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2 10:09:1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初中英语教学计划,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有些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方法欠科学。他们在开始学习英语的时候兴趣较浓,能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但是缺乏一定的学习目标,在遇到挫折和困难的时候容易丧失信心、知难而退,导致学习成绩不断下降,下降之后学习的信心更加不足,这种恶性循环导致英语教学中学生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此外,很多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还缺乏科学有效的方法,比如,在记忆单词的时候死记硬背,在做练习的时候不注重时态的变化,在翻译句子的时候逐字逐句进行翻译。这些错误的学习方法都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并加剧了两极分化现象。
(二)教师方面
课堂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阵地,教师的教学方法与观念对于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有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的一直都是单一死板的教学方法,只注重知识的灌输,不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只注重讲解,不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实践,长此以往,学生很容易满足于现有的知识水平,习惯于用背单词、背课文、做习题等方式来学习英语,而忽视了听英语、说英语、用英语等方面的训练,从而很难实现学习能力的真正提高。此外,教师在对待学生方面,只喜欢成绩好的学生,对于那些后进生总是以一种消极的态度来看待,不关注他们的学习,不为其创造表现的机会,这样一来,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两级分化现象也就越来越严重了。
二、针对初中英语教学两极分化现象所采取的措施
(一)因材施教,关注后进生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关注后进生的学习,进行因材施教,减少和防止两极分化现象的产生。不管是优等生还是学困生,学习能力的提高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一个学生都有渴望进步与成功的想法,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对于特困生,教师要帮助他们打好基础,讲解知识时要循序渐进,在课堂上要多给他们提供表现的机会,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对于优等生,教师要多加肯定与表扬,并提出更高的要求来激励优等生不断提高自己。此外,教师还可以实施“一帮一”的教学计划,让学生之间相互沟通,以减少两极分化的现象。
(二)转变观念,转变角色
一名优秀的初中英语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地转变观念,适时地转变角色,让自身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课堂中,教师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但同时,教师也是一名长辈,是学生的朋友,应该深入了解和探测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促进学生学习热情的高涨,让学生不再害怕学习英语。首先,教师在课堂中要以和蔼的微笑、温柔的表情、灿烂的笑容面对学生,为学生创设互动的机会,如回答问题、做游戏、小组活动等,营造一种开放、平和的教学氛围。其次,教师在课下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积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对于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教师要认真倾听,引导和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
(三)激发动机,培养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初中英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从创设问题情境入手,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存疑、质疑到释疑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进而增强学习的信心,以防止两极分化现象的产生。此外,初中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表现欲,对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让他们在竞争的氛围中积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如教师可以创设单词拼写比赛、英语演讲比赛、对话表演比赛、英语朗读比赛等形式的竞争活动,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改变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传统的教学方式单一死板,仅仅是让学生背单词、听写和做练习,这样的教学模式难免会让人产生厌烦的心理。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要积极改变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例如,在背诵课文的时候,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话剧表演的形式来背课文;可以通过听语音的方式来听写单词;可以通过分组比赛的方式来做练习;可以采取听英文歌曲的方式来锻炼学生的听力;可以定期让学生欣赏英文电影,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等。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热情被调动起来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即使是一个比较简单的小活动,学生也会变得分外感兴趣,学习的动力得到提高,学习成绩也就能够渐渐提高了,两极分化的现象也就能够遏止了。
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白造成英语两极分化的原因。每个学科都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英语表现的特别突出,为什么英语两极分化现象明显比其他科目严重呢?我觉得主要问题有两个方面。
一、主观原因
1、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部分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正确,没有充分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能把学习英语看作是他们的愿望和需要,英语学习受不稳定情绪的支配,学习热情冷热无常,把学习看作是一种苦差事,是一种负担,甚至产生了“不想学”的念头,久而久之,形成了学困生。
2、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英语学科中的学困生大多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其表现是:有的学生贪玩、懒惰,没有养成勤奋刻苦的学习习惯而是养成了等待、依赖的习惯,不能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不主动接触新知识,只等教师讲授,只完成简单的抄写作业,有针对性、难度大的作业则通过抄袭完成。有的学生在课堂上不讲方法,不是积极参与,全身心投入,而是思想开小差,注意力不能坚持长时间集中,游离于教学之外,课堂学习效果很差。有的学生没有良好的心理因素,性格内向,上课总是默不做声,害羞、胆怯、不敢张嘴,生怕出错丢面子。其实,越不敢张嘴,就越不会读,恶性循环下去,形成“哑巴英语”;许多学困生死记硬背单词、句型,对语言的理解不能融会贯通,只能断章取义,照本宣科,不能充分理解听、说、读、写之间的必然联系,结果脑子中只形成一些零碎孤立的语言信息,缺乏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客观原因
现在,学校的升学率仍是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因此部分学校、教师非常重视少数优秀学生的培养,而忽视了“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忽视对知识欠缺和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进行辅导与管理。学校教育被简化为教学、升学,学生被封闭在狭窄的教室空间,从课堂到课堂,从读书到读书,学生正常的成长和发展没有自由拓展的活动空间。有的教师虽然具有多年的教学经验,但缺乏新的教学理论指导,教法陈旧、枯燥,仍然实施“填鸭式”教学,英语课上机械地、按部就班地讲解单词、词组、语言、对话或课文,活生生的语言成了固定的规则,英语课成了死记硬背的代名词,不能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更谈不上积极的“双边活动”;课后以题海方式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因此学生掌握的是一些零散的语言,而不能提高英语语言能力。
基于以上分析,为防止和杜绝两极分化现象的形成,教师就必须根据两极分化产生的成因,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的对策。
1、教师要善于调动和爱护学生的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把课上得生动有趣。教师首先要认真地钻研教材与教法,坚持循序渐进、精讲多练的原则,要有超前意识。在教学中,教师要预测到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要找出克服困难的方法,要帮助学生顺利地学会所教内容。教师要善于运用录音、录像、调频广播等现代教学辅助手段和实物模型、挂图、幻灯、简笔画等直观手段,创造良好的英语环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讲课语言要生动,表情要自然,教态要和蔼,手势要恰当。要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如建立英语角、师生表演课本剧、演唱英语歌、上演英语戏等活动,使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始终高涨。
2、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要对班上每一名学生负责。要特别关注中下游学生的学习,对他们所取得的点滴进步都要加以肯定,当他们出现学习困难时,随时帮助解决。要用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来对待后进生,对他们既要解决思想问题,也要解决学习问题。决不可视他们为包袱,置之不理,放任自流。
一、初二英语两极分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1.不重视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初一英语的好坏与小学英语的基础有很大的关系。在小学阶段,学生接受的英语教育可以说是一种快乐英语,因此学生们形成了一种错觉,认为英语学习就是做做游戏、唱唱歌、读读书,而不肯花大力气用在背单词和课文上。这种学习英语的方法到初中根本不能适应,导致一部分学生英语学习脱离了班级的整体水平。同时由于在小学有的学校很重视英语音标的学习,而另外一些学校不太重视音标的学习,就形成了一种哑巴英语,记忆单词只是死记单词的拼写,而不是根据音标来有效地记忆。这样做的后果只能是记得快也忘得快,所以就不能有效地记忆单词,整个英语的知识大厦就缺少牢固的基础。
2.缺乏英语学习的大环境。这里所指的英语学习环境是指英语学习的大环境,而不是指我们的英语课堂。的确,对于我们这样的非英语国家来讲,出现这样的问题也不足为怪。初中英语教材已有了很大的变动,变得更加贴近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和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仅仅做到这一点还是不够的。尽管有的同学在课堂上尽量用英语去思维、去讲、去说,但是一旦下课就缺乏足够的操练。于是一些在课堂上得到了充分操练的同学,他们的英语成绩相对来说比较好;而另外一些在课堂上得不到练习的同学,课后又缺少很多机会去给他们练习,他们相对来说就要差一点。这样日积月累,慢慢形成好的更好、差的更差,最终导致了两极分化。
二、如何防止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1.注意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接轨问题。为了减少英语学习两极分化的产生,我们应注意小学与中学英语的接轨问题,尤其是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小学英语教学以听说为主,单词听写不作为重点,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到了初中一下子要求记这么多单词,不仅要会读,还要会记、会写,加大了教与学的难度。我在接初一年级时特别注意这一方面问题的解决。首先把26个字母认认真真地教读教写,每一个重点句,我都把它们编成小对话和小游戏,然后同桌或小组对话练习。同学们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那种恐惧和厌恶的情绪也就消失了,尤其在第一学期,然后慢慢调整方法,课堂节奏循序渐进地向初中目标靠拢。
2.研究教材,把握课堂。英语教学和其他学科一样,有严谨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学生在小学获得的语言技能能否在初中阶段得到继续发展,是防止分化的一个问题,这就给教师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即力求把教学搞实、搞活。所谓“实”就是讲究实际效果,把教学大纲化为具体的要求,落实到教与学上,对每课的教学计划逐项落实。课堂上,少讲空话,多做实事,精讲多练,以学生为主,对每个单元进行考察、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时查漏补缺,帮助学生过关。“活”就是侧重听说训练,把英语课由“讲演课”变成“实践课”,采用展示性的直观教学方法,把学生置于一个讲英语的环境中,使教学与情境相结合。
3.主动学习,激发兴趣。中学生这个年龄的特点是: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初中学生如果能听懂老师和同学的英语,自己能用英语表达简单的思想,能读懂简单的读物,他们就会感到自己有收获,兴趣就会产生。所以,每堂课都要注意让学生有练的内容、有练的时间。每堂课尽量让学生多说多练,遇到短文的学习我就让他们复述或编写对话进行练习。总之,要尽力了解学生不同的兴趣、能力、性格、气质,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因人施教。
初一阶段,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浓厚,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但到了初二、初三,学生的学习兴趣骤减,加上课堂氛围等因素,导致两极分化严重。为了更好地满足初中英语新课标的要求,英语教师需要解决初中英语两极分化的问题,继而促进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提升,培养更多的综合型人才。影响初中英语教学两极分化的原因较多,加强此方面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一、出现英语教学两极分化的原因
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教材信息量不断扩大,涉及的内容、话题也更加新颖,对于学生能力的要求提升了,增加了学生学习、练习的难度和压力。第二,学生的知识基础差异较大,加上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认为学习英语是一种负担,继而产生厌学情绪。第三,教法方面。初次尝试新教材,导致教师不能很好地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又不能很好地保证课堂教学效果,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能力等发展受限,最终导致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
二、应对初中英语教学中两极分化的教学策略
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首先,教师要放下师道威严,主动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积极为学生营造开放性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多鼓励、安抚学生,不断提升其学习自信心和成功欲望,继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例如,教师在讲解“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时,在师生互动中完成“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weekends?”“I usually…on weekends”重点句型的练习,然后教师鼓励学生统计文章中副词(always,usually,often,sometimes,hardly,ever,never)出现频率的百分比;教师出示动词卡片,让学生主动完成“watch TV”“read books”“exercise”“swim”等练习,并以物质奖励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动力以及兴趣。
2.积极调整教学方法
学生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掌握、消化文章的重点、y点,这就需要教师合理地调整教学时间、教学进度、教学要求等,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首先,教师要掌握文章的重点、难点,然后适当放慢教学速度,增加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让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最后让学生发挥想象,做到人人都有收获;
例如,教师在讲解How was your school trip时,可以让学生先自己预习文章,然后分课时教学:第一节,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学生上周末是怎么过的等问题,小组讨论,让学生懂得如何表达过去做了些什么事以及动词的过去式,完成教学目的,即理解一般过去式、一般现在时等教学难点;第二节,让学生通过小组按图对话、对话表演、词组标记等教学活动,学会区分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态的表达,完成动词过去式的表达、词组记忆等教学难点;第三节,让学生通过精读文章,标注一般过去式词等,完成掌握动词过去式、逻辑顺序词组等教学重点。
3.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符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规律,是规避两极分化问题的关键,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循序渐进中逐渐缩小学习差异,并养成独立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首先,教师要深挖教材,积极进行知识拓展,实现对教学内容的细分。例如,教师在讲解Do you like bananas时,为了让学生更加明确地掌握breakfast、lunch、dinner的健康食谱,教师可以多举一些课本上没有的食物,如graham bread、bean curd、lychees、dragon fruit等,让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重点语法的应用方法。
其次,教学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发展规律,包括身体、心理发展等。对此教师可以多采取师生互动的方法完成教学任务,在启发、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获取更多的新知识,并不断提高英语能力。教师也可以采取层次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基础差异,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以小组合作学习、一带一、单独辅导等形式缩短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
综上所述,通过对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两极分化现象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两极分化与教师因素、学生因素等都有关系,教师要调整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学生也要提升自主学习意识,制订学习规划等,从而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语言与文化相互交织,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表达的媒介,而文化又潜蕴于语言之中。中西文化差异颇大,在基础英语教学中,倘若忽略了文化的有效导入,则会使语言游离于文化之外,有其形而无其神,非但造成学生的文化困惑,亦使跨文化交际难以顺利实现。文化关注以对人本身的关注为核心,异域文化的介入与本民族文化相互影响,会使学生在头脑中建构新的文化认知,因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心理学是基础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理论依据。但长期以来,英语教学一直遵循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语言知识的传统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没有把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在教学中忽视了文化因素的导入,造成了文化教学几近于空白的不良后果。这种现状使得在基础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教学变得十分迫切。
一、理论基础
学界普遍认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心理学是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理论依据。
1.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研究人,必须以整个人作为对象(高一虹,2001)。其代表人之一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人格是人格的最高层面,自我人格实现者往往强调其与他人、社会或文化的关系,他们有一种比较深的文化认同、同情、挚爱的感情。这意味着英语教学必须对西方文化保持一种开放的态度,同时应该理解西方文化的真正需求。马斯洛认为,自我人格的实现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不断的进行异域文化和本土文化的比较,而这种比较必然以教学中的文化导入为前提,这种比较使(语言)学习者不会无条件的接受一个已经存在的价值观,而是具有批判精神并对已广为接受的价值观不断评价。可见基础英语教学的文化教学是引领广大语言学习者走向语言学习高端的必要途径。马斯洛认为,一个自我人格实现者对自我和他人都持接受和欣赏的态度(刘润清,1995)。在外语学习领域对异域文化的导入会使学习者对不同文化平等看待,从而既没有文化的种族主义,亦不会导致文化价值观的异化。
2.建构主义心理学。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也不是主观的东西,而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学习就是一种自我建构(piaget,1943)。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对新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建构知识的意义的过程(Murray,1955)。因之,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的导入,能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帮助下,培养文化意识,并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理解新的问题,建构新的文化观和文化能力。建构主义认为,教师应该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必需的帮助。因此,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不仅是指疏通课文时对知识点或存在于某个语言现象后面典故的讲解,更是指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材料时对其中所表达的思想主题及其现实文化意义的理解与把握,特别是学生经自己感悟思考后的文化解读。文化导入对学生而言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在教师引导下的新的文化观的主动建构(胡艳玲,2004)。这样的英语学习模式也不再是简单的文化知识传授的过程,而是新的文化思维和文化洞察力的养成和提高,这正是外语学习的制高点之一。
二、文化导入的基本方法
在基础英语教学中,创造性地进行文化导入方法的探索是必要的。科学而合理的文化导入不但能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且能从根本上改变文化因素在教学中的相对缺失,弥补文化教学的不足。
1.英汉对照。对照英汉文化及英汉语言之异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阅读英文作品时均可使用英汉对照的方法了解英语文化的特殊性。英汉文化既有相似之处,亦有不同之处。只注重形式而忽略文化差异的英语教学,会使学生犯文化的错误,在交际中造成语用失误甚至文化冲突。对比分析两种文化,有助于加深彼此间的了解(常红梅,2007)。英汉文化的比较是多层次、全方位的,包括价值观、思维方式、社会规范以及生活习俗等等。母语与目的语中的习语、禁忌语、委婉语及比喻等不同文化内涵的对比则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应予以特别关注。
2.文学赏析。文学蕴含了一个民族的心理状态、文化特点、风俗习惯、社会关系等众多文化因素,也是了解异域文化最可靠最丰富的材料。因而,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鼓励和引导学生在课后阅读一些西方尤其是英美文学作品,从而使学生能对英语民族有更深刻的理解。
3.媒体浏览。引导学生有选择性的浏览英语国家媒体,包括各种电子媒体和纸质媒体。媒体是了解西方国家社会各阶层、各集团的动态以及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关系最直接的途径。每天一定时间的媒体浏览不仅能使学生接触到最新最生动的英语语言,更能使学生感受到英语国家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情趣、生存状态、生活方式、社交礼仪以及社会习俗等各种文化信息。媒体的直观化还能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人的手势、表情、身体语言等非语言交际方式(陈莉萍,2002)。因此合理利用英美媒体进行文化导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文化教学方法。
4.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基础英语教学中一个口语的训练项目,其在文化导入方面的作用不可低估。按照老师的安排,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模拟现实生活的情景,分角色进行问候、闲谈、电话预约以及送生日礼物等活动。每做完一次活动,教师应及时和学生一起讨论语言的恰当性及文化的适合性,从而培养学生对于文化差异的敏感度,提高其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5.文化阐释。在基础英语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因而肩负文化信息传递的责任。教师本身须具有相当的文化敏感度。在语言材料中如遇到涉及文化信息的内容,须随时予以明晰地注解和阐释。这种阐释可以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渐认知英语国家的文化情景,以弥补习得的不足。例如老师在讲到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的时候,就可以联系到美国的独立战争以及和独立战争相关的人与事,使学生熟知独立战争对美国历史的巨大作用,以及《独立宣言》在美国文档史上的重要性。
6.情景模拟。因为真实目的语环境的缺失,学生无法亲身体验目的语文化。因而在基础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积极创设目的语环境。例如情景会话、人物模拟等。老师应该指导学生根据具体的语境正确选择得体的语言、表情和语调。这样学生不仅获得了语言实践的机会,也巩固了所接触的文化知识。此外老师还可以应用多媒体、图片、电影等直观教具进行情景模拟,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更深刻的了解英美文化。
三、结语
文化教学是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外语学习者综合素质的必要途径。在基础英语教学中,除了传统的文化教学方法外,教师可以使用英汉对照、文学赏析、媒体浏览、角色扮演、文化阐释以及情景模拟等具有创造性的新方法进行文化的导入。这种语言与文化并重的英语教学模式既可以使学生学习语言,又可以使学生获得文化的导引;既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能力,又兼顾了他们的社会文化能力;使他们既获得了用英语获取信息的能力,又具有了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文化导入绝不意味着对某一种文化的选择,而只是不同文化的解读。英汉文化各有千秋,二者绝无优劣之分,他们只是人类文化的不同表现方式。因此,在文化导入的时候,要戒绝厚此薄彼的误导,要做到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并重。只有这样,才会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真正拥有科学而理性的文化评判能力,也才能从根本上提升英语学习者的文化能力。
参考文献:
[1]M. Byram, C. Morgan, et al.Teaching-and-learning language-and-Culture [M].Cleve don: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1994.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3]陈申.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4]韩晓玲.寓语言教学于文化教学――外语教学改革之我见[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2):29-30.
对于跨文化交际来说,就是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下人们之间的交际。由于受到不同民族以及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文化差异也相对较大。如在中国一些人见面就会问“吃了没”?等问题,但是在英美国家中就会认为这些问题过于隐私,所以在英美国家中常常将天气情况等作为见面谈论的内容。如果没有掌握好对方的文化,虽然在中国人的观念人这些话题是比较自然的,但是在对方的观念中就会认为这是很不礼貌的,严重的还会影响到交流,造成不好的印象。因此,可以说,想要实现有效的交流,就要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还要掌握好对方的文化背景,这样才能提高交际的效果。所以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坚持实现因材施教,结合好学生的不同特点与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好学生的文化素养,保证交流上的得体性。但是教师也应当要认识到,跨文化交际是需要长期坚持培养的,所以就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做好教育工作。
2.初中英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措施
2.1及时更新英语观念
想要培养好学生的英语跨文化意识,首先就要及时更新英语观念。第一,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向学生传递出更多的信息与思想,从而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交际教学。第二,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进行跨文化学习的重要性,只有真正明确英语这一学科不单单是掌握语法与词汇,而是要学习好英国与美国文化。第三,教师要帮助学生转变自身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英语并不是为了应对考试,而是要将英语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第四,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挖掘出学生的文化意识,为学生创建出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此来加深学生对英语文华的感悟与理解,实现最终的灵活运用。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化敏感意识,这样才能真正认识到英语交际并不是单纯掌握语言形式。
2.2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做好文化背景
教学工作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在传统的文化教学模式中,课堂氛围十分枯燥与乏味,在学生的观点中也片面的认为学习英语用处并不大。因此,为了解决好这一现象,帮助学生掌握好英语文化知识,教师就要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好科学的教学手段,充实课堂教学内容,保证教学的生动性,以此来帮助学生学习好英语知识。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掌握好多媒体教学方法,通过提炼出教材中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来将其转变为趣味性的内容,以此来传递给学生。不仅可以节省课堂教学的时间,同时也就可以促进学生的思考,为学生的学习与探索预留出了一定的时间。如学生在学习“不同国家对英语的说法不同”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放映一些美国早期历史视频素材,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为了同样的英语在不同的国家中有着巨大的差异。其次,教师也可以将网络中一些有意思的内容与文化知识等传递给学生,以此来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好这一知识。
2.3借助日常对话来培养好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由于受到文化背景不同的影响,不同的人在面对相同的事物时所产生出的认识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在一些以英语作为母语的国家中就与我国有着不同的风俗与信仰。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向学生讲述一些西方的文化知识,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在课堂中教师也可以选择一些与课堂文化背景相似的知识来讲述给学生。如在西方的国家中在日常的交流中常常使用感谢语,但是在我国亲朋友好之间却习惯性地将感谢之情放在心里。而在西方国家中兄弟姐妹、父母子女之间常常会用到“thankyou”。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要培养好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的使用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修养。
2.4培养好学生的思维方式
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中西方人们的思维方式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但是通过实践可以看出思维方式对跨文化交际上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如果学生没有掌握好西方人在交际中的思维方式,是难以实现有效的交流的,甚至还会出现误会等现象。如中国人在面对别人的表扬时常常会采用否定的语气来回答。但是西方人在面对称赞时却会欣然接受。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让学生明确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同时还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与意见,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交际能力,从而掌握好英语知识。
究竟其会带来怎样的结果呢?这是作为教师的我们最关心的问题。成功了,皆大欢喜。否则,教学成绩不仅不能提高,反而会有所下降。我在近期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改善这一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我的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1.合理分组
实施学讲计划的第一步就是为全班同学分组,这一点英语教师必须慎重考虑。若按总分分组,由于学生存在偏科现象,可能一组几人某科都差,给平时的小组探究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也会给小组之间的评比、竞赛带来不公平性,从而导致小组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同样会出现该组几人某科目都是强项,促使他们该科学习兴趣越来越浓,成绩越来越好,但偏科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我个人认为正确分组的标准依据应该是学科成绩,而不是总成绩。例如,我教英语学科,班级有40人,8人一组,则分5大组。如果需要,组内还可分组。班级英语前8名分别为1―8组组员,9―16名分别为8―1组组员,依次类推,这样分成的小组,会由多层次的学生组成,尽可能地做到分组均衡,为以后的学和比打下基础。另外,组内学生尽量做到男女混合,有句话说得好“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这样更容易强化学习效果。
2.明确分工
分组完成,下一步便是明确分工。选择该组英语成绩最优秀者,即A类同学为组长,全面负责整个小组英语成绩的提高。B类同学为该组纪律委员,英语课上对于组内各种违纪人员、不学习或不认真学习者进行管理。C类同学为记分员,负责对组员的表现进行加分或扣分,每周末上报到英语老师处。例如,课上答对问题者一次给所在小组加1分,答错者不加分、不扣分,违反纪律者一次扣本组1分,平时作业任务未完成者一次扣1分,未做则扣2分,等等。其他同学则为一般组员。这样组内每个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互相监督,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3.重视集体意识的培养
英语教师在课上应不厌其烦地向学生灌输集体意识,培养他们竞争意识,让他们明确每个组就是一个小的集体,组内每一分子都应积极行动起来给本组加分,为争夺“先进小组”的桂冠献计献策,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尽可能不给小组扣分、抹黑。
4.落实奖励
英语教师应建立班级小组积分表并给予公示,对个人和小组积分一周一小结、一月一大结,对于表现突出的优秀小组及个人进行精神上鼓励或物质上的奖励,这样更能营造学生比赶超的氛围,从而形成班级坚强的凝聚力和合力。我认为,奖励应以精神鼓励为主,特殊情况下才给物质奖励,像糖果、点心、文具之类的,否则,会给本来收入微薄的教师带来经济上的负担。相反,教师只布置,不落实,久而久之,学生便会淡化比赛意识,教师也会因此而失去自己的“信”。
二
实施学讲计划,小组合作从表面上看是英语教师把课堂交给学生去交流、探究,自己成为旁观者、局外人,变得更加轻松自如,实则不然。
1.英语教师的作用仍不能忽视。课堂交给学生讨论探究,并非整个课堂、所有课型,英语教师一点都不讲,而是教师适时讲,适度讲,精讲,切忌“滥”和“灌”,眉毛胡子一把抓。小组合作学习是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进行的讨论研究,但并非任何问题都有讨论价值,教师要精选,讨论结束也离不开老师的总结和点评。例如,英语教师在教每单元的Grammar和Task部分时,如果不给学生讲解,完全放手,其结果可想而知。因此,这类课必须是学生预习,教师讲解,学生讨论及练习的过程,这样才能实现学习目标。
2.英语教师的课堂掌控能力要更强。实施学讲计划,组内学生坐在一起,方便讨论,但同时方便说与学习无关的题外话了,这便给维护课堂秩序带来不便,从这一点看这,其对英语老师的要求更高。例如,我在英语课上发现这种小组合“坐”的实施的确给班级带来一种“嗡嗡”声,若不留心,还真难找到声音来源,所以这时英语教师务必发挥小组纪律委员的作用,组间互相监督。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擅长见机行事,英语教师要全面考虑,妥善实施。
每个学科都存在两极分化,英语表现得特别突出,为什么英语两极分化现象明显比其它学科严重?需要我们认真地分析。
1.初中生自身特质是学生两级分化的潜在主因
在七年级的英语课堂上,部分学生因学习基础从一开始就跟不上全班的学习步伐,成了英语学科的学困生。接着,学困生因无明确的学习目标,用消极悲观的态度看待自己的学习,他们又处在身心发育阶段,意志力薄弱,逆反心理强,基本上没有预习和复习等好习惯。许多教师对这样的学生黔驴技穷,最后只好听之任之,而这些学生也自暴自弃,不求进取,这直接影响了英语教学效果,导致很多学生成为后进生。
2.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得当
学习方法是发挥学生学习才能的手腕,也是促进学生学习才能的途径。假如有良好的学习才能而无恰当的学习方法,犹如有箭无弓。
学生是在汉语环境中学习英语的,因而受母语的影响很大,习惯用汉语思想方式去学习英语,这样干扰了英语学习的开展,随着对英语新颖感的消失和教材内容的加深,不少学生开始慢慢对英语产生厌倦的情绪,兴趣和积极性降低,学习成绩必然下滑。长此下去这些学生也就成为了后进生。
二、转化后进生的对策
依据以上的剖析,学生英语学习呈现两极分化的缘由是多方面的,如不及时处理定会呈现恶性循环。因而转化后进生已成为火烧眉毛的问题,我在此引入一些个人不成熟的办法。
1.加纳德的多元智力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问题不再是聪明与否的问题,而是在哪些方面聪明,怎样聪明的问题
我们要做的就是从内外因出发,把学困生培养成为不同类型的人才。改变学困生的不利内因是转化的关键。
(1)帮助学困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有许多学生对失败感到羞耻,却不做任何努力来改变现状,是因为他们产生了这样一种信念:无论怎么努力都不能避免失败。于是他们在课堂上既不以掌握知识为目标,也不以成绩为目标,而是以应付师长,打发时间为目标。这时,教师应当用“勤能补拙”的道理激发其学习动机。给学困生指出切实可行的目标而且经常检查这一目标,及时修改目标,一旦发现他们的目标定得过高或过低,就逐一帮助他们修正,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意志力。授人以鱼不及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起始阶段教师应要求学生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学会国际音标,避免因使用汉字注音而造成的发音错误;勤于读写,做好预习工作,帮助他们多次温习音标掌握单词的拼读规律正确发音,熟悉词性及词义。而大部分学困生就是因为记不住单词,掌握不住词性慢慢地赶不上英语学习的进程而拖了班级的后退。最终导致英语课堂听不懂。
2.建立师生间的和谐互动是转化的实质
(1)教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上好每一堂课,从仪表到一言一行向学生传递出热爱并热衷于教学活动的信息,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是教学成功发展的第一步。
(2)绝大部分学生反对“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教学方法和艺术,以简洁、明快、幽默的语言,并且把教学活动搞得生动有趣。根据初中生表现欲强的特点,组织学生表演有关问路、购物、打电话、看医生等交际性强的活动,且引入竞争机制,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则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消除学生的厌学、弃学情绪。
(3)有效的沟通促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让学生各有所得,而不能只顾几个优秀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励进一步追求成功的努力,增强后进生的学习自信心。对后进生的点滴进步教师应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课堂教学中,对后进生的大胆参与教师应给予“特殊的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1-0151-02
初中教学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起到的作用非常看好,为此很多中学都出台了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教育计划大纲。因此,这也给初中化学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初中化学中融入信息技术是顺应时代的潮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发掘学生学习潜力,从而达到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本文将结合具体的化学教学实践,对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整合进行研究。
1 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教学整合带来的改变
学生学习变得更加积极主动 教学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主动、积极并深层次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是以教师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为主,课堂上学生自己动手练习的时间太少。虽说这种教学方式在短期内效果显著,但从长远来看,未来学生的个人思考能力会下降,学习非常被动,对化学这门非常具有趣味性的学科的认识还只是停留于表面,认为化学这门课程太过于枯燥乏味,从而大大降低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将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教学整合后,课堂教学的内容变得越来越丰富,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变得多起来,学生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获得以前从来都没有体会过的化学知识体验,让化学变得更加的具有趣味性,从而提高初中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了兴趣之后,学习才能变得更主动,学生从原来的被动学习变为今天的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学到了如何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与教师一起营造出一个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1]。
加强师生间的互动,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高效 教学本就是由“教”和“学”两个部分组成的,因此,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是整节课的组织者、引导者,而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课堂提问便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最平常的互动。在以往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提问内容太过随意;提问方式过于单调;提问信息过于繁杂;提问的差异性不足。这在平时教学中经常出现。
有的化学实验没办法在课堂上给学生进行演示,可这个实验又非常重要,不能明白这个化学实验的意义就很难理解其理论知识。这时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将所要教授给学生的知识重难点制作成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去学习化学知识的重难点与化学实验的步骤就容易得多。这种以多媒体为主的信息技术教学既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又增强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良好互动,还让这些初中生对学习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将化学实验的过程呈现在初中生面前,让学生知道这个化学实验的具体做法和有关的注意事项等,视频教学可以加强初中生的记忆,因此,信息技术运用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大大提高了化学教学的效率。
2 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教学整合所产生的“化学反应”
在理论知识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 初中化学理论知识是学好化学的开端,初中生只有很好地掌握化学理论知识,才能为以后学习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化学实验也是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才能顺利进行,如果初中生对化学理论知识掌握得不够好,那么在进行化学实验时难免会出现差错,而有的化学实验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的。因此,在学习做化学实验之前一定要对理论知识进行强化学习。如一些实验中操作不当或失误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教师也应加强对初中生化学理论知识的教学。
当然,教师在教授初中生化学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要结合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不能只是单纯地对知识点进行讲解,要丰富课堂的教学方式,将理论知识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呈现给初中生,比如运用多媒体将知识点列举制作成一个PPT。很多重要的知识点都是隐藏在课本里的,即使教师将这些知识点都给学生讲解一遍,一些学生还是觉得无法掌握到课本里的知识重点。而PPT的形式可以将课本里重要的知识点全部呈现出来,学生看起来也是一目了然,非常的直观。然后,教师要积极引导初中生去自己发掘信息技术在化学学习中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的普及,很多家庭都有电脑。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展示自己利用互联网如何进行化学知识的网络搜索,通过这种方式,初中生以后在家上网时会不自觉地想到这一幕,达到带动初中生学习的目的,让学生在学习受阻时懂得利用互联网来找到自己需要的答案。现在网络上也有很多化学教学视频,初中生在放假之余可以通过这些视频来提前学习即将要学习的化学知识,这也是一种预习功课的方式[2]。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 以前很多中学存在偏重于理论成绩而轻视化学实验的观念,觉得化学实验是可有可无的。一节课下来如果做实验的话,就要耗掉很长时间,还有课前实验仪器的准备时间等,根本没有时间讲课本里要考试的理论知识。所以一些中学的化学教师上课只知道照本宣科、主讲考试重点并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化学公式。这一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新课改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应该打破。
学校应重视化学实验教学,为有效实验教学开展条件。为此学校自身也应开发一些化学实验,建立多媒体教室,让学生在多媒体教室观摩实验,这虽然也没有让学生直接参与实验,却仿佛身临其境,效果自然要比教师在台上做实验、学生在台下看要强,而且可以大大节省实验前仪器设备的准备时间。
在实验装置设计中运用信息技术 随着国家推行新课改,中学教育模式发生很大的改变,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非常频繁,这是因为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初中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初中生自发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在实验装置设计中加入信息技术。初中化学课本里的化学实验有限,为了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就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去设计一些新的化学实验,那么第一步将要做的就是设计实验装置、设计实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因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验时时加以指导,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所学的化学知识,在信息技术的指导下去设计化学实验装置,以便于设计出一个全新的化学实验。通过信息技术了解与实验装置相关的化学知识,从而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实验操作能力。
实验装置的设计是检验初中生学习化学效果的一个手段,通过检验实验装置的设计思路,教师可以知道学生对化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与此同时,学生也应知道信息技术在整个实验设计中起到的作用[3]。
3 结语
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方式使得课堂教学效率不理想,信息技术可以通过其特别的教学手法将初中化学知识更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对课本中的重难点也进行了非常直观的输出。因此,科学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随着英语知识难度越来越大,拓展的内容越来越深入,英语教学中两极分化的现象会比较明显。两极分化会使英语教学效率受到一定的影响,同时还会使一部分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影响了学生的综合发展。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教学中两极分化的问题,找到问题出现的原因,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两极分化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
1.学生自身学习习惯不够好,学习方法效率低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主要的原因在与学生缺少明确的学习目的,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就使学生不能够以正确的方法开展英语学习,学习的效率大大降低。长此以往,有的学生学习优秀,有的就会变成学习特困生,从而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首先,初中阶段的学生心理处于转变的过程中,这个阶段学生比较容易受到一些外来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能够全神贯注,学习的注意力不够集中。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学习英语就是为了应付考试,自己以后不会使用英语。这样的思想都会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影响,从而影响了英语学习,出现两极分化。
2.教师教学理念落后,教学针对性不强
教师的教学理念对于学生英语学习也有着重要的影响。通常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一些英语优等生会比较偏爱,这样就会使一些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在心里产生一定的失落感。从而不愿意学习英语,导致对于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影响学习的有效性。如果学生对于学习缺少了兴趣,那么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会难以提升。另一方面,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比较注重英语音标的教学。同时受到了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会比比较注重讲解单词和语法。枯燥的教学模式也会使学生学习效率不高,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体现,最终导致一些学生成为差生造成两极分化。
二、解决英语教学中两极分化的对策
1.加强引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能够在积极主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掌握英语能力,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只有让学生能够主观上积极主动学习英语知识,才能够有效提高英语学习效率,提高班级英语整体教学效率。首先,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学习。例如:在学习英语知识forget to do sth和forget doing sth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预习学习。通过在网上找一些词组的例句和解析,使学生对于相关知识有所了解。这样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学生学习的效率就会大大提升。学生养成了预习学习的好习惯,那么英语学习的效率就会大大提升,从而能够有效提高班级英语整体水平,避免两极分化的问题。
2.强化词汇教学,扩充学生词汇量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英语水平不高,学习积极性不高,还有一部分原因使学生掌握的词汇比较少,学生在说英语的时候说不出口,在英语阅读过程中,许多单词都是生词,所以学习的阻力比较大,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积极性。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注重词汇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词汇。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变通学习英语词汇,提高词汇的掌握程度。例如:kind是种类的意思,a kind of后面接名词单数,表示一种什么东西。Kinds of 后面接名词复数,许多种。教师在讲解词汇的时候,应该注重延伸,使学生能够对于周边的英语知识有所了解。这样就会使学生在掌握一定量词汇的时候,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就会得到提升。
3.激发学生兴趣,保证教育教学的公平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注重公平教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会得到激发,学生才会更加愿意参与到英语教学过程中。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本着公平的原则开展教学,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激发。例如,教师在课堂中应该更多的关注学习后进生,鼓励学生学习英语。使其能够感受到教师关注和关心自己。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够得到保证。后进生只有得到与优等生同样的待遇,那么学生心理才能够实现平衡,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积极性才会大大提高,英语教学过程中两极分化的问题才能够得到有效解决。
4.加强辅导,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
因为课堂教学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难以保证使每个学生能够明白每个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难以把每个学生不懂的问题都讲解清楚。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应该利用课下的时候,开展有效的辅导,重点帮助后进生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使每个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有效的提高。在课下的时候开展辅导教学,会让学生感觉到教师重视自己,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升。学生主观上喜欢和愿意接受教师,那么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会更加积极努力W习英语知识。通过有效的辅导,能够使学生英语学习整体效率得到提升,这样就能够有效避免两极分化,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
总而言之,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想要有效优化两极分化的问题,需要教师注重优化教学观念,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教师应该注重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英语教学活动。针对班级学生英语学习存在的问题,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针对学生英语学习难的问题,应该通过激发兴趣,开展有效的辅导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加有效地掌握英语知识,提高英语学习效率,有效提升自身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唐和平.浅谈农村初中英语两极分化问题[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S1).
[2]程广林.如何应对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两极分化[J].学习月刊,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