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规划模板(10篇)

时间:2022-08-15 18:01:3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旅游规划,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旅游规划

篇1

2.资源丰富,风光旖旎

在乡村旅游规划中,我们注重结合自身特点,挖掘特色与亮点,只有与众不同,才能独具魅力。我镇将重点放在“水”与“油”两方面。浏阳河在境内全长12.5公里,蜿蜒曲折,水质清澈,河面较为宽阔,两岸植被保护完好,流经各村乡风淳朴,百姓热情好客,随游船或轻舟漂流其中,做客幸福屋场,享农闲之乐,不失为一种惬意!“油”即茶油,我镇的油茶种植面积在全省都是屈指可数的,而2013年湖南粮食集团金霞油茶的入驻,油茶文化博览馆的建设更为这一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跃龙互通口——金牌车田屋场——浏阳河风光带(__段)——游船百步滩,做客渔业社——漫步万亩油茶林——章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钟佛寺宗教文化旅游综合区

1.金牌车田屋场:“享隋唐千年古樟福地,游大美浏阳河第一湾,品明朝百年古井清泉,感浏河明珠淳朴民风。”浏阳河流入长沙的第一道湾环绕车田,这里土地肥沃、果木飘香、安静祥和,素有“小桃花源”之称。“浏阳河第一湾”、“千年古樟”、“百年古井”,这是一个充满深厚文化底蕴与文化魅力的幸福屋场。

2.浏阳河风光带:600余米的浏阳河风光带一期已建成,集亲水平台、钓鱼台、老码头、传统水车、吊桥等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于一体,从建成至今,已经吸引了周边不少乡镇的居民来此游玩。

3.百步滩、渔业社:百步滩长约600米,最宽处200余米,四面环水,零星还散布着几处小岛,其实就是几棵长于水中的大树,挡住了河里的泥沙,慢慢堆积,也就成了小岛。乘船上洲,洲上有成片的橘林,秋收季节,满目的果实,橙色甚是喜人。现如今,还增添了烧烤、钓鱼等场所,浏阳市、长沙市多家媒体曾多次对其进行报道,也就有了“浏阳河上的橘子洲”一说。

游经浏阳河上百步洲时,还可拜访下曾经的渔业社,这里曾有浏阳唯一的专业渔业社——湘淮渔业社,随着经济的发展,尽管渔业社后来解散了,但现在还有零星的渔船停靠在浏阳河沿岸,一舟、一篙、一网,来自水乡人家的乐趣,是周末不错的选择!

4.万亩油茶精品走廊:万亩油茶林,只等君来识。万亩油茶产业精品走廊包括了油茶高接换冠示范基地、现代油菜加工企业金霞油茶、油茶生态文化博览园(在建)、低产林改造示范区、绿海油都土桥林场观景台。来这里,你不仅仅震撼于成片成山的油茶,还可亲身体验采摘茶籽的乐趣、土榨茶油的方法,以及农家乐里用油茶烹饪的美味。

5.章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章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浏阳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于2014年8月搬迁至土桥村,并正式对外开放,新建成的陈列室、故居广场与陈章甫烈士陵墓、故居形成一体。

6.钟佛寺宗教文化旅游综合区:钟佛寺寺历史悠久,位于浏阳市__镇北星社区,该寺始建于唐,明景泰中期刘文信捐款扩建,古刹庄严,香火鼎盛,曾有僧众300余人。寺内有大雄宝殿、三圣殿、地藏洞、居士楼、海会楼,是参禅礼佛的净土,寺外崇山峻岭,泉水淙淙,苍松翠竹,鸟语花香,也是一处休闲旅游的胜地,工作之余可来此观山水、听佛礼、品禅茶、尝斋饭。

乡村旅游是一项切合两型社会发展的、具有极大经济效益潜力的产业,更能创造巨大的社会效益,解决大量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我镇将从以下几方面加快境内乡村旅游也的发展步伐:

篇2

WithfocusonthecreationofChinesemoderntourismplanningdiscipline,thetrilismoftourismplanningisestablished.

Basedonthepracticeorientation,conceptformation,disciplinecon2structionandprofessionaleducation,etc.,thecharacterizing,posi2tioning,formingandorientingofChinesemoderntourismplanningaredemonstrated.

Keywords:tourismplanning;landscapeplanninganddesign;pat2ternsoftimeandspaces

“旅游规划”近年正在中国骤然兴起,作为这一学科领域的核心,中国旅游管理学科和风景园林学科因此而发生着转变。其动因来自4个方面:国际旅游与景观规划学术研究,工程实践的示范,中国国务院学位办对于原风景园林学科专业目录的取消,以及环境艺术等新兴学科专业与实践领域的兴起。这些变化一方面促使中国旅游规划领域正在经历着初期成长的烦恼,另一方面也加速了中国现代旅游规划学科领域的形成。为此,确有必要认清形势,理顺思路,把握“现代旅游规划”在中国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领域出现的前兆,明确该学科领域的定向、定性、定位、定型,采取相应的实施对策。

基于20年来风景景观规划设计和近年旅游规划的研究实践,笔者以为,旅游规划其狭义的概念就是包括旅游发展规划、旅游项目设置、客源市场在内的旅游策划,这是旅游界的强项、核心。其规划的形式特点是以文字、数字、图表为主的描述、分析、论证、设想;然而,过去的实践结果和未来的社会需求告诉我们,仅有这种旅游策划是不够的,尤其要把设想计划落实在有形的空间形体和有阶段的时间范围上,这就需要有更为具体的时空规划以及对应于单体项目的设计,需要以景观规划设计界的规划设计图纸为主;此外,除了客源,近年旅游规划中,大家都无法回避旅游地生态环境保护和优美旅游景观环境创造这两大问题;同时,除了经济产业的问题,游憩心理行为和旅游地时空形态格局正在成为旅游规划理论研究的重点。

因而,新一代的中国旅游规划,实践深度:要从宏观的策划这一元走向宏观策划、时空规划、单体设计的三元;实践内容:要从以客源市场为主的一元扩展为客源市场、生态环保、美景创造的三元;理论研究:要从产业经济为主的一元扩展为产业经济、游客心理行为、时空形态格局的三元。这三个层面的三元及其分别从一元向三元的扩展,就是作者所提出的旅游规划三元论的核心实质。

1、现代旅游规划的三元

如同传统的旅游规划,现代旅游规划其基本的追求仍然是为旅游者创造时间与空间的差异、文化与历史的新奇、生理心理上的满足。笔者认为,现代旅游规划自始至终都应以此为核心和最终目标。

以此为出发点,从中国旅游规划的实践需求看,笔者认为,其中均蕴含着三个层面不同的需求:

(1)旅游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历史与艺术层面,包括潜在于旅游环境中的历史文化、风土民情、风俗习惯等与人们精神生活世界息息相关的文明,即关于人们行为活动以及与之相应的经营运作的规划需求;(2)景观时空层面,基于景观空间布局的规划,包括区域、总体、景区、景点的时间与空间上的布局、设计,即关于景观时空布局的规划需求;(3)环境、生态、资源层面,包括土地利用、地形、水体、动植物、气候、光照等人文与自然资源在内的调查、分析、评估、规划、保护,即生态环境大地景观的规划需求。这些构成了旅游规划需求的三元。与需求对应,现代旅游规划的内容同样包含三元:(1)以“旅游”为核心的群体行为心理规划和项目经营;(2)以“景观”规划为核心的优美的旅游景观环境形象创造;(3)以“生态”为核心的旅游环境生态保护。简而言之,旅游、景观、生态,这就是笔者所提出的现代旅游规划的三元素(刘滨谊,2001)。

笔者认为:对于中国,全面的旅游规划应包括“旅游”、“景观”、“生态”这三元的规划,并以这三元作为基本侧重。“旅游”的规划,其核心是对旅游资源(分为自然天成的和人为创造的两类)、游客行为心理与项目经营运作,这相互交织的三者进行揣摩、分析、设定、预测,统称策划;“景观”的规划,又称风景园林规划,其核心是对旅游项目、游客活动、设施建设这三者进行空间布局、时间分期、设施设计,统称规划;“生态”的规划,其核心是对旅游区、旅游地的自然要素环境与因旅游开发建设而引起的影响进行识别、分析、保护规划。一个几万平方公里的区域旅游发展规划也好、一个旅游地的项目策划也好、一个旅游地修建性详细规划也好,虽然规模、层次、深度各不相同,但是,规划中都必须将这三方面作为基本内容予以考虑,所不同的只是三方面的比重、深度而已。纵览全球旅游规划的实例,任何一个具有时代风格和现代意识的成功之作,无不饱含着这三个方面的刻意追求和深思熟虑,所不同的也只是视具体规划设计情况,三元素所占的比例侧重不同而已。

笔者提出现代旅游规划三元论,首先,源于旅游与景观规划实践的切身体会和理论思考(刘滨谊,1999a),其次,源于人类聚居环境学的系列理论研究(刘滨谊,1999b),再次,分析旅游规划本身,笔者发现旅游规划在层面、重点、阶段、支撑专业等方面都具有三元的特征:

①旅游规划的三个层面:区域—景区—景点;

②旅游规划的三个重点:资源(区域上)—布局(总体上)—选择(景点与项目策划);

③旅游规划的三个阶段:发展规划(阶段1)—总体规划(阶段2)—详细规划(阶段3);

④旅游规划的全过程:“策划”—“规划设计”—“管理”;

⑤支撑学科领域:旅游游憩学、景观园林(包括建筑、规划、园林)、环境艺术。

根据旅游规划三元论,在众说纷纭的各类旅游规划倾向和流派中,我们可以辨别出三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流派:(1)以旅游策划为核心,重在大众行为心理景观策划的游憩流派;(2)以景观规划和环境艺术设计为核心,重在空间规划布局与景点设计的景观流派;(3)以旅游资源、环境生态保护利用为核心,重在自然生态的生态流派。这三种流派代表着现代旅游规划学科领域的发展方向。对于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旅游规划,提出旅游三元论的基本目的就是要解决旅游规划的定向问题,寻求符合中国国情的旅游规划发展方向。

2、旅游规划学科领域的新观念

旅游规划学科领域的新观念,其形成与现代旅游管理和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学科专业观念的转变有关。与全世界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潮流同步,向国际同类先进学科专业看齐,在今后5~10年期间,中国旅游规划设计作为一门学科专业,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知识体系、实践取向这四方面都需要形成结构性的体系,目前,作为这种体系的雏形———现代旅游规划的观念正在形成。

中国的旅游规划,尽管在过去20年中,依附于经济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风景园林规划等相邻学科专业的研究与实践,已得到一定的发展,然而,就现代与国际接轨的旅游规划意义而言,这一学科领域目前尚处于形成初期,姑且称之为“生成期”,正在经历着最为关键的结构确立、反馈调整、转变重组。学术方面,一是受到中国旅游界、风景园林界、建筑规划界的影响,二是受到国际旅游学科专业的推动;社会实践方面,一方面,迅速发展的旅游市场需求为该学科专业提供了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另一方面,鱼目混珠、外行多于内行的状况,导致该专业实践成果缺乏原创、“克隆”国内外旅游景观实例成风,水平难以提高。对此,首先需要在学科专业上形成正确的观念,这是解决生成期该学科专业“定性”问题的基本出发点。

这种观念的形成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原旅游管理学科关注重点的转移和范围的扩展:从后期管理运营转移到先期开发建设,从单一传统专业扩展为综合交叉的现代专业;二是指随之而来的学科核心内容的转变:从以项目策划为核心的旅游规划转移到以包括项目策划等多种元素构成的以旅游规划三元素为核心的综合旅游规划。对于中国旅游界,这种新观念已经具备客观条件基础,这就是近年迅速扩展的旅游规划市场需求及其工程实践。与过去20年的实践相比,旅游规划项目种类、规模和工作深度均已大大扩展。例如,在许多城市发展规划中,旅游发展规划已从总体规划中的专项规划中分离出来而作为一项相对独立的规划;又如:近年兴起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景观风貌规划、滨水区规划设计、街道景观设计、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交通道路景观规划设计、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等,这些项目都在不同规模层面上与旅游规划相互交织。此外,随着国外高水平旅游规划实践的介入和国内旅游规划院所日趋国际化的旅游规划的操作方式,学科领域新观念的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实践操作已开始深入人心而势在必行。

这一新观念形成的主观条件是国内一批专家学者数十年坚持不懈的追求、倡导、宣传、开拓。诚然,时至今日,在专业内容侧重的理解上,仍然主张各异,称呼有别。对此,笔者呼吁,关键需要就以下3方面学科领域基本原则达成共识:①学科领域核心:广义的旅游—景观—生态;②学科领域根基:旅游学、景观规划、景观生态学;③与近邻专业的关系:该专业是与景观规划设计、环境艺术成三足鼎立,缺一不可,相互无法替代。学科领域新观念的确立,这是解决中国旅游规划定性问题的关键。

3、旅游规划学科领域的支撑专业

当今中国旅游规划学科正在迅速扩展。传统旅游规划界由旅游经营为导向的规划局面正在被打破,代之而起的是旅游游憩学、景观园林(包括建筑、规划、园林)、环境艺术三大类专业共创旅游规划设计天下的“三国格局”。就发展趋势而论,这三大专业正在构成现代旅游规划设计交叉学科的支撑专业。对于旅游规划设计学科,其核心就是这三元的综合。一元是艺术,即以景观环境形象为核心带动的景观艺术,在这方面,环境艺术专业最为擅长;一元是物质环境的规划设计,即以植物的综合运用、以环境绿化、水土整治为核心的园林绿化艺术与技术,这是建筑、规划、园林专业的强项;此外,园林绿化也好,环境艺术也好,所营造的景观园林环境终究是为人类所使用的。这就涉及到研究人的心理行为,什么样的环境为人们所喜爱,什么环境下会引发什么样的行为活动,进一步通过组织人的活动、安排娱乐休闲时间,以及由此引发的经营投资回报效益等问题,这样又引出一个大的分支,国际上叫游憩娱乐学。在中国名义上没有这个专业,但在实际上正在从旅游管理、风景园林学科中派生。这就是三元中的又一元。从与这三元相对应的教育来看,目前全国设有环境艺术专业的大专院校约100所左右;设有园林专业的大专院校有50所左右,设有旅游管理类专业的大专院校约80多所。尽管迄今中国还没有“旅游规划”这一学科专业名称,这些院校专业背景也不尽相同、专业名称各异,或是一级学科、或是专业、或是某一专业中的方向,但都或多或少具备了培养从事旅游规划专业人才的能力。从与这三元素相对应的规划设计院所来看,国内已存在风景园林类、环境艺术类、旅游规划类三类规划设计院所,其工程实践的都与旅游规划有关。

从学科领域基本组成而论,现代旅游规划学科领域包含这三大方面。从专业操作过程看,环境艺术以“设计”为全过程,风景园林以先期“规划”、后期“设计”为全过程,游憩娱乐以项目选取、游人活动组织管理的先期“策划”和旅游景区运营的后期“管理”为全过程。“策划”—“规划设计”—“管理”这三个过程的结合构成了现代旅游规划的全过程。

从学科发展演化来看,环艺、游憩娱乐都是近现代、工业革命以后引入的,景观园林专业则较为传统。

学科的综合交叉、学科支撑专业的增加、实践过程的完善、实践领域的扩展,这是当代任何具有竞争生存力的现代学科的必备条件。对于现代中国旅游规划学科,面对未来学科之间的竞争,这种学科交叉与专业综合无疑是有利的。但是,目前国内3个专业及其依托的主管部门之间缺乏交流、各自为主的局面已经造成了学科发展上的混乱。应当改目前这种群雄逐鹿的“三国格局”为现代旅游规划学科的“三位一体”。对此,对于这一学科专业的整合“定位”,基于数十年的积累和未来将要发挥的作用,中国旅游界和国家旅游局理应为主,担起重任。

4、旅游规划专业教育的结构

要使中国旅游规划学科领域具有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其专业教育需要有三个层次:①面向学科发展,为长远学科建设培养高层次博士、硕士人才;②面向社会需要,为国家旅游管理和旅游规划设计建设部门培养大学本科、硕士人才;③面向中国数量与质量日益高涨的旅游开发市场需求,为各类规划设计院所、园林工程公司培养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多层次人才。在这三个层次中,第三个层次已运转若干年,为中国旅游规划业培养了一定数量的专业人才,第二层次也已开始运转,随着近5年专业教育的发展,第一层次正在走上正轨。专业教育层次结构的完善,将为旅游规划学科领域未来的加速发展铺平道路。

三个层次教育中,大学本科专业教育当为基础。但是,目前这个基础还相当薄弱。原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工科)本科专业的取消,原来独立的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硕士点降级为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点中的一个方向,在轰轰烈烈、日渐上升的旅游规划事业表象的背后,教授讲师们已感受到了由于这两方面所造成的学科专业危机:旅游规划专业人才奇缺,高层次人才培养断源,外行大量涌入,学科专业水平难以提高。对此,需要一个专业教育上的“革新”、“强化”:一方面,争取恢复原风景园林工科本科和硕士点专业目录,另一方面,强化“旅游规划设计”本科、硕士、博士这一专业方向的独立专业教育,采取多层次、多途径、多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其次是专业知识结构的调整。当前中国社会的旅游规划业需求孕育着新型的专业人才知识结构。除了城市规划中的风景园林规划(工科)、环境艺术(文科)、旅游管理中的规划(理科)专业的兴起,一批近邻、边缘学科专业的实质性介入也大大扩展了旅游规划专业的知识范围:建筑学科、地理学科、计算机与信息学科等。旅游规划专业教育课程设置面临着扩展转变的需求。对于这种转变,笔者主张:一方面,要开设旅游管理的专业课程;同时,更要引入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学、城市规划、建筑学、环境艺术的专业课程。这是以课程设置为实质的专业知识结构调整。对于一名立志成为现代旅游规划师的学生而言,如果要把三大专业及其近邻边缘学科知识都浓缩于一身,在四五年内,他应当如何掌握如此广泛的知识呢?

笔者认为,可以把知识获取的渠道方式分解为三种:一是通过看书、听讲座、思考学到的,比如管理学、游憩行为理论等;二是必须动手实践才能得到的,比如景观规划设计;三是并非靠学校书本,而是通过社会实践、靠阅历、经历去逐步积累起来的。这三方面的比重不同,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也就大不一样。与一般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相比,旅游规划方向的学生培养所要求的这三个方面的比重需要一个大的调整,根据教学研究与实践,对于4年制(或5年制)旅游规划专业方向的教学,笔者认为三方面的比重控制在2∶6∶1为好。

篇3

一、正确估价旅游业发展形势,充分认识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十五”以来,全市上下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和统一要求,坚持把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支柱产业来培育,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旅游产业的较快发展。

(一)发展旅游业的氛围日益浓厚。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旅游业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来抓,出台了加快旅游业和相关服务业发展、推进全市经济结构调整的“决定”,实施了市领导和部门挂点项目责任制;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旅游专题会议,解决旅游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条件成熟的县市先后成立了旅游局,积极实施旅游带动战略。旅游管理部门抢抓发展机遇,加大宣传促销力度,举办各种旅游专题活动,激发市民的旅游热情。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全市已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支持、上下联动共同发展旅游事业的良好氛围。

(二)旅游经济发展迈上了新台阶。20*年我市旅游业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其中旅游总收入4.01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占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的3.4%,占全市GDP的1.27%,比上年分别提高0.2和0.03个百分点。从“十五”前四年的情况来看,我市旅游经济的各项主要指标均保持了两位数的平均增长速度,其中接待入境旅游人数和接待国内旅游人数等重要指标都超过了15%,旅游业已逐步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景点景区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十五”期间,我市编制完成了《2002?D2020年*市旅游发展规划》和一批主要景区、景点的分区规划。全市用于改善景区交通条件和景区开发建设资金达到2亿元,招商引资项目18个,投资总额3.68亿元,逐步形成了国家和地方政府加大投入、外资和民资积极投入、金融机构支持投入的多元化投资格局。通过建设和开发,目前全市已建成了铜录山古铜矿遗址等一批特色旅游景区,初步形成了矿冶文化旅游、都市观光旅游和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等三大旅游板块。

(四)旅游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十五“期间,我们围绕提高旅游市场开发能力和游客接待水平,积极构建吃、住、行、游、购、娱等配套的旅游服务体系。目前全市共有旅行社20家,其中国际旅行社1家;星级饭店20家,其中四星级1家;已开通一日游旅游线路6条,二日游线路2条;旅游专业人才队伍发展迅速,导游人员发展到252人;与旅游相配套的娱乐购物设施有较大改善,旅游商品开发呈现出特色化、多样化、规模化的特点。

(五)旅游促销活动得到进一步加强。近年来,我市每年以三大黄金周为契机,以省内国内各种博览会、交易会、旅游节为平台,积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旅游促销工作,加强了同武汉城市圈(1+8)、中部5省27个城市等旅游区域的协作,实现了互为目的地的无障碍旅游,提升了我市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尽管我市旅游业发展较快,但因起步较晚,与全国全省和发达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形势相比,我们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一是旅游产业规模不大,旅游总收入占全市GDP的比重不到2%,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不强,安排就业和转移劳动力的能力十分有限。二是旅游产业的开发程度与旅游资源状况不相称。*拥有独特的矿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都市旅游资源、良好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宝贵的红色旅游资源,但开发建设相对滞后,真正叫得响的旅游产品不是很多,一些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因为没有转化成旅游产品,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效益。三是旅游接待配套服务能力较弱。特别是水、电、路、餐饮、购物、住宿等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滞后,景区(点)基础设施不健全,可进入性差,以游客为中心的配套设施和配套服务跟不上,导游人员素质偏低。同时,旅游中介机构少,并且主要是把*的游客往外组织,引进游客的功能较弱,远远不能适应全市旅游业大发展、快发展的需要,客观上制约了旅游产业的发展。

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旅游业正面临着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从全国来看,旅游业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正不断提升。从全省来看,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旅游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也为我市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全市上下要牢牢把握这些难得的发展机遇,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性。

第一,发展旅游业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是一个老工业城市,应该说,这些年来经济发展不算慢。特别是近几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重抓好“三件大事”,突出工业的主导地位,促进了经济的较快发展。但在旅游业的发展中,我们明显滞后了。在三产业当中,旅游是龙头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很多相关产业的发展,直接给人民群众增加收入,直接给地方经济增加活力,直接影响一个城市的形象、知名度和竞争力。为什么*的知名度不如宜昌、襄樊、荆州这些地方?很重要的一条是因为我们的旅游业、三产业差距太大。就人民群众的收入来讲,我市农民、居民的收入不高,这也与我们三产业和旅游业发展不够有关系。今后,我们产业结构的调整靠什么呢?我看旅游业就是一个突破口。要通过旅游业的发展,进一步增强我们的人气,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质量的提高,不断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

第二,发展旅游业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必然选择。今年我市的人均GDP超过一万元,城镇居民收入在8*0元左右,农民人均收入在2800-2900元左右。“饱暖思旅游”。就大多数居民来讲,有吃有住以后,就要想办法去旅游了。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在消费支出中就有一部分是旅游支出了,越往后旅游消费的支出就越大。作为*来讲,我们自己的市场不能满足现在居民的旅游消费需求。*目前主要是一个客源地而不是一个目的地。从“五一”、“十一”我市周围几个景区的情况来看,我们的小雷山、仙岛湖跟往年相比,旅游的人数在成倍地增长,但是我们的基数不大,是在很低的基数上增长,而在周边其他的地方,大多数游客都是*人。我们现在旅游业的发展不能适应全市人民生活发展的需求。要满足人民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就要发展旅游业。

第三,发展旅游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我们要把人民群众热爱祖国、热爱*、热爱家乡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那就是要建设好我们的家乡。*有很多亮点,有的地方很美,但由于我们重视不够,开发不够,投入不够,无论是自然资源、风景名胜还是历史人文和红色旅游,都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但现在我们和其他的地方相比,相对滞后。就工业经济来讲,*是现代工业的摇篮,但开发不够,如果能把工业旅游开发好,至少可以激发*人民的自豪感。要激发人们热爱*、热爱家乡、建设*,就要把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好。我们是滨江地区、滨湖地区,山水风貌非常好,风景名胜也不少。大冶、阳新和*市区的湖泊很多,湖边山上的植被森林都很好。因此,我们要激发*人民热爱家乡,在这方面要多做工作,全市上下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努力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成现实的经济优势,推进我市旅游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二、科学规划,重点突破,扎实推进我市旅游业快速发展

*时期,是我市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体制创新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旅游业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市*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构建和谐*、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品开发为中心,以建设旅游目的地为重点,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目标,着力打造具有*特色的“一湖两园”旅游品牌(磁湖风景名胜区、*国家矿山公园、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公园)和“青铜故里?山水*”的城市旅游形象,提升我市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快我市旅游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发展战略目标是:通过五年努力,到2010年,全市接待入境旅游人数达到1万人次以上,年均增长28%,创汇300万美元,年均增长30%;接待国内游客5*万人次,年均增长30%以上,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4亿元,年均增31%;旅游总收入26亿元,占全市GDP的4.38%,旅游业逐步成为全市新兴的支柱产业。

按照上述目标和战略步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切实抓好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围绕特色和优势,科学编制规划。要想吸引海外游客,就要有国际级的旅游产品。*有没有国家级、世界级的旅游产品呢?世界级的有铜绿山古矿遗址。西塞山也能够称得上是国家级的。从工业旅游来讲,华新、冶钢也算得上是国家级的。要开发利用好这些有特色的旅游资源,首先要编制好规划。一是规划的起点要高。我们在全省占位较后,起点如果低,将来永远只能跟着人家后面跑。二是目标要结合实际。起点不能低,目标要实际,规划要科学合理,要一步一个脚印。当然,目标也要稍微高一点,要跳起来摘桃子,能够摘得到。三是规划要与省、周围地区的规划衔接。旅游市场是相互联系的,要和鄂东南地区包括武汉城市圈联系起来,不要孤立静止地编制规划。四是要发挥特色。*的特色,我看第一个是工业旅游。第二点就是做矿冶的文章。大冶铁矿把国家矿山公园的牌子拿回来了,将来这个牌子能否起到作用,还靠我们努力。第三个方面就是我们的风景名胜资源比较丰富。大多数游客对山水风景名胜感兴趣,山水风景游是吸引游客的最好市场。我们现在的滨江地区、滨湖地区,山林植被很好,这些地方只要把旅游休闲设施跟上去,就可以吸引游客来玩。第四个方面是红色旅游,像南山头、阳新这些老区,我们要把它建设好,起码市内的群众可以去游一游。

(二)加快旅游项目建设,积极打造精品景点(景区)和线路。目前,以磁湖风景名胜区、*国家矿山公园、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为重点的区域旅游发展条件逐步形成。*时期,要继续加大开发和建设力度,力争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3A级旅游景区4个,2A级旅游景区10个。一是要抓好环磁湖都市旅游区域建设,大力开发环磁湖都市旅游观光线路,形成独特的城市休闲观光度假旅游区。二是要抓好*国家矿山公园旅游区域建设,大力开发*国家矿山公园旅游线路,打造矿冶文化旅游品牌,提升国家矿山公园旅游区的整体形象。三是要抓好青铜文化旅游区域建设,大力开发青铜文化旅游线路,打造“青铜故里”旅游品牌,提升青铜文化旅游区的整体形象。四是要抓好阳新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域建设,大力开发生态度假旅游线路和红色旅游线路,形成千岛生态度假、古民居寻访、大坝观光、湿地观鸟、红色之旅等旅游产品为特色的综合旅游区。这些景点和线路基本上囊括了我市辖区内有旅游价值的主要资源,各地要把开发建设好这些景点和线路作为促进旅游业发展的生命线来抓,要切实打破地域界限,加强区域旅游合作,走联合开发的道路,共同打造旅游品牌。

(三)积极培育市场主体,不断提高旅游业的市场竞争力。一是要加大扶持力度,支持重点企业做大做强。要积极实施旅游企业促进战略,支持有实力的旅游企业、旅行社依托优势资源走集团化、网络化的发展道路,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要学习和借鉴外地经验,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立足特定旅游消费群体,面向专门市场,走特色化、专业化发展道路。二是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增强旅游企业的发展活力。要按照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思路,结合事业单位改革,实行景区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对分离,剥离景区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职能,逐步实行以市场经营的思路规划景区,以经营的手段建设景区,以经营的理念管理景区,不断创新景区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要积极支持旅行社、饭店、旅游运输公司等企业加快改革步伐,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转变经营机制,增强企业发展活力。要积极支持旅游企业运用市场和资本手段进行资源整合,组建大型旅游集团,发展同业联盟,推进旅游饭店连锁经营、景区集团化、旅游运输联合化以及导游服务公司化。三是要大力招商引资,不断壮大旅游产业规模。要积极研究制订旅游业招商引资的政策,打破地区和行业封锁,以优质项目,吸引有实力、有经验、有影响的大型旅游企业进入本地市场,引导和鼓励外资和民资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加快开发高品位的景点线路,及时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四)加大旅游促销力度,努力开拓国际国内旅游市场。一是要进一步加强旅游产业整体形象的宣传。要围绕打造“青铜故里?山水*”的整体形象,积极开展“*旅游形象宣传年”活动,展开强大的宣传营销攻势,做到主题明确、主次分明、层次清晰。整体形象塑造单靠一个部门或单个企业、单个景区无法完成,必须实施政府主导、各方联动、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宣传营销模式。旅游部门要承担起建立旅游宣传营销体系、制定宣传营销规划、统筹协调宣传方案等职责,发挥出政府主导优势,为旅游企业提品营销平台,创造商机。特别是要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理念,积极探索建立联合促销机制。二是要积极推行整体联动营销。旅游宣传促销不单是旅游部门的事,宣传、经贸、交通、文化、广电、新闻、外事等相关部门要充分运用各自的力量和渠道加大旅游宣传。特别要加强与国内外有影响的知名媒体的合作,搞好我市旅游产品、重点景区的策划、包装和宣传。旅游企业也要增强自主营销能力,特别是各个旅行社,作为旅游产品的采购者、组合者、销售者,要充分发挥龙头作用,联合各旅游企业做好旅游线路的设计和产品包装,把形象和产品结合起来,以产品带动形象,以形象促销产品。三是要积极以会展促旅游。要积极参加国际性、全国性、区域性旅游博览会、洽谈会、交易会等各类会展活动。同时,要精心策划具有*自身特点的节庆会展活动,进一步聚集人气,形成声势,扩大影响。

(五)加快发展旅游配套产业,切实增强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能力。要注重加强“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在这六个字上做文章。每个部门围绕这六个字都要有自己的规划。各个县(市)、区围绕这六个字,拿出自己的措施和办法。一是要抓好旅游商品的开发。要把旅游商品开发作为促进我市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来抓,充分发挥我市加工制造业发达和农林土特产品丰富的优势,坚持以旅游者需求为导向,重点开发充分反映*风情、风格独特、款式多样的青铜文物复制品、黄金制品、孔雀石工艺品、阳新布贴画等旅游纪念品,不断壮大美尔雅、美岛等服装产品和劲酒、珍珠果米酒、*港饼等地产品生产规模,大力开发生产带有旅游景区名称的旅游文化产品。要积极创新旅游商品营销方式,发展旅游商业区,设立旅游定点商店,建设旅游、购物一条街,整体促销地方旅游产品,带动旅游产业的发展。二是要加快发展宾馆、餐馆业和现代商业。以改造提高宾馆档次为重点,*期间要建成四星级宾馆5家,力争2家达到五星级标准。今明两年要建成1-2家规模较大的中档商场,提升接待和服务水平。要进一步提高涉外旅游酒店、宾馆的星级档次,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提高服务质量。要在坚持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在重点景区周边建设一批园林别墅,发展旅游餐馆,满足不同游客的食宿需要。三是要抓好文化、体育、娱乐等产业的发展。要配套完善影剧院、歌舞厅、夜总会、体育馆等休闲娱乐活动场所,整理地方曲艺,发掘民俗风情,精心策划编排具有*特色的系列文化节目,鼓励创办旅游文化演艺公司,大力推广参与性强的特色项目,发展具有*旅游特色的文化娱乐活动。四是要抓好城市建设和小城镇建设。要把旅游规划与城镇建设规划有机结合起来,把旅游设施建设纳入城市整体建设之中。市区要重点完善都市旅游功能,进一步抓好城市的美化、亮化、绿化、净化,积极为旅游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五是要加强旅游队伍建设。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切实抓好旅游业各类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要采取请进来、送出去、岗前培训、技能竞赛等多种方式,建立健全旅游教育培训体系。要加强导游队伍建设,建立游客监督反馈机制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加大监管力度,提高导游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加强领导,创新机制,形成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整体合力

第一,要切实加强对旅游工作的组织领导。旅游产业的开发,关键是领导要高度重视。领导层思想不解放、不重视,旅游产业不可能做大做强。在我市旅游产业地位尚不突出的情况下,能否以超前的观念正确认识旅游产业的优势和潜能,对旅游产业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全市各级领导,尤其是党政部门的主要领导,要牢固树立抓旅游就是抓经济、抓发展的理念,切实把旅游业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中来谋划,像抓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那样抓旅游业的发展。当前重点是要完善好全市*旅游发展规划,各县(市、区)要根据全市总体发展规划,结合各自旅游资源优势,认真编制好本地区的发展规划,促进旅游产业稳步协调发展。要抓紧建立全市旅游业发展工作责任制和绩效考核机制,进一步明确和落实我市各阶段旅游业发展的目标任务,严格考核奖惩,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把旅游业发展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第二,要加强部门配合,增强部门协调联动能力。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树立大旅游、大产业思想,打好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战。各级旅游部门要认真搞好综合协调,改善服务方式,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市发改委、财政等部门要对旅游产业采取倾斜政策,把旅游业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资金并制订相应的配套政策;宣传部门要充分发挥新闻舆论作用,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声势,扩大城市影响,推介旅游品牌;交通部门要重视通往景区景点的道路建设;城建、文化、金融、邮电电信等部门和行业要根据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加快硬件和软件建设;民政部门要抓紧做好城市和景区中英文双语路名、指示牌设置工作。其他各有关部门都要积极行动起来,从旅游产业发展的大局出发,共同重视、关心、支持我市旅游产业加快发展。

篇4

乡村与城市是两种不同的生活空间,在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的今天,城市在出行、健康、舒适度等方面己经受到越来越多的诟病。桂林兴安界首乡村旅游规划、开发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将城市的游憩方式、生活空间复制到乡村,要保留住对城市居民的吸引力最大的乡土气息,才能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所以,本文基于反规划视角构建了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规划模式,以期桂林兴安界首乡村旅游规划开发中能够将乡村的自然、生物和人文的连续和完整保留下来,用淳朴的乡土特色吸引游客,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对即将开发旅游的乡村区域进行资源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区域内的自然、生物和人文过程,确定乡村景观格局(乡村景观、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进行建设总体控制;在此基础上,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并提出本区域的乡村旅游发展目标;再规划乡村旅游所需的生产、生活等设施;然后与前面确定的乡村景观格局进行对照检验,若符合乡村景观格局要求的,就可以进行开发,否则重新调整目标和规划。

二、基于利益相关者角度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涉及政府、企业或合作社、协会、村民、游客等多个利益相关主体,因此必须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明确各利益相P者的权责关系,兼顾各方利益、协调利益者的关系。结合“时空王国”的特征,桂林兴安界首应该重点发挥好政府的监管调控、经营者的集聚发展、行业协会的组织管理工作,才能确保桂林兴安界首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乡镇政府部门做好调控监管工作。政府要尽量减少对乡村旅游市场的直接干预,应该做好乡村旅游的宏观调控和管理服务工作,做好政策制定、资源保护、 规划与开发,营造良好的乡村旅游发展环境,避免出现越位或缺位现象。其次是鼓励经营者抱团发展,塑造精品乡村旅游形象。随着桂林兴安界首乡村旅游的发展壮大,乡村旅游在空间集聚的同时,会引发激烈的竞争。在处理好跟村民、村委会和其他旅游经营者关系的前提下,相关部门应完善扶持政策,鼓励民俗户成立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鼓励民俗村成立乡村旅游股份有限公司,采取现代企业管理方式,实现集约化经营和专业化管理。第三是乡村旅游协会切实发挥行业组织管理职能,促成会员间的交流合作,对乡村旅游产品进行统一营销,维护乡村旅游行业形象。

三、基于互联网技术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在互联网+时代,将互联网技术与乡村旅游相融合,可以让乡村旅游迸发出更大的活力,促进乡村旅游快速、持续发展。桂林兴安界首提出将桂林兴安界首整个县域建成一个大景区,实现“县乡合一”乡村旅游的目标,并立足桂林市生态涵养发展区功能定位,确定实施了规划拉动、产业带动、机制联动、大事推动和社会发动的发展战略,带动了兴安界首乡村旅游的发展。

首先政府应该加大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例如:利用道路交通数据对自驾游进行有效疏导),及时汇总统计旅游相关数据,搭建乡村旅游网站、微博、微信及旅游APP等信息平台,为旅游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同时要加强对乡村旅游经营者的信息化技能培训,通过互联网技术提升效率,增强乡村旅游发展动力,促进兴安界首乡村旅游提质增效升级发展。

其次,兴安界首乡村旅游企业和经营者要在景点推广电子导游、电子商务等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以“时空王国”为例,时空王国属于桂林大管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旗下新的发展项目,坐落在“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守护“中国十大魅力名镇――兴安”,这里有中国最古老的人工运河――灵渠,有北长城,南灵渠之称,至今仍发挥作用;这里有华南第一峰―猫儿山;这里是桂林漓江的源头,这里是中国的起点;这也有南方最好的高尔夫球场和游乐园――乐满地;这里还有私人机场等等。

“时空王国”项目包括16个养殖区、5个野菜种植区、6个游泳区、35个垂钓区、1个猎场、1个跑马场、1个原始农耕区、1个酒店式木屋区、1个民宿及青年旅社区、1个露营区、1个树屋区、1个农家乐餐饮区、1个会议中心,1个青少年综合能力拓展基地,这是一个纯净的王国。

篇5

WithfocusonthecreationofChinesemoderntourismplanningdiscipline,thetrilismoftourismplanningisestablished.

Basedonthepracticeorientation,conceptformation,disciplinecon2structionandprofessionaleducation,etc.,thecharacterizing,posi2tioning,formingandorientingofChinesemoderntourismplanningaredemonstrated.

Keywords:tourismplanning;landscapeplanninganddesign;pat2ternsoftimeandspaces

“旅游规划”近年正在中国骤然兴起,作为这一学科领域的核心,中国旅游管科和风景园林学科因此而发生着转变。其动因来自4个方面:国际旅游与景观规划学术,工程实践的示范,中国国务院学位办对于原风景园林学科专业目录的取消,以及环境等新兴学科专业与实践领域的兴起。这些变化一方面促使中国旅游规划领域正在经历着初期成长的烦恼,另一方面也加速了中国现代旅游规划学科领域的形成。为此,确有必要认清形势,理顺思路,把握“现代旅游规划”在中国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领域出现的前兆,明确该学科领域的定向、定性、定位、定型,采取相应的实施对策。

基于20年来风景景观规划设计和近年旅游规划的研究实践,笔者以为,旅游规划其狭义的概念就是包括旅游规划、旅游项目设置、客源市场在内的旅游策划,这是旅游界的强项、核心。其规划的形式特点是以文字、数字、图表为主的描述、、论证、设想;然而,过去的实践结果和未来的需求告诉我们,仅有这种旅游策划是不够的,尤其要把设想计划落实在有形的空间形体和有阶段的时间范围上,这就需要有更为具体的时空规划以及对应于单体项目的设计,需要以景观规划设计界的规划设计图纸为主;此外,除了客源,近年旅游规划中,大家都无法回避旅游地生态环境保护和优美旅游景观环境创造这两大;同时,除了产业的问题,游憩心理行为和旅游地时空形态格局正在成为旅游规划研究的重点。

因而,新一代的中国旅游规划,实践深度:要从宏观的策划这一元走向宏观策划、时空规划、单体设计的三元;实践:要从以客源市场为主的一元扩展为客源市场、生态环保、美景创造的三元;理论研究:要从产业经济为主的一元扩展为产业经济、游客心理行为、时空形态格局的三元。这三个层面的三元及其分别从一元向三元的扩展,就是作者所提出的旅游规划三元论的核心实质。

1、现代旅游规划的三元

如同传统的旅游规划,现代旅游规划其基本的追求仍然是为旅游者创造时间与空间的差异、文化与的新奇、生理心理上的满足。笔者认为,现代旅游规划自始至终都应以此为核心和最终目标。

以此为出发点,从中国旅游规划的实践需求看,笔者认为,其中均蕴含着三个层面不同的需求:

(1)旅游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历史与艺术层面,包括潜在于旅游环境中的历史文化、风土民情、风俗习惯等与人们精神生活世界息息相关的文明,即关于人们行为活动以及与之相应的经营运作的规划需求;(2)景观时空层面,基于景观空间布局的规划,包括区域、总体、景区、景点的时间与空间上的布局、设计,即关于景观时空布局的规划需求;(3)环境、生态、资源层面,包括土地利用、地形、水体、动植物、气候、光照等人文与资源在内的调查、分析、评估、规划、保护,即生态环境大地景观的规划需求。这些构成了旅游规划需求的三元。与需求对应,现代旅游规划的内容同样包含三元:(1)以“旅游”为核心的群体行为心理规划和项目经营;(2)以“景观”规划为核心的优美的旅游景观环境形象创造;(3)以“生态”为核心的旅游环境生态保护。简而言之,旅游、景观、生态,这就是笔者所提出的现代旅游规划的三元素(刘滨谊,2001)。

笔者认为:对于中国,全面的旅游规划应包括“旅游”、“景观”、“生态”这三元的规划,并以这三元作为基本侧重。“旅游”的规划,其核心是对旅游资源(分为自然天成的和人为创造的两类)、游客行为心理与项目经营运作,这相互交织的三者进行揣摩、分析、设定、预测,统称策划;“景观”的规划,又称风景园林规划,其核心是对旅游项目、游客活动、设施建设这三者进行空间布局、时间分期、设施设计,统称规划;“生态”的规划,其核心是对旅游区、旅游地的自然要素环境与因旅游开发建设而引起的进行识别、分析、保护规划。一个几万平方公里的区域旅游发展规划也好、一个旅游地的项目策划也好、一个旅游地修建性详细规划也好,虽然规模、层次、深度各不相同,但是,规划中都必须将这三方面作为基本内容予以考虑,所不同的只是三方面的比重、深度而已。纵览全球旅游规划的实例,任何一个具有风格和现代意识的成功之作,无不饱含着这三个方面的刻意追求和深思熟虑,所不同的也只是视具体规划设计情况,三元素所占的比例侧重不同而已。

笔者提出现代旅游规划三元论,首先,源于旅游与景观规划实践的切身体会和理论思考(刘滨谊,1999a),其次,源于人类聚居环境学的系列理论研究(刘滨谊,1999b),再次,分析旅游规划本身,笔者发现旅游规划在层面、重点、阶段、支撑专业等方面都具有三元的特征:

①旅游规划的三个层面:区域—景区—景点;

②旅游规划的三个重点:资源(区域上)—布局(总体上)—选择(景点与项目策划);

③旅游规划的三个阶段:发展规划(阶段1)—总体规划(阶段2)—详细规划(阶段3);

④旅游规划的全过程:“策划”—“规划设计”—“管理”;

⑤支撑学科领域:旅游游憩学、景观园林(包括建筑、规划、园林)、环境艺术。

根据旅游规划三元论,在众说纷纭的各类旅游规划倾向和流派中,我们可以辨别出三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流派:(1)以旅游策划为核心,重在大众行为心理景观策划的游憩流派;(2)以景观规划和环境艺术设计为核心,重在空间规划布局与景点设计的景观流派;(3)以旅游资源、环境生态保护利用为核心,重在自然生态的生态流派。这三种流派代表着现代旅游规划学科领域的发展方向。对于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旅游规划,提出旅游三元论的基本目的就是要解决旅游规划的定向问题,寻求符合中国国情的旅游规划发展方向。

2、旅游规划学科领域的新观念

旅游规划学科领域的新观念,其形成与现代旅游管理和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学科专业观念的转变有关。与全世界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潮流同步,向国际同类先进学科专业看齐,在今后5~10年期间,中国旅游规划设计作为一门学科专业,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知识体系、实践取向这四方面都需要形成结构性的体系,,作为这种体系的雏形———现代旅游规划的观念正在形成。

中国的旅游规划,尽管在过去20年中,依附于经济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风景园林规划等相邻学科专业的研究与实践,已得到一定的发展,然而,就现代与国际接轨的旅游规划意义而言,这一学科领域目前尚处于形成初期,姑且称之为“生成期”,正在经历着最为关键的结构确立、反馈调整、转变重组。学术方面,一是受到中国旅游界、风景园林界、建筑规划界的影响,二是受到国际旅游学科专业的推动;社会实践方面,一方面,迅速发展的旅游市场需求为该学科专业提供了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另一方面,鱼目混珠、外行多于内行的状况,导致该专业实践成果缺乏原创、“克隆”国内外旅游景观实例成风,水平难以提高。对此,首先需要在学科专业上形成正确的观念,这是解决生成期该学科专业“定性”问题的基本出发点。这种观念的形成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原管科关注重点的转移和范围的扩展:从后期管理运营转移到先期开发建设,从单一传统专业扩展为综合交叉的专业;二是指随之而来的学科核心的转变:从以项目策划为核心的旅游规划转移到以包括项目策划等多种元素构成的以旅游规划三元素为核心的综合旅游规划。对于旅游界,这种新观念已经具备客观条件基础,这就是近年迅速扩展的旅游规划市场需求及其工程实践。与过去20年的实践相比,旅游规划项目种类、规模和工作深度均已大大扩展。例如,在许多城市规划中,旅游发展规划已从总体规划中的专项规划中分离出来而作为一项相对独立的规划;又如:近年兴起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景观风貌规划、滨水区规划设计、街道景观设计、城市广场规划设计、道路景观规划设计、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等,这些项目都在不同规模层面上与旅游规划相互交织。此外,随着国外高水平旅游规划实践的介入和国内旅游规划院所日趋国际化的旅游规划的操作方式,学科领域新观念的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实践操作已开始深入人心而势在必行。

这一新观念形成的主观条件是国内一批专家学者数十年坚持不懈的追求、倡导、宣传、开拓。诚然,时至今日,在专业内容侧重的理解上,仍然主张各异,称呼有别。对此,笔者呼吁,关键需要就以下3方面学科领域基本原则达成共识:①学科领域核心:广义的旅游—景观—生态;②学科领域根基:旅游学、景观规划、景观生态学;③与近邻专业的关系:该专业是与景观规划设计、环境成三足鼎立,缺一不可,相互无法替代。学科领域新观念的确立,这是解决中国旅游规划定性的关键。

3、旅游规划学科领域的支撑专业

当今中国旅游规划学科正在迅速扩展。传统旅游规划界由旅游经营为导向的规划局面正在被打破,代之而起的是旅游游憩学、景观园林(包括建筑、规划、园林)、环境艺术三大类专业共创旅游规划设计天下的“三国格局”。就发展趋势而论,这三大专业正在构成现代旅游规划设计交叉学科的支撑专业。对于旅游规划设计学科,其核心就是这三元的综合。一元是艺术,即以景观环境形象为核心带动的景观艺术,在这方面,环境艺术专业最为擅长;一元是物质环境的规划设计,即以植物的综合运用、以环境绿化、水土整治为核心的园林绿化艺术与技术,这是建筑、规划、园林专业的强项;此外,园林绿化也好,环境艺术也好,所营造的景观园林环境终究是为人类所使用的。这就涉及到人的心理行为,什么样的环境为人们所喜爱,什么环境下会引发什么样的行为活动,进一步通过组织人的活动、安排娱乐休闲时间,以及由此引发的经营投资回报效益等问题,这样又引出一个大的分支,国际上叫游憩娱乐学。在中国名义上没有这个专业,但在实际上正在从旅游管理、风景园林学科中派生。这就是三元中的又一元。从与这三元相对应的来看,全国设有环境艺术专业的大专院校约100所左右;设有园林专业的大专院校有50所左右,设有旅游管理类专业的大专院校约80多所。尽管迄今中国还没有“旅游规划”这一学科专业名称,这些院校专业背景也不尽相同、专业名称各异,或是一级学科、或是专业、或是某一专业中的方向,但都或多或少具备了培养从事旅游规划专业人才的能力。从与这三元素相对应的规划设计院所来看,国内已存在风景园林类、环境艺术类、旅游规划类三类规划设计院所,其工程实践的都与旅游规划有关。

从学科领域基本组成而论,现代旅游规划学科领域包含这三大方面。从专业操作过程看,环境艺术以“设计”为全过程,风景园林以先期“规划”、后期“设计”为全过程,游憩娱乐以项目选取、游人活动组织管理的先期“策划”和旅游景区运营的后期“管理”为全过程。“策划”—“规划设计”—“管理”这三个过程的结合构成了现代旅游规划的全过程。

从学科发展演化来看,环艺、游憩娱乐都是近现代、革命以后引入的,景观园林专业则较为传统。

学科的综合交叉、学科支撑专业的增加、实践过程的完善、实践领域的扩展,这是当代任何具有竞争生存力的现代学科的必备条件。对于现代中国旅游规划学科,面对未来学科之间的竞争,这种学科交叉与专业综合无疑是有利的。但是,目前国内3个专业及其依托的主管部门之间缺乏交流、各自为主的局面已经造成了学科发展上的混乱。应当改目前这种群雄逐鹿的“三国格局”为现代旅游规划学科的“三位一体”。对此,对于这一学科专业的整合“定位”,基于数十年的积累和未来将要发挥的作用,中国旅游界和国家旅游局理应为主,担起重任。

4、旅游规划专业教育的结构

要使中国旅游规划学科领域具有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其专业教育需要有三个层次:①面向学科发展,为长远学科建设培养高层次博士、硕士人才;②面向需要,为国家旅游管理和旅游规划设计建设部门培养大学本科、硕士人才;③面向中国数量与质量日益高涨的旅游开发市场需求,为各类规划设计院所、园林工程公司培养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多层次人才。在这三个层次中,第三个层次已运转若干年,为中国旅游规划业培养了一定数量的专业人才,第二层次也已开始运转,随着近5年专业教育的发展,第一层次正在走上正轨。专业教育层次结构的完善,将为旅游规划学科领域未来的加速发展铺平道路。

三个层次教育中,大学本科专业教育当为基础。但是,目前这个基础还相当薄弱。原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工科)本科专业的取消,原来独立的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硕士点降级为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点中的一个方向,在轰轰烈烈、日渐上升的旅游规划事业表象的背后,教授讲师们已感受到了由于这两方面所造成的学科专业危机:旅游规划专业人才奇缺,高层次人才培养断源,外行大量涌入,学科专业水平难以提高。对此,需要一个专业教育上的“革新”、“强化”:一方面,争取恢复原风景园林工科本科和硕士点专业目录,另一方面,强化“旅游规划设计”本科、硕士、博士这一专业方向的独立专业教育,采取多层次、多途径、多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其次是专业知识结构的调整。当前中国社会的旅游规划业需求孕育着新型的专业人才知识结构。除了城市规划中的风景园林规划(工科)、环境艺术(文科)、旅游管理中的规划(理科)专业的兴起,一批近邻、边缘学科专业的实质性介入也大大扩展了旅游规划专业的知识范围:建筑学科、地理学科、机与信息学科等。旅游规划专业教育课程设置面临着扩展转变的需求。对于这种转变,笔者主张:一方面,要开设旅游管理的专业课程;同时,更要引入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学、城市规划、建筑学、环境艺术的专业课程。这是以课程设置为实质的专业知识结构调整。对于一名立志成为现代旅游规划师的学生而言,如果要把三大专业及其近邻边缘学科知识都浓缩于一身,在四五年内,他应当如何掌握如此广泛的知识呢?

笔者认为,可以把知识获取的渠道方式分解为三种:一是通过看书、听讲座、思考学到的,比如管理学、游憩行为等;二是必须动手实践才能得到的,比如景观规划设计;三是并非靠学校书本,而是通过社会实践、靠阅历、经历去逐步积累起来的。这三方面的比重不同,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也就大不一样。与一般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相比,旅游规划方向的学生培养所要求的这三个方面的比重需要一个大的调整,根据教学研究与实践,对于4年制(或5年制)旅游规划专业方向的教学,笔者认为三方面的比重控制在2∶6∶1为好。

篇6

我国各个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了大量的体育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体育游憩、休闲活动,形成了民族体育文化,它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下,特别是在“体育健身游主题年”等活动的带动下,民族体育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并由此而形成了旅游的一种新形式――民族体育旅游。在此基础上,理论界对民族体育旅游也开展了研究。其中,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何适应时代要求向前发展,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些活动中,如何适应现代旅游的要求,推出适合的旅游产品,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旅游规划是旅游业发展的纲领和蓝图,是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一个地区、景区要开发、策划、发展民族体育旅游,进行合理的民族体育旅游规划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将对如何开展民族体育旅游规划进行一些探讨。

一、民族体育旅游规划的内容

旅游规划涉及多个学科的理论与知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旅游规划分为很多种类型,例如,按照范围来划分可以分为国际旅游规划、国家旅游规划、区域旅游规划、亚区旅游规划、旅游景区规划等等。民族体育旅游规划作为旅游景区规划中的一种,需要进行精心的研究、具体的分析。

著名的旅游规划专家因斯克普(Inskeep E,1991)认为,旅游规划的基本组成要素有下述六个方面:旅游吸引物和活动;住宿设施;其它旅游设施和服务;交通设施和服务;其它基础设施;社会因素。本文将依据这六个方面对一定民族地区范围内的民族体育旅游规划进行分析。

二、规划的案例点――傣族园景区

傣族园景区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罕镇,距州府27公里。傣族园总体规划占地面积336公顷,内含5个傣族自然村寨,主景区由曼将、曼春满、曼乍、曼嘎、曼听5个保存最完好的傣族自然村寨为重要部分组成,是西双版纳傣族自然村寨最集中、民族特色保护最完好的旅游景区。

傣族园于1999年8月1日开始营业,并成立了傣族园有限公司。经多方的共同努力,傣族园取得了巨大的成绩,2001年10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2年12月通过了ISO质量/环境体系认证,2003年4月被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报评为中国旅游知名品牌,2004年被国家旅游局授予“生态文明示范村”的称号。傣族园在经营管理中,实行独特的“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实现公司与村民的共同发展。本文将以傣族园为案例点,探讨民族体育旅游的规划。

三、具体的规划分析

1.旅游吸引物和活动规划

旅游吸引物和活动方面的规划,这是民族体育旅游规划最重要的方面,而要有旅游活动项目,则首先要有该方面的旅游资源。

(1)民族体育旅游资源

民族体育是集竞争、健身、民族艺术、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活动,作为一种旅游资源,随着现代旅游者对旅游中高娱乐性、高参与性等体验活动需求的增加,民族体育旅游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

国内旅游学界对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展过不少研究,比如,对于概念的探讨,丁世勇等(2003)认为,民族体育旅游资源是以人的身体活动为中介,供游客观赏或直接参与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与中国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及各民族古老的历史、生产、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它充满了粗犷、淳朴、杂多的丰富性,充溢了醇醇的生活情趣和浓厚的乡土气息,是在深厚的民族历史文化积淀的基础上创造发展而成的。一般认为,凡是能供旅游者观赏或直接参与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并具有经济、娱乐、健身等多重功能的各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可称为民族体育旅游资源。

民族体育旅游资源是很丰富的,例如,傣族体育旅游项目主要包括有丢包、拳术、赛龙舟、刀术、射术、放高升、以孔雀舞为代表的多种仿生舞蹈等等,这些民族体育项目中,有表现生产生活的,有反映宗教祭祀活动和军事武技的、有表现民俗风情习俗的、也有满足民族文化娱乐的,内容十分丰富。按其内容及活动性质,可将这些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划分为竞技类游戏类、舞蹈类、表演类、节会类和养生类等等类型。竞技类的有赛龙舟、射术等;游戏类的有丢包等;舞蹈类的有仿生舞蹈;表演类的有拳术、刀术等;节会类的有放高升等;养生类的有气功、按摩、药膳等等。可以说,民族体育旅游资源是相当丰富的。傣族园,不仅是旅游景区,也是傣族人民生产生活的场所,因此,上述民族体育活动,在这里都有开展和传播,这给我们进行项目设计、产品开发提供了广阔的资源、发展的空间。

(2)民族体育旅游产品

当前许多民族地区、旅游景区的活动中,开发比较早、比较成熟的是歌舞活动等旅游产品,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歌舞产品显得有些老化,游客参与度不够。然而,民族体育旅游资源虽丰富,但常常处于一种比较松散的状态,资源整合得不够,不能适应迅速发展的体育旅游市场。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必须加强对民族体育旅游的规划,其中,产品是规划的关键。

资源如何转化为产品,是旅游规划者所关心的问题。民族体育旅游资源是很丰富的,但许多景区的民族体育旅游产品尚不多,有待于进一步挖掘,群众喜爱的、危险性小、容易推广的项目还是不少的,要把它们整合起来,成为景区的旅游项目。例如傣族的丢包运动,参与性很强,规则也不复杂,技术难度不大,比较容易上手,经过有效的“包装”应该可以成为一项较好的参与型旅游产品;另外,一些技术要求比较高的项目,则可以设计成观光型旅游产品,例如赛龙舟、放高升等。

民族体育旅游产品要以民族体育旅游资源为基础,特别要突出本土性、民族地方特色。少数民族体育活动种类丰富,项目繁多,发展呈现多层次性,由资源转化为产品,必须通过筛选,经过充分的调查和市场分析,选取既有代表性又适合产业化发展的项目,加强包装、策划,使其具有可操作性,便于推入市场。

2.住宿设施

旅游活动中,住宿设施一般包括宾馆、汽车旅馆、旅社、膳宿公寓、野营地以及旅行车营地等等。开展民族体育旅游,若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在当地居民同意的情况下,住宿可安排在具有当地特色的建筑或民居,满足游客探新求异的心理;若是移植性的旅游景区,住宿则可以安排在景区,以及周围的宾馆饭店,住宿的内部设施最好与民族体育文化相关。住宿的安排要合理,以便发挥住宿设施应有的经济效益,但住宿的选择与众多因素有关,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劳动力、社会因素等因素,在具体的分析与规划中是复杂的,需要大量投入,精心规划。

对于傣族园景区而言,最好的住宿设施就是村寨中的傣族传统干栏式民居了,它具有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为了完善住宿设施,在规划建设中应大力开发干栏式民居旅馆,增加床位、增强舒适性,从而可以吸引并留住更多的游人,给游人以好的住宿体验。

3.其他旅游设施和服务

这一方面的规划包括旅行社、旅游信息服务、旅游纪念品商店、银行、医疗保健、公共安全、邮政服务等等具体的规划。涉及的规划内容比较多,在此重点讨论一下旅游信息服务和旅游商店的规划。

在旅游景区景点中,旅游信息服务是很重要的,对于民族体育旅游而言,旅游信息服务要包括体育活动的介绍、活动时间的安排以及相关旅游信息等。民族体育旅游信息服务要做到方便、快捷,充分展示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便于游客及时地获得其所需的信息。在景区景点中,要做好游客中心、路牌、宣传资料等方面的建设。

旅游商品、纪念品规划也是十分重要的。旅游商品是旅游购物的重点,旅游纪念品要突出乡土特色、合理方便,特别是对于民族体育旅游而言,旅游纪念品无疑要突出“民族”与“体育”这两方面。例如丢包运动中的花包经过合理、精心的包装,应该可以成为很好的旅游纪念物。花包纪念品的设计要大小适中,便于携带,表面应有体育活动的图案或文字,可以采用中文、傣文、英文等多中语言,以便让游客识别与纪念。好的旅游纪念品就是景区的“宣传员”。

4.交通设施和服务

这一方面的规划包括进出旅游景区以及旅游景区内的交通,交通是旅游六大要素“食、住、行、游、娱、购”中的“行”,旅游交通要保证游人在旅游目的地“进得去、出得来、散得开”,旅游交通对于旅游活动成功开展的意义不容质疑。在民族体育旅游中,要做好旅游接待,则首先要把进出旅游景区的道路修好,这需要先期的规划与投资,交通建设应走在前列,而旅游景区内的交通,则更应该因地制宜,修建具有特色的道路,例如山间小径、石板路等。交通工具也可以多样化,马匹、轿子等特色交通工具在适宜地区也可以派上用场,使得旅游活动形式丰富多彩。

现在,进出傣族园景区的公路已经基本修建完毕,环路已经形成,路况也较好,景区外交通已经可以满足要求;而小型电瓶车、傣王轿等交通工具也已在采用了,景区的交通方式、工具正在逐步完善。

5.基础设施规划

这一部分的工作包括规划区的供水、供电、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排水系统以及通讯设施等。在民族体育合适旅游规划中,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比较艰巨,因为不少民族地区、旅游景区的基础建设比较薄弱,需要加大投入,加强基础建设。

傣族园是由自然村组成的,相比大型人工建造的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尚不够完善,要充实这方面的建设,给村民和游人都带来便利。特别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建设这些现代基础设施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与当地景观的协调,不要产生视觉污染,这就要求在规划设计阶段时期,注意精心组织,统筹规划。

6.其他因素

这一部分的内容也很多,包括市场营销方案、与旅游业相关的法规、旅游组织机构、旅游从业人员教育与培训、环境和社会经济计划等等,可以说这方面包含的内容比前面的都要多、繁琐,在此只做简要探讨。

民族体育旅游作为一种比较新颖的旅游活动,需要涉及的社会因素不少,包括熟悉相关民族、旅游、体育方面的法律法规,联系相关的旅游组织机构,做好民族体育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实施营销方案等。对于傣族园体育旅游的营销方案,则要利用多种渠道,比如采用互联网、报纸、电视、广播、展销会、户外广告牌及人员推销等方式,扩大宣传,吸引游客参与,让更多的旅游者认识、了解内容丰富的民族体育旅游。

四、结语

旅游是一项涉及多个行业,多个部门的经济活动,旅游规划也需要考虑到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是非常复杂的。

民族体育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旅游,是需要特别规划和研究的,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通过合理、科学的规划,推出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民族体育旅游产品,推动民族体育旅游的发展,适应全民健身的需要,并可起到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笔者在此以傣族园景区为案例点对民族体育规划做了一些初步的探讨,旨在进一步充实民族体育旅游的研究,以便理论界与实践界的进一步深入,促进傣族园景区的向前发展。通过各界的共同努力,民族体育旅游规划定会不断地完善起来。

参考文献:

[1]保继刚楚义芳:1999.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傣族园有限公司.《西双版纳傣族园 争创世界民族文化品牌发展纲要》(2004―2014)[Z]

篇7

以发展“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为导向,切实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主导相结合的优势,充分利用丰富的山水生态资源,全力打好“生态旅游”品牌,加快建立生态观光、休闲度假、会议接待“三位一体”、“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功能齐全的旅游产品体系,把建成汉、长沙、南昌等周边大中城市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的“后花园”。到年,实现游客接待量60万人次,年均增长19%;实现旅游总收入3亿元,年均增长20%,使旅游业成为全县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二、规划布局

重点建设好“一个中心、四个景区”。“一个中心”即山水园林城游客接待中心,“四个景区”即柘林湖景区、陵岩景区、鲁溪洞景区和九宫山南景区。

三、景区开发

1、山水园林城游客接待中心。按照“城市即景区”的理念,打造特色鲜明、风格别致的旅游城市,增强其对游客的吸纳能力,使之真正成为云居山──柘林湖风景名胜区及县内其它景区游客的接待中心和集散地。一是高起点规划建设旅游新城区,对建筑物的风格及色调进行协调管理。高薪聘请高素质、高水平的规划管理人员,严把旅游新城区的规划布局关、建筑风格关和功能配置关。把湖滨路、协和大道、宋溪沿湖地带建成山水园林城市的亮点和游客住宿、购物、娱乐的重点区域。二是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建成开放步红度假村、五星级步红国际大酒店、巨通休闲疗养中心、四星级县旅游宾馆、三星级景山宾馆、华澳山庄等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旅游接待设施;开辟县城旅游商品购物中心、风味小吃城等购物和饮食市场;完善影帝娱乐总汇、苏亭山庄等娱乐设施。到“十一五”末,力争全县总接待床位达5000张以上,使县城成为北地区仅次于的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城市。

2、柘林湖景区。支持配合云居山──柘林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抓好景区的规划建设,把景区打造成大庐山旅游圈内一个生态观光、休闲度假、会议接待功能突出的亮点景区。以平尧生态农庄、新光生态农庄、罗坪金天生态农庄为基础,按照生态经济要求进行全面改造升级,全力打造“农家乐”、“渔家乐”品牌,打造全国知名的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加快国防教育基地、豫宁公园、古艾博物馆、浪琴岛度假村、古艾风情园、生存岛、幕阜亭度假村、红豆杉植物园等项目建设,完善观音岛、观湖岛、茶岛、艾园、九岭狩猎休闲中心、长墅源峡谷漂流、协和娱乐园等景点建设,引资开发百湾迷宫、墨斗山等岛屿,发展水上娱乐运动、豪华游轮观光、沙滩游乐等旅游项目,开发柳山,恢复柳山书院、柳浑精舍、涌翠亭等景观。

3、陵岩景区。通过招商引资整体开发陵岩,进一步完善神雾山、陵岩峡谷漂流、陵岩山庄、九岭山森林公园等景点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更具吸引力的游憩项目,拓展旅游接待功能,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整合旅游资源,统一包装,统一对外宣传促销,做响“陵岩”品牌,把陵岩景区建成在省内外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重要景区。

4、鲁溪洞景区。打通鲁溪洞后洞,加快景区二期工程建设,兴建宾馆、茶楼、休闲别墅和小木屋、庙宇等,完善各项基础配套设施,建成鲁溪洞旅游接待休闲娱乐功能区。

5、九宫山南景区。以九宫山南坡避暑度假区、上汤温泉保健疗养区、小九宫奇石秀水风景区为开发重点,引资兴建大型的温泉山庄、避暑山庄,建成九宫山南旅游接待中心,开挖人工湖泊,发展温泉疗养、生态保健、山地休闲健身、人工滑雪等旅游项目,形成特色鲜明的功能性旅游景区。把太平山道教文化旅游作为九宫山南景区的一个宗教景点,使其相互补充、融为一体。通过招商引资维修太平山佑圣宫,恢复和重建万寿宫、万福宫、万禄宫、一天门、炼丹亭、巡山殿等景观,发展宗教朝觐、养生保健旅游产品。

四、配套建设

1、旅游交通设施。完善景区旅游公路网,提高景区(点)的可进入性。全县现已修通的景区公路全部油路化;建成湖景区北线的旅游公路;抓好上汤至九宫山、甫田至太平山的旅游公路建设;促成杨洲、罗溪至靖安旅游公路的立项和建设;建成开放县城旅游码头、杨洲旅游码头、红岩潭旅游码头,完善湖区各景点码头设施。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招商购置豪华游轮、游艇,组建游船公司和旅游车队,从根本上解决水陆两路交通制约瓶颈。

2、旅游通讯等其它基础设施。实现所有景区通水、通电、通程控电话和电视。消除移动通讯信号盲点,做到所有景区移动信号全覆盖,保证网络畅通。搭建网络平台,建立旅游资源、信息、市场共享机制,实现与庐山、九宫山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互动和对接。在陵岩景区开发完善旅游购物、餐饮、休闲、娱乐等设施。

五、有关工作

1、旅游规划。加强旅游区内尤其是旅游干道两侧的城乡规划管理;配合云居山──柘林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编制好景区旅游总体规划和发展详规;抓好陵岩景区、鲁溪洞景区和九宫山南景区旅游规划建设,严格按照规划要求实施开发与保护,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2、市场开拓。重点开拓以柘林湖景区为中心300公里范围内的客源市场,主要瞄准汉、南昌、、景德镇、黄石、湖南平江等周边大中城市,依托地方主流新闻媒体宣传,适时举办山水旅游节,通过建设大型固定广告牌宣传、加强旅行社推介、广泛散发宣传资料等手段进行市场开发促销。

篇8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与中国休闲旅游时代的到来,人们对“健康、养生、长寿”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单纯的的养生度假游已难以满足人们高品质综合性的旅游需求,因此,“长寿之乡”旅游总体开发应运而生。

中国长寿之乡是中国老年学学会评选认定的称号。中国有49个长寿之乡,河南有5个,夏邑县是河南最早的“长寿之乡”,也是河南最早重视“长寿”旅游资源的县域,其旅游总体开发为全省长寿之乡的总体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项目介绍

1.1区位条件

夏邑县位于豫东边陲,豫、鲁、苏、皖四省结合部。东部和南部与永城为邻,西部和西北部与虞城县接壤,西南部与安徽亳州市交界,东北部与安徽芒砀山缘连。西距商丘市55公里、省会郑州270公里,东距苏北重镇徐州120公里,南距皖北药都安徽亳州60公里,东北接安徽梨乡砀山县城28公里。

1.2规划范围

规划区夏邑县位于河南省商丘市东部,县域总面积1484.7平方公里,辖24个乡镇,总人口118.1万。

1.3旅游资源类型与等级

结合《夏邑县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县志及其它相关资料,对全县旅游资源的基本情况系统整理、概况。依据国家行业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的旅游资源分类分级规范,夏邑县旅游资源初步调查结果涉及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遗址遗迹、旅游商品、人文活动等7大类,15个亚类,31个基本类型,共116个资源单体。其中,具有开发价值的优良级资源有4个,分别为:夏邑长寿文化节、夏邑城湖、孔子还乡祠、彭雪枫将军纪念馆。

2规划思路

2.1规划理念

(1)全局视野,市场导向

准确把握华北、华东特别是豫东地区旅游发展态势、科学合理定位夏邑县在区域旅游发展格局中的地位,主动融入豫东区域旅游圈、商丘市一小时经济圈、沿黄旅游带等。

(2)整合资源,产业联动

整合夏邑县“长寿之乡”旅游产品与县域内天龙湖、孔子还乡祠等景区旅游资源,紧抓主打产品,适当引导旅游客流的合理分流,推动县域内旅游产业和谐发展。

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关联带动作用,不断完善夏邑县旅游六大基本要素,充分依托、吸纳、整合、联动相关产业资源,深度挖掘旅游业与相关产业发展的内在经济联系,调动相关行业部门共同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旅游业联动作用,延伸旅游产业链,形成旅游产业群。

(3)创意先导,精品塑造

以创新性思维,集中力量凝练区域旅游发展的内核以引领“长寿之乡”品牌发展,使之成为区域旅游发展的新动力和提升旅游产品质量的有力驱动。

精品战略是针对市场的战略,夏邑县“长寿之乡”的旅游总体开发应通过对旅游市场发展的研究,找准旅游短期热点、预测旅游长盛领域,以相应制定符合区域旅游发展的深度战略。同时采用多种营销手段,着重在主要市场上确立产品品牌和增强市场知名度、美誉度,通过市场行为完善旅游产品的精品化。

2.2规划目标

通过旅游开发,使夏邑县“平原寿乡”与“北方长寿乐园”形象深入人心;国内知名养生、长寿休闲度假旅游区的地位得到确立;全县旅游产业成为全面促进和支撑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支撑;形成完善的旅游产业体系,旅游基础设施和城市功能发达,旅游产业结构合理,旅游业的产业优势和经济作用凸现。

2.2规划定位

以“长寿之乡”品牌为依托,以康体养生、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打造集观光、养生、休闲、度假、体验、康体、旅游地产等于一体的河南长寿养生的“第一高地”。

3规划设计

3.1空间布局

3.2功能分区

根据夏邑县的城镇空间结构、空间布局、旅游资源分布以及县域的交通道路状况,将夏邑县分为三个功能区:长寿荟萃综合区、长寿文化观光区、长寿体验区。

3.2.1长寿荟萃综合区

范围为夏邑县城及S324省道所环绕的空间区域。完善本区的各项旅游服务功能,包括接待系统,集散系统、形象系统及游览系统,全方位提升夏邑县旅游服务与接待设施的档次,着力提升服务接待能力,形成夏邑县公共的旅游综合服务区域。

3.2.2长寿文化观光区

范围为“李集镇―刘店集―太平镇―孔庄乡―北镇―胡桥―郭店―桑固”环绕而成的环状区域。本区主要开发以大圣寺、孔子还乡祠、吴家寺遗址、商汤祷雨台为载体的长寿文化观光旅游;以太平百果园、孔庄乡万亩果园为载体的长寿休闲度假旅游。

3.2.3长寿产业体验区

范围为“车站镇―火店乡―会亭镇”所在的半环状区域。本区打造以食用菌为主题的美食之旅,特色商品购物之旅;将火店乡的“宫灯”与“中国结”的展示规模化、形象精品化、出售多样化,形成特色旅游商品;注重会亭镇打火机基地的旅游商品开发,生产并出售中高端打火机,最终形成以“食用菌”、“宫灯”、“中国结”及打火机为依托的夏邑县特色旅游产业体验区。

3.3旅游产品与项目设计

篇9

目前我国的旅游规划越来越重视统计分析,这是非常可喜的。但在进行统计分析时,由于资料不全和不正确使用统计方法,往往结果不理想;再加上地方上盲目希望旅游业早日成为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统计数据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而貌似科学的统计手段的使用更使之具有了一定的欺骗性。在旅游规划中应科学地运用统计方法。规划的核心是建立在科学分析基础上(包括统计分析)的创意,这才是规划的核心。

【关键词】 旅游规划;

统计分析

Some Views on Statistical Analysisin Tourism Planmllg

Key words: tourism planning ,statistical analysis

一、 豁出生存搞发展增长方式

(一)不具备充分条件的数字游戏般的大幅度增长

(二)不顾现实可能性的盲目规划增长

(三)为了迎合某些领导的想法,增设过多的旅游基础设施

二、资料不全且相互矛盾

(一)相当一些地区以前没有对旅游业的发展进行过统计,因此这方面的资料根本就没有

(二)更多的地区以前仅对国际旅游业进行过有限的统计调查,而没有对国内旅游业的情况进行过统计调查

(三)权威统计基础资料相互矛盾

三、统计分析方法的滥用

(一)预测方法的滥用

1.不进行相关分析

2.将比较复杂的数列简单看成是等差数列

3.不进行精度分析和范围预测

4.长期预测使用短期资料

(二)统计抽样调查的滥用

1.样本过小

2.样本代表性不够

3.调查表设计得不规范。

四、分析技术性越来越现代化与思想性匾乏的矛盾

篇10

红山水库旅游规划纲要二、红山水库自然条件红山水库处于内蒙古高原辽河平原的过渡带,多丘陵、浅山区,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令,夏季凉爽,适宜消夏、避暑、旅游度假。这里距赤峰市区仅90公里,有305国道横贯东西,乘车1.5小时即可到达,交通十分便利。程控电话、无线通讯、IC卡、传真都已开通,通讯条件良好。红山水库旅游资源独具特色;1千米的水库大坝气势宏伟;214平方公里的水域烟波浩淼,库区周围被各类水保林、经济林、风景林所环抱,整个工程区、游乐区、工作区、生活区为绿茵、花卉、草坪所簇拥,再加上蓝天、碧水、红山、轻舟、鱼鹰、稻浪,将红山湖装点得如诗如画,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这里北邻科尔沁沙地边缘的高日罕苏木、高日苏苏木、海拉苏、新苏莫苏木,浓郁纯正的蒙古族风wenmi.俗文化令人耳目一新;东与科尔沁沙地的“八百里瀚海”相连,黄沙起伏连绵,一望无际,颇为壮观,地缘优势明显,旅游资源相对集中,在这里既可以领略沙漠的风采,又可以体验扁舟轻荡、渔歌唱晚的神韵,还可亲临蒙古村舍,体察民族风情。

三、资源及基础条件红山水库电站,装机容量7120千瓦,年均发电1000万度,可利用土地5000余亩,水土资源丰富,用水、用电、地价都较为低廉。基础设施和库区环境经过40来年的建设有了明显改善,旅游开发初步形成了四个功能区,即北滩游乐区以北滩公园、浴场为中心,有餐饮、住宿娱乐场地等、工程游览区、南苑游乐区包括南苑浴场、垂钓区、待建的民俗村等、水乡风光游乐区主要观“塞外江南”的水乡风光,水流平稳,两岸稻浪、芦荟荡、水鸟、渔舟等。红山水库的资源优势还在于这里是待开发的一片净土,水库水体属一级水质,无污染,可视度达水下5米,库内放养的名贵品种大银鱼、小银鱼、武昌鱼及“四大家鱼”,靠库内天然饵料哺育成长,还有库区优质大米,无公害蔬菜、山野菜等,都是餐桌上纯正的绿色食品,使游人在一饱眼福的同时一饱口福。五、红山水库旅游开发的目标5.1借助宏伟的水利工程,浩瀚的湖水,茂密的森林,丰富的水产,绿色的农牧产物,高效益一流的服务设施,训练有素的服务队伍,通过这几方面有效整合,使之成为内蒙古东部赤峰地区最大最具有江南特色的旅游度假、消夏避暑的胜地。5.2通过各方面的不懈努力,本着开发与保护、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经过不断地有序规划开发,运用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特别是这次二期除险加固工程施工阶段,红山湖可借助日趋完善的水利工程设施,通过多元化投资发展策略,不断开发红山湖旅游资源,由资源优势型向经济优势型转化,走联合开发共同发展的道路,不断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旅游需求。5.3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使其更大的发挥抗旱、防风、灌溉、发电、养殖、旅游等效益,为社会造福,为人民谋利。

树,作为绿色果品采摘基地;在木屋附近辟地种家常菜,这样游人在这里既可以采摘绿色食品,又可游览山水之间,垂钓在河畔,观瞻毡匠地古人类遗址。南岸坎上可以滑草、滑沙。在南坎上也可以筹建滑翔起降场,野营基地。八、建设项目投资情况预算本建设项目分三期进行,十年内完成全部投资,共投入资金7000万元。第一期建设投资项目4500万元,对旅游区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建设,哈拉道口至红山水库公路30KM,公路两边固沙生态治理,预计两年完成。第二期建设项目投资1600万元,在完善基础建设同时利用原有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充实水上娱乐项目,主要有:水上娱乐园、滑水道、激流勇进、水上索道1000米,水上摩托、水上飞伞、跳水、帆船、帆板、竞龙舟、水上竞技潜水、水上游船150人1艘、水上餐饮店1处、红山水库宾馆一处综合服务,同时加快景点建设,继续完成固沙生态环境治理第二部分,建成水产品销售网点,本期项目投资预计2年内完成。第三期建设项目投资900万元,使基础设施,娱乐设施进一步完善,。重点加快服务设施建设主要有:北滩娱乐场、北滩儿童乐园、弓弩彩弹射击场、水产品加工厂、健身馆、固沙生态环境治理第三部分景点建设全部完成,预计2年内完成。十、结论通过以上效益预测评估,红山水库旅游建设项目实施后,年获利800万元且每年能以10%的速度增长,投资利润率高,社会效益显著,所以说该旅游规划切实可行,尤其是建设项目实施后,使本地区及周边地区文化条件、生态环境都得到极大改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得到极大提高

*水库旅游规划纲要水库旅游规划纲要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