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分析模板(10篇)

时间:2022-02-04 20:54:1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课例分析,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课例分析

篇1

这个新颖独特的解读依据上文来判断,是符合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意的,是依据文本本身按照知人论世传统解读方式完成的。韩军老师分析如下:

接到父亲的信:“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朱自清泪流满面,想到父亲对自己的许多好处。灵魂受到震撼,“死亡”的讯号推动其提笔写《背影》。此为第一处。

朱父写这封信时,只有56岁,之后还活了20年。还原此前父子之间的矛盾,可以分析出朱父采用的是哀兵之计,主动示好,希望儿子原谅自己当年的过错。此为第二处。

联系到朱自清刹那主义的人生观念:人生短暂,稍纵即逝,人世间一切都是如此。文中朱自清的四次洒泪流露出他“刹那主义”的人生观念。此为第三处。

很显然,韩军老师通过在鉴赏过程中采用知人论世的传统手段带领学生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为便于整体感知韩军老师的创意风格,现将韩军老师《生之背,死之影: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篇长文的内容概述如下:

一、《背影》是中国的一个神奇文本

主要论述《背影》影响力巨大。

二、生命之坚韧:命命勾联,生生不息――忽略86载的“祖、孙”

《背影》不仅写了“我”和“父亲”,还写了“祖母”、“朱子”,祖母、朱父亲、朱自清、朱子四个人物串起一根完整的链条,叫“生命”。这条“生命”既坚韧,又脆弱。

这是个“无限传承的生命故事”,《背影》只选取了这个无限传承链条上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环儿”而已。但读者完全可以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以一环儿想象全链”。奶奶的背影是已逝的,父亲的背影是将逝的,作者的人生是壮年的,儿子的生命是未来。

三、生命的脆弱:唇亡齿寒、风烛残年――被忽略了86载的“死亡”

《背影》一文三次写到“死亡“,四次洒泪均关乎“死亡”或由“死亡”引发。

父亲形象的风烛残年:这位年迈的父亲,风烛残年,老态龙钟,步履蹒跚,执意地攀爬月台,以衰命给儿子买橘子。

文中四次洒泪体现了朱自清对生命脆弱的感受。

第一次流泪――祖母死了

第二次流泪――父亲老了

第三次流泪――父亲别了

第四次流泪――父亲大去

四、生之“背”,死之“影”――被忽略了86载的“背”和“影”

“背”与“影”两个字值得玩味,隐含着丰富的信息。

五、刹那主义:颓废的唯美――“背影”遮蔽了86载的人生观念

朱自清为祖母去世洒泪,是感叹生命的脆弱;看到父亲老去的“背影”洒泪,是想到父亲匆匆老去,必将“大去”,是在感喟生命无常无恒,遽然飘零,虚幻与短暂!有叹,有哀,有痛,有惜!流露的正是朱自清刹那主义的人生观念。

小结:《背影》的主旨是感叹生命的脆弱、短暂,感叹一切生命终将化成远去的“背影”。

上述庞大的文字信息量足以说明,韩军老师力求依据文本原貌,还原作者生活背景,挖掘文本本身蕴含的生命意识和作者对待生死的态度,用凝练的语句创造性地表达出来,一下子站在了文本解读的新高地。特别是其中关于“背”和“影”的拆字解读更具有创意,将日常生活中的文化现象栩栩如生地移植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来,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利用汉字的会意特点解说了生之“背”、死之“影”的沉重负荷。鉴赏如下:

“背”,谓实在之景,“影”,乃虚幻之景。

说起“背”,首先想到什么?男人。

1.男人的“背”是力量的象征。

2.男人的“背”又是雄性的象征,是女人依恋的对象。

3.儿女对母亲,印象最深的是(前胸),儿女对父亲,印象最深的是肩背(后背)。

4.艺术家,刻画雄性、阳刚的特征,往往突出男人的轮廓分明、有棱有角、肌肉厚实的“背”之影像,对人均造成强烈冲击力。

5.汉语中,形容一个强壮、雄武的男人,莫过于“虎背熊腰”这个成语。

6.“背”的同义词是“负”。

7.“背”让我们想起“别”。

8.“背”又让人想起“背井离乡”这个成语,想起奔波、劳碌。

9.“背”“悲”音近,在本文中似乎义也近。

10.“背”也是“走背字”“背时”之意。

11.“背”有“死去”意,如“慈父见背”,扣住“大去”。

12.“背”也不能不让人想起“背弃”“背信弃义”。

“影”,是美妙而虚幻之景。

……(历数朱自清作品中的“影”略)

1.历览朱自清笔下的“影”,美丽如画,摇曳多姿,妙不可言,动人心魂。

2.“影”,虽美,但消失太快,一闪而过,稍纵即逝。

3.“影”,看得见,却抓不住,如肥皂泡一般。

4.“影”,也是一种意境,对人没有实体威胁,无噪无扰,正是独立自由知识分子的个体心灵安托、安适、伸展之地。

5.所有实在、厚重的“背”,最终都将会变成虚幻、轻飘的“影”。

6.“背的影”是生命的虚幻,“由背到影”,是生命的过程!所有的“背”,厚实也罢,孱弱也罢,最终都必成“影”。

这哪里是玩拆字游戏,分明就是对中国文字这一文化现象的重度解读,是研究性学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体现,是教师引导学生在进行一场对中国汉字全方位认知的盛宴。此时此刻,学生感受到的就是一场文化大餐,“背”的12点解读、“影”的6点解读,融汇了文字学、哲学、伦理学、文学、佛学、艺术等诸多学科的知识,使学生感悟到生命来之不易、生命值得珍惜的哲理,完成了一次生命教育的潜移默化的熏陶,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愉悦、享受。

然而,韩军老师并没有完全停留在对文本解读的独特视角和分析指向上,始终牢记这是一节语文课,而非滑入美学课、哲学课、生命教育课的模糊边际。《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的语知、语用的学习与训练则贯穿于本节课堂教学的始终。

1.授课开始,生字词的朗读、辨形完全交给了学生,这本就是学生自主完成的预习内容。课堂上重现则是为了强调。

2.关于“朱家人”

在韩老师的循循诱导下,初中生们理清了文中究竟写了朱家几口人,并明确了“朱红”“茶房”不是朱家人。为下文阐述“生命的链条”埋下了伏笔。

3.关于“四世同文”

韩老师指导学生分析归纳总结了朱家四口人的伦理关系图,辨析了“四世同堂”“四世同文”的区别,强调了“四条鲜活的生命”。“鲜活”一词富有深意,为下面探讨珍惜生命奠定基础。这里属于深悟人物角色和关系训练。“两个祖辈、两个父亲、三个儿子、两个孙子、四条生命”,是通过训练来深化理解。

4.关于“感悟生死”

进入了本节课揭示主旨、步入阶段,也是韩老师创意解读本课之处。韩老师引导学生反复比对“已逝的”、“将逝的”、“壮年的”、“未来的”几个词的区别,目的在于通过比对激发学生的生命意识,认识到生命的可贵,思考生命的价值,完成生命教育的熏陶。

5.关于“泪水”细节和“买橘子”细节

篇2

整节课围绕“小主人”内涵而展开,旨在让学生明白自己是班级的小主人,形成初步的自主意识和劳动观念,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本课例分析将通过对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教学策略的有效性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

一、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本节课设置的教学目标有三个:一是让学生知道主动为班级和集体尽一份力是做班级小主人的表现,乐意做班级小主人;二是尝试在班级里寻找力所能及的劳动小岗位,让他们学会与班级同学分工合作,动脑筋,用合适的方法做好自己小岗位工作;三是让学生懂得劳动小岗位需要主动做、认真做、天天做。

目标一和三体现的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了达到目标一,首先教师要用简练的语言加上PPT的照片,概括回顾一个多月来小学里的生活,并让学生说出自己在学校生活的温馨快乐的良好感受和体会,提升学生对于学校班级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当问到学生是否喜欢我们的学校班级,学生们大声的回答“喜欢!”,这就为后面创设的对比情境作了铺垫,然后话锋一转,在PPT上分别呈现了放学后教室里脏乱的照片和第二天早上干净整洁的教室照片,让学生自己来观察说出教室里发生的前后变化,并让学生猜测是谁使我们脏乱的教室变得干净了,以此来引出“班级小主人”的概念。

为了达到目标三,教师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来纠正情景中小朋友的错误想法,小岗位工作不该做一次就了事,应该要天天做。接着通过对话来启发学生说出“天天做、主动做”的表现形式,并提出岗位劳动评价表,也有一定的奖励策略,集不同的章来得到蜜蜂贴,此时顺势拿出一条“主动做班级小家务”的班级公约,得到了全班同学的共识。

目标二体现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为了达成目标二,教师展示了教室示意图,让学生自己观察教室,根据示意图来寻找劳动小岗位。然后让学生自主选择所想要做的小岗位,接着对学生作出的选择根据需要适当地进行了合理的分工调整。这一环节由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想做的小岗位,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了提高学生对自己劳动小岗位的主动意识,加入了跟唱“班级小主人”歌曲的环节,从学生的表现来看,全班同学都比较投入地参与到边唱歌边做动作的环节当中,完成得比较理想,达到了相应的教学目标。稍后,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自己选择的小岗位,教师根据观察所得,举了排桌椅和擦黑板两个例子,来指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完成小岗位工作,并有所拓展,适当点拨举一反三,让学生主动发现做好小岗位工作更合适的方法,这是整堂课相对重点的地方。教师花费了颇多的时间,结合儿歌,也通过学生动手做的实践来引导学生动脑筋,在发言讨论中找出窍门、帮助记忆。这部分的教学设计比较有条理,上课节奏把握得也比较好,从学生的参与度上来看,基本达到了相应的目标。

二、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X老师比较有亲和力,课上始终带着微笑,讲话的时候抑扬顿挫,语言明确简练,这样的上课风格非常适合低年级的小朋友。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发言。X老师非常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在一问一答之间,对于小朋友没有说完整的话能够及时并准确地补充,连接得很自然,也不会忘记一些细节上的提醒。如问完一个小朋友选择倒垃圾的理由之后,提醒他不能忘了洗手;又如在一个小朋友给了同伴不错的建议之后,提醒他应该感谢一下给他建议的小朋友等。在学生的回答没有达到十分准确的时候,老师应给予适当的提示,让其他同学来作补充回答。

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本节课中准备了多种教学资源,如PPT的照片、儿歌、歌曲、色彩丰富的教室示意图、蜜蜂章和蜜蜂贴,甚至利用了整个教室里的物品,课前让学生自己准备了打扫所需的小工具,这些都让整节课的教学形式非常丰富,这非常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展示的照片从学生的身边出发,让学生比较容易进入状态。学生也能够通过念儿歌和跟唱歌曲,并结合一定的动作来加深对于小岗位工作的方法记忆。教师也结合这堂课的内容,充分利用了教室资源,达到了教学目的,如学生在课上进行了一定时间的劳动实践、将做好班级小家务列入班级公约等。

三、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整节课在开头和结尾以及中间学生实践劳动的时候,教室里都播放着悠扬的音乐和歌曲“班级小主人”的伴奏,这样的背景音乐不仅能使学生缓解紧张心情,也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由于教师注重与学生的互动,这节课的学生参与度非常高,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并非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老师讲、学生听”,而是给予了学生一定的自由度,甚至让个别学生走上讲台发表自己的意见,让全班同学都有自己动手做的机会,这样的方式能让学生产生更强烈的主人翁意识。

注重表扬和评价策略。X老师的表扬和评价策略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在学生正确的发言或者良好的行为之后直接进行表扬,如“你真棒!”、“你真聪明!”等,在劳动实践结束之后,也用优美的语言来间接表扬了表现突出的学生,如“钢琴现在多亮啊!”、“水壶排得多整齐啊!”等。另一方面,是引导全体学生向被表扬的学生表示称赞,这样的表扬方式不仅可以加强被表扬学生的荣誉感,而且可以激励其他学生向他学习。在课的最后也让学生自行发言,来对班级里的良好行为进行互相表扬。在低年级,进行这样的表扬策略是非常有效的。还有一个方面是提出了岗位评价表,通过收集不同的章以取得奖品,对于表现突出的同学给予了奖章。教师要善于让学生在观察之后作出评价,如同学和老师擦黑板的对比,让学生独立思考选择更加好的劳动方法。

四、建议与评价

在上课的时候有学生举手想要发言,可是老师出于时间安排考虑,却没有给予他们发言的机会,这样可能会扼杀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老师可以鼓励性地让学生课后再来和老师交流,而不能对于他们的举手直接忽视。

整节课只给了一名同学奖章,似乎有点作秀的性质。另外岗位评价表的评定具体怎么评也没有阐述清楚,给人感觉不会是一项“持之以恒”的工作,极有可能只是流于形式,那就失去了提出这个评价表以激励学生“主动做、认真做、天天做”的意义。

虽然跟唱“班级小主人”歌曲,可以起到提高学生劳动的主动性的教学目标,但是在进行劳动实践之前加入跟唱歌曲的环节有些牵强。如果放到课的最后,在教师把小主人扩大到学校、社会的时候大家再一起来唱这首歌,应该能使整节课再次达到,更有助于提升学生作为小主人的荣誉感。单单教师说几句话,似乎力度不够,学生无法感受到从小处做起对未来生活的重要性。

篇3

一、浓厚的“语文味儿”

语文味儿由改革开放后我国语文教学界“新生代”名师代表程少堂老师提出,他认为,语文味儿的最高表现在于,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经历、阅历和文化积淀,去体味、感悟作品,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地理解、鉴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文体美和语言美的认同与赞赏。这无疑在现今语文教坛仍有极大的启发意义。现今小学语文教育界重视和强调语文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可是一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抓综合性和实践性的同时忽视了“语文”二字,热热闹闹的语文课上下来小学语文学习的基本目标――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都实现不了,毋宁说以情动人了。窦桂梅的这堂《晏子使楚》便是“语文味儿”的最好注脚。首先,教学以有浓重语文味儿的牌匾导入。牌匾是融汉语言、汉字书法、中国传统建筑、雕刻于一体,集思想性、艺术性于一身的综合艺术作品。牌匾不仅是指示标志,而且是文化的标志,甚至是文化身份的标志。而后,窦桂梅老师又以对牌匾上的规圆矩方一词的“矩”多出来的一点引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拉近与学生的情感距离,在这时候自然又巧妙地导入新课。窦桂梅老师仿佛在与学生轻松地聊天,而这一聊天却又是充满深情的,饱含对母语的感情:“刚才我们彼此的问候,从我们的表情和我们的状态,送大家三个字:‘精、气、神’。我们彼此做一个鼓励,让我们在这一堂课里互相地鼓励自己,为我们自己送上这样一句牌匾上的话。该从哪读起?自己大声地读一读。”这个导入从内容到语言到情感,都语文味儿十足,且能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其次,窦桂梅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十分注意语言文字的积累,如强调“张袂成荫”“挥汗成雨”“比肩继踵”的积累,让学生边写边记,并提示学生养成多看书多积累字词的好习惯。课堂还补充了“韩信忍辱负重”、“狼和小羊”等故事,给学生积累了丰富的阅读材料。窦桂梅老师从字到段到篇章,孜孜以求地扩充学生的语言文字积累,但并没有给学生增加学习负担,让学生感觉生趣盎然,这是她的高明之处。最后,窦桂梅老师的《晏子使楚》具有浓浓的文化味儿和母语深情。她独具慧眼地挖掘出课文的文化主题:尊重。这个主题似乎比爱国更富有人文关怀,与学生的生活更贴近。她通过学生引导学生的讨论和补充,一步步地从对个人的尊重探讨到对国家的尊重最后落脚到每个人都要做有尊严的人国家才能赢得尊重的结论,其中又补充了关于尊重的阅读材料,整个过程文化味儿十足。而她一次次让学生深情朗读“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和最后情之所至唱起了改编的《三国演义》片尾曲,更是以情感情,和学生达到了情感的共振,促使学生逐渐形成了母语情结。

二、小课堂,大主题

窦桂梅的“主题教学”思想在她的这一名课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王荣生教授认为:“主题教学之主题,其主要特征就是要有真正感人的力量,要有让学生真正用心领会的生命的激情,要有能激发学生切己的思考。”[1]27窦桂梅《晏子使楚》中的主题“尊严”,首先尤其要大气。从个人的尊严到国家的尊严,再到每个人都应该做有尊严的人,这个讨论的宏大和深刻在小学课堂上是罕见的。窦桂梅老师却引导着小学生们一步步进行讨论。在教学过程中,窦桂梅老师旁征博引,穿插了“狼与小羊”“韩信忍辱负重”等故事作为课文的对比参照,这也体现了其教学内容选择上的大气和丰富。而对“尊严”这一主题在“大”的同时,又与学生的成长与生命的主题密切相关,教师对这一主题的选择不同于一般教师所选的“爱国”之浮浅和空泛,对“爱国”这一主题,学生往往不能有切身感悟和体会,大多人云亦云。而“尊严”这一主题却让学生有话可说,教师从对尊严的逆向发问引向对晏子“真正的智慧”的探讨,穿插与贴近学生生活的“韩信忍辱负重”等故事对比阅读,使学生的发言积极踊跃。教师对后两个故事的细读完全让学生自主体会,学生之间互相补充和升华,学生很好地用心抓关键词领会了晏子“真正的智慧”,思考深入且富有激情,这证实了窦桂梅老师主题教学的成功。

三、教学设计充满个性和创造性

窦桂梅老师的课堂个人特色十分鲜明,从不人云亦云,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呈现都兼具独特的个性和创造性。这对当今语文教学具有重大启示。反观当今语文教坛,许多教师对教学缺乏主见,过于依赖于教参,而绝少有自己创造性的内容。有些教师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却缺乏有力的引导和启蒙。窦桂梅老师这堂《晏子使楚》,首先是主题新。老师结合自己的丰富大量的阅读和思考,拟定了尊重这一主题。它比人云亦云的“爱国”、“智慧”等更易实现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更容易引发学生思考。窦桂梅老师精心选取了“历史学家”和“外交官”说的话,以及“狼和小羊”等故事穿插,激发学生思维,为学生提供了思考的空间。这些无一不体现了她以学生为本,而不是教参为本设计教学的创造性和个性。其次,她的语言十分具有个人特色,兼具深情和创造性。比如导入部分创造性地运用了牌匾,和学生互相激励,导入新课;比如结尾处,饱含深情改编的《三国演义》片尾曲。她的语言极富感染力和人文气息,这和她开阔的视野和丰富的知识是分不开的。许多教师抱怨窦桂梅老师的成功难以复制,实际上,正是由于窦桂梅老师在日常生活中丰富的积累,将所读所见所感内化,力图带给学生真正切己的感人力量,才形成了这种极富个性和创造性的教学风格。

四、教学呈现方式新颖

窦桂梅老师不仅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独辟蹊径,在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上也十分新颖。这首先体现在她的提问方式上。在《晏子使楚》一课的教学中,窦桂梅老师一反常规的正向提问,而是采用逆向提问法,每一处引导学生往纵深处思考的提问都是由材料引发的。如引导学生体会晏子之所以受尊重不仅是因为能说会道,而且是因为他的智慧和有礼有节,窦桂梅老师引入了某外交官对晏子的负面评价,并逆向提问:“对此,你怎么看?”这样,在学生一次次思维激荡中,学生主动通过民主的讨论和细读探究感悟出了晏子的智慧和有礼有节。而当窦桂梅老师意欲把学生的注意力由个人的尊严转移到对国家尊严和个人尊严关系的思考时,又梅开二度地引用了历史学家对晏子使楚的逆向评价,并让学生小组讨论,收获从多角度解读这一问题的成果,而教师始终未执判断性的言语,而是引导学生民主地探讨问题,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意见。其次,表现在其充分给予学生最大限度的自主性和创造空间。在引导学生通过细读文章语言体会晏子真正的智慧时,教师先示范,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句品读课文中第一个故事,而后两个故事就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自读,并在课堂上发言讨论、补充、升华,而不是简单的师教授或师生问答。

四、可能存在的问题

正如王荣生教授所认为的,窦桂梅老师《晏子使楚》这堂课充分体现了其“主题教学”的魅力,同时暴露出一定的问题,最突出的是“主题先行”。如在深化主题部分,窦桂梅向学生呈现的外交官的话把课文的主题基调定为尊重,而在解构主题部分,窦桂梅老师向学生呈现的历史学家的话的材料明显地向学生公布关于国家与个人的尊严的关系的最终主题,学生对课文主题的探讨几乎都是围绕教师所引导的“尊严”来的,这样做可能是一种过度的预设,没有很好地体现课堂的生成性。然而,这种“主题先行”也可能恰恰是窦桂梅老师独特的教学风格,虽然当今语文教育界强调课堂的生成性,然而课堂教学仍应以预设性为主,兼顾课堂的生成性。窦桂梅老师在课堂中民主的教学过程,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发言内容,教师不做判断,而是让学生自主讨论,评判发言内容的高下,也是其课堂的生成性的表现。

篇4

论文摘要:青海人文价值教育课程开发研究三期项目之所以试图将“课例研究”与“人文价值教育”进行整合,是因为二者不仅在目标上具有契合点,也在过程上具有交叉点。本文不仅简要论述了二者的关系,也对项目实施过程出现的有关“课例研究”与“人文价值教育”整合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分析。

有关“课例研究”与“人文价值教育”之间关系的探讨,笔者是在参与青海人文价值教育课程开发研究项目的过程中逐步得到感悟的,理清二者之间的关系,不仅能够更好地了解二者各自的特性,也能够为将二者做到有机整合奠定坚实的基础。以下就针对二者之关系谈一些浅薄之见:

一、目标之契合点

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课例研究”对于大多数一线教育工作者来说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它是教师用来改进教学的手段,涉及到教师团体一起开发课例,实施课例,检查学生学习结果,分享教学成果,在经验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课堂教学。美国全美科学基金会(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研究了六项美国的“课例研究”状况,认为“课例研究”的目标在于:(1)理解“课例研究”实施过程中的支持和挑战,教育者和研究者共同分享信息;(2)调查“课例研究”对教师和学生的影响;(3)对教师专业发展、教学改革和变革方式进行设计;(4)开发视频材料和文本材料,支持美国“课例研究”的实践。那么,人文价值教育的目标又在于何处?在致力于人文价值研究的教育工作者看来,人文价值教育的目标是在品德、学业、为人等各方面发掘教师和学生固有的、内在的人文卓越品质。具体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在教师方面:教师师德提升;教师教学专业知识涵养;教师教学专业技能养成;教师教学专业研究能力形成。二是在孩子方面:实现孩子们全方位(心、头、手)的发育,让孩子认识自己,帮助孩子明白自己具有的潜能,培养孩子无私的服务态度。

从二者各自的目标来看,它们都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个方面是教师,二者都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发展等方面有所关注,另一方面是学生,二者都有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而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能力的目的。但是,相比之下我们可以看出,人文价值教育的目标更为全面,也更为理想,二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互补。可以说,就目前我们的教育现实来说,人文价值教育可能仍然是一种崇高的理想,然而,我们不能因此就认为它遥不可及,我们应当相信它带给我们的积极意义并为之不断努力,我们甚至可以把它当成一种信仰,虽然我们现在所做的事很琐碎,也许可以说是很微不足道,但是我们应当坚信,这种力量经过慢慢的凝聚,一定会绽放出它应有的光彩。

二、过程之交叉点

“课例研究”要求两个或两个以上教师参与,它的基本过程包括制定教学目标、教学行为研究、教学计划、上课、课堂效果的评价(包括同行观察),修改课例。那么,“课例研究”的核心部分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是“上课”,因为无论是教学目标、教学计划的制定还是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都依托于课堂中的具体教学,离开了“上课”,目标和计划无法付诸于实践,效果如何更是无从评价。同样,人文价值教育的实施也离不开课堂中的具体教学过程,根据国际人文价值教育项目已有的经验来看,尽管人文价值教育的实施还可以在课外团体活动及家校活动中进行,但“课堂”依然是其实施的主要场所。那么,“课例研究”与“人文价值教育”在实施过程中也就自然地有了交叉点,相比传统的教学过程,课例研究能够为人文价值教育的实施提供更为有利的场所和机会,能够提高人文价值教育的有效性,人文价值教育的实施对课例研究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简单地来说,我们可以认为,课例研究和人文价值教育实施的场合并不冲突,都主要是在课堂的具体教学过程中进行,我们青海人文价值教育课程开发研究项目目前就是要试图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将二者进行有机的整合,并在课例研究和人文价值教育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三、问题与反思

青海人文价值教育课程开发研究项目进入第三期,开始将课例研究与人文价值教育进行相互整合和渗透,为了更好地设计教学,使学生们真正受益,我们的研究团队与一线教师一起进行了课例研究,在这一过程中,也得到了来自香港大学及华南师大各位专家的指导,但效果依然不够理想,主要出现的问题有:教学设计表面精细,就课例研究本身来说做得很好,但与我们研究的真正目的有所不符,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却依然对教育真正的目的有所忽视,即:依然过于关注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而忽略了其他(这里主要指人文价值教育的渗透);尽管有些教师对人文价值教育的相关理念进行了渗透,但由于依然没有找到一些自然渗透的方法而显得过于牵强。总的来说,就在把握课例研究和人文价值教育关系的过程中顾此失彼的现象非常普遍。

那么,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是什么,针对这些问题,下一步该怎么做,经过与一线教师的共同探讨之后,我们认为,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指导与理解之间出现了偏差,由于课例研究在国内的运用主要是要解决知识、技能等方面的问题,因而教师们也就将目光自然地放在了这些方面,至于人文价值教育的渗透则成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附加策略,有关课例研究与人文价值教育之间的关系,许多教师在理解上都显得含糊不清,此外,人文价值教育的理念是要在自然情境中渗透的,有的教师却简单地将人文价值教育理解为我们平常所说的德育(即“道德品质的教育”),我们应该强调的是,德育还不能完全包括精神世界的全部,人文价值教育涵盖了德育,但也超越了德育,人文价值教育可以说是一种崇高的理想,已有项目的大量数据证明,人文价值教育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的,我们应该相信人文价值教育的积极意义,而且,作为教师,应当具备真正的教育意识,我们不能把教育的目的只放在对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的提高上,我们要明白,教育的真正目的绝不仅仅在于培养一个人的学术性,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也绝对不容忽视。有关下一步怎么做,笔者认为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进一步认清教育的真正目的和终极意义

我国在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较好地折射出了教育的真正目的,即:教育并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到知识和技能,也要教给学生学习的具体过程和方法,同时也要引导学生的身心能够得到健康发展。当前,有许多教师已经意识到教育目的的丰富性,但在如何将其付诸实践上则缺乏应有的经验,我们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也发现,许多教师能够意识到课例研究与人文价值教育相互整合的积极意义,但在具体的整合过程中则出现了顾此失彼的现象,这就说明,教师们还没有很好地理解教育的真正目的和终极意义,惟“知识”和“技能”至上的教育理念还比较普遍或没有得到较大的改观,因此,鼓励教师进一步认清教育的真正目的和终极意义就显得很有必要。

(二)把握好“课例研究”与“人文价值教育”之间的平衡点

在“课例研究”与“人文价值教育”相互整合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较好地把握二者之间的平衡点,笔者认为,所谓的平衡点,即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二者的各自的优势,不仅让课例研究能够不断改进教学,而且让人文价值能够为课堂教学增添应有的生命力。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许多教师都不能较好地把握这一平衡点,要么课例研究进行的很好,忽略了人文价值教育的渗透,要么人文价值教育渗透的不错,但影响了课例研究的顺利开展,因此,如何把握二者之间的平衡点就成为教师们面临的一大难题,对此,教师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改进:

1、教学目标的设计既要关注知识与技能,也要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且要确保能够将其落到实处;

2、教学过程中要在相关知识点中适时地渗透人文价值教育,尤其要把握好渗透的时间和方法,避免影响正常的知识和技能教学,要尽可能体现出人文价值教育的渗透带给课堂教学的活力;

3、教学效果的检验必须与原有的教学目标相切合,尤其不能忽略与人文价值教育相关的教学目标的检验,尽管人文价值教育的效果不是一时就可以体现出来,但在教学效果的检验中不断加以强调必然能够逐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感悟。

(三)力求“课例研究”与“人文价值教育”整合的自然性

将“课例研究”与“人文价值教育”进行整合是一种新的尝试,因此,问题的不断出现也属正常,在这些问题中,“整合的自然性”也应该得到足够的关注。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们已经意识到了二者整合的意义,但如何将其自然地加以渗透却显得勉为其难。笔者认为,出现这样的问题,原因有二:

1、许多教师在对人文价值教育的理解上视野还不够开阔,主要体现为将人文价值教育局限于道德教育上,事实上,人文价值教育涵盖了德育,也超越了德育。由于将人文价值教育局限于道德教育,就限制了教师对其它与人文价值教育相关的教学资源的挖掘,如果教学内容中与道德教育相关的内容较少,教师们就更容易将本来不适于进行整合的知识点进行生硬的整合,让人觉得十分牵强;

2、许多教师认为,整合主要体现为自身教学行为的变化,即只要自己能够理解相关整合的意义就可以了,其实,整合不仅仅是教师行为的变化,也包括学生行为的变化,如果教师的教学不能得到学生应有的回应,那么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在对相关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时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理解能力,只有这样,整合才能体现其应有的意义,教师也才能够不断挖掘出更好地教学资源。

总的来说,有关“课例研究”与“人文价值教育”关系的探讨还处于较为感性的层面,对二者的“整合”也是一种新的尝试,但在亲身参与青海人文价值教育课程开发研究项目的过程中,笔者认为有一点值得肯定,那就是这种新的尝试符合我国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是非常有意义的,希望在接下来的实践中,这种新的尝试能够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并与广大教育工作者一起分享!

篇5

【教材分析】

本节的主要内容有插入图片、设置图片格式、绘制图片、艺术字的使用四个模块,是文字处理软件Word文档编辑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在Word文档中插入和编辑图片的方法。

2.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热爱家乡、欣赏大自然的情怀。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编辑图片,使其在文档中的效果达到协调美观。

【教学方法】

通过课堂实例讲解,学生观看、模仿教学演示,以及自由创作和作品展示等一系列教学活动,师生、生生互动,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一开始,我以“我的家乡”为主题,准备了纯文字和图文并茂的两份样张,通过多媒体教学系统地展示给同学们,观察片刻之后,询问同学们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这时我提问学习兴趣较弱的同学回答这个问题)

生1:我喜欢有图片的样张,因为它美丽。

■■

生2:老师,我也喜欢有图片的样张。通过图片,对家乡有哪些特产一目了然了。

生3:我喜欢纯文字的,因为简单。

面对生3,我说:谢谢,你很特别,不过老师希望你的生活中有更多的色彩和图案!那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如何成功地制作一份图文并茂的板报呢?

(让有可能会脱离课堂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也使他们感受到参与学习的快乐。)

2.明确目标,新课讲授

师:插入图片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从Word的剪辑库中插入剪贴画,另一种是来自其他文件的图片。

师演示:插入/图片/剪贴画/(在任务窗格的搜索文字文本框中输入所要搜索的剪贴画的类型,如“风景”,其他选项默认,单击“搜索”,选择需要插入的画,文档中将出现选中的画。)

生练习:通过教师启示,学生完成插入/图片/来自文件。

师演示,生模拟(通过多媒体教学系统):单击已插入的图片,出现“图片工具栏”后,编辑图片:更改图片大小(两种方法:一种通过尺寸控制点,一种通过设置图片格式控制按钮)、裁剪图片、颜色调解、旋转图片、环绕文本、透明区域、撤销更改(如果以前从“压缩图片”对话框中选中“Web屏幕”单选按钮,或“打印”“删除图片的剪裁区域”命令中选择其一,则将无法还原图片。)

生4:老师,这还真好“玩”,我对文档标题不满意,怎么改变?

师:我们不妨使用艺术字,其实艺术字也是一张图片,大家会做吗?请试试看。学生很快完成了该项操作。

师: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创作。特别要注意学会把插入的图片编辑(进行格式设置)后达到与文字协调美观的效果(也是重难点)。

3.学生练习,巩固技能

把我们上节课已经录入好的“我的家乡”这篇文档打开,在D盘的“照片”文件夹中找本组需要的照片(我已经给学生机上发送了一些与文章相关的图片)。每组的同学自由选择图片,制作出图文并茂的板报作品,看哪一组做得又快又好。(教师巡回解决每一小组在创作中的困难。)

4.成果展示,收获喜悦(作品图略)

小组1代表:我组作品主要是旅游景点,宣传家乡的旅游事业,让更多的人来家乡观光!

小组2代表:我组作品主要是农产品,宣传家乡的种植、养殖业,让我们赚更多的钱!

……

师:很好,不仅你们的作品优秀,你们的思想更优秀,我相信,有了你们,我们的家乡会变得更美丽、更富饶!(学生鼓掌)

(教师针对刚刚互动练习环节中学生的作品进行表扬和鼓励,发现学生的优点,并针对作品中的创造点加以重点点评,以强化学生的创造意识。这个环节既能锻炼学生心理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又能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创作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5.小结归纳,铭记技巧

这节课快要结束了,想一想我们都收获了什么?

生齐说:学会了在文档中插入图片和编辑图片的方法。

师:很好,在操作的过程中,有没有同学发现了操作当中还有哪些技巧?

生1:编图片,4条边、4个角,8个小方框改大小。

生2:设置格式,双击最容易。

生3:有困难,找右键。

6.布置作业,提高升华

同学们,本月有什么重大的节日知道吗?

生:父亲节!

师:好的,父亲节即将来临,结合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和这节课讲的图文混排知识,请同学们设计一张“父亲节的贺卡”。

(既让学生熟练运用图文混排知识,又让学生在做贺卡的过程中重温亲情,感恩父爱。)

【课后反思】

1.本节课我设计了以“我的家乡”为图文混排的主题,目的在于准确无误地传授知识的同时,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家乡的情怀,从而实现良好的素质教育。

2.职业学校的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上都经历过很多挫折,学习积极性不高,这堂课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只充当一个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以鼓励、表扬为主,让学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六个教学环节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较好地贯彻了自己的设计理念:让老师“闲”下来,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改变了原来的“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为“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

篇6

一、“美,从来不可能是被告知的,更不可能被强迫接受,这是审美活动的第一真理。”

审美不能依靠灌输,施教者与受教者凭借音乐审美媒介交流审美信息,这里没有智力教育和道德教育那种权威性和强迫性,教学双方完全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建立这种良好教与学关系的关键在于施教者,音乐教师应把感情的纽带首先抛向学生,创造一种平等民主、相互交流的教学气氛。

是否真正理解了什么是音乐?我们教的许多内容是音乐吗?在一节《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的欣赏课中,老师的教案中写出的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方法都没有问题,但在老师的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问题。过程如下:①初听全曲。(没有提出要求)②分段欣赏,每段都提出同一问题:节奏、速度有何变化?表现了什么?学生七嘴八舌发表议论后,老师接着展示多媒体课件――本段的段意,要求学生大声朗读一遍。③完整地欣赏全曲。(没有提出要求)④创造音乐(教案原话),要求学生击掌为音乐伴奏。

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姚斯曾这样表述:“人的审美活动,不管是创作性的还是接受性的,都是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的。无论是国家统治,还是神权政治,都无法强迫我欣赏或拒斥一件美的艺术品,都无法命令我按照规定的意义去阅读一件文学作品。因为不管是一部文学作品,还是一幅画的意义都必须听凭读者或欣赏者内在的自由来评判,这种自由是无法转让的”。这说明一个道理,审美只有在审美主体获得自主心态时才发生。和理性知识不同,“美”从来不可能是被告知的,更不可能被强迫接受,这是审美活动的第一真理。音乐在时间的流动中展现,唯有听到声音才能感觉音乐的实际存在,欣赏音乐需要体会音乐激发的情感并对音乐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老师对作品的理解像传授知识一样传授给学生,将一个唯一的答案告诉学生,这和审美活动的规律背道而驰,孩子们的想象力也将随之丧失。

二、掌声完全掩没了音乐,参与变得无效

音乐教学的元素是音乐,音乐教学中所有的活动必须是紧紧围绕音乐展开,引导学生关注音乐本身。即从音乐出发,通过音乐活动的参与,关注音乐的旋律、调性、曲式、织体等等。在一节课题为音乐综合课《小放牛》中(小学三年级),随着上课铃声响起,老师播放音乐《小放牛》,要求学生随着音乐拍掌,老师示范每小节拍四次,学生也就跟着热闹地拍了起来,掌声完全掩没了音乐。在随后的《小放牛》音乐欣赏中,才是第一遍听音乐,老师还是设计了拍掌为音乐伴奏的环节。这次是一小节两次。学生们大声地击掌为音乐伴奏,全然没有理会音乐的存在。课后跟该老师交流时,老师说这样急速地拍掌是为了在课前把气氛调动起来。

新课标指出:音乐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在教师启发和指导下学生参与体验音乐的过程。听音乐做各种动作,听音乐用色彩、线条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都是老师常用的一种参与体验方法,但是,我们许多教师在设计这些方法时较多考虑的是学生的参与热情,参与方式,很少会想到这个参与活动真正对学生聆听音乐、感受音乐所起的作用。于是,在教室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学生边听音乐边做动作,边做动作边打闹的现象。参与音乐,是为了获得更好的音乐审美体验,参与音乐,关注点必须指向音乐本身,否则必定导致参与无效,每一拍拍一次手,这样也是参与,但会导致学生参与到后来不听音乐也能参与,因为这是规律性击掌的延续。像这节课的参与方式就是完全无效的。教师要精心设计参与模式,给学生提出认真聆听音乐的要求,明确这个活动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活动过程,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音乐,参与音乐。

三、课堂机智――在“山穷水尽”的关头出现“柳暗花明”

课堂教学应变艺术是一种比较高超的艺术,由于课堂上的偶发事件是事先预料不到的,所以应随时因势利导,巧妙地将意外情况与讲授内容快速合理地融合,借题发挥做“文章”。这样灵感性的发挥创造,是课前备课在课堂上的随时延伸,是教师知识的积累、各方面修养及激情瞬间的高度凝合。

下面是我们这次的课堂教学比赛中的一些小插曲:①课前,由文娱委员发起学生自觉地唱课前歌,听到上课铃声响起,老师马上让学生停止了歌唱,这还是音乐教学比赛呢?②一节唱歌课《两只小耳朵》,该班已经学过,还没教学生就会了,这位老师不知如何是好,按部就班地按照原有的教学设计把这节课上完。如果可以变通一下,把它变成歌表演,或者编成一部小小的音乐剧,是能够实现的。③一节题为《雪绒花》的课,教唱几遍后,请几个同学起来演唱,明显地听出中间部分没有学会,老师一个劲儿地问学生:学会了没有啊?有学生回答:不会。老师接着说:谁不会呀?还有谁不会呀?学生马上说:会了,会了。就怕老师请他起来单独教练。老师为了能省下时间搞其他活动,没有理会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没有继续完成唱歌教学。这堂课连基本的教学任务都没有完成。④一位老(下转第44页)(上接第38页)师事先将学生分成四个组,然而,学生告诉老师他们有五个组,老师让第五组的同学参加到其他组。第五组的同学不知如何是好。

具有机智的教学,可以把偶发事件、失误等弥合在如同行云流水般的教学活动中,并达到天衣无缝的妙境。甚至面临“山穷水尽”的关头,也只需急中生智地顺水推舟就能化险为夷,出现“柳暗花明”的喜悦。这些高妙的充满机智的教学大多是在风趣的氛围中实现的。教师要达到此境界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和条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在教育教学中要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灵活机敏地处理一些事件,幽默含蓄地扭转尴尬局面,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四、扎实的基本功是音乐教师的立身之本

教学是要有准备的,教学的设计、教案的编制、教学课件制作、技能操作准备和教具与学具准备都应围绕音乐教学内容进行。下面几例是这次比赛中出现的。例①:在上课前没有做好准备的。一节《对十》的唱歌课中准备的小兔、小熊等教具和教学内容毫不相关。应该准备的教具是霸王鞭。例②:音乐基本知识不过关。在八分音符的节奏练习中,老师的示范没有节奏的强弱变化。例③:音乐理解能力有待提高。在弹奏《我的家在日喀则》、《信天游》、《一只鸟仔》时,三首乐曲的速度完全一样。

篇7

《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应贴近幼儿生活,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空间。如何让孩子轻松、积极玩音乐呢?我想到了节奏,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组成音乐的核心要素之一,一切音乐活动都离不开节奏。近段时间经常会下雨,而下雨的情境刚好又是是每个孩子都熟悉和亲身经历过的,在此基础上我选择了 “下雨了”这首简单、富有生活化的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内容。采取将音乐和图画有机结合的形式,让音乐变得更形象,让幼儿通过视觉和听觉去感受声音不仅能听见,还能看见,激发孩子对音乐的想象力。同时,让孩子借助音乐在听一听、说一说、动一动、看一看、玩一玩的游戏中感受音乐的四拍子节奏和节奏的变化特点,让幼儿积极的投入其中,让节奏从生活中来,在生活中发展,又回归于生活,更加激发幼儿对音乐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在日常生活中,音乐总是能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曾说,“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可见音乐在我们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节奏则是一切音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人将它比作是音乐的骨骼,支撑着整个旋律的流淌。对于孩子而言,节奏也是其最早感知到的音乐元素——鲜明的节奏总是可以让还未学会走步的宝宝兴奋地手舞足蹈。于是我就组织孩子们开展以“下雨了”为主题的资料大搜索行动,调动家长也参与其中,一起收集、整理、交流和讨论有关下雨全程的声音、节奏的资料,让他们去聆听这些天然的节奏,让他们用自己的耳朵在自然和生活的各种音响中去体验节奏,为集体教学活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课例分析:

音乐教学不能照本宣科,应该尽量减少对幼儿统一的约束和要求,充分发散幼儿思维,体现活动的灵活性。幼儿年龄小,知识经验贫乏,生理、心理发展水平的局限,决定了对幼儿的教育不能是一种灌输式或强迫训练式的教育,那么如何让幼儿玩音乐,在音乐中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在音乐中快乐的成长呢?

一、以幼儿的生活经验,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张雪门先生认为,教育应该从生活而来,从生活而展开。节奏来源于生活,换而言之,生活中的一切事物运动都是有节奏的,它们有强有弱,有快有慢,有长有短......我通过一段表现下雨情景的音乐,引导幼儿展开联想,运用语言、动作、表情大胆地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孩子们有的双手抱头,有的用手当做雨伞,有的骑着自行车、有的慢慢地跑、有的快快地跑,有的捂着耳朵……正是因为有了生活经验的铺垫,孩子们的表现才会这么丰富和精彩,从他们的表现中也体现了他们对音乐节奏的高度敏感。

借助幼儿高涨的情绪,我及时的将音乐“下雨了”传入他们耳中,由于这个音乐的节奏更加鲜明,很快就吸引了孩子们,当音乐播放第二遍时,就有孩子随着音乐节奏做出了相应的动作,充分说明了孩子们对声音和节奏的想象能力是我们不可低估的。

二、有效的教学手段,是幼儿玩音乐的关键

篇8

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电阻的概念及电阻的决定因素,教学重点为电阻是导体的属性和电阻的决定因素,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结合控制变量法,通过探究活动,得出导体电阻的决定因素及电阻与各因素间的初步关系,属于物理技能范畴,同时培养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总结物理规律的习惯。另外,在操作时,结合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消除其他两个因素对电阻的影响,只研究其中一个因素的变化对电阻有什么影响。让理论分析指导实践操作,再次证明学习知识的关键在于使用和操作,树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在本节课教学中,他注重学生物理技能的培养,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对教学过程的分析

根据教师对知识整体建构的课堂模式,在教学方法上采取循序渐进、诱思探究式教学法开展教学,这节课分为七个教学环节:复习互检;实验引入;自学及学案检测;实验探究;师生反馈补充点拨;学生自述小结(我学到了什么?);布置作业。

1.复习、引入环节

为了更有效地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温故而知新,着眼于全局,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所以要先提问电流、电压的测量仪表,强化安培表、伏特表的正确使用,再由简单实验电路做过渡和铺垫,给出现象并提问为什么会产生这一现象,从而引出课题。

2.自学指导方面

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学生能自己学会的要放手给学生,学生能自己做的要放手让学生做。”张老师以学案为引导,指导学生自学完成电阻概念的建立,并初步掌握电阻单位的换算(针对性习题监测)。这一教学安排,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值得我们学习推广。

3.实验探究方面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分组完成探究任务,教师在探究前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实验细节指导,能够基本克服学生实验时盲从和耽误时间的毛病。在学案的指引下,有步骤地进行实验探究。张老师对实验进行合理的分解,让每一小组完成一个小项目,最后进行各组整合交叉式交流。这样高效的课堂教学行为,既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减轻了各小组的探究负担,还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科学思维、归纳总结及整体协作的能力,真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补充点拨方面

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张教师进行了及时恰当和必要的点拨指导,让学生在探究规律的过程中,有的放矢,短时高效,使每一位学生都较易获得令人兴奋的成就感。

5.自学检测方面

张教师设计了很有针对性的学案,以难度适宜的练习题,对本节知识进行及时检测巩固,充分体现自主学习模式,贯彻“精讲多练”的高效课堂策略,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因为在巩固提升后,发现学生的创新意识还需培养,思路还不够开阔,所以张教师先对部分学生的答案给予表扬和肯定,再对全体学生提出一些更高的要求。

三、对教学效果的分析

篇9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5-0098-02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可刺激其大脑皮层并增强突触间的联系,从而加强理解和记忆。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起点是感官对该事物的知觉,而人类对一个事物的感知,只有通过多种感官的反映才能产生关于该事物的全面认识。

一、课例主题

本课例以“多感官参与教学”为主题。多感官参与下的教学就是给学生创设“动眼、动耳、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调动学生通过视觉、听觉、动觉及触觉等通道获取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感知事物,加深对事物的理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的教学方式。该教学方式不仅通过多重刺激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习效果,还能满足不同类型学习者(如视觉、听觉、动觉、触觉学习者)的学习需要。

二、课例背景

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模块,课题为“免疫对人体稳态的维持”,笔者尝试采用多感官参与下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受到良好效果。该课例在全国生物课改经验交流会上展示后给与会专家和教师留下了深刻印象,会后很多教师纷纷前来祝贺、交流感受或索要课件。

三、设计与分析

(一)新课导入,视听刺激

课前2分钟播放防治艾滋病宣传歌曲《飘动的红丝带》,并配防治艾滋病宣传的背景画面。

【分析】通过播放动听的音乐,展示生动的图片来刺激学生的视听通道,引发注意。

(二)新知学习,多感配合

1.免疫系统的组成

【看一看,比一比】投影免疫系统组成示意图,挑选两张学生预习时所画免疫系统概念图对比。概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如下图所示。

【分析】教师将免疫系统组成示意图和学生预习所画概念图呈现给学生,意在启动学生视觉通道,加强直观感受,增强了学生兴趣。

2.淋巴细胞的起源、分化和功能

初始设计:

【想一想,议一议】提供下列问题情境,供学生讨论交流。

用大剂量X射线照射去掉胸腺的小鼠,小鼠可失去全部特异性免疫功能。

(1)此时如果输给小鼠来自胸腺的淋巴细胞,特异性免疫功能虽得到恢复,但仍与正常小鼠不同,即不能产生抗体。为什么?

学生通过讨论回答:因为大剂量X射线损坏了B淋巴细胞,而来自胸腺的T细胞不能产生抗体。

(2)如果在X射线照射后不输给小鼠来自胸腺的淋巴细胞,而输给来自骨髓的淋巴细胞,去胸腺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不能恢复,但产生抗体的功能却得到一定恢复。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胸腺的淋巴细胞和骨髓中的淋巴细胞在免疫中起不同的作用,胸腺的T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

(3)欲使大剂量X射线照射过的去掉胸腺小鼠恢复全部免疫功能,接下来应如何实验?

学生根据上述两步实验,容易得到答案:同时给该小鼠输入来自胸腺和骨髓的淋巴细胞,小鼠就可恢复全部免疫功能。

【优点分析】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功能是学生易混淆的知识点,通过设计问题情境供学生讨论分析,意在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在理清其功能的同时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不足之处】缺少对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功能的比较和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总结归纳,学生印象不深。

改进设计:在学生上述问题的讨论交流后,再通过下表来总结归纳。

【改进分析】图表可以给学生更形象、直观的刺激,通过图表对比,学生对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功能一目了然,印象更深刻。

3.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初始设计:

【读一读,看一看,听一听】学生先阅读教材中关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的文字说明,再观看“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三维动画视频,边看边听教师的讲解。学生不理解,教师又重复讲解一遍。

【效果分析】由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是本节课的难点内容,教师往往采用让学生先阅读再反复讲解的方式以期突破难点,但效果并不理想,学生依旧似懂非懂。原因在于学生虽在教师指导下阅读、听讲,参与的感官以视觉、听觉为主,而动触觉参与少,且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未得到发挥。

改进设计1:

【读一读,看一看,说一说】学生先阅读教材中关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的文字说明,再观看“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三维动画视频,接着由学生对着视频组织语言描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效果分析】虽然给学生提供了动口机会,但由于学生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非常陌生,又是第一次接触“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三维动画,根本看不懂视频呈现的过程,所以学生讲得“牛头不对马嘴”,笑话百出。尽管课堂气氛活跃了,但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改进设计2:

【读一读,看一看,议一议,问一问,说一说】学生先阅读教材再观看动画视频(循环放映),接着以小组为单位对照视频所展现的过程尝试创新性配音,要求不发生科学性错误,有疑问可随时向老师提问,最后各组推选“最佳人选”到全班交流。

篇10

    1.课题引入

    演示小实验:音乐贺卡供电的对比研究。

    生成问题:为什么电源能持续供电而电容器不能?

    学生讨论交流:

    ①动力学角度:如何维持路端持续电压?

    ②功与能角度:能量如何转化?电源内部的能量转化是靠什么力做功实现?如图1。

    师生互动(核心问题):为什么电源能把来到负极的正电荷搬回到正极去?

    动画类比模拟:三毛循环运球,如图2。

    学生猜想:电源内部,将已经在静电力作用下到达负极的正电荷搬回到正极去的动力来源?

    教师记录有意义的讨论结果。诸如,该动力一定不是静电力……

    点评:在学生观察、感受和讨论的基础上很好地生成了一个与课堂教学主要目标同质性的核心话题。这样的对话绝非仅仅是作为一个知识的接纳者参与课堂,而是一种主动响应自己的观察和思考。采用文化名人张乐平笔下的三毛形象搬运篮球和搬运电荷类比的动画模拟,能有效使学生形象地感受到非静电力的存在。

    2.概念教学

    (1)“非静电力”概念生成及其来源探究

    观察:化学电池内部结构(以干电池为例)。

    实验演示:原电池工作原理,如图3。

    引导思考:化学电池“非静电力”的来源。电源内部的能量转化是靠什么力做功实现?

    学生思维活动:“非静电力”概念生成(结合原电池实验结论)。

    学生结论:化学电池中,非静电力就是化学作用;将正电荷重新搬回正极做功,同时实现了化学能向电势能的转化。(辅助小实验:手摇发电机、太阳能小风扇等)

    类推结论:如发电机中,非静电力就是电磁作用,使机械能转化为电势能等。

    探究活动阶段小结:从能量转化角度看,电源是通过非静电力做功,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非静电力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点评:观察和实验的目的是强化学生对“非静电力”做功的实际体悟,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起对“非静电力”概念的认知需求,促进了学生的有效探究与反思,也渗透了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2)“电动势”概念生成

    交流话题:你认识的生活中的电源有哪些?

    学生纷纷列举诸如电子表中的纽扣电池、电动玩具中的干电池、电瓶车中的蓄电池、人造卫星上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手机上的锂电池……生成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配合多媒体图片展示。

    学生活动:手机电池铭牌参数观察(图4),讨论、交流、猜测其含义。

    通过对不同电池铭牌参数的观察、讨论,感性地了解了电池有一些重要参数,如标称电压、电池容量等……

    教师适时展示:秦山核电站发电机组图片。

    讨论话题:干电池与核电站发电机组的供电差异。

    学生结论:电源的能量转化本领不同。

    为了证明不同电源的这种本领差异,需要引进一个新的物理量——电动势(描述电源能量转化本领的物理量)。

    学生猜想讨论:①为什么把这个物理量叫做电动势?初中时有过电源电压的说法,有什么区别?②电源电动势大小取决于什么?③这个物理量该如何定义?

    师生互动:“势”的文化背景简析(图5)。

    问题1:生活中有哪些包含“势”的词语?你觉得什么是势?

    交流小结:“势”是一种相对而言的潜在的力量、趋向、能力或本领。“电动势”就是描述电源通过非静电力移动电荷(做功),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本领大小的物理量!

    问题2:电动势大小如何比较?如何定义合适?

    生生交流:(记录有意义的讨论与思考)

    ①电源既然是能量转换装置,能量的转化需要通过所做的功——非静电力做功的情况来衡量比较合适。

    ②同一电源,非静电力移送电荷越多,非静电力做功越多,转化出来的电能越多。

    ③不同电源,非静电力特性有差异,即使移送相同多的电荷,做功也不同,转化能量的多少就有差异……

    师生归纳、提升:

    ①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把单位正电荷在电源内部从负极移送到正极非静电力所做的功。既然电场提供静电力,电场中A、B两点间电势差是采用比值定义法来定义的,那么,电源提供非静电力,我们可以类比归纳得出电动势的定义式:。

    ②电动势单位:伏特(与电势、电势差同)。

    ③电动势由电源自身非静电力的特性决定(与体积、外电路无关,举例:1号~7号干电池,体积不同,但电动势都为1.5V。电动势取决于电池自身内部正负极材料及电解液的化学性质)。

    点评:对手机锂电池铭牌上的参数和信息解读,渗透环保、节能、和谐等社会主题。在电动势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着力体现“通过做功研究能量”的科学思想;物理知识与一般的文化知识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把物理概念整合到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中,把“电动势”概念联结在“势”的一般含义这个稳定的生长点上,克服电动势概念的抽象性,降低了学习难度,使学生经历科学过程,实现对概念的深刻感悟。

    问题3:怎样理解电动势定义式中三个物理量的关系?

    学生对话讨论:

    生1:电动势E与电量q成反比,与非静电力做的功成正比。

    生2:我觉得,三个物理量的讨论,必须先确定其中一个物理量不变时,才能讨论另外两个物理量的关系,如相同时,E与电量q成反比。(生1表示赞同)

    生3:好像不对,那个电场强度E的定义式为,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本身性质的物理量,与检验电荷q以及检验电荷的受力F没有本质联系。电源的电动势E也是反映电源自身特性的物理量,应该与非静电力做功和移送电量没有本质的联系。

    这时,大多数的学生赞同生3的观点。教师点评,师生共同回顾比值定义的物理量的共同特征……

    点评:教育的本质是激发“心灵之酶”。留一点时间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地想,生动地议,大胆地说,完整地展示自己的思考(哪怕是错误的),从中获得真实的认识和体验,课堂气氛才能活泼、生动、真切,学生的学习动力才能持续而有效。

    二、思考与启示

    1.对话的艺术

    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运用言语和非言语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通过眼神、微笑,甚至言语中的停顿,把对学生的肯定、赞赏、满意等信息传递给学生,这样的教学容易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对话是通过语言形式所进行的交流,是互动的一种主要形式。

    (1)创设情境引发话题

    展开对话交流,必须源于某个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应围绕本节课的核心问题创设情境,引发话题,好的话题是促进对话、互动向深度发展的动力,能引起课堂讨论,实现思维的相互启发、碰撞,并进一步生成新的观点或新的问题讨论。当然,话题的展开绝不仅仅是师生或生生之间的问答。本案例中,创设的电容和电源给音乐卡供电研究的对比实验情境(图6),生成了源于生活与观察的核心话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对话。只要学生开始关注和沉思,积极表达自己的感受、体验、猜想,哪怕他找不到或暂时找不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他也会在精神上充实和成长起来,自觉投入物理学习的热情会逐步高涨起来。

    (2)珍视对话中产生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