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9 15:01:2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品德课堂,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新课程理念倡导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基础,真正让生活走进儿童,让品德融入生活,从而把儿童培养成热爱生活、乐于探究、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社会性发展的好学生。然而,在课程改革深入的今天,品德教学的普遍现状如何呢?一份调查结果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1.课本新,教学模式旧。学生们捧着全新的品德课本,然而教师还是多以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向学生讲授。2.教学设备硬件有,教师思想“软件”少。现在农村也拥有了基础的教学设备,然而不少教师不能很好使用,更多的仅是用来播放现成的光盘。3.教师认识不足,课程形同虚设。虽然理论上小学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必修课程,但又有多少教师认真去领会这一点呢?有时候为了赶教学进度,品德课就摇身一变,成为语文复习课或是数学辅导课,而品德教学只是把每课的考点抽出来,让学生背一背。面对现实,我认为:一线教师在切实转变教学观念的前提下,课堂操作要努力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让我们的品德课堂真正“活”起来。
一、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
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教师首先要设计好独具匠心的导入语。激情引趣的导入能“牵引”学生入景、入情,以亢奋的精神进入学习状态。其次教师要研究创设生活情景的策略,选准煽情的“切入点”,利用好激趣的“驱动点”,把握好明理与导行的“结合点”,提供最鲜活的材料,切实调动情感在知识与思维活动中的作用。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发挥多媒体的功能。用直观方式,借助声音、图像动画,解决抽象概念脱离具体形象的矛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感染力。良好的课堂氛围应该是热烈活泼的,是活跃与静谧的统一。一方面,学生状态活跃、兴奋、发言积极,另一方面,热烈中又能冷静思考,而不是乱哄哄、瞎热闹。只有在这种宽松、热烈的氛围中,师生才会有情与情的交融,心与心的互动,思与思的碰撞,学习才能收到实效。
二、锤炼驾驭课堂的语言
品德教学是走进心灵、平等对话的艺术。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领悟教学内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讨论,大胆交流,表述自己的真实想法。在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好环环相扣的过渡语,把学生从这个片段带到那个情景,以实现课堂环节的转换和整体结构安排的天衣无缝。教师在使用评价语时尤其要讲究艺术。适当的评价是激励学生深入学习的动力,表扬不要过分,批评不要离谱。比如,学生回答问题声音太小时:“说得很精彩,如果声音能再响亮点儿就更好了。”学生表演没有表情时:“你有当演员的天赋,要是加上表情就更精彩了!”学生的见解出现偏差时:“我不同意你的意见,但我佩服你敢于发表意见的勇气。”这些评价语气婉转,却能一语中的地指出存在的问题,既能让学生从中得到启发,又能交融师生情感。教师还要设计好引人深思的课堂结束语。教师声情并茂的课堂教学结束语,不仅是整堂课的点睛之笔,带学生进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而且能使学生心灵深受震撼,加深学生的理解与感悟。
三、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所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与思想,是对以往“应试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它不是“反应试教育”,也不是“非考试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具体目标,其第一条就是“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里“过于”注重知识传授不等于忽略知识传授,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不能把知识的系统传授当作应试教育的特征而弃之不顾;没有知识和技能作基础的教学过程必然是空洞的,没有知识和技能作基础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也必然是不稳固的。课程改革走到今天,对于本学科来说,强调知识的系统传授显得尤其重要。为了这一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中要求学生先泛读教材,对本框题有一个整体印象;框题是什么?有几个目题?有几处黑体字?有哪些概念?大字段、小字段及其逻辑顺序等情况;在此基础上精细研读,弄清概念,注意教材中黑体字的解释和事例的列举,对教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鼓励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第二、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性教育,而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形成良好的学习、竞争氛围;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倡导师生平等、生生交流,使师生间真正成为互动、交往的动态关系;就必须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并以此推动基础知识的系统传授;就必须探讨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努力实现教学过程零缺陷。在“启发激励、自主学习”这一环节,以前的做法是:教师首先针对教材提出自学提纲,并且力争求全求细,学生的思维被教师禁锢了,这实际上是教师画圈让学生跳,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围绕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所以教学中尝试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经过几节课的实验,感到学生提出的问题千变万化、海阔天空,对一节课的重、难点冲击很大;所以现在每一节课,教师要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提出两三个问题,其他的问题是在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的基础上自由创设;这样既体现了教师的导,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阅读教材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一、完成教师的自学提纲上的问题。问题的提出主要集中在本节课的黑体字、大体字和对阅读起到引领作用的语句上,这是要求全体学生必须完成的。二、自由创设问题、相互讨论,组织答案。在每个学习小组内,学生在整体感知教材、完成自学提纲上的问题的基础上,自由创设问题,并相互比较,看谁提出的问题有价值,并就有价值的问题组织答案,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对于中、上等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尝试。三、个别不懂的字词、概念、原理打上“?”以便于质疑。各学习小组通过阅读教材、小组讨论仍没有解决的内容打上标记,以待在全班范围内相互质疑、释疑。与此相适应,在“自学汇报、释疑明理”这一环节,也是围绕三个方面自主展开:一、学生自主回答;二、自主创设评比、组织答案;三、自主相互质疑、释疑。教师在学生互动的基础上精讲、明理,体现了“导”的作用。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创造性能力的培养,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相互交往的动态过程,也体现了教学的层次性。既抓住了重、难点,又给学生留有充分的创造发挥的空间,有利于学生个性能力的培养。
这样的教学过程对教师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抓住教材的知识体系,把握重点、难点,还要拓宽、拓深知识层面,查阅相关学科资料,以应对学生的提问、质疑(备知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备学生);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指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备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6)14-0046-03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如何改进品德课堂教学、提高教学实效、促进学生道德养成,已成为我们不懈的追求。面对推陈出新、不断涌现的良方佳策,许多教师都将其全部拥有,过多的手段和活动将课堂填得满满当当,演得热热闹闹,其结果是教师手忙脚乱,学生则“乱花渐欲迷人眼”。这样的教学只会导致品德教育的“虚胖“,我们应该牢牢把握一个“度”,适时适度地进行教学“瘦身”,才可能更好地实现品德课的有效教学。
一、立足于学生――目标要“塑体”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目标曾让好多教师颇伤脑筋,每次备课时总要冥思苦想:这堂课要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的目标该如何制定?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又应当体现在哪里?最后往往是“洋洋洒洒”罗列一大串。但这些目标在课堂上都能落实吗?当然不能,课堂的容量是有限的,师生的精力是有限的。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提出: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不必面面俱到,应简洁、清晰、具体,注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尽可能根据本校和本班学生的实际状况和需求进行设计,避免大而空。由此可见,实现教学目标的最根本要求是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依据课程标准,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立足于学生的学情。是“认知”还是“理解”,是“愿意”还是“乐意”,是“初步养成”还是“达到”,这些动词在目标表述中应该表达明确。同时,目标一定要分维度,针对性强,操作性强,不能摆花架子,更不能为设计而设计。
如在执教中图版一年级下册“火热的夏天”主题单元中的《雷雨来了》一课,教师首先在学生中开展课前调查活动,从而清楚地了解到了儿童对夏天的认识以及是否喜欢夏天等真实的想法等。根据学情,再依据教材,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就水到渠成了:
(1)了解雷雨的形成,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探究意识。
(2)学会科学地避雷,增强自我保护生命安全的意识和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生活,养成勤于观察的习惯。
老子说过“少则得,多则惑。”一堂课40分钟,如果要落实大大小小、内涵丰富的教学目标,那么学生学习只能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因此,教学目标必须“瘦身消肿”,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学有所得。
二、聚焦于热点――问题要“消肿”
“你们说好吗”“他说得对吗?”“老师这儿有一段录像,你们想看吗?”相信这样的问题我们都耳熟能详。确实,不经意间,一些过多、过细、过浅、甚至没有意义的问题充斥着我们的品德课堂。如此过多的问题并不能引导学生进行有序深入的学习活动,反而使品德教学课堂陷于一种无效的境地。要做到课堂提问的有效,对所提问题的合理取舍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选取有探讨价值的中心问题
如在执教四年级上册《我们的合作》一课时,教师首先组织学生进行了一个比赛。准备四个可乐瓶,剪去瓶口,每个瓶中放人5-6个橡皮小球,并系上细绳。然后请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进行比赛,哪一小组的学生率先取出小球就取得胜利。比赛结束,教师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小组失败了,有的小组却顺利地取出小球呢?”学生争着发言,各抒己见。在对话交流中,“团结合作才能办好事情”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深深地烙在了学生的心上。
由此可见,在进行教学问题的设置时,要根据教学目标舍去没有讨论价值的问题,选择适合的、有探讨意义的问题,变问题为话题,开阔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的实效。
(二)生成不可预设的精彩话题
德育课程特别强调要让学生说真话,表真情。在课堂实施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反映,选用在学习中新发现、新生成的有价值的问题研究,能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激活,进发出智慧的光芒。
如在教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我们和诚信在一起》一课时,教师出示了“诚信、金钱、理想、真理”几个词,让学生选一个摆在首位,并说说原因。小组交流的时候,教师听到了几个窃窃私语的声音:我认为金钱最重要,诚实要吃亏的。教师随即询问:“你们为什么会这样想?告诉我行吗?”学生犹豫了一下说:有一次,我考试考得很差,回家后和父母说了后,被狠狠地骂了一顿。另一个学生马上又说:有一次,我在家里不小心碰倒了花瓶,原本想诚实地告诉老爸,但想到免不了一阵臭骂,就死活也没承认,逃过了一劫。听了他们两个的回答,周围的同学都哄堂大笑。教师示意学生都安静下来,针对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教学中,那个“诚实要吃亏“的声音,似乎是一个与本课内容极不协调的音符。但一个教师意想不到的教学契机,一个教学前预设不了的问题,却让学生置身于“矛盾”的课堂,这样的问题就似“一江春水”,让课堂充满生机活力。
(三)引发关注学生体验的有效问题
如格林伯指出,课程的对话,不是简单作答,而是一种持续不断的、高质量的对话。想要在课堂上呈现“深度对话”,教学必须回归学生的实际生活,毕竟学生实际的生活正是他们已有经验的土壤,也是深度对话得以发生的土壤。当学生通过活动拥有了最真实的体验时,对话才能展现其独特的魅力。
如在教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父母的疼爱》一课后,教师组织开展了“感恩父母的爱”大单元主题活动,安排了“护蛋行动”“今天我当家”“跟爸爸妈妈一起去上班”等一系列的体验项目。在活动结束后,学生、家长、老师之间都进行了心与心的对话。
因为对话源于学生的情感体验,因而高效地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三、关注其真需――合作要“减肥”
随着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我们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也在悄然变化。原本被动的、单一的学习方式已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充分调动、发挥学习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合作学习方式。但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一些教师片面追求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无论其价值大小,都要进行小组讨论。从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从实际的效果看,多数问题的讨论如蜻蜓点水,让小组合“坐”等同于“小组合作”,实效性不高。如何才能避免以上的问题,真正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呢?笔者认为“合作”不能泛滥,应当建立在真实需要的基础上。
(一)合理分组是前提
教师在构建合作小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一是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6人为宜。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助。
如教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办一张自己的报纸》一课时,可以让学生组成几个“互补”小组,根据各自的特点,担负着不同的任务,合作办好一张报纸。
如教学《我也能研究》等这些课时,各自要研究的内容肯定有层次性,故分组时就可采取“同等生”分组的方式。这不仅能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致,而且也改变了其在小组中长期惯有的地位,给每个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机会。
如教学《游戏快乐多》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成一个学习小组。在这样的小组中,能更放松地体验到与人交往的快乐,领悟出为什么要遵守游戏规则及与人友好相处的道理。
(二)恰当时机是基础
当学生产生自己解答不了,或者自己得出结论、急需和别人交流,听取别人意见的欲望时,在这种情况下就使学生恰到好处地进入合作学习的情境,便能使合作学习达到最佳状态。
如在教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我在班级中的权利》这一课时,有教师是这样设计的:开学了,我们班又要选举班干部了,但这件事情让我很为难,有的家长提议班干部要轮流当,有的说让班主任指定就行,有的说要经过大家的选举。你们能帮助我解决一下这个问题吗?因为联系到了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学生兴趣高涨,马上小声地议论起来。教师趁势组织小组讨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着各自的看法。此时,小组合作交流变成了学生的最大愿望。
(三)指导方法是关键
一要指导学生分工。每个学生都必须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并同时掌握所分配的任务,任务之间互相依赖。使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互相积极依赖,使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自己在小组中的价值。
二要积极引导,随机点拨。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应扮演多种角色。既是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决策参与者,也是学习的调控者。教师要创设热烈的合作气氛与解决问题的情境,要用恰当的语言对学生做交往策略的指导,要及时注意各小组每个学生的参与度,作出指导和调控,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听取别人的意见等。
四、发挥其实效――评价要“瘦身”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3)22-035-2
新课程下的品德课堂教学强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品德作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活动型课程,在小学阶段的课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使得儿童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
解密品德课堂的“密码”:我们的品德课堂必须是有序、有趣、有情、有效的课堂。
一、有序
――我们需要活而不乱、充满生机的课堂教学。
“有序”是课堂教学的基本保障。塑造有序的课堂就意味着教师既要“通过课堂管理来避免或消除影响班级有序学习的事件”,又要“通过合作学习凝聚班级合力,在整体上提高课堂效率”。这是教师实施课堂管理的两个核心目的,也是有序课堂的两个基本保障要求。
我们在实施品德课程的时候,需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开放的空间,需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尊重他们生活的领域;学生是生活中的人,学生的思想品德就是在生活中发展起来的。这个和谐、有序、充满生机的空间和领域特别适合学生的成长。
如在人教版《我们和太阳做游戏》这一主题活动中,教师可以带着学生到室外,在太阳底下用各种不同的、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测量自已的影子。原先,在学生的潜意识中测量是件很简单的事,或许只需要一把尺子就可以,然而学生在实际测量中才会发现,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用同伴的合作。于是,他们会想方设法去寻求同伙的帮助,在测量中学会了与他人合作、交往。教师在这是时候只需要起一个指导者的作用,只需要这样的一句:“再想想!”“需要谁来帮助?”“换个方法去思考!”让学生的活动在一个有序的氛围中进行下去。
品德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创造机会,让教学活动起来,又要使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看法、见解,我们的课堂才会活而不乱,充满生机。
二、有趣
――我们需要以趣激情、有滋有味的课堂教学。
“有趣”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动力。孔子说:“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现在人们经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在品德课堂上要善于创设良好的学习心理氛围:用教师的亲和力引领学生求知的动力,用有趣多变的教学设计来激活学生的思维,用成就感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我们着力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体验到学习过程中的乐趣,从这个意义上讲,兴趣既是学习的原因、动力,又是学习的结果。
游戏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对培养儿童的情感,让儿童体验集体生活中的乐趣,让儿童来理解游戏、生活、学习规则,学习科学知识等具有很大的作用。如在苏教版《我不耍赖皮》这一主题活动中,教师带领学生到室外进行贴大饼的游戏,通过游戏使学生认识到原来游戏应讲规则,并且在游戏中,教师适时表扬遵守纪律的小朋友,提醒违反纪律的小朋友,从而让小朋友养成懂规则、守纪律的良好习惯。这样学生还能进一步认识到不但游戏讲规则,学习、生活也要讲规则,不能耍赖皮,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乐于和同学、老师交往的情感,还让学生初步了解到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
在品德课堂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就要以学生原有兴趣为起点,把学生已获得的兴趣作为建立新兴趣的基础,找出这些知识和学生有兴趣的知识领域之间的联系,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工作。此外,还要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更好实施教学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才能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使学生更有兴趣地尝试,更有效地学习。
三、有情
――我们需要平等互爱、热爱生活的课堂教学。
“有情”是课堂教学最终的归宿。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知识,教育的果实是什么?爱才是果实。在平时品德课堂进行的一些游戏过程中,教师只有始终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上,才能与学生共同参与活动,活动气氛热烈融洽,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生活的愉悦。
品德课堂激发学生情感,是培养学生品行,唤醒学生德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基础。如在苏教版《父母的疼爱》一课时,在课堂中与家长电话直线通话,从家长的话语中,孩子明白了家长真的很爱自己。几个非常朴素、生动的事例,让孩子们哭了,开始时用手偷偷地摁一摁眼睛,慢慢的有人开始拿纸去给身边的老师和同学。头低下去又抬起了,抬起了又用手轻轻地擦眼中的泪花。教室里从来没有过这么安静,几个坐姿不正、开始时东张西望的学生也坐正了身子,开始静下来了,课堂上传来了抽泣声……
一切水到渠成,不言而喻。有情的品德课堂情感渲染就这样恰到好处,可以达到良好的情感共鸣效果,可以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永恒的追忆,从而为学生道德情感可持续性提供帮助,为他们知行合一奠定基础,有效地品德课堂的追求就真正得以实现了。
当然,学生的感情既丰富又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教师也可通过课程导入些动人的故事、歌曲、图片等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感触,通过课堂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抽象为具体,对学生的感官产生强烈的刺激来激起直觉情感,同样可以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四、有效
――我们需要形式多样、愉快有效的课堂教学。
“有效”是课堂教学的永恒追求。那么如何打造有效的课堂教学呢?课堂效率是指学生在单位学习时间里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在此过程中获得的良好的学习体验。有效的课堂教学重视教学过程的探索性,重视教学中的师生的交往和对话,任何一节课都要以组织教学开始,并贯穿于课的始终。
“鸦雀无声未必就是好的组织,热热闹闹未必就是有效的组织”,关键看是否能产生教学效益。根据儿童好新奇、专注时间短的心理特点,品德课堂的活动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形式越活泼多样越能增强活动课的吸引力。一般我们的活动都分为几个单元主题,应根据每一个主题的需要设计不同的活动形式。除了课堂外的活动形式,课堂内的活动形式更应该精心设计,力求多姿多彩、引人入胜。
品德学习源于生活。小学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品德教学要与生活结合。教学与生活结合,就是要使教学生活化,教学资源来源生活化。我们认为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对生活的提炼。艺术作品可以经过艺术的加工处理,只要合情合理的就是真实的。在艺术作品中所谓合情,首先是通过作者本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体会和感悟,进而给人展示出一个带有作者个人主观色彩的艺术世界,这个展示符合人的认识和情感变化,体现出人从形象思维升华到抽象思维的规律。情的指向就是人的主观世界的变化,合情就是合乎人的主观世界的认识变化规律。艺术的合理是指作品创造符合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规律,即在作品对象的认知范围之内,符合观赏者的现实经验,使之对作品认同,进而受到感染和启迪。
教学的力量源于真。真实触动真情,促进体验,形成德行。品德内容的假、大、空已经使得不少学生在走进课堂时就有了“德育是假的,品德是无用的”的观点。在这样的意识下,品德教学怎么去表达真实感受?品德教学课堂不是艺术表演,它是对学生现实生活的引导,帮助学生过幸福的生活。通过对学生生活中的典型道德现象的剖析,让学生感悟、认识和理解道德规范,并影响他们的行为。
在品德课堂中,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更能引起同学的共鸣。在品德教学中,要站在学生的视角,发挥学生在品德课堂中的积极性,让学生把自己生活中的一些经历作为课堂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课堂中有充分的话语权,使得他们愿意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在思想的碰撞中,在情感的交流中,明辨是非,启迪生活。教师的生活经历是增加课堂现实感的重要资源。因为教师是课堂中的一员,是课堂学习共同体中的首席,加上学生的向师性和好奇性,更能激起学生探究欲望,提高教学效能。在品德课堂中教师的出场时机和出现的姿态是品德课堂现场感营造的关键节点。从品德课堂场景而言,教师要更多地扮演的角色是发起者、观摩者、参与者,少当评判者、真理者。教师把自己的生活经历作为教学资源时,一定要说实话露真情,任何矫揉造作、虚情假意都不可能激起课堂现场感。
社会生活中的热点是品德课堂现场不可缺少的资源。紧扣主题的中外经典故事,与主题相符的社会热点,有吸引力,能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也更能营造现场感。
二、 现场感以生活体验为前提
品德的形成既有渐进性,又有突变性,其原因都是生活经历。学生道德品德发展形成的过程实质是一个生活过程。品德课堂要吸引学生,营造现场感要以生活体验为前提,就是说品德教学一方面要符合学生生活现状,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从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出发组织教学,使得学生对品德课堂中出现的品德观点能够认识和理解,并能指导行动。另一方面,在品德教学中,要尽力让学生有更多的生活体验,有更广阔的生活空间,参与社会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的生活场景就是品德课堂。当下,学生禁锢在校园狭小的空间中,没有机会了解社会。在校园里,很多校规都是针对学生的“动”来限制学生的“动”,使得本来活泼好动的学生变成安分守己的考试机器。要知道,道德的形成是因为生活,有了历练,才有体验,才会知道对的、善的和好的。道德品德的形成就像游泳,只有在水中才能习得。
鉴于上述认识,品德教学就要利用一切教学机会,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去拓展学生的生活。在品德教学中经历也是一种资源。当然,社会色彩斑斓,学生参与的机会毕竟有限,我们可以通过读书等方式让学生间接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但是这也需要以学生的亲身实践为前提,这样才有可能举一反三。
最近发展区理论同样适用于学生品德习得。在品德教学中,教学组织者要了解学生生活经历,参与他们的活动,成为他们的朋友,始终坚守学生的立场。所以,品德课教师要在教学以外找到与学生在一起的时间、空间和方式,了解他们的道德认知,这样组织起来的教学活动才有现场感。学生已经认识和感悟的,引发不了他们的情绪,远超学生认知的道德观点,同样不会引起他们的共鸣。
三、 现场感以唤醒情感为纽带
品德是个知、情、意的结合体,知是基础,情是纽带,意是呈现。对于思想道德观点的认识和认同,需要有一定情感基础。有亲近感的喜欢的,就有更多的机会认识了解,也会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而且乐此不疲,此时的思想行为基本处在自然开放的状态中,品德教学的现场感容易形成,教学的效果就好。反之,没有好感,甚至厌恶,就会使得主体处于一种紧张封闭状态,即使参与也只是以伪装的面目出现。在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学主题的选择是学生喜欢的,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欢迎的、亲近的,整个教学活动都是充满自由的自然的过程,这样教学的现场感才容易形成。在品德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对课堂现场感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以怎样的情感、姿态出现在课堂中,一方面影响着学生的心理情绪,另一方面,也影响着整个课堂的情感氛围。教师对思想品德的认同和学生的热切期望,可以极大地提高品德课堂的现场感。同时,在品德教学中,要聚合情感,就应该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人,始终站在学生的立场组织教学,在整体把握品德方向的前提下要吻合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课堂形式到课堂内容应该是学生喜欢的。任何单一的没有变化的课堂只会让学生产生排斥情绪。从这一点说,品德教学从来不拒绝艺术表现形式,如音乐、影视作品、诗词、名言警句等,因为艺术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可以为品德课堂营造具有吸引力的现场感。
四、 现场感以互动交流为手段
学生通过品德课的学习,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社会事物和现象,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能作出正确判断。因此,学生的思维发展训练在品德课上也是尤为重要。提问,让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去判断,是拓展学生思维的最好途径。但提问必须要设计有效的问题,要遵循事物发展趋势和从易到难的原则,而且还要留白。
例如,教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二单元“可爱的祖国”主题一《我们生息的国土》中“‘多’与‘少’的思考”时,学生通过对人口分布地D、自然资源分布地图的观察及表格数据的分析,了解到我国的人口分布状况,知道了我国人口总数量的多,而人均自然资源的少。观察分布图、观察数据表格,鲜明的对比,明显的差距,“多”与“少”的视觉差异冲击着学生的大脑神经。这时我问:“同学们,从这些图和数据你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循序渐进的提问,引领学生了解祖国的概况,带领学生由衷地产生爱国的情感,从而培养其国家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在这种氛围渲染下,孩子们开始思考简单的问题,根据课文就可以马上回答。但在“想到了什么”时,孩子们开始沉默,在认真地思考着,有一两个聪慧的孩子举起了自信的手。
这时,老师不要急着叫学生回答问题,而是继续给时间学生思考,甚至再给点温馨的提示。这就是给学生思考“留白”,让绝大多数学生充分思考、感悟,酝酿情绪,从内心里主动树立强烈的主人翁意识,从自我做起,杜绝浪费,爱护环境,保护资源。如果老师一看见有学生举手就马上让其回答,打断大部分学生的思考,其他学生也就随波逐流,不再思考,人云亦云了。所以,提问后的“留白”在品德课上十分重要,它可以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激感,让学生形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开拓学生的综合思维运用能力。
二、活动设计中的“留白”
我们都知道,道德根本上是从生活中产生出来,又存在于人们的各种交往活动中。因此,道德教育离不开生活,在品德课上创设有意义的道德教育活动是有效的教学方式,特别是低年级的课堂。活动已成为教与学的基本形式。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参与中直接获得经验,直接获得体验,而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的道德教育通过内化,自然转化为个人的行为,再回归到日常活动中。为此,品德课要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生活的经历,感悟活动氛围中的道德教育。作为品德教师,通过活动教育学生时,同样要注意“留白”,适当的留白才能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感悟,才能更好地获得教育。
例如,教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第六单元“怎样做好事”的主题一《从身边小事做起》,为了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平凡的、不起眼的好事,让学生懂得只要对社会有利、对人有帮助的事就是好事,懂得身边有很多自己能做的好事。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系列的活动,让学生经历、体验和感悟。二年级的学生活泼、热情,最喜欢做好事,却只知道扶老奶奶过马路,帮助小弟弟、小妹妹这类好事。在学生七嘴八舌讨论完老师布置的问题“能做的好事在哪里”后,纷纷表达自己的“高见”。不管学生回答得怎样,老师不要否定学生的想法,要肯定他们的回答,因为这是他们已经具有的经验。
然后,老师不妨借机故意打翻讲台上的粉笔盒,并掉下几根在地上,还表现出手忙脚乱的状态。靠近讲台的学生马上帮老师捡起粉笔以及收拾好讲台上的粉笔盒。老师适时对这些孩子进行表扬,肯定他们做的好事。然后挑选几位同学巡视班级一圈,让他们也找点好事来做一做。有同学会整理未摆放好的扫帚,有同学会擦擦窗户的玻璃,有同学会捡起地上的小纸屑,有同学还会把桌子摆整齐,也有同学左看看右看看,不知道干什么才好。坐在座位上的其他同学会好奇地看着这些同学的表现,也有的想参与其中。老师可以乘机提问学生,他们做的是否为好事?为什么?同时老师就要注意留白时间,让学生去慢慢感悟“身边的小事,对人有利就是好事”,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感悟到教育去改变自己原有的思想。这时,结合课文的“小明帮妈妈扔垃圾”插图设计,老师再次提问“能做的好事在哪里”,学生又会有另一番答案,教育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情境体验后的“留白”
在品德课堂上,老师不再是灌输者、传道者的角色,我们把德育的舞台让给学生,让学生在老师创设的生活情境中进行道德实践,经历道德体验,进而把体验内化为个人品质,在小事中慢慢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触及心灵的体验中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因此,品德老师一定要关注学生在情境生活中怎么说、怎么做和怎么想,也就是说必须要有足够的留白空间。
“教材给予我们的只是一个话题”是新课标下的一个新概念。这个话题需要教师对其创造、加工,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生活,在感受中提高、发展。如何给学生一双慧眼去观察、感受身边的社会尤为重要。陈老师在教材处理上能紧扣教材,针对教材与生活中密切相关的内容为素材,课堂伊始,师生同听《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这首歌;而后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心灵感言,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子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
“我们的班主任刘老师,每天来得最早,走得最晚,我想对他说,您辛苦了。”
“我记得有一次我上课间操时,突然头晕险些晕倒,王老师连忙背着我赶往医院。”
“我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但陈老师却不厌其烦,对我总是耐心辅导,我的成绩也在慢慢上升。”
“我原先和继母关系紧张,学习也不上心,但老师揪上我家走访,化解我和妈妈之间的矛盾,现在我已经解开了心中的结,……”
“我们学校有很多老师工作兢兢业业……”
《课程标准》中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遵循学生生活的逻辑,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从学生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生成活动主题。教材中的语言文字是一种抽象的符号,没有生命,没有情感,但它来源于生活,表现的是生活,也为生活服务,因此,孛里行间往往传递着生活的气息,渗透着情感。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从生活入手,在生活中寻找教材的切入点,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真切地体验到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并产生共鸣。陈老师设计的此环节取自学生生活实际,从生活入手,引导学生介绍他们老师的工作情况,有些学生在作介绍时,居然落下了眼泪。这眼泪,是孩子真情的流露,没有一点虚假,没有一点做作,完全是他们幼小的心灵深处对老师的一种感激、一种尊敬。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没有说教,也没有宣扬教师工作是如何的辛苦,但孩子们却能流下热泪,靠的是教师蹲下来看学生,把握了学生生活世界,找准了学生的情感源,让学生在交流中体验,在对生活事实的体验中,情感产生了共鸣,产生了对老师的尊敬热爱之情。
二、“童心诵师魂”,让学生体验生活
“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庸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上向前的需要而教育。” (陶行知语)生活中处处有教学需要的素材,新课程把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为根本目标,在教学改革的实践里,老师应努力构建生活化的课堂,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上着手,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个人知识、直接经验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使课程根植于生活的土壤,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形成提供广阔的平台,培养学生综合素养能力。
在此环节中,陈老师先出示了自己收集的社会名天尊敬老师的相关资料,并启发孩子们回忆自己为老师做过什么;继而让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进行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体验作为教师为教育事业付出的艰辛,为孩子们付出很多,从而使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到老师应当受到爱的回报,理应受到我们的尊敬。在课堂上以一首学生熟悉的歌曲《老师,您好》再现生活中师生生活的种种场面。当 MTV中掠过一幅幅学生熟悉的生活画面时,学生已不知不觉进入课堂教学环节中……。紧接着,教师设计“师生和谐共处”的活动计划表,由学生分角色表演,并由另一组学生现场采访,让扮演“老师”的学生谈感受,以生活体验为载体进行新的教学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活化情趣,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上获取新的知识,增加对教师生活的感悟。
《课程标准》中指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在教学中,我们尽可能地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将社会生活中的真实故事引进课程内容。我们不能不承认,通过此教学环节,孩子们在生活体验中对老师的感情进一步得到了升华,更对崇高的师魂有了感性的认识与理解。
三、“童行谢师恩”,让学生回归生活
记得有一位教育专家说过,“品德课堂是最有魅力的课堂。”它是儿童心灵沟通的课堂,是源于生活的课堂,是倡导人性化的课堂。其魅力体现在情知交融,心灵相悦。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如何让品德课堂焕发精彩的魅力呢?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创设自然、愉悦的教学情境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特定的情境,引发相关的学习。情境设计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对教材内容以及学生水平的洞察力,好的情境设计可以引发学生自主学习,增强领悟力,锻炼其能力。《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愉快、积极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主调,只有营造愉悦、积极的课堂氛围,才能让学生不断获得对社会和生活的积极体验,形成开朗品质。如教《班集体真温暖》一课,我先让学生收集资料,课堂中设计几个情境:情境1:寻找自己和同学一年来的变化。回顾一年来的校园生活,发现自己和同学的改变。情境2:指名学生上台讲述印象深刻的人和事,说出自己与同伴的优点和长处。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对校园生活有各种温馨的回忆。孩子记忆的闸门一下打开了。有的说:“班集体让我生活发生了变化。”有的说:“谁和谁是我的好朋友,他经常帮助我,班里的好人好事太多了。”原来班集体生活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进步。这样的课堂源自生活,这样的课堂充满温馨、愉悦、积极的氛围。学生产生了心灵共鸣,思想共振。学生有话可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又如教学《诚实与信任之间》一课,在课堂导入环节,现场模拟应聘场景:一名青年在应聘时,考官突然握住他的手,对她说:“我认识你,你曾经是哈佛大学学生,现在毕业了吗?”这位青年并没有读过这所大学,但他特别需要这份工作。我接着设计问题让学生辩论:问题1:假如你是这位青年,你会怎么做呢?然后让学生各抒己见。有的学生说:“如果是我,我会告诉考官,对不起,您认错了。”有的学生说:“我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求职机会,不如将错就错,以后再做解释。”有的说:“假如考官是故意试探呢?那么应聘不是失败了吗?”还有的学生说:“首先应批评考官,作为考官,必须诚实。”……学生争论得好热烈,你一言,我一语,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维火花在碰撞,这样的辩论让学生走进生活,内化为诚实与诚信。因此,品德课堂需要教师进行教学情境预设,尊重儿童生活,让品德与生活课堂闪耀智慧火花,这样的课堂才能真正成为儿童体验生活、体验道德成长的过程,这样的课堂才能焕发迷人的魅力。
二、利用生动,充满活力的公益广告
公益广告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公益广告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题材多种多样。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主题选取合适的广告充实、整合教材,让课堂充满活力。当前,尤其是随着社会进步,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深入人心,相关题材层出不穷,这就为品德课堂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教师要用一双聪慧的眼光,选取适合的题材植入教学过程中,使课堂生动有趣,学生乐于接受。如在教学《孝心献爱心》一课时,可借助《爱心传递篇》公益广告呈现画面再现情景:睡前妈妈给儿子洗脚,然后又给婆婆洗脚,孩子看到后便去给妈妈打来一盆洗脚水,稚嫩的童声响起:“妈妈,请洗脚。”孩子从妈妈的行为中学会孝,爱心传递是那么自然。这样的广告润物细无声,比起教师的过多讲解有效,它无需过多的语言,学生深受感染,对关心爱护老人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爱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田播种。真挚的广告感染了孩子,相信在今后的生活中,学生会自觉去关心爱护、孝敬老人家。
三、小品表演,内化儿童品行
小品表演源自生活,紧贴生活,为我们引起儿童践行道德提供有效教学手段。教学中我们可以用小品、相声等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再现生活开展拓展延伸活动,实现以活动促巩固,以活动促发展,以活动促践行,引领儿童知行统一。如教学《我爱我的家园》时,为引导学生进一步有环保意识,在课程结束时,让学生表演小品《我是环保小卫士》让学生知道废纸张可回收、少用一次性筷子、少用塑料袋、多用环保铅笔等,学生形象生动的表演深深地吸引儿童,有的目不转睛地看着,有的看完小手举得高高的,纷纷发言。这时教师总结,发表格让学生记录自己和同伴的环保行为。有了学生的示范和引领,学生对环保有了一定的认识、认知,并能践行于生活实践中。这样有趣的表演,充分地调动了儿童活动的积极性,其对学习内容感兴趣,内化儿童品行。
四、自主学习,彰显魅力
如果学生学得自主、学得生动、学得快乐,整个课堂就会充满魅力。具有魅力的品德课堂是学生真情流露、自然学成的课堂。它特别强调学生的课堂学习主体地位,强调每一个学生的需求、欲望和意识。具有魅力的品德课堂,核心理念是:尊重、激励。尊重学生主体,让课堂在学生自主学习中彰显魅力。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生活泼、可爱,他们喜欢动手、动脑和参加一些活动,如教学二年级《我最喜欢的动物》一课,课前我对学生进行充分调查,发现有的学生资料准备很好,我就鼓励他们在课上大胆汇报。我班李××同学平时学习很费劲,但这次收集资料很好,他收集的是恐龙资料,我先表扬了他,然后把几个同样喜欢恐龙的学生分在一起,让他们小组自主研究、整理,最后向大家汇报。他们通过自己对信息的收集,对恐龙生活的地方,恐龙的种类一一做介绍,让其他同学大饱耳福,学生热情高涨,纷纷报以热烈掌声。教师在活动设计上以兴趣为切入点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学生积极地和老师一起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动物的资料,丰富自己对动物的了解。他们乐于把自己收集的信息展示和交流,学生畅所欲言,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同时通过观看同学的作品,学生得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增强了对小动物的喜爱,并想尝试饲养小动物。我深深地体会到,只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课堂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品德教学是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课堂,只要我们教师多一份思考、多一份责任,从教学实际出发,多挖掘与儿童生活息息相关的题材,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促进学生品行与社会性发展,相信品德课堂会充满魅力,会深深地吸引儿童,内化儿童品行。
参考文献:
1.为实现这一目标我设计课前5分钟的新闻演讲,学生踊跃参与,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关心国家、大事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精神。
2.让民主成为课堂学习环境,学生能在课堂上真正表现自己,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他们会学得开心。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边共同活动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在课堂中同时体现出来的。一节好课,应该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还要给予不同学生不同权利。如,在回答简单问题时尽量叫平时不爱回答或不学习的学生,给予他们信心。
3.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要承认不同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明显差异,考虑学生学习自的发挥程度,还要引导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重心放在参与意识低的学生身上,适当提高他们的学习权利和权利意识。
以合作讨论来组织教学由于讨论具有合作性、交流性、探究性和平等性,实施课堂讨论的前提是给了学生平等、对话的机会,在讨论过程中,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各小组间的竞争可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并提高讨论的有效途径,使学生的学习心态更为放松,责任感更强。
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目标,是一门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使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学生在思想品德学习过程中,应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学习为主。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心灵对话
品德课要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品德课中因感触而感动,因感动而感悟,受启迪而明理,因明理而内化。在新课程的课堂中经常会出现感人肺腑的场面,师生之间的真心相交、倾情相诉,这都会在他们的心灵深处留下难忘的印象。课堂是孩子生命的课堂,爱不是教的,是用眼睛去发现,用心灵去触摸的。让爱洋溢在师生和谐的对话中,爱流淌于无痕的课堂中,而在课堂中,教师的智慧引领,更会使课堂到处洒满爱的阳光。
在教《父母——我特别的朋友》一课时,我选取了几幅特别的图片——跪地乞讨的母亲,冰雪中卖菜的父亲,年迈的卖报纸的母亲……幽幽的音乐加上形象的图片配以凝练的文字,一下子拨动了学生内心深处的那根琴弦,每个孩子的心扉慢慢开启。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世上还有这样的父母,如此的劳累,如此的艰辛。接着,我带给学生一份意外的礼物:爸爸妈妈给孩子们写的一封信。在信中,父母们选择了孩子在生活上坚强、进取的真实事例,给孩子提出殷切希望。当孩子们手捧爸爸妈妈的亲笔信,读着信中情真意切的话语时,他们的情绪被调动了起来,起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情感效应。我让他们在爸爸妈妈的信后写一段话,向家人真诚地写下自己的承诺。这时, 教室里静悄悄的,许多孩子流下了眼泪,有的已经哭成了泪人。
听着同学们发自内心的话语,我真切地体会到鲁洁教授的话:“教育要触及人的心灵,使人在心灵层面发生变化,只有创设心灵沟通和碰撞的平台,使心与心在这里得以相遇……这种时候会使人感到人的心灵是如此的可爱!课堂生活又是如此的美好!课程的学习就是一种享受!”
二、一切尽在不言中——亲历体验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早在19世纪就提出了“实践是最好的老师”这一教育思想,对孩子来说,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记忆不深,只有亲身实践和体验到的才会刻骨铭心,终生难忘。”思想品德课强调体验型学习,要求教学内容贴近儿童的真实生活,因此,我们要开放课堂时空,让儿童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童眼看世界”,亲身去实践、体验和感悟。
执教《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时,我先请同学体验盲人的生活。学盲人走路、拿东西、吃饭等,同学们先是哈哈大笑,随后笑声渐渐小了,同学们脸上出现了焦虑,有些同学甚至帮助起这些“盲人”来。接着我又请同学体验 “近视眼”的生活,让他们戴着眼镜喝茶、上课、跑步等,他们体会到了“近视眼”在生活中的诸多不便。最后又创设了在车上看书、边走路边看书、看电视等生活情境,同学们热情高涨,明白了要养成用眼护眼的好习惯,心里油然而生保护心灵窗户的心声。
教师要在活动中捕捉有效的教育资源,让孩子们在体验活动中受到教育,有效走进孩子的内心,在体验活动中激感。”形式多样的体验性学习就像是打开儿童心灵的一把把金钥匙,使其情感如清泉般源源不断,打开了孩子的心扉,开启了孩子们的心灵之门,使德育教育真正落到了实处!
三、忙趁东风放纸鸢——动态生成
一个充满灵性的课堂总是在动态中不断生成的。在丰富多变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常会有许多预料不到的情况发生。善于捕捉教学契机,而不是夜空中美丽的流星,认真倾听,考虑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一种宽松的心理状态下敞开心扉,放飞思想,获得心灵的沟通。如在组织《拥有好心情》教学时,我设计了抢凳子的游戏活动。听到活动,学生的情绪一下高涨起来,很快投入到了学习活动中。在游戏中,我与被淘汰的同学进行交流,并把学生的想法板书在黑板上:我很高兴,因为我把机会让给了别的同学;没什么,这只不过是一场游戏;我什么也没想;就是因为我慢了一点。接着,我引导思考:面对同一件事,如果我们能拥有乐观的态度,就能拥有一种好心情。这就是鲜活的、生活化的课堂,它洋溢着生活的气息,在这样学生活动中,学生不单单是做了游戏,孩子们在生动、有趣的活动过程中体验了学习的快乐,教师只有从儿童的真实生活入手,学生才会有真实有效的体验,我们的教师才能真正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四、为有源头活水来——激活生命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道德,只有它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自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思想品德课堂,只有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充分利用真实鲜活的生成性资源,才能使教学真正走进学生内心,引导生活,学习做人,开辟出真实的、灵动的、积极向上的、富有生命力的教学天地,让师生充分感受思想品德学科的无穷魅力。
执教《我们的班级》时,我先让孩子们做一片代表自己的树叶,组成一棵色彩缤纷的班级“健康树”,每片叶子都从树干上汲取水分和养料,同时也为大树的成长制造养分。首先,教学以情景剧的形式展开,“开心果”唱着歌进场:“最近比较烦,数学没考好,妈妈又唠叨,心里实在烦……”;“心灵博士”引导开心果将烦恼写在心形卡上,挂到了健康树上;孩子们也纷纷把烦恼写在了心形卡上,挂在了健康树上。心灵博士:“孩子们,快乐和幸福,就像阳光一样无所不在。一个人,无论身处怎样的境遇,只要他怀揣着两块糖,一块慷慨的赠人,一块留下自己慢慢品尝,快乐就会如泉水般涌来,自有幸福飘逸在心中。”孩子们触景生情,伴随着音乐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幸福拍手歌》,跳起了舞蹈《请跟我来,让烦恼走开》。歌声和肢体语言表达了轻松、愉快的心情,他们手拉着手共同迈向幸福、快乐而美好的生活。孩子们饶有兴趣地参与着、交流着,脸上写满了自豪与兴奋。我欣喜地发现,每个学生都融入了集体,真切体验着集体的智慧、温暖,充分享受着超越的快乐,对班集体的感情得到了升华。
总之,做一名思想品德课教师是幸福的,因为他享有的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最良善的情感!在开放式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真正的参与者。营造一个开放的课堂,无疑为点燃孩子们智慧的火花提供了一个滋长、发育的温床。让我们共同努力,使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呈现出“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生动景象。使课堂涌动着师生生命的灵性,闪耀着师生智慧的碰撞,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我们的品德课程才由此而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