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调查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10-11 00:52:0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市场调查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市场调查论文

篇1

2.小组化教学。互动式教学是指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提问和与学生讨论方式来引导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能快速的活跃课堂气氛。但是由于授课班级人数众多,会导致课堂混乱、嘈闹的情况。如不能适当引导必然会偏离讲授的内容。在教学资源紧张的情况下,短期内要求实现小班化教学是不现实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分项目小组的方式。学生可以自由组合来配置小组。运用PPT的方式汇报讲解本组的调查过程与分析结果。通过一次完整的市场调研活动,在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也能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二、如何解决教师的困惑

1.引入现代化教学工具。市场预测相关章节中包含了大量的数据、公式,这些复杂枯燥的计算一般都是要求学生通过手工进行的。在课堂题目练习时,经常会出现学生相互抄袭答案的情况。在这个网络信息发达的社会,大量企业开始着手使用专业软件来取代原始手工操作来整理、分析数据,所以信息技术应用型的人才会有很大的优势。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期望教师能介绍在企业运营过程中比较普及的数据处理、分析、预测软件,如Excel(数据处理软件)、TSP(时间序列分析软件)、SPSS统计分析软件。如能在实训课上安排学生上机操作,不仅能解决枯燥的计算问题,降低学习这门课程的难度,提高学习兴趣,更能培养学生对理论转化成实际市场数据信息处理的能力。

2.考核方式多样化。比如,用获取积分的方式来改变学生的上课状态。回答问题就加分,调动其积极性。小组在做作业时,先相互讨论,通过头脑风暴法的方式收集idea(想法、主意)。使每位同学都能参与,教师此时可以进行点评打分。平时分占比例高于期末卷面分这个方案并不是对学生的减负,而是重新分配了学生的“负担”。每天做一点,积累分数,通过一门课程就不再是难事了。让“一考定终身”情况不再出现,取而代之的是“努力在平时”。

篇2

作为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一项重要职能,市场调查在理论界已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各种有关市场调查的理论、方法和技巧不断涌现。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有关市场调查的理论和实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推广,各种专业性的市场调查服务公司遍布全球各地,对全球经济和企业的快速发展作出了有益贡献。然而,我国市场调查业仍处于成长阶段,还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问题,迫切需要全方位地加以改进和完善。

一、市场调查的演进历史

(一)市场调查的演进历史。市场调查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它的产生和发展受到了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的推动。归纳而言,市场调查在全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市场调查的起步阶段。早在20世纪初期,随着营销理论研究在美国的逐渐兴起和发展,市场调查便开始作为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得到重视。20世纪10年代,柏林在担任美国克迪斯出版公司商业调查部经理期间,便写出了《销售机会》一书,在该书中,他率先把市场调查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这对市场调查的后续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指导和促进作用。而30年代,随着美国营销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快速发展,一批有影响力的市场调查著作开始产生,市场调查的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同时,随着企业管理手段、方法和工具的改进,企业的生产率得到了快速提高,生产能力的增速超过市场需求的增速。这一历史背景刺激了部分企业转变经营理念,开始重视市场的需求和产品的销售。企业越来越意识到通过收集市场信息特别是消费者信息,以制定科学促销策略和生产经营策略的重要性,市场调查逐渐成为一些企业的自觉行为。因此,20世纪前30年是市场调查在全球的启蒙和兴起阶段,美国是世界市场调查业产生的源头,市场调查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基本处于空白。但这一时期的市场调查还处于探索期,其理论体系并不成熟,只有少数企业零星地运用到了部分市场调查的理论知识指导企业的实践。

2.市场调查的发展阶段。20世纪30至40年代,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加速了企业对市场调要作用的认识,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贯彻和运用市场调查的思维、理论和方法,以提高本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与此同时,市场营销理论与市场调查理论在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努力下也得到了更加兴旺的延续和发展,理论传播的国际化步伐开始迈开,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兴起市场营销的理论研究和探讨。这一时期,市场调查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理论研究和企业实践丰富了市场调查理论体系和内容,市场调查研究的对象更加精深、范围更加广泛,市场调查方法也更加多样,如各种抽样法、回归分析法和市场预测方法等。但是,这一时期的市场调查仍然只是在少数几个发达国家范围内得到了发展,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如我国尚处于空白。

3.市场调查的规范和成熟阶段。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20世纪40年代末以来,随着各国经济从战后开始复苏,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产品日益丰富,消费者需求水平不断提高,使得市场竞争更趋激烈。买方市场的大规模形成,迫使企业更加关注消费者和市场。市场调查成为企业运营过程中一个关键性环节,诸多公司开始在组织结构上设置正规的市场调查和研究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加速了各种统计技术及软件如运筹学、多元统计分析等被大量运用到市场调查中。同时,随着市场营销和市场调查理论、方法在世界范围内的极大普及,市场调查的理论体系日益得到充实和完善,各种各样的专业性市场调查公司开始出现在各国市场上。标志着市场调查开始形成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市场调查进入了全面的推广、规范和成熟阶段。

二、我国市场调查业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与西方国家的市场调查已经形成比较规范和成熟的产业体系相比,我国的市场调查处于起步阶段,市场调查作为一个整体的产业规模还比较小,这与我国巨大的市场空间和潜力是不相称的。总体来说,我国市场调查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末,1987年中国调研统计研究所诞生,这是我国第一家市场调查机构。90年代以来,市场调查业在我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国内较发达城市创建了一批商业性的专业市场调查公司。同时,国际上有影响力的跨国调查公司如“盖洛普”、“麦肯锡”等纷纷进入我国开展业务。据估计,目前我国以市场调查研究为主业的机构约1500家,形成一定规模的约400多家,其中,年营业额在1000万元及以上的公司主要集中在沪、京、穗三地,这些公司的年营业额占了全行业营业额的80%。我国市场调查业的客户主要来自境内的外商独资或中外合资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通过理性的数据分析获取决策依据的意识还不强。总体来看,我国市场调查业具有如下特点:

1.起步晚,但发展迅速、潜力巨大。我国市场调查业是在经济体制改革的驱动下逐步发展起来的,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市场调查业起步较晚。但在其近20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市场调查业从无到有已经产生了一批颇具实力的本土化专业市场调查公司,如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有限公司、北京零点研究集团、新华信市场研究咨询等商业性市场调查公司都已经成为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大型调查公司并朝着大型化和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市场调查业的服务内容从最初的以简单数据提供为主发展为专业化的市场调查与咨询研究报告。同时,我国市场调查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到2005年,我国从事市场调查分析服务工作的专兼职人员有近300万左右,市场调查咨询业营业额在50亿元人民币以上,有关市场调查咨询研究机构上万家。这些显示出我国市场调查业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

2.市场调查业还不成熟,亟待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尽管我国市场调查业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就,但是行业整体上发展并不成熟,需要全方位提高其竞争能力和水平。市场调查业的服务主体参差不齐,少数大型的专业调查公司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多数小型的市场调查公司还处于摆脱生存危机阶段。我国目前规模较大、经营业绩较好的市场调查机构也不过20家左右,绝大多数调查公司的员工人数只有十几到几十人,年业务额很低,某些企业的业务额甚至不足百万。市场调查的重要作用在许多企业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这又与我国市场调查业的整体服务水平不高密切相关。因此,市场调查公司必须努力提高为企业提供科学数据收集、分析和决策服务的专业化能力,加速行业整体素质的推进和提升。

三、我国市场调查业的国际比较及存在问题

尽管我国市场调查业已经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许多差距和问题。通过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市场调查业相比,我国调查业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调查业总体规模偏小,且行业不规范。欧美国家的市场调查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市场竞争已经形成了布局合理、数量可观、行业整体增长强劲的局面。一批大型的跨国市场调查公司在世界范围内寻找新的市场机会,一方面,为本国的跨国公司开拓国际市场提供调查服务,另一方面,又为世界其他国家的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市场调查和信息服务。而我国调查业的总体规模与我国的总体市场规模和潜力还极不相称,主要表现是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市场调查公司太少,区域分布不均衡,从而造成我国市场调查业总体规模偏小,还不具备与国际跨国调查公司相抗衡的实力,更谈不上开拓国际市场以及参与国际市场业务的竞争。同时,我国调查业行业发展尚欠规范,由于市场调查缺乏有效监督机制和归口管理,信息产品和服务没有标准约束,造成部分调查机构缺乏职业道德、弄虚作假、实施价格竞争等,影响了调查机构的社会形象和行业的健康成长。

2.市场调查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调查机构研究水平亟待提升。市场调查业是一个智力密集型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术能力具有很高的要求。欧美国家的市场调查业从业人员大多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其市场调查公司的人员构成非常合理,市场调查公司不同部门配备不同专业素养和特长的人员,在具有丰富项目操作经验的项目总监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先进的调查技术合作完成每一个项目。而我国许多调查机构的从业人员很多是从其他行业转行过来,对市场调查理论和方法缺乏系统且完整的掌握,更缺乏综合掌握营销理论、统计理论、调查理论、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多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同时,许多调查公司的调查技术不先进,还停留在简单以纸制问卷调查为主的阶段,缺乏对新型调查技术与方法如网络调查、计算机辅助人员面访等的运用,并且很多公司对调查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加工不够,这直接制约了我国市场调查业研究水平的整体提升。

3.企业不重视市场调查,更缺乏政府和行业协会的有效引导。欧美国家的多数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非常重视市场调查工作,大多数公司都设立有专门的市场研究部门收集和分析市场信息,并且充分利用外部专业性的市场调查公司作为公司发展的外脑,为公司的营销活动服务。政府对调查业也非常重视,积极为调查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促进调查产业做大做强。而我国多数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并不信任市场调查工作,认为市场调查只是数字游戏,没有真正的作用,并且愿意支付的调查费用很低。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调查质量不高,难以提供优质信息产品,另一方面,我国企业对市场调查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习惯于凭经验决策,不愿意自己花钱做调查。政府和行业协会在市场调查业中的作用还远没有发挥,造成行业缺乏统一的业务标准、质量标准、监督规则、商评价体系和资格评审标准,并且各种法律法规的缺乏也影响了我国调查业进一步的规范化和长远发展。

四、加快我国市场调查业健康发展的对策

1.积极提高广大企业的市场调查意识和认知能力。与跨国公司或合资公司相比,国内的企业普遍不重视市场调查,他们对市场调查形成了诸多错误的认识,如认为市场调查无用,市场调查只不过是数字游戏等。造成这么一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国内企业还没有真正意识到市场调查的重要作用。事实上,市场调查在辅助决策、改进管理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广大企业的部门决策人必须尽快提高自身的现代决策意识和树立市场调查意识,并在实际工作中对各级管理者进行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培训,让更多的企业管理工作者认识到市场调查的科学性、准确性、时效性、经济性和适用性。这对丰富我国市场调查业的客户群体、提升市场调查产业的整体质量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2.提高市场调查业专业服务商的运营能力。市场调查业的一个重要参与主体就是专业性的市场调查公司,它们是广大企业市场调查工作的直接服务者和提供者。市场调查服务商的整体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了企业对市场调查的态度,以及市场调查业的长远发展。我国许多本土的市场调查服务商必须尽快改善自己的调查工具和手段,提高服务的科技化水平,加深对数据资料的深度分析和发掘能力,全方位地提高市场调查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准。同时,在市场调查行业内部应加快购并步伐,培养一批有实力与跨国调查公司相抗衡的本土化优秀市场调查公司。广大的市场调查服务商又必须加强行业内部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提高跨区域和跨项目的经营能力,降低经营成本和提高市场调查服务效率。

3.加强市场调查业的理论研究和知识创新。市场调查来源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活动,并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新经济的快速增长,企业经济管理环境和实践又对市场调查业不断提出新的需求。市场调查的理论研究必须不断深入地开展下去,加快市场调查工具、手段和模式的探索与创新。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纵深发展,传统的市场调查理论受到了严峻挑战,因此,关于互联网的市场调查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是整个行业必须给予重点关注的。同时,随着市场调查对象特别是消费者的认识水平越来越高,市场调查通过哪些创新的手段和方法获取更全面和深入的数据信息也是其理论研究必须加以重视的。

4.充分发挥政府和行业协会的保障作用。政府和行业协会是我国市场调查业健康发展的另一股重要力量,他们可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为市场调查业创造一个健康的发展环境。政府应加强市场调查的宣传和教育活动,让更多的企业和个人认识到市场调查的意义。除此之外,政府还应建立健全市场调查的法律规范,加强市场调查的统一管理,从而在法律上规范市场调查机构的审批、业务开展、信息和管理机制等。通过成立市场调查业的主管机构,加强对市场调查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同时,国内市场调查业应集中成立民间性质的市场调查行业协会,通过从中央到地方不同层次的行业协会组织将众多市场调查公司联结起来,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加强对市场调查公司的监督和约束,规范市场调查公司的行为,促进市场调查公司公平竞争机制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魏和清.市场调查业的国际比较与发展取向[J].统计与决策,2002,(11).

篇3

被调查者的幼儿年龄在3-4岁的占34%,年龄在4-5岁的占59%,年龄在5-7岁的占7%。这些幼儿中多数都在幼儿园的小班和中班学习,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很弱,也没有安全意识,需要成年人的陪同,但幼儿园的老师也无法做到一对一的照顾,因此这也是另家长担心孩子各方面尤其是安全状况的最为主要的原因。同时,也是市场需求的最有力的客观的体现。64%的孩子家长都认为校车刷卡系统服务的收费情况的合理价格应该在151-200元/学期,平均2元左右/天。这也将是十堰本地校车刷卡系统收费的定价参考标准。据十堰教育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十堰市全市共有幼儿园343所,在园幼儿83247人,其中公办幼儿园79所,在园幼儿19662人;民办幼儿园264所,在园幼儿63585人。有校车的幼儿园77所,校车99辆。目前我市校车共计101辆,其中属于自购的82辆,属于租借的19辆。从这些数据就可以看出,这些校车绝对不是达到国家标准的校车,那么学生的安全就应该通过其他渠道得到保证,校车刷卡系统的作用在这些非国标校车中也能得到体现。

而实地的调查结果显示,听说过校车刷卡系统并且愿意为自己乘坐校车上学的孩子购买校车刷卡服务的家长占全部被调查者的60%,说明校车刷卡系统在广大家长消费者中还是十分有市场的。据调查,十堰本地有校车的幼儿园中在校幼儿数为18688人。其中有60%的幼儿是乘坐校车上学的。故而,十堰城区顾客保守估计数量为11213人。校车刷卡系统的出现有效避免超载现象的发生,实行校车刷卡,那么刷卡系统会自动记名统计,一旦超出校车所能承载的人数上限,就会发出警报声,校车人数如果不到限乘人数以内,警报声就不会解除,如果当地政府愿意与交通局合作,那么校车刷卡系统就会在校车警报持续不解除的状态中与最近的交警局取得联系,交警会迅速赶来做出相应的处理,这样也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二、校车刷卡系统功能

校车刷卡机是国内专业用于校车接送系统的车载设备和通讯刷卡设备,具有身份验证、权限管理、线路、站点管理、自动记名统计、人员状态实时掌握,双卡验证、刷卡数据实时发送、短信发送和语音提示信息功能。真正有效防止学生“上错车”、“下错站”、“接错人”、“漏人”等各种接送环节失误或者漏洞,并且及时把学生上下车的情况通知家长,让家长放心,可广泛应用于学校校车安全接送。刷卡机和识别卡片主要利用有源2.4GHzRFID的非接触式主动识别技术[4-5]。身份验证、权限管理:所有乘车人员按照预先安排乘坐指定车辆,非本车人员刷卡无效,防止学生上错车,同时也保证良好的乘车秩序;线路、站点管理:不同的刷卡机可以设置不同的接送线路。某一接送线路可根据系统预置站点,进行快速查询该站点需要上下车的学生;自动记名统计:按时间段、按站点进行上下车学生记名统计,可选择实时发送统计数据到管理后台,便于校方对校车接送状态的实时监控和管理;也可以随时查看未上车、未下车人员名单;人员状态实时掌握:“进校上车”、“进校下车”、“离校上车”、“离校下车”,可实时掌握学生在校车接送环节的状态(车上、车下),也可通过系统软件实时知道学生是在校内还是校外;双卡验证:双卡验证功能,教师卡、学生卡一一配对刷卡,自动判别两者的合法对应关系,若匹配则提示同一幼儿信息并存储此学生的上下车记录;刷卡数据实时发送:学生接送和考勤数据通过GPRS\CDMA实时传送后台;短信发送功能:通过短信平台下发平安短信到家长手机;时时了解孩子接送情况和上下车情况;语音提示信息:对于关键的操作信息,具有语音提示功能。校车乘车刷卡系统将解决家长担心的孩子乘车安全问题,孩子上车下车都刷卡,能够让家长随时随刻掌握孩子的动态,通过统计上下车孩子的数量,能有效防止校车非法超载问题,孩子的安全将得到有效保障,产品投放市场后,“平安校车”的理念将真正落到实处,使国家、社会和家庭的关系更加和谐。

三、推广策略

以校车刷卡系统消费者心理分析为基础,以符合企业终极目标及设计运营理念为原则,对校车刷卡系统4P作如下分析:

(一)产品策略为满足不同顾客的个性化需求,校车刷卡系统的终端识别卡可以追求不同款式和更加完善的外在形式,使产品各具特色,丰富多样。还有着身份验证、权限管理的功能:所有乘车人员按照预先安排乘坐指定车辆,非本车人员刷卡无效,这样可以防止学生上错车,同时也保证良好的乘车秩序。而不同的刷卡机可以设置不同的接送线路。某一接送线路可根据系统预置站点,进行快速查询该站点需要上下车的学生。刷卡系统具有以下功能:自动记名统计功能;人员状态实时掌握功能;刷卡数据实时发送后台数据库;发送短信(可定制间隔时间)消息;教师卡、学生卡一一配对的双卡验证功能。公司也有随时为顾客办理换卡,挂失等服务,竭尽所能的为孩子、为家长、为学校提供便捷的服务,从一点一滴中关爱每一位“祖国的花朵”,每一个家庭的希望。

(二)渠道与促销策略针对校车刷卡系统,通过我们对各幼儿园的走访,校方出于经济考虑,并不愿意完整的购买一整套刷卡器械。因此,在推广上可以选择非传统的运营模式,即向幼儿家长租赁刷卡系统所使用的终端识别卡,学生手持具有射频识别功能的终端识别卡轻轻一刷,就可以完成读卡器(POS)与家长手机之间的数据交换,读卡器会把终端识别卡上的信息和GPS定位信息以及校车信息等信息发给数据库,数据库进行整理分析,然后记录在案,同时查找到家长的手机号码并发送短信,家长就会收到一条记录了孩子乘坐情况、校车信息、司机信息、每辆校车接送学生时间、路线和停靠站点等信息的短信。而针对校车刷卡系统中所使用的数据库,则租用服务器来解决。

(三)定价与促销策略针对校车刷卡系统具体价格,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结合产品的成本的基础上选择心理定价,价格考虑到当地的各种因素,进行不同的营销策略和手段,提高校车刷卡系统在消费者认知中的价值,最后定制合理有利的价格是188元/学期。租卡业务主要是服务年限的选择,根据资本回收期和投资收益计算得出:对于单一学期购买的消费者,零折扣;对于一次性租一年的服务的消费者,可以给予9.5折的优惠;而对于一次性租两年服务的消费者,给予9.0折的优惠;对于一次性租3年的消费者,给予8折的优惠。对有幼儿家长租卡的学校校车进行刷卡器的免费配备,并定期提供专员上门检查,尽可能的将由刷卡器损坏而引起事故的概率降到最低,最大限度的保障孩子们的安全。而在宣传推广中,将宣传的受众划分为两部分,即家长和幼儿。根据调查问卷的的家长的职业状况的分布,选用相应的更为准确的广告投放;对于幼儿这一方面,可以不定期的开展安全教育知识活动,做成小游戏一类的,更能受到幼儿的欢迎,也便于在他们形成产品观念。

篇4

(二)运用体验式教学,积极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性

体验式教学注重强调学生是一个主动参与者,而不是一个被动的旁观者与接受者;以学生为中心、师生互动、呈现开放性、学生参与全部教学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主导,而学生是主体。教师的角色由课程的讲授者转变为课程整体设计者、教学指导者,学生成为课程学习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参与性、互动性。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参与性、实践性和互动性,体现“以人为本”了的职业教育思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需要创新教学模式,改个传统的教学方式。强调讲究学习主体的领悟和体会,以分享总结经验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强调在学习中注重观念、思维和态度的改进;强调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通过体验来学习。这样通过采用科学的“多重感官学习法”,即包括案例讨论、深度会谈、情景活动、角色扮演、启发式教学、基于模拟项目教学等方式,同时丰富教学手段,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起来,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受教对象通过亲身体验获得自己的经验,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获,增强了教学效果。市场调查体验式教学离不开基于体验式教学的课程设计,在《市场调查》的课程设计中,老师布置一个调研任务,或者学生自己确定调研任务,然后学生自行收集数据,进行调查,数据回收,数据整理,撰写调查报告。教师在教学全过程考核,将课堂知识讲授与课程设计所需的基本技能紧密结合,期初制定学生调研技能考核方案,拟定考核的时间和方式,老师控制学生完成设计的整个过程,从而达到课程设计的目的。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的课程设计的内容、时间安排和操作模式进行改革,将平时的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的实践训练和计算机软件操作运用相结合,突出该课程应用性的特点,以达到课程设计的真正目的。

(三)运用模拟公司法———以能力培养为本位,贯穿教学全过程

篇5

二、基于典型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

(一)教学内容组织按照实际工作中市场调查人员的内在工作逻辑进行排序,笔者依据实际工作过程将教学步骤设计为认识市场调研、市场调研准备、市场调研实施、市场调研总结4个任务,每个任务下设若干知识模块,包括市场调查方法的选择、市场调查问卷的设计、市场调查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市场调查报告的撰写、市场调查的跟踪与反馈等内容模块。

(二)典型工作过程的选择任务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实际应用中,教师选择典型工作任务时应注意三个问题:一是始终以职业能力的养成为导向,尽可能设置高度仿真化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执行工作任务的过程中体会市场调查人员的工作方法与技巧,如团队合作方法、人际沟通技巧等;二是任务的难度和工作量要适中偏上,既要给学生以一定难度的挑战,又要保证其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个人与团队的积极工作能最终完成工作任务;三是拓展学生的视野,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方面,完成工作任务需要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职业实践拓展了课堂的外延,使学生的眼光由校园转向更为广阔的社会大课堂。典型工作任务的来源有三方面,一是已有的真实项目,如教师的纵、横向课题,校企合作项目等;二是根植于本土,有益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任务,如《某地居民生活幸福指数调查》、《某地城乡结合部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调查》等;三是与大学生活息息相关且具有一定前沿性的话题,如《校园信用卡对大学生经济行为影响调查》、《大学生云服务使用调查》等。

(三)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以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为导向,尽量设置较为真实的学习情境。在实际应用中,笔者的做法有二,其一是插入大量在各类项目中使用过的真实表单,如“市场调研方案设计”环节中插入市场调查进度表与调查费用估价单,从而增强学生的兴趣与参与感,提升训练效果;其二是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入社会,使学生在课内完成调研方案的设计、背景资料搜集等基本准备后,深入社会和企业中展开实地调查,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完成调查组织与实施,体会真实的工作任务,掌握实地调查的基本方法。

(四)成绩评定评定方式采取阶段性评定与总结性评定相结合。阶段性评定是一种渐进式、立体开放的考核方式,即教师在典型工作任务的每一个子任务阶段中均根据学生的工作表现和工作结果给予评定,这种评价方式能够尽可能避免学生“免费搭乘”的现象,亦可以更合理地考察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总结性评定就是根据学生最终完成的调查报告给予评定,评价指标包括报告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学生的任务贡献、团队参与和创造性思考等方面。

篇6

二、基于工作流程的课程设计与开发模式的实施方案

1、设计工作情境。学生的智力类型主要具有形象思维的特点,这种思维总是与情境相连的,对知识的选择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实践经验形成依靠具体情境,所以教学必须融入工作情境之中,让学生在项目完成流程中获得经验(怎么做)和策略(怎么做更好)。首先尽量对真实的职业情境进行模仿,创设不经加工而能直接移植的最具典型意义的学习情境,设计与职业工作流程具有一致性的教学流程,学生的学习流程就是“身临其境”的工作流程,学习是主动、流程性的行动。不过学习情境的创设要求做到:学习情境的设置要贴近实际,易于实现;项目具有典型的工作任务性,目标明确,且容易理解,符合经验(例如我们要学生完成的子项目有调查方案设计、调查问卷设计、数据处理等,这些都是目标明确的典型的工作任务)。

2、教师在教学模式中的启发作用。市场调查的应用性强,教学应遵循情境原则,努力实现职业氛围。教学作为一种有意识的活动,首先要重视促进学生对实践情境的理解,项目教学目标有定向性、应用性与整体性,我们的教学是一种“有目标的活动”即“行动”,所以要求学生“为了行动而学习”,这是强调学生的主观意识行动;同时“有目标的活动”又强调行动就是学习,要求“通过行动来学习”,流程学习中必须要求学生实现动作行动与心智行动的整合,达到所谓“动作到位,心意到位”。需要强调的是,工作流程的教学能否成功,要着眼于学生获取流程性知识是否完整,学习流程的完整性培养与学生职业工作流程的完整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学中要使“指导行动的思维流程具有完整性”,可对学习项目完成的流程从资讯、计划、决策到实施、评估进行整体思考。同时要求学生“完成行动的工作流程具有完整性”,学习行动流程不能半途而废,完成学习任务一气呵成,注重效率。

3、培养方法能力。这里所说的方法能力,是指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要求学生在学习流程中,积累经验,获得技能,在新的职业情境下能超越曾经被证明的有效的办法和经验去应对,灵活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进行工作。根据这样的要求,针对模拟技术的特点,我们强调首先学生的学习能力,这里的学习能力,侧重于吸收、运用与创新。

三、基于工作流程的课程设计与开发模式的具体实施计划

1、分析课程性质,明确课程定位。市场调查课程是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市场调查课程具体教学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市场调查综合技能的基层营销调查及管理人员,并逐步上升为企业营销中层管理者。市场调查课程是一门培养相关专业学生的从事市场调查分析工作一种基础性能力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又为相关专业后续的各专业骨干课程奠定基础。

2、明确课程能力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法。在职业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课程能力培养体系。即按照企业调研的实际过程与需要设计五大部分(六章)内容,注重培养五大能力,最终形成一个综合应用能力。*市场调研认识能力*调研方案设计的能力*信息搜集能力*调查资料整理与分析能力*市场调研报告撰写能力。明确了课程能力培养目标的基础上,计划采用“125”的教学方法体系,强调一条主线,即“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两个手段,即“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设置五大能力培养目标。

篇7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人员行为特点的差异,造成人们对于建筑环境热舒适性的不同要求。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结构特点和功能要求的建筑物的室内热环境分别进行调查研究,研究人员行为特点对于热舒适感的综合影响,根据建筑物内人员行为的变化,实现对于不同类型和功能建筑物室内热环境参数的动态优化和调节,在改善室内热环境的同时,对实现建筑节能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目前关于人员热舒适性的实地调查研究,基本主要集中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夏季制冷工况。对于寒冷地区,冬季供暖热环境下人员行为特点与建筑物热舒适性的研究,目前还非常不足。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沈阳市冬季采用空调供热的商场进行了实测调查。

1研究方法

关于人员热舒适感的研究方法,通常有两种:人工环境小室试验研究与实测调查。环境小室的可控实验室研究能够对环境参数实施完善的测量与控制,可以更加突出的研究某一个或某几个变量的作用,但只是一种简化的热舒适试验,不能即时地反映热环境和人员行为的随机性和非稳态变化。通过实地观测和问卷调查,借助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弥补实验研究的不足,更好的揭示人员行为的随机动态变化对建筑物室内热环境参数的影响,以及不同行为状态人员对热环境的接受程度。因此本文采取了实测调查的方法。

2实测调查

2.1调查对象

选取沈阳市3座全年中央空调的商业大厦进行了实测调查。调查时间为2002年1月8日到1月16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人员进入被调查的建筑中,对被调查人员进行面谈,详细讲解,协助他们正确理解调查表,以作出公正的客观评价。同时在选择被调查者时,要考虑到有一定比例的男性和女性,有一定比例的年龄混合群。被调查者多为营业员和进入商场的顾客。

2.2调查数据

利用温湿度仪和风速仪测试室内的热环境参数:干球温度,湿球温度,相对湿度,风速。收集了284名被调查者的数据。被调查者需要填写个人背景资料如: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除此之外,被调查人员还须填写对热环境的感觉。采用的是世界上普遍公认的Fanger的热感觉标尺,即热(+3)、暖(+2)、稍暖(+1)、中性(0)、稍凉(-1)、凉(-2)、冷(-3)。

3调查结果分析

3.1中和温度和舒适范围

由测的数据得知,室内最高温度为27℃,最低温度为15℃,平均温度为22.4℃,标准差为2.6℃。由表1可以看出,在284名被调查者中,有6名即2.1%选择稍凉(-1),而有115人即40.5%选择了中性(0),有162人即57.1%选择了中性以上的选票。这些数据表明,选择暖的选票要远远大于凉的一侧,也说明人们对室内环境普遍感到偏热。

表1热感觉投票分布表热感觉投票值

-1

+1

+2

+3

频率

6

115

116

33

14

百分比

2.1%

40.5%

40.8%

11.6%

4.9%

对于中和温度和舒适范围的计算,可利用统计学中的线性回归方法得出。即温度对热感觉的线性回归。根据线性回归方程:热感觉选票值y=a+bt0,式中a为截距,b为斜率。t0为室内温度。令热感觉选票值为0时,对应的温度为中和温度。线性拟合如图1。

图1干球温度与热感觉回归图

线性回归方程为:y=-4.234+0.224t0,r2=0.434.r2是判定系数,是判定线性回归直线的拟合优度,r2越大,拟合程度越好。r2=0,表示自变量与因变量无线性关系,r2=1,表示所有的观测点全部落在回归直线上。由该回归方程可计算得出中和温度为18.9℃,舒适范围为16.6℃~21.3℃。与ASHRAE55-1992[1]舒适标准中冬季的舒适区t0=19.5~23.0℃,ISO7730标准中的冬季舒适区t0=20.0~24.0℃相比偏低。主要原因是上述标准是以新陈代谢率为1.2met(70w/m2),衣服阻值为1.0clo为前提条件的。本次调查由于是在商场进行,调查对象又是顾客和营业员,其新陈代谢率在1.6met(93w/m2)到2.0met(116w/m2)之间,平均值为1.7met,衣服阻值为典型的冬季装,最小阻值为0.738clo,最大阻值为1.353clo,平均阻值为1.32clo。

3.2相对湿度与热舒适

在调查问卷中,湿感觉评价分为七个等级:1非常潮湿2潮湿3有点潮湿4适中5有点干燥6干燥7非常干燥;热舒适标准中推荐:相对湿度φ=25%~70%。由实际测得数据中,最大湿度为43%,最小湿度为29%,平均湿度为36%。实际测试结果表明:当φ=25%~30%时,88.9%的人感到空气干燥,11.1%的人认为尚可;当φ=30%~45%时,50.7%的人感到空气干燥,45.2%的人认为尚可,5.1%的人感到空气闷热非常干燥。在所测的问卷中,没有任何人选择有点潮湿的。由此可见:当相对湿度为20%~30%时,80%以上的人感到空气干燥,而当相对湿度为30%~45%时,只有45.2%的人感到空气尚可。显然热舒适标准的下限偏低。

3.3性别与热舒适

设男性为1,女性为0。在284名被调查者中,男性为105人,占总数的37%,女性为179人,占总数的63%。

表2男女性别分别对应的热感觉投票分布性别

热感觉投票

-1

+1

+2

+3

女(0)

频率

2

74

73

23

7

百分比(%)

1.1

41.3

40.8

12.8

3.9

男(1)

频率

42

46

10

7

百分比(%)

40

43.8

9.5

6.7

从表2中可看出:男的有42人即40%的男性选中性,女的有74或41.3%选中性。ASHRAE标准和ISO7730标准中规定:80%的居民能接受的环境即为热舒适环境,即PPD≤20%的温度为人们可接受的温度。选-1~+1之间的选票,可认为是人的热舒适范围。由此得女性中有149名即83.2%的人感到舒适,男性中88人即83.8%的人感到舒适。这些数据表明对于同样的环境范围,男性比女性更容易适应环境。平均舒适选票男性为+0.828,女性为+0.77,这表明男性的舒适温度比女性的要低。

图2女性干球温度与热感觉的回归图图3男性干球温度与热感觉回归图

由图2和图3分别计算男女的中和温度和舒适范围。女性回归方程为:y=0.320+0.198t女性的中和温度为18.5℃,舒适范围为16.1℃~21.1℃;男性回归方程为:y=1.298+0.158t男性中和温度为17.1℃,舒适范围为14℃~20.1℃。由此数据得女性中和温度比男性高1.4℃。

回顾一些研究,Fanger[2]对丹麦和美国人的实验中表明在男女之间所喜欢的热环境没有明显的区别。然而,丹麦人男性要比女性更喜欢温暖的环境。Ellis[3]发现对于不同的男女群组中,男女中和温度有1℃左右的区别,但整体来看没有太大的区别。Busch[4]1988年也进行了研究,发现女性的中和温度比男性高0.8℃,女性中和温度为25.4℃,男性为24.6℃。Olgyay[5]表明总的来讲女性比男性的舒适指标高1℃。

从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女性中和温度是18.5℃,男性中和温度为17.1℃,女性比男性的中和温度高1.4℃。

3.4年龄与热舒适

我们把年龄段分开两大段,分40岁以上和40岁以下。尽管没有充分的证据,但理论上年龄对舒适温度的决定有着一定的作用。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新陈代谢率减少,所以年老的人喜欢较温暖的环境。20岁的人与65岁的人基本新陈代谢率相差4.7w/m2。Ashare表明所有40岁以上的男女均比40岁以下的人的舒适温度高0.6℃。Olgyay[5]表明年龄对热舒适要求起一定的作用:40以上的人普遍比40以下的人舒适温度高1℃。

然而,Fanger[2]发现年老的与年轻人的中和温度却是统一的。年老年轻的人有相同的中和温度是由于年老的人有着较低的蒸发损失,正好作为对低新陈代谢率的补偿。悉尼的Wong调查表明夏天年老的人比年轻人穿的要厚些。这正证明了年老的人喜欢较高的温度。

本项调查数据中有216人,占总数的76.1%是40岁以下的,68人占总数的23.9%为40岁以上。其中40岁以上的人的中和温度为17.9℃,40岁以下的人的中和温度为18.5℃,可见40以上的人比40以下的人的中和温度低0.6℃。

4结论

(1)沈阳市商场冬季供热室内人员的中和温度为18.9℃,舒适范围为16.6℃~21.3℃。比ASHRAE55-1992舒适标准中冬季的舒适区t0=19.5~23.0℃,ISO7730标准中的冬季舒适区t0=20.0~24.0℃要低。

(2)热舒适标准中推荐:相对湿度φ=25%~70%。当相对湿度为20%~30%时,80%以上的人感到空气干燥,而当相对湿度为30%~45%时,只有45.2%的人感到空气尚可。与热舒适标准推荐值:相对湿度φ=25%~70%相比较,显然热舒适标准的下限偏低。

(3)男女性别的不同,其中和温度有所区别。女性中和温度是18.5℃,男性中和温度为17.1℃,女性比男性的中和温度高1.4℃。

(4)年龄的不同,对热舒适的要求也不同。其中40岁以上的人的中和温度为17.9℃,40岁以下的人的中和温度为18.5℃,可见40岁以上的人比40岁以下的人的中和温度低0.6℃。

参考文献

[1]ASHRAEANSI/ASHRAEStandard55-1992.Thermalenvironmentconditionsforhumanoccupancy.Atlanta:AmericanSocietyofHeating,RefrigeratingandAirconditioningEgineers.Inc,1992.

[2]FangerPO.ThermalComfortAnalysisandApplicationsinEnvironmentalEngineering.Copenhagen:DanishTechnicalPress,1970.

篇8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与传统考试模式的错位要求新型的考核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就是摒弃以往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转变成现代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自主探究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要求相应的考核模式也要进行改动。长期以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一直都是应试教育,学生课程考核成绩由期末考试“一锤定音”。这种忽视形成性评价、注重终结性评价的做法,表现为教师为了考而教,学生为了考而学,进而导致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看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的恶性循环。这种评价体系考查的是人脑储备知识的能力,而不是人脑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特点要求摒弃传统考核模式建立新型考试模式

《市场调查与预测》这门课程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为客体,以工商企业为主体,研究与阐述市场调查与预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企业在作重大决策时提供强有力的依据。本课程的重点包括市场调查总体方案的设计、具体的调查方法的运用、调查表和调查问卷的设计。难点是市场预测中的某些定量预测方法。是一门实用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是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该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深入实际,调查分析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本身的特点及培养目标与传统考试模式之间存在着矛盾。主要体现在:

(一)考试目的模糊

对于《市场调查与预测》这门课程主要要求学生除掌握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的基本理论和常用的方法和技术外,要具有分析市场问题以及从事市场调查研究、预测市场的实际工作能力。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考试的导向性作用认识模糊,结果教师批改试卷只是为了评价学生的成绩,学生学习也只是为了考试,考试目的很是模糊,学生就业后所需各种实际能力并没有培养出来。

(二)考试内容的片面

受传统考试目的的影响,《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考试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局限于书本(教材)知识或笔记内容本身,考试注重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测试,对记忆能力和共性知识考核较多,忽视对学生知识运用、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考核,这种以测量学生“知识接受度”为主要内容的考试,不但没有起到促进学生智能发展和激励学生主动研习的作用,反而加速了学生消极应付考试和瞬时遗忘的进程。

(三)考试方式的单调

目前《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考试形式主要还是以闭卷考试为主,较多的采用笔试方式,考察的内容是一些基本理论,技能操作、实践能力考查少。这种单一的考试形式虽然操作简单,便于管理,但知识覆盖面窄,考察代表性差,难以客观、全面地评价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质量。

(四)考试过程的松散

主要表现在:考试过程中教师往往重视命题、施考、监考、成绩评定等前序环节,忽视对考核结果的分析、讲评等收尾工作,使得整个考试过程前紧后松,内紧外松,漏洞甚多。缺少了考核结果分析、讲评,管理者、教师就无法知道现行考试模式存在的弊端和改进方向,学生也无法通过考试来改进自己学习上的不足,提高学习能力和整体素质。

三、《市场调查与预测》全程形成性考试模式的具体实施

(一)平时考勤、提问和讨论

在每节课中,教师对学生的出勤、发言次数、小组对话等活动都要有记录。每隔一个章节,总结学生的课堂表现,分析学生的阶段具体情况。在每个学期末将这些记录进行总体总结,以便掌握学生发展状况,同时便于教师进行自我反思。教师是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负责人。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教授不能以将教学内容讲完为准,应更多的考虑学生的课堂接受和反应,对学生学习的接受能力、学生课堂表现做出适时以及适当的评价。

(二)案例分析报告和课程论文

本部分以课程为中心,将学生分成相应的小组。各小组的研究课题方向确定为教材的对应章节,前一阶段的课程讲解及实践学习,为案例分析和论文的材料准备奠定基础。各小组的案例分析报告和论文既是对课本的深刻认识,也是对社会现状的深入总结。

(三)实验考核和实地操作练习

为了适应本课程应用性强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定主题的市场调查方案设计和实地调查活动。市场调查方案设计主要包含三个实务操作练习:初步探索、调查方案设计、调查问卷设计。实地操作练习主要是亲自运用各种调查方法亲身去操作,体验各种调查方法的优劣性和注意事项。最终以设计好的问卷和调查结果最为学生成绩的依据。

(四)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

在考试中,除基本概念和理论等使用客观试题外,适当增加主观题比重,即简答、综合性论述题,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建立一种主客观题并存、分值比例合理的测试模式。在解答主观性问题时,鼓励学生提出不同于书本上的、独到的见解,以测试内容和形式的变化,引导学生在学习方法到思维方式向新的思维和学习方式变革。

五、《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形成性考核的实践效果

对《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实施形成性考核,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与阶段性成果记录,对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起到了很好的督促作用。在课题讲解中,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以独特的角度和同学们形成互动,临场发挥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和主动性、创新性,彰显特色。

篇9

根据工商管理系《统计学》学科内容和对学生特点的分析,考虑到与《市场营销》有关调查的需要和市场调查有关数据分析的需要,选择《统计学原理与实务教材》“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指标、统计推断、统计调查报告”五个章节作为实验,设计用于支持联合教学课程。首先,学生自由结合分组,每组5-6个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有关企业营销项目;第二步,设计调查问卷和调查方案,要求运用所学到的“统计调查”章节知识;第三步,进行问卷调查和整理,要求熟练运用“统计调查”和“统计整理”章节知识;第三步,问卷分析,要求熟练运用“统计指标”、“统计推断”以及EXCEL的知识。通过系统的课程设计,学生普遍表示这种上课方式很新颖,加深了对市场营销和市场调查各方面知识以及对Excel、Powerpoint操作软件的应用理解,收获很大。在课程设计中不仅检验了所学习的知识,而且通过小组协作,与同学分工设计,相互探讨,加深了学生对统计学作为分析工具的认识,同时也用市场调查课程的方法完成了营销课程有关调查内容的需要。联合教学在课程设计上,协调不同课程上课进度内容和进度,学生在同一实践任务下可以同时得到不同课程老师的指导,可以将自己所学多学科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在实践中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与加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受到了锻炼,得以提升。更可贵的是,在调查分析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宽容,学会了理解,也学会了做人与处世。

2.《市场调查》课程与学生调查大赛活动有效对接

为了进一步推动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在多课程联合教学框架下,《市场调查》课程教学成功简化了简化教学内容的,重点突出了“调查”和“报告写作”,同时让每组学生制作一份PPT,要求熟练讲解、展示自己的作品,锻炼学生的说和讲。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在“能力链”教学思想指引下,《市场调查》课程与系学生会学生活动结合,开展市场调查大赛,任课教师做第一技术顾问,上届获奖部分同学做第二顾问,活动由系学生会和班委会在16周组织。学生(主要是上届获奖优秀学生)做评委,对学生PPT答辩环节评分,调查报告由任课教师(参与课程联合的教师)评分,最终评出获奖同学。这一教学模式学生参与性非常高,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真正实现了学生“愿学、会学、乐学”的教学思想。自2004年以来组织开展了十四届市场调查大赛,发放奖状150余个,参赛学生累计1000余人,活动深受师生欢迎和好评,并日益规范化、制度化。活动深化了学生对专业课程教学的认识,实现了教学活动与学生活动有效对接,学生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

3.课程联合强化毕业论文写作

通过调查将多课程联合教学思想进一步延伸到学生毕业论文。教学中鼓励学生调查与企业管理有关的项目,也就是与专业有关的项目,项目限定为邢台市的企业。通过实践调查,学生不仅学会调查技术和方法,还获得大量的第一手数据资料,在四年级撰写毕业论文时,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数据资料。这样学生写出来的论文:题目小——邢台市的企业管理中的某一方面问题,不会出现“中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问题研究”、“河北省外贸企业物流问题研究”这种大而空的题目;内容实——论文写作有大量前期调查数据作支撑,论文写作翔实;方向专——前期调查都是与企业有关的,都是专业的范围内的,不会出现论文题目超出专业范围的问题;题目新——题目都是学生自选的,围绕学生感兴趣调查项目拟定的,都是邢台市企业近年来出现的、急需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如古顺酒业广告效果调查、蓝驰车业顾客满意度调查等等;能力锻炼——学生论文内容解决的问题都是现实问题,学生在网上很难找到现成的东西去抄,也没必要去查,前期调查已经获得了大量的数据资料,现在要做的是如何运用专业知识和前期调查已经获得了数据资料,解决现实中存在的专业问题,学生专业能力得到很好锻炼。联合教学实施两年来,共有三名同学获得学校优秀论文,系优秀论文15名,此类论文尚未有一个检测抄袭率超标。联合教学思想也体现了市场营销专业论文写作“小”、“实”、“专”、“新”、“能”的思想和要求。

二、多课程联合教学设计带来的教学上的变化

1.突破传统上以课堂教学为主要考察对象的单一教学的局限性

锻炼了一支教学团队,构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模块和学生实践能力对应的“能力链”互动教学模式,最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联合教学能够促使课程组教师在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运用、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策略运用等多个方面,取长补短、互相支持,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实施联合教学更容易使教师看到自己课程的疏漏与不足,而学生的一些新奇的创意也能很好的启发教师,使得他们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在多课程老师指导下的实践教学能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促进了职业修养的提升,并且在课程组教师的指导下,不断参与社会实践,深入企业进行调查分析,把企业运营中实际问题带到课堂,上课方式深受学生欢迎;构建良好学习环境的学习系统,学生学习兴趣得到很大提高,学习风气得到改善,“乐学善思、求真尚行”深入学生群体,达到“愿学、会学、乐学”的目标。

2.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构建积极开放的课堂教学新格局。

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点拨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通过各课程课堂、课下互动可以发现教学薄弱环节,优化教学内容和环节,提高课堂效率。任课教师根据本学科教学的需求,发现课程体系之间的横向联系点及学科内的纵向联系点,合理利用其他学科资源,找准学科教学的空白点,形成不同学科知识的交汇,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素材,创设更富有时代气息的多维学习情境。尤其是校园是营销课程实践环境创设和市场调查的企业环境实践,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提升单科教材的亲和力,拓展学生探索的领域,提高课堂的效率,从而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3.丰富教学活动,构建了多维促学平台。

在教学中,对应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同时顺应教改的趋势,课程组在课程教学中构建了“四维一体”促学模式,改教师“面授”为“促学”,教师利用课堂、现代网络技术和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全面实时指导,尤其重视学生学习目的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更快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对统计人才和技术的需求。联合教学贯彻“能力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师不仅改革课堂教学的手段和方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而且参与、指导学生的课下小组活动,参加网上答疑及BBS讨论等。

篇10

Ø 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实际可以是假期调研、实习及长期生活所了解的数据及情况。尽可能选择自己熟悉的领域撰写论文。

Ø 选题必须具体。尽可能研究某领域的问题、成因与对策等。切忌大而空的题目。

Ø 不能以其他专业的题目(如属于人力资源管理等管理学领域的题目)申请市场营销学的学位。

Ø 本选题指南适用范围:申请市场营销学士学位的一学位和二学位学生

Ø 以下选题范围仅供参考,学生也可选自己实习单位的实际现象为研究对象,但须征得指导老师同意。

 

1. 谈谈产品寿命周期与营销策略的关系

2. 产品特点与广告媒体的选择

3. 浅析直接营销在企业销售中的应用

4. 定价策略和降价决策分析

5. 企业绿色营销问题的探析

6. 分销渠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7. 高新技术企业营销渠道设计与创新探讨

8. 试论企业销售渠道的创新与优化

9. 网络时代的消费特征及营销对策

10. 国际营销中产品的包装、促销与传播

11. 制约我国企业开展绿色营销的原因及其对策

12. 市场营销观念与商品包装的伦理道德问题

13. 跨文化交际中的跨国公司营销策略

14. 营销道德失范的成因分析

15. 浅议利用营销中的非价格因素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16. 销售人员销售目标值确定的依据

17. 谈谈与推销对象的交往技巧

18. 关于连锁经营运行模式的思考

19. 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产品营销策略探讨

20. 网络营销时代旅游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

21. 网络营销中的广告策略探究

22. 我国房地产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3. 网络购物中影响消费者信任的因素研究

24. 某企业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的实施方案

25. 某企业销售激励机制的设计

26. 某企业服务质量控制方案与评价

27. 某公司或产品广告效果评价

28. 为某企业制定销售人员培训计划

29. 为某企业制定销售人员培训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