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3 03:44:0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教师下企业实践总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实践时间:2019年7月1日—2019年8月30日
二、实践基地简介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教育集团和上海中软计算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共建的教师企业实践基地自2013年以来已连续六年成功组织实施了教师企业实践培训活动。六年中上海中软实践基地共接待了来自上海信息技术学校、上海市工程技术管理学校、上海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校、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云南楚雄技师学院等20所院校,共计38名学员教师参与了企业实践活动。
上海中软基地为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类专业教师提供互联网应用设计师、系统集成架构师等企业实践岗位,旨在满足教师的企业实践需求,使教师通过岗前培训、原厂商技术知识培训、优秀项目的实地观摩学习、先进设备的参观、实体项目的参与和顶岗实践、学习成果的交流、总结与评审等实践内容,缩短教师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距离,提升教学内涵。
参培教师通过了解企业工作规范,将相关理念融入到学生培养过程中;了解新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专业教学知识的更新;及时掌握本专业、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及实际应用情况,努力提升教师的创新、实践能力;通过感受企业文化,了解职业素养,让教师贴近职场,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将实践的成果转化到课堂教学中去,有效改进教学内容及方法,促进专业教学改革及专业人才培养。
三、实践岗位
系统集成架构师,岗位实践具体内容:
1)参与项目方案的设计或者实施,了解理论知识是如何在系统集成架构设计和部署中体现的,了解理论知识是如何实现项目需求功能;
2)与企业实训集成团队共同探讨,结合最新网络技术、虚拟化技术、软件技术和教师多年教学经验,形成更适合院校的专业发展的成果;
3)参加公司、厂商、合作培训机构举行的技术交流会和产品展示活动,了解新技术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四、实践目的和内容
1、实践目的
目的主要是进行现场观摩、上岗操作,熟悉相关专业领域的新知识,切实感受日常教学活动和企业对职工专业素质要求之间的差距,为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更好地发挥教学能动性、积极促进教学改革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为计算机专业下一步的专业课程教学做准备。
2、实践内容
本次企业实践我申报的是系统集成架构师项目,项目包含三个阶段,分别是网络工程、虚拟化建设、网络安全。
首先是第一阶段的学习,带教师傅周寅生针对系统架构中最基础的网络工程,给我做了培训。我所实践的工作地点是上海市税务局临江计算机机房,首先周老师带我熟悉了网络架构。
培训内容切合主题,周老师作为企业工程师,对网络工程有很深入的见解。上图中VRRP协议在政府机关的应用是我双项目的学习目标,这个内容是我的学习重点。配合生动幽默的讲解,让我很快的进入状态,结合自己的所学将其应用到网络工程中去。培训中我们学习了网络工程的特点是明确设计目标、详细设计方案、根据权威的设计依据、完备技术文档、完善实施机构。了解网络工程各个层次的专业定位,以及网络工程师需要具备的组织和实施工程的能力,与不同用户进行沟通的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很强的团队协作精神。最后总结了网络系统的集成步骤分别是规划、设计、实施、验收。通过这几次培训,我掌握了网络项目实施中的各个元素,了解了各个知识点如何对应企业当中的岗位,从中总结出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
网络工程中运维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良好的运维才会产生良好的用户体验,下面我着重对运维工作进行总结。通过对实践岗位运维工作的学习,我发现网络运维更适合我们职校学生去胜任,它要求有较高的动手能力,这点恰恰符合我们中职学生的特点。日常运维工作主要包括终端部分和网络部分,终端部分包括客户端电脑的硬件排障,系统及应用软件层面的维护,客户端外设打印机等设备的安装,互联,运维,协助排除税务专网终端电脑系统及生产环境下使用故障,抽查并更新各单位终端资产统计,信息及安全统计,制定终端应用故障Q&A等。网络部分包括接入层,汇聚层网络交换设备,物理链路层信息点维护,内外网用户接入问题,协助服务器维护,核心网络设备维护,网络设备巡检工作。日常运维工作琐碎复杂,如何进行工作绩效,运维工作的数据统计与分析就尤为重要了。
通过对工作内容的量化数据分析,可以直观的反映出工作状态,对今后的工作安排可以合理的安排人力配置,此部分内容需要中职生格外重视,光是有技能是不够的,还要学会工作方法与技巧。
接下来,在经历两周第一阶段网络课程的实践学习后,我们进入第二阶段虚拟化的课程学习。整个学习过程贴近实际,带教师傅周老师从虚拟化的基础架构介绍到虚拟化的实施过程,并为我们展示了服务器虚拟化的架构界面以及虚拟化在实际当中的应用。由于参加学习的各位老师,或多或少都接触过虚拟化。学习过程中,老师们踊跃提问,积极讨论。针对实际需要,向企业专家咨询。通过这一过程,真正的将理论转换为实际。培训完成后,企业专家还热心的给我们提供了很多虚拟化方面的资料,让我们能更深入的学习。我通过这次培训,大概的了解了虚拟化的配置过程,在接下来的实践中,我准备自己动手创建虚拟服务器,将所学转化为成果。
在接下来的培训中,师傅给我们部署了一个网络实践的虚拟环境,并提供了多种类的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案,让我们进行了网络配置的实践。演示过程,我们结合行政管理学校虚拟化环境的搭建与维护的实施方案,进行了讨论,效果明显。此外,大家对师傅部署的这样一个实践环境,非常感兴趣,希望将这样一个环境作为虚拟实训环境应用到教学中去。这个虚拟实践平台eve-ng,部署在liunx环境底下,其中的实训设备主要是CISCO及华为。所有的网络设备都是使用真实的设备系统运行的,效果更接近于真实环境。师傅给我们提供了大部分的网络设备系统,便于我们实现虚拟网络部署,检验我们的网络实施方案是否可行。通过实训,我们即学到了网络部署方案的撰写及实施,又认识并学习了一个网络实训平台,对今后的工作起到了更好的促进作用。
最后,就是第三阶段的网络安全的学习,企业师傅带我熟悉了企业中日常防护网络攻击的方法,如:arp病毒查找攻击源主机的方法,稽查一局网络事件应急预案V1.1等。
不可否认,网络是把双刃剑。在现今社会,网络越来越普及的情况下,各类网络犯罪日益增多。网络安全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作为从事信息化管理的人来说,更是工作重点。近期国家安全部提出的等级保护制度,就是网络信息安全的一种监管措施。
本次实践活动,正好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让我们深入企业,了解安全防护的各项知识。分别从系统安全及网络安全对我们进行了培训。在系统安全方面,企业专家整体描述了安全防护的必要性及安全防护的种类。最后,在两类常用于服务器部署的系统中,演示了安全加固的一些实践操作内容。非常实用,很有针对性,整个过程涉及到攻与防。从演示中,我们学到了服务器安全加固的必要性及操作方法,收获很大。
在网络安全方面企业专家根据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对目前常用的几类安全设备进行了分类讨论。总结出不同设备在安全防护中的作用,以及部署的必要性。让我们更加直观的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各类项目建设中,安全将成为我们首要考虑的因素。
总结这段时间的实践学习,感触最深的就是,企业的先进技术以及规范的管理理念。一个好的企业,要能成功,一定要有规范的流程,成熟的项目实施经验,完善的管理,合作无间的团队。而我作为计算机教师,同时兼任信息中心的工作,在今后的项目实施中,可以借鉴企业学习到的经验,更好的、规范的管理项目实施。此外,围绕本次实践活动的成果目标,我将总结学习到的知识,跟随项目工程师,将虚拟化的技术应用到教学当中。为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尽一份力,为学校的信息化教学尽一份力。
五、实践体会
本次实践项目目前都已经圆满结束,整个过程虽然有点苦,有点累,但收获良多,通过这次培训,我开阔了眼界;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的境界;许多疑问得到了解决或启发;业务素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有几点体会如下:
1、企业文化应和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对接,企业文化的目的,就是要在企业内部倡导和营造一种积极健康、活泼和谐的精神氛围,职业学校的校园里也需要这种精神氛围,应该让学生提前感受到企业文化,通过校园文化感受到企业员工工作纪律性要求和工作态度的严谨作风,使学生在校园内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熟悉并认同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也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职业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为今后在企业的立足和发展奠定基础。
教高(2006)16号文件要求:“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2009年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对以师资、干部队伍为主体的人才队伍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出台了《关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师资队伍建设培养规划》,进一步明确要求教师既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又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胜任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双重职责。在本院制定的“十二五”规划中也提出: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提升职教发展内涵。因此,派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来提高教师实践技能水平,以此为手段提高专业教师的职教能力,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1]。
一、高职教师队伍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引进的教师有不少都是直接从高校走向高校,没有教学经验,缺乏专业实践和高职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经验。这便导致了他们在授课时往往照本宣科、空洞抽象,缺乏具体生动的内容,不能结合生产实践,使学生失去对专业课程的兴趣,毕业设计、课程设计指导缺乏针对性,学生的设计远离实际,停留在课后作业的水平上等。这种欠缺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不可避免对专业课教学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如何尽快提高专业课教师的实践能力是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
二、目前高职教师下企业实践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是中职院校根据《教育部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文件,而高职院校还没这方面具体指导文件,高职院校及系部零星出台了一些“暂行管理规定”,不够系统,不够全面。
二是高职院校的教师下厂实践,普遍存在对口的实践岗位稀缺,实践单位工艺单一,教师实践岗位重复。同时,企业出于技术保密的原因,教师不能参与相关新品研发、工艺改造、项目申报等实践岗位,未达到实践的预期效果。
三是学院与企业沟通协调不够,企业承担专业教师的岗位实践的积极性不高,学院对教师实践情况跟踪不够,实践管理运行中出现学院与企业脱节,实践工作留于表面的现象。
三、建立完善的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管理制度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自2009年已派出多位教师到企业进行锻炼,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要顺利推进教师下企业实践,将此实践工作落到实处,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并且行之有效的实践管理制度。
1.选派教师从点到面,选派程序层层把关
选派到企业实践的教师应优先考虑专业课教师,先选派业务素质好的专业带头人或者骨干教师,再选派其他专业课教师,经过三年时间,争取所有专业教师都能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每位教师根据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需要、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及合作企业要求,可在寒暑假,也可在学期内申请脱课到相关企业或科研单位实践锻炼,累积实践锻炼时间不少于5个月。实践教师需要严格按照选派程序,先提出申请,填写《审批表》和提交《实践锻炼计划》,经所在教研室、系部审核批准,报学院人事处、教务处备案,同意后方可下厂参加企业实践。
2.实践企业与岗位的选择
实践教师应根据具体的实践目的选择合适的企业与岗位,一般应在系部已经建立的校外实训基地中选择,优先选择生产正常、管理规范、有较大生产规模、技术先进、产品相对复杂、专业性较强的企业,以强化对企业的管理制度、生产特点、典型生产工艺等的全面认识。
3.明确实践的主要任务及要求
下企业实践主要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参与实习单位产品的生产工艺和岗位操作,参与生产车间管理与产品开发,熟悉企业相关岗位(工种)职责、操作规范、用人标准及管理制度[2];学习所教专业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结合专业建设,对实习单位的用人需求及岗位能力进行调研;参与企业职业工种技能鉴定等工作。实践内容应体现如下要求:①必须与专业教学相结合,以充实专业教学内容,改革专业教学模式,提高专业教学实效。②必须与系部专业发展相结合,以进一步储备专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并为学院的专业发展提供富有价值的意见与建议。③必须与自身专业化发展相结合,着力提高专业技能,丰富专业知识,拓展专业外延。④必须与提高服务社会能力相结合,即与企业共同进行生产工艺技术改造和产品开发,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了解实践岗位相关工种的技能要求,参与职业工种技能的培训与鉴定。
4.实践期间的管理与考核
(1)确定企业联系人。要求接收企业有专人负责实践教师在实践期间的各项工作安排,与教师一起制定实践计划,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执行。(2)签订协议。被批准下企业参加实践的教师应与学院、企业签订《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协议书》,内容包括教师实践锻炼期间三方分别应履行的责任。(3)考勤。实践教师应严格遵守企业考勤制度,实践企业负责对实践教师进行考勤,并每月提供一次出勤率情况回系部,系部根据企业给出的考勤表进行考核,统计出勤率,上报学院人事处。实践期间如需请假,必须向实践单位履行请假手续,如请假超过2天,还须报系部批准,超过3天,按学院人事处请假制度执行[3]。
5.过程管理
(1)实践教师应严格遵守所在单位的各项规章与制度,遵守工作纪律,认真进行岗位实践,并做好工作笔记,在实践中期回校为全系教师作一场实践汇报。(2)所在教研室要及时掌握教师在企业的实践情况,做好沟通联络工作。(3)系部将组织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地到企业进行检查和走访,对专业教师的实践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协同企业督促教师切实做好实践工作。检查结果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若检查发现实践教师两次以上无故不在岗,则专业实践考核为不合格,并按违纪处理。(4)对违纪教师将按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罚,同时取消所有实习待遇,并视本次实践经历无效。
6.总结和反思
实践锻炼结束后,实践教师要及时地进行总结和反思,并做如下总结工作和提交以下总结材料。(1)由实践企业对下厂教师的工作表现和业绩作出评价,填写《教师实践培训鉴定表》。(2)针对自身实践岗位写出相应的典型产品生产工艺及操作报告或产品(项目)开发报告。(3)结合实践锻炼的实际工作项目,对所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或专业课程)进行项目化教学设计,并提交一份以实践项目为载体的完整的项目化教学设计。(4)撰写并提交不少于3000字的《教师下企业实践总结报告》。总结中至少应体现如下思考:如何更好地吸收消化企业生产中所应用的新工艺、新办法,以缩短理论与实践的差距;思考课程教学内容是否符合企业实际岗位及学生今后的专业发展需要,教学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与灵活运用,现行教学模式是否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职业素养的提高等;思考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和专业技能与专业素质进一步提高途径;思考所教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与安排、培养模式、设施设备的配备、师资队伍等是否合理。并结合上述思考和岗位调研,对系部专业发展提出可行的意见与建议。
高职院校教师下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是培养“双师型”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让教师在“做中学”,再在“做后教”,切实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明确企业单位对人才需求的要求,明确学生专业技能培训方向,使得教师对今后的教学更加贴近企业需要,从而打造一支“一专多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 陈炳和,罗元,束惠萍.高职院校“三双型”师资队伍建
设模式初探[J].黑龙江教育,2008,(9):86-87.
[2] 关锦文.到企业挂职锻炼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本文作者:沈瑞山工作单位: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一)高职教育对教师的素质要求高职教育具备“高教性、职教性、应用性”等特点。工学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则对师资整体素质尤其是实操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外,还须具备本专业的实践操作能力,能为学生进行示范讲解和操作引导。建立专业教师企业流动工作站可以使教师能够按计划、分期分批、长期轮流地进行企业实践,提升实践教学水平。(二)经贸类专业教师进企业实践的现实需要(1)从学校方面来说,专业教师本来就比较缺乏,承担着较为繁重的校内教学任务,没有时间深入企业开展实践和服务,学校抽调教师到企业实践,会导致学校的教学工作人手不足,往往要在课时较少的学期里才能安排教师下企业,有较强的不确定性,缺乏计划性。同时,由于教师下企业实践的时间短,没有机会深入学习,导致走过场现象经常发生。(2)从教师方面来说,专业教师所实践的企业应与自身的专业相结合,应有助于学校的专业建设,但企业并不轻易接受一个不太了解的专业教师来企业实践,因此,教师联系企业有一定困难。客户是企业生存的根本,由于涉及公司商业秘密,所以教师个人到企业中去,不可能实际接触企业的业务活动,不能接触实际业务,教师下企业实践的效果就会打折扣。(3)从企业方面来说,目前企业接纳教师参与实践的积极性不高。其原因是,教师下企业实践,企业对教师没有约束力,无法放心让教师深入生产经营的核心领域,教师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企业一般不愿接纳教师下企业实践。(三)现代社会和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和人才观、质量观的改变,社会需要更多的一线高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专业教师既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有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既能动口,也能动手;既要善讲,更要会做,要改变“黑板上做贸易,课桌上谈价格”的现象。
(一)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沈瑞山:高职院校经贸类专业教师企业流动工作站的研究与实践教师经过流动工作站的锻炼,能及时更新知识,掌握最新的行业发展动向、市场运作技能,可以为学校的教学改革注入行业企业的信息,把企业文化等企业要素融进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修订中,使育人模式和质量与社会需求相匹配,使教学更加贴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二)促进专业和课程建设专业教师在企业流动站里工作、学习,可以收集到大量企业人才需求信息,这些来自市场一线的信息,为学校进行专业结构设置与调整,修改专业培养方案,完善专业课程内容安排,进行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依据。(三)引导学生的实习实训企业流动工作站可以使学生的校外实训条件得到改善,实训内容得到充实。通过专业教师在站的工作实践,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为学生的实训提供更好的平台,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个完整的业务工作流程,掌握经营一线最实际的信息、知识和业务操作方法。(四)为企业提供多方面服务在流动站工作的专业教师一般具有较为厚实的理论基础,在向企业员工学习实践技能的同时,为企业员工提供较为专业的知识培训和技术咨询,为企业提供多方面服务,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大大提高企业素质。
(一)教师企业流动工作站管理模式1.管理机构成立学校企业流动工作站领导小组,负责决策与协调重大事宜。同时设立学校企业流动工作站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制订学校企业流动工作站的建设规划、管理制度与考核评价验收标准等相关工作,负责对流动工作站进行管理。2.管理程序专业教师提出申请,系部严格考察,确定与本系相关专业联系较为紧密的、合作愿望较强的生产经营性企业,设立专业教师企业流动工作站,并将相关报告与计划报送学校审核、备案。(二)教师企业流动工作站管理要求充分发挥学校专业教师企业流动工作站管理办公室管理主体的作用,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在教师课务调整、工作站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协助。对在进站工作中业绩突出的实践教师给予奖励,对建设效果不理想、未完成建设目标任务的专业教师企业流动工作站,要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及时改进与调整,使专业教师企业流动工作站向健康良性化方向发展。(三)教师企业流动工作站管理内容1.学校的政策保障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建立专业教师企业流动工作站的核心要求,学校要为教师创造条件参与到工作站实际工作中,保证进站的教师能够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企业实际业务运作中。2.加强过程管理学校定期或不定期地到工作站进行走访,对专业教师在站工作的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协同企业督促教师切实做好实践工作,同时,及时解决专业教师在站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对教师提出的意见与建议进行认真分析,及时改进。3.加强对教师进站工作成果的总结和管理在站工作中,专业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与反思,既要善于吸收、消化实际业务中的方式方法,缩短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又要充分利用理论基础知识扎实的优势,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符合企业实际的措施与办法,切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工作站工作结束后,学校要与专业教师进行交流和总结,获取专业教师根据实践对学校的培养目标、专业发展、培养模式等提出的建设性意见与建议。4.企业对专业教师流动工作站的管理教师进站前,企业与学校双方共同制定教师进站方案、计划和制度,并签订相应的合作文件。一方面,专业教师到流动工作站工作属于脱产性质,因此企业要实现进站工作的教师“员工化”,教师主动接受企业管理,执行企业的决定。另一方面,企业要用激励制度提高进站工作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企业需要的是能够为企业带来利益的人员,教师进站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企业与学校的目的存在一定的差异,必须要将教师的积极性引导到为企业服务上来,教师的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升,相应的激励制度可以很好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四)教师企业流动工作站考核学校要坚持过程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坚持定量与定性考核相结合,坚持静态与动态考核相结合。首先要从学校、企业的层面对进站教师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全面的考核,综合评价其教学能力、科研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等方面提高的实际效果。其次,对进站工作的教师在进行量化考核的同时,为更好地激发教师的潜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鼓励教师的创造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要进行定性考评。第三,既要注重对进站教师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又要注重教师发展的潜力和发展趋势,真正发挥考核的激励功能和导向功能。
(一)学校明确专业教师实践目的确定专业教师到工作站锻炼的目标是学习企业生产经营一线的实践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加以应用,以此提升教学质量。(二)企业制定相关规定接收专业教师实践学习合作企业与学校签订相关协议,制定与学校制度相适应的规定来接受教师,在教师的业务工作、日常管理等方面做出相应安排,实现与学校的协调共管,确保教师在企业里有具体岗位,从事具体工作,直接参与企业业务活动。(三)专业教师进站工作学习专业教师以企业员工的身份进入企业生产经营运转系统,投入到企业的日常工作中,企业按员工管理制度对教师进行日常管理。现以实际案例来说明。学校经贸类专业教师到××公司的主要工作岗位是外贸业务员,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外贸出口流程,主要工作目标是寻找国外客户,联系国内厂家,实现国内国外衔接的交易全过程。具体学习过程如下。1.熟悉公司专业教师到企业后首先对企业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熟悉环境,进行角色转换的准备。了解公司组织结构、管理制度、业务范围,了解外贸的主要经营过程。2.认识产品学习外贸流程的前提是从认识产品开始的。该公司是一家以建筑用品为主要出口对象,同时出口纺织品、灯具等产品的贸易公司,产品的目标市场主要为日本、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对产品的认识从学习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开始,学习主要出口产品的原材料、生产工艺、生产流程、质量要求和检验等。通过认识产品,明确国外客户的具体要求,在国内找到相应产品的生产工厂。3.客户洽谈在初步认识产品的基础上,积极寻找国外客户。主要的途径就是网络平台和交易会参展等,通过相关的网络平台资源找到需要公司产品的客户,了解对方的具体要求,在师傅的指导下,逐步学会针对不同客户类型,用较为准确的日文、英文等语言进行不同内容的写作和电话沟通,进而在国内工厂中寻找相应的生产厂家,与选定的国内生产厂家进行沟通,了解合作意愿,及时向国外客户发出产品的报价函。上述工作主要是培养业务沟通、谈判等能力,这需要一定时间的学习和锻炼。在与国内外客户和供应厂家的磋商完成后,签订合同并履约,最终完成商品的生产、交付和货款的回收等。此外,有条件时,可以接触、学习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国内国外客户出现索赔情况时的应对策略和谈判策略等。4.企业工作阶段性小结企业在进站教师工作结束后,对其所进行的工作、开拓的客户等当面进行小结、交流,形成书面材料,寄交学校,作为考核依据之一。同时,对教师在企业的后续性工作提出参考意见。(四)学校相关部门对专业教师进站的工作召开总结汇报会学校在专业教师进站工作任务完成后,组织进行总结汇报,从工作技能与双师素质提升、教学资源准备等多方面对教师企业工作实践进行考核,对取得的成绩进行汇报,同时也指出其中的不足。
对于中职教师而言,进入企业实践大有裨益:其一,对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和创新意识产生新的认识;其二,更新教育观念。更清晰地认识到,当前中职教育教学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困境,中职学校必须把用人单位的要求作为培养目标,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以适应市场需求;其三,提升专业理论和职业技能。通过深入工作岗位第一线,将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实践当中;其四,丰富教学案例,为教学增加许多新的内容和案例,使教学更贴近企业实际。因此,学校应鼓励并帮助教师在总结教学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制定个性化的实践方案,带着问题、任务或项目去企业实践。
但是,从当前的具体实施过程来看,无论是职教管理部门和企业,还是学校和教师自身,面对教师进企业实践尚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必须加强管理,探索长效机制,才能促进学校、教师、企业的多方共赢。
摘要:中职教师到企业实践是适应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的迫切需要。通过对中职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形式、内容、管理办法和实施步骤,以及建立教师到企业实践的鼓励措施等各方面进行阐述,其目的在于探讨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更趋合理性、可行性和操作性。
关键词:中职教师;企业实践;技能水平;实践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2-0019-02
一、中职教师到企业实践的意义
1. 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的迫切需要。教师到企业实践是当前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职称评审的一项重要指标。中职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职称评审,增加了教师到社会实践方面的考评内容和权重,要求教师深入企业一线,掌握所教专业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和用人标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真正培养出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同时,对于创新和完善职教教师继续教育制度,优化教师的能力素质结构,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2. 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水平。组织教师到企业实践是中职教师在职培训的重要形式,也是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许多教师从师范院校来到职业学校,不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普教观念浓,动手能力不强,致使师资队伍出现较严重的问题。如何培养具有中职特色的教师?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让教师在企业的实际岗位锻炼一段时间,让他们了解企业,知道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技能人才。同时,指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使学生乐于接受,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二、中职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形式及内容
学校可根据各教学科室教师进企业实践的年度计划,结合教学、教研、教改和学生管理等实际情况,利用寒暑假或脱产进行。中职教师到企业实践通常有两种方式:其一,教师到企业一线亲自操作。实践内容包括到企业生产现场考察观摩、了解企业文化,接受企业组织的技能培训,或者在企业的生产培训岗位上操作演练、参与企业的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等;其二,带学生到企业实践,教师参与管理。学校选派相关专业教师与学生一起下到企业,教师在做好学生实习管理和指导的同时,结合本专业特点不断完善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①带队教师负责参与社会实践学生的管理,对学生的思想、实习、生活等方面进行指导,并完成社会实践的相关工作;②配合实践单位,加强学生实习安全教育,努力培养实习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并提高职业道德,帮助实习学生完成实习任务;③做好学生社会实践的考勤,开展学生实践考评工作,督促学生填写《学生社会实践周志》、《学生社会实践总结鉴定》等资料,总结后上报学校相关部门。
三、管理方法和实施步骤
1. 管理方法。
(1)学校各教学科室应在每年年末结合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教学教研教改等实际情况,制定本部门专业教师到企业的实践计划,包括教师到企业实践的时间、地点、具体的实践目标和考核办法等相关事宜。
(2)采用部门推荐和个人申请相结合的办法确定参与企业实践的教师。拟安排到企业实践锻炼的教师应填写《教师企业实践申请表》,根据实践要求详细填写实践的时间、地点、内容计划和预期成果。
(3)教师在企业实践期间,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实践单位的有关制度和纪律,如违反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或因个人原因对企业造成经济损失者,由个人承担相应责任。
(4)实践结束后,由学校的考核小组对教师提交的实践成果进行考核、评比,考核结果分别存入教师档案。
(5)各教学科室应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到企业实践教师的过程管理,如实地或电话查访、组织阶段汇报等。相关部门对实践教师进行不定期抽查,以确保实践效果和实践目标的完成。
2. 实施步骤。首先,学校针对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定相关文件。如《教师到企业实践管理办法》、《学生社会实践带队教师管理办法》等,指导思想是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目标,结合学生社会实践管理和健全教师到企业实践机制的需要,使学校对带队教师的管理更加规范,从而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人才观和质量观;其次,按照文件精神及相关要求认真落实。在学期末,要求各教学科室的教师填写《教师从事教学及其他相关活动意愿调查表》,其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解决教师因工作量不足而造成收入减少的情况。另外,充分利用这一特殊时期加大专任教师参与教研教改、企业实践、行业联系力度,加强学科带头人、“双师型”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努力提升全体教师的综合素质。意愿调查表的选项内容应包括:服从学校教学安排,参与社会培训等相关工作;参与协助招办招生和毕业生安置工作;参加企业实践活动;参与企业实习学生管理等,由学校相关部门做好此项工作的汇总统计。然后,各教学科室根据在校学生人数和学校教学计划统一安排,结合教师填写意愿表,上报富余教师名单到相关科室进行汇总。学校按照教学计划要求,制订教师到企业实践的计划和实施方案,与企业沟通好实践的形式、内容、时间、地点,做好教师到企业实践的选派和管理指导工作。
四、建立教师到企业实践的鼓励措施
激发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的积极性,帮助专业教师制订实践方案,提高实践的目的性和有效性。中职专业教师进企业实践与职称挂钩,必将大大激发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的积极性。
1. 选派到企业实践的教师,学校正常发工资并享受相关待遇,每月给予一定生活补助。
2. 对到企业实践锻炼的教师,评定职称时累计学时,实践情况将作为职务聘任、考核、晋级和评优的重要指标。
五、探索长效机制
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要求中职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每2年必须有2个月以上的时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
中职学校要制定教师定期到企业的实践制度,按照《意见》要求,专业教师每2年必须有2个月到对口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新的专业教师上岗前必须安排到企业、校外实习基地或校内实训场所进行专业实践锻炼,经考核合格后方可聘任上岗。学校要积极为参与企业实践的教师提供帮助,为其联系企业,提供对口实训场所,帮助教师了解企业的工艺流程和组织等,以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劳动技能和素质,增强本职工作能力。
中职学校要制订并不断完善专业教师到企业的实践计划。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结合本校专业发展和教师成长的需要,组织实施专业教师的实践活动,制订并具体落实其学年(学期)轮训计划,保障实践的时间和质量。
电子商务是将网络技术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中,课程融合了技术和商务两方面知识。一方面,网络营销、电子商务都是新兴的学科,通常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师要么是技术类专业,要么是经管类专业,能够对两方面融会贯通的很少。另一方面,大多数高校教师都是研究生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从事教学,没有在企业工作过,缺乏对企业实际商务运作的经验。虽然在授课过程中也可以引用实际案例,但也只能照本宣科,不能给学生深入的引导,很难让学生体会实战的情况,难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实训软件作用有限
目前各大高校为解决电子商务课程的实践问题,多引用实训软件来摸拟电子商务实践操作。但实训软件只能够练习网络营销工具的使用,并不能让学生体会互联网的商务环境。另一方面,电子商务发展变化快,实训软件普遍存在更新升级不及时的现象。因此,大多数实训软件都难以满足实践练习的需求。
(三)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兴趣不足
大学课堂普遍采用以讲授为主的形式,这种形式有助于理论信息量的传递,老师容易控制课堂,以教师为中心。但电子商务是实践先于理论发展的专业,单一以讲授为主的“教师中心式”的课堂,难免会让学生觉得枯燥。学生被动接受,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的习惯,学习缺乏积极性。学生不能感受网络营销的实际环境,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
(四)考核方式不灵活
电子商务专业需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学生面对单一的试卷考试方式,多是为应付考试,考前几天对书本知识死记硬背,考后又会忘的一干二净,根本不能达到学习的目的,也不能检验学习的效果。
二、电子商务实战环境的构建
(一)互动式课堂
1.多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通过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真实事件或情境的描述,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总结。借助企业的电子商务案例分析问题,引起学生思考解决办法。鼓励学生发起讨论,做出适当总结。通过实际的案例,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的同时,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思考,建立良好的思维习惯。讨论问题的过程中也可以引入企业头脑风暴的讨论模式,从而增强实战感。
(2)任务驱动式教学。任务驱动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理论知识,加深印象,增加成就感,以产生学习的兴趣。电子商务课程内容涵盖了从产品策划到销售推广,由网站开发到网站运营的全过程。教师可以在每个电子商务阶段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让学生在实战中学习。
2.建立从实例到理论的教学思路
一般情况下,教师介绍课程知识是从理论到实践的顺序,即先介绍基本理论或技能的使用方法,再让学生练习实践。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后,具体的实践工作在理论的指导下完成实践工作有所依据,减少犯错的机率。但也容易让人形成固定的思维方式,缺少灵活性。电子商务是一门实践领先于理论的新兴专业,行业的理论规则都还处于发展形成的阶段,要求从业人员能够从根本上了解网络环境,灵活的使用各种网络工具,能够制定有创造力的营销策略。需要打破固有思维方式,因此,将由理论到实践的方式转变为先展示完整的案例,或直接进行实习实践操作,再通过现象总结理论进一步探索研究,总结规律。在教师的指导下,实践中总结理论规律,一方面充分接近商务环境,适应网络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可以增加理论的说服力,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养成分析思考的学习习惯。
(二)接触校外实战环境,建立实战平台
1.鼓励学生进行调研分析活动。电子商务的工作不只是推销和宣传,还包括前期的市场调查工作。通过对消费者和市场竞争对手的调研和分析,掌握市场环境,才能制定适合企业经营策略,网络环境下的电子商务亦是如此。在电子商务尤其是经管类课程的授课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简单的市场调研作业,指导学生进行市场调查。学生通过实际调查工作,一方面,可以熟悉调查工具,培养市场分析的思维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对市场的接触可以增进对商务环境的理解,对于将来进入真正的市场环境做好准备。
2.利用网络平台,鼓励学生实践。在当前的电子商务时代,网络上有很多低成本甚至免费的商务平台。鼓励学生,为学生提供条件在各大平台上进行实践操作是进行网络营销实战的好机会。如在淘宝网、拍拍网上开店。利用威客网,以企业的真实的电子商务任务为项目进行实践。通过“工学结合”的方式,将课程与网店经营融合。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分小组经营,课堂上组织讨论,对营销效果进行总结,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增进学生对电子商务的认知。
(三)采用灵活的考核方式
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早已不再只看学历了,而是更加注重人才的能力。对于电子商务人才的要求更是如此。因此,单纯的知识点考查已不能满足对人才能力的考核。跳出传统考试方式的框架限制,采用多种方式来考核学生,结合试卷、课堂发言、实践总结、项目完成情况等多方面综合进行考查。将实践部分加入到考核中来,不仅可以全面考核学生,同时也可以激励学生进行多方面尝试,提高自己能力。
(四)提升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
教师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是教好学生的基本条件。没有实践经历的教师本身对电子商务的认识始终带有局限性,尤其是营销管理相关的部分,难以给学生以足够深入指导。因此,学校应鼓励教师通过参与实训项目和社会实践的方式提升自身实践能力。将理论知识落实于企业经营,提高能力的同时,也可以深入企业,切实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从而反馈于自己的教学活动中。
一 教学准备
1、实验条件的准备
市场营销模拟实验是一种仿真实践,它需要借助现代IT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互联网络通讯技术构建一个实验平台。它首先需要一个以计算机局域网络系统为核心的电子教室,其次需要研发或购买一套科学、完善的市场营销模拟实验教学软件。
2 教学师资的准备
市场营销模拟实验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它要仿真模拟企业的营销全过程,因而需要从事教学的教师具备较强的市场营销实践经验。而现在高校教师大多主要从事理论教学,缺少企业营销管理的直接经验。在开课之前需加强教师的培训,鼓励教师参与社会实践,积累实践经验,建立起“双师型”教学队伍。
3、学生营销知识的准备
本课程是在一个仿真的市场环境中,让学生扮演企业的营销决策者,去演练企业持续营销管理的全过程,开展市场竞争,以获得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从而体验市场营销管理的整个方法体系。这就需要在进行实验之前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市场营销理论的学习与训练,让学生全面掌握市场营销的各种相关工作方法与策略,以便在实验中进行运用与体会。
二 市场营销模拟实验的组织与实施要点
1、市场营销模拟实验实施过程的组织
本课程是市场营销管理的仿真实践。首先由教师借助市场营销模拟软件,建立一个模拟不同产业环境中多个企业生产不同的商品相互竞争的仿真市场环境。然后,将学生们分为小组扮演各个企业的营销决策者,根据仿真市场的具体情况和竞争者的情况制定各自企业的营销计划与决策来开展竞争,争取各自的经营利益。计划决策全部完成之后,将所有数据送入优化的营销模型中进行运算。得出各模拟企业按其所制定的营销决策方案进行营销的结果,以及对仿真市场带来影响和变化。然后,学生们将通过各种市场调查研究的工具和手段获得关于市场的实际情况和企业的经营情况,并根据这些资料分析市场需求、竞争者动态,以修正自己的营销战略战术,制定下一阶段的营销策略与计划,来展开持续的竞争。整个模拟实验的阶段可根据教学的要求设计为8~12个季度,也可适当延长。并可以同理论讲解、案例学习和小组讨论等教学方式相结合。让学生对企业真实的营销管理工作方式、方法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与体验,从而对所学的市场营销管理理论与方法体系进行一次全面的实践练习。
2 市场营销模拟实验中教师的角色与作用
在整个模拟实验过程中,教师扮演着导演与控制者两种角色。一方面,教师要利用市场营销模拟软件创建模拟营销环境,设置模拟剧情,同时通过设置与调整相关市场参数,导演模拟市场的发展与变化;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利用软件,控制学生的实践过程和整个实验的进度。所以,实验的成功与否,教师的作用十分关键。因此,教师在整个模拟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实践过程的指导。学生们虽然已全面学习了市场营销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但缺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教师应运用自己的实践经验,从企业真实营销管理的角度出发,指导学生如何将所学的理论和方法与市场实际结合起来,重点指导如何根据市场现状和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营销方法、策略的选择和运用。
(2)认真进行阶段总结。在学生完了成营销决策方案,并进行市场模拟运作得出了营销结果,准备进行下一阶段决策之前,教师应对各个小组的方案与结果进行点评。不要评价方案的优劣,更不要企图提出一个最优方案,因为现实中往往不存在什么最优方案。关键分析其思路是否对头、所用方法、策略是否恰当、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否正确。总结出几条具有启迪性的结论或建议,使学生跳出具体事实的小圈子,使认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升华。
3、市场营销模拟实验中学生的学习过程
(1)认真学习并熟练掌握市场营销模拟实验软件,为模拟实践活动打好基础。
(2)熟悉模拟实验的流程,认识模拟营销环境,了解实践中的各种方法与规则。
(3)本着自愿的原则,按要求组成学习小组,明确各成员在实践过程中的分工。
(4)充分进行组内的讨论,并按模拟要求和各自的分工,完成所承担的营销决策工作,做好书面的过程记录,并按要求的时间提交全部决策方案。
(5)根据市场模拟运作的结果,查找决策方案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全面总结本次决策方案的得失,为下一次的决策方案寻找思路与对策。
(6)认真倾听老师的阶段总结,并结合老师的总结,对自己的方案再次进行得失分析,总结经验。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背景
1998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制定的《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提出:“职教教师应该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进行实践教学,是工程师或技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也明确提出中职学校要以“双师素质型”教师为重点,要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的制度。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是指学校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教师到企业或行业学习,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操作技能。随着中职教育的发展,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备受学校重视,而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教师到企业去实践。但是,目前企业与中职学校的联系是不融洽的。
2、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企业需要大量合格的技能人才,中职学校又是一个相对孤立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的群体;企业又不愿意付出过多的人力成本,学校又没有经济实力建立相对企业所需人才的实践设备和相应的教师队伍;这种矛盾日益突出,要想解决这种矛盾,企业与学校就应相互沟通,从大局出发,从长远出发,建立一套完善的长效机制,来解决企业的人才需求和学校对资金的大量需求的矛盾。通过大量的实践验证,学校与企业相结合一是要培养具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兼备的教师队伍,二是要提供学生实训的实验设备和场地。
3、建立教师社会实践活动的机制
一、中职学校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1.促进教师全面学习,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育要适应社会的发展,承接教育的重要群体是教师,那么教师的教学能力更应与社会发展相衔接,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一个不断学习能力,这个能力不能局限于理论教学能力,还应具备实践教学的能力,这个能力的获取只有不断到企业锻炼学习,最终提高我们教师的综合素质。
2.通过社会实践,缩减校企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校企合作
我们平时经常讲,学校学的知识与企业的需求相差5年、8年甚至10年,这话是什么意思?其实就是指学校的教学与企业对技能型或知识型人才需求严重脱节,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求企业与学校加强合作,不断根据企业的要示更新教师的知识的技能,保证教师教的与学生学的是企业最需要的。
二、教师参加社会实践工作存在的问题
1.教师参加社会实践存在散、乱、差现象
由于学校的资源存在不足,短时间内要要与大量的企业建立长效机制,没有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很困难的,学校组织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多是在暑假,与企业联系多由教师自行选择,这样学校的监控就会出现困难,教师的实践活动就会出现走过场情况,实践活动的质量就无法得到保障,虚、假的情况就出现了。
2.企业不能满足教师参加社会实践发展的要求
由于社会的竞争非常激烈,企业的压力非常巨大,企业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生产中了,教师去企业锻炼有影响企业生产之嫌凝,这样教师到企业去锻炼有一种走过场的情形,企业没有为教师去企业锻炼提供一个稳定的场所和空间。
3.教师社会实践工作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
教师去企业锻炼,锻炼什么?达到什么水平?不知道,这也是当前的一个情况,所以,这中间,政府应出台一些措施,教育部门应有一个总体标准,明确教师到企业去做什么,怎么做,达到一个什么标准,建立一个评价体系,提高双方的工作效率。
三、做好教师社会实践活动工作的对策
1.建立稳定的教师社会实践基地
根据学校所具备的条件,学校开设的专业,与之相应的企业建立一种稳定的实践基地,学校定期派教师到企业去学习(不一定是假期),企业定期派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指导教学工作。
2.高度重视保障教师社会实践经费
经济社会,做什么都要有经费作支撑,否则就可能人浮于事,教师到企业去实践也是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教师能安心去企业实践,学校就必须有相应的经费做保障。
3.完善教师参加社会实践考核体系
过程考核。对教师实践的目的、意义及实践日记、典型案例及实践报告进行量化评价,具体考核项目如下:
社会实践统一格式的书面申请,考核实践的目的和意义是否明确,任务是否清晰,实践进程是否明确,是否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社会实践活动是否以技能锻炼为主;
实践日记考核。考核实践日记、学习任务、学习体会、学习成果记录是否详实具体;
收集典型案例。考核收集的案例是否具有典型性和实用性,是否有助于教学资料的积累;
实践总结考核。要求总结或论文论据充分,观点鲜明,逻辑严谨,能围绕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学生培养目标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有很强的可行性;
学习交流考核。能按时回校交流、汇报工作,汇报内容准备充分,详略得当,能促进专业或学科建设;
实践单位考核。要求企业对参与实践的教师的工作与企业员工采用相同的考核办法,并由企业反馈回学校。
4、结束语
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若能有效建立一种长效机制,把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对国家的经济建设发展能起到很大的支撑作用,有利于实现强国梦。
参考文献
1.教师企业顶岗实践的现状分析
1.1调查内容
主要对江苏颐海药业、江苏康宝药业、连云港康缘药业、扬子江药业等具有代表性的大中型企业进行调研,以访谈的形式与车间主任、生产部部长和人力资源部部长等企业专家就相关问题进行咨询与交流。访谈的内容主要针对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的可行性、合作条件、合作方式、学校的教学改革及培养目标、企业对高职人才的技能要求、企业能够提供的条件、企业对学校的要求、合作企业必备的条件、专业教师进入企业顶岗实践的必备基础等关键问题,本着互惠双赢的基本理念进行坦诚交流与友好协商。
1.2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企业调研和访问,了解了专业教师企业顶岗实践过程中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
企业层面:缺少政策的支持,参与职业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
学校层面:一是学校和企业缺乏沟通;二是学校对到企业顶岗实践教师的管理不到位,缺乏合理的监督管理机制。
教师层面:一是教师下企业积极性不够高;二是实践不能顶岗;三是某些教师自己的态度不端正。
评价层面:顶岗实践的评价缺乏科学性,评价什么、怎么评价、谁来评价都尚未形成科学的办法。
针对上述教师企业顶岗实践的现状,为确保教师企业顶岗实践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校在调研的基础上,采用了“任务驱动法”,加强对专业教师企业顶岗实践的监督和管理。
2.任务驱动法
教师去企业顶岗实践,是带着问题、任务去企业实践的,在企业中围绕任务展开顶岗实践,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考核和总结顶岗实践过程。
2.1任务驱动法实施步骤
2.1.1专业选择。可采取问卷、访谈等方式获知需要进企业实践教师的专业,安排的进修专业应以教师的需求为中心,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为目标,以安排新兴专业、强调动手操作的专业、当地支柱产业的相关专业为主、为先。
2.1.2企业选择。专业确立后,开始选择实践企业,应主要选择在当地行业中代表性较强、技术水平较高、职工培训基础较好、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龙头企业作为重点联系的企业实践基地,并争取将其建设成长久性的专业教师培训基地。
2.1.3制定学年(学期)实践方案。在与企业沟通好实践的时间、人员、地点后,制定该地区(学校)的学年(学期)实践方案,包括实践的专业名称、参与的学校数量、教师人数、起止时间、实践任务、考核办法,等等。
2.1.4信息公布。将制定的学年(学期)实践方案通知相应学校或在网上公布,教师可依据自身需要进行选择,并提交申请。
2.1.5确定任务。统计教师提交的申请,依据各学校的专业设置、学校的分布、需求等综合情况统筹安排,确定实践人选和任务。
2.1.6监督管理。实践前召开动员大会,强调到企业实践锻炼的目的和纪律;实践过程中,派专人全程监督企业实践的各项情况,协调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
2.1.7总结评价。教师进企业实践后,要求教师对进企业实践的情况进行认真总结,结合平时的教育教学情况,进行教学改革的思考,对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改革提出建议,对完成任务的教师进行奖励,为组织好下一轮的进企业实践提供参考。
2.2任务驱动法的特点
2.2.1目标明确化。教师到企业实践的主要任务包括:开展行业或专业的社会调查,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目前的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便在教学中及时补充反映生产现场的新科技、新工艺;带着教学中的一些课题,到企业去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请教,在他们的帮助下提高嫁接、推广和应用新技术的水平,以及进行科研开发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校与合作企业的经常性沟通与联系,为“产学”合作教育建立纽带。
教师根据企业实践的具体任务,选择其中的一项作为自己到企业顶岗实践的任务,带着任务去企业顶岗实践,就会明确自己要干什么,顶岗实践的目标明确,提高了教师企业顶岗实践的针对性。
2.2.2管理人文化。教师进企业实践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其专业实践能力,由于各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而导致的专业种类、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均不相同,这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需要提高的能力有所差异。在总结平时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制订个性化的实践方案,带着问题、任务去企业实践,而实践的任务由教师自己亲自选择,所有任务来源于教学实践,贴合教师需求。在企业实践中必将认真对待,积极行动,自觉地遵守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服从企业指导老师的安排和管理,遇到实际问题也会主动地请教指导老师,因为在规定实践时间内,如果完不成自己的任务,就会得不到相应的报酬。这就时时提醒实践教师,必须完成自己的企业顶岗实践任务。这样,学校和企业管理起来就会大大人性化,也将大大提高教师企业实践的有效性。
2.2.3考核科学化。顶岗实践是综合训练教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为加强教师实践能力,促进教师进一步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及技能,保证教学效果和实习质量,应构建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才有利于促进规范管理,保证顶岗实践质量,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尤其是专业技能评价体系。
对教师企业顶岗实践的考核,除了一些必要的表格填写、企业考核之外,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教师企业实践的任务完成情况,从企业实践回来之后,每一位教师应向学校管理部门汇报自己的任务完成情况。考核由自评、教师评、校领导评相结合,其中,自评占30%,教师评占30%,校领导评占40%,总评成绩采用五级计分制,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对应的分数分别为90、80、70、60分,60分以下判为不及格。实践总成绩不及格者,不能取得相应的报酬,应重新申请参加下一届教师企业顶岗实践。
通过任务驱动法,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深入企业一线,收集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充分了解企业,亲身体会企业的真实需求,受益匪浅,使教师企业顶岗实践真正做到目标明确化、管理人文化、考核科学化,从而确保了教师企业顶岗实践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张俊英.学校与企业:校企互动双向介入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丛培柱.专业教师顶岗实习的重要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报,2010,(30):181-182.
[3]谭绍华,雷道学,吴刚.重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情况调查报告[J].职教创新,2010,(2):85-87.
[4]蒋华,钟桃英.职业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研究综述[J].职业教育研究,2008,(2):57-58.
[5]王.高职教师顶岗实习锻炼的探讨[J].中华文化论坛,2009,(7):103-104.
[6]周晓红,李春光.浅谈高职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科学,2010,(4):163.
[7]张艳英.顶岗实习 提高教师实践能力[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37-39.
[8]王珊珊.浅谈高职旅游专业教师的顶岗实习[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16-17.
1 通过有效地方式总结企业文化并融入校园
1.1 学生企业实践,提前感受企业文化
为了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文化,在学生的教学计划中,每个学年都安排了学生的企业实践,学生在企业中实习一个月。这样学生在学习技能的同时通过学生的感同身受也提前了解了企业文化,从学生的视角去看待一个企业。在企业实践中,学生遇到了很多具体的问题,企业的文化都在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比如汽车维修企业对生产的安全要求,对员工的管理制度,对员工的人文关怀等。有的学生在实践期间,曾因为在厂区吸烟而被处罚,有的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因为在工作上表现优异被奖励,还有的学生与企业员工共同过了一个有意义的生日。通过在企业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促动学生的思维,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改变着学生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在学生回到学校后,教师与参加实践的学生进行座谈,帮助学生解决在企业中遇到的思想问题,并对企业文化的相关部分进行总结提炼。然后将一些共性的可操作性的企业文化的相关行为融入的校园文化。
1.2 教师企业实践,了解企业文化
为了更好了解企业文化,专业教师通过下企业实践期间也同时体验企业文化。从教师的角度去看待企业文化,去了解企业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对员工的关怀和激励等方面的内容。每个教师都对企业实践中相关文化的部分进行总结,提出可以在校园文化中融入企业为文化的部分并予以实践。
1.3 与企业人员成立文化建设小组,共同制定文化建设方案
在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的过程中,聘请汽车维修企业的各岗位人员畅谈对本企业的企业文化进行阐释,与他们共同探讨哪些企业文化对学生是可以为学生传播正能量,可以为学生毕业后快速融入企业带来益处。同时共同制定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方案,将无形的企业文化通过有形的活动体现出来。
2 大学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成果
我院的校园文化中渗透着企业文化的气息,两者的融合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具体如下:
2.1 引入企业的相关管理制度
我们将各品牌的维修企业的相关管理制度引入校园。例如我们将企业的考勤制度引入学生的考勤制度,教师在上课前不在点名,而是通过打卡机来监督学生,并告知不论你有任何事,只要没有按时打卡都是不遵守规定的行为,对全勤和出勤率高的学生进行奖励。将丰田品牌4S店的5S管理制度引入汽车实训车间,让学生参与5S管理标准的制定和实践,并对5S管理的效果进行反馈。在实训车间和实训室我们还引入了企业的看板管理,通过看板展示学生的实习进度,学生的实习效果,并定期更新,起到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引入企业的的激励制度,例如在上课的过程中,如果学生表现优异,教师会发给学生奖励券,学生期末的时候会拿着奖励券换取一定的成绩分,这对学生也是一定的激励。
2.2 在教学过程中展示人文关怀
在有的维修企业,会给员工举办生日宴会,促进员工的交流。学校也引进了此项活动,学生生日的时候,其它老师和同学会送上祝福,比如大家一起为他唱歌等。通过这样的形式,增加学生在班级的存在感,促进学生相互间的交流。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6)10-0079-03
高职教育必须坚持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以应用为主线、以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突出实践教学。校企“双主体”育人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出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双主体”育人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拟以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为例,讨论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双主体”育人的实践教学改革。
一、校企合作,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基地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场所,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必须从三方面入手。
(一)实验室建设
加强实验室建设,一是购置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实验教学软件;二是配备好实验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三是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强化日常管理。目前,我校生物制药技术专业拥有各门课程相应的实验室,仪器设备先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高,管理制度完善,日常管理严格,能满足本专业全部课程实验教学的需要。
(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面,重点建设了药用植物园、生物制药技术仿真实训室,能满足学生校内实训、参观见习的需要。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组织专业教师、施工人员到合作企业进行参观学习,召开座谈会,听取企业专家的建议,并邀请企业专家来校指导实训基地建设,增强了校内实训基地的仿真性。
(三)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近年来,我校加大了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的力度,企业挂牌“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实习基地”。由企业投资修建实习生宿舍、多媒体教室、资料室、运动场等设施,改善了学生实习条件。目前,我校生物制药技术专业有衡阳南岳制药厂等10家合作企业,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经统计,我校生物制药技术专业近三届毕业生分别为82人、84人、75人,全部到合作企业实习,实习后被企业录用的毕业生分别为60人、63人、67人,录用比例分别占73.2%、75.0%、89.3%。可见,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有利于促进实践教学和毕业生就业。
二、整合校企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校企互培
首先是企业为学校培养教师。一是邀请企业技术专家来校做专题报告,从实践角度介绍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新标准,促使教师更新观念,拓宽知识面;二是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学习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新标准,增强动手能力,积累实践经验。专业教师每年到企业生产一线实践锻炼不少于2个月。其次是学校为企业举办短训班或专业教师到企业做专题讲座,从理论角度阐述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新标准,促使企业员工更新观念、增长知识,提高理论水平。近三年,我校生物制药技术专业教师为合作企业举办短训班10期,培训学员1 050人次,开展专题讲座15场,参与员工达到1 800余人次,促进了企业技术专家的成长。企业技术专家是高职教育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校企科研团队建设
近年来,我校实施了“校企科研团队建设”工程,鼓励教师与企业技术专家组成科研团队,开展技术创新、学术研究和教学研究。近三年,我校生物制药技术专业“校企科研团队”实现技术创新6项,申报科研项目10项,完成教改课题9项,62篇,编写教材15部,真正实现了“产学研结合”,促进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推进、科研水平的提高及科研成果的转化。
三、校企合作育人,深化实践教学改革
(一)强化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教学是一种最基本的实践教学形式。教学中,我们采取了“五步教学法”。如“从黄连中提取黄连素”教学过程:一是布置实验,提问设疑。课前布置实验内容并提出问题:实验原理是什么?操作要点有哪些?如何提纯、检验黄连素?可能发生哪些安全事故,如何处置、预防?引导学生预习。二是写出预习报告。学生带着问题预习,查找资料,写出预习报告。三是分组讨论,解决预习问题。实验课上,学生分组讨论课前问题,教师启发引导,促使学生解决课前问题。四是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经过预习、讨论,明确实验方法后,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纠正错误操作,培养学生操作技能。五是实验讲评,归纳总结。实验结束后,教师总结讲评,归纳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指出实验可能发生的事故及其处理和预防措施,解答课前问题。
(二)强化参观见习,促使学生了解行业动态
参观见习是指根据教学需要,组织学生到企业生产一线参观学习的一种实践教学形式,旨在促进学生了解行业生产的技能要求、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接受企业文化熏陶,激发学习积极性。参观前,召开动员会,讲清参观见习的目的、任务、要求、注意事项及考核方法;参观过程中,邀请企业技术专家现场讲解,解答学生疑问;参观结束后,召开总结会,对参观见习作总结讲评,要求学生撰写参观见习报告,总结参观见习的收获和感想。
(三)强化综合实训,帮助学生查找知识技能缺陷
综合实训是指专业理论课程学习结束后,学生到企业进行短期生产实践的一种实践教学形式,以企业带教教师为主进行指导,旨在指导学生把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方法用于实际生产,找出自身知识和技能上的缺陷。综合实训一般在第四学期6~8月进行,为期3个月。实训过程中,学生在不同岗位进行生产实践,由企业带教教师指导,每周召开一次实训交流会,学生交流实训情况,企业带教教师一一点评,学校带队教师进行全面总结,指出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改进措施;实训结束返校后,进行为期一个月有针对性的理论学习和操作技能强化训练,弥补知识技能缺陷。
(四)强化顶岗实习,培养学生专业核心技能
顶岗实习是指理论和实验教学任务完成后,学生进入生产一线参与实际生产过程的一种实践教学形式,是在真实工作环境下进行的综合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适应能力、职业道德和劳动态度,掌握基本的企业管理知识。顶岗实习一般在第五学期10月至第六学期6月进行,为期9个月。校企双方共同制定顶岗实习教学计划,确定实习内容和进度,制定实习安排表,系统地开展实践教学,使学生牢固掌握生产流程、操作方法及意外事故的处理和预防措施,积累实践经验。实习过程中,由企业带教教师指导、管理和考核;学校教师定期检查,召开座谈会,了解学生实习情况,收集有关实践教学的建议。
四、校企协同,加强实践教学考核
教学考核是检查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的重要途径。在“双主体”育人过程中,必须校企协同,从四个方面加强实践教学考核。
(一)实验教学考核
实验考核由学校教师组织,分四个模块:基本实验理论(占30%),考核学生对仪器操作要点、试剂配制、基本实验操作要点及安全知识等的掌握情况,以闭卷考试方式进行;基本实验技能(占30%),考核学生对基本实验操作技能掌握情况,以独立操作方式进行;综合实验能力(占30%),考核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分析实验数据、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按选题、设计实验方案并交教师审阅、独立实验、书写实验报告四个步骤进行;平时实验情况(占10%),考核学生平时实验态度、实验报告书写、遵守实验室规则、爱护实验室物品、履行值日生职责等情况,由教师在平时加以考核。考核成绩以50%的比例计入课程总成绩。
(二)参观见习考核
由学校教师组织,以撰写“参观见习报告”方式进行,要求学生撰写2 000字左右的参观见习报告,内容包括参观见习内容、主要收获、心得体会等,评选“优秀参观见习报告”,考核结果作为平时成绩按一定比例计入相应课程总评成绩。
(三)综合实训考核
以撰写“综合实训报告”方式进行,要求学生撰写2 500字左右的综合实训报告,内容包括实训内容、主要收获、存在问题、努力方向等,由校企双方教师共同评分。考核成绩以“综合实训”课程成绩计入学习成绩单,存入学生档案。评选“优秀综合实训报告”,由校企双方共同表彰。
(四)顶岗实习考核
由企业带教教师组织,学校教师协助,分五个模块:工作态度(占20%),考核学生劳动纪律、工作积极性和协作精神,以观察、考勤、互评等方式进行;实践能力(占20%),考核学生组织、参加或完成实践工作的能力,以观察、实践活动等方式进行;专业技能(占20%),考核学生完成技术工作的熟练程度和准确程度,以观察、操作考核、技能比武等方式进行;适应能力(占20%),考核学生适应社会、企业及工作环境的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以观察、交谈等方式进行;实结(占20%),要求学生撰写3 000字左右的实结,内容包括实习计划完成情况、主要收获、存在问题、努力方向、心得体会等。考核成绩以“顶岗实习”课程成绩计入学习成绩单,存入学生档案。评选“优秀实习生”,由校企双方共同表彰。
总之,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高职教育中,只有充分发挥校企两个主体的优势,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教学考核,才能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大批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凤云.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7(10):118-119.
[2]李艳.高职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J].现代企业教育,2011(22):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