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功能模板(10篇)

时间:2022-04-24 03:19:2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德育功能,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德育功能

篇1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2)07-0018-04

谚语是经过漫长的人类历史而沉淀下来的文化瑰宝。它以一种短小而固定的语句形式广为流传,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它所包含的概念隐喻能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提高其道德判断、道德行为以及自我调控的能力;它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能启迪学生体悟人生,陶冶其道德情感;它那洗练睿智的语言表达形式,能够为道德教学带来富有冲击力的教育效果。最重要的是,谚语内在所固有的实践品质契合新时期道德教育新模式的要求,可以发展为一种有效的品德教学方法。

一、谚语的定义及其特征

谚语的定义很多。如,“谚,俗语也。”(《礼记·大学》)“谚,俗言也。”(《左传·隐公十一年》)“谚,俗所传言也。”(《汉书·五行志》)“谚,直言也。”(《文心雕龙·书记》)[1]。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谚语被定义为“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2]。一般而言,谚语包含着概念隐喻,且具有特殊的语言形式。概而言之,谚语具备区别于其他语言形式的三个“S”:Shortness(短小),Sense(意味)和Salt(风趣)。即,谚语的语言形式短小而活泼,以隐喻的方式呈现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富含教育意义的民间文化艺术珍品。

首先,谚语本质上是一种广义的隐喻,隐喻在谚语与认知过程之间起着非常重要的桥梁作用[3]。隐喻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语言技巧,通过对语言形式进行编译和加工,达成对语言的修饰,用以加强语言表达的能力,属于修辞格的一种[4]。劳卡夫(Lakoff)和约翰逊(Johnson) 指出,人在生活中,只有一小部分概念直接源于经验,而大量抽象的、非直接经验的概念需要通过隐喻来理解和表达[5]。例如,“懒”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指懒惰,跟“勤”相对[6],属于抽象概念。人们对“懒”的认知需要经由与“懒”相关的一些直接经验获得:不爱劳动和工作,不勤快。因此,懒人鲜有立刻完成手头任务的习惯。对此,谚语“懒人嘴里明天多”以“嘴里明天多”作为喻体,解释“懒人”这一本体,不仅增加了语言的趣味性,更提高了人对“懒”这一概念的理解。

其次,谚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人文价值巨大。高尔基曾说过:“谚语和歌曲都是简短的,然而它们里面却包涵着可以写出整本书的智慧和深情。”[7]谚语涉及的内容极广,包括社会、历史、生产、自然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只有学而知之,没有生而知之”告诉人们学习的重要性;“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教人修德养性;“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教人谦虚谨慎;“听话听音,看人看心”教人做事处人。可见,谚语的字数虽少,含义却很深远。

再次,谚语的语言形式活泼。我国的谚语多为四至七字,部分八字以上的谚语也因其形式活泼,朗朗上口,容易被人记住。短小而富有节奏和韵律是谚语的重要特点。谚语讲究声律美,其节奏和诗句的节奏相似。“入乡随俗”,“情急智生”等四言谚语的节奏一般为“二二”;“礼多人不怪”,“日久见人心”等五言谚语的节奏多是“二一二”,少数为“三二”;六言谚语如“一山不藏二虎”,“一客不烦二主”,节奏为“二二二”;七言谚语如 “响鼓不用重锤敲”,节奏是“二二三”;八言以上的谚语,节奏多为“二二三,二二三”,如“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家瓦上霜”。不论长短,谚语都显示出一种均匀整齐的美感。同时,谚语还注意押韵,且押韵的方式多样:有的押平声韵(“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有的押仄声韵(“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若还不报,时辰未到”);有的平仄相间(“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讲究“平平仄仄,仄仄平平”;有的押尾韵(“先苦后甜,富足万年”);还有的押头韵(“百年寿限不准有,百年计划不能无”)。[8]短小而富有韵律的特征,使谚语更容易被人记住,正是“空话随风四处飘,谚语入心记得牢”[9]。

最后,谚语具有较高的实践品质。谚语中所涉及的内容都是日常所见,朴实无华。同时,口语化语句让人读起来兴趣盎然,简简单单的话语充分显示出普通老百姓的风趣、机智和敏锐。例如,“三十斤的鱼,四十斤的泡(鳔)”,讽刺味道十足,让喜欢言过其实的人听了不禁脸红;“好马要是三年不骑,会比驴子还笨”,用语朴实,但隐含的真理不得不让人折服;“鹰飞高空鸡守笼,两者理想各不同”中,鹰和鸡的对比可以激发人们追求更高理想的愿望。

二、谚语的德育功能

篇2

中图分类号:G40-01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2-0068-02

“德育功能”作为德育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在德育理论界一直颇受关注和争议。其实,人们对德育功能的争论不仅仅是德育有什么功能、有多少功能的问题,也存在着什么是德育功能的问题。那么,到底何为德育功能?时至今日,这仍然不失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学术话题。纵观当前的学术界,存在这么两种异样的声音:一种是高呼“德育万能论”,认为德育“包罗万象”,似乎可以完全囊括德育、教育乃至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对德育功能的无限扩大只会导致德育的泛道德化,它给德育工作者的德育实践带来的也只能是无所适从。另一种则是消极的“德育淡化论”。有人甚至还引经据典地为此作辩护――“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①说什么社会主义社会既然不可能逾越商品经济阶段,就很难避免商品社会发展与人的精神世界空虚的潜在矛盾。对德育功能的淡化只能导致德育的无所作为,最终将走向德育无用论,让我们的德育黯然失色。面对上述两种对德育功能有失偏颇的观点,以及当前学术界对何为“德育功能”探讨的相对缺乏,笔者认为概念作为认识事物的基本工具,从厘清德育功能概念的角度,梳理对德育功能的正确认识尤为必要。德育功能在德育实践中存在诸多概念理解和使用上的混乱,因之,对其造成了诸多曲解甚至误解,其中与“德育功能”联系最为密切也最易混淆的有――“德育价值”、“德育目标”和“德育效果”。那么,我们可以依此作以下辨析:

一、德育功能与德育价值

“德育功能”与“德育价值”作为德育理论极为重要的范畴,通过比较分析,弄清两者各自的概念,可谓意义重大。“功能”一词在《辞海》中有三种解释:一是“事功和能力”;二是“功效作用,多指器官和机件而言”;三是“同‘结构’相对,指特定结构的事物或系统在内部和外部的联系和关系中表现出来的特性和能力”。② “德育功能”中的“功能”应取第一种意思,即“事功和能力”,它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客观存在的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属性。德育功能是德育以自身的属性为基础,在德育实践活动中本来就应该具有的“事功和能力”,是德育的“本来就存在”,它突出的是德育“本来能够干什么”。研究德育功能,就是要科学地揭示德育原本的“事功和能力”,回答德育本来能够干什么,能够对德育对象的品德及社会产生什么影响等问题,从而为人们选择、运用德育之功能提供帮助和支持。

但是“价值”并非是事物的固有属性。马克思说:“‘价值’这个普遍概念是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③马克思还指出,价值“是人们所利用的并表现了对人的需要的关系的物的属性”,“实际上是表示物为人而存在”。④显然,马克思是透过物的属性看到人与物之间的价值关系。因此,依之“价值”在马克思哲学视野中的表述可知:价值是一个主客体关系性范畴,它是主体的需要与满足需要的客体之间的关系。价值不单是主体的需要,也不单是客体的属性,而是主体需要在客体功能属性上的对象化反映。由此可见,“德育价值就是德育主体对德育培养对象思想政治品德的需要,在德育功能属性上的反映”。⑤德育价值是主体需要和客体功能属性的相互契合,既有主体的需要,也有客体的功能属性。德育价值突出的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现实关系中,客体功能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满足,有需要的功能属性才有价值。

简而言之,“德育功能”与“德育价值”是具有明显区别的概念,切勿将两者混为一谈,但两者又是具有密切相关性的。德育功能是德育价值构成的必要基础和客体依据,离开德育功能,德育价值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德育价值是德育主体需要对德育功能的对象化反映和实现,离开德育价值,德育功能便无从显示、无从确证。

二、德育功能与德育目标、德育效果

在德育实践中,有人误将德育功能认为德育所要达到的目标或将其与德育的客观效果或发挥出来的能量相混同。其实都不对,德育功能既不同于德育目标又不同于德育效果。

先看德育目标。教育这个塑造人类灵魂的系统工程具有鲜明的目的性,需要有明确的质与量的规格要求。德育作为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不例外。德育目标为德育活动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蓝图和依据。学术界关于德育目标的界定,可谓见仁见智,比较有代表性的:鲁洁、王逢贤主编的《德育新论》指出,“所谓德育目标,就是指一定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在品德方面的质量和规格的总的设想和规定。”⑥胡厚福在《德育学原理》中讲到:“德育目标是德育者通过德育活动在促进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规格要求或质量标准。”⑦胡守痹凇兜掠原理》里说:“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人的思想品德方面的总体规格要求,是预期的德育结果。”⑧综上所述,不难理解,目标是主体的一种主观设定和期望,是人在活动之前思想上设计的活动结果。可见,德育目标是德育活动预先设定的标准,是对德育对象所要培育思想品德的规定,是对期望要在德育实践中实现的美好理想德性状况的反映,具有明显的主观性和价值取向性。

再看德育效果。关于德育效果的表述,也不尽相同。笔者认为,所谓德育效果,就是指德育在实践中对德育对象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积极或消极等各方面的实际结果和影响的总和。

一言以蔽之,德育功能是德育的“本来就存在”,具有先存性和客观性,表征德育“本来能干什么”的问题;德育目标则是人们对德育的一种主观设定和期望,带有主观性和理想化倾向,表示“想要德育干什么”的问题;德育效果则是具体德育实践“已然”的结果,反映德育“实际干了什么”的问题。“能干什么”、“想干什么”和“实际干了什么”是显然有所区别的,但三者之间又不是不无联系的。“如果说德育效果是德育功能的实然状态,那么德育目标则是应然状态转化为实然状态的中介。德育目标的确定要基于德育本来的功能,即‘想干什么’必定基于‘能干什么’,合理的德育目标的确定有利于发挥德育的最佳效果,即‘所为’要基于‘所想’”。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明确“德育功能”、“德育目标”与“德育效果”三个概念相关性的基础上,寻求德育内部要素之间的相互契合与内在支持,德育目标的制定要基于德育实践中对德育功能的正确理解和把握,从而发挥德育功能的最佳效果,更好地实现德育价值。

在分清区别,突出德育功能的独特性和重要性的基础上,我们要树立对待德育功能的正确态度:既不夸大,认为德育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将德育凌驾于一切工作之上,从而将德育陷于“假、大、空”的低效状态;又不漠视,消极地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荒漠”现象在所难免。我们应该深刻地意识到在当今市场经济浪潮的背景下,凸显德育应有的功能,对于德育实践的开展,对于人的德性发展和全面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8―79页.

②夏征农.辞海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62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4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六卷第三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39、326页.

⑤王立仁.德育价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4页.

篇3

一、德育不能离开劳动教育

我们说,任何一种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实现都会有适合它的表现形式和载体。随着时代的变化,德育同样需要新的育人方式。对于学校教育而言,课堂教学还是最主要的德育方式。课堂教学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践活动,其中,劳动技术教育课程的设置、学科地位以及德育功能是不可忽视的,劳动技术教育课程是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我们知道,劳动创造了人,成就了人的发展。教育的起源在于劳动的社会分工。而德育则起源于对人的态度,对劳动分工的态度。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劳动技术课承载着培养创新型国家建设所需要的人才的基础作用。而德育需要贯穿到学科教学中,挖掘学科本身的德育价值,并在实践中得以深化、升华,这是德育有效性的理性选择。而劳动技术课便是实施德育的有效载体。德育需要多元化的实践形式,也只有在多元化的实践中才能深化,才能升华,才会更加具有实效性。

二、“以劳育德”理念的时代性

(一)劳动是人的第一实践活动

“以劳育德”是我国教育工作者在劳动技术课的长期教学中形成的重要理念和经验结晶。劳动承载着社会生活方式、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塑造着人的勤奋、责任心、诚实、正义、纪律、严谨、自信、向善、创新等品性和德性。劳动是社会肌体的最好防腐剂,是人生经验积累、成长、成熟、成功的端点,劳动的过程是锤炼人意志的过程。每个人需要学会欣赏劳动的美,感悟劳动中的文化,深刻体味劳动对人格的完善和历练。正像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我们的劳动教育理想是,要使每一个人早在少年时期和青年早期就找到这样一种劳动,在这种劳动中能够最充分、最鲜明地展示他的天赋才能,并给他带来精神创造性的幸福。”

(二)素质教育,德育为先

德育是对人的品德的一种教育行为和实践要求,德育是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是对“真、善、美”主流社会价值目标的认同教育,是对“温、良、恭、俭、让”人生文明态度的提倡。素质教育就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德行是做人的基础,劳动是人一切活动的基础。20世纪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者纳什也曾认为:“当孩子们在一起共同劳动而解决问题和参与民主过程的时候,他们实际上就在理性地学习道德德性。”由此可见,劳动技术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道德孵化”、“道德养育”的功能,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以劳育德

目前,劳动技术教育缺乏制度性规定,没有在教育方针的表述中得到真正的体现。“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素质教育的实施遇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阻碍,从而导致学生只知知识方面的学习,而忽视劳动技能方面的培养。而教育专家苏霍姆林斯基早就认为:“在‘劳动素养’这个概念里,不仅包括完善实际技能和技巧,掌握技艺,而且包括劳动活动在人的精神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包括劳动创造活动的智力充实性和完满性、道德丰富性和公民目的性。劳动素养还指一个人达到了这样的精神发展阶段:他感到缺少为大众谋福利的劳动就无法生活。劳动作为一种高尚的道德鼓舞力量充实着他的生活,并且从精神上丰富着集体的生活。”著名教育家,南京师范大学心理与事业发展咨询中心主任钱焕琦教授通过自己的研究指出:如果不给今天的孩子进行普通劳动者教育,艰苦奋斗教育,孩子既缺乏吃苦的经历,又缺乏遭受挫折的准备,他们是很难具备良好的素质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济先生认为:“劳动教育既是贯彻教劳结合教育方针的重要措施,又对启智、育德、健体和益美有着重要作用。从我国教育的现实情况来看,又是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对于解决当前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缺乏独立生活能力,更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三、劳动技术课与其他学科的协调发展中的德育作用

(一)正确理解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关系

“德育是人全面教育的核心”是指德育居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内核,其他各育则围绕它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人的教育的有机整体。在这个“有机体”中,德育为人的精神成长承担着“种子”的作用,其他各育则是人精神成长的养分,德育则渗透在其他各育之中,引领其他各育的精神方向,其他各育又深化着人的行为培养和精神发展。怎样理解“五育”的关系――以劳育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益美、以劳促新?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陈桂生指出:“我们不能忽视教育的核心问题――‘立’什么‘德’,‘树’什么‘人’,即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仅影响着个体的发展,还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健康l展。反思当前学校教育实践可以发现,学校培养人的目标大多不是成‘人’,而是成‘材’、成‘器’,这无疑会阻碍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首先应该是成‘人’,一个和谐的‘人’,一个身心各方面都能得到全面发展的‘人’,即使他资质不够,能力平平,但倘若他能够通过教育从生活中获取自己的幸福和快乐,那我们也可以认为这样的学校教育就是成功的。”张承先先生认为:“劳技教育是影响人的素质的根本问题。”顾明远先生认为:“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动脑与动手的结合。”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虽然从理论上把人的教育分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方面。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校教育或人的教育就是按照这几个方面独立进行的。人的身心发展具有整体性,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人的每一种活动都是人的各种素质的综合表现。

(二)劳动技术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途径

劳动技术课程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倡社会主义劳动原则,现代劳动技术课是融知识性、实践性、技能性、教育性为一体的一门课程,它蕴涵着勤奋的精神、坚强的意志、劳动的快乐、学习的方法、智慧的启迪以及劳动美感、技术思维、工具意识、规则意识、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团队意识等劳动素养教育的内容。所以,它最能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在教织物洗涤,烹饪,花卉与盆景课程时,积极启发学生认识劳动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热爱劳动,树立以劳动为荣,以不劳动为耻的观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用自己的劳动来服务自己,服务他人,将来更好地为让会创造财富,为人类服务。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还可以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

总结:我们的德育教育如果缺少和淡化了劳动技术教育,对培养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将是一个很大的损失。劳动技术教育的课程内容包括了科学文化的品质、科学精神、科学思维、科学方法以及技术文化、技术思维和人文精神。劳动技术教育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潜在媒介,具有传播先进文化的本质属性。我们需要优先发展教育,需要科学发展教育,所以必须重视劳动技术课的德育作用。

参考文献:

篇4

高校学生社团是大学生在自愿的基础上,以保证学生学业为前提,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宗旨,将志趣相同的大学生以一定的组织形式聚集起来,发挥自身特长、交流兴趣爱好、相互启迪思想、丰富课余生活,按照自定章程自主开展活动而结成的群众性组织,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有效形式,是高校构建德育工作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旨在促进大学生塑造良好品格,提升素质能力,以达到全面发展的目标。学生社团是高校拓展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在高校德育工作的环境下承担着教育培养和塑造人格的功能,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价值观念、能力素养等都能通过社团文化和活动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研究高校社团德育工作重要性及德育功能对于完善高校学生德育工作,以及引导高校学生社团的良性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髙校社团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一)髙校社团德育工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效载体

有效的社团德育工作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融思想性、文化性、学术性和娱乐性于一体,可以通过丰富有趣的社团活动将大学生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大学生社团德育工作的内容主要集中于大学生的政治修养、思想修养、学术研究、专业技能和文体娱乐等多个方面,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目的相一致。大学生通过加入社团,参与社团活动,能够增强集体荣誉感,树立全局的观念,促使社团成员自觉地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遵纪守法的观念,逐步成长为政治进步、思想成熟、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

(二)髙校社团德育工作为高校素质拓展教育工作提供重要途径

面临愈发严峻的就业形势,只有基础牢、能力强、素质高的综合型人才,才能经受住知识经济的挑战。大学生社团是通过非课堂教育的方式,让学生参与课外活动实践,加强课外知识的学习,实现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知情意结合的综合教育。在强调合作与共赢的当今社会,交往能力越来越成为大学生心目中衡量个人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1]。人的分享行为具有道德评价意义,培养分享行为是道德教育的题中之意,是形成良好道德行为的基础与保证[2]。大学生社团德育工作能有效引导大学生社团向提升大学生交往、沟通、分享能力的方向发展,给高校第二课堂建设带来了深刻启发,使大学生通过在学生社团中的锻炼提升心理品质、修炼道德素养、塑造高尚人格、规范社会行为、培养良好美德。

(三)髙校社团德育工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发展建设提供广阔平台

大学生社团德育工作是校园文化水平的重要体现,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是校园文化发展的必要途径。大学生社团德育工作的优化管理能够更有利于明确大学生社团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促使高校引导、建立和管理一批能够满足大学生多元化需求的高质量社团,将大学生社团打造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窗口,集中展示和突显校园文化的特质和追求。

二、高校社团德育功能探析

(一)精神化育功能

精神化育是一个塑造品格、健全人格的长期过程,高校社团活动是基于自由、自主的情境下,通过渗入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学习、成长成才。高校社团的健康良性发展能够有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大力提升社团价值导向功能。1.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学生社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在高校与学生之间充分起到了双向服务功能。高校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主要包含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集体主义精神的强化、纪律规矩意识的树立、自由与创新意识的培养等。比如政治理论类社团能够为学生提供思想引领和政策指导;职业指导类社团引导学生清晰职业学涯规划;社会志愿服务类社团通过带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引发学生思考和领悟。2.价值导向功能在信息多元化的背景下,大学生表现出了新的时代特点,一方面求新意识强烈,追求差异化、突出化,另一方面又在价值理念方面存在盲点。高校社团类别丰富,涵盖广泛,学生能够在众多社团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社团成员共同话题多,成员间接触频率高,同时易受同化影响,因此学生的价值观念也在不断的社团内部影响中被重塑,使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团德育环境里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培养。

(二)知识教育功能

高校社团德育主体内容包含政治、道德、观念、制度等方面,旨在通过大学生社团这一平台,在正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外,提升大学生思想品质和综合素质[3]。在开展高校社团德育工作时,教育导向和思想引导都至关重要,其中知识教育功能包含教育导向功能和教育承载功能。高校社团在对学生的知、行教育上有其导向功能,高校社团本身具有的自由平等的属性,能够使社团成员在日常活动中自主选择兴趣面,在与其他社员的交流沟通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以达到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目的。高校学生社团具有教育承载功能取决于其有效性和主体性。高校学生社团是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非正式学生组织,其数量、范围、覆盖面远高于其他学生组织,影响面广,涉及面大。学校可以借助学生社团学生的组织性、民主性、创新性,对社团活动的开展进行科学有效地引导,通过增强德育实效性,做好高校隐性德育工作。

(三)行为习育功能

行为习育是大学生德行规范教育的重要功能,主要体现在大学生的思想调控和行为规范方面。培养大学生行为习惯不仅要求学生进行内在的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还需要教师的外在激励和引导。高校社团是高校道德规范实践的第二课堂,高校社团的运行和发展以社团章程为基础,社团活动开展是否凝聚、组织是否得当主要取决社团成员的自觉自律意识,高校社团的自教自律功能有利于促进社团道德目标的规范和社团规章制度的完善。高校社团的凝聚激励功能主要体现在社团活动极大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感染力,一次成功的社团活动是社团成员高效互动的结果,学生通过在社团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过程中,提升了集体荣誉感、个人归属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实践培育功能

《辞海》中对素质的定义包含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4]。当前,素质教育已成为高校育人的重要内容,具有全面性、普适性、开放性等特征。学术社团的实践培育成效一方面需要高校对学生的学术科技、文明道德、文化艺术、社会实践、个性发展、就业创业等多方面素质发展充分重视并提供条件;同时高校需要在教学理念方法、课程计划设置、学术科研环境等方面形成合力,以提升学生的学术科研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创新创业能力,通过多样化的社团活动内容和方式因材施教,对学校传统教育进行了有效的补充。

(五)心理自育功能

大学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期”,心理状况和人格特质都处在形成和完善时期,面临日益严峻的学业、就业压力,大学生一旦遭遇突发事件、环境变化等外界影响,就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情绪问题,甚至心理疾病。近年来,高校因情绪障碍、心理疾病导致的校园恶性事件、极端事件频频出现,扩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面成为亟待完善的德育工作内容。高校社团的学生参与面、覆盖面广,每个学生都可能加入一个或多个社团进行课余活动,社团成为大学生实现自我调节和自我实现的平台。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形式,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现自身风采的平台,同时也增强学生对生活和学习的自信心,进而缓解压力和不良情绪,以此来促进学生外部抗压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人际沟通能力,逐步培养和完善人格。

参考文献:

[1]李响.情绪表达性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概述[J].社会心理科学,2011(9):12-14.

[2]沈贵鹏,孙静.大学生分享行为及其养成[J].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4):339-341.

篇5

班级管理是一项完善人的内心世界、规范人的外在行为、培养创新人才的系统工程,尤其需要科学的、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教育理念就是“人们对于教育现象(活动)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以及其所形成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哲学观点,是教育主体在教学实践、思维活动以及文化积淀和交流中所形成的教育价值取向与追求,是具有相对稳定性、持续性和指向性的教育认识、理性的观念体系。”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我们的德育是否真正有效,其重要标志是学生主体参与班级管理是否真正有效,其重要标志是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参与教育的过程,凸显活力课堂在德育上的功能呢?我认为教师首先要转变自己的思想,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不要怕学生会做不好,让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的管理,达到“兵强兵”的目的。比如,在班级文明公约的制定上,我就开展了一个“我的班规我做主”的活动,让同学们自己参与制定班级的“宪法”,他们可开心了,当然也会提一些不太着边际的东西,这时候就要发挥班主任教师的引导作用了,但是也不要直接对他们的想法给与否定和修改,而是帮他们分析问题的所在,让他们自己来修改,这样既让学生明白怎样去管理班级的道理,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其次是要转换角色,事实上,这个转换角色也就是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不要总是把自己放在被动的位置上,这样对学生参与班级的管理不利,所以一定要先把小组长培养起来,发挥小组长的带头作用。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学校的德育也应该“校有校规,班有班规”,通过全班全体成员共同商议、讨论、通过,制定出的班规,才能得到全体同学的遵守。班里的任务实行承包责任制,建立好班级的惩罚规则。班级管理中各项日常事务(擦黑板、打扫清洁区、打扫教室等)公开承包给各个小组(自愿为原则,但每个人必须有一项任务),做到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做。同时,班里每天都有值日班长,对每天的班务进行记录,对于个人的表现进行争章考核,并计入活力课堂各个小组的手册,这样有奖也有罚,干得好就奖给他相应的章,干得不好就扣除相应的章。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我们班的小组长也在不断地更换,但是更趋于稳定,甚至有的同学离开了原组以后还是很怀念原来的组长,组长的威信树立起来了,参与班级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班级的各项活动的开展也越来越顺利,不会在发生互相推诿的现象了,大家在晨扫、午休、自主监考方面进步很快,在小组长和值日班长的监督下,实现了自主管理。

二、借助平台,转变机制,在校园活动中落实活力课堂的德育功能

不要小觑我们的校园活动,正是各种各样的活动能够增强我们班级的凝聚力,从而使我们的班级管理更加有序、有效,落实我们活力课堂的德育功能。如何以学校的各项活动为契机,来发挥活力课堂的德育功能呢?例如:

平台一:体育节(运动会)

首先是我的动员工作,然后我们班的体育委员就开始了报名的等登记。男同学很踊跃,而女同学这里就出了一点问题,女孩子多数不愿意报名,哪怕是自己的拿手项目。体育委员问我怎么办?我说,那就把我们的量化考核的制度用起来呗!不用我多说,班干部自然会把这个意思传达到,为了给自己所在的小组争章 ,哪些女同学一改扭扭捏捏的样子,在私下里比谁的平时成绩最好,甚至会自己到体育老师那里查成绩,选出最佳的那两名,顺利地把自己的报名工作做好了。全班在量化考核的机制的激励下,大家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集体项目中和个人项目上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总分获全校乙组第一,并且在广播操和入场式的表演中都有所斩获。

平台二:读书节

每一次的征文活动,学生都当成是沉重的任务,谁都不愿意写,那是因为没有考核奖励机制,大家都“吃大锅饭”怎么会有积极性呢?于是,我一改征文都是指定个别几位同学来写的做法,让大家都参与,先看数量、再评质量,然后来评价加多少章,最后落实到他们手中的评价手册上。这样,通过不断完善我们班的考核制度,增强学生的自主参与的积极性,既完成了任务,又让孩子们从心底里不再厌恶这些“任务”,从而取得较好的德育效果。

通过系列的校园活动,在同学之间架起了桥梁,他们在准备的过程中能够互相理解,增进了友谊,增强了主动参与、合作的意识,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的同时,达到了我们德育的目的。班主任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学校的各种活动相结合,借助这些平台给予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自主评价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实现道德认识的内化,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从而使我们的德育焕发出生命活力。

篇6

二、当代校园里的德育状况

我国在校学生的德育发展状况并不是很理想,音乐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受到了不应有的忽视,这直接导致了音乐教育中德育教育工作的展开。制约音乐教育的德育教育工作展开的因素大致有以下两种:

1、学校对音乐课的重视不够,认识不足

在我国很多学校,音乐课的开设形同虚设,不但不能够保证音乐课的课时量,这样的做法直接导致学生远离了音乐,又何谈他们能中音乐中得到情感的升华,激发起高尚的道德感?我国著名音乐家贺绿汀说过:“音乐是培养人民高尚道德品质,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没有音乐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又怎么谈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呢?处于校园里的学生正是情感敏锐的时期,他们内心深处对于音乐的渴求是无限的,音乐教育对他们的身心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时期的他们能够很容易的理解音乐带给他们的内涵与魅力。总而言之,在音乐教育中我们不仅要使学生获得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更重要的是发挥音乐教育的特点和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的身心得以健康全面的发展,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达到育人育才的双重目的。

篇7

一、正确挖掘古典诗词的审美特质

优秀的古典诗词和文学作品具有很明显的审美特质,是美与善的完美结合,是作家与读者心灵之间架起的一座美丽的桥梁。古典诗词是艺术性和精神价值的融合,承载了审美和人文教育的职责,起着矫正工具理性和实用主义价值观的作用。学员们可以通过一首首优秀古典诗词的的阅读与学习,欣赏诗词中的艺术形象,品味诗词中的思想情感,在艺术美的欣赏和感染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激发昂扬的斗志,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古典诗词以其“润物细无声”的特点和优势,让学员充分认识到什么才是真、善、美,以此彰显文学的人文社会价值。然而,作家作品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与阶级的局限,纵使十分优秀的古典诗词作品也会随着时代和各种条件的变化,再好的东西也要注意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精神和时代需要的变化而变化。例如,曹操的名作《短歌行》充满着壮志豪情,然而他统一天下的政治理想却明显地带有封建帝王的狭隘与自私,他所认为的天下不过是一已之天下。岳飞的《满江红》高唱着精忠报国的旋律,但他的爱国是与对封建君主的愚忠交织在一起的。学员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是非判断能力,但他们中绝大多数心理和思想都还不够成熟。诗词作品中道德思想十分复杂,往往是鱼龙混杂,精华与糟粕并存。这就要求教员在教学过程中深入研究教育教学规律,扬长避短,弃糟取精,要时时注意对学员加以正确的引导,尽可能地使他们在接受良好的道德思想教育的同时免受不良思想的侵蚀。

二、深刻领会古典诗词的道德思想

1.古典诗词在德育中的优势。作为政治思想教育、品德教育的主要方式,思想政治课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理论性强,内容系统集中,能够直接达到强化教育的目的。然而政治课教学中多采用思想灌输、理论说教的形式,容易使学员产生厌学情绪,很难实现预期的教育效果。与之相比较,古典诗词是建立在审美基础上的,那些杰出的诗人、词人以及他们笔下一个个高大、出色的艺术形象为学员们树立了榜样,学员们眼前浮现出的是生动难忘的人物形象、感受到的是强烈而真挚的情感,他们在鉴赏古典诗词的过程中,心灵得到净化。因此,建立在审美基础上的这种教育方式,更容易被学员接受,事实证明它能够获得很好的教育效果。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则告诉人们不要被一时的困难所吓倒,拨开迷雾见青天,黑暗的前面就是光明。朱熹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说明一切事物都是在运动中发展的,只有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更新旧的知识,发现和探索新事物,才能永葆青春,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些千古传诵的名句,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对他们思想的影响更是深远的。

2.古典诗词蕴含的德育功能。我国古典诗词中的篇章,它是心灵的感悟,实践的总结,能给人以哲学的思考和教益。它能使学生在获得美的艺术的亨受的同时,更得到深刻的哲理的启迪。这些启迪,能使学生客观地看问题,自觉地运用客观规律办事;能使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看问题,学会运用多向思谁,逆向思维的方法去分析事物、理解事物、对待事物。古典诗词有反映生活的功能,但更有批评、干预和引领生活的作用。因为它是由作者――作品――读者构成的整个文学活动的系统。是一种精神性的生存活动,不依附于物质,而满足人精神的自由的特质,可以让人超越现实的拘限,达到对世界本质和人生真谛的根本性觉醒。纵观中国几千年的文学发展史,文学的作用、意义和价值,可以说是一部内容丰富而又十分宝贵的思想品德教科书。以事实、情景和感受为主要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中国古典诗词,对忠义、勇敢、奉献、爱国等等精神品质有着大量深入而透彻的注解,能对学员精神和道德方面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与感染。以爱国主义精神教育为例,从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开始,就有许多优秀的古典诗词作品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此外,屈原《离骚》的理想主义、爱国精神,杜甫诗歌当中的忧国忧民的精神,陆游、辛弃疾诗歌中一心报国的悲愤疾呼,都是让人过目难忘、记忆犹新的名篇佳作。

篇8

职高德育课是职校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因此,如何发挥德育课对职校生的德育功能,培养优秀技能型实用人才,已成为德育课教师致力探讨的问题。

一、新形势下发挥德育课德育功能的重要性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客观要求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职校生在逐步形成平等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成就意识的同时,由于社会行为市场化、价值化的泛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金钱至上”等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腐朽思想也开始蔓延,这是极其有害的,因此,在职高德育课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学生集体主义教育,坚持个人利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防止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绝对化,提倡奉献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克服腐朽思想的侵蚀,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实用人才。

2、职校生综合职业能力提高根本要求

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要不断提升自己综合职业能力,只有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才能提高自己择业的竞争力,才能提高对职业变化适应力,才能提高立业、创业的创造力。而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则要求职校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协调、均衡发展,其中应把德育放在首位。因此,只有发挥德育课德育功能,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才能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进行到底。

二、发挥德育课德育功能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德育教师师德修养,发挥德育教师榜样的作用。

德育课教师在学生心中自然应当是教学内容的率先实践者,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完善的人格。

如果德育老师师德形象比较差,与学生期望想象差距甚远,学生就会由鄙视德育教师人格而对德育课的科学性和可信性产生怀疑,从而也影响了德育课的德育功能。相反,如果德育老师形象素质与学生期望的一样或更好,学生就会由敬佩老师的人格而坚信德育课的科学性,认识到学好德育课也能够象教师一样成为道德高尚的人,从而充分地发挥出德育课的育人功能。因此,德育教师师德素质的高低,是影响职高德育课德育功能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德育课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

(二)、联系实际,发挥重大时事的德育功能

高中学生情感的社会内容日益增加,对英雄模范人物能激起强烈的爱,对国家民族的兴衰能够激起内心强烈的关注。德育课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紧密联系实际,充分发挥重大时事的德育功能。例如:如5.12大地震发生后,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涌现出了很多可歌可泣的事迹:顽强的生命、可爱的解放军、消防战士、白衣天使等,作为德育老师,我及时把这些新闻,有关信息、图片资料,在课堂上及时地传递给学生,同时也利用新闻的环节让学生点评抗震救灾中故事,由于新闻本身的具有强大震撼力,这时,作为教师不用更多说教也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有了这些鲜活的事例,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教育就会收到更好的效果。这时的德育教育事半功倍。因此德育课老师不仅要乐于联系实际,而且要运用联系实际,采用多种形式。既联系学生自身实际,又联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联系社会热点、难点。还要敢于联系社会的阴暗面。让学生在正确与错误,真善美与假丑恶的相互比较,相互斗争中提高识别能力,和德育水平。

篇9

二、高校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的德育功能

自古人们就很注重艺术教育中的德育功能,主张将艺术与伦理道德的结合,如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在制订“理想国”蓝图时主张将影响不好的艺术作品一一驱逐;孔子的“善”在先,然后才“美”,“善”比“美”更加重要的观点;汉代的《毛诗序》中提出的“教以化之”的理论等等。可见,艺术中的德育因素对人的影响非常重大,对大学生学习和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归结起来,高校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培养大学生崇高的爱国主义热情。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大学生承担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也对个人发展和国家进步具有重要意义。艺术教育中含有丰富的爱国主义素材,通过这些爱国主义素材可以使大学生在接受艺术教育时受到熏陶、得到启发,引导大学生反思历史,参照现实,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和要义,培养起高尚的爱国主义思想,增强爱国主义热情。比如革命年代的战地文工团,为了战争的早日胜利,为了国家的前途命运,他们不惜冒着敌人的炮火,冒着生命的危险,到革命前线慰问演出,给将士们鼓舞士气,提升斗志;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虽有短短几分钟,但它表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为祖国的未来奋勇前进的磅礴气势和必胜信念,给人振奋和力量,但每当乐曲响起时,内心充满了激动和热情;油画艺术,过去中国的油画被称为“西洋画”,但现在中国的油画是带有东方中国民族与地方特色的“中国油画”,意境的追求,写意的笔法等等都包含了大量的中国元素,虽然这一艺术种类首先起源于西方,但它却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并经由中国画家的耕耘、哺育,在中国文化艺术的滋养下开花结果,不断壮大的,所有这些,让学生学习了解后自然会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2)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观和价值观。大学时期是人生心理发展的过渡期,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西方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如潮水般涌入,加上社会上某些腐朽落后的生活方式和极端自私现象的时时出现,这势必对我们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灵产生很大的冲击,影响他们对于人生的选择和人生价值的思考,甚至会产生迷茫和信仰危机。高校艺术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学生基本艺术知识的普及和传播,让学生对艺术产生一定的兴趣,使学生们在欣赏和感受艺术中美的同时,提高自己明辨是非、判断善恶的能力,体察人与世界的关系,并能以实际参与艺术实践活动,感之以形,动之以情,使学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与感染,让学生在参与艺术中有直观的体验,从而潜移默化地引起他们思想感情、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等的深刻变化。同时开展艺术教育与实践,不仅能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提高艺术修养和实践能力,同时还能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并结合时代特征和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形成有利于自己全面发展的正确的审美思想和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

(3)有助于大学生心理的健康。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比较普遍的一个问题,由于学业繁重、感情挫折或者就业压力大等原因,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犹豫、焦虑情绪,如果不及时疏导和沟通,会消耗人的意志,降低人的免疫力,易导致心因性疾病的发生,这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非常不利。而研究证实,艺术教育对人情绪的调节,心理的健康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艺术是心灵的体操”,许多不健康的心理可以在艺术的感染、熏陶下得到矫正,它能调节人的植物神经,促使大脑得到休息,帮助人们消除疲劳,对心理健康大有裨益。以艺术的一种形式———音乐为例,不同的音乐调节不同的心情,它通过音调、音节、音律表达出人内心深处的焦躁与宁静、烦恼与欢乐、忧愁与幸福,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兴奋、镇静和降压作用,并随着音乐的曲调、节奏和旋律,最终使人恢复到平静和自然。因此,艺术教育能增强大学生心理的自我调控能力,使他们能正确地表达感情,排除不良情绪,形成健康的心态。

(4)能够陶冶大学生情感,完善大学生个性。艺术教育具有“以情感人”、“以美动人”的特点,这也是它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之处,它能使人们在音乐的旋律中情感起伏,在美术的色彩光影中心弦触动,在舞蹈的身姿中身心愉悦,在戏剧舞台的身影中咀嚼人生的酸甜苦辣,在影视的声画世界里沉浸共鸣,它能直接的进入人们的感情世界,点燃人们的情感火花,使人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进入审美的圣境,内心得到充实,情感得到陶冶。同时,艺术教育还能塑造、完善大学生的个性。艺术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解读空间和超脱狭隘功利的意念世界———驰骋个性的自由王国,能够促使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通过艺术作品中的原型人物或事件与个体相比较,看到不足和优势,找到自己的潜在能力,适合做什么和不适合做什么,使他们按照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和目标努力。而且,艺术教育具有很好的调节功能,它能够使帮助学生在个性的发展过程中,克服弱点、缺陷,始终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不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个性。

(5)促进大学生人格完善和行为高尚。大学生人格完善和行为高尚是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艺术教育通过对大学生艺术知识的传播和艺术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有目的地培养人的道德感、审美情趣、意志力和创造力等基本素质,以形象的陶冶、情感的交融,使人心灵美好、人格完善,并能促进大学生以实际行动,通过“精神—实践”的方式来反作用于客观世界,达到身心合一,行为高尚。

篇10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5-0134-01

一、育人是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途径,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最终目的和任务可谓殊途同归,即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四有”接班人和建设者。因而音乐教学中,音乐是手段,其最终目的是“育人”。音乐从产生的那一刻起,便与社会与时代与人们的思想情感密切相联,“诗言志”、“乐以和情”。

二、教师是“音乐育人”的设计者、主导者

由于音乐教学的特殊性,其德育任务是通过音乐形象的感染力来实现的。音乐教师不能脱离大纲和教材大讲思想品德、法制纪律,把音乐课上成政治课;也不能强调音乐教育的特殊性,把音乐课上成“纯艺术”、“纯音乐”的专业课。既不能“穿靴戴帽”,也不能“拼贴填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德育观念,自己增强“育人”意识,加强教书育人的职业责任感,时时绷紧头脑中的“育人”之弦,发挥好主导作用,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要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并非生硬地简单化,相反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深入挖掘并有效利用音乐课教材中的德育元素,通过音乐教学形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充分发挥音乐的感染力作用于学生的思想情感,引起学生的想象的共鸣,以达到培养高尚情操和道德人格、陶冶性情净化心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目的。其次,精心设计,向45分钟要质量。音乐教材中的每一支歌曲,都是经过专家们精心挑选,大多数都是音乐宝军中的瑰宝,尤其是具有爱国主义主题的一些传统歌曲,其内在的教育价值、音乐价值、审美价值是前所未有的,并以独特的音乐魅力感染和教育了几代中国人,的确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传统教材。但是如果教师不认真备课,不吃透教材,不精心设计,就很难表现出歌曲的闪光点,也不可能形成学生丢份儿兴奋点。45分钟好似一幕剧,而教师则是该剧的导演。教材(一首好歌)就如同一个好剧本,学生好比是“演员”,有了好剧本还必须有好导演,去挖掘剧本的艺术价值,使导者、演者、观者都受到感染和激励。

三、学生育是“音乐育人”的感知者、传承者

音乐是表现人的情感的,在培养人的高尚情感及审美情趣方面自然起着其他的艺术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我们欣赏一部音乐作品时,我们已经走进了作者的内心,可能我们不知道引发作者产生这种情感的背景,但我们却直接感受到了他的情感。音乐的节奏正是灵魂的体现。每一部好的音乐作品,都突现出一个美的灵魂,使人在迷茫之时看到希望,在消极之中找到力量,在困难面前增加勇气,在痛苦之中变得坚强。

音乐教育能促进学生智育的发展,这一点不仅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已还逐步形成了社会的认可。

我们知道智力是人们认识客观规律、改造客观事物的能力的基本能力。从智力的结构角度来看,智力包括感知、观察、记忆、想象、创造等形象思维的能力。智力的物质基础是人的大脑,科学研究表现,音乐活动不仅依赖于大脑皮质的分析机制,还依赖于那些主管感受与动机的次皮质结构,而这些结构对于智力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