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模板(10篇)

时间:2022-10-17 22:48:0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

篇1

    1、利用8031作为主控制器组成一个电子跑表,采用4位LED显示器。

    2、上电或RESET后能启动显示当前(时:分):首次上电复位显示为0时0分,以后各次RESET均显示正确的当前时间。

    3、当按下START键时,作为跑表使用,显示范围是:000.0-999.9秒,当按下STOP键时,跑表停止运行,并保留所停位置的时间显示不变。

    4、利用H键作为时钟校正,即当按下H键时,显示的当前小时值以每秒加一的速度递增(24点即为0点),利用N键作为分校正,使用方法同H键,但60分钟即为0分。

    三、设计的作用及目的:

    1、利用单片机定时器中断和定时器计数方式实现跑表和时钟功能。

    2、通过该次课程设计熟悉8031、CD4511与LED的接口技术。

    3、熟悉LED功能显示的控制过程。

    4、熟悉键盘扫描原理。

    5、熟悉8031定时器中断和定时器计数方式的功能使用,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

    坚实的基础。

    6、学会如何编制含定时器中断、键盘扫描和LED静态显示等多种功能的综合程序

篇2

1.引言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以51单片机为蓝本,讲述了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及如何在各行各业和现实生活中应用好单片机,讲原理是为了应用,关键点是在我们如何用好用活单片机这块芯片,掌握单片机与其功能芯片的协同工作原理。使单片机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子电气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必须有电子技术和C语言方面的基础。这些基础可以说并不是很重要,在你有某些概念原理不明白时再翻阅相关书籍也是可行的,单片机的学习不象数学有严密的相关性,但其教学有其独特性,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掌握原理,然后考试是学不好单片机的,必须亲自动手实验或经过单片机实物的制作,有不明白的地方再翻书,这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只有经过这样多次的反复,每次都有新发现和收获,才能真正意义上掌握了单片机的开发应用。

下面从单片机的课堂教学、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创新实验及计算机仿真等几个方面谈谈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的教学工作。

2.单片机原理课堂教学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这门课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有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单片机汇编指令、单片机IO接口、定时/计数器、中断使用、I2C总线、AD及DA等,C语言编程,内容很多,若仅仅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述会非常枯燥,锁碎难理解,不能激发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方法要做适当调整,比如可以用项目教学法,单片机教学着重点不是在讲原理,而是要应用,但不懂原理又难以应用,处于两难境地,学习单片机的精髓是知道如何配置内部寄存器使其具有一定的功能并发挥其特有的作用,最高境界是仅需单片机公司提供的技术文档就能完成单片机程序的编程,而不仅仅是只教会学生使用单一类型的单片机,而是触类旁通通过学习51单片机,同时别的类型的单片机也能灵活应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用电子时钟作为一个项目主线贯穿于整个单片机教学中,因为电子时钟可简单可复杂,又贴近生活实用,比如,在讲单片机端口时,就可以结合电子时钟的调整按键,数码管的驱动来说明,讲中断和定时器时,就可以结合到数字电子时钟的时钟源的产生来说明,I2C总线可以结合串行时钟芯片DS1302来讲,环境温度的测量可以结合DS18B20串行芯片来说明,再复杂一些的,电子时钟显示可以用1602或12864液晶来完成,可以配上调频收音模块做电子闹钟,增加SD接口卡及MP3模块实现音乐播放功能。这样把单片机的知识串起来讲,既生动又联系实际,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单片机方面的奥秘所在。在学单片机过程中,汇编指令的学习是难点,需要学生花很大的精力去掌握它。需要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多读汇编程序及指令,从而熟能生巧地掌握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最好是能够结合单片机仿真软件PROTEUS来讲述,PROTEUS是一款非常好的单片机仿真软件,可以仿真多款单片机芯片,能够仿真实现单片机的绝大部分功能,学生们在没有单片机开发板的情况下能通过软件仿真方式实现单片机开发,这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好单片机是很有帮助的。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动员学生买一些单片机开发板以及相关的视频教程,开发板在学生学习单片机之初是非常有用的,每一块小的开发板其发挥的作用就象实验室的实验箱,而且能随时随地不受限制地学习和使用,同时认真观看视频教程,视频教程就象一名不厌其烦的家庭教师,指导学生一步步进入单片机世界的神奇领域。有着课上课下的这些手段,学生的单片机应用能力一定能够大大加强。

3.单片机原理课程实验

实验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动手能力,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重要手段,因此要精选典型的最具实用价值的实验项目,我们选择的实验项目有:(1)单片机I/O输出控制。(2)单片机I/O口输入控制。(3)外部中断。(4)定时器实验。(5)串口通信实验。(6)液晶驱动实验。(7)串行总线实验。(8)AD及DA实验。不同的实验项目,实验目的也不相同,通过这样基础实验,锻炼了学生的单片机应用编程能力,为以后的综合性实验打下基础。每次实验要求学生对实验项目做认真的预习,并完成预习报告,上实验课前老师检查。做实验时力争每人一个实验箱,每位学生都有亲自动手实践的机会,对于学得较好的学生还可以额外增加一些实验项目或自选一些自已感兴趣的实验项目,也可组织学得好的学生指导后进学生进行实验,提高学生实验的整体水平。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养成严谨科学细致的作风,认真完成实验项目,实验完成后,要求每位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报告,深入分析实验中遇到的现象和问题,不留疑点,总结实验心得。

4.单片机原理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实践教学的重组成部分,在课程结束前安排两周时间进行课程设计,目的是通过设计使学生掌握运用单片机知识进行实际综合应用的能力,初步建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单片机电子电路和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课程设计首先是任务书的下达,课程设计一般是在课程结束前两周进行,时间比较紧迫,我们选择在开课时就把任务书发下去,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了解自已所做项目的相关知识,查阅相关资料,为项目的顺利展开提供了充分的时间,同时也使学生在上单片机课程时关注知识点,激发学习兴趣。项目选择以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为原则,如洗衣机控制板、交通灯控制、语音电子时钟等等,对于比较复杂的大型项目,两周时间学生难以完成,我们可以把它拆分为一个个小项目分给不同的组也完成,这样既完成了项目,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为将来毕业走上工作岗位融入社会做好了积极准备。

在两周的课程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查看学生项目实施的进度,适当的时间安排时间进行综合讨论与答疑,指导学生会使用DXP2004电子绘图软件设计单片机线路板以及用PROTEUS仿真软件进行单片机的系统仿真,做好平时成绩的评定工作。

在项目实施后期要求学生完成实物的组装和调试以及课程设计报告的撰写,最后二天要对学生进行独立答辩。答辩环节是检查学生对单片机相关内容掌握情况的最有效的方法,答辩对教师也提出较高要求,只有教师对每个项目都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提出有一定水准的问题,答辩内容才能真实反映学生对些项目用到的单片机知识情况,最后根据学生的平时情况,作品完成情况、答辩情况和报告的撰写情况对成绩进行综合的评定,对项目难度较大的,开发过程中有独特见解及创新的要适当加分,以鼓励学生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充分发挥创新精神。

5.单片机原理计算机仿真

计算机仿真是使用计算机对已存在或正在设计的对象的模型进行研究,具有直观、易于观察、灵活可变、重复性好的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技能的掌握。通过单片机的计算机软件仿真,能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单片机开发的一整套技术,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从事单片机方面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单片机的计算机仿真要贯穿于课堂教学、课外作业、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各个环节中,使学生们通过反复练习逐步到熟炼掌握单片机的开发,PROTEUS单片机仿真软件不仅仅是只能仿真51单片机,象AVR系列、PIC系列、ARM系列等等单片机均能进行仿真,扩大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视野。

6.单片机的创新实验

学院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系设置有创新实验室,是开放式的实验室,为全国挑战杯赛、全国或全区性的各种竞赛提供了实践基地。现在很多的电子竞赛项目都用到了单片机,参加比赛熟炼掌握单片机尤其重要,我们充分利用这个实践基地为广大学生服务,让广大学生充分参与到与单片机相关的电子制作,加强他们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通过教师的指导及各年级各层次学生的传帮带,培养了一大批单片机应用能手,为各种比赛输送了大批种子队员,创新实验室深受学生欢迎。

7.结束语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对于电子相关类学生来说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单片机应用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将来的就业,所以要非常重视单片机教学这方面的工作,我们不仅要抓好单片机的理论方面的教学工作,把基础打牢,同时实践教学也在加强,通过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单片机应用能力,提高了单片机的知识水平,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参考文献

[1]王东.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改革初探[J].安顺学院学报,2008(3):95-96.

篇3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3-0000-02

The Application of Proteus Simulation Software on SCM Course Design

Zhou Xudan,Wei Wangdong

(Shaoxing Polytechnical College,Shaoxing312000,China)

Abstract:Course desig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SCM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With the application of proteus simulation software,It greatly enhances the learning initiative and gets a good teaching result.

Keywords:Proteus;Higher vocational;SCM;Course design

一、传统单片机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理论和实践结合性很强的课程性质和高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单片机课程设计环节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目前,单片机课程设计往往采用单片机实验箱和实物设计两种形式,而这两种方式均存在不可避免的问题。

(一)采用单片机实验箱,建造单片机实验室成本高,投入大,一般的高职院校很难达到学生人手一套实验开发系统,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实验设备老化、落后、被淘汰,需要不断更新,要解决此问题就需要不断重建单片机实验室,因此必将带来资金耗费严重等问题。

(二)采用实物设计,因受到实训元器件的选用、准备以及实训室时间、场地的限制,使得学生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很难完成。

二、引入Proteus的意义与可行性

(一)Proteus仿真技术是高职电子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技术。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仿真技术“已成为了认识客观世界的除理论、实验之外的第三种方法”。仿真技术的应用,对于及时推出新产品、缩短开发周期、节约成本、提高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企业竞争能力持续增长的关键。而Proteus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单片机(MCU)应用系统的设计与仿真平台,其单片机应用系统仿真能力强,元件模型丰富,虚拟仪器齐全且功能强大,因而Proteus仿真技术是高职电类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技术。

(二)利用Proteus仿真技术,使课程设计周期缩短、设计成本减小。Proteus真正实现了在计算机上完成从原理图与电路设计、电路分析与仿真、单片机代码调试与仿真、系统测试与功能验证到形成PCB制板图的完整的电子设计过程,其强大的仿真能力,革新了电子产品设计过程,通过Proteus仿真设计后安装的实际产品调试成功率大大提高,从而使课程设计周期缩短,设计成本减小。

(三)利用Proteus软件,拓宽了课程设计的场地,延长了课程设计的时间,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性。采用Proteus仿真软件后,仅需一台电脑就可以进行单片机课程设计,拓宽了课程设计的空间和时间,其直观、形象的仿真显示更能激发90后电脑一代的学习兴趣和激情。

(四)众多教学实践证明,在单片机课程设计中引入Proteus软件是可行且必要的。我院于2005年5月率先建成了国内第一个Proteus仿真虚拟实验室,之后,国内众多高职院校也纷纷建立。经过6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引入Proteus仿真虚拟实验室,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引入Proteus仿真软件后的单片机课程设计的实施

根据Proteus软件的特点以及单片机课程学习规律与高职学生的特点,我们制定出一套基于Proteus的课程设计实施方案。主有以下几部分:

(一)课程设计项目选择。设计项目的选择成功与否,将很大程度上决定课程设计效果的好坏。它既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要能够吸引基础差、求知欲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学习兴趣,但又不至于太难而导致其信心不足放弃学习,还要能够照顾到学习积极性高,动手实践能力强,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让他们“吃饱”。另外,课程设计项目要能够涵盖课程所学的基本知识,并注重知识的深化和扩展,且还要考虑到设计项目应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综合考虑后,我们把课程设计项目分成三个进阶,第一进阶是入门训练,从考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从这个阶段的课程设计中收获成功的喜悦,并得以下一进阶的顺利开展。这一阶段主要是完成仿真调试。第二进阶项目则注重的是知识的掌握和巩固,是学生进行课程设计的重点内容。这一阶段,学生要通过Proteus仿真软件所运行正确结果,进行实物焊接和硬件调试。第三进阶项目主要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准备的,它侧重知识的深化与拓展。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的进行。我们选择了如下项目:第一进阶:流水灯设计、交通灯设计等;第二进阶:计时器、密码锁、点阵、数字电压表等;第三进阶:数字频率计、电子时钟、万年历等。

(二)任务驱动与分组教学相结合的实施过程组织。在课程设计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将学生分成2人一小组,10人一大组,分组充分考虑学生的成绩优劣和寝室划块。课程设计中完全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开始这个进阶项目的设计前,教师首先布置好这个阶段的任务,详细分析任务要求,给出明确的任务目标。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完成任务,最终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是主导者、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授学生以“渔”,而不是授以“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极大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学习,培养了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三)课程设计考核标准。课程设计考核,从五个方面进行。一是考核学生资料收集与方案设计的能力,约占15%。二是考核Proteus仿真平台中电路设计与连接合理性与否,程序编制与调试成功与否,约占30%。三是硬件电路焊接与调试,约占30%。四是课程设计报告,约占15%。五是学生在课程设计中的出勤与平时表现,约占10%。考核结果采用四级制,即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

四、教学效果分析

经过笔者的实践发现,在单片机课程设计中引入Proteus仿真软件,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班级学习氛围浓厚了,学生两极分化现象得到了非常大的缓解,100%的学生都通过了课程考核。

参考文献:

[1]董亮,朱磊,何鹏.MCS-51单片机课程设计的研究[J].实验室科学,2008,4

[2]周灵彬,张靖武.基于仿真技术的电子产品设计变革[J].系统仿真技术,2009,2

[3]曹晖,徐春辉,易结,彭小军.采用Proteus提高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效果[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6,23

[4]潘绍明,罗功坤,蔡启仲.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08,20

[5]郭宗莲.高职院校单片机课程设计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8,31

[6]王进.浅谈高职院校中基于PROTEUS的单片机教学[J].科技风,2008,6

本文是绍兴市教科规划课题《基于Proteus的高职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的探究(编号sgj10053)》的研究成果。

篇4

1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现状

单片机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提升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目前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3]。

1.1时间安排不合理

单片机课程设计通常安排在学期末的最后一周,时间短,再加上学生花时间进行期末考试复习,往往疏于做单片机课程设计,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1.2单片机课程设计选题单一

单片机课程设计选题来源单一,没有让学生参与,题目通常由老师布置给学生,题目数量少,往往一个班多个学生共用一个题目,忽略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没有让不同能力的学生发挥所学之长,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3单片机课程设计的组织实施不合理

单片机课程设计往往由老师统一组织实施,虽然有的也进行了分组,但是小组没有有效的组织,没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由于课程设计时间短,学生通常只在Proteus软件中进行仿真,并没有进行实物制作,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课程设计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的体现。

1.4单片机课程设计的考核方式不合理

考核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手段,单片机课程设计的考核方式单一且不合理,课程设计的成绩通常由课堂出勤和设计报告组成,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

2CDIO工程教育理念

CDIO理念是一种先进的工程教育理念,其包含构思(concept)—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行(operate)4个方面,也是这4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CDIO理念是“做中学”和“基于项目教与学(PBL)”模式的概括集中体现,它以实际的工程项目为背景,以产品从研发到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将理论知识融入工程项目实践中,让学生在工程实践中对知识理解并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工程思维、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4-8]。

3基于CDIO理念的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

将CDIO先进的工程教育理念应用到单片机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环节中,从课程设计的时间安排、选题、组织实施、考核等方面进行改革。将项目构思、项目设计、项目实施和项目运行贯穿课程设计全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通过课程设计帮助学生加深对单片机和相关课程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

3.1课程设计时间安排

以往的单片机课程设计通常安排在学期末最后一周集中时间进行,由于设计时间短、任务重,加上学生还要进行期末考试课程的复习,不能专注单片机课程设计,导致效果不理想,因此将单片机课程设计提前3周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完成。第1周:学生查阅相关资料,确定实施方案并交老师进行可行性审核;第2周:进行硬件和软件设计,并在Proteus中仿真,仿真通过后方可进入下一个环节;第3周:实物制作,发放项目所需的电子元器件,学生在万能板上完成制作并调试;第4周:答辩考核环节,学生汇报演示作品,教师提问1~2个问题,答辩结束后,学生上交作品和设计说明书[9]。

3.2课程设计选题

选题是单片机课程设计的重要环节,课程设计不同于课程实验,也不同于毕业设计,因此,选题既要结合单片机应用领域,尽可能覆盖单片机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又要注意与其他课程的衔接。选题还要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在难易程度上要有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选题来源主要有[10-11]:①教师自选,教师可以从自己的科研项目或企业项目中选取,也可以参考电子设计竞赛题目;②学生自主选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题目,经与指导老师协商后确定。可选课题有交通灯远程控制系统、波形发生器、数字温度计设计与制作、电机转速测量与控制、数字钟等。课题确定后,教师设计好课程设计任务书发放给学生,让学生了解项目具体要求。表1是以波形发生器为例,将CDIO理念融入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培养。

3.3课程设计组织实施

课程设计采用分组方式进行,每组3人,设组长1名,每组自由选题,共同完成。每组由组长组织组员完成从项目方案设计到项目完成的各项工作,如组织讨论设计方案、遇到的问题以及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实物制作、设计说明书撰写等组内分工。教师从旁指导,让学生自我组织、自我管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组织实施过程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将CDIO理念充分融入课程设计的全过程。根据CDIO工程教育理念组织项目实施,实施流程。

根据CDIO理念,以波形发生器的设计与制作为例,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项目构思阶段(concept):学生根据波形发生器的功能和具体技术指标要求(能生成的波形种类、周期等)查阅相关资料,组内成员根据相关要求和资料提出各自的实施方案,由组长组织小组内讨论,初步确定实施方案。采用5个按键分别生成5种波形(正弦波、锯齿波、三角波、方波和梯形波),采用DAC0832数模转换器将单片机输出的数字量转换为模拟量,由于DAC0832是电流型输出器件,需要增加I-V转换电路,输出波形引脚与示波器连接。具体电路模块有单片机最小系统、按键接口电路、DAC082接口电路、I-V转换电路等。教师对小组提交的实施方案可行性进行审核,提出指导性意见,最终确定实施方案。

(2)项目设计阶段(design):本阶段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学生根据实施方案列出详细的元器件清单并设计各模块电路,编写相关程序,调试、编译生成HEX文件。首先在Proteus软件上进行仿真,以熟悉各电路的具体连接,仿真通过后,再绘制原理图,生成PCB图,为下一阶段作准备。

(3)项目实施阶段(implement):学生根据PCB图,选择元器件,并在万能板上焊接实施,焊接完成后,将程序下载到单片机中,通电进行调试,观察能否实现功能要求,不能实现的查明原因并及时修正。焊接调试完成后,撰写作品的设计说明书。

(4)项目运行阶段(operate):硬件电路调试完成后,学生以组为单位,制作PPT,公开汇报和演示作品,重点汇报实施方案的形成过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等。汇报后,演示相应的作品,并回答老师和学生的提问。

3.4课程设计考核

考核是检验学生课程设计完成情况的重要手段,不仅要能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还要能检验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工程素养等。通过考核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积极动手参加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革传统只有考勤和设计说明书成绩作为学生最终成绩的考核方式,采用过程考核方式为主、答辩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过程考核主要由学生自评、小组内互评、教师评价组成,过程考核贯穿项目实施的全过程,根据课程设计的时间安排,每周安排一次考核[12]。

学生自评:学生结合自身情况从学习态度、职业素养(是否按要求操作、维护实验室环境卫生、文明礼貌等)、工作能力(资料收集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工作思路清晰)、阶段任务完成情况等方面对自己评价。学生自评占过程考核的20%。

小组内互评:小组内成员之间从学习态度、团队协作能力、职业素养(是否按要求操作、维护实验室环境卫生、文明礼貌等)、工作能力(资料收集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工作思路清晰)、阶段任务完成情况等方面相互评价。小组内互评占过程考核的30%。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操作是否规范、操作熟练程度、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教师评价占过程考核的50%。

篇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a)-0127-0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相关技术的发展,单片机技术在工业控制领域和消费电子领域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为高校相关学科的专业基础课,“单片机原理应用”课程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1-2]。要使学生真正学好本课程,不仅要让学生深刻理解单片机的相关理论知识,重点在于要让学生学会怎么用好单片机,因此在高校的教学中,必须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通过实践教学带动和促进理论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3]。

1 当前实践教学现状

当前的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分析。

1.1 试验课时和试验设备不足

以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方案为例,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理论教学共76课时,其中含有60个理论学时和16个实验学时,另外设有一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从学时分配上,实验课时占总课时的21.05%,比例偏低。为了在有限的实验学时内完成教学任务,试验指导教师只能安排一些基础性或验证性实验,学生缺乏足够的锻炼,达不到实验教学的最终目的。另外,受实验室中设备数量限制,实践教学中出现“抱大腿”现象,即一部分同学认真做,一部分同学玩的现象。

1.2 实践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性

传统的单片机实验教学内容中基础性、验证性内容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少。课程设计中选题限于试验箱和试验台资源,题目内容很难跟踪当前技术发展的热点。为了达到实物设计的目的,课程设计中题目偏重于实验台(箱)上能进行的实验项目,限于资源,题目难度总体来说偏低,实践教学过程演变成了对实验课内容的简单综合。且选题陈旧,一题多届,多人一题现象普遍,缺乏综合性、新颖性,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3 实践教学考核体系

传统的实践教学的成绩考核包含:课程设计报告,设计过程考核和作品设计考核。由于实践教学内容缺乏创新,容易出现投机取巧的现象,使得考核过程流于形式,难以区分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取得的成果,也就调动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

2 实践教学改革内容

传统的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的实践教学无法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要求,需要进行改革。针对这些问题,实践教学改革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2.1 实验室建设

良好的实验室条件是能够开展实践教学的基础条件。在实验室建设中不再选用试验台或试验箱这些昂贵的试验设备,而是以单片机开发板作为实践教学的平台。单片机开发板价格较低,但资源却非常丰富,可以最大程度上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而且可以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资源,甚至部分学生会自行购买。

2.2 项目驱动式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中不再由指导教师给定题目,而是由同学们自选题目,指导教师审查题目。项目的设计既要完全包含本课程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还要与实际相联系。所选项目可以源自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是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所选题目由指导教师审查题目难度及可行性,并给出建议后形成一个小项目。这种选题方法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选题陈旧等问题。变抽象为具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实践教学组织

试验资源增加后,在组织实施实践教学中,鼓励单人单组,最多两人一组。利用兴趣引导学习,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抱大腿”现象。而且因为试验资源不再局限于实验室,可以更充分的利用利用课余时间。在开设课程设计的学期内完成,参加学期末的课程设计答辩。从思想上不再把单片机课程设计当做某一段时间内需要完成的任务。通过长时间的锻炼可以取得更好的实践锻炼效果。

2.4 开发工具多样化

实践教学中坚持开放工具的多样化,不限定使用仿真器调试。实践教学前期可以使用仿真器调试,锻炼学生的编程与调试能力。到实践教学后期,因为大部分程序已经调试完成,此时引导学生脱离仿真器调试程序,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此类问题的逻辑思维。

2.5 以知识竞赛引领创新

鼓励以实践教学的作品参加国家级或者省级电子设计类比赛。参加这类比赛以增强动手能力为主要目的,同时也会保证作品的实用性、新颖性和知识的综合性。激发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促进实践锻炼的教学效果。

2.6 实践教学的考核体系建设

学期末组织课程设计答辩,根据所选题目难度、任务工作量、完成情况、答辩表现、课程设计报告给出最终实践教学的基本成绩。根据参加各类大赛的获奖情况给出创新成绩,这两个成绩按一定比例确定最终成绩,在我校目前实施的考核体系中,竞赛成绩所占比例为30%。增加的答辩环节,既可以鉴别该同学是否真正完成了相应的实践教学锻炼,避免抄袭现象和“抱大腿”现象,还可以锻炼学生相应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实践教学改革的成效

从2012年开始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三个专业进行实践教学内容及方法的试点改革,约有1000名学生接受了新的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通过实践教学改革,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参加电子类大赛的人数和获奖人数以及获奖等级逐年提高,2012年,在山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中参赛的8只代表队全部获得山东省一等奖,2013年,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中有两个不同的题目获得全国一等奖,还有2个队伍获得全国二等奖,剩下的9只代表队获得了山东省一等奖。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激发,实践动手能力得到了明显的进步。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TP368.1-4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于综合型人才的需求更加的迫切,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已被确定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目标。单片机课程是电子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与实践性特征,该课程不仅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并且也提供了一种培养创新能力的良好手段。传统的单片机课程教学在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还存在很大的欠缺性,因此,为了在单片机课程教学中强化创新能力培养,必须对传统单片机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1.教学与实践改革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方式有待改进

在单片机的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常常以单片机理论为教学的重中之重,实验常安排一些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的基础实验,从而难以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再加上一些教师强调笔试的重要性,势必造成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将更多精力用于考试过关,而难以使理论知识得到实践和应用。例如循环左移和右移指令的讲解,只做理论上的推导,很难加深学生的印象,若能引入适当的EDA技术将这个循环左移和右移过程形象地展示出来,既能加深学生的印象还能提高其学习兴趣[1]。

1.2传统教学的内容问题

由于单片机教材与实际应用有一定的差距,教材中提到的理论与实物已经是几年前的市场产品或者是面临淘汰的产品,这样就会使学生接触到一些过时的知识却没有看到新的改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知识面和实践能力。实验课程体系验证性实验过多、综合性、启发性实验太少,没有大型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基本没有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达到提高和训练[2]。

1.3学生对实践和动手缺乏积极性

不少学生对单片机的实践性缺少认识,不主动参与实践和设计,他们宁愿将时间放在英语考试或计算机等级考试上,却对单片机技术的实践和操作缺少兴趣,因此培养和调动学生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

2.教学实践改革中的有效建议

2.1教学项目的创新设计

教学项目是课程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项目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单片机课程的教学效果。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设计了一些创新性的教学项目,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创新设计空间。比如:设计智能打铃器、盆栽自动灌溉装置、自动避障小车等。这些教学项目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单片机开发能力,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很大的创新空间。学生在完成这些项目的基本功能后,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对其进行改进,使其功能更加完善。

2.2n程题目的创新设计

单片机课程设计是单片机教学的一个重要检验环节,其题目的设计对于培养和考核学生的创新能力非常重要。题目的设计和选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借鉴历届电子设计大赛的题目;从日常生活中寻找与们课堂教学相关的资源,将其改良为可行性课题;以在研的教师科研课题为蓝本,将部分研究内容作为设计制作的题目供学生练习,培养其创新能力。比如,笔者根据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设计了智能水杯题目,不限定水杯的具体功能,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分组设计出不同功能的智能水杯。各个小组完成了不同的创新设计,有的小组设计了具有自动显示水温功能的水杯,有的小组设计了具有定时提醒喝水功能的水杯,有的小组设计了具有音乐播放功能的水杯,等等。

2.3开发单片机创新实验装置

传统的单片机实验箱内部电路固定,学生只能按照实验指导书的步骤,机械地做一遍验证性实验,无法进行创新性设计。针对传统单片机实验箱的缺点,笔者开发了一套灵活性和扩展性强、易于升级的单片机创新实验装置。其设计思路是将搭建各种不同功能单片机系统所必需的组成电路分离,设计出各个独立的功能模块,在该装置上学生可自主选择功能模块,完成创新性单片机系统的设计。另外,利用Proteus与Keil软件整合构建单片机创新虚拟仿真实验室,它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虚拟仪器和元器件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新平台。

2.4请高校研究生作有趣易懂的产品设计报告

以往常有教师向院上提出应该多请专家给学生作专题报告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尽管学院作出了一定的努力,然而许多国内专家总是忙于手头工作,或者因为路程问题最后不能完成这一愿望,即便有的专家过来作完报告,却也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一些学生往往反映太过深奥,或者难于理解或者与所学知识关联不大。对此我们可以请来高校一些发表过优秀论文的研究生,利用周末过来讲解和展示他们的设计成果这些研究生往往非常乐意奉献自己的论文成果,因此讲解得较为详细具体,并且可以做到浅显易懂而本科生在具有一定理论基础情况下都能听懂。

2.5 考核方法的创新设计

通常来说考核就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检验和学生水平的测试,同时也是督促和激发学生认真学习的原因和动力。在单片机的教学与实践改革过程中,我们提出了一种注重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的考核方式,课堂考勤占10%,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占60%。这种考核方式突出的特点是平时成绩比例较高,同时对其考核将一半的分值设定为实验成绩,并对学生在实验中的具体表现从实验态度、完成实验的情况、实践动手能力和课程设计等几方面进行量化。

3.结语

单片机技术是电子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学生只有在单片机开发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其开发方法、锻炼创新能力。但加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教师首先转变教学的观念,从教学的教学项目、课程题目上大胆创新,并在实验装置上下功夫,做出创新,并通过产品设计报告、以及考核方法创新的辅助,全面的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相信在坚持不断的推进、实践和努力中,一定能在学生单片机应用及创新能力提升上有所收获。

篇7

1 研究背景

1.1 应用型人才培养

电子信息产业“九五”以来一直保持30%以上的年增民率,日前已成为我国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因此,社会对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旺盛,相应地对人才培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应用型人才是指掌握一定复合型和综合性特征的技术,且能够将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很好的应用于所本专业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应用型人才是社会需求量最大、类型最多的人才,具有突出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并要求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人合作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面对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培养具有创新开发能力,符合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成为高等教育的紧迫任务。[2]

1.2 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单片机应用技术》是电子电气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该课程具有应用范围广、实用性强等特点。

目前高校的教学模式一般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陈旧,教学模式单一。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考核评价方式过于墨守成规。鉴于此,本文提出了本课程的改革方向及具体办法。力求在课程的教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

2 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在“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引入学科最新技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研究的主要内容:①研究相关课程的教学特点和规律,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②构建“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做”一体化任务驱动型的教学模式;③建立了高水平立体化单片机课程教学资源。[3]

3 课程教学改革具体内容

3.1 教学模式的优化与调整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应用能力,所以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以基础为本、突出应用”,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单片机课程内容复杂、抽象,学时又有限。那么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将基本知识和应用实例立体化的呈现给学生。这是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解决的办法就是在单片机课程教学中引入Proteus。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使用Proteus软件平台,先将应用实例的电路原理图画好,然后再将程序代码装入仿真元件中.在仿真系统运行过程中。学生可以看到像实际电路板一样的执行效果,这样就使难于理解的单片机软硬件设计具体化、形象化。学生在课堂上不仅看到了活生生的单片机应用电路搭建的画面,还看到了动态的调试过程,再加上老师对知识的详细讲解,这无疑使学生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和对应用的感性认识,同时熟悉了仿真软件动态调试程序的过程和方法,这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2.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可分为实验教学及课程设计两个模块。

单片机实验是培养学生单片机系统设计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此我们设计了一个综合性实验电路板,它有8个综合性实验模块,包括,彩灯控制器的设计、时钟电路的设计、简易计数器的设计、交通灯控制系统的设计、简易电子琴的设计、简易数字电压表的设计、信号发生器的设计、温控系统设计、”,每个模块都是单片机的一个实际应用系统。

单片机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能力的重要环节,应用性很强。学生通过课程设计,能够综合应用单片机知识来完成一个应用系统开发的全过程,达到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课程设计中,通过把单片机知识的融会贯通,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4]

通过课程设计扎实的训练,学生基本掌握了单片机产品开发的过程,为后面的毕业设计及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3.3 考核、考试方式改革

该课程的考试方法上一般采用的是常规的闭卷考试的方法,考试的成绩一般由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构成。试卷内容主要包括单片机的硬件结构、汇编语言(或C语言)编程、单片机及接口技术等相关知识,常规的题型有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读程序题、综合应用题(硬件的设计及编程)。

传统的考试方法虽能够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基本掌握情况。但是亦存在以下的问题:传统的考试方法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习的过程中一般都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对该专业知识的能力要求。

新的课程考试评价办法为:总成绩=卷面成绩*70%+平时成绩*10%+实验成绩*10%+项目设计*10%。

其中卷面成绩依然采用原有的考核方式,主要考察学生对单片机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在题型上可以更加的灵活多样,比如可以适当的增加单片机控制电路的设计题及程序纠错题等。

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平时的考勤、作业、单元测试等项内容。具体的比例可以由任课教师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分配。

实验成绩主要主要根据学生实验的效果和实验报告就行综合打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有部分程度较好的学生完成完所要求做的实验内容后会继续完善实验内容。对于该类的学生应该额外增加实验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的项目分可以要求学生借用KEIL及PROTEUS软件以单片机为主控制器自由设计一个小的项目。最后以电子档的形式交给教师。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效果和工作量的大小进行打分。

以上更个项目的分配比例只是一个参考,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大或缩减各项的比例。使得新的考核方式更加科学、有效。

4 结束语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是一门内容丰富、理论抽象、实践性强、发展较快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体会到:应该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重基础更注重应用,只有如此才能培养出具有专业知识、具备实践能力、符合社会需要的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望军,浣喜明,陈爱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6(1):80.

篇8

二、教学改革的设计

针对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存在的一些缺陷,我们对一些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学生学习完这些课程之后,再开设一门综合实践课程。如电子CAD这门课程主要是学习使用电脑绘制电子电路原理图,所以学生学完后只会在电脑画图,而不能够将画出的图转化成电路板;单片机原理与控制技术和C语言属于理论性比较强的课程,虽然非常重要,但是学生普遍觉得比较枯燥、难懂。为了弥补课程存在的不足,我们将课程的主要知识点抽取出来,在第五学期开设单片机课程设计这门课程,其目的是加深学生对课程知识的进一步理解与掌握,提高学生对所学课程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在单片机课程设计这门课程中,学生不仅要会绘制电路图、PCB印制板图,还要亲自动手制作出单片机控制电路的硬件实物,并将编制的软件程序下载到单片机中。以此让学生初步掌握电子产品的设计方法,让学生亲历电子产品设计的全过程,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三、教学改革内容的探索与实践

篇9

0 引言

单片机因体积小、功能强、可靠性高和价格低廉等一系列优点,已渗入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角落,应用前景广阔[1]。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机械专业都开设了单片机课程,但大多院校的教学思路仍然借鉴本科先基础后应用的常规教学模式,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结合较少。对于高职学生,课程入门比较困难,知识不易掌握,实际应用较少,学习兴趣不高,该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单片机的教学模式亟需改革,改变原来以知识传授为目标的教学方式,要理论与实践并重,以实践入门来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1 高职机械专业单片机教学现存的难点

单片机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电子电路知识,还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的相关知识,掌握编程的思维和方法。高职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对于单片机的学习有一定的困难。

1.1 对于单片机中的专业术语和电路很难理解

学习单片机要以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计算机基础知识等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为基础。与电子专业学生不同的是,我校机械专业学生只开设一门电工电子课程,所有的电路、模电和数电的相关知识都集中在一门课程中讲授,知识点多且课时量偏少,知识点讲授较为粗浅,不能深入展开。因此,学生对于单片机中遇到的一些专业术语和电路,如集电极开路、上拉电阻、存储器地址、D触发器、555振荡电路等,很难理解。这些知识都需要重新讲授,且讲授效果不佳。学生往往在学到单片机的硬件电路部分时,突然间觉得很难,学习的积极性下降,甚至有了厌学的情绪。

1.2 对于汇编指令不易理解

像所有其他的指令一样,汇编指令也是英文的,我校机械专业大部分学生的英语能力比较差,遇到有英文的地方,本能地会回避,更不要说进行深入的研究。单片机中要求他们短时间记忆和理解数十条甚至上百条指令的格式和功能,他们觉得比较有压力,很多学生达不到这个目标。

汇编语言是一种低级语言,每一条汇编指令都与机器的硬件结构密切相关,

如果学生对于硬件结构没有掌握好,那么对于汇编语言的指令也很难完全理解。即使学生勉强知道每条指令的大概意思,但由于没有充分理解其内涵,不能做到融会贯通,常常错误地运用指令,即使在一个程序里运用正确,可能题型改变,就做不出来了。

1.3 对于单片机的应用比较陌生

我们在学校的教学中,受制于课时量的不足和传统教学思维和方法的限制,通常都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实际应用提到的比较少。因此,出现一些学生直到学完这门课程,都不知道单片机能干什么。有些学生告诉老师,以前我们学过的课程,如机械制图,很有实用性,单片机讲的这么多、这么复杂,到底有什么用,我们机械专业为什么要学这一门课程。学生不能深入理解该门课程的实际应用,认为学了无用知识。

2 高职机械专业单片机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学习单片机的最终目标是能运用单片机进行一些项目的开发,解决生产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人才市场需要的不是只懂理论、不懂实践的研究型人才,而是既懂理论,又能实践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单片机的改革也要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结合高职机械类学生的特点,做一些针对性的调整,使学生既能学好,又能快速地适应社会的需求。本文针对单片机课程在教学方面现有的种种弊端,提出了单片机课程教学改革实施的一些具体措施。

2.1 实施“项目任务驱动法”,理论教学紧扣实践应用

单片机教学应该采用工程实际应用课题或实践案例进行教学的方法,实施“项目任务驱动法”,即课程教学以单片机应用技术的典型实用案例进行分析讲授的一种教学方法。授课时以单片机技术“案例”演示作为引入,以实现“案例”为主线讲述各相关理论知识。为巩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培养学生实际动手的能力,理论教学应与实际“案例”实验教学穿行,以实验教学充实理论内容,使两者融会贯通。整个教学过程的思路设计如下:

例如,在第一次上单片机的课时,就应该给学生演示单片机的用途,如单片机驱动流水灯、驱动数码管显示数字,驱动16×16点阵显示汉字,驱动蜂鸣器演奏一段铃声等,让学生了解单片机的应用,领略单片机的妙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对一个学生学习一门课程很重要,如果学生对某门课程失去兴趣,即使再好的老师也教不好。第二次上课可以选择一个简单的应用,如单片机驱动一个LED的亮灭,通过仿真软件,当堂给学生画电路图,编写软件,使学生感到单片机并不是很难,自己也可以学会,打消他学不好的顾虑。后面每次课都以项目任务为导向,每次课时可以先将我们要实现的功能给学生演示一遍,然后告诉学生我们实现这个功能的思路是什么,我们要实现这个功能,需要学习哪些基础知识,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概况和热切学习的期盼。下表为四个常用的典型项目的实验任务设置:

每个项目的设计都要以实践应用为导向,让学生感觉到能学以致用。任务的设计应遵循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的手法,与理论章节知识的进度遥相呼应,使学生能够逐步接受并加深理解。同一个知识点,可以举不同项目中的相近任务反复讲解,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理解透彻,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2.2 以C语言为主,汇编语言为辅,讲授单片机的指令系统

目前单片机的实际项目开发多采用C语言程序编写,传统的单片机教材和教学,大多采用汇编语言讲授单片机的指令系统[2]。为了改变传统所学与实际所用的差别,单片机指令系统的教学,应在汇编语言的基础上,增加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内容,采用以C语言为主,汇编语言为辅的编程方式。这样可以使学生尽快与实践接轨,提高单片机的开发效率,使学生毕业后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例如:在采用案例教学过程中,同一程序分别用汇编语言和C语言编写,通过比较二者的优缺点,可以真正理解两种语言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Keil C51程序编译工具,既可以实现汇编语言的编程,又可以实现C语言的编程。因此,在我们实际教学工作中,完全可以用Keil C51软件实现了单片机软件开发和应用案例的日常教学,简化理论课学习的内容,降低学习难度,使学生能尽快上手单片机,这样就提高了同学们学习单片机的热情,同时也非常适合实践应用的需求,为将来工作中单片机的开发应用奠定了良好的软件基础。

2.3 单片机仿真软件和实验开发板并重的双重实验教学模式

实验教学中应实施单片机仿真软件和实验开发板并重的双重实验教学模式。开发板是在一块电路板上集成了单片机常用功能模块,虽然体积小,但涵盖了绝大多数单片机常用的实验,并可以根据教学需求,开发扩展相关功能模块[3]。课堂教学结束后,学生可将开发板带回宿舍,只需要一台电脑、一根USB下载线,就可在开发板上自学单片机或是做一些小项目锻炼实际动手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单片机的积极性。开发板价格便宜,现在市面上简单通用的单片机开发板(适用入门者学习),每套均价不到200元,完全满足初学者做一些常用的开发应用。实验教学中,可先让学生在Keil C51和Proteus软件中编写和仿真单片机案例程序,程序仿真正确无误后,将程序下载到单片机开发板中,在开发板上实现实际电路功能的运行,强化对实际电路的认识和理解。

2.4 增添单片机课程设计专项实训,实施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考核方案

在单片机课程结束前,可在临近期末设置3周的单片机课程设计专项实训,一周调研选题,一周设计软硬件、一周焊接电路板,完成作品。具体实施的方法是让学生独立在单片机开发板上完成自选项目的设计与实现,如“数字钟”、“LED显示器”、“数字温度显示计”等智能化小产品。3-4人一组,查阅资料,自选题目,自行设计电路图、编辑程序,然后选择并购买相应的元器件,亲自焊接并完成电路,提交课题设计报告。该课程设计的开展,可以使学生了解市场行情,培养学生开发项目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同时也可以作为学生期末考试实践环节的考核成绩。

为防止学生原搬照抄网上和有关资料的单片机实验设计,达不到课程考核的初衷,单片机的考核还应保留原有的理论考试。应将传统的以理论考核为主的期末闭卷考试与以实践开发应用为主的单片机课程设计考核相结合,将二者的成绩共同作为单片机课程的最终考核成绩。这样,能同时对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动手开发能力做出合理的考核评价。

3 结语

单片机是高职机械专业学生的重要基础课程,目前教学效果普遍不佳。在分析高职机械专业学生单片机教学难点的基础上,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提出了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措施。在教学方法上,实施了“项目任务驱动法”,较好地融合了理论与实践教学;在教学内容上,紧贴能实际运用的教学理论与技术,如以C语言为主,汇编语言为辅的单片机编程语言;在教学手段上,实行单片机仿真软件和实验开发板并重的双重实验教学模式;在考核方式上,采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考核方案。实践教学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教学模式要优于过去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达到了单片机课程教学改革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效华,张咏梅.单片机原理与应用[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5.

[2]谢维成.单片机原理及应用C51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篇10

由于学生的数量激增而教师队伍的数量基本上没有改变,以至于每位教师所要指导的学生的数量都有所增加,部分教师为第一次指导,对指导过程不是很了解,缺乏对课程设计各环节所需的必要的培训。课程设计工作开始前期,没有对题目进行精心的筛选。课程设计的题目是否合适,直接关乎到整个课程设计的成败。选题过于简单,学生做起来认为该门课程没有什么难度;选题难度过大,学生产生了畏难情绪,认为该设计无法实现,从而无法到达学以致用。

1.2设计过程流于形式思想上重视不够

由于学生人数过多,教师人数偏少。以至于设计过程处于“放羊”状态,教师在指导过程中,没有对同学们提出准确地要求,其原因是在该环节中指导教师都没有相应的实施方案,导致指导环节过于形式、敷衍,教师无法一一了解每位学生的设计情况。同学们也没有认真对待该环节,其主要原因是网络化程度的发展,很多相应的资料网络上一应俱全,同学们直接下载修改而不加思考,完成报告上交,没有主动去探索设计。种种原因使该课程设计流于形式。

1.3最终考核方式单一检查评价力度不足

在很多高校,课程设计的最终体现形式就是课程设计报告,只要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报告,一般就被认为通过了该环节的考查,考核形式单一。并且对整个设计过程的评价没有细分,体现不出设计过程中的工作量。

2课程设计组织实施管理及质量控制

2.1前期认真组织,确保选题质量

为了保证题目的难易程度适中,在课程设计前期,组织教学第一线的有经验的和常年指导学生参加电子设计类竞赛的教师根据自己的课题项目,从中精炼出一些适合学生完成课程设计的题目,每年保证有一定的更新率。并且对选出的题目也分出难度系数的等级,便于因材施教。而后,组织指导教师进行培训。讲解该课程设计的指导大纲,讲述指导过程中教师应该完成的任务,注意设计的时间节点,以便教师掌握学生的设计进度。尤其是第一次指导该课程设计的教师,为其指定帮带教师全程学习。建立教师评价办法,提升指导教师责任心,评价教师在整个指导过程中是否尽心指导学生选题、是否按时答疑并监督学生的进度、后期是否按要求进行答辩。检查评比工作由学院督导完成,并进行考核评分。评分结果直接作为优秀指导教师评定的依据,该结果作为下学年教师指导学生人数的依据。

2.2全程指导,把控各个环节

整个设计过程选题,答疑,设计,答辩,成绩评定几个环节。

1)选题环节

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定的题库中选出适合自己或者自己感兴趣的题目;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指导教师商讨确定选择题库以外的题目,实现“双向选择”。该课程设计涉及自动化学院3个专业10个班,其中每班指定一名负责人。每位指导老师指导人数按学院单片机原理及系统设计课程设计上学年评价结果排名在前1/3的安排15~20名学生,排名在中间1/3的安排10~15名学生,排名在后1/3的人数较去年人数减少分派,带本课程的上课老师优先安排。每位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人数不宜过多,保证指导教师有精力指导每一位同学。

2)答疑环节

该课程设计为期两周,各指导教师安排答疑的具体时间及地点。每位教师的答疑时间和答疑地点在课程设计开始后汇总到教务办以便学院督导检查,作为评价教师指导工作的依据之一。每位老师在课程设计期间应积极主动为学生答疑,固定答疑次数不少于五次,并根据情况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该环节是最容易被忽视,但又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学生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的表现只能通过答疑的形式体现出来。指导教师应该在每次答辩过程中不仅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而且要针对每位同学的设计内容提出问题,检查其设计过程中是否对问题已经理解,辨别其是否存在抄袭他人设计的可能性。

3)学生自主设计环节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需要按照课程设计大纲的进度安排以及要求按时完成设计任务。熟悉设计任务和要求,查阅相关设计资料;进行系统软、硬件总体设计;设计电原理图,系统硬件调试;系统软件设计,设计仿真或实物调试;完成课程设计报告书;课程设计答辩。

4)答辩环节

答辩环节由小组答辩和集体答辩两个环节构成。小组答辩:该答辩过程是指导教师对本组所指导的学生进行答辩。首先由学生讲述自己的设计过程,而后指导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最后指导教师根据答辩情况给出答辩的成绩。集体答辩:①每组的指导老师提交成绩汇总表并注明排在最后一名的原因,指定成绩排在本组内最后一名同学参加答辩。指导教师提交的成绩有一人或多于一人不及格者该学生成绩定为不及格本组不再派学生参加集体答辩。②每组排在第一名的同学参加优秀课程设计答辩。③答辩委员会根据答辩情况进行排序,并简要注明答辩存在问题情况。④若参加答辩的同学成绩评定与原成绩有较大出入时,该组同学的成绩按答辩同学的情况相应降级或升级。答辩组织:各专业组成专业答辩委员会,对评定优秀课程设计和集体答辩同学的答辩工作。答辩委员会由系主任任答辩委员会主席,答辩委员由系主任和课程负责人共同商定,答辩委员会成员由7~10人组成,指定一名老师为答辩秘书。在课程设计完成日的最后一天进行答辩,答辩题目为自己所做课程设计题目并提交自己的设计报告。

5)成绩评定

课程设计成绩分五部分:①平时表现及考勤占10%(即10分);②纪律及答疑占10%(即10分),遵守设计纪律,按时完成各阶段任务,认真答疑,积极提问;③设计过程占40%(即40分,含报告的修改10分,报告无修改符合要求得10分,修改一次和修改的正确性扣2分,修改5次数以上得0分;设计过程完成程度总计20分:方案设计5分,硬件设计5分,软件设计5分,系统调试5分;老师提问10分,根据提问问题及解答情况给分等)④设计报告和图纸占30%(即30分):(分值:30-27分)设计叙述清楚,书写规范;设计方案合理,设计内容正确;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值:26-22分)设计叙述清楚,书写较为规范;设计方案较合理,设计内容较正确;较好的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值:21-18分)设计叙述清楚,书写较规范;设计方案基本合理,设计内容基本正确;掌握一定基础理论知识,具有初步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分值:17-0分)设计叙述不清楚,书写不规范;设计方案基本合理,设计内容不正确;不掌握基础理论知识,不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⑤答辩占20%:分数根据学生对答辩委员会提出的问题回答情况进行给定。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课程设计不及格:不能按时提交设计;设计报告有严重雷同者;图纸有严重雷同者;对老师的提问完全不能正确回答者;答辩不及格者获不按指定时间参加答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