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措施模板(10篇)

时间:2022-09-04 05:15:4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脱贫攻坚措施,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脱贫攻坚措施

篇1

农村饮水安全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重要的问题,也是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菏泽市委、市政府把高质量完成饮水安全脱贫攻坚目标任务、高标准开展贫困人口饮水安全精准排查和动态清零、高效能推动农村供水工程长效管护机制建设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常抓不懈,为全市打赢脱贫攻坚提供坚实水利支撑和保障。

1农村安全饮水现状

1.1区域概况

菏泽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土地面积12239km2,辖7县4区,下设31个街道办事处、124个镇、13个乡。全市总人口1025.4万,其中农业人口为597.11万人。菏泽市水资源缺乏,年平均降水量641.1mm,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349m3,仅相当于全国人均水平的1/9,属极度缺水区。浅层地下水矿化度普遍偏高、苦咸,深层地下水氟化物偏高,无法达到农村安全饮水的标准。

1.2饮水安全现状

菏泽市内重要客水资源黄河水在境内占379.00km2,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菏泽境内黄河水资源经沉砂处理后,水质可达到地表水Ⅱ级标准,因此可作为饮用水和其他用水供水资源。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以来,菏泽市各县区强力推进以平原水库、现代化净水厂和供水主管网建设为主要内容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通过建设引黄水库,实施规模化集中供水,彻底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近几年,菏泽市年平均引黄河水约10亿m3,最大限度地弥补了菏泽市水资源的不足。截至2020年6月底,菏泽市农村饮水安全两年攻坚行动累计完成投资12.49亿元,新建成10座平原水库、13座配套净水厂,供水管网基本建成,加上原有的西城水库、鄄城电厂水库、菏泽城区黄河水厂,形成了12座水库、14座水厂,设计日供水能力74.0万m3的供水工程体系,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按照国家《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准则》,全市11个县区、168个乡镇、5872个村庄,基本实现了饮水安全工程全覆盖,改善了农村居民饮水条件和生活水平。

2存在问题

2.1部分县区引黄水源水量不足

由于菏泽市浅层地下水矿化度普遍偏高、苦咸,深层地下水氟化物超标,不宜直接作为饮用水源。单县、曹县、成武县由于距离黄河较远,输水距离长,引黄水量不足,饮用水源无法保障。2.2农村用水需求不断增大一是随着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用水需求不断增加;二是部分村庄由于处于供水末端,自来水管道水压小,出水量少,群众生活得不到保障;三是由于部分县区农村供水工程年久失修,管道老化,跑冒滴漏现象严重。

2.3村民安全饮水意识薄弱,自来水利用率低

一是由于农民缺少安全饮水相关知识,安全饮水意识薄弱。二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青壮年出去务工人数较多,农村长期居住人口以中老年人为主,不了解安全饮用水的重要性。三是一部分村民由于经济限制,不愿支付自来水费用,放弃饮用自来水。

2.4水费征收困难,水费收缴率低

大部分县区农村未安装IC卡智能水表,普遍安装机械表;大部分县区农村水价采取年收费方式,安排在春节前后征收水费,由于累积时间过长,费用堆积较多,村民无法一次性拿出,导致水费收缴困难,收缴率低;另外,由于部分县区未出台有关水价标准文件,导致水价收取不统一,个别村庄通过其他集体资金垫付水费,村民无偿用水。

2.5运行管理经费落实不到位

一是农村供水工程存在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在保证供水人口数量不变的条件下供水范围可以达到城市的几十倍,因此全面保护供水工程的难度较大,存在“重建轻管”现象。二是工程运行管理经费落实不到位,农村公共供水工程维修资金筹集和使用办法虽已出台,但未设立账户,资金、经费不能及时落实。三是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低,不能及时处理供水过程中出现的应急事件及工程的运行维护问题。

3改进措施

3.1加大引黄力度,协调好上下游用水矛盾

一是努力争取引黄指标。积极协调河务部门,通报菏泽市引黄工程现状、引水工作准备情况及当前引水面临的问题,多方争取引黄指标,多引水多蓄水。二是强化水源调度。强化县区协调,加强现场调度,在上游县区灌溉的同时,保持一定流量向下游送水,尽可能保障上下游都有水可用,缓解用水矛盾,提高用水保障。

3.2加大农村饮水安全排查力度

紧盯农村定时供水、供水水压不足、水质超标等薄弱环节,结合《菏泽市饮水安全脱贫攻坚“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改”活动工作方案》,全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抓好抓细问题排查,切实把安全饮水存在的问题找准摸透,全面实施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维修更换损毁老化的供水管网,降低管网漏损率;组织专管人员定期巡视维护,及时维修整改,确保农户饮水安全有保障。

3.3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安全饮水意识

大力宣传安全饮水知识,通过新闻媒体、广播、墙画、学校文体活动等方式宣传,尤其要加大村庄一级宣传力度,让村民了解安全饮用水标准及自来水处理工艺,逐步让村民养成自觉用安全水,形成全民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

3.4加大水费收缴力度,发挥长期效益

一是加大农村一户一表改造力度,积极宣传引导群众树立“水商品”意识和用水缴费意识。采用IC卡智能表,建立信息化服务,进一步提高水费收缴率,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二是严格水费收缴制度。各县区应根据农村供水成本,合理核定水价,制定出台水价相关政策,加快健全完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管理机制,并成立县级农村供水公司,实现农村供水工程统一管理、专业化管理,完善水价管理体制,促进水价管理规范化,提高水费收缴率,将水费用于工程运行管护和管网维护,实现以水养水。

3.5实现供水单位直接管理到户

一是建立健全工程管护制度,贯彻落实“三项制度”和“三个责任”,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二是以县区为单位成立供水管理服务公司,对饮水安全工程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制定《农村供水管理办法》,明确县供水单位管理到用水户,村内主管网由县自来水公司管理维护,形成从水厂到农户的“一条龙”服务。三是加强水管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水管员的管理水平和应急管护水平。

参考文献

[1]孙莉,何金义.西南贫困山区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J].中国水利,2020(17).

篇2

问题分析:我单位对所驻村的村情还不够深入,实地调研次数不够,深入群众程度不够,导致具体帮扶措施、方案制定上精准度不够高。

整改措施:

1、引起重视,我单位立即召开了“脱贫攻坚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立行立改”整改部署会,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为责任人,提出整改方案,认真落实。

2、促进干部沉下去“面对面”和群众商量定策,由我单位领导带领干部再次深入所驻村,通过实地调研,上户走访,努力形成双向互动的脱贫动力,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3、“实打实”研究落实脱贫措施,要把所驻村到2020年与脱贫直接相关且必须建设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项目定下来,把建档立卡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缺什么、应该补什么、什么时候干具体化项目化,与村两委积极对接,与推动十大扶贫政策落实相结合,做实村级2018年至2020年脱贫攻坚实施方案,把底板打牢。

篇3

一、深入学习贯彻的重要指示和有关会议精神,进一步增强扶贫攻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指示

6月18日,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听取对“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强调指出,“十三五”时期是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握时间节点,努力补齐短板,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就加大力度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提出“四个切实”的具体要求,即: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其别强调要做到“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要实施“四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即: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

(二)全国扶贫办主任座谈会

6月25日,国务院扶贫办召开扶贫办主任座谈会,会议传达学习了关于扶贫开发重要指示,并就全面落实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提出了在建档立卡、分类施策、谋划长远等方面下功夫,最后还就切实抓好扶贫系统作风能力建设方面提出了要求。

(三)全省精准扶贫攻坚现场推进会

6月9日,全省精准扶贫攻坚现场推进会在吉安县召开,这是一次高规格、大规模的会议,省直有关部门,各设区市、县(市、区)主要负责同志出席会议。省委书记强卫、省长鹿心社作重要讲话,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莫建成主持。各设区市扶贫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列席。会议明确,加快实现精准扶贫攻坚工作目标,要求减贫任务提前完成,力争到2018年全省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贫困县脱贫摘帽取得突破性进展;2019―2020年,进一步巩固发展精准扶贫攻坚成果,贫困县全部退出,确保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共奔小康不掉队。会议要求全省精准扶贫攻坚要按“找准原因、精准施策、建立机制、形成合力”的要求,聚焦三个着力点,打好产业扶贫、保障扶贫、安居扶贫三场攻坚战,并明确全面加强精准扶贫攻坚的六大工作机制。强卫书记在讲话中指出,省委、省政府研究出台《关于全力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决定》,全省扶贫攻坚的目标、思路、举措都已非常明确,现在关键是要齐心协力、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努力推动全省扶贫攻坚取得更大成效,确保老区人民与全国人民一起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省长鹿心社在讲话中强调,打好扶贫攻坚战,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

二、全面落实精准扶贫攻坚战略部署,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的执行力和创造力

全省精准扶贫攻坚现场会召开后,各地各部门积极行动,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采取了很多切实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更加有力推进精准扶贫攻坚,今年下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加强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是着力统筹精准扶贫攻坚政策措施。扶贫攻坚是一项涉及诸多领域、需要配套政策相互支撑的系统工程。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全力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决定》,是指导全省精准扶贫的纲领性文件。为把《决定》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特别强调要求各地各部门要认真抓好《决定》的贯彻落实,把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要制定本地区本部门落实精准扶贫攻坚的实施方案,在规定的时间内报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批执行。近一个月来,省办不断督促各地、各部门上报实施方案或实施意见。目前省直有关部门材料已全部报齐,正拟以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文件批转各地各部门执行。全省11个设区市和25个贫困县《实施意见》也已上报,省办正在对各地各部门上报的材料进行梳理汇总、统筹研究,并将有关情况报省委、省政府。同时,省办拟将省委省政府《决定》、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批转的省直有关部门《实施方案》文件,以及各设区市和25个贫困县的《实施意见》汇编成册,印发各地、各部门学习参考。在此,要求各设区市、各县(市、区)参照省办做法,将本地有关文件汇编成册,以形成全省完整的系统性文件。

二是着力构建扶贫攻坚组织保障体系。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大量细致的工作需要完善的组织体系来保障和支撑。应该说有的县(市、区)在结合实际,加大扶贫攻坚力度,特别是构建扶贫攻坚组织保障体系上,下了很大力气,采取了很多措施,也总结了很好的经验。最近吉安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全面加强精准扶贫攻坚组织保障体系建设的决定》,构建了完整的县、乡、村、户“四级联动”扶贫攻坚组织架构,这对推进扶贫攻坚起着重要的作用。省办对此给予充分肯定,并提请省扶贫开发小组转发了吉安县的文件。新阶段扶贫开发实行的是“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也就是说中央要做好政策制定、项目规划、资金筹备、考核评价、总体运筹等工作,省级要做好目标确定、项目下达、资金投放、组织动员、检查指导等工作,市县要做好进度安排、项目落地、资金使用、人力调配、推进实施等工作。要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没有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体系是难以奏效的。特别是县、乡、村、户四级组织保障工作做得如何,至关重要。这次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转发的文件,就是特别要求县级要组建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并下设产业扶贫、设施扶贫、搬迁扶贫、智力扶贫、劳务扶贫、保障扶贫、结对扶贫等七个工作组;乡镇要组建扶贫工作站,由乡镇党委分管领导兼任站长,并做到有固定机构编制、固定工作人员、固定办公场所、固定工作经费“四个固定”;对村级基层组织、驻村工作队和干部结对帮扶也有明确要求。这项工作,原则上要求25个贫困县依照执行,其他非贫困县参照执行,并于今年8月底前完成组建工作,有关文件报送省扶贫和移民办。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将适时开展督查,督查情况予以通报,请各地予以高度重视。

三是着力推进驻村帮扶工作。驻村帮扶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起着重要的“管道”作用,也是扶贫攻坚组织保障体系中村级组织的重要力量。要立足“十三五”2900个贫困村,按照中央、全省新一轮定点扶贫安排部署,统筹谋划、分层推进驻村帮扶工作。新一轮省派单位定点帮扶贫困村已全面启动,省委各部门和省直各单位及副厅级直属单位、中央驻赣单位、大专院校、驻赣部队、省属企业和驻赣央企、金融机构等共291个单位帮扶301贫困村名单已确定,正在签发文件。各设区市、各县(市、区)也要迅速将市直和县直定点帮扶单位落实到贫困村,并将定点帮扶贫困村单位名单报省办,省办将汇编省、市、县三级定点帮扶单位工作手册。由于省、市、县三级共将派出5000多个单位帮扶2900个贫困村,因此1个贫困村可能出现2个甚至2个以上定点帮扶单位,对此要协调处理好几个驻村单位的关系,以形成最大的扶贫攻坚合力。省、市、县扶贫部门要与组织部门合作,督促驻村帮扶单位选派2至3名有较强工作能力、熟悉农村工作的干部组成驻村工作队,明确一人担任队长,驻村工作队队长原则上任帮扶贫困村的党支部“第一书记”,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省、市、县要对驻村工作干部搞好培训,并加强督查工作。

四是着力抓好干部结对帮扶。干部结对帮扶,是起着把扶贫资金和具体帮扶措施精准“滴灌”到贫困对象身上最直接的“管道探头”作用。要求各级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实现干部结对帮扶全覆盖,确保每户贫困户都有干部结对帮扶。要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实行动态管理、无缝对接,做到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帮扶干部、贫困户信息互联互通。结对帮扶要一包到底,不脱贫不脱钩。要精准施策打好结对帮扶组合拳,实行“五定”(即:定对象、定政策、定措施、定责任、定目标),一户一策或多措并举,要开拓思路、创造特色,尤其要结合各自职能、发挥各自优势,综合施策,组合帮扶,做到一类一套帮扶方式、一户一套帮扶办法,要重点做好帮扶发展产业、帮扶就业创业、帮扶完善保障、帮扶改善条件和帮扶提升后劲等。近期到一些地方调研,发现了很多好的做法,比如在贫困户的大门墙壁上订贴贫困户和帮扶干部的信息卡,一目了然,也便于监督。这些好的做法,各地可学习借鉴。

五是着力谋划“十三五”扶贫和移民规划。今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同时也是谋划“十三五”扶贫和移民规划之年。谋划好“十三五”扶贫和移民规划,对做好全省下阶段扶贫和移民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在“十三五”规划扶持的2900个贫困村已经确定,各地要以省委省政府《决定》为指针,切实抓好2900个贫困村的调查摸底和建档立卡工作,并围绕2900个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认真做好“十三五”规划编制和年度项目计划制订工作。规划要分三个层面进行。第一,要抓好四大专项规划。①关于搬迁移民扶贫规划。各县(市、区)要根据搬迁移民扶贫条件和范围等政策要求,首先结合对“十三五”贫困村调查摸底,摸清需要搬迁移民村组或居住点数量,以及搬迁户数和人口数,并摸清其中建档立卡户数和人口数。同时摸清非贫困村需要搬迁移民村组或居住点等相关数据。按照贫困村优先搬迁,并确保到2018年完成贫困村搬迁任务的要求,进行全面规划。也就是说,“十三五”期间,前三年搬迁移民重点是贫困村,后两年则侧重非贫困村搬迁。在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凡是列入搬迁规划的村庄,不再安排村庄整治等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项目建设,也不允许新建房屋。关于搬迁移民所需财政和金融支持方面,据悉国家将采取重大措施,加大建档立卡贫困户支持力度,包括财政直补和金融贷款两个方面,国家有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出台有关政策。至于整体搬迁中涉及非贫困户搬迁支持问题,国扶办的意见是仍按各省原有政策支持,所以在规划中要把上述等有关因素考虑其中。②关于贫困村村庄整治建设规划。对未列入搬迁移民扶贫的贫困村,结合贫困村调查,按照“全面摸底、分类推进”的思路,将2900个贫困村中的村组分为三类:第一类为不通水泥路、土坯房和危旧房多、基础设施条件差、没有实施新农村建设、贫困人口占比较高的“满目疮痍”村,作为重度贫困村民小组;第二类为已通水泥路、土坯房和危旧房较少、基础设施条件一般的,作为中度贫困村民小组;第三类为基础设施相对较好、新房占比较高、已实施新农村建设、贫困人口占比较低的,作为轻度贫困村民小组。在村庄整治规划中,要按照优先整治重度贫困村民小组,并确保到2018年底全面完成重度贫困村民小组整治的要求做好规划,即“十三五”时期前三年,重点整治重度贫困村民小组,后两年则侧重整治中度贫困村民小组。对重度贫困村民小组整治,尽可能利用省里为每个贫困村专项安排1个村民小组的整治项目和资金,并整合新农村建设资金等给予解决。25个贫困县如在常规安排的村庄整治项目计划内三年不能完成重度贫困村民小组整治任务的,可利用“十三五”贫困村数量较“十二五”贫困村数量调减了20%,但资金仍保持不变这一条件,扩大安排重度贫困村民小组整治数量。如采取此措施仍不能完成任务的,则由县(市、区)筹措资金予以解决。同样,非贫困县如在省里安排的项目和资金计划内,仍不能完成贫困村村庄整治任务的,由各县(市、区)筹措资金予以解决。目前“十三五”确定了2900个贫困村,如在此之外,还有那种“满目疮痍”的村没有包括在内,请各地将其列入市、县级贫困村,进行扶持,其村庄整治建设资金筹措由市、县安排和落实,并如期完成整治任务。③关于产业扶贫规划。国家对产业扶贫基本思路是,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重点支持其通过直接发展产业来增加收入,改变贫困状况。结合我省实际,具体组织实施方法有三种:一是针对贫困村,通过推广“四位一体”产业发展模式,将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组织起来发展产业;二是针对非贫困村,通过在乡镇级层面推广“四位一体”产业发展模式,将非贫困村中贫困户组织起来发展产业。考虑到在乡镇级层面推广“四位一体”产业发展模式,涉及农户较多,因而在实际操作中,可允许在一个合作社中,发展3-4个产业,以满足贫困户产业发展多样化实际需求。三是鉴于推广“四位一体”产业发展模式,需要一定的条件和时间,因而对于一时推广不了“四位一体”模式的地方,可推行“五定”的产业发展模式。对于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即低保户特别是纯低保户,可在为其提供低保补助的基础上,探索通过资产性投入获益的发展模式来实现增加其收入。现在我省有的是通过分户或集体发展光伏产业获益,有的是通过投资农商行等金融产业获益,有的是通过投资建标准厂房和批发市场获益,也有的是投资种、养、加产业获益,但总的要求是尽可能选择投资回报率在10%以上,且比较稳定、可持续的产业。困此,各地要按照上述要求,编制好“十三五”产业扶贫发展规划。④关于“雨露计划”培训规划。要在全面摸底的基础上,做好学历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年度计划。其次,要抓好整体规划,在做好专项规划之后,要抓好“十三五”扶贫开发总体规划和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总体规划。制定规划要紧紧围绕提前两年实现精准扶贫攻坚目标,落实好“十三五”期间重点是前三年的精准扶贫投入,统筹集中各方面政策、资金和资源实施精准扶贫攻坚。再次,要抓好相关规划的衔接。各级要将“十三五”精准扶贫攻坚规划及各专项扶贫规划、行业规划与当地“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相衔接;要把精准扶贫攻坚规划与全省区域发展规划、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罗霄山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规划统筹起来。水库移民规划与扶贫规划同样操作。

六是着力完善建档立卡工作。建档立卡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瞄准器”和“衡量器”,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各地就建档立卡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要抓好建档立卡核查和纠错。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对扶贫开发信息系统数据核查要求,我省已经部署开展建档立卡数据专项核查清理工作。数据质量是分析问题和研究政策的基础。各地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由于数据质量导致数据分析工作无法进行,或者数据分析结论严重背离客观实际,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就缺乏支撑。请各地扶贫部门主要负责同志高度重视数据填报和核查工作。第二,要做好“十三五”2900个贫困村的建档立卡工作,这次调整的贫困村有相当数量是新纳入,各地要认真细致地对贫困村做好建档立卡工作,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第三,要做好贫困人口脱贫退出建档立卡的识别和标识工作。国家正在部署贫困村和贫困人口的退出标准、程序和后续扶持政策。省办也正在研究,大致按照“鼓励贫困人口脱贫退出、保障扶贫政策不变”的思路,制定贫困人口退出的相关文件。由于建档立卡是一项细致的工作,各地要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的作用。

七是着力强化资金项目管理。扶贫和移民资金项目是我们工作中的“高压线”,必须严格规范运用和管理,加大监管力度,以稽查审计为手段,省级对各地扶贫和移民项目及资金管理进行重点抽查和专项稽查审计;设区市对各县(市、区),县级对各乡镇,以3年为周期,实现稽查审计全覆盖。要强化动态管理,分别依托国扶办、水利部移民局的信息系统,开发资金项目管理模块,对各地扶贫和移民资金、项目进行实时动态管理;要完善制度,规范各地项目与资金的管理,并推行引入第三方参与项目的管理,做到项目设计、决算、验收等方面科学规范。这里要强调一点,现在资金项目审批权大部分都已下放到县,可以说是审批在县、执行在村,有权必有责,县级责任重大,省办正在起草加强资金项目监管的具体办法,要求县级务必要加强监督管理。

八是着力动员社会参与扶贫。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攻坚战,是打好这一攻坚战的重要力量。要鼓励企业采取多种方式,推进集体经济发展和贫困群众增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多种方式参与扶贫开发。建立江西社会扶贫网,广泛、深入、高效、准确地动员、组织和配置社会扶贫资源,实现社会扶贫和精准扶贫有效结合。要组织开展好今年“10.17”扶贫日活动,全面推进社会扶贫体制机制创新,构建参与平台,创新活动载体,激发社会大量潜在扶贫资源向贫困村和贫困群众有效直接供给,切实强化社会合力,提升社会扶贫攻坚精准度。各地各部门要参照全省方案,结合各自特点,开展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活动。省级层面与地方层面的活动要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形成上下联动、同频共振的工作合力和舆论氛围。

九是着力做好水库移民管理。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主要是移民的搬迁、移民村庄整治建设、移民产业发展扶持和移民培训,已经和四大专项扶贫实现了有效整合。当然其他一些特殊属性工作,比如推进三峡后续年度项目实施,加强水库移民安置管理,需要我们做好细致的工作。水库移民安置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程序性很强的综合性系统工程,我们各级移民管理机构要准确把握和执行有关政策。

十是着力加强扶贫和移民宣传工作。引导好舆论宣传、政策宣传,为精准扶贫攻坚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是当前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要加强对省委省政府扶贫开发决策部署,以及全省扶贫攻坚成果的宣传,进一步总结推广好成就、好典型、好经验,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这也要求我们既要干得出色,也要说得出彩。今年上半年,我省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宣传成果,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新华社、经济日报头版头条等中央主要媒体都有反映我省扶贫攻坚经验和成果的宣传报道。今后我们要继续加强宣传工作,省办已经草拟了《全省扶贫和移民宣传工作管理考核暂行办法》,这次会议印发了征求意见稿,正式印发后要认真执行,以促进我省扶贫和移民宣传工作走在全国的前列。

三、按照“三严三实”要求,抓好扶贫和移民系统作风和干部能力建设

从今年上半年的发展形势来看,我省已开启了小康提速的新征程,“五年决战同步全面小康”开局告捷。省委号召,要牢牢把握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保持定力,实现同步小康。作为实现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精准扶贫也进入了大有可为的攻坚期,这就需要我们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切实抓好扶贫和移民系统作风和能力建设。

一是要大气谋事。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因此要站在落实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着眼实施我省“十六字”发展方针,围绕促进全省“五年决战同步小康”战略部署,瞄准确保贫困群众共奔小康不掉队的工作目标,切实担当起让老区人民一起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的历史责任。这就需要不断加强调研,积极谋划扶贫攻坚新措施。在这方面,有很多市、县,做到了对扶贫攻坚的大谋划、大举措,以大会战的决心谋划和推进扶贫开发。

二是要精细做事。扶贫开发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任务,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从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的六个“精准”,到因人因地、因贫困原因,因贫困类型三种“施策”,再到研究实施“四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一系列针对性强的“滴灌式”举措,都需要细而又细的工作作风和态度。

三是要高效成事。扶贫开发已经进入了倒计时攻坚阶段,距离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只有5年时间,而我省提出的是力争提前两年到2018年实现精准扶贫攻坚的工作目标。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时不我待,必须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更加有效的行动,就需要扶贫和移民干部提高执行力,抓一件事成一件事。要敢于作为,敢于担当,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提高办事效率。

篇4

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汇报,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

富源县按照四个明确、三个创新、六个抓手“四三六”思路措施,举全县之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开展了系列工作:

一、做到“四个明确”,解决“扶持谁、谁来扶”的问题

明确目标任务、明确扶贫对象、明确脱贫责任、明确考核奖惩等措施

二、创新“三项举措”,解决“因病返贫、因贫辍学”的难题

制作“识别卡”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免费制作识别卡,识别卡成为贫困户的“第二身份证”,贫困户凭此证在县内可享受医疗、教育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率先减免贫困学生学杂费,率先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免费体检.

三、用好“六个抓手”,解决“发展无望、致富无门”的难题

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抓实开展“挂包帮、转走访活动”,升入实施整乡整村推进项目,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认真抓好农村危房产出重建,实施产业扶贫,变“输血”为“造血”.

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是全县经济刚刚度过止跌回升的攻坚期,产业培训尚需时日.

二是资金筹措压力大.

三是脱贫攻坚任务重.

今后将解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坚决完成64个易地扶贫搬迁点、60个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确保年底黄泥河镇和21个贫困村脱贫出列.

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汇报,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

宣威市围绕全年实现“2个贫困乡、20个贫困村出列和4.38万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全民动员、挂图作战,开展了系列工作:

一、健全完善工作机制

调整充实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立脱贫攻坚作战指挥部,出台《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制定实施《脱贫摘帽考核奖惩办法》等制度.

二、统筹安排项目资金

统筹安排涉农项目和各类扶贫资金,以12个贫困乡镇和98个贫困村整乡整村推进为整合平台,把所有涉农资金和专项资金优先倾斜、优先整合、优先安排到贫困乡村.

三、多策并举扩大融资

成立宣威市扶贫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向农发行申贷8亿元易地扶贫搬迁专项贷款,并已按工程进度拨付使用.

四、积极争取上级支持

由主要领导带队先后到省扶贫办、省发改委和挂包宣威市的各部门登门拜访,主动对接,目前,全市共争取到各级挂包单位项目46个、资金7249万元,“四到县”切块资金3564万元,财政扶贫资金4397万元.

五、狠抓脱贫项目建设

宣威150个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点已全部落实,其中139个点已全面开工,另外11个点正积极协调土地审批问题,争取尽快开工.

六、扎实抓好建档立卡“回头看”

投入资金1342万元,抽调3721名干部组建1176支入户调查小组,推进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

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贫困群众主动脱贫的信心和决心不足.

二是有的脱贫攻坚政策落实难度大.

三是项目资金缺口较大.

今后将尽快建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大数据”平台,进一步整合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挂包单位帮扶的力量,推进贫困户帮扶计划落实落地,严肃查处落实不力和进度缓慢的人和事.

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汇报,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

一、扶贫开发基本情况

双河镇是全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镇.全镇辖21个村街,4.6万人,建档立卡重点贫困村5个(春光、六岭、晁仓、许楼、百洋),贫困户1997户、贫困人口4696人,贫困发生率7%.其中一般贫困户711户2288人,低保户贫困户900户2008人,五保贫困户386户400人.2014年全镇减少贫困人口743人,2015年减少贫困人口719人,目前实有贫困户1527户、贫困人口3234人.

二、脱贫攻坚推进情况

按照区委、区政府“三年集中攻坚,二年巩固提升”的总要求和“户脱贫,村出列”的总目标,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心谋划,真正把脱贫攻坚摆在突出的位置,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不断推进脱贫攻坚向纵深发展.

一是加强领导、健全队伍.及时召开党政联系会议,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工作,调整充实镇扶贫工作领导组、成立双河镇脱贫攻坚指挥部、确定各村(街)扶贫专干,明确党委书记负总责,党委副书记主抓脱贫攻坚全面工作;设立镇脱贫攻坚工作站,分管领导担任站长,配备两名专职工作人员;建立党政班子成员落实包村联户制度,及时调整镇驻村帮扶工作队成员,联村干部兼任工作队队长;各村统一成立村级脱贫攻坚工作领导组,实行网格化管理.形成了以点连线、以线绘面,镇、村两级书记亲自抓脱贫攻坚的工作格局.

二是明确目标、压实责任.根据全区脱贫攻坚工作部署,进一步明确目标,到2017年底实现5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贫困村年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到2018年底全镇4500多贫困人口基本脱贫,稳定实现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的基本目标.进一步细化措施,镇党委、政府制定了脱贫攻坚作战图和“四项清单”,把脱贫攻坚列入镇党委、政府年度重点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压实单位包村、干部包户责任,实行“一票否决”.

三是摸清底子、落实包保.通过为期3个月的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退出不符合贫困条件157户418人,新识别贫困人口461户668人,在“回头看”的基础上,今年又开展精准核查月活动,规范完善贫困户档案资料,建立贫困户9大类管理台账.机关站所全体人员全部包保贫困户,每季度至少一次进村入户开展核查,了解贫困户扶贫需求,与贫困户共商扶贫措施,拟定贫困户脱贫时间,完善《扶贫手册》填写工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四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组织召开全镇脱贫攻坚推进会,具体部署工作,与21个村(街)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制定《双河镇精准扶贫手册》和《双河镇脱贫攻坚规范档案培训指南》,解读业务培训要点,将脱贫攻坚工作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相结合,纳入学习教育活动计划.印制双河镇到户扶贫政策明白纸和户用扶贫手提袋等,由各驻村帮扶人员入户走访时张贴发放.此外,通过建立双河镇脱贫攻坚网站、脱贫攻坚工作微信群、刷固定宣传标语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各级关于脱贫攻坚的工作部署和相关政策,营造“人人重视扶贫、人人参与扶贫”的舆论氛围.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项目、缺资金、缺技术、缺内生动力”的总体局面未根本解决.

2、诸多客观因素影响扶贫工作难以有成效.全镇贫困人口的存量比较大;村干部对扶贫政策认识不足,思想上还没有真正从“数字脱贫”转为走“精准实”新路子;有些包户干部由于自己所在部门没有项目、资金,无法给贫困村、贫困户带来具体的变化,在扶贫工作上似乎并不能发挥很大作用,难以受到村民欢迎.

3、脱贫项目与脱贫计划、实际操作的匹配有难度.如有些村在落实项目上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成效甚微,严重挫伤了村级脱贫积极性.

四、今年的主要目标和工作重点

(一)主要目标:推动全镇上下全面行动起来,形成脱贫攻坚的浓厚氛围;“十大工程”全面实施起来,精准帮扶取得新成效;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到村到户到人,精准脱贫取得新突破;实现1个贫困村(六岭村)脱贫出列,再减少贫困人口608人.

(二)工作重点:为确保打好年度攻坚战役,重点做好4个方面的工作.

1、切实做好建档立卡精准核查工作.确保对象精准,致贫原因精准,帮扶措施精准,包保责任精准,扶贫手册填写规范,帮扶措施全程记录,完善“四项清单”和年度滚动计划,实现“系统、台账、手册”三线合一.

2、多举措瞄准贫困人口,增强脱贫效果.

一是突出抓好产业脱贫.对贫困户实行分类帮扶,选择有潜在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实施产业扶贫,通过技能培训,干部包户,政策扶持,能人带动等组合手段,编制双河镇产业脱贫发展规划,因户因人扶持发展脱贫产业,扶持贫困户宜养则养,宜种则种,促进产业脱贫.

二是突出抓好就业脱贫.选择劳动力状况相对较好的贫困户,通过定向推荐,提供公益性就业岗位,促进就业脱贫.特别要发挥中小企业、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优势,提供多种岗位,引导贫困户就近就地就业,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篇5

充分利用脱贫攻坚期内最后一轮问题整改机会,对标脱贫退出标准,对标“三精准”“三落实”“三保障”工作要求,全面梳理核查“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问题整改情况,脱贫攻坚以来中央、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巡视巡查、督查调研、审计、媒体暗访等发现的各类问题整改情况,市镇(街道)村近期(2020年以来)自查发现的问题整改情况,以及影响收官之战全面交账可能存在问题的解决情况,确保所有问题在6月30日前全部整改到位。

二、工作步骤

按照核定措施、确定效果、议定成果、审定结果、认定销号“五定”工作法开展清零行动。

(一)核定措施(5月15日-5月20日)。由市脱贫攻坚办全面梳理各类问题情况,形成问题清单,逐项分解落实到问题整改牵头单位,牵头单位负责核定整改措施是否落实到位;未整改的,立即落实整改责任人,限时整改到位。

(二)确定效果(5月21日-6月7日)。户脱贫存在的问题由所在镇(街道)牵头,组织帮扶责任人和行业部门共同确定问题整改效果,并填写《市脱贫攻坚“问题整改清零行动”整改验收表(到户问题)》附件1。行业部门或镇(街道)自身存在的问题,由行业部门或镇(街道)自行组织力量核实确定整改效果,并填写《市脱贫攻坚“问题整改清零行动”整改验收表(镇〈街道〉、部门问题)》附件2。

(三)议定成果(6月8日-6月12日)。由镇(街道)党(工)委通过会议议定本辖区户脱贫存在问题整改成果,同时议定镇(街道)村涉及问题的整改成果,全部整改到位后,报市脱贫攻坚办。行业部门问题整改成果由本行业党委(组)会议议定后,报市脱贫攻坚办。

(四)审定结果(6月13日-6月19日)。由市脱贫攻坚办组织力量随机抽查镇(街道)村户和行业问题整改情况,全部整改完成后,报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审定。

(五)认定销号(6月30日前)。审定结果经市委常委会认定通过后,问题予以清零销号。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省级指导、市级统筹、县级负责、乡村和行业部门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督促指导。各镇(街道)、各相关部门要对本地本单位清零行动负总责,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市脱贫攻坚办要加强工作指导和工作调度,统筹抓好全市清零行动,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二)确保整改质量。各镇(街道)、各相关部门要分工落实,形成合力,逐年逐块逐项逐条核查问题整改情况,做到问题不遮掩、不隐瞒,整改不敷衍、不拖延,确保6月30日前所有问题全部清零销号。

篇6

1.加强理论学习。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政策宣讲、学习培训等多种形式原原本本学习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其中的精神实质和时代意义,坚持以上率下、联系实际学,真正把学习当做工作开展的第一道工序贯穿到脱贫攻坚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

2.指导工作落实。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全面排查解决存在的问题,实现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加快推进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坚持不懈抓好各项政策和措施落实,加强动态监测管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采取差异化帮扶措施,努力降低肺炎疫情对脱贫攻坚工作影响,确保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全面完成,确保全市人民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二、全面完成年度脱贫目标任务

3.完成剩余人口脱贫。聚焦613户1645名剩余人口脱贫,摸清底数,对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依靠产业就业帮扶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及时给予低保兜底保障,全面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问题,确保小康路上不落一户、不少一人。

4.继续坚持“四个不摘”。坚持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切实防松劲、防懈怠。持续强化扶贫对象和扶贫项目库动态管理,全面加强扶贫项目资金和扶贫资产管理,实施精准施策,开展精准帮扶,切实做到精力不散、靶心不变、力度不减。

5.防范返贫和新增贫困。进一步巩固60个贫困村出列成果,确保87135名已脱贫人口稳定脱贫不返贫。对前期摸底的1373名脱贫监测户和3184名边缘户,及时提供精细帮扶,防范返贫和新增贫困。继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大对非贫困村和边缘户支持力度。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6.努力降低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积极开展肺炎疫情防控,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干部作用,开展宣传引导、生产指导、帮扶督导和民意疏导工作,摸清底数,分类开展精准帮扶,解决好贫困群众外出务工、生产发展和产品积压、扶贫项目复产复工等问题,切实将疫情对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影响因素降到最低。

三、全面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问题

7.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工作。开展脱贫攻坚问题排查,围绕实现“三保障”、落实“三精准”、抓好“三落实”,重点围绕脱贫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调查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及安全饮水实现情况、获得帮扶情况、参与脱贫攻坚项目情况等,全面排查2014年建档立卡以来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在6月底之前切实整改到位。

8.开展“动态清零”工作。狠抓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资助“应补尽补”。全面落实贫困人口“三保障一兜底一补充”综合医保政策,降低因病致贫返贫风险。完善农村危房改造常态化机制,实行“应改尽改”。全面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因地制宜加强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改造和建后管养。3月底前完成“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再排查工作,建立问题台账,全力补缺补差。6月底前,全面解决影响“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新增问题。

四、坚决攻克深度贫困堡垒

9.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目标,继续对8个深度贫困村在政策、资金上予以重点倾斜,统筹各类资源、加大支持力度。加大对贫困老年人、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等特殊贫困人口的兜底保障力度,全面落实低保、医保、养老保险、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综合社会保障政策。

10.开展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对剩余贫困人口较多的5个乡镇及贫困发生率超过全市平均水平1倍以上的14个村进行挂牌督战,督促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落实,帮助解决问题。对“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突出问题动态清零、扶贫小额信贷清收等重点工作挂牌督战,及时掌握工作进展,研判形势,协调相关部门加大工作指导,及时解决制约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突出问题。

五、精准落实帮扶举措

11.持续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继续深化“四带一自”“三有一网”扶贫模式,巩固产业扶贫成果。结合疫情防治工作,推动各乡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完善带贫机制。大力解决产业扶贫中出现的滞销等各类影响稳定脱贫的问题。加强村级光伏扶贫电站运维管理,确保村集体光伏扶贫电站收益在扣除土地租金、运维费用等必要支出后80%用于贫困人口,支持鼓励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继续实施电商扶贫和旅游扶贫。

12.持续推进就业扶贫。继续深化“三业一岗”就业扶贫模式,扎实推进就业扶贫工程,降低疫情对贫困户家庭工资性收入的影响。加大就业帮扶工作力度,巩固就业扶贫成果。加强扶贫车间建设,提升带贫能力,给贫困家庭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优先使用贫困家庭劳动力,促进贫困地区劳动力稳定就业。开发并规范管理扶贫公益性岗位。

13.做好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坚持户贷户用户还原则,对贫困群众因疫情影响的春季生产和后期恢复生产资金需求,做到“能贷尽贷”,适当延长受疫情影响还款困难贫困户的还款期限。加大“户贷企用”清收力度,做好实时跟踪监测,继续执行提醒、通报、预警、约谈、司法到期回收等机制,确保完成3.66亿元到期贷款回收任务,强化扶贫小额信贷逾期风险防范。

14.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多措并举、综合施策的原则,深入实施产业带动、就业扶持、“两基”提升、社区融入“四大工程”,增强搬迁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和自我发展能力,努力实现“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目标。

15.扎实推进资产收益扶贫。结合农村“三变”改革和“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协调相关部门有序推进资产收益扶贫项目实施。折股量化和收益分配向弱劳动能力和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倾斜。指导乡镇、村结合实际,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提高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带动贫困户增收。

16.深入实施消费扶贫。以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试点先行县为契机,以消费扶贫为抓手,以拓展贫困户增收为目的,积极创新扶贫方式。持续推进贫困地区农产品进高校、进企业、进园区、进社区、进商超、进电商、进电视、进深加工“八进”行动,拓宽贫困地区农产品流通和销售渠道,多措并举解决好产业扶贫中的“卖难”问题。积极争取各级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民营企业、公民个人等参与消费扶贫。

六、加快补齐脱贫攻坚短板弱项

17.扎实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完成300公里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计划任务。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确保剩余贫困人口饮水安全“不落一人”。持续加大农村电网建设,有效解决农村电网“卡脖子”问题。重点做好水电供区电网改造,提升农村电网基础设施条件。推动光纤网络向自然村延伸,夯实农村信息基础设施。

18.扎实补齐基层基本公共服务短板。着力做好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以疫情防治为切入点,加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改善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服务设施条件,加强基层医疗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扩大乡村文化惠民工程覆盖面。加快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加快市残疾人康复托养服务机构建设,扎实推进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

19.扎实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持续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大革命”和“三大行动”。加快推进农村改厕问题排查整改。加强宣传教育,广泛开展以“五清一改”和“四净两规范”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着力改善村容村貌。启动实施2020年度省市中心村规划建设,继续抓好美丽乡村示范村和重点示范村创建。

七、提升脱贫攻坚管理水平

20.持续深化综合问题整改。继续推行“清单管理、专班督战、四季攻势、闭环调度”工作机制,统筹推进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国家和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及扶贫资金专项审计反馈的各类问题整改,扎实开展“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整改行动,坚持全面排查、一体整改、一体推进,以问题整改促进脱贫攻坚提质增效。

21.继续完善建档立卡工作。按照省扶贫办统一部署安排,及时开展扶贫开发信息系统清洗工作。强化建档立卡动态调整机制,完善信息服务功能,加强数据比对与分析。开展数据摸排,提高数据质量,切实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完善贫困人口统计监测体系,做好贫困监测和建档立卡两套数据的衔接。

22.加大扶贫资金监管力度。充分运用扶贫资金动态监控系统,全面掌握资金安排、拨付、支付进度。全面实施扶贫资金绩效管理,压实资金使用部门和单位绩效主体责任。进一步规范扶贫资金公开公示制度,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积极配合纪委监委、审计等部门深入开展扶贫领域监督检查工作,多措并举推动扶贫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23.强化扶贫项目规范管理。完善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围绕“补短板、强基础”,加大对产业就业补贴、保障贫困群众基本生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的项目支持力度。进一步规范扶贫项目公开公示制度,加快扶贫项目实施进度。全面落实扶贫项目运维管护机制,完善扶贫资产登记制度,突出项目后期管护,确保持续发挥扶贫功效。

24.扎实开展普查试点和全面普查工作。积极开展全省脱贫攻坚普查试点工作,对先行试点的3个乡镇6个村加强指导,及时总结经验,为完善省普查方案提出建议。认真细致做好全市普查工作,摸清贫困现状,精准掌握直接影响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实现的问题,研究提出解决措施,确保高质量通过国家全面普查。

八、加大精准帮扶工作力度

25.做好精准帮扶工作。加强对驻村工作队的指导、培训和管理力度。继续做好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工作。防疫期间,帮扶责任人要适时通过电话、短信、微信和入户走访等方式开展精准帮扶,因村因户因人制定并落实好“一村一计划、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扎实做好县域结对帮扶,进一步加强与贵池区和桐城市对接合作,推动结对帮扶各项措施落地生根。深入开展“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组织开展“10.17”扶贫日系列活动,继续发挥“中国社会扶贫网”平台作用,推动需求对接,助力脱贫攻坚。

九、强化脱贫攻坚总结宣传

26.做好脱贫攻坚总结宣传工作。分类指导各地各部门做好工作总结。县级重点总结以脱贫攻坚统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带来的巨大变化、历史成就、经验启示等。乡镇重点总结具有特殊性、典型性的做法、成效和经验等。村级重点总结产业发展、村容村貌、治理能力、内生动力等方面的显著变化和经验启示等。做好2014年以来脱贫攻坚档案收集整理工作。启动“十四五”巩固脱贫成果规划编制工作。加强脱贫攻坚宣传工作,弘扬正能量,讲好故事,展现我市良好形象,表彰一批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个人。组织参加“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评选。

十、进一步强化攻坚责任

27.强化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市、乡脱贫攻坚指挥部牵头抓总作用,坚持综合督导和专项督导相结合,全面排查问题和挂牌督战相结合,压紧压实行业主管部门、乡镇、村(社区)、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各级干部的责任,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篇7

2018年是我县脱贫攻坚的攻坚之年,面临两年建设任务一年完成、已脱贫对象的巩固提升、拟脱贫对象的精准施策和未脱贫对象提前启动的多重压力,我将按照县委的安排,始终坚持“念兹在兹、唯此为大”的工作理念,统筹协调文昌镇党委政府和各市县帮扶部门,按照“一明确四强化”工作思路,着力找方法、攻重点、补短板,认真抓好各项帮扶政策和措施的落实落地。

一、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分工,抓落实。

文昌镇地处苍溪东北山区,由原文昌、白岩两个乡镇合并而成,距离县城73公里,总幅员面积70.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万亩,辖21个村(社区),总人口2.35万人。经过精准识别,2014年核定文昌镇权家、得胜、红瓦、桥河、蟠龙、鸳鸯、孙家等贫困村7个,经过前期“精准识别”动态调整,现有建卡贫困人口637户2242人。其中,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567户1367人,易地扶贫搬迁98户375人,低保政策兜底15户37人,医疗扶持救助310户538人。2014-2017年共脱贫贫困人口434户1572人,退出贫困村3个(权家村、得胜村、红瓦村)。2018年拟退出贫困村2个(蟠龙村、桥河村);2019年与全县同步完成脱贫摘帽任务。

2018年文昌镇拟脱贫贫困人口72户27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村2个(蟠龙村、桥河村),贫困人口42户166人。

二、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责任,严督查。

篇8

2015年11月30日下午,湖北省委、省政府以电视电话会议的形式,召开全省学习贯彻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大会,动员全省各级各部门迅速掀起学习贯彻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的热潮,以严的精神、实的作风狠抓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政策措施落实,靶向施策、精准发力,坚决打赢全省脱贫攻坚战。

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指出,解决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世界的宣言、对人民的承诺,是关系我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一步,是巩固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举措,意义重大而深远。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特别是的重要讲话精神,站位高远、思想深刻,既提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又指明了方法路径和政策措施,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思想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李鸿忠强调,全省上下要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会议精神特别是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要通过学习,学深悟透,领会精神实质,把握政策和重点,坚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进一步焕发激情和干劲;牢牢把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一基本方略,聚焦“精准”二字,在落实“六个精准”、实施“五个一批”工程上下功夫;增强机遇意识,用好用足中央政策,把脱贫攻坚变成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推动全省贫困地区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重大机遇;增强紧迫感,以愚公移山之志和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狠抓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李鸿忠指出,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阶段,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打赢脱贫攻坚战,绝非一打冲锋就胜的易事,关键要聚焦精准抓落实。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主要领导同志要强化使命感、责任感,既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又要弘扬“工匠精神”,在脱贫攻坚一线亲自抓、带头干,用心、用情、用力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工作落实。要坚持以“三严三实”作风抓落实,建立健全军事化管理机制,实施挂图作战,倒排时间表,制定路线图,立下军令状,层层压实脱贫攻坚责任。

李鸿忠强调,前一段,全省各地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总体情况良好,但少数地方还存在对象识别不精准、帮扶措施不具体、工作责任不落实等问题,对此各地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迅速整改、切实纠正。要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在脱贫攻坚战中考察干部,对“不严不实”、落实不力的地方和个人要加强监督执纪问责,对在贫困地区做出优异成绩的党员干部要给予奖励和重用,做到正向激励和反向问责“两手都要硬”,大力营造凭实绩选人用人的导向和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篇9

全镇有、上谷两个重点贫困村,2018年顺利出列,2019年均已完成整村脱贫。市编办、县编办、县旅游局、县红十字会等4家单位结对帮扶村。县自然资源局、县人防办、县人寿财险公司等3家单位结对帮扶上谷村。

二、工作开展情况

1、中央脱贫攻坚“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认真研判、明确重点。镇党委政府对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的2大类12个问题和2019年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的4大类11个问题,对省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检视的关于脱贫攻坚4个问题和市、县、镇主题教育检视3个问题、暗访督导发现3个问题,结合镇实际进行了认领,共计33个具体问题,经镇党委扩大会研究分析,确定91条整改措施和29个责任单位,分别建立了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时限清单。各村(社区)自觉承担整改任务,结合实际认领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不折不扣完成整改任务。

二是协调推进、统筹兼顾。我镇把整改工作与开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抗疫情、补短板、促攻坚”专项行动、“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大排查结合起来,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群众外出务工、生产生活、脱贫增收的影响,以整改补短板促提升。把整改工作与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结合起来,持续抓好检视问题整改落实不放松,持续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持续强化扶贫领域作风建设,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有力保障。

三是持续调度、强化跟踪。镇整改工作领导组定期向县委整改办报告整改工作进展情况,29家镇直单位、村(社区)定期向镇整改工作领导组汇报整改工作落实情况。整改工作实行镇主要领导联系制度,督促各村(社区)、各相关单位抓好反馈问题整改和议定事项落实。33项问题中8项问题已经基本完成,25项工作已完成,目前各项整改措施仍然在坚持,整改成果不断巩固。

2、“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工作开展情况。

3月中旬我镇开展了脱贫攻坚“大排查”,3月底开展了“春季攻势集中行动”的普查,4月中旬开展了镇内扶贫业务大清查,对村级业务和所有贫困户、边缘户开展了遍访。经核查,我镇县内就读的中小学学生146人,全部已经复学复课,7户危房改造项目全部完工,38户住房提升项目已完工32户,6户即将完工。无饮水不安全户,基本医疗都能保障。

3、“抗疫情、补短板、促攻坚”专项行动开展情况

为最大限度降低肺炎疫情影响,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镇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深入实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抗疫情、补短板、促攻坚”专项行动,全面降低疫情影响。3月26日我镇印发了《关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抗疫情、补短板、促攻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并指导各村开展相关工作,3月底各村对文件内容进行了专题学习并着手部署相关工作。

一是全面落实精准帮扶,766户享受政策户共有帮扶干部271人,第一季度均走访帮扶到位,第二季度中26户未脱贫户均已开展月走访,1445户全部制定了“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危房改造”、“雨露计划”、“两免一补”、等政策正有序落实。

二是全面实现贫困劳动力就业。全镇贫困劳力务工2463人,其中省外务工595人,县外务工591人、县内务工1277人,3家扶贫车间全部复工复产,共计带动务工41人,其中带动贫困劳动力17人。

三是按照既定目标,9月底前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标准,已脱贫人口实现稳定脱贫,“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短板问题全面解决,边缘户19户57人、脱贫监测户10户39人得到有效救助,致贫返贫风险点全面排查,正逐步消除风险点,各项政策措施全面落实,为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打下坚实基础。

4、其他重点工作。

一是危房改造按时完工。2020年县住建局下达我镇危房改造指标共7个。

三、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是少数帮扶干部的帮扶工作趋于弱化。通过春季攻势集中排查和各村反馈,市直、县直的少数帮扶干部不能够按照镇级要求开展帮扶结对活动,扶贫手册走访记录不及时、帮扶成效不完善、基础资料信息更新不及时,致使贫困户反映帮扶干部走访少、对帮扶工作不满意。极少数帮扶干部帮扶工作和“四心”文明实践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同吃一桌饭、拉一次家常、帮一次劳动、办一件实事”等活动开展较少,倾听心声,促进交流,增进感情,换位思考还有差距。

二是“志智双扶”工作开展不够有序,针对性解决问题不够,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有待提高。少数村的“志智双扶”培训会开展不够及时,培训对象不够精准,没有抓住关键人、没有指明关键事,致使少数贫困户不能够真实反映家庭情况,没有积极主动配合镇村工作。25户72人的未脱贫户中少数贫困户在“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均达标的情况脱贫意愿仍然不足,等靠要的思想仍然存在。

三是扶贫工作站作为脱贫攻坚业务牵头部门,大扶贫格局不够。对脱贫攻坚的十大工程等基础信息底数不清、主意不明。对危房改造、饮水安全、低保五保等民生工程的参与度不够,对重点环节的敏锐度不够,对项目进度等数字敏感性不够。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篇10

省扶贫办负责人(以下简称“省扶”):1990年世界银行为了比较各国的贫困状况,对各国的国家贫困标准进行了研究,其中12个最贫困国家的贫困标准界定于275-370美元。世界银行在这一年即采用了370美元作为国际通用贫困标准衡量各国的贫困状况,习惯上说“1美元1天”。据此,我省综合考虑贫困人口数量、小康指标、财力状况等因素,最终确定以年人均收入低于2500元(相当于现行汇率1天1美元)为我省新的绝对贫困标准线。

记者:468万绝对贫困入口在全省各地的分布情况大体怎样?

“省扶”:到2007年底,全省农村人均纯收入低于2500元的贫困人口为468.16万人,户数166.18万户,占全省乡村总人口9.34%。分地域看,苏南、苏中、苏北三地分别为18.24万人、61.19万人、388.73万人,各占全省2500元以下贫困人口的3.9%、13.07%、83.03%。其中,宿迁107.03万人、淮安65.31万人、连云港58.21万人、徐州100.27万人、盐城57.91万人、南通31.2万人、泰州19.15万人、扬州10.84万人、镇江5.73万人、南京4.99万人、常州5.13万人、无锡2.39万人,苏州为零。

记者:我省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的基本要求和目标任务是什么?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加以推进?

“省扶”: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的基本要求是,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户,主要通过扶持发展生产、培训就业等途径,实现增收脱贫;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户,主要通过按规定纳入农村低保和实施社会救助,确保基本生活需要。根据2008年7月19日省委、省政府下发的《关于组织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的意见》(苏发[2008]12号)文件精神,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可概括为“一个总体目标、三个具体目标”。总体目标就是力争经过3至5年的努力,全省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三个具体目标:一是农民收入目标,力争经过3至5年的努力,农村贫困人口人均年纯收入基本达到2500元(相当于现行汇率每人每天1美元)。二是经济薄弱村发展目标,力争经过3至5年的努力,使农村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经济薄弱村逐步达到有“双强”班子、有科学规划、有高效农田、有特色产业、有配套设施、有保障机制、有整洁村容、有文明村风“八有”的目标;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三是时序进度目标,苏南地区确保在2008年、苏中地区力争在2010年、苏北地区在2012年基本实现目标。

省委、省政府作出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的决策以后,省委书记梁保华亲自牵头组织专题调研,并多次听取汇报,作出重要指示。省长罗志军也多次提出明确要求。省委常委i副省长黄莉新多次深入基层了解脱贫攻坚进展情况,及时解决实际问题。200857月初,脱贫攻坚被列为省委、省政府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办的十件实事之一。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议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脱贫攻坚工作。省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于2008年8月份在泗阳召开了脱贫攻坚工作座谈会,10月份在滨海召开了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2008年11月份,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把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列为新一轮“农村六大实事工程”之一。今年3月26―27日,省委、省政府又在沭阳召开了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这些举措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视,也大大加快了脱贫攻坚工作的进程。

记者:2008年我省实际完成脱贫人口有多少?分布情况如何?

“省扶”:经省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确认的结论是:2008年,全省总体超额完成了年度脱贫目标,共有116.17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苏北25个县(市、区)全面完成了脱贫攻坚年度目标;苏南、苏中除少数地方外基本达到了脱贫攻坚时序进度:全省1011个经济薄弱村中已有93个基本达到脱贫攻坚目标。

目前,苏州、无锡的贫困人口已全部实现脱贫,南京、常州也基本实现了脱贫攻坚目标,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在苏北的特征更为明显,这也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难点和重点所在。

记者:作为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的第一年,2008年的扶贫工作对今后有什么重要的经验或者启示?

“省扶”:在宏观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各种挑战和困难明显增多的情况下,全省实施脱贫攻坚工程能够取得这样的成效,殊为不易。一年来的实践表明,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必须坚持把促进贫困农户增收脱贫和经济薄弱村加快发展作为中心任务:必须坚持把整村推进项目扶贫、产业化带动扶贫、劳动力培训扶贫“一体两翼”工作措施作为重要载体;必须坚持把推进经济薄弱村“八有”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必须坚持把创新工作机制作为强大动力;必须坚持把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形成“大扶贫”格局作为重要手段。这样,才能不断把脱贫攻坚工作引向深入,才能全面实现脱贫攻坚的各项目标任务。

记者: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对我国和我省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对农业农村发展冲击不断显现。在这种背景下,脱贫攻坚工程是否也面临着一些新的困难,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省扶”:2008年的脱贫攻坚工作虽然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但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也确实给当前的脱贫攻坚工作带来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一是宏观经济环境给脱贫攻坚工作带来了新挑战。比如:主要农产品价格下行,增加了投资高效设施农业的市场风险;一些企业效益下滑,造成农民工离岗返乡,增加了农村贫困劳动力培训就业工作难度:部分承担挂钩村任务的企业经营困难,一定程度地影响到村企挂钩帮扶工作的有效开展,等等。二是基本脱贫农户返贫压力较大。按照3至5年脱贫时序要求,虽然去年已有11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脱贫,但只占总量的四分之一左右,大头还在后面。这些基本实现脱贫的人口大多是年收入在2000―2500元这一区间的群体,脱贫相对容易些,越往后实现脱贫的难度会越大,而且

这部分基本达到脱贫目标的人群,大多属于人均收入刚过2500元的“踩线”脱贫户,脱贫的水平并不高,如不注意巩固,很容易返贫。三是基础性工作需要不断加强。进村入户抽查考核情况表明,有的地方实施脱赞攻坚工程的有关资料和数据不够规范完整,给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带来了困难;有的地方脱贫攻坚任务重、要求高,但扶贫工作机构和力量薄弱,缺乏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经费,影响了脱贫攻坚工作的有效开展和目标任务的完成。这些问题,下一步都是必须着力解决的。

记者:除了困难和问题之外,在当前形势下,深入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是否也存在一些有利条件?

“省扶”:当然,当前的脱贫攻坚工作也有着许多有利的条件。首先,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省加大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力度,“三农”投入不断加大,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科学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为我们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提供了良好环境。其次,中央和省为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并特别强调要向经济薄弱地区倾斜,为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再次,经过多年的努力,全省上下已形成了强烈的脱贫攻坚工作氛围,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为我们深入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提供了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