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22 17:02:3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高效种植技术,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关键词:小葱;越冬;小拱棚;种植技术
近年来,唐山市滦南县小葱越冬小拱棚生产种植产业发展迅速,以胡各庄镇井离庄、肖家河等相邻几村为代表,种植面积达到70~80 hm2,产品通过农村经济人远销到唐山、东北、山东等地,每667 m2给农民带来直接经济效益6 000~8 000元,滦南县也因此被誉为“无公害小葱种植之乡”。
1 小葱越冬小拱棚生产的优点
1.1 相比大棚或温室种植模式,小拱棚原材料简单(用竹片或竹竿做骨架),明显降低了投入成本。
1.2 使冬季闲置土地和劳动力的利用达到最大化,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使农民生产热情空前高涨,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1.3 产品在春节期间上市,增加了节日市场的蔬菜供应种类,满足了消费者冬季吃到新鲜小葱的需求。
2 主要栽培技术措施
2.1 茬口安排
2.1.1 80%以上的农户采用甜玉米+小葱种植模式,其中甜玉米生长时期为4月底至7月下旬(或8月上旬);小葱生长时期为7月下旬(或8月上旬)至翌年4月底,每667 m2总效益为8 000~10 000元。
2.1.2 20%左右的农户采用良星4号玉米+小葱种植模式,该玉米品种生长期短,可满足小葱对生长时间的要求,每667 m2总效益为8 000~9 000元,但该模式玉米后期的收获工作较繁琐,需要先从田间运回家,再经过剥皮、上架、晾晒、脱粒等步骤才能销售,而甜玉米采摘后则可直接上市。
2.2 品种选择
可选用当地自繁自育的农家品种,价格便宜,适合农户的消费心理,同时不影响品种的商品特性,能保证葱株正常生长和收获。
2.3 播种前期的准备工作
2.3.1 做苗床
在甜玉米全部收获完后将残枝败叶清理干净,用旋耕机深翻晒垡,然后两边起垄,做宽2.6~2.65 m、长不超过30 m的苗床,根据土地面积和床面数量将苗床间距保持在50~80 cm,以保证后期扣棚有充足的空间(每667 m2可做上述尺寸的苗床6~7个)。苗床做好后,在每个床面上均匀撒施磷酸二铵5 kg作底肥。
2.3.2 土壤杀虫
地蛆、蝼蛄、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在小葱刚出苗时会咬食幼苗,影响葱苗的正常生长,可在播种前用药剂进行防治,在床面上撒施辛拌磷粉剂或甲拌磷粉剂,用药量为每3~4个苗床撒施粉剂1 kg。
2.3.3 催芽晒种
为保证葱籽的发芽率,播种前2 d在日光充足的地方晒种,并经常翻动种子,可起到杀菌、打破休眠和增强种子活力的作用。
2.4 播种及管理
2.4.1 确定适宜的播种时间
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选择连续晴天无风的天气播种。
2.4.2 拌种
播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对种子进行消毒,用药量为种子质量的0.3%~0.4%。
2.4.3 播种方式
采用条播,在床面上按行距25~30 cm开深2~4 cm的小沟,沿沟均匀撒播葱种,然后覆土盖严、踩实,或用碾子压实,浇透水。每个苗床用种量为250~300 g。
2.4.4 播种后生长前期管理
2.4.4.1 水分管理 播种后5~6 d可出苗,临出苗前要浇1遍拱苗水,以保证出苗整齐;以后视土壤情况,一般每隔10 d左右浇1次水,保证土壤见干见湿。
2.4.4.2 除草 为防止小葱出苗后杂草疯长,争夺营养,影响小葱长势,最好在播种当天浇透水后,在苗床上喷施1遍33%施田补乳油防治杂草,每667 m2用药量为150~200 ml;待小葱出苗后,可视杂草生长情况再进行不定期人工拔除。
2.4.4.3 施肥 出苗后一般进行两次追肥,第1次在小葱分出两个叉时,每个苗床随水追施三元复合肥2.5~3 kg,以促进植株生长;待葱苗长至15 cm左右高时再追肥1次,每个苗床施肥量为2.5~3 kg。
2.5 生长中期管理
2.5.1 水肥管理
11月后天气逐渐转凉,气温降到15 ℃以下,小葱生长减慢,叶片开始发黄、干瘪,此时应停止浇水施肥,以促进小葱叶片收缩。
2.5.2 剪枝
12月以后温度普遍降到0 ℃以下,小葱叶片彻底发黄、干瘪,此时要视小葱收缩干瘪情况,于12月中下旬用剪刀从葱苗分叉处剪断,并迅速将剪断的枯枝黄叶从床面上清理干净,以免引起病害。
2.6 生长后期管理
2.6.1 扣棚
剪掉上半部分葱叶后,于12月底至翌年1月初着手扣棚,具体做法为:①扣棚前按1 m左右的间距用农用工具在垄内两侧边上打孔。②准备4 m长的竹片或竹竿,两端分别插入已打好的孔内,用土固定踩实,棚高1~1.2 m;在拱架两侧腰以上部位横向架设1条长竹竿,用细绳或布条将其与竹片连成一体;再用直径5~6 cm的竹竿以地面为支点支撑到拱架上部竹片与竹竿交界处,每隔1个竹片架设1个支架,并用细绳或布条将其与竹片连成一体,以起到增加拱棚骨架抗压性的作用。③架好拱架后覆盖塑料薄膜,两侧用土压实,同时上覆宽1.2 m、长4 m的草帘,以利于棚内温度迅速回升,促进葱苗从剪断的分叉处重新发芽。
2.6.2 水肥管理
扣棚以后马上浇水,每个苗床随水追施农家肥1.5~2.5 kg,以促进小葱尽快发芽;以后待葱苗长至15 cm左右高时再浇水追肥,每个苗床追施三元复合肥1.5~2.5 kg。
2.6.3 温度管理
一般扣棚后10 d左右小葱重新发芽,白天应将温度保持在20~25 ℃,夜间5~6 ℃。通过适时通风及揭盖草帘等方式调节棚内温度,以防止温度过高(超过25 ℃)造成葱苗倒伏,温度过低致使葱苗受冻,生长减慢,尤其是葱苗重新发芽长到10 cm左右高时,更须注意防冻。具体做法为:当小葱重新发芽后,每天早晨8-9时打开拱棚两端通风,下午15-16时关闭棚膜。一般根据天气情况决定通风时间的早晚和长短,初期小葱较幼嫩,一般两端通风口开的缝隙较小;以后随着葱苗逐渐长高,要加大放风量,以减小棚内湿度,防止病害发生。
伴随通风揭盖草帘,初期一般只揭开拱棚阳面的部分;随着葱苗长高,草帘揭开的高度也逐渐加大,到葱苗长到15 cm以上时,每天通风时将草帘全部揭开,下午再全部盖上。
在冬季温度低于-15 ℃时,通风缝隙要缩小,时间要缩短,同时在膜外要再加盖一层塑料薄膜,俗称“双膜覆盖”,以保证小葱生长所需的适宜温度。
2.6.4 病虫害防治
冬季葱苗在生长期间很少发生病害,但容易遭受葱蓟马的攻击,叶片上出现细密连片的白点甚至条斑,严重时叶片干尖,甚至下垂、变黄枯萎,影响葱苗的产量和品质。葱蓟马发生后不易防治,当地农民一般采用及时清除田间枯枝残叶的物理方法来减少虫源;化学防治一般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于发生盛期喷洒,但采收期前15 d必须停止用药。
[中图分类号] S56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8-0144-01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省时省工、节本高效的农作用物很受农民欢迎,白芝麻就是其中的一种。沈丘县白芝麻远近闻名,常年面积40多万亩。芝麻全身都是宝,叶子可以加工成干芝麻叶、芝麻可以加工成芝麻酱、小磨香港油很受欢迎。芝麻产业优势明显,常年出口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等许多国家。市场比较紧俏,目前国际价格已超过1500美元/吨,发展白芝麻生产效益可观,但由于管理不规范、连年重茬、病害发生严重、品质产量下降,严重影响其大规模发展。结合多年经验简单介绍一下其高产高效种植技术以供大家参考。
一、基地选择
选择远离工厂、矿业、“三废”污染企业;大气无粉尘、土壤、水质等重金属含量不超标、无污染、地势略高平坦、土层深厚、土地肥沃、水利条件好排灌方面的田块。
二、品种选择
选择质优丰产、抗异性好、高抗枯委、叶斑病的“豫芝8号、11号、中芝11、12号、鄂芝3号”等白皮芝麻品种。
三、主要栽培措施
1.精细整地
芝麻粒小、含油量大,吸水力弱,出苗能力差。播种前要进行精细整地,做到土壤细碎、平整无坷垃。
2.轮作倒茬
芝麻对养份的需求有一定的特殊性,连年种植容易造成硫钾及中微量元素缺乏,而且土传病害加剧,造成成大量减产。它的根系分泌物,对禾本作物有利,对大豆、花生、芝麻等油料作抑制,易发生土传病害。因此,应与小麦、高粱、玉米或谷子进行合理轮作,最好2~3年轮作1次。
3.合理施肥
基肥:芝麻根系较浅,施肥宜浅。随种下肥或浅施基肥增产效果很好。籽麻需磷和硫量较大,适当多施。一般底施过磷酸钙50 公斤,硫酸钾8~10公斤。饼肥与有机30~40公斤。种肥可与种子同播,也可条施或穴施。
追肥:五叶期、初蕾期和盛花期应适当追肥,亩追复合肥15~20公斤(15-15-15),做到苗肥要稳,蕾肥要准,花肥要狠,一般盛花初期一次追肥15~20公斤。
叶面喷肥:盛花期间,晴天下午四点以后,或上午十点以前喷施“喷施宝”、“金碘钾硼”或“0.2﹪硼砂和0.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每隔6~7天喷1次,连喷2~3次,遇雨重喷,以增花、增蒴、增粒、加粒重,提高含油量。
4.适时下播、药剂拌种、搞好土壤处理
春芝麻以4月上中旬,终霜期过后10天;夏芝麻以6月上旬麦收后,立即精细整地或贴茬抢种,五叶后灭茬中耕。播期不宜超过6月20日,每亩播量500克,以条播为好。播前用高锰酸钾、特普隆、扑力猛等药剂拌种或辛硫磷50克、甲基立枯磷50克掺细土或麦夫10公斤耙前撒施,灭虫、灭菌、防病效果很好。播种深度以1~2厘米为宜。播后轻耱压,以利出苗。
5.合理密植
薄地宜密,肥地宜稀、以株距20~25厘米、行距35~40厘米为宜,平均每亩留苗1.2万株,缺苗处可留双苗,断垄处可以移栽,应本着移大苗留下小苗、带土移移栽的原则,要灌透水,使幼苗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以便成活,苗情一致。。
6.田间管理
6.1间苗定苗:幼苗出现两叶一心时应及时间苗,3对真叶时定苗。
6.2中耕灭茬、化学除草。一般在1~2对真叶可以中耕灭茬除草、3对真叶期中耕1次,若遇到高温多雨天气,需采取化学药剂,防止草荒,但要做到选择药准确、用量要合理、水量要足,喷施均匀、不重喷、不漏喷。结合最后一次中耕划锄,进行培土封根,防止倒伏,以利排水和灌水,防治盐害渍害。
6.3打顶、摘心控制旺长,抑止无效花。盛花后期,摘除顶部及边枝生长顶心。打顶后立即喷施1次1500倍的百菌清、配适量硼砂、磷二氢钾混合液或“农都乐”、“金碘钾硼”,可以从上部补充营养、延缓叶面衰老,减轻病害,提高叶片光合效率、延长光合时间,提高粒重,增加产量。
6.4病虫害综合防治。结合整地,清除田间杂草,捕杀害虫成虫。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诱杀飞蛾,减少虫卵量、虫害高峰期叶面喷施高效低毒农药吡虫啉、氯氢菊酯立枯灵、绿勃康叶面肥可以防治青虫、棉蛉虫,玉米螟同时防治枯黄委病、斑点病。收获前10天禁止使用任何药剂,以防农残超标。
6.5适时收获。当大田植株叶片基本脱落完毕,部分植株下部有三分之一植株1~2个蒴果微裂,整体中上部蒴果微黄,剥开达种子原色时,应及时收割、打捆,收获时用镰刀近蒴处收割,不要带根以免带土影响质量。
6.6堆闷后熟。收获后同品种根部朝外堆积成垛,上盖雨棚堆闷8~0天,蒴杆变黑,水分排出便是通过后熟。集中晾晒、倒置敲打脱粒,省时省工。不同品种要单脱、单藏,以防混杂、色泽不一,影响质量。一般亩产150~00公斤,比普通大田产量高80~10公斤,增产效益显著。
配方一:木屑100千克,麸皮25千克,石膏粉4千克,尿素0.4千克,石灰粉0.4千克,硫酸镁0.5千克,水100-110千克。
配方二:棉籽壳100千克,麸皮25千克,石膏粉4千克,尿素0.4千克,石灰粉0.4千克,水100-200千克。
配方三:甘蔗渣40千克,棉籽壳20千克,木屑40千克,麸皮30千克,石膏粉3千克,过磷酸钙2千克,尿素0.5千克,水100-110千克。
选定配方后,把主要原料同麸皮、石膏粉等干料倒在水泥地上,把蔗糖、化肥、硫酸镁等放入水中溶化后,倒进干料中,经三次反复搅拌,过筛,打散团块,拌匀,含水量掌握55%-65%。配料要选择晴天或阴天上午进行,雨天不宜。
2.装袋。拌好的培养料必须抓紧时间装入种植袋。银耳种植袋,应选择低压高密度聚乙烯筒膜,直径扁宽12厘米,薄膜厚度3.5-4丝米,长50厘米,每千克筒料可裁制成220-240个种植袋。也可用罐头瓶作种植容器。一般农户采用手工装料。装一半时抖一抖,压实后再装。大面积生产应采用食药用菌专用装袋机,每小时可装400袋。装袋要求装紧装实,袋口用塑料绳绑扎。在料袋璧上打4-5个接种穴,直径1.2厘米,深1.5厘米,然后擦去袋面沾的木屑后,用3.3×3.3厘米的方块纸胶带贴封,即成种植银耳的培养基。从拌料到装袋结束最好不超过5小时,以防培养基发酸变质。
3.灭菌。在大锅灶上放蒸笼,把袋子叠于蒸笼内,胶带一面要朝上。大面积生产建造砖砌的专用灭菌灶,一灶装1000袋为适。灭菌要注意三个关键:一是袋子进灶后,必须旺火猛攻,并防止漏气,使其在4小时内上到100℃;二是在100℃保持14-16小时,使袋内杂菌杀死;三是达到灭菌温度和时间后,要趁热取出,防止胶布受湿。
4.接种。经过灭菌的料袋,待料温降到30℃以下时,方可进行接种。接种前先做好接种室消毒,并把菌种表层薄薄挖去一层老化菌丝,然后往下挖将菌丝搅拌均匀。接种时先打开袋子上的胶布,用接种器提取蚕豆大小的菌种,集中迅速地通过酒精灯火焰接人穴内,并顺手贴封好胶布,防止杂菌侵入。菌种处要比胶布凹1-2毫米,有利于原基形成。每瓶种植种可接种植袋25-30袋。
5.发菌。银耳的发菌与出耳可同用一室,利用民房即可。有条件的专业户可以建造专用的发菌室与种植室。要求地势稍高,靠近水源,便于清洗场地,门窗通风,光线良好。也可以在庭院内搭简易耳棚。不论是住房或是简易耳棚,内部均要设置排放种植袋的架子。架层可用竹木做骨架,架高2.5米左右,宽一般为50厘米,架子分为8层,层距30厘米。每层架子用竹木铺平,便于排放菌袋。室内四周可用塑料薄膜围罩,使保温保湿性能好。种植室要用来苏尔和敌敌畏药液喷洒消毒。
接种后的菌袋,头4天室内保持温度28%,不超过30℃为好,5天起室温25℃较适。经过5天培育,菌丝向扩展,此时应进行一次翻堆检查,发现杂菌污染种穴时,用福尔马林注射杀灭。菌袋在室内的排列,开头按每4-5袋井字形重叠成堆,使其增加袋温,加快菌丝发育。第5天起应把袋子逐袋地排放于架床上,以卧式顺排,袋与袋间距1厘米左右。冬季温度不足,可用煤炭火增温,但要注意排除二氧化碳,以免损害银耳菌丝。
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为70%以下,在保持室温的前提下,每天打开门窗通风换气1-2次,每次30分钟,若气温已达上述要求时,可长时间开窗使气流新鲜。
揭布通风:通过10天左右的培养,袋内菌丝已向接种口的四周蔓延,形成圆状。待菌丝长到直径10厘米,即穴与穴的菌圈形成连接时,要把胶带掀起黄豆粒大小圆形孔隙,让氧气透进料内,加快菌丝生长发育,但在揭口之前,应先用敌敌畏农药轻度喷雾袋面及空间。胶带揭后12小时,要以清水喷雾,每天3-4次,但不要直接喷到穴内,并结合通风。经过4天后,穴中逐渐出现突起的白色绒毛状菌丝团,俗称“白毛团”,此时室内温度20-23℃为宜,相对湿度为80%-85%。随着菌丝生理成熟,白毛团上出现浅黄色水珠(菌丝新陈代谢的分泌物),此时可把袋子朝倾斜,让黄水流出穴外,室温调到25℃,使黄水收缩。一般接种后15-16天,穴内逐渐出现白色碎米状的幼耳时,就要把胶带全部撕开去掉,并在各个菌袋上面覆盖整张报纸,并喷水于纸上,保持湿润。
6.出耳管理。银耳由原基分化为子实体,一般在18天左右。出耳期管理的具体办法是:①扩穴增氧:用刀片沿着出耳边缘割去薄膜大约1厘米左右,扩大,增加袋内的氧气。
②喷水加湿:出耳阶段每天喷水1-2次于所盖报纸上,经常保持报纸湿润为适,当子实体长到3厘米时,为避免烂耳,应把覆盖的报纸取下,放在阳光下曝晒一天,再收回使用,每隔3-5天都应进行一次,每次取下报纸应隔12小时,让子实体接触氧气,然后再覆盖,继续喷水保湿。幼耳阶段喷水多,天气阴湿应少喷,多通风;子实体生长中期,吸水量较多,天气晴而干燥,应多喷少通风。
中图分类号:S562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壤肥沃,且成微酸型,水分充足,所以非常适合魔芋的种植。但是要想充分利用这些有利因素,提高魔芋的产量与质量,需要更好的种植技术来进行辅助,本文就对其做出研究,以供参考。
1 山区魔芋种植注意事项
魔芋是现在市场上流通的经济作物,所以在种植技术的研究方面应该加以重视。首先来说,魔芋最适合在雨量充沛、气候适中、云多雾大的环境中生长;其次,它在1800m左右高度的山区最适合生长发育,这样的高度对其快速繁育有着重要的帮助;魔芋需要的土质肥沃、不易渍水、透气性好的地块来培育。有了以上几种条件,可以种植出较好质量的魔芋,为山区的农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的山区基本符合这些条件,但是山区内部的状况参差不齐,需要慎重选择种植地块,加强种植技术,才能换来更好的经济成效。
2 山区魔芋高效种植技术分析
2.1 种植地块的选取
魔芋喜冷凉气候,耐阴湿。土质以深厚的轻沙质土壤为宜,重粘土、冷沙土不宜种魔芋。忌重茬地和前茬是辣椒和烟叶的土地。土壤pH值6.5~7.5为宜。其中以低山南坡,坡度为5~10°的山坡疏林地带最佳。如选择云多雾大的地块,就需要对山区的天气状况进行研究,让阳光与云雾能够“配合”好,保证选取的地块能够“尽其所能”。宁化县山区的土壤属于微酸性,非常适宜魔芋的生长,但是在种植之前对选定的地块还是需要进行监测,选择更好的地块来种植,以便使魔芋的产量更高。
2.2 土壤消毒
选择好地块之后,将此地块上的土壤深翻30cm,每667m2施农家肥5000kg,50kg的复合肥、1kg的生物钾肥。施肥的目的就在于将魔芋的生长基础打好,给予充分的养料,再配合阳光、雨水的作用,还可以使土壤的性质提高,不断供给养分。另外,更重要的是给土壤消毒,防治病害,使土壤中的养分、水分能够更好地流通开来,及时将地块中土、肥能够更好地融合,产生作用,使土壤更加肥沃。每667m2撒新鲜的石灰粉50kg,将地块中的土壤整碎铺平,混和土肥的时候,保证其均匀、融合,可以使土壤更加有“活力”。
2.3 种芋大小分级种植
在山区种植魔芋,就需要对种芋的选择进行大力关注,不能让质量差、有病斑的种芋被种植。选择无损伤、无病斑、芽子壮的魔芋为种芋,然后根据种芋的大小,来分级种植。在3月的中下旬进行抢墒早播,可以保证其及时的收获,生长出来的魔芋质量高。另外,可与玉米进行套种种植,玉米起到遮荫的效果,从而取得更好的种植成效。种芋播种前要日晒1~2d,并用(500~1000)×10-6农用链霉素来浸种消毒30min,保证其不易出现病害现象,打好基础,使种芋能够健康、快速的生长,然后再种植。
种芋分大小,应该根据其不同型号的种子进行分级播种,确立不同的种植数量,使种植面积能够与种子配合好。较大的种子应该每667m2种植2000~3000株,150~250g的种芋应该每667m2种植4000株,100g以下的种芋应该每667m2种植4000株以上。将种植种芋的技术与土壤、地块的性质相结合,使其能够更好地生长发育,才是科学的。
2.4 播后盖草
在一定高度的山区,温度不高,即使在夏季也会出现温差加大的现象,宁化县恰好处在亚热带季风气候中,温度变化明显,所以在播种之后加盖稻草等材质,可以起到保温、降温的作用。所以在山区的魔芋播种之后,及时加盖3~4cm的稻草、松毛或秸杆等,可以起到防晒降温、防止土壤板结、冬季保温的作用,加盖稻草等物,使种芋的生长有一个更好的环境,温度与湿度保持在平衡状态,克服亚热带季风气候带来的诸多“不便”。选取较好的稻草、秸秆等草质,还可以起到保肥、保墒、抑制杂草的作用,使种芋的生长不会受到较多阻碍。
2.5 病害预防
给土壤、种芋消毒,是保证其不出现病虫害的重要防御手段,但是宁化县的山区地貌复杂,病害在不同天气状况下出现,所以不能对病害的防御技术采取单一化的方法来进行,必须按照正确科学的方法来帮助其对病害的防御能力增强。在遇到阴雨天气的时候,要做田间的渍害,保证水分不会将病害“引入”到种芋中去;遇到高温干旱的时候要进行喷水降温,保证其温度适中,不宜出现大面积的病害现象。如果发现魔芋发病,在早期的时候用敌克松或移栽灵溶液进行灌注,保证其病害不再往里发展;中后期的时候喷绿乳铜来进行杀毒,确保其病害不再蔓延,使魔芋的生长更好。
3 总结
本文主要将宁化县的山区魔芋种植技术进行了讲解,从当地的土壤、气候状况上入手,按照科学的种植方法,将地块选取、种芋选取、消毒、盖草等内容做出了研究,希望能够给山区魔芋种植农户带来更多的技术经验。
参考文献
[1] 周燚,严顺,鲁红学,等.魔芋软腐病近年持续流行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中国植保导刊,2008(07).
[2] 钟刚琼,盛德贤,滕建勋.魔芋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农业科技通讯,2008(01) .
中图分类号 S6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5-0086-01
农业是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产业支柱,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随着现代农业种植技术的深入探究,在现代农业种植中,大棚瓜果菜多茬次高效种植模式是绿色农业发展技术的主要趋势。聊城市是中国蔬菜第一市,发展大棚瓜果菜种植有着独特的地域优势,现对该模式及其栽培技术进行总结。
1 大棚瓜果菜多茬次高效种植模式概述
大棚瓜果菜多茬次高效种植模式是指在大棚种植中,将农产品种植的相关时间因素、嫁接因素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科学的把握,从而实现多种种植产品可以在成长期处于最佳成长状态,提高大棚种植的整体产量,实现我国农业种植收益水平达到最佳状态,实现现代农业种植技术的科学性探究与创新发展。大棚瓜果菜多茬次高效种植模式符合农作物生长的最佳成长规律,符合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特征[1];此外,大棚瓜果菜多茬次高效种植模式的实现,可以提高农业种植的产量,发挥大棚种植的农业发展优势,可以为农民提供直接的经济效益,具有经济性特点。大棚瓜果菜多茬次高效种植模式的开展,必须坚持一定的实施原则:一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必须进行合理的土地应用,实现农业土地应用技术水平的综合分析,实现现代农业种植技术水平进一步拓展;二是坚持绿色化发展原则,从农业种植的基本律出发,做好农业种植技术的整体种植次数和种植质量的提高,是现代农业探索发展的新方向。
2 大棚瓜果菜多茬次高效种植技术
2.1 茬口安排
大棚多茬次种植要与现代市场的需求之间建立联系,把握不同季节消费市场的需求情况。以西瓜的种植为例,一般西瓜的第1茬种植时间为3―4月,此时处于初春季节,气温逐渐升高,西瓜的销售市场广阔;第2茬为5―8月,此时是西瓜成长的应季时期,西瓜的销售市场大,但为了在同领域中发挥优势,必须保证西瓜优质;第3茬为9―11月;第4茬为11月至翌年1月,此时西瓜为反季节水果。把握好作物的大棚种植时间,可以促进多茬次高效种植模式发挥实际作用。
2.2 育苗
我国现阶段的大棚种植育苗水平直接对后期蔬菜的成长造成影响。首先,应用溶液比重为10%的磷酸钠溶液对种子进行浸泡杀毒,经过30~40 min的清洗后,将种子放入清水中浸泡,促进种子快速发芽,清水浸泡时间以10~12 h最佳,浸泡时剔除浮于水面或者腐烂的种子,从而保障大棚种植期间瓜果菜的质量。此外,要善于把握大棚瓜果菜种子育苗的温度,一般最佳温度为12~16 ℃[2-3]。
2.3 播种
我国大棚种植的播种时间一般为1―3月、4―6月、7―9月以及10―12月4个时间段。南方气温较高,在进行大棚种植中,也可以划分为每2个月为一个阶段,则全年分为6个时间段。农民进行大棚瓜果菜多茬次高效种植期间,要善于合理把握不同因素之间的关系,实现大棚瓜果菜多茬次高效种植的植物得以成长,并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实现现代农业种植整体水平全面升级提高。以西瓜种植为例,西瓜的应季种植时间为5―8月,其他时间则为反季种植。
播种应注重土壤因素、种植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进行反季西瓜种植时,通常采用覆盖地膜的形式进行播种处理,以期创造适宜的温度,控制大棚封闭环境中阳光的照射时长,做好大棚果菜多茬次种植的播种管理。
2.4 施肥管理
施肥阶段的管理不是某一阶段性的任务,而是伴随着大棚种植的整个过程。由于大棚种植是采用人工制造环境进行蔬菜与水果的种植,土地的营养自然循环水平低。为了保障大棚种植中多茬次的整体种植效果,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不同大棚果蔬种植中的营养需求,既要保障对种植作物的营养供应,又要防止大棚内部土地板结的情况发生。管理人员在大棚种植期间,要做好种植计划,依据我国大棚瓜果菜多茬次高效种植模式的研究分析,一般在幼苗种植初期以施用含有氮、磷、钾的化合肥料为主,当果蔬幼苗长大后,以经过处理的农家肥为主,这种综合性施肥技术,不仅可以保障大棚种植作物的营养供给结构完善,同时避免了单一使用化合肥料造成土地板结的情况发生,是现代农业技术种植与分析结构的综合种植技术手段[4]。
2.5 病虫害管理
大棚瓜果菜多茬次高效种植中,病虫害防治也是现代种植技术中主要应用措施,果菜多茬次病虫害防治主要在幼苗成长阶段。此外,也要重视果蔬作物成长中后期的病虫害防治,此时,果蔬成长环境紫外线直射时间短,气温适宜,
为不少细菌的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应当积极做好大棚果蔬种植中对土壤和生长环境的定期消毒,提高大棚果蔬种植中产品的质量,实现我国大棚瓜果菜多茬次高效种植模式的合理性实施与发展,降低大棚瓜果菜多茬次高效种植模式开展期间病虫害的危害。
2.6 采摘与茬口对接
保障大棚瓜果菜多茬次高效种植模式的顺利开展,最后一步要做好果实的采摘和茬口的对接。进行大棚果实采摘,要做到采摘中保障果实的完整;同时,果实采摘中要保障采摘的果实成长的根茎部分不受损坏,如果果实采摘的时间为冬季,要注重保障果实采摘的储存,实现现代大棚种植多茬次种植模式的果实供应得到保障;另一方面,做好果蔬的茬口对接,如第1茬的收获时间为3月,那么就要将下一次的种植时间定为5月左右,为大棚提供土壤的缓和期,保障大棚瓜果菜多茬次高效种植模式实施开展的整体循环结构得到科学性应用[5]。
3 参考文献
[1] 邓殿新.大棚瓜果菜多茬次高效种植模式[J].吉林蔬菜,2014(7):15-16.
[2] 廖兴勇.重庆丘陵山区土地整理模式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温和,雨量充沛,是马蹄笋自然分布的区域,具备发展马蹄笋产业的优越自然条件。**现有马蹄笋基地1000hm2。通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该地已形成一套较成熟的马蹄笋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1选地整地
造林地选择背风向阳、光照充足、坡度平缓、土层深厚肥沃、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质壤土为宜,避开陡坡、高山风口及低洼积水、地下水位过低的地段。按株行距5m×5m的规格进行块状整地,穴的规格为100cm×100cm×40cm。
2母竹选择与种植
一般挑选上年产生的生长健壮、分枝较低、无病虫害、芽眼饱满的一年生竹为母竹,整株掘取后再选具有色鲜黄、芽饱满、根密而发达的壮龄鞭的种株,生活力强,以后发笋长竹好,并早发新鞭。搬运时包扎,保护芽和根,并保持宿土湿润。清明前后1周种植最为适宜,种植时施腐熟栏肥50kg/穴作底肥,在底肥上盖5cm细土,母竹茎竿斜向栽植,芽眼向两侧,叶芽平行于山坡坡向。栽时分层细土踩实,栽后及时浇足水。在风口处要用木棍或竹竿固定。
3肥水管理
母竹种植28d后发根,以后每隔10~15d可酌施1次粪水,先稀后浓,立秋后停止施肥,以免新竹受冻害;成林全年施肥4次,第1次为春肥,在春分后15d左右进行,施腐熟栏肥100~150kg/丛;第2次为催笋肥,时间为5月,宜施进口的复合肥、尿素、人粪尿等速效性肥料,以促进多发芽、长好芽,施进口复合肥或尿素0.5~1.0kg/丛,或人粪尿25kg/丛;第3次为增产肥,时间为7~8月,此时是出笋旺期,结合挖笋后的笋穴封土施尿素水溶液或人粪尿,以促进多出笋、长大笋;第4次为落山肥,在9月上旬发笋末期,施入有机肥或焦泥灰等50~100kg/丛。采用环状施肥法,即离竹丛20cm左右环状浇沟,将肥料均匀撒在沟中,注意不要让肥料接触到已膨大的笋芽,施后即覆盖。为了促进早期发笋,在3~5月雨季到来前,每周或隔周灌水1次,在割笋期间,若遇6~7d不下雨,应及时浇水。在梅雨期和夏秋间有台风、暴雨时,做好排水工作,防止低洼处积水烂鞭。在雨量少的地区尤需重视灌水,重点是春季出笋或夏季发鞭时以及冬季土壤封冻前。
4除草与松土
新建竹林在郁蔽前易繁生杂草,每年要除草、松土2次。第1次在新竹枝叶展开后梅雨来临前进行,这时铲除的草嫩,易腐烂死亡,过早对新竹不利,过迟易伤鞭;第2次在8月进行,这时大部分杂草种子未成熟,草除掉后不会散布蔓延。竹林郁蔽后,每年在7~8月间除草1次。在新竹附近松土应离开植株33cm,以免伤断新竹根。松土宜深,有利鞭和根的发展。在松土时发现黑褐色的老鞭和砍伐后留下的竹蔸以及树桩、石块等及时挖除,使竹鞭和根群能顺利伸展。在春季气温上升时,扒开竹基四周泥土,铲除表面细根,以提高土温,刺激竹芽萌发,增加产笋养分。在5月初气温12~16℃时,用青草、竹叶、草皮堆积发酵后覆盖竹笋,防止竹笋见光变绿和笋体老化,提高竹笋品质和产量。
5调整竹林结构与覆盖保暖
做到“去四留三调一二”的原则,即全面清除四年生以上老竹,三年生竹留一部分,二年生竹留大部分,一年生竹基本留,使竹林结构一年生竹、二年生竹、三年生竹的比例为7∶2∶1,从而使立竹数稳定在12~15株/丛。用砻糠、锯末或稻草在冬季进行全面覆盖,通过覆盖增加土壤的温度、湿度,增强防冻保暖作用,从而提早出笋和增加笋的产量。
6病虫害防治
马蹄笋主要病虫害有竹煤病及竹蚜虫、竹织叶野螟(卷叶虫)等。发生病虫害时及时清除枯枝,可用50%乐果(1∶1000)喷雾防治竹煤病和竹蚜虫;用90%敌百虫(1∶200)或氧化乐果(1∶1000)喷雾防治竹织叶野螟等虫害。
7采收与加工
挖笋的原则是:采里留外,采高留低,采密留稀,采弱留强。在出笋初期(5月前)和末期(10月前)每隔5d挖1次笋;在出笋盛期每隔2~3d挖1次笋,同时留5~6株/丛粗壮笋作为母竹,保留笋基残兜有1~2个饱满的芽眼,以出“二水笋”。对笋穴进行施肥和封土处理,浇施尿素水溶液100g/穴左右,但必须在笋体切口结膜后才能浇施。在自然状态下,马蹄笋保存时间不长,只有运用保鲜技术,对马蹄笋进行深加工,生产水煮笋、切片、笋干等一系列软包装产品,提高其附加值,才能增加马蹄笋生产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海棠,邹盈,郑晓杰.马蹄笋无公害栽培技术要点[J].上海农业科技,2008(1):54-55.
贝母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地下茎入药,用途广泛,是一种较为名贵的中药材[1]。种植贝母,经济效益相当可观,市场行情较好的时期,单位面积(667 m2)产值曾达数万元甚至几十万元以上。实行以贝母为主体的贝母/春玉米—夏秋白菜立体高效种植,可实现时空互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提高复种指数,生产效益显著增加,生态效益显著改善;尤其在贝母市场行情出现波动的时期,能够保证单位面积有较高的种植收入,从而使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有效保护,因而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2-3]。进行立体高效种植模式与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对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特色农业以及繁荣农村经济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一般产浙贝母15 t/hm2,产值在9万元/hm2以上;玉米产量8 250 kg/hm2,产值1.65万元/hm2左右;夏阳菜产量15 t/hm2,产值可达3万元/hm2,合计产值超过13.5万元/hm2。去除种子、化肥等成本,单位面积效益达9万元/hm2以上。现将该种植模式的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茬口衔接
贝母于10月上中旬播种,商品贝母于翌年5月中旬可开始收获,种贝母在玉米田原地保种越夏;套种春玉米于4月上旬播种,8月初收获。之后播种夏秋白菜,9月中下旬采收。套种蔬菜原则上冬至前收获结束[4]。
2品种选择
贝母选用浙贝母,选用鳞茎二号贝。春玉米选用苏玉19、苏玉9号等良种。夏秋白菜选用夏阳50等品种[5]。
3合理密植
贝母播种前要精细整地。耕翻土壤20 cm。耙细耙平,整地作畦,畦面宽120~150 cm、高12~15 cm,畦沟深15~20 cm、宽30 cm。结合耕翻整地,施腐熟有机肥30 t/hm2、饼肥1 500 kg/hm2、复合肥1 050~1 200 kg/hm2,作为基肥。同时开挖好田间一套沟。在畦上开沟播种,行距15~20 cm,株距5~10 cm,用种4 500~6 000 kg/hm2,播种深度5~7 cm,播后覆土。
玉米要做好种子处理。去除破碎、霉变及受病虫害危害的种子,并将大小粒种选出分级播种,以提高出苗率和群体整齐度。播前晒种2~3 d。在4月上旬于每畦两边播种2行玉米,单行2株,采用点播方式,穴距20 cm,每穴播3~4粒,种植密度6.75万株/hm2左右。
夏秋白菜播种采取穴播方法,用种750~1 500 kg/hm2,株行距配置30 cm×50 cm,保苗6万株/hm2以上。
4 田间培管
贝母出土前和植株生长的前期进行中耕除草,第1次于2月上旬齐苗时浅锄,第2次于2月下旬至3月下旬适当深锄。要追好“三肥”,即腊肥、苗肥、花肥。12月中下旬重施腊肥,以迟效性肥料为主,施人畜粪22.5 t/hm2、饼肥1 050~1 200 kg/hm2。立春后苗齐后追施苗肥,施人畜粪11.25~15.00 t/hm2、尿素150 kg/hm2;开花期,施尿素75~150 kg/hm2作花肥。在植株已开花3~4朵、顶部还有2~3朵未开放时进行摘花,将花连同6~10 cm长的顶梢一起摘除,可减少养分消耗,促进鳞茎膨大。遇雨要疏通沟系,防止田间积水,以免造成腐烂。在病虫害防治上,可在播种时用地虫杀星等药剂防治地下害虫;3月下旬至4月,每隔10 d用1∶1∶100波尔多液喷1次,连续3~4次,可防治灰霉病等病害。
玉米苗期要搞好间苗、定苗,3叶时间苗,5叶时及时定苗,去掉病苗、杂苗、弱小苗,每穴留2株健壮苗,并要搞好匀密补稀、移苗补栽,提高群体整齐度,确保田间单位面积有足够株数,为夺得高产奠定良好基础。玉米拔节前,一般于展叶6~7叶时,施好拔节肥,施尿素75~120 kg/hm2。穗期一般于展叶10~11叶时施好穗肥,施尿素225~300 kg/hm2。花粒期看苗补施花粒肥或喷施叶面肥,施尿素60~75 kg/hm2,叶面肥喷施可与喷药结合进行。抽雄前7 d喷施维他灵2号,以控旺促壮,增强植株抗倒、防旱等抗逆性。在大喇叭口期选用高效、低毒的菊酯类农药防治玉米螟。并且要培土壅根、清沟理墒,保持田间沟系畅通。
夏秋白菜,施腐熟有机肥15 t/hm2,或尿素、复合肥各375 kg/hm2作基肥。生长期间中耕2~3次。原则上不追肥,如果基肥不足,可结合浇水追施尿素或速效氮肥300 kg/hm2。在病虫害防治上,选用对路药剂防治好霜霉病、软腐病、病毒病和蚜虫、菜青虫、夜蛾类害虫等。
5适时采收
商品贝母于5月中下旬地上部茎叶黄萎后可开始收获,种贝母于秋后收获。玉米在完熟期(植株枯萎,包叶变黄,籽粒变硬,籽粒胚部下方显黑色层)及时收获。夏秋白菜在包心达到7成以上、叶球较结实时及时采收上市。
6参考文献
[1] 刘文广,严军,马国成,等.草莓/鲜食糯玉米—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模式[J].作物杂志,2009(6):79-80.
[2] 姚宏亮,段运平,张京社.冷凉区粮菜立体高效种植模式与技术[J].作物杂志,2004(5):30-31.
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种植业综合产出效益,近年来邳州市铁富镇积极探索各种高效复合种植模式,其中马铃薯、豇豆、芫荽、大白菜四种四收高效种植模式,经济效益较好。一般每667可产马铃薯2000kg、豇豆1000kg、芫荽500kg,大白菜5000kg,纯收入5000元左右。种植茬口安排:马铃薯3月初播种,采用地膜覆盖种植,5月下旬收获;豇豆、芫荽6月上旬同畦播种,芫荽利用豇豆遮阴降湿,同时阻挡暴雨冲刷,有利其生长,7月中旬前陆续收获结束;豇豆7月中旬开始采摘,8月上旬采摘结束;大白菜8月中旬播种,12月中旬收获。
1 马铃薯
1.1 品种选择
选择早熟、高产、抗病脱种“荷兰7号”、“荷兰15号”、“早大白”等品种,每667用种量100~150kg。
1.2 种薯处理
一般于2月下旬选晴天中午温度较高时进行晒种醒种,连续晒种3d以上。晒种后切块,向顶端纵切成20~30g重的小块,每块上带1~2个芽眼,小薯可整薯作种。切好后即可在土温室或比较温暖的室内,适宜温度在15~20℃环境下催芽。催芽方法:将种薯与沙子分层放置,厚度约3~4层,期间保持经常湿润状态,一般15~20d芽长1.5cm左右时即可取出晾芽播种。
1.3 整地施肥
马铃薯块茎膨大需要疏松、肥沃、透气的土壤,因此可在初冬将预留地进行深耕冻,耕深在30cm以上,播种前细耙。施足基肥。马铃薯需肥量较大,特别对钾元素吸收较多,因此一般每667需施土杂肥3000kg以上,45%硫酸钾复合肥50~75kg,单质硫酸钾肥10kg左右。一般采用作垄栽植,做成宽60cm、高20cm的垄较为适宜。
1.4 播种覆膜
播种时于垄上开沟,下种沟深10cm左右,播种穴距20~25cm,每6774500~5000穴。下种结束后整平垄面,然后每667用100ml二甲戊灵乳剂兑水40kg,均匀喷雾封闭土壤进行化除处理,其后垄上覆盖0.004mm地膜,四周压严压实以保温保湿。
1.5 田间管理
出苗后及时破膜放苗,干旱情况下浇好齐苗、团棵、现蕾、薯块膨大4次水。浇水时不可大水漫灌,顺垄沟浇至垄高1/2~1/3为宜,保证充足的水分供给。马铃薯于现蕾期秧长到40~50cm有徒长现象时,可用15%多效唑20g兑水40kg喷雾控制旺长,块茎膨大期,叶面喷施马铃薯块茎膨大素2次促进膨大。
注意防治好病虫害。主要病害为晚疫病,在雨水偏多和花期前后易发生,可用瑞毒霉或甲霜灵800倍液喷雾防治2次左右。主要虫害为蚜虫和蛴螬,蚜虫为叶面害虫,发生时可用10%吡虫啉2000倍液喷雾防治;蛴螬为地下害虫,发生时可用50%辛硫磷500倍液浇灌防治。
2 豇豆
2.1 品种选择
选种适应当地种植的之豇28-2、朝研901等高产架豇豆品种,667用种量2kg。
2.2 施足底肥
每667施用充分腐熟农家肥3000~5000kg,磷酸二铵30kg,45%复合肥50kg。施肥后靶地,做平畦,畦宽1.2m左右。
2.3 播种
采用双行定植,穴距30~40cm,适当稀播,给芫荽生长留下充足空间。每穴播种4~5粒,留苗2~3株。
2.4 补苗
出苗后及时检查,缺苗移栽预备苗补栽,并对补苗及时浇水,保证与正常苗同步生长。
2.5 及时搭架
在植株开始“甩蔓”时搭架引蔓,以利通风透光,减少落花落荚。一般用2~2.5m长竹竿搭人字架,中上部4/5处横放一竹竿,用绳子扎紧作横梁,引蔓沿支架生长。
2.6 水肥管理
结荚前控制水分,为利于芫荽生长,可保持土壤湿润。幼荚2~3cm时开始浇水,每隔5~7d浇水一次。施肥上结荚前施一次,可以采用穴施,结荚后两次,采用随水撒施法,每次每667复合肥20kg或“冲施宝”10kg。
2.7 病虫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锈病、煤霉病、炭疽病,发生期可分别用15%三唑酮800倍液、50%腐霖利1000倍液、80%大生800倍液防治1~2次。虫害主要是豆野螟,可用2%阿维菌素2000倍液于幼虫期及时防治。病虫害防治上要选用高效低毒药剂,芫荽采收期尽量少用药或不用药,以减少对芫荽的污染。
3 芫荽
3.1 品种选择
夏季播种选用耐湿热、耐病、抗逆性强的大棵大叶型品种,每667用种1kg。
3.2 精细播种
芫荽在高温条件下发芽较困难,要搞好种子处理。播前先碾碎果皮,搓开种子,并用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浸种0.5h后捞出洗净,再用冷水浸泡20h左右后播种。和豇豆同畦同时播种,采用撒播法,播后盖土1.5cm左右,上覆稻草保湿,待芫荽80%出苗后揭去覆盖物。
3.3 间苗除草
芫荽2片真叶时开始间苗、疏苗、定苗,苗距5cm为宜,同时人工拨除杂草。
3.4 水肥管理
结合豇豆水肥管理,要互相兼顾。前期不追肥,少浇水保持土壤湿润,苗高4cm后结合浇水进行追肥,可采用随水撒施或冲灌追肥2次,每667复合肥15kg,或“冲施宝”10kg。
3.5 病虫害防治
芫萎病虫害较少,一般会发生早疫病和叶斑病,可分别用70%代森锰锌600倍液和70%百菌清1000倍液防治。虫害一般会发生蚜虫,可用10%吡虫啉2000倍液防治。
芫荽于播后30d苗高15cm即可提早陆续开始采收上市。
4 大白菜
4.1 品种选择
选种抗病、结球性好,耐贮藏的中晚熟品种,如北京新3号、鲁白1号等。
4.2 施足基肥
豇豆收获后及时清前茬,每667施农家肥5000kg左右,尿素20kg,二铵10kg,45%复合肥40kg,施肥后耕耙整地。
4.3 整畦直播
采用小高畦栽培,灌溉方便,排水便利。畦距60cm,畦高30cm左右。于畦上开长10cm,深1cm浅穴,然后浇透水,水渗干后每穴播种10余粒,每667用种50~100g左右。
4.4 间苗、定苗
一般分2~3次完成,幼苗达到20d后团棵阶段定苗,株距50cm,每6672300棵左右。
4.5 水肥管理
由于前期气温较高,在浇足底墒水的情况下于幼苗顶土和出齐各浇一水,以促进全苗和齐苗。幼苗期一般根据天气情况于间苗和定苗后各浇一次水,莲座期后需水增多,要间断性灌溉,见干见湿,适当炼苗。结球期需水最多,一般应浇水3~4次。浇水时采用沟灌,但不要积存水,保持土壤湿润。肥料管理上幼苗期可每667施硫酸铵10kg,莲座期追施20kg。施肥时应埋施,不能撒施土表以提高肥效。
4.6 病虫害防治
大白菜主要病害有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防治病毒病在苗期浇水降温有利于控制病毒病的发生,发病期可用5%香菇多糖500倍液喷雾防治2次。霜霉病可用70%代森锰锌600倍液,软腐病用72%农用链霉素1000倍液防治。虫害主要有蚜虫和菜青虫,可分别用10%吡虫啉、2%阿维菌素2000倍液防治。
参考文献:
[1]谭宗九.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8.
[2]张玉平,王秀存,林素玲等.春马铃薯、大白菜间作套种高效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2001(11).
中图分类号 S651.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1-0106-03
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地处武陵山脉的边缘地带,湖南省西北端,东邻辰溪,南接怀化、芷江,西毗贵州铜仁,北抵凤凰、泸溪,是一个以少数民族居住为主的典型山区农业县。多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该县柑桔产业得以长足发展,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均居怀化市首位,在湖南省也是名列前茅。柑桔产业也成为了麻阳县的一大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土地资源紧缺,加之柑桔等水果产业的不断壮大,有限的土地资源被新建果园所占用,而西瓜种植不能重茬,为了充分挖掘新建果园的土地利用率,创建了新栽的幼龄柑桔园套种西瓜的栽培模式,该模式既挖掘了新栽桔园的增产潜力,又改良了土壤,培肥了地力。自2012年来柑桔园套种西瓜面积达8 200 hm2,实现西瓜产量38.1万t,平均产西瓜46.5 t/hm2,实现总产值6.1亿元。套种西瓜的桔园,土壤熟化、肥力提高、土壤有机质提升,柑桔幼树表现出枝繁、叶茂、根壮的良好生长态势,有效解决了新栽桔园前几年只投入没产出、果农建园后严重失管的问题。目前,这种套种技术模式在麻阳县得到了广泛认可,实现了以短养长、短期与长期的效益共羸。现将麻阳县新栽桔园套种西瓜高效种植技术总结如下。
1 苗床选择
选择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地势高、干燥、疏松、肥沃、保肥能力强,且前茬作物不是西瓜、烟草、茄子、西红柿、辣椒、马铃薯等作物的砂壤土做苗床。
2 种子处理
在浸种前选晴天晒种,结合浸种搞好种子消毒,种子消毒的作用主要是杀死种子表面细菌。一是高温杀菌。即把种子放在55 ℃的温水中浸种10 min,冷却后再加清水浸种5~6 h;二是化学药剂杀菌。先用清水浸5~6 h,起水后用40%福尔马林100倍液浸种20 min,然后用清水搓洗干净至种子不滑手即可。
无籽西瓜种壳厚而硬,胚仁不饱满,凭借自身力量很难冲破种壳而正常发芽,因此在催芽前进行人工破壳。种子破壳后,即将种子用拧干水的干净湿毛巾包好,置于30~35 ℃的恒温条件下催芽,一般约30 h即可播种;也可采用在出芽前用37 ℃的高温催芽,当种芽露白时,降至32~33 ℃。由于各家各户零星种植,种子少,通常瓜农将种子捆绑在人的身体上,利用体温进行催芽,此法简单、方便且安全,被群众广泛采用。
3 适期播种,培育壮苗
无籽西瓜前期耐寒性较普通有籽西瓜弱,播种期要结合气候和生长环境,当气温稳定通过14 ℃时,即可播种。麻阳县播种期一般安排在4月上中旬,麻阳县郭公坪乡播种期可推迟到4月中下旬,甚至5月上中旬均可,这样既抓住了山区气候回升的有利时期,防止烂种僵苗,又拉开了播种期,避免了无籽西瓜过于集中上市的矛盾。在播种前一天用30%恶霉・甲霜灵乳油(瑞苗清)2 000倍液,将营养钵的土充分淋透,这样有利于西瓜扎根、防止营养钵干湿不均匀而产生断节伤根。播种时先用小竹签在营养钵正中扦一小孔,然后把催好芽的种子芽尖向下扦入孔中,每钵一粒,播种后立即覆盖约1.5 cm厚干细土,播种后不能再浇水。播种完毕后,扦上竹拱,盖好薄膜,膜的四周用土块盖严压实,苗床四周的排水沟要清理好。
出苗前,如床内温度在30 ℃左右的条件下,一般3 d内可齐苗,若温度在20 ℃左右,便会延长出苗时间且瓜苗瘦弱,因此播种时遇低温天气时,白天盖好薄膜,晚上须在薄膜上加盖草帘,晴天中午,床内温度不能超过40 ℃,如达40 ℃时,要揭开两头通气,待温度降至30 ℃时,再封闭两头,同时注意防止鼠害。出苗后的管理,及时去壳,去壳宜在早晨种壳湿润时进行,动作要轻,千万不能夹住种壳往上提。去壳不能过早,当70%的瓜苗出土或子叶现青时进行,并连续出壳2~3 d。瓜苗出土后,要进行炼苗,炼苗要逐步进行,揭膜要做到先两头,再揭一边,最后将拱膜完全揭开。雨天要盖好薄膜,但仍需打开两头进行通气。苗期应严格控制浇水。
4 及时移栽,合理密植
栽培密度的不同,整枝方式的不同,对无籽西瓜的产量及果实的大小有着显著的差异。根据麻阳县几年来的栽培经验,套种栽培密度4 500~5 250株/hm2(露地栽培密度为9 000~9 750株/hm2),实行三蔓整枝产量为最高,即保留主蔓,在第3~5个叶芽内选出2个健壮子蔓。及时移栽,当瓜苗有1片真叶时就可移栽,如遇阴雨低温天气,则可推迟移栽,但最迟不能超过3片真叶,移栽时取苗动作要轻,营养土不能散钵,营养钵外的微膜或纸要全部撕掉,移栽的洞口不能挖得过大过深,营养土放入洞口后,一定要用泥土将洞填满稍压,并浇灌0.2%~0.3%复合肥水作安蔸水。
5 科学施肥管水
肥水对无籽西瓜产量影响极大。因此,要科学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重施基肥,巧施追肥。同时切忌磷肥过多。
麻阳县瓜农大部分利用缓坡旱地种植西瓜,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不如平地,一遇干旱,瓜苗萎缩,果小产量低,因此重施基肥非常重要,基肥肥性慢,但有机质含量丰富,肥效长。基肥的比例应占施用量的65%,施腐熟的猪粪22.5 t/hm2、饼肥1 500 kg/hm2、复合肥450 kg/hm2、尿素75 kg/hm2。高肥力的土壤基肥可酌情减少,基肥应抽沟条施,培好畦面,盖好地膜。
追肥可采用两促一控追肥法,即前期促苗稳健,为丰产打下基础,后期促瓜迅速膨大争取高产稳产,一控就是控制氮肥用量,防止瓜苗徒长。在倒蔓前必须追施提苗肥1~2次,在移栽后5~7 d追施0.5%复合肥水,7 d后视苗情可追施1%的尿素水,注意肥水不要沾在茎叶上。当瓜苗长至50~60 cm时,预施坐果肥1次,施复合肥300 kg/hm2、硫酸钾150 kg/hm2,开沟条施,并结合清除杂草。当坐果达80%且果实有碗口大时,是西瓜一生中吸收肥水最多的时期,因此施好膨瓜肥是非常重要的。膨瓜肥以速效性为主,一般施复合肥150 kg/hm2,尿素150 kg/hm2。果实中后期如出现叶片老化、返黄现象,应补施叶面肥1~2次[1]。
6 压蔓整枝
根据麻阳县几年来的栽培经验,栽培密度大,单瓜重偏小,栽培密度小,单瓜重增大;栽培密度7 500~9 750株/hm2,实行三蔓整枝产量为最高。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在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的平原地带,以7 500株/hm2、三蔓整枝的最好,即保留主蔓,在第3~5个叶芽内选出2个健壮子蔓。
7 覆盖地膜
搞好地膜覆盖既可防止土壤板结及肥水的流失,阻止杂草生长,又可增加地温,使瓜苗长势一致,同时地膜在阳光照射下有反光的作用,可以减轻黄守瓜的危害。
无籽西瓜地膜覆盖方式有2种,一种是全覆盖,即畦面全部用地膜覆盖,此种覆盖方式保温增温效果好,杂草少、长势快,但后期易早衰,追肥困难,且成本较高;另一种方式是半覆盖,即畦面定植行覆盖80~100 cm宽的地膜,此种方式前期保温增温性差一些,但追肥容易,且成本低,群众容易接受。盖膜后要在瓜苗的位置上划开十字形小口子,使瓜苗露出膜外,再用细土把十字口封严[2]。掌握盖膜要领,地膜必须紧贴土面才能起到增温调湿作用。要求精细整地、畦面平整无杂草、石头等硬物,铺膜时要将膜拉直扯紧压实,严防膜面抖动,漏风漏气,如出现裂口或破洞,须及时用土将其封严。地膜覆盖栽培值得注意几点:一是底肥要足,且不宜施得过深,后期应酌情追肥,防止早衰;二是移栽前土壤的含水量最低要保持20%左右,太干太湿对西瓜生长都不利;三是地膜要紧贴畦面;四是膜的四边及十字口要用土封严。否则容易造成烧苗和风吹膜动而损伤瓜苗。
8 人工辅助授粉
无籽西瓜雄花发育不良,无受精能力。在种植无籽西瓜的同时,必须间种普通有籽西瓜,以提供正常的花粉。授粉品种和无籽西瓜要分开栽植,栽培的比例为1∶10。授粉雄花如果是前一天采摘的花朵应放在湿润的饭盒等容器内,如当天采摘,要先摘好雄花用盆盛好,盖上毛巾,然后授粉。当雌花完全开放时,即可进行人工授粉。一般1朵雄花可授1~2朵雌花[3]。
授粉时用力不可太猛,整个授粉时间宜在10:00前完成,如遇天气不好,又正值授粉期,必须强制坐瓜,即在授粉时,将授了粉的雌花用纸罩或菜叶罩好,避免雨水浸湿柱头。无籽西瓜的坐果节位主蔓应在20~25节,侧蔓15节左右为宜,10节以下、30节以上所结的瓜都不够理想,也就是要抓住第2或第3雌花坐瓜,每株留瓜1~2个。当瓜有1.5 kg左右时,如藤势生长过旺,可摘顶心(断尖),能使养分和水分集中于果实上。
9 铺草翻瓜
无籽西瓜坐果时期一般温度较高,容易使果皮灼伤,果实内部糖分不均匀。在阴雨潮湿天气,地表水分太多,果实容易腐烂。为使果皮颜色一致、果型端正,在结瓜15 d左右开始垫瓜(可以用麦秆或毛草)、翻瓜,使整个瓜的四周充分接受阳光照射[4]。
10 病虫害防治
西瓜主要病害有枯萎病、炭疽病、猝倒病、蔓枯病、疫病、角斑病等,虫害有地老虎、黄守瓜、蚜虫、瓜绢螟、叶螨等。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防治原则。
10.1 农业防治
一是选用抗病虫品种。如黑龙江百臣瓜菜种子有限公司育成的百臣雷神在麻阳县抗炭疽病、枯萎病;湖南省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雪峰花皮无籽在麻阳县抗枯萎病、疫病,耐潮湿。二是合理轮作。避免选择前茬作物为瓜类及茄科蔬菜的地块,西瓜地可以和水稻、花菜等作物轮作。三是加强田间管理。开沟排渍,并适时清除园中病虫害残体;整地开厢前,用生石灰1 500~3 000 kg/hm2调酸消毒;在合理施用氮、磷、钾肥,重施有机肥的基础上,注重补施中微量元素,并在各个生长期增施营养型与功能型叶面肥,提高抗逆抗病能力[5]。
10.2 化学防治
幼苗期防治猝倒病、立枯病等,可用30%瑞苗清2 000倍液喷雾。定植后小苗期防治疫病、黄守瓜,可用5%顺式氯氰菊酯(百事达)等喷雾;防治蛞蝓、蜗牛,可用6%四聚乙醛喷雾;防治蚜虫,可用70%吡虫啉、80%烯啶・吡蚜酮等喷雾。伸蔓期防治疫病,可用72.2%霜霉威盐酸盐乳油(普力克)、52.5%f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抑快净)等;防治蔓枯病、枯萎病,可用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拿敌稳)、42.8%菌酰胺・肟菌酯悬浮剂(露娜森)等;防治黄守瓜,用5%顺式氯氰菊酯(百事达)等;防治瓜绢螟,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康宽)、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9080)等;防治蚜虫,用70%吡虫啉、80%烯啶・吡蚜酮等。坐瓜至成熟期防治炭疽病、蔓枯病,可用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拿敌稳)、42.8%菌酰胺・肟菌酯悬浮剂(露娜森)等;防治叶斑病、角斑病,可用53.5%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可杀得叁仟)、50%喹啉铜可湿性粉剂、2%春雷霉素乳油、20%噻唑锌悬浮剂等;防治瓜绢螟,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康宽)、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9080)等;防治蚜虫,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等。防治螨类,用24%螺螨酯悬浮剂、5%唑螨酯悬浮剂、1.8%阿维菌素乳油[6]。
11 适时采收
无籽西瓜自开花至成熟因品种不同各有差异,中熟品种果实成熟需32~35 d。无籽西瓜的采收考虑到运输和销售问题,一般8~9成熟就开始采收,同时要轻摘轻放,避免机械损伤。如果当时销售有困难,可将西瓜放在家里用西瓜保鲜剂保鲜,保鲜的西瓜不宜堆得过高,一般堆放1~2层。室内经常保持通风透气,可持续1个月以上不会烂瓜。
12 参考文献
[1] 柳宏杰.灵台县幼龄果园套种西瓜栽培技术要点[J].瓜果蔬菜,2014(14):31-32.
[2] 钟国莲,叶成福.西瓜栽培技术要点[J].四川农业科技,2008(5):40-41.
[3] 段丽霞.绿色果蔬的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283-5284.
由于甜糯玉米籽粒皱缩秕小,淀粉含量少,千粒重低,发芽和拱土能力弱,幼苗长势较差,因此,在种植时要选择土质疏松,土壤肥沃,墒情好,能排能灌的地块。首先把地整平整细,大面积耕作时可将底肥均匀撒于地表,然后通过旋耕翻下与土壤充分混匀。基肥在甜糯玉米生产的一生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如基肥不足,则苗期涨势偏弱,会直接影响日后产量。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每亩可施充分腐熟农家肥1500~2000,磷酸二铵20~30或玉米专用肥20。
2.选用良种,隔离种植
市场上的甜、糯玉米品种名目繁多,经销商而且只讲优点,不提缺陷。因此,引种者一定要选择产量高,品质优,商品性好的正规院所繁育并且经过审定的品种,还要根据市场需求,结合当地自然环境和具体生产条件近距离的引进和选择品种。
甜糯玉米多属隐形基因控制的性状,而玉米又是异花授粉作物。因此,甜糯玉米不能和其他玉米串粉,否则籽粒变硬,不甜、不粘,失去其特有的性状,降低了商品性。所以甜糯玉米种植一定要采取隔离,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方式。
(1)空间隔离。一般在其周围200米以内范围不得种植其它品种的玉米,以防止飞花,影响其品质,可以通过种植其他作物品种来达到隔离。
(2)时间隔离。即把隔离区的玉米播种时间提前或后延,使之与隔离区外的玉米花期错开。春播可间隔30天,夏播间隔20天,播种过晚成穗率低,严重影响产量。
(3)自然屏障隔离。利用防风林带、沟壑、山梁、河道等自然屏障达到和其他玉米的种植隔离也可有效防止授粉期花粉串粉,保证糯玉米品质。
3.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播种时间一般在5月初进行地膜覆盖种植,地表层5~10厘米深处,地温稳定超过10度以上即可。播种前要认真选种,选择籽粒饱满,发芽率高、纯度和整齐度较强的种子,并晴天晒种2~3天,杀灭种子表皮的病菌,增强种胚生命力,提高种子发芽率。播种时要特别注意浅播细播,每穴3~4粒,一般播种甜糯玉米深度不超过3厘米。播后要细土盖籽,覆土要比普通玉米浅,播后要镇压,以防土壤板结,促使出苗快而齐,以确保全苗。一般每亩留苗3800~4000株,行距45厘米,株距37~39厘米。
4.田间管理及管理措施
4.1查苗补苗,间苗定苗
甜糯玉米出苗后应及时查苗补苗,确保苗全、苗匀,同时也要适时间苗、定苗,从而促进秧苗发育壮实。定苗实际上是最后一次间苗,它对密度、壮苗都有影响。一般当幼苗4~5片叶时间苗,6~7片叶时定苗,根据去弱留强的原则,最后每穴留1株壮苗。
4.2中耕除草及培土
甜糯玉米往往发苗慢,苗期易发生草荒,必须早中耕,勤除草。中耕除草具有提高地温,保蓄土壤水分和改善营养状况作用。中耕除草时应掌握浅-深-浅的原则。第一次在4~5片叶时进行浅中耕,一般为3;7~8片叶时深中耕10左右;拔节以后浅中耕3。一般从拔节到抽雄前,结合中耕除草轻培土2~3次,以增强抗倒能力。
4.3加强肥水管理
甜糯玉米与普通玉米一样是高光效、喜温作物,生育期短、需肥量大。根据甜糯玉米对养分的吸收规律,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掌握好“轻施苗肥,巧施攻秆肥,重施攻苞肥”的原则。在施肥时要结合浇水,在苗期、抽穗至灌浆期如遇干旱,必须浇水,才能保证丰产丰收。为了保证产量,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还应及时足量的进行追肥,在大喇叭口期时,每667用尿素15~20、钾肥5~10丢窝;抽穗初期,每667用磷酸二氢钾200克加250克尿素兑水50公斤喷施一面,这样可以提高单苞重和品质。
4.4隔行去雄
玉米去雄是一种简而易行的增产措施,一般可使玉米增产5%~10%。去雄后,可减少养分的无效消耗,使养分转供给雌穗发育,使雌穗抽丝早,灌浆快,秃顶少。另外,去雄还可以增加株间光照,降低株高,防止倒伏。方法是在雄穗散粉前,隔一行抽除一行或二行雄穗.
5.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