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教案模板(10篇)

时间:2022-09-26 13:30:3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蚂蚁教案,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蚂蚁教案

篇1

蚂蚁搬家》

授课时间

40分钟

所属学科

美术

适用年级

一年级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是湘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19课。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是一节表现性绘画课,以蚂蚁搬家的故事为题材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创作,是一节通过创设情境渗透德育意识、培养学生集体协作精神的典型课目。

教学设计强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营造宽松自由,热烈紧凑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中去感受、去体验。引导学生在掌握蚂蚁的造型表现方法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夸张地表现蚂蚁搬家的情景。本课从课题到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以及学习活动的方式等都考虑德育的暗示作用,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树立集体意识,培养团结、友爱、协作的精神。

学习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想象力比较丰富,课上举手回答问题很积极,愿意尝试用鲜艳的颜色进行绘画,喜欢上美术课,上美术课时都非常愿意展现自己,课上学习气氛活跃!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欣赏课件动画片,学生认识、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并了解漫画中的蚂蚁运用了两种绘画表现形式拟人手法和夸张手法。

2.使学生能够自主探究学习,学会运用绘画形式来创造表现蚂蚁搬家。

3.通过对蚂蚁外型特征及搬家过程的描绘,激发对蚂蚁的喜爱和探究兴趣;在共同创作、相互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合作的乐趣和劳动的喜悦,树立集体意识,培养通过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观念。

教学重点:运用绘画形式,创造性地表现蚂蚁搬家的生活情景。了解蚂蚁的身体结构,知道搬家的动作

教学难点:本课的难点是启发学生把想象的“蚂蚁搬家”情景用绘画语言大胆地表现出来。教学通过创设情境,组织游戏表演进行蚂蚁搬家的行为模拟,同时展开学习讨论来实现难点的突破。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学方法设计

观察法、讨论法、演示法等充分运用多媒体资源,让学生最大程度的理解和掌握教材。电化教学与课本探讨相结合,老师启发和学生讨论为基础,进一步小组合作的方式为提升,理解和掌握教学目标并且完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学习活动

一、观

1.

课前拍手歌组织学生。

2.

猜谜语导入

3.

今天注定是蚂蚁王国忙碌的一天,看看小蚂蚁都在忙些什么呢?带着问题欣赏蚂蚁搬家的动画。

4.

学生回答:看到蚂蚁在搬家

5.

揭示课题:蚂蚁搬家

6.

为什么搬家呢?学生:因为要下雨了

7.

你从哪看出来要下雨了呢?学生:有乌云,狂风,电闪雷鸣

8.

小蚂蚁是怎么搬家的呢?学生:背着各种粮食,互帮互助。

欣赏,思考

回答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了解蚂蚁搬家的起因和大体让学生对蚂蚁的结构有些初步的了解。

二、了

1.那么蚂蚁都会搬些什么粮食和水果呢?

(1)用西瓜子变小蚂蚁(教师示范正面)

(2)学生尝试贴侧面的蚂蚁

(3)教师添画

2.引导学生了解蚂蚁身体的构造:

⑴蚂蚁身体由六部分组成:触角、头、胸、腹、腿

⑵擦一擦,快速认蚂蚁身体结构名称

3.关于蚂蚁王国的小秘密

(1)蚂蚁用触角在交流

(2)蚂蚁是动物世界里的大力士

(3)蚂蚁非常的团结友爱

(4)小朋友们还知道什么关于蚂蚁的秘密么?

4.现实中我们看到的蚂蚁是这样的,可是画画的时候会让蚂蚁会跑会跳,会给蚂蚁穿上花衣服,带上墨镜,这种手法叫做拟人。

5.学生观看运用拟人手法蚂蚁的绘画。

探索

教师示范贴

讨论

学生说说他们知道小蚂蚁的小知识,生活习性或者蚂蚁分类。

欣赏图片,了解拟人的装饰手法

学生观察学生合力搬凳子的动作

观察动作

教师示范添画动作

学生思考回答

思考怎么用不同的动作可以将玉米抬起来

三、感

1.搬家小游戏

2.蚂蚁是自然里的大力士,用篮球让学生想办法搬动。

3.背、抬、抱、扛、推等

4.摆一摆:草莓,在白板上让学生摆一摆

四只动作不一样小蚂蚁怎么能把草莓搬回家。

设计意图:通过搬家小游戏,认识蚂蚁搬家的动作,学生动作教师示范添画,摆一摆让学生知道蚂蚁如果要搬食物该怎么摆。

四、作

五、学

1.

欣赏学生作品:

(1)

西瓜屋子和蘑菇屋子

(2)

构图大,用拟人的手法去画小蚂蚁

(3)

涂颜色小注意:金黄色不能碰到黑色的线

学生欣赏,思考

说说你有什么的构思,想画一个什么样的蚂蚁,想用什么动作搬家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让学生欣赏作品,对自己之后的创作有想法。

1.学生作业:造型运用拟人的手法

画至少两只不同姿态的

小蚂蚁搬家的动作

2.

作业合作完成,同桌之间要有分工

学生合作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

3.小组内自由欣赏,选一些好的作品到讲台上集中展示。并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

4.请同学们评一评哪个画最有想法,讲出理由。

5.评选出最佳创意作品,最佳线条,最佳色彩,并给予表扬。

欣赏

说一说

评一评

评价

六、归

1.情感升华,拓展延伸

(1)观看视频,团结一心打败大象

(2)爱护小动物

2.在欢乐的歌曲中结束本课

团结友爱有力量

在困难面前要团结

教学资源(说明在教学中资源应用的思路、制作或搜集方法):

1.学习材料:教材,彩色笔,卡纸等

2.信息化资源:多媒体教学课件(自制),多媒体教学课中主要应用希沃5白板软件制作,操作性强。

3.学习过程中形成性资源:

作品展示,学生作品直观展示,师生共同构造成学习过程中形成性资源

评价方法或工具:

1.激励性语言:教师根据学生参与学习的表现,及时使用“你真棒”

、“你观察的真细致”

、“同学们真聪明!”等激励性语言给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表扬、肯定。目的是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兴趣,感受到学习成功地快乐。

篇2

小司马光形象,对学生也起到了一定的榜样感召作用。

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课文内容相对熟悉,但是城乡学生会存在差别,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抓住课文故事性强的特点,突出以读为主的线索,促使学生在读中熟悉,读中感悟,读中思考,进而体会司马光的机智、勇敢。同时应结合课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增进对课文的理解感悟。

教学目标:

1、通过读书,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能正、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朗读来感悟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救

人的品质。

3、能从课文插图中观察出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4、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信息资料:

生字卡片、挂图或课文故事的VCD、课件等。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谈话:这节课我们来拜访一位古人,他是谁呢?(板书:司马光),这个人你了解吗?相机教认生字“司”,介绍复姓“司马”以及司马光。

(创设谈话情境,引发提问,组织学生谈话交流,了解学生对人物及课文内容的感知,为新课展开做铺垫。)

2、观察:出示插图,从图中你看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懂?

(把观察与谈话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能力,口语表达能力,鼓励学生质疑,有利于教学活动有的放矢。)

对话平台:

自读:(扫清字词障碍,打下读悟基础。)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

(培养自我读书能力,确保读书活动有效,应该从一点一滴抓起。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识字(多种方法巩固识字,促进学生记忆。)

1、同桌利用字卡,互读检测。借助“我会认”和“我会写”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如换偏旁、猜字谜、组词识字等。

2、开火车读生字,读词语。随机选择生字扩词或选择句子指导朗读。强调重点字“玩、司”的读音,同时引导学生注意“一”的不同读音。

(课标指出:识字和识字能力的培养是一二年级语文教育的重点。多形式的识字与交流识字方法,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

写字(突出重点字的指导,培养良好写字习惯。)

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我会写”中的六个字,发现六个字的规律:左右结构。组织学生讨论在书写中应注意什么?

2、自由练写,教师有意识地指导难点字:如“那、都”两字中的“右双耳”的写法。

3、书写展示,相互评价,引导学生把不好写的字多写几遍。

(课标指出:识字与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扎扎实实的加强写字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写字能力,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

讨论(读书交流,理清故事内容。)

1、指名分段读文,引导学生思考课前提出的不懂的问题,如:小孩子是怎样掉时缸里的?当时情况怎样?是谁救了他?是怎样救的?等。

2、分组讨论,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读懂的问题。

(充分发挥学生自读交流的优势,实现生生互动,培养了学生阅读、合作的能力,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导入(自然引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司马光是个聪明、机智的孩子,那么在救小伙伴的过程中,他是怎样表现的?这节课让我们来更加深入地阅读课文。

读议(通过读书,想像讨论。)

1、自由读文,引导学生体会那口水缸在哪?是什么样的水缸?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相关的语句,以了解故事发生的环境。

2、观察插图,认真读书,想像思考: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破”缸救小朋友?教师相机引志学生想像:小孩子落水的情景和他落水后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融观察、想像、朗读、表达于一体,以读促思,以读悟情,进面初步体会司马光的沉着、机智。)

读演(读书体会,表演,感悟司马光的勇敢。)

1、引导学生阅读“怎样救”的段落,画出相关的句子及重点词语,如:“没有慌”“使劲砸”“几下子”等。重点体会读一读。

2、组织学生表演体会司马光救小伙伴时的表情动作,同学之间互相评议,也可组织学生在读4、5节的基础上,分角色表演(掉进缸的小孩、其他小伙伴、司马光),在表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再读体会。

(阅读与表演的结合,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了学生的语感,提高最阅读能力,促进了他们对课文及人物品质的感悟。)

背诵(练习背诵,促进积累。)

1、采用自由背诵、小组比赛、师生共背等形式,练习背诵。

2、同学之间互相配合检查背诵情况。互相评议。

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引发想像,深化认识,拓展思维。)

1、从司马光的身上你明白了什么?请你对司马光或那个被救的小朋友说句话。

2、如果你在场,你还会有什么方法救那个小朋友吗?组织学生讨论表达。

3、假如你身边发生了意外的事,你会怎么办?(如:一家长到校想要把一名同学带走,而老师不在怎么办?在热闹的大街上和家人走散了,你会怎么办?

(从课内走向课外,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地想像思考,并结合生活实际开发课程资源,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培养,并对学生生活适应能力的形成起到指引作用。体现了大语文的观念。在这个环节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注意引导学生的把句子说通顺,把意思表达清楚。)

伴教锦囊: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宝元二年进士,官至左仆射兼门下待郎。

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主持编撰了大型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等。

司马光从政近五十年,对北宋的国计民生、典章制度发表过不少独特的见解。诸如虚心纳谏、崇尚务实、注意民心、知人善用等治国主张,长期不懈地编纂《资治通鉴》,使其成为中国古代史学史上一座高耸的丰碑,为历代统治者所借鉴。

自古光山山水素有“浮光熠彩”之誉,所以县名也以“光山”命名。又因司马光在光山出生,故其父为其取名为“光”。司马光为其出生地光山县增添了不少的光彩。古往今来,光山人民无不以此为自豪。对于司马光这样一位重要历史人物,光山人自然给予更多的挚爱,自宋代以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街道、弄巷、水井、书院随处可见;为他建词立碑、题诗、作记,更是代不乏人。

宋时,光山县署在东北大街(现司马光大道与正大街交叉口的东段)的路北。明代初,县署迁移,遗址被改建为学宫(现为司马光宾馆)。原署内有一口水井,司马光出生满三天时,用这口井的水洗浴(光山当地风俗,叫“洗三”)。后来这口井被叫做“司马光井”,简称“司马井”,迄今仍完好存在,另外,世人皆知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也发生在这里。

阅读在线:

司马光砸缸新传

天气晴朗,司马光和一大群孩子一起出去玩,路上,有一位孩子提议大伙来玩捉迷藏,输的人要翻跟斗,大家都同意了。

“石头剪子布!”

“哇!司马光你输啦!你来抓!”

说完,孩子们一下没了踪影,藏得非常隐秘,只有一个躲在假山后面的孩子在探头探脑地张望,可一不留神,“扑通”一声掉进了缸里。

篇3

加强沟通,防范未然,降低风险;及时发现、有效应对,妥善处置强化免疫活动中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确保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科学、有序、安全、高效地进行。

二、工作原则

(一)统一指挥,协调有序。成立枝江市麻疹疫苗强化免疫风险沟通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和领导,协调全市接种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落实各项风险沟通和应急管理工作,确保各项工作科学有序进行。

(二)及时预警,妥善应对。加强麻疹疫苗强化免疫风险监测与评估工作,对可能触发危机的风险做到早发现、早评估、早报告、早处理,及时、科学、有效、妥善应对。

(三)宣传教育,统一行动。要以健康教育为根本,通过健康教育、媒体宣传等手段,坚决贯彻落实省卫生厅的有计划、有组织、统一开展疫苗接种工作的指导方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枝江市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严重疑似异常反应及疑似群体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四、事件分级

按照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危害程度和波及范围,将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的风险级别划分为一般(Ⅳ级)、较大(Ⅲ级)、重大(Ⅱ级)和特别重大(Ⅰ级),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进行预警,具体分级情况如下:

(一)特别重大风险级别(Ⅰ级)

1、出现死亡、严重残疾;

2、出现病例数30例以上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3、出现群体性进京上访事件;

4、全国发行的有影响力的媒体刊发了负面报道并引发舆论高度关注;

5、其它对全国麻疹强化免疫活动有重大影响的事件。

(二)重大风险级别(Ⅱ级)

1、出现病例数为15例以上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2、出现群体性到省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上访事件;

3、全省发行的有影响力的媒体刊发负面报道并引发舆论关注;

4、对本省麻疹强化免疫活动有重大影响的。

(三)较大风险级别(Ⅲ级)

1、出现严重疑似异常反应个案;

2、出现群体性到市、州政府及相关部门上访事件;

3、个别市级媒体刊发了相关负面报道;

4、对市级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有影响的。

(四)一般风险级别(Ⅳ级)

1、个别接种点发生家长抵制接种情况;

2、个别县级媒体刊发了相关负面报道;

3、对县级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有影响的其它情况。

五、应对措施

(一)I级应急反应

1、报告程序: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应当在事发后以电话等最快的方式2小时内向市卫生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市卫生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2小时内向宜昌市卫生局、宜昌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

2、责任机构:省级风险沟通领导小组。及时召开工作会议,商讨应对方案及工作进展,并将相关情况上报给卫生部和省委宣传部。

3、媒体应对:报请卫生部新闻办牵头组织相关情况的新闻会,向社会公众通报相关情况。

4、省、市、县成立联合工作专班,负责处置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事件或上访事件。

(二)II级应急反应包括

1、报告程序: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应当在事发后以电话等最快的方式4小时内向市卫生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卫生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4小时内向宜昌市卫生局、宜昌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

2、责任机构:省级风险沟通领导小组。召开工作会议商讨应对方案及工作进展。

3、媒体应对:由省卫生厅新闻办确定媒体问答口径;由省卫生厅新闻办报请省委宣传部批准,及时向媒体和全省公众通报相关情况。

4、省、市、县三级成立联合工作专班,负责处置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事件或上访事件。

(三)III级应急反应包括

1、报告程序: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应当在事发后以电话等最快的方式8小时内向市卫生局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市卫生局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8小时内向宜昌市卫生局、宜昌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

2、责任机构:宜昌市级风险沟通领导小组。

3、媒体应对:由市卫生局新闻办拟定媒体问答口径,报送省卫生厅;由市卫生局新闻办报请市委宣传部门批准后,向媒体和本地公众通报相关情况。

4、市、县两级组成联合工作专班,负责处置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事件或上访事件。

(四)IV级应急反应包括

1、报告程序: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应当在事发后以电话等最快的方式12小时向市卫生局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门报告;市卫生局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12小时内宜昌市卫生局、宜昌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

2、责任机构:市级风险沟通领导小组

3、媒体应对:由市卫生局拟定媒体问答口径,报送宜昌市卫生局;由市卫生局牵头组织向媒体和本地公众通报相关情况,引导舆论导向。

六、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一)枝江市麻疹疫苗强化免疫风险沟通领导小组负责我市麻疹疫苗强化免疫风险沟通工作;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及时商讨应对方案,共同做好风险沟通;审定对外信息口径、签发对外信息。

(二)枝江市麻疹疫苗强化免疫风险监测与舆情评估小组负责监测各类媒体(包括网络媒体)有关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的报道,及时了解媒体和公众关心的问题,是否出现了风险以及风险的级别;监测全市麻疹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最新情况;

(三)枝江市麻疹疫苗强化免疫风险沟通专家小组

为风险沟通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建议,根据市卫生局要求,接受媒体采访。负责接待上访人员。

七、宣传与沟通

(一)加强风险沟通组织领导,制定本市工作方案。市级风险沟通领导小组、市级风险监测与舆情评估小组、市级风险沟通专家小组,承担全市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期间风险沟通各项工作;组织参与麻疹接种工作人员进行风险沟通知识培训,明确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期间各类风险报告程序及应对措施。

(二)广泛宣传麻疹防治知识和强化免疫的意义。在开展后续强化免疫接种前,各地一定要广泛开展宣传发动,向媒体、大众和适宜人群的家长讲明此次后续强化免疫的意义和重要性,宣传麻疹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通过解答群众提问,以取得社会的广泛支持,防范未然,最大限度降低风险。

篇4

1、二裂酵母可以和烟酰胺一起使用,二裂酵母主打抗氧化,美白,抑制自由基,还可预防真皮光老化;

2、烟酰胺具有美白、祛斑、抗衰老、增加耐受性的功效,烟酰胺不能与酸性物质一起使用,会被皮肤造成刺激,二裂酵母不属于酸性物质,因此可以一起使用。

(来源:文章屋网 )

篇5

在上下班高峰期,公交车超载现象十分严重,有时实载人数甚至是核载人数的200%以上。公交超载首先带来了严重的不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交通事故,乘客在如沙丁鱼罐头般的车厢内相互碰撞、挤迫,极易出现群死群伤。其次,拥挤的车厢也让小偷有机可乘。第三,要注重城市文明建设,过分超载的公交车与一个大城市的形象十分不符。“公交车大概有三十几个座位,但是每天上下班的时候都要挤入差不多60多个人。大家挤在过道里,动都没法动。而且这么多人,小偷也容易下手,特别不安全。”每天乘公交车上下班的李小姐说,“遇到雨天,有的人甚至穿着雨衣就冲了上来,人多就难免将雨水弄到别的乘客身上。”另外,敬老爱幼在拥挤的公交车上似乎也成了空谈。

建议: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关的法规,规范不文明行为,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要与公路车一样,限死公交车乘坐的人数,不应过分超载。超载时交警发现要进行相应的惩罚。在公交车上定期开展“友爱在车厢”的等系列活动,提高乘车人的自觉性。经营者须对乘客(消费者)人身和财产安全加以重视,为消费者营造安全舒适的乘车环境,加强对司机职业道德的教育,增强其服务意识,还应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如定期地检修车内设施,为乘客提供便利的手扶装置。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乘客乘车时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除了抓稳、扶好、保持身体平衡外,还应增强防被偷、防摔伤等意识,以免发生不必要的伤害。

二、细菌污染超标惊人

公交车的污染十分严重,主要是乙肝病菌、皮肤病菌等。据一位医务工作人员介绍,在她诊断的病例里,有很多患者的病是在公交车上被传染的。她同时建议:公交车要每天消毒一次。公交车上的扶手和椅背是乘客接触得最多的地方,也是最容易滋生细菌的地方。提及公交车的消毒,一位行业相关人士表示,清扫车厢地面、擦拭车外表和车窗玻璃,表面上看已经达到清洁目的,但不能真正达到“干净”;尤其在消毒方面,早已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的卫生要求。大部分人均认为应对公交车予以消毒,为大家创造一个较为放心的生活环境。由于卫生部门并没有相应的标准和强行要求,是否消毒取决于公交公司的自觉性。严格意义上讲每趟都需对车内设备进行一次消毒,重点放在扶手、栏杆、门边、座位和收款机等部位。

建议:公交车上应建立“清洁消毒制度”,要像不少楼宇电梯一样在车内明显位置张贴“消毒登记表格”,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在实施消毒的过程中,对各种运营车辆上的靠背罩、坐垫等进行定期的更新、更换。让广大乘客放心乘坐的同时,还提醒广大市民,即使公交车实行每天消毒的制度,但并不代表就能避免病菌的产生,大家一定要把洗手作为首要“任务”。

三、医疗广告扰民安

如今,不少公交车上都安装了车载电视,让乘客边乘车边欣赏电视节目,这应该说是件好事。然而,车载电视启用后,乘坐公交车的乘客大都有过类似金女士的遭遇。前几天,她带着6岁的儿子乘坐公交车,当时正在播放“三分钟无痛人流”的广告,她儿子看了后问她:“妈妈,什么是人流?”当时,车内乘客听了她儿子的问话,不少人都在偷偷地笑,她尴尬得不知该如何解释。不少市民认为,公交车上安装车载电视,目的是为了让乘客在乘车的过程中有个轻松愉快的心情,节目内容应该有所选择,应播放一些健康、有用的信息。

公交车上不时播没经筛选的广告,搞得人心烦意乱!乘客付费乘车,公交公司播放商业广告涉嫌扰民,有强迫乘客收听的嫌疑,建议公交公司予以取消。有些广告在报站前播,让乘客没听到报站差点坐过了站!就有乘客因此状告公交公司和当地工商部门。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对此表示,由于法规没有明确规定,执法部门无权要求公交公司停播广告,此问题一直处于法规“空白地带”。

建议:公交车是城市的一道流动的风景线,也是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如果播放一些人文历史或风土人情的片子,这不是更好吗?公交车广告扰民的问题应该引起社会有关部门的关注,对乘客反映的问题加以考虑,尽量减少对乘客的侵扰。公交车公司广告应由有关部门审查后,方可播放,由工商部门进行事后监管。

四、打瞌睡,易受到意外伤害

大家都知道,开车时如果打瞌睡,会引发车祸,那么坐车的人是不是就可以放心打瞌睡呢?很多人认为,坐车打瞌睡无妨,既可以赶路,又可以“补觉”,可谓一举两得。每天在公交车上,常常看到很多人在“补觉”。然而,这种“见缝插针”式的休息会给人带来很大的健康隐患。坐车打瞌睡还会造成意外伤害。众所周知,人在清醒的时候都具有一种比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可是一旦瞌睡起来,这种自我保护意识就会被抑制,如果汽车在紧急刹车或快速转弯时,瞌睡中的乘客很有可能要受到伤害。如果不幸发生交通事故,清醒中的乘客会做出反应,进行必要的自我保护,如保护头部等重要器官,而瞌睡中的乘客等到清醒过来时,可能已经失去了最佳时机。

建议:要想从根本上防止坐车打瞌睡,最重要的是每天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嚼嚼口香糖、吃块巧克力、喝点水也会赶走“瞌睡虫”。乘务员要提示乘客注意安全,不要打瞌睡。

立秋后早晨喝碗粥能防秋燥

夏秋交替之季,会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特别是体虚者。粥是此时调节脾胃最好的饮食,立秋后早晨喝碗粥,既可泻秋凉,又能防秋燥。

秋季最适宜的粥是玉米面红薯粥。玉米面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红薯有祛病延年的作用。具体做法是:将玉米面100克,先用凉水调成糊状,待水烧开后放入,然后将切成碎块的红薯一并放入,轻轻搅动以防止玉米面粘在锅底。熬粥时要用文火,中间可点几次冷水,玉米面红薯粥以不稀不稠为好。

另外――

山芋粥:山芋与粳米同煮,常食可防高血压、动脉硬化、过度肥胖等症。

篇6

1、可以的。

2、当事人未在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报警,事后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本规定第十条的规定予以记录,并在三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3、经核查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受理,并告知当事人;经核查无法证明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或者不属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管辖的,应当书面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来源:文章屋网 )

篇7

第一步(内):洗手掌 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外):洗背侧指缝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三步(夹):洗掌侧指缝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弓):洗指背 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五步(大):洗拇指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篇8

医生——测血糖了没,记血糖了没,不然我怎么给你看病呀?

产品汪——智能血糖仪配合我们这款App,您就再也不用为血糖的事情操心了……

运营喵——血糖仪绑定App,这是最完美的推广方案!

VC们——你们那钱到底怎么花的?

你们说的,我怎么觉得没啥卵用呢?

两会上总理一声号召,给大家送来互联网+大法,各路英豪跃跃欲试、摩拳擦掌,争先恐后的给血糖仪加上智能翅膀,想趁着互联网+的东风飞起来。

作为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高发病,各路英豪们早已垂涎糖尿病这块蛋糕,而血糖仪自然也就成为了他们认为的必争之地。

诚然,作为糖尿病管理的第一入口,血糖仪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从2012年始,国内就涌现了数十家主打糖尿病管理的医疗App,他们也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血糖仪这个切入点,冠以智能的名头。然而,所谓智能血糖仪真的是解决糖尿病的良方吗?

自身不硬,何以打铁?

一方面是厂商们的暗暗角力,从最初的音频口产品,再到蓝牙4.0,到现在的无线传输解决方案。他们正努力说服着糖友:

用这个血糖仪,你就再也不用记血糖;

用这个血糖仪,你的子女就可以时刻知道你的血糖;

用这个血糖仪,医生就可以时刻关注你的血糖;

那么,这些看上去这么屌炸天的血糖仪对糖友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据美国《消费者报告》杂志调研,美国人选购血糖仪的标准主要集中于精确度、使用成本、易用性、采血量以及设备尺寸等方面。显然,作为一个人命关天的医疗设备,精确度理应是血糖仪的安身立命之本,而其他则属于锦上添花。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国内糖尿病App的硬件几乎全来自第三方OEM,在CFDA±20%的标准要求下,笔者尚未听说过如罗永浩般去和代工方死磕的创业者,不过倒是看到某糖尿病管理产品员工努力为糖友介绍某国际品牌,而非自家正在力推的血糖仪。

笔者最近对糖友进行了一次访谈,不经常自我监测的糖友表示,使用阻碍在于有创穿刺采血的疼痛和较高的试纸价格。而经常进行监测的糖友则说,选择血糖仪的第一条就是精确度。

目前来看,市面上的智能血糖仪并没有打消这两部分用户的疑虑,比如某巨头的采血针依旧是传统的28G采血针(针管外径,日本32G/34G采血针早已普及)。对糖友来说,听过很多广告,依然好不过一根采血针。遑不论每次测血糖都需要打开App,连接血糖仪等画蛇添足的步骤了。

后端服务不足,软硬集合不能承受之重

“智能血糖仪+App”的组合看似神奇,从各方的描述几乎解决了测血糖、记血糖、管血糖、问医生全流程的问题,然而事实却并不如看上去那般美好。

对于测完血糖之后的事情,目前并没有一家能够拿出成熟的解决方案。说白了,还没有一套智能的线上诊治控糖方案。笔者注册的多款糖尿病App,在记录了多次血糖之后,得到的无非是一个正常、高、低的机器语言答复,以及模棱两可的注意事项。除此还接到几个热心的回访电话,却完全经不起专业的咨询。

不过有一点大家倒是有共识的,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所以不少国内的Apper们跑到台湾学习糖尿病管理模式。

不能短期内提高服务质量的情况下,团队一边学习建立多元化的专业医疗团队组合,一边却也无奈争相借以名医大家的名气来博得用户眼球,但遗憾并没有找到治疗标准共识,那又何来标准化的服务和个性化的诊疗?最后的最后,还是“记血糖”……

良好的服务是怎样的?亲历过游能俊诊所诊疗的糖友在博文中这样表示:

游能俊医生那边就诊后,游医师很快的就帮我作了很多项的检查,包括糖化血色素、视网膜、心电图、动脉血管流、尿液,就连脚也用软毛帮我检查,确定神经还正不正常。

(注:糖尿病容易引发足部神经病变)

也帮我看了肚子打胰岛素的地方有没有硬块!

(注:长期注射胰岛素后容易致注射部分的皮下组织出现增厚的“橡皮样”病变,质地硬或呈疤痕样改变,会导致胰岛素吸收延迟或不稳定,对糖尿病治愈不利)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控制需要五架马车并驾齐驱,是一件复杂且专业性强的服务。糖尿病管理领域创业者们把血糖仪作为连接医患两端的桥梁,然而这条复杂的路显然不是简单由硬件来达成,无法填平医患之间的信息鸿沟,成为诸多产品尴尬的地方。

篇9

一、妈祖文化的介绍

妈祖文化这个题目,是1987年在莆田举行的《妈祖千年祭学术研讨会》上提出的,与会的专家、学者着重从妈祖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两个层面作了初步的研讨。二十多年来,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认识逐步的加深,总的趋向是扩大了专家、学者们的共识,缩小了大家的分歧。

妈祖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她是一种寻根文化、和平文化、爱国文化和美德文化。她经历了一千多年的传承,已发展为波及海内外几十万个城乡地方聚落的妈祖文化圈和文化层,转化为广大地区民众的精神和物质力量,形成了普及万方的中国妈祖文化版图。构成了极其和谐的文化交流与文化共享的重要枢纽,发挥了重要的文化交流作用,密切了大陆、港澳台和全球中华儿女的同胞亲情。

(一)寻根文化——构建两岸文化交流的基础。妈祖信仰历经一千多年的分灵, 其宫庙和信众已分布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前往福建湄洲岛祖庙进行谒祖进香活动, 已成为广大港、澳、台同胞信徒,和海外华人信众的平生夙愿。妈祖不仅被作为一种民间信仰受到崇拜, 更被作为海外赤子寻根怀祖、文化认同的精神载体。

(二)和平文化——发展两岸关系的和平途径。伴随着妈祖信仰的广泛传播, 信仰妈祖的善男信女遍及世界各地。加之妈祖文化的“仁”字精神, 使得妈祖信仰与世界三大宗教信仰容易沟通、理解和融洽。妈祖便又有了“和平使者”的特殊身份, 营造着海峡两岸由文化认同而民族认同、进而走向国家认同的和平氛围, 密切着海内外华夏后裔的精神纽带。

(三)爱国文化——两岸关系源起的历史见证。妈祖精神显着的特点是护国庇民。在中国维护祖国统一和反侵略战争史上,多次留下中国水师依恃妈祖庇护取得胜利的传说。今天,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冲破“****”势力设置的重重障碍,越过海峡到湄洲岛妈祖祖庙进香朝圣,寻根谒祖。

二、世遗下的妈祖文化对海峡两岸的交流与合作产生的重大作用

篇10

lUsingindefimitearticlestorefertoaparticularthingse.g.MayIhaveapizza?

lUsingnounstoindentifyfoodanddrinkse.g.pizza,biscuit,hotdog,juice,water.

Languageskills:

Speaking

lUsingmodelledphrasestocommunicatewithqtherlearners.

lPronouncewordsproperly.

Materials:

lStudent’sBook2Apage8andpage9

lCasstte2Aandacassetteplayer

lSomebiscuitsandsomepicturecards

Teachingsteps

Warm-up

1.Singtwosongs:Appletree&Trainiscoming.

2.Greetings:

T:Classbegins!Hello,everyone!Howareyoutoday?What’stheweatherliketoday?Whatdoyoulike?……

Pre-taskpreparation

T:Welcometomysnackbar.Let’sseewhat’sinmysnackbar.Canyouguess?S1:Thereareapples/pears/pencils/……(将学生猜中的卡片贴于黑板上排列成一个snackbar)

While-taskprocedure

T:Welcometomysnackbar.Doyouknowwhatisthis??

1.Introduce‘biscuit’andsay‘biscuit’slowly..Askstudentstorepeat.

2.Ttasteabiscuit,Say:Hmm,it’sdelicious.Doyoulikeit?Pleaseask‘MayIhave…?’(板书)

Putupthewallchartforpage8.Tellastorylikethis:

Lastweekend,SamandMaywentshoppingwiththeirfather.Thentheydecidedtostopforarestandhavesomethingtoeatanddrink.AtasnackbarMaylookedatallthefood—noodles,pizza,biscuit,andhotdogs.Sheaskedthewomanpolitely‘MayIhaveapizza?’SamandMayliketobuyfoodatsnackbars-----doyou?Whatwouldyoubuy?

2.Explainthemeaningoftheexpression‘MayIhave……?’Saytheexpressionslowlyandaskstudentstorepeat.

3.Usethefoodonthetabletogetstudentstopractiseaskingforthings.

T:Look,Ihavesomanybiscuits.Doyouwanttotasteit?Pleaseaskmeforthebiscuit.

S1/S2/S3/…:MayIhaveabiscuit?T:Sure./Sorry.(只给说得好的同学)

4.Dothesamewith‘juice’and‘water’.

5.OpentheStudent’sBooktopage8.Playthecassettetape.Askstudentstolistenandfollowthetape.

Pre-taskactivites

1.Sayit’sfuntobuyfood!Whydon’twetryitnow?Dividestudentsintogroupsofthree.Haveonestudentbetheshopkeeperandtheothertwobecustomers.Thecustomersmustask‘MayIhave……?’Thenletthemchangeroles.

2.Report

Asksomestudentscometothefrontandactoutthescene.(利用板书组成的snackbar)Stuentsvoteforthebestgroup.

Consolidation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