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7 13:15:0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描写教育学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写意性是中国画凸显的美学主张,中国写意画多画在生宣上,纵笔挥洒,墨彩飞扬,较工笔画更能体现所描绘景物的神韵,也更能直接抒发作者的感情,写意画主张神似。东晋画家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迁想妙得。唐王维诗、画俱佳,后人称他的画为“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宋人尚意,其绘画富有诗情画意和文人情趣,元夏文彦《图画宝鉴》卷三:“仲仁以墨晕作梅,如花影然,别成一家,所谓写意者也。”写意是中国绘画精神之所在,写意与写实相对,是通过简练放纵的用笔着重表现对象的意韵神态的一种画法。写意不求工细形似,只求以精练之笔勾勒景物的神态。写意是抒写胸中逸气,抒发作者的情趣,写意之法,亦是写心之法。写意素描教学要弘扬写意精神,体现中国的人文关怀和对自由的追求,笔者在写意素描教学中尝试从以下四点加强对写意精神的理解与表现。
一、强调用意第一
夫写意者,无意而写何为?写意的实质就是自由表现,抒写心意。观山人、黄宾虹、扬州八怪、石涛等写意大师的作品,其笔断意连,意断神连,无不体现大师们在用心写意,“心即是法”“意即是得”。素描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言心声,书心画,抓住心灵的感悟,表现作品的“精、气、神、情、意”。有感而发,才能创造出有情感的作品。素描教学中,不能为了素描而素描,而是通过心灵的感悟让学生得到修养的提升和人格的升华。
二、凸显人文内涵
绘画要注重文以载道。素描教学不单是技巧的教学,更是在教学中融入文化内涵,促进学生的认知,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写意是中国传统审美精神,写意素描是建立在主客体关系之上,托物言志,创造心中意象。一方面艺术创造的过程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流露,需要艺术家将眼前之竹物化为手中之竹,其物态化过程离不开画家的文化修养和独特的审美体验,文化修养深厚的艺术家才能创造出震撼人心的作品。教学中让学生反复体悟艺术家的创作经验与审美思想,把自己想象成艺术家,体验艺术家的所想所思,领悟作品蕴含的意蕴哲理。另一方面在写意素描教学中,加强对表现题材、内容的文化挖掘,通过反复推敲、取舍、升华,增强作品的人文内涵,有助于学生由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
三、追求个性品质
艺术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各民族的审美观念也不尽相同,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正是有不同的艺术审美观,才产生了多元的文化艺术。艺术之间相互融合渗透,艺术观念也在不断碰撞,在渗透与碰撞中不断发展演变。我们在学习汲取其他艺术的同时一定要保持自身的特色,如果丢了写意的精神,中国绘画艺术将黯然失色。因此,在写意素描教学中,强调学生个性的发挥,重视对写意精神的理解与表现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摒弃循规蹈矩的思维方式,力求画面生动有韵味。可以尝试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甚至表现夸张的、梦境的、荒诞的形象,来开阔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更加关注内心的情感。此外,让学生通过想象、联想,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四、表现笔情墨趣
写意素描不同于写实素描,两者在内容、形式上有着本质的区别。写实素描侧重造型的具象逼真,强调比例、结构、透视、质感等造型要素,是再现自然的一种表现形式。写意素描侧重表现,强调画者内心主观情感的表达,其表现手法多样,能体现作品的笔情墨趣。以线形写意素描为例,以粗细不同,刚柔相间、曲直有别、疏密相对、虚实相衬的线条来刻画形象,抓住对象的形神、动势等,会塑造出更生动的形象来。中国书法艺术就是线的艺术,书法的笔意通过富有张力的线条得以显现,同时也蕴含了书法家的修养和秉性。在线形素描中加强线的表现,融入书法的艺术审美,能够丰富写意素描的表现形式,提升作品的审美意蕴。在写意素描教学中,找到中国文化的写意精神,在技术意识和精神意识上,更加侧重精神意识的熏陶。拓宽学生视野,从哲学、宗教、美学中吸收营养,体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不仅注重个性心理和情感的表达,又能具备一定的文化内涵,形成独特的审美意识。写意素描教学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处于附属地位的渭南方言研究
渭南地处陕西关中东部,对关中方言或陕西方言的研究,不可能跳过渭南方言。涉及渭南方言的关中方言或陕西方言研究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一是语音,二是词汇,三是方言分区,四是语法。语音方面,最早可追溯到白涤洲的《关中方音调查报告》,它是20世纪早期调查研究关中方言的权威著作。白涤洲调查了关中42个县50个点的方言,其中包括渭南、华阴、华县等地方言,为研究关中方言的演变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但是《报告》只调查了语音概况,没有词汇、语法的调查内容。继白涤洲之后,值得一提的是杨春霖、薛生民、张富昕的《陕西方音概况》,于1960年由陕西省教育厅内部铅印出版,《概况》反映了陕西全省各县方言语音特点,为当时人们学习普通话提供了依据。时期,语言研究出现了中断,上世纪80年代以后,陆续出现了一些有影响的文章,如孙立新的《关中方言说略》(《方言》1997年第2期),全面描写了关中方言语音、词汇、语法的共同特征。张维佳《关中方言鼻尾韵的演化模式》(《语言研究》,2001年第4期)指出,关中方言鼻尾韵演化模式有合流、弱化、分流三种。演变出鼻音型、元音鼻化音型、元音型等类型。邢向东《关中方言例外上声字探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一文涉及合阳、韩城方言。
词汇方面,着眼于考据,或者考证本字,如任克《关中方言词语考释》(西安地图出版社,1995年)、孙立新《关中方言本字考》(陕西日报,1998年5月12日)。或者考证词语的历史来源,以孙立新《陕西方言纵横谈》(华夏文化出版社,2001年)为代表。或者为词汇专题研究,如孙立新的《元杂剧中的陕西方言词语》(《当代戏剧》,1998年第6期)、《关中方言的特征词》(《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或者考证词语的音义等,通过古今联系,从而使读者更准确、更深入地了解词义,同时也可以纠正对某些词的误释。例如杨春霖《关中方言词语考》(《陕西日报》,1984年12月至1985年元月)、郭芹纳《关中方言词语考释》(《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刘百顺《关中方言词语考》(《西北大学学报》,1994年第04期)、佐藤孝、杨春霖《关中方言漫议》(《西北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朱正义《关中方言古词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以上论著中都有关于渭南方言的内容,尤其是《关中方言古词语论稿》。《论稿》考释了见于古代文献而又仍然通行于现代关中方言的200余条语词的词义、读音、用法等,因为朱正义先生是渭南地区华县人,因此这些词语多是华县、渭南的乡村土语,读音则全依渭南话的语音。
方言分区也是方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杨春霖《陕西方言内部分区概说》(《西北大学学报》,1986年第4期)把陕西方言分为陕北晋语、关中方言、陕南方言。关中方言根据前后鼻韵尾相混的程度分为“东府话”和“西府话”,东府话即渭南地区方言。邢向东《陕西省的关中方言》(《方言》,2007年第4期)指出,韩城、大荔、合阳属于中原官话的汾河片解州小片,渭南、蒲城、白水、华阴、华县、澄城、富平、潼关属关中片。
语法方面,很少有人问津,值得一提的是张展华《略说关中方言形容词》(《人文杂志》,1980年第04期)和孙立新《关中方言代词研究》(三秦出版社,2010年),前者介绍了关中方言形式多样、别具韵味的形容词。后者注意进行对比研究,注意有关代词语音历史层次的研究,注意代词合音、减音等音变现象的研究;既注重共性的东西,又注意个性的东西,是区域性方言代词研究做得最好的。[1]3
综上所述,渭南方言研究处于附属地位,零碎、不成系统,而且呈现不平衡性,给予语音、词汇关注多,语法方面关注少。
独立的渭南方言研究
独立的渭南方言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主要研究成果有:第一,进一步对渭南各县点方言进行细致的调查和描写,编写渭南各县点方言志。1982年6月,在国务院的指示下,陕西省第一轮地方志编写工作展开,方言志也列入编写规划当中。经过各位专家的努力, 陆续出版了渭南、白水、潼关、澄城、韩城、华县、蒲城、华阴等县市方言志[2]37。1995年,第二轮陕西省各地地方志编纂开始,新方言志的编写工作得到了各县市的支持。截至目前为止,渭南地区共正式出版方言志9部。除了各县市之外,地方院校也比较注重地方方言的编写,2006年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刘静教授主编的《陕西关中东府五县市方言志》,包括潼关、富平、蒲城、铜川、渭南五县市。方言志的编写,为渭南方言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第二,从宏观入手描写各县点的方言概貌。近年来,许多博士及硕士参与到渭南方言的研究队伍中,他们以独特的专业性和崭新的理论视角研究渭南方言,出现了许多新成果,代表作有白静华的《大荔方言研究》(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马毛朋的《陕西渭南方言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李斐的《陕西潼关方言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李虹的《富平方言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郑宏的《陕西蒲城方言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田晓荣的《临渭方言调查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蔡文婷的《合阳方言调查研究》(中华书局出版社,2010年),这些论著对各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系统进行了客观的分析,总结出各方言的特点,客观地记录了渭南各方言点的共时状态,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生动的语言资料。
第三,从微观入手,描写某一方言点的某一方面特点或个别用法。按照研究内容又可分为三个方面:语音方面,王蕾的《大荔方言语音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卜晓梅的《澄城方言语音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于永敏的《韩城方言语音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8)分别描写了大荔方言、澄城方言、韩城方言的语音系统,并对其做共时及历时两个层面的研究,力争做好一个单点方言语音的系统研究。另外,还发表了一系列较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如孙立新的《陕西澄城方言心母逢洪音读作[t]声母》(《中国语文》,1994年第05期)与《蒲城(兴镇)方言见知章组声母的读音》(《方言》,1992年第3期)、茹钢的《韩城话的语音特点》(《西北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邢向东《合阳方言音系与文白异读》(《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卜晓梅《陕西澄城方言的文白异读》(《咸阳师院学报》,2010年第5期)、郭珍珍《华县(下庙镇)方言音系》(《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03期)等。词汇方面,专注于比较有特色的词汇现象,代表作有杨雅丽《〈渭南地区民间文学集成〉方言词语考》(《唐都学刊》,1996年第2期)、田晓荣的《渭南方言词寻源》(《渭南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与《渭南方言中的四字格俗语》(《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孙立新《韩城方言同音字汇》(《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等。语法方面,注意分析渭南话的特殊语法现象[3]103。如杜永道《渭南话“把”字句的几种特殊现象》(《中国语文》,1989年第2期)与《华县话反复问句的几种特殊形式》(《中国语文》,1990年第3期)、黄珊《韩城方言重叠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田晓荣《渭南方言词的形态变化》(《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卜晓梅《从渭南方言看“敢”字的虚化过程》(《现代语文》,2007年第30期)与《〈李十三十大本中〉“才”的用法分析》(《现代语文》,2010年第19期)、刘晓燕《陕西韩城方言词汇形象性特点浅探》(《现代语文》,2010年第9期)、焦姣《浅谈陕西华阴方言表达程度之高的手段》(《现代语文》,2010年第11期)等。
渭南方言文化研究
方言是文化的活化石,把方言与文化结合起来,既开拓了方言的研究方向,也提升了渭南方言研究的高度。目前,从文化角度研究渭南方言的论著并不多,仅陈玉芳《从白水方言婚俗词看古今婚俗文化》(《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和曹旺儒《渭南方言及其地域文化的社会语言学解读》(《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两篇,为了解渭南的社会文化和风土人情提供了依据。
在渭南方言文化研究方面,地方政府和院校也作出了不懈的努力。《渭南日报》开设了“话说渭南”专栏,它以“追溯历史渊源、体验风俗民情、呈现自然景观、介绍人文古迹”为宗旨,刊发了一批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方言文化稿件,如《故乡的土语》、《源远流长的渭南方言》、《洛河神龟的传说》等文,使读者徜徉在渭南悠久的历史、灿若星汉的文化之中,领略渭声渭韵,感悟渭风渭情。网络也发挥了它的巨大优势,为渭南方言文化的传播添砖加瓦,渭南新闻网、东府论坛网、陕西民俗风情网都设有渭南方言民俗介绍。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渭南市政府将华阴老腔、华县皮影戏、司马迁民间祭祀等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文化的传播,渭南方言民俗研究将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作为东府的高等学府渭南师范学院成立了秦东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渭南方言民俗研究是其重要的研究方向。这两年,基地积极申报陕西教育厅、省社科等项目,研究独具特色的皮影、老腔、碗碗腔语言。
渭南方言研究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有影响的大作、大家很少,而且没有形成气候。在陕西方言研究中,商县方言有张成材,神木方言有邢向东,户县方言有孙立新,西安方言有王军虎,清涧方言有刘勋宁,吴堡方言有薛生民,宝鸡方言有郭沈青,渭南方言没有与之相当的大家,也就没有大作。第二,只关注渭南方言共时平面上的静态描写,忽视音变发展的动态分析。在研究方言演变方面,也只是将现代方言语音与切韵音系作以比较,旨在找出方言古今对应规律。至于如何通过对各县点方言之间细微差别的观察来分析渭南方言演变过程、规律和方向等方面的研究,还相当薄弱。第三,对渭南方言的区域性研究不够,单点的方言研究也不够全面,例如白水方言的研究还是空白。第四,目前尚未见到从语言民俗角度研究渭南方言的成果。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既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也是民俗传承的工具,“各地区的民俗事象,也都是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所以它始终离不开语言,而所指的语言现象本身也是民俗事象则尤其表现在方言上。某一地区操某种方言也即是某一方言范围,它本身就体现了这一地区的民俗特点,正因为方言来自文化底层,其民俗文化底蕴既纷繁又丰富”,所以在研究方言时,不能不涉及民俗。
参考文献:
【关键词】
习作仿写依据
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循序渐进的主要原则,那么初中习作练习的"序"到底是什么?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千个语文教师,就会有一千个习作练习的"序".选用"三部曲"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展开习作联系,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符,也展现出了新课标、新教材的目标和要求。
一、初步练习仿写"三部曲"
对于刚结束小升初的学生来说,刚刚迈入初中的课堂,对于他们来说最不好过度的就是习作。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曾说过: "教材只是个例子。"所以,老师要牢牢把握教学内容,以此为例,对学生开展"三步走"的仿写练习。
第一步,以课文为依据,进行仿写。在对朱自清的《背影》进行授课后,我就给学生布置了一道类似课题的作文题目:《
的背影》。要求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中选一个填在横线上,然后再写。因为学生们在课堂上对《背影》这篇课文进行学习时,他们对文章的特点已经有了正确的掌握和理解。文章采用倒叙的手法,又详细描述了父亲爬月台时的"背影",抒发了作者的感情,表达了他对父亲深深的怀念之情。
第二步,以学生的经典作文为例,进行仿写。教师可以运用作文课上及日常课堂上学生写出的好文章来进行举例,让同学们进行摹写。也可以利用黑板报或者学习专栏等平台将学生的优秀文章进行公示展览,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及品味欣赏优秀文章的机会。然后可以布置与优秀文章相类似的文题,以供学生们展开习作练习。
第三步,拓宽视野,开拓练习。教师对学生在进行了两次习作练习后,学生们就会积累下一定的基础,就可以开始更深层次的开拓练习了。要求学生们用自己第二次的文题,唯独要把"背影"进行更换,表达方式、叙述方式、真情实感依然一致。最后学生们果然写出了一些好题目:《妈妈的手》《老师的眼睛》等等。
如此便是记叙文的初步练习,跟着学习方案的进一步深入,说明文、议论文的初步练习也能够继续选用"仿写三部曲"的方式展开练习。
二、文体练习"三部曲"
由于学生年级的提高,所以要让他们对三大文体的写法有一个深层次的掌握。这时就需要对学生展开"一题三文体"的练习。以题目《我们的学校》为例。
第一步,让学生从写记叙文起步。在大家写文章梗概时,教师可以给出恰当指点:记叙文便是以写人叙事为主。学生便描写出了同学们相互赶超比拼,彼此关心,团结合作的事迹,有的描写了老师爱护学生,育人不倦的故事。有的则利用散文手法,以景抒情,刻画出其中的亮点。
第二步,让学生继续延用《我们的学校》为题目,()但是要写说明文。选用空间顺序的架构方法写,逻辑明了,主次分明牢牢把握学校建筑群"四世同堂"的特色和校园每个不同时期办学的状况。
第三步,在前两步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们展开议论文写作手法练习。这就是一个难点,我先让学生们对《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进行快速阅读,并且给出提示:角度及目的的差异性,就会带来不一样的效果和结论。要求学生们考虑议论文的重要因素,如此,议论文的着手点也就不难找出来了,同时也给后面描写论证、结论给出了许多铺垫。
三、材料作文"三部曲"
随着教育的发展与改革,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也逐渐出现在学生与教师的视线中来,也慢慢的兴盛起来,它们的联系方法同样适合运用"三部曲".尤其是对学生展开的材料作文的练习,更符合用同一个材料最少能够提取出三个主题。
用下面这则材料举例说明:
众所周知,鄱阳湖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她美丽婀娜,清澈透亮。她的身姿,她的神奇,以及那汤鲜味美肉嫩的淡水鱼早已闻名遐迩,迎来四方宾客的青睐。可是最近,湖边的塑料袋等废弃物到处都是,水质的大量污染,严重导致鱼产量明显减少……
向上述这则材料,能够描绘的角度非常多,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最主要的三个角度来展开练习。
第一步,从材料中概括出"人人动手,保护母亲湖"的核心,并用记叙文的描写方法展开练习。为了母亲湖的清莹秀雅,详细叙述保护母亲湖的人和事。可以通过对拯救母亲湖行动中涌现出来的感人先进个人事迹的具体叙述,及母亲湖的清雅秀丽景色的描绘,颂扬湖边居民创建美丽家园而甘于贡献的大无畏的气魄,以及传颂党的好方针。
一、科举文化研究
科举文献的整理与科举文化的研究是会议讨论的重心。武汉大学陈文新教授介绍了其主持的大型出版项目“历代科举文献整理与研究丛刊”的编纂和出版情况,引起与会者的强烈关注。“历代科举文献整理与研究丛刊”的内容重点包括两个方面:反映科举制度沿革、影响及历代登科情形的文献;与历代考试文体相关的教材、试卷、程文及论著。第一批将要出版的书目包括《历代制举史料汇编》、《历代律赋校注》、《唐代试策试律校注》、《八股文总论八种》、《七史选举志校注》、《四书大全校注》、《游戏八股文集成》、《明代科举与文学编年》、《明代状元史料汇编》、《钦定四书文校注》、《翰林掌故五种》、《贡举志五种》《正、续编》、《钦定学政全书》、《科举史料汇编》、《梁章钜科举文献二种校注》、《二十世纪科举研究论文选编》等17种,共计约3000余万言,预计2009年上半年开始出版。陈教授将《历代科举文献整理与研究丛刊总序》作为会议论文提交,他在发言中对这一重大文化工程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他认为,整理出版历代科举文献。“一方面是为了传承文化,让这份丰厚的遗产充分发挥塑造民族精神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古为今用,让它成为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智力资源”。参与“历代科举文献整理与研究丛刊”编纂工作的有关学者罗积勇教授(武汉大学)、王同舟博士(中南民族大学)、王炜博士(华中师范大学)、余来明博士(武汉大学)等也分别在发言中陈述了相关文献整理工作情况和科举文化研究的新发现。
科举文化研究不乏热点,如中国社科院文学所胡小伟研究员的论文《关公:明清科举神》首次指出,三国时代的历史人物关公在晚明和清代曾被奉为科举考试神。南京大学周群教授的论文《与明代科举》认为永乐十三年编成的《四书大全》“章一代教学之功,启百世儒林之绪”,对明代科举、教育等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科举与文学的关系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中国艺术研究院赵伯陶先生的论文《明清八股取士与文学及士人心态》以“难以化解的矛盾”来总结士人对八股文的复杂心态:相信命数,却又不甘心听天由命,总希望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去突破命运的羁绊,实现理想。南京师范大学陈书录教授的论文《崇祯辛未进士科与吴伟业的负恩愧悔心态及其雅俗文学创作》认为明崇祯辛未进士科造成了吴伟业的报恩、负恩及愧悔的心态,并可见于其传奇与杂剧创作的实践。台湾嘉义大学徐志平教授的论文《科举考试对明遗民杜濬及其诗之影响》则以明末清初诗人杜濬为个案,分析了科举对身处明清易代之际的诗人杜漕及其诗作、诗风及诗论的影响。厦门大学刘海峰教授《科举文学与“科举学”》界定了科举文学的范围,即以科举考试为目的的文章和以科举为题材的文艺作品。扬州大学黄强教授的《(游艺塾文规)正续编的文学理论价值》、哈尔滨师范大学关四平教授的《唐代科举题材小说文化意蕴探微》、浙江工业大学万晴川教授的《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与科举制度》、中央民族大学曹立波教授的《明代科举对徐霞客游记成就的影响》、江西师范大学李舜臣副教授的《博学鸿儒科与康熙诗坛》等成果也对相关热点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二、明代文学研究转贴于
关于明清小说戏曲研究方面的成果相当丰富。香港中文大学周建渝教授的论文《解构批评:论(三国志通俗演义>文本意义之不确定性》以解构批评的视野来解读小说中的曹操、刘备、魏延等人物,发现“奸雄”、“仁义”、“天生有反骨”等固有结论并不具有确定性。中央民族大学傅承洲教授的论文《天许斋小考》通过相关文献证实,晚明时期著名书坊天许斋斋主就是冯梦龙。浙江大学周明初教授的论文《如何正确理解“世代累积型集体创作说”》探讨纪德君教授关于徐朔方先生“世代累积型集体创作说”的学术质疑,认为徐先生更重视考察这个漫长的动态的累积过程本身,而纪教授更关注这个动态过程的最后定点,两者结合才能有更全面更科学的认识。程国赋教授的论文《论明代书坊对通俗小说体制发展的贡献》指出,明代书坊及书坊主促进了演义体小说的演进和定型,加快了演义体小说通俗化的进程。武汉大学吴光正教授的《的宗教描写与作者的艺术构思》认为《金瓶梅》中的宗教描写是作者的精心设计,是作家用来表达创作意图的重要手段,借此可以对作品更好地进行还原解读。此外,台湾彰化师范大学许丽芳教授的《章回小说叙事之内在展现:以百回本及百二十回本(水浒传)的韵文运用为中心之考察》、东南大学徐子方教授的《朱权及其“二谱”》、北京外国语大学罗小东教授的《论“三言”“二拍”的时间操作艺术》、台湾中正大学毛文芳教授的《黄向坚“万里寻亲”纪程与图绘探析》、湖北大学宋克夫教授的《的正视与人生的警戒》、暨南大学王进驹教授的《论明代戏曲创作的“自况”现象》、上海财经大学许建平教授的《与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江苏教育学院冯保善教授的《论凌潆初的传奇》、北京外国语大学魏崇新教授的《的欲望叙述》、香港岭南大学刘燕萍副教授的《遗憾、补偿与恶势力》、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周艳博士的《欲望与诗:明代中篇传奇的题诗唱和与性别表现》等著也多有新见。
2.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
2.1教育理念对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呼唤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不停。”作文应该是鲜活的生活体验,生活阅历越丰富,作文内容就越充实。《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在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写出富有真情实感,具有真实体验的作文逐渐成为当前作文教学改革的方向。从新课程改革以及教育学家的言论和规范中可见,作文生活化、学习生活化、教学生活化已经成为了时代的迫切呼唤。2.2素质教育对作文教学生活化的要求素质教育是现实教育的必然升华,它要求的教育内容不仅仅是文化,更要有品质、有修养、有内涵。而作文教学,严格的讲它不应属于文化课程范畴,而是属于应用性课程,行文没有规则,作者可天马行空,文章没有最好,只有不断的出新和升华。作文的特点与素质教育的概念十分吻合,因此说,素质教育对作文教学生活化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3人才选择对作文教学生活化的要求
“作文是一种生活活动,是同日常生活相连的活动,是同人的成长相连的活动是同劳动、认识、思维相连的活动,是一种儿童自身文化的创造活动”。在现代社会,能够应生活之需,切生活之用而写作,既是一种必备的语文素养,也是一种必备的生活能力。作文即是一种文学修养,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也是成长之需,记载历史的足迹过程,更是思想之源,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表达。同时,写作做为一种生活工具,它无时无刻不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发挥作用,学习时学生要做学习计划、毕业后要做一次毕业感言,应聘时要做一份申请报告,参加工作中的业务策划、工作总结,生活中一条求购信息,以及恋爱中的鸿燕传书等,这些都要求人们具备较强的写作能力,也可以说写作能力是现代人应具备的一个基本素质。而写生教学正是应社会人才观的需求,通过生活化的作文教学方式教会学生在写作时联系生活,在生活中练习写作,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3.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几种实用方法
3.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作文的理论知识很多,有各种各样的文体,包括公文、应用文、议论文等等,而各种文体的行文格式又各有不同,理论知识可以让学生了解各种文体的写作要求和规范,但如果缺乏了应用则成了纸上谈兵,毫于用处。在教学中,让学生应用好各种文体,只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利用好学生的课余时间,每堂作文课后,都要布置一道家庭作业题,可以是对家庭收支情况进行一次调查,也可以为家庭布置一周的家务计划,也可以帮助某一商品创作一个广告语,以及帮家长写一份申请报告等,这样的写作煅炼对于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会大有帮助,这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所在。
3.2命题与自拟相结合
学生作文,一则可以把生活中的经历、学习中的体会以及对看过或读过的事物进行准确和深刻的感触表述出来,二则是需要完成指定性的写作任务。因为作文不仅仅是认识自己的过程,更是认识外部世界的过程。而据有关专家考证,人往往都是先认识外部世界,之后才能认识自我。用一个简单的例子可以说明这一点,一盏灯可以照亮他周围的空间,却会留下灯下的黑暗。因此,教学生作文,不仅要教会学生用写作去描写生活,还要教会学生用写作来认识自我。命题作文是对外部世界认识的感知,而自拟写作则是完全出之于心,表之于形,可以让学生任意的表达和抒感,因此,自似写作与命题写作都是作文写生教学的生命,缺一不可。
3.3现实与联想相结合
描写现实生活,每个学生都能记出一本流水帐,但作文就是要避免这一点,只有让学生不断的变换角度和思维去描写现实生活,这样的教学才更有意义。因此,作文教学中对现实的描写是基础,而联想则是必备的辅助。因为对现实的描写不能面面俱到,需要作者将生活中很多不连贯的事件组合到一起,才能起到行文流畅,吸引读者的目的,而这就需要联想来巧妙的逻辑和组合。
3.4白文与美文相结合
所谓美育即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审美情趣及感受美和表达美的能力。美育在培养新一代的过程中具有重大意义,它能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辨别真善美丑的能力,净化灵魂,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提高文明修养程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可见,中学语文教学与美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如能在语文教学中贯穿审美教育,不仅可以使语文教学充满情趣,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怎样寓美育于语文教学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呢?
一、在语文教材中挖掘美
中学语文教材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这些作品同其它形式的艺术一样,都体现了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反映了艺术家的思想感情。刘勰说得好:“著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见情”。可见,情是文学作品的核心和主宰,也是语文教学的生命,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就应该把握好作品的情,深刻的挖掘出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学生感受出作品中的真、善、美,加深了对作品的认识,得到了教育。像课文中的感人形象处处可见,如忧国忧民的杜甫、追求真理的屈原;不幸的祥林嫂,可怜的窦娥;虚伪的鲁四老爷、可笑可恨的别里科夫等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对这些形象的分析,引导学生分辨“美”“丑”,受到教育,并自我审视,自我完善。教学中,教师如能紧扣作品的语言,剖析作品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在鉴赏中体验和认识这些艺术形象蕴含的社会意义,激发他们的爱憎情感,对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观念,学会鉴别生活中美丑产生积极的作用。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对正面人物性格的分析中得到美感,也要教会学生在对反面人物或中间人物的分析中享受美。因为“丑与美不但可以互转,对学生进行自然美的教育。而且可以由反衬使美者愈美,丑者愈丑。”
课文中的自然景物描写则更为具体、形象、生动,教学中教师必须再现课文中描写的自然现象和图画,给予学生自然美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有亲临其境之感。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文章中描写自然环境的美去领悟其中的理性内容。
二、在朗读教学中感受美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一种传统方法,它具有很高的语言艺术,是一种声情结合的技巧。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但文学作品是形诸文学的书面语言,当学生受语言文字能力限制时,对课文艺术美的感受要打很大的折扣,而教师通过朗读,可以弥补这个缺陷。富有魅力的范读,凭着声情并茂的节奏、和谐婉转的韵律,可以更好地再现作品的神韵美,使课文内容在声韵美的感受中浸入作者的心田,既泛起学生的求知欲,又激起学生的爱国情。如:在教学诗文时,可以利用它的整齐明快速快的特点,指导学生读出句子的节奏感,使学生得到音乐美的享受;教学散文时,利用它畅达、飘逸的情思,使学生在朗读中产生一种心旷神怡、美不胜收之感受;教学记叙文,利用文章曲折、生动的情节和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在有张有弛的朗读中使课文内容形象地浮现在学生面前。通过朗读,不仅能训练学生说话时发音正确、句逗分明、语气连贯的语言习惯,而且在节奏明快、悦耳和谐的朗读声中,能使他们大脑兴奋、思维活跃,同时也引起心理上的和美的联想,从而陶冶情操。
三、在课文分析中鉴赏美
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收录的文章就蕴含着结构美、语言美、形象美及意境美。教学中,教师就应该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根据教材中不同体裁、不同内容、不同基调创设感情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文章角色和境地,用心去鉴赏课文中无处不在的美,让学生切实得到思想熏陶和美的教育。
1、美的结构。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语言美、形象美、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情感美、创造美的美学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给予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学应针对不同文体确定不同的教学重点。如散文诗歌鉴赏注重优美语言所创造的或深沉或悲愤或激昂或婉伤的情感意境,而议论文、说明文除注重语言的严密性外,也应理解课文严谨的结构:议论文或递进或并列的结构,说明文或逻辑或时间或空间的说明顺序。授课时教师要梳理清楚文章的结构情感脉络,设计好板书,让学生从中感知作者匠心独运的构思,领悟文章美的结构,进而指导写作实践。
2、美的语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它是借助生动、优美、凝练的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人物情感。鉴赏教材美的语言,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方面。新的课程教学标准要求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捕捉语言信息,有自己的领悟。
3、美的形象。文学作品中典型人物形象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评价人物形象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内容。小说、散文、诗歌、戏剧中鲜活的人物比比皆是。无论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都表现出了鲜明的爱憎褒贬倾向,体现了作者的美学理想。美学家朱光潜认为:“丑与美不但可以互转,而且可以由反衬而使美者愈美,丑者愈丑。”施耐庵笔下的正面人物鲁达是值得赞颂的,但反面人物镇关西同样具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鲁达形象正是靠镇关西的反衬,越发显得耀眼,使读者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4、美的意境。语文新教材中编入了许多文质兼美的优秀文章,有史铁生、海伦等对生命的敬仰和感悟,也有李阅微独守心灵那一片天地的“空中楼阁”;有苏轼高歌“大江东去”“明月而长终”的豪迈旷达,也有李清照“独上西楼”“人比黄花瘦”的凄美忧伤。语文教学就是通过美的语言、美的形象的整合,调动审美情趣,让阅读者创造出一种自我的审美意境,进而取得审美教学效果。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审美情趣,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念的同时,还要注意发展学生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
参考文献:
目前大部分高校日语专业的本科生要求用日文撰写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往往安排在第八学期或第七学期。虽然开设了写作或论文写作等课程,但是在缺乏系统、有针对性的指导,以及大量研读日文论文的情况下,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上,本科生的毕业论文都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在语言表达这一形式层面上出现的错误,有一些是语法错误,而更多的是由于不熟悉日文论文的文体特点造成的遣词造句方面的错误。本文将列举一些例子,分析日文论文的文体特点以及论文中不能出现的一些词语和形式。
一、“である”体的文末表现
日文存在简体(“だ/である”体)和敬体(“です·ます”体)。学习日语,一般都是从学习敬体开始的,而且在本科生四年的学习中接触的书面文字也大都是敬体结句。很多学生在写论文时,没有专门学习、训练过敬体和简体的区别使用,不知道简体的句子该如何结句,有的学生甚至不知道论文要求简体结句,而使用敬体(“です·ます”体)结句。使用敬体文体的文章,往往是存在听话者(读者),或者假设存在听话者(读者),而发话者以一种尊敬、礼貌的态度将所要传达的信息、陈述的事件传递给听话者(读者),体现对对方的尊敬和礼貌。最典型的敬体文章是书信。所谓的“敬”,就是在于尊敬听话者或读者,这种尊敬的表达方式实际上来源于日文敬语表达体系中的“丁寧語”。
然而,论文、学习报告是阐述客观事实、表明逻辑推理过程、提出自己观点的专业性学术文章,不同于书信文章,不存在预设的读者对象,无需表示尊敬。因此,论文中不使用“です·ます”体,更无需出现“差し上げる、いただく、申し上げる、おっしゃる、いらっしゃる、まいる、なさる、いたす”等敬语、自谦语。一般日文论文使用简体中的“である”体,而不使用“だ”体,这是由于前者给人更加客观、正式的语感,而后者更倾向于口语等比较随意的场合使用。同时,论文也有异于报刊文章,应使用准确、严谨、简明、平易、庄重的语言,不能使用倒装句、省略句以及名词直接结句等带有强烈主观情感色彩的语言表达形式。[1]关于“である”体的句子,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形容词(一类形容词)谓语句应以形容词终止形结句,不能在形容词(一类形容词)后加“である”。
二、多使用被动句和自发句
在日文的说明文、论文中经常使用被动态和自发态句子。“态”(ヴォイス、態)主要指与动作有关的施事或受事在句中的语法地位变化,以及说话人表述事物时的视点变化等。“态”的表达形态包括主宾格变换、动词词尾的规则性变化等。日语的“态”这一语法范畴主要指主动态、被动态和使役态,但广义的“态”还包括可能态和自发态。此外,有些学者将动词所表现的相互行为、授受关系以及自动词与他动词的对应关系等也看作“态”的一部分。[2]主动态句子是说话人站在动作主体的视点描写事态,而被动态和自发态是说话人站在客观事物的视点描写事态。在论文中,就研究对象而言,站在研究对象的角度来客观地分析说明、解释问题,使用被动态句子会显得非常自然。同样,在论文的论证过程中,经过逻辑推理论证后形成某种结论、观点,使用自发态句子会给人一种客观、自然的感觉。具体例如下:
1.Lakoff&Johnson(1980)、Lakoff(1987、1990、1993)などによって、まず認知现象としての概念メタファーの重要性が指摘され、その深さと広がりが解明されてきた。その要点はメタファーとは単なる言語表現の問題ではなく、我々が世界を理解し認識する際の本質的なやり方なのだということにある。
2.「軽い·重いという概念が物体の重量の領域から動作の遅速というより抽象的な領域へと投影されるメタファーは、日常経験される重いものは動きが鈍いという認識から生じるメトニミーに支えられていると考えられる。[3]
三、多使用双汉字构成的汉语词汇
日语的词汇可以分为和语、汉语、外来语、混种语。而在日文论文中,表达同样一个意思,使用汉语词汇的比率是相当高的。这是因为相对和语词汇来讲,汉语词汇更多地表达“抽象关系”和“人的活动”。另外,从语体来看,当存在一个汉语词和一个和语词表达一个相近的意思时,通常汉语词为书面用词,和语词为日常用词。书面词用于文章或比较正式、公开场合的演讲,论文中的用词属于书面用词。双汉字构成的汉语词汇较单个汉字词汇显得更加郑重,更加书面化。因此,日文论文语言中多使用双汉字构成的汉语词汇。例如,一般口语和文章语中的词汇:私、この節、見る、思う、比べる、述べる、調べる、前に述べた通り、筆者の知る限りでは、よく知られる、たくさん。对应在论文的双汉字汉语词汇分别是:筆者、本節、観察する、考察する/判断する、比較する、言及する、調査する/観測する、前述のとおり、管見では、周知する、多数。
四、论文中不能出现的一些词语和形式
日文论文除了不能使用“です·ます”体之外,其文体还有一些特点,如:不能使用终助词,不能使用缩约形,不能使用拟声拟态词等等。
(一)终助词
日语的“终助词”,是接在句末或句节的末尾,表示疑问、禁止、感叹等各种语气的助词,相当于汉语的语气助词。论文属于科学性说理文章,不存在预设的读者对象,不存在实际对话的交际功能,而且论文要通过具体的数据或者事例来佐证自己的观点,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来分析论证,既不靠“よ”来强调说话人的观点,也无须用“ね”来征求读者的认同和意见,更不能用“わあ”像文学描写一样来叙述论文。因此,日文论文的句子中不能使用体现情态(モダリティ)的“か、かしら、さ、ぞ、ぜ、わ、よ、ね、の、かな”等终助词,例如,一般语言——影響力があるよ、こちらの方が一般的だよね、明らかになったなあと思う,对应的论文语言分别是影響力がある、こちらの方が一般的である、明らかになったと思う。
(二)缩约形
缩约形是指在实际口语中,为发音便利而出现的音的脱落或融合,即形成了比原本的语音形式更简单的语音形式的现象。[4]论文属于书面文章,语言形式要求规范严肃,因此不能使用口语,更不能使用对话中出现的缩约形,应该使用产生缩约形之前的原形。例如,一般语言中常见的缩约形~ちゃう、じゃない、~とく、~てる、~なきゃ、~って,对应的论文语言分别是~てしまう、ではない、~ておく、~ている、~なければ、~という。
(三)拟声拟态词
拟声拟态词是表示事物声音、状态的词,这类词语具有非常强烈的表现力、现场感和主观性,使语言显得通俗、生动、活泼。但是,论文是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其用词不能使用缺乏客观性和严肃性的拟声拟态词。如果一定要表达类似的意思,可以选择其他近义词替换。例如,一般语言ごちゃごちゃになっている、ぺらぺら話している、どんどん進んでいく、だんだん増えている,对应的论文语言分别是混乱している、よどみなく話している/流暢に話している、急速に進んでいく、次第に増えている。
(四)避免过多使用动词、形容词等活用语的“て”形承接前后分句
现代日语中接续助词“て”接在动词、形容词等活用语的连用形后,起到接续的功能,其所连接的前后分句处于对等、并列关系,表示动作、状态、事项的继续或演变推移。然而,动词、形容词等活用语的连用形本身就有中断前句、接续后句的语法功能(活用语连用形的中顿法)。因此,两种形式在中断句子,承前启后两个分句的语法功能上基本是一致的,区别在于用活用语连用形承接前后分句比用接续助词“て”更具有书面语色彩。如果过多使用活用语的“て”形承接前后分句,论文就会丧失书面语色彩;“ず”是日语文言中的否定助动词,“せ”是サ变动词“する”的未然形,在同样表达否定意思时,“~せず(に)”比“~しないで”更带有日文古语色彩。日文论文中应尽量避免使用动词、形容词等活用语的“て”形承接前后分句。例如,一般语言現状を分析して、原因を究明する,使用頻度が高くて、誤差率も高い,動詞の前項に頼らないで、後項で決める,相談しないで、決めた,对应的论文语言分别是現状を分析し、原因を究明する,使用頻度が高く、誤差率も高い,動詞の前項に頼らず(に)、後項で決める,相談せず(に)決めた。
五、结 语
综上所述,日文论文的文体特点包括:使用“である”体结句,多使用被动句和自发句,多使用双汉字构成的汉语词汇,不能使用终助词、缩约形、拟声拟态词,以及避免过多使用动词、形容词等活用语的“て”形承接前后分句,等等。
参考文献:
[1] [日]浜田麻里,平尾得子,由井紀久子.大学生と留学生のための論文ワークブック[M].东京:くろしお出版,1997:2.
高中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学会四项知识。其一,基础知识,即课文涉及的重点作者、语法、修辞和字词句篇等。只有让学生掌握语文的基础知识,才能使学生更好地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和积累知识。其二,主题知识。即通过课文揭示的主题教育学生对人生持有正确的看法,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三,结构知识,即文章的布局谋篇及段落大意等。对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自己划分段落,归纳大意;或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安排文章结构,只要合理即可。其四,文体知识,即文章体裁和文学体裁。一般而言,文章体裁分为: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应用文;文学体裁分为:小说、诗歌、散文和戏剧。教师应指导学生搞清文章体裁和文学体裁的概念,可在实际教学中将文体知识与文本教学相结合,并辅之相关练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二、两种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应让学生提高“两种能力”,即想象力,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高中语文教学应侧重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学生有了想象力就可举一反三。例如,在教学《项链》一课时,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项链》一文的主人公一直以来颇具争议,你们对她的印象如何?预习过的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见解:有的认为,她贪图享受,死要面子,活该;有的认为,她诚实守信,不赖账;还有的认为,她吃苦耐劳,不出卖肉体和灵魂。最后,教师点评:大家都言之有理,非常精彩。的确,针对同一题目,允许具有合理性的不同答案存在,这必然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
2.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认识问题的能力
认识问题的能力,即学生对事物的看法是否正确,树立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否具有意义。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课文揭示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并通过课外知识的引申和印证,使学生对事物的道理或意义有更深刻的认识。值得强调的是,教师应把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巧妙结合。例如,教师让学生以《我的中国梦》为题写作文,仅凭课本知识绝对不够。为了落实“让地球没有污染”“还原小桥流水、草长莺飞的家园”及“让人们恢复传统美德”等方面的内容,就必须巧妙地引进课外知识。
(2)分析问题的能力
分析问题的能力,即通过阅读课文、归纳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作出正确的判断。只有理解,才能分析;只有分析,才有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在长期的语文学习和不断的思考中逐步形成的,它包括:课堂提问、自主学习、寻求帮助和互相讨论等。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不仅需要学生对语文综合知识的掌握,更需要教师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例如:开展演讲赛,举行辩论赛和开展社团活动等),使学生理解“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这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3)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认识问题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根基,具体包括两点:一是通过语文学习,使学生对事物形成正确的认识,并找到自身与社会的结合点;二是通过阅读分析,使学生提高审题、审美的能力,提高辨别文章好坏和人生是非的能力,从而想出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一个重视
【论文关键词】美术学习 兴趣中职学校 对策研究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的提出,兴趣是美术学习的源动力。应将美术教学的特色充分发挥,课程的设置讲授都应该适应学生的现有的知识体系通过适当的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将学生的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并将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转化成一生不变的爱好。
一、构筑教师的独特人格力量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
一般来说,人格是包括性格、气质、世界观、方法论和人生的价值取向等方面。教师独特的人格是一种独特的教育力量,在教学中能发挥独特的功效。教师的人格能影响学生的人格形成,对学生日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日后的心理发展,成绩提高很大程度都受此影响。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当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教师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 一名美术老师拥有高尚人格,他在美术的教学过程中个人魅力悄然散发,学生的人格正处在形成阶段,老师对学生的人格塑造的影响巨大,学生喜欢美术老师,美术老师上的美术课程学生也就自然喜欢,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很快的激发出来。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来激发与保持学生美术学习兴趣
成功的美术教育,不仅取决于学生对美术课是否感兴趣、教师是否拥有高超的教学水平,师生之间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是否成功。教育是教师将浓浓的爱播撒到学生的心灵,没有爱的教育是苍白的。教师是博爱的、无私的、奉献的。对学生来说,声色俱厉的训斥、喋喋不休的敦促,远不如老师慈爱的眼神、正确的引导。老师在满足学生知识需求的同时得到了老师对他们关爱、尊重、认可。学生的人格得到尊重,自身的价值能更好体系,学生在集体中能更好的与大家相处,对集体的归属感更加的强烈、形成一个人人奋发向上的集体氛围。师生间像朋友一样个沟通交流、老师和学生间没有隔阂、老师用爱感化学生产生了很强的亲和力。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自然的孕育于了。美术教学教学活动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传统教学,教师的目标重心是熏陶学生、增强学生美术学习的综合素质、提升美术绘画技能。学生则是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增强美术修养,形成独立的美术鉴赏绘画能力,学好基本功为日后工作打下基础。美术老师必须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形象、变成引导者合作者,教学的组织者。美术教师要与学生共同讨论探索美术问题,启发学生,让他们养成自主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自主性。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能激发与保持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高考英语听力技能的实施,国内学者对高中听力理解的研究有所加强。为真正了解该领域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笔者拟对近20年(1994-2012)中国知网(CNKI)上刊登的有关高中英语听力理解研究论文进行综述,以期为该领域研究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文献检索情况
笔者首先在中国知网上以“高中英语听力”为关键词进行检索,从1994年截至2012年仅有206篇有关高中英语听力研究的论文,其中包含77篇优秀硕士论文,目前还没有就这个主题进行较深入研究的博士论文(见表1)。以此为研究高中英语听力的有效资源,笔者通过统计、归纳和分析概括出过去近20年国内高中英语听力理解研究的特点和趋势(见图1)。
统计结果显示,当前国内有关高中英语听力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所占比例仍然较少。1994-2002前9年刊载文章19篇,占文章总数9%;而2003-2012后10年刊载文章110篇,占文章总数54%;优秀硕士论文77篇,占37%。同时,高中英语听力研究多以非材料性研究为主(178篇,占86%),而实证性研究只有28篇,其中期刊论文3篇,其余皆为优秀硕士论文;实证研究也主要是以问卷调查和访谈及教学经验总结为研究手段。但总体说明高中英语听力领域的研究越来越科学化。尽管趋势有所波动,但总体研究呈稳定的上升趋势。从2002年高考加试听力开始,高中英语听力研究明显增多并呈现出稳定的态势,该研究领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二、近二十年国内高中英语听力理解研究状况
笔者把有关近20年国内高中英语听力研究所收集的资料详细分析并加以分类,从研究内容上主要分为六类(见表2)。统计数据表明,近20年有关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交叉学科关系的研究居多,各约占总数1/4;其次就是影响听力技能因素的研究,占16%;又由于高科技快速发展以及英语技能的重要性,近几年有关听力评估体系的改进和多媒体技术的研究也提上日程。
表2 近20年高中英语听力论文研究内容的分类情况
1.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方法研究
近几年高中英语听力技能日益受重视,教学方法、听力教学模式、教材处理及教学理念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总体而言,任务型英语听力教学模式研究探讨最多,认为有备而听有助于激活已有信息、预知即将听到的信息,因而听力训练提倡听前布置任务、听时丰富任务、听后分析和输出任务[1]。自主学习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自己喜爱的英语听力内容,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以提高听力输出能力[2]。同时,由于听力理解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迅速接受、加工和处理信息并与所听材料互动的复杂心理过程,因而依据“活动教学理念”,运用交互教学和合作学习模式可加强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均衡发展,听者和听力材料间的相互作用[3]。听力教学模式的实践,需要老师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探索,同时还要提高对听力材料或教材的研究。为此,卢冬等指出听力材料选择要以真实性、广泛性、适应性为基本原则;听力与材料之间存在着促进与制约的关系,要根据材料的内容和长度等因素来选择真实语言材料[4]。此外,分层阶段教学法也不失为一种新的听力教学方法改革。
2.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策略研究
近20年国内高中英语听力策略研究主要是借鉴国外学习策略理论,进而探索适合中国学生的听力训练技能和培训方法。“学习策略是个人用以理解、学习或保持新信息的思想或行为”,而听力过程是加工和处理信息的心理认知过程,因而作为较高层次的认知或元认知听力策略探讨最多。元认知意识是指学习者的自我反省和自我调控;学习者一旦具有良好的元认知意识,就能有效地选择学习策略,因而元认知知识的高低是造成学生间听力能力差异的原因,其运用对于学习效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5]。
探索适合中国学生的听力训练技能和方法是学者们关注的教学策略重点。通过自身的教学经验总结,近几年学者们认为比较有益于听力提高的做法是:提高语音素质,强化语音语调知识[6];培养掌握主旨大意,获取关键词具体信息技能;训练听写结合,边听边记技能;强化听力记忆训练,提高识记能力;布置课内外不同听力任务,增加信息输入和词汇量积累能力;培养预测、联想、猜测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6]。该研究大多以实践经验为总结,实证性研究较少,今后应该向材料性实证研究转换。
3.高中英语听力与交叉学科关系研究
随着交叉学科的发展与西方言语理解理论的影响,应用认知心理语言学和语用学等相关理论研究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文章不断增加。从认知和心理语言学角度,倾向于将听力理解看成是一个积极地对信息进行分辨、筛选、储存、预测的过程,因而学者们研究的热点是元认知和图式理论的应用。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元认知理论使个体会自我认识和反思,在听前制定听力计划、听中监控自身策略、听后对听力效果评估[7]。而元认知知识包含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听者运用“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两种信息处理模式交互处理这些知识,把输入信息与听者已有知识结构图式联系起来,进行积极的意义构建和信息解码,因而图式对听力理解起着预测和推理作用[8]。
4.高中英语听力技能影响因素研究
由于听力理解过程本身就是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因而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语言知识因素和非语言知识因素。李文芳指出语言知识主要是指英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难点;而非语言知识指文化背景知识、情感、兴趣、动机等难点[9]。对影响高中英语听力技能的语言知识因素的研究,国内学者主要倾向于认为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发音不准,词汇量缺乏,辨别语法结构能力较弱。王炜、罗玉梅等具体概括了学生主要语言障碍是学生语音基础知识掌握不准确,识别不出连读、弱读、爆破等语音变化;学生语义的判断能力差,只根据自己所熟悉的词义误下结论;还有些学生没有扎实的语法功底与习语的积累,因而听时误解句子的实际意义。
在探究非语言知识因素影响方面,徐雄丽认为主要有文化背景知识障碍、心理障碍、母语干扰障碍和逻辑思维障碍[10]。她认为学生缺乏文化背景知识,听时学生心情高度紧张,因而对听力材料内容一知半解,不知所云;再而,汉语与英语逻辑思维模式的差异,导致英语思维常受母语干扰,因而听完材料只记住一些零碎的词语,而不是主旨大意。因而,徐军宏观地概括出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主要问题是教学设计单调,教学活动和教法形式单一,听力材料选择范围狭窄,缺乏必要的听力训练环境,忽视学习策略的指导,缺少听后任务,听说写环节脱节[11]。上述研究总体来说研究内容相同,重复现象严重,而且多以教学经验为主。
5.高中英语听力测试评估与多媒体教学研究
高考英语听力测试考试改革后,对高中英语听力理解与听力测试关系的研究已提上日程,但文章相对较少。研究较多的是听力题型、解题技巧及听力测试对教学的反拨效应等。朱云翠等对高考英语听力考试类型进行分析,指出高考听力试题模式化;提出浏览试题、听前预测、听中抓住要点、边听边记等有效的应试技巧[12]。针对高考增加英语听力测试的影响,李宏采用调查问卷等形式对测试的反拨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听力测试对高中听力教学产生一定的反拨效应,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方面,因而要充分发挥测试的积极反拨效应,消减其消极的负面反拨作用的建议[13]。
三、国内高中英语听力研究的特点及建议
近20年来,国内学者对高中英语听力理解的研究,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为该领域研究展示了新角度与新观点,从注意语法形式到注意培养学生预测、联想等语用能力转变,并运用心理语言学、认知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听力实践,但仍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从研究内容、角度和方法来看,国内高中英语听力的研究首先是研究内容重复,都是阐述听力教学和指导听力教学方法的内容,创新研究较少,多为自身教学经验总结,且其理论研究高度不够。其次,研究方法单一,非材料性研究较多,实证研究较少,且实证研究仅以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进行,缺少定性定量结合、动态静态结合的多元化和科学化的描写和分析研究方法。最后,研究范围和领域狭窄,从统计结果来看,听力教学、听力策略以及听力与相关学科关系研究较多,而听力测试评估、多媒体应用以及听力教材的研究尚需加强。
通过以上综述,可知未来高中英语听力研究还要在以下几个领域有待深入探讨。首先,加强对听力理解过程本身的研究和理解,不仅要深入探究听者在听力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还有分析听者的背景知识对听力的重要性。其次,提高听中对听力的教学方法的使用能力,要加强研究听者在实际听中任务时迅速反应的技能以及提高听者整体听力的方法的研究。再次,拓宽听力学习环境,实施双向听力方法,即课堂听力环境与课外真实听力相结合。进而,整合听力与多媒体技术研究与应用,提高听者利用新技术和媒体的技能。最后,深入研究听力理解能力评估方法和标准,进一步研究听力测试信度和效度的构建。总之,高中英语听力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还需要今后更深入的拓宽和加强。
――――――――
参考文献
[1] 郑海霞.高中英语听力任务型教学设计方法.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9).
[2] 王云,马国芬.高中英语课外听力自主学习探讨.教学与管理,2009(36).
[3] 周海明.新课改背景下交互模式的高中英语听力教学.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6).
[4] 卢冬.高中听力材料的选择对学生学习听力的影响.福建论坛,2011(1).
[5] 杨善江.基于元认知策略培训的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6.
[6] 陈国清.高中英语课堂听力教学中的几点尝试和反思.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8).
[7] 李霞.关于元认知训练纳入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之探讨.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6).
[8] 符祝平.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1).
[9] 李文芳.高中英语听力理解难点分析及对策.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
[10] 徐雄丽.浅析高中英语听力理解的障碍及对策.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12).
[11] 徐军.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