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4 13:48:1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行为导向教学,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是通过综合的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获得在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川。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的一种教育类型,有着不同于普通教育而富含职业教育根本属性的类型特征,这正是职业教育学的基本内涵。这些类型特征至少包括:人才观、教育观、能力观、专业观、课程观、教学观、建设观、评价观、基础观、层次观、学制观,其中课程观则是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z7。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教学的各方面仍在许多方面未能体现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主要问题表现在:仍未能摆脱本科教学的影响,学科体系明确;理论与实际脱离,学生实践能力差;专用教材建设已有一定成果,但仍需大力改革;职业教育教学方法陈旧,无法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双师型教师队伍质量不够高,教学质量低下。总的来说,我国职业教育在完成规模扩张后,已经进人质量提高阶段。
为了有效促进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和职业竞争力,教育部在2006年了教学改革指导性文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其中重点强调了明确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内容。目前,国际上最为先进的职业培训课程设计是由德国不来梅大学技术与教育研究所菲利克斯·劳耐尔原创的基于工作过程课程设计方法,此方法能有效的保证职业教育和就业后的工作岗位及工作要求达到一致。
基于工作过程方法的核心技术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核心是以项目为核心来开展组织教学。课程是教学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教学计划是课程方案的具体化,教学大纲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而教材则是课程内容的具体化。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则要求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都必须以项目为核心,研究这些内容的方法也必须紧紧抓住各专业实际生产项目为核心,同时,所有的高职院校的教育也都必须抓住学生教育是为企业实际生产进行的职前培训,教育中所应用的所有项目必须是来自生产实际而进行优化的结果。
当代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典型职业工作任务分析法(BAG)的核心内容是:“典型职业工作任务分析”和“实践专家研讨会”。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中,职业教育的内容和标准必须来源于企业的实际生产活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标准必须符合相关行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从而抛弃本科教育的学科系统性要求。
基于工作过程方法中从典型工作任务到职业教育课程的研究和实施方法,如图1所示。
2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法实施
随着广州软件产业大力发展之际,软件技术专业是广州科技职业学院重点建设专业,注重教学改革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和职业竞争力,自2008年9月开始了新的一轮教学改革工作,改革指导思想以就业为导向,课程开发方法为基于工作过程方法,在过去的一个学期培养实践中,经过实践,已取得一定的进展和成果,教学计划更为优化合理,教学内容进一步贴近软件行业和企业实际生产,改革效果明显。
2.1确定人才培养标准
基于软件技术专业的职业教育最终目标是为企业培养合格的软件技术人才,项目组成员深人广州市各软件企业进行调研。在实践专家研讨会活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通过自身工作的努力,完成了“实践专家研讨会”的活动要求,确定了近几年软件企业对程序开发人员的知识要求、技术标准和技能水平,在此基础上,对专业技能进行细分和整合,形成了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的关键能力模块,并对所有模块设置了合理的、具有较好操作性的检测点,检测目标由学科知识转变为职业岗位关键能力。表1列举了软件开发专业方向学生关键能力模块和技能检测点。
2.2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有了合理并可检测的人才培养目标后,教学计划的制定结果就成为人才培养目标是否能得以实现的关键因素。
软件技术方向教学计划按照“职业专门技术”和“典型工作任务”两大部分设计,其中“职业专门技术”阶段又分成“体验技术”、“原理技术”和“经验技术”三个阶段,如图2所示。
其中,认识职业作为前序教育体验课程,可以通过企业参观考察、报告或新技术讲座等各种形式实施。前三阶段的课程以专项软件开发技术的学习和训练为主,同时为第四阶段的典型工作任务完成做好技术准备。而第四阶段的典型工作任务通过各种软件项目开发实践活动组成,其中包括:个人网点建设、小型人事系统开发、教务管理系统开发、单元测试实践、J2EE电子商务系统开发等。
2.3其他课程内容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7-0034-02
一、何谓“行为导向”教学
“行为导向”是指学生全面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以学生发展为本位(能力本位)的教学。“行为导向”即引导学生通过行动(如动手的实践)来自主学习,从而掌握知识和技能,不断构建自己的经验、知识和能力体系。这里的“行为”是探索性的活动和实践中的自我教育,并且这种“行为”是围绕特定目标展开的、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脑、心、手、口并用的教学活动。学生通过行动来学习,学习的结果是获得一种新的行动方式,获得一种认知方法。因此,在行为导向学习中,行动是学习的出发点、发生地和归属目标,学习是连接现有行动能力状态和目标行动能力状态之间的过程。
二、“行为导向”教学的课堂时间模式及策略
习惯于课堂讲授的教师,对于课堂“教”与“学”的时间分配,以及课堂以学生主体性活动的策略,一般不会看着“问题”而进行研究。何谓“行为导向”教学的课堂时间模式?笔者认为是在一堂课中教师的授课行为与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的时间比例,比如一堂课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二或四分之三的时间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这就构成了一堂课“教”与“学”、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时间分配比例,姑且称之为课堂的时间模式。这种课堂的时间模式,要求教师把课堂教学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行动来进行自主的、合作的、探究学习,展示交流评价他们自己的学习成果,在展示交流评价中促进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自主建构。这种课堂的时间模式理念,对教师自身的备课、上课,起到一个指导性作用,促进教师对教学内容(学习任务)、教学目标、教学行为方式,以及教学组织型式的设计进行深入的研究,避免教师“一言堂”,避免以统一的认识方式要求所有学生。这有助于教师创设有利于学生展示思维灵性、张扬个性的学习过程;有助于教师创设有利于促进学生个体认知差异、智慧与价值差异性发展的教学活动。
“行为导向”教学的时间模式,是生物学教师从根本上转变自己教育教学观念前提,也是进行教学设计和开展课堂活动的时间依据。把课堂还给学生,才能实现在教师指导下的探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行为导向”教学的时间模式,是对传统“一言堂”的解构,是现代概念下重构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作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即从传统的主角,教学的组织领导者变为活动的引导者、设计者、组织者、学习的辅导者和主持人,学生是小老师、是教学的主角。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因此,“行为导向”教学时间模式及策略,就是从时空上给学生自主学习活动提供平台,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地“行动起来”――自主、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评价。
三、“行为导向”教学的引导策略
“行为导向”教学的问题引导策略,是以问题为引导,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但是,学生的生物学知识体系的构建、能力的提高是经过不断的课堂教学逐渐形成的,所以教师在每节课的设计时,注重教学内容的侧重点。比如,这节课是让学生提出问题,那么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如果这节课是要学生收集资料,那么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或由学生自行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根据问题去收集资料;如果这节课是让学生处理和解释资料的,教师就提供相应的学习材料,引导学生解读和创读所提供的材料,提供机会让学生去自行建构与表达等等。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中,只要我们把着眼点放在让学生努力理解和解决一个问题的学习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从不同的教学内容中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行为导向”教学的探究策略
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设疑、提问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那么在一堂40分钟的课堂里,怎样做到使学生进行问题的探究?对于没有课堂互动经验的教师,可以从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入手,遵循“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将教学内容进行问题化设计,给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追求统一的理解方式,而是让学生自主建构,教师的职责在于引导和指导。在高中生物学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这个环节比较困难,就先让学生进行“处理与解释资料”,逐步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例如“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一节内容,我们采用了这样的教学方案:教师首先对细胞核做了一个总体的描述,让学生对本节课所要学的知识有了一个感性认识。然后,教师把收集的有关细胞核的材料展示给学生(可用多媒体展示),接着根据重点、难点提出三个问题:①染色体和染色质到底是什么关系?②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有什么实验证明其功能?③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具体区别在哪里?再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解决(其实,在这里老师做了“发现问题――收集资料”的部分,学生只对“资料进行处理与解释”)。这样给学生提供了问题研究的空间,激发学生自主探讨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证明这一实践方式是可行的,课堂的大部分时间是由学生自己讨论和讲解,课堂气氛活跃,效果理想。而教学结果表明,学生对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不仅理解深刻,知识点掌握牢固,而且给学生有了展示自己能力和个性风格的机会。
五、“行为导向”教学的任务策略
以任务为导向,促进学生全面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让学生以不同的角色自主、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展示交流评价他们的学习成果――取代教师解释性的“接受”的学习过程。这不仅提高了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要求,而且学习结果促使学生产生深刻的行动体验。由此可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只要给学生提供探究和解决问题的任务,就会促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例如,“一些学生常常进餐不正常,易引发低血糖现象”的营养与健康问题,可结合该节内容进行以下方案的设计,在学生自主研究教材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小组抽签:低血糖症状的表现――学生小组研究并以哑剧的形式进行表演(问题呈现);医生诊断――学生小组以医生的角色进行诊断并采取相应的医疗措施(问题解决)。又如,关于生长素发现的达尔文实验之内容,可做如下设计:“达尔文实验研究的是光照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他是如何设计实验来研究的呢?现在老师需要你们进行角色的扮演,假设你是当年的达尔文,你遇到这样的问题,如何去设计实验进行验证的?现在将同学们分成六个组:一、二小组――验证胚芽鞘生长具有向光性;三、四小组――验证向光性与尖端有关;五、六小组――验证感光部位是尖端。要求大家:①用简图表示实验过程;②个人先自行设计;③组内交流;④展示成果。”这样的教学任务设计,不仅变化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而且使课本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能力)有机结合,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学生对这些知识的获得和技能的形成,不是由教师的讲授所能达到的。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给学生提供相应的探究学习机会,就可以引发学生的探究学习行为,而且学生是非常乐意参与、积极配合的,主动研究和解决问题。这对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问题,提高学习的兴趣发挥了积极的教学作用。这样的课堂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精力集中,学习兴奋点高。任务导向策略,能有效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上可见,“行为导向”教学的课堂,教师的角色不再是一个知识传授的讲授者,而是一个设计、引导、指导者的角色,教师是主持人,学生也是小老师。“行为导向”教学策略体现了学习策略的能动性,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有利于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推理技能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肖帮裕.行为导向教学法在生物学师范生教学技能培训实践中的应用.中国电力教育,2008,9(上):98~99
2行为导向教学法在高职教学中的优势
2.1有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由于行为导向教学法构建的是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的新型教学模式,因此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能够得以充分发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为学生今后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养成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社会竞争中尤为重要。
2.2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行为导向教学模式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再局限于对理论知识的死记硬背,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解决实际的工作问题。这就需要学生讲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中,学会查阅相关资料,制订计划,总结、归纳问题并最终找出解决的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拓宽自己的眼界,挖掘自身在工作领域中的创新潜能。
2.3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行为导向教学法培养的是学生的职业能力,通常会设置一定的模拟工作环境或者工作任务,尽量将学生的学习 环境与今后从业岗位的环境相一致,达到逼真化,而真实的工作任务往往需要强大的团队协调来共同完成,因此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逐渐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很好地从传统的自己学自己做的教学模式中演进过来。
2.4有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自身工作素养和能力
教师在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进行教学的时候,对自身的工作能力要求就比较高,没有实践经验或者缺乏实践操作经验很可能会误导学生。只有真正既具备较高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能指导学生实训的“双师型”教师才能承担行为导向教学的重任,才能设计出合理的、可操作性强的任务。
3行为导向教学法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3.1行为导向教学法中的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是教师将课堂任务设置成一种具体工作项目或任务,学生通过收集信息、设计方案、具体实施最终完成任务的方式来学习和掌握知识并拥有相应的工作技能。国际贸易实务属于一门操作性非常强的专业课程,因此在平时授课过程中使用此种教学法能很好地将理论结合实践,让学生充分理解国际贸易的各个环节。
3.2项目设计
笔者在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中将国际贸易的各环节分割成各个项目,本文中以第一项目“创建公司,推广产品”为例。学生2人一组,分饰进口和出口公司,选定simtrade产品库中一具体产品开始创建公司,推广产品,双方在经过市场调研,建交邮件往来后确定商贸关系。
3.3项目描述
3.3.1项目目的
该单元项目设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国际贸易的建交流程,通过互联网等手段搜寻到目标客户,学会如何对目标客户进行资信调查,同时发出建交邀请,双方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洽谈成功后正式建立起贸易关系。
3.3.2项目优势
和传统国际贸易实务理论课相比,这种以设计项目为主的行为导向教学课程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通过模拟贸易实务操作掌握到国际贸易中寻找客户,建立贸易关系等知识点,生动地将工作环节带入到课堂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3.3项目难点
学生语言基础较弱,实际沟通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不会表述或表述错误的情况;由于该课程开设的对象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学生在资信调查时缺乏金融知识基础,在实施过程中往往草草了事;让学生掌握更多寻找客户的途径也成为一个难点,学生的思维局限性较大:由于课程设计的需要,教师会设置固定的合作对象,这类操作能帮助学生很快地寻找到交易对象,但是也局限了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寻找目标客户时思考的有效途径。
3.3.4解决方案
面对以上难点,笔者尝试做出如下应对措施:
1)利用辅助课程如外贸函电等加强学生在贸易沟通方面的沟通能力,鼓励学生课后参阅各类专业英语读物,要求学生每周利用电子邮箱进行英文书信沟通。
2)通过国际贸易案例讲述资信状况不良企业在贸易过程中的表现,尝试让学生从案例中总结经验。
3)根据教师已有的外贸工作经验向学生介绍有效寻找客户的途径,并且要求学生利用每个途径为自己的产品寻找一个真实有效客户。由于现行的高职教学评价系统主要侧重于对课堂教学的管理和对学生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的评价,而“行为导向”则注重教学过程。因此,过程管理、任务管理等理念和做法必须融入到实践教学过程中,这样才能有效确保教学质量,而评价体系也应该摒弃传统的终结性评价,取而代之的是使用突出以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解决实践问题能力为中心的形成性评价体系。另一方面,教师也是行为导向教学法成功实施的保障,这就同时对教师在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一方面可以要求教师“持证上岗”,即教师经过进行相关职业资格培训才有上岗资格;另一方面,可以聘请经验丰富的一线工作人员如外贸公司跟单员等担任课外指导教师给予学生专业的实践指导。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建立在行为主义理论基础上的学习模式,“行为”意为“所作所为”,“导向”意为以“行为”作向导。在职业教育中,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以行为或工作任务为主导方向,通过对学习目标、内容、方法和媒体等因素的重组,创设师生互动交往的教学情境,把教与学的过程视为一种社会的交往过程,这个过程期望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发生改变,从而适应工作行为。由此可见,行为导向教学法与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是吻合的。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一种职业教育教学策略。学习的成效使学习主体得以持续发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得以重现与锻炼,最终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包括本专业知识能力,多项适应工作的能力、跨专业学习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及集体相处的能力、负责能力等)。因此,在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同样要求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要精心设计教学。
近几年,项目教学法、引导课文法、角色扮演法等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的行为导向教学模式已逐渐渗入我县职校各专业课教学中。理论匮乏、方法单一、技术落后等问题已得到较大程度的解决,中等职校的课堂教学呈现出新面貌。但是,笔者在教学调研时发现,当教师将行为导向教学法引入课堂时,虽然运用了张贴板、卡片和多媒体等教学媒体,也尽可能地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却往往出现教学时间安排不紧凑,教学效率不高,课堂教学较散乱,教师表现得无所适从,茫然无助的情况。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教师必要的指导,学习盲目性较大,学习效率较低,在实践教学中行为导向教学法并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优势。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由于教师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法时,对其内涵、教学流程和基本特征缺乏全面认识,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仅考虑知识框架,而忽视了将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设计即设计教学材料和互动的教学活动。如果教师能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各要素,体现“双主”理念,即以教学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就能形成优化的、有效的教学设计,就能充分地体现出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价值。
专业课教学的行为导向教学流程
在行为导向教学设计过程中,笔者认为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学活动是一种信息活动过程,教学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教师和学生都是信息源,又都是信息的接受器。
第二,在教学系统的信息活动中,包含着各种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可以认为有两个子系统,一个是教师教的系统,一个是学生学的系统,这两个子系统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教师教的系统处于先导、预设地位,学生学的系统处于主体、生成的地位。
第三,教的活动流程包含目标导向、学习指导、反馈互动和过程评案四方面,学的活动流程包含接受学习任务、分组职业活动、成果展示和自我评估四方面。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构成行为导向教学统一体。
“双主”理念指导下的行为导向法教学流程如下图所示。
行为导向教学设计的案例
行为导向教学流程是由目标导向(学习任务)、学习指导(分组职业活动)、反馈互动(成果展示)、综合评价(自我评估)等四个方面组成的,教师备课时应思考上述四方面的方案设计,使其在学习任务、分组职业活动、成果展示、自我评估的学习流程中体现出来。下面,笔者以《机械制图》中的“半剖视图画法”为教学内容,略谈行为导向课的教学设计。
学习领域:机件半剖视图的画法。行为能力目标:专业能力:能用半剖视图方法表达对称或基本对称机件。社会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方法能力: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教学内容设计:
第一,专业目标导向和学习任务的设计。专业目标导向,即根据本次学习领域的目标要求,建立这次学习任务的框架,并在实际教学实施过程中,将之分解细化为若干个目标导向(按照难度等级细分),针对各个目标导向内容,设计与之相应的各级学习任务,以逐步达到目标。因而,本次教学根据学生已具备的知识、能力水平与特点,将目标导向细化为两个层次的内容,并设计了两个相对应的学习任务。(见下表)
第二,学习指导和分组职业活动的设计。为使每个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都有机会、有能力参与学习活动,教师的学习指导必不可少。因此,在学生进行分组职业活动之前,教师要根据本次教学内容简明扼要地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而具体的方法由学生在职业活动中自主发现并应用掌握。本次课的学习指导内容主要是向学生说明半剖视图的形成、作半剖视图机件的剖切范围及适合用半剖视图表达的机件特点等,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演示、直观教具等媒体说明上述知识点。
分组职业活动不是多个学生简单聚集起来讨论,不同于传统的集体讨论,而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由全组成员共同承担工作任务,由组内成员策划人事分工,由学生自主设计和调控工作过程的阶段。在此过程中,使学生的行为发生改变,进而使其知识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得到培养。因此,分组职业活动形式往往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为使小组活动不流于形式,教师要综合考虑学生的性格、能力、成绩等方面,并挑选一名自律性强、组织能力强的学生为组长。笔者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以6~8人组成小组单元,每组配置1~2个教学模型,并以学习任务书(见图1)的方式让学生明确本次职业活动的内容与要求。通过分组职业活动,使学生实现行为能力目标。转贴于
第三,反馈互动和成果展示。反馈互动通过学生的成果展示来实现。本次学习过程中有两个任务,任务一是本次课教学的基础目标,相对较简单,任务二是基础目标的拓展,学生完成的结果可能呈现出多样性。由于教学时间的有限,成果展示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进行职业活动过程中巡回指导,全程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让各组学生将本组结果汇总、分析后选派代表分两次进行成果展示。第一次成果展示后让学生讨论半剖视图的图形特点及让他们试谈改画半剖视图的体会;第二次成果展示后让学生试归纳画半剖左视图的步骤,教师作最后总结。通过展示,强化学生的社会能力目标,落实方法能力的培养。
第四,综合评价。传统教学采用的结果评价方式往往只注重学生的知识目标是否实现,笔者认为应将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两者结合,才能综合反映行为导向教学的效果。因此设计了本节课的学习评估卡(见图2)。
行为导向教学法基本特征
第一,行为导向教学是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这一目标出发,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
行为导向教学关注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关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它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原来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用具的选择都要以促进学生独立思考与操作,鼓励学生互相合作,保证全部学生学会、部分学生提高为中心进行。学生在教师所创造的某种特定环境或“情境”中自主选择学习方式,自主调整学习进度。行为导向教学使每个学习者有施展个性能力的机会和舞台,将自我学习与自我发展密切结合起来,使学生自己逐渐具备会学习的能力。
第二,行为导向教学是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实现知识与实践的统一。
“先理论教学后实践应用”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依赖性较重,禁锢了学生思维的开拓和创新,不利于其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行为导向教学往往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学生通过完成若干个具体的“工作任务”,从做中掌握知识与技能,同时使关键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得到培养,实现全面素质的提高。例如在机械专业课《机械制造工艺》中教授“制定工艺规程的步骤”时,确定目标导向——解决制定典型零件工艺规程的问题,设计学习任务——让学生设计与填制某一轴零件的工艺卡片。学生为完成这一任务,分小组分工协作搜集资料,首先确定工艺卡片的各项内容及形式,然后确定该零件的工艺规程,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第三,行为导向教学法在教学和教育中能产生积极意义。
职校生的学习基础普遍较薄弱,对学习的自信心不足,易产生厌学、学习恐惧等情绪。实践表明,行为导向教学法对于社会技能的形成、解决学生不良的学习情绪和行为问题都具有积极意义。它能系统地深入学习内容,通过调整进度和强化学习来激发和保持动机(见图3)。
第四,行为导向教学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和教学机智。
行为导向教学需要大量的教学准备工作,涉及的学科知识面较广,这就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提出较高要求。因此,专业教师要不断丰富、更新自己的学科知识,将生产工艺经验与教材内容整合,重构原有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具备获取相关学科知识的能力。同时教师还要具有教学机智,即要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必备的教育科学能力,对教学过程有较强的调控能力,对出现的种种问题及时进行指导,能灵活处理教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
行为导向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教育教学论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思潮,是为适应时展要求而提出的一种现代教育思想。由于行为导向教学对于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方面起着十分重要和有效的作用,所以日益被世界各国教育界与劳动界的专家所推崇。本世纪初期,我国引入“行为导向教学法”,各领域都进行了“行为导向教学法”的试点工作,也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给我国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保险业作为我国快速发展的朝阳行业之一,对保险教育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培养出具有时代特征、满足现时保险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显得尤为重要。《财产保险》是保险专业教育的主干课程之一,本文力图通过研究在财产保险教学中如何引进行为导向,加强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实现从课堂到工作的实时无缝对接。
一、《财产保险》教学中应用行为导向的原因
行为导向教学模式是一种“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强调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或行动来培养和提高专业能力。它提出了教学应从理论培养向实践性教学转化,从示范性教学向应用性教学转化的观念。行为导向教学模式可简单概括为在设计教学时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目标的明确性、学习活动的自主性、学习过程的交互性、学习成果的建构性。学生在完成一个既定任务的过程中,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自主活动和小组分工协作,构建自身新的知识体系,获得各种能力。教学目标也从单一认知转向专业和跨专业的认知、合作的情感体验、克服难题的意志力训练和动手操作训练并举的教学综合目标,满足了学习和教学的不同方面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并提出“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保险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学科,集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学、灾害学、医学、工程学、数学和信息科学等学科领域为一体,体现出多学科相互渗透、交叉发展的边缘性特点。这就决定了在保险学专业的教学别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实际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事实上,保险业作为我国的朝阳产业,正处于快速扩张过程中。现阶段急需即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同时具备业务经营、管理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人才,特别是擅长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复合型应用人才。《财产保险》是保险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同学们需掌握财产保险运营的基本规律、把握财产保险业务体系及产品的主要特点、设计原理及营运基础,为今后从事财产保险的营运管理及产品设计打下基础。因此,《财产保险》教学较之其他专业基础课显示出更强的实践性特点,在教学中引入行为导向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财产保险》教学中行为导向的方式方法
行为导向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包括模拟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和角色扮演等方法,我们在《财产保险》教学中分别采用了以上各种方法。
1.模拟教学法。
在一种人造的情境或环境里学习某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模拟训练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更重要的是提供了许多重复的机会和随时进行过程评价的可能性,且成本较低。在教学中我们主要采用了以下两种模拟教学法:第一,模拟财产保险公司营运。将同学进行分组,分别代表不同业务部门、行政职能部门及投保人,分别以不同的标的物模拟投保、承保、客户服务及理赔等环节。通过保险公司模拟营运,学生基本掌握了财产保险公司前台营运系统及后台支持系统的组成,对保险公司各部门的职能有明确的认识和了解。第二,我校目前建有多个金融实验室,如国泰安模拟交易所、股指期货套利系统等,经过我们的申请及到其他高校考察借鉴,目前已初步建成保险公司业务营运系统。这两种方法在教学中相合配合交叉使用,作为学生模拟的检验或示范,通过这种训练使学生对财产保险公司的组成有了全面准确的把握。
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即根据实际能力培养的需要,教师从实际工作中寻找恰当案例,并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研究,达到为今后职业做准备的目的。在分析过程中,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手段,从而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财产保险有很多具体的业务类别,在实践中呈现特殊性、发展性的特点。我们积极主动与保险公司联系,收集整理了一系列针对性强、有代表性意义的真实案例,将之穿插运用于教学中,通过学生的反馈进一步凝炼,最后形成了与教材相配套的案例集。
3.项目教学法。
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的实施及最终的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环节中的基本要求。财产保险中,每一张保单都可以看作是一个项目,特别是复杂的非标准体的保单。在教学中,每讲授完一个单元,就让学生自己独立设计一款保单或者根据客户的需求设计一个保险方案,比如在介绍完所有的业务种类,让学生为学校设计一保险方案;学完家庭财产保险后,让学生设计一款大学生宿舍保险等。然后同学们再相互讨论,不断完善产品或方案。
4.角色扮演法。
学生通过扮演不同角色,体验自身角色的内涵活动,又体验对方角色的心理,从而充分展现出现实社会中各种角色的“为”和“位”,达到培养社会能力和交际能力的目的。角色扮演法属情景教学,创设一个“身临其境”的感官效应,能提高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财产保险营运涉及到多方主体,让学生分别选定不同的角色,如投保人、核保人、理赔员、客户服务人员、事故第三方等,由其主导设计一保险场景并进行演练。
5.大脑风暴教学法。
“大脑风暴”教学法是教师引导学生就某一问题自由发表意见,而对其意见的正确性或准确性教师不进行任何评价的方法。这种方法是一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多的思想和观点的方法。通过鼓励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给他们以成就感,激发其学习的强大动力。该方法主要在前面几种方法中同步使用,也可以在理论教学中使用,老师针对学生的案例分析、项目实施、角色演练进行即时的、随机的、针对性的提问,启发学生进行多维度思考,锻炼学生快速反应的能力。
三、行为导向法在《财产保险》教学中的效果评析
财产保险作为保险专业课,教学重点是各种财产保险业务及其运行的内在规律,传统的教学方法侧重于通过现行产品解读,让学生把握财产保险的特点及与其他保险业务区别,由于缺乏感性认识,学生会感觉比较枯燥,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而行为导向法立足于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效果得到了极大提升。
1.增强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种教学方法容易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课堂上学生积极思考,与教师产生互动,充分调动了课堂气氛。
2.提高了学生创新及应用能力:
案例式教学、项目教学等方法的引入,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不再是以前保险条款的阅读和复述,而是自由地发挥,激发了学生的潜能,其创新能力及应用能力也得到大大提高。
3.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头脑风暴、角色扮演、项目教学可以使学生的社交能力、应变能力、协同工作的能力得到有效的训练,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该法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提出更高要求。每一种行为导向法,都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参与收集信息、制订计划、选择方案、实施目标、反馈信息到成果评价的全过程,让学生既了解总体,又清楚每一个具体环节的运作,并从中得到关键能力的提高。
四、结语
总之,通过近两年的尝试,行为导向法在《财产保险》教学中的运用,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很大提高,学习热情也高涨,理论教学再加上一系列行业导向教学法使学生对财产保险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应用有了扎实的认识和理解,也对其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提升了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赵爱威,温宝阳.行为导向教学法实施探究[J].教学与管理,2009,(8):121-122.
关键词: 高职教育;行为导向;教学模式;能力本位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behavior-oriented;teaching mode;competency-based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8-0161-02
0引言
高职教育经历了几年规模快速扩充,其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毕业生就业难。2006年教育部公布数字显示:截止到2005年9月1日,2005年高职高专生就业率为62.1%[1]。究其深层次原因,是高职教育沿用了普通教育的教学体系,导致高职毕业生处于高不成、低难就的尴尬局面。“教师讲,学生学”是传统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围绕教师展开,学生被动地适应教师,被动地接受知识。经调查发现,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入学起点较低、知识薄弱、学习缺乏主动的高职学生而言存在着较大的学习困难。部分学生反映上课能听懂,但在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时,往往不知从何下手;还有部分学生则反映知识枯燥乏味,抽象难懂。显然,这种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高职学生智能结构和不注重综合能力培养与提高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
“行为导向教学”源于德国双元制,是80年代以来世界职业教育教学论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思潮[3]。该方法以活动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为目标,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充分调动并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让学生学会学习,并终身受用。这一教育理论对高职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为此,笔者与教研组成员尝试对计算机技术课程教学进行改革,构建行为导向教学体系来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为提升课程的内涵建设提供解决策略。
1行为导向教学法的理论框架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一种以培养多种能力为本的整体性教学方法的统称,是依据多元智能教学论、建构主义教学论、现代认知心理学和活动建构教学论等理论基础而建构起来的。
1.1 多元智能教学论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德纳在《智力的结构》中提出了智能的多元化理论[3],认为人类智能有八种,即语言、逻辑数学、空间、身体运动、音乐、人际关系、自我认识和自然观察者智能,并指出每一种智能还包含有很多次级智能。该理论使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理解学生的发展,审视对学生的评价。大多数人具有完整的智能,但每个人的认知特征又具有独特性,只有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给予恰当的教学情境,才能使人的智能发展达到极致。职业教育的任务就是要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优势智能,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开发学生的智能弱项,注重学生的个性成长与发展,使每个学生在教师和同学的欣赏与尊重之中提升自信,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智力,给予每个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空间。
1.2 建构主义教学论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称结构主义,是瑞士学者让・皮亚杰(J.Piaget)最早提出[4]。在该模式中,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则是教学过程的组织和指导者,是知识建构的促进和帮助者;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而是作为学生主动学习时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式探索和会话交流的认知工具。因此,建构主义教学论把“情境”、“协作”、“会话”和“知识建构”作为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将教学方式转换为强调学生的参与、体验和在此基础上的收获,因此该理论成为了职业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
1.3 现代认知心理学现代认知心理学把人的认知过程定义为人脑的信息加工过程。信息加工的结果就是获得知识,即通过听觉、视觉、自己参与活动或实践等途径获得知识。活动中多种感官的相互协调、综合使用,是获得知识的最佳方法,学习效率高达90%。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为出发点,采用多种课堂教学模式、手段,为学生创造生动活泼、富有生命色彩的课堂教学气氛,将教学的侧重点从“教法”转到“学法”,教学生会学习,从而成为具有可持续学习本领的劳动者,这也是该理论成为职业教育教学的新取向。
1.4 活动建构教学论张志勇教授在他创建的“活动建构教学理论”中提出了“生命课堂”的价值观,从关注学生生命、关注学生创新、关注学生发展的本质层面出发,致力于实现课堂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文化、课堂教学方式和课堂生活的重建。“活动建构教学论”的基本观点是因学定教、生活重建、多维互动、活动建构、动态生成,即把学生对知识和情感的形成置于思维发展过程之中,重视知识、情感在过程中的生成。同时,该理论还提出了包括“构建动场――自主学习――交流探索――综合建模”在内的课堂教学四阶段理论。[5-7]
2创设行为导向法的课堂教学模式
长期的教学探索与实践,笔者与教研组成员建立了基于行为导向法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思维得到训练、智力得到开发、能力得到培养、自信得到提升,既增知识,又长才干,力求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落到实处。
2.1 行为导向法课堂教学流程在能力本位理念的指导下,课程组设计了以项目为线索、以行为导向教学法为教学模式的课程教学流程图(如图1所示),它由六个环节组成:建立教学目标、项目分解和制定计划、创设活动教学情境、实施教学计划、教学评价和信息反馈、教学成果展示。由流程图可知,“行为导向”教学模式中的教学目标既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又是教学过程的归宿,从而使整个课程开发过程构成了一个有序的闭环。
2.2 建立教学目标,设计项目任务课程教学目标的正确定位至关重要。在该教学模式实践中,为了准确定位课程培养目标,课程组通过发放调查表、邀请企业工程人员座谈、深入相关行业、企业走访等形式,开展岗位需求调研。调研表明,计算机行业岗位大多以项目的形式呈现。因此,我们以“项目任务”为线索建立树型教学目标层次结构(如图2所示)。该层次结构表明,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以一个或几个工程项目的任务为教学总目标,在此基础上分解为教学阶段分目标和任务分模块,再逐级分解确定彼此相对独立的教学子目标和子任务,依次下去直至最基本的教学知识点和简单任务。教学目标逐级分解的目的在于明确每一个教学单元所学知识和应掌握技能的“任务和要求”。纵观教学目标结构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总目标与各分目标之间的构成关系。采用这种“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方法可以使课程教学目标不间断,使教学任务设计有明确的方向,不至于为设计丰富多样的课堂情境,导致脱离课堂教学目标,造成片面性的现象发生。
在设计项目和课程教学目标时,为了保证项目的覆盖面和教学实施的可行性,需主要考虑三大因素,即岗位工作分析结果、课程目标、教学组织的可行性。此外,还应兼顾以下几种情况:项目课程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不完全以兴趣为基本出发点;项目不一定对应于完整的产品;项目课程开发的最终目的是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树立学生职业道德和价值观,任何一项产品,比如一个零件,只要它有利于教学,并能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就可以作为项目;项目不一定必须是真实的,只要能达到课程目标,模拟项目也可以;项目的开发应当与当前行业或企业的技术发展和生产工艺水平的提高相同步;项目的设计与教学目标的确定应尽量与该课程相关的后续知识平稳接轨。
2.3 创设教学情境,实施教学计划教学目标和项目任务的建立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根据各教学目标和分目标,制定教学总计划和每一个教学单元的分计划。并依此为“行为导向”教学准备教具和构建教学情境。在“行为导向教学法”中教学情境的构建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学情境的作用像是一种营养,它渗透在学习的过程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这个活动情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才能,在学习活动中享受成功学习而取得的最大的心理满足,让学生在活动的情境中学习起来更轻松自然,知识更容易建构。只有在这种特定的情境下,学习者的积极性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挥,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和能力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情境的建构和执行往往需要教师在教学时结合教学内容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来设计实现。目前我们在课程教学中常采用的教学手段有项目教学法、大脑风暴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虚拟环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师生换位教学法、张贴板教学法等。
2.4 准确评价,跟踪教学教学信息反馈和评价体系改革是“行为导向”教学模式建构的关键部分,是评价行为导向教学活动是否成功实施的基础。我们依据高职学生的多元智能特点,在传统教学只偏重学习结果而忽视学习历程的评价方式基础上,对教学评价进行了改革,建立了开放的、多元化的学生综合能力评价体系(如图3所示),该体系实现了三大转变:从注重知识考核转变为对能力的考核;从单一评价转变为多元评价;从结果评价转变为与过程并重的评价。具体评价方式有:笔试评价,即传统的书面试卷考核评价;成果展示评价,即由评教专家、专业教师对学生完成项目任务的成果展示进行评价;过程实践评价,即由教师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认知能力用加减分量化方式进行评价,其中认知能力包括专业学习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任务协作能力、任务完成能力和任务参与能力等多项指标;协作组成员评价,即由同一任务协作组中其他学生成员对被评学生进行评价,其评价指标与过程实践评价指标相同;自我评价,即由学生客观地对自己在学习和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其评价指标与过程实践评价指标相同。对于不同的专业技术课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可以有机地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多种评价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较为客观、合理地评价。这种开放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实现了学习结果与过程目标评价的统一,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成功感,调动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和作品展示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公开讲解和总结,并适宜地调整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任务,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结束语
本文从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目标、以项目任务为导向的教学内容、以“知行并进”为手段的教学方法、以真实和模拟相结合为情境的教学环境、以开放的多元化评价指标为依据的教学评价作指导思路,构建了计算机技术课程的“行为导向”教学模式。通过在我院计算机各专业教学中的初步实施,论证了行为导向教学体系有利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整体功能的发挥,为进一步完善行为导向教学体系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中新网,2005年12月8日.
[2]马庆发.当代职业教育新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李晓玲.“行为导向”――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J].教育发展研究,2002(11).
[4]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学科教育杂志,1998年第3期.
关键词 :中职德育 行为导向 教学
目前,许多中职学校都在进行教学改革。行为导向教学法以其独特的教学形式走进了众多职业学校的视野,并被应用于多门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的实际教学中,受到了师生的好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将行为导向教学法引入德育课程教学中,通过多种教育形式、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可提高中职德育教育水平,并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一、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内涵及特征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提高人的职业能力为核心,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职业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现代教学模式。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主要形式有下列几种:项目教学法、模拟教学、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头脑风暴法等,其教学组织形式可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变化。行为导向教学主要有获取信息、计划、决策、执行、检查、评估六个环节,也可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减少教学环节。
二、行为导向教学法在德育教学中的应用
1.以项目教学法为主的行为导向教学
将学生能够自主完成的德育课程内容设计成各自独立的项目,围绕项目按照获取信息、计划、决策、执行、检查、评估六个环节展开教学,师生直接参与项目提出和解决的全过程。整个过程要求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活动,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例如,德育教学中的中职学生上网的问题就可以作为一个课题分给班级各学习小组,让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包括上网搜索、社会调查、学生调查、资料收集、案例分析等)学习正确使用网络、安全上网、文明上网、节制上网等。即先让学生收集各种信息,然后制订行动计划,有目的地实施计划,最后得出结论,并向班级全体成员展示成果,各学习小组之间进行评价,教师进行总体评价。学生通过实际教学活动教育了自己,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2.以案例教学法为主的行为导向教学
将德育课程中涉及的经济知识、法律知识及道德方面的内容的诸多案例提取出来,让学生根据事实分析问题,收集信息,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通过案例分析和研究,一方面深刻认识与理解学习内容;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学生的自身素质,为今后就业做准备。选择的案例要具有现实性、综合性、直观性和可判定性。在应用案例教学时,教师需要事先将案例的内容通过文本、影片、文章等方式介绍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小组分工协作,通过各种途径课外查阅与此案例相关的信息资料并进行小组讨论,最后在课上展示小组的分析过程及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并进行讨论。学生不但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到了知识,而且还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以角色扮演法为主的行为导向教学
在特定的情境中,通过师生共同或学生自己扮演教学内容角色,体验角色行为、语言和情感,达到教育学生和掌握知识的目的。德育课程中许多涉及人际关系和法律方面的案例都可以应用这种教学法,使学生体会人的心理,受到教育。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具体情况安排角色,为加强教学效果,使学生体会不同角色的行为及心理活动,可让学生换位多次表演。对中职学生而言,不尊重他人、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案例应用角色扮演教学法效果更佳。
4.以任务驱动法为主的行为导向教学
关键词:
产品设计;课程行为;教学
一、引言
行为导向教学法主要将职业活动看成教学的导向,学习中不仅要动脑也要动手,并把以人为本当成教学活动的重点。另外,行为导向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本质不同是学生始终被看成教学的中心,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自己总结、分析、理解知识内容。
二、行为导向教学方法的基本理论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目前很多高等院校大力推崇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存在本质区别。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地位,学生是课堂的客体。由于传统教学方法更为重视讲练和灌输教学模式,学生始终处于课堂客体地位,因而当教师讲授的内容不是学生喜爱的内容时,学生极易产生厌烦情绪。但行动导向教学法则将学生看成是整个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充当课堂活动的组织与设计人员。行动导向教学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需听讲和做笔记,更要做好相关的知识准备,并接受教师设定的问题,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与途径。运用该方法,教师将由原有的知识传授者变成教学引导者,且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充当教学活动的指导者,评估学习全过程。
三、教学项目的设计
产品设计教学活动是一项较为复杂的教学系统,其中每一个环节都应密切联系,特别是各个环节衔接部分要处理得宜。除此之外,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投入大量的时间开展教学,原因是产品设计所涉及的学科门类广泛,从艺术到人文再到科技,各个学科需要融会贯通,需要结合知识内容开展创新教学模式。选择匠心独运的题目,让教和学相互依存,进而将教师的导向和学生的主体学习融合在一起。第一,分解教学目标是要求每一个教学单元都能有自己的主题,学生在实行项目教学法时,由于目标过于“宏大”,所以实施起来无方向感,导致项目实施目标模糊,不清楚自己的每个步骤需达到的标准。若运用目标分解法,就能清晰地知道每个步骤所要达到的标准,且能分析出不同目标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总目标与分目标间的关系确立。行为导向教学实践进程中,为给学生搭建良好的事件平台,可利用学校的现有资源建立小型的广告公司,让学生以就业为导向开展项目法,且利用广告公司中丰富的项目建设目标以及技术资源是实现计算机课程目标的最佳方式。第二,情境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学生者处于良好学习环境时,能调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潜力。关于情境教学法的创设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研究:其一,情境模块教学可以为问题解决提供真实可靠的情境环境,其中最为典型的情境教学法是教师为学生安排真实的“角色”扮演,使学生主动地进入学习氛围中;其二,情境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创设任务模块,学生可借助此模块教学,主动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思路。任务模块教学的核心是为学生预设问题,然后由教师提出问题,使学生主动地跟随教师思路进入学习环境中,学生通过探寻问题就能获取问题的答案,整合信息;其三,情境教学法中最重要的模块是成果模块,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作品,评价自己的学习状况。成果模块中,学习者可以借助作品重新定位自己的研究,并提出新的见解。
四、方案实施
以2015年天府宝岛工业设计大赛的官网命题为例,开展具体的方案研究,命题是创意家居设计。本次比赛的要求是建立系统化学习体系,并将任务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逐个突破。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自己准备笔记本,分化学习内容。比如,为满足行为导向的要求,就需要打破原有思维模式开展新的图形创设,其中所要完成的两项任务分别是:手绘创意草图、头脑风暴中模拟场景、单反相机的光圈运用。学院为便于学生完成任务,为学生提供摄影设备,便于学生利用课堂时间开展教学法的体验。虽然整个学习过程由学生主导,但教师与企业人员的适度指引也尤为重要。为契合行动导向教学要求,教学分组不应将学生简单地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自由地进行学习,需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小组活动,了解小组活动的全过程,且教师需始终活跃在其中。组合成一个系统化的团队,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团队协作的过程,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将整个流程中的听觉、视觉完美地契合在一起,并做好说与做,最后圆满地完成实训任务要求。借助实训活动的各类体验,巩固平时知识要点学习,补充欠缺的知识技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优化现有的知识传输。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同学们参与到现场竞争中,若集体通过努力获得成绩,将有助于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五、教学评价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施需经历设计-实施-评价的全过程,其中每一个环节都不可或缺。教学中若完成设计和实施阶段后,评价则成为课堂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实施环节。关于评价最为常用的方式是考试,通过考试可以对教学的目的和方法有较强的导向,并能通过试卷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状况,但需了解分数只能代表学生的一方面学习情况,学生的其他方面考察也要通过合理的评价测试出来。其中最重要的是评价学生的能力,故此学校可以根据专业的课程要求,改革传统的考试模式。
六、结束语
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能够转变传统教学法中的以教师为教学中心的观点。新的课程教学模式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不但有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识,更能在学习中,通过教师指导,发现知识学习的要点,借助讨论、进行分析和理解,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客观的评价。教师也可以积极地参与到全部教学中,密切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作者:胡萍 干静 单位:四川大学制造学院
传统教学观念下的中职语文教学主要是对教学内容进行灌输式的讲授,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要在教学中应用行为导向教学就需要转变传统的观念。(1)教学观。教师要明确中职教育的目标,在教学中不只是进行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教学的创新与内容的开发,关注教学的过程而不是最终的结果,不断开发利用多种教学资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2)学生观。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通过行为导向教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3)师生观。教师和学生不只是一个教、一个学的关系,更应该是积极交流、相互沟通、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行为导向教学中师生要通过积极互动、相互启发、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模拟教学法。模拟教学法主要是指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把现实生活中的情境模拟到教学课堂中来,使学生在情境教学中掌握教学内容,提高自己的能力。这样有利于将教学内容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使课堂教学更加具有趣味性,促进学生的积极互动与实践。例如,在学习《触龙说赵太后》这篇文言文时,教师在讲解了基本的文言字词后,可以通过模拟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学会在实际工作中与领导的想法不同时,应该怎样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时学生就可以模拟这个场景,分别担任领导和职员,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劝谏,通过场景模拟可以使学生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实践中可以随机应变。(二)案例教学法。行为导向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某一个特殊的事例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来讲解知识,使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能够联系所学知识进行思考,进而解决问题或者掌握知识。案例教学法注重的是学生对案例的分析、研究过程,而不仅仅关注最后的结果,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但是在教学中案例的选择要具有典型性,并不是所有的事件都可以当成案例来进行讲解的,这样就不能很好地突出教学的目的性。同时学生在中职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以小组的形式对案例进行讨论,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不断完善知识体系,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三)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主要是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共同完成教师制订的项目或者布置的任务,通过任务的完成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在学习完《荷塘月色》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选择生活中一处景色进行详细地描写,抒发自己的情感。这时教师就可以采取项目教学法,将学生划分成小组,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可以选取学校的池塘,也可以选取大自然中的小草。通过社会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写作水平和实践能力。(四)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就是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扮演不同的角色,切身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感情。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投入到教学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例如,在学习《雷雨》时,学生阅读完文章之后,对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这时就可以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进入角色来体会文章中个性化的语言和人物的性格。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能够使学生学会换位思考,为以后的工作、生活奠定基础。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还需要教师不断完善教学评价,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角度、全方位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黄俊锋 单位:龙门县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及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要求,职校教师也在不断地进行各种教学方法的探讨,尝试着不同方法的教学。笔者一直从事汽车电器设备结构与维修的教学工作,亲身经历了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过程,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从重理论到重实践操作,学校加大投入,通过各种渠道培养双师型教师,建设了相对完善的功能实训室,教师在不断尝试各种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课程教学。这样的课程教学方法经历了三个阶段:传统教学即先学完理论后实践,理论与实践比大于2:1;一体化教学即教师边教理论学生边实践印证,理论与实践比接近1:1;行为导向教学即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理论与实践比应该等于或少于1:1。应该说教学是朝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的方向变化。相比较而言,行为导向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不仅仅表现在实践时间增多了,更重要的是教学方法上的不同。
一、行为导向教学法的特征及过程
行为导向教学法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行为导向教学法的特征是:教学任务从问题引入开始,然后分析、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反馈;体现以学为本、因学施教的过程;由教师的“教法”转变为学生的“学法”;让学生用脑、心、手共同参与学习;每个学生都有施展才能的机会。
行为导向教学法的过程:教师先要把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交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工作方式,由学生自己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查阅学习资料,共同制订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行为导向教学将学习过程转变成人人参与的实践活动,注重的不仅是最终的结果,特别注重的是完成任务的过程。通过实践过程中,最终让学生去理解和掌握课程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等。
下面以发电机检测与维修这一工作任务为例,具体阐述如何进行行为导向的教学。就本任务而言,教学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知道发电机结构、原理及怎样维修,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课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实训室要准备足够资料让学生查阅,有条件的话可以让学生上网查询,准备多台试验台架,多套分解后的发电机部件及拆装与检测用的工具,还要准备发电机零部件的卡片及带引导文的工作页。以下就是以这种方法组织教学的发电机检测与维修的工作过程计划,时间为2课时。
二、发电机检测与维修工作过程计划设计
■
三、发电机检测与维修学习工作页的设计
■
1.问题
怎样检测与维修发电机?
2.分析
(1)按总体结构分,发电机有哪几种类型?
(2)分别写出以下标号所对应的零件名称。
■
■
(3)分别描述转子、定子、整流器的功能。
(4)画出定子线圈的接线图。
3.计划
步骤如下:
■
4.实施
(1)励磁绕组的检修。
■
电阻: 电阻:
(2)转子轴和滑环的检修。
跳动量:
滑环的厚度:
(3)定子的检修。
■
电阻: 电阻:
(4)整流器的检修。
■
正向电阻: 反向电阻:
(5)画出并分析发电机测试波形图。
5.检查评价
(1)学生展示自己学习的成果。
说明:成果可以是学生的记录,也要以是学生工作过程中的视频或图片等。
(2)学生对自己在小组中的参与程度、合作表现和工作成果进行自我评价。
说明:评价可以学生发言,也可以用填表的方式进行。
(3)小组成员相互评价。
说明:评价可以学生发言,也可以用填表的方式进行。
(4)由教师对学生进行检查和评估。
四、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优点及要注意的问题
1.行为导向教学法法的主要优点
让学生学会不管要解决什么问题都事先要收集资料进行分析、有计划、有实施、有检查、有评价反馈,力求到举一反三,这样学生的工作能力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完全是自主进行的,教师只是回答学生的疑问,不再是一味的灌输,要如何完成一项任务,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自己计划、实施。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教学方式都是分组进行教学的,学生之间可以自由讨论、相互交流,学生情感会得到升华。在评价阶段,学生要把自己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说出来,以便大家取长补短,经过进行这样的教学,学生也能正确对待别人不好的评价,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在整个行为导向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安全与环保意识,要把安全与环境保护工作贯穿其中,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在进行行为导向教学时要注意的问题
教师看起来好像比以前轻松,不用再劳心劳力去讲授,但其实不然,教师要对整个教学过程有总体计划,要做好诸如资料、卡片、工量具准备、配件的检查、工作页的制作等工作,学生学习完成后要进行课后总结。学生在计划、实施工作过程中,教师不要随便中断学生的思考与操作,除非遇到重要的安全问题。分组时,不同任务要经常变换分组方式,以便让不同的学生在一起交流,不要一门课程从头到尾都是那么几个学生在一起。教学任务或项目的选择要针对学校的现有设备,不一定要最新的,而是要切合实际的,最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