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26 21:08:1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后勤保障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1.1直面困境,高点思维。《消防法》的修订把消防部队的抢险救援行动由过去的好人好事转化为份内的天职,随着消防官兵作为一支骨干力量在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现场越来越多的走向前台,使他们成为和平环境中经受鲜血、危险、灾难和恐怖考验的最大人群,而现阶段的士兵又正是我国出生人口高发期的独生子女,先天的优越环境和现实的特殊职业经历形成了强烈反差;警力资源的有限与现实任务的繁重受经济发展形势的制约,不可能一蹴而就;救援装备的量少质差与救援现场的复杂多变又形成了第三个剪刀差,而随着火灾、建筑物坍塌、车辆事故等一系列事故的发生,落实“救人第一”的方针,迅速、安全地解救被困人员又成为抢险救援任务的重中之重,因此,必须站高起点,科学谋划,才能运筹帷幄,打赢实战。
1.2强化素质,破解难题。实践证明,在抢险救援现场,被困人员生命受到的威胁较大,在时间紧迫、行动困难的状况下,及时了解被困人员的心理状况,掌握一定的心理安抚方法和技巧,可为营救被困人员赢得时间,为此,消防指战员必须具备以下几种素质和能力:
1.2.1较强的心理素质。
对消防指战员本身而言,在灭火战斗过程中,危险、紧张、复杂、困难和突变性等因素会对消防员的心理产生强烈的刺激。面对不同环境下的被困人员,消防员应具备一定的心理品质,克服惊慌、恐惧、丧失信心等消极的心理状态,避免判断失误,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能力,为被困人员提供积极的帮助。
1.2.2足够的心理学常识。
心理学知识的应用可以帮助消防指战员迅速的掌握被困人员的心理情况,做出相应的判断和反应,并积极有效的采取应对措施。相反,如果消防指战员对心理学知识一无所知,就有可能会做出影响被困人员情绪的举动,进而使救援过程变得复杂甚至阻碍救援。
1.2.3敏锐的观察判断力。
通过观察被困人员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眼神,来察觉、判断被困人员的心理状况和生理状况,正确的判断可以促使消防指战员采取不同方式方法对其进行心理安抚,配合救援工作开展。
1.2.4一定的生理医学知识。抢险救援现场越来越趋于复杂,消防指战员必须能够应对多种条件下的困难。大多数被困人员心理上受到惊吓,身体也大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所以消防指战员要对人体被毒烟熏烤、中毒、缺氧、虚脱、骨折、软组织挫伤等现象发生时机体的状况有一定的认识,通过观察被困人员与正常人的表现差异、行为的改变,通过其意识紊乱、语无伦次、烦躁不安、头晕、心慌、面色苍白等现象,及时掌握其“动态”,防患于未然,使被困人员得到及时救助。
1.2.5广角度的专业视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行为方式的改变,“传统”消防安全与“非传统”消防安全的界线被打破,“非传统”因素的影响更加广泛,破坏力也愈加明显,对部队现有职能的发挥提出了严峻挑战,最为突出的是如各种新型石油化工、能源、皮革等污染性危险产业急剧扩张,城市规模、城市容量急剧扩大,各类建筑物的安全荷载成倍增加,城市灾害应急防控功能的不足更加凸显,消防官兵必须具备广泛的专业涉猎和常识积累,以应对各种突发现场。
1.2.6临机应变能力。面对各种化学灾害的相继频繁发生,特种救援装备的量少质差和功能欠缺,无法实施科学有效的施救。据统计,化学侦验车等消防部队特勤装备配备缺口达60%以上,一些先进的化学侦验、探测设备、特种器材更是寥寥无几。20__年在处置河南省某二甲酯槽车翻车事故时,因无侦检设备,无法确定物质属性,导致现场5名消防战士中毒。因此,必须立足现有装备和条件,根据现场具体情况,临机应变,及时采取简便易行的土办法、土设施快速展开施救,尽力挽回损失。
1.3立足现实,提高独力处置能力。尽管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了地方应急联勤联动机制,但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逐年增多,社会应急救援任务明显加重,政府危机管理职能相对滞后,人民群众对公共安全保障的需求不断增长,在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建设上,体制分割、力量分散,应急响应机制尚未真正形成,公安消防部队警力、装备、训练以及处置能力必须尽快适应,完成独立情况下的抢险救援任务。胡主席对新时期军队建设的十二字方针中包括英勇善战。其中英勇是精神,善战是技能,要靠过硬的职业素质做保障,回应人民新期待才能得到真正落实。
2超前发展,纵深完善现代战勤保障体系。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救灾现场的后勤保障是否有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抢险救援的成败。建立消防机关级战勤保障机制(一级保障)早已成为业界共识,在此不作赘述。为适应日益复杂的现代灾害现场的救援需要,应本着全纵深、广角度的战略发展原则,逐步建立县(市)、区级战勤保障体系(二级保障)。
2.1建立二级保障的必要性。有专业学者曾做过调查,如果一级战勤保障消防部门所有车辆一起出动(包括油罐车、炊事车、器材车等),到百公里外的地区支援,油罐车在装满油料的条件下行驶速度不能超过50公里/小时,到达目的地至少需要2个小时,且如果一次补给不足还需返回基地再次运输,仅从时间和油料消耗上来看就已失去现实意义。如果在当地建立相应的组织,则可随调随到,真正提升战勤应急保障
和快速反应能力。2.2建立二级保障的优越性
2.2.1便于管理,战备性强。建立二级保障站,将过于分散的单位、人员和物资集中起来统一管理,并作为实战单位昼夜执勤,既增强了后勤保障人员的执勤战备观念,又可减少管理层在时间、精力、费用上的消耗,更便于装备器材的维修保养和存储点验。
2.2.2反应速度快,保障能力强。二级保障站接到增援命令后,不用临时组织,减少了中间环节,可以快速出动。尤其在大型现场,二级保障站可根据平时制定的保障预案,各类人员按部就班地实施展开,快速为现场提供有力的初期保障,为消防机关级保障消防部门到达现场争取了宝贵时间。
2.2.3配置合理,机动性强。二级保障站在人员和装备器材的配置上更贴近实战、立足于实战,着眼于本区域的初期保障,合理的配置了救灾现场后勤保障方面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装备器材,战时可根据不同的现场、不同的需要合理补给,避免了盲目行动所造成的浪费。日常备战时二级保障站则是一个流动的补给站,可随时或定期为中队服务,保养维护车辆器材,运送各种物资,为一线部队的执勤备战提供可靠保障,真正做到“粮草先行”。
2.3二级保障的基本模式
2.3.1机构设置:在相临的县(市)、区里每3个消防部门设1个二级保障站,人员可从地方聘用。
一、公寓强化管理的新探索
高校后勤社会化,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几年来,随着我校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学生公寓管理为重点的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对于学校扩招后得以更好地集中精力抓教学、抓科研,全面提升我校办学水平,加快实现向重点大学迈进的步伐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在强化高校学生公寓管理过程中,学生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这种冲击伴随着招生制度改革、就业制度改革、教学体制改革等一系列因素,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局面,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进宿舍已经成为新时期我校学生管理工作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1、开放的社会与开放的校园生活环境,使学生思想变得更加复杂。大学生的思想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日益加深,学生们受各种思潮影响程度大,观念多元化现象突出。社会各路商家都把校园视为有利可图的市场,纷纷抢占有利地势,在学校四周建起了稠密的娱乐场所、商业网点。社会上各种不良风气以及市场经济直接表现出来的对于物质利益的过度追求,不断影响着学生思想,使他们原本就脆弱的道德观念受到强烈的冲击。
2、学生生员复杂也加大了工作难度。现在的大学生在中学阶段,应试型的强化教育导致了对德育教育和政治要求相对放松,使得他们当中相当一部份人素质不高。另外,扩招学生数量的大幅度增加,相对低素质的人群在急剧扩大。学校抓思想、保稳定的压力也越加沉重。
3、新的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淡化了学生对学校的依附。近几年各项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改革全面推进,招生制度改革,就业制度改革,收费上学等等与后勤社会化交织在一起,大学生与社会结合得更加密切,对学生的思想影响不可低估。学生平等的、独立的意识增强了,传统的学生依赖学校的心理在淡化,出现了在心理和感情上分离或游离于学校的倾向。
4、改革后的公寓工作人员思想还没到位,因管理和服务问题引发的矛盾增多。后勤社会化改革后的公寓管理人员,还没有实现从管理者到服务者的角色转换,原本与学生是服务与被服务之间的关系,却常常因把学生视为被管理对象而制造出种种对立情绪。
后勤社会化使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许多新难题,这一现象,在全国带有普遍性。对此,许多高校针对新情况、新挑战,探索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高校的后勤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要真心关爱学生。如今,大学生实行缴费上学,对相当一部分学生家庭来说,是一个相当沉重的经济负担,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全部希望。如果因为我们的责任或者工作不到位,影响了学生们的成长,不仅对不起他们家长,也对不起我们肩负的责任。后勤服务工作也要转变观念,继续深化改革,针对目前工作上存在的不足,认真研究改进工作的具体措施,引进竞争机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把学生公寓区建设成为学校省心、学生称心、家长放心的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文明生活小区,为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进宿舍创造有利条件。
二、建立科学的成本管理机制,提升高校后勤保障能力
(一)建立科学的后勤服务定额管理体系,规范成本管理
高校后勤近年积极探索后勤社会化的路子,学校与后勤实体的关系由行政隶属关系转为合同制约关系。在一系列的后勤服务项目任务实施过程中,如何解决服务项目任务经费的问题是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的关键;而科学合理地确定项目定额,则是学校后勤管理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是正确反映后勤服务中各项资源消耗之间的客观规律、合理规范成本管理的重要途径。以节约后勤服务消耗,为学校合理确定服务收费价格提供依据,成为学校评定后勤实体服务成果及业绩评价的尺度,从而增强后勤服务成本管理意识,实现后勤服务市场的公平竞争。
(二)建立与绩效考评相结合的成本管理激励机制
后勤服务部门与学校形成的契约关系,必然要求甲乙双方都在成本核算上下功夫,精打细算、严格履行双方协议,甲方由此得到可靠的后勤保障,乙方由此得到效益和市场。这既是甲乙双方共同目标和共同利益所在,又是通过甲乙双方从不同角度进行不同努力共同实现的,其衡量目标实现的满意程度与质量标准,只能以绩效考评为依据。将绩效考评引入成本管理,是本着“坚持服务优先,质量为本”的服务理念,通过绩效考评的激励机制,极大地提高后勤服务实体加强成本管理的动力和热情,同时依据客观量化的绩效考评指标及奖惩措施,促使后勤服务成本管理不断规范,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高。
在确定绩效考评指标时,应把财务绩效指标与管理绩效指标结合在一起,同时根据管理服务与经营服务的成本管理目标的不同,其绩效考评指标应有区分;同时还应与过程监督相结合,形成有效的成本管理激励机制。如:对后勤水电服务项目的绩效考评,既要对水电成本的计量及成本费用率等财务绩效指标进行评价,又要把握学校各方面对水电服务的认可程度等指标进行考评,以此激励后勤服务实体加强成本管理,在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增加经济效益。
(三)发挥经济责任制在成本管理中的考核作用
经济责任制是做好高校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的准则,也是规范服务成本管理的依据,更是考核后勤服务保障能力的依据。因此后勤各实体都应根据本单位的服务范围、服务项目制定相应的经济责任制及细则,并按全面经济责任制的要求实施成本控制,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修订、完善和充实。如:学生公寓的服务成本,在确定服务成本范围的同时,必须制定相应的在学生公寓管理方面履行的经济责任制,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加强成本管理是体现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社会效益的增长,而完善经济责任制是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考核成本管理的效果。
三、结束语
深化高校后勤改革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要解决当前高校后勤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的根本出路,在于进一步深化后勤管理改革,高校后勤要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改革求发展的思想观念,抢抓机遇,扎实进取,促进高校后勤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全面提高,为高校实现又好又快的新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1.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已成为新时期军事斗争的重要特征。信息已经成为继军队战斗力的又一个新的构成要素,对信息优势的争夺成为影响现代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面对未来的信息化战争,现代军事装备保障面临着极大的机遇与挑战,装备保障的信息化已成为装备保障建设的必然要求[1]。数字化、精确化、智能化、信息化、模块化以及系统化已经成为雷达的主要发展方向。雷达的后勤保障和维护也需要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和模块化。
2.IETM技术
2.1 IETM技术简介
IETM 是一个可用于装备操作、维修、训练和保障且能够为电子显示系统的终端用户提供精心设计和规格化的交互式视频显示内容的信息包。它能够将雷达全寿命周期内产生、传递、使用的大量技术信息和数据,包括工程资料、技术图纸、操作说明和维修手册等有机地结合为一体,构成基于电磁介质且具有强交互能力的数字化技术文档,并可嵌入雷达装备、维修设备、训练模拟系统以及交互式多媒体教学课件中,为操作人员提供适时、适需、适用的技术指导和信息支持其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3]:
(1)具有交互性
IETM可以被设计成与用户交互,基于及时反馈的信息决定下一步显示什么信息。运用这种交互式结构,IETM可以非常有效地引导用户完成一个过程,而纸型技术手册却做不到;(比如雷达操作过程,某个模块的维修过程等)
(2)信息的组织检索和使用方式灵活
IETM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用数据库、超文本或超媒体的形式进行信息组织和存储,因此提供了非常方便、灵活的信息检索方式。它可以采用关键字、属性等进行随机检索或分类检索,还可用热字(Hot Word)进行联想检索;
(3)信息更新快、获取快、质量高
在IETM中,更注重实现信息的快速更新以及随时向用户传递雷达各分系统信息,而且指定系统的集成变化是一个自动更新的过程,确保了技术人员所接受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4)使用媒体信息种类多
传统纸型技术手册只能记载文字、图形、图像等静止媒体信息,而IETM除了上述静止媒体信息外,还能记载声音、音乐、视频图像等动态媒体信息。也就是说,IETM是以声、文、图等多媒体形式来传递和记录信息的,它一改传统纸型技术手册的单调面貌,形象、生动,适应人们交流信息的习惯,具有传统纸型技术手册不可比拟的表现力;
(5)小体积、大容量的信息保存
电子文件易于被有效地管理,并节省因囤积大量纸张而浪费的空间。而且,一部笔记本电脑即能储存大量的书面文件所容纳的内容,易于携带;
(6)有较强的信息可理解性、方便获取信息,可以大大地提高雷达的维修效能;
(7)能够避免拆卸完好部件,减少由于误操作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8)能够减少雷达开机时间,保障雷达的使用寿命在最战时使用;
(9)能够为维修过程提供交互式辅助信息,从而有效地帮助修理人员分析、排除故障,完成复杂的修理任务;
(10)采用图形化显示风格,用户界面友好,比采用纸张型技术手册更能激发修理人员的热情;能够大大缩短维修人员的培训时间等。
2.2 IETM关键技术
目前,IETM最适用于维修手册,它可以将装备所需的有关故障查找与维修方面的全部技术信息集合到数据库中,为用户智能化地提供故障诊断和查找程序,使维修人员在任何需要的时间、场所和地点获得充分的信息支持[4]。
技术手册是用户收到的最重要文件,也是雷达后勤保障(CALS)系统中的保障资源之一。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IETM是具有较强的用户交互功能的电子化文件,由于IETM能综合多种媒体,表现力丰富,兼有培训教材功能。
3.维护系统的功能和结构
3.1系统结构
雷达后勤保障及维护系统平台综合管理系统的总体结构:在PDF、WEB等形式外,遵循GJB标准、ATA2200标准和S1000D标准等,以完成IETM规范的CLASS 4级标准体系为蓝本。
系统对应雷达产品在功能上分为一下几个部分:
内容管理部分:完成系统内容的管理,在基本元素、层次信息、描述信息、程序信息、故障信息和零件信息方面进行全面的管理。提供文档结构,文档样式和与其他系统交换的协议,保障了系统的交互。针对不同雷达产品结构在各分系统级的层次、描述、应用程序、各级故障和零件图提供文档结构,搭建一个完整的描述雷达产品的文档结构。
提供编辑和采集功能,按照雷达系统文档结构的要求,对内容进行编辑。
提供出版发行功能,按照GJB标准、ATA2200标准、S1000D标准和CALS标准的要求,提供符合军方或外方要求的技术资料出版发行能力。
提供有效,完全按照ATA2200标准、S1000D标准和GJB的要求,对系统中的信息,数据进行有效性判断、整理、告警等相关的功能。
提供符合用户要求的可以定义的任务管理功能。
提供与其他信息化系统的对接功能,进行信息的交互,提供保障能力。
3.2系统功能
雷达后勤保障及维护系统平台综合管理软件提供了雷达产品技术资料解决方案,支持从任务分配、技术资料创建到交付过程管理,如下所示。
雷达后勤保障及维护系统平台综合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下面6个大的主模块:
(1)系统管理模块(System Manager)
包含系统注册、系统设置、客户数控制管理、用户管理、回收站管理、组织机构管理、系统日志等子模块。完成对系统的监控。
(2)任务管理模块(Task Manager)
包含编写计划定义、编写任务管理、人员分工定义、授权变更、 更改流程管理等子模块。完成对编写工作任务的分发,并可以进行工作进度进行监控。
(3)内容编制模块(Editor Manager)
包含集成SGML/XML编辑器与注册、进行内容校对、审核、定稿管理、业务过程管理、内容版次管理等子模块。能创建可重复使用的 SGML/XML 内容,以降低创作和转换成本,并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能查找和链接到可重复使用的信息。
(4)结构管理模块(Structure Manager)
包含手册结构定义与维护 、样式的定义与维护、标准类型的定义与维护、标准修订与管理等子模块。能轻松创建和维护用于将内容到多种类型的输出媒体的样式表和定义各种标准的文档结构。
(5)内容管理模块(Content Manager)
包含集成SGML/XML编辑器与注册、进行内容校对、审核、定稿管理、业务过程管理、内容版次管理等子模块。能轻松完成对各种文档的智能管理,按照预先定义的文档结构轻松完成文档的合并、分拆、连接等相关的操作。
(6)出版模块(Publish Manager)
包含集成SGML/XML编辑器与注册、内容提取、样式提取、数据封装预览、引擎、格式管理、有效页目录管理、归档管理等子模块。能在 CD、DVD 或其他存储媒体上分发出版物,并提供基于浏览器的访问。可以提取完整的手册结构化内容,也可以提取任意层次的部分内容,再应用预先定义的样式表,将手册内容成所需的形式支持PDF、Paper、WEB、IETM等格式。
雷达后勤保障及维护系统平台综合管理系统按照需要自动从 XML/SGML 数据源中将内容到 Web、PDF/Paper、IETM。
4.结束语
雷达后勤保障及维护系统平台不仅只针对雷达产品,作为一个平台,通过更改界面也可以很容易的适用在各种武器平台上。另外,随着嵌入式产品的应用,可以实现Class5级的ITEM系统,通过这个嵌入式产品的应用可以在雷达产品中实现智能调试,远程雷达产品维护信息收集等各项功能[5]。
参考文献:
[1]刘广宇,龚传信.信息化作战装备保障基本概念辨析.理论探讨,2006,2
[2]杨兴纲.武器装备IETM产品开发的需求过程模型的研究与应用.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做任何事情方法最重要,方法得当就做得快、做得好,教学、学习也是一样。如何用一个好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学习,对于中学管理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对中学后勤工作难点及其对策进行分析,让学生拥有一个舒适的环境学习,就显得十分必要。中学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管理者不仅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那么后勤工作就需要管理者与学生共同进行创造与维持。
一、中学后勤工作难点的综合分析
第一,管理者对中学后勤工作的意识形态增加了后勤工作的难点。管理者的经营方式、理念实力、办学水平等等都制约着后勤以及整个学校的发展前途。现在学校的管理者大多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升学率,注重对学生自身的要求而减少了对教学设施、设备、师资等各方面的投入,从而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学校中最得不到重视的就是后勤,同时管理者比较单一地对后勤工作进行认识,打扫卫生、看校门等认为是后勤工作的必须,而这些又不是学校的重点。这些错误的认识,给后勤工作者带来了空前的压力。
第二,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目标不一致。中学学校里,行政人员与教师往往得不到很好的沟通,管理者不熟悉学校的运作流程或日常事务的管理,这些不熟悉会使得管理者对学校的一些决策产生错误的信息。管理者的出发点和思想认识、教学理念以及做事方式不同,没有与教师建立良好的沟通,使得学校的运作等带来了不便,而这些不便又会给学校各个职能部门的工作带来巨大的困难,这也是后勤工作的难点之一,因此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管理者在管理上的随意性。学校是一个学习场所,管理者对于学校来说起着重要的职能作用。团队力量、凝聚力、信任永远是最好的管理方式,管理者应该为学校各部门创造一个好的工作环境,信任各部门的人员。
而管理者在管理上的随意性会造成部门与部门之间无法沟通的局面,给学校的正常运作带来严重影响,也使得学校的后勤工作进入一种无法前进的局面。确保学校教学系统的正常运作,确保师生的生活和学习得到后勤系统有力的保障,是学校发展的关键,也是学校发展壮大的基础。
二、中学后勤工作的对策分析
第一,建立和完善合理的管理体制和高效的工作机制。管理者在管理机制上建立科学的沟通渠道和方式,可以在管理格局以及其他形式上形成有效的指挥方式,使各部门更好地沟通配合以及工作,避免管理中出现不良现象,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有一个好的环境。后勤工作也可以有效地进行,使学校各部门之间合作更加密切,卫生环境、医疗服务、维修形式等也完善起来,使其达标、保证质量。同时完善的工作机制也可以使学校的工作更加规范化与科学化,学校的师资力量的提升也得到保证,从而做到教学质量和学校的各方面都得到提升,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最后,完善的管理制度也可以使学校各部门的权责分明,教学与后勤同步进行,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管理。教师以科学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后勤工作人员的工作则按照其管理和服务的特点来开展,以消除不好的工作形式,各部门的权利与义务分明,最终充分发挥部门及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达到更好的教学和管理形式,使学校各方面得到提升。
第二,管理者提高后勤保障意识,提高整体服务意识。管理者应该对学校的资源进行整合,统一协调管理,提高后勤保障的重要性,最终提高其服务意识,为学校的后勤提供最好的服务。学校的学风与校风越来越成为学校的软实力,可以为学校带来有形的和无形的、经济的和社会的效益,因此发展后勤就作为重要保障而存留下来。管理者应该加强后勤工作的责任感,注重后勤的发展,使其负责人形成强大的感召力,以为学生服务为宗旨,创造良好的后勤氛围,形成规范管理与优质服务相结合的中学后勤形式,最终达到“一切为了学生”的目标。总之,中学后勤工作的好与坏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形式,在现如今的新形势下,服务、育人则成为中学后勤工作的根本,而不再是管理。为全体师生提供优质的服务成为后勤工作的重点,同时给学生也带来了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后勤企业文化作为学校经营服务的软实力,也使得学校的发展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这样的学校才能有持久的活力,才会不断发展创新。
参考文献
[1]黄妍 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企业理论分析[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
(二)会议地点:
地址:
电话:
联系人:
(三)参加会议人员:东北九城市公安局主管政治工作局长、政治部主任、政治部秘书处处长、干部处处长,特邀佳木斯市公安局有关领导与会,约50人。
二、政工年会活动日程(见日程安排表)
三、政工年会工作分工
成立会议筹备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人:,具体负责整个会议期间的各项工作。
成员单位:政治部各处、机关党委、指挥部宣传处、行政处、后勤保障中心、朝阳分局、净月分局、锦程分局、巡警支队、交警支队领导各1人。
办公室下设材料组、会务组。
(一)材料组负责人:
成 员:秘书处有关人员
职 责:
1、领导讲话、主持稿、51免费论文 网集
2、代表报到、登记,制定花名册、通讯录
3、会议须知、日程表
4、代表、工作人员住宿、餐饮分配表
5、制做文件袋、配记事本、笔、相册
6、材料装袋、印制代表证、工作人员证、桌签
7、乘车编号及分配代表、工作人员乘坐车辆
(二)会务组负责人:杨清林
成 员:交警支队、巡警支队、政治部各处、行政处、后勤保障中心、指挥部宣传处、机关党委。
职 责:具体负责请领导参加开幕式、联系开、闭幕式会议室、会议接站、食宿、宴请、各项活动统筹安排、纪念品的购买发放、后勤保障及各项协调工作。
1、车辆 负责人: (2)会议抽调行政处、后保中心、巡警支队丰田面包车各1台,交警支队前导车1台。主要用于参观、游览。
(3)各单位抽调公务车于8月9日上午8:30分到名门饭店会务组报到,接受任务;交警前导车、3辆中客8月10日11:30到名门饭店会务组报到。
(4)联系交警支队,确定具有长春特色参观路线。游览期间,沿线主要街路由交警安排勤务。
(5)各单位抽调的车辆要做到整洁干净、无故障、无灰尘。
(6)车辆市内用油由各出车单位自行解决。
(7)联系各代表团铁路定票,为代表自带车辆加油及送站工作。
2、接站 负责人:
8月9日,各代表团报到当天,由政治部有关领导及政治部各处处长负责迎接。对坐车来的代表,派车在高速公路出口处迎接;对乘火车来的代表,派车到车站迎接(由责任单位自制接站牌)。
具体分工:秘书处负责迎接沈阳、哈尔滨、佳木斯代表;干部处负责迎接鞍山、大连代表;组织处负责迎接吉林、抚顺代表;老干部处负责迎接大庆、齐齐哈尔代表。
3、纪念品 负责人:
(1)用于登长白山准备雨衣60件,秘书处负责统计会议代 nn40.com 表服装号,于8月10日发到会议代表及工作人员手中。
(2)奥迪A6车模60辆,由秘书处购买并在会议代表入住时送到房间。
(3)准备给白山市局纪念品10份,以表感谢。
4、住宿 负责人: (2)宴请。9日各代表团报到后,市局在名门饭店举行欢迎晚宴,拟请 座陪(摆牌)。
(3)要求。会议用餐依签牌固定餐位,一楼正厅悬挂欢迎横幅;会议室挂会标,摆放鲜花,代表座签等,要体现隆重、端庄、整洁。
5、参观、娱乐活动
(1)游览长白山及市区内伪皇宫、一汽大众公司。
责任人:。负责游览期间住宿、用餐、游玩等活动(净月分局、锦程分局负责联系和派出警卫人员4人、并安排解说人员)。
要求:游览长白山要确保安全,每辆车要配备350兆对讲机I台(共5台),前后呼应加强联系(联系指挥部通讯处);鉴于路途较远及长白山西坡封闭的实际情况,要与白山市公安局沟通,协助做好保障工作;车辆进入白山市界,要有白山交警前导车迎接并导,要请白山市局联系3名导游,随同代表一同上山沿途介绍长白山然风光;负责培训3男3女既6名随车导游(拟从政治部内挑选)。
(2)8月11日晚,举办联欢晚会。
负责人:。负责联系晚会场所、邀请乐队、主持人、在局内挑选5名歌手,制定由各代表团参与的演出计划(请与朝阳分局联系)。
6、宣传报道 负责人:
(1)负责会议摄、录像工作。
(2)派摄影、录像记者各1人,全程跟踪服务(迎接、会议、游览)。
(3)将代表的照片装入相册,录像刻制光盘,在代表返程前交到代表手中。
;51-论文 网
论文关键词:高校;后勤经费;使用;管理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高校相应进行了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勤服务作为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基础保障地位日益体现,没有高效的后勤保障服务也就没有一流的大学建设,因而后勤保障在高校办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与此相对应高校为后勤工作投入了相当数额的经费。由于后勤工作繁杂、经费项目多,使得后勤经费在管理中出现了一些情况和问题,成为后勤工作者急需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一、高校后勤经费使用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费使用效益不高
由于后勤经费的大部分由国家和学校拨付,且缺乏竞争实体,服务与被服务对象单一,加之多数院校尚未建立经济责任制度,结果导致后勤部门缺乏成本意识,其财务多无成本核算,从而造成资金利用效率低、服务质量差等问题。此外,后勤长期无偿占用学校大量资源,其员工工资及福利也由学校负担,而这些是不计入其成本中的,结果是未能正确计算成本而导致利润的虚增。虽然高校推行承包制已久,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多数情况下后勤部门是包盈不包亏的,盈利是自己的,亏了是学校的。
(二)经费支出结构不合理
缺乏经费使用管理规范,某些经费随意列支,严重超支。随着各种应酬的增多,业务招待费日常支出居高不下,在日常运行费支出中占相当大的比例,缺乏科学、合理的支出范围及标准;有的物资、设备购置缺少统筹规划和论证,重复购置、利用率低、闲置积压情况严重,造成了物资及经费不必要的浪费;计划外用工人数与实际所需要的工作量不相符,造成了人浮于事,计划外用工工资的过多支出;人员经费挤占公用经费,无依据乱发各种补贴和加班费,以各种名义进行明补和暗补,但实际需要花钱的项目却经常无钱,导致项目搁浅,服务保障跟不上,影响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
(三)材料物资经费浪费严重
后勤部门主要消耗大量的材料物资,如果这一块管理松散,缺乏采购计划和使用计划,使用无消耗标准,盲目领取,随意使用,库存管理混乱,从而也造成了资金的极大浪费。
(四)后勤资金使用和管理缺乏公开性
公开是保证后勤系统资金合理合法使用的必要手段,没有公开就没有公平,没有公平就没有公正。公开无论在外国还是在中国,无论在事业单位还是公司企业,都是一种潮流。目前,相当部分院校后勤资金的使用,包括资金数量、来源、去向和用途、所购服务或商品的数量与质量及品牌和价格等,都是在幕后进行的,存在很多猫腻。
二、高校后勤经费使用与管理改革探讨
(一)建立和完善后勤经费管理制度体系
针对后勤经费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应根据高校有关财务管理制度和财经法规,结合后勤实际情况,制定并完善科学规范、操作性强的经费管理办法体系,进一步明确后勤经费使用的基本原则、审批程序及权限、开支范围和标准、资产及物资管理等有关规定,从而使各部门和人员,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自觉地遵守财经规章制度。同时,各部门与有关财务人员加强沟通与协作,对属于学校的有关收入纳入后勤财务部门统一管理,集中核算,杜绝侵占和挪用。
(二)强化经费管理部门责任意识
后勤经费的管理不只是主管领导的事,主要在于各中心、科室等部门负责人的参与,对于每一笔业务的发生,部门负责人都要谨慎权衡确定,要做到办什么事花什么钱,把钱要用到刀刃上。各部门经费的管理要与部门负责人的考核与奖惩结合起来。制定相应的配套奖惩措施。
(三)高校后勤部门的改革方向应是使其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即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经济实体,实行企业化管理
在此之前要建立后勤责任人之经济责任制度,学校应制定相应的制度性文件,后勤责任人与学校法人代表之间要签署经济责任书,后勤部门责任人应对任职期间发生的经济事务,特别是债务、亏损及其他经济事务承担责任。并且,学校也要制定相应的规定,在后勤内部推行成本核算制度。应向后勤部门提取学校资产、设备占用和折旧费用。后勤部门要对其下属各中心制定成本定额,进行成本控制。后勤应制定和实施学期或年度预决算制度,由学校财务部门审批。对于后勤使用学校拨付的经费购买公用商品,应大力推广公开招标和集中采购制度。
(四)大力推进后勤会计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目前,我国高校后勤财务宜采用和推广会计委派制度,即后勤财务负责人或专业会计由学校财务机构委派,由他们负责后勤及其下属各机构资金使用和管理的具体工作,在承担后勤财务会计领导和责任工作的同时,又代表学校履行监督职能。委派财会人员的人事关系在学校,工资福利等也由学校支付。这样做,对于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证后勤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学校拨付资金的有效使用会起到一定的作用。此外,还应大
力发展网络会计,实行会计信息公开化,这样既有利于后勤决策人员及时获取大量有效信息,同时也便于群众对后勤资金使用情况的了解和监督。
一、目前高校后勤员工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员工文化素质较低,自主学习意识差。目前我过高校后勤员工学历偏低,知识结构比较单一,自主学习意识不强,缺乏创新意识,思想观念相对陈旧,业务能力偏低,业务技术人员偏少,不利于后勤管理工作的发展。
(二)流动性和年龄结构不合理。高校后勤员工中,临时工和正式工相互混杂。正式工岗位相对稳定,流动性差,有的员工甚至十几年、几十年都在同一岗位上;而临时工没有编制,待遇较低,流动性又异常频繁。多数高校后勤员工的主要来源是本校职工家属和精简下来的下岗职工,年龄躲在40岁以上。这些情况导致了后勤员工职业道德素质不高,服务意识不强,后勤服务工作质量不高,人事不匹配,影响了高校后勤改革的进程,甚至阻碍了高校的改革与发展。
二、高校后勤员工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后勤员工自身的认识不到位。部分后勤员工认为后勤工作主要是服务行的,仅凭借工作经验即可,不需要很高的文化素质和太多的专业技术即可胜任,因而知识积累少,学历层次得不到提高,更意识不到应积极主动的去学习,以丰富和更新知识结构。员工之间沟通较少,专业技术知识得不到交流,也给后勤工作人员的知识更新造成不少障碍。
(二)对后勤工作投入不足,重视不够。一方面,后勤员工自身在时间、精力及经济上投入不足,不钻研业务,另一方面,学校在财力、物力及时间上对后勤工作投入不够,对提高后勤工作人员的文化素质级业务能力没有足够的重视,员工没有接受培训的机会,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特别是一线工人,他们文化水平较低,不接受专门的业务培训,要提高个人技能十分困难,致使后勤工作效率低,严重影响了服务质量和水准。
(三)员工选聘机制不完善。“我国高校后勤企业,以前是通过有计划的分配,或者通过调动和其他的方式,就是我们所说的传统的配置方式,而不是通过人才市场的方式。”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行,后勤人事管理逐步向人力资源管理过渡。但受此前计划分配、调动体制的影响,传统的行政人事管理方法仍占据主导地位,只注重政策本身的合理性、合法性,却忽视了人的个体因素。
三、规范高等学校后勤员工管理模式的重要意义
一方面,规范高等学校后勤员工管理,有利于规范后勤整体管理,进一步提高后勤竞争能力,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顺利进行。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保证,员工的质量意识、思想认识、业务水平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服务质量,制约着后勤的整体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规范高等学校后勤员工管理,有利于提高后勤服务水平,强化后勤服务保障能力,以适应高校发展的需要。高水平的后勤保障系统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基础。
四、规范高校后勤员工管理模式的对策
(一)树立员工正确的学习理念,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现代化的后勤管理需要现代化的人才,因而后勤员工只有不断学习,更新知识系统,完善知识结构,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才能提高服务水平和后勤保障水准。同时,后勤管理与服务工作综合性较强,这就为后勤员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涉猎并理解不同专业、不同方面的知识,以适应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需要。
(二)建立竞争机制,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并重,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由于历史原因,多数高校后勤员工队伍十分庞大,结构严重失衡,对工作效率及服务质量的提高产生许多不利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建立竞争上岗机制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可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人尽其用。同时,应裁汰冗员,完善工作运行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对员工实行有效激励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原则,实施科学、合理的员工激励机制,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以使他们发挥潜力。在实施激励机制时,应注意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并重的原则,只强调物质激励而忽视精神激励,或者只强调精神激励而使物质激励缺失,都是错误的和片面的。应设计合理的薪酬制度,正确、客观的看待员工的正当需求。
(三)加大投入力度,建立科学的培训体系,提高后勤员工素质。加大提高后勤员工素质方面的投入,建立科学的员工培训体系,使员工通过培训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更加适应工作需要,提高服务水平。
企业车辆安全管理现存诸多问题,以下从缺乏良好安全意识、车辆安全维护水平低、后勤管理制度不完善等方面出发,对于企业车辆安全管理现存问题进行了分析。
(一)缺乏良好安全意识
缺乏良好安全意识会影响到企业整体运行的效率。企业后勤工作的主要目标是确保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这对于企业车辆安全管理工作而言也并不例外。但是企业的车辆安全管理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好的。因此在较长周期内培养出工作人员良好的安全意识就是增强企业车辆安全管理水平的关键所在了。其次,在许多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没有重视安全管理的细节,这多表现为对车辆的管理十分松懈、没有及时地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等,最终会导致各种安全事故及安全隐患的出现。
(二)车辆安全维护水平低
车辆安全维护水平低多具体表现为维护工作不到位。车辆安全维护水平低的主要原因多为维护技术较差及维护手段落后,往往会促使企业车辆在使用中出现严重的磨损和损坏。其次,较低的车辆安全维护水平还会使得车辆需要提前进行换季大修以及返厂大修。如果企业不对车辆进行大修则往往会将车辆中本来较小的安全隐患演化成为大的安全问题,长此以往会对车辆自身造成严重的损伤,并且也不利于保护企业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
(三)后勤管理制度不完善
后勤管理制度不完善带来的负面影响是长期性的。车辆安全管理的顺利进行需要有一套完善的后勤管理制度作为支撑。因此这也意味着企业首先应当做的就是建立起合适的车辆管理制度。但是因为部分企业没有给予这部分工作足够的重视,从而使得其缺乏相关的车辆管理制度及管理流程和管理细节,最终使得企业的车辆安全管理制度变成了一纸空文,并且也无法真正的起到应有的对车辆管理的效果。与此同时,后勤管理制度不完善还会造成企业后勤资源的验证浪费,这对于企业整体后勤工作的顺利展开也有着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二、强化企业车辆安全管理措施
强化企业车辆安全管理措施需要从多方面着手,以下从增强安全管理意识、做好车辆审批把关、提高安全维护水平、完善后勤管理制度等方面出发,对于强化企业车辆安全管理措施进行了分析。
(一)增强安全管理意识
强化企业车辆安全管理的第一步是增强安全管理意识。企业在增强安全管理意识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做好驾驶员及后期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这主要是因为驾驶员与车辆相处的时间最长,因此应当是培训的重点所在。且因为后勤人员是汽车维护、保养的负责担当人,因此这些工作人员的培训也是不容忽视的关键。其次,企业在增强安全管理意识还应当在其任职之后仍旧定期的开展安全培训,从而能够做到时刻提醒驾驶员注意车辆安全,也提醒后勤工作人员做好必要的安全维护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出现了质量安全问题,则要细致的追查相应的责任人。
(二)做好车辆审批把关
强化企业车辆安全管理需要做好车辆的审批把关工作。由于部分车辆的安全隐患出现是因为在购买车辆时没有落实派车审批手续或者是没有落实部分安全政策,从而导致了车辆存在着后续的安全隐患。因此为了能够在根源上减少车辆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则应当做好车辆购买时的安全审批把关。其次,企业在做好车辆审批把关时还应当做好日常的车辆使用把关,并且对出车进行相关的限制。这一方面可以做到完善企业出车流程,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避免用车混乱现象的出现,事实上也就规避了因为出车混乱而导致的安全事故隐患,也能够做到更加精确的对于出行车辆进安全管理。
(三)提高安全维护水平
强化企业车辆安全管理的关键在于提高安全维护水平。后勤管理人员在提高安全维护水平时首先应当重视汽车安全管理的检查监督环节。这主要是因为车辆上路之后就不处于后勤人员的管理范围内,因此为了能够增强安全管理的水平则后勤人员应当在自己责任范围内尽可能的做好设备的安全检查和后勤维护工作,从而能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努力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其次,后勤管理人员在提高安全维护水平时还应当在日常的过程中及时注意对车辆安全状况,并且做好相应的判定与分析工作,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安全用车成为企业的常景。
(四)完善后勤管理制度
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到在职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时代意义,它不仅是提升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也是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高职院校必须要根据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的特点,深入分析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教育管理现状,不断思考与探索,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教育管理质量。
一、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特点
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与一般院校全日制研究生相比在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制约着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效率。
(一)学习层面
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学习与普通高校全日制研究生存在很大差异。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学习受已有职业与家庭生活等诸多因素制约,表现出自己独特的特点。普通院校研究生以学校学习为主要模式,师从导师学习或者进行自主学习,师生交互性强,学习时间充裕,学习系统性较强,生生合作充分。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学习时间较紧凑,学生在处理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进行学习,时间利用较为充分,将时间成本最大化;虽然也有导师指导,但师生交互性不如普通院校研究生充分;在受职业制约的同时,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学习时间相对自由,不受时间段和场合影响。总之,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学习上具有更大的开放性、自由性、自主性等,有助于在职研究生进行再创造。
(二)生活层面
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是完全的“社会人”,因此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受生活因素影响较大。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基本组建了家庭,他们在承担家庭、社会责任同时进行着学历提升。因此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受家庭社会等因素影响,学习功利性与目的性较强,思考问题的角度既经济又现实,不像普通院校全日制研究生过分依赖家庭完成学业。他们将学业纳入家庭支出,纳入家庭年度计划。总之,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生活上表现出较强的功利性、责任感、独立性等,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更强。
(三)心理层面
受年龄与生活经历等因素影响,大多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心理较成熟,他们独立性强,心理个性化特点显著。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集中时间相对较少,缺乏较强凝聚力,人员相对分散,彼此之间的交流机会少,集体意识相对薄弱,对外界具有一定的排斥性,心理上表现出较强的封闭性。加之学习生活工作等多重因素,往往表现出一定的情绪化。总之,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心理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自我型、排斥性、情绪化等,影响着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的教育管理。
(四)思想层面
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大多生活在社会转型期,大的社会环境影响着他们的世界观、人生价值观等,他们思想开放并压抑,积极间杂着消极,新旧兼容,体现出极大的包容性,形成了多元思想。总的来说表现出较强的功利主义,自我意识强,思想物化等。
以上几个层面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对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的教育管理策略调整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二、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教育管理现状
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给在职研究生教育管理带来新的挑战,高职院校要认真分析在职研究生教育管理现状,为在职研究生教育管理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一)教育管理理念落后
教育管理的根本宗旨在于服务于人,以服务学生为根本。目前不少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的教育管理理念落后,仍然受传统教育管理思想影响,以管理者自居,居高临下,一切唯上,忽视在职研究生的需求,缺乏服务意识;缺乏人文关怀,不能“以生为本”,着力于人,从根本上寻找提升教育管理的着力点。
(二)教育管理模式陈旧
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模式陈旧,大多采用传统的垂直教育管理模式,自上而下,教育管理唯上,教育管理者平时以上级领导的要求为工作中心,一切教育管理工作以领导的意志为出发点,疲于应付,教育管理缺乏主动性,管理效率低;教育管理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教育管理信息化程度低,管理模式落后、陈旧。
(三)忽略德育后勤保障
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自身的特点决定了他们与学校直接接触的时间较少,相对集中时间短,因此不少高职院校对于在职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忽视德育与后勤保障工作。院校与在职研究生互动不够,不能适时对在职研究生开展德育活动,院校后勤工作滞后或者缺失,导致在职研究生集体意识淡薄,院校的有关精神得不到落实,很多活动不能富有成效地开展起来,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教育管理效率。
(四)教学管理机制不完善
高校后勤就是通过服务关系起到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和管理的作用。对于大学生来说,教室、食堂、寝室、校外实习等等都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场所,这说明学生服务场所与社会上的服务场所在性质上有明显不同,由此就决定了后勤服务管理工作不仅要提供后勤保障服务,而且还要提供育人服务。如何在服务场所内确保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向上的学习、生活和发展环境,切实维护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以及高校和社会的稳定,是后勤工作者的重要责任。
一、要用发展的思路解决服务育人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管理模式不断创新,后勤服务育人工作要取得突破首先得着眼发展,围绕发展来定位后勤服务育人工作,要坚持用发展的思维思考服务育人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服务育人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使之更好地适应学生管理模式创新发展的需要。首先,要破除束缚员工思想的旧观念、旧模式,创新服务育人模式,尽快适应学生管理模式创新的需要;其次,要进一步理顺内部管理体制,增强服务育人意识,提高服务育人工作水平;最后,要协助学生管理部门解决管理模式创新带来的教育问题,引导学生适应管理模式变革。
二、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服务育人工作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把让师生满意和服务育人作为检验后勤服务工作成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后勤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学生,做好服务育人工作、提高后勤保障效能的主体也是学生,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学生的根本利益是后勤服务工作的根本点。后勤服务育人工作在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制度中要充分体现出人文精神,以人文精神为内驱力,从根本上提升后勤服务育人质量,切实把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体现在每一项具体服务工作中,让广大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使学生有“家”的感觉。
三、要将“服务育人”的宗旨始终贯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
后勤服务一定要结合学生思想特点和服务热点,不断开辟深受大学生欢迎又具有鲜明文化特点和服务特色的项目,让服务育人的功能在吸纳其他思想政治工作精髓的同时积极探索适应高校后勤建设方面的特殊需求,使之既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特色和魅力,又兼容服务育人的效果,充分发挥两者优势,全力打造服务育人的和谐育人环境,不断满足学生价值取向多样化、服务质量品牌化、经营管理诚信化的新型校园需要。
四、服务育人需要营造良好的育人机制
后勤服务育人的内涵就是要通过科学的管理,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通过建章立制使服务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营造良好的育人机制,提高服务育人能力。使后勤员工能与大学生沟通、交流,且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
一是建立服务质量标准体系,实行规范服务。规范服务是优质服务的基础和保证,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标准体系,可以从根本上转变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可以极大地调动后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更好地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积极探索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使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更加科学,使服务更加规范。
二是搭建与学生交流的平台,开辟校园文化建设项目新领域。要将后勤建成师生之家,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就要在为师生服务的过程中,针对各个时期学生中出现的不良习惯,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如针对学生就餐习惯差、环境意识差的问题,开展“文明用餐”、“当一天餐厅服务员”活动;针对学生浪费水电的现象,开展“节约文化”系列活动;针对学生自我保健意识差的情况,开展“健康身心月”等活动。使广大学生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增强学生的文明意识和健康意识。
三是开展帮困助学活动,积极提供勤工助学岗位。解决学生困难,关爱困难学生,定期举办校园“美食文化节”,将饮食文化与校园文化融为一体,使学生感到家一样的温暖,产生归属感,培养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
四是服务育人还要建立多渠道的信息传递与沟通机制。如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定期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对学生所提意见建议的回复情况要督促落实,设立服务热线,推行服务承诺制,主动接受师生的监督,并实行服务首问负责制,让师生投诉有门,论理有道。
五、提高员工服务育人能力
高校的校园文化和后勤服务文化始终起着示范、辐射、导向和熏陶的作用。高校后勤的发展与建设必须适应大学校园文化,锻炼与培养一支具有育人理念、态度严谨、作风过硬、技能娴熟、讲究信誉、爱岗敬业的后勤服务队伍。
服务育人是衡量后勤服务水平和社会效益的重要标志,是后勤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服务育人既是服务对象的需要,也是服务者占领市场、巩固市场和扩大社会效益的需要,要使服务受到尊重,得到理解、配合和支持,首先要使后勤服务员工具备服务行业必备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要更好地发挥服务育人的功能就要不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将培训工作长期化、制度化,分层次、分类别、分批次对员工进行系统的集中轮训,使员工掌握各项服务技能,提高员工的服务能力与水平。可以组织员工开展形式多样的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劳动竞赛活动,在员工中形成比学习、比技能、比贡献的良好氛围,从而通过后勤服务工作全面体现“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的内涵。
六、服务育人需要创新服务手段
一是可以通过各种大学生管理委员会(物业、饮食、公寓管理委员会)、后勤服务联络员等渠道,吸收一些对物业、食堂、公寓工作关心且乐于奉献的学生加入后勤管理委员会,其既代表后勤,又代表广大学生,成为连接双方的桥梁与纽带。让学生直接参与对物业、食堂、公寓的卫生检查、评比工作,监督员工工作,参与市场原料价格调研工作。学生在参与物业、伙食、公寓管理工作中学到了宝贵的管理知识和工作经验。
二是设立网上交流平台。通过QQ、电子邮件、网上报修、网上征求服务意见等形式长期接受师生反映后勤服务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请师生帮助查找后勤服务盲点和服务短板,提高学生爱护公物、勤俭节约、以校为家的意识和能力。
三是召开座谈会。通过学生工作处、管委会、后勤联络员召集学生代表,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内,学生工作处、后勤领导与管理人员共同听取学生意见,并现场回答。学生代表反映意见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热情、锻炼了沟通能力,后勤管理人员也能掌握一些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