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27 01:07:1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体育经济学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体育经济是以发展体育事业为根本目的的,体育经济学是围绕体育事业发展的各种现象、问题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主要包括体育产业与经济发展的联系;体育市场、体育消费等体育实践的特点和一般规律;人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等,以及人的思想、习惯对体育市场、体育消费的影响等等;体育资金的有效利用、体育行业的投资与收益等。提高各种投资在体育实践中的收益,使投资的效益最大化。我国的体育经济学研究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以取得了部分成绩。第一,随着体育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拓展和大部分体育经济研究者的付出,我国体育经济研究收获了一大批优秀成果,包括体育经济学相关专著的发表,体育经济学相关学刊的发展等。第二,体育经济学在实践发展的基础上逐渐的成熟和完善,并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第三,高校对于社会经济学人才的培养为社会提供了一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这些人才在不同的岗位上积极的促进了体育业的发展。当前,体育经济学的研究和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社会在发展、体育业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在不断的扩展,只有理论知识的不断更新和完善,才能适应体育经济的发展现状,为体育经济的发展提供科学的、正确的理论指导。
1.2体育经济学研究的意义
在体育经济学发展前,我国的体育业发展相对滞后,对于社会经济的影响无足轻重。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健身娱乐、体育竞技观赏等的兴趣日益浓厚,形成了迅速膨胀的消费市场,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体育服务业的发展拓展了第三产业的领域,,使社会产业布局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体育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的第二产业发展,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制造了更多的机遇。同时,体育经济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了社会就业的实现。并促进了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提升了全民身心的健康水平,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体育经济学的核心理论
2.1体育经济学研究的现状分析
我国体育经济学研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发展到今天已取得部分成绩。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发的深入,当前的体育经济学研究已不能满足体育行业发展对经济理论的需求,体育经济理论亦不能科学的、全面的指导体育业的发展。第一,目前体育经济学研究的重心仍停留在以经济学理论分析、解决体育行业发展中的各类问题,对于体育经济理论体育的构建研究不足。第二,体育经济学理论研究对实践经验的概括较为成熟,对于实践概括的加工、提炼、升华不够深入,体育经济学理论对于体育经济实践活动的指导力不足。第三,对于国外体育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成功过于极端。要么全盘否定,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理论到社会主义国家不适用。要么盲目借鉴,对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真实情况考虑的不足。但不论那种情况都不利于我国体育竞技理论的发展和完善。第四,对于体育经济学的属性定位仍有一些分歧,导致了理论研究的滞后和盲目。一部分学者认为,体育经济学具有基本的经济学特点,应为经济学属性;而另一些学者认为,体育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体育产业、体育消费、体育投资等,应为体育学属性;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体育经济学具有多学科交叉属性。像这类的分歧影响了体育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并制约了体育经济学对体育实践的指导作用。
2.2体育经济学理论研究趋向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速增长的物质财富为人们的精神追求鉴定的基础,更多的人开始重视体育消费。体育经济实践的发展丰富了体育经济学理论,促进了体育经济学理论的快速发展。同时,体育经济作物社会经济的一部分,与整体经济有着情丝万缕的联系,社会经济发展的复杂化促使体育经济的发展也日趋复杂化,这就要求研究者不断的提高自身素养,拓展体育经济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从实践出发提高体育经济理论的研究水平。并能注意体育业发展中大众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消费心理、市场等因素,将其作为体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性研究。此外,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的体育经济已逐渐的与国际接轨,受国际一些思想、理论的影响,国内的体育经济学理论研究也在发生着一些变化,以促进其对体育实践活动更广范围的指导作用的实现。
2.3体育经济学理论研究分析
体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上的产物,换而言之经济是体育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反之,体育也的发展又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对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在体育经济学研究中,我们一定要看到经济与体育的内在联系,理解二者的重叠性、互交性,避免片面的属性争执。对于体育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一方面,要结合实际,联系我国的基本国情,以体育经济实践为基础,科学的、事实求是的进行概况、分析、研究,并使之形成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另一方,客观的、理性的借鉴其他理论成果,结合实践对相关理论进行融合、加工,以形成适应我国体育业发展的体育理论体系。在体育经济发展中,“人”是发展的核心理论,对于人力资本论的研究很有必要。第一,人力资本论是西方体育经济学理论的基础,我国虽以政治经济学作为体育经济学研究的基础,但并不能因此排除一切“异己”,应结合我国国情、制度以及现状,科学的、理性的对该领域较成熟的理论加以引入、吸收和利用。第二,人力投资在体育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例如,对体育教育、体育保健等进行投资,提高人在体育技能、体育保健知识应用等方面的能力,使人获得了一定的工作能力、技术水平等。这一过程就是一个人力资本形成的过程,在我国体育经济实践中真实的存在过程,因此不可忽视。产业组织论是产业经济学中的核心理论之一,体育业已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拓展了第三参与,对相关的第二产业也有巨大的带动作用,因此体育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中需重视对产业组织论的研究,使这一理论能更好的指导体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我国体育经济业的繁荣。体育专利权、商标权、冠名权等知识产权都属于体育业无形资产,此外,体育业的无形产权还包括技术秘密、经营秘密、特许经营权等,这些产权的保护和利用关系着企业的发展和体育业发展的良好秩序,是客观存在于体育行业的财富。因此,对于无形资产论的研究对于体育经济学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无形资产形成中,“人”投入了相应的资金、智慧等成本,促进了体育服务等行业的发展,提升了体育业的经济效益。此外,体育业的无形资产可用货币竞相计量,属于可交易商品。同时又具有产业经济效益、供给的有限性等特点,利用无形资产论对其进行研究,并结合体育经济发展的实践进行分析、利用,对于促进体育业发展极为重要。总之,体育经济的核心理论是以体育经济实践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经济学的各种理论,对体育经济发展过程的各种现象、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发现和提炼体育业发展过程的一般规律,以理论为基础更好的促进体育经济的发展。
3.体育经济学的科学定位
3.1体育经济学定位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科学的定位体育经济学对于提高体育经济学研究的效率、效果极为关键。在体育经济学研究定位中,主要注意一下几点。首先,实践是一切理论发展的基础,在体育经济学研究中,必须重视现实中的体育经济现象和体育实践,通过对体育领域各种现象、实践的总结、思考、分析获得更高层次的体育经济发展规律,从而利用体育经济的相关问题解决体育利于所发生的各种问题及经济现象,促进体育业的发展。其次,重视“人”的因素对体育经济现象的影响,通过对人的活动、意向、需求等的研究深入挖掘体育活动中的各种行为、需求等变化规律,以促进体育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再次,理清体育经济发展中各种事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探索体育实践中各种因素的相互渗透、影响等,通过研究分析提炼体育活动中的各种经济规律,用以更好的指导体育业的发展。
3.2体育经济学科学定位的思考
科学的定位体育经济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体育经济现象及实践研究中,人们不断的发现、总结其经济发展规律。然而体育经济发展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着体育经济发展,也影响了体育经济学的科学定位。对于体育经济学的科学定位,首先,在当前理论研究基础上,全面的掌握、分析体育经济发展的各种规律、特点,联系实践在体育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基础上对该学科进行定位。其次,对于体育经济学定位过程中的分歧要全面的分析、研究、领悟,不能盲从他人观点,轻易做出结论。例如体育经济学的属性定位,面对体育经济学的“体育学属性”、“经济学属性”、“多学科交叉属性”这三种不同观点,一方面,要联系实际,通过对体育实践中经济现象的发生、体育实践问题的解决等对其进行思考。另一方面,要打破界限,挖掘最有利于体育经济学发展的属性定位,以创新思想求得该学科的最有利发展途径。再次,研究定位是体育经济学发展的关键,对于研究的定位一定要突破抽象的表面现象,深入体育经济发展的核心,找准影响体育业发展的关键进行定位。第四,人才是体育经济学发展的动力之源,对于培养的定位要联系社会实践,突破学科差异、思想差异,以人力资本论为基层,培养多元化人才,促进体育业和体育经济学的发展。
关键词 外部性 产权 帕累托最优
一直以来我国的经济是靠传统的制造业,以出口为导向来拉动的。结果是使得我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资源被浪费,环境遭受严重的破坏。尽管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口号已经叫响多年,但是由于各地政府片面的追求GDP的增长,以GDP作为政绩考核的标准,所以,口号还是口号,没能得到贯彻。于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我们必须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保持清醒的认识。
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曾经说过:“以前我曾自豪的宣称中国是‘世界工厂’,但现实是,如果没有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与制度,产品出厂后,剩下的很可能是一个满地狼藉的垃圾场。”
香港中文大学郎咸平教授也指出:中国根本就不是制造大国,中国处在产业链的最低端,真正的制造业大国是美国欧洲等处在产业链高端的国家,中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结果却使得大部分的利润都流向了欧美。
一、文献综述
我国学者对于环境资源的探讨有诸多的成果。张波(2005)从立法的角度出发,认为在可持续发展阶段, 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环境资源法都受到可持续发展的强烈影响,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代环境资源法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和趋势。武子(2010)则从产权制度的方向出发,认为产权制度在解决资源浪费、使用不合理以及自然资源的污染和破坏问题上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金雪涛,荣朝和(2009)从环境资源的产权特征出发,认为由私人产权和共有产权有机构成的均衡性混合产权结构才是适合资源环境的产权运行机制。
二、具体措施
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年了,在庆祝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认识:20世纪80年代以来,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乡镇企业的飞速发展及农业活动中的不合理开发等,致使我国环境问题加剧。这不仅影响到目前人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导致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遭受到了某种程度的破坏,已经成为了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经济学讲究的是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而我们现在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高速发展,这个投入与产出是不成比例的。有人说经济发展了一切问题就都能解决,但实际上真是这样吗?且不说我们的收入分配不均,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等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就是环境破坏了,资源浪费了等关系经济发展的问题真的是能靠简单的经济发展就能弥补吗?如2009年的湖南浏阳的镉污染;2010年大连新港发生油管爆炸,上百平方公里海域的海面被污染事件;以及最近出现的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油田漏油事故。这些仅仅是靠经济的发展就能解决的吗?
因此,我们的经济发展思路或者方式必须要作出一定的改进。那么,我们在改进的同时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
(一)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要注意运用市场调控的手段,消除负的外部性的影响
在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中,很多厂商过分的追求私人边际利益,给社会或其他经济主体带来了相当多的负的外部性。所谓的外部性也叫溢出效应,当生产或消费的某些外在的影响未被包括在市场价格之内时,就会产生外部性问题。外部性分为两种情况:即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这是根据私人边际成本与社会边际成本或者私人边际收益与社会边际收益的大小关系来确定的。而且不管是正的外部性还是负的外部性都会降低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导致对帕累托最优的偏离,从而导致市场失灵。
这些负的外部性主要表现为厂商排放的大量污染,浪费的大量资源,这对其他经济主体和社会的福利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而且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增长,环境资源已变得日益稀缺,其相对价格不断提高,机会成本也进一步增加,社会的边际成本与私人边际成本的差异还在不断加大。从而又使得环境资源的生产和消费也出现了外部性问题。使资源的配置不能达到最优。
因此外部性的存在是现实生活中经济,环境等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我们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运用多种手段以来解决外部性问题。这其中包括补贴、收费等多种手段。而目前占主流的应该是庇古的黄金规则以及科斯定理。
庇古主张通过政府干预来来解决外部性问题,因此他提出了著名的庇古税即税收-津贴办法。这种办法一方面坚持“污染者付钱原则”即对产生负的外部性的厂商征税。另一方面又对带来正外部性的企业给予补贴。科斯提出运用产权理论来解决外部性问题,后来由斯蒂格勒总结出科斯定理。该定理提出在交易费用为0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明确产权来使外部性内部化。
(二)在中国,要注意中国的国情,且不可盲目的市场化运作
在中国,政府经济建设理念的逐步成熟,我国企业的市场准入门槛越来越低,这无疑会极大地促进我国企业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部门也在进一步地放松对这些企业的管制,由原来的“指挥者”转变成为“裁判者”;其次,我国的法律体制正在逐步完善,各个企业也将会在法律的规制下公平地进行竞争,这将会使市场要素的使用更加有效,流转更加快速,配置更加合理。
然而,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毕竟还不够完善,企业家的素质与责任心还不够强。如近几年出现的“楼脆脆”,沈阳化工在市中心“毒气熏人”等,事件无不体现出我们的企业家普遍缺少责任心,他们信奉的是不管别人的利益,只要自己能赚到钱就是硬道理。企业家素质与责任心的缺失将直接导致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能顺利走下去。
所以,仅仅依靠市场明析产权来解决外部性问题显然是不够的,必须更多的依靠政府的监管。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出售产权许可证来帮助确定产权。另一方面通过税收和补贴等财政手段来消除外部性。也就是说,要使资源的配置达到最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使整个社会和人们的福利实现最大化政府的宏观调控是不可或缺的,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而且我们应始终注意的是,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可以灵活借鉴外国资本主义市场的经验。切不可照搬。一方面由于我国的体制决定的,另一方面还有着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等问题。
(三)对于共有资源,政府应注意作出相应的决策,需要“全体总动员”
在现实生活中,新鲜的空气,清洁的水,以及各种矿产资源都是一种共有资源。
在市场中,私人或者一些生产者往往对这种共有资源进行过度的利用,而市场也往往没有充分的保护共有资源。比如之前很多地区的小煤窑屡禁不止,导致地面沉陷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市场资源没不能到有效的配置,导致对帕累托最优的偏离,从而也引起市场失灵,而这其中由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很好的建立产权。一旦产权建立,那些受到影响的个人就可以向那些带来这种污染或破坏的厂商收取一定的费用,这样就可以保障资源的有效配置。这也是科斯定理的作用所在。
保护共有资源,除了产权、价格和税收机制外,尤其需要更多地发挥政府、司法以及全社会的作用。共有资源与公共物品一样没有排他性:想要使用共有资源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免费使用。但是,共有资源有竞争性:一个人使用共有资源就减少了其他人对它的享用。因此一旦提供了一种共有资源,决策者就需要关注它被使用了多少。在我们生活中,起决策者作用的往往是政府。如洞庭湖的水是共有资源。周边的化工厂,造纸厂向本来清洁的湖水中中排放废水就会带来负的外部性,使湖水受到污染。而政府解决这种问题的一个方法就可以是收取排污费,这个排污费实际上就是我们上面讲的庇古税的一种,是针对带来负的外部性的行为的。但实际上这种是不现实的,因为收费带来的成本更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我们的政府部门特别是环保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制定相应的法规,严禁排放不达标的企业进行生产。如最近几年,湖南省委就坚决关闭了在洞庭湖周边排放污水不达标的造纸厂,此举受到了广大人民的大力支持。同时更加规范化的措施可以如下:
首先,建立绿色公共财政。环境保护的税收收入应作为政府的专项基金,财政预算中要包含环保经费科目,且全部都用于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的开支,同时对其用途的审计监督也要加强,以防被挤占挪用。目前,编制环保经费预算上,把基层环境保护局的人员从吃杂粮(很多从事公务的职员是事业编制,在经费上是收支两条线),改为拨款。
其次,排污许可、总量控制和环境评价。污染物的总量控制需要三项制度联动:一是要确定国家和地区各项污染物的最大自净能力,然后政府环保部门就可以按照环境质量标准,在环境承载能力的范围之内规定各种污染排放的最大容量;二是严格实施排放许可制度,企业排污的种类、数量、性质、去向、方式等要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实行审查许可;三是实施环境影响的评价,对由区域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及评估,提出有效的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与措施,进行跟踪监测,严格实施此制度。
另外,对于排污权交易。有关专家朱家贤建议,形成污染物排放权交易的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具体为初始分配的一级市场和初始排放权分配之后的自由交易二级市场。第一,在区域开始进行试点与推广工作,选择那些自愿强制减排的企业以及超强度减排的企业进行交易;第二,建立并规范排放权交易所,可以采取数个区域性和1个国家性的交易平台;第三,出台排放权交易的国家标准指南;第四,建立国家或公共登记机关,给那些排放权交易的参与者开设账户并记录相关的交易活动;第五,适时探索开展碳期货交易;第六,按照碳交易的多边性、持续性、专业性、及技术性等特点,建立完善的经纪人制度。
三、启示
我国政府于1994年就通过了指导我国未来发展的《中国21世纪议程》,确保我国经济,环境资源等的可持续发展。但中国在未来的30年中,资源和环境消耗趋势将达到发达国家发展水平,即使按照工业化国家中的低资源环境的消耗水平,中国也将消耗全球50%左右的天然气、钢铁、石油等资源,形成全球50%甚至更多的碳排放,由此看来形势依然很严峻。环境与资源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长久持续健康的发展下去的关键,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我们的政府能否有勇气承担责任,能否站在发展的高度,能否目光长远。在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环境问题要靠市场,更要靠政府。
参考文献:
二、语言环境运用的意义
第一,语言语境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上下文的引导,可促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对文章含义进行剖析,体会英语从词汇到句子到语义再到篇章的连贯性。第二,情景语境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有意识营造的语篇产生环境,可培养学生英语思维习惯,并提高其口头交流能力,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第三,文化语境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可为学生模拟真实的生活场景,营造可直观感受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了解英美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更为轻松、准确、敏感的对英语词汇、语法等进行学习。
三、多媒体技术对语言环境的优化
1.多媒体对“语言语境”的优化
英语教学中词汇、句子、语义、篇章间存在层层递进的连贯性,利用多媒体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强化语言语境,创设灵活的课堂语境。可通过基于多媒体技术的课文情景再现、词汇应用环境模拟、小组表演、知识竞赛等方式,为学生营造声、光、色、图相交互的教学环境。例如,在对词汇“act”三种含义“角色扮演”、“起作用”、“行为”进行讲解时。可在用词造句的基础上进行依据如下三个句子的三组小视频片段的播放及模仿:例1:“SunLiactedthepartofZhenHuanin⁃thisTVplay.”例2:“Don’texpectthemedicinetoactim⁃mediately.”例3:“It’sanactofkindnesstohelpanold⁃manacrossthestreet.”。这样,不仅充分借助多媒体营造的情景记忆,加深了学生对于词汇应用语言环境的把握,而且通过有意识的选择教学材料,还可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此外,在模拟既定场景后,调动学生自发列举相关例子,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联想能力。
2.多媒体对“情景语境”的优化
“听”和“说”作为英语四大重要能力的组成要素,同时亦是英语口语交流的必备因素。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包括交际意图、话语基调、话语方式、话语范围在内的情景语境构建,可为学生提供接近真实性的“对话情景”,提高学生语言组织能力,提供优质的“语言意义”情景模拟,加深学生对于英语的准确把握。例如,在开展以“making⁃newfriends”为主题的英语课堂教学时,首先应明确自身教学目标为:①掌握问候语句;②开展自我介绍,确定自己的英文名字,并结交新朋友;③锻炼学生交际能力,及语言信息获取能力。然后通过多媒体中鲜亮、丰富且与学生相关的图片,如新生入学图片等,引导学生开展小对话。如“—What’sher/hisname?–Her/Hisnameis…”的对话。通过展示提前准备好的PPT,将学生带入自身入学的情境中,并适时提出“Introduceyourselftootherpeo⁃ple”的课堂主题。在介绍基本的问候语句的基础上,将学生进行分组,组织小组学生依次进行小组内的自我介绍,在反复加深相关语句记忆的同时,实现小组成员间的熟悉,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小组介绍结束后,大家一起整理整个小组成员的信息,进行汇总,并推荐一人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小组成员,实现学生信息获取与汇总能力的锻炼,以及逻辑性和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
在另一层面上,新自由主义还提倡为贫困地区和发达地区的经济融合扫清障碍,前提是贫困国家的政府严格遵守自由主义政策。虽然新自由主义是一套理性的复杂知识体系,包含各种各样的观点,但它的政治观点是古朴而简单的,这是因为政治在市场制定的条款之外就没什么特殊意义了。接受这种逻辑就是要否认或弱化当代体育呈现出的实现社会改变和变革的诸多机会的重要性,而否认实现社会变革机会的观点仍然存在,这反映出对当代资本主义身处十字路口这一状况缺乏认识,全球政治的新标准和社会经济合作普遍存在。换言之,缓解贫困的政策已经制定并执行,政治理念在日益增加的全球空间中或得到发展或逐渐消失,这个全球空间一方面体现为生态政治,另一方面体现为社会经济。这两个方面都是在体育中或通过体育实现社会改变的机会。很多情况下,自由被简化为买卖的权利,并减少了和私有化的个人主义团结起来的机会。20国集团峰会也旨在成为新社会秩序建立的标志,一种更人性化的资本主义形式,以应对部分由美国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贫困危机。美国曾经的不受约束的全球化共识现已过时,现在需要的是用更均衡的方式来调节市场,而不是放任市场。在这一背景下,体育的潜力不能被视为存在于体育提倡的价值中或某种资本主义形式中。
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56(2009)09―0011―07
多年来,经济学关于人性假设问题有许多争论。这些争论有三种倾向。一是坚持亚当・斯密以来“经济人”人性假设的基本内涵,并进一步加以发展或丰富,如新古典主义“完全理性”经济人假设、新制度经济学的有限理性经济人假设,以及博弈论的合作理性经济人假设等。二是坚持“非经济人”人性假设,这种倾向并不认为人的行为是以其经济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而是以其他目标作为行为的出发点。如“复杂人”、“学习人”、“知识人”等人性假设。三是试图将马克思“社会人”的人性假设与西方“经济人”的人性假设结合起来,如“理性与非理性并存”的新经济人假设、“科学经济人”假设、“相对理性经济人”假设等等。
一、经济学关于人性假设争论的意义
经济学科的发展过程是人们探求现实经济现象本质关系,从而形成形形理论的过程。在形成理论的过程中,经济学家们必然要通过一定的起点,选择一定的方式和手段来表达自己的看法,从而得出结论以解释世界,说服他人。这个过程可分解为下列组成要素:假设条件、方法、表述、结论。由于经济学家处于不同的环境,具有不同的思维,掌握不同的语义等原因,这些要素可以有不同含义。综合经济学家们的理论,假设条件往往被理解为约束条件、前提条件、逻辑起点或逻辑条件。甚至有的经济学家还将其理解为普遍原理或基本原理。而方法往往被理解为途径和手段。表述则往往被理解为逻辑推理、说理过程、证明过程。而结论则被理解为理论结果、理论目标。就方法这个要素而言,它尽管有许多种,但它仅仅是进行表述的工具而已。工具(方法)运用是否得当,关系着表述是否合理、简洁和明了。而表述是否清晰,是否具有逻辑力,将关系结论的科学与否。一般而言,方法、表述、结论等要素往往是格式化的,一旦经济学家采用了特定的方法,则其理论表述、结论也就确定了或格式化了。因而使得人们可以凭借自己具有的知识和理论经验,对经济学家的理论体系的正确性给予判定。然而,假设条件这个要素却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表现为本身难以格式化,这就导致方法、表述及结论等要素的不同表现,从而影响人们对经济理论的价值判断。人性假设作为当代经济学家们常用的理论假设条件,必然会影响到经济理论的价值判断。所以假设争论的意义,在于它究竟对理论价值存在多大的影响。人性假设的争论应该着重关注下列问题:
第一,经济学的人性假设有必要吗?自亚当・斯密将人性假设为“经济人”之后,以后的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已将人性假设作为必要的基础。人性假设经过发展,形成诸如“理性经济人”、“科学经济人”等有别于亚当・斯密经济的人性假设,但都未能脱离亚当・斯密的人性假设的框架。而“非经济人”人性假设,尽管是对“经济人”人性假设的否定,但研究范围与研究过程同出一辙。之所以如此,完全在于经济学科本身是探究社会经济内部联系或规律的学科,微观上则是探究个人与其它人群体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及规律。所以,正因为经济活动主体是人,而经济活动行为是人的行为,研究人的经济活动的原因、动机、行为、过程、结果及影响条件也就成为经济学科的内容。心理学的成就表明人的行为(特别是经济行为)是受外界原因刺激,然后形成动机、过程和结果。当然,整个过程会受到影响条件的结束。原因与动机则是人们经济活动的基点。但是人们经济活动的原因动机很多,其中之一就是谋求经济利益。如果以此作为人的特性或本能,则“经济人假设”必然产生。如以其他动机为人的特性及本能,可能会形成其他人性假设。
第二,经济学的人性假设是唯一的吗?既然经济学人性假设是个基础,而以此为起点建立的一个经济理论体系,可将全部人的经济活动纳入经济研究框架。但人性假设是否只能唯一一种,则需要探讨。理论上看,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否定了人性假设的唯一性。除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之外,马克思的“社会关系人”更为科学。因为马克思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前述的“复杂人”、“学习人”、“知识人”等假设,实际上已表明了人性假设的多元性或非唯一性。实践上看,人们在实践过程中认识或经验的不同,也会形成不同的人性假设,这是因为实践既有广泛性,又有深入性。“经济人”与“社会关系人”假设是同时代的产物,是实践的广泛性反应,而“复杂人”、“学习人”以及“新社会人”假设等,是不同时代的产物,是实践深入性的反应。人性假设不可能具有唯一性。
第三,人性假设在经济理论研究中每每必同吗?经济学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但是如果每项经济研究都要运用人性假设,完全没有必要。例如,在研究人们的赠送行为时,如不探究其动机,没必要涉及人性假设。同样,研究生产产量与质量的关系时,也没有必要涉及人性假设;……如此等等。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如果研究经济过程的某一环节,则不用涉及研究的逻辑起点,即人性假设;二是某些经济行为,是由人的多种动机所推动,不能单纯以某一人性假设来解释;三是同一经济现象的出现,可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理解解构。所以,在这些情况下,如果硬性使用人性假设,可能导致理论逻辑复杂化,不利于经济理论研究。当然,如果要构建一个完整的现代经济理论体系,完全可从人性假设开始。
第四,人性假设是任何经济理论的逻辑起点吗?一般认为,任何经济理论都存在假设,而人性假设是其中之一。但是把人性假设作为建立经济理论体系大厦的逻辑起点,则值得商榷。的确,亚当・斯密以“经济人”假设为逻辑起点,建立了古典经济学体系的大厦。现代经济学体系的逻辑起点也都以“经济人”人性假设为源头。但是,马克思经济学是另一座宏伟的经济理论大厦,而其中也不乏包括人性假设在内的许多假设。然而马克思经济学体系的逻辑起点是来自现实的商品,通过商品中体现的社会关系,来说明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而不是通过人性假设来说明社会经济关系。
显然,人性假设争论的意义,多在说明经济理论体系建立有无逻辑起点,以及逻辑起点是什么。从而确定某种经济理论框架及范式。
二、经济学中“人性假设”争论的焦点及原因
近年,关于人性假设争论越演越烈,其争论的焦点与历史上争论焦点相比已大不相同。历史上人性假设争论焦点,主要是围绕人性的内容,从而形成从“经济人”到“有限理性经济人”,“知识人”到“复杂人”等多种人性理论。现代人性假设争论焦点则是人性假设是否是经济理论的起点。有的学者甚至把它
作为一种经济理论体系是否科学的依据。还有的学者为了说明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体系是科学的,也强调马克思经济学具有“经济人假设”。另一些学者以此为基础,希望承认并发展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理论,并提出了新的现代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利己和利他经济人假设”。甚至有一些学者还对“利己和利他经济人假设”进行了数学证明。这形成了一种理论倾向,似乎必须从人性假设出发,才能构建科学的经济学理论体系。这也带给人们一种理论错觉:古典及现代西方经济理论以人性假设为逻辑起点的,其理论体系自然就是科学的。而其他经济理论体系,特别是马克思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并不以人性假设为逻辑起点,因而是不科学的。这种理论错觉当然不会被众多学者所接受,于是一些学者们想通过折衷的办法,要么说明马克思经济理论也有人性假设,要么企图将现代西方经济理论与马克思经济理论的逻辑起点融合起来,而“利己和利他经济人假设”即是如此。这种做法的目的除了要说明马克思经济理论与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同样具有科学性,而要便于马克思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对话和论战。这样,近些年经济学中人性假设的争论焦点实际在于是否影响到经济理论的科学性,现代西方经济理论与马克思经济理论,谁具有中国经济学的主要地位的理论之争。
如何看待上述争论的焦点,几个关键问题必须要弄清楚。
第一,什么是科学。对于科学内涵的不同理解,形成学者们在经济理论中若干范畴的歧义。这种歧义导致不同的经济结论或结果。对“科学”的内涵,一种是将其理解为人们对包括经济现象在内的现象存在的正确性的理论体系。另一种则将其理解为通过一定的数理模型,利用逻辑推理得出结论的理论范式。由于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理论体系就被区分为科学与非科学。如按第一种理解,哲学、历史学、中医学都属于科学,按第二种理解都不属于科学。因此在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一些学者为了使经济学成为科学,于是在经济研究中大量使用数理模型,且越演越烈。但一些包括西方经济学家在内的经济学家对此却持反对态度。“这样,专业经济学杂志上就连篇累牍地充满了数学公式,这将读者从一套似乎有理,而完全是任意的假设引到精确的但却是无关紧要的理论结论。”
第二,什么是科学的方法。当前,一些人认为一个理论体系是否是科学,其实关键在于是否运用了实证研究的方法,这种方法被通常认为是“科学的方法”。按这种方法的逻辑路线,首先在确定研究对象的基础上,设定假设条件,再利用数理统计工具,形成模型或结论。因为这种方法不涉及价值判断,因而被认为是客观的、科学的。现代西方经济学正是按照这种方法建立某种理论体系的。由于这种方法的“科学”涵义有不同的理解,自然科学的方法也有不同的理解。如把实证研究的方法作为科学的方法,则规范分析研究的方法就不是科学的方法。这当然不符合客观逻辑。正如一些学者认为的,“从假设出发通过逻辑推理来得出有关结论。这样的方法一旦出现假设的非现实适应性,逻辑推理即使正确,结论也难以符合客观实际。”艾克纳也对这种方法的科学性提出责难,“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是由毫无现实基础的理论构成的……。事实上,除了……一系列演绎推理外,经济学几乎一无所有。”由此看来现代西方经济学体系的研究方法还并不是公认的科学的方法。
第三,什么是科学的结论。经济研究与其他学科的研究一样,确定研究对象或范围,再运用适当方法,并通过分析推理及演绎等过程,最后得出结论。但不同的方法,如果被人们分为“科学的”或“非科学的”,那么得出的结论,也自然会被人们区分为“科学的”结论或“非科学的”结论。一旦如此划分,一大批人类优秀的理论成果将会被划分为非科学。值得注意的是无论何种方法得出的结论,最后都有一个被事实印证的过程来检验其正确性。偏好运用非科学的规范分析方法得出的经济学结论,最终要转化成为决策,而决策的效果又将直接或间接印证其结果或结论正确与否。而运用“科学的”实证分析方法得出的结论,如果被事实证伪或无法得到验证,此结论也是错误或无用的。由此应该认为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得出的经济学结论,只要能得到事实的(主要是能增进社会的福利及进步),都应该认为是科学的结论。
据上分析,我们可以认为,人性假设只是得出某种经济学理论的逻辑起点,它可将理论分析导入一种特定的“科学方法”,从而导出科学的结论。实际上,经济理论体系的正确及科学与否,不在于其逻辑起点是否有人性假设,不在于采用何种方法。而在于其结论的正确性、可运用性、真理性。显然,人性假设争论的焦点,无法判明任何一种经济理论的科学性。
三、能判明经济学中人性假设的争论是非吗?
自亚当・斯密以来,由于“经济人”或“理性人”的人性假设,使经济科学在系统化、理论化方面成为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在以后解释经济现象的过程中,新的人性假设在争论中不断形成,从而形成在新的人性假设条件下的新的经济理论。例如,将经济人的无限理性修正为有限理性,成为新制度经济学的逻辑起点,“社会人”的人性假设形成行为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如此等等。但是,关于“人性假设”争论的孰是孰非,也应认真考察。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形成以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一书作为起点,“这时政治经济学已发展为某种整体,它所包括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以后经过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以及经济学帝国主义的历程,现代经济学体系已十分庞大,不同的人性假设及其争论的成果,构成了其中许多理论的逻辑起点。人性假设林林总总,分辨人性假设争论的是非曲直也颇难。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把人性假设作为一个基本假设。实际上设想了一个凝固不变的经济世界,将其研究对象即人的经济活动赋予了自然科学研究对象的性质,使得这些研究对象的性质易于量化,便于运用数理模型来描述及分析各种经济现象的相互关系。因此,不论现代西方经济具有何种人性假设,其分析方法都是相同的。
现代西方经济学人性假设的争论主要围绕人性内容展开。人性是什么?人性有哪些内容?实际并无统一说法。从伦理学角度,“善”与“恶”是人性;从生理学角度,“食色性”是人性;从经济学“利益最大”的经济或理性选择是人性;从行为学角度,“趋剩避害”也是人性,如此等等。
纷繁复杂的人性内容,每种内容都将影响包括经济行为在内的人的行为。我们不能指责哪一种人性内容正确,也不能指责以何种人性为逻辑起点形成的学科体系不正确。所以在现代经济学理论形成的过程中,以不同人性假设作为逻辑起点都有其合理之处。
人性假设本身也有一个不断更新及发展的过程。亚当・斯密,西尼尔等人的完全“经济人”假设,认为人追求自身利益是其经济活动的动机。人能理性地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在良好的制度保证下,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能增进社会总福利。后来,一些经济学家发现这种人性假设无法说明人的许多经济行为,于是对这种人性假设进行了修正,把人性假设涉及的范围从纯经济活动领域扩展至非经济活动领域,将人们的经济利益扩展到精神利益。但即使这样也难以摆脱许多学者们的批评。休谟认为。“怎
么这个性质被演染得过大了,”“新古典经济学醉心于下述形而上学观点,即:每一位个别决策者都是理性的。”而德国历史学派代表人物李斯特也认为经济人假设“完全否认了国家和国家利益的存在,赞同经济人假设的观点,是一种似乎一切都要听任个人安排的观点,这是有失偏颇的”。这种反思,使人们认识到了人性的多样性,认识到人性不能仅用“经济人假设”来概括。因此从“完全经济人”到“不完全经济人”再到“知识人”、“阶级人”等的人性假设,推动了经济学帝国主义的形成及发展。正如诺思认为的那样,“人类行为比经济学家模型中的个人效用函数所包含的内容更为复杂。有许多情况不是一种财富最大化行为,而是利他和自我施加的约束,它们会根本改变人们实际做出选择的结果。”所以,人性假设的争论,推动了人性假设的发展。当然,每种人性假设都是人们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认识结果,都反映了当时的经济理论成就,都有其历史合理性。
人性是可以划分为层次的。首先是哲学层面的层次。因为任何学科,都自觉或不自觉的建立在一定的哲学基础之上,哲学是任何学科的世界观与方法论。马克思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之上的人性或人性的本质即“社会关系的总和”,就是哲学层次的人性。其次,具体学科层面的层次。这种层次体现了人性在各局部世界或局部社会中的本质。例如“善恶”是人在伦理世界或伦理社会中的本质;“经济人理性”是人在经济世界或经济社会里的本质;“征服及反抗欲”是人在政治世界或政治社会中的本质。再次,是特殊层面的层次。这种层次只体现某一学科的不同特殊领域。例如,“完全理性经济人”体现在经济学科中人的自然的极端领域;而“不完全理性经济人”体现在经济学科中受不完全信息约束下的领域;“相对理性经济人”则体现于与外部世界广泛作用,随时随地变化其行为的领域。实际上,不同的人性假设,都不过是经济学家们站在不同层次上的认识前提罢了。
所以,一旦经济学家们提出经济人人性假设并以此为逻辑起点,必然有着共同的分析方法。各种人性假设,均可作为包括经济学在内的各学科的逻辑起点,都有其合理性。人性假设及其争论的发展,都能反映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一定真理性。而人性假设的层次性,能使经济学家们在不同层面上发展经济理论。这些特点,表明人性假设争论的是非曲直的判定是毫无意义的。
四、经济学中“人性假设”的争论向何处去
从经济史的情况来看,人性假设的争论几百年来一直没有停止过。不可否认,每一次的争论,都使经济理论向前发展。人的发展问题早已被纳入到现代西方经济学体系之中,宏观经济学也充实了更多人性的内容,动态分析方法及理性预期方法的引入,包括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的引入,使其核心理论亦有了相当大的改观。而“知识人”等的人性假设,使得西方微观经济学出现了知识或信息的内容。可以说,人性假设争论的发展导致现代经济理论新论辈出。那么,是否人们通过对人性多方面、各层次的深入了解,形成新的假设,就会对经济理论形成强大的推动力呢?一些学者并不赞成。“任何人自称完全理解经济发展,或者自命发现了揭开‘那个’经济增长秘密的‘那个’线索,很可能是个傻子或江湖骗子,或二者兼而有之”。如果争论不能起到积极作用,这种争论向何处去。
从人性假设的争论过程分析,我们认为这种争论仍会持续下去。因为任何人性假设,只是对人性某一内容、某一层面的认识,并将这种假设仅仅作为某一经济理论的逻辑起点,通过一系列过程构筑某一理论大厦。但是,这样构筑的某一理论体系,仅是对经济世界的局部认识。一旦这种理论体系无法全面很好地解释经济社会之时,新的人性假设在争论中又会应运而生,产生新的理论。这也被过去的状况所证实。
在理论的新进展中,还有一种状况,就是通过人性假设的争论,对原有个别基本假设的背离或修改,形成新的理论。但是,在原有人性假设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理论体系原本在逻辑上是完备的,如果改变原有的假设,可以造成新的理论内容与原有理论内容的不甚相容,甚至会造成新的体系的逻辑矛盾。由于理论进步是必然的,这种逻辑矛盾归纳到起点的人性假设争论也会持续下去。
值得注意的是,现代经济学理论的体系的建立,无论是何种人性假设,都是来自于经验或思想实验,并不一定有充分的理论依据,也不一定具有合理性。如果在争论之中形成的新的人性假设,也缺乏理论依据的支撑(而事情往往是这样),那么在庞大的理论体系中,带来的只能是矛盾的增多,逻辑混乱的增多,加速了人性假设争论的加剧与持续。
我们说人性假设的争论将会持续下去,那么争论的焦点会发生什么变化?因为在此之前,争论的焦点已从人性内容是什么从而引出不同的人性假设,但这毕竟只是在现代形成或以往形成的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争论内容,并不构成理论体系在逻辑起点、方法、表述及结论等范围方面的根本对立。近年人性假设的争论,其焦点在于人性假设而形成的理论的科学与否问题。通过人性假设形成的理论与非人性假设作为逻辑起点的理论已在范围上形成了严重的对立,导致人们对某一经济理论体系的科学性认识及判断。这种人性假设争论焦点的转移源于社会实践中非人性假设起点的理论体系与人性假设起点的理论对立。过去计划经济国家与市场经济国家在理论与实践上的隔阂,使得这两种理论体系各自独立,也没有碰撞的机会。特别令人奇怪的是,这两类理论体系一方以经济学为代表,另一方以西方经济学为代表,被人们公认为是水火不相容,分别属于计划经济国家及非计划经济国家的理论。而在一些国家特别是中国转型时期实践的探索,必然导致理论的反思、比较及碰撞。因而人性假设这种理论的源头及逻辑起点的争论不仅会持续下去,当然也会成为理论科学与否的一种价值判断。一些学者认为,一种理论的科学与否,不仅在于其主观逻辑正确与否,更重要的在于客观逻辑的正确与否。事实上,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理论在主观逻辑上都是正确的,在客观逻辑上特别是符合客观及实际社会发展的趋势上的正确性、相符性,才是决定一种理论的科学性的重要标准。所以,人性假设争论的焦点,会以转型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取得告一段落。
值得注意的是,理论的发展是通过客观逻辑来验证和推动的。在人性假设的争论过程中,实践的变化会使理论趋于完善,这也可以导致争论的焦点发生转移。但焦点将不再以人性的内容和人性假设导致理论内容是否科学作为判断,因为这已是历史。争论的焦点会在人性假设的合理性、导致其理论的方法、表述及结论的合理性方面展开和形成。
参考文献:
[1]程恩富,新“经济人”论:海派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J],教学研究,2003,(11)。
[2]李炳炎,江皓,“科学经济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假设[J],学术研究,2005,(12)。
[3]马艳,基于马克思经济学逻辑的相对理性经济人假设[J],当代经济研究,2007,(10)。
[4]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的四大理论假设[J],中国社会科学,2007,(7)。
[5]蒋南平,怎样看待约翰-罗默的非劳动价值论的剥削理论[J],当代经济研究,2007,(10)。
[6]徐贵宏,贾志和,王晓燕,“经济人”利他行为的经济分析[J],经济学家,2008,(1)。
[7]史克纳,经济学为什么还不是科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2。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181。
ABCD分值: 5分 查看题目解析 >88.数列表示第天午时某种细菌的数量.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第天的日增长率().当这种细菌在实际条件下生长时,其日增长率会发生变化.下图描述了细菌在理想和实际两种状态下细菌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那么,对这种细菌在实际条件下日增长率的规律描述正确的是()
ABCD分值: 5分 查看题目解析 >填空题 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99.若复数是纯虚数,则实数 .分值: 5分 查看题目解析 >1010.若满足 则的值为 .分值: 5分 查看题目解析 >1111.若点到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则_______.分值: 5分 查看题目解析 >1212.在中,若,,,则 ; 若,则_______.分值: 5分 查看题目解析 >1313.在所在平面内一点,满足,延长交于点,若,则_______.分值: 5分 查看题目解析 >1414.关于的方程的实根个数记为.若,则=_______;若,存在使得成立,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分值: 5分 查看题目解析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80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已知是等比数列,满足,,数列是首项为,公差为的等差数列.15.求数列和的通项公式;16.求数列的前项和.分值: 13分 查看题目解析 >16已知函数部分图象如图所示.
17.求的最小正周期及图中的值;18.求在区间上的值和最小值.分值: 13分 查看题目解析 >17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为矩形,平面平面,,,,为中点.
19.求证:∥平面;20.求二面角的余弦值;21.在棱上是否存在点,使得?若存在,求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分值: 14分 查看题目解析 >18设函数.22.若为的极小值,求的值;23.若对恒成立,求的值.分值: 13分 查看题目解析 >19已知椭圆经过点,离心率为.是椭圆上两点,且直线的斜率之积为,为坐标原点.24.求椭圆的方程;25.若射线上的点满足,且与椭圆交于点,求的值.分值: 14分 查看题目解析 >20已知集合.,,,其中.26.若,写出中与正交的所有元素;27.令.若,证明:为偶数;28.若,且中任意两个元素均正交,分别求出时,中最多可以有多少个元素.20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正确答案
,,,,,.解析
中所有与正交的元素为,,,,,.考查方向
分析问题。解题思路
直接列出即可。易错点
列不完全。20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正确答案
为偶数;解析
对于,存在,;使得.令,;当时,当时.那么.所以为偶数.……………………4分考查方向
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解题思路
根据题设直接计算。易错点
对待陌生问题的应变能力。20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正确答案
时,中最多可以有个元素;时,中最多可以有个元素.解析
8个,2个时,不妨设,.在考虑时,共有四种互相正交的情况即: ,分别与搭配,可形成8种情况.所以时,中最多可以有个元素.………………………10分时,不妨设,,则与正交.令,,且它们互相正交.设 相应位置数字都相同的共有个,除去这列外相应位置数字都相同的共有个,相应位置数字都相同的共有个.则.所以,同理.可得.由于,可得,矛盾.所以任意三个元素都不正交.综上,时,中最多可以有个元素. ………13分考查方向
背景
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8月28日29日,省委、省政府吹响了全省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嘹亮进军号。《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到2015年,全省要率先建成教育强省,到2020年,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苏州是省政府确定的先行制定规划纲要的3个地级市之一,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蒋宏坤要求,确保苏州教育到2020年在全省率先实现高水平教育现代化。2008年4月7日,苏州及其所辖五市七区均通过了江苏省教育现代化专家组评估,这标志着苏州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教育基本现代化。对于“《纲要》”中提到的到2020年完成的指标,苏州目前大多已达到并超过,苏州城市的教育作为试点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其发展和地方经济是分不开的,但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的体育教育相对于当前现代化教育发展速度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苏州素质教育快速推进的同时,对于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出现的问题值得思考。
一、现状
体育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学校体育教学过程的实施与体育活动的开展是实现学校体育工作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组织形式和途径。我市对青少年的体质测试表明,学生组的体质状况总体呈上升趋势。从学生组各项监测指标来看,我市中小学生整体身体素质仍然不佳,体质没有明显提高,在苏州市体育基本现代化主要指标及评估说明中,2008年,我市国民体质合格率为89%,略高于05年全国的87,2%的成绩,但却低于江苏省91,5%的平均成绩。昆山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昆山市成年人达标率为95,9%,优秀率、良好率均高于苏州平均水平,而青少年体质在某些指标方面略逊于苏州平均水平。在身体素质方面,幼儿和学生的力量、平衡素质好于苏州平均水平,但在柔韧素质方面略逊一筹。
二、问题
(一)体育观念的滞后。
近几年苏州学校体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有关体育的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日趋完善,体育设施不断充实,体育课时得到较大幅度增加,这反映了地方政府对学校体育的重视。但由于学校和社会普遍存在“重智轻体”的严重倾向,体育课被忽视的现象还是很普遍。据调查显示,有51%的体育教师认为体育课比其它课程更容易取消;27.9%的人认为可能容易取消,66.2%的体育教师认为体育课程的实际地位没有其它学科重要。不人少,包括相当一部分领导者认为体育就是蹦蹦跳跳,玩玩乐乐,而没有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和深度去认识。观念的滞后,极大地阻碍了苏州城乡学校体育的发展。
(二)中学体育教学目标单一化。
目前苏州市的中学体育教育过程中普遍出现教学目标单一化,最具体的表现是:“达标第一”、“考试第一”,过分看重《国家体育健康标准》以及“体育中考”的评价作用,高中把《达标》作为体育教学工作的单一目标,初中一切教学工作都围绕“体育中考”,并形成了一一对应关系,结果限制教学工作的广度,使学生在绝对单一的目标下学习,得不到足够的学习空间。在对高新区三所4星学校调查发现有24.7%的学生在活动课上针对的是体育课堂的内容,有四分之一的课外活动是给体育课补课的。有11.4%的学生很少参与体育活动锻炼。有30.1%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身心健康状况不太理想。 (三)适合青少年活动的设施短缺,锻炼内容形式单一。
中小学的体育场地、器材以成人的竞技体育的体系为规格标准,场地、器材的成人化严重影响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和锻炼的兴趣。教育部体、卫、艺教育司司长杨贵仁指出:我们的中小学校一直沿用成人器材,使孩子们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和身心愉悦。“成人化”是少年儿童篮球的最大误区。有的学校由于场地的客观限制,导致开展活动的时候只能选择跳绳,踢毽,呼拉圈等趣味性和运动量不太强的项目,如吴江松陵一中拥有2000左右的学生,但只有250米田径场地,尽管学校尽一切努力保证每个学生的活动,但对于活动内容的开展,学校也很无奈。
(四)师资队伍结构性失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有待提高。
目前苏州中学体育教师学历达标100%,并且均参加过体育专业的学习或培训,但专业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普遍陈旧,跟不上时展的脚步,满足不了新课程改革教学的需要。同时由于很多学校生源急剧减少的,学科配备不合理,结构性矛盾由此凸显出来,一些科目的教师大大富余,比如传统科目,富余的老师便只能充当“万金油”,哪个坑缺就往哪个坑塞。同时有的学校由于体育科目的教师却无法满足,随着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体育教师短缺的现象日益严重,但由于学校教师编制总量已超标,对于紧缺科目教师引进的问题无法及时得到解决,导致体育教师的工作量非常大,工作积极性下降。
三、对策
(一)正确指导,转变观念。
加强对学生体育情感、爱好和兴趣的培养,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广泛地通过课程教学、课外活动、校圈体育文化活动等有效途径来加强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形成合理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稳定的体育态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体育活动中影成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通过各种手段,培养学生经常锻炼的习惯,使体育锻炼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成为体育的积极参与者和传播者。
(二)体育课程教学多元化。
中学体育课程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必趣、能力和锻炼习惯为基本框架,在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上,不仅要增强学生的体质,还应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他们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生活方式,在体育课程中取消强制性内容,按照各取所需的原则,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练习内容,教学内容要丰富多彩,满足不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使他们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在体质健康、个性发展和生活质量方面都有所提高。
(三)加大资金投入,购置必备的体育用品和器材。
加大对农村体育教育的投入,大力推进学校标准化的建设,合理均衡的分配体育教育资源。完善农村中学体育场地、器材建设,提高体育教师业务水平。同时。可以利用体育彩票的经费资源,为农村中学添购体育器材,传播体育知识,让广大的中学学生获得更好的体育教育。针对学生的必趣特点,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参与意识,制作多功能绳袋、环绳、哑铃、彩球、晃板、毽球、等适合学生兴趣要求的器材。
(四)制定导向性政策,鼓励教师流动。
对于有的学校教师饱和,而有的学校缺教师上课的现象,主管部门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教师在学校问的调动,把体育教师从比较充足的学校流动到紧缺的学校。对于就近几所学校的教师可以相互间兼课,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学校教师紧缺的问题。同时加强青年教师的培训,加大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的力度。在思想上积极引导,使体育教师热爱本职工作,具有责任心和进取心。其次,在业务上悉心培养,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举行教学观摩课,开展优质课的评选活动,定期选派教师进修提高等。
参考文献
[1]任文亚.高师范公共体育课要加强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阴[1].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4(2).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环境日益复杂,社会安全隐患逐渐暴露,正在对女大学生乃至女性群体的安全状况产生威胁,侵害事件时有发生,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笔者通过查阅文献、案例分析、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和数据模型等方式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对象是中国范围内各地区各层次的高校大学生,其中女性占70.83%,男性占29.17%。影响女大学生安全问题的因素很多,包括女大学生自身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目前关于女大学生自身因素的研究已有很多,笔者就不在赘述,而主要探讨地域经济对女大学生安全问题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应该如何从根源上尽可能减少对这类群体的伤害,为社会稳定和谐尽一份力。
一、地域经济如何影响女大学生安全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违法行为通常是由于不以立法者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因素造成。分析看待一个问题,女大学生仅是个人因素,更深层面上应该从经济方面来挖掘。每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又会影响到社会公平、地区交通网络发达与否情况、区域的信息传播与接收度以及高校的层次水平。
(一)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社会不公与歧视
通过分析案例发现,不同地区的事故发生情况有明显差异。近20年内发生的安全事故中,北方地区占42.31%,东南沿海占38.46%,西南地区占19.23%,而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几乎没有发生此类事件。同时,在对女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北方地区遭遇过安全事故的大学生有20%,东南沿海地区有9.59%,西南地区有11.5%,同样,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几乎没有遭遇过此类事件。因此,女大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于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北方地区、东南沿海地区相对经济发达,人口流动性大,人员复杂,地区内人们的分配不公,导致社会歧视,容易引发此类问题。西南地区,相对较次,事故发生比例相对较小,但也有发生。而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经济欠发达,区域内贫富差距并不大,犯罪率也较低,此类事件不易发生。
地域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大学生们对未来的期望越大,当现实状况不能达到理想状况时,会造成大学生心理压力大,当被问到“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最主要因素”时,自身心理调节能力不够的占43.75%,家庭、学校、社会等施加压力过大和成长环境造就的各占28.13%。可以见得多数女大学生不懂得如何调节,使得心理问题愈发严重,甚至造成心理伤害。
(二)交通网络
一个地区的交通便利程度与该地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密切。经过案例分析发现,女大学生安全事故发生多由于返校或离校途中转车失联。大学校园由于面积广,占地较大,一般选址于城市周边的郊区。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一般较少经过,可供大学生们选择的交通工具减少。而像公共汽车这样特殊的交通工具,为了使更多的居民能够乘坐,中途经过的站点比较多,这样在起点或者终点乘坐的大学生往往要等待很长时间。在紧急情况或者打不到出租车的时候她们可能就不得不选择“黑车”了。另一种情况就是,在一些大车站,或是春节等人潮高峰期,要想打车也得费一番功夫,在女大学生独自一人拿着行李的时候她们也许就选择了黑车。“黑车”可能不是她们的第一选择,但她们或许也没有料到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
(三)信息的传播与接收
21世纪是信息时代,凭借媒体人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最近发生的事件。女大学生安全事故一发生,人们便可以马上知道。而信息的传播与接收是有地域差异的。表现在传播者和接收者。经济越发达的地区,信息传播越多而迅速,同时,也有更多的人关注,有了解的欲望。有案例显示,一些初高中生在看了新闻报道之后,模仿失踪来达到与家长闹矛盾、令其担忧的目的。媒体多次将发生的事件告诉孩子,可能只是想强调这类事件发生的频繁性,警醒自己的孩子在外时刻保持警惕性,却未料到这样的举措激发了孩子的另一种想法。同时,某些潜在犯罪分子有欲望报复社会,却苦于找不到方法,此类事件的报道正好给他们提供了手段以达到他们的目的。
(四)高校的层次与水平
中国的高校分布广,遍布全国。高校的层次和水平多样,经济越发达的地区,高校分布越密集,且高校层次水平混杂。调查发现,一本高校安全事故发生率为7.69%,二本的发生率为12.77%,三本和专科的发生率分别为16.67%和14.63%。可见,女大学生安全问题的发生与高校的层次水平相关,层次水平较低的学校安全问题发生率越高。
二、对减少女大学生安全问题的建议
首先,大力发展经济,推动区域平衡发展,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力求达到收入分配公平,减少社会不公与歧视现象。其次,减少交通接驳的死角,完善高校公交路线,提高女大学生出行的便利程度,让黑车司机无可乘之机。再次,不必过分报道此类事件。新闻媒体的力量或者说舆论的力量是无穷的。看似密集的女孩失联事件,让不少女大学生陷入莫名的恐慌之中。如今这种莫名的危险氛围,不过是一些舆论制造的一颗烟雾弹。这颗烟雾弹一边塑造社会对女大学生的潜在危害,一边利用人们对这类暧昧与罪恶事件的兴趣,来博取眼球和注意力。最后,强化教育,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包括人身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可适当开设防身术班,增强女大学生的体质和防御能力;宣传安全防范知识,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尊自爱自强的处世原则,积极乐观的态度和认真负责,对自己也对社会负责的意识。
参考文献
一、创业教育的提出及含义
1989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此次会议正式提出了“创业教育”这一概念。此后,该组织分别在泰国曼谷和日本东京召开了项目规划会和项目中期研讨会,1991年11月在泰国曼谷召开了项目的终结评估会。这三次会议标志着创业教育在世界范围内的诞生,也标志着出现了一个全新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1991年,该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在东京召开了有关创业教育的会议。会议报告中指出,广义的创业教育是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这种人应具有首创精神及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社交和管理技能。创业教育从狭义上讲是培养受教育者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创业能力的教育。
二、独立学院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2010年,教育部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在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
独立学院是我国利用现有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和不断扩大新的高等教育资源的有效形式,是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一项创新。截至2013年9月,全国独立学院达300多所,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结合独立学院的实际情况,构建符合其自身特点的创业教育模式,不仅是独立学院适应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研究课题,而且也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途径之一。
1.独立学院开展创业教育适应了我国高等教育现行改革的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着一些新问题与挑战,需要进行高等教育改革。一般来说,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包括体制、人才(产品)和知识创新。体制的治理过程、人才培养过程和知识创新过程构成了高等教育的三个有机方面。目前,高等学校推进的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高校创业教育是在普通文化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基础上,提出更高的教育要求,注入新的教育内容,寻求结合实践活动的途径,培养既能动脑又能动手,既有开创精神又有一定创业能力的创业人才。高校创业教育适应了目前的高等教育改革,把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提高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开拓了一个新的研究和实践领域。目前,我国不少高校已经开展了创业教育和研究工作,探索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基本方法和发展模式,初步形成了一些创业教育模式,取得了一些成果。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一种新的探索,具有比较灵活的办学机制,因此可以借鉴国内其他高校的经验,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创业教育研究,不断深化独立学院教学改革。
2.独立学院开展创业教育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越发突出。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了700万,这些高校学子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焦点。与传统的就业教育相比,大学生创业教育不是直接帮助大学生去寻找工作岗位,而是重在教给大学生寻找或创造工作岗位的方法。
近几年,教育部相继出台政策,推动高等院校的创业教育教学工作,创业教育已成为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内容之一。作为刚刚兴起、历史仅有十几年之久的独立学院,在创业方面,它有着其他高等院校无法比拟的优势,很多学生有良好的家庭背景和社会人脉资源、学生的情商很高、有个性化的思想,有较强的执行能力,在就业没有优势的情况下,很多人敢于尝试创业活动。因此,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引导和鼓励独立学院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成为独立学院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
三、独立学院开展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独立学院的出现时间与高校创业教育开始的时间几乎同步,都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独立学院成立初期关注更多的是自身的整体发展,对创业教育并没有足够重视并进行深入研究,因此存在创业教育氛围不浓,课程体系不够科学等一些问题。
1.独立学院创业教育氛围不够浓郁
创业教育是一项新的研究课题,很多独立学院仅把创业教育当成讲座来实施,目前还没有形成适合独立学院特色的课程体系和成熟的教育模式。即使是开展创业教育成果突出的独立学院,也主要停留在创业计划竞赛的指导和就业指导等层面上,没有开设系统的创业教育课程,很难全面地提高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创业素质,无法在校园内形成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
2.独立学院创业教育教学模式不够科学与完善
科学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仅是开展创业教育的基础与载体,也是开展创业教育的重点。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置混乱等不合理的现象,很多高校迫于就业压力及评估的需要,在创业教育的实施中走过场,存在着形式大于内容的不良现象。由于独立学院成立时间较晚,创业教育也相对落后于其他公办一本、二本院校。目前,独立学院创业教育体系相对不完善,对创业教育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等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没有形成科学的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结果导致创业教育与专业基础知识学习产生了脱节,创业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等问题。
3.独立学院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不够合理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独立学院实施创业教育的关键,独立学院要高质量地进行创业教育,客观上需要建立一支精于业务的创业教育教师队伍。201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700万左右,但我国高校创业师资培养却起步较晚。例如:我国KAB创业教育(中国)项目成立以来,截至2011年2月,该项目已培训来自850所高校的2931名师资,在100所高校创设大学生KAB创业俱乐部,20万多名大学生参加了学习实践,但是这对于庞大的创业教育需求来说,还有很大差距。目前,我国独立学院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主要由经管类专业教师和从事学生就业工作的行政人员构成,这些教师尽管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但因自身缺乏企业工作经验,特别是缺乏创业实践经验,在实施创业教育过程中还主要停留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层面,因此创业教育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四、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施途径
在新形势下,独立学院应实事求是地针对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更多的、积极有效的尝试,不断开发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创业潜能。
1.营造浓郁的创业文化氛围
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有利于大学生创造力的开发。创业文化氛围能够唤醒师生的创业意识和欲望,崇尚创新、冒险精神,倡导创业理想,树立创业信念,充分激发教师实施创业教育的热情,鼓励和培养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创业基本素质,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如建立大学生创业社团,推广创业宣讲活动;经常邀请知名的创业者和企业家讲授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加大校际间、校企间的合作,使一些成功的创业模式深入大学生的创业意识领域,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2.构建新型的创业教育教学模式
新型的创业教育教学模式包括理论课程体系的优化及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2010年教育部颁发的《意见》,将完善创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作为创业教育的重点内容。因此,独立学院一方面要结合《意见》的精神,调整教学计划,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从而不断提高创业教育教学效果;另一方面,独立学院应因地制宜,以各自的创业教育资源为基础,构建新的应用型创业人才的培育模式,如构建校企联合模式、学科工作室模式、参赛项目模式等,将创业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
3.组建合理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目前,我国很多独立学院的办学定位为应用型本科教育。因此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教育也应重视实践教学,组建合理的教师队伍,特别要加强实践型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实践型教师队伍建设可以从两个途径来进行:第一,坚持“走出去”,即各独立学院要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合理的培训制度与模式,鼓励创业教育教师多出去参加相关培训以及在企业挂职锻炼,从而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和技能。第二,坚持“引进来”,即也要从社会上引进实践型的创业教育专家、创业者和企业家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这些富有实际创业经历并取得成绩的创业导师现身说法将会极大地丰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课堂。
五、小结
创业教育是培养具有开创个性和能力的现代化建设人才的教育。独立学院开展创业教育是为了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能力,使大学生走上自主创业之路,这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当前的大学生就业问题,而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将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在中国的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劳动力就业问题比较突出,已成为经济增长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西方经济学的各个流派在对失业现象的解释过程中都形成了各具特色、有所侧重的失业理论,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如古典学派的充分就业理论与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凯恩斯学派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与需求管理政策,新古典综合派的结构性失业理论与人力政策,货币学派的自然失业率理论与劳动力供给管理政策,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就业模型,新凯恩斯主义的工资粘性理论与高工资失业论等。可以说,这些理论由于受到阶级和历史的局限具有许多缺陷和不足,不适合用来解决我国的失业问题,但其分析失业原因的方法和某些对策建议,对解决我国日益严重的就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西方失业理论对我国就业问题的启示
中国劳动力就业问题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是比较突出的,必须置身于我国的客观环境分析影响就业的因素。中国的就业问题比任何一个国家都复杂,它集中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以及转型国家的就业矛盾。目前,我国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可以归之于劳动力供给增加和经济社会深层次矛盾二者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从供给方面来看,就业主要面临以下5个方面的压力:一是新增劳动力数量;二是城镇的下岗和裁员带来的就业压力;三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下降,就业问题比较突出;四是复转军人、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改革中分流出来的人员需要安置;五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庞大。
就业形势决定于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状况劳动力供给产生的就业压力还需从劳动力需求方面寻求缓解压力的办法。从劳动需求方面来看最主要的是从宏观政策着手,处理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作为经济发展目标的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二者的地位经历从并列到从属的转变,充分就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曾经从属于经济增长的需要,即在保证既定经济增长目标的前提下减少失业,这种通过促进经济增长解决失业问题,暗含着"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就业增长"的假定,这一假定在理论和实证两方面都存在问题。通过对中国经济的就业――增长弹性变化趋势的分析表明,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逐渐减弱。这主要是由于劳动力投入在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趋于下降,资本、技术等投入要素及制度性要素的贡献率提高。因此,经济增长能否带来就业的同步增长,关键取决于经济增长方式的选今后随着我国工业现代化的逐步实现,由资本技术密集型引起的就业岗位的减少是不可避免的。在这种情况下,解决劳动供给和劳动需求之间存在的尖锐矛盾,需要调整刺激经济增长以解决失业问题的思路。当然,这并没有否认经济增长是就业增长的必要条件。就业问题涉及面广解决就业问题的具体措施非常多,但要分清主次,既要解决眼前的实际问题,又要着眼长远抓根本举措,必须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指导思想。2005年中央政府把新增就业800万人和7%的经济增长率同时作为宏观调控目标,这标志着就业问题在宏观经济层面的优先解决地位。
我国目前出现的就业问题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它不同于发达国家的周期性失业,再加上前提假设的限制,西方失业模型和理论不能完全适用于我国。因此,像中国这样的体制转型的发展中国家,应该基于本国影响就业的客观因素和现实情况,考虑如何全方位治理失业,绝不能像西方国家那样,主要采用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来消除总量性失业或者再辅之以减少作为"自然失业"一部分的结构性失业的人力政策。我们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中国就业问题置于经济增长、体制转轨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借鉴西方失业理论和就业政策,提出治理失业的对策。
二、我国就业问题及对策建议
影响劳动力就业的因素很多,如人口增长经济波动、产业结构变动、科学技术进步、自然条件等等,但对于中国而言,影响劳动力就业还有一些特殊因素,如经济体制转型、就业观念传统文化影响等,其中根源在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三大矛盾的出现: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较差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矛盾、传统就业观念落后与新兴劳动力市场现实的矛盾、宏观管理改革滞后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矛盾。这三大矛盾的结合,决定了我国的劳动就业面临着特殊困境。
1. 体制转型使潜在的失业显性化。我国目前的下岗失业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体制转轨过程中国有企业富余人员的释放。由于计划经济时期追求名义上的充分就业,政府对企业实行就业配额机制,确保职工工作稳定,并通过行政手段安置待业人员,这样的就业安排决定了国有企业普遍存在富余人员。
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中,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必然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确定劳动力需求,原来靠政府维持工资的企业富余人员必然要被剥离出去,从而形成大量失业人员。其次,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激活社会各经济主体的内在动力,达到效率的最大化,但是竞争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使一些经营不善的企业被淘汰,从而出现大批劳动力的失业。再者,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使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向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转变。城乡之间就业的隔离状态被打破,农村劳动力不再局限于离土不离乡,开始流入城镇,寻找就业机会,这就加剧城镇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状态。经济体制的转轨使计划经济体制下潜藏和累积的就业压力渐次释放出来,隐性失业不断显性化。据统计,由于体制改革而导致的失业面(主要包括城市企业职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约占2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而造成的全社会失业比重约占11%。既然失业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现象,就必须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保证改革稳定向前,以使国企改革的目标不致落空,又要顾及作为民生之本、安国之基的就业问题,因而,解决体制转型带来的失业问题,实际就转化为政府在就业问题上的制度选择。由于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对吸收劳动力就业能力的日趋下降,因此完善社会保障,保证失业人员的失业保险和生活费收入,加强体制外经济实体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切实保证不同所有制、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企业就业的各类职工都能进入社保覆盖范围,企业和个人按规定的标准缴纳社会保障金,这应该是体制改革进程中维护社会稳定,摆脱失业压力困境的主要制度选择。
2. 结构性的就业矛盾十分突出。首先是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深入,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外部压力促使产品和技术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导致一方面传统产业和传统产品的需求逐步达到饱和,对新增劳动力需求下降;另一方面,许多传统产业和传统产品的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使传统产业的大量劳动力面临资本与技术的替代,虽然新兴产业的发展也需要大量劳动力,但传统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无法及时适应新兴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从而出现结构性失业与劳动力短缺并存的现象。这种结构性失业主要是由产业结构升级与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较差的矛盾引起的,与西方新古典综合派以解释滞胀现象而提出的/结构性失业0理论有所不同,用于解决"结构性失业"的人力政策既有共性,又有个性。除了对失业者及在业者进行职业技术培训,发展职业介绍所,提供劳动市场的信息之外,还必须遵循经济发展过程中三大产业演变发展规律,解决决劳动力供需矛盾,建立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教育和培训体制。三大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不同,在1979~2000年间,第一产业的平均就业弹性为0.06,第二产业为0.34,第三产业为0.57,这些数字说明第一产业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最小,表现为剩余劳动力/蓄水池作用,第二产业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高于第一产业,但趋向于大幅度降低,中国目前就业的增加主要靠第三产业来拉动。第三产业既包括诸如零售业、餐饮业和生活服务业这样的劳动密集程度较高的传统部门,也包括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咨询业等在内的资本密集程度高的新兴部门。大力发展劳动密集程度高的社区服务业,是解决城镇下岗职工就业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还必须通过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培训从事新兴部门的专业技术人才,促进新兴服务行业的就业弹性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实践证明,产业结构的选择和技术的选择必须考虑是否有利于中国资源禀赋优势的发挥。在产业结构上,要按照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同时第一、第二产业要向纵深发展;在企业结构上,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使之成为吸收就业的主体;在地区结构上,要开发有经济发展潜力的地区,实现劳动力全方位流动。
其次,中国的结构性就业矛盾还表现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带来地区间就业压力不等。东部地区、大城市和部分中心城市就业压力相对较小,而广大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的就业压力大。必须进一步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消除妨碍劳动力自由流动和平等竞争的体制障碍。同时要转变劳动者传统落后的就业观念,鼓励劳动者外出寻找就业机会;政府要加大对农业、水利、交通、电信等基础产业设施的投资力度,尽力平衡不同区域发展经济的基础条件,才能使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达到扩大消费和投资的预期效果;通过加快小城市发展和小城镇建设,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私营企业,拓宽劳动力在本地区就业的门路,建立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现阶段关键的问题是要为中小企业的创业提供必要的条件,放宽限制,简化手续,减轻负担,提供有效的融资渠道,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扩大就业方面的作用政府要加大对落后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建立就业的社会服务体系,疏通劳动力需求的信息渠道,这些措施都有利于缓解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问题。
3. 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就业难题。农业和非农业户口、城乡隔离的户籍管理通过人为地设置制度障碍把劳动力市场分割为城乡两个部分,这样在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形成之后,城市就业受到的压力不仅来自城市人口自身,而且还来自规模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2003年进城务工的农民超过1个亿。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要条件,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城镇化进程滞后以及传统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加剧我国就业的矛盾解决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就业问题,既要像托达罗分析的那样,同时考虑农业、工业两大部门的发展,又要针对我国特殊的时代背景和具体国情,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工业化。(1)要高度重视农村就业质量。当前,我国正积极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政府提供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扶持一批重点龙头企业并不断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以此壮大农村经济,扩大农村就业容量。(2)必须逐步消除不利于城市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减少农民,以富裕农民,这是化解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因此,城乡劳动力市场的统一以及城乡统筹就业机制的构建,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然路径。(3)要加快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工业化是创造就业岗位的基本途径,而只有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工业化才能让更多的人获得就业岗位。要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形成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改革市场准入制度、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和城乡差别福利保障制度等,消除身份歧视,允许城乡公民平等竞争各种工作岗位,促进劳动力在不同产业、不同企业、不同地区间的流动,增加劳动力的就业选择机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