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方案模板(10篇)

时间:2022-11-06 20:11:1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经济发展方案,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经济发展方案

篇1

坚持做到所有村(屯)农户“三个全覆盖”:组织发动全覆盖、指导帮扶全覆盖、补贴政策全覆盖;稳步实现发展规模稳中有升。

二、实施措施

(一)抓好谋划布局

各行政村要对2020年庭院经济发展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深入开展调研论证,继承和发扬成功经验,查找问题短板,根据自身优势和立地条件,科学谋划,合理布局,确定发展方向和主导产业,着力打造庭院经济示范屯、特色屯,以点连线、以点带面。探索建立符合自身实际的庭院经济发展新类型、新模式,实现“小庭院”与“大市场”的有效衔接,为市场化过渡打下坚实基础。

(二)加快提档升级

优化庭院结构,发挥“农家院”传统优势,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相结合,与庭院绿化美化相结合,继续按照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要求,积极开展庭院经济产品商标注册,搞好包装设计,提升产品档次。打造“园子蔬菜”、“休闲庭院”等金字招牌,提升产品品质和产品知名度,加快庭院经济提档升级。

(三)强化政策扶持

严格按照“四不摘”要求,继续实行庭院经济补贴政策,补贴标准不变;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农户发展庭院经济的信心,逐步向市场化过度,最终使庭院经济按市场需求健康发展。

(四)拓展发展模式

坚持“企业+”、“合作社+农户”、“经纪人+”、“互联网+”、“包保单位+”、“城市食堂+”、“城里人+”等多元化发展模式,夯实以订单统销、经纪人代销、电商直销、社会力量帮销、包保帮销、定产定销等多形式销售渠道,不断同探索“私人订制”、乡村旅游,发展“休闲庭院”家庭服务,让城里人走进农家院,把农村庭院变成城市居民的小菜园、后花园、微农场。不断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份额。

(五)加强指导服务

加大指导帮扶力度,相关部门成立科技服务团队,把庭院经济培训作为农业技术培训合格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重点,围绕庭院经济生产、加工、储藏、运销各个环节,从技术、信息、人才等方面提供系列化服务,解决好信息不灵、渠道不畅等问题。充分发挥产业指导员作用,有效衔接相关部门,及时有效提供技术推广、品种引进、疫病防控、农资供应、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服务。

(六)注重示范带动

要发挥庭院经济示范屯、示范户的带动效应,组织开展观摩交流活动,切实提高农户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每个脱贫村至少要培育3名以上致富带头人;每名致富带头人在脱贫村领办创办产业项目,带动3户以上脱贫户。积极吸纳更多的贫困人口实现就业、增加收入、稳定脱贫。

(七)强化“六帮”举措

各包保部门要继续发挥包保作用,利用自身优势,做到“帮谋划、帮技术、帮资金、帮种植、帮管理、帮销售”。特别是要加大消费扶贫工作力度,优先购买庭院经济产品。做到庭院经济跟踪帮扶,全程服务。

三、实施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以乡党委、乡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乡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单位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调度、督导、检查庭院经济工作开展情况。确立各行政村主要领导为各自辖区庭院经济工作第一责任人,明确工作职责,确立推进庭院经济发展的工作机制。

(二)加强宣传引导

篇2

要理清*镇的经济发展思路,首先应从*镇的劣势、优势、压力和机遇四方面入手,全面科学地分析*镇的现状和发展潜力。

宅梧、云乡和双合三个*镇位于我市西北部低*,与位于市东北部冲积平原区的城区和西南部丘陵区的其他乡镇相比,地理位置相对比较边远,交通成本比较高,接受城区和其他大城市的辐射能力比较弱,经济基础比差,知名度不高,人才比较缺乏。这是制约*镇经济迅速发展的不利因素。

另一方面,*镇经济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全市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市委、市政府对*镇的建设非常重视,*镇有一定的政策和资金倾斜优势。*镇的经济指标基数小,比较容易起步;生态环境好,未进行深度的工业开发,生态资源保护好,加上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比较丰富,适宜发展高档次的第三产业,对承接服务业的转移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镇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良好的生态环境,*镇可以打“生态环境牌”,以生态观光旅游和生态农业为切入点,扩大宣传,吸引外商投资。此外,我市的*镇是珠三角地区通往高明和新兴等市腹地的交通枢纽,高明和新兴等市的腹地还没能形成强势的中心镇,我市的*镇若能抓住机遇迅速发展,有可能成为这片地区的中心城镇。

*镇与其他乡镇相比,各项指数差距较大,基础设施相对较落后,招商引资工作难度较大。加上本地的原有工业结构单一,规模小,外来人口少,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农业结构调整难度大,*镇的发展速度如果跟不上可能会直接影响到全市迈入现代化的步伐。这些都将给*镇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

压力与机遇共存,从全球到江门地区来看目前都是我市经济发展难得的机遇,*镇也不例外。当前出现了全球产业大转移的趋势,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参与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移。我市紧邻珠三角发达地区,是这些地区产业转移的最大受益者,特别是佛山、顺德和南海等地的重新组合,建设广东第三大城市,面临加速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转移,这些都是我市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千载难逢的机遇。*镇如果能抓住这一机遇,就有可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此外,江门市和鹤山市委、市政府都在提倡大力发展镇级经济,市主要领导直接挂钩*镇,这些都将给*镇的经济发展注入强心剂。某些*镇独有的文化资源(如双合镇的陈小敏奥运冠军形象通过进一步包装宣传)也可有利于迅速提升*镇的知名度,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内力型经济与外力型经济齐发展

*镇的发展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实现镇级财政自给或成倍增长、提高镇的整体经济水平为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镇应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坚持内力型经济与外力型经济齐发展,以第二产业为重点,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的发展战略,特别是要注意重点发展以本地资源为条件的加工工业。

*镇的最大特点是目前内力型经济所占的比例比较大,无论是农业、工业还是第三产业,必须加大对内力型经济的扶持力度。

农业仍然是*镇的支柱产业,是农民温饱的基本保障,是镇级财政的主要来源之一,农业的现代化是实现*镇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农业仍要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要以解决农民增收为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基本前提。

在今年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总结会议上,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加大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要从培育特色产品、优势产品入手,构建乡镇特色农产品和农业带;要加大粮经作物种植比例的调整力度,改善种养业品种结构,扩大花卉、蔬菜、珍稀水果、珍禽、优质鱼类等高效农产品的养殖规模;要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和无公害产品等。对*镇而言,当前的重点是要解决市场信息、技术支持、基础设施、资金扶持等问题,并要根据镇的环境特色,开发高附加值的农业产品。

工业化是乡镇经济发展的长期任务和现代化的基础。*镇还处在工业化的前期阶段,必须强化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大力发展*镇工业,将中小企业做大做强。

首先,要注意搜集中小企业所需要的市场信息、管理技术信息、生产技术信息、政策信息和人才信息等,经过必要的加工后,通过各种传播工具提供给企业;其次,要为中小企业提供经营战略、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会技术、法律知识等方面的培训辅导,在适当时可聘请专家为中小企业进行“诊断”,帮助它们发现经营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此外,还要经常为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开展经济协作以及企业的产品出口等活动进行牵线搭桥;最后,还应通过组织贸易洽淡会、交流展示会、学习考察团等形式,为中小企业创造开拓市场和开阔眼界的机会。

作为为一二产业和群众生活服务的产业,第三产业的落后会严重滞碍着整个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第三产业本身又构成了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将是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标志,它的比重将逐步超过一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农民增加收入,走出农民变为市民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它又是改造传统产业促成产业结构升级,进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社会发展的主要途径,不能轻视其发展,第三产业应与工业、尤其是外向型工业密切配合,互相促进,互相发展。

外力型经济,包括广州、佛山等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而来的民营经济和外商投资的企业,都是*镇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必须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包括工业招商和农业招商工作。

对外力型经济,必须落实市委、市政府今年在全市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所提出的要树立“六大观念”和“四个新优势”的要求,即要树立全局观念、服务观念、效率观念、让利观念、亲商观念和法制观念,要发展服务新优势、法制新优势、市场新优势和人文社会环境新优势,要营造适宜人居住的投资创业综合环境,包括法制环境、治安环境、生活环境、政府部门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产业配套能力等,要为民营和外资企业提供市场、信息、技术、人才、融资、法律等多方面的全方位、高效、优质的服务。

三、高瞻远瞩,制订*镇的总体发展战略

(1)以点线带,以线带面,梯度推进

梯度推进和增长极发展理论在全国、广东和鹤山都有明显的痕迹。以广东为例,以广州和深圳为两个极点,形成了广深沿线经济高速发展带,并迅速以同心圆的方式向外延伸,首先接受其辐射的是珠三角地区,随后是惠州、清远、肇庆等地区,最后是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经济水平呈现明显的梯度推进现象。

作为增长极,广州和深圳等发达地区同时具有极化作用和扩散作用。一方面,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向发达地区集中,另一方面当发达地区经济实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劳动力、资金、技术、设备和信息会流回落后地区。前几年发达地区的极化效应较扩散效应大得多,而近几年极化效应逐渐减弱而扩散效应不断加强。

梯度推进和增长极理论对*镇的发展也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作为*镇,一方面要有意识地选择、扶持和发展一批基础较好的示范点,在全镇范围内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梯度推进;另一方面要在镇内有意识地培养技术创新环境,突破梯度推进的限制,实现*镇在全市范围内的反梯度推进。

(2)发展比较优势和特色经济

在现实中,有效益,有积累的产业和产品才是有生命力的,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发展。*镇经济结构调整应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来确定产业发展的重点与方向,以获得有效益的积累和真正的发展。市场瞬息万变,“比较优势”是一个动态的系统,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去调查研究,比较分析,并最终经受市场的考验。能不能找到、发掘、发扬光大自己的比较优势,是*镇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所在。

特色经济是一种“比较优势”,应通过广泛调查,深入论证,找准“特色经济”的所在,并进一步确定特色有多大,能作到多大,能否转变为经济等。一旦确定了特色经济,就要努力将其发展壮大,要改造传统工艺,尽可能采用最新科学技术,实行工厂化生产,同时要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的管理等,扩大规模,提高效益,使之成为*镇新的支柱产业。此外,还要在市场运作上下真功夫,在作大特色产品的同时,要努力扩大其市场份额,把其推向周边地区,推向全省全国全球。这是*镇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是实现*镇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

(3)做大做强现有支柱产业

首先要做大做强那些占镇级GDP比重较大的产业,发挥支柱产业的“榕树效应”。这些产业的特点是要么面广量大,要么地位高影响大,把它们调大做强了,对镇级经济结构调整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要发展龙头企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产品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镇要结合实际,有目标、有重点地培育、扶持、壮大一批各具特色的农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特别是对农业生产带动力强、加工能力大、科技含量高、出口创汇多的龙头企业,在技术改造等方面要大力扶持,在农产品出口方面要提供便利,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对农户的连接能力和带动能力,逐步把龙头企业培育成为与农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有机整体。要积极发展农产品的精加工和深加工,实现农产品的综合利用,全面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4)重点发展加工工业和传统制造业

农业结构横向调整的重点是做强主打产品和发展特色农业,纵向调整的方向就是大力发展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要重点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的加工、贮藏、保鲜和营销等企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农副产品加工资源丰富,成本低,投资少,见效快,而且加工层次多,加工潜力大。

(5)着力发展配套产业,树立联合发展战略

*镇经济最大的缺陷就是没有或者很少有或者很难有大型企业集团或大型企业。在加入WTO经济全球化集团化大背景下的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中,*镇经济处于十分不利和无力的地位,努力与大型企业、大型企业集团、跨国公司配套,着力发展配套产业,不失为*镇经济参与新一轮世界大分工大协作的有效途径。发展配套产业,*镇可以考虑作为大型企业集团的原料基地、生产车间、加工环节等等。这是一种双向选择,但主要是对方的选择。这要求*镇经济首先要做强自己,使自己具有一定的特色和规模,然后放下架子,积极主动与大企业大集团联系与沟通。

此外,*镇还可以在工业、农业、旅游业三方面与周边地区展开多层次、多方位的合作,形成多个经济中心点,并进一步完善各个中心点之间的各种联系,形成经济发展带。在发展初期,不妨考虑做配角角式,关键是要学会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式,结合本地的实际,最终形成本地的特色产品。

(6)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

市场是检测市场经济一切活动的标准,也是检测经济结构调整的标准。以市场为导向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镇要以市场来引导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以市场为导向,并不是市场上需要什么就马上发展什么,生产什么,经济结构就往哪里调,而应注意研究市场,预测市场的真正走向,不能被市场的表面现象所迷惑。

以科技进步为动力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根本手段。新产品和新服务的产生,需要有新的“产品”概念、新的工艺和新的设备,这些都离不开科技进步力量的推动。*镇一方面要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和农户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对茶业、鸡蛋、龙眼等农产品作进一步的改良、包装和宣传,逐步培养成知名品牌;另一方面要积极与农科院等科研机构沟通和交流,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并通过深入调研、全方位考察,挖掘优势,种植市场前景好、品质优良的经济作物,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信息化有利于迅速掌握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信息、市场,有利于高起点、高速度、高效率、少走弯路和降低成本。信息化的推广与应用不容忽视。

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镇的经济结构调整就会事半功倍,效果显著,否则就容易产生失误。

(7)多方位筹集资金,抓好基础设施和社会文化的建设

一个地区的发展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投入,资金的筹集应多元化,可以来自市的资金扶持、镇的自筹、争取侨胞的支持和银行贷款等,关键是资金要用得其所,回报率要高。要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以及全市各职能部门的支持和帮助,集中资源和资金优势,把过去全市各职能部门分散扶持各镇的做法转变为重点扶持宅梧、云乡和双合等*镇,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一股支持*镇发展的热潮。

要注意抓好基础设施和社会文化的建设,包括水、电、通信、交通、信息、教育、文化、悠闲娱乐等,尤其要注意营造一种企业文化氛围,吸引不同层次的人才集聚并扎根在*镇,改变*镇人才流失严重的现象。

四、以人为本,提高办事效率,增强凝聚力,达成发展共识

由于区位和资金等要素的制约,*镇的投资硬件环境可能在短时间内难以追上其他乡镇,但机关作风、人员素质、企业信用、法制环境、社会风尚和社会秩序等投资软件环境却完全可以追上甚至超越其他乡镇,尤其是人力资源方面。

篇3

1、乡镇工业企业界定:工业企业指从事生产、加工、修理修配等企业,以《税务登记证》中的经营方式界定;矿化企业指从事矿产品开采、冶炼、精选、加工企业;新办工业企业指乡镇通过投资、招商引资、鼓励兴办的当年从无到有的新开业企业,包括从外省、外县迁入企业,不包括在本辖区内企业迁址、注销后重新注册、更换企业名称或法人、企业改扩建、资产重组或企业合并以及县属工业企业在乡镇分支机构等;现有工业企业指上年12月31日以前已投产,且执行新办企业奖励政策已到期的工业企业,不包括上年已投产本年继续执行新办企业奖励政策的企业。

2、税收奖励政策税种:包括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等,其他小税种及附加不作为奖励政策基数。各税种地方留用比例:增值税地方留成比例17%;营业税地方留成比例52.06%(地方分享70%,减上解省下划税收基数17.94%);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比例25%;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比例25%;资源税地方留成比例50%。

3、工作程序:

(1)乡镇申报:每年元月10日前,乡镇(场、区)填报上年度工业企业申报表,同时提供税票复印件。新办工业企业提供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相关证明及复印件。申报工作每年一次。

(2)经委审核:重点审核乡镇(场、区)申报企业是否属于乡属企业、工业企业及企业类型(是否现有、矿化或新办企业)、企业投产时间等。

(3)税务审查:国税、地税部门审查乡镇工业企业入库税收情况。

(4)财政汇总:财政部门根据经委、税务部门审核结果,对乡镇工业企业申报表进行汇总,并提出税收奖励政策方案,报县政府审定。

4、奖励政策测算:

(1)落实奖励政策的税收收入以实际入库数为准,享受扩抵、退税政策的企业以抵减后净收入计算,因落实招商优惠政策税收奖励部分从入库收入中扣除;县级留成部分以本细则确定的税种实际入库数和地方留成比例测算。

(2)对于新办企业税收留成部分只计算投产后生产环节税收留成,对于企业新建过程中各项税收不作为奖励政策范围;对于新办企业跨年度落实奖励政策的,先测算预拨当年入库税收奖励部分,其余月份部分在下年度测算落实。新办企业跨年度落实税收奖励政策计算公式:

(3)对现有企业地方留成增量测算,按照乡镇(场、区)当年现有企业地方留成部分减上年现有企业地方留成部分计算;企业减收同比从增量中抵扣,扣完为止。

(4)县财政部门根据县经委、国地税部门审核后的分类别、分企业、分税种收入情况和本细则确定的内容、口径,测算乡镇工业企业入库税收地方留成及增量情况,提出乡镇落实奖励政策方案,报县政府审定后一次性兑现到位。

二、关于乡镇土地出让金返还

1、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指政府以出让等方式配置国有土地使用权取得的全部土地价款。具体包括:以招标、拍卖、挂牌和协议方式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所取得的总成交价款;转让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或依法利用原划拨土地使用权进行经营性建设应补交价款;处置抵押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应补交的价款;转让房改房、经济适用住房按规定应补交的土地价款;改变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土地用途、容积率等土地使用条件应补交的土地价款,以及其他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或变更有关的收入等。土地出让金县级可用收入是指扣除补偿性支出(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拆迁补偿费等)和国家规费支出(即征地、出让时发生的上缴国家、省、市的有关费用)以及开发性支出(即征用、征收时发生的各项开发费用)的收入。

2、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由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依法进行招、拍、挂,并依法对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出租行为进行管理。乡镇(场、区)、村以及其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法违规收取土地出让金。

3、凡招商引资、项目开发、企业改制产生的土地出让金收入,经县政府决定土地出让金返还企业的,该项土地出让金收入不予返还。

4、各乡镇(场、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在年度初提出土地出让计划报县国土资源局汇总后进入县储备中心储备库按计划报县政府批准后施行。

5、县国土资源局和乡镇(场、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分别建立土地出让金收入台帐,次年元月底前返还兑现。返还土地出让金收入由乡镇(场、区)人民政府(管委会)申请,县国土资源局提出返还意见,经县财政局审核报县政府批准后,县财政局拨付。

6、返还乡镇的土地出让金70%用于集镇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30%用于农业土地开发整理。返还土地出让金的使用,乡镇(场、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必须编制使用计划并报县国土、财政部门审查,经县政府批准后施行。

7、有下列情形的,土地出让金收入不予返还:未经县国土部门同意并报县政府批准的,乡镇(场、区)人民政府(管委会)或其他单位违法、违规擅自进行的土地出让、转让、出租行为;单位和个人违法用地而产生的收入;凡克扣、挪用、挤占被征地农民征地补偿费,以及因征地补偿费未及时补偿到位的;其他违法违规行为。

三、关于委托行使乡镇村镇规划和建设管理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返还

1、乡镇(场、区)人民政府(管委会)行使乡镇集镇和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权按照西政办发〔〕99号文件执行;

2、除镇以外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待省政府出台具体政策后再执行。

四、关于房地产开发税收返还

房地产开发税收指在乡镇(除镇)范围内,纳税人(企业)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出售交易而取得的税收。根据现行政策规定,落实房地产开发税收奖励政策税种包括: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土地增值税等;城市维护建设税、契税、耕地占用税、教育附加、教育发展费等不作为奖励政策落实税种范围。具体县级留成比例:营业税包括房地产开发建安营业税、销售不动产营业税,地方留成52.06%(地方分享70%,减上解省下划税收基数17.94%);所得税包括建安、销售不动产环节实现的企业所得税或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比例25%;城镇土地使用税地方留成比例30%;印花税地方留成比例80%;土地增值税地方留成比例100%。国税、地税部门于下年度元月20日以前将各乡镇房地产开发税收分税种实现情况提供财政部门,财政部门根据税收实现情况及本细则内容,提出奖励政策测算方案,报县政府审批后一次性兑现。

篇4

*市自1992年实行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以来,随着发展形势的变化,政府主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不断创新思路,研究明确了一系列战略发展方向,在不同的阶段推进实施了一系列战略,大体可以简要归结如下:

(一)抢抓机遇,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开放带动”战略的实施源于92年*市经国务院批准为西部内陆开放城市,学习沿海开放城市的成功经验,抢抓发展机遇,着力于推进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而确定推进实施的,并持续至今,为*市长期推进实施的重要战略之一。主要途径为从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两方面,促进投资环境的改善而吸引外资的进入,扩大经济发展的外向度,立足于内外两个市场来谋划经济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大循环和大流动、大发展。具体实践中,*市在多渠道融资加快建设努力增强城市功能的同时,调整对外经济工作思路,一是加强对外联系与合作,不断扩展与市内外各地的横向经济合作规模和范围,先后与多个城市结成友好城市;二是以优势产业、特色产业为重点,面向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等国内发达地区重点推出,力求招大商、引大资。13年来,经济发展外向度提高,进出口贸易总额和招商引资均取得较大的突破,初步构建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基础。

(二)着眼长远,推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对*市来说异常重要,*市是一个以资源型加工产业为主导的城市,其产业的支撑主要为铝及铝加工、磷化工、卷烟、煤化工等行业,其显著的特征为资源型、高耗能、重污染。早在“八五”、“九五”开始,*市即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并不断得到演进和深化。“十五”明确推进“环境立市”,随即争取了“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确定了构建“生态经济市”的长远战略目标,一步步将这一发展模式恒定下来,坚定不移地推行下去。围绕这一战略思路,*市采取了“退二进三”、“大树进城”、“南明河三年变清”、“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等战略措施,确立了“林城”城市定位,在经济建设的同时,城市生态环境发生了明显改观。

(三)注重基础,积极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市作为科教兴市试点城市,在长期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历来关注科技教育对经济发展促进作用的有效发挥。“九五”以来,成立了生产力促进中心,以先进的科技手段和管理理念成功孵化了大批科技型企业;上世纪九十年代先后成立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小河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软件园”,为科技技术产业化创建了平台。注重教育发展,推进示范性学校建设、实施“名校名师”工程,建设“*学院”,改革教育管理体制,逐年下放中学为区县级管理,努力构建完整合理的国民教育体系。随着发展进程的加快,人才问题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十五”明确提出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将“三支队伍”建设问题作了长远的系统化考虑来逐步实施。近年来,引进了一批高学历人才在政府相关部门担当重任,以期产生良好的带动性作用。

(四)抓住关键,全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多年来*市产业结构中,工业一直占居大头,2004年占GDP的比重达到42%。其在*市产业发展中的地位不可动摇,这是符合*市实际情况和阶段性特征的。“十五”以来,“工业强市”的发展思路被进一步明确,“名牌战略”、大企业集团的培育、大项目带动、经济强县等具体战略举措得到实实在在的推进。工业发展速度逐年提升,不断刷新,2004年增加值达186亿元,速度与总量均超过第三产业,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了主导作用。

(五)攻克瓶颈,强力实施“城市化战略”。*市为山区喀斯特地貌特征,长期来土地开发利用过度集中,城区人口密度大,城市发展空间日显不足和紧张。在此情况下,“十五”初期市委市政府即采取了城市建设“三轮驱动”战略,在提升改造老城区破旧面貌的同时,强力推进金阳新区建设,加快进行小城镇建设。三年多来,新区建设第一期开发初具规模,17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市级行政中心实施搬迁,商品住宅形成规模,产业开始逐步发展,一个新兴的现代城市在短短的几年间呈现于人们面前,初步构建了*市“大*”战略目标中城市“双中心”雏形。

无论“开放带动”、“可持续发展”、“科教兴市”、“城市化”还是“工业强市”,这些战略的推进实施均对*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促进和引领作用,正是这些战略的共同有效实施,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的全面进步。13年来,经济保持了两位数的高增长,最高年份即2004年高达13.8%的增长,总量从1992年的83.3亿上升至2004年的443亿元,翻了2.4番,财政实力得到增强(2004年地方财政收入达50亿),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收入从2154元和963元上升至8989元和2809元),城市面貌、生态环境发生巨大改变。这些成就得宜于市委、市政府找准了推进经济工作的切入点,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做出的科学决策、实施了合理的战略举措。

二、“十一五”发展战略选择思考

政府所谋划的五年发展计划周期即将结束,在迎来新的一轮发展规划周期之时,*市应选取什么样的战略来主导经济社会的发展呢?笔者认为,作好这一工作,首先要对既往战略进行科学评判,对市情进行深入分析,对*市发展阶段进行合理判断,在此基础上,才能提出符合实际的战略方向和举措。

(一)当前*市市情状况分析

经过多年的发展,尤其是第十个五年计划实施以来,*市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可以概括为:

1、初步构建了加快发展所必备的物质技术基础条件。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一批交通、通信、供水、供电、污水、垃圾处理等重大工程相继建成,城市功能得到明显提升;技术力量日益增强,汇集*市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人才智力资源广泛参与经济建设,与国内知名的高等院校紧密合作,推进产学研结合,极大地提升了*市科技进步与创新能力;发展空间扩大,旧城改造、小城镇建设、金阳新区第一期规划17平方公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基本建成。

2、经济体制机制环境逐步完善。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所有制结构不断优化,在制药等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中充分发挥了体制优势;商品市场日臻完善,资本、房地产、技术咨询、人才等要素市场发展迅速,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逐步形成;政府机构改革取得重大突破,行政审批项目大幅度减少并得到规范,为将来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制度保障,增添了发展活力。

3、经济结构趋于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一产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逐渐上升,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2004年比2000年分别上升了1.7和0.2个百分点。产业和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农业向优质高效方向发展,工业向提高科技含量及注重环保方向发展,服务业向现代多元化方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品产值、优质农业产品产值比重提高,优势资源和产业更加显现。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局部趋缓。

4、社会需求结构日渐升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居民消费由温饱型进入小康型,住房、教育、医疗、旅游、信息、汽车等成为居民消费的热点,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市场需求。这些产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将成为*市经济新一轮快速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量。城乡结构调整空间巨大,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规模经营、农业产业化的推进等,将有力地促进农村繁荣和农民购买力的提高,从而启动巨大的市场需求。

5、对外开放不断推进。1992年*市被批准为内陆开放城市以来,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利用外资规模增长快、领域扩大,开放型经济逐步发展,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为下一步更好的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对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效进行充分认识的同时,确定和选取未来发展战略,更应客观和清醒地分析我们发展当中还面临哪些困难和问题,以通过战略的实施有效地解决和突破。笔者认为,近年来,尤其是“十五”以来,*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1、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市固定资产投资以投向基础设施为主,由于更新改造资金投入较少,原有的生产能力得不到根本改善和提高,甚至相对萎缩,加之产业投入不足,新开工项目不多,致使工业新增项目不足,支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不多,直接导致经济增长后劲乏力,投资拉动的效应逐步减弱。

2、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由于政府财力资源有限,谋求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解决好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问题,需要政府投入的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建设、教育卫生等社会公共事业领域缺口尚大,地方财力支撑明显不足。长期以来投入资金满足不了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造成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低、欠账多。

3、产业结构层次低。*市以资源粗加工产业为主导,产业链不长,多为高耗能、低附加值产业产品,科技含量低,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拥有量低。经济的粗放型增长,导致城市综合竞争力不强。

4、居民收入水平偏低且城乡差距大。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居民没有充分分享到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居民收入水平与东部地区差距拉大的趋势仍在加剧,人均收入已落后在全国平均线以下。并且,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仍在扩大,地区经济水平差距仍十分显著,十个区县市中,人均GDP水平最高的白云区与最低的修文县相比,差距高达5.75倍。

5、劳动力素质偏低,高层次人才匮乏。现有人力资源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劳动力素质偏低,尤其是需大量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素质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人才总量中高层次人才严重不足,突出表现为创新型、复合型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不足,同时,相当一部分人才不能人尽其用,浪费的现象较严重。

6、城市就业容纳量有限,城市化进程缓慢。受产业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制约,城镇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加之乡镇工业的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的结合不够紧密,而农村人口增长快于城市人口增长的客观事实,致使近年来城市化率进展不大,平均每年0.5个百分点的增长远低于全国平均每年1.4个百分点的水平。

总体来看,*市面临的发展环境是较为有利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广阔的空间,但同时发展始终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过程将是艰难的。

(二)发展阶段分析判断

在弄清市情的基础上,依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可以对*市经济社会发展所处阶段做出如下基本判断:

近几年来,在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扩大内需及积极财政的宏观政策环境下,*市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生产生活环境条件明显改善,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经济自主性增长机制得到增强。2004年,*市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达13.7%,是多年以来的最好水平。对照经济发展的周期性特征,当前及“十一五”时期经济发展处于新一轮上升期,并表现出一些新的阶段性特征,预示着*市经济发展开始进入一个新的更快更好的发展阶段。

应该说,“十五”时期的发展对*市具有特殊的意义,2001年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按世界银行标准,进入中低等收入国家水平,标志着经济步入起飞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一方面,这个时期是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因为上了1000美元的台阶后,具有了比较高的积累率、投资率、生产增长率,形成了运行正常的发展机制和政策法治环境,且消费结构可能急剧升级,并将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另一方面,这一时期也是一个社会矛盾突显的时期,在加快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社会矛盾和资源约束矛盾会更加突出。此外在这一时期,生产要素价格低廉不再成为主要优势,决定竞争的是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在比较优势递减的同时,经济增长的成本也在上升。按照国家、省、市既定目标和部署,“十一五”时期是*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市经济社会发展既有许多有利条件,同时也存在着严峻挑战,如果能够顺利实现经济转型和结构优化,经济发展就会跃上一个新台阶,否则,就可能停滞不前。因此,这一时期,对于*市的发展来说是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

从产业具体发展情况来看,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阶段的*市,工业发展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转型发展阶段,在这个转型阶段中,工业经济增长方式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资源开发利用将由粗加工逐步转向精深加工,产业结构将由传统产业为主逐步上升到以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为主,所有制结构将由国有为主体逐步转向以股份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生产要素结构将由劳动密集型逐步转向资金及技术密集型相结合,将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可循环、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对于*市来说,服务业发展开始进入一个新的上升阶段,这个阶段中,服务业开始由传统服务业为主逐步上升到以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并轨发展的一个多元化的服务业体系,将走一条适应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现代服务业发展道路。*市农业经济发展应该说进入了发展新阶段,这个新阶段中,农业将由传统农业逐步向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转变,进一步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经济体制,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将走可持续的健康、绿色的都市型农业发展道路。

(三)“十一五”期战略选择

篇5

三、经济技术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有效推进。坚持把园区建设作为加快工业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平台,以基础设施和骨干项目建设为重点,引导、扶持工业园区和工业聚集区稳步健康发展。目前,全市共建设各类工业园区26家,其中经济技术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入驻开发区,对壮大工业经济规模、提升工业经济总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工业招商引强和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果。不断加强与20多家中央直属企业、大型企业集团和科研院所的战略联合,市县区高度重视工业招商引强和“引大引强入天”工作.项目合作取得有效进展。中材200万吨水泥生产线二期工程、祁连山22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天虹化工年产3800吨塑料管材生产线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西电合金高压电工触头生产基地、娃哈哈超净热罐装生产线、酒钢西部重工与锻压合作的制管基地、长开公司与俄罗斯合作的226千伏全封闭组合电器、西飞公司与中航飞机公司合作的大运输机舱门、奔马啤酒20万吨啤酒生产线、上海汇慈丰原生物等合作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风动公司石油钻杆和液压支护设备生产线、锻压公司25万吨大直缝埋弧焊管全自动生产线及系列摆式剪板折弯机高品位生产线开发、星火公司精密数控机床产业化、华天集团集成电路高端封装产业化、国家高低压电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二期工程、海林公司重型机械轴承、铁路电缆高技术产业化等重点技改项目进展顺利。

总投资282亿元,年实施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256个.预计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2亿元,累计完成投资96亿元,成为我市近些年实施工业项目最多、完成投资效果最好的一年。市工信委被授予“十一五”全省工业投资管理先进单位。

五、全市国有企业改革攻坚任务基本完成。全市363户国有、集体企业基本完成以企业产权制度和用工制度为核心的新一轮国企改革,年至年底.20.62万名职工全部得到妥善安置。其中32户政策性破产重组大中型工业企业核销各类债务约33亿元,争取国家和省上补助资金20.02亿元,这些补助资金在职工安置中起到关键作用,有26所厂办学校整建制移交地方政府管理。

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完善,通过国企改革.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进一步增强,全市工业经济整体走向良性发展轨道。

六、工业系统争取中央和省上扶持项目和资金23383万元。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工业系统紧抓国家扩大内需、支持发展、关中—经济区”建设等历史机遇.全年共为50户工业企业72个重点项目争取到中央和省上补助资金23383万元,其中33个项目争取到中央预算补助资金22330万元,37个项目争取到省上专项补助资金2933万元,对进一步加快我市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七、技术创新能力和品牌建设实现新突破。其中22项新产品、新技术被鉴定为国际先进以上水平,年全市共有55项新产品、新技术通过省级鉴定.25户企业的23项新产品、新技术荣获省级优秀新产品、新技术奖,占全省评定总数的30%华天、长开、电缆、星火3户企业的3件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23件商标荣获著名商标,创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至此,全市共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5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中心20家;省级以上名牌产品39件,其中中国名牌2件;中国驰名商标8件,著名商标35件。市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建设、名牌产品和驰名著名商标争创在全省23个市州名列前茅,均超额完成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振兴装备制造业的22332行动计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市被评为“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

篇6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创建“重法制、讲信誉、高效率、优服务”的经济发展环境,为促进我县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保障。

二、整治内容

1、保证政令畅通。重点解决好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各行其是,不顾大局和部门、小团体利益至上、政令不畅通等问题。

2、转变工作作风。重点解决机关纪律松驰、办事拖拉,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和串岗聊天、上网玩游戏、上班办私事等不良行为。

3、规范执法行为。重点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办事不公、乱收费、乱罚款和、违法行政等问题。

4、加强诚信建设。重点解决不守诚信、不履行承诺、不按规定办事,道德失范、言行不一、坑商骗商,损坏部门形象等问题。

三、方法步骤

经济发展环境整治优化活动从现在开始,至2006年11月3日结束,整个活动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宣传发动和自查自纠阶段。从现在开始至9月23日结束。

一是宣传发动,要开好全局干职工大会,认真学习杨健县长讲话和县委、县政府关于经济发展环境整治《活动方案》和《责任追究暂行规定》,把县会议精神及时传达到每个干职工。

二是自查自纠,各中心、站、股、室要认真联系本部门工作实际,集中时间,认真组织开展自查自纠工作。要严格对照党和国家工作人员廉洁自律、依法行政的有关规定和县委、县政府颁发的“十条禁令”查找问题;要认真从群众意见反映强烈的问题中查找本部门存在的突出问题。各部门的主要领导要以身作则,带头搞好本部门的自查自纠。

第二阶段为重点整治阶段。从9月24日至10月23日结束。

在整治阶段,各部门对查摆和被举报出来的问题要分门别类,重点问题要逐个查处,一般问题要逐个解决。并于10月20日前以书面形式将情况报局整治办。

第三阶段为违章立制阶段。从10月24日至11月3日结束。

各部门要针对自查和重点整治阶段暴露出来的问题加以整改和认真总结,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和健全“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和“责任追究制”等相关制度,并于10月30日以前将本次活动的书面总结报局整治办,局整治办将结合行风评议工作及时进行检查验收。

篇7

通过述职评议,帮助代先伦找准差距,完善措施,克服不足,加大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经济发展办主任的履职能力,促进其他部门负责人的履职,密切人民群众与人大政府的联系,提高人大代表执行代表职务的能力。二、评议的时间:2005年4月至6月三、评议的内容:

范围是在任职期间和今后的工作,主要是:

1、执行《农业法》等有关经济发展法律法规,推进我乡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情况;

2、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办理情况;

3、执行国家方针政策;

4、依法履职和勤政廉政的情况;

5、经济发展办主任的其他工作。四、评议的组织:

人大主席团决定成立由周耕玉任组长,骆泽敏为副组长,王世远、李旭、张小芳、张召银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具体组织领导评议工作。五、评议的阶段工作:

1、4月5日前2、4月20日前

对代先伦的履职情况进行调查。乡评议领导小组召开评议准备会,组织乡人大代表和部分群众学习《农业法》法律法规等。针对汇报材料,安排有关评议的调查研究工作。确定中心发言人。参评人要走访群众,召开座谈会,收集整理评议素材。

3、4月25日前

召开评议会。代先伦要按时到会听取意见,乡部门负责人、各村支部书记等列席评议会议。代先伦应如实汇报情况,严肃认真听取评议意见,认真回答提问,进行说明。中心发言人要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建议批评意见。

乡人大主席团根据参评人的意见,拟出评议意见。

4、5月10日前

根据评议意见,制定整改方案或改进计划,在一个月内将整改方案或改进计划报送乡人大主席团。经乡人大主席团同意后,在5月20日前报告整改落实情况。

5、5月30日前

篇8

通过述职评议,帮助代先伦找准差距,完善措施,克服不足,加大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经济发展办主任的履职能力,促进其他部门负责人的履职,密切人民群众与人大政府的联系,提高人大代表执行代表职务的能力。

二、评议的时间:2005年4月至6月

三、评议的内容:

范围是在任职期间和今后的工作,主要是:

1、执行《农业法》等有关经济发展法律法规,推进我乡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情况;

2、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办理情况;

3、执行国家方针政策;

4、依法履职和勤政廉政的情况;

5、经济发展办主任的其他工作。

四、评议的组织:

人大主席团决定成立由周耕玉任组长,骆泽敏为副组长,王世远、李旭、张小芳、张召银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具体组织领导评议工作。

五、评议的阶段工作:

1、4月5日前

乡人大主席团书面通知代先伦,要在4月15日前,根据评议内容和要求,进行自查自纠, 以书面的形式将汇报材料打印2份交乡人大主席团。

2、4月20日前

对代先伦的履职情况进行调查。乡评议领导小组召开评议准备会,组织乡人大代表和部分群众学习《农业法》法律法规等。针对汇报材料,安排有关评议的调查研究工作。确定中心发言人。参评人要走访群众,召开座谈会,收集整理评议素材。

3、4月25日前

召开评议会。代先伦要按时到会听取意见,乡部门负责人、各村支部书记等列席评议会议。代先伦应如实汇报情况,严肃认真听取评议意见,认真回答提问,进行说明。中心发言人要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建议批评意见。

乡人大主席团根据参评人的意见,拟出评议意见。

4、5月10日前

根据评议意见,制定整改方案或改进计划,在一个月内将整改方案或改进计划报送乡人大主席团。经乡人大主席团同意后,在5月20日前报告整改落实情况。

篇9

(2)项目建设的分析。对重大项目、重点工业项目、城建重点项目、招商项目等,分析项目建设进度及实施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牵头单位:市发改委、经贸委、城建重点办。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各有关部门,各项目责任单位。

(3)招商引资的分析。针对土地、报批、资金、政策等,分析现状,研究对策。分析预测今年实际到账注册外资完成情况,特别对于成长性强的工业项目、城市建设功能性项目,研究相关吸纳、扶持措施。牵头单位:市发改委、经贸委、外经贸局、建设局、市台办。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国土资源局、财政局、环保局、规划局、房管局,国税局、地税局等相关部门。

二、突出项目,强力推进2.围绕年初排定的130项投资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着力加大有效投入,确保年内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00亿元、力争10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市重点建设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重点项目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3.抓好列入省重点的七个大项目。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徐矿集团、南水北调办公室、徐工集团、恩华药业集团,沛县人民政府、邳州市人民政府、徐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4.抓好投资5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

(1)对阚山电厂、中能万吨多晶硅、徐烟“*”综合技改、工程机械与特种车辆、宗申60万辆电动车等在建项目抓进度。牵头单位:市经贸委。责任单位:徐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徐工集团、徐州卷烟厂、贾汪区人民政府、铜山县人民政府、邳州市人民政府等。

(2)对沛县150万吨液相甲醇、花厅酒业30万吨燃料乙醇等前期项目抓推进。牵头单位:市经贸委。责任单位:沛县人民政府、新沂市人民政府等。

5.对阚山电厂等尚未办理审批或核准手续的重大项目,按照一条龙服务要求,全力以赴向上汇报争取,力争尽快办理相关手续。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有关项目责任单位。

6.涉及环评手续问题的10个项目,市环保局要想方设法帮助企业办理。牵头单位:市环保局。责任单位:有关项目责任单位。

7.扩大现代服务业投资,重点抓好中央国际广场、沃尔玛、汉之源、金鹰二期等大型商贸设施、10大专业物流、12个大市场项目建设,加快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中国矿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资源整合,推进现代服务业项目建设。牵头单位:市发改委、经贸委。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各项目责任单位。

8.加快中国矿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进度。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中国矿业大学、泉山区人民政府、市城司。

9.切实抓好今年城建重点工程建设。牵头单位:市城建重点办。责任单位:铜山县及鼓楼、云龙、泉山、九里区人民政府,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

10.抓好重大项目储备,精心谋划招商。超前谋划一批旗舰型、产业型、基地型大项目,特别对我市重大招商活动进行成果分析,把有意向、在谈的、已经接洽的项目,都纳入重点项目储备库,由市相关招商服务中心尽快组织人员,开展重点招商,落实投资主体。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外经贸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各省级经济开发区,市国资委、经贸委、农工办、乡镇企业局等相关部门。

11.提前安排*年城建重点工程计划。牵头单位:市城建重点办。责任单位:各区政府及市有关单位。

12.抓好城市中心商圈、云龙湖北部、九里湖生态湿地公园规划编制。牵头单位:市规划局、九里区人民政府。

13.狠抓拆迁推进。市建设局会同劳动保障局、民政局研究制定拆迁工作的后续政策,把介于城乡之间、亦工亦农群众医保、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的实施与加快城中村改造有机结合起来。市重点办要加强协调、调度,督促落实区级动迁项目包干责任制。牵头单位:市建设局。责任单位: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民政局,鼓楼、云龙、泉山、九里区人民政府。

14.在报批方面,做到报批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融洽对上关系,组织专门力量进行争取,保障项目建设顺利实施。特别对阚山电厂、申佳铬合金等4个尚未办理审批或核准手续的项目,按照一条龙服务要求,全力以赴向上汇报争取,力争尽快办理相关手续。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各重点项目责任单位。

15.破解土地瓶颈制约,保障项目建设顺利实施。

(1)节约集约用地,提高投资强度。牵头单位:市国土资源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规划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2)积极争取用地指标。根据重大项目安排和前期进展情况,在用地指标上进行倾斜,对维维彩印包装、银龙电线电缆异地改造等29个尚未办理用地手续的项目,积极争取点供指标,确保重大项目建设用地需要。牵头单位:市国土资源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经贸委,各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项目牵头单位。

(3)盘活存量用地。牵头单位:市国土资源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16.破解资金制约,保障项目实施。(1)提高存贷比。今年全市银行贷款增幅高于GDP增幅、力争达到18%以上,新增贷款有新的突破、力争达到110亿元以上,新增存贷比显著提高、力争达到60%以上。牵头单位:市人行、徐州银监分局、财政局。责任单位:市各金融机构,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2)加快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今年,全市担保公司注册资本力争达到50亿元。牵头单位:市乡镇企业局。责任单位:市经贸委、人行、徐州银监分局、财政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3)发展诚信经营促进会会员。今年,中小企业诚信经营促进会向县区发展。牵头单位:市工商联。责任单位:徐州工商局、人行、财政局,市中小企业诚信经营促进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4)组织银企洽谈会。今年,重点组织全省工商业融资洽谈会,县域经济、开发区等银企合作活动。牵头单位:市发改委、经贸委、人行、乡镇企业局、银监分局。责任单位:各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各金融机构,各有关企业。(5)保障城建重点工程资金需求。牵头单位:市财政局、城建重点办。责任单位:市国土资源局、建设局、新盛投资公司、各区政府和市有关部门。

17.在工作机构上,参照“重点办”的模式,由市发改委牵头成立大项目协调办公室,从相关职能部门抽调分管负责人入驻,授予审批签字权,集中会办项目。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市经贸委、财政局、建设局、规划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

18.加大审计结果媒体公示力度,重点对省为农村办的“五件实事”的资金落实情况进行审计,在媒体上进行公示。牵头单位:市审计局。

19.抓好政务公开、政务提速、政务廉洁、政务效益分析等,进一步加大效率效能建设,研究具体的测评办法,年底对各部门进行测评。缩短行政审批时限,促进政务提速。继续抓好“中梗阻”问题,开展不合格处室评议工作。查处不依法行政、、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的案件。牵头单位:市监察局、市级机关工委。责任单位:市发改委、行政服务中心,市各有关单位。

20.在制度建设上,健全重大项目领导负责制、难点问题市政府例会制等项制度,创新管理方式与服务手段,提高重大项目在综合考核中的分值比重,对项目落实和服务等情况进行考核、兑现奖惩。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各重点项目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各有关单位。

21.严把质量、安全和廉政关口,全面提升建设质量和水平。牵头单位:市发改委、经贸委、建设局、监察局。责任单位:各项目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22.5月中旬分别召开实事项目和城建尚未开工项目情况调度会,分析项目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城建重点办。责任单位:有关项目责任单位。

三、扩大招商,强化对接

23.实现我市全年实际到账注册外资增长30%,各县(市)区确保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牵头单位:市外经贸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发改委、国资委、经贸委、农工办、乡镇企业局等。

24.强化产业对接,突出抓好产业链招商、产业升级招商和新兴产业招商,有效整合工程机械及特种车辆这一主导产业和建材、化工、食品等支柱产业,加快产业配套和产品链条延伸。牵头单位:市发改委、经贸委、外经贸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台办、侨办、农工办、乡镇企业局、国资委,徐工集团,各资产经营公司。

25.力促一批与我市优势产业关联度紧密、配套带动能力强、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项目尽快落地;大力引进我市优势产业中缺少的上下游产品、急需的关键技术与高层次管理人才。牵头单位:市发改委、经贸委、外经贸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人事局、科技局、台办、侨办、农工办、商贸局、乡镇企业局,徐工集团、徐矿集团、大屯煤电公司等。

26.深化开发区“松绑放权”,彻底解决影响项目审批、企业进驻和园区发展的关键问题。坚持超前规划、加快动迁步伐,本着节约实用、适度开发的原则,推进道路、管网、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发改委、外经贸局。责任单位:各县(市)、贾汪区人民政府,各省级经济开发区,市经贸委、规划局、建设局、环保局、公用事业局、国土资源局、园林局、市容管理局、行政服务中心。

27.巩固新沂、丰县与苏南开发区合作共建关系,积极争取将其他县(市)和贾汪区纳入南北开发区挂钩共建政策框架。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外经贸局。责任单位:各县(市)、贾汪区人民政府,各省级经济开发区等。

28.加大服务业招商引资力度,努力使徐州尽快形成4—5家拥有250个房间以上的五星级宾馆。牵头单位:市外经贸局、旅游局、财政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9.强化招商人员专业素质,针对招商引资中产业门类的差异性和项目特点,加强分类培训、实战培训,重点提高招商人员对土地性质、出让方式、税费减免、产业政策、审批权限、报批跟进等业务知识的熟悉程度。牵头单位:市外经贸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发改委、经贸委、法制办、国土资源局、地税局、环保局、建设局、规划局等。

30.对徐州(香港、东莞)投资推介会等招商活动的效益与成果进行综合评估,逐一列出项目清单,强化全程跟踪和落实,确保签约项目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经贸委、外经贸局、新城区建设指挥部、纺织集团、供销总社。

31.及早着手、精心筹备工程机械暨特种车辆展销会、十洽会、徐州(苏州)联谊会、日韩推介会等招商推介活动,力争取得更大成效。牵头单位:市发改委、经贸委、外经贸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委宣传部、农工办,市旅游局、文化局、*局、接待办、台办、侨办、外办、商贸局、乡镇企业局、徐工集团、中国汽配城等。

32.加快出口品牌建设,大力拓展国际市场,进一步扩大工程机械、网架、钢材、农副产品等出口。牵头单位:市外经贸局。责任单位:市委农工办,市发改委、经贸委、农业局、林牧渔业局,徐工集团等。

33.坚持按块状开发、按功能开发、按主要道路开发的理念,努力形成城建开发的集中效应。牵头单位:市建设局、规划局、国土资源局。责任单位:鼓楼区、云龙区、泉山区、九里区人民政府。

四、研究对策,打造环境34.比较分析徐州在劳动力、土地、税费、水、气、电、物流、房地产价格等方面成本情况,统筹考虑控制全市商务成本过快增长的计划,有效降低硬商务成本。牵头单位:市统计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发改委、经贸委、外经贸局、劳动保障局、国土资源局、财政局、房管局、交通局,国税局、地税局等相关部门。

(1)土地价格。牵头单位:市国土资源局。

篇10

(一)加强依法行政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县经济社会正处在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问题和矛盾不断出现。只有大力推进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权力,才能更好地处理政府与企业、市场和社会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处理改革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稳又快发展。

(二)加强依法行政工作是政府自身改革和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县、镇政府改革和发展的任务越来越重,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越来越复杂。坚持依法行政,有助于全面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加强依法行政工作,从制度上规范行政权力,才能保障人民群众有序参与政府管理,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办事,才能真正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切实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

(三)建立领导干部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学法制度。完善县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和专题法制讲座制度。每年至少安排4次领导干部集体学法讲座,县政府常务会议及时学习新颁布、修订的法律法规。通过法制讲座、法律培训、集体学习和自学等形式,学习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熟练掌握公共行政法律知识,增强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意识,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按照普法规划要求,大力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完善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培训制度,强化对行政机关学法用法活动的指导和考核。各镇、各部门要制定年度学法计划,建立行政办公会议学法制度和专题法制讲座制度,并认真组织实施,做到学法计划、内容、时间、人员、效果“五落实”。

(四)强化领导干部和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考查。对拟任命为镇政府及县政府部门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的,在任职前考察时,要考查其是否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和依法行政情况。定期组织行政执法人员进行依法行政知识培训,培训情况和学习成绩作为其任职晋升的依据之一。从事行政执法的人员,必须进行专门的法律知识考试,经考试合格并取得行政执法证件后,方可上岗执法。完善公务员法律知识考试机制,逐步建立公务员法律培训考试档案,把公务员参加法律知识培训和考试情况纳入个人年度考评。

三、建立和完善行政决策机制

(五)健全依法行政决策制度。制定涉及全局性、长远性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城市建设规划,决定土地、森林、水流、矿藏、山岭、荒地等资源的开发利用项目,可能产生污染或其它公害的建设项目、房地产开发项目、市场准入和行业垄断经营项目以及国有资产处置等重大事项,必须依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决策。避免盲目决策,杜绝个人擅自决策。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应对的行政决策程序,确保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

(六)完善重大行政决策集体讨论、听证制度。重大行政决策必须经过集体讨论,并作风险评估。县人民政府在作出重大事项决策前加强与县政协的民主协商,并依法提请县人大或其常委会审议、备案。各镇政府和县政府各部门在作出重大决策前,必须按规定报县人民政府批准或备案。对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以及涉及公共利益和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均要向社会公布,进行听证或者公开征求意见。对专业性较强的决策事项,在决策前应组织专业机构或专家进行论证。举行听证时,对参加听证人员提出的合理建议和意见要吸收采纳,意见采纳情况及其理由要及时告知听证代表,并采取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

(七)建立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县、镇政府和县政府各部门在做出重大行政决策前,应当经过本级政府和部门法制机构或者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合法性审查,未经合法性审查或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做出决策,确保重大行政决策主体、内容、程序合法。所有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和结果,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均要向社会公开。

(八)加强政府性合同审查。建立健全政府法制机构参与审核本级政府对外签订合同制度。县政府对外签订的各类经济合同和行政合同,必须经过县政府法制办和法律顾问的审查,重大事项应当经过集体研究决定。各镇政府、县政府各部门对外签订的合同,应当经过本单位的法制机构和法律顾问的审查;政府性投资合同标的在100万以上和招商引资合同标的在5000万以上的,必须事先经县政府法制办审查,并在合同签订后5日内向县政府法制办备案。

(九)建立和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价和责任追究制度。县、镇政府和县政府各部门在作出重大行政决策实施后,应当通过抽样检查、跟踪调查、评估等方式,及时发现并纠正重大行政决策存在的问题,避免和减少因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应当予以补偿。对应当听证而未听证的、未经合法性审查或者经审查不合法的、未经集体讨论做出决策的,要依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十九条第(一)项的规定,对负有领导责任的公务员给予处分。对依法应当做出决策而不做出决策,、贻误工作的行为,要依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二十条的规定,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四、建立健全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制度

(十)严格范性文件制定权限和程序。各级各部门制定规范性文件时,要按照《*县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制发程序和监督管理办法》(县政府令第23号)等有关规定,严格遵守法定权限和程序,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不得违法创设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收费等行政权力,不得违法增加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义务。制定作为行政管理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应当采取召开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意见,并由制定机关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未经听取意见、合法性审查并经集体讨论决定的,不得施行。对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规范性文件,要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媒体等向社会公布;未经公布的规范性文件,不得作为行政管理的依据。

(十一)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严格执行《*省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备案监督办法》(省政府令第196号),规范性文件应当自之日起15日内按相关规定报送备案。县政府法制机构具体负责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和监督管理工作,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对发现县政府所属部门和镇政府的规范性文件与法律、法规、规章相抵触,或超越法定权限、合法不合理、违反法定程序等,要坚决予以纠正。对逃避监管、有件不备的,要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十二)建立规范性文件异议处理制度。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提出的对有关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的异议申请,由本级法制机构及时受理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告知异议申请人。

(十三)建立规范性文件评估和定期清理汇编制度。规范性文件施行后,执行机关要定期将实施评估意见报告制定机关,由制定机关对其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制定机关要每隔两年对规范性文件进行一次清理,对不符合法律、法规等上位法规定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要予以修改或者废止。清理后要向社会公布继续有效、废止和失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未列入继续有效规范性文件目录的,不得作为以后行政管理的依据,并按期整理汇编,以便更好地学习、贯彻、执行。对有施行期限的规范性文件,到期前制定机关未作出重新确认的,该规范性文件自动废止。

五、强化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十四)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县政府法制办要尽快会同有关部门根据《*省城市管理领域相对集中处罚权办法》(省政府令第192号)等有关规定,拟订我县城市管理领域实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方案,按有关程序报批后,力争2009年底前实施。从体制上、源头上改革和创新我县城市管理领域的行政执法体制,切实解决多头执法、重复管理、执法扰民等问题。

(十五)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探索实行相对集中许可权制度。建立以减少审批事项、压缩审批环节、简化审批程序、规范审批行为、完善审批制度、提高服务效能为主要内容的新机制。健全首问负责制、一次告知制、限时办结制、一个窗口对外、行政法律文书格式化、岗位责任制、责任追究制等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对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办理时限等作出公开承诺。健全审批权力与责任挂钩的机制,完善行政服务大厅的长效管理机制。大力发展电子政务,推行“网上审批”、“并联审批”,实现政府部门间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积极推行事前定标准、事中重指导、事后严督查的行政管理方式,切实降低行政成本,不断提高行政效能。

(十六)建立行政执法主体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审查制度。实行执法主体资格认定制度化。依据有关规定对全县行政执法主体资格进行全面清理、确认,将合法的行政执法主体及其执法权限和范围向社会公告,接受社会监督。行政执法人员必须持证执法、亮证执法、文明执法,没有取得执法资格和执法证件未经定期审验的,不得从事行政执法工作。以清理聘用合同工、临时工履行行政执法职责为重点,清理整顿行政执法队伍,对不具备行政执法资格的人员要坚决调离行政执法岗位;对无证执法、证件超期使用、越权执法的,要依法进行处理。

(十七)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格行政执法,完善执法程序,切实增强行政执法人员的实体意识、程序意识、证据意识。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有裁量权的行政机关,要抓紧组织对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有裁量幅度的条款进行梳理,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对行政裁量权予以细化,能够量化的予以量化,并将细化、量化的行政裁量标准予以公布执行。对上位法暂时没有具体规定,又需要规范的行政事务,要善于运用合同方式管理行政事务。建立行政监督检查记录制度,县政府法制办、县监察局要定期不定期地牵头组织开展行政监督检查,加大暗访力度,并就监督检查的内容、依据、方式、人员、目的、时间等进行记录。

(十八)完善财政保障机制。行政机关要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必须全部上缴财政,彻底杜绝行政执法与福利挂钩。严格实行行政赔偿制度,认真执行《国家赔偿费用管理办法》关于赔偿费用拨付的规定。行政执法经费、行政赔偿费用和行政工作经费要统一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十九)严格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对行政执法机关及其执法人员行使职权和履行法定义务情况的考核评议。法制、监察、人事等部门要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不依法履行职责或者违反法定权限和程序而实施行政行为的,依照有关规定对直接责任人予以处理。

六、增强社会自治功能

(二十)建立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机制。全面正确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保障基层群众依法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各项权利。严禁干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自治范围内的事务,不得要求群众自治组织承担依法应当由政府及其部门履行的职责。

(二十一)加强对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的管理。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现有隶属于行政机关的检测、检验、检疫机构以及经济类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逐步在人事、经费、资产等方面与所属行政机关彻底脱钩。加强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的监管,对其违法经营活动要依法处理。

七、完善监督机制,强化对行政行为的监督

(二十二)加强行政复议工作。充分认识并发挥行政复议在行政监督、解决行政争议、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重要作用,认真贯彻行政复议法及其实施条例。畅通行政复议渠道,改进复议案件审理方式。综合运用书面审查、实地调查、听证、和解、调解等手段办理案件,提高和解率和调解率,努力化解社会矛盾。对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依法公正作出复议决定,该撤销、变更或责令履行的,坚决予以撤销、变更或责令履行。健全行政复议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定期培训行政复议工作人员,提高行政复议工作水平,保障行政复议办案条件,不断提升行政复议工作能力。

(二十三)做好行政应诉工作。行政机关必须有专人具体承办行政应诉工作。建立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强化行政首长依法行政意识和责任意识。对行政机关作为被告的诉讼案件,提倡其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确因不能出庭应诉的,分管负责人必须出庭应诉。行政机关要支持、配合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自觉履行人民法院生效的法律文书,积极主动地纠正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

(二十四)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案卷归档制度,提高案卷制作质量。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公开通报案卷评查结果,纠正评查中发现的重大执法违法行为。通过执法案卷评查,促进执法机关加强执法案卷管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二十五)完善政务信息公开制度。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相关制度,除应当保密外,要按照规定的内容、程序和方式,全面、及时、准确、真实地向社会公开政府信息。加强电子政务建设,不断拓宽政务公开的渠道,提高政府机关工作透明度。

(二十六)主动接受各类监督。各镇、各部门在接受人大、政协和司法机关监督的同时,自觉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建立健全反映社情民意的制度和机制,畅通群众监督渠道,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对行政机关实施监督的权利。对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体曝光的问题要认真调查、核实,及时处理;对社会影响较大的问题,应及时将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布。监察和审计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专项监督,对违反财经纪律和违法违纪的,要坚决依法决查处。

八、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二十七)实行依法行政考核制度。加大对各镇、各部门开展依法行政工作情况考核,并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合理设置依法行政考核的分值。要将依法行政考核结果与奖励惩处、干部任免挂钩,对不依法行政,导致本单位发生严重违法行政案件、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要严肃追究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二十八)加大依法行政典型的培育力度。在全县依法行政工作开展较好的镇和部门中确定依法行政示范点,总结、交流、推广经验,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