合利用案例教学、现场教学、分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融“教、学、做”于一体,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模具基础理论、必须技能完成模具设计的工作任务,满足模具职业岗位的需要。

一、课程开发

1.课程定位与目标

通过对模具行业相关企业进行深入调研,确定毕业生就业指向单位有模具厂、冲压生产企业、塑料成型生产企业,就业岗位有模具制造岗位、模具加工工艺员等岗位,这些岗位要求学生具备识图制图、模具安装与调试、冲压模具设计等职业能力。根据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培养目标,对本课程进行定位,确定了课程的目标、作用以及课程的衔接。“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核心课程,可以培养学生从事塑料成型工艺设计、塑料模具设计、塑料模具装配调试与维修的知识技能。课程内容前后衔接紧密,前导课程有“机械制图”、“工程材料”、“机械设计”等,后续衔接课程有“模具CAD/CAM”、“模具表面材料”。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任务。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正确、高效地运用各种基础知识解决问题。

(2)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计算和设计能力,使学生能够根据塑件的要求,正确分析塑件的成型工艺性能,并根据要求进行模具设计时的工艺计算,完成典型模具的设计任务。

(3)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在模具设计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创新意识、独立思考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调查研究与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等。

2.课程教学资源

(1)《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教材是依据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要求编写而成的,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齐卫东主编,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对高职高专学生模具制造工艺能力差、理论和实际脱节的弱点,在教学过程中弱化理论部分,强调实用,突出能力的训练,使学生易学、乐学,教师易教、乐教。

(2)为了满足学生实训和课程设计的要求还提供了一些补充教材与课程设计指导书,推荐了一些与模具设计相关的学习网站,这些学习网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地模具学习与交流的平台,便于对模具学习感兴趣和有能力的学生进一步自主学习和自我提高。

(3)目前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已建成一批与模具设计相关的实训室以满足实践教学需要,如表1所示。根据课程的教学需要,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还加强与周边高校、企业的合作,建立了多家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的顶岗实习打下了良好基础,并且能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表1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实训室

序号 实训室名称 实训项目

1 模具钳工 钳工操作、钳工研配

2 数控加工实训中心 模具制造、数控加工

3 电加工实训室 模具加工、电加工

4 CAD/CAM中心 模具CAD、模具CAM实训

5 模具拆装实训室 模具拆装、模具结构分析

3.课程设计

(1)本课程的设计理念是以岗位工作任务为导向,模拟企业实际工作场景,转换为适于高职学生学习的教学案例,并综合利用案例教学再转换成学习任务,最后由教师设计成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案例。

(2)整个学习任务的安排按照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分为四个梯度,共90学时。第一梯度为塑料基础理论及成型工艺,12学时;第二梯度为模具拆装综合实训,24学时;第三梯度为模具总体结构设计,36学时;第四梯度为塑料模具课程设计,18学时。本课程的重难点是注射模具结构设计部分(见图1)。

(3)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梯度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第一梯度采用讲授法和启发式。模具综合实训采用现场演示法、小组讨论法,如拆装实训,教师现场演示、学生拆装练习,最后通过小组讨论、汇报总结来掌握模具的典型结构;模具结构设计部分主要是针对典型案例进行对比分析,最后阶段的课程设计采用教师下达设计任务,学生小组讨论、协作讨论完成设计。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这些教学方法,满足了课程的教学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借助多媒体、实物模型、现场教学和网络资源等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例如,塑料的成型工艺过程借助现场教学;模具结构部分采用实物模型辅助教学,使学生能够直观认识模具,熟悉模具结构。

(4)本课程从学情出发,对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一是学情分析。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模具专业大二年级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结构图复杂,读图基础弱;工艺复杂,不熟悉基本工艺;计算参数众多,机械式记忆。二是采取措施。多媒体及实物模型展示;现场注塑教学;小组协作完成课程设计。三是学习方法。从学中做,提高读图能力;从做中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5)课程的考核分平时考核、基础理论考核、单元实训考核三个部分,其中单元实训考核邀请企业工程师参与。学生参与平时成绩的自评与互评,整个课程的考核方式多样化,考核主体多元化,如表2所示。

表2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考核

成绩构成 平时 基础理论 单元实训

分数 30 40 30

考核方式 考勤、回答问题、

平时表现 笔试 拆装与测绘

模具设计

考核主体 教师15分

学生自评互评15分 教师40分 教师12分

学生代表6分

企业专家12分

总分 100

二、课程实践

本节课采用现场教学的方法,除基本的准备工作外,教学过程分为案例引入、讲解示范、分组训练、总结归纳、教师点评和知识拓展等六个环节,如表3所示。

三、体会与思考

第一,本课程的设计是从企业工作内容中提取工作任务,再转换成学习内容,最后由教师编写成适于学生学习的典型模具案例作为情境教学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将教室与实训现场相融合,或在实训车间布置教学,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环境中学习模具相应的知识与能力。第二,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与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积极运用各种现代教学手段,拓展课程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第三,“教学做”合一教学过程。以岗位工作内容为导向,模拟企业工作情境,进行情境教学,并综合利用案例分析、现场教学、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集“教、学、做”于一体,引导学生勤思考,勤动手,勇于创新,不断提高教学成效。第四,建立相应的课程评价体系。课程评价贯穿整个工作任务,课程评价由平时成绩、理论成绩和单元设计实训三部分组成,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有机结合的评价方式进行多元化评价。整个课程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控制和评价,课程评价体现了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

实践证明,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与实践中,教师从工作岗位中提取工作任务,再转换为适于学生学习和操作的教学案例,学生从“学中做,做中学”,实践能力显著提高,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明显提升,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促进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俊秋,陈少艾.高职院校《塑料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做”一体化实践[J].模具工业,2012,38(3):72.

[2]刘哲.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16).

篇6

一、研究的必要性

中职模具专业实训课项目教学的应用研究是在中职学校模具专业的实训课中实施的项目教学,以模具实训课为研究对像,研究项目教学在应用中联系理论教学,开发理实一体化教材,完善教学计划,学生考评方法。

二、研究背景

教学方法改革是实现专业教学向能力本位转变的迫切需要。2008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就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强化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提出了具体要求。

1.通过项目教学法应用研究,促进课程内容综合化、模块化,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使专业教学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彰显“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

2.项目教学在模具专业教学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性。项目教学在工科专业实施中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模具专业在过去以知识结构体系的教学中其实就已经显现出了项目教学的特点,就本专业的特点而言,各知识结构本身就可成为一个项目。

3.我校模具专业实施项目教学有较好的基础。在以前以知识结构为主的教学过程中,学校业已突出实验与技能训练课的开设,保证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近3年来,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专业教学按照岗位需求进一步细化,并已经开始在实训课中进行了项目教学,尤其以《模具实训》、《模具维修》这两门课程最为突出,其教学组织全部采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方式,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三、理论依据

1.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由美国著名儿童教育家、伊利诺易大学教授凯兹博士和加拿大儿童教育家、阿尔伯特大学教授查德博士共同创制的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活动教学法。它是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予学生独立完成,从信息的搜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直至最终自己对项目作出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起到咨询、指导与解答疑难的作用。将其应用到教学中,能充分地展示现代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位”的价值取向,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得到更大幅度的提高。

2.建构主义。建构主义理论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研究通过学生在项目实施中建构知识体系。

四、研究意义

1.落实职教理念,提高教师权威;

2.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动手能力;

3.规范实训管理,推动模具专业建设。

五、研究目标

1.形成理实一体的模具实训教材;

2.总结理实一体的教学经验。

六、研究内容

1.开发模具实训教材;

2.项目教学评价体系;

3.项目教学组织方式的研究;

4.项目教学考核体系的研究;

七、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调研分析

(1)根据专业建设与教学需要,结合老师培养需要选定项目。

(2)调查其它各校模具专业课程内容开设情况与需求情况。

(3)调研市场资源与社会成品需求。

第二阶段:开发教学项目

确定模具实训项目实例,调整项目内容。模具实训基地的建设:

1.数控加工

(1)引进高速铣床和高速加工中心,高速加工机床主轴的最高转速可以达到100000r/min,快速进给速度可达120m/min,加速度可达1~2g,换刀时间可提高到1~2s。这样可大幅度提高加工效率,并可获得Ra≤1的加工表面粗糙度,可切削60HRc的高硬度材料。高速铣削与超精密加工、硬切削加工相结合,实现以铣代磨的目标,大大地减轻了模具的研抛工作量,缩短了模具制造周期。

(2)采用并联机床及开放式数控系统实现模具的高速加工。

(3)应用电火花加工(EDM)智能化技术实现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多轴联动控制、电极自动交换、双线自动切换、防电解作用及放电能量分配等。(4)使用数控研磨机实现三维曲面模具自动研抛。

2.计算机辅助软件

(1)将建立基于网络的CAD/CAM/CAE一体化系统结构,其将解决传统混合型CAD/CAM系统无法满足实际生产过程分工协作要求的问题;实现塑料制件及模具的3D设计与成型过程的3D分析,实现模具无纸化制造加工。采用先进的CAE三维注塑流动模拟软件,实现塑料模具、塑料成形过程的各种模拟分析(注塑成形,包括塑料充模、保压、冷却、翘曲、收缩、纤维取向等模拟分析)、热传导和冷却过程的分析、凝固及结构应力分析等。计算浇注系统及模腔的压力场、温度场、速度场、剪切应变速率场和剪切应力场的分布并分析其结果。

(2)尝试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技术应用于模具工艺规程的建立。

3.精密测量和高速扫描及数字化系统

(1)使用4D激光测量机不但能进行3D测量,而且可以得出质量指标,说明每个测量点的精确性。完成模具应力、磁力测量技术和三维测量技术及R部位形状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测量等任务。

(2)高速扫描机和模具扫描系统实现从模型或实物扫描,到加工出期望的模型所需的多项功能,可大大缩短模具制造周期。

第三阶段:项目教学实施

(1)根据个案实验成果,组织教学资源,编写教材。

(2)在个案实施的基础上,采用已编教材,在模具专业教学班级开展大面积的推广应用。

第四阶段:总结

项目教学法在我校已经有了成熟的理论研究与广泛的应用和发展,达到了项目教学法的目的。即不再把教师掌握的现成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作为追求的目标,或者说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和讲授去得到一个结果,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去寻找得到这个结果的途径,最终得到结果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学习的重点在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锻炼各种能力,如岗位能力、实践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等。教师不再占有教学的主导地位,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学生具有90%的积极性。这一理论得到了传授知识者及接受职业教育者的广泛承认。

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12-0049-02

模具行业近年来发展很快,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将成为世界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国外的模具企业,先进的模具设计和制造技术已经开始涌入我国,这就为我国的模具工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为了与国际接轨,模具专业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以适应模具工业发展的需要。

从地区分布看,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地区发展快于中西部地区,模具产值约占全国总量的65%以上。模具工业的高技能人才极为紧缺。

我院机电系2007年开设“模具设计及制造专业”。根据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这一特点,我院模具专业的学生将在应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模具工作所需的基本知识和职业技能,真正成为能动脑更能动手的高技能人才。高职高专的模具专业毕业生有很强的就业优势。原因之一是中国现有的模具企业,除了少数的大型模具企业外,多数是小型企业,从事模具的加工业。其在职大部分人员未接受过中高等专业教育。高职模具专业毕业生既有模具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过硬的实践技能,是技术型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

然而,要让学生掌握足够的从事模具工作所需的基本知识和职业技能,需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训时间和实践机会,这需要一定的设备和经费做保障,在当前教学资源非常有限的情况下,要实现这一目标,仅仅依靠学校的资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学生走工学结合的道路。但是在我们的高职院校中,模具是新兴专业,办学模式正处于尝试阶段,也就是说我院模具专业尚没有较好的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可以借鉴,需要我们自己去创新、去实践、去探索。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模具企业数量多,规模与层次合理,这为我院模具专业探索实践“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

通过实践研究与探索,我们在模具学生培养方面制订了目标:①制定出模具专业学生要求掌握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一览表,为我院模具专业的发展提供依据。②通过创新实践,探索出在本地区广泛适用的“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具体做法是:

1.调查用工单位对模具人才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目前的要求和今后的可能的要求。

2.将调查结果分类,分出可在本院完成的知识和技能,以及需要在企业边工边学的知识和技能。

3.实践让学生边工边学的具体方式,对其中收效较好的方式进行总结与完善。

面对模具行业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要求,我院模具专业在教学上采取了如下总结:

首先,软件与课程整合。

CAD/CAM技术大量应用于模具设计与模具加工之中,模具制造过程中大量采用了NC和CNC机床,所以教学中需强化CAD/CAM软件的应用能力,要求学生会操作数控机床,以适应毕业生就业岗位的需要。

首先机械制图与AutoCAD整合在一起构成现代工程图学,学生一边学习机械制图知识一边用AutoCAD画平面图。在不同的阶段配以相应难度的项目。并且在这个模块中培养学生用AutoCAD制作工程图的能力,为以后画模具图奠定良好基础。

将模具结构与三维制图软件整合在一起一体化教学,先强化学习一种三维软件(以Pro/E为主,也可以学习UG、solidworks软件),学生一边学习模具的结构理论、一边学会用三维软件来表达模具结构,用三维软件画模具相当于真实的在软件中做模具,学生在绘制模具的三维结构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关于模具结构和三维软件应用方面的疑问,学生会产生很深的印象,同时也能明白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具的真实过程,对软件的认识也会加深,从而激发用软件解决实际工程的兴趣与激情。学生在短时间内可以通过实体造型模拟,学习到大量实用的模具结构知识,理解诸如拔模斜度、浇注系统、成型零件等模具基本概念。在学习分模的过程中,又可以顺理成章地推出模具分型面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快速地掌握型腔模具分型面的含义,继而熟练地进行分模操作。

其次,从“学”到“用”综合实训教学环节。

学生基本职业能力的形成是循序渐进的,从分散的知识、单项的技能的综合性应用,从校内实训开始到企业顶岗实习结束,既是一个积累的量变过程,也是一个从“学”到“用”的质变过程。综合实训是指一种全方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环节。通过综合实训把比较单纯的教学环节,例如课堂教学、实训教学、实习教学、现场教学、电化教学等中获得的离散的、肤浅的知识加以整理运用,使理论知识系统化,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一体化,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模具专业的综合实训是按项目教学训练法,从一个具体项目开始,考察设计、制造、总结完全由学生自主完成。有利于教学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综合实训内容如下:

1.典型零件的工艺分析

2.典型零件的工艺设计计算

3.典型零件的模具结构设计(应用CAD软件)

4.编制模具加工工艺(上机操作)

5.数控编程及操作 (编程模拟,部分零件机床上加工)

6.典型模具的拆装 (加强模具钳工训练)

7.编写说明书(按正规课程设计编写)

要求学生从零件的成形工艺分析(用UG软件辅助分析)入手,独立完成模具结构设计,用AutoCAD绘出模具总装图及各非标准件零件图,并制定出零件制造工艺及模具装配工艺,经老师审核后,最后由学生动手制作。对于要求较高的工作零件,则要求学生通过Mastercam软件预先造型并编制出数控加工程序或线切割加工程序,在校数控加工中心进行加工。对于非工作零件,要求学生采用普通的车、铣、刨、磨等机床加工。工件的热处理工序由于受条件限制,则通过对外协作完成。全部零件加工后,再对模具进行装配,然后试模,直到冲出合格的零件。经过这种系统、规范的实习训练,使学生的职业技能、应变能力及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最后,校企合作,顶岗实习。

学生带着毕业设计进入到企业当中,使毕业设计更加贴近生产实际,通过开放式的创新实训,实习内容紧密结合课程项目训练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通过有效的实践教学,学生的技能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既提高了学生模具CAD应用的能力,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学生模具加工、装配与调试技能,也为学生的就业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学校拥有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和五百强的大型企业合作。我们已与无锡松下冷机有限公司、美特尔科技(无锡)有限公司、江苏吉润汽车冲压件厂等多家企业建产了实训实习基地。部分模具实践教学是在企业车间完成,大大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了解知识在生产中的应用。

通过顶岗实习,在企业这个新的环境中,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竞争意识,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条件,高质量地完成实习任务。顶岗实习利于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提早熟悉工作岗位、适应今后的工作也大有裨益。目前,我校机电系与江苏吉润汽车冲压件厂建立的实习实训基地,受益很大,有的学生已经成为企业里的骨干。

通过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使学生对模具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更加了解和热爱自己的专业,极大提高了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就业竞争力,就业率达百分之百。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F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2-0094-01

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和国际间的融合,我国的模具行业规模也在不断的壮大和发展,并且有效的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模具成形技术广泛的应用于汽车、加点、电表、仪表等领域中,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日益庞大的市场需求就必然要求有足够的专业技术型人才,能够投入到生产、研制、加工模具等实践工作中。因此现代化模具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就需要结合市场需求来建设相应的实训中心,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知识理念进行教学、生产、科研等一体化的流程操作,使我国的模具实训与就业接轨,与时代要求接轨。

1.现代模具实训基地的建设

1.1 现代模具实训基地建设的主要原则

现代模具实训基地往往是一个场地面积比较大的场所,功能区分也比较细化,因此在建设之前一定要把握好整个实训基地建设的大体规划和主要原则[1]:(1)与就业接轨。我国的模具厂在不断的发展和壮大,尤其是广东及沿海地区的模具厂逐渐的增加并且延伸到海外贸易,说明了我国对模具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而实训基地建设必须结合市场的需求,为社会培养紧缺的技能型人才,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社会企业的相关需求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培养,将技能与就业相结合,使模具实训基地具有现实性和可靠性,符合现代模具市场发展的要求。(2)保持先进性。实训基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技能与岗位技能接轨,而社会在不断的发展,模具企业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的发展,因此实训基地的技能知识、技能教学或技能设备一定要采取符合社会企业最新的要求,只有保持实训地的先进性,才能培养出具有实操能力的人才。(3)优化配置。实训基地在进行教育时一定要针对社会模具不同的要求和学员的特点进行优化配置,例如实训基地可以划分初、中、高、研修班等多个等级,满足不同人群的技能要求,对模具一概不知的学生可以让其从初中班的基础学起,对于有一定的知识技能人群可以让其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合适自己学习的班级,这样就能合理有效的发挥实训的功能。

1.2 现代模具实训基地建设的结构框架

实训基地框架结构的规划对基地的功能区域划分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进行总体的规划一定要将结构框架与预期的功能区域相结合,例如一般基地的实训中心主要分为模具研发、模具制造和模具成形三部分[2],而每部分旗下都会有不同类别的实训室,例如在模具制造实训中心,往往会划分钳工实训室、机加工实训室、电加工实训室、数控加工实训室、模具装配与维修实训室等,因此实训基地框架结构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课程要求和实训室的具体状况进行合理规划。

1.3 现代模具实训基地建设的功能目标

实训基地在建设完成后,就要根据基地自身情况进行功能目标实训,功能目标教学以及功能目标的生产与研发划分,通过实训的完成,能够完成模具产品的开发、设计、制造以及加工等等功能操作[3]。(1)功能目标的实训。现代模具实训基地一般而言要能满足和实现20个左右的工艺实训项目,例如产品造型、模具设计、磨工、数控车操控等项目,都要行进合理的设计和规划。(2)功能目标的教学。功能目标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快速有效的掌握模具技能,在进行教学之前也一定要举办各种不同类型的教学班,然后针对每个人自身的特点和学习进度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例如可以划分各种软件教学班、各种设备技能教学班、产品开发制作教学班以及教师进修教学班等等,从而培养专业化和实战性的人才。(3)功能目标的生产和研发。现代模具实训基地要将教学、生产、研发三方面有效的结合起来,实训基地在对学生和社会进行有效的教学和实训的基础上,能生产和研发新的产品造型,机械零件加工等,使其能成为全面的和社会效益的实训基地。

1.4 基地实训室的资源配置

每一种实训室都应该明确其功能的内容以及需要相应的设备配制和人员人数,这样能合理有效的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和保障,实训基地的稳定性,例如产品造型的实训室主要是通过一些专业的软件进行设计和绘制产品的结构和造型,而相应的设备配置的就是计算机和专业软件等工具,在实训的过程中由于计算机可以进行统一的教学和管理,因此在人员配置上一般2名即可;机加工实训室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车床、外圆磨等普通机床的操作能力,因此相应的设备配置则需要一些车床、外圆磨、工具磨等,在实训的过程中由于需要对学生针对性的指导和教学,因此机加工的人员配置最少是在5名以上,以保及时的发现和指导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问题。

2.现代模具实训基地建设的管理

2.1 综合管理

实训基地是涉及到教学、人员、设备等多方面基础场所,因此实训基地必须建立一个总的规章制度,约束和管理不同类型的基地建设,对实训基地安全、基地消防安全、实训基地工作章程等方面,健全相关的法章法规,从而保障整个实训基地安全健康的运行和发展,更好的进行实训培养和生产科研以及实现培养高技术人才的目标[4]。

2.2 设备管理

由于实训基地实训的课程种类比较多,因此相对而言实训基地所运用的设备也比较多,实训基地对全部的设备建立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章、保养方法、管理要求及维修策略[5],例如《工具磨床安全操作规程》、《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安全操作规程》、《设备维修记录》、《设备保养记录》等设备管理方法,并且针对现实中对设备的有效管理方法和维修手段进行整合和记录,这样就能对每种设备的具体状况进行更新和发展,制定相应的设备管理体系,有效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2.3 物资管理

由于实训基地存在着物资之多及物资之贵的情况,因此要制定相应的物资规章制度进行有效的物资管理,例如对于库房里的物资要建立相应的《库房管理规定》,对于领取借用物资的要实行相应的《材料出入库管理规定》,有针对性的进行物资管理,物资管理制度能有效的保障物资的安全和完整,一旦物资丢失或物资损坏,也能及时的找到责任人快速的查找出物资丢失和损害的原因。

2.4 人员管理

由于实训基地的岗位种类多,因此对每种岗位设置相应的管理制度,能有效的进行岗位职责管理,能加强人员的工作方向和提高人员的工作质量,对主任、副主任、组长、教师、库房员生产人员等岗位设置其具体的岗位职责,例如建立《实训中心主任岗位职责》、《实训组长岗位职责》等岗位职责。

2.5 学生管理

学生是实训基地的主要构成者,实训基地对学生的教学培训、技能培训以及安全都要负责,因此实训基地一定要建立关于学生的安全教育实训管理,有效的监督和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是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和自觉地遵守实训纪律。

总结

综上所述,现代模具实训基地的建设能为模具市场经济提供大量的专业人才,不过在现代模具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合理的规划实训功能区域、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以及保证实训的质量,这样才能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促进实训基地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庄敏.高职“六位一体”共享型实训基地的建设研究[J].华章,2014,(26):253-253,256.

[2] 张志鸣.现代模具先进制造技术实训基地的建设[J].模具制造,2013,13(2):94-96.

[3] 周欢伟,刘怡飞,戴红萍等.高职教育机械类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业务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174.

篇9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4-0133-02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结构调整,模具、数控及计算机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方式、产品种类以及产业结构,同时也对模具人才设计和制造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毕业生及用人单位回访及调研时发现,高职学生尽管经过2~3年的模具专业课程学习,但在实际工作中处理模具设计、制造和生产问题时不知如何分析与解决,所掌握的实际技能与企业的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模具综合实训是学生在校期间完成所有专业理论知识及单项技能训练后,走向工作岗位前的最后一个综合技能实训。在设立教学目标并构建实训教学模式时,不仅应考虑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还应考虑如何提高学生在生产过程中对知识的灵活应用、分析判断及探究创新的能力。

我院模具专业在构建“职业化三级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提出模具综合实训以模具设计制造工作项目为载体,采用企业管理运作模式。实践证明,该实训模式能有效使学生熟悉企业模具生产流程,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核心职业技能,培养发现、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创新意识及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构建模具综合实训模式的教学背景

在传统模具技能实训中,侧重于学生对技能熟练程度的训练,教师先讲授并操作后,学生依葫芦画瓢重做一遍,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自主创新性,属于被动学习,难于举一反三。

模具综合实训不仅应实现将产品造型设计、工程图设计、模具设计、CAD/CAM设计、钳工修配、数控加工、模具装配检验等相关专业知识融会贯通,达到综合应用多种知识和技能的目的,还应符合模具生产工作过程,达到生产要求,实现将模具设计理论应用于实际的加工制造过程。

能力培养内容和实训目的

如图1所示,目前企业的产品和模具生产流程为:产品设计―模具设计―模具加工―模具装配―模具调试―产品检验。根据以上模具工作过程,相应地将模具专业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分解为产品设计能力、模具设计能力、机械加工能力、钳工操作能力、数控加工能力、模具装配调试能力、产品质量检验能力等6个部分。

基于企业需求和模具生产工作过程,模具专业教学需着重培养和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核心技能,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加深模具设计与制造的专业知识,熟悉模具制造与装配的流程和制造方法,了解安全文明生产要求,熟练运用模具制造的常用设备和工具,增进学生对模具制造过程的感性认识。

模具综合实训具体实施

在整个模具设计及制造过程中,以模具工作过程为主线,通过在综合实训中完成模具和产品制作的项目,将前修模具设计及加工的理论知识与CAD/CAM软件结合起来,强化学生CAD产品设计、模具设计及CAM数控编程加工的能力,同时训练机械加工及模具钳工装配等基本操作技能。

(一)确立模具综合实训的内容和目标

实训内容:利用4周时间,各个项目小组自行选择或设计产品(塑件),在产品测量基础上完成产品设计,设计模具结构,加工制造模具零件,完成模具装配、安装与调试。

实训目标:完成符合使用要求的产品开发与模具制作。

在整个实训过程中,项目小组按照企业工作岗位要求以企业模式管理运作,制定工作分配和项目进度计划,学生以企业员工角色参与项目工作,教师以工程师的身份指导学生,引导学生进入职业角色,在培养职业技能的同时,逐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及团队合作精神。

(二)模具综合实训的实施阶段

准备阶段 在进行模具综合实训之前,学生应具备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模具CAD/CAM、机械加工及特种加工等课程基本知识,完成产品模型、材料特性、模具结构、加工要求等方面资料的收集工作。将学生按每组8人设置若干项目小组,每组推选组长,在组长的带领和调配下,以企业班组的形式组织小组成员一起实施模具设计及制造工作。教师负责设备及实训材料准备工作。需要提供的设备主要有机械加工设备(车床、普通铣床、平面刨床、平面磨床、外圆磨床和摇臂钻床)、钳工设备、数控设备(数控铣床、线切割、电火花)、成型设备(注塑机)及各种工具、刀具、夹具、量具等。

设计阶段(产品设计、模具设计CAD/CAM) 在设计阶段,项目组长组织成员讨论,根据小组能力及兴趣选择或自主创造难度恰当、外形合适的产品,并确立模具设计方案,利用所学的CAD软件(如PRO/E、Cimatron、UG等)进行产品数据的三维建模,并采用CAD软件完成分模及模具整体结构的设计。经教师审核模具后,进行CAM软件的电极设计及CNC编程。由于学生初次进行实际模具设计和CAM编程,教师应按企业生产要求,及时指出学生在设计中出现的错漏结构和不合理的工艺操作,引导学生理解并修正,直至模具结构设计合理、CNC工艺恰当为止。

制造阶段 由于各个项目模具各不相同,每套模具的加工工艺也灵活多变,在模具设计工作完成后,项目小组针对本组的模具零件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全面讨论,分析模具零件的结构工艺性,确定需加工零件的工艺路线、加工参数、采用的加工设备,小组组长根据小组成员能力和进度安排分配加工任务。在此阶段,学生应掌握模具零件的加工方法、制定工艺和加工顺序,运用机械加工、钳工等方法进行毛坯的机械粗加工,再采用CAD/CAM软件生成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进行零件的数控加工,并使用特种加工的线切割、电火花完成零件的精加工,以保证达到工艺设计的要求。

模具装配和调试阶段 项目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装配方案,选择相应的工具、量具、设备,将加工完成的模具零件装配成完整的模具,并能处理装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试模过程中,指导学生在注塑机上安装模具,经过教师讲解注塑机的操作步骤和安全生产要求后,学生进行模具调试,直至调试出合格产品,以检验模具设计和制造的合理性及生产性。通过试模,学生可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拆装模具、注塑机的操作,注塑工艺参数的设定和调整、试模不成功或产品出现缺陷等实际问题的解决。

评价与考核阶段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参照企业模式,通过建立严格的岗位工作制度,包括考勤和学生填写工作日志,教师适时参与评价。项目结束后,项目小组进行综合实训过程的总结和教学反馈,教师根据实训中学生的实训态度、理论知识运用、模具制造装配、动手技能、独立工作能力、小组合作能力以及模具完成情况综合评定。

教学实践效果和教学建议

在实训过程中,需要学生自主开发、自主设计产品及模具,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独立思考,可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设计有趣实用的日用产品,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可大大提高。同时,在动手制作模具的过程中,学生综合运用各项制造操作技能,可学会应对故障分析处理,完成整副模具的加工及试生产,可极大地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经过三年模具综合实训的项目实施,已先后为广西纺织工业学校、广西石化技校、合浦第一职业高中成功开发和生产了“塑料粘钩产品及模具”、“塑料玩具小锅产品及模具”、“塑料月饼刀叉产品及模具”、“塑料梳子产品及模具”等10余套模具和20余套模仁镶件,如图2、图3所示。

首先,在新实训模式教学中,需综合运用模具设计、CAD/CAM技术、机械加工、数控加工等知识和技能,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经验。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合理统筹实训过程,制定合理的机床使用进度计划,尽量避免设备不足出现待工现象,以保证整个环节的顺利进行。

其次,由于学生初次设计并制作模具,出错在所难免,教师在指导过程中也会由于检查不到或交接环节出错,特别是加工错误发生后(如数控铣床崩刀或加工尺寸超差),学生的心里既焦急又紧张,教师应及时耐心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帮助解决问题,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再次,由于采用项目驱动比较灵活,各项目小组的进度和工作由组长调配完成,学生实践的自由度较大,对于小组成员的管理,除了早班考勤外,主要是依靠学生自律。

另外,将女生单独做为一个项目小组,更有利于培养模具专业女生的独立思考和操作能力。实践证明,女生小组虽然弱势,但她们常常主动寻求指导并且工作细致认真,其模具往往较早完成,同时质量也较高。

在我院模具综合实训模式的构建中,以企业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工作过程为切入点、以模具设计制造工作项目为载体,通过工作项目将职业活动中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融合为一体;在培养学生各种职业技能的同时,锻炼学生的探究思辨和创新能力,并让学生熟悉企业模具生产流程和管理模式,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综合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不仅取得了良好的实训效果,也深受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好评,毕业生就业率连年达到98%以上。

参考文献:

[1]王卫军,于昂.基于CAD/CAE/CAM的注射模具实训[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95-97.

[2]谢玉敏,张美丽.浅谈模具专业教学方法改革[J].广西轻工业,2007,(11):136,142.

[3]谢伟东,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项目作业的实践与研究[J].职业技术,2008,(4):22.

[4]雷波,模具专业教学浅析[J].科教文汇,2009,(9):95.

篇10

当前的职业教育就像进入市场的企业一样,面临着调整优化的考验,特别是技工院校更处在生存的边缘:“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优势已不在;求学资源的总量在减少,学生选择学校的自主性在增强;学校经费短缺,发展滞后。如何突出技工教育的办学特色?如何转变技工教育的办学模式?是摆在技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笔者学校在进行国家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的过程中,模具专业作为学校的特色专业,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构建职业导向的专业建设

“面向市场,定位就业,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系统的应用知识及持续发展的能力”是职业教育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按照职业岗位需求来进行专业设置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的就业主要面向模具制造与维修、模具设计、产品生产、设备操作、质量员和安全员等岗位。为了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笔者学校设置了模具钳工、模具制造工及模具设计三个岗位群,不同的岗位对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要求有所侧重。

1.模具钳工方向

主要学习钳工基本知识及实训项目、模具拆装实训项目、模具的调试和维修项目。

2.模具操作工方向

主要学习普通机加工、电加工、数控加工项目。

3.模具设计方向

主要学习冷冲模设计与制造实训项目、塑料模设计与制造实训项目、其他模具设计与制造实训项目(拓展项目模具CAD/CAM的实训项目、Pro/E、UG等实训项目)。

二、构建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

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优质专业核心课程。根据职业教育的市场性和经济性,课程的内容、实训也必须以职业活动、岗位工作流程为导向来确定。以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实训为例,首先要选取岗位群典型零件的工作任务设计学习情景。其次,采用全真模拟与一般模具企业的工作流程,即:制品的三维设计成型工艺分析模具结构设计(主要是成型零件的设计)模具零件加工模具装配试模。采用任务驱动等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组织和实施,真正做到实训和生产一体化、学习和工作一体化。最后,建立与企业接轨的课程考核评价标准。

三、构建行动导向的教学实施

教师按照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经历从信息收集、制订计划、选择方案、实施到成果评价的完整的工作过程。

职业技能和知识应用能力必须来自于切实的行动。“学习即工作,工作即学习,行动即学习”是笔者学校在示范校建设中极力推行的理念,其实施的过程如下。

第一步:接受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要求。在项目实训前,每个学生会收到工作任务书页或样图,老师在这一阶段可以给学生讲述清楚要完成的工作任务的内容、条件和目标,并通过对工作任务的提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第二步:收集并确认信息。学生能通过互联网、市场调研、互相讨论等各种渠道获取任务的相关信息,并能确定信息的可靠性。

第三步:制定加工步骤,领取毛坯和工量具。学生按照设计要求,领取坯料并检验坯料的完整性,并能够通过小组讨论制定加工方案,准备加工所用的工、量具。

第四步:实施任务。一方面,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或查阅其他资料,获得实施这些任务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教师在进行简单的示范演示后,学生需独立运用工艺知识和技能开展工作活动,教师只是在发现错误时才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第五步:工作总结与评价。在工作任务完成后,学生依据先前拟定的评价标准,自行检查工作成果是否合格,并逐项填写检查单。再由学习小组互评,然后由指导教师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要注重过程考核和职业素养的考核,并对不足提出改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