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专业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08-29 21:40:4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图书专业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图书专业论文

篇1

二、图书专业资料管理工作

在图书馆中对专业资料进行保管延续了搜集工作,整理专业资料时要注意资料的实效性、专业性及对资料的分类,从而为读者提供更便利的服务。为了对馆内资料实现全面管理,就要在这一过程中对资料进行一定的加工,将专业资料的价值发掘出来。比如马克思在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过程中就编著了《资本论》,由此可见整理工作是很重要的。

(一)对资料的建设工作对资料的建设

工作是对资料进行整理工作的基本保证,在这项工作进行过程中,要明确资料的完整性,保证其具有完整的系统。专业资料主要分为基本资料、参考资料及辅助资料。在对资料进行整理的过程中,应该及时地将资料进行分类,保证不同的资料分类存放,方便查阅者很快地找出需要的资料。在图书馆中对期刊及报纸进行分类的时候,要对科目进行科学的分类,将不同的专业进行分类存放。对资料进行统一整理时要对文献进行编码,使得管理工作可以更顺利地进行。

(二)加强管理工作中的信息化

对资料建立相应的数据库,是当前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比较重要的工作重点。通过对信息化的工作进行管理,可以大大减少图书馆中管理者的工作量,从而保证图书馆服务的质量。并且当读者通过网络进行资料查询时,先了解文献具体的排放位置,再取书,很大程度上节省了时间。通常专业资料都储存在高校图书馆中,现阶段很多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对数据库进行管理的水平是比较低的,比如一些图书馆对社会科学、经济及法律方面的资料关注比较少,分类也不清晰,其中对学报及学术性的周刊内容的整理资料更少,不能满足专业研究的需求。因此,图书馆应该加强对数据库的建立。在建立过程中,对各项的标准要及时统一,比如对一些缺陷文献的添加,以及对报纸的及时更新。在保证专业资料的数量后,也要及时地加强对资料的更新。组织专家进行交流研讨,对专业资源内容进行扩充,对专题资料、文摘及目录进行编制,运用网络,进行专业资料完善工作。及时发放全年各期的报纸及期刊,保证信息实效性及共享性的优势,扩大读者阅读的范围。对期刊、报纸及图书进行分类下载,建立形式多样的数据库,比如依照专业的名称对学报及期刊进行分类,为读者提供全面服务。

篇2

成为复合型人才在信息时代,随着图书馆的信息化与智能化走向,图书馆专业人员首先应当顺应时展潮流,不断完善自身知识与能力,以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传统的图书馆专业人员知识结构相对较为单一,只在专业知识方面有所擅长,这尚未达到复合型人才的标准。为此,图书馆专业人员在原有专业知识的基础之上,要首先学习计算机方面的专业知识,充分利用计算机做好数据库管理以及搜集、整理与利用网络资源等工作,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最大程度地开发利用网络资源。第二,图书馆专业人员还需掌握扎实的外语知识。随着地球村与信息时代的发展,图书馆专业人员要能够利用外语知识搜集国外的先进研究成果,学习国外的书刊资料,因此外语专业的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

1.2发展创新、综合分析等多项能力

提升个人职业素质除了掌握计算机、图书情报、外语等各专业综合知识之外,图书馆专业人员还需发展多项综合能力,以提升个人的职业素质。目前信息化时代,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时代的共鸣,掌握综合能力的人才成为社会、企业的宠儿,对于图书馆专业人员来说更是如此。首先,图书馆专业人员应当具备创新能力。在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时代,创新成为个人、社会、国家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图书馆专业人员应当开拓创新思维,创新工作形式,创新服务手段,从而与信息化时代相挂钩。第二,图书馆专业人员还需积极培养自身的综合分析能力。图书馆专业人员以搜集、整理、开发与利用各种文献资料为工作重心,因此对综合分析能力要求较高,这样才能高效率地去粗取精、去伪求真,提高工作质量。

1.3培养责任、服务等思想意识

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图书馆是重要的文献情报中心,是读者、研究者汲取知识、进行科研的关键场所,图书馆专业人员的道德水平直接影响到图书馆的长远发展。掌握综合知识与发展多项能力是图书馆专业人员的必备素质,而服务意识与责任感是其开展工作的灵魂所在。首先,图书馆专业人员应当具备服务意识,表现在为读者与科研人员全心服务,提高读者利用图书馆资料的效率与质量水平;为图书馆其他工作人员服务,建立一支团结合作的队伍,营造温馨和谐的工作氛围。第二,图书馆专业人员应当树立责任高,提高自身责任意识,以图书馆的长远发展为指导,在工作中奉献小我,热情工作。图书馆专业人员高尚的思想意识不仅是其自身的宝贵财富,而且还是图书馆的潜在资源,这对工作的开展、团队的协作与图书馆的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2.信息时代提高图书馆专业人员素质的有效策略

2.1建立培训制度,提高对图书馆专业人员的培训力度

在信息时代,知识与信息更新速度令人咋舌,固守传统的知识与经验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为此,要提升图书馆专业人员的素质,使他们在掌握综合知识、发展多项技能与培养良好心理素质方面脱颖而出,就必须要建立培训制度,提高培训力度。图书馆应当从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与图书馆专业人员的素质出发,保证培训工作的系统性、全面性与有效性。为此,图书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将培训工作日常化,让学习新知识与新技能成为工作的一部分;第二,积极邀请优秀专家开展讲座、做学术报告,使图书馆专业人员得以学习先进理论;第三,安排图书馆专业人员走出图书馆,与其他图书馆人员进行面对面交流与沟通,将学习经验与总结教训于一体,做到扬长避短,提高综合素质。最后要注意,对图书馆专业人员的培训要落在实处,不能流于形式,从而切实提高图书馆专业人员的素质。

2.2利用激励理论,实行奖惩制度,创设竞争与合作的良好氛围

在市场经济时代,要想最大程度地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与工作动力,建立科学系统的考核评价体系是至关重要的。为此,图书馆应当吸收激励理论的精华,实行奖惩制度,使员工的工作情况与工资、奖金、升迁等相挂钩。竞争能够有效地激发员工动力,使他们有意识、有针对地掌握综合知识与技能,提高自身素质;竞争能够快速地增强图书馆的活力,使图书馆管理工作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提高图书馆工作效率,保证图书馆各项活动有机展开。除了必要的竞争之外,图书馆还要创设合作的氛围,实行小组合作制度,使员工能够齐心协力、团结合作,取得共赢。竞争与合作竞相发展,使图书馆专业人员在提高自我素质的同时促进小组进步与图书馆的整体发展;奖励先进与惩罚落后相结合,使图书馆专业人员鞭策自我,向先进行列发展,在精神与物质方面取得不断收获。

2.3转变传统思路,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不断丰富自身知识储备要想真正提高图书馆专业人员的素质以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图书馆需在建立培训制度与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上发挥导向作用,做好引导、指挥、协助工作。除此之外,作为图书馆专业人员自身来说,更要重视内因的积极作用,转变传统思路,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当代社会已经进入终身学习的时代,固步自封只能落后于时代潮流,既无法满足自身发展也无法为社会发展添砖加瓦。为此,图书馆专业人员首先应当在思想意识方面转变思路,做好投入学习的准备。第二,在这种先进意识的指导之下,图书馆专业人员在实践上要及时充电,完善图书情报专业方面的知识,学习计算机、外语等知识,为成为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丰富知识的引导下,更要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满足社会的各种需要。最后,要树立服务意识与责任意识,将自己塑造为德才兼备的时代佼佼者。

篇3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继续教育 管理观念

在知识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和网络时代的今天,公共图书馆继续教育工作是培养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强化图书馆工作人员职业人格的重要举措,也是公共图书馆科学化管理的途径和公共图书馆现代化管理的主要标志。因此,公共图书馆若要跟上时展的步伐,适应时展的需要,就必须要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对强化专业继续教育引起足够重视。

一、关于现代管理观念的教育

现代管理观念教育是继续教育的基础。当今社会正由生产科学化向社会科学化转变,科学的理念与思维模式,正改变着人们的基本活动规律。人们必须适应科技文明的发展,更新不能适应时展需要的传统思想定势。公共图书管理专业是一种围绕信息收集、组织、分析和向社会提供服务的管理活动。过去的传统管理观,制约着管理程序的动态性和管理结果的时效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把图书看成一种精神财富,一种文明的象征,而没有意识到图书是一种信息资源。因而管理的观念,就没有建立在以信息科学为逻辑起点的科学管理界面上;二是在管理目标上注重收藏,忽略动态。封闭的、狭隘的和静态的内敛型管理思维是传统管理的基础,必然影响到具体的管理行为,最终妨碍了信息的社会效用。英国著名管理学家霍金森曾说过:管理角色像罗马神话中具有两副面孔的门科一样,向外,它观察着环境,向内,它观察着内部的秩序,它的基本功能在于消除紧张状态,从而达到目的。这就告诉我们,管理者不仅要注意到管理系统内部的动作效率,而且要注意到社会对管理系统价值的需求。图书馆管理必须是面向社会的信息管理,应重视社会的需求表现。需要形成发散型思维和倡导超前意识的管理氛围,建立动态的和创新的开放型管理模式。换句话说:每个图书馆都是社会信息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信息管理和利用要满足社会对信息资源的要求。现代人管理观念教育需要在上述理念的基础上,构建全新的科学管理价值观。这种价值观的建构基础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1.开放意识。

作为社会大系统的一部分,开放性与高效率是确保本行业的位置和地位所必不可少的。开放内容、范围和信息转输等具体活动的标准制订都需要以此为依据。

2.系统意识。

作为社会信息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从系统的整体性、目标性、层次性和动态性等着眼,以系统完善、功能增强为中心,组织各自的活动与管理,促进系统在服务于用户的过程中,随时产生增值效应。

3.超前意识。

当代世界的超高速发展,要求科学管理的思维基础不能以解决当前问题为目标定位,资源建设、人才培养、设备更新等都应追踪世界先进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向,及时汲取新理论、新方法、预测社会发展的新需求,以符合或领先于时代的管理水平为目标。开放与超前意识的结合就成为创新的基础,创新的思维态势,将使得管理人员具备随时发现问题、及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管理系统中对人的管理是关键,而人的观念转变是成功的基础。为此,专业继续教育首先应解决人员观念的转化,以现代科学管理观念武装图书馆工作者。

二、关于完整的专业继续教育

职业素质教育是继续教育的重心。从人格建构理论看,从事一定的职业,首先必须建立能满足职业需要的人格,而职业人格来源于对本专业的理论与业务知识的熟练掌握,或称为专业智慧。著名学者克雷奇曾说过:“智力,有人把它定义为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另一种认为它是学习能力,还有其他人认为它是处理复杂和抽象事物的能力”。不论是“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学习能力”,还是“处理复杂和抽象事物的能力”,这都与接受专业的新理论有关,都与应用专业的新知识相联。因此,专业继续教育需要建构专业的理论、知识、技能完整体系。强化公共图书馆专业继续教育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专业理论知识。

图书馆专业理论的核心知识覆盖着文献采集、资源组织、信息检索、用户服务等活动的全部。在以图书馆和信息资源为一方,以读者和用户需求为另一方的格局中,管理活动表现为知识信息与读者之间的协调,在这一过程中,馆员必须具有充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才能使静态的馆藏信息资源,迅速及时地转化为动态的用户需要服务。要实现这一点,科学的专业理论指导是不可缺少的。

2.专业辅助知识。

专业辅助知识是专业理论与实践的外围支撑,也是支持专业人员的知识与能力进一步深化或提高的基础条件。补充的辅助知识主要包括与专业知识相关的当代科学动态或最新进展。从本专业的特点考虑,辅助知识分三个板块,一是围绕文献及其载体的信息学、多媒体知识;二是以用户服务为中心的观念确立而需要的社会、人事科学知识。它是专业技术人员良好职业道德与信念的基础,也是提高服务水平的理论准备;三是以当代技术进展为中心的管理哲学、系统论、控制论等理性知识和计算机应用、网络系统应用的技术知识,以及外语工具等知识。专业辅助知识是提高图书馆员有效运用专业知识水平的助理,在专业知识运用的过程中,专业辅助知识起着“催化剂”作用。这一层面知识结构的优劣,对图书馆员管理实践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按照库思科学发展的观点,我国原先图书馆专业理论处于常规科学阶段,原有的结构相对稳固,自身孕育变革和发展可能性不大。而近年来多科学领域的最新成就“撞击”图书馆学理论板块后,信息理论、系统工程与控制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造成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的巨大“裂变式”发展。当前,图书馆员的现代化进程正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走向深入,而大部分图书馆专业人员对外部学科知识的掌握是极其有限的。为此,需要把这一层面的知识纳入专业继续教育的日程。

3.科学基础知识。

这一层面的知识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个学科。它不同于一般的文化基础知识,而是作为知识宝库的管理者对各种学科文献内涵要有一般的了解。在蕴藏着各门科学文献知识库中的管理人员,面对的是各类读者和多样的信息需求,必须有效地把馆藏资源与用户需求相互联系起来,将信息及时地提供给读者或用户。否则就不是一名称职的图书馆专业人员。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无法面面俱到,但必须从不同专业岗位的需要出发,最低限度要保证每一个在岗的图书馆员,都具有与岗位有关学科的专业基础知识。对于以往偏重于本专业知识的继续教育而言,这无疑是需要重新认识的一个领域。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专业辅助知识是应用当代先进科学技术成果,推动图书馆员的最具有潜在力、最富动态性的知识,专业继续教育的重点应落实在专业辅助知识领域,改变限于本专业知识的常规教育规范,建构图书馆专业继续教育的新规范。

篇4

1.2中等文化艺术学校办学优势纵观美术专业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很多艺术中专校美术专业的办学历史长且是很多学校的首创专业,无论是师资还是硬件条件都有一定的规模,在专业设置上也做了很多的有益尝试,积累了一定的成功教学模式。中等文化艺术学校美术专业作为主干专业,曾经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美术人才,成了整个文化事业发展生态链里的重要一环。在艺术学校美术专业陷入了历史与现实营造困境的今天,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给艺术教育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前景和空间,更为艺术教育的办学改革和定位指明了方向。

1.3中等艺术学校办学过程中的问题当前中等艺术学校绝大多数专业形式上完成由群文美术专业向艺术设计专业转型,但实质上当前的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无法满足当前文化创意时代的发展要求。又由于大多艺术设计专业没有教学实践基地,艺术设计技能与创意之间不能很好地衔接,致使设计产业无法拥有真正需要的人才。艺术设计教育培养目标不够明确,没有真正与市场接轨,未能定位好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目标,没有发现本土的文化创意资源,缺乏融入创意时代的知识和内容。人才培养方案陈旧,无法适应时展的要求。首先是师资参差不齐。新教师有着很强的技能,但缺乏实战经验;老教师大多数都是二十一世纪九十年代主攻的专业基础课程。因此,虽然专业设置作了调整,但无法有相应的专业师资力量,也只好将相近专业教师“移植”到设计教育队伍中来,制约着设计教育的顺利发展;其次是课程设置专业性不强。存在诸如:课程的设置有的是从教师的现状,教师的原专业而开设课程,有的是因现有的设施而安排相应的课程,有的课程因没有师资就不开设等问题,这就造成专业课程设置专业性、针对性不强。综上所述,美术专业办学需要积极寻求突破口,探索属于自己的发展路径,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本土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给艺术学校办学提供了很多的机会,但缺乏必要的人才支撑。因此,本土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和中等艺术学校应该做到优势互补,达到双赢。中等艺术学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致力于在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培养出具有一定的创意基础且有很强的操作技能的艺术人才。更好地服务于本土文化创意产业,在为本土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做出贡献的同时确保专业可持续发展。

2中等艺术学校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改革

2.1延伸艺术设计的课程内容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很好地考虑把传统文化与未来经济、科技和社会产业结构的发展以及工艺美术人才的培养联系起来,才能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现在,各大城市都认识到文化是软实力,在竞相挖掘文化资源,打造城市,提升城市的知名度,一个好的产品就是一座的城市一张名片已成共识。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引导学生对本土传统工艺美术的材料、风格和技艺进行学习、研究,从中体会其精华,感受艺术魅力和价值,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在教学中通过参观相关的企业,培养他们直观的感受,培养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对产品的创作和生产热情;另一方面,在设计课程中,让学生了解新材料,用现代教学手段设计创作出既有民族性又体现出现代审美价值的作品,并转化为具有经济价值的产品。

2.2艺术设计教育要与市场接轨,采用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学校在实践教学中不仅要安排实训课程,观摩相关企业的生产流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锻炼,并在自己的创造性学习中完成,会让学生产生创作的冲动。教师除了课堂上通过项目教学加强设计的训练,因为任何设计作品总要转化为产品,因此,还要联系生活开展设计,激励学生积极探索,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当前学校实行的工作室制,走的就是一条很有特色的市场化道路,让学生参加企业的设计项目的制作,接触到一些在课堂中不能得到的设计资源,让教学与市场结合的更加紧密,工作室在完成专业教学任务的同时,也承担一些项目的研究开发。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结合企业实际,既开拓了学生眼界,又极大地提高了专业水平,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与实际的最佳结合。

篇5

选题不合理是大学生毕业论文最常见的问题。尽管很多学校都为学生提供了一些选题目录,可是很多学生在选题的时候还是会范一些错误,这些问题都会严重影响到论文的后期写作。比如选题过大不具有可行性,最终只能是泛泛而谈;或者是别从早已探讨研究过的题材写出来的东西都过时了,完全没有研究的价值;很多选题都没有一定的新颖性,只是为完成论文而写作,这与研究的创新性不符。

1.2缺乏创新性内容

多数大学生都是初次写论文,本身对专业知识就缺乏研究,要想写出很多有创新性的内容确实不容易,这也就决定了他们的毕业论文质量普遍不高的现象。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只要多阅读,勤思考,用心写,多些实证研究少点理论探讨,还是能写出具有创新性的毕业论文的。针对某一主题如果引入瓣的研究方法或视角,比如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新手段,也是一种常见的创新。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的学生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甚至更短的时间要想在理论研究上有所突破难度很大,发现新的理论几乎不可能,如果只是对前人研究进行总结归纳又显得创新不够,但针对某一方面进行细节的完善倒是可以的,进行一些实证调研,也算是一种内容上的创新,信服度也较高。一些综述性的论文往往以罗列他人观点为主,缺少总结分析,没有自己的见解或意见也是不行的。

1.3支撑材料不够充分

论文的写作,第一步就是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如果没有对别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大量阅读,写出来的东西自然不会好。到图书馆借阅相关图书或者下载与论文主题相关的论文,这既保证了论文写作的目标正确,对于论文的论证也是强有力的支撑。从参考文献的数量上往往就可以看出论文写作材料是否充分,人类所有科研几乎都是建立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的成果,大学生毕业论文同样不能例外。参考文献除了数量要达到一定条件之外,新颖性也很重要,有的人参考文献都是三五年以前的,这说明这个主题近年来根本没人研究或者是资料收集太片面。

2.影响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一些因素

2.1前期缺乏

系统培养教育是教与学的互动,高等教育也不例外,传授知识的教师和接受知识的大学生如何互动,教师考虑如何把知识以语言、文字、图片等形式传递给学生,学生则要有效获取教师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可是我们的专业课从设置与讲授上都不够科学合理,这也就导致了毕业论文写作的水平上不来。比如很多专业课的知识更新不及时,有的教师自己对专业知识缺乏研究,只能照本宣科,这样也很难指望学生写出好的毕业论文。

2.2指导老师不给力

可以说大学教师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水平,包括毕业论文的写作水平,一个站在学科前沿的老师才可以引导学生写出有创新性的高质量毕业论文。毕业论文的写作都是有专门老师负责指导的,指导老师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除了水平高低影响着毕业论文质量外,负责任与否也非常关键。有的导师在学生分配下来后就没与学生联系,每到学校催的时候才来找学生,学生想寻求帮助也经常找不到导师,这样的结果可想而知。

2.3论文写作进度跟不上

大四的学生都要实习,一般的学生都是重实习轻论文,总觉得论文用个十天半月就可以完成了。实习过程中学校的很多通知要求也不能及时转达给学生,比如前期的选题、开题阶段,学校一般要求不太严,往往到了检查阶段了,很多学生才想起毕业论文的事,如果实习任务紧的话,很多学生对论文的写作就有些力不从心了。再加上就业的压力很大,不少学生还要分出很多时间精力去求职,这些都导致了快要毕业了,大家才一起来写论文,这时才发现时间不够用了,老师指导不过来了,论文也只能应付了事了。大学生如何按学校要求的进度安排好自己的毕业论文写作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可以先选好题目、找好资料,在实习的时间慢慢写,最终回到学校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高质量的完成论文。

2.4图书馆与学生缺乏互动

高校图书馆在大学里的重要性被很多人忽略了,它是学校的文献知识中心,也是学校科研的基地,不论是老师或学生做科研写论文都离不开它。当然,很多图书馆都是等着读者上门,缺乏主动服务精神,对读者的不重视,对自己资源不宣传,这也导致了很多学生不愿到图书馆来,最终的结果就是资源睡在图书馆没发挥应有的作用。文献检索课本应是所有本科专业的必修课,可是一般的大学它多半是选修课,可是结果往往是没有几个人选它。文献检索可以说是论文写作的基础,只有这个基本功扎实的人才会是一个论文写作高手,因为我们的研究成果都是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的,谁也不可能凭空建设高楼。高校图书馆要把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当成一个主要任务来抓,定期开展高水平的代表学科前沿的学术讲座,来吸引更多学生对科研的关注,还要定期开展一些相关培训,如数据库的使用、论文的写作等相关内容。很多学生到了快毕业时才匆忙走进图书馆,才想起要学一些检索知识,就是听了别人说写论文要去下载论文,这应该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结果。

3.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方面可提供的服务

3.1文献知识资源永远是图书馆的最大依仗

图书馆是一个收藏与利用文献知识的机构,收藏有大量文献知识资源就是它最大的优势所在,要想发挥图书馆的作用,建设科学合理的文献知识资源收藏体系就是基本前提。如今是网络信息技术时代,互联网已经取代图书馆成为了世界最大的信息中心,可是图书馆对文献知识的拥有是互联网所不能取代的,也就是说图书馆拥有更为权威、系统的知识收藏体系,网络上更多的是信息,而非系统化了的知识。当然,在当今时代要想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也离不开网络,数字图书馆就是网络的信息海洋中重要的一分子。面对知识与信息的迅速增长,任何图书馆拥有的文献知识资源都只能是知识海洋的一小部分,尤其是一些小型公共图书馆,地方院校图书馆等,如何扩展自己的虚拟馆藏,把网络上的免费知识资源收为已用,这已经是决定图书馆资源优势的重要因素之一了。在有限经费的前提下,图书馆要在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的选择上把握好尺度,既要拥有一定的纸质文献,这是图书馆的根本,也不能缺乏流通便捷的电子资,这是图书馆未来的方向。

3.2人力资源是图书馆开展服务的有力保障

图书馆的要素除了文献知识资源,另一个要素就人,一个图书馆运转的好与差,资源与资金是前提,关键还是要看人。很多高校图书馆都是面临着专业人才缺乏,技术人才流失,安置人员扎堆的现象。要想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空有大量文献知识资源与资金,没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还是不行的。除了对专业技术人才要进行大量引进,提高其比例之外,还要对现有人才队伍进行提质改造,对学历低的进行学历提升,对技术能力不足的进行日常培训,鼓励大家评选专业职称,总之要让服务队伍科学合理化。

3.3丰富多彩的图书馆服务是沟通学生与图书馆的纽带

网络阅读的兴起确实对图书馆的读者进行了大量分流,图书馆不要惧怕网络,充分溶入到网络中去。除了建设精美的数字图书馆门户,高校图书馆还要在校园内的相关论坛设立专题,让学生的意见可以反馈到图书馆,并及时解决学生在利用图书馆中碰到的问题。针对毕业论文的写作,高校图书馆可以定期开展一些论文写作方面的培训或者是论文写作相关的数据库推广。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把本校毕业生的论文进行数字化,这些论文往往比起网络上的论文更有针对性,对学生的启发作用更大。高校图书馆还可以通过学科馆员来充当指导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比如把各指导老师的基本情况与研究方向,承担课题与兴趣爱好录入数据库,一是可以及时为其提供最新资讯,二是可以让学生了解,选择一下适合自己的导师。

篇6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是整个大学阶段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门课程考试。实质上,当今的大学毕业生,不仅必须完成毕业论文,还面临着教育实习和寻找工作等诸多挑战。因此,为了使他们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业,作为高校的图书管理人员,有义务给毕业生的论文写作提供力所能及的图书资料服务工作。现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从三个方面进行探析。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在大学本科的第四学年即第七个学期开始不久,就要进行毕业论文的准备,面临着毕业

论文的开题报告。这时候,学生们普遍存在着一种畏惧的心理,呈现出一种迷茫的状态。因为在以往学习的过程中,都是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学生基本上处于一个被动学习和记忆知识进行考试的过程,而毕业论文的写作是对他们一次真正的实践上的考验,是一次完全由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考试,老师不再给其命题,而是鼓励他们到学校图书馆查找图书资料,确定毕业论文的题目。因此,图书管理人员在这个时刻必须担当起应有的责任,发挥特有的作用。图书管理人员可以在以下方面有所作为。第一,应该主动地提供一些有关毕业论文的指导书籍,使学生明白毕业论文的一些基本问题和应注意的基本事项,帮助他们克服心理上的不适应。现今,在图书馆中,这个方面的图书一般都能找到,主要有:董华编著的《大学毕业论文写作指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和武德春编著的《毕业论文写作教程》(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年版)。这些书籍对毕业论文的性质、作用、特点和类型等基本问题都有较好的阐述。第二,帮助学生确定写作的选题。这时候,主要是根据学生的专业和兴趣,帮助他们查找的需要图书资料。一个专业优秀的毕业生必然要了解该领域在当今学术界的发展态势,能够捕捉到有价值的信息,从而进行研究和写作。就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它是一个比较普遍而又在学术领域日新月异的专业。学生要想获得一个有价值的研究选题,除了平时知识的积累,还必须知道了解学术研究态势的诀窍。这个时候的权威杂志,就是很好的指路明灯。例如,语言学方面的《中国语文》、《古代汉语》,文学方面的《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杂志上所刊载的论文,往往反映了一个时期研究态势,特别是最近几年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的文章也能很好地反映研究的热点。当然作为一个本科学生而言,不可能一味地要求去赶时髦和跟风,他们对研究现状的把握能力毕竟有限,只要自己感兴趣和有心得,任何领域的课题都是可以研究的,但我们也必须有一个基本的要求,就是同一学校同一专业的毕业生,避免选用同一个题目。作为图书管理人员,应该作生活的有心人,把自己学校以往的毕业论文的题目进行一个统计,将之公布出来,一方面,可以给学生的选题以启示,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避免题目的雷同。

学生通过开题报告之后,就进入了图书资料的查找阶段。这是文献查阅能力的大检验。学生会发现,以前在课堂上学习的文献知识在理论上偏多,不一定实用,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和服务:

第一,是图书馆库存的报刊杂志。现在,在一般本科大学,所拥有的报刊杂志多达数百种,毕业生必须根据自己的专业和毕业论文的选题进行适当选择。就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可以鼓励学生查找最近几年的人大复印资料库的目录,把与自己写作论题相关的论题集中起来,然后根据目录所交代的杂志名称和出版年代、刊期等,在报刊阅览室中逐一查找原始资料。对于新订阅的杂志,也要引导学生有计划地取舍,不要过分贪多求全,免得到时会陷入资料的海洋中而无法综合归纳。对于重点本科大学的学报,特别是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杂志要多加留意,使自己以后的论文的引文具有权威性,同时也增加了正确度。

第二,是库存的书籍。在图书馆查找到所需要的书籍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它需要图书资料分类方面的专业知识。我们不可能要求学生完全具备这方面的知识,但我们所能作的工作也有很多。一方面,可以告知论文写作者基本的图书分类知识,另一方面根据学生毕业论文的题目,图书管理人员可以直接帮助学生留意相关方面的书籍,向他们推荐。由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殊性,古代文献较多,现今的学生面对着古代典籍,往往不知道怎样动手,因此关于各种查阅方法还需要对他们进行有计划的讲解和培训。

篇7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38(2010)04-0100-004

Considering the Library Service in Another Point of View: Evaluating the Paper's Value and User's Interests from Number of Its Internet Downloads

Yang ChunhuaWang GuizhiMa Hongyue(The Medical Library of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Beijing,100039)

Abstract:We have analyzed the top papers by download and citations published between 2000 and 2009 by librarians. It was found that library academic-oriented papers got much more citations and user service- oriented papers got high number of their Internet downloads.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Download and citations. Analysis of this comparison suggests that download frequency can reveal not only the paper's application value- its contributions to users, but also information of which papers are most interesting to the readers. So it should be an alternative metrics of paper quality and impact. User service- oriented study should be encouraged in the library.

Key words:library; download frequency; citations; paper quality and impact

CLC number:G250 Document code:A Article ID:1003-6938(2010)04-0100-004

1 论文下载频次的意义

长期以来,无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领域,都以引文索引(SSCI,SCI)作为研究论文影响力和重要性的评价依据,[1]然而单纯基于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并不能完整地评价一项研究的价值。[2]随着学术资源的数字化,电子版期刊成为科学论文传播的越来越重要的途径,下载次数监测有望成为一个新的基于利用的考量科学论文传播和影响的一个有用的工具和指标。[3][4]

世界最大出版集团之一的ScienceDirect,从2004年7月起,每个季度都免费提供其数据库中下载量最高的25篇科学论文排名(TOP 25 Hottest Articles),作为读者论文使用行为的一种反映;当前的文献计量学研究认为,下载频次与被引频次具有显著的相关性,[5][6 ]一定时期内下载量大的论文,较长时期内可以获得更多的引用,因而可从internet下载量预测研究论文的未来的被引频次。[7][8]

对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杂志2007年25篇下载量最高的论文和25篇被引频次最高的论文比较结果发现,用户阅读行为和最新论文引用之间的标准非常不同,对目前用文献被引次数作为决定或影响论文质量的评价标准的可靠性提出了质疑。[9]因为作者引用的文献往往仅占其在研究工作中所阅读过的文献的一部分,而对其中未被引用的文献的实质使用行为没有反映,从而造成被引次数对阅读但未引用文献学术价值反映的缺失。而文献下载次数在直观上能够与该文献的被阅读次数相对应,不失为一种反映文献价值的途径。[10 ][11][12]

我们发现,与其他学科相比,图书馆工作者的论文具有其特殊性:除与同行的学术探讨外,还有基于服务职能、面向广大服务对象的指导性论文,其论文读者不单单是同行。

那么,图书馆论文的价值如何客观评价?下载量分析能否作为评价图书馆论文的一个指标?能否在一定程度上揭示用户需求?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2 图书馆学专业论文下载与引用间的关系

因为网络数据库中的数据变化很快,我们的检索截止至2009年11月。CNKI2000~2009年收录的图书馆作者发表的论文,对第一作者单位为图书馆的论文分析他引次数(排除自引,以下同)居前的23篇论文。结果见表1。2.1 对2000~2009年图书馆学高被引论文的分析

这组论文篇均被引用146次,篇均下载221次,下载次数是被引次数的1.5倍。这些论文的共同特点是:都是面向同行的学术探讨,读者对象基本相同,其中91.3%发表于专业核心期刊。

2.2 2000~2009年图书馆学高下载量论文排名

获得高下载量的这组论文,篇均被引11.2次,平均下载1025次,其中发表于核心期刊的论文仅占5/23=21.7%。面向服务对象的论文占了绝大部分(15/23=65.2%)。

篇均下载1025次,远高于表1中高被引论文的篇下载量(1025:221),篇均被引11.2次,远低于高被引论文的平均被引次数(11.2:146),这组论文中,下载量最高、达到2017次的文章,是“如何在网上进行课题检索”,而该文被引次数为0。我们认为,在2001年网络信息检索刚刚开始普及时,该文的实用性和指导性以及庞大的潜在读者群,是其获得高下载次数的主要原因。

从论文内容看,获得高下载量的23篇论文中,综述7篇,数据库检索应用或技术指导类论文12篇,二者占到了全部文献的19/23=82.6%,其他论文4篇,占17.4%。

从长期看,这组论文也不会获得高的被引次数。这些论文多是对服务对象的信息检索与应用指导,体现了图书馆最基本的服务宗旨,而不是面向本专业同行的学术探讨,应用价值远高于学术价值。

两组数据间没有重叠,且均显示了与国外文献计量学研究不同的结论,即下载量与被引频次间并无相关性,被引频次高的论文并未获得高的下载量,下载量高的论文没有获得高的被引次数(见图1)。

(三)同年发表的论文被引与下载趋势分析

为证实上述结论,我们还对2001年、2005年图书馆工作者发表的论文进行了同年文献的被引与下载量分析(结果见图2、图3)。

发表于核心期刊的论文占10/23=43.5%。

对同年发表的高下载量论文的分析,亦未见被引次数与下载次数间具有相关性。

3 结论

(1)我们发现,图书馆学论文的被引次数与下载量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一些被引次数高的论文,并没有获得高的下载量;而下载量高的论文,被引频次往往很低。

(2)科研人员下载文献,首先要判断文献是否与自己的研究方向有关,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然后才会下载。因此,在图书情报学领域,下载量高的论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满足读者需求,揭示了服务方向,发挥了其社会影响力,应该作为评价论文应用价值的一个重要指标。

(3)图书馆工作者的论文,因为要面向两类读者:相对少量的同行和广大的用户,面向同行的论文注重学术性,因而容易获得引用,而面向图书馆用户的论文,更注重实用性,容易获得高的下载量。因此,对图书馆论文而言,不能根据下载量预测今后的引文数量。

4 结语

1975年国际图联在法国里昂召开的图书馆职能科学讨论会上所确认的图书馆社会职能就包括了:①开展社会教育,即成为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基地,担负更多的教育职能;②传递科学情报;③开发智力资源,即图书馆承担有人才培养的职能。[13 ]分析表明,那些被下载次数多而引用极少的文献,恰恰很好地满足了用户的这些实际需求,履行了上述职能。图书馆论文被引频次与下载量的偏离也就不足为怪。

4.1 下载或被引与不同的读者群有关

图书馆工作者发表的论文,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图书馆的业务探讨,优秀的论文获得了较高的被引次数,但图书馆专业读者基数很小,所以那些被引次数相对较高的学术论文,获得的下载量却不高;二是面向用户读者群,围绕提高用户信息素养,如检索技能、方法的介绍、指南,旨在帮助用户提高技能,获得更为深入的专业文献,满足了用户的需求,因而获得了较高的用户关注和下载频次,但这类论文与读者的专业基本不相关,所以极少被引用。

4.2 论文下载量揭示用户需求,体现论文的应用价值

研究认为,下载排名反映了读者的选择偏好。[14]一般而言,读者决定下载是在阅读全文之前,只是通过题目、文摘、作者和关键词来判断的,因此阅读决定无关论文全文的质量,但下载排序却是读者兴趣的一个标识。下载次数高的论文内容,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用户的需求,图书馆科研与服务应该给予足够的关注。

论文下载次数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论文对于用户的贡献大小,[15]这些下载量很高的图书馆论文,虽很少会被读者引用,但发挥了它的影响,体现了它的价值,对用户参考价值高,因此应该得到认可。高质量满足用户的这种需求应成为图书馆服务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

4.3 下载量分析应该受到重视

本研究统计表明,我国被引次数居前的图书馆学论文,90%以上都发表于核心期刊;而下载量居前的面向服务对象(即用户)的图书馆学论文,发表于核心期刊的不足50%,甚至更低,可见体现图书馆服务理念、满足用户需求的这些下载量高的论文并未被专业主流期刊认同。

Web 2.0时代,专业图书馆的工作中心和导向,应该时刻以用户的需求为出发点,以新的标准考量论文价值,认可那些为用户所需,具有很高应用价值但不一定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同时还应顺应读者需求,鼓励这些服务导向的研究,拓展服务范围和水准,提升图书馆的价值。

参考文献:

[1][5]Dan O'Lear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itations and appearances on “top 25” download lists in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 2008,(9):61-75.

[2][6]Johan Bollen , Herbert Van de Sompel, Joan A. Smith et al.Toward alternative metrics of journal impact: A comparison of download and citation data[J].Information Processing & Management,2005,(6):1419-1440.

[3]Daniel E. O'Leary.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itations and number of downloads in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J].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2008,45(4):972-980

[4][14]Editorial. Which papers are most interesting to the readers of Cardiovascular Research? [J] .Information from download monitoring.Cardiovascular Research,2005,65(1):5.

[7] Jahandideh S, Abdolmaleki P, Asadabadi EB. Prediction of future citations of a research paper from number of its internet downloads[J]. Med Hypotheses, 2007,(69):458-459.

[8]Christos Zavos, Jannis Kountouras, Nikolaos Zavos, et al.Predicting future citations of a research paper from number of its Internet downloads: The Medical Hypotheses case[J].Medical Hypotheses, 2008,70(2):460-461.

[9][10]Andrew J.S. Coats. The top papers by download and citation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 in 2007[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2008,(1):1-3.

[11] CoatsAJ. Top of the charts: download versus citations in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J]. Int J Cardiol,2005,105(2):123-125.

[12]郭强等.科技论文下载次数的统计性质研究[J].情报科学,2009,27(5):690-694.

篇8

征文提示:年会重在业务实践探讨与成果交流,旨在反映图书馆知识服务的进展与趋势,反映各个专业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实践,以及专业图书馆知识服务体系和平台构建等,以促进业内同仁的沟通与学习。征稿体裁不限,可以是学术论文,也可以是调研报告、项目实施、发展规划、业务布局或建议方案等,但内容应侧重于图书馆事业发展或工作业务开展中知识服务的实证分析、成果交流、系统建设、产品开发、服务体验等,鼓励机构、团队、小组以群体作者身份参与。

一、征文主题内容

2008年年会论文征集范围包括知识组织、知识服务系统、服务工具和产品开发等,同时征集专业图书馆服务的各个方面来稿。

1.支持知识化服务的资源组织

・资源共享建设:体制、模式和实践

・深度信息组织:方法、系统和技术

・专题信息组织:方法、技术和运行

2.专业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

・学科化信息服务

・参考咨询服务

・专题信息服务

・情报服务

3.知识化服务的系统、工具和产品

・专题信息服务系统

・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

・知识服务工具平台

・知识服务产品开发

4.专业图书馆管理探讨

・数字图书馆建设和管理

・专业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

・专业图书馆服务文化

二.征文要求

1.内容要求

(1)研究问题明确、具体,论点明确;

(2)论据充分且有实际材料(如统计数据、事实、自己或他人的调研发现、工作中积累实证等)的支持;

(3)层次清晰,结构严谨,文笔精炼,

2.格式要求

(1)投稿文章必须为以前未在公开刊物或会议上公开发表过的文章。

(2)字数以5000字以内,推荐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稿(WORD格式);

(3)论文请用A4纸打印,格式为:中英文标题、中文摘要(300字以内)、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务、工作单位、电话、E-mail、邮政编码);

(4)征稿截止日期:2008年8月30日;

(5)来稿不退,请自留底稿。

三、论文评选及出版

专业图书馆学会将邀请资深专家组成论文评审委员会,对征文进行评奖并颁发证书,优秀论文将结集出版。

四、其 它

1.会议地点:待定(初定扬州)

2.会议时间:2008年10月中旬

3.参会方式:投稿参会;直接报名参会。

4.正式报到通知将于会前20日发出。

5.来稿请寄: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邮编:100080,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收(请务必注明“年会”字样)

联系人:赵树宜

电话:(010)82626812,(010)82626611.6225

传真:(010)82626821

电子邮件:wangyy@mail.1as.ac.cn

篇9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217-01

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是高等院校各专业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能力的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

1、论文选题难

毕业论文的选题决定着学生毕业论文能否顺利进行和完成,很多同学在论文写作的时候,常会碰到选题难的问题,不知道如何去洞察选择问题,也不知道问题选择与研究方法选择之间的关系,不知道问题界定与研究可行性之间的关系,盲目选题,写出和论文质量可想而知。

2、缺乏文献资料的检索能力

通过调查不难发现,有相当部分的毕业生不会利用图书馆, 文献检索能力远远落后于时代的需要。一些学生在查找专题文献时,查不到,找不着,盲目翻检,浪费时间。在文献检索处我们了解到,在检索文献资料的学生中,有一半数以上的学生不知道图书馆有文献检索电脑,有80%以上的学生不懂、也不会利用这些检索工具去查找自己需要的文献资料,检索时甚至需要工作人员手把手地教他们使用。他们平时到图书馆来大多是为了自习、消遣,很少是为了查阅资料。有的甚至没有进过图书馆,更别谈会检索文献资料了。

3、指导老师能力有限

老师能力有限,指导学生过多使得老师不能跟踪学生,写作指导老师平均指导有10个以上学生,精力不足,没有时间去研究科研方面知识,就没有办法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

4、馆员素质有待提高

员工整体素质薄弱,专业水平偏低,目前仅局限于一般性业务和开放借阅,无法进入高水准服务状态。没有一名专业的、务实的、能力强的领导者,认可的程度还不高等问题明显存在,因此,在学生的毕业论文需求的服务上存在着相当大的困难。

二、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的措施

1、毕业论文选题方向

学校建议学生毕业论文选题方向最好贴近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要和地方经济发展紧密联系,根据学校的服务面向定位:立足北部湾经济区,面向东盟和台港澳,服务广西新发展;充分发挥坐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区位优势,主动为广西区域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和广西经济社会的战略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人才培养定位:培养具有扎实的中外语言文化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具有较好的外语应用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学生结合自己的特长、兴趣及所具备的能力来选题。

2、结合毕业生论文工作,开展专题培训

(1)按照国家教委明文规定,本科大学生必须撰写和通过毕业论文,与公办学校图书馆交流与沟通,举办“大学生怎样撰写毕业论文”专题讲座。在讲座时,就结合毕业生的选择题,重点介绍有关馆藏情况和文献检索方法。这样做有助于解决毕业生在撰写论文时的疑难问题,节约他们查找文献资料的时间。

(2)积极倡导在校大学生充分利用校园网络的电子资源,提升信息检索意识和检索能力,开展“建以致用”电子资源培训工作,使我校毕业生不仅和数据库公司的技术人员面对面进行交流,而且亲身体验了在数字化电子文献资源里获取知识的便捷和快捷,取得了良好效果。

3、要开展论文指导老师培训活动,提高指导水平

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老师一般由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的专任老师或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担任。担任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师,必须具有研究生学历、硕士以上学位或中级以上职称 。要尽可能安排教学、科研水平较高,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承担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每位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不能超过10人,这样老师才有多一点的精力辅导好学生论文。

4、重视馆员素质培训,切实提高服务质量

重视职工队伍建设,采取各种办法和措施倡导、勉励、督促年轻人学习、实践、锻炼、提升自我综合素质。可采取的措施有:(1)组织外出学习参加业务培训;(2)鼓励工作人员在职学习,不断提高学历;(3)提倡多看资料,多思考问题,多撰写论文,多参加课题研究,多出成果;(4)创造业务学习与实践机会,提升大家业务水平与能力,为图书馆专业技术打下良好基础,能更好的服务学生的毕业论文的需求。

三、结语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教学工作的支柱之一,图书馆建设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图书馆要充分发挥自身服务功能,我们管理的是图书资料,传播的是文化和思想,责任与义务同在,为毕业生的论文写作提供全方位的指导,为高校培养高素质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毕业生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与文献:

[1] 冯永恕.如何做好毕业生撰写论文的导读服务工作.遵义师范学院第2001(12).

[2] 汪克兵.浅谈图书馆为毕业生撰写论文的文献服务工作贵州学刊.2001(1).

篇10

《情报科学》是教育部主管、中国科技情报学会与吉林大学共同主办,是集理论性、实践性和知识性于一体的学术性刊物,是我国情报学研究领域较具影响的专业核心期刊。先后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吉林省科技类一级期刊,并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等著名数据库收录。他所刊载的论文基本反映了我国情报学领域的学术水平和研究动态。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选取《情报科学》2012年(1-12)期所刊载的387(书评除外)篇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从载文及引文两个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统计分析,并从中总结一些规律和特点,为促进图书情报学科研工作者学术交流提供参考数据。

1 载文统计分析

1.1 载文量

载文量就是某种期刊在一定时期所刊载论文数量的多少,是衡量一种学术期刊吸收和传递情报能力的主要指标[1]。一般来说,反映期刊信息含量的主要指标是期刊的载文篇数、平均每期的载文量、平均每篇文章所占篇幅页数及篇密度等。统计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2012年《情报科学》总页数1907页,载文量为387篇,期均发文量为32.25篇,篇均页数为4.93,篇密度为0.20。以上数据表明该刊文献数量较多,文章篇幅适中,读者获取信息量相对较高,是图书情报学科研工作者学术交流的重要学术性期刊平台。

1.2 基金论文统计

基金论文的生产力是衡量一个学科科研实力的水平、科研组织能力及学科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志[2]。基金论文率,即某一刊物所载的基金论文在刊载论文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基金论文率数值的大小,可直接反映刊物吸纳基金论文的能力,同时也可从侧面间接反映刊物报道本专业领域最新研究动态的能力。期刊刊载的基金论文率高,说明期刊学术水平较高,这是评价期刊和论文质量与学术水平的重要而客观的指标之一[3]。统计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2012年《情报科学》所载基金论文192篇,占论文总数的49.61%,在同类期刊中处于领先地位,其中国家基金论文77篇,占论文总数的19.90%,有效地保证了《情报科学》明显的创造性和较高的学术水平。

1.3 关键词

关键词是文章检索点的入口,同时也是论文论述的核心及重点,它为研究该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提供检索此文献的最便捷的路径。统计结果表明该刊2012年全年标引关键词为1468个,篇均关键词3.79个。说明该刊比较注重提示论文的主题和标引深度,为用户检索利用和文献的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表3列出的是使用频次前十名的关键词,从表3可以看出关键词词频最高的是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这充分表明《情报科学》发表的学术论文,是以图书情报学为主的刊物。

2 引文统计分析

引文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能表明论文的科学依据和历史背景,又能显示一个学科的发展历程以及多个学科之间在内容上的联系与区别;另外,引文也能表明作者对前人成果的尊重以及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之上的提高、发展与创新[4]。由此可见,引文是衡量学术期刊信息吸收能力和相互渗透能力的重要指标。本文从引文数量、引文类型、引文语种、引文年代、引文期刊和引文专著分布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2.1 引文量统计分析

引文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论文作者对本学科和相关学科文献情报的了解和吸收能力。一般情况下,引文量越大,说明作者吸收文献信息的能力越强。从表4可以看出2012年《情报科学》篇均引文量13.46条,远高于我国科技期刊论文的平均引文量8.86篇[5]。这说明《情报科学》作者掌握的相关资料全面,注重科学知识的继承和发扬。

2.2 引文类型统计分析

引文类型把引文分为期刊、图书、网络、论文集、学位论文及其他(包括报纸、报告等),统计结果见表5

从表5可以看出,《情报科学》的引文主要来自期刊,占总数的68.46%,略高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学者利用信息的40%一60%来源于期刊,期刊之所以成为引文中的主要情报来源,是与其出版周期短、信息量大、内容新颖、传递速度快、出版连续和检索方便等特点分不开的,今后期刊仍将是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人员获取信息的首选情报源。随着各种文献资源开放存取的不断扩大及人们对网络资源的认可,网络信息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占总数的12.00%,略高于图书。这也是图书情报学科研工作者利用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逐步增强的具体体现。

2.3 引文语种统计分析

引文语种的分布是测试期刊发文作者利用国内外文献和情报吸收能力的指标。从表6可以看出,2012年《情报科学》全年引文外文文献达35.73%,说明该刊作者注重和善于吸收国外的最新研究信息,载文具有较高的信息容量。但引文语种较单一,获取英文以外的外文专业信息不足。

2.4 引文年代统计分析

对引文年代分析可反映出文献的传播利用及老化规律,从表7可以看出,2012年《情报科学》引文高峰区在09-11年,这与国际公认的科技期刊的有效利用率的高峰期是三年的观点吻合。同时普莱斯指数在50%以上,比科技期刊各学科普赖斯指数的平均值50%高[6]。说明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人员始终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善于吸收和消化新知识,保证了本刊知识更新的速度,同时也说明本刊是图书情报界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代表性刊物。

2.5 引文期刊统计分析

从表8可以看出,2012年《情报科学》引用21次以上的期刊有19种,引用次数合计达1255次,占总的期刊被引次数的35.19%(1255/3566),被引最多的期刊是《情报科学》,为174次,其次是《图书情报工作》、《情报理论与实践》、《情报杂志》、《中国图书馆学报》和《情报学报》,被引次数分别为165、119、105、102和94次,这六种期刊的被引次数远高于其他图书情报学刊物,说明这六种期刊是目前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人员利用的主要情报源。他们代表着我国图书情报学的研究水平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尤其是《情报科学》,被引次数最多,这肯定了其核心期刊的核心地位,同时也说明了该刊办刊比较有连续性,有自己的学术风格和专业特点。

参考文献

[1]董小燕.2003年《情报科学》载文、作者与引文的统计分析[J].情报科学,2004,22,(5):551-553.

[2]高 凡,王慧翔.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基金论文产出力调查研究与定量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4,(10):12-16

[3]夏 旭.《图书馆论坛》基金论文产出力的定量分析[J].图书馆论坛,2006,(4):40-44

[4]董文鸳,袁顺波.2002-2004年《情报科学》载文、作者与引文统计分析[J]. 情报科学,2005,(9):1348-1352

[5]赵阳.《图书情报工作》1989-1996年载文、作者和引文的统计分析与评价[J]. 图书情报工作,1998,(9):2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