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文化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06-14 05:03:4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大学校园文化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大学校园文化论文

篇1

二、大力培育和弘扬以独立自由、批判创新为精髓的大学精神,打造大师级人才

不断培育、升华大学精神,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目标和中心任务。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积淀而成的文化精髓,是一代又一代大学人心血和汗水的文化结晶,是大学的立校之本、力量之源和精华所在。没有大学精神,校园文化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了支撑和动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就是要在继承大学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革新大学的办学理念,形成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创造并信守的精神品格和理想价值,并将这种集中反映学校品质、个性的精神文化内涵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培育大学精神,要挖掘和发扬大学的优良传统,凝练学校的核心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既要符合学校的组织特性和发展定位,又要体现大学的办学目标和师生的共同愿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要充分挖掘学校的历史渊源、特点优势,提炼大学的办学理念,突出大学的办学特色,培育出全校师生广泛认同和大力传承的大学精神。弘扬大学精神,还要着力打造大师级人才。大师是大学精神的缔造者和发展者,任何一所大学的精神,主要是由这所大学的大师来代表的。有一流的大师,才会有一流的学生,才会有一流的学术成果,也才会有一流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通过建立一系列激励人才成长的制度和机制,健全一套科学的评价和管理体系,培育独立与自由、批判与创新的大学精神,为大师级人才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三、积极营造和谐的育人氛围,建设崇尚人文、学术为先、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环境

营建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创造和谐、文明、优质的校园文化环境,这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优质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大学办学特色的重要表征,是大学的生命力所在,是催生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身心发展的深厚土壤,也是大学人文传统和优良校风的根本之源。校园文化环境具有隐性教育功能,师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等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而内化师生的修养、外化师生的言行。创建和谐校园文化环境,既要重视硬环境的打造,也要注重软环境的培育,要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建造精神内涵丰富的物质文化环境。不仅要达到校园的自然环境美,赋予自然环境以人文底蕴,实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更重要的是,要达到人文环境和谐、育人环境优良、心理环境健康。要通过不断探索、积淀、完善学校的文化体系和文化内涵,创建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教学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管理文化、环境文化、特色文化在内的文化建设体系,形成“文化效应场”,创设出能够使全体师生员工奋发向上的物质环境、管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来推动组织变革,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内化为师生员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促进学校事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2]。

四、广泛开展形式多样、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提升文化品位与文化自信

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营造昂扬向上、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的良好氛围,提升文化品位和文化自信,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又一个重要目标。校园文化品位是指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层次和水平,亦是从审美角度对校园综合育人环境的一种审视,更是一种包含深刻思想内涵在内的文化形式和价值取向。校园文化品位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建设高品位、高格调、高层次的校园文化,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建设和谐校园以及促进高校健康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活动是文化的载体,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办学理念外化为广大师生员工行为的最有效的途径。新时期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教育塑造、主体突出、开拓创新三大原则,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寓教于乐的思想教育、学术科技、文艺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让师生乐于和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来,在活动参与中使思想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同时,要通过长期探索和实践,逐步打造一系列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校园品牌文化活动,努力形成健康向上、富有生机、底蕴深厚的大学校园文化,不断提升校园文化的层次与品位。

篇2

二、应用型大学校园文化体系的构成

1.校园物质文化。大学物质文化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最直观的一种文化形式。大学物质文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学校的建设思想和文化底蕴,代表着学校的品质和实力。它是在为学校人开展教学、科研、学习和生活提供物质条件的基础上,保证和激励学校人奋发向上,激感的精神财富。包括:校园的地理位置、校园的规划设计、校园的特色设计、建筑的装饰装修等。

2.校园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它是学校人所特有的共同信念和价值取向,是学校人的精神支柱和行为哲学,是校园文化核心价值观的表达,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级和隐性结构,是学校本质、个性、特色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呈现。它包涵学校历史发展沿革和被全校师生员工所共同认可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信念等意识形态。校园精神文化具体体现在校园心理氛围、校园价值观念。

3.校园制度文化。大学制度是大学治理的前提和保障,是大学协调、平衡各种利益关系,分配权力与义务的依据。学校制度文化是指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条例以及社会主义道德观念、行为规范等在学校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具体体现出来的学校管理的独特风格,是学校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把大学制度上升到文化层面,是学校管理的飞跃。学校通过制度文化的建设,形成学校人共同的精神信念、价值标准、行为准则、奋斗目标和规章制度,使学校人自觉规范组织和行为,协调一致地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4.校园行为文化。学校文化的创建,需要学校人在长期实践中努力建设、传承和不断创新。创建优秀的学校文化,是学校人的崇高使命。行为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它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表征。社会对一所学校的认识,不仅要听其言,而且要观其行。校园行为文化具体约束管理者行为、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

三、构建应用型大学特色校园文化体系的基础

1.科学的办学定位是构建大学文化的基石。办学定位是一所大学构建特色大学文化的总基调。大学文化就是围绕这个基本要旨和关键要素,通过长期的积累和传承而形成并流传下来的精神产品。办学定位的本身就是大学结合自身的条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特定和方向,确定大学的办学层次、学校功能、人才培养目标及其未来发展方向等。有什么样的办学定位就有什么样的大学文化。应用型大学产生、生存和发展的源头在于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应用型大学文化的构建也会突显“应用性”。

篇3

大学作为国内外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汇中心,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已不能像过去那样象牙塔般游离于社会之外,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正势不可挡地向师生传递各种的价值观,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也将直面西方文化与中华文化、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与交融。“一个文化因素,在他本土的社会体内本来无害或是有利的,但是把它移植于另一个社会体内,却很容易产生意外的、极大的破坏作用。”由于大学生的社会阅历少、鉴别能力弱、可塑性较强,那些夹杂着消极、颓废、极端思想观念的多元文化和多维价值容易对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

1.2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负面影响

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热衷于以匿名或者化名的方式在虚拟世界里进行沟通、交际,导致部分大学生在现实交往中缺乏真诚,并怀疑他人的真诚,影响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由于学生媒介素养的欠缺,导致不少大学生在接触新媒体时出现娱乐化和依赖性倾向,把新媒体变成娱乐平台,并过分依赖新媒体快捷便利地复制信息,逐渐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

2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大学校园文化的途径

2.1与传统媒体相结合,合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传统媒体在建设校园文化和弘扬主旋律上具有导向鲜明、公信力强、经验丰富的优势。新媒体则具有互动性强、自由度高、发展空间大的特点。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在继续发挥传统媒体作用的同时,大力推进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及时占领文化建设新阵地,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双向互动、优势互补。

2.2加强新媒体技术队伍建设

在新媒体环境下,要充分发挥新媒体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就必须加强新媒体技术队伍建设,组建一支熟悉新媒体交流方式,掌握利用新媒体开展收集、编辑、传播信息的专业队伍,以更加平等的方式、亲近的姿态和多样的媒体方式与大学生展开交流,使大学校园文化更加融入学生日常生活,多维度关注关心学生,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2.3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媒介素养

培养良好的媒介素养,正确处理自身与媒介的关系,对于抵制低俗文化侵扰,营造健康积极的大学校园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高校要加大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切实增强学生上网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培养其健康的人格、良好的行为规范,提高辨别真伪、善恶、美丑和选择信息的能力,自觉抵制垃圾信息,不受腐朽堕落观念的影响。

篇4

(一)关于大学校园生态文化的定义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定义的界定是有关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研究的基础。关于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学术界尚未出现公认的定义。研究者们基于不同的学科背景、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分别进行了定义的界定,笔者将其归纳为“5说”:(1)生态系统说:祝杨军(2010)在其硕士论文《论大学校园生态文化的目标与实现路径》里,从生态学及生态哲学的视角,主张大学校园文化本质上是一个生态系统,是以生态哲学视角切入的、消除了本体论意义上二元对立的、理想目标与现实路径相统一的大学校园生态文化体系[4];于巍(2014)同样基于生态学的学科背景,认为大学校园生态文化是社会经济等复合生态系统的子系统,不仅具有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而且可视为一个区域性的、抽象的生态系统[5]。(2)和谐文化说:庄景全(2009)从文化学的视野出发,提出“大学校园生态文化是校园内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文化,它是一种有利于学生成长、发育的文化,重视教育的人文性和对个体生命性的尊重。”[6]不过,事实上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包括学生、教师等的众多利益相关者,而本定义的利益相关者主要聚集在学生身上。(3)新文化(观念)说:林莉(2002)主张,生态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最新取向[7];张娟娟、宁岩鹏(2012)认为,校园生态文化是一种“新的文化观念”[8]。(4)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说:叶宗波(2005)提出,校园生态文化是一种有形或无形的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是把握道德价值的重要载体[9]。(5)五要素反映说:杜君芳、江红岩(2011)强调校园生态文化是指在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和谐作用于校园以及与校园紧密相关的社会环境的过程中,对师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团体意识、群体形态和行为体系”的直接反应,是师生共同适应和改造环境的产物,具有和谐性、整合性和与时俱进性[10]。总体来说,尽管学界尚未对校园生态文化做出统一的界定,但基本上认同上述“五要素反映说”这一观点。

(二)关于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内涵关于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内涵议题,国内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笔者将其归纳为“4说”:(1)四生态化说:胡祖吉(2007)指出,大学校园生态文化注重人与环境的和谐,包括学校传统和现代文化观的生态化、教学生态化、管理生态化和行为生态化,具有科学化与前瞻性、系统性与规范性、和谐性与持续性的特点[11]。(2)三文化生态说:高永蓉(2006)认为大学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系统的子系统,必须借鉴生态文化理念致力于校园文化生态的建设,构建良好的管理生态、学术生态和信息生态,以推进新世纪大学的可持续发展[12]。(3)全新文化说:覃逸明、吴文亮(2003)及徐建芬(2008)均认为,校园生态文化是全新的校园文化,它强调校园生态环境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和谐发展的关系,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既要重视客观自然生态环境的建设,又要重视主体人的主观意识方面的培养[13]。(4)三特定环境说:田传信(2012)强调,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可为大学生发展创造良好的特定环境:物质层面的生态文化环境、精神层面的生态文化环境和制度层面的生态文化环境[14]。

(三)关于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思想(哲学、文化)基础思想、哲学或文化基础事关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方向和深度,其重要性非同小可,故研究者对此议题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他们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相关论述,笔者将其归纳为“4说”:(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说:贺旭辉(2004)认为,坚持科学发展观,有助于正确认识大学校园生态文化的含义和建设的必要性,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大学文化传播、开发和研究,有助于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15]。(2)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说:冯婕、祝杨军(2008)提出,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具有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元素。它一方面揭示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存在的系统性、开放性、超越性和动态性;另一方面,又从本体、价值取向和历史性的视野指出了大学校园生态文化的源头和走向或归宿[16]。(3)生态价值观说:刘艳华、张冬玲(2009)强调,校园生态文化是指校园中全体师生员工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而共同创造所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17]。(4)儒家文化说:蒋黎黎、叶爽(2012)主张,建设校园生态文化应努力寻找儒家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结合点,挖掘儒家文化中和谐观念、义利观和人生价值观的内在价值,发挥其积极作用[18]。

(四)关于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功能、价值关于大学校园生态文化的功能和价值问题,研究者们也提出了多样化的观点,笔者将其归纳为“6说”:(1)践行说:徐达(2012)认为,构建校园生态文化是对“生态文明”的践行[19]。(2)育人说:覃逸明、吴文亮(2003)认为,良好的校园生态文化有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师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和充满生机的文化观念,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3];佟瑛(2008)指出,高校校园生态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实现育人的功能[20];吴烨;朱玉芹(2011)提出,优秀的校园生态文化品位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环境和氛围,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催人奋进的激励作用和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21];蒋黎黎、叶爽(2012)主张,高校校园生态文化承载着“育人重任”[18]。(3)保证说:喻秋兰、余文龙(2011)提出,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大学持续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4)关键说:朱玉芹、吴烨(2011)强调,校园生态文化是一个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23]。(5)基础说:杜君芳、江红岩(2011)认为,和谐的校园生态文化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强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是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高校的必由之路[10]。(6)“三生态”说:刘月岭、武立敬(2010,2011)主张,大学校园生态文化作为人类生态文化的具体样式,作为生态文明走向生态文化的路径选择,具有“生态育人、生态立校与生态服务”的功能。显然,“育人说”是关于大学校园生态文化的功能和价值的主流观点。

(五)关于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目标关于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目标,未见直接的、系统的研究报道,也未出现学术界普遍认可的目标谱系。研究者们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或着眼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此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讨,有的具体,有的抽象。概括起来,有“4说”:(1)四目标说:祝杨军(2010)提出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目标包括教育目标、学术目标、环境目标和系统目标四个部分[4]。(2)三目标说:于巍(2014)强调大学校园生态文化的实践目标由人才培养目标、学术科研目标及和谐环境目标三部分组成[5]。(3)文化共同体说:张华、闻彦(2011)认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注入生态精神,形成文化共同体,是生态文化背景下建设校园文化的目标[26]。(4)四生态化说:李国新(2012)主张,大学校园生态文化的目标分别为教育目标的生态化、学术目标的生态化、环境目标的生态化及系统目标的生态化[27];可以看出,本目标的“四生态化说”与祝杨军(2010)的“四目标说”在目标的内涵和外延上有一定的相似性。显然,除“文化共同体说”外,其他“三说”在目标谱系上具有一定的交集,即均将教育、学术和环境纳入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目标体系。

(六)关于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路径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路径涉及到理论与实践对接的问题,研究者们从多个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设想、措施或建议,笔者将其归纳为“6说”,分别为:(1)四层面说:叶宗波(2005)认为,可从校园建设、学校管理、学术研究、情感交流等四个层面上创建良好的校园生态文化[9]。(2)三层次说:佟瑛(2008)提出,要围绕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和校园制度文化三个层次来展开高校校园生态文化建设[20]。(3)二环境说:杜君芳、江红岩(2011)认为,应从外部和内部环境构建和谐的校园生态文化[10]。(4)生态化教育、教学系统说:喻秋兰、余文龙(2011)主张,建立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教育、教学系统,可建立一种新型的大学校园人际关系和行为体系[22]。(5)生态教学观说:刘海仁(2013)提出,大学生态文化建设的路径应树立生态教学观以促进生态课堂中师生生态主体生命质量的升华,并推动校园生态文化的形成和发展[28]。(6)景观设计说:李静(2007)根据安徽大学新校区南实验楼———笃行南楼的现状与特点,提出了“体现景观特色,营造文化家园”的设计思想,主张应遵循自然式植物配置原则,在相似的空间环境中,展现不同的景观效果和独具特色的校园风貌[29]。(七)其他相关研究以上是有关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议题研究成果的主流,此外,国内的个别研究者还关注高校校园生态文化运行机制的构建、高校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基于大学所属层次(佟英,2009[30];朱玉芹,2011[23])和学科专业(朱玉芹,2011[19])的建设特色,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与其他管理、服务活动的关系(徐建芬,2008;王改红,2011[31];胡薇,2011[32])以及关于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机理。对于后者,张华、闻彦(2011)探讨了校园生态文化共同体的生成、核心价值的建立及文化信念和精神品质在多重文化系统中的共享和浸润对校园生态文化利益相关者的文化归属感与认同感的催化作用[26]。

二、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启示

篇5

  

一、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含义  

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指的是在大学这一个特定的范围内,人们在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与体育相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广义上讲,所谓校园体育文化就是所有的师生及员工在健身运动、体育教学、体育设施建设和运动竞赛等活动中创造和拥有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狭义上讲,就是指所有师生员工的体育意识和观念。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既拥有深刻的内涵,又拥有丰富外延的独特文化现象。体育文化与德育、美育、智育等一同构建了校园文化群,它也同群众体育文化、竞技运动文化一同构建了广义的体育文化群。  

二、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和作用  

1.健身功能  

体育文化作为大学校园特有的文化现象,在高校中正蓬勃发展着。体育不仅仅能改善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效率,还能让学生保持良好的记忆和清晰的思维。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血液循环会加快,心脏功能会提高,呼吸系统会改善。大学生还在生长发育的阶段,适当地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为良好的身体素质打下基础。  

2.娱乐功能  

对于大学生来说,体育文化是对校园生活良好的调节剂。在紧张的学习和工作之余,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以帮助体力脑力进行恢复,还可以进一步为学生提供娱乐。诸如体育舞蹈、健美操等体育竞赛,是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是放松身心的途径,丰富了师生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丰富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  

3.审美功能  

审美功能又被叫做美化功能,可以作为推动人类自身发展的内动力。体育文化就是要人们去欣赏它、发展其中之美,之后去体验。与此同时,审美功能在校园体育文化中是潜移默化的,而且融入了校园每个人情感之中。校园是充满感情的世界,丰富的校园体育文化,填充了人们的精神世界的空缺,从而提高与美化了我们的精神境界。如缺乏情感的熏陶,欠缺审美的修养,人们的精神世界就会贫乏、单调,校园生活就不会有美感和光彩。对于现今大学生来讲,健康而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为他们提供了欣赏、展示与创新的展示平台,从而使他们获得多元化的体验并且极力按照美的规范来塑造自己。  

三、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和大学健美操之间的关系  

1.健美操在大学校园体育文化中的影响及地位  

健美操运动可以说是现今高校流行和传播最为广泛的体育文化活动形式,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健美操是在当今快节奏生活方式下,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同时“文明病”蔓延开来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健身运动。这些初期是以健身为目的运动不断吸收迪斯科、体操等舞蹈和其他体育类的造型和动作慢慢演化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注重力度、增强负荷,加之音乐节奏和旋律的健美操,而且逐步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拥有明确目的性、科学性与针对性,也渐渐发展为集舞蹈、体操与音乐为一体的以健身心、健美和健身为目的的新型体育项目。同时它还有非常强的群众性、娱乐性与创造性,因而被推崇为适应性极广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体育文化活动。它以自我锻炼为主,兼顾自我塑造与最求健美的协调统一的发展而被现代大学生所接受,促进了校园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给高校注入了新的活力。  

健美操在很早就传入了我国,引入之初就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与关注。特别是近些年正逐步在国内高校中迅速普及与推广,在很短时间内就成为大学生体育的热点。其健美、健身的时效性、组织的多样性、内容的丰富性等吸引着大学生在闲暇时间积极主动地加入到健美操的行列中来,激发了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的兴趣,加强了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同时健美操活动的积极开展带动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升温,不仅是校园的广场,而且运动场、表演台和体育馆都所处可见健美操爱好者矫健的身影,促进了体育文化的建设。校园的体育文化活动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健美操所具有的凝聚力,像一只无形的手把众多情趣相近、兴趣相同的人连结在一起,进行一些表演或是竞赛的形式来增进学生间的友谊,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有效地调动与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健美操活动的带动下,体育文化上升到了一个新台阶,不仅丰富了体育文化内涵,而且促进了整体高校文化的进步与发展。  

2.健美操与校园体育文化相辅相成  

(1)增强体质。  

健美操具有有氧代谢运用的特性,长时间、大密度、高强度的训练,会对身体各个关节、韧带,以及主要的内脏器官和肌肉群施加合理的运动负荷,进而有效提高心脏系统、呼吸系统的技能,有利于发展学生耐力、灵敏度、柔韧性、速度等运动素质。  

(2)提高审美能力,完善个性品格。  

健美操本身是一种健身与美的创造。练习健美操的过程其实是一种美的体验与展现。学生在人体美的实践中,自己去感受、去鉴赏、去表现和创造美的感情和能力也会得到培养,同时提高主体的审美意识。大学生进行健美操运动,会使情操、精神境界得以升华,从而可以不断完善自我,不断塑造自己的人格。  

(3)高雅的娱乐功能。  

高校校园与社会其他社区一样存在着多种休闲娱乐生活方式的空间。有健康也有颓废,有高雅也有低俗。健美操以充满时代气息的面貌迎来了健康,驱走了颓废,那令人震撼的旋律,那欢快的节奏、强力的节拍,让人耳目一新,给大学的校园注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给高校休闲生活增添了不少绚丽的色彩,也提高了体育娱乐活动的文化层次。  

大学健美操与校园文化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健美操作为一种相对新颖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形式,既丰富了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又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篇6

大学校园文化是青年的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学校在时代精神感召下,以社会主义文化为主导,以师生文化活动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底蕴,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学校师生共同创造的、具有显著校园特色的、以培养学生和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目的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它是外在与内在、有形与无形、物质与精神、环境与氛围、传统与现实的有机统一。健康人格是人格心理学、健康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多学科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人格教育,是一种发展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健康的和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格为目的的教育,也是我们教育的基本出发点。良好的校园文化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着催人奋进的激励作用和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它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使大学生在思想观念、心理素质、行为方式、价值趋向等诸方面,对积极、健康的文化产生认同,从而实现对大学生人格的塑造。

一、大学校园文化在大学生人格完善中的作用

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完善依靠文化的沉淀和环境的熏陶,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由于大学校园是他们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因此,校园文化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人格完善,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引导作用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是被人们喻为“天之骄子”的社会精英,是未来建设祖国、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在一般人眼里,大学生有着相对稳定和优越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他们的人格健康与否似乎不存在什么问题。但实际上,正值青春年华的大学生,其心理和人格尚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和可塑性,他们可能由于受到及时、良好的教育感染,而逐渐形成健康和较为完善的人格,也有可能由于某些不良影响或某些心理渠道得不到及时的疏通而形成有障碍的人格,甚至是变态的人格,对以后的人生道路埋下危机。而良好的校园文化,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为理论基础,以求知型、伦理型为其价值特质,它的主流体现时代精神,反映当代社会发展的最新精神境界,即社会主义精神风貌。它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对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和完善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2、同化作用

在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处于其中的社会成员都会感觉到其带来的紧迫压力,大学生也不例外。比如,他们很可能由于学习的紧张、竞争的激烈、就业的压力、经济的拮据等原因而过度紧张、焦虑,由于缺乏积极的认识动机和活动意向,而显得感情冷淡、情绪低落,甚至误入歧途,一撅不振;他们也可能由于缺乏经验和帮助而难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可能因为恋爱等原因产生一些心理障碍,并导致人格扭曲。在这种情况下,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群体文化,由于它是整个群体在共同的社会环境和共同的活动中形成的群体成员所共认的文化,所以它势必对群体成员产生影响。在日常生活的潜移默化中,大学生们的心理和信念都会受到同化,并产生与之对等的行为回应。所以,可以说,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社会文化,不同的校园也有不同的校园文化,它们作为一种文化氛围,就像一个大染缸,染出不同的颜色,好的校园文化当然利于熏陶同化出完善的大学生人格。

3、调适作用

在大学生人格完善过程中,校园文化就像一把尺,调适着大学生的行事分寸,恰到好处。它使得大学生们在说话做事提要求时都会考虑到一个“度”字,并自觉地对自己或他人可能发生的一些不适当行为加以规范。它以一种无意识的习惯或有意识的方式向大学生灌输,从而促成他们的人格完善。校园文化从工作、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影响着大学生的人格完善。故高校师生员工应当共同努力,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并力争使大学生形成崇高的人生理想、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贵在奉献的人生价值、坚韧健康的人生精神,努力完善自身的人格。

二、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模式的构建

健康的人格,不仅是大学生应该追求的价值目标,也是大学生充分发展所能达到的一种精神境界。具有健康人格模式的大学生是心理健康者,他们有着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以及相对稳定的人格品质。具体表现为他们能够有意识地调控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掌握自己的命运;他们能意识到自己的优点和弱点、善与恶,并且能正视自己,面对现实,注重未来,渴望迎接新生活的挑战,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追求。当代大学生在人格模式的构建过程中,应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个性独立发展的原则

人格的发展,重要的是体现在每个个体身上,具有独特性。大学生自我的人格塑造,要与自己的个性心理特征相适应,反映出真实的自我形象,而不是虚假人格形象。

2、坚持现实性的原则

立足现实性的人格模式是大学生追求的理想人格目标,从健康人格模式的角度而言,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该能够充分地理解并坚定地立足于自己的现实情境。而那些仍然生活在过去的人,或者在今天而生活在未来的人,都有着不平衡的人格。

3、坚持科学性的原则

古今中外,关于人格模式的研究,有许许多多的理论学派,从不同的侧面进行了多维度的探讨,其中比较典型的有皮尔斯的“立足现实者”模式、奥尔波特的“成熟者”模式、弗洛姆的“创新者”模式以及罗杰斯“冒尖者”模式。面对丰富多彩的人格模式,大学生在选择过程中应采取冷静的、批判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构建一种健康的人格模式进行科学和理性的思考。

4、坚持社会文化历史性的原则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我们的国家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现代的人格模式是历史性人格模式的继续和发展,因此,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大学生人格模式构建的文化历史环境。

三、校园文化构建与塑造健康人格

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依靠文化的沉淀和环境的熏陶,需要一定的物质环境、制度环境、行为环境和精神环境共同作用。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亚文化系统,是生长发展在教育环境中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每个学校在办学实践中逐渐孕育和形成的独特办学理念、道德规范、组织制度、体现全校师生价值取向的学风、教风、校风、师生的精神风貌以及学校所具有的独特校容校貌等所共同整合而成的人文生态环境。它的职能是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对人施加影响,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

校园文化主要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要素构成。物质文化,是学校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外在物化形式的总称,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和条件,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和载体;制度文化,是使每一种制度、每一条规范都经过某种意义的阐释,使教师、学生自觉接受,并成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精神文化,是学校师生员工创造的一种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它不但体现出一所学校师生员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情趣等,更是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累和沉淀下来的一种独特的传统精神理念,体现了一所高校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而为大学生的人格塑造提供物质上、制度上、行为上、精神上的保障。

1、校园物质文化为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提供优良的物质环境保障

校园物质文化是指为校园文化服务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物质对象。它主要包括教学科研设施、建筑群落、绿化美化、场馆建设、卫生环境等。它们在设计上、结构上、形式上所表现出来的特有的文化风格,往往能给人一种很深的文化印象,置身其中发自心底的那种自豪感、自信心与上进心便会油然而生。这既培养了大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又陶冶了情操。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方面特别是校园环境建设上,学校应注意整体规划,精心设计,合理布局,经济实用,因地、因时制宜,寓思想和文化教育于环境建设中,使艺术性与时代感结合,并且通过具有象征意义的标志性建筑物的建立来体现出全校师生的共同思想、共同情感、共同审美观等精神文化。

2、校园制度文化为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提供有效的政策导向

校园文化制度主要是指为了维护和保证正常的校园活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有效的校园制度能够规范大学生人格塑造的发展和价值取向。校园制度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以及所构成的文化氛围,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和生活方式。它是一种客观的实际的环境力量,起着制约和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使每个成员都受到必要的制约,自觉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

3、校园行为文化是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的重要载体

校园行为文化主要是指大学生自主参加的文化娱乐活动、科技学术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体育锻炼活动等。如果说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建设主要是从校方着手狠抓落实、学生协同营造,那么在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的建设中,学校只是倡导者,教师是主导者,学生则完全成了主体,只有把三者协调起来,把主体与主导者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尤其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行为文化的建设中去,才会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丰富大学精神。大学生通过参加这些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满足了大学生健康人格发展的多元化要求,而且那种潜伏、弥漫于整个活动并体现学校风范的精神氛围,具有启迪、感染学生的作用。置身其中,使学生感到心情舒畅、精力旺盛,机体生理和心理得到和谐的发展。同时又丰富了自己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有助于激发其创新人格、创新意识的发展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

4、校园精神文化是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的无穷动力

校园精神文化主要是指优良文化传统、人文精神、校风学风、治学理念等。它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和精髓,是一种内在的、潜存的文化。它具有示范、导向、凝聚、激励、熏陶等功能。它最终通过大学生自身的内化行为完成健康人格的塑造。在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的熏陶下,可以增强大学生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兴趣,促进自身的思想观点、心理素质、价值取向及思维方式的改变,可以弥补大学人文学科课堂教育的不足,不断丰富自身的内涵。

总之,校园文化构建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从校园环境的优化到文化制度的制定,再到精神文化的创造及宣传教育等,必须有一个系统规划,有目的、有步骤的进行。高校是思想最活跃、最富创造力的精神殿堂,是新知识、新思想、新文化的摇篮。作为一种具有与社会政治、经济鼎足而立功能独特的社会组织,高校应当具有自己独特的学校精神、价值追求和文化品位。而校园文化则是学校精神形象和生命力的象征。它的发展将全面体现学校的整体精神和价值取向,从而完善当代大学生人格塑造。

一个国家的发展和进步,综合国力的强弱,文明程度的高低,从根本上说要取决于全体公民素质的提高,人才素质的现代化。创新和竞争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当代大学生不仅要具有崇高的理想,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品质修养,还要适应时展的要求,不断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这也是新时期对校园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是用先进的思想、理论和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通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形式与载体,教育引导帮助大学生实现人格现代化,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进取意识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郑雪. 人格心理学[M]. 广州: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

[2]刘玉华,刘美涓. 大学生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10.

篇7

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建设的一个永恒课题。从大学产生之日起,就注定了大学的一切活动都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culture)原意为种植、耕作,含有通过劳作获得成果之意,到后来才逐渐演变为培育、教养等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各级、各类大学如何更好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中的独特作用,需要我们每一个大学人认真思考和努力实践。

一、大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其职能的必然选择

不同的高校,因类别不同、人才培养的规格不同及社会文化背景和办学理念上的差别,会表现出类的属性和个性化特征属性,但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属性却是一致的,反映在教学、科研和服务三大职能中,就是育人是根本,科研是重要职能,服务是职能的延伸。大学校园文化因其特殊的价值,在大学校各项职能中,始终起着独特的、不可或缺的作用。首先,就校园文化的功能而言,它表现为一种特殊的课堂,是一种综合的教育力量。概括起来有精神激励、价值导向、行为约束、情操陶冶等教育功效。其次,从校园文化的育人方式上讲,校园文化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环境创设”和“文化营造”潜移默化而非强制性地发挥影响,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不教之教化。最后,从美学角度分析,校园文化的构建和发展过程就是对能够启迪、感化学生各种美的潜在客体进行精神化再创造的过程,也是对其文化价值挖掘和升华的过程。通过审美,学生得以解读校园环境中蕴涵的精神;通过审美,学生能够将个体耳濡目染的感悟和体验,内化为一种价值取向和行为认同,成为约束和指导个人的处世方式和人生的指航明灯。

二、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之处

1.没有摆正校园文化各组成部分,包括物质的、精神的、制度的、行为的、组织的等在整个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过于追求物质文化建设,忽视精神文明建设。

2.在特色建设上,没有很好地考虑学校的历史背景、学校定位、培养目标,盲目从众,满足于借鉴他校现成的经验,自主与创造不够,致使校园文化特色不突出,个性不鲜明。

3.在实践操作层面,没有长期的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和方案,不能把校园文化建设同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学校主体活动结合起来,始终形不成对校园文化具有统领作用的学校精神。

4.在组织管理上。把校园文化建设只视为某个或几个部门的职能,没有发挥和调动校园人(教师、职工、干部和学生)广泛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导致校园文化建设许多措施得不到有效落实,流于形式。

三、新时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应坚持四项原则,处理好四个关系

1.坚持传承原则,处理好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虽然我国的近代大学直到十九世纪末才出现(以1862年的问世、1903年“癸卯学制”的颁发为标志),比欧洲(我国学者普遍认为西方现代大学萌发于中世纪的欧洲)晚了数百年,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成果的积淀,却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不能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遗失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新时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选择就是要坚持文化传承原则,认真梳理、发掘和反思办学历程,正确处理好现代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将校园文化建设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这片沃土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广大校园人通过对祖国历史文化的了解,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在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过程中增强校园文化的先进性,进而对整个社会文化建设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2.坚持时代性原则,处理好与时代文化的关系。

“文化并非别的,乃是人类生活的样法”。[1]生活是与时俱进的。显然,文化也并非永恒不变,它必然会随着社会环境和时代的变化而发生一定的嬗变。大学校园文化的形成,即是一个营造过程,也是一个发展过程。只有在厚重的历史文化沉淀的基础上,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才能实现创新与跨越,而且这种创新越多,跨越越大,大学校园文化就越富时代朝气。哈佛大学的成功归根结底就在于她不断主动迎接时代的挑战,敢于推陈出新,领导潮流的创新精神。北京大学在“五・四”时期之所以成为新思想、新文化的摇篮,也是得益于敢为时代先的文化创新精神。由此可见,校园文化建设如果不能体现时代的特征,站在时代改革发展的前沿,也就失去了其先进作用。

3.坚持多元化原则,正确处理与域外文化的关系。

在教育日渐走向终身化、民主化、个性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的今天,大学正以其广博的胸怀接纳来自世界不同的文化与声音。开放性、包容性和多元性已成为现代大学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大学校园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拥有多元文化的交融与激荡,青年学子们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不出国门就能快速便捷地享受世界各国的文化大餐。现代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主动适应这种开放式的趋势,以海纳百川的气魄,正确对待域外文明,广泛借鉴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粮。也唯有如此,现代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才能吸引广大青年学生的积极参与,进而被广大青年学生所接受。

4.坚持区域化原则,正确处理与区域文化的关系。

一切大学的校园文化都有具有一定的时空特征,也无不打上她所在区域的文化烙印。身居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国际化大都市中的大学,其时代气息和前瞻意识要强一些;而地处经济偏远地区的大学,则更贴近宁静志远、淡泊明志的精神港湾。因此,现代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既要注重规范化、科学化,又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发挥区域文化的优势,形成人无我有的独特区域个性特色。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越能吸收她所在区域文化的优势,校园文化建设就越具特色。越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就越能提升校园人的个性品位。

四、新时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应重点加强的几项工作

1.凝心静气,突出学校精神的培养。

学校精神在整个校园文化中处于灵魂的地位,是由学校办学的历史传统、学科特色和名师、名生的品格、修养、社会影响力等共同孕育而形成的,集中体现了一所学校独特、鲜明的办学理念和个性特色,反映着校园人群体意识的价值追求。学校精神所具有的号召力、凝聚力、感染力和向心力是办好一所学校所必须具备的宝贵精神财富。世界上所有特色鲜明的大学都具有独特的办学理念和精神。牛津大学在八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献身上帝、献身学术的精神和求实、辩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耶鲁大学的“教育不是为了求职,而是为了生活”的教育理念;我国北大的“兼容并包”,清华的“厚德载物”,南开的“允公允能”无不都是这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精神层面的凝聚和结晶。

学校精神主要是通过校训、校风、校歌和校徽等形式表现出来的。校训是一所学校传统和特色的简要概括,是学校制定的对全校师生具有指导意义的行为准则。校风则是学校风气的总称,是由学校成员共同具有的富有特色的、相对稳定的行为倾向,是校园文化建设诸方面的综合反映。二者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处于“文化核”的作用。一旦被广大师生所接受,就会自然而然地被他们自觉发扬,从而演变、升华为代表学校整体价值追求的学校精神。成功的校训和优良的校风的形成不是空穴来风,也不能通过某种方式从别处移植而来,只有在学校深厚的文化积淀,独特的办学理念和合理的现实存在的基础上,经过校园人(几代,甚至十几代人)倡导、践行、提炼、升华、结晶而形成。因此,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者们要潜下心来,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和目标,认真总结和梳理本校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办学理念,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广泛征集、挖掘、设计最能体现本校办学特色的校训、校风、校歌、校徽,并在实践中积极倡导,身体力行,循序渐进。大力营造学术自由和科学、民主之风,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学术腐败等不正确文化的侵蚀和蔓延。引导广大教师潜下心来做学问,管理人员专下心来做管理,全体学生静下心来做功课,为学校精神的早日形成而努力奋斗。

2.强化行为习惯的养成,促进校园和谐。

校园人的行为主要是指师生员工在一定的思想支配下,从事教学、科研、文体娱乐及对社会服务等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有意识的能动反映,是学校办学理念、学校精神在师生员工个体及群体身上的具体体现。养成师生员工良好的行为习惯,创建和谐校园,对当前我国高校由外延型扩张发展向内涵式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各级、各类高校都要根据总书记在清华大学成立一百周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立即行动起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大学生开展行为规范教育、文明礼貌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从言谈举止、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尊敬师长等方面强化当代大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全面而系统地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从精神风貌、敬业态度、专业水平、人际关系等方面塑造高校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形象;广泛而深入开展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本领的教育,促使各级管理、服务人员形成履行职责,忠于职守,敢于负责和乐于奉献的优良工作作风。

3.营造多元智能型校园,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大学校园文化的主体(教师、学生、干部、职工等)属于高深知识密集型的社会群体。较高层次的智能型知识文化是大校园文化区别于其他亚文化(如企业文化、商业文化、乡村文化、城市文化等)的重要标志。美国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在1983年出版的《智力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一书中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打破了传统智商理论的局限。认为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具有至少8项智能,即语言、数理逻辑、视觉空间、身体运动、音乐韵律、人际沟通、自我认识和自然观察智能[2]。这不仅为教学策略,而且为现代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指明了一个新的方向: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重视差异教育和个性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首先,要在广大教师中大力宣传倡导多元智能理论,促使他们更新观念,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自觉地把促进大学生的智能发展同专业设置、学科建设、课程开设等结合起来。自觉实现由学生的控制者向学生的观察者转变;由学生的监护者向学生的协助者转变;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习情景的提供者转变。其次,要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由学生会、团委会牵头组织,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各种有益于大学生智能发展的活动。除了定期开展艺术节、科技节、科普讲座等活动外,还要组织起学校、院系和专业三个层面的各种社团和兴趣小组,努力做到:学期初有计划,学期中有检查,学期末有总结。确定好辅导教师、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内容和资金投入,使各项活动切实发挥应有的作用。最后,要全面规划,综合考虑,围绕着大学生智能活动的开展,优先配置好各项教学设施、活动设施和生活设施,进一步完善学分制度,为大学生智能的发展提供优良的环境和制度保障。

篇8

作者简介:肖妍玎(1974-),女,江西遂川人,南京林业大学学生工作处,助理研究员。(江苏?南京?210037)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3-0142-02

在世界科技、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党和政府提出了在中国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水平大学的构想。[1]要建设面向新世纪的一流大学,除了一流的师资和一流的学术环境以外,还要建设一个一流的校园环境。[2]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第一位校长大卫·乔丹就曾说道:“那些长廊和庄重的柱子,那一排排棕榈树将对学生起着教育作用,实实在在的和化学实验室一样……这庭院中的每块石头都在进行着教育。”加拿大著名作家、学者、大学教授斯蒂芬·利考克在其著作《我见之牛津》撰写道:“对大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生活环境”。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会给在其中学习和居住的人们有一种归属感、安全感和舒适感。环境对人尤其是青年人的培养和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超常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有机会走进大学校园。对于学生来说,课堂学习只是其接受教育的一个方面,校园更像一个无声的第二课堂。优美的校园环境中,一花一草一木都孕育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富于启迪感。校园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像空气一样包围着每一个学生,对在校大学生的一言一行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然而,目前许多大学校园景观美则美矣,却因为缺乏文化底蕴而让人感觉是一座没有自己个性与灵魂的校园。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深厚文化底蕴的综合反应,对人的成长具有深刻而持久的熏陶和影响作用。丰富的大学文化内涵,唯有借助于校园景观做载体,才能得以充分的表达。例如北京大学的师生一谈起自己美丽的校园,就首先想起“一塔湖图”,未名湖岸边的博雅塔的身影映在湖中,每个到北京大学的人都向往看到这样一幅湖光塔影的图画。正是这种既有皇家园林的宏伟气度,又有江南山水秀丽特色的风景如画的校园环境,使北大师生可以同时感受到自然的风景和浓厚的人文气息。美丽的湖光塔影伴随着大师的背影,给了北大人充分的个人发展空间,在这里可以选择“格物致知”,也可以选择“修身齐家”,更可以选择“治国平天下”,而这正是北京大学的精神所在。

一、校园景观

校园是育人的环境,在校园中,大到一座纪念性建筑,小到一个标示牌,都应该能与周围的事物相匹配,共同营造出一个优美的校园景观,从而满足学生们生理及心理上的要求,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丰富的个性。

校园景观主要包括校园所处的自然环境、规划布局以及校园建筑、内外陈设、雕塑、绿化等。我们可以把校园景观分为校园自然景观和校园文化景观。校园自然景观是指校园内自然风光、地形地貌;校园文化景观是指为弘扬校园精神、校园文化、校园风气等在校园自然景观之上叠加人类活动而形成的景观。校园景观的独特之处就在于校园是专门的育人场所,育人的意向性要求景观本身包含丰富的教育意义与教育价值。校园景观由于与人类活动广泛接触,自然景观的人文化程度不断加深,因而在许多情况下使用“校园景观”一词,几乎都指的是校园文化景观概念。[3]

校园景观是影响高校校园品质的重要因素。实践证明,学校的形象、品牌、荣誉和质量与校园景观环境紧密相关。

二、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在学校办学过程中长期形成的一种文化成果和价值认同,包括学校精神、办学理念、道德价值观等。校园文化应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行为文化等多个方面。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定的行为准则。[4]

高校校园文化是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活动文化的有机结合,是历史积淀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是校园整体面貌、水平、风格、特色及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的体现,是学校历久常新的动力和源泉。校园文化具有“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精神特质。校园文化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人才,学校的教育思想、办学方针、教学模式、治学态度以及相关制度都是由此出发的。如何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显著标志。[5]“实际上,一流的大学,特别是历史悠久的大学,无不有意无意地都在培育一种文化生活”。[6]

因此,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深厚文化底蕴的综合反映,对人的成长具有深刻而持久的教育、影响作用。

三、校园景观与校园文化的共同功能

良好的校园景观和校园文化共同发挥着指导引领、熏陶塑造、凝聚整合、调适激励、传播辐射、继往开来等六个方面的功能和作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指导引领作用

篇9

一、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现状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高职教育的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人才的培养拓宽了新的天地,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大批应用型技能人才。然而我国高职院校基本上都是在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形势下,由几所中专学校合并或单独升格为专科而形成,都处在起步阶段,发展时间极短;加之高职院校“自我意识”不高,它们只在从事着职业与技术教育活动,对自身的大学地位和社会职能的认识有限,缺乏应有的“大学理想”,很少有人去关注和重视大学精神的塑造。注定了它的大学精神缺乏或积淀甚薄,主要表现在:

1.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分离

科学精神是指从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中显示出的科学本身所独有的一种精神和气质。人文精神是反映人的文化价值理想及其主体性的社会意识,强调以人为本,人格至上。两者统一,相辅相成,互相融合,以使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成为大学师生深刻认同的群体意识,成为稳定的价值和规范体系,进而为追求真、创造美、坚守善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支撑。而高职院校老师大都工科毕业,多从工厂中来,他们过分强调科学技术的作用,重视学生技能的培训,而忽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使学生成为只懂科学技术而缺乏人文情感的“工具人”。使高职院校成了仅仅为个体谋生提供技术和知识培训的场所,成了真正的“人力”加工厂。这与大学精神是相悖的,而且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是不一致的。

2.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不统一

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是一对朋友,一方面,所有现实的具体的目标的实现,都需要理想主义精神的支撑;另一方面,理想主义正是在一次次的以现实为依据的非理性梦想的斗争中前行的。然而,我们发现,在高职教育的目的中存在着明显的功利价值取向,重现实,轻理想,实用主义、工具理性和技术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在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中找不到传统大学精神与大学理想,有的只是市场经济带来的实用、功利和现实。人们只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或当前甚至是过去某一职业特点来确定职业教育的目标,还无法认识普遍职业的价值和意义,使理想与现实分离,造成大学精神单薄或缺失。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现状

大学精神不是每所大学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长期的办学历史中,通过对自己办学理念的倡导、践行、提炼和升华,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才名副其实地具有自己的大学精神,所以,现今的高职院校都还没能形成比较成熟的大学精神。相对大学精神而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开展形式比较多样,内容比较丰富,但校园文化氛围建设不足,学生感受不到“根基感和厚重感”,对学校的归属感不强。当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许多问题与困难。

1.教师主导文化不利

高职院校教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教师引领和主导着校园文化建设,相对于流动性的学生而言,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对保持与巩固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然而,由于高职院校教师存在着种种不利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因素,使教师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作用难以充分体现和发挥。如高职院校的师资结构比例为工科教师多,人文学科教师较少,不利于引领校园文化的发展;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很多是工厂的兼职教师,与高职院校处于松散的雇佣关系,不利于学生与教师的交流,难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另外,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高职院校大都是远离中心城区的新建校区,而老师在城区或老校区居住,每天老师像候鸟一样往返于学校与家庭之间,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2.学生主体文化发展水平不高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高职院校学生主体文化也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表现在学习风气、心理期望、活动方式等方面。主要原因有:一是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较低,学生中有较普遍的厌学情绪,影响学风建设。二是社会偏见的存在,表现在招生、就业等方面。造成了高职院校不少学生存在着自信心不强、自卑感较重、主动性欠缺、心理压力较大等许多问题。虽然学生文化活动开展得比较丰富,但文化氛围不浓、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体现不足。

3.环境客体文化保障不足

环境客体文化是指培养学生的各种客观环境的“文化载体”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虽然高职院校的物质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由于不断地扩招以及先天不足,普遍存在设备不足、图书资料少、缺少活动场地等问题;在制度文化上,高职院校形成了许多规章制度,确定了发展理念和战略目标,但迫于招生、就业等问题,许多高职院校确立的办学指导思想以及培养目标也因种种原因而不能实现,造成大学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割裂。

三、以大学精神为引领,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1.以大学精神统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体系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包括环境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部分,构成校园文化体系的各个层面和内容都应力求体现大学精神的内涵和实质。在环境文化建设中,既要重视各种教学设施的合理布局,营造恬静、高雅的校园自然环境,又要精心设计校园人文景观,努力建设体现本校特色,富有学术性、艺术性和教育意义的校园环境文化。如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可在穿院小河两侧修建走廊,道旁修置石椅、石凳和人物雕刻,与清澈的溪流、垂柳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教师、学生闲暇时徜徉其间,畅谈科学,领悟真谛。行为文化建设应以树立勤奋、和谐、求实、进取的优良校风为核心,大力倡导谦虚、好学、严谨、创新的学风,敬业、爱生、言传、身教的教风和勤业、服务、团结、奉献的工作作风,努力建设体现知行并进的校园行为文化。在制度文化建设中,要努力形成以教学、实训和科研为主导的管理机制和运行规则,妥善处理管理的科学化和人文化的关系,制度的规范性与简约性、约束性与宽容性的关系,建立有利于师生张扬个性、体现风格、表达思想、贡献智慧和发挥才干的体制和制度,努力建设体现科学精神、民主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高职院校制度文化。

2.以大学精神提升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品位

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我们要始终围绕本院知行并进的校训,以知行并进的大学精神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要注意校园文化活动的思想性和深刻的教育意义,将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信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民族感情、爱国精神和创新精神。推出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的校园文化项目,创出特色和品牌,并使之层次化、系列化,实现文化活动内容的思想性、学术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如每年举办以人文文化为主的艺术节和以科技为主的技能节,为学生展示才华、锻炼技能、培养素质、提高能力提供广阔的平台。

3.以大学精神整合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组织形式

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已形成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形式,我们要善于选择那些最能体现我院知行并进的大学精神和更有助于培养大学精神的校园文化形式,开发校园文化工程,形成校园文化活动体系。以团委、学生会为中心,构建由院、系形成的校园文化管理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分层组织,形成协调有序、富有活力的校园文化组织管理体系。同时,注意理顺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管理,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要注意吸收专业教师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教师和院校管理者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性,以及对学生的示范引导作用。

4.以大学精神建设特色高职院校校园文化

以大学精神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就是要以创新精神建设校园文化,而不是盲目模仿照搬其他高职院校的做法。特色校园文化活动的设计和开发要充分考虑本校的分类定位、学科专业、历史传统、地域特点和时代特征等因素。注意保留传统项目、挖掘本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历史传统资源,强化校园文化的特色。以自己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高度凝练和概括校训、校徽、校歌等校园文化标志,以激励和号召教师潜心科研、严谨执教,学子立志求真、成人成才,让师生从校训、校徽、校歌中领悟到大学精神的精华。同时,紧密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如工学结合中关系较密切的公司企业)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增强校园文化的特色和活力。

参考文献:

[1] 陈新文.论高职院校“大学理想”的构建[J].职教通讯,2006,(8).

[2] 宋林静.以大学精神文化引领和谐校园建设[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9).

篇10

一、当代我国校园文化的主要特点

一般认为校园文化应包括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从广义上讲,校园文化是学校生活的存在方式的总和,包括智能文化、物质文化、规范文化、精神文化。从狭义上讲,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是高等学校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学习、管理、交往中,逐步形成并获认可和遵循的带有学校特色的价值取向、校园精神、校风、教风、学风、治学传统、行为方式等的高度概括。随着时代的变迁,作为社会子文化的校园文化在当今呈现出了诸多鲜明的特点,其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特大群体性:现代大学的规模正在不断的扩大,大学在校师生少则几千多则上万,这一特大群体所共同营造的校园文化也就具有了相当的群体性。由于参与营建校园文化的人数多,成员之间交往的频率高,他们在不同活动中体现的精神倾向也往往容易相互感染或批判,校园内的一种思潮、一种价值观、一种时尚,往往是成千上万人心理碰撞、反应乃至相交、融合的结果。

(2)综合性:大学学科专业众多,人才济济,思维活跃,活动多样,文化载体也多样,在经过彼此的融合之后这里的文化具有必然的综合性。大学校园文化的综合性主要通过学科的多样性;因师生地域的广泛性而带来的观念、行为等的多元性;学术观点的差异性;教学行为的多样性;学生活动的丰富性等体现出来。虽然如此众多的元素彼此各异,互不相同,然而各个元素在校园这一载体的共同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的交融便会形成一个有多种元素融合而成的文化综合体。而这一个文化综合体有着较好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能适应不同的文化形式和元素在这一综合体中存在,较之于社会这一大文化载体有更强的包容性。

(3)双重性:校园作为社会的一部分,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子文化,其形成受到社会和学校自身的双重影响。首先,社会环境下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模式在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的今天越来越直接、明显地影响到校园文化,使得校园文化在越来越活跃、开放的情形下泥沙俱下,部分具有腐蚀性的思想正慢慢得渗透到这种纯洁的文化系统中;其次,校园文化更重要的是受到学校自身办学理念、发展方向、历史传统、教育设施、师生行为观念等直接的影响。

(4)高雅性:大学师生群体的文化认知与道德审美的水平较高,因而,由他们创造的大学校园文化在整体上具有品位较高的特征。这种特征主要体现在理论层次较高的大学科研活动、教学活动等方面,还有一系列人文知识讲座、各种全国性或国际性学术会议,举办各种学术沙龙、诗书画展览、高雅艺术进校园等系列文化活动和表现形式上。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校园文化的高雅性也广泛体现在独具特色的校园景物环境上,校园建筑设计别具一格,景观设置各具特色,充满浓郁的书香气息。

(5)定向性:校园文化较之于社会文化的另一大区别是受影响人群的定向性。校园文化因有其特定的载体---校园,因此其影响的人群就是生活在其中的学生,有着极其特定的人群,而对于校园之外的人群影响有限,所以校园文化便显示出极强的定向性。

二、校园文化对大学生人格的塑造

校园文化较其它文化有着自身的特色,它对于生活在其中的学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对于学生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心理特征等的形成都发挥着直接的作用。校园文化对于人格的塑造归纳为以下几点:

1、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

校园文化的基本功能是教育功能,即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适应当代社会需要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首先,大学教师是高校德育的主体之一,是学生形成价值观体系的直接作用点。正因为如此在高校的教育过程中要格外重视教师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其次,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还与校园中总体的价值观导向、学术文化氛围也有密切的关联,正值青春期的大学生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特别是身处其中的校园环境的影响,很易接受外界的新鲜知识和事物,但是与此同时也缺乏辨别的能力,往往不考虑后果。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树立校园典范,通过榜样进行示范教育,引导广大多的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教育工作以榜样带动整体即以点带面的优良传统,在今后的教育过程应坚持并予以创新。

2、思维方式的塑造:

校园文化会给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产生较大的影响,如不同的高校、不同的学科由于理论构架的不同往往在培养学生思维方式方面各有差异,理工科类院校的学生在逻辑思维方面较突出,而文科类院校的学生以发散思维见长。

3、行为习惯、方式的塑造:

学校的规章、制度、纪律属于校园文化中的制度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对大学生的行为习惯、方式起着引导和规范的作用。制度文化反映了校园的文化准则,它在发挥规范作用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导向、调控和纪律训导。大学生一方面要学知识,另一方面要学会做一个社会化的人,按照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在思想上和行为上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我,学校的制度建设在这一目标的实现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校园制度文化对大学生行为方式的塑造渗透在学生的日常生活、教学、人际交往、课余活动等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

4、心理特征的塑造:

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左右着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一方面,通过开展各种积极的校园文化活动,满足校园主体的集群需要和归属需要,促进身心健康协调地发展;另一方面,大学生正处于心理能量的高能区,如不能及时平稳地释放能量,就会引发心理疾患,如焦虑症、孤独症、偏执症等心理疾病。人际关系是大学生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关系处理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所处人际环境,在完善大学生心理素质和调节其心理状况方面,校园文化活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总结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方面的育人功能。高校校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对大学生的品行陶冶、行为规范、人格塑造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往往伴随着个体一生的发展,然而在现实社会中,在校园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忽视传统教育,校园文化良莠不齐,以及校园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等一系列问题。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文化发展大繁荣”、“文化生活方式”以及鲜明的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等问题,高校作为文化发展的前沿阵地,应当自觉地扛起文化发展的大旗,重视校园文化,发展和优化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潘懋元 [新编高等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9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