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8 18:20:0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日语学习计划,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关键词:日本动漫文化;高校日语专业学生;日语学习动机
近年来,日本的动画和漫画作品席卷了中国乃至全世界。动漫文化已经成为日本现代文化的代表之一。动漫作品也被视为日本文化的窗口,或作为日语学习的手段而被广泛应用。与此同时,动漫也逐渐由日语学习的内容或手段,演变成了日语学习的动机之一。国内也偶见关于日语专业学生的日语学习动机的研究,但是涉及日本的动漫文化与其联系的论文却是凤毛麟角。由此笔者试在小论中,论述近年来日本的动漫文化对高校日语专业学生日语学习动机的影响及其变化。
日本的动漫,可以称之为了解日本的窗口之一。樱井孝昌(2010)在其著作中说道,“(日本的动漫作品)反映了日本的社会、文化、时装和传统文化等。从榻榻米到饮食文化,从制服到原宿的时尚服饰等等,动漫把日本所有的一切都尽情展示给了全世界的青年们”。可见动漫的宣传力及其影响力之大。
以日语的动漫词语“KAWAII(かわいい)”为例,中文音译为“卡哇伊”,百度百科解释为,“网络时尚用语,意为可爱”。这个词,很久以前就成了网络流行语。不只在中国,甚至世界各地都在使用“KAWAII(かわいい)”。樱井孝昌(2009)称,“KAWAII(かわいい)这个日语词汇已经成为了世界通用语”。不仅如此,日语的“anime(アニメ)”和“manga(漫画)”,“动画”和“漫画”这两个词本身也变成了英语单词。此外,还有 「bishōjo(美少女)、bishōnen(美少年)、cosplay(コスプレ)、dōjinshi(同人誌)、otaku(御宅)、seiyu(声優)等等众多与动漫作品有着密切联系的日语词汇,也融入到了英语词汇中,风靡了全世界,我国也不例外。因为喜爱日本动漫对日本文化感兴趣的青年人日益增多,进而开始学习日语的人也不在少数。
关于“日语学习动机”,日本的国际交流基金也有相关的调查和研究。“关于海外日语教育现状的调查”,以日本国外的日语学习者为对象(其中82.8%的人为初中、高中和大学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该调查从1990年实施以来,1993年、1998年、2003年、2006年和2009年,已经进行了6次。
其中,2009年的调查报告《海外的日语教育现状(概要)》中写道,整体来看,“日语学习动机”中,诸多选项中排名靠前的依次为:选择“对日语本身感兴趣”的人为58.1%,所占比重最高。其次是“交流的需要”,为55.1%。接下来就是“想了解有关动画和漫画的知识”,为50.6%,列第三位。而且,从“日语学习动机”的类别来看,“知识取向”所占比率最高。2009年的调查研究中,特别强调了这一点:即在“知识取向”中,选择新增选项“动画和漫画的知识”的人占50.6%,高于选择“历史、文化知识”的47.7%。而在以往的调查中,包括2006年的调查,“日语学习动机”中,“想了解有关动画和漫画的知识”这一选项从未出现过。
因此,在2009年的调查中,从“动画和漫画的知识”被列入了“日语学习动机”这一点可见,日本的动漫对全世界青年人日语学习的影响之大。我国也是如此,从前述的诸多源于日本动漫的网络用语之流行便可见一斑。
国内关于大学生日语学习动机的研究,多为对英语专业的二外日语或日语公共课学生的研究,以日语专业学生为对象进行的日语学习动机的研究屈指可数。其中,蒋庆荣(2009)把“娱乐动机(看动漫影视等)”列入了为8个学习动机(注一)之一。芦媛媛(2010)也把“喜欢日本动漫”列入了14个日语学习动机(注二)的选项之一。由此可见,近年来,日本动漫文化的影响已逐渐显现出来,其作为国内高校日语专业学生的日语学习动机之一,已经开始受到了关注。
以笔者所在的山西大学日语专业为例,2001年入学的日语专业学生中,无一人是因为“对日本的动漫等感兴趣”而开始学习日语的。而2008年入学的日语专业学生中,因为“对日本的动漫等感兴趣”而开始学习日语的学生几近半数。之后的2009到2011年,同样地,因为“对日本的动漫等感兴趣”而开始学习日语的学生也是只增不减。由此可见,作为高校日语专业学生的日语学习动机之一,“对日本的动漫感兴趣”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要因。从2000年左右的名不见经传,到2008年至当今的必不可少,日本的动漫,已经成为专业学生的日语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日语学习当中,一如既往地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学习动机之一的同时,也还是促进日语学习效果的催化剂和日本文化的窗口之一。
从以上论述可见,近五年左右,日本的动漫文化,已经成为了高校日语专业学生日语学习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在日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也日益凸显。如何抓住这一新特征,并在今后的日语教学中灵活运用,进而提高日语专业学生的日语学习效果,将会成为新的课题。
注一:
8个学习动机为:1、信息交流动机(通过报刊资料等获取信息、与日本人交流)。2、文化动机(对日本、日本文化感兴趣)。3、兴趣动机(喜欢日语及其老师等)。4、娱乐动机(看动漫影视、玩游戏、听歌曲)。5、考试竞争动机(考试中取得好成绩、通过等级考试等)。6、留学深造动机(去日本留学、工作、深造)。7、现实动机(多学一门外语、容易就业、毕业需要)。8、易学动机(日语好学)。学习动机由强到弱依次为:考试竞争、兴趣、信息交流、娱乐、留学深造、现实、文化、易学。娱乐动机居中。引自蒋庆荣(2009) 《关于专业学生日语学习动机的调查研究》。
注二:
14个日语学习动机为:1、觉得日语很有趣。2、想通过日语学习,了解日本文化。3、想通过日语学习、掌握该语言的技能。4、喜欢日剧。5、喜欢日本动漫。6、喜欢日本偶像。7、喜欢玩日语版的电子游戏。8、受国内日语热的大气候影响。9、想继续读取日语研究生。10、想将来利用日语技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11、想取得日语能力认定资格证书。12、感觉掌握日语技能,会比较有优越感。13、感觉会讲日语,会被别人羡慕。14、想去日本留学深造。
动机高的要因主要有,“想将来利用日语技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想通过日语学习,掌握该语言的技能”“想取得日语能力认定资格证书”。动机低的要因主要有,“喜欢玩日语版的电子游戏”、“受国内日语热的大气候的影晌”、“感觉会讲日语,会被别人羡慕”。“喜欢日本动漫”的学习动机也居中。引自芦媛媛(2010) 《关于中国高校日语学习者的日语学习动机》。
参考文献:
[1]桜井孝昌(2009)《世界カワイイ革命》PHP新書
[2]桜井孝昌(2010)《日本はアニメで再興する》アスキー新書
[3]蒋庆荣(2009)《关于专业学生日语学习动机的调查研究》《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9.1.第5卷 第1期
随着外语教学研究中心由语言知识转向语言学习者,对学生个体差异的研究成为焦点之一。在对学生情感因素关系中,动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因为动机是解决学习的动力问题,是对学生学习劲头的分析度量。可以说动机问题是外语教学中至关重要的问题。
大学日语的教学必须依据《大学日语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重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力求使每个教学环节对学生的认识结构产生高效应。这就需要日语教学以目标教学引导、以情感教学协调、以认知策略开窍,帮助学生克服日语学习的心理障碍,多方面地对学生的日语学习动机实施强化策略。
一、动机的定义
对于动机的定义,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不同的观点。从动机的组成来看,有人认为动机是由目标组成的。Johnstone把动机看成是“指向目标的驱动力”(1999:146)。有人把努力程度看作是动机。如Ellis认为动机是指“学习者出于需要或愿望,在学习外语时所付出的努力”。还有人综合目标和努力两个因素给动机下定义。从状态角度看,有人认为动机是静态的。Williams&Burden把动机看成是认知和情感的激发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为达到所设定的目标,决定所采取的行动,并维持着心智和身体的努力。有人认为动机是动态的。总之,人们所站的角度不同,自然会有不同的结果。但有几个组成因素是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即外语学习动机应包括:第一,学习这种语言的目标;第二,在实现这一目标所做出的努力;第三,这种努力的持久性。
二、影响外语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
鉴于外语学习动机的多面性和复杂性,与动机相关的其他因素也就很多且关系复杂。本文就认知、情感和社会环境三个方面论述影响动机的因素。
1、影响外语学习动机的认知因素主要是自我意识,包括自我概念、自我效价和主体感等。
2、影响外语学习动机的情感因素是指学习者本人的情感变化导致学习动机的改变:如兴趣、态度、需要、自信心和焦虑。
3、社会环境因素是学习者以外的因素,主要包括社会人才市场对劳动力在外语方面的要求、外语学习课程大纲的要求、外语教师的影响、学生家长的要求、以及学生同龄人的影响等。尤其对于青少年来说,同班级或同座位的人外语学习情况对动机的影响十分明显,值得外语教学者重视。
三、培养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强化策略
1、增强学生外语学习的目标意识
教师帮助学生确定外语学习的长远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明白单位时间内应该完成的学习任务和应该参与的学习训练活动。只要学生平时瞄准具体的教学目标进行学习,不不到位,就能克服学习上的盲目性和无所适从状态。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决定意识,发挥学生外语学习的主动性,自觉加强外语学习。
2、尽可能使外语课活泼有趣
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日语课需要多样变换的教学方法,形式新颖的教学活动。即对课文中人物的剖析、清洁的梳理、结构的归事例的展示、文化背景的点拨、语言点的解释、想象力的扩展,都要力求语言准确清晰、生动形象。教师在课堂上发扬民主,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把语言、词汇、语法、句型、课文、书写有机地结合起来,用复习、巩固等多种操作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用多种感官去感知语言,听、说、读、写、译交叉有序进行,克服对学习过程的冷漠态度。
3、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互活动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注意设计能够促使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互相帮助、互相竞争的教学活动。培养优秀学生的火车头作用,建立学生学习小组,组织日语学习经验交流会,号召学生日语学习竞赛,经常利用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观念。
4、善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应该经常鼓励、表扬学生,尽量不批评他们,让他们有外语学习的自信心,有动力去克服困难完成学习任务。因为自信心强的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前能,能在学习中明确自己的职责。例如认真考虑处境不利学生的建议,不因考试分数低而嫌弃他们;当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要投以期待的目光,愿以希望的话语,给予再试一次的机会。只要老师诚挚地寄希望于每个学生,学生心理上就会形成一种正强化,学生大都会按照老师的期望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因此,外语老师要满腔热情地热爱学生,不仅要在教材教法上下工夫,还要愚政治思想工作于教学之中。
5、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般情况下,日语学业不佳的学生在学习习惯上都处于劣势状态。外语教师不仅反复向学生强调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终身受益的重要性,还要在实践中促使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要培养学生具有早读习惯,课前预课后复习和积极参与课堂听话活动的习惯,尤其是培养日积月累的日语习惯。
6、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学生自觉利用旧知识获得新知识的能力,是独立掌握知识的综合能力。首先要培养辩音能力,包括语音、语调、重读、弱读以及各种场合的语境识别能力。其次,要发挥学生的阅读能力,包括精读、朗读、背诵、查字典等技巧的运用。还要强调学生记笔记,包括划线、批注、整理、摘录、卡片、符号、图表等笔记方式。再者,要引导学生质疑问难,不仅学会在单词、短语、句子方面质疑,也要学会在篇章结构和思路方面质疑,使学生针对所学内容提出有分量的问题,避免在无关紧要的枝节问题上纠缠。最后,要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自我总结。及时发现自己学习上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老师的教学和同学的学习行为中得到补偿和修正。
7、充分利用测试手段
教学过程要始终贯彻反馈矫正原则。教师对学生定期进行测试,及时发现缺陷和差异,进行矫正补救;学生得到一定的学习效果反馈,了解自己学习的成绩,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总之,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一个全社会学外语、用外语的热潮越来越增强。我国大学外语的学习动机将进一步加大,学习动机将会进一步端正,大学外语教学将会更加科学有为。
一、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变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知识得到不断的更新,所以我们不能只是满足于学校所学到的知识。对于传统形式的学校教育来说,其本身存在的形式的比较狭隘的。学校教育是有一定的时间限制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就需要脱离教师来进行学习,但对于教师来说,需要做的就是不能只是将知识的内容传授给学生,需要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因此对日语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去教日语,还需要对学生学习日语进行引导,使得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对日语进行应用起来。并且根据目前所给的教育大纲来说,它也是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转变,要对学生为主体的地位进行突出,使得学生能够在日语学习的过程中,更够掌握更多语言之外的东西,对自身能力进行提升,使得学生能够养成一种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有主体意识,才会积极主动的去对日语进行学习。虽然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因为探索的过程,在课堂上去知识获取量方面相比较以前有所降低,但是学生因为探索的过程,使得其对日语的兴趣有所提升,激发了他们对语言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引发他们能够主动的在日常生活中对日语进行应用起来。
对于这种能力的培养并不是短时间的过程,其需要日语教师对其不断的引导,要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得他们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来,在学习过程中,不会显得过于被动,能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跟教师进行探讨。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凸显学生的主体意识,还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让学生们更够在期间享受到相对应的乐趣,使得学生对日语学习的兴趣得到不断的提升。
二、要在教学过程中营造出一定的语言氛围
因为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模式进行了改变,使得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出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不能够进行填鸭式教学了。并且对于外语的学习过程来说,其在学习的时候需要教师来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使得学生们能够对日语结构进行一个系统性的掌握。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是要对相关内容做到精讲细讲,使得学生能够充分的对其有所领会。
在教师精讲过后,就需要学生来进行巩固提高,因此需要他们对所学内容来进行练习。但是对于练习方式的选择,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为了对课堂气氛的有效提高,使得学生的兴趣得到更好的激发,因此需要采用多样式的练习方法。另外,对于那些存有日本留学生的班级来说,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这些留学生发挥他们的母语优势,在教学的过程中营造一种日语的交流氛围,使得学生能够积极的用日语去表达他们的观点。
三、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文化与语言相结合
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不应该只是单纯的将其理解为对单词及对语法的记忆中去,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做到有效的交流,利用语言来对文化的了解。对于语言来说,其是文化的一种载体形式,可以使用语言来对文化进行传播,并且在语言的表达过程中,也会受到其自身存在的文化及风俗习惯的影响,因为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的差异,要做到对日语的更深层的学习与了解,就需要对中日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进行了解。所以,在日语的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日语思维方式,不然即使学生掌握再多的语法及词汇,都不能够会日语的更好的运用。
在日语学习的过程中,对于语言的学习与对于文化的学习的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应该分割开来进行学习。对于很对日本文化,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疑惑,对于像日本的插花文化,对鞋方面的一些讲究问题,都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慢慢的对其做到了解,去发现这些文化与我国文化之间存在的不同。在对这些文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媒体及影视资料的方式来对学生加以阐述,使得在讲解的过程中更加生动形象,便于学生去做到更好的理解,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得到提高。
另外,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要对一些非语言的交际能力做到掌握,可以像日本人一样,使用一些手势及习惯来对自己的思想进行表达。这种语言与动作表达方式的结合,使得学生更能够身临其境的融入进去,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信心做好更好的提升,也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延续下去。
总结:对于学习日语来说,其跟学习其它语言一样,不能够仅仅把它当作为对词汇及语法的学习,这样不仅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厌烦的心理,还会使得学生在学过之后不能够加以运用。因此在日语的学习过程中,应该采用多种形式来进行教学,让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体现,加大对文化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实际交流能力。
英语课外作业不外乎机械地抄写字词句、抄写短文,再就是无休无止的题海练习之类。节假日就更为方便,一些单元测试、英语试卷等等粉墨登场,顺理成章地走进节假日的舞台,扮演起了课外作业的“角色”。这些形式单一、枯燥乏味的机械训练,大大挫伤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英语学习自然而然成了学生的包袱、负担,导致学生形成了“假日作业综合症”——迫于学习的压力,不少学生不得不认真完成,而作业马虎、字迹潦草、敷衍了事的学生不在少数;更有甚者,假日不做,周一提前到学校来复制别人的版本,蒙混过关。更狂的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是一个字不写,看你老师能怎样……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们应该通过精心设计课外作业来落实《英语课程标准》的精神,从而提升学生假日自主学习的效率。
一.
一、动手实践操作,体验学英语的乐趣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教材所提供的具体语言环境,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全方位的训练,使学生能够运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际活动,从而熟练掌握英语这一语言。
目前,国家统一实行每周五天的工作学习制度,给了学生更多的节假日,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主支配时间,拥有了更广阔的自由活动空间。根据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外作业来代替机械训练的传统节假日作业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手脑等多种感官,让他们剪剪贴贴动起来,写写画画乐起来……假日生活因而更精彩,假日学习因此更有效。
例如,初中英语教材中出现了单词卡、词汇树的制作,学生的课外作业中相应出现了“爱心”、“树叶”、“蝴蝶”等形状各异、五颜六色的英文版书签,再后来又出现了板式统一、分门别类的成套书签,这些纯自然的东西尽管看起来还有点毛糙,但他们的内涵耐人寻味,非常有意义。
此外,初中英语教材中还出现了大量的公益活动和活动海报,因而单一主题的海报设计顺理成章地成了学生的课外作业。如结合Halloween举行了My favourite festival海报设计大赛。有一同学的主题是Middle Autumn Festival,在旧挂历纸的背面是一片淡蓝的夜空,几缕白云,一轮金黄的圆月高挂,一小桌子精美的月饼和水果的拼盘,旁边是一段作者自己写的关于Middle Autumn Festival的英语小短文;有一同学的主题是Spring Festival,背景是通透的中国特色的屏风,一个鲜红的中国结,透过窗户依稀可见的几串烟花爆竹,还有几个小小的红包,一段关于Spring Festival的英文说明。这些作品图文并茂,非常精致。后来制作内容丰富、大容量信息的英文手抄报就成了节假日学生最受欢迎的课外作业……
节假日后学校的橱窗、教室的展示墙,以及英语角等成了学生最喜爱的场所。大家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在自制的艺术作品前面,一起观赏,一起讨论,共同评奖,流连忘返……
实践证明,这种手脑等多种感官同时参与的学习活动,于不知不觉中复习巩固了学生所学的课内知识,为他们所学课内知识搭建了展示的舞台,使他们拥有了综合运用课内知识的空间。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了学习英语的信心,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对今后的英语学习造成一种正面的有效的影响。
二、收集整合资源,拓宽学英语的空间
“语言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当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灵活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时,他们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就特别深刻;当学生意识到所学的知识马上在现实生活中得到运用时,那么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也就显得越发的有意义。
英语是一种语言,光靠每周四节英语课,每节课的45分钟,就能熟练掌握这种语言,几乎是不可能的,此时英语课外作业就显得弥足珍贵。在漫长的节假日里,高质量的课外作业尤为重要:既让学校的课堂延伸到生活的课堂,又使教材里规范的书面语言变成鲜活的生活用语;还能使学生乐于接受,积极参与,从而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英语知识。
当今的世界,广播、电视、书刊杂志到处都是,学生的周围充满了信息,可结合教材中的公益活动、自然灾害、影视节目等话题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来谈论他们感兴趣的事情等等。如学习关于自然灾害一文时,学生收集了关于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印尼海啸、美国飓风等图片,帮助大家理解自然灾害的内涵。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可以让学生收集教材的背景知识、相关内容,以便获得更多的信息,从而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学了Audrey Hepburn后,有人收集了运动明星姚明、影视明星章子怡、流行歌手周杰伦等的照片和信息并制成了个人信息卡,用于课上讨论,课后交流。
Internet的支持,给学生获取信息提供了又一片全新的领地,为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开辟了又一片神奇的天地。假日里,教师可以通过QQ与学生网上英语聊天,学生之间同样也可以网上英语聊天,还可以就感兴趣的话题边查资料边展开网上讨论,有理有据,各抒己见,网络世界此时又成了学生唇枪舌战、展示英语知识的又一平台……
这种充分运用身边的资源,创设适合学生实际的节假日作业,不仅教会了学生收集和使用信息,而且拓宽了学习英语的范围,将英语的学习拉到了学生的身边,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英语是一种交际工具,它不神秘,也不可怕,它不遥远,就在身边。更为奇妙的是:这种节假日作业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而且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挖掘了学生的潜能,更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实现了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
三、自主编创活动,领略学英语的真谛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积极开展各种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个性、展现才能。教师应有计划地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如朗诵、唱歌、讲故事、演讲、表演、英语角、英语墙报、主题班会和展览等。
人脱离了生活,就学不会语言。教师应该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把生活中鲜活的事实引入课堂,创设一个个真实的情境,使学生的生活经历成为课堂教学的主题,让学生觉得并非在完成教材中某个内容的学习,而是在完成生活中某一件事情。其中的英语内容只不过是完成这件事情所必须使用的语言,而且使用这些语言是自然而然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才能真正实现英语教育素质化。
利用节假日开展形式多样的英语活动,把学生带进生活,让英语走进生活,从而更好地发挥英语的交际功能。初中英语教材中有许多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内容,如打电话、购物、问路、指路、谈论某一话题等等。我们完全可以从生活细节出发,让学生在节假日里学习使用英语打电话,邀请同学一起购物,参加生日聚会,或者通知同学干某件事等等;还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几个小组就某路段来操练问路指路……
这种活动型课外作业当然少不了各种文娱节目,而英文歌曲、英文朗诵、英文笑话、英文故事、英文演讲、英文短剧等都是学生十分喜爱的文艺形式。要表演好这些节目,可不是件简单的事。节假日的自由支配时间正好了派上了大用场,把这些节目作为课外作业来处理,学生训练起来就更有劲、更投入了,假日的生活也因这些活动而丰富多彩。如表演Seeing the doctor,课堂上,老师带来医生的白大褂、听诊器、体温表和一些药品,把讲台当成医务室,真实地创设了一个病人看医生的生活场景。老师穿上白大褂,带上听诊器,扮演医生,耐心地询问病情;扮演病人的同学愁眉苦脸,语气微弱。课后让他们模仿表演时可以替换老师和同学的对白,由于看医生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学生很容易进入角色,表演起来兴致也特别高,效果当然特别好。同时于不知不觉中熟练掌握了看病的日常用语。节假日里,学生模仿课上的情景,编排了到水果店买水果、游客问路等情景。
一、教学过程中尚存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首先,精读课教材内容的编排已基本形成了一种模式,课文、会话、阅读文、单词、语法;有关课文内容所涉及的历史、文化等背景,课后练习,补充阅读材料等。这样的编排非常严谨,旨在兼顾学生全面的知识和技能的训练。然而,在实际授课时,受到课时的限制,教材中的很多内容在课上一般都无法进行讨论或口头练习,而教师在授课时也基本上强调语法和词汇解释,课堂活动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处于只听和记的被动地位,忽视了对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目前,我校采用《新编日语》课文包容量大,内容多,难度大。在缩短教学学时的前提下,每周仅靠8课时很难完成一课的教学任务。因此,就必须修正以往的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突出“精讲多练”的原则,充分利用课堂上有效的教学时间,大力调动学生的热情,并着重于技能方法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课下可自己进一步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其次,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并让学生的课下时间“活”起来。一些学生自己能够独立完成的替换练习及会话练习,可充分利用学生会话小组等形式课下完成。
再次,为了弥补学生“说”的机会少的状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坚持课堂前5分钟“日语小报告”的训练。就有关新闻时事、学校生活以及中日文化、生活、习惯上的差异等多方面内容,用日语做5分钟左右的“小报告”,这样使学生有效地将学过的语法、句型及词汇融会贯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下会话小组的展开,从另一方面弥补了课上学生“说”的不足;同时通过模仿课文内容进行会话,不但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把书本上的内容变为自己的东西来消化、掌握。
另一方面,表现在听说课教学进度与精读课程教学进度相脱节的现象。每个课程有各自相应的独立性,同时还应相辅相承,互相联系,不能互相脱节。
第一,发音阶段不同步。听说课程没有语音阶段,开始便是情景对话;而精读课此时还未结束语音学习。因此,学生不能进行正常的听力训练,要等到精读课结束语音教学后,才能理解听力课教授的教学内容。
第二,听力教学内容难度超越精读课教学的难度。学生在听力训练过程中因部分语法与句型过于生疏,使学生难以理解所接受到的信息。例如:在精读课语法还未介绍使役态时,听力课文中先出现了此种讲法。单纯模仿,则不能帮助学生理解使役动词与动词的使役态用法。因此,教师必须用大量时间给学生介绍动词变化等语言规律,在学生习得新语法规则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听力训练。这样丧失了听力课以“听”为主要获得信息手段的特点,延缓了学生对所听内容的正确判断。
此外,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校不但招生人数有所增加,招生区域也在逐渐扩大。从单一的河北省生源扩大到我国诸省市。母语的地域性对发音的影响给语音教学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这就要求教师针对学生的母语地域性及其发音特点,找出学生发音上存在的问题,从该理论上进行分析,有的放矢地进行个别指导,并总结经验,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指导方法,以便使学生准确地掌握日语发音。
二、围绕基础教学强化管理制度
1.申请基础日语教学精品课,配备骨干教师,增强基础课教学的力量
我校日语系学生均为零起点学习,基础课教学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出合格的日语人才。因此,几年来我们一直在基础教学上投入了相当大的力量,2008年我校开始申请和建设基础日语教学精品课,配备骨干教师,形成正、副教授帮带年轻教师,并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基础科研究群体。
2.加强题库建设,实行教考分离
为使日语适应21世纪的发展以及我国市场经济进一步国际化的需求,真正实现教考分离,以实现对教学的有效监控,我们以国家教委基础日语教学大纲为依据,在历年试题的基础上充分借鉴与能力考试试题和国家日语专业等级测试的等有关试题的长处,制订了日语专业基础日语题库,并在不断修改和完善,目的在于实现对教学主要环节的科学监控。
3.利用现代化设备,广泛介绍日本文化和日本社会
我们在教室安装了电视、多媒体设备和互联网络,辅助课堂教学进行了多次日本文化以及日本社会的专题介绍。比如,讲授“歌舞伎”“相扑”等日本传统文化时,我们不局限于课本介绍,还通过电视专题节目、相扑比赛和歌舞伎表演等,向学生介绍介绍生动地道的语言、标准的语言及表达方式,使学生不仅提高语言实践能力,同时还进一步加深了对讲过的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教师在课余时间可以利用教师提供网络连接地址和网络教学资源,有意识的积累与教学相关的素材,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大量的补充。教师也在此过程中接受了大量的信息与新词汇,不断丰富与提高自身的语言水平。
4.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除课堂教学之外,每年定期举办日本文化活动,请日本专家来校讲座、开展日语配音大赛、日语朗诵比赛、日语话剧表演大赛等,还请日本相关团体和学生共同开展和服、茶道、日本料理等展示表演。学生积极参与,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面临新世纪日本语教育,无论教学内容、课程体系,还是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改革的任务仍很艰巨。此外,我们还应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加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学生创立立体的学习环节,力争使基础阶段教学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11C-0012-03
20世纪80年代,美国南加州大学语言系克拉申教授提出了二语习得理论,在语言学界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其理论研究成果对我国的外语教学理论和实践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一、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要义
克拉申把二语习得理论归结为五项基本假说:(1)语言习得与学习假说;(2)自然顺序假说;(3)监控假说;(4)语言输入假说;(5)情感过滤假说。克拉申认为,第二语言习得涉及“习得”和“学得”两个不同的过程。“习得”是指学习者通过与外界的交际实践,无意识中掌握该种语言,并能够流利、正确地使用该种语言。“学得”是指有意识地研究且以理智的方式来理解某种语言的过程。通过“习得”而掌握某种语言的人,能够轻松流利地使用该语言并进行交流;而通过“学得”掌握某种语言的人,只能运用该语言的规则进行语言的相关运用;自然顺序假说认为,第二语言的规则是按照可以预示的顺序习得的,人们对语言结构知识的习得是按自然顺序进行的,这种顺序具有普遍性,并不要求人们按这种顺序来制定教学大纲;“输入假说”是监察理论的核心内容。克拉申认为,只有当习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即略高于他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而他又能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意义或对信息的理解而不是对形式的理解时,才能产生“习得”;“情感过滤假说”试图解释为什么学习者的学习速度不同,最终达到的语言水平不同。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还要受许多情感因素的影响。语言输入必须通过情感过滤才有可能真正被“吸收”,而学习者所接触的可理解输入的量以及他们的情感因素对语言习得同样产生重要影响,并将最终影响语言习得的效果。
克拉申把这五项假说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关系归纳为:语言输入情感过渡语言习得机制语言能力的习得语言输出。他认为语言习得有别于语言学习,是通过联系语境接触语言、获得对话语的理解,然后在自然的交际情景中通过使用语言而获得的。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的提出对第二语言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对外语教学与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根据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中的语言输入、情感过滤及语言输出等相关理论,高职日语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针对性,通过更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日语教学水平的提升;要突破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要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学习近况和日语差异化水平制订与之相适应的授课计划和教学进度表,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日语综合能力。
二、营造日语学习氛围,激发语言习得兴趣
外语习得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重要因素之一便是语言环境。第二语言习得是在一种自然的或有专门教授的环境中去学习一种母语以外的新语言的过程,因此非正式的语言环境对于外语学习者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在国内,与其他外语一样,日语学习最缺乏的就是一个天然的日语语言环境。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暗示我们,应营造日语学习氛围,创造日语学习环境,对学习者加强二语语言文字的输入,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日语语感,提高学生的日语口语水平。
(一)加强自身专业涵养,实施全日语化教学
作为一名日语教师,既要具备深厚的学科素养,更要练就一身娴熟过硬的专业基本技能。日语教师从第一节日语课开始,尽量全日文授课,哪怕初学学生听不懂,也一直坚持下去。如早上走进教室,笔者先与同学们用「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打招呼,告诉同学们这就是“早上好”的说法,要求同学们模仿表达;有同学在门口叫“报告”,笔者说了一句「どうぞ入ってください,同学们都猜到了这句话的意思;同学在起身回答完问题后,笔者以手示意,并说了声「どうぞ座ってください,同学们脱口而出“请坐”的意思。从课堂日语表达再到日常生活用Z,对同学们不断进行“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同学们的日语听力水平就会得到很好的锻炼,在潜移默化中牢牢记住许多常用的日语表达形式,逐渐对日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美化教室文化环境,优化日语学习氛围
高职院校的班级往往都有自己固定的教室,教室便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环境,让教室的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以及每一件物品都会说“日语”,可极大地增强学生学习日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可让同学们自行收集日语名人名言警句,日本的文化、动漫、美食等方面的图文资料张贴在教室适当位置,以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其次制作各种精美的卡片,悬挂在教室里。起初可制作“五十音图”相关卡片,可让同学们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熟练掌握其内容;接下来还可制作一些重点词汇、固定习语、助词辨析等小卡片,既可装扮教室,也可随时随地学习日语;同时还可以创建班级图书角,实现资源共享。同学们可每学期准备1―2部日语专业相关的书籍,供大家相互传阅,以扩大阅读量,增加语言积累,很好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三)开展日语特色活动,提高日语学习兴趣
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是一个长期而又较为枯燥的过程,学习者对于日语的了解和掌握也必定是一个艰苦的历程。职校生往往学习主动性、自觉性不强,大多缺乏勤奋精神和坚韧的毅力,一味地要求学生默写单词、背诵课文等只会导致他们厌学。实践证明,高职院校学生对各种各样的课内外活动非常感兴趣,如在日语初学阶段可组织开展日语书法大赛、日文金曲大赛、日文小报制作、日语知识竞猜;中级阶段开展日语听力竞赛、日语词语接龙、日语朗诵、日语PPT展示;高级阶段开展日语演讲、日语配音大赛、日语情景剧演出、日语翻译大赛等。适时合理地开展各类专业特色活动不仅可促进学生把课堂学习的日语知识应用于实践,还可极大地提高他们日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同时还可满足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需要,助推学生全面发展。
三、鼓励日语口语表达,克服胆怯恐惧心理
不少学生尤其是初学者往往不敢开口讲日语,怕自己发音不准,怕自己说出的句子有语法错误,万一说错了,被同学们笑话,那就太糟糕了。其实,不敢说就永远不会说,更谈不上说好。勇敢地开口说日语,就是迈出成功的第一步。如何克服学生的胆怯恐惧心理,积极主动地用日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则显得尤为重要。如刚学习日语“五十音图”阶段,少数学生受到地方方言的影响,个别假名发音比较奇怪,授课教师要在第一时间帮学生矫正发音,助其找回学习自信心;在学习表示动作作用对象的格助词「を的用法时,有位王同学把“我吃饭”说成「私は食べるごを,此时教师不要马上责备或者纠正学生,可用鼓励的语气对学生说:“王同学把今天刚学的单词都用上了,真了不起,但日语语序和我们中文的语序有所差别哦。中文语序一般是主谓宾结构,而日语的语序一般是主宾谓的结构。”学生很容易将「私はごを食べる此类表达方式牢固掌握。当学生尝试用自己记住的单词和表达方式开口说日语时,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作为教师做得更多的应该是宽容和鼓励,毕竟他们已经迈出了最为艰难的“第一步”。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而是巧妙地为学生指出不足,既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又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四、提高日语交际能力,拓宽创新思维空间
同学们能够使用所学单词和文法进行简单的日语生活会话并不意味着已经掌握了日语这门语言,也只能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日语口语表达水平。要想说一口流利的日语口语,必须反复琢磨,勤加苦练。
根据克拉申的只要学习者接触到的语言输入是“可理解的语言输入”,那么这种“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就可以对第二语言的输入产生积极作用这个观点,可积极倡导同学们多记多背单词、固定搭配、课文等等,这样坚持下来的好处就是,当与他人日语对话的时候,根本就不用再根据语法去进行造句,就很自然地从脑海里蹦出自己想表达的句子,而且还说得一口非常地道的日语。平时不注重语言积累的同学,往往和他人交流的时候,给人的感觉就是反应明显慢了一拍,因为他们多了一步“中文”翻译成“日语”的过程,而且说出来的日语往往很蹩脚,给人的感觉很不自然,很容易说出“中文式的日语”。
[中图分类号] R4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12(a)-0185-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value of CT and MRI in the diagnosis of 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after cerebral infarction in the acute phase of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5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after cerebral infarctio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ly 1, 2013 to March 1, 2015 were respectively given MEI and CT examination, the detection rate, lesion range, morpholog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tients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 Results 55 cases were cerebral hemorrhage after cerebral infarction by MRI examination and the detection rate was 94.8%, and 43 cases were cerebral hemorrhage after cerebral infarction by CT examination and the detection rate was 74.1%, the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after cerebral infarction; CT; MRI; Diagnostic value
脑梗死后脑出血转变(HT)又名出血性脑梗死是指在脑梗死期间,由于缺血区血管重新恢复血流灌注,导致的梗死区内出现继发性出血,脑CT扫描或脑MRI检查显示在原有的低密度区内出现散在或局限性高密度影[1]。这种现象称之为出血性脑梗死或脑梗死后脑出血。出血性脑梗死是脑梗死的一个特殊类型,1951年Fisher和Adams首先提出出血性脑梗死这一名称,近年来由于抗凝与溶栓治疗的广泛应用,及CT、MRI等影像学的应用普及,出血性脑梗死报道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已引起了临床上的重视。有关资料表明,脑梗死后脑出血转变不仅能够出现在脑梗死治疗后,同时被确认为脑梗死的自然转归,它们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所以脑梗死后脑出血转变成为国内外有关医疗人员的研究热点。根据有关数据统计,脑梗死后脑出血转变的发生率可达到21%~42%[2]。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的医疗事业飞速发展,影像学事业也随着进步,CT和MRI对早期诊断脑梗死后脑出血转变有着极大的重要意义,就该院2013年7月1日―2015年3月1日之间收治的58例HT患者,同时行CT和MRI检查分析其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择2013年7月1日―2015年3月1日之间,在该院收治临床确诊为脑梗死后脑出血转变的患者58例,其中男35例,女23例,年龄28~62岁,平均(45.72±17.24)岁。临床表现:其中包括意识障碍加重12例,偏瘫、偏盲、眩晕、呕吐或共济失调加剧者20例,头痛加剧、出现局限性抽搐者13例。58例行CT和MRI检查,两种检查手段间隔小于24 h。
1.2 患者入组标准与排除标准
入组标准[3]:时行颅脑CT和MRI检查确诊,且两种检查间隔小于24 h;患者均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患者精神状态良好;本人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凝血功能有障碍或者异常的患者;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功;患者精神不佳;本人及家属对纳入此研究持反对态度。
1.3 方法
MRI检查:采用美国GE公司Signa-HDx 3.0T磁共振仪进行扫描,患者仰卧位,采用头部线圈,扫描仪序列及参数:T1 Flair轴位:TR 2166 ms,TE 2.9 ms,TI 860 ms,NEX 1;T2 FSE轴位:TR 4180 ms,TE 110 ms,NEX 2;DWI轴位:TR 4425 ms,TE 74 ms,NEX 2;T2 Flair轴位:TR 9000 ms, TE 174 ms,NEX 1。
CT检查:采用GE Light Speed 16层CT机,管电流为200 mA,管电压为120 kV,螺距1.375,间隔7 mm,层厚7 mm,FOV 24 cm×24 cm。
1.4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4]:观察45例患者的病灶范围,形态以及特点;脑梗死后脑出血转变的出血影像学特点;CT和MRI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的对比情况。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MRI和CT对脑梗死溶栓后患者检出率对比
MRI检查出55例脑梗死后脑出血转变后患者,其检出率为94.8%,CT检查出43例脑脑梗死后脑出血转变患者,其检出率为74.1%,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脑梗死后脑出血转变的出血影像学特点
MRI显示为不规则状,线状以及沿着脑回走行;CT显示为线状以及不规则的斑块状出血;而对于脑实质出血这一方面的显示,MRI所显示的出血范围要大于CT所显示的范围。
2.3 CT和MRI显示的范围,形态以及特点
CT显示患者出血病灶为高密度影像,梗死病灶为低密度影像,同时依据其出血量的多少,显示为线状、条状以及阴影部分。MRI显示梗死病灶T1加权图像呈低信号,T2加权图像呈高信号,而出血比病灶分为慢性期、亚急性期、急性期以及超急性期。超急性期、急性期主要以T1、T2、FLAIR均为低信号为主,亚急性期主要以T1、T2、FLAIR高信号为主,慢性期主要以T1低信号、T2、FLAIR高信号为主。
3 讨论
脑栓塞大面积脑梗死、合并有高血压病的脑梗死及脑梗死后的血压升高、血糖升高白细胞升高、高热等易诱发出血性脑梗死,栓子迁移和血管再通由于出血性脑梗死多数是由于脑栓塞引起,引起出血的原因主要是“栓子迁移”学说血管内的栓子破碎并向远端迁移[5]。此时远端的血管由于已发生缺血、坏死在血压的作用下破裂出血而形成出血性脑梗死当栓子引起血管闭塞后,由于正常纤溶机制影响,使栓子随即崩解,加之脑缺血后造成的代偿性血管扩张使栓子向闭塞血管的远端推进,因此在原缺血区因受缺血损伤的毛细血管内皮渗漏,当再灌注后受强力动脉灌注压的影响,造成梗死区的继发性出血,这种出血可以很广泛。大面积脑梗死临床脑CT扫描脑MRI检查显示大面积脑梗死以及梗死后大范围水肿是出血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有时无出血前的CT对比,很难与原发性脑出血鉴别,临床表现血肿型者原有的神经系统症状均有加重。出血性脑梗死急性期及亚急性期CT呈高密度影,慢性期则逐渐呈等密度或低密度影,有增强效应。增强脑CT扫描显示:在低密度区内有脑回状或斑片状或团块状强化影[7]。CT是诊断脑出血性梗死的首选,在患者发病时就可以观察到一系列的出血性特征。有关文献报道[8],CT检测出血性脑梗死诸多局限性,比如对慢性期出血、亚急性出血、微小出血、成像参数较少及陈旧性出血显示效果不理想。相对MRI来说,MRI能够清晰的显示梗死病灶以及出血病灶的分期特点以及一些小的出血点,这些能够证明MRI检测HT相对于CT成像比较清晰其全面,为HT的早期临床诊断提供了有利的图像信息。该研究中,MRI对HT的检出率为95.5%,CT对HT的检出率为48.8%,MRI远远高于CT的检出率,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对于出血性脑梗死,MRI可清晰的显示出CT无法检测的出血性病灶的慢性期以及小出血点,还有较高的检出率,相比CT检查更加敏感具有更大的优势,可以为早期诊断脑出血性梗死提供有价值的信息、降低漏诊率,对临床方面的早期诊断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伟峰,魏定远,肖卫民,等.TIA 继发脑梗死的TCD、EEG与CT、MRI的动态研究初探[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3(2):3-4.
[2] Okada Y,Yamaguchi T, Minemasu K, et al. 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in cere-bral embolism[J]. Stroke, 2011,20(6):598-603.
[3] 孙世明,杨大兴.CT与MRI对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变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8): 26-27.
[4] 杨飞,崔书君,刘怀军,等.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变的CT、MRI比较[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1,27(11): 1650-1651.
[5] 陈丹,张亚林,瞿中威,等.张力性脑出血的CT及MRI特征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1,9(4):17-19.
[6] Ogata J, Yutani C, Zmakita M, et al. Hemorrhagic infarct of the brain without areopening of the occluded arteries in cardioembolic stroke[J].Stroke, 2012,20(2):876-883.
一、引 言
现代社会,网络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平台。随着中日文化交流日渐频繁,网络中已经充斥着大量的日语资源。同时,社会对于现代化日语人才的需求量也是不断加大。因此日语教学的方式也随着时代潮流产生出新的变化,网络日语自主学习也就逐渐流行起来。对于日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学校课堂教学虽然会设置听力,口语,写作等日语能力基础课程,但有限的课时数无法保证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有时间练习,此时自主学习就显得非常重要。目前网络上主要的日语学习资源共分为几类,分别有日本动漫,日本电视剧,日语歌曲,日语论坛以及学习网站等等。通过浏览这些网站与资源,学生们能够在课外获得大量与日语接触的机会。而相对于传统的书本学习模式,网络自主学习更加受到现代日语专业学生的青睐。在本文中,笔者将根据前期进行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的展示与分析,以求更加全面地阐释日语专业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的现状及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更加优化的解决方案。
二、自主学习概述
20世纪80年代霍尔克首先将自主学习理论引入到外语教学领域中。对于自主学习,霍尔克是这样界定的:学习者自主就是学生自我负责管理语言学习的能力,具体地讲,就是自己能够决定学习目标、确定学习的内容和进度、选择学习方法和技巧、监控习得过程和自我评估学习效果。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曾说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可见自主学习对于现代大学生提高自我起到很大的作用,并关系到以后的工作生活。同时,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机,互联网等逐渐开始成为学生学习和获取知识的工具。网络上的自主学习日益流行。然而,这种脱离书本和传统教学的新兴学习方式的出现,在带来好处,方便的同时,也会出现一些弊端。
三、网络学习的利弊
为了收集撰写本文所需的数据资料,笔者对南京林业大学日语专业大一至大三的共计77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大四学生因外出实习等原因无法参加)。根据前期进行的调查报告结果,经过分析研究,笔者总结出了以下网络学习的优势以及劣势:
(一)优势
1.网络学习中资源的多样性
近些年来,随着中日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大量与日本文化相关的事物逐渐被引入中国,加之互联网在现代社会中作为重要渠道,各种日语学习资源已经十分丰富,并且唾手可得,这对于日语专业学生来说选择面更加广泛。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来看,动漫,日剧,日语歌曲是日语专业学生们青睐的学习资源。
2.网络学习的便利性与同步性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现在人们可以在有网络覆盖的地方随时上网浏览信息。并且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快速高效地查找到所需的资源。相对于传统的书本学习,这的确能够大大地提升学生们自主学习的效率。同时,由于语言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更新,通过网络学习日语能够即时地了解到那些层出不穷的新词汇,新用法,这对语言学习来说意义重大。
3.网络学习氛围轻松更易融入
虽然对于许多日语专业学生来说,经过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十几年,他们对课堂、书本学习已经完全适应,但难免会有学生对这种传统教育模式感到枯燥或乏味,进而可能会影响到学习的效果。反观网络学习,这不仅能给他们带来新鲜感,同时根据调查数据显示,62%的学生平均每天的上网时间超过3个小时,同时网络又是大部分学生课余时间主要的娱乐工具,所以通过网络学习可以大大减小学生们学习时的压力。
(二)劣势
1.信息量过大导致学习质量下降
一方面,网络信息鱼龙混杂,这也导致许多日语能力欠佳的学生无法辨别信息的真伪以及资源的可信度。有些信息没有参考价值,甚至有可能完全颠倒黑白,这会成为网络自主学习中很大的阻碍。另一方面,网络日语学习资源的难易程度不易把握。由于学生能力高低有别,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能被学生所掌握。如何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程度的资源也是网络日语自主学习过程中经常碰到的问题。
2.网络学习缺乏系统性
在传统的日语教学中,各个高等院校都制定了日语专业教学大纲,每个教师也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但是在网络自主学习中,由于学生对日语学习的具体方法不了解,则会导致学生们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进行学习。在前期的调查过程中,笔者也向未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的学生询问过原因,共有67%的学生声称他们不知道利用网络学习日语的方法,从而未选择通过网络进行日语自主学习,而选择了传统的书本学习方式。
3.网络学习计划性不足
W络学习的形式高度自由这一特点,会导致自主学习的过程较为无序,使得很多学生并不能很好地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学习计划对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无法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进而也会影响自主学习的效果。据调查,日语专业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时会制定计划并执行的人只占18%。
四、提高日语专业学生网络日语自主学习的建议
针对以上提出的网络日语自主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笔者给出如下建议:
(一)教师介入学生的自主学习
学生们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能够起到一些辅助的作用。他们所扮演的应该是引导者、组织者、促进者、网络资源的提供者和学生学习的支持者这些角色。所以在笔者看来,教师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1.推荐网络学习资源
之前在网络自主学习的劣势中提到过网络学习的信息量过大,甚至存在错误信息,导致学习质量下降。许多日语专业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对网络学习资源的获取渠道并不熟悉,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学习中向学生们推荐或选取优秀的,适合日语专业学生学习的网站,比如沪江日语、和风日语,包括一些日本资源网站及论坛,例如日本雅虎网站、NHK新闻网、2ch等。同时,由于日剧,日本动漫等是日语专业学生经常接触的日语资源,教师们可以向学生们推荐一些能够反映日本社会、日本文化的日剧或动漫,这不仅可以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还可以让他们学会一些地道的表达方式,更可以使他们认识到日本的社会文化、企业文化,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让他们进一步地了解日本,更有助于语言的学习,甚至对于将来的留学,就业产生积极的影响。
2.针对学生不足之处进行引导教学
虽然各高校设置了日语口语,日语写作,日语听力等课程,但在课堂有限的学习时间中,很多学生都无法获得足够的时间去消化课堂内容,同时也缺少练习的时间,这也是现代高校日语教学的“通病”。另外,学生之间水平的参差不齐也会导致部分学生无法跟上课堂节奏。那么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们的网络自主学习来弥补这些不足。以日语听力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在NHKラジオニュ`ス的网页上选择新闻广播进行听力练习。在此网站中,收听者可以选择普通语速(ふつう),慢速(ゆっくり)和快速(はやい)。这样的分类选择可以满足不同水平阶段的学习者。同时,“听写”是对加强听力十分有效的方式,教师可要求学生以自己能够适应的语速进行听写,并以此提高听力能力。如果教师们能够对症下药,引导学生自行进行“听”“说”“写”的练习,那么学生们的综合日语能力会有大幅的提升。
3.帮助学生解决网络学习中的困惑
在网络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会产生困惑。由于网络上的一些解答可信度存疑,教师就成了学生们求助的对象,他们可以从专业的角度帮助学生们解决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产生的疑惑。通过选取贴近生活的场景设计,周到细致的讲解,形式多样的练习,实用而现代的日常用语,简单有效的听说训练,会使学生少走弯路。
(二)、学生的自我提高
教师的介入固然重要,但是自主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自己。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是要学生和老师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事情。
1.设立学习计划
通过上文的数据显示,在网络自主学习中,能够制定学习计划并执行的学生并不多。这也会成为学生通过网络学习提高自己的一个阻碍。因此,学生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设定好自己的目标,并且从教师提供的日语学习资源中选择适合自己的资源,分配学习时间,把握学习进度,并做好及时的自我检查以及自我反馈,这样才能使使学习效果达到最优。
2.将课上学习内容自行通过网络进行拓展学习
语言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对于一个未来准备从事日语相关工作的专业学生来说,没有“超纲”一词。如果学生给自己设定上限,提高水平也变成天方夜谭。因此“举一反三”也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力之一。例如,在课上老师可能会提醒学生注意一些日语中存在的和汉语写法相同,但意思完全不同的词汇,比如说“暗算”“大手”。在课后,学生就可以根据教师提出的这一概念进行拓展,在网络上进行搜索,就能够发现更多类似的词语,并进行积累。久而久之,这些所谓的易错易混词便不会成为学习的障碍,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逐渐提高。
五、总结与展望
网络已经成为日语学习的第二课堂,为了提高日语专业学生的竞争力,培养新时代日语高端人才,网络自主学习已然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虽然网络自主学习有利有弊,但在教师以及日语专业学生双方的共同努力下,网络自主学习势必能成为学生日语能力提高的催化剂。网络信息、资源日新月异,网络日语自主学习未来的发展前景是乐观的。对此笔者也做了相关调查,所有的日语专业学生都认为网络学习未来能有不错的发展,并且其中甚至有24%的人认为网络学习将来会替代传统学习模式。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更多的日语专业学生将会从网络自主学习中受益。同时,在提高网络学习能力的过程中,学生们会掌握今后发展所必需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也会使他们受益匪浅,并能够运用到今后的学习生活或者工作中去。
参考文献:
[1]朱丽蓉.互联网与二外自主学习[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03):50+77.
[2][3]李彬.网络资源在日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运用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S1):94-96.
[4]白政文.W络环境下大学生日语自主学习模式探索[J].才智,2016(05):114-115.
作者简介:
1自律学习的概念
近年来在大学日语教学的研究中,对学习者自律性的研究日渐重视。所谓学习者的自律性(Learner autonomy)是指学习者能按照自己的需求,控制自己学习的能力。具体地解释就是“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都由自己选择、制定学习计划,“实行计划,自身对实行后的结果进行的评价的知识和技能。”
无论是谁不可能一开始就具备这样的能力,即使是成年人,也不能说自律性就非常高。学习者的自律性因人而异,自律性是在生活、学习过程中培养起来的。
在日语教育领域使用“自律学习”这一用语是80年代。但只是一部分语言学者,还没有被广泛认知。在课程开始前教师制定的课程设计只是暂时的,在教学过程中随着学习者的自我需求和语言习得的认识加深,可随时增加和修改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的主角也转变为学习者。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学习目标更加明确,这也是“自律学习的第一步”。学习者回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程设计中。“自律学习、自主的学习”等概念也广泛运用。1998年,日本国立国语研究所的日语教育专门用语集对“自律学习”的概念进行了以下的定义。
自律学习(autonomous learning)是指学习者自身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有效地利用教师、教材和教育机关等资源的学习。
《日语教育重要用语1000》 1998
即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学生是课程设计的参与者、信息资源的搜集者、学习效果的评价者。
2自律学习教学模式的优势
自律学习的教学模式最大的优点是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特点。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实际的日语教学中自律学习以小组形式进行。学生自行分组,自己决定讲解的内容。比如讲解日语语法中关于假设的语法内容时,每组4—5人,自行分工进行讲解学习。教师给予一定的提示,比如组成成员时,激发学优生和学困生相互帮助的学习动机,鼓励互相帮助,尊重他人,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享受体验自身价值的快乐。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一个相互沟通的平台 以本校为例,学校校园网创立了天空教室。在日语教学中有效利用网上平台,由学生管理,学生通过平台互相交流,分享学习经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自主权完全交给学生,教师也定期进行答疑和讨论。针对考级还经常提供一些学习资料。学生积极地练习、积极的讨论,养成学生对问题积极探讨和敢于批评的良好习惯。同时也为教师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提供了良好的空间。
利用多媒体软件,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 以语法教学为例,利用计算机等多媒体软件进行辅助学习,讲授语法时,不再是以前的粉笔讲授,而是让学生制作课件学习。同时推荐一些好的网站,与课内有关的日语知识或者相关词条的考级练习,还可以是视频文件。学生既学习了语法知识,又可以扩充知识面。在自然状态下提高记忆与学习的效果。
3.日语教育中教师的作用
3.1日语教育的角度
语言学习一般以语言运用能力、社会文化的能力的养成为目标。学习者通常为了此目标参加课程的学习。中国国内的日语教育的目标如下
A 以学习者日语应用能力和社会文化能力的养成为目标
B 教师决定转化为学习者自己决定的过程
针对以上两个目标,教师承担着各种各样的作用,这里就主要作用进行论述。
3.1.1以学习者日语应用能力和社会文化能力的养成为目标
学习时间较短,学习内容相对价值观和技能相比,主要以知识学习为中心,因此要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作用。要培养学生的日语应用能力和社会文化能力,教师就要成为学习内容的决定者、学习的组织者。从语言技能的掌握角度考虑,教师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特别是日语专业的学生都是进入大学后接触日语,大多数没有日语学习的经验。因此最初由教师来决定学习的内容。即教师成为“计划制定者”。学习一段时间后,可以渐渐由学生根据自身需求制定学习计划。同时在教材的选择上也要注意,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循序渐进的让学生自己决定学习内容。
3.1.2教师决定转化为学习者自己决定的过程
当学习者学习到一定阶段后,就要由教师决定转变为学习者自己决定。教师的作用就要转变为支持、鼓励学习者。教师要适应自己角色的转变,要相信学生的自律性并且有意识提高学生的自律性。有时候会遇到学生不理解向老师抱怨“为什么不教我”。这种情况,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发现自己真正的需求。总而言之,教师的作用是提高学习者的自律性。
当学习到一定的阶段后,教师就成为“信息提供者”、“学习的管理者”,促进自律学习的效果。“信息提供者”可以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根据需求提供一些必要的信息。但是学习者自律性的养成,归根结底还要依靠学习者本人。“学习管理者”主要记录学习是否按照学习计划进行,学习过程的特点等内容。在以前此项工作的主体是教师,但是在自我决定型学习中,这类角色应由学生自己担当。
此外,在近年来的日语教学中最为突出强调的“改革者”的作用。教学方法在原来的“粉笔课堂”的基础上进行改革。采用采访、角色扮演、自由讨论等方式提高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改革。在语言教育中,辩论、自由讨论、新闻投稿等方式并不常见,特别是在日语教育中非常少见。将这种方式引入课堂,比如学习者自己决定一个辩论话题,分组进行辩论。在自学、小组合作探讨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引导全班学生达到共识。学生汇报预习成果时教师进行评价,提出建议。教师要做一些必要的讲解与补充,但是教师的讲解要择重、难点讲解,要针对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难问题进行点拨,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学习者的认知能力。
与此相对,学习者自身如何迈出自主学习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首先学习者要相信自身的自律性,并且要有意识这种自律性是自身的权利。有时候学习者本身具备实际的能力,但是自身不知道,或者不被挖掘出来,也是无法付诸实际行动的。因此学习者通过“自己决定“这一过程,自信心增加,改变了同一性的价值观,养成一定的自律性。
但是,最开始阶段教师作用的急剧变化有可能给教师和学生双方带来混乱。当然,教师的|“讲授者”的身份还是不能改变。也不是完全的、绝对的“学习者自我决定”,只是减少“教师决定”。即由“教师决定”转变为“学习者自我决定”。
3.2 相互决定型:教师成为学习咨询对象
通过以上分析,在自律学习中,教师成为“计划制定者”、“讲授者”、“信息提供者”、“改革者”。
不仅是语言学习,学习者在自律学习过程中一定会遇到一些问题。想从别人那得到一些启发;找人商量;或者想得到别人的一些鼓励。此时教师的身份就变成学习者的咨询对象。对待学习者的问题,教师要用包容的态度,从专家的角度给出专业的建议或忠告。当然这样的角色不一定全部由教师来担当。例如之前所说的“学习管理者”,可以在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记录的同时,检查学习者的学习计划的方向、目的等是否合适等。
实际上,在自律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从计划的制定、具体学习的教材、学习资源的介绍等帮助学习者向“自己决定”转变。为实现“自己决定”,学习评价的基准也由学习者自身设定。和制定计划相比,实施计划是相对较难的。进行评价则更难。学习者通过和教师进行商谈,提高自身的自律性,接受教师的“提供的信息”促进“学习管理”。这样,教师在课堂上担任的多种作用转移到课堂外,针对学习者的个性,制定相对应的计划。
4.结束语
以上就学习者的自律性和培养学生自律性过程中教师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当今的社会随着日语学习者多样化趋势的发展,其需求也必将呈现多样化。从教材的选用到学习标准评价也必将随之发生改变。如何应对多样化的需求、个别化的学习过程;教师和学习环境的要因的关联、妨碍自律学习的要因等问题将成为今后的研究方向和课题。
参考文献
【1】 青木直子.教师的作用【J】.日本语教育学研究,2001. p182-197
【2】 有泉芳彦. Andragogy的视点看日本语教育【J】.世界的日本语教育,2000. 1-20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中日两国在各个领域中的交流,我国对日语人才的需求增大。由于没有语言环境,学生长时期学习外语养成的习惯,以及教师的传统教学方式等种种原因,传统的日语学习多以灌输的形式,注重语言综合技能训练,老师是主导者,而忽略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这一事实。目前很多教学单位设置了相关自主学习实践课程,教学一线的教师也在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期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高效地学好日语。本文从日语实践课程的课堂学习情况来探讨如何从元认知策略的培养入手,培养学生的日语自主学习能力这一问题。
二、日语自主学习实践课程的学生学习状况
1.依赖性强
目前大学生大都是进入大学后才学日语。在中学的外语学习都是以老师为主体的学习,老师布置学习任务,学生按部就班地去完成,基本上还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刚从中学跨入高校,对大学学习情况知之甚少,因此对老师还存在着很大的依赖性和盲目性。老师虽然给出了学习目标,但是很多学生根本不能完成学习任务。
2.持续性差
在日语语音自主学习课堂上,老师会提前把一些语音学习的资料输入电脑,然后教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由浅入深地进行自主学习。但是通过课堂观察,很多学生对单调的发音不感兴趣,有情节的对白句子他们又听不懂。这样很容易打消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自我控制力差
用于学生实践课程的教室都是多媒体教室,可以上网,而且电脑的资源库里有大量的学习资料。因为是语言的学习,所以日本歌曲、日剧、日本电影、日语原文小说等都有,学生很容易就去看有故事情节的日剧或电影。虽然模仿发音有助于语音的学习,但是大多学生只是看故事情节。还有个别的学生上网聊QQ、玩小游戏。
4.学习上有惰性
在日语写作自主学习课堂上,老师会指导学生先学习日语写作的基本知识,然后叫学生多写作。因为日语写作有一系列的讲座内容,而且都输进了电脑,学生进入系统就可以学习了。但是通过观察,发现一部分学生不是按照老师指导的去做。他们不是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而是对什么感兴趣就看什么。该背该记的语法惯用句型等也不花时间去消化。很少有学生摘抄好的段落和句子,写小作文。
由以上可以看出,现在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低下。教育的目的不是授“鱼”,而是授“渔”,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我认为运用元认知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日语自主学习能力。
三、元认知策略与自主学习概述
1.元认知策略
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元认知策略是一种高层次的执行技巧,主要包括计划、监控和评价学习活动,它是成功地计划、监控和评估学习活动的必要条件,对改善学习效果起着最为关键的作用。元认知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Flavell)于20世纪70年代首先提出的。认知心理学家根据学习认知心理过程把学习策略分为三大类: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社会/情感策略。认为在这三种策略中元认知策略最为重要。根据O’Malley和Chamot对学习策略的分类框架,元认知策略主要包括:(1)事先计划。对将要学习的材料的大意和主要概念进行预习。(2)指导注意力。事先决定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个任务上。(3)功能准备。事先为将要执行的某个语言学习任务做好准备并演练语言结构。(4)选择注意力。事先决定把注意力集中在语言输入的哪些方面上。(5)自我管理。了解有助于语言学习的条件并努力创造这些条件。(6)自我监控。在听或读的过程中检查自己的理解情况,或在进行口、笔头输出时检查语言是否准确或得体。(7)自我评估。某一阶段的语言学习结束以后,根据某个目标检测自己的学习结果。(8)自我调节。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的成效及时作出反馈,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概括起来,元认知策略大致可分为三大类: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及调节策略。计划策略是对自己学习活动的事先计划和安排,包括设置学习目标,预习学习材料,提出有关问题,以及思考完成学习任务的时间、方法,等等。监控策略是对自己实际学习活动的监察、评价和反馈,包括学习时对注意力的跟踪,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等等。它可以使学习者警觉自己在注意和理解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及时发现,加以改正。调节策略是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调节、修正和控制,能够帮助学习者校正他们的学习行为,使他们补救理解上的不足[1]。
2.自主学习
随着元认知策略研究的兴起,自主学习开始受到教育界的广泛注意。培养学习者自主性成为国内外教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自主学习这一概念是由Henry Holec首先提出的。Holec认为自主学习就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也就是说,能够对有关学习各方面的问题进行决策。关于什么事是自主学习,语言学界始终没有达成一致。自主学习指学习者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根据自己的情况确立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监控学习计划的实施与学习策略的使用与发展、进行自我评估、逐步发展[2]。自主学习不是简单的“自学”,而是一个积极的、创造性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理想的自主学习是学习者有能力完全决定自己的学习目标、方法、时间、地点、材料并对自己的外语学习进行监控、评估和调整[3]。对尚未达到完全自主的学习者来说,帮助他们不断地进行反馈或监控他们的学习过程尤为重要。Holec认为自主学习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确定学习目标;(2)决定学习内容和进步;(3)选择学习方法和技巧;(4)监控学习过程,如节奏、时间和地点;(5)评估学习效果。自主学习在整个语言的学习过程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自主学习者有以下特点:(1)自主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有着深刻的了解;(2)自主学习者采用积极的方法完成任务;(3)自主学习者会不惜一切与他人交流目标语言;(4)自主学习者善于猜测,对那些不合适的假设进行修正;(5)自主学习者既重视形式又重视内容,即重视准确性更重视适当性;(6)自主学习者会采取坚韧不拔的外向型学习方法获得目标语言[4]。
四、运用元认知策略培养学生的日语自主学习能力
1.加强元认知策略的培训和指导
教师应采取元认知策略来培养学生的日语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本质上是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监控和调节的能力。教师要特别加强学生元认知策略中的计划、监控和评估的训练。因为计划、监控和评估是元认知的三大功能,是通向自主学习的桥梁之一。这三步实际上是帮助学生成功的学习日语而采取的管理步骤。他作为一个学习的执行监控系统,表现在学习过程中,就是学习方法与学习的调节与控制的有机统一,并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减轻学习负担,最终达到学习自主性的目的。此外,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自学中心是另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大多数自学中心都具有双重功能,既适用于课堂教学,又适用于学生独立学习。为充分利用自学中心的资源,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培训,帮助他们分析自己的学习需求,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学习材料(如网站或软件),按照课堂教学大纲和自己的目标制订使用这些学习材料的计划,使用合适的学习策略,评估自己的学习成绩,从而最终能够自主学习。
2.重视自我评估
近年来,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论强调学习者自身参与评估过程,认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内在评估形式――自我评估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文秋芳在调查传统与非传统学习方法时发现,对学习成绩起关键作用的变量之一是学生的自我管理策略,而该策略的核心是自我反思与评价的能力[5]。评估应该包括两个方面:水平与兴趣,即在评估学生听力、语言流利程度、准确度和词汇方面的进步的同时,也应该系统记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时间投入的变化。绝大多数教师认为必须鼓励学生学会评估自己的学习。因为评估不是一次,而是学习过程中的持续。因此,学习者需要明确的是语言学习是一种无止境的积累性学习。一旦课程结束,如不继续学习,则可能前功尽弃,而学会自我评估是成功地进行自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既然评估的目的之一是促进学习,那就应该让学习者明白评估不仅仅是发现问题和弱点,同时也要明白自己已经达到什么水平。了解弱项是为了调整学习,而了解进步则可以增强学习自信心和能动性,两者缺一不可。在自主学习实践课堂上,教师在引导学生重视自我评估的时候,应该示范如何评估。就语言知识的学习本身,教师可进行随堂测验,即通过阶段测验引导学生分析自己本阶段学习的成绩与问题。
五、结语
使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感和自信心,并意识到正确评估自己的学习的重要性。自主学习是全新的教学模式,学习策略的培养,特别是元认知策略的培养,是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但是通过目前的日语自主学习实践课课堂的学生学习情况显示,多数学生在日语学习上仍不具备自主学习能力。他们只是被动地完成任务,不会根据课堂教学大纲制订与之配合的自学计划,不了解自学材料的作用,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任,也不知道该如何评估自己的学习,以及评估的重要性。因此,在日语自主学习实践课中,教师要通过教学目标的设置,借助各种评估手段,培养学生使用元认知策略的能力,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从而达到真正的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O’Malley,M.,Chamot,A.U.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2]彭定金.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学习者自主”问题研究[J].外语界,2002,(3).
[3]魏玉燕.促进学习者自主性:外语教学的新概念[J].外语界,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