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训练模板(10篇)

时间:2022-09-17 16:18:1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技能训练,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技能训练

篇1

基于PLC控制系统,技能训练分析成为了系统可维护性设计的重要方面,这也是能够使系统可靠性得到提高的重要手段。对于一个成熟的PLC控制系统来说,它的大部分程序都应该是为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的。PLC控制系统的技能训练分析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利用PLC软件资源设计多种技能训练程序,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维修人员面对技能训练分析时的压力,能够将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大大提升。本文就针对PLC控制系统维护及技能训练问题进行探究。

一、PLC的技能训练维护

新设计的PLC控制系统,通常情况下在使用之前,应该进行仔细的检查、调试后再进行运行,应该注意采取预防性维护的方法,进行定期的检查工作。

(1)首先环境对PLC控制系统的技能训练有很重要的影响,在进行系统技能训练用时,注意将温度控制在0—55℃,在进行储存时,温度也要控制在-20—70℃,在这里特别强调的是,PLC在进行安装时要对红外线进行防护,不能够受到红外线的直接照射,与此同时,要注意做好通风工作,及时散热,必要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将窗帘挂好或是用木板进行遮挡,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安装程空空调。

(2)想要达到抗振、抗冲击的目的,PLC控制系统在技能训练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外壳保护工作,最好是将PLC 至于有保护外壳的控制柜中,一定要保证系统的安全和牢固,系统要远离高压电源线或是高压设备,目的是防止电磁波的干扰,影响其正常工作。

(3)保持系统使用环境的洁净,避免有腐蚀性气体和尘埃的存在。切记不要让灰尘和污垢物落到PLC的元件上。在一定的环境中,粉尘对系统的正常运作会产生很严重的影响,也会影响绝缘能力,严重还会导致工作检修时切断下的短导线出现短路现象。所以,一定要保持系统周边环境的清洁。想要保持环境清洁,可以采用吸尘器打扫的方式。对于一些积尘的插卡,要根据产品说明规定要求开展相应的清理工作。对插卡进行清洁。先用酒精擦拭,注意不要损坏元件。

(4)在日常的系统技能训练的维护工作中,要对连接线的松动情况进行检查,要检查焊接点是否出现松动或是脱落现象。也要检查连接电缆是否因为外力的原因而受到破损,或是出现老化现象,检查接管缆是否泄漏,气源或液压源的压力是否符合要求。检查期间还要特别注意安装有震动或是易被氧化的场所。

(5)当想要对一个模块进行替换时,应该检查所需安装的模块是否是相同类型。对于不同的系统所需更换的模块是不同的,对于输入输出系统应该允许带点更换模块,不过有些是需要将电源切断的。如果保险丝在进行更换后被烧断,那么原因可能是电流过大,或者可能是设备短路。

二、PLC控制系统技能训练

(1)电源技能训练

当在系统运作过程中,发现电源熄灭的情况,那么就要对供电系统进行诊断,如果电源灯不亮,就要检查此时的供电状态是否正常,如果有电,那么就要对电源的电压进行检查,不合适就要进行适当调整,如果电压合适的情况下,下一步就要检查熔丝是否损坏,如果熔丝损坏,就要对熔丝进行更换。

(2)输入输出技能训练

无论是输入输出单元,还是进行连接配线还是元件状态都是系统中必不可少的元素。PLC与外部进行信息交流的通道就是输入输出,它的正常运行对整个系统的工作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对输入输出进行技能训练时,首先要检查LED电源指示器是否响应现场元件,如果现场元件没有问题,指示灯还是不亮,那么下一步就要检查电压值是否合乎标准。如果电压值正确,那么就可以考虑用其他的模块来进行替换。若一个LED逻辑指示器熄灭,根据远程编辑器的监视情况可以看出,是输入模块出现的故障。在进行模块替换时如果没有将问题及时的解决,那么机架或是通信电缆出现了问题。

(3)指示技能训练

LED状态指示器能够提供很多现场设备,大部分的输入输出模块至少拥有一个指示器。输入模块常设电源指示器,输出模块也有常设的指示器。

输入模块,状态会通过LED显示出来,模块中有一种信号存在。但是这种指示器不能将模块的故障表现出来,表现出电力的保护性和保险丝的状态,当电源指示器和逻辑指示器状态相同时,那么就是表示输出模块出现了障碍。

结语:想要使PLC控制系统能够正常运行,使PLC控制系统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就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做好PLC的技能训练分析,要对有可能影响PLC系统工作的各种不利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做好维护和检修工作,使PLC控制系统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李英杰.电动机常见故障的诊断和排除[J].科技致富向导,2011(24)

篇2

多数师范生是未来的基础教育的教师,他们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了基础教育的质量。高素质的教师须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从事教学工作的各种技能,知识和技能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于知识的需要程度,不在本文论述之列,此不赘述。关于教师应具备的技能,不同国家有不同概括。但其中的表达能力、知识传授能力、组织能力、评价能力等是共同的,也是基本的。澳大利亚学者的技巧分类和我国教育专家的技能分类能充分说明问题。

 

澳大利亚学者把教师应具备的技巧分为七大类:“(1)动力技巧;(2)讲授及交流技巧;(3)提问技巧;(4)小组个人辅导技巧;(5)培养学生思考技巧;(6)评估技巧;(7)课堂管理与纪律”。

 

我国专家则将教学技能分为五个方面:“(1)教学设计技能;(2)应用教学媒体技能;(3)课堂教学技能;(4)组织指导学科课外活动的技能;(6)教学研究技能”。虽然中外专家的分类条目和名称有一定的出入,但表达、设计、组织、评价等技能均涵盖其中,这说明这些技能为基本技能,各国对教师的要求是一致的。我们从国内教师专业特点角度看,这些技能可以具体表现为:(1)普通话;(2)书写(写字和写文章);(3)教学设计;(4)班主任工作;(5)说课评价等。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基础教育对教师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对教师的基本技能要求也随之增高。毕业生单靠知识学问而立足于基础教育已经不太可能,这就要求在大学阶段,学校对师范生的基本技能培训要不断加强,否则就不能适应国家现阶段的基础教育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义务教育阶段(基础教育)的教育质量有明确的规定“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教师资格标准。

 

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逐步推行小班教学。配齐音乐、体育、美术等薄弱学科教师,开足规定课程。大力推广普通话教学,使用规范汉字。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强化师德修养和教学能力训练,提高教师培养质量。”这里,国家教育政策对基础教育的教师资格、教师能力、教师业务素质给予了强化似的规定,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要有能力、有水平地完成教育任务,而要想完成好这个任务,教师本身必须具备最基本的技能。

 

教师的任务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能力,使他们成为国家建设的接班人,更重要的任务是要学生担负起整个社会文化教育传承的重任。党的十报告指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需要从基础教育开始,而基础教育中教师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能力水平,教师对传承传统文化的认识,是该项任务完成的关键。

 

师范生是未来的基础教育教师的主体来源,在学生阶段就应该加强其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能力的培养,因此,提高师范生的基本技能,是培养高素质基础教育教师的基础,也是完成传承历史文化任务的关键,在基础教育的教师还是学生时期(师范教育阶段),就力争培养他们的教育教学技能,这是十分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否则,传承传统文化就是一句空话。

 

目前,在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和各级各类教学竞赛中,教师基本技能是一个重要的考核观测点。2013年出台的沈阳市“和平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中,有一条评价标准“专业基本功扎实,教学语言生动,教态亲切自然,板书工整、美观,说普通话。”这里,把教师的技能作为一项考核内容来评价,不是偶然,而是大势所趋。该标准虽然只是“和平”一个行政区的,但足可以代表整个沈阳市。

 

现阶段,全国范围内的师范专业,依然存在传统基本技能训练缺失的现象。拥有小学教育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校,在这两个专业中,传统的技能教育、训练搞的还比较好,如南京晓庄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等;这些学校的小学教育专业,基本是由三级师范而晋升为一级师范的,要更好一些,而其他专业的师范生,和由师专升为本科的小学教育专业,传统的技能教育就差很多,他们更注重理论,培养目标是教育教学管理人才,考研究生和进行理论研究无疑是高水平的,但作为一线的小学教师,可能就差一些。甚至个别的学校只有条文,只有制度,而缺少施行。

 

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小学教师教育委员会本科组每年都要召开两次以上的年会,讨论和制定小学教育本科层次的发展策略,同时展示各校的技能水平,进行评比。但其他的专业,很难见到全国性的发展策略会议,讨论技能训练方面更是凤毛麟角。基于以上种种原因,在师范教育阶段,培训师范生的技能至关重要。而用什么模式来加强师范生的技能培训,怎样更好地实现“提高师范生技能水平”的目标,则是各个高校自己的特色,需要总结,以便推广。

 

2 模式的构建

 

什么是模式?字典中的解释“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一个设计较好的模式是这个领域某一事项完善成熟的标志,意味着可以推广使用。本文是教育定性建模的一种,是通过实施形成了自己的训练模式,再总结归纳,形成一个可借鉴的材料,供大家参考使用。本文“师范生基本技能训练模式构建”,来源于辽宁省教改项目,该项目立足于沈阳大学师范学院。本学院现有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科学六个师范类专业和应用心理学一个非师范专业。师范生基本技能训练主要指六个师范类专业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而在这六个师范类专业中,也根据专业的特点和历史传承,构建不同的训练模式。

 

该模式主要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施行。其中0.5是指每天早晨半小时的技能训练,从早晨7:30至8:00,我们称之为早检。早捡内容包括普通话、写字(钢笔字、粉笔字)、简笔画、国学、儿童歌曲五个方面,每天进行一项。而6指的是教学计划中开设的6门技能课程,包括口语、写字(毛笔字)、音乐、钢琴、简笔画、教法。这种模式是全体学生技能训练的计划,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技能方面有特长的学生,这些训练不能满足其要求,他们需要更多的训练机会和展现自己特长的平台,因此,我们成立了各种特长活动小组如儿童文学创作、书法、故事城堡等,目的就是要给这些学生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尽情表现,发挥特长,从而带动一般。但这是一个非常态的内容,只是针对有兴趣、有需求的部分学生,所以并未归结到训练的模式当中。

 

2.2 模式二:0.5+6+X

 

该模式在小学教育专业施行。其中0.5+6部分与学前教育专业训练内容完全相同。小学教育专业在0.5+6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实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体验师范生基本技能的缺失,然后有目的、有重点地加以强化。小学教育专业2015级学生的培养方案中,在第七学期,让学生参加顶岗实习,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体会教师技能的重要性。“X”的内容是第八学期开设“书法、美术、舞蹈、声乐、英语、科学实验、科技辅导、儿童文学与创作、儿童心理研究与咨询、课件的开发与应用”10门技能训练选修课程,每名学生在10门课程中必须任选1-3门自己感兴趣、有基础或感觉需要加强的能力课程,加以强化训练,借此增强基本技能。此项内容不占学分,相当于课外特长活动小组,是学生需求的补充。

 

2.3 模式三:0.5+3

 

该模式主要在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科学四个专业施行。这四个专业从2015级学生开始,实行早捡制度,完成0.5+3中的0.5内容,即每天7:30-8:00技能训练,时间与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同步,但他们结合各自专业的特点,训练的内容与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两个专业存在一定的差异。

 

篇3

关键词 心理技能训练 心理技能训练内容

一、心理技能训练的概念及其意义

运动员在比赛过程当中获胜的因素很多,当运动员的技术、战术达到较高水平时,心理技能训练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心理技能训练是指心理技能训练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训练者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施加影响的过程,也是采用特殊的方法和手段使训练者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而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运动行为的过程 。其目的在于培养运动员在紧张的训练和比赛中所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使运动员学会控制和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发挥其实力,取得最佳的运动表现。

二、心理技能训练的方法

施小菊、张华光、张璐斐《运动员心理技能训练》,对运动员心理技能训练的阶段和训练方法进行了论述,他们认为心理技能的训练包括4个阶段:阶段1-运动分析:运动分析牵扯到特殊活动或运动项目特征和要求。阶段2-个人评估:个人评估包含着条件问卷、交谈、统计自我测验及临床的帮助,以便了解个体有缺点所在和当前的表现水平与生涯规划等;阶段3-概念或动机:透过运动项目的分析和个人的评估后,运动员可借助与教练员、运动心理学家的讨论,了解到个体与运动情景间的交互关系,进而致力于改进一些不合适的习惯和有效地发展目标设定的策略;阶段4-心理技能的发展:上述3个阶段主要在建立基础,了解个体的优势和弱势所在,以及提供一个概念的架构,最后的阶段就是要发展一般性和特殊性的心理技能。心理技能的训练方法很多,文中主要提到了放松训练、控制紧张情绪、心理训练、集中注意力训练等。翟丰《运动心理技能的特征及其训练的现状》中提到,心理技能的方法,主要包括提高人的心理活动的强度,控制人的心理活动,恢复与调节心理活动的能量,心理障碍的消除与治疗 。《足球运动员心理技能训练简述》中郑亚林、张志峰提到足球运动员心理能训练内容主要包括制定训练目标;表象―想象训练;自我暗示;放松―心理训练;努力―强心理训练;集中注意力训练;比赛策略调整或重新调整计划 。王鹏在《网球比赛中心理技能的研究》中提到:如何培养运动员比赛的心理技能”这一问题,作者进行了陈述:加强赛前心理准备;在比赛过程中调节自身的心理变化:(1)进行自我暗示;(2)保持情绪稳定;(3)加强意志品质;(4)控制注意力。赛后的心理状态及调节。

孔红新在《浅谈排球运动员的心理技能训练》中对排球运动员比赛中易产生的心理障碍及其具体的训练方法进行了阐述,比赛中易产生的心理障碍主要内容为动机障碍、情绪障碍、心理饱和障碍、激活障碍、攻击障碍。同时作者对提高排球运动员心理技能水平的必要性也进行了陈述,指出心理状态对比赛的胜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高水平的排球比赛中,要使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得到充分发挥,必须要有最适宜的心理技能水平作前提和保证,保持这种稳定的心理技能水平的关键在于意志力。促进排球运动员心理技能水平提高的有效训练手段主要有身心放松训练、心理暗示放松训练、身心结合放松训练、情绪控制训练、自我暗示训练、心理演练、集中注意力训练。刘静婵、耿楠楠《乒乓球运动员的竞赛心理障碍与心理技能训练》采用了孔红新的观点,将影响运动员的心理障碍分为动机障碍、情绪障碍、心理饱和障碍、激活障碍、攻击障碍。但是不同的是他们总结了克服心理障碍的心理技能训练,有恢复体力和脑力的心理训练、回忆技术动作的心理训练、消除紧张情绪的心理训练;增强竞赛信心的心理训练 。在《散打运动员的心理技能训练》中,谢佳山认为散打运动是一项激烈的对抗项目,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竞技状态和竞技水平,因此认为良好的心理素质往往是取胜的关键。他突出强调了心理技能的意义,点出了心理技能训练在比赛中的重要性。同时也设计了提高心理技能的4种训练方法: 目标设置训练; 放松训练与暗示训练;表象训练; 模拟训练。

三、结论

综上所述,对心理技能的训练研究很多,大都是针对高水平运动员的心理易出现障碍,心理技能训练的方法的研究,但是成效卓然的心理技能训练方法却很少,各个项目现行的训练方法都大同小异,虽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比赛成绩,但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成绩,必须形成一套完整的心理技能训练体系,这样才能促进整体上体育事业的发展。通过心理技能训练相关文献的梳理,加深了本人对此问题的认识,同时也发现了一定的问题,这有助于本人在今后的研究中深化并发展此论题,从而进一步指导本人的教学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G804.8 文献标识码:A

心理技能训练是现代竞技运动训练系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影响、制约着运动员身体、技术、战术水平的改善和体现,可促进运动员心理过程的不断完善,使运动员的心理状态适应训练和比赛的要求,为达到最佳竞技状态和创造优异成绩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1心理技能训练的概念

心理技能训练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施加影响的过程,也是采用特殊的方法和手段使运动员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并进而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运动行为的过程。心理技能训练追求迁移效果,即不但使运动员对某种情境中的某个问题的心理调节能力得到提高,而且对其他情境中的其它问题的应付能力也得到提高;不但使运动员在自己的运动生涯中受益,而且使运动员终身受益。其最终目的是使运动员勇敢地、从容地、理智地、巧妙地面对一切困难,使运动员对待困难的态度就如同一个战士对待敌人的态度一样:我可能被打倒,但永远不会被征服!

2我国运动心理训练的发展方向

2.1更加重视跟踪性、专门化和系统性的应用研究

运动心理训练实践表明,运动员的心理能力也和技术能力、战术能力、身体能力一样受后人环境和心理训练的影响,可以通过训练获得和增强。运动心理技能的训练也应遵循一般技能训练的规律,必须坚持长期地、系统地训练才能获得显著效果。运动心理训练不是魔术,那些指望采取心理训练的方法,一学就会、一会就用、一用就灵、立竿见影等急于求成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也是不科学的。任何一项运动心理调控的技术,必须通过反复系统的训练才能增强,才能在比赛的关键时刻发挥其效力。首都体育学院刘淑慧教授自1990年开始就一支直在国家射击、射箭队进行运动心理训练的研究,在运动员赛前心理准备、赛中心理调控和赛后心理恢复等方面进行了专门化系统性的跟踪性实验研究,为我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获得金牌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2个性化和专门化的干预措施心理训练

主要目的在于改善心理状态,使其达到最佳水平,以适应运动技术和身心全面发展的要求。根据个体特点采用个性化的干预措施,个体的人格特质、动机水平、自我效能、自我调控能力等都可能对心理技能训练效果产生作用。在心理训练中,应训练什么,采取什么办法,都必须考虑个体现有的心理特点。有的需要采取自我控制训练,有的则要求采取自我动员和激发性训练,也有的需要两者结合。心理训练内容方法的选择,不仅要以个体心理特点为依据,而且要以个体在不同时间内的具体心理变化为依据。人的心理具有较大的可塑性,这是人所共知的,进行心理训练有必要考虑这些特点。

根据不同项群的特点,各心理训练的侧重点应不同。技能主导类项群需要有良好的注意集中能力、良好的自控调节能力、清晰的表象再现能力等,体能主导类项群要有注意力高度集中能力、超越自我的信心、顽强的意志品质、自控能力和心理耐受程度等。从已有研究来看,似乎是对不同运动项目的心理训练分门别类进行研究,如有对篮球运动员、体操运动员、田径运动员的心理技能训练,但所用方法实质上大同小异,带有普遍性。要根据不同项目的内在特点,采用虽不具普适性但针对性、专门性强的训练方法,并可将几种训练方法结合在一起使用,即心理技能方法组合,根据项目特点采用不同的组合方式,这样可获得更佳的训练效果。

2.3更多地采用现代化的科学仪器设备增强运动员心理训练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生物反馈技术的应用在世界各国甚为流行。不仅医学界作为治疗手段用来医治各种精神性疾病,竞技体育界也开始采用生物反馈技术作为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有效手段。所谓生物反馈就是利用电子仪器将与心理、生理过程有关的机体生物学信急,如肌电、皮―电、皮―温度、心率、血压、脑电等信号加以处理放大,并以视觉或听觉的信号显示给人(即信息反馈),使人们能通过这些信息的认识,有目的、有意识地调节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进而调控自身的运动行为。例如,当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出现情绪过度紧张时,在生理上则表现为植物性神经系统控制的部分机体发生一系列变化,像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皮肤电阻降低、手脚变凉等。采用电子仪器可以将这些变化通过视听信号显示出来,告诉运动员这些生理变化的情况,从而有目的地调节紧张情绪并将心理状态控制在适宜的程度上,这就是生物反馈的作用。

采用现代化的科学仪器设备进行的生物反馈训练具有调节情绪状态、消除过度紧张和改善机体各器官系统机能的作用,而且还有助于提高运动员感知能力,加速运动技能的形成,使技术动作更加协调和熟练。因为利用肌电仪可以自接显示运动员肌肉用力的变化,较精确地分辨正确与错误的用力感觉从而反复强化正确的动作技能。对心率变化的监测还能帮助调节和控制训练的强度和安排合理的运动量。

参考文献

[1] 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2] 任未多.竞技运动心理学研究的演进[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8).

[3] 徐万彬.运动心理训练现状与发展动向分析[J].体育与科学,2003(7).

篇5

技校毕业生就业后普遍存在这种现象:技能操作比较生疏,知识面狭窄,工作效率低,试用期长,特别是车工专业的毕业生,这一现象更为明显。根据市场及专业分析,问题主要在于我们的教学没有重视技能操作熟练程度的练习,经过研究,我在原来的基础上重点加强了车工专业中的准备工作、技能训练、机床调试、强化训练、表面粗糙度等各环节熟练程度练习,并取得了良好和教学效果和市场效应。

准备工作做好准备工作能缩短辅助时间,规范学生的操作行为,是提高实习和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首先要学会读图,在标题栏中能了解到加工零件的名称、材料、数量,能看清加工零件的图形,尺寸,形位公差值、表面粗糙度值等,然后根据图纸尺寸了解零件加工时所需用的量具、工具、并能掌握量具的校对方法:再根据零件的材料、形状合理选择好相应的刀具。如加工材料为钢件或其他韧性较大的塑性金属时,可选用牌号为YT5的硬质合金车刀用于粗加工,选用牌号为YT30的硬合金车刀用于精加工:其次要学会看加工工艺路钱,在课题图上配置相应的零件加工工艺路钱,工艺路钱中可了解到毛坯的尺寸形状,零件的装夹方法,粗精加工切削用量和合理选择,零件的加工步骤,零件是否需进行其他加工或进行热处理等,通过读图,可使学生对零件的加工一目了然,从而学生能在操作前就能做到心中有数,在实操中规范学生的操作行为,为提高工作效率起到积极作用。

基本技能训练除准备工作外,还应特别强调几种基本技能训练:(1)车床的启动操作训练,掌握各变速手柄的转动方向,根据刻度掌握主轴转速的调整方法,操作进给箱的方法及根据刻度选择不同的进给量;熟练掌握用操纵杆控制主轴正、反转和停车,掌握大、中滑板自动、手动进给方法;掌握小滑板的手动进、退操作及读数原理。(2)掌握中滑板进、退刻度的读数操作,它是纵向车削时切削度控制的主要手柄,应特别强调消除丝杆与螺母间隙的方法、否则容易出现读数错误。(3)试切、试测练习,学生操作时,喜欢读刻度,切削深度进给以读刻度为准,不习惯测量,每当加工余量较小时,容易出现把外圆车小,长度车短,内孔车大等不良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要求学生掌握试切、试测的方法。每次车进零件2~3,然后退出进行测量,以测量尺寸为准,消除丝杆与螺母间的间隙或其他原因产生的误差,避免废品零件的产生。(4)掌握多种轴向分段方法,台阶轴加工是车削加工中最为普遍的加工方法,为了提高台阶轴加工的效率和质量,必须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几种分线方法,如刻线法、用挡铁控制法及用床鞍纵向进给刻度盘控制法等加工台阶轴的方法,如刻线法、用挡铁控制法入用床鞍纵向进给刻度盘控制法等加工台阶轴的方法。(5)掌握产品的“三检”方法,即自检、互检、检查员(或教师)检查,批量产品后生产时应学会首检,即加工第一个产品叫检查员检查,以避免自检出现误差或读数出现错误现时使零件报废,使学生在实操训练时就有良好的产品质量意识。(6)要求学生学会判断零件已加工表面产生振纹的原因,它是因为零件、刀具、机床结构等刚性不足或零件装夹不合理而产生的表面加工缺陷,在操作时如发现振纹应及时停下来,并进行妥善处理,这一环节掌握得好坏,直接影响零件的加工质量。(7)掌握刀具磨损的判断,刀具磨损常有如下表现现象:加工时零件已加工表面出现亮斑或亮点,切削时有噪声,车刀刀口出现发红或火花现象等等,有以上现象时说明刀具已出现严重磨损,此时应及时修磨车刀或换刀,避免刀具材料消耗过多,增加机床负荷,埋下安全隐患。(8)掌握合理的断屑方法,切削塑性材料时,控制切屑的卷曲流向和折断非常重要,处理不当会影响教学,经常停车清理切屑、容易拉毛零件已加工表面及影响操作者的人身安全等等,所以要求学生在操作加工时,必须学会合理断屑的方法。掌握以上基本技能,对提高操作者的技能水平有实际的意义。(9)掌握刀具合理的刃磨方法,在掌握刀具磨损的判断方法及断屑方法的情况下,根据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刃磨出最合理的刀具角度,对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是至关重要的。

合理选择切削有量切削用量包括切削深度ap、进给量f和切削进度Vc三要素,切削用量选得过低,降低了机床的利用率和生产率,切削用量选得过高,刀具磨损加快,降低了加工质量,增加了磨刀时间和材料消耗,安全隐患增多,所以合理选择切削用量很重要。在确保零件、车刀、机床刚性充分的情况下,用硬质合金车刀加工外圆或端面时:(1)加工钢及塑性较好的材料时,粗车:车削深度ap=1~4mm,进给量f取0.1~0.5/mmr,切削速度Vc取25~80m/min。精车:切削深度ap取0.1~0.30mm,进经量f取0.06~0.12mm/r,切削速度Vc取80~100m/min。(2)切削铸铁、铜合金等脆性金属时,粗车:切削深度ap取1~5mm,进给量f取0.4~0.7mm/r,切削速度Vc取30~80m/min,精车:切削深度ap取0.15~0.4m/r,进给量f取0.10~0.20/mmr,切削速度Vc取80~105m/min。切削用量在加工零件刚性效好取大值,刚性较差时取小值,加工薄壁内孔时则取更小值。切削用量的选择应在实际操作中逐渐熟悉,可根据不同的加工条件合理选择具体数值。

机床的调试在加工过程,经常会出现车床某些零部件松动现象,如不及时调整,则会影响零件的加工精度,且易出现扎刀、损坏刀具和零件的现象,所以学生在实操训练时,必须掌握一些基本的机床调试方法,才能提高实操效果。要掌握主轴间隙的调整方法,提高轴承精度,掌握调整中、小滑板镶条的方法,使间隙小于0.4mm,并保证移动平稳,轻便;掌握车床尾座的调整方法,提高零件加工的同轴度,掌握了机床的调试方法,可为提高实操效率打下良好的基础。

篇6

培训合格的标准

篇7

“三个结合”是指在电工技能训练中要注重讲解示范与示范练习相结合、循序渐进与启发引导相结合、正确评价与反馈整改相结合。

1、讲解示范与规范练习相结合

讲解和示范在技能训练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准确讲解与标准示范有利于学习者不断的调整头脑中的动作表象,形成准确的定向映象,进而在实际操作中可以调节动作的执行。示范操作必须按照正确的姿势去准确地操作,教师的肢体移动,一招一式,乃至指向解说必须标准、规范,不能有任何的多余动作、不良动作,更不能有错误动作,以免造成学生错误模仿。练习是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有目的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活动。教师的准确讲解结合操作示范,可以使学生具体、直观的感受到所学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加深对技能训练内容的理解。

在汽车电工技能训练过程中,教师对每一种电工工具、仪表仪器的使用方法要讲解清楚。例如:关于万用表的使用,教师要讲清以下几个方面:①万用表要水平放置;②使用前应先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点;若不指在零点,应先进行机械调零;③万用表面板上有两个插孔,分别标注“+”、“-”两种符号。测量时,应把红色表棒插入“+”插孔,黑色表棒插入“-”插孔;④根据测量的种类和量程调准转换开关的位置;⑤选择合适的量程。测量电压和电流时,如事先不知道被测量的大小,应把转换开关拨到最大量程试测,然后根据指针偏转情况逐步变换为合适的量程,再进行测量;万用表的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三分之二位置以上时,表明量程合适,测量结果比较准确。测量电阻时,万用表的指针偏移到欧姆中心值时,测量结果最准确。⑥万用表使用完毕后,务必将转换开关置于交流电压的最高量程档,以防他人误用,造成损坏。

在准确讲解的基础上,结合动作示范,指导学生进行规范练习,做到讲练一体化。因为实习教学就是以专业理论的系统性和工艺过程的连贯性为内在联系的技术技能的有效传授方式,所以在给学生作操作示范的过程中,应辅以必要的“解说词”,交待动作的顺序和要领,讲清操作的关键和理由。讲解的语言应当注意逻辑性和专业术语化。例如: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第一步,把万用表转换开关放在电阻档上,选择适当量程(测量前根据被测电阻值用表的转换开关选择适当量程,一般以电阻刻度的中间位置接近被测电阻值为好)。第二步,量程选定后,测量前将两个表笔短路,调节调零旋钮,使指针在电阻刻度的零位上。第三步,将两个表笔分别与电阻两端相连接,读出电阻的读数。传授给学生正确的操作方法之后,让学生自主练习。这些看似简单的操作,如果学生不能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规范练习,很难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甚至发生仪表损坏等故障。特别是对于一些学生容易出错的操作规程,一开始就应该让学生进行规范练习。

2、循序渐进与启发引导相结合

技能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操作技能的形成,一般都要经过掌握局部动作阶段、动作交替阶段、动作协调阶段和动作完善阶段。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课题的逻辑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局部到整体、由慢速到快速地进行,使学生易于理解和记忆、便于掌握和巩固所学的基本操作技能。不可贪多求快,否则会欲速则不达。笔者认为整个汽车电工技能训练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安全用电常识及常用工具、仪器、仪表的正确使用。教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用电常识教育,使其了解电的性能,熟悉电工操作规程,学会正确使用常用仪器仪表,为安全、有序、正确、规范的汽车电工技能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阶段,用常用仪器、仪表检测汽车电器各总成件。要求学生了解汽车电器各总成件的结构与作用,熟悉它们的技术性能和主要参数,掌握各总成件质量的判断方法。第三阶段,综合性技能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综合知识的应用能力及实践能力,要求学生将所学过的知识进行综合,通常一个技能训练课题中用到几部分内容,当同学以学过全车线路的有关基础知识,例如:电源系、启动系、点火系等概念后,让学生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对车辆电路故障进行检测。教师对技能训练的内容进行简单的讲解,然后引导同学按步骤进行检测。第四阶段,熟悉协调和操做水平的提高。在学生掌握如何诊断与排除汽车电路故障以后,应着重强调工艺要求,并让学生运用中间断路法进行故障的诊断与排除。上述四个阶段是一个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过程,教师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应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讲解,同时对重点、难点问题,坚持循序渐进和启发引导相结合。例如:在前照灯光线路连接时,采用把实验分成两部分:先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灯光线路的连接,当学生看到自己连接的前照灯线路接上电源后即正常发光时,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学生对实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此时再让学生把变光线路灯光继电器线路接上进行实验,从而达到化繁为简的效果。另外,对学生技能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加以启发性的分析,如学生在不解体检测硅整流发电机时,测出的数据有时是错误的,但不知道如何检查和判断数据的正确与否,这就需要老师给予启发和指导,引导学生分析产生测量数据不符的原因及检查方法,一步步给予指导,通过教师由浅入深的逐步引导和分析,学生对检测方法有了整体上的认识,并将逐渐提高如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正确评价与反馈整改相结合

正确评价技能训练成绩是激发学生热情、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手段。通过考评发现问题,并及时反馈给学生进行整改,做到正确评价和反馈整改相结合,逐渐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在技能训练过程中,笔者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成绩,具体做法是:①将技能训练成绩分为应知和应会两部分,既考核理论知识,又考核实际操作。②采取教师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除了教师根据学生操作情况进行评定成绩外,设定一定比例的学生的自评分。学生的自评分,又分为学生本人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③让一位学生操作,其余学生观看,通过评议得出分数。④每进行一次技能训练评定一次成绩。对那些不满意自己目前成绩的同学允许他们通过一段时间练习改进后重新评定成绩,引导并鼓励学生对自己不断提出新要求,从而达到不断提高、不断创新的目的。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有教师考核、学生自我考核、师生间、学生间能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极大调动了学生技能训练的积极性,效果很好。教师在正确评价的基础上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学生,对出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达到纠正错误提高技能的目的。另外,笔者还通过举办一年一度的学生技能比赛,考核学生独立完成实际操作任务的能力,检测学生的技训水平。例如:2007年11月份笔者组织的汽车电子工程专业学生技能比赛,考题是《硅整流发电机故障的检修》,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检测与维修,并有一定的工艺要求。通过严格的考评,不仅能比较公平地评定技能训练的成绩,而切可以督促学生认真、规范地完成技能训练的每一个环节,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技能训练的实效性。教师要培养学生善于从自己的体验中获得内部反馈信息,发现自己操作中存在的问题,确定改正方法,并主动地尝试、纠正与自我完善。

二、技能训练过程中应把握“三个环节”

在技能训练过程中,教师应把握好以下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第二个环节:教师辅导学生操作;第三个环节:教师指导学生应用。教师活动主要表现为引导-辅导-指导,学生活动主要表现为参与-操作-应用。笔者认为学生的技能训练既要适合专业的岗位需求,又要注重中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1、教师引导学生参与

教师引导指技能训练起步上的引导。中职学生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学习兴趣不浓厚。由于汽车电子工程专业课程理论较深,专业性、实践性强,许多学生学习存在一定的困难,上课听不懂而学不好,由于学不好而不愿学,因此学习动力不足,容易失去信心,产生厌学情绪。教师要善于正确巧妙地引动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好知识储备,保证技能训练的顺利进行。初次接触技能训练,部分学生存在对“电”的恐惧心理而缩手所脚,教师应加强引导,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用电常识教育使其了解电的性能,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实践。同时教师还应对安全文明操作规范和如何防止操作中易出现的问题做出必要的说明,列举错误操作可能带来得危害。例如:按装起动机往接线柱上连接电源线时,首先要注意,工具不能与铁接触否则会出现打火现象,同时指出螺母紧固要适当,如果过紧,不仅费事费力,而且还会将起动机电磁开关绝缘垫损坏。小的失误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这样非常简单的细节如不按规范去做,可能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老师可以演示一遍)。

2、教师辅导学生操作

篇8

中图分类号:G7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5-083-1一、研究学情,科学地对学生进行分层

在训练中只有对每个学生的技能现状了然于胸,老师才能在以后的训练中有的放矢。老师要从各方面了解每位学生的技能成绩、技能学习兴趣、技能学习态度、技能学习能力等。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对位学生的个性特点、技能训练表现等进行综合评估,然后针对这些学生的特点,把学生分为A,B,C三个小群体,其中第一个群体A,因这部份学生整体水平较高,所以课题、目标较高。剩下的两组,以制订不同水平的课题、目标,循序渐进,分组出题,针对性教学。这样,使每个小组、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相对水平的锻炼,也为今后接受新知识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

二、备课分层,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不同的训练目标

分清学生层次后,以“面向全体,兼顾两头”为原则,合理地制定各层次学生的训练目标,并将层次目标贯穿于训练的各个环节。参照对口单招机电专业技能考试标准,我把钳工技能训练分为七个模块,每个模块都进行分层目标,目标的制定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要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能够刺激学生的成功欲望。

三、授课分层,落实分层训练目标有效性的具体过程

在技能训练时,每张桌子有4个工位,我将24名学生分为六组,每个小组有四个人,包含1个A,2个B,1个C。这样呢,一个小组就有不种层次的人员,在正常学习中,小团队里的A会带动C,让其互补,使C层人员慢慢减少,使B层慢慢增加。

四、分层训练,分层辅导,巩固分层训练的有效性

如:我在模块七综合训练中我设计了如下的实习题目。

而对于这个题目不同层次的学生,训练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C层完成:完成图纸上的技术要求,而尺寸要求可以比图纸上的低0.02mm。

A层与B层完成:要求按图纸上的尺寸要求和技术要求加工好工件。

拓展提高(A层)完成:制定好加工工件的工艺步骤,计算V形槽的尺寸(利用芯棒的方法)。

这样在技能训练中每位学生都能学得有所收获,学得有兴趣,学得有信心。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对于A组学生的教学,要注重他们的独立性和思考能力,以方向性指导为主,以独自思考为主,切不可做保姆式教学,从而让其有依赖性。

五、分层讲评,分层测试

篇9

临床体格检查技能训练是从诊断学实习课开始的,一般先在教员指导下学员间相互进行正常人体检查,熟练掌握检查手法后,再过渡到临床为病人进行体检,这个过渡过程就是强化临床体格检查技能训练的过程。现就如何强化卫生士官学员的诊断技能训练谈几点认识。

1 高素质教员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1.1 建立相对稳定的教员队伍 长期以来,诊断学教学缺乏一支相对稳定的教员队伍,尤其是实习课教学,由于课时多、任务重、时间长,临床教员同时承担大量的临床工作,排课和指定任课教员往往成了“老大难”问题。因此,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诊断学教员队伍、并保证教研室的调动权已迫在眉睫,这样才能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临床教员的教学工作,才能使临床教员妥善解决好医疗与教学的矛盾,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备课。

1.2 实习课教员队伍有待扩充 体格检查手法训练,需要教员在实习课上反复演示,手把手地教,逐一指导,认真纠正学员的每一个手法错误。但是目前实习课教员人数相对不足,而参照其他院校的经验,以每个教员每次带8~10 名学员为宜。故保证教学质量,需要扩充诊断学实习课带教队伍。

1.3 进一步强化任课教员的责任感 诊断学实习不同于理论授课,其最终目的是让每一位学员掌握临床检查的手法技能。所以实习课教员不能只满足于按照实习指导讲解内容,演示操作手法,还必须想方设法促使学员正确掌握检查的手法技能。这就要求教员必须有强烈的责任感,以教会学员为最终目的。

2 提高学员对临床技能重要性的认识

认识是强化临床技能训练的关键。卫生士官学员入学前大多未接触过临床,初学各种检查手法时,由于对检查目的、适用范围不熟悉,对各种临床技能在工作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实习课上常常缺乏主动性,往往只看不练。教员示教后,学员常感到这些手法很容易做,自己已经“看会了”,而不去亲自动手练习,而应用时又问题百出。因此,必须使学员认识到临床检查技能是每一个临床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只有经过无数次的实践,才能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经验,只看不练是不可能掌握的。有些检查手法,看别人做非常简单、自然,而不反复练习,一旦自己动手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实习课教员可通过随机抽查、技能竞赛、疾病模拟诊断等多种形式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员的职业认识,督促学员勤学苦练,牢固掌握基本功。

3 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授课效率

3.1 改革授课模式与方法 实习课授课模式多是先由教员系统回顾本次实习的理论知识,再演示检查手法,强调注意事项等,所用时间与学员分组练习的时间之比约为3∶5,下课前再安排技能考查或完成实习报告。这种授课方式是否符合学员需要,是否有利于学员临床技能的提高,教员讲解及示教的时间应以多长为宜等均有待探讨。我们可以借鉴国内外其他医学院校的经验,并结合自己实际,在教研室和学员中间开展专题讨论,以促进诊断学实习课教学方法的改革,进一步提高授课效率。

3.2 合理安排课时 按照国家卫生部规划教材第6版《诊断学》的教学计划,理论授课与实习之比为1∶1.2。要强化临床技能训练,就应适当增加实习课的学时。同时,在课时安排上,必须保证理论课的进度较实习课超前1 周以上,这样才能使学员在学习了理论知识之后,能有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避免实习课上过多地重复理论课内容,从而保证学员在实习课上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手法练习。

篇10

动作技能主要表现为能将外部的动作合理地组织起来,并顺利进行实际操作的活动方式。认知技能是借助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的认知活动,包括情感、音乐感知、音乐感觉等技能。这也是幼儿演唱中音乐和技术的辩证统一。

一、动作技能训练

音乐中的演唱、演奏活动即属动作技能范畴。

(一)演唱技能培养与训练在音乐的技能教学中应重视并做好技能训练的定向指导工作,要使幼儿明确认识技能训练的目的和要求。如果练习目的和要求不明确、不具体,只是对某个演唱技巧进行机械地模仿和简单地重复,将无助于技能的正确形成。因此,教师应注意通过全面的技术示范(如范唱),让幼儿全面了解技能动作的活动特点、结构、顺序,并对技能活动产生清晰的表象认识,从而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幼儿教育中的音乐教育,在音乐演唱技能方面的要求是比较简单且容易掌握的,是幼儿的年龄段可以接受的,它主要包括:歌唱的姿势,如身体的姿势、口形和表情、头部的姿势等。有的学生,总是边唱边打拍子,随意晃动头、手或身体,或者为了防止他人歌声的干扰,捂着耳朵唱歌等,教师要纠正这些不良姿态,避免多余的身体动作,向学生讲解优美的声音与优雅的形体融为一体才是完美的歌唱。在进行歌曲表演时,教师不妨请各小组成员评价同学的歌唱姿态,这种讨论和评价是帮助学生改正不良歌唱姿态的好时机。歌唱的呼吸,包括有别于生活中呼吸的基本动作和方法;歌唱的发声,包括优美自然并具有与说话不同、有一定气息支持的歌唱;歌唱的吐字,以普通话为主,具有韵母和声母之分,是清楚字音、清晰发音的歌唱语言;歌唱的表现,即为基本正确的音准和富有表情的歌唱。歌唱技巧方面的训练必须遵循三个原则:第一,发声必须使用头声发声;第二,歌唱必须将将音质的美放在第一位;第三,童声合唱发声训练要采用大致从小字组的32开始的下行音阶,这是掌握头声发声要领的捷径。[1]练声的内容很多,一般可以按以下程序进行:(1)先哼鸣,后开口唱,先寻找范音,然后在唱范音的内在状态下(即发声状态不改变)唱出其他音;(2)坚持用头声发声法练唱,先练长音,后练短音或跳音;(3)音量上,要求先弱后强,先是柔声、轻声练习,然后再放声唱;(4)声区上,先练偏高声区,后练中声区,再练高声区,最后对低声区作少量练习。训练时可发“姆(m)”音,发音时牙齿要开,嘴唇要轻轻合着,舌头要放平,声音直上鼻腔,又微微感到鼻窦部分有些振动。练声调节头腔、鼻腔、咽喉、胸腔等发声器官各部分机体,使其自然松开。在教学活动中应按照动作技能形成阶段的规律行事,根据技能形成的各个阶段安排实施教学计划。在音乐技能教学中还应注意了解幼儿的练习曲线变化情况,分析练习曲线的变化原因,及时采取相应的教学指导措施。练习曲线能够反映出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发展趋势,造成曲线高低起伏的原因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当曲线处于低谷时,一般由两种不同因素所导致:一种情况是技能形成后期出现的暂时停顿,即“高原现象”,属于新旧活动结构交替改变形成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另一种情况则是由于幼儿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出现了疲劳和兴趣下降等现象。我们在音乐技能教学过程中必须对幼儿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客观的分析硏究。发现第一种情况,应果断坚持既定的教学计划,当克服困难度过了“高原期”后,其学习状态必然会获得新的飞跃。如果是第二种情况的话,则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以适应新的教学变化。[2]因此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培养幼儿基本的歌唱能力、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基本表现意识和能力、调整幼儿的学习心态和情绪、丰富幼儿的学习生活和制造活跃的学习气氛等是演唱技能培养与训练的重要保证。

(二)动作技能培养与训练在幼儿音乐技能教学中,对动作反馈信息的获得是形成动作技能的必要条件,反馈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动机作用:学习者了解自己的学习意义,对学习动机起到增强作用;2.认知作用:学习者了解技能学习中的优点与缺点,并找出改进的方向和重点;3.情感作用:学习者了解学习的效果,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快或不愉快的认知体验,并对以后的学习产生相关影响。对动作技能的反馈可分为内在反馈及外在反馈两种:(1)内在反馈:通过听觉、视觉、触觉等本体感觉进行反馈信息的传递。在音乐技能教学中,就是要培养幼儿的音乐本体感觉的敏锐性,自觉地接收技能动作的反馈信息。(2)外在反馈:通过外部的观察和客体(如教师)发出的信号而得知动作的活动情况。根据外在反馈的特点,在音乐技能教学中,教师应及时对幼儿在学习中的进步或出现的问题提出鼓励肯定或批评改进等指导性意见,以帮助幼儿清醒地认识自己的学习状况。

二、认知技能的训练

与动作技能相比较,认知技能没有外部动作的束缚,可以通过高度省略减化的方式进行活动。认知技能以领会知识为前提,可促进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

(一)幼儿歌唱情感培养歌唱是人类最早用来抒发和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自古以来人们就用歌唱抒发、表达、交流、宣泄自己喜、怒、哀、乐的感情,歌唱是人类感情最本能的表现形式。当幼儿在发展语言时,甚至在语言能力尚未发展的时候,便自发地开始了唱歌活动,这就是所谓情动于衷发而有声。人声“乐器”不但能发出优美嘹亮的歌声,还有一种独特的功能是任何乐器都不具备的,那就是配合歌声同时唱出传情达意的诗词歌赋,使人们能通过歌曲的音乐语言和文学语言更直接、更完美地抒发和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因此,唱歌就成为引导幼儿抒发和表达感情的最佳方式。无论在学习音乐的哪一个阶段,音乐永远应该萦绕在幼儿的内心,成为音乐内心的语言,只有完全融会于心,才会自然流露于外———技术,再高的技术也代替不了对音乐的内在感受。

(二)幼儿音乐感觉培养对于钢琴学童,就是要从小要求他注重音乐感觉,要通过对相关乐曲的讲解,启发他的音乐想象力。初始是引导,后来是启发,最后是孩子的自我感悟。此过程中,选曲无疑是很重要的,并非要给不同的孩子都弹一样的曲子。作为老师,要分析不同孩子的性情,准备一些不同类型的练习曲,分解给不同的孩子去练习。还有一点要明确,音乐从孩子开始接触乐曲时就开始了,或者更早一些。老师在讲解时要运用更形象的语言启发孩子自己来说话,来模拟,比如用不同技术来描绘的雨点声,脚步声,等等。打基础和感受音乐应该是同步进行的。[3]音乐与技术的辩证,说得极端一点,体现在任何一个下键动作上。“有手无心”的弹奏,稍懂行点都能听出来。幼儿能理解到这一点,他会发自内心地去追求那独特的音色音质,会用特定的技术手段,表达他心中聆听到的一切。这样的幼儿,估计他能把《哈农》也弹得起伏有致,线条优美。音乐技能是指用技能去表达音乐的能力。[4]对音乐的再现特性和表现特性的感知是大脑之内的事,对感知到的音乐形式样式只有用技能表达出来才能为人所知,所以,在音乐教学中,幼儿对音乐事件的反应或者说幼儿对音乐再现特性与表现特性的反应,需要用技能表达出来。幼儿年龄越小,身体动作技能所占比例越大。对幼儿音乐能力的评定,是依据幼儿是否能用技能去合理地表达音乐特性或内容的能力,绝不是具体的技艺水平。例如,能动作轻巧地合着音乐拍手的幼儿比不顾音乐又劈腿又下腰的幼儿的音乐动作技能水平要高得多。幼儿的音乐技能是指幼儿能用身体动作、嗓音、打击乐器表达音乐的能力。当然,就单纯的敲击乐器的水平和单纯的舞蹈动作水平而言,大班孩子明显高于中班孩子,中班孩子则明显高于小班孩子。但是,一个大班孩子能轻松地把小铃的声音敲得又响又脆只代表他具有了一定的肌肉性的动作技能,而不是音乐动作技能。只有当他把这又响又脆的声音与音乐的速度、节拍、轻重等融为一体的时候,这种动作技能才被称之为音乐动作技能。遗憾的是,在这几次评定活动中,我发现中、大班孩子与关注音乐本身相比,更关注乐器是否敲击得规范、舞蹈动作是否有点花样。而小班孩子反而本能地表现出与音乐的呼应,尽管小铃敲得没有声音或闷声,舞蹈动作几乎就是身体的摇晃与手臂的摆动,伹无声与闷声、身体摇晃与手臂摆动只要与音乐同呼吸,它们就是音乐。为什么三年的音乐教学发展的不是音乐技能,而是与音乐分离的动作技能、敲击乐器技能(这些肌肉性技能不用教也会自然存在),这确实值得我们反思。用这个例子只是想强调幼儿单纯的身体动作技能、噪音技能、打击乐器技能、语言技能都还不是音乐技能,只有当这些技能合理地表达了音乐特性(以音乐为依据)后,才被称之为音乐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