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25 03:21:4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合两为一,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夏季胃肠道疾病增多,主要原因为:1.夏季食品保质期短,不洁的饮食会导致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的腹泻;2.过多摄入冷藏冷冻的饮食,胃肠道黏膜受到冷刺激,引起胃肠道痉挛;3.空调温度过低或被空调、风扇直吹,体质稍差的人容易受凉,进而诱发胃肠型感冒,症状也表现为腹泻。
夏季天气炎热,人体出汗多、水分流失较多,容易导致便秘。便秘也是夏天的常见病、多发病,多因大肠传导失常导致排便时间延长或排便艰涩不畅。其主要症状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周期延长、粪质坚硬、便下困难、出而不畅,同时还常伴有腹胀、腹痛、头晕、口臭、会胀痛、排便带血以及出汗气短、头晕头痛、心悸、皮疹等。而且,便秘也是痔疮、肛裂、肛管直肠癌的常见症状。
对于一些症状较轻的胃肠不适,人们往往认为自行休息可以缓解不适、不治而愈,甚至自行服用对症治疗的药物。其实,这种“乐观”的认识有时可能造成误区,结果往往延误病情诊治。需要注意的是,腹泻、便秘等症状也是大肠息肉、大肠癌、克罗恩病等疾病的临床表现,如果胃肠道症状长期得不到缓解,就应当及时去医院就诊。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肠黏膜保护剂、双歧三联活菌胶囊等益生菌制剂,促进消化道上皮细胞的修复和再生,维持胃肠道正常菌群平衡。
呵护胃肠道,应从日常生活点滴调理做起:
1.生活规律,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卫生习惯。每天晨起或睡前,不管有无便意都要按时排便,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
2.饮食方面忌辛辣、生冷、刺激的食物。平时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菜(韭菜、芹菜、菠菜等)和新鲜水果。要适量喝水或饮用蜂蜜水,适量食用大枣、芝麻和胡桃等有润肺通便作用的食物。
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意思:无论是去还是留,都是肝胆相照的昆仑山一样的英雄。
原句为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出自谭嗣同的《狱中题壁》。世人多思索“两昆仑”之所指,公认的两昆仑是指康梁的去和自己的留。谭嗣同不愧为君子,对对方的去,并不认为是逃避,对自己的留也不自诩为人所不及的英雄,而是把自己的留和康梁的去都看得很重要,并不分孰轻孰重。此境界和风标,被后人看作是称前无古人后也无来者。
(来源:文章屋网 )
所谓系统(system),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部分)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①。在所有要素(部分)中,有一个最核心要素即系统目标与功能。它不仅是整个系统存在的根本理由或价值所在,而且也是衡量这个系统质量的关键所在。其他要素则围绕核心要素,与之有机匹配、合理构建、协调运行,以充分发挥系统功能,提升系统质量,实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系统的核心是什么?毋庸置疑,是人才培养。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就是教育活动的核心目标与功能。大到国家教育战略、制度政策、学校布局、财政投入;中到区域均衡发展、教育与区域经济文化的协调互动;小到校园建设、课程设置、教师配置、课堂教学等,无一不与人才培养直接或间接相关;其所存在的问题也无一不伤及人才质量。
遗憾的是,虽然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如火如荼,目前整个教育系统却处于一个似乎无核,或者说核模糊的状态。一般所见教育学的内容安排,多从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教育制度,再到教育目的、课程与教学、德育等,这种从宏观到微观的线性排列,严重缺乏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识,以及“以人才质量为核心”去结构各种因素的意识,更缺乏或者是不敢涉及人才质量标准问题。一般所见的教育行政部门文件,也只是就具体问题举措,缺乏系统目标指向和系统调控力。一般所见的教育实践,终日为眼前的现实功利所驱使、忙碌,其状态触目惊心。仅以教育评价为例,有多少学校和地区在制定考试科目时顾及了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创造性发展的培养目标?编制考题时,又有多少学校和地区顾及到了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综合发展目标?由此导致的结果众所周知,基础教育迫于以升学率作为评价质量的唯一标准,围绕考试科目,盲目进行题海战术,学生负担怎能不重?大学则以就业量评价办学质量,使学生过早陷入就业焦虑,岂能安心学习?再看目前盛行的各级各类“办学质量”、“教学质量”检查,关注点也多在师生比、生均投入、生均图书、设备设施、课程标准及教学进度等上,很少考虑甚至根本不考察这些因素与学生发展(人才培养目标与质量)之间的关系,使得一些硬件和生源条件本来就好的学校占尽风光,锦上添花;而一些硬件和生源条件本来较差其实人才培养质量并不差的学校,反而失去优势和欠缺鼓励。总之,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不在系统核心处,不在眼中,更不在心中。
一个无核的系统,严格来说不是系统而只是一个盲目的、随机的领域,它无法良好运转,问题重重,百般纠结,期待它能够产出优质产品,只能是奢求。所以,我们如果确定提高质量是教育系统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那就必然从教育系统的“核”——人才培养——入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能提高整个教育质量;在积极开展各级各类教育质量标准的研究和探索时,首先要解决的也必然是开展各级各类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研究和探索。
“质量是什么?你知道它,你又不知道它”
迄今为止,对“什么是教育质量、人才质量”、“标准是什么”仍存在种种争论。千问题万问题,这其实就是教育最大、最根本性的问题。
应该说,参与教育系统建构和运行的利益主体众多,他们对教育质量抱有各自的看法和标准,完全可以理解也值得参考。目前代表性的观念,概括起来有六种。(1)硬件论。是至今常用的一种传统质量观念,指标包括生均拥有藏书量、教职工硕博学位比、入学录取分数线、生均预算支出、继续升学和就业比等,明显缺乏教育本质目标和功能意识。(2)多元论。认为所谓质量包括所有教育条件与活动因素:学生、教师、课程与教育、校舍与设施设备、知识交流、信息化与互联网、师生互动、特色与文化,大学还有学术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往等。这一包罗万象的现代质量观,比硬件论有进步,但各要素之间缺乏逻辑联系,也缺乏教育核心质量意识。(3)层次类别论。认为质量是一个多侧面的主观概念,不同当事人包括国家政府、学校、学生、教师、用人单位乃至整个社会“客户”等,都有各自的质量标准。有美国学者指出至少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校长眼中的“课堂概念中的质量”,指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可测量性强且争议最少;二是经济学家眼中的“市场概念中的质量”,以学校培养出的人的职业“生产能力”来衡量;三是社会和个人眼中的“学生发展”质量。中国学者从另一角度归纳为三种:内适质量(学校内部认可的教学与学术质量),外适质量(培养的人满足国家、社会以及用人部门需要的程度)和人文质量(学生个体的认识、情感、兴趣、特长、意志、品质等个性发展和自我实现程度)等三种质量。这一质量观考虑了多主体对教育质量的需求,也涉及到人才(学生)发展质量,但还没有将人才质量置于核心位置。(4)水平级差论。教育及所培养的人有等级、类型、水平的差异,因此教育质量也有差异,不能用一个标准衡量。明确提示了教育质量层次的多样性。(5)结果论。认为教育质量指学生取得的学习成就,可依据其知识熟练程度或知识的增长量来描述。这种质量观将关注点集中到学生发展上,与教育的根本目标和功能方向一致,但局限于学生的知识增长量,不全面。(6)目标论。认为只有明确了希望教育给予什么,即举办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才可能给教育质量做出明确定义,在这一前提下的质量涉及:目标的合适程度、目标实现过程中资源利用的有效程度、目标达成程度等。这一质量观触及到了教育的核心问题即教育目标,却没有进一步明确教育目标就是人才培养及其质量。
这六种质量观之间是互补与发展的关系,但它们也存在共同的问题,即没有站在“以人才质量为根本”的高度来看待或统整教育质量,因此必然导致教育质量观的模糊不清和不完整。“质量是什么?你知道它,你又不知道它,它就是这样自相矛盾的。虽然,一些事物确比另一些事物好,就是说它们有更高的质量,但是,当你试图说明什么是质量时,除了具有质量的事物本身,却又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如此翻来覆去,伤透脑筋,但还是找不到思维的出路,质量究竟是什么?!”这一幽默而无奈的提问,出自1982年美国联合研究理事会于美国研究型博士学位点的评估报告,如今已成为对教育质量及其标准进行深度探究举步维艰的经典描述。
一再宣称提高产品质量,却不知道产品质量是什么,自然也就无所谓质量标准,这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无疑是致命的。然而,在整个教育理论和行业中一直没有明确的质量概念和质量标准,却能够不断振臂高呼“提高质量”、强调“质量保障”、实施各种“质量工程”,进行种种“质量评估”和排行等等,确实令人费解。保障的是什么?工程为什么?评的是什么?排的是什么?一个巨大系统,没有明确的“目标——功能”,围绕着一个空核或模糊不清的核在运行,必然丧失方向,问题丛生,万般纠结,难得其解;结果也必是浪费物力、财力与精力,还会将系统导向歧途,直到归于死寂。人才培养对整个教育系统具有统摄意义
当明确了教育质量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时,教育质量观就有了根基与核心,就找到了衡量教育质量的基点和逻辑起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同时在各个教育阶段,也都涉及到人才质量为核心的问题:义务教育“到2020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职业教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高等教育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等。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核心,《教育规划纲要》还相应提出了“育人为本”、“提高质量”两大工作方针、建立质量标准以及教育质量保障系统等举措:“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等等。可见,不论教育系统因素多复杂,国家层面上将人才培养作为整个教育系统的核,把人才质量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核心质量,是非常明确的。
从人才培养这个核来看,整个教育系统的所有其他因素,都是为实现核心质量即人才培养质量而协同存在的质量保障因素;所有这些保障因素,包括教师、教学与教学资源、制度机制、评价监管、领导、投入、社会力量等,都是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核心,互为联系、层层相关,从而构成了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这样一来,教育理论和实践系统中一些长期混乱的相关概念,在整个系统中都有了明确的界定和逻辑定位。例如课程与教学,通常都将之归为教育质量本身,其实它是人才质量的首要保障因素;所谓“全面质量”,就是核心质量(人才培养)、中层质量(如义务教育的特有功能:服务社区、文化传承等)和保障系统质量的合称;“教育质量保障”可以定义为:确保教育功能实现的所有条件与机制;“教育质量监控”可以定义为:对教育功能实现程度,即教育水平及其保障条件、机制和运行水平的监督和调控;“教育质量评价”,则是关于教育功能实现程度(水平)以及保障和监控实现程度(水平)的测量和判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就是关于教育功能实现程度即人才质量和质量保障实现程度的测量和判定指标、方法与工具@;“教育质量监控”,就是基于教育质量测量与判断对教育系统各个要素及其结构关系的观测、预测、调整、修正等。于是,各种办学因素,包括师资、校舍、设备、管理、制度、投入等;各种办学层次,大中小学等;各个办学主体(国家办学、民间办学、中外合办等),都能够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统整起来。
人才培养成为整个教育系统的逻辑核心和基点,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建构、观测、调控教育质量的关键点,这对于整个教育系统的所有要素及其结构具有统摄意义。只有如此,整个教育才能名副其实地成为一个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建立“六维四级”质量标准与指标体系
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建构、观测、调控教育系统的关键点,衡量教育质量毫无疑问首先就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
那么,该如何衡量人才培养质量呢?这必然涉及质量标准问题。没有标准的质量,依然是空心质量,模糊视点,盲目系统。因此《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和完善国家教育基本标准”、“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等。进一步追究,什么是“教育质量国家标准”或者“国家教育基本标准”呢?
其实我国的各种教育法,都对各级各类教育的人才质量进行了基本规定。在《教育规划纲要》中,也多次强调我国教育的总体目标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等。应该说,这些就是国家对人才质量基本标准的概述。基础教育必须达到,其他阶段和类型教育也都必须首先达到,同时各个阶段还可以有自己的特殊质量标准。例如高等教育培养的人除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以外,还要“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同时,国家颁布的各种教育法规,像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和一系列重要教育文件中,都对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即教育目标有明确表述,尽管表述文字略有差异,归纳起来不外乎要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全面与个性协调发展”、具有“高素质专业知识技能的”和“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等。简化来说,就是人的“六性”发展,即全面性、个性、专业性、创造性、社会性、协调性。这“六性”构成了我国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基本框架,从立体关系来看,也可以称为“六维”质量框架。它既是对“何为人才质量”的详细解释,也是衡量人才质量、教育质量的关键指标。其中,全面性包括了:1.德:行为规范与思想政治。2.智:知识、技能、思维。3.体:体质、体能、运动技能。4.美:审美欣赏、表现、创造力。5.劳:劳动意识、习惯、技能等。个性包括个人兴趣和个人特长。专业性包括专业知识和理论、专业技能、专业和职业基本素质等。创造性包括创新意识与想象力、新颖成果等。社会性包括参与社会和社会化程度、社会责任感与贡献等。协调性则是指上述各维度发展的均衡性。
考察国内和各国的政府文献和学者理论,他们对各级各类人才培养质量即对学生发展的理想预期,也都不外乎这六性或六维。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举行的PISA测验,包括了科学素质、数学素质、阅读素质等,都可以归纳在“六维”之中;2010年5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起“创新教育运动”,提出了“发展制造业”的呼吁,可见发达国家对于人才的创新性和专业技能性同样渴求。所以,笔者认为,可以将“六性或六维”当作“教育质量标准的顶层结构设计”。在顶层设计下,教育系统中各种关系主体可以对人才培养质量有不同的具体要求,如:教育是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人才质量标准和指标体系必须反映国家意志;同时学生个体作为受教育者,是教育的第一当事人,对自身发展有自己的要求;而家长、社会和用人单位等也对人的发展质量有所要求。因此建议,各方面各层次主体都有权参与这六维标准的具体指标体系的制定,以形成一个由顶层向底层,从国家、到地区、学校、个体等逐级转化和补充形成的,既有统一性又有多样性、共性与个性有机统一的人才质量指标体系。
这一体系可以简称为人才质量的“六维四级”标准,它不是一个悬空的框架,而是一个从顶层概念到现实行为层层分解落地构成的指标体系。其中,“四级”,即指人才质量“六维”被分为国家标准、地区标准、学校标准和个体标准共四级:
1.国家标准——国家提供教育质量(六维)指标框架和基准。国家代表机构可以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进行指标调整、增删、确定与调整权重等;同时国家还可以委托教育部或者其他部委,对学科、专业、行业编制国家标准。
2.地区标准——各省市区县教委(教育局),在国标基础上根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和专业的特殊需求,在相应框架里添加特色指标。国标和地方特色指标合并,且按照一定权重,构成地区人才培养质量监测的指标体系。之前的一些有价值和特色的地方标准经过整理提炼可以纳入。
3.学校标准——各级各类学校在“国标”和“地标”基础上,根据学校类型、专业类型与特色等,增添学校办学与专业特色指标。国标、地标和学校特色指标合并,且按照一定权重,构成各级各类学校人才质量监测指标体系。学校正在实施的一些有价值和特色的指标可以纳入。
4.个体标准——每一位学生(教师)个体,在国标、地标、校标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潜质以及教育和社会可能提供的条件,进行自我发展设计,添加个人特色发展指标,将个人特色发展指标达成度计入发展总成绩。个人可随时用身份证调取自我发展信息,进行自我发展监控与调整。
人才质量“六维四级”标准框架与指标体系的动态编制过程,一方面,使参与教育系统建构、建设和运行的各个主体都有了编制质量标准的空间和自由度,从而使各级各类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前沿机构,都有了共性个性兼具、统一特色兼具的质量标准去明确指引自己的办学方向;另一方面,各级主体还可根据发展需要和人才培养定位变化,进行指标的灵活调整与增删。只是无论哪一级哪一类,认定和制定了指标,就必须照此执行,进行自我测评和接受他者测评。
紧接着的问题是:这么多指标如何能够检测?
进行科学的教育质量监测
建立起“六维四级”人才质量标准与指标体系的重要价值之一,就是能够在各级层面上对各级各类教育进行实时测评,并监控人才培养质量及其保障系统质量。否则,讨论质量和建构质量标准问题本身,就是没有意义的。
《教育规划纲要》提到质量监测及监测系统建设问题:义务教育要“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教师资格标准”;高等教育则要“鼓励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对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课程等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估制度”等。这些“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无疑首先应当是人才质量监测和评估,然后才是围绕人才质量的所有教育保障因素和教育基础状况的监测。事实上,只要标准框架和指标系统库建立了,实际检测并不需要一步到位,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可操作性,分主体(国家、地区、学校、个体)、分层次、分类别、分重点、分时段等进行指标检测,逐步积累数据,最终协同完成人才质量检测数据库与质量分析系统。
教育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为教育质量宏观和微观检测提供了可能和精良手段。《教育规划纲要》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近年来,云计算基地建设和离岸数据库的建立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为教育系统运行和管理全面数据化时代的到来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契机。不过,这又将面对另一个难题:如何将人才质量检测系统与目前越来越多的分隔、分散、利用率极低的教育信息资源进行系统整合,以实现信息的优质、高效利用?《教育规划纲要》“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一章中,给出了一项富有远见的举措,将教育信息化与教育质量检测结合起来共同建设:“建设有效共享、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国家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和公共服务平台;基本建成较完备的国家级和省级教育基础信息库以及教育质量、学生流动、资源配置和毕业生就业状况等监测分析系统。”以此为基础,就可逐步建构起一个较为理想的以整个教育系统为支撑的“教育质量监测信息系统”,该系统包括“六维四级”指标框架、教育基础条件和保障因素等三个互为相关的子系统,通过对各种数据的收集,完成对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因素(保障因素)、发展趋势和主要问题的分析与调控,据此最终实现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乃至整个教育系统质量提升之目标。核心问题解决了,一个一个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这必将是当代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中一场激动人心的“革命性”变革!
注释:
①许国志:《系统科学大辞典》,1994年版。第540页。
已经很久没有静下心来听过一首歌,或许应该说是在一首歌中如此的宁静过。
我很喜欢听宁静的曲子,任由那优美的弦调在脑海中不停地旋转,什么都不用想也没有必要想,就那样呆呆的听着,听着,随着曲子中的节奏,自然而然的勾勒出能够表达歌词的情景,不禁中,亦觉得自己是词中之人,曲中所绘之意,喜乐极、悲尽绝,迈步踽踽独行中,步履枯城之时,梦回初转,百世执意,原来这一切不仅仅是空梦所撰,亦是转回中的冥冥之意。
简单的曲调,却有着不同的意境,不同的意境却在脑海中不停地演绎,物已逝,人不同,景却还在哪里,谁人明?谁人命?沧桑百世,守不住的是那已逝的曾经深埋在我们心中的美好时光,可是也许正因为如此才显得更加的有意义吧。
意境之美,弦不尽其意,道不尽其足,唯能够在迷糊中还依稀的记得那些景、那些事、那些邂逅,还有那些让我们难忘的思忆。迷途中,似乎还记得还能想起那逝久的曾经,泪卷书黄,写不尽幽幽情义,别不了铮铮爱深,潇湘竹罄,泪未尽,情未绝,为何意难途。
几度春秋,几许愁,几经意间,几多寥寂上心头。寂静拂煦不了内心的冰舟,否者怎能寻找到万古寂灭的你的身影,凑一凑、嗅一嗅你的味道你的愁。望洋追忆,已无法清晰的忆起你的美眸,或许,现在也是愁眸,耐不尽岁月的筹谋。
忆经年,轻纱经腕,多少燕双舞过洲,涟漪荷塘,漾泛月镜,相思长,多少朦朦夜未央,如今却是相逢唯见天苍茫,梦回萦绕,难却心乏情殇。
许是繁花错了赏,慰留怡园独舞狂,兴劲意阑,凡心怎经得住消烟独往。绝舞为谁蹈,艳歌为谁唱,身在万千红尘中的你是否能够寻觅到那一曲、一舞呢?
······
宁静的歌中,此时我也无法再宁静了,虽未饱泪其臆,却也思绪万千,不禁中、不意间,伴随着其曲调,述绘着自己的点滴意境,自谱曲调,舒心中之愁忧,也算是对其一种理解,一种思绪:
潇湘醉,千曲何意染弦偎,寡声絮语玉缀眉,再也不见韶华美,枯林微凉夜浸月色窥;
雨纷飞,万里碧日意更催,难断呓语何时回,总道岁月情太碎,已是百世轮转复烟灰;
空嗟脆,避不尽内心壁垒,思忆惘逢卷殇溃,肠断谁能涕臆毁,茫惶林间唯见寒霜吹;
千行泪,心乏情潵误人佩,愁云蔓渐幕帘轨,恨弦嘶哑话太惫,遐想肆扬怎能生香魅;
念君陪,沧海桑田策不归,望尽柔情绕心扉,山水失色凤霞坠,人各一方落红浮光悔;
红颜悴,繁花髻绾蹙颦眉,素手抚艺空自悲,哀怨叹息孤寂睡,夜怜泪漪思忆信转汇;
萧魂扉,梦回路转曾时昧,迟暮不复燕双对,罗巾抚默呜自闺,粉装独舞颜泪径向霈;
镜缺月,冷雨不宜暖人诲,痴心难愈莲馨贵,悲合离转是是非,弦断曲终谁述生死随。
曲绵绵,意难断,千次回绕,原来已是不耳难心言,唯有在思浸之中写出点滴感触,难道其万一,以解心中之韵尔。
高中物理中经常遇到牵连运动问题,解决牵连关系一般用三个基本方法:
1.因为杆或绳长度不能改变,沿杆或刚性绳两端方向上的分速度相同。
2.在同一转动装置中,因为各点转过角度相同,故各点的转动角速度相同。
3.有些情况下学生难以确定速度的合分关系,因此可采用微量位移关系来确定牵连关系,即“Δs”法。
一、“Δs”原理
1.取极短时间Δt0时,任何运动在此极短时间内的运动均可认为是匀速直线运动,即认为运动方向不变,速度大小不变。
2.这样就很容易画出极短时间内物体之间的位移关系,由v=■和a=■=■可知,“Δs”关系即代表速度“v”关系或加速度“a”关系,从而确定速度、加速度的牵连关系。
例1.如图1,竖直杆上套一细环,用斜方向的细绳拉着向上运动,某时刻拉绳方向速度为v1,绳与竖杆夹角为θ,求此时细环上升速度。
分析:很多学生会直接根据力的分解思路得出细环上升速度v2=v1・cosθ。
其实,力是决定加速度的,与加速度方向一致,而不决定速度,与速度的大小方向不一定一致,何况绳上不一定有力施加。因此不能简单地把v1分解。
我们可以取极短时间内的位置关系,如图2,极短时间内,细环由A运动到B,此过程可以认为拉绳方向未发生变化,即得图2的直角三角形关系。图中AB为细环的位移,AC代表细绳方向的位移。由v=■可知,AB代表v2,AC即代表v1,在直角三角形ABC中,即可得出:v2=■。
例2.如图3所示,直棒MN由静止开始自由落下,在下落的过程中与静止的斜棒AB间的夹角保持30°不变,两棒的交点O沿斜棒AB滑下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当MN下落2s时,交点O下滑的速度为________.
分析:本题,取极短时间,立刻画出微量位移关系AOC如图4,由v=■和a=■=■可知:
当AC=g时,交点O的加速度a=AO=■=2g=20 m/s2
当MN下落2 s时,AC=gt=20 m/s,此时交点O的速度vO=■=■=40 m/s。
例3.如图5所示装置,在绳的C端以速率v匀速收绳,从而拉动地面上物体M水平前进,当绳BC段与水平恰成α角时,物体M的速度为_________。
分析:取极短时间内,画出微量关系如图6,物体由B点移到C点,绳头由地面B点,移到空中B′点,物体点移到C点。即物体速度为vM=BC,拉绳方向速度v=BD,由几何关系知:B′B=■,B′C=BC=■=■,即:vM=■=■。
可见,利用微量位移法求解牵连运动的一般步骤为:
1.取极短时间,画出牵连物体各自的运动位移关系。
2.利用几何关系,确定牵连物体之间的速度、加速度瞬间关系。
二、原理应用
下列几道习题可供大家练习:
1.如图7所示,重物M沿竖直杆下滑,并通过绳带动小车m沿斜面升高,当滑轮右侧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时,重物下滑的速度为u.求:小车的速度v是多少。
2.如图8所示,A、B两车通过细绳跨接在定滑轮两侧,并分别置于光滑水平面上,若A车以速度v0向右匀速运动,当绳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α和β时,B车的速度是多少?
3.如图9所示,均匀直杆上连着两个小球A、B,不计一切摩擦。当杆滑到如图位置时,B球水平速度为vB,加速度为aB,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求此时A球速度和加速度大小。
4.一根长为L的杆OA,O端用铰链固定,另一端固定着一个小球A,靠在一个质量为M,高为h的物块上,如图10所示,若物块与地面摩擦不计,试求当物块以速度v向右运动时,小球A的线速度vA(此时杆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
5.如图11,AB为光滑的水平直杆,另一细杆OP可绕AB上方距AB高为h的O轴转动,两杆都穿过环Q,若使OP杆绕O以角速度ω转动,则当OP与竖直方向所成角度α=30°时,环Q的运动速度为 。
答案:1.v=ucosθ 2.vB=■v0 3.vA=vBtanα,aA=aBtanα
4.vA=ωL=vLsin2θ/h 5.■hω
参考文献:
>我们知道企业的“商标专用权”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一个有良好信誉的公司,他
的著名商品的品牌一般都具有很高的价值,如著名的可口可乐这个品牌的价值高达360
亿美元,万宝路“malboro”达300亿美元等,这些著名的品牌给公司带来巨大的商业利
润。对这种无形资产的浪费或其受到非法侵害,企业无疑将受到巨大损失。国内一些知
名企业如北京“同仁堂”、“五星”啤酒等的“商标专用权”就分别被外国的相关企业
在其所在国内注册。致使“同仁堂”和“五星”不能在该地区以“同仁堂”和“五星”
品牌销售。给我国的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虽后经努力又恢复了专用权,但造成的
经济损失是无法挽回,受到的教训是深刻的。另据深圳某报报道:某公司申请注册了包
括“康佳”、“长虹”等国内知名品牌的商标在其它领域的专用权。据息“康佳”、
“长虹”等正在通过向国家商标局提出商标异议、诉讼、谈判等方式恢复其商标专用
权。这无疑给公司造成巨大的经济和人力损失。这些教训都是值得我们深刻吸取的。
>商标专用权的内容
>所谓商标专用权(以下简称商标权),是指经国家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只准许商标
注册人专用,排除任何其它人使用的权利。商标权也是一种财产权,它与所有人的其它
财产一样具有独占性和排它性。
>商标权具有以下权利;
>1. 独占权,指商标专用权的规属,经注册的商标,商标专用权归商标注册人所有,其
他任何人不得非法侵占和拥有。
>2. 处置权,指商标注册人有权依据法律的规定自主地支配自己的商标,包括把注册商
标转让给他人、许可其它人使用、还可以商标折价对其它企业入股投资。
>3. 使用权,指商标权人可以依据法律的规定使用其注册商标,其他人不得任意干预或
侵犯。无论商标权人采取何种方式使用其商标,均包含着其对社会、消费者的义务,商
标权人不得违法使用其注册商标,而且只有在法律的范围使用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否
则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4. 禁止权,指商标权人有权禁止未经许可任何人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的商品上使用
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类似的商标,有权禁止他人伪造、擅自制造其注册商标标识、服
务项目标志,同时禁止他人用不正当的手段侵害其合法权益。
>5. 续展权,指商标权人为了维护其商标专用权,在注册商标有效期满前6个月内或法
定期间内申请续展其注册商标的有效期限。
>企业要加强商标专用权的管理
>第一,注意商标权的时间性。法律对商标权的保护有一定的期限,如果过了有效期限
而不再续展,则该权利自行终止。我国商标法第23条: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十年,自核
准之日起算。另外该法对续展也作了规定,商标法第24条:注册商标有效期满,需要继
续使用的,应当在期满前六个月内申请续展注册;在此期间未能提出申请的,可以给予
六个月的宽限期。宽限期仍未提出申请的,注销其注册商标。
>第二,注意商标权的地域性。注册商标专用权依据商标法的规定成立,只有在该法的
有效施用范围内才有效,超出范围则该商标权失去其法律效力。为此企业在向海外销售
其产品时一定要在销售国内申请其商标注册,以免陷入被动局面。近年来,我国的“杜
康”商标在日本、健力宝商标在韩国、索华商标在西班牙、青岛啤酒在美国等,均由于
我国的出口企业到国外注册商标申请太晚。被不法商人乘机抢注。目前,解决商标抢注
可以通过法律诉讼或协商两种方法加以解决。一是通过法律诉讼夺回商标权。成功可能
性因案而定,一般情况下付出的代价是比较大的,如健力宝虽然在韩国夺回了商标权,
但付出了巨大代价。二是协商解决。但因主动权一般不在我方,很可能被国外不法商人
讹诈,不得不以重金换权利,如果失败极有可能被外方起诉侵权,将不得不面临索赔和
丧失出口国市场的危险。为此,笔者建议企业采取以下策略,一是及时确定产品出口
国。二是了解各国的有关法律规定,在产品出口以前及时办理商标的国际注册。三是在
注册主商品商标的同时,要注册为主产品所提供的相应服务的服务标识,作到有备无
患。
>第三,运用防御商标、联合商标的策略,来预防和抵制他人的商标侵权行为。所谓防
御商标(defensive marks)又称防护商标,是指同一商标所有人在本商标所使用的商
品以外的其他商品上注册的同一商标。其中,最先注册使用的商标为正商标,在类似商
品或其它商品上使用的商标为防御商标,如可口可乐在34类商品上注册了防御商标,但
主要用在饮料产品上。联合商标(associated marks)是指同一个商标所有人将自己
拥有的与其注册商标相近似的若干商标,注册于同种或类似商品上,从而形成多个或系
列商标的联合。其中,若干近似的商标为联合商标,最先注册使用的商标为正商标。如
杭州娃哈哈儿童营养食品公司就向商标居申请注册众多的近似商标,如哈哈娃、娃娃
哈、哈娃哈等。
>商标专用权的保护
>作为市场经济的组成要素的企业应如何对侵犯自己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笔者认为应
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1、舆论支持。可以通过新闻媒体、消费者协会等组织对注册商标进行宣传,并对侵权
者进行舆论谴责,从而达到减少被侵权的机会。
>2、行政干预。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责任和义务对注册商标给予行政保护并对侵害
商标权的行为给予行政处罚。对于商标局初步审定的商标,依据商标法的规定,自公告
之日起三个月内,任何人均可以提出异议。凡认为商标局初步审定的商标同自己已经注
册的商标或审定公告在先的商标相同或近似,均可要求商标局撤销这一初步审定公告的
商标。如果自己的商标权被侵害,应及时向工商部门举报,工商部门会依职权责令侵权
人停止侵权行为、进行罚款、责令侵权人赔偿商标权人的损失。
>3、司法保护:我国刑法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第七节侵犯知识产权罪第
213条、第214条、第215条规定了侵犯商标权犯罪,民法通则规定商标权人有权要求侵
权人对侵权行为承担民事责任,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也就商标权人合法
权益的保护做了明文规定。被侵权的企业应积极运用法律武器,通过诉讼程序保护自己
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
>
>
>
>作者:魏红亮
>单位:中国水利投资公司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白广路2条
12号(100053)
一、发现的问题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发现同学们出现了以下这些影响掌握笔算方法的情况。
1.相关的口算不熟练。
(1)表内乘法口诀。
(2)乘加口算,比如:2×9+3。
(3)两、三位数加法。
2.笔算的算理不清楚。
算理理解起来主要难在第二步,即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乘数,得到多少个十,所得的结果要对准十位书写。
3.笔算书写不规范。
(1)数位没对齐。
(2)数字没写清楚,比如:0和6相混淆。
4.不能灵活运用估算来检查。
二、针对这些普遍存在的情况,我觉得可以尝试如下对策
1.抓好口算练习。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在计算时实际上有三个步骤,一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这个过程实际上可以分解为若干道表内乘法口算和100以内的加法口算。学生计算错误其实就是两方面,一是口诀背错,比如,四八二十四。二是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口算有错,比如24加8等于33。
针对“表内乘法口算”和“100以内的加法口算”这两部分口算,可以重点训练,提高这部分口算的正确率,无疑对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正确率和速度都是有益的。
2.理清笔算算理。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关键在两点:一是要掌握乘的顺序,二是理解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乘数,得到多少个十,所得的结果要对准十位书写。学生受已有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经验的影响,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第二步时会有一定的难度。针对这个教学难点,我想可以从紧密联系实际和精心设计练习两方面着手。
(1)将计算练习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
教材引出例题时就是把计算教学置于实际生活的情境之中,并且所选的素材都是学生熟悉的,如计算53箱迷你南瓜的个数、买30个足球的价钱等。这些素材有利于引导学生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体会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启发他们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解决新的计算问题,进而自主探索计算方法。
(2)通过辨析掌握笔算的练习。
在初步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后,提供一些典型的笔算错误,让同学们进行辨析,讨论错在哪里,怎么会出现这种错误,如何避免。
3.指导书写规范。
在教学时,我发现学生在笔算乘法时,相当一部分错误并不是不理解算法,也不是不会算,而是由于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造成计算错误。因此,在教学时,指导学生认真规范地书写,也能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
首先,老师的板书以身作则,其次,对学生的作业书写要求明确,指导细致:列竖式时每个数位的数字间的空一个空格,这样将数拉开距离,避免因为数写得太挤看错造成计算错误;每次乘得的积进位的数记在心里,在两位数乘法竖式连续进位时,既要算乘法又要算加法,如果将进位的数写在竖式里,容易因为数字多造成混乱;数字书写端正,避免一些相似的数字写得看不清楚,比如6和0。
4.鼓励估算检查。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0-0043-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10.021
近年来,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医疗卫生系统配备的仪器也不断增加,各类仪器的科技含量也逐渐提升。计量管理是医疗管理的重点所在,也是保证医疗仪器安全性和数据准确性的基础。因此在医院整体管理中,必须建立和完善医疗卫生机构的计量管理体系,促进和提升医学计量工作,对保证医疗机构的安全奠定基础。
1 计量管理在医疗质量中的作用
计量管理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为了突出整体发展的特点,在实践中,需要优化管理举措,发挥医疗管理的最
大作用。以下将对计量管理在医疗质量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1.1 符合医疗管理工作的要求
计量管理是系统管理的重要分支,在医疗计量管理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计量管理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也是医疗工作的技术基础和前提,和医疗质量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健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渐提升,对医疗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计量管理符合医疗管理工作的要求。
1.2 提升医疗管理质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新型科学技术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现代医学从原有的单一治疗方式过渡到以技术支撑,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层出不穷。做好计量管理工作,将各项管理措施落实到实践中,有利于提升医疗管理质量。例如脑电图机、超声波诊断仪、多参数心电监护仪、核磁共振仪、呼吸机等,在临床治疗中有广泛的作用。在使用管理中,要以保证医疗质量为基础,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作为管理目标,最终达到优化管理举措的目的。
1.3 提升管理效率
在医院日常管理中涉及到很多琐碎的事物,在具体管理中采用有效的计量管理能对现有的管理形式进行有效的分析。计量管理工作繁杂琐碎,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为了保证各项业务管理的有序性,要发挥计量管理的作用,将其付诸于实践。系统有效的计量管理形式能对各项业务进行有效的处理,不断提升临床管理效率。
2 如何在医疗管理中做好计量管理工作
基于医院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在实践过程中必须做好计量管理工作,对各项业务进行有效的处理,减少消极因素的影响,保证计量管理的有序性和完善性。以下将对如何在医疗管理中做好计量管理工作进行分析:
2.1 提升工作人员能力
计量检定工作专业性比较强,对技术要求高,对工作人员的素质也有一定的要求。要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能够熟练掌握计量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将其灵活应用到计量检测工作中去。当前在医疗质量具体管理中存在管理不到位的情况,部分工作人员是兼职工作,进行检定的工作时间比较短,甚至存在检定操作不熟练的情况。在实践过程中从当前管理现状入手,根据检定项目、检定方式和数据结果的具体要求,设计出符合规程要求的内容。检定记录单和检定证书符合现有检测工作的具体要求,需要将检定项目、检测方法、允差极限、结果判定等内容纳入到系统管理范围中。需要根据项目的具体要求,结合各项极限值对检测项目进行有效的评估和分析。除了特定的项目和每项检测方式,要分别计算出每一项测量值,根据具体操作形式、检测方式的要求,按照规章流程进行操作。必要时对工作人员进行素质的培训,使其掌握具体管理内容和方式,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2.2 建立健全计量管理制度
计量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是计量管理的核心所在,在具体管理中要建立健全计量管理制度,完善计量管理举措。医院领导需要对具体管理方式和制度体系进行分析,在已有管理的基础上对涉及到的内容进行详细分析。计量管理工作内容比较多,工作人员需要将繁杂的管理内容细化,将其规划到统一管理范围内。医院必须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建立一个系统有效的计量管理体系,在完善本体系管理的过程中,辅助相关体系进行建设和完善。其中监督管理机制内容比较复杂,要成立一支高素质的监督管理队伍,对各项业务进行系统的监督和管理。部门监督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比较差,在具体工作中必须对其进行培训,使其掌握监督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将具体监督管理体系落实到实处,提升医院管理质量。
2.3 做好基础管理工作
计量工作内容比较多,涉及到全院的各个角落,由于数量多、分布广,因此工作性能和使用情况比较复杂,在管理中需要对各个科室的具体医疗设备及管理内容进行分析,对新购入的计量仪器进行登记、建卡、保养管理,记录成本后方可投入到临床使用中。在对各项计量机器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无遗漏、不过期,兼职工作人员要随时掌握各个仪器的工作状态,如果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需要及时和专职计量管理工作人员进行联系,对设备及时进行维修。工作人员要按照计量工作的具体要求,及时通知质检部对设备进行检修处理,检修不当则需要停用,做好隔离存放和报废处理。为了防止仪器的工作故障对诊疗质量造成影响,要完善基础工作内容,只有计量检测合格后才能付诸于临床使用。专职工作人员要对基础工作的具体内容引起重视,定期到各个科室进行计量仪器的检查,包括工作环境、室内温度的审核等,如果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必须整改后记录备案。
2.4 采用信息化管理方式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和数字化已经成为各个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所在,高新科技的应用范围比较广,需要完善信息指标,构建有效的医疗信息化建设模式,实现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双重管理。在建立医学计量管理的过程中,要制定对外开放、全国联网的网络交通平台,提供有效的技术法规信息。同时需要对各类计量资源、财务政策等引起重视,开设咨询和征求同意的沟通平台。在具体管理中,需要重视网络系统建设的作用,实现信息和数据的共享。
2.5 建立计量器具档案库
计量器具档案库是计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门,也是现代医院管理的重点所在,涉及到医疗计量器具的原始数据、资料和相关信息等,为后续计量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在实践中建立器具档案库,能第一时间对各类管理内容进行有效的分析。在确保开展医学计量管理工作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同步跟进的前提下,保证医学计量相关法律法规和体系文件的顺利实施。
3 结语
医院计量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体系,在实践过程中必须从医院当前发展现状入手,考虑到医疗质量管理的具体要求,在不同程度上落实计量管理的具体方案。当前以医疗质量管理为主,在后续管理中,必须完善计量鉴定的具体化要求,以科学认真的态度和严谨的作风对待各项业务。各个基层的计量管理比较特殊,必须对基层计量站的医学工作内容进行分析,完善管理举措,发挥监督机制的最大化作用,进而提升医疗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丽明.计量管理在医疗质量中的地位和作用[J].计量与测试技术,2010,4(12).
The normal form of “appropriateness and harmoniousness”,
“two modes of Yin and Yang”, and the thinking pattern of “onetwo”:
the sources of the thinking culture of Chinese esthetics spirit
Abstract: Originated from the unique and profound national thinking culture, Chinese aesthetics takes “appropriateness and harmoniousness” as its consummate state and typical theoretical form. At first, the typical form of “appropriateness and harmoniousness” is basically constructed by aesthetic contradictory elements, such as two sides, two opposing extremes, two terminals, (namely, two) and so on, which just carries on the thinking mode of the concept of “things are produced with two” in Chinese tradition or the type of “two modes of Yin and Yang” described in Yi. Secondly, the thinking of “inseparable dual two” in Chinese tradition fundamentally differs from the modern western thinking of dualism with subject and object being separated. The essential distinction is that the thinking of “inseparable dual two” cannot be isolated from the cardinal principle of “one”, paying much attention to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one” and “two”. The ultimate purpose of setting up “two” is to expound “one”. Thirdly, the “one” explicated from the “two” essentially possesses the meaning of “mid” (appropriateness). The combination of “appropriateness” with the classical aesthetic idea of that “Beauty is harmony” formed the Chinese unique aesthetical normal form of “appropriateness harmoniousness”.
Key words: normal form of appropriateness & harmoniousness; thinking of “two modes of Yin and Yang”;“ onetwo” model; category of “mid”
美学作为一种理性形态、概念形态的审美意识,它的产生和发展终究离不开它所凭依的思维文化传统。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思维文化,就必会有什么样的美学理想。从这个角度说,“和谐”作为整个古典时代人类普遍崇奉的美学理想,放在不同民族的思维文化语境中,就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论范式。所以我曾指出,古典美学在表达“和谐”之美的理想范式方面中国同西方就不太一样,西方讲和谐偏重“寓多于一”的“调和”之美,而中国讲和谐则偏重“执两用中”的“中和”之趣。[1]现在需要进一步追问的是,中国美学在审美理想上为什么会形成这一“中和”范式?它所依恃的思维文化根源是什么?这便是本文着重探究的问题。
一、“中和”范式与“耦两”思维
所谓“中和”范式,简单说就是指中国美学在解释“美是和谐”这一本体规定时,着重强调审美事物、审美系统中相互矛盾、彼此对峙的两个方面,或两极、两端……之间不偏不倚均衡持中的和解与统一。它把这种均衡持中的和解统一状态视为审美、艺术的最高理想、原则、目标和境界。值得重视的是,这种美学本体论思维有一个关键点,那就是最终的均衡持中和解统一(即“一”)是以矛盾的两面、两极、两端……(即“两”)为基本架构的。所以,中国美学特别注重美的事物之间和艺术事象内部的对耦性结构关系,特别喜欢在两两相对的审美矛盾因素之间思考问题,特别擅长用素朴辩证的“二分”法来认识和解释审美世界。换句话说,中国的美学与哲学一样,其所凝视的核心问题既不是一元论,也不是多元论,而是二元论。不过这种二元论思维与西方近代主客二元的形而上学思维不是一回事。它是中国古代辩证思维的一种特有模式。我把它称为“耦两”思维,或以《周易》为范本的“阴阳两仪”思维。这一辩证思维用两两相对的视角来观察、解释万事万物,用“物生有两”的理念,用“阴阳两仪”的范式,用“只是二”、“无一亦无三”的哲学来领会、说明此在世界。显然,对中国美学研究来说,这是一个需要投以极大关注的重要问题。因为这一“物生有两”的,或“只是二”、“无一亦无三”的哲学理念,正是中国美学以“中和”为尚的本体理论所难以超逸的思维文化背景。
简言之,“中和”之美所对应的思维文化依据必是“耦两”模式,或者说,“中和”范型(作为“一”)之所系者,唯“耦”唯“两”也。
早在春秋时代,晋国史墨就提出了“物生有两”的著名命题。原话是这样说的:
物生有两,有三,有五,有陪贰。故天有三辰,地有五行,体有左右,各有
妃耦。王有公,诸侯有卿,皆有贰也”。(《左传》昭公三十二年)[2]
这里的“两”,不是一个简单的数词,而是指事物相互矛盾的两方面,或者是一种对耦两立的矛盾关系。当然,这个“两”也不是简单的平分并列关系,而是由主辅两方面所构成,即所谓“有陪贰”、“皆有贰”(“贰”有副、次要义)等。但这个“辅”的方面也并非可有可无、无足轻重,而是与“主”的方面对耦并立、缺之不可的,这从“贰”也有“匹敌,比并”的意思即可看出。所以“物生有两”的命题初步提出了一种“凡物无独有偶,一切莫非两极”的“二元”论认识规则,亦可称“耦两”型或“阴阳两仪”型思维模式,尽管晋国史墨提出的这一规则和模式在“一两”观念的演变中还相对简单,但也是最基本的。
在推进“物生有两”观念方面,《易经》无疑是很典型的。但我们想把这个问题放在后面谈。稍后孔子在“物生有两”基础上提出了“执两用中”说。孔子的贡献在于将尚比较抽象的“耦两”思维模型具体阐释为“执两用中”的思想方法,用来解决现实问题,他说:
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其斯为为舜乎!”(《中庸》第六章,重点号引者加)[2]这一“执两用中”的命题,无疑是孔子“中庸”哲学的一大体现。这里首先值得注意的是其“执其两端”的思想。孔子继承了“物生有两”观念,把“两”具体化为“两端”,以承认事物矛盾“两端”为其中庸哲学的基础和前提。“两端”就是事物相互矛盾对立的两方面;孔子认为观察世界、处理问题就是抓住这两方面,而不是抓住一方面而忽略另一方面;就是要“叩其两端”(《论语·子罕》)[2],而反对“攻乎异端”(《论语·为政》)[2]。承认并重视事物存在着两两相对的矛盾性,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特点。在此基础上孔子强调事物矛盾双方(“两端”)的折中与和解,从而建立了儒家的中庸哲学与中和美学。这应当说是对“物生有两”观念的一种深化,也同时是一种功能化、实践化、“方法”化。
老、庄其实更突出了“耦两”思维。《老子》提出了一系列两两相对的矛盾概念,诸如:大小、高下、有无、难易、长短、前后、正反、正奇、美恶、巧拙、智愚、雄雌、强弱、刚柔、阴阳、盈虚、祸福……等等,这说明《老子》是承认“两”(矛盾)的存在,并围绕着“两”(矛盾)来思考问题的,而它处置,阐释这一系列两两相对的矛盾概念的方法则是:
“正言若反。”(第六十四章)[3]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第四十章)[3]
也就是说,在《老子》看来,一方面,任何事物都是两两相对的,是彼此相反互相对峙的,另一方面,事物的矛盾、差异、对立又是相对的,是处于不断相互转化中的。这样,《老子》在“物生有两”的思维中就贯彻了相当深度的辩证法思想。庄子没有坚持老子的这一辩证法思想,而是将“物生有两”引向了相对主义。他的出发点当然也是“两”(矛盾),即围绕着物与我、是与非、此与彼、生与死、天与人……等矛盾关系来思考,但其提出的“两行”说却是旨在“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庄子·齐物论》)[3],也就是消解矛盾,泯除差别,使“两”通同为“一”。这样一来,《庄子》似乎遗弃了“物生有两”观念,但实际上仍没脱离“耦两”模式。无论是老子的辩证法,还是庄子的相对主义,都不外乎以“物生有两”的观念为思维基础和逻辑前提。可以说,没有这一观念,就不会有《老子》和《庄子》。
再看看“物生有两”观念在汉代以后的发展。
董仲舒非常注重事物间的两极耦合之关系。他认为:
凡物必有合,合必有上,必有下;必有左,必有右;必有前,必有后;必有表,
必有里。有美必有恶,有顺必有逆,有喜必有怒,有寒必有暑,有昼必有夜,此皆其合也。……物莫无合。”(第350页)[4]
这里的“合”,是耦两、耦合之意。“物必有合”、“物莫无合”,也就是凡物没有不成双成对的,“耦两”、“耦合”是世间万物存在的普遍性状,普遍形式。这可以说是“物生有两”观念的具体发展。
至宋明之际,这一观念更见明确而精微。邵雍说:“元有二”(第26页)[5];张载说:“不有两则无一”;“以是知天地变化,二端而已”(第33页,34页)[5];王安石提出“道立于两”的命题,指出“耦之中又有耦焉,而万物之变遂至于无穷”(第52页,53页)[5],这就把“耦两”关系进一步推向了本体化层面。程颢则认为:“万物莫不有对”;“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皆自然而然,非有安排也”(第72页)[5];程颐也说;“道无无对”;“无一亦无三……只是二也”(第80页)[5]。这与王安石一样,也是从本体论的角度阐述“物生有两”观念,但比王安石更进一步确认了“耦两”关系的绝对性。朱熹进一步阐发二程说:“虽说无独必有对,然独中又自有对”,如“道”看似“独”,但“道”实又与“器”相对,所以,“若不相对,觉说得天下事都尖斜了,没个是处”(第116页,115页)[5]。“天下事都尖斜了”,也就是违反了两两相对的均衡持中原则,是没有道理的,所以必定是“相对”、“有对”的。叶适对此的认识也极精辟,他说:“古之言道者必以两”;“凡天下之可言者,皆两也,非一也”(第167页)[5]。这就突出了“两”(矛盾对立)在事物结构中的本体性意义。李贽则从反对“一生二”的传统观念出发,断言“然则天下万物皆生于两,不生于一,明矣”(第232页)[5]。李贽的“皆生于两”论,显然带有一定的反封建、反理学的倾向,但与传统的“耦两”思维也无疑是一脉相承的。
二、“中和”范式与“一两”模型
中国传统“耦两”思维在结构上看似“二元”论,但实际上与西方近代的主客二元思维根本不同,其本质差异就在于“耦两”思维不脱离“一”的基本原则和精神。也就是说,“耦两”思维仍是在“一两”模型中进行的,“一”与“两”始终被置于一种整体性的关注之下,立“两”最终是为了明“一”。
我们可以《易经》的“阴阳两仪”观念为范例说明这一点。先秦时期,真正从理性层面上推进和完善了“物生有两”思维的是《周易》的“阴阳两仪”观念。《说文解字》(引《秘书》)说:“日月为易,象阴阳也”;《庄子》也说过:“《易》以道阴阳”(《天下篇》)[3]。这说明《周易》的义理体系是以阴、阳这一对矛盾范畴为基点建构起来的。《周易》以阴、阳关系阐发义理,也就是在两两相对的矛盾关系中解释世界。我们把《周易》的这一解释理论名之曰“阴阳两仪”模式。
“阴阳两仪”作为《易经》的一种思维模式,它所指涉的内涵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世界万物无不由两两相对的“阴”、“阳”这对矛盾所构成。“—”“ ”这两个基本符号,其涵义即为相互矛盾、两两对立的阴、阳关系。由这两个基本符号的不同排列、重叠与组合,形成各种卦象,展开各种矛盾对立关系(范畴),如乾与坤、否与泰、损与益、健与顺、剥与复,平与陂等等。这里所遵循的思维原则是,阴、阳两种因素之间的关系是彼此矛盾的,相反相对的,而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差异、差距、差别等。比如天和地是彼此矛盾的、相反相对的,它们合乎“阴阳两仪”中“两”的条件;而天和云、地与草等等之间却不符合这一方面的条件,因为它们之间只有简单的差异或差别,却没有截然分明的矛盾对立关系。指出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具备这种矛盾对立关系的两种因素,才是“阴阳两仪”模式中“两”的本质含义。对此,宋明之际的思想家给予特别的重视和强调。如周敦颐说:“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第3页)[5];邵雍说:“太极既分,两仪立矣。”(第22页)[5];张载说:“天包载万物于内,所感所性,乾坤、阴阳二端而已,……”(第40页)[5];朱熹说:“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分阴分阳,两仪立焉”(第91页)[5];“分阴分阳,两仪立焉,便是定位底,天地上下四方是也”(第112页)[5];“圣人看天下物皆成两片也。……只是阴阳而已”(第118页)[5],等等。这表明注重“阴阳两仪”模式中“两”的基本构成意义,已成中国传统思维的重要路数。
另一方面,“阴阳两仪”也并不意味着阴、阳这两种矛盾因素之间是一种相互排斥、尖锐对抗、势不两立的关系;相反,它们所表征的恰恰是矛盾双方的互依并生,相成相济,均衡融通,守中致和。一句话,它强调两种矛盾对立因素(“两”)之间要达到均衡持中(“一”)的最终势态、结果、目标、境界。比如,从根本上说,《易经》之义理,贯彻始终的就只是一个“阴阳之和”。这个“阴阳之和”,就是讲阴、阳之间不能悖反,不可隔离,而应相互交通,彼此构合,使之絪緼不测,浑融如一。表现在卦爻之象上,即阴、阳相遇(合)则通,阴、阳相隔(离)则闭。也就是说,凡阳爻之行,遇阴爻则通畅,而遇阳爻则受阻。易学大师尚秉和先生曾说这是“全《易》之精髓”。我们不妨以“泰”、“否”两卦为例来进一步读解一下这个“精髓”。我们知道,泰卦是“ÿ瘙棯”,呈一种下乾为天,上坤为地之象。《周易集解》([唐]李鼎祚)引荀爽曰:“坤气上升,以成天道;乾气下降,以成地道。天地二气若时不交,则为闭塞;今既相交,乃通泰。”这里的“相交”,也就是天地(阴阳)二气相互交接、融合之意。泰卦呈现的是乾坤(天地、阴阳)二气相交相合之意象,所以为“泰”(通泰)。而否卦则相反,为“ÿ瘙棲”,呈一种上乾为天,下坤为地之象。《集解》引宋衷曰:“天气上升而不下降,地气沈下而不上升,二气特隔,故云‘否’也”。这里的“隔”即分隔、隔离,不相交合之意。乾坤(天地、阴阳)二气不相交合,故万物生养不得畅通,所以为“否”(否闭)。从对“泰”、“否”两卦的读解我们可以看出,《易》之精髓只一个“和”字,讲究阴阳和合则通泰,阴阳隔离则否闭;也就是要求在事物矛盾双方的关系中,反对分离和对立,强调中和与统一。换言之,“阴阳两仪”模式的核心义理就是基于“两”而归于“一”。《周易·说卦》甚至指出,“故水火相逮,雷风不相悖,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即认为水与火,雷与风,山与泽这些截然相对的事物之间也相连相通,不相悖逆,且惟有如此,才会有万事万物的变动不居,生生不息。所以《易·系辞下》说:“天地絪緼,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显然,“阴阳两仪”模式本质上是一种生命模式,概括的是一种生命精神。这种生命模式、生命精神就是,阴阳和合则“生”,阴阳隔离则“息”。惟有由“两”归“一”,才体现“生”这一“天地之大德”。
以上两个方面,体现了“阴阳两仪”模式所包涵的“一”、“两”关系构成了该模式的基本义理内涵。 显然,《易经》所贯穿的“阴阳两仪”模式就是“一两”思维的典型产物。《易传》云:“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系辞上传》第五章)[2],可以说是对“阴阳两仪”模式的概要解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讲的是“一”(“道”)化为“二”,“阴阳不测之谓神”则讲的是“二”合于“一”(“神”)。《易传》还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系辞上传》第十一章)[2]“两仪”即为“两”,“太极”则为“一”。这句话包含着“两”生于“一”的宇宙发生论观念。到宋明理学那里,“道”与“阴阳”、“太极”与“两仪”之间所体现的这种“一”、“两”关系更得到进一步阐发。程颐讲:“离了阴阳更无道,所以阴阳者是道也。”(第81页)[5]朱熹说:“盖五行之变,至于不可穷,然无适而非阴阳之道。”(第92页)[5]“其所以一阴而一阳者,是乃道体之所为也。”(第101页)[5]这实际上是在说,世界万物千差万别,然皆不出“物生有两”、“皆各有耦”、“无一亦无三”之理;同时阴、阳作为“两”、“耦”又是“道”这个本体“一”的所“为”所“用”,其究竟归于“道”这个“一”。“一两”之间实为“体用不二”。陆九渊则将“阴阳两仪”中的“一”、“两”关系视为“道”、“器”一如的关系。他从《易传》“一阴一阳之谓道”一句出发,指出那种把“太极”和“阴阳”分开来的说法是“昧于道器之分”。他说:“一阴一阳即是形而上者,必不至错认太极别为一物。”(第126页)[5]这里将“阴阳”视为本体“道”(或“太极”)的最直接、最原初、最普遍的存在性状和生成形式,实际上就是用“体用不二”来解释“一两”关系了。
所以,宋明理学在对普遍一般的“一两”模型的解释上,既秉承“物生有两”的“耦两”思维(如前所述),更注重从“体用不二”的理论维度来表述“一”、“两”关系。换言之,宋明之际固然大大发展了“耦两”或“二端”思维,但并没有离开“一”的原则。相反,“一”与“两”始终被置于一种整体的关注之下,而且立“两”最终是为了明“一”。邵雍说:“太极一也,不动;生二,二则神也。”(第26页)[5]这是传统的“一生二”观念的新表述,是在纵的生成论层面上谈“一两”关系。朱熹讲的是“独中又自有对”,也就是“一中又自有对”,再明确一点,就是“一便对二”(第116页)[5]。没有孤独无对的“一”,任何“一”都源于“二”、见于“二”。叶适所讲的“道原于一而成于两”(第167页)[5],基本也是生成论意义的表述;而王守仁所谓“虽知本末之当为一物,而亦不得不分为两物也”(第210页)[5],则是对“一两”模型既是生成论也是本体论的阐发。
正是围绕着“一两”模型来思想,中国美学在审美本体论上建构了“中和”范式。
三、“中和”范式与“中”范畴
无论是“物生有两”还是“阴阳两仪”,其在思维形式中虽都体现着“二元”架构,都以“两”为立论基础和逻辑前提,但其最终的理论旨归和价值取向还是“一”。然而“一两”模型中的这个“一”,不是“一多”思维中“寓多于一”的“整一”,而是将矛盾双方导向均衡折衷状态的“中”。也就是说,“一两”模型中的“一”,即“中”也。
“中”作为中国思想文化中的一个最高范畴,它在孔子那里指的是一最高道德,即所谓“中庸之谓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2]在《中庸》那里指的是一本体概念,即所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第一章)[2]而在《易经》中,“中”则是一理想境界。根据刘大钧先生的研究,《易传》里谈“中”的地方很多,特别是《彖》、《象》讲“中”处尤多,仅对“中”的称谓,如“中正”、“得中”“中道”、“中行”等就有29种,其中分布在《彖》共36卦之中,分布在《象》共38卦、43爻之中;而且这些称“中”的卦爻都是吉卦、吉爻。《易传》里这种崇“中”思想又本于何处呢?刘大钧指出“实为继承《周易》古经而来”。(第29-31页)[6]
“中”在《易经》中不仅是“吉”,而且更是“美”,它尤具审美的象征意味。换言之,《易经》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核心即一个美学意义的“中”字。我们知道,《周易》六十四卦,每卦分六爻,六爻分处的六级等次,称“爻位”。其中,初、二、三爻组成下卦,四、五、上爻组成上卦。我们可以看到,在下卦中,二爻居中位;在上卦中,五爻居中位。这两个中位均象征事物守持中道,行为不偏。凡阳爻居中位,象征“刚中”之德,阴爻居中位,象征“柔中”之德。若阴爻处二位,阳爻处五位,则是既“中”且“正”,称为“中正”,在《易》爻中尤具美善的象征。但若将“中”爻和“正”爻作比较,“中”又优于“正”。《折中》指出:“程子曰,正未必中,中则无不正也。” (转引《周易译注》第43页)[7]这说明《易经》是以“中”为核心范畴的。如果说“正”更偏于“善”的话,那么“中”则更偏重于“美”。
这种以“中”为理想境界的观念,在般若佛学“有无一观”的所谓“中道”思想及其“物我俱一”、“妙存环中”(东晋僧肇语)的理论中发展着,而在宋明哲学那里尤得到推重和弘扬,而不论其为唯物派还是唯心派。周敦颐一句“中而已矣”,成为宋明之际哲学的中心话题。周子解释“中”说:“惟中也者,和也,中节也,天下之达道也,圣人之事也。”(第7页)[5]“中”既是本体范畴,也是人格境界。这与《中庸》的说法如出一辙。程颢则以“中”为人之本,他说:“中之理至矣,独阴不生,独阳不生,偏则为禽兽,为夷狄,中则为人。中则不偏,常则不易。惟中不足以尽之,故曰‘中庸’”(第73页)[5]。这一“中则为人”的观念建立在阴阳两兼的基础上,也极有思想力度。前述朱熹所讲“独中又自有对”,“若不相对,觉说得天下事都尖斜了”,体现的其实也正是“中”的理想。因为所谓“尖斜了”,也就是丧失了“对”,悖离了“中”。陆九渊则反对朱熹将“太极”又说成“无极”,认为:“盖极者,中也,言无极则是犹言无中也,是奚可哉?”(第124页)[5]陆氏之说也是将“中”视为本体概念。重要的是,他指出“极”就是“中”,而这个“极”,亦即前述“一两”思维中的“一”。所以“一”也就是“中”。王守仁同样强调“不可各执一边”;矛盾双方“若各执一边,眼前便有失人,便于道体各有未尽”。他主张要做“相取为用”的“中人”(即“守中之人”),因为“中人上下皆可引入于道”。(第205页)[5]由上可见,凡此诸说,无不突出、标举、推崇一下“中”字。“中”,成了中国传统思想中一个具有绝对的本体意义和普遍的道德价值的范畴,而且尤是一个最理想最典范的审美范畴。
中国哲学、美学之所以更多地讲“中”,盖因“中”在义理层面上与“一两”模型或“阴阳两仪”范式直接关联。“中”实际上就是“两”所本原、所归合的“一”(“道”、“常”、“极”等)。程颐说:“阴阳之度,日月、寒暑、昼夜之变,莫不有常,此道之所以为中庸。”(第79页)[5]叶适说:“道原于一而成于两。……然则中庸者,所以济物之两而明道之一者也。”(第167-168页)[5]……这些表述,非常明确地指出了“中”(或中庸)与“一两”模型或“阴阳两仪”范式的内在逻辑关系,尤其明确点出了“中”、“一”互见的道理。
“中”作为“一”,确切地说,作为由“两”所依所济的“一”,在中国美学的话语体系中,则与“美是和谐”这一人类普遍的古典美学理念结合起来,形成了“中和”这一特有的中国美学本体论范式。这一“中和”范式在具体的审美和艺术观念中是这样表述的,即所谓“相乐”、“皆得”、“兼备”、“交融”、“互应”、“相生”、“两忘”、“俱一”……等等。显然,这样的表述是真正中国化、民族化的,同西方讲究“杂多导致统一”(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调和”之美,讲究“原来零散的因素结合成为一体”(亚里士多德)的“整一”之美可谓迥然异趣。在这些中国特色的美学话语里,我们看到更多的不是(像西方那样)对以部分与整体(“一多”)关系为核心的整一性、有机性、结构性的强调,而是对体现在两两相对的矛盾统一(“一两”)关系中的对偶性、均衡性、折衷性的推崇。它们集中体现了“合两致一”的传统思维路数,贯穿了“中”这一华夏美学本体理念和最高理想,落实了“执两用中”的中国古典主义“中和”美范式。
参考文献
[1]仪平策.中西美学和谐理念的两大范式[J].学术月刊,2000,(1).
[2]十三经注疏[C].北京:中华书局,1980.
[3]诸子集成(3)[Z].上海:上海书店,1986.
[4]苏舆.春秋繁露义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2.
葛兰素史克“贿赂门”、陕西医生卖婴案,近日接连多起医务人员违纪违规事件曝光后,中国医师协会受国家卫计委委托,规范和推动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对属地注册的执业医师进行两年一度的考核。与之相配套,“医师黑名单”计划的提出,有望进一步筑牢常态监管,加强行业自律,约束医生操守,维护患者权益。
事实上,近年来湖北、宁夏、天津等地已经进行探索,将收受红包、屡出事故、滥用药物的医生列入黑名单,并通过媒体向社会曝光。在此基础上,由中国医师协会牵头制作医生黑名单,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发挥更大威力。通过全国联网公示,无良失德医生将成为“过街老鼠”,不仅公众唾弃,其在整个行业也将无立足之地。
目前,“医师黑名单”还只是中国医师协会的计划,还需上报国家卫计委批准同意。在期待其早日落实执行的同时,希望有关方面从配套制度层面予以完善,解决三大问题,确保黑名单真正成为一剂良药。
一要邀请公众参与
根据执业医师法,“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机构或者组织”负责对医生考核。这种近似于老子找人考核儿子的做法,难免有遮丑护短之嫌。再者,一些医生为了逃避黑名单,势必想方设法进行利益公关,带来权钱交易的暗箱操作。因此,制定黑名单不能由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关门考核”,必须邀请公众参与,保证公平透明。事实上,哪些医生不合格,恰恰是患者最有发言权。
二要合理设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