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5 11:41:1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机电一体专业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2课程设计的实施方式
课程设计实施方案:设计报告书是对整个设计过程的总结和提升,也是进行工程交流的重要文献资料,通过指导学生撰写课程设计报告书,培养学生撰写工程技术文档的能力。对设计说明书的撰写,提出如下要求:1)严禁课程设计报告抄袭,基本工作独立完成;2)根据任务书能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和机构的工作原理;3)设计要符合国家标准,学会使用设计手册、专业术语、专业名词规范;4)设计图图纸规范,符合设计说明书的要求,不照抄手册和案例,设计参数与图纸相一致;5)学会使用专业相关软件,对设计的机械机构和控制部分进行分析和仿真,是验证设计正确的有效手段之一;6)课程设计配备了一些实际的零部件可供学生设计使用,以及基本的控制电路,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掌握器件的选择与焊接,会进行程序的编写,掌握系统故障的检测与维修能力。课程设计采用分组式进行,每个小组3~5人,视工作量而定。课题难度较大可以分五人,原则上一般三人为一组。每个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基本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参与该组课程设计答辩,通过问题了解学生在课程设计中所做的主要工作,检查有无抄袭情况、有无坐享其成的学生,结合设计报告书的撰写质量和实际所做的产品质量进行综合评定。
3实施效果
通过在重庆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实践,在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中开设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已基本摸索出培养机电复合型技术人才的规律。普通型题目实现机电融合、知识整合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并重。由于在教学中缺乏机电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学生在学习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和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等基础课程后,不能很好地将机、电的知识融会贯通,大多数学生也只是了解基本的机电设备的基本功能,在系统运用中存在问题,在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综合设计方面存在不少困难。通过开设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环节,通过理论设计与实际操作,比如数控工作台进给系统的设计,从电机、联轴器、丝杠、导轨的设计到型号的选择、控制单片机的设计与仿真,最终实现数控工作台进给系统的装配与调试。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对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地连接起来,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创新型题目为学生参加机械创新竞赛做了铺垫通过课程设计,为机械学科学生参加如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做了铺垫。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重庆赛区)中,学生荣获重庆赛区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其中,“幻显黑板”作品获得国家专利。该作品包括了框架的设计、传动系统布置,控制系统采用单片机控制,执行元件有步进电机、直流电机、电磁离合器、电磁制动器、光电编码器等器件。本次参赛作品充分运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改革效果显著。
类比的形式在电工教学中很常见,如我们常以“电流”和“水流”相类比,研究电流理论;以“人在运动场地跑一圈”来类比“电荷在任意回路绕行一周”;以“汽车的刹车过程”来类比“一阶电路的过渡过程”等。笔者仅以《数字电路》课程中采用文字游戏作类比简述其应用。如在“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规则”一节,涉及高中代数“集合”理论内容较多,常规教学方法是以“文氏图”的形式进行讲解。在此基础上,笔者灵活运用了文字形式,以“A”表示“文具”,以“AB”表示“铅笔”,则“A+AB”表示“文具和铅笔”,从语法结构看,二者是从属关系,不能并列,因此,“A+AB=A”。教学采用这种形式进行后,学生不但理解了该表达式的含义,而且记忆深刻,更能推广应用到“A+ABC=A”“AB+ABC=AB”,效果十分明显。
二、以角色设计的形式创设情境,生动形象,易于接受
如笔者在进行“基本RS触发器”这一内容讲授时,为使学生能够根据基本RS触发器的逻辑符号(见图1),深入理解并迅速记忆相应的逻辑功能表(见表1),采用了角色设计的形式。即把两个输入端分别设计成两个领导,其级别相同,代号分别为“RD”和“SD”。代号为“RD”的领导负责将输出端Q的状态置为0,而代号为“SD”的领导负责将输出端Q的状态置为1,当输入端状态为0时(如RD=0),表示相应的领导(如RD)下达相关置数命令(如令Q=0);输入端状态为1时,表示领导没有命令下达。这样,当“RD=1,SD=1”时,含义为“两个领导均没有命令下达,输出端状态应‘保持’不变”;而当“RD=1,SD=0”时,含义为“领导SD已下达命令,输出端Q的状态应为1”;相应的,在“RD=0,SD=1”情况下,含义为“领导RD已下令,Q的状态应为0”。对于最后一行“RD=0,SD=0”,情况比较特殊,其含义为“两个领导下达了两个相反的命令,因此,输出端不知所从,‘状态不确定’”。以这种形式进行教学生动形象,又极富趣味性,既避开了繁杂的物理过程分析,又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效果非常好。与类比方法相类似,采用角色设计的形式也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在某些场合下如能结合角色体验和角色表演,则更能活跃课堂气氛,达到最佳效果。
三、利用直观教具创设情境,激趣导学
在专业课教学中,恰当灵活地运用实物、挂图、投影、录像、多媒体等直观教具,以具体形象来创设情境。例如,在讲授“一阶电路的暂态分析”时,笔者先以汽车的刹车过程为类比引出本课,然后以图2所示“过渡过程的产生”做演示实验,使学生在基本了解了过渡过程概念的基础上,实实在在地看到了一阶电路的过渡过程现象,同时在与电阻支路进行对比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了“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的储能作用才是造成电路发生过渡过程的根本原因”这一既重要又抽象的结论。在机电一体化专业课教学过程中,笔者打破了常规教学“先分析研究基本理论,然后再做验证性实验”的路子,而是先做观察性实验,给学生一个感性认识,然后再从理论的角度分析、研究。这样,理论教学就有了针对性,既便于将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又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如笔者在进行“叠加原理”和“戴维南定理”教学时,就将教学活动安排在实验室进行,先做观察性实验,然后作理论性讲解。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做观察性实验还是演示性实验,教师一定要精心组织、设计,要使被观察的实验现象比较突出,要提醒学生注意相关现象的发生,或重点强调某些操作步骤,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机械、电子等新技术也一直处在日新月异的发展状态中。而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的学习的目的就是应用在日常的生活生产中,新技术不断出现,但未能及时加入到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中,这就使学生在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上学习的内容与企业应用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有着较大的出入。而真正具备机电方面专业知识技能的人才,却极少会参与到专业课程内容的编写中。多方面的原因就导致了机电一体化的专业课程内容不能及时得到更新,技术知识落后,不适用于当前的社会。
1.2部分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脱离
一方面,在机电一体化的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选用的大部分都是高学历低经验的专职教育教学工作者,这部分机电一体化的专业课程教师自身就没有实践另一方面,虽选用的有具备实践经验的来自企业的专业课程教师,但学校中又没有与之所具备的实用机能相对接的课程,能让教师对实用性技能进行讲解,最终课堂教学内容还是以理论知识作为重点。理论与实际脱离,学生的学习动力受挫的同时也不能为社会培养出高水准的应用型人才。
1.3传统的教学结构已经不能适应
社会的发展机电一体化的专业技术在不断的革新中,而传统的学科结构大都不是围绕学生的就业方向和社会需求来设置的,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学习了主要以知识结构来设置的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后,只掌握了一些理论知识,却不具备独自实际操作的能力。传统的机电一体化课程还存在着新技术没被纳入到教学结构中,而已有的教学结构中出现诸多的知识内容重复的问题。从上述描述的我国机电一体化的专业课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以看出,当下,必须将培养专业人才的目标放在首位,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束缚,果断摒弃那些华而不实的理论知识,对机电一体化的专业课程进行改革,以期为社会培养出一批有用的技术实用型人才。
2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
2.1从教学内容上对课程进行改革
针对机电一体化的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首先是对教学内容的改革完善。专业课程自然要以专业知识技能的获取为中心,紧抓机电专业所具备的特点,以理论知识够用为标准,少讲多练,将知识和技能的学力融入到实践教学环节中。同时加大实践教学的教学力度,将提升学生的独自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并规范学生的实践操作,使之更接近企业对机电产品的生产标准。对于有内容交叉重复较多的课程,可以通过对几个课程内容脉络的梳理和整合,将之融入成一门条理性和综合性更强的课程。对常用到的理论知识进行精讲,以实践操作为主,让学生在机电一体化的专业实践课程中通过自己的亲手操作融会贯通所学的理论知识,提升自己对知识技能的应用能力。而对于另外一些内容复杂且内容脉络繁杂的课程可进行科学的拆分,一方面帮助学生更容易掌握理解这部分知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加大实际操作课的课时。使理论和实际在这种高效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操作中更加紧密有机的结合起来。
2.2从教学方法上对课程进行改革
将教、学、做有机结合来进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的教学。依照目前的机电一体化的专业课程的教学来看,其教学方式依旧沿用的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学生只是被动的坐在原位听教师所教授的知识,没有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机会。大量的时间都被没有进入实用阶段的理论知识所占据,这样实际操作的时间就少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差。针对这种情况,在确定了新时期的新的教学目标后,对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将教师教和同学紧密联系起来并进一步融入到由教师指导的实践操作中,以保证一个高效的学习效率和较好的教学质量。这种方法对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自主操作能力也大有裨益。与普通的专业学科相比,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的学习对于学习的过程更为注重。原因在于学生有关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知识和技能都是在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获取的。因此,在机电一体化的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中,可以将合作学习的方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融入到机电一体化的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合作学习为学生之间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创造了一个平等交流的平台。总的来说,合作学习在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的教学上的应用,能够使学生在一个平等交流的环境中,进行自主的、积极的思考,学会与人协作共同去解决问题。同时对于学生的信息整合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作用。
2.3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积极提升教师实际操作技能
与一般的学科不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的最终目的是在于培养出一批能够进入到实际工作中的技能型人才。很显然,在我国一直沿用至今的传统教学观念并不符合机电一体化的专业教学。故而,教师应及时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把学生作为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学习的主体,做好教学过程中的讲解、引导和辅导工作。同时摒弃以往以专业理论为重的观念,积极投身到机电一体化的实际操作技能的学习中,加深自己对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了解的同时,可以更多的为学生传授真正的机电一体化操作经验,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还要关注机电一体化最前沿的技术的发展,及时根据现实情况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机电一体化专业知识和技能。
1.2按照机电一体化要求配备实习指导教师在旧有的毕业实习模式中,对于实习教师的安排,一些学校往往会比较随意并且缺乏合理的研究,没有考虑到毕业实习的具体要求就配置实习指导教师,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一些实践不足和对专业知识了解不全面的教师被选入实习指导教师的队伍之中,这种状况的存在就会导致在现场实习过程中,就不能对学生进行一个全面深入的解释,在很大程度上容易导致实习效果的大大降低。在毕业实习过程中,一般学校的做法往往会配备至少两名教师对学生的实习过程进行指导,为了确保教师能够合理指导学生的毕业实习,教师应侧重于机械知识方面,至少应该对机械专业知识有所理解,而且教师应熟悉电气控制方面的知识,确保可以对机械和电气方面的技术实践知识进行综合详细解释,也便于技术人员的交流和沟通,以全面提高实习质量。同时对于机电专业学生的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还可以促进教师责任的实现。按照机电一体化要求配备实习指导教师,可以指导教师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合理分配给每个教师,有助于安排学生实习和实践课题,结合毕业设计或论文的实际问题,有利于毕业设计与专业实践,这样做的好处是针对数量相对分散的学生可以更好地安排毕业内容,也可以更好的提高从实践到设计过程中每个教师的责任。
1.3科学合理选择毕业实习单位目前,许多企业都是私有制和股份制的性质企业,由于生产任务紧张及技术保密等因素,一些企业并不愿意接收毕业实习的学生,这对于机电专业学生的毕业实习安排增加了一定的困难,同时许多企业的领导在主观上也怕学生的毕业实习会影响企业的日常业务生产,故而也不愿意安排学生毕业实习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学校领导和教师应加强与相关企业的沟通,尽可能建立更多的实践基地,可以根据不同毕业任务,有选择地对一些实践单位进行合理选择,比如对于已经已签订就业协议的学生,尽量安排他们到签约单位实习。安排学生在签约单位实习可以使他们尽快熟悉未来的工作环境,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生产实践,进而获得更多的锻炼和提高。同时还可以采取更灵活,更广泛的校外实训基地模式,解决机电专业学生在毕业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对机电专业学生要加强引导,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毕业实习单位。但这只靠学生个人的努力不能很好完成,还需要学校统一制定解决方案,其中最好的办法是建立更多的校外实习基地。另外,要精心组织好毕业实习前的相关工作,包括教师选择,实习任务书拟定等环节都不能忽视。并且每一项任务都应根据实习单位的具体情况来进行,促进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生产性质和主要技术,然后有针对性开展机电专业的毕业实习工作,让学生提前做到心中有数,并带着问题去实践,才能收到较好的实习效果,同时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在毕业实习中实现自身能力的提高,增长学生的实践经验和技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培养和训练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10-0077-05
新媒体是指用数字化技术生成、制作、管理、传播、运营和消费的媒介平台及其内容产品,具有大容量、无限复制、交互性强、“病毒式”扩散、“碎片化”受众等典型特征。以新媒体应用为核心的文化产业体系已经广泛渗透到电影、电视、出版、戏剧、舞蹈等传统领域,并催生出多媒体广播、手机电视、IPTV、微博、微视频等新的媒体类型,成为拉动一个国家和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传统产业升级的强大动力。
我们应当认识到,随着新媒体产业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专业人才的缺乏成为不争的事实。作为新兴的融合性媒介,新媒体具有典型的跨行业特征,集信息技术、新闻传播、影视艺术、市场营销等专业于一体,对从业人员的素养要求具有高度的复合性。既需要具备通信工程、人工智能开发的技术基础,又要有平面艺术、视听艺术的创作能力和软件操作技能,还要具备现代传媒的市场运营和管理经验。显然,高校原有的基于理、工、文、艺的学科划分和相对单一的课程设置,无法适应新媒体企业的用人需求。
本文正是建立在此种背景上,以研究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媒体艺术的内涵和结构特征为出发点,着重探讨新媒体企业各岗位人员的能力素质需求,努力在传媒教学与新媒体行业的人才需求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推动我国现代传媒产业的发展。
一、媒介融合与新媒体
自从现代媒体诞生以来,技术一直是媒介发展和变革的首要因素。新一代数字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直接导致了媒介之间的生产融合、组织融合、市场融合以及传播平台的融合,成为媒介融合的主导力量。新兴的媒体类型层出不穷,传统的以地域和行业为基础的媒体界限被彻底打破,各种数字化信息有了通用的传播平台。新旧媒体中的内容可以相互嵌入,并根据自身的媒介特征和受众需求进行分装和,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个性化传播。从产业角度看,新媒体不是独立、封闭的产业领域,更不是传统媒体的“副业”,而是一种全新的信息组织和传播方式,它必将渗透进广播电视业、信息产业、休闲娱乐业和终端制造业,打破原有的产业壁垒,使各个产业互联互通,呈现出融合发展的态势。
1.新媒体的界定
最早使用新媒体概念的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P.Goldmark,他在1967年的一份关于开发电子录像产品的计划中首次使用了这一词汇。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新媒体的概念并没有统一,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多元化的界定。时任阳光文化执行主席的吴征认为新媒体是一种“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强调新媒体的传播特性。清华大学熊澄宇则从媒介发展的角度指出,“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报纸相对于图书是一种新的媒体,广播相对于报纸也是一种新的媒体。”安徽大学的蒋宏从新媒体的内涵和外延给出了相对宽泛的概念,“就其内涵而言,新媒体是在数字技术基础上的能使传播信息大大扩展、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传播方式大大丰富的、与传统媒体迥然相异的新型媒体。就其外延而言,新媒体主要包括光纤电缆通信网、都市型双向传播有线电视网、高清晰度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和多媒体信息的互动平台、多媒体技术以及利用数字技术播放的广播网等等。”它与吴征的定义一样,都认为数字技术是新媒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辨别新旧媒体类型的重要依据。但是,这种过于具体的表述方式并不能完整地涵盖当前新媒体所涉及的领域,也无法适应未来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应当指出,新媒体并不单指某一艺术种类,而是基于计算机数字平台创作出来的多种媒体艺术样式。它采用统一的数字工具、技术语言,灵活运用各种数字传播载体,无限复制,互动传播,成为数字技术、艺术表现和大众传播特性高度融合的新兴媒介领域。新媒体的表现形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它们多是传统媒体与数字新技术的融合化产物,如数字电影、数字电视、数字出版、手机报纸、手机电视等;另外一种是新兴的媒体艺术样式,它往往兼具数字化、网络化与交互性特征,如FLASH、虚拟现实、网络游戏、微博、微视频等。
2.新媒体的结构
当我们面对具体的新媒体现象时,常常会产生概念上的混淆:完全符合上述界定的新媒体是很少的,普遍存在的是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上述定义的不那么“纯粹”的新媒体。科学地分析新媒体的复杂结构,是了解新媒体属性的基础,也是建立新媒体人才能力结构的必然要求。从宏观上看,新媒体的结构主要存在于三个层面:新媒体的本体——一种创造性的艺术创作:新媒体的应用层——新媒体平台上的信息服务功能、娱乐产品及其数字化表现形态;新媒体表现的艺术性——新媒体艺术作品的审美功能。基于新媒体的结构特性,北京服装学院李四达教授认为,新媒体的交叉应用性存在于“设计学、视觉艺术、媒体文化、计算机技术和社会服务等层面的属性”。
首先,新媒体的本体是一种艺术创作,它与传统艺术门类一样,需要通过独特的艺术语言、典型的艺术形象去吸引受众,这就需要创作者熟稔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包括文学语言、平面造型语言、视听语言以及各种艺术思维和艺术表现方法,并结合新媒体的特性进行艺术创新。
新媒体的应用层具有显著的信息服务功能和娱乐功能,包括计算机动画、虚拟现实、数字电影电视、网络动画、多媒体展示等领域,它们大多具有交互性、集成性和沉浸性等特点,形式表达依赖于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等多媒体创编工具。
在掌握应用软件的基础上,创作者还要学习计算机语言。例如:计算机分形算法被广泛应用于模拟自然和有机体的特征,用以满足电影特技制作需求;Flas、网页设计需要ActionScript、HTML、ASP、JavaScript等编程的帮助;网络游戏设计师需要精通C++或Java,以便进行动画场景设计、构架设计和动作设计。此外,由于新媒体的传播手段与各类硬件技术密切相关,诸如计算机通信技术、数字视音频处理技术、存储压缩技术、版权保护技术、数字仿真技术等也是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必备技能。
二、新媒体人才的培养现状和问题分析
新媒体的结构特性决定了人才需求的复合性,它要求从业者熟练掌握从前期策划、创作、操控,到后期的传输和互动等流程,具有基于计算机通用平台的艺术生产和表达能力。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的培养依然是基于传统学科的划分,与新媒体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学科体系、学科属性、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相对滞后;专业师资和教学资源不足;新媒体专业教育的评价体系与其它学科雷同,忽视新媒体的新规律和新特点。专业人才培养与需求间的错位成为制约我国新媒体发展的障碍。
对此,课题组首先选取了上海文广新媒体人才培养基地中的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对其相关专业(新闻、广播电视新闻、广播电视编导、广告、编辑出版、播音主持、影视工程、计算机/通信工程、汉语言文学、行政/经济管理)的师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28份。同时,课题组还选取上海文广旗下的百视通等4家新媒体企业,对其经理和员工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共发放问卷260份,回收有效问卷208份。旨在了解高校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现状,掌握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定位和能力结构,以期在人才培养和行业用人需求之间寻找契合点。
1.新媒体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1)教学措施
针对教师的调查结果表明,只有28%的专业制定了新媒体方面的教学计划,采取的相关教学措施包括:开设新媒体相关课程,在原有课程中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新媒体方面的信息和经验,邀请专家和有经验的业界人士开办讲座等。有61%的教师表示并没有这方面的打算,这虽然与一些课程的性质有关,但也显示出多数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适应现代媒体的发展变化。
(2)课程设置
统计结果显示,高校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依然局限在原有的教学体系中。首先是课程设置陈旧老套,没有跟进现代媒介的发展进程。新闻专业普遍没有开设数字媒体、二三维动画制作等技术类课程,学生的动手能力普遍较差:计算机/软件和通信/电子类专业对新媒体开发所需的视音频编码、流媒体技术类课程鲜有涉猎,也没有开设对编程依赖度较高的游戏开发类课程。其次,学科之间的资源整合乏力。如电视编导专业普遍没有开设产业经济学、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经济类课程,计算机通信类专业学生缺乏必要的影视常识和新闻素养。“泾渭分明”的学科体系,无法适应以生产、技术、市场“融合”为核心特征的新媒体行业的用人需求,学生的适应力明显不足。
(3)各岗位素质要求
为了准确分析新媒体企业对各岗位人员的能力素质需求,我们对新媒体企业的员工进行了典型调查,并将数据与教师、学生的态度进行对比分析。综合看来,师生群体与员工在各选项上的重合率较低,体现出人才培养与用人需求之间的错位。
图1的数据表明,在内容制作岗位,教师群体对各项能力的认可度普遍较高,尤其注重新闻理论、内容策划、文案写作和编辑制作能力的培养。相比而言,学生群体选择的差异度较大,重视编辑制作、内容策划、流程管理等能力,对于新闻理论、文案撰写等课程并不看重,这一方面与学生的兴趣有关,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当前的理论教学还无法与新媒体实践有效结合,这应当引起专业教学的重视。新媒体企业员工更加看重版权管理、内容创新、信息平台风格把握、编辑制作能力,这也代表了当前新媒体行业在内容开发上面临的主要问题。
图2显示出技术研发岗位的能力要求,师生群体的选择重合率高且比较平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们对新媒体技术比较陌生。相比之下,新媒体员工则更加看重流媒体研发、版权开发、技术标准应用等能力。
在市场营销岗位,学界和业界普遍看重产业链沟通能力,认为良好的产业链沟通是新媒体企业进行内外价值连结、实现产业增值的有效途径。图3显示,师生群体的选择比较平均,对市场营销岗位的认识还不够明确。新媒体企业员工认为,良好的整合营销能力和商业模式开发能力是市场营销人员的核心素质要求。新媒体并不是单一的媒体类型,它与传统媒体在内容资源、资金、市场、人员乃至组织结构等方面都存在互补和融合的关系,它的市场推广需要有效地整合多种媒体资源。同时,当前新媒体在商业运营模式方面还处于探索期,如何快速争取受众,将媒体内容和服务推向市场,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复制。
如图4所示,对于企业管理岗位,师生看重战略管理、产业链沟通、生产流程管理能力,企业员工则更加看重产业政策、资本运作和资源调配能力。目前,我国的三网融合进程仍处在起步阶段,相关的产业政策并不明朗,加之广电业与电信业既有的行业壁垒,为产业的拓展、主导权的建立制造了许多障碍,也使运营企业面临巨大的资金风险和技术风险。因此,新媒体行业的发展受产业政策的影响极大,需要管理者对相关政策有敏锐的洞察力。同时,管理者还应有灵活的资本运作能力和高效的资源调配能力。高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在这些方面也应当有所侧重。
(4)制约因素
在制约人才培养的原因方面,师生普遍认为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观上,高校的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依然是沿袭传统媒体的人才培养机制,学科之间缺乏交流和融合。教师业已形成的传统教学观念和知识体系也不能适应新媒体的发展要求。客观上,新媒体的发展变化过快,而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相对稳定的教学体系支撑,还无法采用像在职培训、职业教育那样灵活的教学方式。同时,高校缺乏新媒体研发所必要的资源和技术优势,学生也缺乏在新媒体企业的实践机会。
2.调查的主要结论
(1)相关专业的师生对新媒体行业的关注度较高,对该行业的发展前景普遍持乐观态度,并愿意积极投身到新媒体的学习和研究中。
(2)与新媒体企业的从业人员相比,高校师生对该行业的实际用人需求还有较大的认识差距,对各岗位人员的能力素质需求还不甚了解。尤其在版权开发与管理、流媒体技术、产业政策、整合营销、资本运作与商业运营模式方面,还缺乏针对性的教学和研究。
(3)高等学校基于传统媒体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与现代传媒业中的复合型人才需求差距甚远。这既来自于传统教育观念和既有学科划分的束缚,也是由于不断变化的媒介格局下,难以构建起稳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此次被调查的10个相关专业中,近五年内几乎没有专业进行相应的课程调整。新媒体的发展既需要节目形态的创新、市场营销手段的创新、资源组织架构的创新,也需要熟练把握快速变革的数字技术,而这种创新人才的培养无法从既有的专业课程体系中获得。
(4)高校与新媒体企业间的联系松散,无法为专业教学和科研提供充足的行业资源,也无法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
三、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分析
新媒体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间的平衡,面对专业人才培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高校应当不断跟踪、研究行业用人需求,灵活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
1.更新教育观念,整合学科资源
上海文广百视通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在深度访谈中表示,当前企业在用人上遇到的主要问题就是复合型人才的缺乏,受制于原有的学历教育背景,员工的能力结构相对单一,视野不够开阔,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创新发展,这与我们的调查结论是一致的。
课题组在调查中还发现,当前高校在相关专业的设置上普遍存在两种倾向:一是追求大而全,课程涉猎面过广,课程之间的衔接缺乏科学论证,常常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教学的针对性和系统性不足;二是专业面过窄,有些学校片面地将新媒体理解成数字影视艺术、数字媒体技术,将已有影视类专业、软件工程类专业直接移植过来,“换汤不换药”,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因此,新媒体专业教育首先应当更新教育观念,突破传统的泾渭分明的学科界限,对优势教学资源进行整合。
在课程建设方面,综合教学体系的建立是达到教育目的、培养合格人才的必要途径。我们对新媒体结构层次的分析表明,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注重课程的衔接整合,围绕新闻传播理论、视觉造型艺术、文学艺术史论、软硬件创编工具、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市场营销与企业管理构建课程模块,建立起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教学体系。
2.突出特色,注重创新能力培养
近十年来,我国高等学校传媒专业在数量和规模上得到了迅猛发展,竞争也随之加剧,未来的优胜劣汰几成定局。可以说,谁抓住了未来传媒发展的脉搏,谁在人才培养上就会占得先机。然而,专业的发展不能简单地复制它人,更无法一蹴而就,它需要长时间的积累。面对业已形成的教师、资金、设备、研发团队等优势学科资源,高校可以围绕新媒体的发展需要重新进行构建,保留原有专业特色,在优化组合的基础上突出新媒体的适用性。
新媒体全新的传播方式和呈现形态,对人才创新能力的需求是多元的。它首先需要从业者在内容上的创新,交互式传播、数据库挖掘、精准营销等手段的引入,使得新媒体可以针对特定受众的接受心理和行为习惯组织内容生产,实现定向传播,这就需要从业者开发出更为丰富的个性化内容,创新适合新媒体播出平台的节目形态。其次,新媒体的发展没有现成的运营模式可以借鉴,它的产业链更长、更复杂,更加强调资本运作,需要根据新媒体的阶段化发展特点,创新商业模式,在扩展市场、争取受众和企业赢利之间寻找平衡。
3.注重技术研发,加强产业研究
新媒体发展所运用的新技术多、技术融合度高,横跨硬件平台开发、通信工程、视音频处理、数据库应用等多个技术领域,所涉及的技术标准化应用、数字版权保护、新一代互联网、流媒体开发等技术,都是新技术领域的热门应用。而这些技术在当前的相关专业教学中却很少体现,学生就业后不得不面临新的技术培训。
针对上述问题,相关专业应当在教学中有所侧重,强化学生对新技术的认知、使用和研发。高校还应发挥自身的专业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新媒体行业的技术研发。早在2005年,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团队就开始参与TD-SCDMA技术标准的制定和研发,为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在实践中锻炼了师生队伍。
调查表明,高校还未注意到产业政策、商业模式、资本运营等环节对新媒体产业发展的重要影响。正是因为新媒体的跨行业特性,导致其更容易受到技术、资金、政策多方面的影响,新媒体的产业化进程充满变数。这就要求从业者熟悉产业政策,灵活分析、预判产业链的价值走向,寻找企业自身的产业定位,并积极构建商业运营模式,善于资本运营。
4.强化校企合作,紧跟用人需求
课题组调查发现,多数新媒体从业者认为自身缺乏必要的理论素养,无法认清所从事行业的特有属性和核心竞争力,对新媒体产业和自身企业的发展前景认识不足。高等院校在这方面有丰富的智库资源,能够为从业者提供客观的理论指导和培训,拓宽他们的视野,为新媒体企业创新内容生产和市场运营提供策略支持。同时,新媒体企业丰富的运营管理经验,众多的学习实践岗位,以及在产业运营中暴露出的系列问题,都将为高校的专业教学和研究提供方向指引。
四、结语
积极改革教学模式。学院按照“针对市场需求设置专业,针对岗位能力开发课程,针对工作任务训练技能,针对岗位标准实施考核”的改革思路,依据专业所覆盖的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构建以岗位能力为依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技能人才教育为特色,以学生取得“双证”为教学目标。根据岗位的工作任务来设置校内外岗位实训项目,开展“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把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把以知识逻辑体系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转化的学习领域课程为主体的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提高职业素养。目前,已基本形成模块教学、情景教学、项目教学、课题教学、体验式教学和实训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方法的新格局。
积极改革办学模式。充分发挥伊犁州职业(技工)教育集团的优势资源,积极改革办学模式,研究确立了“学制教育与短期培训并举”的办学模式,联合相关行业、企业和其他职业院校共同发展。创新教育理论体系、探索提高技工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强化服务社会功能。学院开设有汽车运用与维修、机电技术应用、煤炭综合利用、数控技术、烹饪、旅游服务等35个专业。被授予“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残疾人培训基地”,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的伊犁州机电一体化、农副产品加工、旅游、煤化工等特色产业公共实训基地,中央财政支持汽车运用与维修实训基地。同时,伊犁州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州旅游培训中心、州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基地、州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技能培训等10个培训基地都设在学院,每年培训和技能鉴定人数都在8000人次以上,在伊犁州职教领域发挥着重要的示范、辐射和骨干带动作用。
积极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汽车运用与维修、机电技术应用、煤炭综合利用三个重点专业分别实施“321交叉培养”、“2112工学交替”、“1221理实递进”培养模式。高度重视校企合作,建立了校企合作机制。成立了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聘请48名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在校内设置校企合作联络员等,并在资金上给予支持,先后与庆华集团、新汶集团等100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按照“把企业办到学校来、把学校办到企业去”的思路,采用校企厂(学校在企业办厂)和企校厂(已有5家企业在学校办分厂)相结合的模式,实现学院与企业资源共享,学生获得生产一线真正的技术,企业获得人才,实现学院与企业紧密对接,学生与岗位紧密对接,学习与就业无缝对接。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突出技能、提高素质,适应服务于伊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坚持为劳动就业服务的办学指导思想。立足伊犁,面向全疆,辐射中亚,为伊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更多合格高技能人才。
校园文化浓厚,文化引领
学院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切实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与文化传承创新有机结合,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以文化建设引领学院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切实增强学院核心竞争力。在新的历史时期,学院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以先进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优良的环境文化为载体,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学院在学生中大力开展“三个离不开”“ 四个认同”“五热爱”教育,积极开展“弘扬宪法法律精神,推进社会和谐稳定”、“增进团结、反对分裂、维护稳定”、“践行雷锋精神,争当时代先锋”、“一反两讲”、反警示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和“去极端化”教育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依法治校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开展扶贫帮困、走访慰问等活动,关心师生生活,加强“大力弘扬体现核心价值”的社会主义文化。德育教研室大胆探索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加大对学生德育教育和精神文明教育,提高学院的整体办学实力和竞争力。
内部体制健全,管理规范
学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行院系管理体制,班子成员互相协调,分工协作,坚持谋划思路带队伍,驾驭全局抓大事;在困难条件下坚定信心,坚守技工教育阵地,从普通技工学校升格为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培训学院。学院内设十个处室和六个系,群众团体有工会和团委。中层干部通过竞聘上岗,整体素质好,具备专业型、学术型、知识型、管理型和经验型的特点。学院严格按照《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要求,健全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内部运行机制及管理办法。
办学条件优良,设施齐全
学院占地面积702亩,建筑面积65478平方米,建有功能完善的教学楼、实训楼、培训楼、学生公寓、食堂等教学及生活服务设施。有自动控制技术、汽车构造、烹饪、煤化工等21个专业教室和机械加工、电子技术等26个技能训练场所;各类教学实训设备价值2520万元,图书室藏书5.84万册;教学楼可容纳3000人同时上课,实训场所有1500个实习工位;体育设施齐备。2014年,伊犁州党委决定三年内累计投资2亿元对学院进行旧址改扩建,建成后学院可达到在校生5000名,年短训10000人的办学规模。
师资力量雄厚,教研丰硕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218人,专任教师177名。其中专任教师中文化基础课教师35人,专业课教师142人,“双师型”教师125人,“双师型”教师占88%,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为22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6人,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6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46人,有高级技师15人,技师54人,高级工56人。享受国务院津贴的有1人,自治区教学名师1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带头人兼专业法人1人,院级专业带头人13名(其中企业6名),骨干教师48名(其中企业12名),在专业建设、课程教学方面起到了引领和带头作用。
在师资队伍建设中,以主体专业为重点,培养名师及专业带头人,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教师层次。通过下厂锻炼、外出培训和开展公开课、青年教师评优课、说课比赛等活动,提高骨干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和专业引领能力,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引领作用,提升青年教师的教改科研能力,使创新型、专家型教师的数量逐步增多,使师资培训适应梯队式发展需要。成立了科研机构“袁德生工作室”,现建有袁德生“机电技术大师工作室”、自治区“机电技术优秀教学团队”、“汽车维修优秀教学团队”,制订了“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评选实施方案”,“青蓝工程”实施办法,为专业建设及“双师型”教师培养、技能型人才成长搭建了实际应用平台。
教研成果丰硕,教职工的336篇论文在省部级以上刊物发表,有国家专利2个、自治区精品课程4门、院级优质核心课程18门。注重以德育人,突出办学特色,强化技能训练,2013年学院组织35名师生参加自治区汽车、电工、车工、烹饪5个专业类别,12个项目的比赛中,荣获37个奖项;有8名教师在自治区德育精彩一课比赛中分获一、二、三等奖;2013年全国德育精彩一课比赛中教师杜亚卓获一等奖,在全国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教学成果评选中学院教师获教学课件二等奖,3名教师分获一、二、三等奖;2014年5月组织27名师生参加“自治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汽车维护、电气工程等5个专业类别,13个项目的比赛,荣获24个奖项;2014年10月,在成都举办的全国和谐德育2014年会中,学院荣获“德育科研工作先进学校”称号,选送的论文中有30篇获德育科研成果奖,3名同志荣获 “德育科研先进工作者”称号,3名教师荣获 “德育科研先进教师”称号;2014年学院学生管理工作和平安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效果,获得自治区级优秀班主任3人,学生管理先进工作者2人,优秀毕业生5人。创办《伊犁职业技术教育》,发刊五期。
育人成绩显著,硕果累累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高校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无法适应高速发展的现代传媒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师生认为,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来自传统学科体制的束缚,高校无法获得必要的资金和技术资源,也来自于新媒体行业发展变化太快,无法构建起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调查统计表明,无论是新闻传播类专业还是计算机、通信、管理类专业,课程较为固定且在近五年内没有明显的变化。各专业对新媒体发展亟需的新技术和新节目形态没有专门的课程加以应对,学科间界限明显,交叉性弱,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存在较大偏差。对此,多数教师认为应当在人才培养观念、课程体系建设上加以变革,以适应现代传媒发展要求。
1整合教学体系,构建综合性教学平台
当前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遇到的突出问题便是复合型人才缺乏,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单一,无法适应新媒体行业的发展需要。这与课题组调查问卷的结果相一致,即新媒体行业各岗位的融合度极高,内容、技术、市场、管理之间的渗透愈发强烈,高等院校相对传统、固定的学科分类和课程体系已无法适应这一变化。因此,人才培养观念和培养模式的转型非常关键。
新媒体不仅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即使是在传统媒体“摸爬滚打”惯了的编辑记者,转行到新媒体行业以后,也会发现自己原有的技能滞后于时代,亟待升级、更新。新媒体行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是多纬度、动态的。为此,高校应当整合与手机电视等新媒体相关的专业教学体系,构建跨越新闻传播、计算机、电子通讯、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性教学平台,培养适应新媒体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2注重人才创新能力培养
新媒体产业是广电与电信、技术研发与终端制造产业间的跨行业协作,是媒介传播渠道和呈现方式的巨大变革。对于一个新兴的产业,在我们之前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也就意味着所有的一切都必须依靠自己摸索前进,靠自己去适应市场,所以人才的培养应突出强调创新能力。
新媒体对人才创新能力的要求是多方位的。它需要从业人员在节目的策划和制作上大胆创新,针对新媒体特定的受众群体及其收视心理和收视习惯来合理运筹,创新适合其独特传播特点的节目形态和节目内容;同时,它更需要从业人员能够创新商业运作模式,新媒体在我国刚刚起步,产业间的交叉融合使其在市场运营方面并没有成熟的模式可循,这决定了它在运营上既不能急功近利,又不可照搬传统媒体的经验。从业人员应当积极探索适合新媒体特点的运营模式,实现节目内容的衍生与增值,同时还要结合行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在受众需求和自身赢利方面积极、灵活地把握两者的侧重,由此而采取相应的运营模式,才能积极应对市场出现的各种问题。
3注重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新媒体横跨计算机硬件、软件编程、通信工程、数据库应用、视音频技术等多个行业,所涉及的流媒体、3G网络传输、数字版权等技术都是各学科研究的前沿课题,而这些课题在当前的专业教学中却鲜有涉及,直接导致毕业生进入企业后束手无策,不得不重新接受技术学习和培训,既浪费了有限的学习资源,又使用人单位对应届大学生的能力颇有微辞。
因此,应该在教学中对此类技术有所侧重,重点培养学生对新技术、新设备的操作和研发能力。有条件的高校不应当只满足于做知识的被动传授者,更应利用自身的智库资源和技术优势,积极地投身到新媒体行业的技术研发工作中去,如中国传媒大学就参与了3G手机国家标准的制定和研发工作,这不仅为教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从实践中锻炼了师生队伍。
4注重新媒体的产业化研究
无论是新媒体的从业人员,还是高校相关专业的师生,都普遍认为阻碍当前新媒体发展的首要障碍就是缺乏有效的商业运营模式。对于新媒体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商业模式创新、产业链沟通等产业运营方面的要素被赋予较高的期待值。
调查显示,从业人员对于新媒体在市场领域中的定位及其运作职能缺乏清晰认识,对如何利用资本、内容、市场、渠道等资源进行产业化运作尚显准备不足。对高校师生的调查也显示,他们还未注意到产业政策、市场运作环境等环节对教学和研究的重要意义。
应当说,受技术、资金、产业政策等多方面的影响,新媒体的产业化进程将更加曲折、多变,它要求专业人才能够准确分析产业链中各环节的特点,明确自身定位和职能,并以此探索全方位、高适应性和以消费者为导向的新型商业模式,创新产品和服务。
5校企联合培养新媒体专业人才
一边是学校教育与实践的脱节,一边是企业自身培训资源的短缺,因此实现新媒体与高校相关专业的合作办学无疑是一个双赢之举。高校拥有丰富的智库资源和广博的研究视野,能够为员工和学生提供规范、系统的教学,而新媒体所拥有的运营和管理经验也正是高校教学急需的鲜活案例,两者的有机结合是培养新媒体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具体的合作方式,可由高校推荐富有教学和实践经验的教师,对员工进行委托培养。而企业可以向高校提供学生实习机会,并适时提供合作项目进行共同开发,还可以派出有经验的经理和员工,通过专题讲授、案例教学、座谈讨论等方式走进高校课堂,推动教学改革。在这方面我院的新媒体人才培养己经迈出了第一步。2004年10月,新闻系与浙江在线签约共建教学实践基地,成为杭州市专门培养新媒体人才的校企合作平台。
方便与交互式传播的新媒介的发展,宣告了传统媒介渠道垄断的终结和数字内容产业时代的来临。原来传统媒介基本依赖单一的广告盈利,而如今,短信、内容收费、嵌入式广告等新的盈利方式正不断被创造出来,它们本身就是传播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大胆创新、勇于颠覆传统规则成为对传媒人才的要求之一。
这些融合趋势决定了提供新闻与其他学科的复合知识结构的必要性,但传统专业培养目标局限于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信息类传播、着眼于单一技能、单兵作战的“复合型新闻人才”培养模式仍然无法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需要,而更了解社会、能够独立思考、富有创意、一专多能的传媒应用型人才大有用武之地。
首先,对于笔者认为新型的传媒人才培养模式与传统模式相比有四个方面的突破:
一是打破陈旧的教学观念和组织模式,在整个教学体系的建设上从理念到实践环环相扣,与社会对接,与媒体对接。如改变课程设置,向学生介绍包括新媒体在内的所有形式的媒介,要求他们就一种媒介发展自己的专长。具体到一门课程,如将原来仅仅局限于文字作业的新闻写作课,调整为要求学生采用多种媒介形式表现同一体裁等。
二是打破公共选修课、专业内各课程各自为政的教学组织形式,将人文、艺术类的公共选修课程和通识教育课程进行有效控制,纳入学生的基础素质培养。
三是打破局限于高校内的教学传统,真正把社会科学知识基础、对社会和国情的认识等纳入课程和实践教学体系,使这些传媒学子必须具备的知识基础、洞察能力的建构真正落到实处。
四是打破原来一个模子复制人才的陈旧模式,通过选修课程体系、实验中的项目合作机制,使学生自主构建一套一专多能的知识技能结构,给予学生发展个性、创新意识更多的成长空间。
其次,课题组总结了几条传媒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途径,针对传统传媒人才教育的缺陷而重建的新教学体系,应当包括拓宽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面和通识教育的选修课程体系、完善与当前传播实践结合更加紧密的专业课程及实验体系,以及重构校内外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体系。在教学的组织过程中,进一步强调了学生的自主发展、专业教师的引导功能、实践环节和网络空间在教学中的作用。
(1)立足于“基础+核心+特色”的课程体系
基础课程主要增加文、史、哲选修课程和基础课程,打造学生扎实的社会科学功底。一部分课程可以进入专业基础课,另一部分课程的学习则可以通过对学生公共选修课和通识教育的有效控制和组合来实现。核心类课程主要练习实践阐述专业知识和理论,传授基本的现代化专业技能,培养基本的专业素养,树立现代的传播价值观。特色课程则是给予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通过与技术结合的特色专业选修课,让学生通过“扬长”树立信心,找准自己专业发展的突破口。
(2)创造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实验体系
这类体系强调综合素质,突出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工程能力的培养,具有不断自优化功能。在具体的实验课教学中进行以下改革:一是引入竞争机制。大力开展以制作出传播成品为目的的综合性实验,并进行实验组长演示创意竞争上岗,与组员进行双向选择、岗位分派、作品评优等。二是实验不再限定在课堂时间,而是允许学生自由创意,自主选题,自我组织进行内容制作实验。
(3)建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该体系包括校内和校外两部分,校内部分的实践体系不仅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的各种实践和学校原有宣传媒体的实践,而且组建一个由老师指导,主要由本专业学生运作的专业性很强的、包括各个层次内容的校级媒体,如网络电视台,或与校外媒体合作开辟校园频道、网络空间等。目前杭州区级电视台在和高校传媒类专业合作方面走在前列,已经开辟了专门的频道,常规化地播出学生在校内自制的节目。校外部分的实践体系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与媒体合作,建立实习基地;二是要求学生利用一、二年级的假期进行社会调查或社会热点问题的专题研究,让学生体察国情民情,了解社会现状,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时机成熟时,校内外的媒体实践可以形成联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这个教学体系在给予学生更多空间的同时赋予了教师以更多的责任,这也是和传统培养模式的不同之处。首先,对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的选择需要班主任更多地介入组织和指导。其次,实验室的开放式利用和校内媒体的实践都需要任课老师和指导老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再次,为了更贴近指导学生,鼓励继续实行“导师制”,即在学生进入二年级开始进行专业特色课的选修时,为学生指定专攻相应领域的老师,该老师对学生校内媒体实践和其后的实习过程、毕业论文都负责指导。最后,为了便于师生交流、讨论和更深入地思考,建立一个传媒专业学习的网络空间,以便学生更个性化、更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还可以把学生的优秀作业上传,历年的优秀作业加上精华贴子的保留,形成了一种专业学习的积累和递进。
创新实验区教改项目:驱动式全媒体类课程教学实验区
参考文献
[1] 张艳敏.新媒体传媒人才浅析[J].东南传播,2009.1.
2009年7月1日,人民日报实现了历史上的第四次扩版,最直观的变化是版面数量由16版增加到20版。扩版之前一个多月,笔者应邀到人民日报社为全体中层以上领导做了一次学术报告,题目是报社领导亲自点的:“媒介融合与媒介竞争”。张研农社长一见面就告诉我说,人民日报正在酝酿改革,这一次的改革将比以往力度都大。为了解放思想、推进改革,报社所有领导和骨干都需要了解中外媒体最新的发展动态,尤其是媒介融合的思路与做法。这场报告会使我感觉到人民日报本次改版的背后,实际还有更宏大的发展蓝图。较之版面增加和内容调整,我认为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机构的变动。人民日报社新组建了新闻协调部,专门应对突发事件。另外,国内国外72个记者站改设为分社。成立新闻协调部,实际是人民日报决心在资源整合和报网融合方面进一步向前迈进的重要举措。
就在人民日报改版之前一个多月,新华社也在自己的业务大厦里进行了另一种改革实验:组建多媒体中心,迈出国家通讯社向多媒体业态发展的第一步。新华社将发稿大平面北侧的100平方米左右的区域划为多媒体中心的办公区域,架设了24个多媒体工位,并与旁边的视频演播室联通。技术部门设计了一套可以同一界面编发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网络稿件的发稿系统,提供了软件保障。多媒体中心的编辑来自不同编辑部,以汶川地震一周年报道为多媒体融合的第一个“实验对象”,尝试使用最新的传播技术,开发多媒体的产品形态,不但完成了像“图话这一年”(多媒体专题报道)、8集《汶川记忆》(照片加音乐制作的幻灯片)、4集《记者口述》(记者讲述与图片结合的视频展示)、“新华眼”(新闻地理化报道产品,将新华社报道通过三维地图整合)等多种形态的新闻产品,还与黑龙江电视合进行了持续12小时的大型电视直播《重生》,并同时实现了手机电视直播。多媒体中心还与商业网站开心网合作开设了“寄语汶川?激励重建”专题,两天内就吸引了63万网民留言……多媒体中心首战告捷,使新华社坚定了改革的方向。5月19日社长办公会决定,多媒体中心要尽快由“多媒体形态”向“多媒体业态”拓展,形成由投资、生产、运营和市场、客户组成的产业链,实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可持续发展。"
地方新闻媒体的资源整合成果也同样引人瞩目。6月11日,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数字报业技术平台项目通过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科技与数字出版司组织的项目验收,专家们认为数字报业技术平台全面整合了集团下属各报新闻资源,形成了具有多媒体传输手段和传播形式的全新报业内容加工及采编互动。同时该项目采用以内容为核心的先进理念和数字资产集中管理模式,支撑了集团复合型出版业务(报纸、数字报、网络、流媒体等)以及主体经营业务、内部管理业务、对外客户服务业务,实现了对数字内容管理、分销和增值的一体化运作,并认为该项目在行业内具有示范作用。#
其实,无论是机构整合还是平台建设,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通过对资源的全面优化配置与深度开发利用,在融合的进程中把媒体做大做强。
思考:整合资源的共同目标与不同路径
新闻媒体所拥有的资源,通常是一种多元化的组合形态。从资源的类型上看,可以划分为新闻信息资源、新闻环境资源、新闻媒介资源和新闻受众资源。所有这些资源都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而且它们具有变动的特点、相互联系的特点和可以相互转化的特点。对新闻资源的开发利用直接关系到媒介的产品竞争力,$回顾媒介竞争与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总结传统媒体在成长过程中曾经因资源开发的成与败而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如党报利用与政府的特殊关系能够获得一些特殊的信息资源,高素质的采编队伍也是这些报纸的优势资源之一。利用这些资源,党报推出过引领社会前进的高质量的新闻报道,塑造了具有权威性的品牌和形象;都市报纸则有相对灵活的机制、更为广泛的受众群体和相对于党报来说更加宽松的办报环境。利用这些资源,都市报实现了对社会生活的深度介入,从而占据了有利的市场地位。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数字技术与网络传播逐渐普及之后,新媒体对传统媒体之所以能构成威胁,也恰恰是因为在资源的占有与开发上做到了传统媒体所不能。比如在信息资源方面,商业网站虽然没能获得新闻采访权,也没有专业新闻记者。但由于信息容量不受限制,就能通过廉价甚至无偿使用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成果,成为强大的新闻信息总汇。此外,网络传播的互动性还帮助这些网站将自己的“受众”(网民)转变为“公民报道者”和内容提供者,从而获得了传统媒体很难具备的丰富的信息来源与强大的内容生产能力。多媒体传播的介质特点,使网络媒体在传播方式与产品形态上一举超越任何一种传统媒体,并且可以随着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获得无穷无尽的发展空间。
回想网络媒体诞生以来的种种表现,我们会发现,大凡有影响的商业网站在任何一种资源的开发方面都是不遗余力、卓有成效的,它们的成长壮大实际上加大了传统媒体的发展难度,也提高了媒介竞争的门槛。今天,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最大的竞争对手已经不是自己的同类,而是这些网站及新媒体。如果传统媒体还以过去办报办台的思路和模式走下去,将很难保持已有的市场份额和社会影响力。
正是在这样的竞争压力下,有远见的传统媒体纷纷踏上了改革之路,从媒介融合甚至产业融合的高度规划媒体集团的未来。所有的改革都指向同一个方向:拥抱新技术、新媒体,通过媒体融合开辟一条新路,实现传统媒体在新的历史时期的转型和发展。
在共同的目标下,改革的路径却各不相同。前文中提到的几家媒体已经给我们提供了例证,再从我国近几年报业转型的实践来看,可以说,从“报网互动”向“报网一体”迈进,是所有报纸转型的共同方向。但这条路到底如何走,以什么样的速度来走,各家的选择却是不同的。
先看报网互动。报纸编辑部与网站编辑部在互动阶段还是两个独立存在的媒体组织,办报与办网在这一阶段是两个独立的组织分头承担的任务。报网互动实际是设计一种让报与网在某些情况下,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合作方式。在经历了报纸借助网络技术进行新闻信息传播活动如搜集线索和资料、将报纸的内容借助网络进行二次传播等这类最初级的互动之后,一些报纸开始探索与网站合作进行新闻报道的新机制。如人民日报与人民网在近几年的“两会”报道中都因为报网联动报道而推出了一批新栏目,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广州日报为了使报网互动更加常规化、制度化,专门成立了“滚动新闻部”来负责这方面的工作。另一些报纸则探索出与网站共同开设某些专栏,形成相对固定的合作板块。如获得中国新闻奖首届网络新闻名专栏的“焦点网谈”栏目,是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整合河南日报、河南报业网与手机短信平台三方面的资源与渠道创办的,这一栏目实际是将党报的权威性和品牌优势与新媒体的互动和海量优势进行了有机的整合,获得了单一媒体所无法达到的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
再说报网一体。所谓“一体”,既指报纸与网站在组织结构上的“一体”,又指报纸与网站在新闻生产流程上的“一体”。2006年3月,上海证券报改版,将中国证券网和上海证券报全面融合,实行一个班子、一套架构,不设立重叠机构,并对报网统一业务生产流程,统一考核,这可能是我国报界最早的报网一体的尝试。而党报在这方面进行改革实验的有:2008年3月,烟台日报传媒集团成立全媒体新闻中心筹建小组,按照全媒体战略的实施计划,采用集团研发的“全媒体数字复合出版系统”,进行“从集团层面再造采编流程,并实现内容集约化制作”的课题实验。2008年10月,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网络中心,2009年3月,杭州日报网正式开通上线,一个编辑部同时运行两个终端,从此结束了杭州日报作为单一纸媒的历史。还有前文中提到的宁波日报报业集团的改革也是一例。这些新闻媒体在具体运行中各有侧重、各具特色。
如果我们再进一步扩大视野,从世界范围来看媒介融合的实践,同样会得到“方向一致、路径不同”的结论。美国最初进行融合实验的论坛公司(The Tribune Company)和媒体综合集团(Media General Inc.)采取的策略不同,英国在融合方面走在前列的每日电讯报和BBC的举措也不一样。事实上,路径不同都是缘于媒体自身的基础条件不同和发展环境不同。在媒介融合中,不可能找到一种对所有媒体都适用的运行模式,我们要特别警惕盲目仿效带来的不良后果。因此,根据自己的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是所有走向融合的媒体必然面对的现实难题。
问题:资源整合如何趋利避害、实现共赢
这个问题,在现有的中外传媒实践中一时还找不到答案,只能尝试从理论与逻辑层面上提出片断的构想。
资源整合何为“利”?我认为一是通过整合,实现了媒介资源总量的增长,能做以往做不到的事情;二是通过整合,媒介资源相互作用,发生了“化学反应”甚至“核反应”,产生了原本不存在的新的资源或能量。
比如报网融合,使报纸原有的资源与新媒体的资源相加,获得了以往不具备的新的信息渠道、新的内容提供者、新的用户、新的传播渠道和终端、新的产品形态,等等,这就是资源总量得到了增长,以往不能采用的报道方式、不曾出现的新闻产品可能由此产生,媒体的市场占有率和社会影响力也会随之增长。
在资源总量得到增长的过程中,媒介的资源相互作用,还可能发生类似于“核聚变”的反应,即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资源变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之后,能够释放出某种难以想象的巨大能量。也许在我们目前看到的媒介融合实验中,还难以找到最有说服力的例证来证实这一观点,但正如核聚变要在上亿度高温下才可以反应一样,媒介融合也需要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才会出现这样的资源“利好”。
资源整合何为“害”?我认为就是与“利”相反,资源整合并没有带动资源总量的增长,也无法产生新的资源或能量。相反,它使原有的资源优势有所丧失,产生了某些负面效应。已经有一些媒介从业者因为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而对媒介融合的这种负效应提出质疑。如大众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赵念民认为,在该集团内部如果实现媒介融合,把大众日报、齐鲁晚报、生活日报三个本是竞争关系的竞争对手融合在一起,它们之间就不会形成竞争,从而影响稿件质量的提高和报纸质量水平,以及整个集团竞争力的发挥。%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在实施“全媒体战略”初期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社长郑强说:“全媒体新闻中心成立初期,单看一张报纸,质量提高了,但内容趋同化现象比较严重。”后来,不断采取改进措施,比如为各报特约稿设定保护期、一段时间采取稿件的强制性分流,要求编辑加强策划,精心做好二次加工等,使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
除了内容同质化问题,资源整合过程中还会出现媒介之间的体制不相融(如党报与其子报子刊、网站的体制不同)、文化不相融(媒介管理及人际关系等有差异)、人员不适应(观念跟不上、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不适应、工作流程不适应)等问题,甚至还会因为现有媒介规制的原因,遇到来自上层管理机构的阻力,使媒介的资源整合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如成都传媒集团大胆推行的跨媒体的融合虽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一直受到“合法性”的质疑。这些风险和困难,都是媒介在融合进程中必须面对的,如果不能找到有效的方法克服困难、削减不利因素,资源的整合非但难以到位,还会与整合的初衷相悖。
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清醒意识到,资源整合本质上也是利益调整。对于融合的各个媒体来说,谁都希望在资源共享中获得更有利的地位和更大的发展空间,相互之间的矛盾冲突和利益之争将是难免的。无论对于媒体还是媒体中的个人,实现共赢固然是最好的结果,而这恰恰又加大了资源整合的难度。显然,媒体在融合的道路上还有很漫长的艰难道路要走。■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该论文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6年度重大项目“数字化时代媒介融合发展与新闻传播改革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 06JJD860007)
注释
参见冯冰、袁震宇:《万向多媒体业态拓展的第一步――新华社组建多媒体中心抢占信息时代制高点》,刊于《中国记者》2009年第6期
辛雯:《宁报集团数字报业技术平台项目通过验收》,刊于《新闻实践》2009年第7期
中图分类号:G642.0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及行业市场的飞速发展,移动通信课程教学内容更新周期日益缩短,与工程实际结合日益紧密,尤其是当前4G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未来若干年移动通信业人才需求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也将给普通高校移动通信课程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与时俱进地实施移动通信教学改革,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融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构建适应移动通信行业发展的实践教学体系将成为移动通信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
1 移动通信教学现状及分析
目前,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基本能够满足培养要求,但专业课程教学滞后于通信技术的发展,其教学内容陈旧且偏理论,实验内容无法对接当前最新的通信技术,难以达到通信行业的用人要求。以移动通信为例,近年,移动通信引领了通信行业的潮流,其发展速度之快大大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但与之相对应的“移动通信”等专业课程却仍然以原理讲解为主,实验手段仅仅是模块化的移动通信仿真和点对点的局部功能演示,导致该课程的教学及实践内容均无法反映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学生缺乏对移动通信整体架构和技术标准的理解,对不断演进的4G、5G移动通信技术更是“雾里看花”,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为了缩短学校教学和企业需求的差距,我们尝试在专业实习环节包括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及技能培训上加强了与企业的联系。生产实习通常开设在第六学期期末,利用暑期的部分时间组织学生赴相关企业学习。生产实习虽能增加学生接触和了解企业及相关技术的机会,但毕竟时间仓促效果有限。毕业实习时学生精力主要花在找工作和论文写作上,实习内容往往流于形式,实习岗位也非常有限。而参加技术培训是专业培养计划之外学生的自愿行为,通常由专门的培训机构组织,学校反倒成了学生和培训机构之间的中介,其自身教学行为依然“我行我素”,游离于通信行业之外。可见,尽管采取了上述多种措施,但专业课程教学现状与社会和行业的要求仍然有较大差距,亟待在教学内容、实验技术及平台等方面对专业课程教学进行深层次的提升和改革。
2 移动通信实践教学改革
2.1 改革思路及内容。移动通信实践教学改革应充分考虑移动通信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变化,使教学内容与飞速发展的专业技术、就业市场和学生多样化需求实时接轨。基于该思路,本研究主要着眼两个方面的改革内容:(1)改革课程体系。改革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结构,整合原有课程资源,删减、合并陈旧的教学内容和复杂理论,加强数字移动通信、无线互联网络、通信网设计与管理等实践内容较多的课程的教学比重,以3G移动通信系统为主线重新构建移动通信课程教学体系,将系统级、网络级、应用级综合知识及技术作为讲授重点,保持教学内容对专业核心技术的跟随性;(2)改革实践教学。为有效对接企业需求,目前我们正在搭建面向工程实践的3G移动通信实验平台,使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从原理验证实验和仿真实验过渡到以掌握实际系统技术为目标的综合实训上来。传统的验证性实验设备,如实验箱、仿真平台等,在基础理论课程及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上的确起到了很大作用。但专业教育阶段的教学手段应该更多的面向工程实践,在系统级、网络级设备、技术的综合实训中提升学生的能力,达到对整体专业技术的综合理解。
2.2 实践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1)优化移动通信原理验证平台。原理验证实验平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某项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征,使学生能够把实际操作与理论知识融为一体。本专业实验室中移动通信原理实验平台的主要实验内容包括基带信号处理、移动通信信号的同步、移动通信无线传播、抗衰落仿真等。当添置TD-SCDMA和3G联合仿真实验套件后,还能在虚拟的终端、RNC、NodeB上进行3G信号流、业务流等一系列的模拟实验。为更好的分析和理解实验结果,还应多借助其他实验设备。(2)开发GPRS移动通信应用平台。我们对移动通信的应用开发主要基于西门子公司的无线通讯模块TC35i,对该模块的二次开发,可实现GPRS的短消息业务和对象数据的实时收发,可帮助学生理解GPRS系统的体系结构、短消息SMS的技术、TC35i模块的结构及功能、手机电路设计等诸多实际应用内容。以下通过一个实例来说明如何利用通讯模块TC35i实现GPRS短消息的无线收发过程。当我们需要通过GPRS网络监控远程目标时,例如监测温度,可以将远程监测点温度传感器所采集的数据经单片机处理并编辑成短信,通过连接到单片机上的GPRS短信模块以无线方式将数据发送到监控中心(图1a)或直接将温度数据发送到监测员个人的手机或移动终端上(图1b),以实现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对远程目标进行无线、实时、精确监测。整个过程利用了现有GPRS移动通信系统网络,可避免有线传输方式中存在的因监控端远离采集地点而导致的监控设备安装、监控线路铺设及维护不便等带来的问题。该套系统实用性非常强,可根据不同应用目的开发出不同的实际应用,能有效激发学生对移动通信系统的学习应用兴趣。
a. b.
图1 GPRS移动通信网络远程监测系统
(3)打造3G移动通信综合实训平台。在系统级工程应用方面,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资源,以面对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零距离接触现有商用设备,熟悉当前典型移动通信系统的构成及基本操作,通过现有软硬件设备模拟实际移动通信工程项目,使学生更全面、直观地了解和掌握实际移动通信工程中的基本流程和操作维护内容。在移动通信实训机房中TD-SCDMA系统为例,该系统主要组成为:大唐基站TDBl8、射频端TDRRS20-61、华为NGN软交换系统、装有LMT-B集成软件的PC机等。该实验首先需要学生熟悉系统的硬件构成及板卡插槽和走线等,然后进行系统的初始化过程,包括系统初始化、相关驱动下载、加载及应用程序运行等内容。例如,系统初始化实训内容如下:1)配置板卡必要资源和初始参数,解析配置文件,进行各板卡的初始配置,RRS接人配置本地小区,CA配置;2)解析配置文件,进行板卡的初始配置,解析nb.cfg、antenna.cfg等文件,配置CCU板APS资源表、TNL、RIU板SAAL链路、PATH、CTU、BIU寄存器的初始值、BBU等,最后将RRS接人到目标小区,并配置CA。
通过以上实训操作,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为系统和实际的认识。
3 结束语
通过面向工程实践的移动通信教学改革,不仅有效利用了移动通信原理验证平台及应用开发平台等现有实验资源,而且搭建了涵盖移动通信全过程的实训环境,进一步拓展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教学模式。此举意在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移动通信系统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实际移动通信系统工程施工、维护、管理等工作以及新知识的学习、新问题的研究打下坚实基础,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运营商储备和提供合格的零距离上岗的移动通信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重阳.于Simulink的仿真在移动通信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4).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4)01-0085-04
0 引言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的要求,教育部从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出发,借鉴国际上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成功经验,对高等教育实施了重大改革计划――“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该计划要求高等院校转变办学理念、拓新人才培养思路、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深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各行各业培养各种类型的优秀工程师后备军。
2013年6月19日,在韩国首尔召开的国际工程联盟大会上,《华盛顿协议》全会一致通过接纳中国为该协议签约成员,我国成为该协议组织第21个成员,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工程教育的质量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是我国工程教育界多年努力的结果。
所谓的卓越工程师并不是说其专业知识很丰富,也不是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而在于其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具备扎实的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及自我获取知识、社会交往和组织管理能力[1]。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是适应现代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是提升专业办学水平、增强毕业生竞争力的重要议题。通过对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实践,实现课程体系的模块化重构、课程内容的多样性整合、课程顺序的合理性调整,为交通运输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的改革和教学实践提供有借鉴意义的参考模式。
1 课程体系现状及问题分析
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前身是1982年创办的“交通运输管理”和1984年创办的“汽车运用工程”两个原交通部重点本科专业,1997年合并为交通运输专业。2008年被评为重庆市特色专业建设点,2009年建成“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国家级精品课程,2010年被批准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1年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第二批试点专业,2012年、2013年先后获批重庆市、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该专业所依托的“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是重庆市重点学科,历史悠久,行业特色鲜明,在道路运输规划、运输节能与污染控制、交通运输安全、载运工具运用、物流工程等领域优势突出,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交通运输工程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山地城市交通畅通与安全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为专业建设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办学30年来,交通运输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始终保持了道路运输的特色与优势。近年来,为适应交通运输行业综合化、信息化、网络化、集约化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不断调整培养方案,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与专业能力,专业内涵向现代物流、综合运输、城市轨道交通等方向延伸和拓展。
交通运输专业具有显著的工程特点,实践性强,与运输生产活动的联系十分紧密,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上强调专业技能、动手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交通运输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以及运输企业管理体制的变革,对交通运输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为强调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多年来,按照学校统一要求,执行的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个部分组成,除课内实践外,另配有实践环节,包括各类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从学分分布来看,公共基础课占44.17%,专业基础课占30.83%,专业课占8.33%,实践环节占16.67%。这样的课程体系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强调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契合度较低,学生实践锻炼的机会明显偏少,而且公共基础课所占比例偏高、专业类课程设置方面也有不合理之处,见表1。
表1 课程体系中各部分学分所占比重
课程 学 学分 比
类型 时 理论 实践 例
公共 必修 1128 63.75 6.75 39.17%
基础 选修 144 9 0 5%
专业 必修 576 33.75 2.25 20%
基础 选修 312 15.5 4 10.83%
专 必修 64 4 0 2.22%
业 选修 176 9 2 6.11%
实践环节 必修 480 0 30 16.67%
合计 2880 135 45 100%
通过对先前课程体系的分析和研究以及对其体系下培养的工程师或毕业生的实况、社会用人单位的调查,发现毕业生不能很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也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主要表现为: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力不强,工程素养不高,与社会实际需要脱节等。进一步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尚存在很多的不合理之处,在此基础上,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并结合专业自身特点,需要对课程体系进行全面的改革和重构。
2 课程体系改革思路及内容
“卓越计划”的提出首先是对教育教学理念的变革,每门课程的知识内容体系要体现计划的要求,围绕创新能力培养的主线,树立工程教育服务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观念[1]。深度研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提出背景、指导思想、主要目标,确定交通运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知识体系、实践体系,基于当前的课程体系,提出改革的具体内容。从学生应当具备的科学、工程和人文三个方面的综合素质切入,紧跟就业市场和升学需求,在知识、能力、人格方面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构。课程体系改革中重视层次间、平台间、课程群间的衔接性、关联性和逻辑性,每部分有各自的教学目标,有着对“工程素养”共同目标的贡献度。
2.1 结构上实现分层次构建,形式上采用模块化 编排
模块化课程体系是一种能较好协调和满足卓越工程师培养课程体系价值取向的课程体系结构,模块的数量和大小没有约定俗成,尤其适用于有多个目标、多项功能要求的复杂课程体系构建[2]。在课程整合和教学内容调整中,突破原有课程体系的限制,以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贡献度为依据,形成基于平台和课程群的18门核心课程。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打破传统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形式,以工程素养培养为主线,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通用标准》、EC2000国际专业认证标准为参照,整合教学内容,整体优化课程设置,形成层次性、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具体包括“3个层次”、“6个平台”、“4个课程模块”,实现工程实践环节占比超过35%。3个层次为基础课程、专业支柱课程、专业课程层次,层次间强调递进契合关系;6个平台为科学与工程课程、人文素质课程、外语课程、运输基础课程、经管基础课程、物流工程课程平台,平台间优化结构,增强交叉知识传递;4个课程模块为汽车运用、运输工程、物流工程、交通信息模块,模块间搭建专业知识框架,形成综合适用效果,目的是突出道路运输特色,适应现代运输行业人才需求,培养学生宽广深入的交通运输专业理论与技能。汽车运用课程模块强调汽车原理及检测、维修等车辆技术管理知识和能力,针对运输低碳环保发展趋势,开设“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国家精品课程)、“交通运输环境污染与噪声”;运输工程课程模块与国际物流发展趋势接轨,从客货运输角度掌握道路运输的理论和能力,适应城市综合交通的发展趋势,将公交、轨道交通、出租、汽车租赁等纳入到城市公共交通的教学内容中来,开设“现代综合运输系统”、“公共运输服务与营运规划”;物流工程课程模块突出物流理念的更新和物流工程的发展,开设“物流运作管理”、“现代物流工程”等课程;交通信息课程模块注重培养与交通运输工程相关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知识和能力,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行业中的应用,开设“交通运输管理信息系统”、“交通物联网”等课程,见图1。
2.2 内容上形成系统性整合,总体上体现区域性 特色
在课程内容调整上,加大整合力度。为了突出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保证英语学习四年连续递进,将大学英语基础课程缩减为1年,二年级开设“英语听说”和“跨文化交流”课程,培养学生英语口语交流能力,开阔国际视野;三年级开设“智能交通工程”双语课程,四年级开设“交通运输科技英语”课程,强化学生科技英语翻译应用能力。在专业课程教学、学术讲座、科技创新活动、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中,融入英语外文文献查询、翻译和交流等能力的培养,引进国际知名大学原版教材和课程资源,强化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实现课程内容和教材选用上的国际化。为了加强课程改革,将核心课程重新调整整合:适应新形势下综合运输系统的发展趋势,将原有的“交通运输工程学”、“运输组织学”、“交通项目评估与管理”、“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管理”、“运输政策与法规”的部分内容整合为“现代综合运输系统”课程;为了突出管理过程中个人和群体的行为特征,在“管理学”的课程中增加组织行为学的内容,并融入居民的出行行为分析,开设“管理与组织行为”;考虑学生在深造方面对应的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硕士专业的培养要求,开设“交通工程学”、“汽车运用工程”等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
为了强化实践创新,实践融入课程教学,原有的课程设计、实验、实习等对应到四个课程群,并在课程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实现穿插授课。增加实验室开放项目,增加学生企业实践教学比重,开设创新能力拓展项目,由学生根据“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追求实效”的原则自行安排。包括:各类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学科与专业竞赛、到企事业单位做实习生、当公益活动自愿者、专题社会调查、校外(含国外)高校知识进修等等。从学生实践能力、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全面加强工程实践锻炼,形成“3+1”的人才培养形式,高度契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目标要求。
为了体现区域性特色,在课程教学内容中,增大以重庆为代表的山地城市、西部地区的相关案例,力求增加课程的实用性,保持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融会贯通。如“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以重庆市新能源汽车产业依托的恒通客车、长安汽车等大型汽车制造商生产实践活动为例,采用现场观摩、企业教师专题授课、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实际应用案例分析等方式,增强学生工程素养的提升;“公共运输服务与营运规划”将当前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运输服务均等化、多模式运输体系构建及协调合作等内容融入到教学中,并将重庆市快速公交系统的规划、运营服务、效益评估、退出市场的整个过程展示给学生,力求阐释运输方式的适应性及公共运输服务的独特性等问题。
3 培养模式创新助力工程素养提升
3.1 校内培养强调学生参与
对于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关系密切、工程知识密集的课程,应以课程涉及到的工程案例为教学背景,或结合工厂实际讲授,或在企业培训期间对相关课程的内容进行强化[3]。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偏重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在整个培养过程中需要突出这两个方面。校内培养主要是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善创新”的总体要求,优化设置教学课程体系,采用知识、案例、实践、考核传递链完成培养方案的落实。课堂教学改变传统以讲授为主的手段,以案例教学、互动教学、启发式教学、问题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方式,将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热情激发起来,通过师生的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主动创新、要求创新的意识。如“现代综合运输系统”及时地补充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和学科的发展趋势,站在全球视野搜集工程案例,采用案例教学、问题式教学对国际性问题开展研讨;“汽车构造与原理”将“汽车构造”与“汽车原理”两门课程内容整合,加强车辆结构及其运用检测方面的问题分析和探究,以启发式、问题式教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实验教学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多渠道、多方式演示设备、软件的功能原理和操作流程,以引导、讨论、自主的方式为主,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机会,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如“运输组织学”采用集中演示、分组实验、分项指导的模式,促进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课程考核方面,逐步将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的比重对调过来,在学生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增加随机性考核环节,并以大作业的形式优化考试成绩结构,使得期末考试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例低于40%,变注重考核结果为注重考核学习的过程,以更加真实地反映教学效果和学生习得。
3.2 校外培养加强联合指导
校外培养以工程实践为主,开设36周合计一年的各类工程实践项目,其中重庆市各类企业结合自身经营范围合计提供18周的实践项目训练,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依托国内大型道路运输企业新国线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完成。校外实训针对校内理论课程展开,对应设置机电工程、专业认知、汽车运用工程、运输设施设备、道路客货运输组织、交通枢纽与场站、物流系统等内容,覆盖交通运输专业的主体专业知识领域和技能要求。为了避免工程教育改革中出现的因重视实践,而大幅减少理论的极端现象[4],学校与合作企业联合成立工程实践指导小组,共同制定实践项目教学目标及内容,结合具体实践项目开设理论课时,实行双导师制,工作计划细化到以“天”为单元的学习安排。校外培养阶段,通过在企业的生活、学习、实践等过程,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应急能力、沟通能力等。
4 结束语
作为以道路运输为特色的交通运输国家特色专业,特别是依托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分层次模块化课程体系是一种先试先行的探索。经过课程体系的优化,内容整合的课程比例达25%,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比例达43%,实践环节学分共增加3个,课程设计全部融入到校外综合实训中,使得学生校外实习时长达到36周。新课程体系以明晰的层次结构和多元的模块内容,凭借紧密的知识链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强化实践、培养能力的全新格局,不仅改革了课程结构,而且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大幅整合,吸取了国内外先进教学改革理念,强调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创造了良好的平台,同时引导教师转化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增加师生互动,达到教学相长、内涵提升的目的。新的课程体系属于创新式的搭建,还需要经过更多的时间检验和实践验证,今后需要进行不断地更新和完善,以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
参考文献
[1]薛铜龙,王小林,巩琦.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3,(3):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