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18 06:05:4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媒体艺术,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4] 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南出版社,2005:192.
[5] Lev Manovich.The language of new media.Cambrige Mass:Mit Press,2001:2747.
[6] 熊澄宇.新媒体与文化产业..
[7] 刘自力.新媒体带来的美学思考[J].文史哲,2004(05).
[8] 廖祥忠.何为新媒体[J].现代传播,2008(05).
[9] 张法.20世纪西方美学史[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326329.
[10] 朱其.Video:20世纪后期的艺术[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
[11] 马凌燕.新媒体艺术的美学研究[D].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2] 张朝晖.什么是新媒介艺术[J].美术观察,2001(10).
[13] 张朝晖,徐翎.新媒体艺术[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1.
[14] 罗伊・阿斯科特.新媒体艺术专栏[EB]..
1电影篇
产业设计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其审美标写作论文准也随着这诸多因素的变化而改变。随着信息化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不断扩展和延伸,现代设计艺术也找到了一个全新的载体。与以纯艺术、绘画、雕塑等为主要内容的视觉欣赏相对应,现代设计艺术的视觉传达带有明确的目的性,更正确而快捷地把所需的信息传递给大众。其中视觉信息是其传达的精髓,或者也可将现代设计艺术称之为一门信息处理的艺术。
作为多媒体艺术的信息设计,拥有无限复制和瞬时传播的功能,使艺术设计从传统的个体创造向现代群体复制拓展,“制作”成了一个重要的艺术概念。现代高科技替代了传统精细、繁琐的手工劳作,减少了设计中的重复劳动,减轻了设计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设计工作的效率,艺术载体也从“作品”转向“超文本”、“超媒体”。例如,信息设计者在娴熟运用传统艺术表现手段的同时,又在信息技术的引导和支撑下,通过综合文字、图片、动画、声音、视频等各种表现手段,全方位、多角度、生动地表达设计意图,真正达到了图、文、声、像并茂的设计效果。这种新的多媒体艺术在形式上模糊了艺术和技术的界限,构成了科学与艺术高度融合的新的艺术形式,形成了新的审美趋向。
一、信息设计的起源与定义
当今的人类社会至少已经经历了几次意义重大的信息传播革命,每一次信息传播革命都把人类文明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互联网的发明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可以说PC时代的数字化是个人的,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化则是全球的。互联网使时空的距离成为零,整个地球被它收缩成一个新的世界,我们可以在互联网上周游世界,大大地降低了信息的传播费用,实现了社会化和信息迅速广泛的传播。与传统的传媒方式相比较,互联网具有鲜明的优势。以计算机二进制语言处理的数字化信息,构成了信息社会的最基本原子,20世纪90年代以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不仅征服了文字数字化的难题,而且征服了比文字更复杂的声音世界。如今,表现和记录人类物质和精神世界的数字、语言、文字、声音、图画和影像等过去相互之间界限分明的各种信息传播方式,都可以用计算机的二进制语言来作数字化处理;许多计算机软件具有绘图、三维动画、数据统计、资料检索功能,交互式传播媒体使得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传统的相互关系正面临着巨大的变化,人类逐步进入了真正的信息化社会。[1]随着人类生活向信息化社会转型,设计艺术也在一些表现形式和设计理念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进入信息化社会的设计艺术始于20世纪90年代。大卫·斯莱斯在1990年提出信息设计关注于使信息易于获得并为人所用。国际信息设计学会认为对信息设计很难下定义,因为它是跨学科的,它综合了平面设计、写作和编辑、插画和人因学的方法,信息设计师试图综合以上领域的技能,使复杂的信息更易于接受。彼特·邦戈兹在2009年提出信息设计是带有特定目标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与某一群体的人以及相关的信息被转化为适合这一群体理解和接受的表达形式。罗伯特·霍姆在2009年提出信息设计是加工信息的艺术和科学,使信息被人高效地利用。卢内·彼得森在2009年的解说更为详细,他认为,为了满足目标受众的信息需要,信息设计综合了对信息内容、语言、形式的分析、策划、表达和理解。无论信息的载体是哪一种媒体,优秀的信息设计作品都应该满足美观、有效、人因工程和受众的其他要求。2009年在日本多摩美术大学举行的国际信息设计学术研讨会上,使用了英文“Informa-tionDesign”,它是信息(Information)和设计(de-sign)的合成语。但对于这个新兴并布满活力、不断处于发展中的交叉学科领域,也许不宜过早地给出定义,我们可从以往学者对它的描述和认识中把握这个领域的一些非凡性。内森·舍卓夫在2009年针对信息设计的发展,指出信息设计不是要取代图形设计或其他“视觉传达”学科,而是一种使上述学科通过信息设计这一平台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作用。论证“利用图像沟通科学和技术信息”的耶鲁大学爱德华·图弗特教授,在关于可视化信息设计的开创性著作中指出好的设计是“将清晰的思想可视化”,这一认识可以作为信息设计功能的另一解说。总地来说,信息艺术设计是信息化社会高科技的产物,也是在现代设计艺术发展过程中感性艺术与理性科学完美结合的历史性成果。信息设计主要为了进一步提高信息的效应度和符合目的的交流,充分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把文字、图片、动画、声音、视频等信息转换成数码信号,并进行储存、加工、处理、供给,让使用者利用更多样的信息,实现信息的可视化(Visualized)、智能化(Intelligent)、个别化(Personalized),带给使用者多样的、立体的、游戏式的快乐。
二、信息设计的时代性
多媒体艺术信息设计成为当代信息化社会中的一员,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造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设计艺术本身具有一定的流行性,其主要功能在于正确无误地传递信息,紧随社会流行文化的变迁,反映社会发展中的大众审美趣味,所以以文字、图片、动画、声音、视频为综合的信息设计,作为一种信息化时代公众性的艺术形式,有着明显的时代特性。
(一)信息设计的类型以信息设计表现出的实质性形式和使用者认知的特性为中央,笔者将信息设计分为五种类型。1.基于信息与设计的构造化信息集合体。它是信息设计的最基本的形态,将事实和数据进行构造化转换为信息,主要使用于私人信息系统、电子地图、航空旅客时间表,具有使用者为了自身目的很容易地查找信息等直观性特性。2.以状况、顺序、流程、构造的表现为前提的信息设计类型。这主要使用于导游指南、使用说明书、processdiagram等,具有反映信息使用者的逻辑性认知特性。3.基于信息与设计的控制系统操作。它和汽车导航系统及PDA相似,是将系统操作的信息传达给信息使用者。在产品设计领域中,主要以使用者的计算机图形界面的体现为主要目的,具有为了产品和系统操作的安全性,并更多地提供给使用者直观性或逻辑性的特性。4.基于信息与设计的通信传播系统操作。这包括文字、数据、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视讯信息于一体的网站、交互式视频、多媒体扇页等以信息传达表现为主的设计形式。这样的信息设计形式具有顺畅而便利的通信交流、使用者进行反馈的前提下的反映性认知特性。5.属于文化性操作的信息设计。这是到目前为止在信息设计中最有扩张性和整合性的形态,其中包括服务于互联网共同体的信息设计、表达文化象征的信息设计、评价大众反应而出现的信息设计等设计形态,在当代文化性设计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微软互联网、understandingUSA、Seattle’smod-ernodysseys等。
(二)信息设计对当代社会的影响信息设计对当代信息化社会的影响表现为内容的数字艺术化、设计形式的虚拟化、设计过程的无纸化以及设计服务的个人化。1.设计内容的数字艺术化在信息社会,设计的形式、实质和内容都有所改变。设计的重心已经不再是某种有形的物质产品,而是逐渐地脱离了物质层面向纯精神的方面靠拢。设计从静态的、理性的、单一的、物质的创造向动态的、感性的、复合的、非物质的创造转变。诸如网络艺术设计、智能化界面设计、氛围设计、互动媒体设计、信息娱乐服务以及数字艺术的设计,均是着重于调动消费者的感觉系统并试图在人与非物质的互动中实现设计的功能,其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它突破了传统艺术设计表达方式的限制,创造出新的设计形式以满足人类在信息社会生活与工作中的新需要。2.设计形式的虚拟化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技术的发展使设计形式由现实走向了虚拟。虚拟现实技术又称仿真技术,20世纪90年代在全球获得了长足发展。作为一种新的人机界面形式,它与用键盘、鼠标等传统人机交互方式不同,是根据人的生理与心理的特点,运用图形学和人机交互技术制造一个三维仿真环境,使人在与计算机沟通时能产生立体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反馈。虚拟现实打破了人与机器的对立,为人与计算机的交流寻找到了一种最好的方式。虚拟现实技术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从军事练习、航空航天、远程医疗、建筑设计、展示设计到商业、通讯和娱乐业,几乎任何一个领域都可以借助虚拟现实技术产生本质的变化。3.设计过程的无纸化集文字、数据、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视讯信息于一体的多媒体技术,基于数字信息网络的跨国境的设计协同,从视觉、触觉、嗅觉上,多维地模仿虚幻世界的虚拟现实技术,彻底地实现了设计表达和交流过程的无纸化。传统设计表达的方式是静态的图纸或几何模型,而多媒体技术可以设置产品的模仿装配过程、模仿拆卸过程和模仿运行过程,将三维设计实现动态的可视化,将产品设计横向延伸至制作作业,纵向延伸至产品维护以及市场销售过程,从而增进企业内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加速对正在进行的设计达成一致认识,以完成真正意义的创新。4.设计服务的个人化以机器化大生产为标志的工业时代,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以统一的操作化方式生产的经济形态。以电脑为特征的信息时代,减弱了时间和空间与经济的相关性。在信息化社会的大环境中,信息变得极其个人化了,产品与人就如同人与人之间一样熟识,产品对人的了解和人与人之间的默契不相上下。这些变化要求设计师面对的设计对象是包含智慧的产品,并应努力以电脑语言的工具和技巧来寻求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平衡支点。[2]
三、信息设计的产业概况多媒体艺术之信息设计是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产业。目前世界各国在科技和产业发展的诸多领域对信息设计方面的需求都十分强烈。信息交流与互动类的产品已经逐步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何从信息媒介交流的角度构筑全新的、简洁而优美的信息环境,已成为高科技人性化和生活化的要害。例如,美国以2%的人口生产的粮食就能够满足全体国民的需要,假如再以2%的人口生产家庭其他用品就能够满足全体国民的需要,那么,人类的精神需求如文化和艺术的需求将会出现一个什么样的局面呢?对此,未来学者们认为,在一个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数字时代”,人们的精神生产包括艺术生产必将发生“出人意料”的“革命”性的新变化。[3]数字革命正在形成新的产业,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基础。以多媒体技术为核心所生产出来的数字内容催生了当今众多的朝阳产业,以数字娱乐、动画和游戏产业为例:全球现有150亿美元的电子游戏市场(并仍在持续快速增长);美国娱乐界中第一大行业是数字娱乐业;2009年全球数字娱乐业的规模和产值已经超过了电影;日本经济的1/5由数字娱乐及动漫画产业所创造;韩国数字娱乐业近几年增长率高达40%,成为最具盈利前景的一个产业;在我国,游戏也已被列入“863”国家发展规划。2015年前后发达国家将进入休闲娱乐时代,信息技术发展将使数字娱乐超越传统娱乐方式,数字化游戏将是21世纪最重要的娱乐产品,数字娱乐产业推动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信息革命的进展也是相称惊人的。以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与应用情况为例,2009年1月,CNNIC了“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指出,截至2009年12月,网民数已增至2.1亿人。中国网民数增长迅速,比2009年6月增加了4800万人,2009年一年就增加了7300万人,年增长率达到53.3%,在过去一年中平均天天增加网民20万人。[4]中国有着巨大且竞争激烈的娱乐市场,拥有优秀的信息化人才和极为丰富的数字化题材,为了避免成为国外信息和文化产业的“来料加工厂”,我们必须着眼未来,开发、设计、创立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秀数字内容产品,为我国巨大的信息和文化产业市场提供丰富、健康的现代数字内容体验。这不仅将对我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更有利于将创意文化产业的“话语权”把握在自己手中,同时还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其应用研究领域包括信息产品界面的开发、设计与评价;软件信息界面的开发、设计与评价,数字娱乐、游戏的开发、设计制作与评价(项目系统策划设计、角色、情节设计和界面设计),远程互动教学产品的制作、开发、设计与评价,网站设计的制作、开发、设计与评测,展示空间的信息界面的制作、开发、设计与评测,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图形图像系统设计(如图表、地图、手册、路标、符号等),数字化环境的制作、开发、设计与评价,存储介质(如光盘)的互动产品(如以知识、文化传播、促销等为目的的多媒体产品),视频技术及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及应用以及声音与图像等12个方面。综上所述,多媒体艺术之信息设计是理性科学与感性艺术的结合体,是前沿的科学技术与历史悠久的审美传统亲密接触的产物。信息设计的诞生与发展,将得益于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的发展,而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现代设计艺术的完美结合,使信息设计由平面设计扩展到立体、由纯粹的视觉艺术扩展到空间听觉艺术,信息传达效果不再近似于书籍或报刊杂志等印刷媒体,而更接近于电影或电视的观赏效果。同时,印刷业、摄影业、出版业的进一步发展,使整个设计程序构成了构思、设计、绘制、印刷的统一体,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然而这从另一个意义上却产生了消极的一面,主要表现在:不少设计者沉溺于计算机系统和软件中,忽视艺术设计的真正目的,即设计观念的创新,缺乏人机共同创造意识;设计的作品偏重于理性表现,忽视作者的主观体现。另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操作系统和设计应用软件相继推出,设计专业系统层出不穷,在使设计资源与治理规范化、科学化的同时,设计方法与程序也变得简朴化与模式化,客观上影响了设计创造性的挖掘与原创性的发展。笔者希望今后有关艺术设计界和文化艺术治理部门在此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调动,并给予重视,使中国的信息设计和产业更加专业化、市场化,让当今信息化社会的设计师有别于纯粹的艺术家和纯粹的工程师,他们是科学和艺术间创造新神话的时代创造者。
[参考文献]
主题的生活化
新媒体艺术和传统艺术的区别在于新媒体艺术力图打破高雅艺术和大众艺术的差异界限,使更多的人能够在新媒体艺术中享受到解读艺术的乐趣和艺术创作的成就感。新媒体艺术以开放的思想将日常生活和艺术完美地融合起来,以生活化的主题来展现新媒体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和丰富的艺术内涵。在这里,新媒体艺术主题的生活化并不是单纯地为了迎合大众口味而片面地追求欣赏和阅读的通俗性,而是力争在主题的生活化和艺术表现的特性化之间寻找一个合理的结合点,将二者更好地融合,实现通过生活化的表达具有深刻内涵的艺术作品。新媒体艺术本身广阔的创作空间和丰富的表现形式给艺术家们的创作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和时间。艺术家们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将很多只能存在于思想中的创作以新媒体艺术独特的方式通过生活化的主题表现出来。被称为视觉艺术之父的白南准便是一位将生活化的主体通过新媒体艺术展示从而表达深刻内涵的大师。在白南准的作品《电视钟表》中,白南准排列了24台电视,并通过对电视回路的控制使电视的画面产生角度各不相同的电子线条,电子线条的角度正好与24小时的时钟相对应。通过这样一种新媒体艺术形式,白南准把时间以空间的形式定格在24台电视机上,让人们能够在立体的空间中感受到时间的流逝,而黑白的画面又烘托了肃穆的气氛,让观众在时间与空间的交织中,进入了白南准所引导的时空冥想。再如,在他的作品《天空的鱼》中,白南准将20台电视挂到天花板上,高低不同,错落有致,屏幕朝向地面,电视中放映着各种鱼的影像。这样别出心裁的设计,使得原本只能在地上展示的鱼脱离了传统观赏模式的束缚,飞到了空中。观众已经不单单地是向前进行观赏,而是可以在整体的空间中以任何的角度进行观赏。作者以这样的艺术表现方式表达了对自然和环境的探索。新媒体艺术表现中主题的生活化可以使得作品更加贴近观众,引起观众的共鸣,告别传统艺术中艺术家孤芳自赏的创作,能够让作品在更加广阔的时间和空间传播。由于主题的生活化,所以新媒体艺术家对于作品的内容和形式都进行更加精心的设计和反复的推敲,从而达到需要表达的艺术内涵。艺术源于生活,艺术根植于生活,新媒体艺术以大众化的视角通过自身独特的艺术形式引导人们去关注和思考社会、生活中的普遍问题,所以,更具有艺术生命力。
思想的哲理化
【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1-0151-2
当前,数字媒体艺术已成为各高校开设的热门专业,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以及艺术修养、既懂技术又懂艺术、能应用新的数字媒体创作工具从事艺术创作活动的人才。
数字媒体艺术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蔓延开来,几乎进入所有与视听媒介相关的领域。从好莱坞的数字电影特技到家庭中的高清晰度杜比音响电视,从计算机网络游戏到虚拟现实场景的构建,数字媒体艺术成为一个区别于传统艺术形式的崭新的艺术领域。可见,正是数字技术的发展带动了艺术的数字化,催生了数字媒体艺术这一新的艺术品种。
一、数字媒体及数字媒体艺术
数字媒体是指以二进制数的形式记录、处理、传播、获取过程的信息载体,这些载体包括数字化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影像和动画等感觉媒体,和表示这些感觉媒体的表示媒体(编码)等,通称为逻辑媒体,以及存储、传输、显示逻辑媒体的实物媒体。但通常意义下所称的数字媒体常常指感觉媒体。简单来讲,“数字媒体”一般就是指“多媒体”,是由数字技术支持的信息传输载体,其表现形式更复杂,更具视觉冲击力,更具有互动特性。
如果按时间属性分,数字媒体处理器分成静止媒体(Still media)和连续媒体(Continues media)。静止媒体是指内容不会随着时间而变化的数字媒体,比如文本和图片。而连续媒体是指内容随着时间而变化的数字媒体,比如音频、视频、虚拟图像等。
按来源属性分,则可分成自然媒体(Natural media)和合成媒体(Synthetic media)。其中自然媒体是指客观世界存在的景物,声音等,经过专门的设备进行数字化和编码处理之后得到的数字媒体,比如数码相机拍的照片,数字摄像机拍的影像,MP3数字音乐、数字电影电视等。合成媒体则是指的是以计算机为工具,采用特定符号,语言或算法表示的,由计算机生成(合成)的文本,音乐,语音,图象和动画等,比如用3D制作软件制作出来的动画角色。如果按组成元素来分,则又可以分成单一媒体(Single media)和多媒体(Multi media)。顾名思义,单一媒体就是指单一信息载体组成的载体;而多媒体(Multimedia)则是指多种信息载体的表现形式和传递方式。数字媒体具有很多新的特点,如语言数字化、表现多样化、制作高效化、艺术大众化等方面。数字媒体艺术以数字技术作为技术基础,传统的艺术生产工具和材料由电脑设备、数字软件和编程语言所代替。数字技术将艺术语言数字化,这也带来了艺术表现上的多样化。数字媒体艺术使用数字化的创作语言,对任何内容都可以进行反复修改和恢复,为高效化的制作奠定了基础。数字媒体艺术使得艺术创作和欣赏的大众化成为现实。
二、数字媒体艺术
数字媒体艺术不单指某一传统艺术种类,而是指基于计算机数字平台创作出来的多种媒体艺术样式。它采用统一的数字工具、技术语言,灵活运用各种数字传播载体,无限复制,广泛传播,成为数字技术、艺术表现和大众传播特性高度融合的新兴艺术领域。数字媒体艺术包括数字电影艺术、数字电视艺术、数字动画艺术、数字游戏艺术、数字图像艺术、数字装置艺术、网络艺术、多媒体艺术、数字设计艺术、数字音乐艺术等诸多艺术形式。对于该如何称呼这种艺术,我们虽然还在“数码艺术”、“新媒体艺术”、“数字艺术”中不断探讨,但可以肯定的是,它是基于计算机数字平台的艺术,它以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为支撑,提升了艺术的表现力,给艺术创作带来了无限可能。
语言数字化:数字媒体艺术是以数字技术作为技术基础的。“数字技术”是一项与计算机相伴生的科学技术,它是指借助一定的设备将各种信息,包括图、文、声、像等,转化为计算机能识别的二进制数字“0”和“1”后进行运算、加工、存储、传播、还原的技术。数字技术可以将一切艺术要素数字化,无论什么样的声音、色彩或线条,无非都是“0”和“1”的排列组合而已。
在传统艺术的世界里,任何一门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工具和材料,运用独特的物质媒介来进行艺术创作,从而使得这门艺术形成自己独特的美学特性和艺术特征。比如,提起中国画,我们马上就能想到笔墨纸砚和各种颜料;说到雕塑,离不开大理石、泥土、木头等物质材料以及各种刀具;而音乐更是离不开各种乐器的协调配合。正是这些不同的表现工具和材料,形成了各门类艺术不同的艺术语言。在数字艺术的世界里,传统的艺术工具和材料由电脑设备、数字软件和编程语言替代,操作方式也由手工技巧变为计算机操作或运算,不同门类的艺术语言得以数字化。
表现多样化:数字媒体艺术采用统一的数字工具、技术语言,灵活运用各种数字传播载体,能被无限复制,广泛传播,这为其在表现上的多样化奠定了技术基础。我们以戏剧表演为例。戏剧是一门舞台表演的艺术,在方寸之间上演人生的悲欢离合,演绎世界的五光十色。在数字艺术的时代,这一门传统艺术也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如何将传统舞台演出融入现代信息特征,如何以高科技视觉效果来吸引观众,如何丰富传统戏剧的表现形式,是国内戏剧界一直在探索的重大课题。“新媒体卡通戏剧”的诞生就是这一探索的成果。传统的戏剧舞台艺术与现代的数字技术相结合,带来戏剧表现的多样化。但如何将演员实景表演与动画虚拟表演准确切换和衔接,成为舞台效果优劣的关键。
艺术大众化:伯恩海姆曾经说:“计算机最深刻的美学意义在于,它迫使我们怀疑古典的艺术观和现实观。这种观念认为,为了认识现实,人必须站到现实之外,在艺术中则要求画框的存在和雕塑的底座的存在。这种认为艺术可以从它的日常环境中分离开来的观念,如同科学中的客观性理想一样,是一种文化的积淀。计算机通过混淆认识者与认识对象,混淆内与外,否定了这种要求纯粹客观性的幻想。人们已经注意到,日常生活正日益显示出与艺术条件的同一性。”伯恩海姆的话传达给我们这样一个信息:生活越来越艺术化,艺术也越来越生活化、大众化。
制作高效化:资料表明:一件艺术品从最初的构思到作品完成,修改的比例大约是70%以上,全部推倒重来也屡见不鲜。数字媒体艺术使用数字化的创作语言,为创作者提供了修改的便利并且“所见即所得”,对任何的内容都可以进行无数次的修改和恢复,为高效化的制作奠定了基础。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需要调动舞美、装置、焰火、表演等多专业、多部门多工种的团队协作与配合,难度极大,未经过现场测试很难预料最终效果,但是在创意阶段,动用大规模的实际排演又很不现实,一方面因为想法还不成熟,势必导致排演效率低下;另一方面,排演需要很多人力物力,耗费不起。因此,如何逾越想象和现实之间的鸿沟成为创作中的一个难题。
数字媒体艺术究其本质而言,是属于大众文化的。数字媒体艺术处在这个电子化信息化的时代,其传播最大程度地普及到每个家庭和社会的各个角落,电视机、电脑、网络等无处不在,它的发展必然依赖大众的审美趣味。而数字媒体艺术的生产者也是依靠普及的数字媒体工具制作大批量的视觉文化产品,满足大众的审美需要和娱乐需求,艺术大众化已经成为事实。
三、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元素和表现特性
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元素。研究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元素研究是探讨其艺术表现特性的重要理论前提,也是很多学者研究的重点之一。涉及到数字动感、数字音效、数字特技、数字肌理和数字色彩五个方面来展示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元素。数字动感使得画面调度更加自由;数字音效带来高效的音响处理、真实的声音设计和多样的音乐创作;数字特技丰富了画面处理、造像和合成效果;数字肌理既能够真实模拟自然肌理,也会有计算机自身的独特创意;色彩的数字化使得创作者可以自由地对其进行调整和再创造。
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特性。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特性是众多学者一直关注的问题,从具体的表现元素到抽象的表现特性,是个逐步深入的过程。本论文注重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特性,是对艺术表现元素的提炼和总结,主要有虚拟性、交互性、奇观性、融合性和可变性五个方面。数字媒体艺术建立在多学科发展的基础上,综合了诸多艺术门类,形成了金字塔型的艺术表现系统。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媒体艺术形态的日新月异,笔者的研究旨在摸索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规律,以期推动创作实践。
总而言之,数字媒体艺术是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艺术,这为它的艺术表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高效和便捷,尤其是数字艺术无与伦比的可复制性,在艺术传播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然而从审美的角度来看,这种无与伦比的可复制性容易使艺术表现走上模式化的歧途。作为一个新兴的艺术领域,数字媒体艺术应当积极吸纳传统艺术精华,突破模式化的误区,走出真正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
【参考文献】
[1]厉先锋.反思我国数字媒体发展现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2).
[2]王虎.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电视与新媒体的整合营销策略[J].视听界,2009(1).
[3]袁萱.影视创作互动思维之数字媒体交互技术――结合电视剧《战争目光》谈数字媒体交互的创作[J].电视字幕(特技与动画),2009(1)
[4]刘桂荣,谷鹏飞.数字艺术中的美学问题探究[J].河北学刊,2008(6).
说起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就得先提及新媒体艺术包含的概念。新媒体艺术不同于现成品艺术、装置艺术、身体艺术、大地艺术。新媒体艺术是一种以“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的新艺术学科门类,新媒体艺术是建立在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基础上的,这样说起来不免让人觉得有些抽象。新媒体艺术实际上就是数码艺术,其表现手段主要为电脑图形图像,许多业内人亲切地对其简称道CG。主要是指那些利用录像、计算机、网络、数字技术等最新科技成果作为创作媒介的艺术品。
新媒体艺术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一直伴随着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上世纪60年代,信息革命使个人电脑成为计算机的主要形式。掌握了便携式摄影录像设备的艺术家,开始将这一媒体用于艺术表现,由此开端。70年代初,欧美许多大众电视台纷纷设立实验电视节目,并提供将新技术与艺术思潮结合的实验场所。刺激了新技术的创造性运用。70年代末期,美国的基金会,转而直接资助艺术家和非营利性的媒体艺术中心。从80年代开始,录像艺术在各种国际艺术大展上出尽风头,它以传统媒体无法抗衡的敏感性、综合性、互动性和强烈的现场感,在国际艺术大展上成为与架上艺术、装置艺术并驾齐驱的主要艺术媒介。90年代以后,世界各大艺术馆,举办专门的录像展览并设立了录像部门或制定录像计划。由于个人电脑日趋成熟,许多作品以互动多媒体光碟的形式出现,互联网作品蓬勃发展。
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艺术与设计的影响和参与,只会愈来愈深入,艺术与科学紧密作用于人们的生活,换句话说,艺术与科学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这可能是无法扭转的现实。但是,也不能就艺术与科学等同起来,认为新技术将使艺术变成科学,或者科学成为艺术。技术追求统一性、标准化、定型化,因为只有这样才符合工业化的大批量生产;艺术追求个性化、独创性、求异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人类的审美情趣。人们可以把一种新技术作为创造艺术的手段,却不能把一种新艺术当成技术发明或批量生产的方法。
与西方新媒体艺术发展相比较,中国新媒体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从艺术手法上的模仿到创新,符合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其中包涵两个方面:一是对传统艺术的模仿;二是对国外优秀新媒体艺术的模仿。
当今西方新媒体艺术已经发展成熟,与西方新媒体不同,我国新媒体艺术仅停留在初级阶段。同时,中国新媒体艺术在发展初期面临着“被西化”的问题。在我国新媒体艺术虽是新兴艺术,但未将传统艺术摒弃,我国新媒体艺术善于发掘电影、绘画、建筑、摄影等传统艺术形式中合理的部分,譬如,利用传统皮影戏、水墨画等中国元素,发展数字皮影戏、数字水墨动画。比如,中央电视台最近热播的广告《相信品牌的力量》水墨画版。从一滴墨汁滴入水中开始游走,慢慢地前进,从鱼儿化成写意的龙到体育运动的人形和鸟巢,最后是变化成了央视大楼建筑群。生动形象的拓展出央视各台的特点,在这一过程中延伸出两句核心词:“从无形到有形,从有界到无疆”,既体现了中央电视台的中国元素的特质,又表达了央视广告部从08年开始倡导的国际化概念。通过利用自身的传统媒体使之摆脱了被完全西化的风险,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方向,进而形成中国新媒体艺术自身独特的风格。
新媒体艺术跟主流艺术关系是密切的,是随科技进步而发展。新媒体艺术跟主流艺术之间是一种相互成长的关系。每个时代都有技术革新和科学进步带来的观念解放,这种观念解放把原有的边界跨越掉,这样的变化是新媒体艺术和其他类型艺术不同的地方。
新媒体在未来会出现巨大的变化,新媒体艺术由于技术市场的细分会有快速的进步,会带来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发展前景。有两个指向:一个是光媒体,一个是移动媒体,他们将会给新媒体领域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的新媒体艺术经历了短短十几年时间,已取得了一定成就。以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基础,在录像艺术、观念摄影、多媒体的网络艺术等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探索,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但与西方新媒体艺术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我们需要深入斟酌解决,从而将我国新媒体艺术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数字媒体艺术;交互性;沉浸性;超媒体;综合性
前言
数字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从而产生了数字媒体艺术,其为艺术的表达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以往静态的视觉呈现已变得过于单一,也使艺术形态有了新的蜕变与多元化的成长,相较于传统的艺术传播形式,数字媒体艺术通过设计的过程在传播表现方面呈现出了更多的可能性,其是将人类的理性思维与艺术作品的感性思维相结合,并以新型数字科学技术为基础的艺术表现形式,将人类的想象力尽可能地用视觉图像的形式展现出来。在新型科技手段的冲击下,使得相应作品的审美感觉、体验、逻辑反映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同样也在影响着观看者的审美习惯。数字媒体艺术是科技时代的产物,在为创作者提供表现方法的同时也表现出了丰富的自身特征。
一、交互性
交互性是数字媒体艺术作品中的重要特征,也是区别于传统艺术设计作品的显著特点,交互性增强了观者与作品之间的互动交流,使观看者参与到作品最终呈现的过程当中,将以往静态的艺术呈现转变为动态的交互式艺术呈现。观看者已不再停留在驻足观看的位置,而需要通过自身与作品的操作来达到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交互性在数字媒体艺术作品中表现出三种突出的特征:1.就虚拟空间而言,观看者通过与数字媒体艺术所自带的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交流互动而完成操作;2.就现实空间而言,数字媒体艺术作品通过传感器、激发器和相应的操作系统感应人的具体动态并产生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的生理反应;3.就信息传播而言,与数字媒体艺术作品所匹配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同时具有信息接收与发送的功能,可实现信息的双向传播。交互性的三个特征通过数字媒体艺术特有的设计方式表现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以及展现结果当中,是数字媒体艺术在数字技术发展下所推进的结果。交互性特征实现可“人—机—人”互动的新型交流方式与体验方式,人的互动参与是这里的核心,数字媒体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主要特征就在于强调观者的参与,甚至可以说若没有观看者的互动参与,作品就会处于未完成状态。传统艺术设计作品如:平面设计或者环境艺术设计等的呈现效果往往处于观者的脑海当中,而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的呈现效果则由于观看者的参与而使作品根据不同的互动操作呈现出不同的可视结果,从而使交互性作品处于不确定的动态之中。而交互性数字作品的魅力也正在于这种不确定性。《生命的空间》(如图1、2)是新媒体艺术家佐梅雷尔创作的系列作品,在新媒体交互性作品中有重要的意义。在这件作品当中,观看者同时是作品的完成者,观看者通过计算机输入自己想要表达的一段文字,随后通过作品背后的数据处理系统将这些文字信息转化成一种可视的植物图形,随着文字的不断输入,植物图形也会按照不同的方式逐渐生成。同时观看者可以通过触屏系统,将植物图形移动与重组,从而形成新的植物图形。在《生命的空间Ⅱ》中,创作者增加了互动的范围,观看者可以在任意的时间找到自己以往创作的作品,并且再次输入文字及其他符号来增长之前的图形。每位观者参与这一作品后都会有独特的图像生成,观看者的互动操作促成了该数字媒体作品的艺术呈现。
二、沉浸性
沉浸性主要体现在虚拟现实,即VR技术当中,VR是数字技术当中运用较多的一种技术,创作者通过“0”和“1”的比特代码超越物质上数的概念,构建虚拟的或人工的虚拟世界。我们在目前众多的电影作品中可以看到这一技术的运用,如在《阿凡达》《侏罗纪公园》等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不曾见过的“真实”,从而产生巨大的视觉感染力。虚拟现实所产生的沉浸性目的在于通过营造逼真的视觉环境,并结合其他设备对人的感官产生影响,进而使观看者产生真实的生理反应。布朗在其著作中表示“在场”对虚拟现实研究来说是一个中心观念,用于描述用户将有中介的体验感知为非中介的程度。沉浸性的塑造在艺术潮流中一直便是有的,远古时期的洞穴壁画以及中世纪教堂中将建筑、光线、象征符号的等元素汇集一起的创作等,其目的在于使处于该空间的观看者沉浸在一种特定的环境氛围当中,进而产生精神上的遐想,这一艺术效果的渲染一直存在于人们的创作目的当中,而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实际是对沉浸性这一特点的一种再发挥。其运用新技术来营造不同以往的沉浸性体验:1.全感官:运用不同的技术及相关的设备创造出全感官式的体验,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以及情节故事的环境。2.参与性:与传统静态的沉浸性艺术体验不同,数字媒体艺术所营造的沉浸性体验往往强调观看者的参与性。3.戏剧性:美国学者考西指出,在动态的数字技术支持下可以产生一种新型的戏剧语言,这种戏剧语言在强烈视觉冲击的作用下匹配这新型的戏剧呈现。这种全新式的体验调动起了观看者所有的感官感受,使观看者完全沉浸在艺术家设定的环境氛围当中,达到精神的遐想与梦幻效果。VR虚拟现实技术已经在业内有了不菲的成绩,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发展。近期,谷歌推出了一项全新的“VR+艺术”活动——“chrome”,这项活动能使人们更好地接触和理解VR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这件作品由六位艺术家运用3D的形式进行雕刻、绘画等创造艺术作品,而全新的数字技术支撑也由谷歌提供的V8Javascript引擎来完成,它能配合艺术家的身体所提供的数据,将艺术家所表现出来的创作过程通过数据的处理转化到电脑数据库当中,而WebMvideo和WebGL则用来渲染360°的视频内容。随后观看者通过佩戴VR眼镜进入艺术家所创作的艺术作品当中,来体验艺术家通过形式和色彩所描绘的艺术空间,沉浸在全包围的艺术空间当中,以往平面式的视觉体验被打破。观看者佩戴VR眼镜能身临其境的感受艺术氛围,并通过自己的脚步移动达到观景式浏览。这一新型的艺术体验方式打破了传统的静态审美体验,具有革新式的发展,是VR技术与艺术的突破性结合。
三、超媒体
超媒体是数字技术发展的突出成果。纳尔逊在其著作中指出的伟大构想“超文本”在数字技术的帮助下得以实现,该特征表现为读者可用不同于传统的阅读方式来进行资料的搜集,在数字技术中,所有的信息都转化为一个链接,处于互联网世界当中的一个节点,观看者可以随意地将其呈现于眼前。在数字技术世界当中,所有的信息共处于一个三维的空间当中,而改变了以往的平面或线形呈现。
四、综合性
视觉呈现方式的多样性表现促使了数字媒体艺术具有了综合性的特征。这一特点主要由艺术形式与技术相结合,从而使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在呈现方式方面具有了极大的包容性,其可以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作品所呈现的主题传达给观看者进而调动观看者的艺术反馈,共同构成艺术设计作品对观看者的审美体验,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这一特点对于传统艺术设计作品是缺乏的,而综合性的特点也正是数字媒体艺术独立并区别于其他艺术设计学科的一大特征。尼葛洛庞帝曾说“现实的质量是一种典型地运用了其他感官体验的收视效果,不单和视觉有关,各种感官构成的整体要大于部分之和”数字化时代的人在整体感知、整体思维以及整体把握世界方面应该有突出的表现,若还以以往单向的、线性的思维来感知世界,那么可能已不再适应目前社会的高速发展。我们处在一个信息化过剩的时代,信息对于人类的冲击效果严重的影响着人类对于信息的选择与接收,当代艺术设计作品的存在不能忽视对于观看者的内心影响,而综合性的特征则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探索的方向。2012年上海新年音乐会中对于数字媒体艺术的运用便很好地体现了综合性这一特点。上海音乐厅对面的建筑立面上被投影机照亮,在临近新年的时候这场名为“照亮奇迹”的声光秀即将开始,投影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建筑的外立面结构,在随后《彼得•潘》的旋律开始后,跳动的投影图形便随着音乐的节奏开始了表演,音乐、光影、建筑这三者此时融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件综合性的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在随后的《龙卷风》音乐节奏中,由于节奏的欢快,光影的3D效果也更加明显,建筑外立面的每一个细节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与展现,花岗岩、柱子、窗户、雕塑等元素都被充分地考虑到整体的设计当中(如图3)。
五、结语
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独立存在于艺术设计学科当中的基础就是数字技术,在其学科范围中,数字媒体技术已不再是简单工具的意义,对于数字技术的依赖已经深深地辐射到了创作者对于技术的审美化、艺术化或观念化的探索,进而使得数字媒体艺术的“技艺”成为一种不可分离的混合体。在视觉文化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语境下,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也不再是简单的视觉形象的构建,而已经逐渐深入到艺术创作的过程当中,并影响着视觉形象的呈现方式与创作者的思维方式,同时也是对整个艺术创作机制、传播、参与的整体创新。
参考文献
[1]马歇尔•麦克卢汉.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26-27
[2]大卫•阿什德.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M].第二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124-125
[3]丹尼斯•德弗勒.大众传播通论[M].第三版.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67-68
[4]凯尔纳.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1-24
[5]石长顺.唐亚蕾.影像作为视觉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84-85
[6]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M].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4-25
[7]李彬.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256-257
一、新媒体艺术的主要特性
媒体,在古代汉语中并没有这一词,古时候的媒更多指的是媒婆、红娘婚姻介绍之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现代引用“媒”的含义,从而产生的“媒体”一词。我们现代将“媒体”理解为传播信息的介质,是宣传的载体或平台,能为信息的传播提供的平台。
所谓新媒体,是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之上,延伸出来的各种媒体形式。新媒体新在何处?新在以高科技为基础的技术手段上,新在数字技术上。这种高科技与媒体的结合也就成了新媒体了。如果传统媒体运用了数字技术,不管是十分古老的绘画, 还是相当时尚的音乐,只要它与数字技术结合为一体,它也就是新媒体。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指出,数字化呈现、交互式过程和沉浸性体验是新媒体艺术的主要特性。除了数字性、过程性、交互性及沉浸性之外,新媒体艺术还具有其他多种特征。这其中有一些特点是原有的艺术形态所不具备的。比如跨越时空的即时性体验,是基于远距离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分隔两地的信息呈现在同一时间中,获得即时性呼应。
二、什么是新媒体艺术
20 世纪 60 年代,新媒体艺术起源于受杜尚影响的观念艺术,早期未来主义宣言和达达式行为,以及晚些时候出现的 70 年代的表演艺术等。事实上一些敏锐的德国艺术家早在 20 世纪 20 年代无线电大行其道的时候就开始意识到,自己也许有可能将这种无线的信息传输的媒介变成艺术创作的工具,因此无线电这种介质就成了早期的“新媒体”。信息化的发展使个人电脑迅速普及并成为计算机的主要形式,艺术家们开始熟练使用录像及摄影设备,并将其用于艺术的表现,新媒体艺术由此开端。
新媒体艺术,是指以数字科技或现代传媒技术进行传播的艺术作品,包括手机电视、数字录像艺术、网络电影、网络广播、网络动画等。有些学者认为,判断一件艺术作品是否为新媒体艺术,创意与观念并不重要,关键在于这件艺术作品的传播方式是否为新媒体。这种看法是片面的,艺术作品失去创造力而仅仅靠技术的创作,充其量不过是新媒体技术的表现而已,并不能称之为艺术。新媒体艺术的出现使传统艺术有了新的变革,使艺术的领域得到拓展,艺术家们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和编程技术将以前只能停留在脑海里的场景展现出来,他们的艺术品味和追求得到体现。过去的艺术家们所追求的艺术作品将在新媒体艺术中。
三、新媒体艺术带来的困惑
对艺术家而言,新媒体艺术只是众多表现方法之一,不需要特别照顾,他们所关注的是全球化、后殖民、文化差异等人文话题,而数字化所关注的则是如交互性、虚拟现实、超文本等科技应用层面的问题,因此让许多艺术创作者裹足不前。新媒体艺术创作必须借助许多专业技术,也使传统艺术家害怕,画地自限。过去艺术家几乎是单人创作,不需要借助他人,创作属于私自的天地。
而新媒体艺术则是必须联合不同领域共同创作。过去艺术家强调的创作个人风格也必须做一番妥协,艺术家不再是唯一的创作者,他是一个沟通者与协调者,对各种新资讯有所了解,像一个音乐指挥家知道何时加入何种乐器,演奏一场和谐又美妙的交响乐。另一让传统艺术家无法踏入新媒体艺术领域的原因,是使用新媒体材料的艺术作品,多倾向具有商业利益,这对向来自诩为文化反思和社会批判者的艺术家在踏入新媒体艺术时踌躇不已。
四、新媒体艺术在中国的发展
新媒体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大约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末,到 90 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一批较优秀的作品和成熟的艺术家。中国美术学院 1996 年 9 月举办了名为“现象与影像”的中国第一次录像艺术展,这个展览包括十几件录像装置和几个录像带作品,集中了中国第一代录像艺术的开拓者。该展在国内外获得了巨大反响,被许多评论家定位为中国当代艺术中重要的里程碑。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形成的思维方式是否适合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毫无疑问,答案是肯定的。在新媒体艺术发展的历程中,曾有几次重要的启示,西方艺术家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发现了新的思想,受这些东方传统观念的影响而产生了新的具有东方特色的艺术形式。由于新媒体艺术的创意通常需要一些昂贵的机器和设备支撑才能完成,所以对于目前的中国各大专院校来说,要完善并不断更新设备有一定的困难。我们可以借鉴西方新媒体艺术的教育经验,引进国外的资金和设备。但在中国新媒体艺术发展初期,过多依赖国外的力量将会失去自身独立的思考和创造力。
艺术本身而言,不管使用什么技术与媒介,重要的是作品的创作观与内容是什么,艺术家试图经由作品传达创作观念,依照作品的内容来寻找最好的形式相配,任何所能为艺术家所使用的技术与媒介是形式也是内容。创作过程中对于技术与媒介的使用,应当是自然而能够表达意念,任何一种技术与媒介都是相同的,并不是只有运用新媒体创作的作品,才能表达出新媒体艺术时代的生命与活力。
参考文献:
[1]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黄鸣奋.网络媒体与艺术发展[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当代科技和艺术高度结合并涉及多学科交叉,它包含了计算机、艺术、文化、教育、科技、现代经营管理等广泛内容。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应用的发展,在世界信息化、国际化的背景下,数字影像、数字图书等数字出版、网络信息和文化传播、网络教育、网络推广等数字媒体应用在商业和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增强。与此同时,动漫开发与设计、游戏开发与设计、影视特效等数字媒体艺术中的应用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1、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艺术
1.1数字媒体定义
有国家科技部组织863专家制定的《2005中国数字媒体艺术发展白皮书》在2005年12月份,白皮书中从新定义了“数字媒体”的概念。数字媒体是以信息科学和数字技术为主导,以大众传播理论为依据,以现代艺术为指导,将信息传播技术应用到文化、艺术、商业、教育和管理领域的科学与艺术高度融合的综合交叉学科。数字媒体包含了图像、文字以及音频、视频等各种形式,以及传播形式和传播内容中采用数字化,即信息的采集、存取、加工和分发的数字化过程。数字媒体已经成为继语言、文字和电子技术之后的最新的信息载体。
1.2数字媒体艺术
数字媒体艺术主要包括研究数字媒体的表示,处理、显示、记录、存储、传输、管理等各个环节的软件与艺术相结合的一门学科,融合计算机技术、数字信息处理、网络技术数和字通信等现代计算和通信手段,综合处理声音、图形、图像、文字等信息,使抽象的信息变成可感知、管理和交互的信息的软硬件技术。
2、数字媒体艺术研究的主要方向
数字化、信息化时代不断深入也迫使了媒体传播方式的本质的改革,诞生了包括数字图像、数字音频、数字影像、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等在内的多种数字传播媒介形式。这种变革给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也带来了极大的促进,使之成为科学与艺术、媒体与设计、各媒体形式学科间交叉与综合的新的艺术形式,数字媒体艺术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学科专业的划分,使得诸如动画、DV、电影、电视、因特网和流媒体等“技术的艺术”首次有了统一的技术形态和视觉艺术语言。
2.1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图像处理就是将图像转化为数字矩阵存放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中,并采用一定的算法对其加工处理。图像处理技术的根本是数学,其核心不费为各种算法的设计和实现。图像处理技术涉及众多领域。如计算机科学、医疗、教育、科技、各业等领域。因各领域对数字图像处理的应用方向不一,大致分为:图像数字化:通过计算机采样和量化将图像变成能够为计算机处理的数字形式;图像的增强和复原:是指放大图像中的需要的信息,剔除图像中不需要的部分,让图像更接近所需;图像编码:在满足一定的保真条件下,对图像进行编码处理,达到压缩图像信息量,简化图像的目的。以便于存储和传输;图像重建:实现从新采样来构建图像。图像重建有代数法、傅立叶反投影法和使用广泛的卷积反投影法等算法;模式识别:用于图像的识别。例如:人脸鉴别、指纹识别等是模式识别的内容。目前主流的模式识别方法有:统计识别法、句法结构模式识别法和模糊识别法。
2.2数字音频处理技术
数字音频处理技术主要是指通过计算机对音频的采样、量化、编码将音频转化为数字方式存储在计算机中,数字音频编码压缩技术主要包括:基于音频数据的统计特性的编码技术;基于音频的声学参数的编码技术;基于人的听觉特性的编码技术。数字语音处理同样也是数字音频目前研究和应用的主要领域,主要包括语音识别、处理技术。
2.3数字图形技术
计算机图形就是指使用数学算法将二维或三维图形转化为计算机显示器的栅格形式的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就是研究如何在计算机中表示图形、以及利用计算机进行图形的计算、处理和显示的相关原理与算法。目前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如曲线曲面造型、、实体造型、图形硬件、光栅图形生成算法、图形标准、图形交互技术真实感图形计算与显示算法,以及计算机动画、虚拟现实、科学计算、可视化自然景物仿真等。
2.4数字视频处理技术
数字视频是以数字形式记录的视频,和模拟视频相对的。数字视频有不同的产生方式,存储方式和播出方式。比如通过数字摄像机直接产生数字视频信号,存储在数字带,P2卡,蓝光盘或者磁盘上,从而得到不同格式的数字视频。然后通过PC,特定的播放器等播放出来。它视频压缩压缩技术分为有损、无损两种。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和策略压缩数字视频文件,使之达到便于管理的大小。下面是几种最常用的方法:心理声学音频压缩、心理视觉视频压缩等方法。
2.5数字媒体存储技术
数字媒体存储对计算机性能较高,经过处理后图形、图像、语音、视频等通过数据量较大,同时具备实时性和并发性,所以在考虑数据存储技术不仅仅要考虑存储介质,还需考虑存储算法。正是数字媒体对数据的传输、读取有高标准和高要求,这也使得计算机媒介相关控制接口、技术等方面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各种快捷的接口、高速大容量的存储设备不断出现并得到了大量的使用,这也恰恰促进了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
3、数字媒体艺术未来发展趋势
目前3亿多中国网民常常观看在线视频的现状,预示着在线视频即将成为产生数字媒体广告预算的主力引擎之一。在我国社交网站(SNS)注册用户已经超过1.5亿人次,大约1/3的网民都在使用SNS;各大主流互联网媒体纷纷向社交化转型,众多SNS新平台和产品竞相登场。社交媒体和视频类平台成为数字媒体艺术未来发展的新方向。将数字媒体的产品服务和创新技术融入品牌的市场推广体系,最大化数字媒体的营销效果;现有广告主、商、媒体主以及其他各方角色如何在新媒体市场中迅速找准定位,利用现有业务的优势拓展新市场,成为当前数字媒体行业持续发展亟需回答的问题。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互动审美;互动形态
20世纪90年代以降,在国内外新媒体研究报告中,许多交互设计学者的专著及访谈中,都认为各类新媒体艺术所呈现的形态构建是最直接与人们进行交流和互动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互动审美所带来的功能及影响直接拉近了艺术文化与生活的距离,这种更为直接的互动形态使艺术更加亲近大众。对新媒体艺术的研究,不仅仅是将其定义为简单的理论性研究,而是将它放置在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性视角下,从精神文化的整体规划来进行综合建设。同样,在数字媒体发展的背景下,新媒体艺术形态的互动审美,跳出了原本单向叙事结构的框架。互动性为新媒体艺术的形式和风格等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即使是简单的元件,也可以体现最基本的互动理念及其可行性,体现“人机互动”“人机共栖”艺术空间的理论意义与应用思路。
1新媒体艺术形态的互动审美内涵
新媒体艺术作品的形态丰富多彩。从早期利用触摸装有高压气体的瓶子、通过像头跟踪视线完成交互的作品,到借助物理媒介驱动虚拟世界并与其中的人物动物共同行动的虚拟现实艺术;从检测人类的大脑并利用脑电波驱动图像和声的作品,到具有人类生命特征的植物与动物的出现;从利用网络和机器人技术互不相识的人一起灌溉千里外的花园,到体验千里外的触觉的遥在艺术。[1]目前,新媒体艺术形态的互动不但远远超出了影响人类视觉和感情的范围,而且更多在观众的感官作用下,利用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甚至大脑等全身心的活动与作品进行直接对话。
工业社会和商业经济所代表的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更强调“互动”审美对于艺术的重要性。早期计算机与人的互动是通过扳动开关、更换穿孔卡等方式进行,对于编写程序与指令极不方便。20世纪60年代一些科学家如马克斯・马修(Max Mathews)等研发出几个计算机程序装置,使得计算机输入和读出可以在屏幕或阴极射线管上观察到。其中最重要的是美国伊凡.苏泽兰1963年开发的“素描笔(Sketchpad)”程序,改变人们与计算机交互方式,被看作是现代计算机辅助图形设计(CAD)程序的祖先和计算机图形史上重大突破之一,开创人机界面设计历史。随着字符型人机界面和计算机键盘的出现,以 DOS 为代表,特点是为了执行指令,用户必须逐一输入字符。之后随着鼠标、非线性、苹果(Apple)开发的软件界面、GUI、SUI社会用户界面等,人机互动成为可能并迅速发展。
互动审美的技术本质是人与世界、自然,以及一切事物的互动过程。在原始社会,与人们互动的对象是树木、陶器,随着人类社会的演进,互动对象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而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主流互动对象。科技的发展,互联网、PC、MP3,游戏机这类“数字化”产品的不断出现,产品功能的实现通过人和机器的互动完成。目前可分为综合媒体设计和交互式系统设计。综合媒体设计数字技术主要是将硬件有机地组织在一起,使用户能够方便地使用多媒体信息,实现远程传输的主要途径,如互联网、传播系统等多媒体。相对来说,新媒体艺术形态的审美内涵离不开新媒体技术,构成新媒体艺术互动形态的核心技术之一是复合电子技术,它具有高度系统化以及和人类的感官非常相似的各种感应功能,可利用红外线感应器、温度和湿度感应器等高精度的仪器,实现获取人类大脑无法感知的外界信息的目的。
新媒体艺术是借鉴了传统设计和工程科学的理论和技术,是一个具有独特方法和实践的综合体,其互动审美不只是部分的叠加,其内涵基础规则包括伦理的互动设计,有意图的互动设计,注重实效的互动设计,优雅的互动设计等等。所以说新媒体艺术形态的互动审美通过表达最简单和直接的完整方案,但使艺术形态本身又拥有内部的一致性,合适的包容性,并能刺激受众的认知和感情。
2新媒体艺术形态中互动审美的解构
互动性使新媒体艺术的流动性大为增强,在计算机出现之后,提供给新媒体艺术,复制、粘贴等技术操作手段,使新媒体艺术的互动审美增加了合成与拼贴的额外维度,分离的要素能够被重新整合,出现新的艺术形式。新媒体艺术形态的互动审美包含了解构与重构的统一。解构是对原有艺术形式的化解,而重构是建构,是各种形式及元素新的联系和统一的建立。新媒体艺术的互动审美也是后现代语境中传承与创新的隐喻。
新媒体艺术形态中互动审美的解构,一方面表现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并存与融合,甚至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互动性是新媒体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对于新媒体而言,这也意味着它与传统媒体的差异,突出表现了它在媒体史上革命性的发展趋势和影响。但是新媒体的互动特质有自身的历史来源,传统媒体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转变为新媒体;新媒体特有的互动审美也可以在较早的传统媒体中发现。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彼此联系,由传统媒体承接而来的多媒体、跨媒体的表现形式,带来表现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和多元化。传统媒体的技术技艺经验,表现形式的结构逻辑以及相关审美趣味,与不断发展的数字艺术、产生新鲜的视觉经验已是截然不同的文化界面。由此带来的互动审美表现形态从平面化走向空间化,从单一画种走向媒介的混合性过渡。伴随着静态与动态的光效应、肢体语言和观念交流等非传统的艺术出现,新媒体艺术形态的互动审美已将视觉图式的共性特征进行个性化解构。互动审美的设计形式具有丰富多样、直观准确、控制性好、成本低、应用生活广、与观众进行直接交流的特点。艺术专业与业余的价值观已被抛弃,艺术与技术的边界也越来越模糊。
新媒体艺术形态中互动审美的解构,另一方面则表现在新媒体艺术的“复制”――从信息处理的角度思考艺术形式。在西方,本雅明敏锐地觉察到技术复制对于艺术的影响,在其所著的《可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强调大众媒体社会中获得的艺术生产与欣赏的新条件极大地改变了艺术的本质。[2]在新媒体艺术形态中,互动审美则以“信息”和“界面”为主要表现形式,取代了传统媒体中的“形式”与“内容”,将抽象宽泛的艺术表现进行具体和实际的结构。可以说,互动审美所创造的是一种体验美学,可以将其与“体验设计”、“体验经济”相互关联。新媒体艺术形态的互动审美,不仅仅是麦克卢汉的“媒体即信息”的观点,也不仅仅意味着媒体即传播信息的工具,而是更加重视用户的互动交流与体验。在工业领域,技术人员更热衷于用于支持创建具有体验友好性、灵活性、功能性、明确性、一致性、可靠性等特质的用户界面,加强人们工作效率,丰富人们的交往方式。互动审美将艺术形式由用户的被动性和依赖性转换为淡化经验世界的感觉和认知界限,转而成为一种全新主动认知体验,并让用户融入其中。例如苹果公司的电脑、手机等信息设备,运用人机交互技术、同时音乐播放、方位传感、图形用户界面(GUI)等应用程序,并切换、剪辑,超越WIMP的交互风格,使用户体验“信息就在指尖上”。
3新媒体艺术形态中互动审美的重构
互动审美的重构在新媒体艺术形态中起到整体性的统一作用。解构是对原有艺术形式的化解,重构则是经过重新整合进行重新组合。鲍姆嘉通认为美学所研究的对象是“凭感官认识到的完善”,凭感性认识见出事物的完善,称为“感性的审辨力”,认为美学所研究的即凭感官认识到的美,这种美不能脱离认识主体的认识活动。[3]由此引申,互动审美的重构首先表现在互动信息的反馈与交流上,在媒体美学的层面出发,它可以促进社会交流、强化和阐述人类互动体验。
从广义上来说,互动信息的反馈可以理解为机器对输入和输出的反应能力。而在新媒体艺术中,机器的互动对象是人,是作品参与者和受众,与作品参与者和受众互动的机器,即使是很小的传感器,依然会产生感情和机器作用的感觉,在互动信息的反馈过程中产生与人接触和交流的能力。
众所周知,新媒体艺术作品形态不再是单向的信息传播,而是双向甚至多想的信息交流,即关注受众的理解和互动的可能性,提供并生成多种意义的感官与精神层面的交流。正是因为互动审美特性,新媒体艺术形态将多个可用或适合的多媒体进行整合,鼓励创作者或艺术家承担作品推动者而不仅是作品唯一决定者的地位,也赋予了受众及作品参与者个人思想和创造能力。受众或参与者的行为由新媒体艺术形态来决定,创作者或艺术家则通过互动审美创造交互性的参与模式来塑造艺术作品形态的特殊体验――这对于受众及参与者来说是不同于任何其他艺术类型的体验。新媒体艺术形态是交互性的,受众或参与者可以选择通过不同的途径,生成不同的作品形式和结果。
其次,新媒体艺术形态的互动审美重构则表现在将“混合”作为艺术内容的特点,对艺术形态进行重构。“混合”即文化和艺术、技术的双向互动。在信息化和“知识爆炸”的时代,跨媒体、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语言的新媒体艺术为人们不断认识与接受。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多技术风格广泛应用于人类各领域。全球经济发展及技术语境的逐步同步,同样促使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向规模化、标准化、网络化。在这种背景下,文化、艺术与技术同步促进,技术与技术之间又相互促进。
新媒体艺术形态集合了绘画、漫画、电影、数字媒体、摄影、音乐、文学等众多门类,技术则集合了以计算机图形技术为基础,综合运用艺术、数学、物理学、生命科学及人工智能等学科的运动表现形式,是跨领域学科交叉融合,综合应用技术的艺术。这更体现了互动审美理念与技术的使用趋于多元化,又在多元化的“混合”中趋于统一和构建。互动审美与传统媒体的差异,决定了新媒体艺术形态面对市场设计并运用不同技术,实现不同审美风格的作品。“参与和互动”文化已呈现从个性逐步走向共性,共性中包含着个性的激情与理性、愉悦与变革。共性与个性,个性与共性的互补中,后审美范式,后现代主义文化逻辑在数字传媒时代必然延伸,审美意识与情趣互相发生潜移默化作用。
在新媒体艺术形态中,多学科的融合表现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这一必然性也表现在互动审美,在重构新鲜而实在的视觉文化和美学观念。应用新手段和新技术条件创造直接的、具体的、个性化的视觉语言,技术地传达自我设计理念和艺术主张,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将成为新媒体艺术创作始终不渝寻找和挖掘的追求――以互动审美和交互理念为前提,技术统一、标准、定型为基础,追求艺术独创性、个性化,求新求异,构成新的艺术创意形态。
参考文献:
[1] 陈玲.新媒体艺术史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