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8 01:45:3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描写冬天的现代诗,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在急流中苦苦挣扎
寻找遥远的彼岸
当这样几行字出现在眼前时,也许你只是匆匆一瞥,可如果我要告诉你这是出自一个两年来语文考试从来没及格过的学生之手时,也许你的心里会有过一丝讶异;而我要告诉你,这一段文字的创作,出现在我们的九年级上册现代诗歌教学的课堂中,和它一起出现的,还要很多很多。当它们一起出现时,仿如夜空中一颗又一颗的星子,眨着稚嫩的眼,在向我微笑。
在他们的微笑中,我有一种想法━━初中语文的现代诗歌教学,其实可以热热闹闹而且行之有效地教一教。
(一)品味诗歌语言,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品味语言是为了更好的感知语言、运用语言和发展语言,它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历年中考,考查学生对语言的品析能力,分值至少在6分以上。对语言的品析,是阅读文学作品的重头戏,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更是如此。著名的鲁迅研究学者、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富仁教授说:“诗词是一种更纯粹的语言艺术,它没有小说的虚构的故事情节;没有散文的具体事件和人物,更没有戏剧的舞台演出,我们在诗词中接触的几乎只有词言,我们对诗词的感受和理解,主要是对诗词语言的感受和理解。所以在诗词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诗歌的语言几乎是唯一重要的教学内容。”
在现代诗歌的教学中,我注重对诗歌语言进行品味锤炼,引导学生深入地体味到诗歌的内涵,揣摩其中的意蕴和情味。如《雨说》一诗中,在品读“君不见,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这一小节时,我引导学生细细品味“笑弯”“笑出”“笑斜”这几个词语,经过反复的揣摩,学生体味到这几个词形象地写出出柳、石狮子、燕在雨中欢笑的情状,生动地表现了春雨带给大地的生机和快乐,字里行间洋溢着盎然的情趣。如《蝈蝈和蛐蛐》一诗中,在品读“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从炉边就弹起了蛐蛐的歌儿”这一小节时,我设置思考题:为什么用“弹起”?可以换成“响起”吗?在热烈的讨论中,学生体味到“弹起”这个词用得妙,有跳跃感,形象地写出了在宁静而寂寞的冬日里蛐蛐声音的活力和欢快,更好地揭示了本诗中作者所着力赞颂的“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这一主旨。
诗歌教学中,学生的语言品味能力提高了,其文学鉴赏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中考试题中,古诗鉴赏、现代文阅读中语言品味的题型必不可少,这对于学生来说,自然一举多得。
(二)展开联想和想象,体味诗歌优美的意境,感悟诗意,与诗人达到情感上的交流与共鸣。
诗歌是抒情的艺术,诗人是借助一系列意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诗歌中这一系列的意象就构成了诗歌的意境。我们学习现代诗歌,同样必须抓住诗歌中的意象,体味诗歌优美的意境感悟诗人丰富的感情。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意象、意境这些概念比较抽象,不易理解,怎样的方法更乐于为他们接受?那就是展开联想和想象,走近诗中的画面,去与诗人交流。课程标准要求在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任何文学作品的欣赏都离不开联想和想像,现代诗歌的鉴赏也不例外。许多老师常常在诗歌的朗诵中让学生闭上眼睛去想象,而我不止于此,更在课堂上让学生动笔去描写出这样的画面。如学习《沁园春雪》一词,我让学生试着用笔描绘出诗人想象中的“晴日,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景象。脑中的想象是虚的,而笔下的文字是真实的,学生想象出了怎样的画面,描写出了怎样的画面,不仅表明他对这首诗的解读有多深,同时也锻炼了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景物描写能力。
(三)进行仿写训练,培养诗意,体会诗歌的艺术魅力
仿句训练,是中考常考的语言运用题之一。现代诗歌节奏明朗,常常借助排比、反复、对偶等修辞表情达意,语言整齐有致、朗朗上口,极富有音乐美。在现代诗歌教学中,伴以仿句训练,既能使学生充分感悟新诗语言的奥妙,又能提高其遣词造句的能力,进而与诗情感相碰撞,充分理解教材。
2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
3 教学过程
1)上课前播放《烛光里的妈妈》这首歌,并出示许多名人赞美母亲的话语。
(设想意图:通过音乐和名人名言感染学生,触动学生的情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主题。)
2)教师与学生交流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而后总结学习古诗的常用方法,即:解诗题知诗人名诗意悟诗情诵诗文。
(设想意图:通过交流学习方法,为如何有秩序地自学古诗做好准备。)
3)合作学习,教师检测自学情况。
①《游子吟》中的“吟”指(吟诵),“游子”是指(出门远游的人)。
②孟郊是(唐代)诗人,他一生(穷困潦倒),但性格(耿直),他多善写(五言)古诗。此诗是作者50岁那年在江苏溧阳做官时,回想起当年进京赶考(临行)时的情景而做。
③根据老师划分的节奏,通读本首五言古诗。
(通过自由读、欣赏配乐朗读、个别读、全班读等多种朗读方法通读古诗。)
游 子 吟
唐·孟郊
慈 母/手 中/线,
游 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④根据影视情景发挥你的联想说说诗句的大意。
(出示影视《游子吟》情景剧。)
⑤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母亲对孩子的关心?(“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哪些诗句最能表达孩子对母爱的感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⑥教师提问:能展开你的想象说说母亲除了给孩子密密缝衣,还会对进京赶考的孩子说些什么?
当老母送孩子将要远行时,孩子为何不直说“母亲啊,你的爱,孩儿难以报答”?根据刚才的影视情景,发挥你的联想,说说你的理解。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 ??
喻游子之心???喻慈母之爱
⑦请同学们再读此首诗说说诗中吟诵的是什么?
(设想意图:为反馈学生的自学情况,选用练习填空以及划分节奏读古诗和欣赏情景剧说诗意的形式,全方位巩固学生的自学结果。并通过关键性问题的提出让学生深入理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深层内涵。此设想既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又声情并茂地升华了学生的情感,诗中真情自然跃于学生脑海。)
⑧通过汶川地震的影视资料再次体会母爱的伟大。
(设想意图:通过观看主持人讲述汶川地震中一位母亲留给孩子的短信,升华学生的情感,深刻地体会“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真实内涵。)
4)教师小结本诗,衔接现代诗歌《妈妈的手》。
①学习了《游子吟》,我们知道临行前母亲密密缝衣的细节让作者久久难以忘怀。作者深情地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感悟到母爱的伟大,故而此句成了赞颂母爱的千古绝唱。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同样赞颂母爱的现代诗歌《妈妈的手》,先听老师朗读,同学们仔细听,想想本首诗作者是重点抓住哪个细节来表达母亲对孩子的爱的?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游子吟》的主旨,以及指明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千古流传的原因,再次加深学生对本诗的理解。通过引荐现代诗歌《妈妈的手》,让学生对比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母亲的细节动作感受母爱的。)
妈??妈??的??手
作者:吾桐树
我洗手的时候 河说
把你的手给我
那是1992年 最冷的冬天
我的手钻心地痛
流水简直要割掉我的手掌
割草的妈妈从山坡上飞奔下来
她说 把你的手给我
她揉搓着 一边呵气
然后把我的双手
放在她衣服里
那温暖的肚皮上
②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此首诗并和《游子吟》作对比,《游子吟》的结尾和本首诗的结尾是否相同?哪首诗的结尾更能感人肺腑?(不同,《游子吟》的结尾作者一句就道出了母爱难以回报,而这首诗的结尾并没有道出作者的感受,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学习,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体会母爱的伟大,母爱的无私,母爱的难以回报。同时学习细节描写能使文章有声有色,以及学习两首诗歌结尾的不同,再次体会《游子吟》中作者感人肺腑的千古名句。)
5)课堂练习。抒真情写我心:学习和赏析了这两首赞美母亲的诗歌,相信你的感受颇深。或许此时你的眼前浮现出了母亲为你操劳的画面,或许你的心中有很多想说给母亲的话……那就请拿起笔把你想对母亲说的话写下来吧!
(设计意图:以情煽情,趁热打铁,充分打开学生的情感空间,让学生自己回想生活中感受到的母爱,真实地写想对母亲说的话,练习的目的在于再现学生的真情实感。)
板书:
目标教学有利于师生克服教与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我非常注重单元教学目标的设计,并把单元教学目标分解为小目标,然后再对单元所选的课文进行分析,初步确定由哪篇课文落实哪个小目标,力求从每篇课文的写作特点出发,依据大纲和教材的要求找准一个突破点,把学生引入自己精心设计的思维轨道,这样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四篇课文都是写景状物的佳作。《春》《三峡》《济南的冬天》《夏》四篇作品写尽人间的四季美景,春花秋月,夏云冬雪,让人沉醉在如诗般的意境中。依据大纲和教材在编排体系上注意课文与生活的联系这一特点,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我确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如下:1.学会抓住特点写景的方法和写景的层次;2.理解和初步掌握用生动的语言表达观察所得;3.学会观察景物的特点并作简单描述。
二.搞好单元课文的归类比较
现行教材的编排体系一般将体裁相同或相似的课文组成单元,这就决定了单元中各篇课文具有一定的“共性”,而每篇课文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即“个性”。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的单元组合优势,将单元中各篇课文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融会贯通,使之浑然一体。
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诗歌包括了古今各种体裁,形式多样,共同之处是抒情,但又有其个性。从体裁来看,《木兰诗》是民歌,《观刈麦》是五言古诗,而《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破阵子》是词,《回延安》和《再别康桥》是现代诗,另外还有三首歌词;从是否文人创作的角度看,《木兰诗》是民间流传,集体创作的,是民歌;从内容的角度看,《木兰诗》是叙事诗,其余都是抒情诗;从诗歌作者的分布年代看,由南北朝的《木兰诗》到现代的《回延安》跨越几千年的时空,充分显示了我国各个历史时期诗歌创作的侧重点和演变的过程。纵观古今诗歌,这里所选的不过是沧海一粟。但编者所选的都是精品中的精品,足以让学生窥一斑而见全豹。我们通过将其归类比较,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诗歌的优秀传统与艺术技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观和文学鉴赏能力。
三.以读促写推进单元写作训练
初中语文教学既重视阅读教学,又重视写作教学,因此必须把写作教学纳入单元教学的有机整体中。初中语文课本在每个单元后都安排了“写作”内容,写作训练与单元教学目标糅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训练体系。
课前的诗词诵读,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培养良好的语感,还能借助诗词的优美意境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诗词的语言特色的熏陶和感染下,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的人生态度。
我要求每个学生都开设一个“诗文采集本”,每周采集五首诗,一个星期内的语文课前三分钟都需反复诵读这一组诗。同时,我引导学生尝试“四段式诵读法”,即将一周七天划分为四段。周二至周四是朗读阶段;周五开始引导学生尝试背诵,并要求利用周末两天巩固记忆;周一要求同桌互相检查背诵的情况,并在对方的诗文采集本上给已背过的诗词贴上红星。为了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我还根据学生的得星情况,在班上开展“诗文背诵小能手”评比活动,让学生在积累大量古诗词的同时,享受成功的快乐。
二、诗文导入,情趣横生
导入新课时利用古诗词特有的语言艺术来创设情景,能有效地打开学生情感的窗户,激起学生情感的火花,使学生能自觉、主动地把情感投入到语文学习中。
如在导入《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时,我先让学生在悠扬的音乐中齐背《游子吟》,然后让学生说出对“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句诗的理解。在学生回答后,我饱含深情地导入:母爱是春夜的小雨,物细无声;母爱是三月的阳光,静静地奉献。母爱是人间最圣洁、最崇高、最无私的爱。唐代的孟郊用了这首《游子吟》赞美了伟大的母爱,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秋天的怀念》是著名作家史铁生所写,他用这篇课文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怀念,相信通过学习,你们也一定会被这份浓浓的母爱所感动……这样的导入,渲染了课堂气氛,触动了学生心底对母爱的共鸣,达到了“未成曲调先有情”之效。
三、即兴穿插,加深感悟
在学习课文时,即兴穿插一些经典的古诗词是一门教学艺术,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让学生的心灵在浓浓的充满诗意的氛围的熏陶下不知不觉地如沐诗香。
《小草之歌》是一首现代诗。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抓住小草的特点,赞美了小草的奉献精神。在学习最后一个小节时,我以小草的口吻说:“我就是一株小草,但不要担心冬天我会面容枯槁,因为当春风吹遍辽阔的大地时,我又会绿遍天涯海角……同学们,听了我这株小草的自述,你们能想到用哪一首诗来赞美我吗?”学生一下子就想到了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并情不自禁地朗诵了起来。
四、拓展延伸,锻炼能力
结课延伸往往是教师对课文主旨的升华。在这时渗透经典诗词的熏陶,让学生感受到课文的“余音缭绕”,可让诗歌的音符像清泉一般在课堂上流淌,让语文课堂生动起来,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做到“人散课终情未了”。
1. 学文引诗点中心。如教完《失去的一天》一文,我让学生诵读一些珍惜时间的诗句:“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学生在古诗的声韵里接受了诗词的熏陶,在诵读声中感受到时光的匆匆,懂得了珍惜时间,珍惜今天。
一、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
①流沙河,原名余勋坦,四川金堂人,现代诗人。
②玛丽•居里,波兰人,后加入法国国籍,的物理学家、化学家。1903年,她与居里、贝可勒尔共获诺贝尔物理奖,1911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③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山东曲阜)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③字词积累:
谋:为解决别人的难题出谋划策。
忠:诚心诚意。
习:温习。
处:据有,取。
所恶:厌恶,讨厌。
弘毅:抱负远大,意志坚强。
见贤思齐:见到贤人,就思考怎样与贤人的德行一致。
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程又长,比喻责任重大。
成人之美:成全人家的美德。
④通假字:a.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
b.是知也“知”通“智”,智慧
C.诲女知之“女”通“汝”,你
⑤古今异义:a.信古义:真诚、诚实今义:相信、信任
b.是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
c.三古义:虚拟,泛指多今义:确实的数字
⑥词类活用:a.学而时习之“时”名词作状语,及时、按时。
b.五日三省吾身“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c.传不习乎“传”动词用作名词,“老是传授的知识”。
3、课文内容把握:
①《理想》是一首现代史,诗人运用一连串生动形象的比喻,从多种角度赞美理想,告诉人们,人生一定要有理想。
②《行道树》一文中采用拟人修辞方法,展现行道树的形象,就是无私奉献者的形象,借行道树的自白,抒写奉献者的襟怀,赞美无私奉献者的崇高精神。
③《第一次真好》中作者以第一次看见柚子树而引发对第一次看见十姊妹鸟的雏鸟的回忆,并总结自己的感受,认为“第一次的感觉”是生命中难得的宝贵经验,它不仅带给我们新鲜、刺激,更带给我们生活的新领域和人生的阅历。
④《白兔和月亮》是一则寓言。两个转折,形成鲜明对比。寓意是: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⑤《落难的王子》采用第一人称写法,人物语言、神态、动作描绘细致。这则寓言的寓意是: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⑥《我的信念》作者通过写自己的理想、兴趣、爱好和情操,表现了自己作为科学家的性格特点和人格力量:致力于科学研究,不谋求物质利益,追求宁静而简单的生活,将毕生精力投入到心爱的科学研究中
⑦《<论语>十则》一文,大体上前四则谈学习方法,五、六、七则谈学习态度,后三则谈修身做人。
4、《论语》背诵、默写:
①别人误解时:
②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③说明一个人要经得起环境的考验:
④待人接物处世之道:
⑤表现实事求是精神:
⑥欢迎远道而来的朋友:
二、本单元我的补充:
寓言,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大多是用假托的故事寄予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主人公可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非生物,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多采用夸张、拟人等修辞方法。
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二)
①《春》这篇散文以诗的笔调,描绘了一幅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景图,赞美春天的活力,从而激励人们在打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大好春光的无限热爱。
②《济南的冬天》抓住“温情”这一特点,紧扣“山”和“水”,描绘了一幅淡雅的山水画,抒发了作者赞美济南,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③《夏感》以热情洋溢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夏日里大自然的景象和人们生活、劳作的情状。
④《秋天》是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
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三)
1、为什么由“我”来抉择母亲老了,习惯听儿子的;儿子还小,习惯听父亲的,妻子总听我的。
2、为什么“我”决定走大路?
因为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母亲年龄大了,我孝顺母亲,顺着母亲,想让母亲舒心。
3、“我”决定委屈儿子的原因是什么?
母亲年迈,小路难走“我”伴儿子的时日还长,不愿意一家人分开
4、“我”为什么会“感到责任的重大”呢?
“我”是一家之主,在母亲和儿子发生分歧时必须处理得当,否则就会影响家庭成员的感情。作为一个中年人,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任,既要尊老,又要爱幼,生活的使命使“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5、为什么说“好像我背上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含义)
“我”背的是母亲,妻子背的是儿子。母亲给我们以生命,而儿子又是这生命的延续。不能有任何闪失。这血脉相连的三代人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我”和妻子代表一代中年人在家庭生活、人类社会作用中油然而生的一种特有的深沉、庄严、神圣的责任感、使命感。
6、第4节景物描写有什么特色?初春、新绿、嫩芽----春天生机盎然为什么“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作者由景生情,希望母亲的生命也像春天一样充满生机活力,表达作者对母亲的祝福、孝敬之情。
2、学美文,悟真情。在指导学生品味秋天之美之中,既要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又要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学习了《春》《济南的冬天》《海滨仲夏夜》三篇写景抒情的文章,已初步掌握了如何抓住景物特点来学习写景的文章,怎样通过景物的描写来抒感,所以对于本课的教学采用自主诵读、感悟,合作交流品真情,探究体会写美景的教学方法。
2、学生认知障碍点:对“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一句的正确理解。学生往往会疑问:“现在不是不能乱砍滥伐吗?”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抓住景物特点。
【过程与方法】
自主诵读、感悟,合作交流品真情,探究体会写美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感受作者情感。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反复吟诵,感悟诗句含义,体味诗歌清远、闲静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揣摩诗歌的清丽的意象和质朴晓畅、情景交融的特色。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天是多彩的季节,秋天是令人忧郁的季节,也是令人快乐的季节。总之。在同学们的心中,秋天是千姿百态的。那么,在现代诗人何其芳的心中,秋天又是一个怎样的季节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秋天),去领略诗人笔下浓浓的秋意。
2、朗读;
(1)学生自由朗读,整体感知课文。教师强调生字词。
丁丁(zhēngzhēng)青鳊 (b1ān)鱼寥(liáo)阔
(2)播放配乐课文朗诵。
(3)教师指导朗读,激发学生的朗诵热情,鼓励学生纵情朗诵。
课件展示朗读要求划分节奏.标出重音.注意细节?揣摩感情。
(4)反复诵读课文,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发言,教师总结,表现了作者歌颂秋天、歌颂丰收的喜悦之情,也表达了对劳动人民勤劳质朴品质的赞美之情。
3、品味;
(1)仔细读课文,哪些词语体现出诗歌所描绘的乡村秋景?
明确:岭雾、白霜――秋。稻香、镰刀、竹篱、瓜果――农家。蟋蟀 (声音)、溪水(干涸、更清冽)、牛背笛声(远去)――秋景。
(2)古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本诗共三小节,每一节都是一 幅精美的图画。请你用简洁的文字给每一幅图画拟个标题。(分组讨论合作完成。)
示例:①农家丰收图――绚丽乡彩。
②渔夫晨归圉――淡雅朦脆。
③牧女思恋圉――寥阔空远。
(3)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或最欣赏的词语或句子,并说说理由。
教师示例:“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饱食”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丰收之景;“稻香”从嗅觉的角度展示丰收的图画,极具诗意。又耐人寻味。如果换成“那割过无数额稻谷的镰刀”,语言就盎得抽象空泛,表现力和美感就逊色多了。
4、背诵;
(1)齐背。
(2)指名背。
(3)全班狂背。
5、作业;
课后阅读美国诗人狄金森的《秋晨》,说说这首诗展现了什么样的画面。这首诗所展现的画面和课文相比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六、预设学生行为
1、准确朗读诗歌。
2、抓住景物特点,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3、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4、举一反三,用所学知识技能鉴赏其它诗文。
七、设计意图
1、激发学生朗读诗歌的兴趣。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3、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抓住景物特点,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4、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八、板书设计
秋天
(1)农家丰收图――绚丽乡彩。
(2)渔夫晨归圉――淡雅朦脆。
(3)牧女思恋圉――寥阔空远。
兼有诗人和学者两重身份的冯至,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现代学术史上都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在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1]之后,这一歌者的光芒,几乎伴随着他横跨20世纪的生命历程。然而,作为诗人的冯至,他的诗歌创作风格如同20世纪中国的历史一样,经历了巨大的转折和嬗变,充满着矛盾和张力。冯至写于二十至三十年代的诗歌作品与写于四十年代的作品风格迥异,走出了感伤式的悲观与绝望,走进了沉思式的体验和静穆,以沉潜内敛、静观深思的文字表现出个人对于宇宙和人生问题的深沉思索,因此其四十年代的作品被称赞为“经得起历史的挑剔”[2](P157),人们更是试图将他与卞之琳并称为“现代中国诗歌之父”[3](P207)。而在1949年前冯至诗歌风格的转变中,留德因素在其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德语诗人里尔克对冯至有着启示般的影响。维姆萨特和比尔兹利在《意图谬见》中提出了诗歌创作动机和诗歌表达效果的差别,然而在解读诗歌的过程中做到绝对的公正和客观是困难的,因此笔者将重点放在了诗歌的对比和分析上,其余材料仅作为佐证,尽量避免将理论先见和价值预设植入到历史现场之中。
一、转变的实质
对于冯至1949年前诗歌风格的转变,同样作为诗人兼学者的袁可嘉已经非常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一问题,他的观点也颇具代表性。在原载于1991年第4期《文学评论》上的《一部动人的四重奏——冯至诗风流变的轨迹》一文中,袁可嘉论述道:“《昨日之歌》(1927)和《北游及其他》(1929)是他早期的抒情诗和叙事诗,是诗人的青春之歌,歌唱爱情友谊,不无忧郁感伤,是浪漫主义风格;中期作品《十四行集》(1942)是中年人咏叹人生万物的沉思之作,情理交融,浑厚明澈,是现代主义风格”。[4](P181)袁可嘉的从“浪漫主义”到“现代主义”风格转变的看法,不无道理,但也存在着问题。“现代主义”这一概念的含义极为暧昧、复杂和矛盾。最早尝试把现代主义处理为一个整体现象的捷克形式主义者穆卡洛夫斯基便说道:“现代主义的概念非常不确定。”现代诗的“现代性”不仅仅只是一种诗歌形式上的革新或者内容言说上的的变化,它更是一种对应于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所特有的生活经验。
“现代主义”本身已经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而在中国特殊的历史语境和文化传统之中,这一问题变得更加难以界定和纠缠不清,无论是诗歌中带有个人感彩的言说方式,还是与客观物质世界保持着一种疏离、敌意甚至对抗的关系,还是诗歌主题所表现的个人的现代孤独感、生命荒凉感和无根基感,或是诗歌所擅用的象征性、暗示性的意象和隐喻,还是言语追求陌生化的效果而因此带来的意义的不确定性、含混性和歧义性,任何一个静止的、固定的范畴都无法对中国现代诗歌进行准确的定义。“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作为一个概念,是处于一个不断变化、发展和丰富甚至建构的过程中的,重点不在于它“是什么”,而是它“不是什么”。在“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的后现代精神的消解之下,定义某个事物也变得更加困难。为了避免落入本质主义的陷阱,对冯至诗歌风格转变这一问题的探讨必须绕过“什么是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定义纷争。这里所谓的“转变的实质”并不是“是什么”意义上的实质,而是“怎么样”意义上的实质,是一种诗歌表达效果和审美主体感受的结合体,而意义便在这种类似于对话的活动中得以实现。
因此,具体到冯至的诗歌,从表达效果和审美主体感受的角度来看,用“感伤主义的抒情诗”来概括其写于20~30年代作品的风格是可靠的,而冯至40年代的作品《十四行集》更接近于一种“抒情现代主义”模式,换言之,它是一种“现代主义抒情诗”。所以,冯至1949年前诗歌风格转变的本质便可以界定为由“浪漫主义抒情诗”向“现代主义抒情诗”的转变。这一种变化,可以通过作者主体精神的介入程度、诗歌的描写对象和诗歌的情感思想意蕴三个层面来理解和思考。
二、主体精神由“显”到“隐”
英国诗人拜伦曾说道:“诗歌就是激情”,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冯至二十至三十年代的诗歌。在1927年成集的《昨日之歌》中,诗人强烈的激情和充沛的情感在诗作中呈现得淋漓尽致。例如《“晚报”》[5]:
夜半的北京的长街,
狂风伴着你尽力地呼叫:
“晚报!晚报!晚报!”
但是没有一家把门开——
同时我的心里也叫出来,
“爱!爱!爱!”
我们是同样地悲哀,
我们在同样荒凉的轨道。
“晚报!晚报!晚报!”
但是没有一家把门开——
人影儿闪闪地落在尘埃。
“爱!爱!爱!”
一卷卷地在你的怀,
风越冷,越要紧紧地抱。
“晚报!晚报!晚报!”
但是没有一家把门开——
一团团地在我的怀,
“爱!爱!爱!”
荒凉的气氛中报童的叫卖声勾起了“我”心中无限的怜悯,使“我”不禁将这种情感直截了当地从“心里也叫出来”。这种情感在“我”看来,似乎是强烈得抑制不住的,“爱!爱!爱!”三个字不仅喊出了“我”对报童的怜悯,另一方面也与荒凉、冷漠的环境构成了对比,突出了“我”内心情感的强烈。
《昨日之歌》中作者的情感和意图在绝大多数的诗中直接以抒情主人公“我”作为载体来呈现,例如这首作于1923年的《楼上》:
——天上啊,人间!
我望遍
东西南北
这般无意绪——
下去吧,
我又如何下去?
天上沉寂,
人间纷纭——
这里又怎能供我
长久徘徊!
怅惘,孤独,
终于归向何处?
云含愁,
水轻皱——
我若知它们的深意,
就该投入水里,
或跑到西山,
入了云深处!
身寒,心战!
风,吹我如何下去?
展开书,
书里夹着黄花——
我为了我的命运吻它,
我为了她的命运哭泣。
整首诗其实都是抒情主人公“我”的感情抒发和动作描写,题目明确“我”所在的位置,而一句“天上沉寂,人间纷纭”也与后面的“怅惘,孤独”对应起来,清楚地表明了“我”此时此刻的心绪。末尾一句“我为了她的命运哭泣”,将整首诗的感情指向清晰地呈现。“我”在这首诗中处于优势地位,“我”的每一个意念、每一种感受和每一个行动成为抒情得以继续的推力,“我”是抒情的控制者。“我”通过“为她哭泣”这一“暴露性”的暗示行动,指明了全诗抒情的源头。“怅惘”“孤独”,词的本身已经呈现出明晰的情感指向,而“云含愁”“水轻皱”则是主体感情的投射。
另外一个例子是作于1923年12月的《小船》:
心湖的
芦苇深处,
一个采菱的
小船停泊;
它的主人
一去无音信,
风风雨雨,
小小的船篷将折。
第一句是一个明确的比喻:“心湖”。虽然没有直接出现“我”,一句“它的主人一去无音信”,虽然在内容上说明“我”的不在场,但从抒情的策略上来看,“我”仍然存在:“我”知道“心湖”中有着“小船停泊”,并且还知道“船篷将折”。主体情感和意志虽然没有直接以“我”来呈现,但“我”仍然是抒情的源动力,仍然是诗歌叙述的控制者。
主体精神在诗的抒情和叙述过程中是一股明确的、处于统治地位的力量,更为关键的是:“我”是意义的生产者和垄断者,“我”是独断的,带有强制性。这样的诗所抒发的情感是热烈、直接和真挚的,然而在更深的层次上来看,这样的表达对诗歌的意蕴建构却有着很大的损伤。强烈的主体精神控制着诗的抒情、叙述甚至意义,导致诗的语言过于明确,意象所代表的含义过于明显,从而使情感的抒发过于轻浮,想象的空间过于萎缩。词语意指的明确性导致了在诗的阅读过程中毫无障碍,失去了由想象力带来的诗味,失去了由歧义性而带来的紧张感,拥有的仅仅只是简单韵脚带来的韵律上的和谐,一首诗便只是朗朗上口的一堆词语、一串情绪。以上所举的三个例子,更像是歌,而非诗,所以也有人对冯至二十至三十年代的诗歌提出了质疑:“不凝重,亦不深沉”“是热情的歌声,感伤的调子”[6](P253)。
而冯至创作于40年代的《十四行集》,则有着明显的不同。例如《十四行集》中的第六首《原野的哭声》:
我时常看见在原野里
一个村童,或一个农妇
向着无语的晴空啼哭,
是为了一个惩罚,可是
为了一个玩具的毁弃?
是为了丈夫的死亡,
可是为了儿子的病创?
啼哭得那样没有停息,
像整个生命都嵌在
一个框子里,在框子外
没有人生,也没有世界。
我觉得他们好像从古来
就一任眼泪不住地流
为了一个绝望的宇宙。
诗中仍旧出现了“我”,但这里的“我”的功能和《昨日之歌》中的“我”不尽相同。这首诗中的“我”,与其说是抒情主人公,不如说是一个领路人,一个引用者。诗开头所描述的内容是动态的:“向着无语的晴空啼哭”。而啼哭的原因,“我”仅仅只是提供了几种猜测,并没有进行强制的限定。而接下来的“像整个生命都嵌在一个框子里”,这样一个比喻便将诗开头所描述的动态情景固化,“框子”在诗的内容上是一个比喻,但在表达效果上起到了一种摄影般定格的作用,动态的情景被凝固为静态的画面。而这幅画是先于“我”存在的,“我”只是一个领路人,将读者引至画前。诗的最后,“我”以“我觉得”“好像”的交流姿态,谦虚地表达出“我”的观点和态度。诗中“我”的感情没有直露,而是被隐藏起来。
冯至20~30年代的诗与40年代的诗在主体精神介入程度上有着明显差异,而探求这种差异的产生,就不得不提冯至从1930到1935年的留德经历,而德语诗人里尔克则对冯至产生了巨大影响。如果将这首《原野的哭声》与德语诗人里尔克的《豹》进行对读,则可以发现其中微妙的关系。里尔克的《豹》这样写道:
它的目光被那走不完的铁栏
缠得这般疲倦,什么也不能收留。
它好像只有千条的铁栏杆,
千条的铁栏后便没有宇宙。
强韧的脚步迈着柔软的步容,
步容在这极小的圈中旋转,
仿佛力之舞围绕着一个中心,
在中心一个伟大的意志昏眩。
只有时眼帘无声地撩起。——
于是有一幅图像浸入,
通过四肢紧张的静寂——
在心中化为乌有。
《原野的哭声》中“框子”的比喻与《豹》中的“铁栏杆”在表达效果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框子外没有人生,也没有世界”与“千条的铁栏后便没有宇宙”所蕴含的意义也有共通之处。而两首诗都带有很浓的沉重感和悲剧感。“框内的人”和“铁栏中的豹”,象征着处于困境之中的生命个体,而不断地“啼哭”和“旋转”则是困境中生命个体的存在方式。两首诗都以一种静穆的沉思和不动声色的观察来呈现困境中生命的巨大悲剧感,以一种更为深沉的方式来表现诗歌主题。不同的是,里尔克的《豹》将主体精神和主体意识过滤,诗中只有“物”;而在冯至的《原野的哭声》中,“我”的情感并没有完全去掉,而是通过诗的最后一小节流露出来。
里尔克反对浪漫主义的滥情感伤、重视生活经验和艺术经营的诗观,对冯至的诗创作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里尔克在《诗是经验》中说道:“诗并非像人们认为的那样是感情,而是经验”,所以写诗“应该耐心等待,终其一生尽可能长久地搜集意蕴和精华”,“只有当回忆化为我们身上的鲜血、视线和神态,没有名称,和我们自身融为一体,难以区分,只有在这时,即在一个不可多得的时刻,诗的第一个词才在回忆中站立起来,从回忆中迸发出来”[7](P111)。冯至也曾说道:“里尔克的世界对于我这个五四时期成长起来的中国青年是很生疏的,但是他许多关于诗和生活的言论却像是对症下药,给我极大地帮助。”[8](P200)里尔克的“诗是经验而非感情”的观点,对冯至二十至三十年代的滥情诗风起到了一定的纠偏作用,使得冯至在四十年代的诗歌创作中有意地与外物保持客观的距离,不让它们感染到作者自己的色彩。然而正如《原野的哭声》的最后一节一样,虽然冯至在主观意图上保持极大地感情克制,但在诗歌的表达效果上仍旧打上了主观抒情的印记。所以,相对于冯至二十至三十年代的诗歌而言,主体精神在他的四十年代的作品中的介入并未消失,而是程度上的减轻。
三、“情”与“物”
冯至作于二十年代的《昨日之歌》,可以概括为“情诗”。当然,这里所指的“情诗”是广义上的,而非狭义的“描写爱情的诗”。而在些诗歌中,充满意象,充满“物”。例如《春的歌》:
丁香花,你是什么时候开放的?
莫非是我前日为了她
为她哭泣的时候?
海棠的花蕾,你是什么时候生长的?
莫非是我为了她的憧影,
敛去了愁容的时候?
燕子,你是什么时候来到的?
莫非是我昨夜相思,
相思正浓的时候?
丁香、海棠、燕子,我还是想啊,
想为她唱些“春的歌”,
无奈已是暮春的时候。
“丁香花”“海棠”和“燕子”,其实分别对应着三种表示情绪的动作:“哭泣”“愁容”和“相思”。而整体的“春的歌”则对应着“暮春”的情绪,加之中国古典诗歌典型意象所代表的意义,这种对应关系比较明确。这首诗中,情感抒发的动因是爱情追求中的彷徨、苦闷所引发的类似于“暮春”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已先于本诗而存在,而本诗便是要通过将这种情感体验形诸于“物”的方式,来达到抒情的目的。“丁香花”“海棠”和“燕子”是“哭泣”“愁容”和“相思”的情感投射物,诗中“情”与“物”是“由情及物”“由情到物”的关系,“情”调动了“物”。这也类似于中国古典诗歌“诗缘情”的观点。所以,该诗的描写对象是由心而生的“情”,而“物”仅仅是“情”的投射和载体。相较之下,“情”的作用是本质意义上的,而“物”则处于“情”的控制之下。再例如《我是一条小河》:
我是一条小河
我无心从你身边流过,
你无心把你彩霞般的影儿
投入了河水的柔波。
我流过一座森林,
柔波便荡荡地
把那些碧绿的叶影儿
裁剪成你的衣裳。
我流过一片花丛,
柔波便粼粼地
把那些彩色的花影儿
编织成你的花冠。
最后我终于
流入无情的大海,
海上的风又厉,浪又狂,
吹折了花冠,击碎了衣裳!
我也随着海潮漂漾,
漂漾到无边的地方;
你那彩霞般的影儿
也和幻散了的彩霞一样!
整首诗在“小河”流动的推力下逐步展开,第一节的“我”与“你”已经揭示了爱情的主题。“衣裳”“花冠”在动词“裁剪”“编制”的支配下,隐喻了追求爱情的付出;而“风”“浪”在“厉”和“狂”的修辞下意指追求爱情中所受的挫折;最后“花冠”之“折”,“衣裳”之“碎”和“无边”的“荡漾”,象征了追求爱情的失败。诗中的“物”与“情”的对应关系是明确的,“情”在被抒发的过程中找到了熟悉的投射物,“情”仍然是描写对象。
“情”的投射物也会出人意料,例如《蛇》:
我的寂寞是一条蛇,
静静地没有言语。
你万一梦到它时,
千万啊,不要悚惧!
它是我忠诚的侣伴,
心里害着热烈的乡思:
它想那茂密的草原——
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
它月影一般轻轻地
从你那儿轻轻走过;
它把你的梦境衔了来
像一只绯红的花朵。
诗的开头便明确了主题——“我的寂寞”。然而与《春的歌》中意象不同的是,“蛇”与“寂寞”的对应关系打破了传统的来源于古典诗歌的意象系统,建立起了一种新鲜的关系,赋予“蛇”以新的象征意义,明显带有一种陌生感。以“蛇”来意指“寂寞”,起到“陌生化”的效果,“蛇”本身的纤细、柔软和光滑在表达效果上“物化”作为情感体验的“寂寞”,使得不可触摸的情感变成一种有质地、有分量的可触碰之物,就像比亚兹莱的版画中那样,诗中的寂寞是具象的。[9]而在中国诗歌传统语境中的“蛇”,其所蕴含的“颓废感”也在更深一个层面上象征“我的寂寞”。“陌生化”使得“情”与“物”在似与不似之间达到了更高层次的象征,但不难发现,诗中的“蛇”仍然是在“我的寂寞”的驱使之下“从你那儿轻轻走过”,并且“把你的梦境衔了来”,“物”仍然处于“情”的作用之中,“物”并非诗的最终意指对象。
在冯至二十至三十年代的诗歌中,“情”作为支配者和最终意指者,对“物”进行筛选、限定和修饰。“物”在被支配下,其本体性的象征意义被削弱,因而成为一个符号,可以被类似的其他符号所代替。此后,由于留德期间受到里尔克“物诗”观点的影响,冯至诗歌观念中的“情”与“物”的关系发生转变,并最终体现在了其四十年代的作品之中。《十四行集》中,冯至曾写道过一首关于刚出生的小狗的诗《几只初生的小狗》:
接连落了半月的雨,
你们自从降生以来,
就只知道潮湿阴郁。
一天雨云忽然散开,
太阳光照满了墙壁,
我看见你们的母亲
把你们衔到阳光里,
让你们用你们全身
第一次领受光和暖,
日落了,又衔你们回去。
你们不会有记忆,
但是这一次的经验
会融入将来的吠声,
你们在深夜吠出光明。
诗歌的前面部分仅仅是平实无华的细节描写,手法近乎于白描。词语没有带上主观的感彩,也没有牵涉到传统的意象和象征系统,词语只是词语本身。于是,这样的描述便建立起一种仅仅是现象和平面的“视野”。而在诗歌的后面部分,“记忆”“经验”和“光明”这些含义抽象的词语颠覆了之前的现象“视野”,在“初生的小狗”与“光明”之间建立起一种联系,在平凡事物与崇高精神之间激起一种张力。此时的“物”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情感的投射物和载体,不再是诗人用以抒发自己情绪的符号,“物”本身焕发出了一种属于“物”自己的神性和崇高感,而整个过程没有情感的宣泄和直露的表达。相较于二十至三十年代的作品,正如冯至在《十四行集》的《序》中提到的一样:“有些体验,永远在我的脑里再现,有些人物,我不断从他们那里吸收养分,有些自然现象,它们给我许多启示”,这首作于四十年代的《几只初生的小狗》与其说是诗人赋予了“物”以“情”,不如说是“物”本身所具有的神性和崇高感启迪诗人,唤醒诗人。而冯至的另一首写于四十年代的诗《我们天天走着一条小路》可以为这种变化提供注解。这首诗写道:
我们的身边有多少事物
向我们要求新的发现:
不要觉得一切都已熟悉,
到死时抚摸着自己的皮肤
发生了疑问,这是谁的身体?
正像诗中所说道的一样,“我们的身边有多少事物,向我们要求新的发现”,“万物各有它自己的世界,共同组成一个真实、严肃、生存着的共和国”。在诗歌中平凡的事物在个人主观情感的支配下,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符号,时刻处于被动之中。里尔克在《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中,强调了“心的谦虚”。[10](P292)“心的谦虚”是对自然和世界的敬畏、膜拜和深切的体验,更注重的是“我”如何与外物融合而不是将经验世界的一切无端地看成弹奏人内心心弦的一件乐器。诗人只有严肃认真地对待客观之物,克制自己的主观之情,才能深刻洞悉万物的灵性和神性,才能从平凡事物中获得启示,“世界是深沉的,还有许多秘密未曾揭示”。从里尔克那里,冯至学会了观看,学会了“发现许多物体的灵魂,见到许多物体的姿态”,“虚心侍奉他们,静听他们有声或无语,分担他们人人都漠然视之的命运”。
四、诗歌的情感思想意蕴
从诗歌的情感思想意蕴层面上来看,用孤独、寂寞和惆怅来描述冯至二十至三十年代的作品是可靠的。哀怨、愁闷、惆怅、梦幻,这些主观的情绪和体验,无一例外地构成了每首诗的重要内容。在《好花开放在最寂寞的园里》一文中,冯至直接将寂寞的情感作为诗人的本质特征来看待:“没有一个诗人的生活不是孤独的,没有一个诗人的面前不是寂寞的……任凭他的表面上,环境上,是怎样的不同,其内心的情调则有共同之点,孤独,寂寞。”
然而,这种孤独感和寂寞感有时会发展成为一种对世界极端的绝望感和幻灭感,一种精神的危机感,如《自杀者的墓铭》:
人已经沉入温柔的海底,
墓铭呢,只好远远地写在天边;
这是死者的心意,
越远越好,离掉了人间!
墓铭远远地写在天边,
俗人们的眼睛娜能看见,
只是呀,如果有第二个聪明人,
“欢迎”二字便在天边出现。
欢迎的呼声充满了温柔的海浪,
欢迎的墓铭写遍了远远地天边:
“来呀,追求永久的梦想,
越远越好,离掉人间!”
死亡对现代人来说,已经成为一种证明自己存在的方式,维持自己高贵尊严的精神姿态。当然,这只是诗人的一种极端的感受和幻想。
《北游》,可以看做冯至二十年代精神危机的重要表征。源自望蔼覃《小约翰》的题记已暗含这一意义:“他逆着凛冽的夜风,上了走向那大而黑暗的都市,即人性和他们的悲痛之所在的艰难的路。”诗歌以一个“远方的行客”的身份写道:
歧路上彷徨着一些流民歌女,
疏疏落落地是清冷的歌吟;
人间啊,永久是这样穷秋的景象,
到处是贫乏的没有满足的声音。
我是一个远方的行客,惴惴地
走入一座北方都市的中心——
窗外听不见鸟叫声的啼唤,
市外望不见蔚绿的树林;
街上响着车轮轧轧的音乐,
天空点燃着工厂里突突的浓云;
一任那冬天的雪花纷纷地落,
秋夜的雨丝洒洒地淋!
人人裹在黑色的外套里,
看他们的面色吧,阴沉,阴沉……
这个远方的行客“离开那八百年的古城”,把自己“委托给另外的一个世界”,面临的将是把自己的“青春全盘消灭”的命运,与此同时,他对现代生活采取了完全否定的态度,不仅对之没有希望,甚至也完全没有悲剧感。
在我的前面有两件东西等着我:
阴沉沉的都市,暗冷冷的寒冬!
沉默笼罩了大地,
疲倦压倒了满车的客人——
谁的心里不隐埋着无声的悲剧,
谁的面上不重叠着几缕愁纹,
谁的脑里不盘算着他的希冀,
谁的衣上不着满了征尘:
我仿佛没有悲剧,也没有希冀。
《北游》是消沉、黑暗、绝望的,然而这种极端的感受也意味着一种“片面的深刻”。冯至在堕入深刻的绝望中的同时,也洞悉了现代社会的荒凉感和现代人的孤独感。绝望是可怕的,然而在这种绝望之中却蕴含着某种转变。冯至对现代社会、现代人的深刻洞悉为其在留德期间接受存在主义哲学埋下了伏笔,同时也预示着四十年代诗歌思想意蕴的转变。存在主义力图阐明,人无论是单个人,还是族类人,都没有任何支持和依赖。作为冯至老师的存在主义大师雅斯贝尔斯强调“生存哲学”应该帮助人确立自信,这种自信既不是用虚假的幻想欺骗人,也不是在人摆脱一切幻觉之后又带入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的绝望,而是将自己本质中积极地核心带入个人的最大努力之中。[11](P143)海德格尔认为,阐明存在实际上需要从人们的日常现存中开始;而里尔克则认为“从你自身日常生活中寻找题材,描写你的悲哀和心愿,你的一闪即逝的念头和对美的信仰——以由衷的、平心静气的、谦恭的诚挚态度去描写,在表述自己时,用你熟悉的周围事物,比如你睡梦中的出现的形象和记忆中的事物。”[12](P288)
存在主义的思想和里尔克的观点存在着某种一致性,而这两者的共同作用使得冯至的思想观念发生转变,寂寞感和孤独感已不再是浅层的情绪,而是真实生活者的宿命;而生命需要的是在寂寞中的忍耐。因此,寂寞不仅使人拒绝了无谓的喧嚣,也同时使人与习俗和成见保持了距离;而忍耐则既是治疗伤感和虚荣的药方,也是对自我的克制、对信念的执着,是一种对真正生活的担当。冯至这样理解寂寞的意义:“人到世上来,是艰难而孤单。一个个的人在世上好似园里的那些并排着的树。枝枝叶叶也许互相呼应吧,但是他们的根,他们盘结在地下摄取营养的根却各不相干,又沉静,又孤单。人每每为了无端的喧嚣,忘却了生命的根蒂,不能再寂寞中、在对于草木鸟兽的观察中体验一些生的意义,只在人生的表面永远往下滑去”,而“谁若是要真正地生活,就必须脱离开现成的习俗,自己独立成为一个生存者,担当生活中种种问题,和我们的始祖所担当的一样,不能有一些儿代替”。他的这样一种精神的蜕变,便体现在了四十年代的作品《十四行集》中。《十四行集》中的第一首诗《我们准备着》这样写道:
我们准备着深深地领受
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迹,
在漫长的岁月里忽然有
彗星的出现,狂风乍起。
我们的生命在这一瞬间,
仿佛在第一次的拥抱里
过去的悲欢忽然在眼前
凝结成屹然不动的形体。
我们赞颂那些小昆虫,
它们经过了一次交媾
或是抵御了一次危险,
便结束它们美妙的一生。
我们整个的生命在承受
狂风乍起,彗星的出现。
诗歌言说了一个生命中最有意义且被充分自觉到的瞬间。面对如此庄严、崇高的境界,容易让人联想到禅宗顿悟的时刻。而冯至在这里歌咏的则是自我的生命自觉,是对“此岸世界”的确认。《我们准备着》被置于《十四行集》的第一首,不仅是全诗的序诗,更是作者人生观和艺术观的双重宣言。而另一首《我们听着狂风里的暴雨》,则有所不同:
我们听着狂风里的暴雨,
我们在灯光下这样孤单,
我们在这小小的茅屋里
就是和我们用具的中间
也有了千里万里的距离;
铜炉在向往深山的矿苗,
瓷壶在向往江边的陶泥,
它们都想风雨中的飞鸟
各自东西。我们紧紧抱住
好像自身也都不能自主。
狂风把一切吹入高空,
暴雨把一切又淋入泥土,
只剩下这点微弱的灯红
在证实我们生命的暂住。
这首诗描述了人类与外物之间的疏离和敌对关系。人与物构成了对立和对照的两面,世界不再给人的生存提供任何支撑,孤独已是一种必然来临的状态。不但暴风雨这样巨大的自然力与人为敌,使人显得格外软弱、孤单和不堪一击,而且那些我们平常感到是属于人的、令人亲近的东西,也显示出与人对立的一面。而这首诗与里尔克的《主宰世界的人》有着某种一致性:
思乡的矿石,执着着
要逃离铸造的命运。
铸造
使生命变得贫乏。
它渴望从车间的钱币中,
从铸造成的铁轨里
飞回它原初的崇山峻岭中
随后,
群山将再一次关闭。
区别在于,里尔克把批判矛头直指现代文明,而冯至的用意是表现人与物的疏离。人丧失了存在的支点,理性和信仰都无济于事,人所熟悉的一切都弃人而去,留下的只有处于绝对孤独无助之中的自我。显然,这样一种孤独无助、自觉存在无据的自我,与浪漫主义者笔下的那种自我扩张、自我崇拜的自我,是截然不同的。但另一方面,敢于正视残酷的真实,恰恰显示了一种勇敢与诚实,显示了一种在人生风雨中思索风雨人生的境界。冯至对生命的思考,已不再是早期的情绪抒发,而是人类精神光谱有感情之维像经验之维转变的奇特景象。[13](P60)
五、结语
冯至二十至三十年代诗风的转变,其过程和实质是丰富的,很难用比较准确的词去概括,而仅仅只能去描述和限定。里尔克和存在主义哲学作为养分,被留德期间的冯至所吸收,对冯至的人生观、艺术观影响深远,并在其四十年代的创作中体现出来。但片面强调西方典范的不可企及的完美性必然会“矮化”非西方的文学实践的主体性,忽视和掩抑了后者在表达历史经验时所带有的差异性、丰富性。冯至诗歌的创作,仍然是自己不可替代的“中国经验”的表达,而对于西方思想的吸收和包容,为冯至及同时期诗人的现代汉诗的创作开辟了道路。
注释:
[1]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版。
[2]谢冕:《与生命深切关联的纪念——重读冯至诗的体会》,《冯至与他的世界》,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蓝棣之:《论冯至诗的生命体验》,《冯至与他的世界》,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袁可嘉:《一部动人的四重奏——冯至诗风流变的轨迹》,《冯至与他的世界》,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5]文中所引的诗歌文本皆出自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冯至全集》,不再一一注明。
[6]张松建:《现代诗的再出发——中国四十年代现代主义诗潮新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7]汪正龙:《文学理论研究导引》,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冯至:《在联邦德国国际交流中心“文学艺术奖”颁发仪式上的答词》,《冯至全集·第五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9]冯至曾回忆说,这首诗的写作正是受到比亚兹莱版画的影响,见《冯至全集·第五卷》,冯至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一版,第197——198页。
[10][12][奥]里尔克:《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冯至全集·第十一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成绩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作文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百家讲坛》特邀嘉宾胡雪岩研究会副会长、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为我们讲述《胡雪岩的启示》:“人要先学会听话,才能学会说话。”学生学写作亦如此,主题阅读摘记训练是一种新型的作文训练方式,它是在借鉴主题研究性学习、网络语文学习、问题解决模式、大量阅读和合作学习等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对传统作文教学方式的扬弃,符合作文教学的本质规律,能够解决作文教学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许多问题。“主题阅读摘记训练”的作文教学思路主要有:
一、寻求作文教学内容与教材的切合点,为“主题阅读摘记训练”找到方向。
人教版新教材对课文采用主题组元的方式进行编排,但没有单独编排作文教材,这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亲近自然”是七年级第一期第三单元的主题,该单元为学生敞开了一扇了解自然、亲近自然乃至热爱自然的大门。《感受自然》单元中的五篇文章,虽然有作家的经历、写作的时代、写作的意图、观察自然的角度等的不同,但他们都把目光投向了自然,并运用细腻的笔触描摹自然之景,书写内心的感动。故本单元的教学就意在为学生植入一粒乐于观察自然、体味自然的种子提供土壤,并期望此种态度能够延展至身边的一切事物,提取、领悟每项细小事物的内在积极向上的精神。
而在写作方法上本单元课文的大多运用想象、联想的方法;生动准确的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手法的使用令课文语言既平易晓畅又圆融晶莹;结构精妙且富有气势,完美地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并以文字形式呈现出来。但学生须在作文实践中尝试这些写作技巧,在使用中有所领悟。
本单元设计的作文题为《与秋天同行》,与单元学习的主题内容是切合的。恰当地引导学生回顾生活(时值秋天),拓展素材,让学生在借鉴课文的基础上,尝试通过选择合适的角度,生动流畅地描写自己的所见,抒发自己的所感。
有了切入面,应再结合初一学生作文训练实际,寻找单元间相关联的写作手法,确立以学习运用比喻、拟人、联想、想象等手法写景为主的训练要求。
二、寻求作文教学实现教学目标的训练点,为“主题阅读摘记训练”明确内容。
作文教学中,根据教材单元内容,制定精当集中的训练点就显得非常重要。根据学情,作文训练点要有针对性,训练点设计安排要有计划,并分层次地展开。
七年级第一期第三单元单元安排的写作活动是在围绕“感受自然”这一课题而展开的。学生作文问题表现在为写景而写景的多,景物描写中运用的修辞不能紧扣或表现景物的特点,语言描写不具体贴切,景与情也未能有机结合。这样的作文不但难以抓住读者的目光,而且长此以往学生也会丧失写作的信心与热情。针对现状,帮助这帮助学生摆脱这类困境,同时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根据单元课文特点,确立作文教学目标: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准确生动地表达出景物的特点。根据目标要求和课文特点把本单元“主题阅读摘记训练”内容明确为: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描写春天景象的优美语句;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描写冬天景象的优美语句;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描写秋天景象的优美语句;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描写夏天景象的优美语句。每项内容要求积累的字数为1000字以上。
当然,改变绝非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而是需要长期点滴积累进步方能有所见效。提高训练的有效性,训练内容的设定必须考虑到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的现状,提出恰当要求,训练点要小,效果才能出。
三、寻求作文教学合理的资料库,为“主题阅读摘记训练”提供资源。
随堂布置选时机。语文课堂教学涉及能引发学生共鸣的好文章,笔者随机要求作段落照抄。如教材中课文《夏感》,语言极富魅力;又如试卷中阅读理解文章,如果思想内涵深广,语言优美,都可要求学生摘抄。
指定阅读范围。结合每册教材中名著导读书目,根据“主题阅读摘记训练”内容的要求,笔者要求学生到指定的名著中摘录。如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主题阅读摘记训练”内容:通过人物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性格时,就要求学生对名著《骆驼祥子》做摘记。
自由摘抄重质量。学生除了在教师引导、要求下进行课外阅读,还会有许多无意阅读,如流行歌词、现代诗、小品文等都是他们乐意读的,只要是语言、内容兼美的文章,都可摘抄。
四、不拘形式激发兴趣,使“主题阅读摘记训练”长期坚持求提高。
提出要求很容易,问题是学生能不能照着做,能不能高兴地做,所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愿意抄,主动写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笔者的具体做法是:
1.不作硬性规定,每周两篇,抄得到抄,抄不到就写(凡自己写的要求注明“原创”),原创的字数给予“优惠”。这样宽松的规定使学生在不经意间提高,不感到是一种负担,看到了好文章就抄,有了感想就写。
2.教师要投入真情和精力,写出贴切生动、机智幽默,情感丰富且具有指导性的评语。教师的评语要能体现你的学识、品味,你的人生观、世界观,要能显示你的喜怒哀乐,你的个性魅力。
3.每周一评,要及时点评,点评要精当。每周都要告诉学生,又有谁的本子成了我最期待看的,这样的激励非常有效,老师期待着他们的文章,这是令师生双方都非常愉悦的事。
4.每月安排一次创作交流会。每月一次创作交流会,即是对上一个月的总结,也是对下一个月的指导,这样摘记会越做越有收获,写作就会越写越好。教师在选发言人时要注意“点面结合”,不能总是那两三个人,而让大多数同学气馁。要在一年的时间里,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亮相。
笔者为“主题阅读摘记训练”拟了一句广告词:“你不想为六十分做点什么吗?”,立足点近了一些,至于将来,培养“对于语言文学的敏感”,一定会拥有高质量的生活。要让学生不认为是一种负担,首先教师要不认为这是一种负担。那么丰富的摘抄,可以让你读到最好的文章;那么感人的故事,可以让你流泪让你欢笑;那么多彩的感想,可以让你触摸年轻的灵魂……投入情感,长期坚持,必然会收获良多。
参考文献:
中学生要在语文考试的单位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美文确实不是件简单的事,没有平时的积累又谈何容易。如果世上真有什么灵丹妙药的话,除了培养兴趣,学会积累,掌握技巧,也只是异想天开。
写好作文首先要对作文感兴趣。“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些平时基础较差,词汇贫乏的学生谈到写作就头疼,恰如“做无米之炊”,实属难为他们了。那么如何提高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呢?答案是变被动为主动,注重积累。如素材的积累,资料的收集,博览群书,经常练笔,痛苦思索,学会描写,懂得谋篇布局,提炼中心,作文本来就是直抒胸臆娓娓道来一吐为快的事。如果断章摘句,支离破碎,作文过程是快乐不起来的。但是积累的过程也是很辛苦的,正如“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所以没有辛勤的劳动就不会到达千里的成功,没有积累就不会有江海的博大豪迈。写文章也是一样,先要有词汇的积累,语言的积累,生活素材的结累。阅读大量的好文章,悟出文章的真谛,开拓视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打通,文史地哲、数理化生融会烂熟于心,百股精通,何患作文无话可话。名言佳句诗词歌赋随口吟诵,成语典故引用,信手拈来,作文何患无辞。
积累除了来自读书,还来自丰富的生活实践。众所周知爱迪生一生勤奋并不断积累,随身还携带一个小本子,一有什么新的灵感,就马上拿出本子记下来。这给他的实验帮了许多忙。爱迪生都做到了勤奋的生活积累,那我们学生就更应该“读万卷书,还得行万里路,交万人友。”我指导学生写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课内命题,很多人写得平淡无味。恰逢周末,带学生去公园和太湖领略下自然风光,便有了素材,顾立的《郊游》,余天伦的《竹海的春天》,何骞的《春天的太湖》,丁怡的《怀念我的童年》,周超的《那一次,我真高兴》等都是一挥而就之作,分别刊登在校画溪文学社的社刊和宜兴报的学生习作“缤纷校园’栏内。学生有了生活的积累,剩下的就是语言文字的组织。有了生活叙事便有了源头,景物描写就真实生动起来,学过的词汇、背过的诗词,积累的名言佳句都活起来了,推敲动词用法只要想想当时当境,选用景物描写,只要有一个立足点,选择好角度、直抒胸臆时语不惊人死不休,这样才有一吐为快的感觉。所以这样的写作高效高质并快乐着。
除此以外,写好作文还要掌握有效的方法。处于成长阶段的中学生,自我意识强,思维活跃,观念新。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多一些点拨,来唤醒和激发他们的写作潜能,正如一位成功的教育者所言:“教师的高明在于隐身在学生的背后,悄悄地为学生设下一个个路标,使学生既沿着教师设下的轨道前进,又感到主动探索、主动发现的乐趣”。所以让学生学会高效快乐地写作,教师的指导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写作指导具体落实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材方面。写文章应先确立文章的中心,然后找相关的素材,与中心有关的重点的就详写,起到辅助作用的就略写,做到围绕中心,有详有略,有了去舍,有的地方惜墨如金,点到为止,有的地方铺叙风情,一吐为快,要放得开收得拢。正如西施之所以美就在于她身材的婀娜多姿,细腰、瘦腿,脸蛋的漂亮妩媚,脖子的细长,打扮得体极有韵致;东施之所以丑就在于她的上下齐粗,在瘦处过肥,在细处过粗,鼻子陷在脸颊里,很不得体。道理是一样的。所以文章的详略要得体。详的重点写,次的点到为止,都在于有个度。同时还要注意真实和新颖等。
二、开篇和结尾方面。平白如话的文章,固然朴素自然。要努力使写出来的文章出彩便有了讲究。除了观点新,角度奇,素材新鲜以外开篇和结尾不妨做点修饰装点。如运用引用、仿写、修辞手法等。自己的语言贫乏,引用别人的可以起到他山之石的功效,名家名篇,千古奇文,历史遗留下的歌词诗赋不少,我们背诵它,不只是记住它,还要能在写作中运用,用得好你会有淋漓尽致,一吐为快的感觉。其次现代流行歌的歌词如怨如诉,就是现代诗,经典故事、科学小故事都含有哲理,富有表现力的方言、俗语、笑话都可以引来或仿写之用。
第一种:开门见山。如“那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故事”。直接点明题目,让人一目了然。
第二种:运用倒叙。如《回忆我的老师》的开头是这么写的:“最使我难忘的就是我小学时候的蔡云芝先生”,这样就引出下文关于蔡老师的七件事的回忆,既点题又条理清晰地记叙。
第三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如老舍《济南的冬天》的开头“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运用了排比和反复,突出强调了济南天气的温晴,是块宝地。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接下来的山和水都是围绕这一特点而写。又如朱自清的《春》的开篇“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运用排比、反复和拟人,让人清新愉悦之感。结尾是“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既用比喻又用排比,点明了文章的中心,又首尾呼应,而且语言优美,节奏和谐,不失为吟咏借鉴的佳作。
第四种:景物描写的运用。如“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北风呼啸着,……”环境描写可以起到渲染环境,衬托心情的效果,有助于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文章的主题。
第五种:引古诗、俗语、歌词等。如:“俗话说:吃水不忘掘井人。我不会忘记他们的”,“刀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没有知识的充实,我怎能有今天的成功呢?”,又如“阳光总在风雨后,我相信经过努力我的明天会更美”等,形式新颖,又点明中心,
第六种:仿写。如巴金《繁星》中“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如果题材是写父母的题材我们可以仿写成“我爱母亲,但我也爱父亲”。又如朱自清《春》中“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在写夏的题材中我们不妨可以这样写“盼望着,盼望着,六月来了,夏天的脚步近了”,虽然内容不一样,但能起到异曲同工之效。
一、和谐的风俗
汪曾祺的小说创作风格鲜明,以独特的文学气质和淳厚的生活底蕴,热衷对故乡、对童年展开温馨的回忆,并擅长作风俗画式的描绘,而被称为“风俗画作家”。汪曾祺说过:“风俗,不论是自然形成的,还是包含一定的人为成分,都反映了一个民族对生活的挚爱,对‘活着’所感到的欢悦,风俗是民族感情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看出在汪曾祺的小说中关于风俗画的描绘是有意为之的。《受戒》和《大淖纪事》之所以吸引了众多读者,其中重要的因素是它们那种别有风情的风俗描写。如《受戒》的结尾处:“英子跳到中舱,两只桨飞快地划起来,划进了芦花荡。紫灰色的芦穗,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像一串丝线。有的地方结了蒲棒,通红的,像一枝一枝小蜡烛。青浮萍,紫浮萍。长脚蚊子,水蜘蛛。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惊起一只青桩(一种水鸟),擦着芦穗,扑鲁鲁鲁飞远了……”其笔下那具有地域风情的描写,表现出一种纯朴、温馨、清雅和谐的美感,犹如一幅美丽的画面久久地定格在读者的视觉之中。
在《大淖记事》里,有随四时自然变化的沙洲美景、高阜上的鸡鸭炕房、负曝闲谈的人家、忙碌的浆房、田畴麦垅、闲置的候船室。总之,这里的一切和街里不一样,“这里的颜色、声音、气味和街里不一样”!这正是大淖人自然恬静天性的写照。而小说中十一子和巧云追求爱情的方式同大淖风情和谐,使人很难分出哪些是写人物,哪些是写风俗。风俗和人物浑然一体、自然天成,交相辉映地体现出民间生活的本真生命形象和人格取向。
优美和谐的风俗不仅表现在人与人、人与群体社会的融洽关系中,还表现在人与物之间的亲近上。《受戒》中的小和尚海明和小姑娘英子爱听青蛙打鼓、寒蛇唱歌,看荧火虫飞动。《天鹅之死》中的白蕤对美丽的天鹅情有独钟。《昙花?鹤和鬼火》中的李小龙爱那雪白的昙花、美丽的野鹤和绿色的鬼火。在这种人与物的关系中,物似乎成了人的生命的一部分,可以与之交流、与之沟通,形成了亲切优美的共存关系。
二、散文化的结构
在《汪曾祺小说选》的自序中,汪曾祺发表了一些对于小说的独特看法:“我曾想打破小说、散文和诗的界线。后来在形式上排除了诗,不分行了,散文的成份是一直都明显地存在着的。……不直接写人物的性格、心理、活动。有时只是一点气氛……气氛即人物……作品的风格就是人物性格。”汪曾祺的小说,摆脱了传统小说观念里强调情节,注重人物的塑造,铺设悬念,突出矛盾等结构特点,而是淡化情节,淡化人物,没有任何的悬念、冲突和,形成了他散漫舒朗的结构风格。
例如《受戒》以写荸荠庵开头,从而引出当地和尚的风俗、荸荠庵的生活方式、和尚明海出家的过程和小英子一家的生活状态,最后才通过小英子的眼睛来写明海受戒的过程。同时,小说的穿插成分还像滚雪球一样不停向外滚动着别的穿插细节,例如描写庵中生活的一段,顺便交代了几个和尚的情态,在叙述三师傅时又写到了他的绝技、和尚和当地姑娘私通的风俗等,虽然表面上显得枝节纵横,但是作者的叙述却是那么的自然,如水的流动一般,不拘一格而又浑然天成。这种顺其自然的闲话文体表面上看来不象小说笔法,却尽到了小说叙事话语的功能。正是这种随意漫谈,自然地营造一种纯正天然的艺术世界。
《大淖记事》中,作者首先描写的环境背景大淖,具体详细介绍了大淖的景观和淖边人家的生活,读来亲切,犹如读介绍地方志的随笔。事实上正是这种随笔写法统领全文,如文中介绍轮船公司附近人家的乡风生活、锡匠们的工作和他们的生活,又写世代居住淖边的人家的生存状态、风俗习惯、女人们的妆扮和工作、私生活上的不规矩。作者娓娓道来,如同是流动着的小河,碰见什么就要映现什么,然后在水流尽处现出人物,自然而然,姿态横生。其实这种结构上的自然松散,是构成作家小说散文化风格的特征之一。这一切看似随便的叙述,饱含着作者对文本结构“苦心的经营”。
三、诗化的语言
汪曾祺说自己属于“一个通俗抒情诗人”的气质类型,因此他是用诗人的诗性来感受世界,也是用如诗般极美的语言来书写世界。汪曾祺小说语言风格的诗化特征主要表现为小说形式的诗歌化,内容上则是将现代诗歌意象与中国生活图像和谐地结合在一起。
如《受戒》中的二段描写:“屋檐下一边种着一棵石榴树,一边种着一裸桅子花,都齐屋檐高了。夏天开了花,一红一白,好看得很。桅子花香得冲鼻子。顺风的时候,在荸荠庵都闻得见。”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乡村风光!一棵石榴树,一棵桅子花,一花一果,一红一白。我们不由得想到,在这样的花前月下,两个朝夕相伴的少年男女那种爱恋之情的自然发生,以及爱隋的美妙无比。
在《大淖记事》中,汪曾祺是这样写大淖的四季景物变化的:“春初水暖,沙洲上冒出很多紫红色的芦芽和灰绿色的蒌蒿,很快就是一片翠绿了。夏天,茅草、芦荻都吐出雪白的丝穗,在微风中不住地点头。秋天,全都枯黄了,就被人割去,加到自己的屋顶上去了。冬天,下雪,这里总比别处先白。化雪的时候,也比别处慢。河水解冻了,发绿了,沙洲上的残雪还亮晶晶地堆积着。”这幅大淖四季景物变化图的语言都是很常用的,没有生僻古怪的,但它们组合在一起,就充满了大淖乡土的气息,它扑面吹来,带来大地的清香与芬芳。这些语句就是一首五彩的诗,一首用日常平凡的语言抒写出的诗意盎然的美丽篇章。
“诗者,人之性情。”灵秀笔触与诗意语言的统一,构成了汪曾祺独特的审美世界,也成就了他在中国当代小说中的卓然神韵。
四、健康的人性
在《受戒》与《大淖记事》这类作品里,汪曾祺不重人物性格,而重氛围渲染,注重健全的人性和健康的美。温软的水,朦胧的月,摇曳的云影,迷人的沙洲,感应着明海小和尚、小英子、巧云、十一子们细微神秘的心灵震颤;那混沌的爱,迷离的情,则展示出生命的腾踊,美的精魂的跃动。《受戒》中作者用抒情的笔调描写了小和尚明海与村姑英子的恋爱故事。他把明海当作一个普通人来描写,让其按照自然天性发展,表明了对健康人性的礼赞。作者既描写了明海每天开山门、扫地、烧香、磕头、念经等超凡脱俗的僧侣生活,又描写了和“野和尚”们杀猪、吃肉、打牌、搓麻将,甚至逾越“门禁”的世俗生活。明子看到小英子留在田埂上的一串脚印,“这一串美丽的脚印把小和尚的心搞乱了”……特别是当小英子爬到明海耳边说“我给你当老婆,你要不要?”的时候,他们完全没有考虑到任何世俗束缚,而纯粹是以“人性”为唯一前提,显示的是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情美。这充分体现了作家对于充满着纯情的自然之爱的眷恋之情,对健康而纯洁的人性的肯定和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