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心理活动交流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2-08-20 13:29:0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心理活动交流总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心理活动交流总结

篇1

一、讨论前的准备

刚开始时,学生比较难以适应,需要教师耐心的培养和长期的指导。首先在讨论活动开始之前要精心设计好题目,力求讨论题目具有趣味性、生活性、教育性、科学性和针对性,紧密联系学生心理行为和生活实际。在交流讨论活动中,问题是核心,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究。但是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引导,都应该紧扣目标和主题来进行。要抓住要点、突破难点、围绕热点,既要能吸引激发学生参与讨论,又要能引爆新的问题突现分歧,把讨论不断引向深入,指向合乎规范的道德观点和生活常规。最好在活动前先指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并进行调查研究,让学生有思考的时间和准备的过程。

讨论题目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虚拟心理情景,如心理活动教材内容及相关的材料,经典两难做事等;二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问题,如人际交往、学习心理、品德行为等;三是先组织学生参观学习、实践操作、模拟情境后再就活动内容设计讨论题。

二、讨论中的环节

首先要面向全体学生,发扬教学民主。把握好讨论进程,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安全的班级气氛,这是讨论法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会产生快乐的正面情绪,各层次的学生智力因素才会达到最佳状态,使之敢想、敢说、敢于质疑问题,勇于大胆创新。因此,在心理活动课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应以平等的身份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引导者,要视学生为学习的主人,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思维方式、思想方式和思想感情。

其次要以学生为主体,做到人人参与。学生是讨论的主体,通过同桌讨论、前后讨论、大组讨论、自由组合讨论等多种形式,促进人人参与,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进入角色、畅所欲言、充分交流、自由而彼此尊重,做到既有同又求异。讨论也为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意识创设了条件。

第三要抓住重点和难点,把握好深度广度。要根据活动的目的,紧扣中心,抓住讨论的重点,引导学生做进一步的探讨,使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明确教材中的心理目标和行为要求。要多提出一些有深度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要充分依据品德原理对问题进行选择、判断和推理,使学生在讨论中逐步认识日常的行为规范,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接受生活常识,适应校园生活。

三、讨论后的总结

篇2

为加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提升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水平,1月8——9日,我联合阳江市第三中学心理科组分别到广州二中及广州二十一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交流学习,收获良多,心得总结简单如下:

一、上好心理辅导课

心理辅导课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指标任务,上好学生的心理辅导课,将充分体现心育工作的发展性原则。这次广州交流,让我对中小学心理辅导课认识及理解提升到了一个新层次。传统的心理辅导课是推崇课程体系的建立及课堂各维度的展开,这无形给教案的设计课堂的开展都设置了一定的框框条条。对此,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广州二中的心理教师杨海荣老师总结出,以往的心理辅导课无论是主题还是形式都与现代高中生的思维及实际生活产生了差距,这种差距使心育课的成效也发生了影响。对此,二中总结经验,创设了一种新型的心育课设计——微主题。微主题指的是针对学生存在的某一个问题,或某一种现象,设计一个心理团体活动或心理游戏去开展,再使用阶梯式的辅导方法让学生得到启发,从而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直至获得解决策略。

通过现场观摩示范课以及参加评课,我认为这种授课方法新颖,主题突出,学生的互动性也高,得到的心育成效较大,因此我觉得可以在我校实施。目前我校学生的心育课主要是两种方式,一是年级讲座,这样操作方便简练,但由于时间及场地限制,讲座内容只能是在各种理论之间泛泛之谈,难以展开来分析,因此学生反响不大,效果一般;另一种方式是个别班级授课,有需要的班级直接与心理教师联系上课,这样操作具有班级针对性,校本性较高,得到的效果较好,教师的反映不俗,但由于是针对个别班级,涉及的学生面较窄,对学生来说也是不公平的。

如何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需要学校的大力配合及支持。

二、开展学生心理社团活动

经过这次广州之行,发现广州二中及二十一中都非常重视学生的社团活动,他们的学生心理社团举办得非常成功。学生心理社团不仅可以丰富学生自身的课外活动,还能将学生培养成心理教师的好助手,从而辅助心理教师去开展各种心理活动。一个学生心理社团的成立及完善需要心理教师做大量的前期工作,包括相关社团活动策划,手把手地进行成员培训等,但一旦社团的事务走上正轨却可以分担教师很多工作任务。对于这一点,我是需要进行自我检讨的,之前我很认真的想着举办一个学生心理协会,很多前期工作都做了,包括详细计划及章程都列好了,但由于太多的家庭及工作等繁琐事情缠绕,使得我没能将社团坚持下来。通过这次与这两所学校的交流学习,我又有信心去"重拾"我校的学生心理社团了。

三、开展有特色的心理主题活动

广州二中的每年一次的心理活动月,大型的亲子活动;二十一中的青春期教育,同伴教育等都是他们学校极具特色的心理主题活动。通过与他们交流,我清晰了,一个大型的有特色的心理活动不仅需要学校的支持,心理教师策划,更需要一个团队。因此,心理社团就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另外,一个具有特色的心理活动也可以与校外机构,社会资源相结合,这样可以解决一些例如经费,师资等实质问题。对此我深有体会,由于我们与12355服务队合作,我们的现场心理咨询活动开展得非常好。以后,我们可以尝试联合阳江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开展同伴教育,心理拓展等活动,如此一来,他们可以得到实习的机会,我们又可以有足够的人力去开展相关主题活动,简直双赢。当然,这只是初步构想,详细还需要进一步策划的。

四、如何做好课题科研工作

篇3

心理活动课是以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为立足点,以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为主线,以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择业辅导为主要内容,通过情景体验、角色扮演、讨论分析等多种形式的辅导活动,它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观念,树立理性的价值观,增强其情绪调控能力和耐挫能力,具有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活动课程。在活动中如果不能让学生感悟、体验、接受行为训练,就无法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就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此课堂上要避免以下四个误区。

误区之一:游戏太多,方法太少。

游戏辅导是心理辅导的一种重要形式,但如果不加分析地把许多游戏引进心理活动课中,为游戏而游戏,而不重点教给学生心理保健的方法和技巧,明显是不妥的。首先,现在国内流行的一些游戏,有许多是从西方和港台引进的,其中很多是经典的游戏。例如“闯关”、 “信任之旅”等等。第一次做学生可能很兴奋、很好奇,但过了一个学期又做,换了一个老师还是做,就不免令人乏味。其次,很多游戏原本是给成年人设计的,这些游戏大多适合于小组辅导,需要大量的时间,而且游戏的效果在陌生人群中最为明显,如果把它们照搬到心理活动课中,就不一定合适。再次,有些教师,不是根据学生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而是根据自己学到的某一个游戏来设计心理活动课,不是游戏为活动主题服务,缺少明确的辅导理念和主题的针对性,因此,学生最后的体验分享就往往是很肤浅的。

心理活动课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一些心理保健的方法和技巧,要让学生学会自我剖析、自我调适、自我疏导、自我宣泄等,最终达到“促人自悟,助人自助”的作用,这是心理健康教育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而不是把很多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游戏中。例如《澄清误会》一课,我们就和学生一起总结了解除误会的几种办法,①主动进行解释,澄清事由;②寻找他人的帮助;③谅解宽容别人,不予计较;④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又如《缓解紧张》一课,就从心理训练的角度教给了学生一些克服紧张的技巧和方法,如:①采用深呼吸放松疗法,排除杂念,稳定情绪;②什么也不想,全神贯注的投入行动;③熟视无睹,旁若无人,自我安慰;④转移注意力,暂时忘却等等。

心理活动课提倡的是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整个过程应该让学生多想、多动、多参与、多感悟,教师在教给学生掌握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技巧时,应该充分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总结、去想办法。通过互动发挥学生集体的智慧,教师只在必要时给以提示,在最后时帮助归纳、总结、补充、提炼和升华。这种让学生自得自悟的方式,显然要比单单的游戏要好得多,体会也深刻得多。

误区之二:表演太多,投入太少。

心理活动课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全面扎实的教育能力,要求教师掌握辅导的基本技巧,如倾听、共鸣、换位等。当教师进入活动中时,就要卸掉自己的心理防护,坦诚地面对自我和学生。面带笑容,倾情参与活动中,让学生有如沐春风的感觉。教师倾情投入是整个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

但是,如果老师情感投入不多,对学生态度不够真诚,表演成分太重,就很难把活动引向深入。比如教师语速过快,不注意学生接受情况,像是独自背台词;表情夸张,不像给中学生上课,更像哄小孩;不能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以具体的就事说事的表扬,表扬过于随意,显得不真实或者老师在活动中却总是以专家的身份告诉学生“应该”怎样,而不是让学生自己感悟;过于依赖教材,忽视了对学生的关注等等,所有这些表演,不仅达不到活动的效果,而且加强学生的心理防备,反而事倍功半。

误区之三:认知太多,体验太少。

不少老师总认为心理活动课就是教给学生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丰富学生的认知。因此活动时想方设法传授知识。其实学生的心理活动、心理问题都是在特定的情境中发生和发展的。心理活动课离不开情境的创设,每个情境的创设,要能起到让每个学生有话要说,能够使学生在这个情境的感染下,重新思考、辨析、澄清问题的本质,达到真切的、令学生感动的心理体验,起到对旧有问题进行调整的作用。 心理活动课中真正能够震撼学生心灵,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就是学生这种强烈的情感体验。如《妈妈的唠叨》不是学生简单学习如何正确处理亲子关系,而是要利用“头脑风暴”让学生说出面对父母的唠叨我们最好怎么做?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在这样良好的氛围下,老师又引导学生进入下一个环节“真情告白”,同时利用抒情的背景音乐,让学生把自己的真心话写到爱心卡上贴到爱心屋里,并让学生把自己的心理话轻轻的读一读。这样的情境非常能带动学生的内心感触,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能够体验、理解父母的艰辛,明白了自己的幼稚,从而产生改变自己,孝敬父母。

误区之四:教导太多,引导太少。

心理活动课上,教师不应该对学生作强制的说理和武断的解释,必需的暗示、忠告、说服等“指示性”手段也只能最低限度地使用,因为过多的理论说教、填鸭式等这些教导只会导致学生的反感,无法进行心灵的交流。因此,心理活动课不重在教导,而重在引导。引导的基本方法是倾听同感判断商量。引导的操作方法是帮助发言学生澄清自己要表述的真实意义,引导学生考虑问题解决的可行性思路,不追究发言内容的错误,只注意问题解决的方向,多用鼓励性语词,避免批评与责难。例如在进行《我是最棒的》活动时,如果仅仅告诫学生要相信自己,学生肯定个个正襟危坐,发言也是三思而虑,不愿轻易敞开自己 的心扉,虽说辅导的是能充分让学生交流的“优点轰炸”,但活动的效果并不明显,不能让学生真正地认识自我的优点,因此活动不能圆满成功。因此在活动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只要你能说就是最棒的!”,学生们天真活泼,乐于接受鼓励,他们渐渐地对辅导活动有了新的认识,能大胆地和老师、同学交流,有的同学甚至还会把心中的秘密告诉大家。这样就能正确地对待自身的不足,敢于向大家表露心迹,乐于和别人真诚沟通。

因此,心理活动课不是说教,不是安慰,不是训导,也不是逻辑分析,而是引导学生进行心灵的碰撞、人际的交流和情感的体验,是引导学生自助的过程。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要使心理活动课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效果,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开拓,不断地创新,特别是需要心理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更新心育观念,丰富专业知识和辅导技巧,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化与艺术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班华主编《心育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 刘华山主编《学校心理辅导》,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篇4

如在讨论“体验合作”这一主题时,教师设计了这样几个活动让同学思考并讨论:(1)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游戏,思考合作带给自己的感受、小组合作成功或失败的原因;(2)回顾自己曾经与人合作做事成功或失败的经历,小组内分享自己当时是怎样做的;(3)小组讨论成功的合作需要注意些什么;(4)运用合作技巧再进行合作游戏。每个话题老师都让同学充分表达、分享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在黑板上写出主要观点。课结束时,黑板上写满了学生合作的感受、合作成败的原因以及合作应注意的事项,不需要老师再讲多少,同学们已经在自我教育了。

2. 人人都是主角,没有旁观者

活动应尽可能是每个学生都有任务的团体活动,如学生纸笔活动、小组案例探究活动等。例如,在开展“体验合作”主题活动时,让每个学生填写“我为小组做了什么贡献”的工作纸,使每个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小组的一部分,一定要参与小组活动;让每个学生回顾自己与人合作成功或失败的经历,表达自己对合作的认识。即使活动中需要一部分学生进行表演,剩下的学生也应承担相应的其他任务,不能无所事事。

3. 学生活动为主,注重体验

好的心理活动课顺应学生心理成长规律。学生的成长要依赖于自身的经验与体验。在心理活动课中,许多教师为了一些心理知识与方法,会不知不觉地采用讲解、灌输的方式。但是,学生的心理成长,如果没有内在体验,是很难认同与内化教师所讲授的内容的。

(1)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思考体验。如“假如你碰到这种事情会怎样做?”这种方式使学生以一种旁观者的眼光看问题,进行客观、全面的思考,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想象成情境中的角色,进行移情体验。

(2)游戏活动,如团体游戏、角色扮演、心理剧、团体训练活动等,让学生在现场活动情境中体验。在“突围闯关”游戏中,学生可体验相互配合与支持时的心理感受等。

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获得的感觉最真切,对他们的影响也最大。也惟有如此,学生才能亲历“做到”―“悟到”―“知道”这一心理成长过程。

4. 尊重、聆听,让学生真情流露

好的心理课,课堂氛围宽松、自然、真实,学生有机会说出自己的心声,教师认真聆听学生的心声,学生愿意说出心声。哪怕学生的想法中有些是不符合道德规范的、错误的,老师也应聆听。

如一位同学在说到自己与别人闹矛盾时想打人。老师不是简单地指出打人是不对的,而是说:“看来,一定有谁做了什么事情,让你太生气了。能不能说给老师听听?”生:“……”师:“那的确很令人生气。打他,会让你觉得……”生:“很解气。”师:“或许当时真的解气了。让我们再一起想想看,你打了人后,会发生什么?问题又会变成怎样的呢?”生:“……”师:“如果,他又打回来,你又怎么办?你试过其他方法吗?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想想碰到这种情况还可以怎么办?”……这位老师聆听了学生的愤怒情绪,聆听了学生的委屈,对学生有了尊重和理解、支持,再进行教育就有了学生可以接受的心理基础。

5. 学生勤动脑、会思考

一堂好的心理课要注重采用不同的方式激活学生的思维。

教师要引导学生比较人我之间思维方式的不同,思考不同思维方式对人产生的不同影响。如在“体验合作”主题教学中,教师引导同学们思考合作的重要性时,有的同学认为生活中更需要独立思考,需要个人的独创性,不必与人合作也可以把事情做好;有的同学则认为生活中多与人合作,可以借人之长,开拓人的视野,使人更善于创造,把事情做得更好,还可以增进友谊。通过二者思维方式的比较,学生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学生能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有些心理问题是因为学生缺乏移情与移位思考造成的。如,针对合作伙伴之间常见的矛盾冲突,通过让学生互换角色扮演,从他人的角度思考,可以转化学生的思维方式,有利于其心态的调整。

学生能联系自己的情况进行反省。每一项活动设计要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必须通过联系学生自身实际,使学生思考自己的心态,学会自我调节。如,让学生“回顾自己曾经与人合作成功或失败的一次经历,想一想你当时是如何做的?如何想的?”借此反思自己的心理困扰或经验,调整自己的心态。

6. 重视分享交流,善于利用学生资源

好的心理活动课要体现学生智慧的流动,通过点、线、面的交流使学生的智慧在集体中得到共享。

心理课堂中的“点”是指每个学生。每个学生都要在课堂中进行思考并分享自己的看法,这种分享有时在全班进行,有时在小组内进行。心理课堂中的“线”,即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参与活动之后,通过分组讨论交流,互相分享交流内在体验,以便获得更多的心灵碰撞机会,从彼此的经验中获得成长。当学生有疑问时,老师可与学生对话,共同探讨,启发学生思考。心理课堂中的“面”,即把握全班同学的整体情况。如在小组讨论之后,小组派代表以板书、口头表达、表演等多种形式向全班汇报、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大家讨论、交流的结果,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教师一定要及时总结学生的智慧,并加以归纳成为课堂学生的具体成果,这可以极大鼓舞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7. 重实践练习,学以致用

篇5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随着高考体制的改革,竞争日趋激烈,为了能够考上大学或重点大学,学生们在学习、自我意识、人际关系、升学就业等方面,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扰。加之老师和父母的高期望,也会导致优质中学的学生比普通中学学生容易出现问题,尤其是心理问题。优质高中的学生作为未来国家高级人才的后备军,心理素质亟需提高。

一、优质高中心理活动课存在的问题

笔者在了解了多所优质高中的心理活动课的开设情况后发现,虽然绝大多数的学校都开设了心理活动课,还有部分学校将心理活动课纳入学生必修课程计划,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日益得到重视,但具体的实施状况及效果都不甚乐观。

1.心理活动课自习化

很多学校虽然将心理活动课安排在了课表上,但因为升学等压力,从学校老师到学生,对心理活动课没有足够的重视。在一些老师的眼里,心理活动课可以随时拿来补课,被主课老师占用;在很多学生眼里,心理活动课属于“自习课”,学生忙着完成作业,无暇听课。

2.心理活动课活动化

为了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活跃课堂氛围,心理活动课教师想方设法通过组织多个活动、用多样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对活动与主题是否相符考虑不全,活动各环节之间关联不紧密,逻辑性不强,虽然学生的活动参与度提高,但过多的活动占用很多时间,学生情感体验不深,导致活动流于形式。

3.心理活动课随意化

随着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日益重视,学校开设了心理活动课,但至于课程的内容,很多学校都没有具体的要求,而对于心理教师的课堂教学也没有具体的考察,导致心理教师开设课程时过于随意,想到什么开设什么。学生课堂上表现自由松散、随意发言,甚至打闹,课堂纪律较差,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有些学校虽然开发了校本教材,但内容安排缺乏连续性和序列性,不能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

4.心理活动课课堂化

不论是从心理教师的角度上,还是学生的角度来讲,他们对心理活动课的态度均是“重课上,轻课后”,急切希望通过课堂上有限的时间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得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多,体验少,而在课后也不进行相关的练习和实践。这就导致学生虽然了解了知识和方法,但并不能掌握具体的操作技能,知识和技能脱节。

二、心理活动课效果不良的原因

1.学校缺乏正确认识

对于学校来说,升学率是衡量其办学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不管从学校的领导层面还是基层教师层面,人们普遍认为“没有升学率就没有发展”,而“学生心理的改变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不如高考科目的分数提高来得有效,开设心理活动课反而会占用学生的时间,影响教学质量。这种对心理健康教育不正确的认识,导致学校心理教育工作受阻,尤其是心理活动课这种心育形式得不到保障。

2.教师缺乏专业技能

教师的心理专业技能欠缺,不能有效通过一些手段和方法了解学生需求,导致课程主题选择不符合学生当前需要,课程满意度低下。在设计活动课程时,因缺乏具体理论支撑,不能全面考虑学生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等因素,导致活动与学生的心理年龄、认知水平不符。对课堂规则没有具体明确的要求,忽略课堂管理的重要性,甚至认为学生的“随意”是课堂自由的表现,导致学生对心理活动课的认识有偏差,认为心理活动课是“自由课”“好玩的课”,就是在学习之余缓解压力、放松的课。

3.课后缺乏实践延伸

由于优质高中学生学习任务重,时间紧,教师不忍心给学生增加额外的负担;同时很多教师也意识不到实践练习对学生能力提升所起的重要作用。即使有些教师每节课后会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但因缺乏相应的检查反馈,学生感受不到教师对家庭作业的重视,对心理活动课的课后练习也自然会忽视。这就使得学生虽在课上有了体验、感悟,却不能将这些感悟和认识与现实的学习、生活结合起来,在学习生活中去运用和提升,导致教学收效甚微。

三、提高心理活动课实效的策略

1.提高心理教师的专业素养

(1)准确定位加强专业培训

目前在多数学校里,心理教师有两个角色,一是学校的心理咨询师,帮助个别学生解决成长中的困惑和烦恼;二是心理活动课的教师,通过开展心理活动课,解决学生发展中的共性问题。作为心理活动课教师,心理活动课的水平应该成为教师专业水平的标志和集中体现[1]。心理活动课是一门技术性、操作性和实践性的课程。要加强心理活动课的实效,首先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即提高教师对心理活动课的认识以及教育教学能力。当下很多学校的教师热衷于“绘画治疗”“意象对话”“催眠”等技能的培训,但这些技能的培训主要是提高了教师的心理咨询能力,而不是开展心理活动课的能力。教师要准确定位,合理选取培训方向和内容,使培训内容更符合实际工作需要,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2)集体教研实现资源共享

心理活动课的开展相较于其他学科来说起步较晚,目前很多学校都在开发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对于心理活动课的主题、课程设置、评价等标准不一,教学水平也是参差不齐。这不利于心理活动课的科学持久发展。虽然也有一些省、市级的示范课可供学习,但基本上很多心理教师仍是“各自为政”“闭门造车”,学校间、市区间的交流分享并不多,不利于教师备课、教学水平的提高。如果能够针对这种情况,建立不同学校间、区乃至市级的心理活动课的交流教研平台,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定期开展研讨,从专业的理论学习到课堂主题的选择,从活动选择安排到课堂的常规管理等都可以通过教研活动得到提升。而且这样的教研活动能让教师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有效发挥各个教师的优势,极大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2.加强心理活动课的针对性

(1)采用互动体验式教学

心理活动课的目标之一就是要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一些心理调整的技能和方法,让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要在学生体验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生生的多向交流互动,去感受、思考、总结、提升,促进课堂目标的达成。

根据心理活动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需求,心理活动课可采用互动体验式教学,课程设置分为“创设情境-活动体验-分享感悟-实践拓展”四个环节。其中,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个体需要,产生动机;活动体验环节让学生参与活动,体验成长;通过分享感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通过实践拓展将课堂所学进行归纳,并将其应用到学习生活中。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者,只在必要时给以提示,帮助学生归纳、总结、补充和提炼。

(2)合理选题,精心准备

由于心理健康活动课的特殊性,课前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非常重要。青春期的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期,被专家称为“人的一生没有一个时期比青春期更令人操心的”。这一时期的学生情感、意志、个性发展还不成熟,内心充满各种矛盾和冲突,易受挫,走极端。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以及心理特点,当下的心理需求,才能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通过观察、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当下关注的热点问题、困惑、需求,还可通过班主任和班级心理委员的反馈来选取相关的主题,最终经过实践研究,形成较为完善系统的课程。

心理活动课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最高质量的活动,这就要求活动安排要服务于主题,活动的深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各个活动环节之间有逻辑关系,能从知情意行等各方面层层递进,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深刻的体验和感悟。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以活动为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包括团体辅导、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情景剧、专题讲座等。”要提升课堂的实效,还可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来开展活动,以增强活动的有效性。

(3)创设安全的心理氛围

心理健康教育课需要学生在体验、讨论、分享基础上达到感悟、提升的目的,学生能否积极参与活动,是否愿意表露自己的感受和观点,能否发挥团体动力的作用,都会影响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效果。良好、安全的心理氛围应是开放、民主、平等的,它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和思考,乐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激发团体动力,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下不断生成新的智慧,体验感受到成长的快乐。这就需要教师积极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技能,在课前与学生讨论并要求学生承诺“尊重、支持、参与、保密”的心理课堂原则,做好课前规范。从我做起,树立真诚开放的榜样,让学生开放自己,真诚表露。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内心的想法,并能准确共情,对于学生的分享不批评、不评判,及时给予反馈和鼓励,尽可能积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对课堂中出现的负面行为能够积极正面引导,使学生回归课堂活动。

3.注重课后延伸,及时反馈改进

(1)增加课后实践延伸

心理活动课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有所获,获有所用”,让学生能够将所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自身心理素质。要达到这个目的仅仅靠课堂上的几十分钟效果非常有限。课后实践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也是课堂教学的课后延伸,心理活动课更是如此。它让学生就课堂中所学的方法和技能,在课外有机会并有充足的时间去实践、训练,感受自身的成长和变化,增强自我调整的能力,从而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因此,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在每节课后针对主题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让学生利用课后的时间去练习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2)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

很多教师上完心理活动课就算完成任务,至于学生到底感受怎样,收获如何等一无所知,致使心理活动课的效果无从谈起。学生的反馈是心理活动课是否有效的最有力的证明。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保证心理活动课的实效。就整体而言,教师可通过学生的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来了解学生的感受、收获、活动的效果、存在的问题等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以便增强课堂的针对性,提升课堂的实效性。针对课后实践作业,教师要及时了解任务完成情况,并通过下节课课前的表演、展示、感悟、体会等方式及时进行反馈检查,保证任务完成的质量。这样一来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课后延伸的重视,自发去实践练习,同时,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实践操作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篇6

人以语言进行交流,而语言则或多或少地显示人的某些意愿。在动画剧本中,角色心理活动的外化处理离不开台词语言。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给学生设置一些改写剧本的训练课,让学生明白剧本创作中应该根据角色的身份、经历、性格等方面进行台词语言处理,在描述角色心理活动时充分利用语调、气息、表情等要素,并且还要按照剧本的风格、体裁等方面确定台词内容。唯有如此,剧本角色在声音、造型、语言等要素中才能真正体现自身的个性化。在动画剧本台词处理中,“潜台词”和“画外音”相当重要。它们都可以表现角色的潜在内心情况,能够反映剧本角色在思想情感及精神上的立体性。说话技巧是潜台词最重要的特性,深刻反映了角色的真正意图。学生创作动画剧本不能想当然,要深入生活,对日常对话中潜在语言的运用进行准确掌握,要精准、传神地表达出人物内心的隐秘情感活动。必须贴近角色的真实内心,根据语言环境创作出贴切的思想情感,从而最大程度地挖掘作品的价值。而所谓“画外音”则道出了如何对影片中声音进行画外处理,“画外音”并非来自于角色或者物体发出的声音,其主要表现形式就是画面之外的解说、独白、旁白等。“画外音”对角色心理活动的表现有着重要作用。在影视动画中,“画外音”的出现可以让观众更好地了解角色内心。所以,在动画剧本教学训练中,教师应该增加画外音设计训练,让学生注意角色内心的各种变化,并以此促进动画剧本的故事情节合理发展。

二、精准把握角色动态

作为影视艺术中的重要门类,动画艺术的虚构性极强,不管什么角色作者都能够利用拟人化的手法创作出来,并给予其生命特征以及丰富的人物内心活动。因此,学生对角色动态的把握不能只局限在动作方面,角色自身的面部、体态表情以及精神面貌等,都可以充分展示出人物的动态变化。形体动态以心理任务为基础,而心理动作通常也需要依靠形体动态来完成。所以,角色的行为会因为心理动作的不同而产生变化,形体动态受心理动作约束。因此,教师在教学生写作剧本故事时,要让他们知道角色在故事中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如何做、最终的结果,从而全面表现角色在故事环境中的心理动作。角色的动态效果支撑着其心理动作的完成,而且这些动态效果之间需要有协调性,必须看起来自然流畅。例如,可以让某个学生去表演自身或者其他学生的剧本作品,将角色心理活动外化作为检验重点,对学生的剧本创作是否达到预期效果进行判断,集中关注角色的神情、动作、精神面貌等因素影响下的心理特征,然后相互总结、交流创作得失。动画创作需要极其自由、大胆的幻想,创造者可以运用变形、夸张等艺术手法处理角色动态。因为动画剧本中角色动态具有多元化的可塑性,角色的特点表现具有很好的张力,视觉冲击效果也较容易产生,能够细致、透彻地表现动画角色的心理情况。基于这些问题,教师必须告诫学生在动画剧本创作中应该大胆幻想、创新,以新颖的方式表现动画剧本中的角色心理活动,从而提高其外化效果。

三、认真设计剧情环境

人所处在的客观环境对人的心理活动有很大影响,因此导演通常会在角色心理细节的电影化处理中,运用客观环境反映角色的心理活动,并配以合理的视听语言,让角色心理活动外化更加明显。剧本故事的发生背景,包括社会、历史、自然等因素,对剧本环境描写影响重大。角色服饰、剧情道具、故事音乐、人物冲突、镜头特效等都能够对剧本环境特征产生重要影响。所以,教师在动画教学中要合理设置课程,让学生熟悉动画设计基础理论、制作流程、基本软硬件创作技法之后,再将这些元素融入到剧本创作中,通过大胆想象,让创作思路在视听效果中呈现出来,并体现在剧本文字表达中。例如,情与景是剧本中常用的元素,它们对角色的类型、心理等有重要的映衬作用,可以极好地反映剧本主题,让角色性格、心理活动变得更加鲜明,给人以无尽的想象。教师还可以分析经典的动画作品,不断启发学生思考影视动画中那些有着强烈象征意味的场景反映出角色怎样的心理状态,从而引导学生在经典影视动画作品的学习中,对角色心理活动通过环境外化描写有更好的认识。

篇7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5-0193-01

针对任意选取的30例传染性疾病的病人,分析了解他们的内心特征,通过获取的信息进行心理护理方法的总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中有30例传染性疾病患者,其中有18例是身患乙型肝炎,12例是身患肝硬化。经过交流以及问卷调查方式,发现上述患者均存在心理问题。

1.2 心理特点分析

(1)恐惧、焦虑、敏感、脆弱。这是传染病病人常见的心理特征。这类患者一定要进行隔离处理,然而有的患者不能接受要被隔离这个情况,认为护理人员以及自己的朋友亲人是害怕自己被传染才要将他隔离,患者的这种观念会直接影响到以后的治疗。(2)自闭、寂寞、自卑和抑郁。对于身患传染病的患者,需要进行隔离治疗的方式,要长时间与自己的亲朋好友进行分离,这就会导致自闭、寂寞的情绪产生。由于疾病具有传染性,害怕自己的病会传染给亲人,但又盼望亲人来看望自己,久而久之就会有自卑、抑郁的负面情绪产生。(3)自责、暴躁、情绪波动大。传染性疾病属于一种治疗过程较长的疾病,病情反复无常,不仅治疗需要大量占用时间,而且治疗过程中的资金投入也是很大的,这导致患者自身认为自己是家人的累赘,有一种严重的负担感。此时患者多表现为焦虑、烦躁、情绪波动大,严重者有自杀倾向。

1.3 方法

(1)病患到医院接受治疗时,要热情迎接,用温暖、关爱的话语与患者交流,打破医患之间的隔阂,确立一个美好的医患关系基础。由于亲友不能进行长时间陪伴,那么医生就要主动代替这个角色,成为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亲人和朋友。(2)在面对患者时,谈话内容不要涉及有关疾病的不良后果,更不要谈论有关传染性疾病患者逝去的问题。

2 结果

经过医生的心理治疗,上述患者均能以良好、健康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并好转出院。

3 讨论

3.1 护理行为对病人心理活动的影响

在病人住院期间,患者与自己的护理医师是接触最为频繁的,医师应该在其日常护理生活中多采取一些鼓励性的话语以及行为,将护理意识渗透到日常当中。积极的与病患进行沟通,采取聊天的方式传播疾病的相关知识,例如传染方式、隔离方式等,让病患可以先认识到疾病的相关问题,引导患者进行有规律的饮食以及休息。在心理疏导过程中医生不能表现出丝毫的厌恶、害怕等心理。

3.2 构筑良好舒适的休养环境

一个温馨美好的居住氛围对于患者的心理康复有极大帮助,努力营造一个干净整洁、安逸美好的生活环境,使患者自身有一种宾至如家的感觉,这才能放心的疗养。患者居住区要严格控制噪声的产生,有序的进行相应工作。在安排病患入住时要考虑到病患之间的沟通交流问题,应该优先把同N病患,相似年龄段的病患安排在一起,以方便患者之间的交流,打破疗养期间的枯燥无味的生活状态,同时可以促进患者之间的感情,以减少病患的孤单感。

3.3 注意保持和恢复病人的社会适应力

之前传统的治疗方法就是采取强制性服药、打针、营养以及休息,对于社会的功能不够重视。对于现在的治疗和护理就十分重视如何让病患重新返回社会当中。一般情况下,在病情不严重的状况下,要让病患进行相应的下床活动,进行练习,参与一些自己可以适应的活动,但要注意,不能急于进取,要适度,劳逸结合。

3.4 善于观察病人的心理活动

整理患者的心理信息,对其进行了解总结。对于那些身患慢性传染性疾病的人来说,由于其治疗过程较长,需要长期打针、服药,他们极易因此失去耐心。曾经遇到以为身患咯血的病人,由于病情的反复无常曾多次住院进行治疗,最终导致患者情绪暴躁,对治疗不抱有任何希望,严重影响病情的疗养。经过与其谈心,我们了解了该患者的内心状况,对其进行极力的疏导和安慰,减缓内心情绪对病情的影响,让患者重拾对病情康复的希望。

篇8

作为医院精神科的护理人员,面对的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成员,患者都有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他们的要求往往都异于常人,为了防止护患之间产生正面的冲突,而又要完成患者的要求,因此,我将自己总结的方法进行简要的论述。

1 了解患者的需要

精神疾病主要是以表现在行为以及心理活动上的紊乱为主的神经系统疾病,其是一种以精神无能,行为异常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多数精神科患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家庭、社会环境等外在原因,和患者自身的生理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等内在原因相互作用所导致的心理活动、行为、及其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要特征的病症,护理人员应积极的对患者的要求进行了解,并配合患者积极完成,由于患者的疾病种类以及疾病分为各个阶段,所以患者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护理人员应主动的去询问[1],在遇到患者病史中的隐私时,护理人员务必耐心对待患者的倾诉,并给出自己的意见、态度以及相应的鼓励话语,使患者对护士有亲切感与信赖感。

2 护患之间良好的沟通方式

患者病情的变化,治疗及护理合作行等各个方面信息的获得,都要依靠护患的沟通,所以,护患之间良好的沟通方式的掌握和运用的程度在 一 定程度上可反映护士的护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只有很好的沟通,才能更好、更巧妙的完成患者的要求。

巧妙运用语言工具,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是感情沟通的桥梁,不论是对健康人群间,还是对精神科的患者,语言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尤其的护患之间的沟通,语言交流是最有效的方法,人们常说"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患者早日康复的基石,沟通技巧是链接护患关系的纽带",所以护患之间的沟通顺利与否直接对患者病情的好转有影响。

除了要讲究沟通方法之外,沟通环境也非常重要,所以,护理人员不能盲目的与患者进行交流,要注意周围环境,环境的选择要尽量让患者置身于一个和谐并且愉悦的氛围中,在这样的环境中与患者交流沟通患者感觉很舒心[2],就会由衷的对护理人员有一种心理寄托,从而产生信任感。

3 巧妙的完成患者的要求

精神科患者的要求往往会异于常理,有时候,为了不让患者失望,甚至是为了避免激怒患者而加重并且,护理人员不得不按照患者的要求去做,这就要求我们护理人员要有自己的处理方法,既能够巧妙的完成患者的要求,又不能违背常理。

对于患者不合理的要求,不能马上拒绝,可以先表面答应,这样可以先稳定患者,然后慢慢安抚患者情绪,可以先聊一些题外话,然后慢慢引导患者的要求中,告诉患者这样做是不太正确的,以及为什么不正确,此做法会对其他人造成哪些影响,最后,如果患者情况良好,还可以进行正确方法的指导[3];但是不论是制止还是指导,都要尊重患者,维护患者的权利及其尊严,对不合作的患者,护士都必须给予理解和谅解,防止一切不良因素给患者带来的躯体和精神痛苦。

而对于有些不想接受治疗要求的患者,则要有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为患者治疗护理时,一定要做好解释,在病情允许的前提下,操作前尽量告诉患者操作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争取患者的合作.操作时要态度稳重, 技术熟练,动作轻巧,取得患者的信任.操作后告诉患者必要的注意事项,评估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并感谢患者的配合。

4 总结

作为一名经常面对特殊群体的护理人员,不仅要有很好的沟通能力,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与耐心,还要有遇事灵活运用的态度,面对特殊群体的特殊要求,不要盲目的服从,更不能急于拒绝,要做到巧妙的完成患者的要求,才能让患者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感,从而愉快的配合治疗。

参考文献:

篇9

幼儿园学生的种植行为主要是指学生在参与播种、管理等过程中表现出的行为,通常包括学生在种植过程中表现出的动作、语言等行为,通过对这些行为的观察教师可以从中了解到幼儿园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内心的心理活动等,从而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同时,教师在观察的过程中也会发现种植教育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使得这种启发式的种植活动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幼儿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认为科学的种植活动对幼儿园学生的身心发展有以下几点意义。

一、有助于促进幼儿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园学生在参与种植活动的过程中可以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科学的种植活动根据幼儿园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了多样化的步骤,例如孩子们可以在播种、翻土、浇水、施肥等过程中感受到劳动的兴趣,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耐心和责任心,为他们养成健全的人格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有助于学生接近自然

幼儿园学生的种植活动本身就是学生感受自然、认识自然的活动,因而,科学的种植活动是他们接近自然的有效途径。在种植的过程中,孩子们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美好,同时也会激发起孩子们内心对自然的感激之情,继而不断培养起孩子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为孩子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有助于学生培养科学意识

科学的种植活动不仅体现在其针对幼儿园学生设计的科学性,还体现在种植活动本身的内在科学性。种植过程包括播种、浇水等步骤,每个步骤都有先后顺序之分,也有各个步骤需要注意的事项等,因此,种植的过程也是充满了科学性的过程。孩子们在种植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这种科学性,例如学到水对植物的重要性、播种的季节等自然科学知识,因而种植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

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沟通意识和能力

幼儿园学生在种植的过程中一定会与周围的同学或教师进行接触,一项步骤的完成也往往需要好几个孩子的共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交流。种植活动是一个集体合作的过程,孩子们在共同的合作交流过程中,能够不断培养起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不仅能够增加学生之间的互信,还能培养起孩子们之间的友谊。因此,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科学种植活动对学生身心发展等的重要意义,通过对科学种植活动的观察研究,总结学生在种植活动中的表现,以便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指导,因此,我认为教师在观察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孩子们在种植准备阶段的参与程度

准备阶段是在种植开始之前需要完成的。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认为在这个阶段应该主要观察学生们的参与程度,种植过程的准备阶段往往不如种植的过程更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因而教师应该正确的引导学生认识准备阶段的重要性,并鼓励所有的学生都积极的参与进来。观察在准备阶段孩子们的参与程度,可以从中看出孩子们的细心、耐心和责任心,准备需要全面,因此会考验孩子们的细心、认真等的能力。参与到准备过程中的学生也具有相当的责任心和参与意识,通过这个阶段的观察教师应该总结出影响孩子们参与热情的因素,并用科学的手段去排除这些因素。

(二)注重种植过程中学生的沟通交流情况

在种植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孩子们的沟通交流情况,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孩子们之间的交流,在种植的过程中,孩子们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对于一些具体步骤的分工也需要互相之间的交流决定。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着重观察孩子们沟通交流的方式、积极性,以及沟通后取得的效果和问题的解决程度,在观察中发现孩子们在交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的方法。另一方面则是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做交流沟通的发起者,孩子们也许会因为师生关系的原因而不敢主动进行交流,导致有问题也得过且过,因此,教师要主动询问孩子们种植的进展情况,询问孩子们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或者采取其他方式与孩子们进行沟通交流。

五、种植过程完成后观察孩子们的反应

种植过程完成后,观察孩子们对这次活动完成后的反应也非常重要。孩子们在整个的种植过程中一定会有所收获,在种植过程完成后也会对这次活动行程一个自己的认识,并通过口头表达等的方式表达出来。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在种植活动结束后,应该引导学生去总结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收获,并且表达出来和同学们分享。教师要记录好每个学生的回答和收获情况,从而发现这次活动存在的一些不足,并加以改进,以便更好地适合学生的发展。同时,教师的观察能力也在观察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不能在观察过程中得出有价值的信息,那也不会对科学的种植活动对学生的意义有清晰地认识。因此,我认为幼儿园教师在观察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注意倾听

教师要注意倾听在种植过程中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并且有耐心的对学生进行讲解,同时还要注意倾听学生们之间的交流。在种植过程中注意根据孩子们之间的交流方式去把握孩子们的内心活动和情感,并且适当、适时的为孩子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二)注重引导

教师在种植过程中的主要角色就是引导者的角色。孩子们由于自身的生理、心理发展的限制,在对一些事物进行认识时往往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因此教师不应该仅仅依靠观察孩子们在面对一件事情时的表现就去判断学生行为,而是在加以适当的引导之后再去观察学生的行为,从而对学生的行为得出一个科学性的评价。

篇10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在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为了共享北京市中小学心理教师长期积累起来的优秀的心理活动课资源,提高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水平,北京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在市教委德育处的支持下,组织开展了首次全市性的“中小学优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征集与评选”活动。

一、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开展现状

本次活动历经了筹备、区县初评、专家复评、组织录课、对优秀课录像进行审阅、对活动进行总结等阶段,整个过程从2009年3月开始,到2009年年底结束,历时9个月时间。

本次活动征集的教案,反映了我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开展现状。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基本确立起心理活动课以活动为主要特征的理念,突现出心理活动课的特色,但还存在一定不足

从心理活动课教案本身看,广大心理教师基本可以做到:

(1)整体构思逻辑清楚,情景创设与学生生活及课程主题密切相关,能引发学生兴趣,激发感悟。

(2)能运用一定心理辅导技巧与方法,教学环节的安排具有层次性,重点难点把握得当,连接过渡自然、顺畅。

(3)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灵活恰当地应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活动设计合理,能有效促进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

(4)课堂气氛宽松活跃,师生、生生心理相容、平等和谐。

(5)专注倾听,对学生发言不进行价值判断和干预,能给予及时适当的引导。

存在的不足:

(1)部分教案活动设计与教学目标之间不吻合,活动衔接不够自然;出现“活动化”倾向,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完全变成了“活动”(游戏),对“活动”的导入、分享与总结尚有欠缺,活动与教育目标有距离,活动主次不清,表面上学生参与性强,课堂气氛轻松活跃,但深层次的感悟、体验不足,情感与认识的升华被忽略。

(2)没有能够充分利用课堂上学生生成的教育资源,对学生现场的感受、情绪不能即时关注和引导;整个活动过程重预设、轻生成,没有做到预设与生成相结合。

(3)对课后延伸重视不够。心理素质的提高不可能在课堂上几十分钟内完成,学生只有把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上获得的感受、体验、认识等迁移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去,并不断强化这些感受和体验,久而久之,才能成为习惯,进而内化为素质。心理活动课如果仅仅重视课堂环节,而忽视课后延伸,就很难达到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效果。许多教师对这一点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2.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关注程度不一,不同内容主题的心理活动课之间存在水平上的差异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但是从目前我市心理活动课的主题内容看,许多教师关注的仅是学生的沟通交往、情绪管理等少数教育内容,而对入学适应、生涯规划、意志力、危机应对等问题关注不够。尽管在下发征集通知时专门对教案的内容范围和数量比例作了严格的规定,但是,结果仍然是一些内容的教案不仅数量多,而且水平比较高;而另一些内容的教案数量少,水平相对比较差。

3.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水平不平衡

在心理活动课教案的数量和质量上,区县之间、中小学之间存在不平衡。有的区县不仅参评的教案数量多,质量也高,如西城区、东城区、延庆县、大兴区等;有的区县获奖教案数量少,质量明显偏低。朝阳区、房山区等基础好的区县仍然保持其优势,部分郊区区县发展迅速。西城、东城、崇文(2010年归入东城区)、宣武(2010年归入西城区)等区,原来就有比较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基础,教研力量雄厚,一直在全市乃至全国保持着领先水平;部分郊区县如大兴、延庆、密云等,由于近年来认识到位,有专业教研员指导,心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

4.区县级相关部门教研员的专业指导是提高教师心理活动课水平的关键

区县级相关部门(德育室、教师研修学院、教科所等)对心理活动课比较重视,有专业教研员指导、经常开展心理课教研活动的区县,心理活动课教案质量明显高于其他区县。如西城区,有专业的心理教研员,长期以来坚持有目的、有计划地在全区中小学心理教师中进行专题教研,稳步扎实地提高教师的水平;大兴区、延庆县也在专业教研员的指导下开展定期教研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调查还发现,北京市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学校达到了73.2%,在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学校中77.3%将活动课列入了课表。2006年徐志芳等人的调查结果为,北京市41.7%的中小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23.28%的中小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与之相比,北京市2009年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比例明显提高。

但是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开设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西城区在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比例和是否列入课表两项都居于前列,大兴区虽然在将心理活动课列入课表一项的比例略低,但在是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一项高居榜首。延庆、通州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校不足一半,门头沟与昌平不足60%。这与我们通过其他途径了解和掌握的情况基本一致。西城是北京市最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域,有心理健康教育的传统和丰厚积淀。2009年,大兴区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的“优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的比例都名列前茅。总之,通过此次征集和评选,我们对我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现状和水平、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下一步有针对性的引导提供了依据。

二、提高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质量和水平的建议

1.进一步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认识,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水平应该成为教师专业水平的标志和集中体现。但是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教育者对心理活动课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看成是心理咨询。有相当一部分校长认为,学校有心理咨询室就等于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对针对全体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心理活动课不够重视;相当一部分教师热衷于学习各种心理治疗技术,忽视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提高。因此,还要向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宣传教育部、北京市以及兄弟省市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精神,提高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质量和水平。

2.心理教师的培训应体现专业化

我市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对心理教师的培训工作,在提高心理教师专业水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由于对心理教师角色定位不准,导致培训内容与心理教师的专业需要不吻合,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误导作用。例如许多区级培训邀请精神病医院的医生讲授神经症、精神病治疗的理论和技术,请某些咨询或治疗专家讲授诸如“箱庭治疗”“催眠治疗”“音乐治疗”等技术,使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掌握了这些心理咨询技术就实现了心理教师的专业化,所以许多教师不惜自费花巨资去考“咨询师资格证书”。错误的理念导致错误的行为,许多心理教师热心承担心理医生的工作而淡化了自己的教师角色,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没有得到提高。事实上,心理咨询师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角色,心理教师是教师而不是医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与学校心理咨询员的工作目标、任务等是有差别的,在培训内容、管理要求等方面不能混为一谈,应该走专业化的道路。

因此,在对心理教师的培训方面应该有清晰的定位,使培训目标更加明确,内容更符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需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培训和资格认证应分为两个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系列和学校心理咨询员系列,两个系列在培训目标、内容、方式方法、管理要求等方面应有明显区别。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理论研究,构建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内容和评价体系

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目前还没有形成有自己特色的理论体系,在很多重大的理论问题上,各级领导、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人员、一线教师之间并没有达成共识,致使北京市的心理健康教育在近30年的发展中仍然没有比较完备的课程标准,各学校在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上各有侧重,制订的目标各不相同,所选择的内容、采取的方式、方法五花八门。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教育科学,它既需要有广泛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必须遵循中小学生心理发展和心理活动的规律,同时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又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具有相同的属性,必须遵循教育规律。此外,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又决定了它具有很强的技术性、操作性和实践性。如果对这一点的认识不充分,忽视理论研究和指导,就不能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甚至还会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引向歧途。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标志,也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2001年北京市就有61.8%的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至今使用的教材各种各样,水平和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区县或学校用的竟然是刚从别的学科转过来,只上过一两节心理活动课的教师编的所谓的“校本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各学校所使用的教材有二十多种。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很大,有的是必修课,有的则是选修课,课时安排也从一学期几节到三十多节不等。这种表面看来“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现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长久、科学发展非常不利,它会导致各个学校自行其是、重复摸索,长久在低水平的状态下徘徊;它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标准的制订,也不利于校际的交流和协作,更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教研活动的开展。

既然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核心与中介,那么心理健康教育就应该有本学科的教育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方式方法体系和评价体系,有自己的教育大纲,有通过审定达标的教材,有相对稳定的课时保证,有一定水平的、稳定的教师队伍,有教研室,等等,这样才能保证其教育效果,而现状与之相距甚远。只有加强理论研究,确立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标准,才能保证我市心理活动课的质量和水平。

4.开展全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研活动,建立资源共享机制

通过本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征集评选活动,我们发现我市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能够拿出全国一流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示范课,不少教师经常被兄弟省市邀请。但是,我们自己并没有充分利用这些优质的教师资源。区县间的交流分享不够,致使区县之间的不平衡状态没有明显改善。调查发现,目前北京市中小学心理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教研科研活动的比例偏低(参加过区县级及以上活动的占38.5%),且呈现出明显的区县、类型与地域之间的差异。针对此,我们应该建立市级和区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研机构,初步构建基本的市、区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常规工作制度与合作模式,形成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交流平台,有计划地、定期地进行研讨,提高心理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郭友.新课程下的教师教学技能与培训[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8.

[2]胡永萍主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版)[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8.

[3]沈贵鹏.心理教育活动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1.

[4]郭念峰主编.心理咨询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7.

[5]刘宣文.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设计与评价[J]. 教育研究.2002(5).

[6]钟志农.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7.7.

[7]〔美〕多尔著. 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