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12-16 06:37:1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新农村建设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新农村建设论文

篇1

尹栾玉从农村文化产品的公共属性、农村文化产品的供给现状、政府在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中的角色、民间文化———非正式制度形成的源头等方面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进行了制度经济学分析。“农村文化产品消费的整体性和非排他性,决定了政府提供这些产品的必然性;农村文化产品消费所具有的强大的正外部性效用,决定了政府提供这种产品的必要性。”[4]政府应制定和完善各种保障农村文化建设的法规政策,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并加强制度的监管和落实,以保证农村文化建设的常态化,同时要通过直接的公共财政投入和间接的出台优惠激励政策鼓励民间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确保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要以政府提供的法规、政策等正式性制度为主体,同时还需要包含习俗、道德规范,观念、意识形态等内容的非正式制度的支撑,而民间文化则是非正式制度形成的源头,“发展农村文化,必须培养和激励‘乡土艺术家’,激发农民自身的积极性,变‘送’文化为‘种’文化。”

(二)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内涵、特征、功能的解析

目前学术界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尚没有统一的界定。苏益南等学者把新农村文化界定为:“基于乡村区域共同体的长期传承积累而形成、融入现代文明气息并为特定区域的农民群众共同享有的价值观、生产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风俗习惯等的总和。”[5]根据这一定义,并参考组织文化的层次划分,将新农村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新农村物质文化主要通过文化基础设施、文化活动等体现出来,反映了农民群众对文化的理解和需求,为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制度文化主要体现为与农村文化发展相关的各种规章制度,能为新农村文化建设创造一个稳定、和谐的环境。精神文化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的理论经验和思想升华,为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吴迪认为“新农村文化指的是一种既有别于城市文化又有别于以往的传统农村文化的一种全新型的农村文化,是一种与时俱进、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根本宗旨在于推进亿万农民的知识化、文明化和现代化,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6]张硕认为新农村文化建设主要包括农民思想道德建设、农村文化产品创作、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文化生态环境建设、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农村法制建设、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八个方面的内容。[7]王家新等学者认为新农村文化包含五大基本要素:作为文化参与者和承载者的农民群体;作为文化共同体的农村聚落内的文化设施、设备和场所;农村社区与外界的物质和信息交换渠道;与农村文化活动相配套的组织和制度;面向农村的文化产品和服务。[8]徐学庆在博士论文中概括了新农村文化的八项特征:继承性、民族性、时代性、地域性、内聚性、多样性、群众性、实用性,并认为农村文化具有十大功能:继承、导向、娱乐、认识、教育、沟通、规范、服务、媒介、经济。[9]“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我国乡村经济的发展,我国乡村文化又呈现出时代性、开放性、群众性等新的特征。目前,乡村文化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乡村、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的和谐共存。在对待人与人的关系上,乡村文化强调一种公共性和人伦性;在处理人与物的关系上,乡村文化则强调人与外界的顺应性、和谐性。我国乡村这种天人合一的文化生态,蕴涵着自然、淳朴、厚道的文化品格。”

(三)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必要性、意义的剖析

学者们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必要性、意义的阐述大同小异,取得了以下的共识:1.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社会构建“农村文化建设不仅可以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可以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整合价值取向、提升思想境界、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和各种文化活动的开展,粘合各种心理裂痕,化解各种思想疙瘩和矛盾,架起沟通彼此心灵的桥梁,逐步形成以和为美、以和为贵的共识,从而增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融合。”[11]桂玉认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是根本,文化建设是关键,农村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重要条件和基础性工作,为和谐农村构建提供思想和精神资源。[12]2.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文化建设是小康社会的重要特征和基本任务。从我国目前发展情况来看,与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的成果相比,农村文化建设显得较为薄弱。我国广大农村由于信息、交通比较闭塞,传统落后文化根深蒂固,农民思想观念比较陈旧,农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滞后,从这个角度讲,农村是制约我国社会实行全面小康的关键所在。远翠平认为,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既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13]3.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灵魂,搞好新农村文化建设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有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助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有助于解决农村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王海通认为,加强文化建设能够提高农民的思想认识,转变生产观念,为生产发展提供知识支撑。生活富裕不仅是拥有良好的物质生活,还要有精神上的追求。乡风文明、村容整洁,需要用文化建设来转变人们陈旧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习惯,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尚和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管理民主,更需要用先进文化的建设来改变封建专制独断的管理方式,用民主法治的手段确保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高效化。[14]4.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现代化建设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就必须发展现代化的农业、培养高素质的农民、建设富庶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农村,而农业的深层次发展、农民素质的全面提高、现代化农村的建设,都必须依托农村文化建设。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发挥文化在人才培养、信息传递、科技普及、市场开拓、脱贫致富等方面的作用,为农村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环境、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桂玉用“助推器”“导航灯”“粘合剂”来形象地比喻在整个社会主义农村现代化建设中文化对经济、政治、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二、实践总结

很多学者对本省、本市、本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作了实地调查,总结了不少当地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普遍认为,新农村建设开始后,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农村文化事业取得了一定进步,但与经济社会发展还不相协调,农村文化事业发展还存在滞后现象。

(一)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成绩

各地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不断推进。目前,大部分农村基本实现了县县有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和文化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场所的建设目标。农村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各地纷纷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送书下乡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流动舞台车工程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极大地丰富了农村的业余生活。群众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在各级文化专业队伍的指导与培训下,农村涌现出一批业余文艺骨干,形成了一大批活跃在广大农村的民间花会、民间艺术表演团队和民间工艺家队伍,民间文艺形式得到恢复与发展。

(二)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不足

大多数学者认为当前农村文化工作中还普遍存在基础文化设施建设滞后、基层文化队伍匮乏、村民的文化生活单调、赌博迷信现象普遍存在、传统文化形式日渐衰退的问题。黄欣认为农村文化生活发展滞后的主要表现:一是文化生活消费偏低,二是文化生活方式单一,三是文化生活品味不高。[15]唐金培认为农村文化建设在不同程度上还存在以下的问题或偏差:重“硬”轻“软”,以中心代替全局;重“点”轻“面”,以个别代替整体;重“建”轻“管”,以形式代替内容;重“乐”轻“教”,以利益代替责任;重“送”轻“种”,以城市文化代替乡土文化。[11]陈运贵则认为农村文化建设存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供给与需求之间、硬指标与软任务之间三大矛盾的现实困境。[16]也有学者从政府的角度,总结了政府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提供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政府在农村供给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衰退;当前政府提供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与农民的需求错位;政府多头行政造成重复建设、有限资源浪费;政府资金投入不足。[17]还有学者从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视角分析了不足:文化产业发展相对落后,整体实力不够强;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有创意的文化名家及领军人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力;文化消费总量偏低。

(三)农村文化发展滞后的原因

很多学者认为农村文化建设滞后主要是由思想上重视不够、经济上投入不足以及农村文化体制还不健全造成的。梁捍东、王晓瑞认为,基层部门认识不到位是新农村文化建设弱化的思想原因;社会转型和对农村文化建设规律研究不够是弱化的社会原因;市场经济的冲击及其负面效应是农村文化建设弱化的经济原因;一些落后文化影响仍在加深,一些封建文化在农村仍然很有市场,是农村文化建设弱化的自身原因;改革滞后不适应新形势是农村文化建设弱化的动力原因;文化生产与消费脱节,难以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是农村文化建设弱化的市场原因。

三、对策建议

学者们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各种研究思考,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破解新农村文化建设难题、探寻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和方案。

(一)强化思想认识

学者们一致认为,必须充分认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深入宣传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切实改变新农村文化建设“说起重要、做起次要、忙起不要”的局面,改变农村文化工作“热在县市、重在乡镇、冷在村庄”的状况,树立“大文化”建设的观念。做到“四个纳入”,即把文化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各级政府的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通过这“四个纳入”使农村文化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使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

(二)加强组织领导

徐学庆提出要明确新农村文化建设领导与管理主体的职责。加强党委部门的导向监督作用,保证新农村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加强政府部门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领导管理,促进新农村文化整体发展。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组织、宣传、发动和示范功能,推动农村文化的健康发展。发挥群众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牢固的群众基础。

(三)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资金运行机制

吴迪认为,首先,中央和省级财政应加大对农村的专项扶贫投入、专项补贴的力度。地方政府可以要求村级政府提供相应的配套资金用于营利性的文化基础设施。其次,扩大公益性筹资。可利用福利彩票、党费基金、社会捐赠、村社集资等多方渠道筹资。再次,多种方式并举,走多业助文的道路。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开展各种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文化经营活动,使农民群众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支持农民群众自筹资金、自己组织、自负盈亏、自我管理,兴办农民书社、个体放映队等,大力扶持民间职业剧团和农村业余剧团的发展。

(四)加强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首先要提高现有文化队伍的水平,加强对农村文化干部的培训。其次,在农村吸收“文化精英”充实文化队伍。可以通过国家公共财政引导的方式,奖励和补贴农村基层文化带头人,建立一支乡土化、农民化和本土化的农村文化精英队伍。积极培养农民文化骨干,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发展民间文化方面的作用。另外,国家还要制定引进各类人才到农村的优惠政策,吸引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扎根创业,为农村文化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19]要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篇2

二、政府主导,部门联动,调动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动性

政府要在落实好中央、省市的支农惠农政策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培育农民增收致富产业,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夯实农村发展基础,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各乡镇与相关部门要加强协作,整体联动,配合推进,形成齐抓共建的良好氛围。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和农民的培训教育,使农民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作用,增强农民的主体意识,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动地投身于新农村建设。

三、夯实基础,提升素质,提高新农村建设工作保障水平

要按照全县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全力保障基础教育投入,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建立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和生活救助体系建设;大力弘扬尊老爱幼、邻里和睦、遵纪守法、诚信友爱的优良传统,倡导健康文明、科学和谐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健全村民自治组织,建立和完善村规民约,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依托“农民免费技术培训”工程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设施,加强对复转军人、青年农民和妇女的科技培训与外出打工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努力培养“四有”新型农民;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民主政治建设,健全民主管理新机制,加大乡村干部培训力度,着力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增强引领发展经济和处理农村事务的能力,为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篇3

1.1新型农民是改变农村现状的需要现阶段,提出的新型农民指的是有文化、善经营、懂技术的新型人才。在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生活过程中,农民是其核心,属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的素质能够对农村的现状产生直接影响。如农村的教育程度、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等,都会对农村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加强新型农民的培养,也是改善农村核心的关键。只有这个问题得以解决,才能有利于其他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进行。

1.2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需要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以及“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面临的重要任务。所谓人民大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因此要尊重农民在建设新型农村中的重要作用,他们与农村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并且有丰富的经验,新农村的建设需要他们的指导和管理。新型农民的存在更好地促进新型农村的发展,所以,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需要。

2我国在培育新型农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1传统农民的思想意识,文化素质低现阶段,农民的思想观念落后素质低等现状是制约新农村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民的教育基础较差,导致文化素质低,迷信、赌博等现象一直盛行;二是由于农民的知识水平较低,对农业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甚少,在农业生产中难以利用先进的知识促进农业的发展;三是农民缺少对农业方面的管理能力和经验,这些问题的出现归根结底主要是因为传统农民的文化素质水平低,思想意识淡薄。

2.2政府对新型农民的培育不重视,资金投入力度不足在促进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政府、国家已经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但是就建设成果而言,依旧存在许多问题。一是政府对农村的资金投入较少,如教育经费的低投入,使得师资队伍的教育素质偏低,导致农民的思想意识以及文化水平得不到提升,对新型农民的发展产生了阻碍;二是我国政府对新型农民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各个农村的发展情况不一,有着较大的差异,在对新农村建设、新型农民培养的过程中没有依据各个农村的实际情况进行培养和建设。

2.3农村人才流失严重实际上,农村人才的流失阻碍了农村的发展和建设,主要是因为农村的现状不能满足他们对生活的追求。农业生产的高投入得不到对等的收入,使他们逐渐对农业生产丧失了信心,便离开农村另谋出路,农村人才的大量流失。

3强化培育新型农民的策略

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培育新型农民遇到的阻碍和种种问题进行详细分析,针对这些问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新型农民的培养。

3.1着力培养文化型农民在培育新型农民这一过程中,提高农民的素质教育是关键。因此,应该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改善教育条件,逐步完善教育体系;积极引进现代化的教育方式,使农村能够享受到良好的教育资源的服务。与此同时,不断将建设社会主义先进、和谐的文化深入到每个人心中,提升农民的文化生活,大力培养文化型的农民,为新农村的建设做准备。

3.2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培育新型农民,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方面的投资力度,创造良好的师资队伍,进而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但是在对新农村的建设中,政府不能仅给予资金方面的支持,还要担负起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对其引起高度的重视,不断推动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思想意识的转变,进而培养出新型农民。

3.3重视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要想促进农村的发展和建设,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证专业技术人才、高素质人才的存在,这是新农村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政府应该重视农村人才队伍的建设,加大农村的教育建设,同时积极引进高技术水平、高知识含量的人才,为农村的建设组建一支庞大的队伍。

篇4

二、把打造特色生态新村作为基本要求,不断美化生活环境,是“四化”村建设的保障

环境田园化就是要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文化建设,保护好农村原生态的田园环境和秀美风光,传承淳朴乡风,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使生活环境保持田园风光,优美整洁、宜居乐业。这是“四化”村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体现。所以,要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环境治理和保护力度,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前进村以清洁田园、清洁家园、清洁能源为重点,着力建设“村庄绿化、道路硬化、环境净化、街道亮化、家庭美化”的生态文明新村。大力倡导绿色生态生活理念,积极推广改厨、改厕、改圈、太阳能、沼气清洁能源、畜禽健康养殖和农作物秸秆高效利用等技术。配套建设住宅小区生活垃圾存贮、清运、填埋等处理设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卫生“脏、乱、差”的顽疾,营造优美整洁、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生产生活环境。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好婆婆、好媳妇、五星级文明户”评选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提高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

篇5

1)人口密度低、人口同质性强、聚居规模较小。

2)经济结构单一、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方式。

3)社区成员之间关系密切,血缘关系浓厚。

4)农村社区是多种功能聚集的地域空间。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也越来越热烈,新型农村社区是目前较为广泛的建设方法。在我国现有的研究中,新型农村社区是指在城乡统筹、合理布局村镇规划的基础上,以中心村为主体,一般由2个~4个行政村通过迁并、整合、组建而成的,具有一定同质人口规模且具有较完善公共设施的农村复合单元。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行以来,在全国多地进行了试点建设,山东、武汉等地在进行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加强对新型农村社区的探索,现有“城镇开发建设带动”模式、“产城联动”模式、“中心村建设”模式等多种建设模式。这些模式都是从农村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方面入手,通过村庄资源整合,农民迁移聚居、公共设施布局、产业格局优化来促进农村生产发展,进而缩小城乡差距。

2“村落社区”建设模式的提出

2.1“村落社区”概念与建设意义

“村落社区”模式的提出是针对于单个行政村而言的,是一种近似新型农村建设中“一村一社区”而又不完全相同的模式,是在行政村规划用地范围内,通过确定村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制定村庄的发展目标,对村庄进行合理规划和有效管理,以此来改善农村生活、生产条件,提升农村整体环境,缩小城市乡村差距,做到“自下而上”的城乡一体化建设。适用村庄应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一定地理位置优势,离上一层级行政单位或中心村等距离较近,交通条件不闭塞。

2)农民民居布置相对集中,或村民主要居住区域与村庄主要产业地块分界清楚。

3)村落应具有一定的特色,可以发展除农业以外的特色产业。“村落社区”的提出,可以指导行政村一定时期内的发展计划,既对村庄旧的布局进行改造,也对村庄发展路径进行更新;既引入新的居住模式,享受城市化的现代生活服务,又保留现有村庄特色,传承特色民俗文化。

2.2“村落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

“村落社区”的构建主要包括村庄规划、文化传承和村务管理三方面主要内容。村庄规划分为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宏观的规划是将单一行政村落放到镇域范围内,承接村镇总体规划,对行政村所辖范围的土地、资源、产业和基础设施等进行合理的规划。主要包括对村庄的现状条件分析、村庄类型确定、村庄规模及发展定位,并对村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做出合理的评价和预测,制定农民增收措施以及预期的农村社会生活发展水平。微观的规划是针对村庄内部用地而言的,主要内容有确定村落各项建设用地规划范围,包括居住用地、生产建筑用地、基础设施用地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同时具体规划村庄内部的道路、绿化景观、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环卫工程和综合防灾等基础设施的规模、位置和走向。“村落社区”的微观建设的用地布局内容主要是针对相应模式下的居住组团、旅游组团、工业产业组团、农业组团进行合理布置规划,并针对居住组团深入规划,通过设置居住小区来构建农村社区中的邻里网络。文化传承的建设内容,主要涉及规划学和社会学两方面:

1)在规划学指导下对村庄的历史文化遗存建筑进行保护和更新,确定周围空间的协调规划;并对村庄民居建筑、公共活动空间和景观节点进行合理建设,突出村庄特色。

2)在社会学的指导下,制定文化传承路径。

村务管理的建设内容,从规划学、社会学和管理学三方面入手将村落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村落社区”型农村:

1)应在规划建设内容中充分反映农民意愿,从而保障规划实施“落地”;

2)建设和谐的村内邻里组织,保护村落内生自组织的有序发展。

2.3“村落社区”模式分类

根据对村落社区的定义,村落社区的构建模式首先应在“土地集约、布局合理、产业兼业、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原则统领进行探讨。其次在深入了解村落现状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农村特色,合理定位、确定村落发展方向。最后结合上一层级的发展理念和村庄发展的优势与不足,确定可持续的规划建设模式。村落社区模式的构建是一种动态的规划方法,可以根据村落社区规划布局分为居住社区、产业社区和农业社区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根据不同社区成分和构成方式,可以对村落社区的模式进行多层次的分类。

1)根据产业类型分类。根据农村自身的现状情况以及特色产业,将村落社区分为特色农业主导型、特色旅游带动型、工业企业支撑型和特色资源带动型四类。

2)“点—线—面”布局分类。村落社区规划和城市社区规划相同,在构成模式上都遵循“点—线—面”的构成理论。村落社区规划的“点”分别为居住组团、工业组团、旅游组团和农业组团,“线”为村落空间发展轴线,“面”为合理规划的村落空间布局。根据村落现状的布局格式和地形特点,“村落社区”模式可以分类如下:a.职能分区布局模式。对于职能分区相对较为复杂,构成元素较为复杂,有不止一项经济产业的村落。村落各组团按照一定的有序空间进行组合,强调村庄土地分区协调,各组团用地有机结合。b.带状布局模式。当村庄一侧地形较为特殊,靠山或沿河的时候,此时村庄通常为沿山脚河流走向呈带状分布。在都建村落社区的时候,建设要结合现有村庄格局进行带状布局。c.街巷式布局模式。我国东北村庄最主要的一般特色就是院落与街巷(也称胡同),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规划的过程中,东北特色显著的街巷布局模式也是最广泛采取的一种模式,适用范围最广。d.围合式布局模式。围合式布局强调村民居住组团和公共空间的重要性,通常作为中心组团,其他可能存在的组团散布在中心组团周围。一般来说适用于新开发的村落,现状基础较差,农村特色不突出,是由规划者的意识进行指导的村庄建设,实用性较小,一般用于村庄重建的意向表达。

2.4“村落社区”规划建设的主要内容

农村建设受资源因素、建筑因素、社会因素、人文因素、制度因素的多方面影响,综合考虑村庄实际和各项影响因素,“村落社区”的构建主要包括村庄规划、文化传承和村务管理三方面主要内容。村庄规划分为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宏观的规划是村域规划,将单一行政村落放到镇域范围内,承接乡镇总体规划和近期发展规划,对行政村所辖范围的土地、资源、产业和基础设施等进行合理的规划。主要包括对村庄的现状条件分析、村庄类型确定、村庄规模及发展定位,并对村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做出合理的评价和预测,制定农民增收措施以及预期的农村社会生活发展水平。微观的规划是针对村庄内部用地而言的,主要内容有确定村落各项建设用地规划范围,包括居住用地、生产建筑用地、基础设施用地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同时具体规划村庄内部的道路、绿化景观、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环卫工程和综合防灾等基础设施的规模、位置和走向。“村落社区”的微观建设的用地布局内容主要是针对相应模式下的居住组团、旅游组团、工业产业组团,农业组团进行合理布置规划,并针对居住组团深入规划,通过设置居住小区来构建农村社区中的邻里网络。“村落社区”建设中的文化传承和村务管理所涉及的内容都是多学科综合交叉的。文化传承的建设内容,涉及规划学和社会学两方面:

1)在规划学指导下对村庄的历史文化遗存建筑进行保护和更新,确定周围空间的协调规划;并对村庄民居建筑、公共活动空间和景观节点进行合理建设,突出村庄特色。

2)在社会学的指导下,在村落相关政府部门领导下开展村落特色民俗文化宣扬工作,制定文化传承路径。村务管理的建设内容,涉及规划学、社会学和管理学三方面,为了将村落建设成为资源集约、特色鲜明的“村落社区”型农村:a.应在规划建设内容中充分反映农民意愿,从而保障规划实施“落地”;b.建设和谐的村内邻里组织,保护村落内生自组织的有序发展。

3“村落社区”构建路径

3.1主体分析

主体分析是指在“村落社区”构建之初,要确定农村规划建设的行为主体,本文认为农村规划的主体有三方面,分别是农村村民、政府机构和规划人员,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共同构建“村落社区”建设主体。“村落社区”建设的基本主体是农村及其村民,因此村落规划建设的推进应该尊重村庄个体的内源规律、充分考虑农民群体的意愿,发掘村民内在对于村庄社区构建的积极性,构建以人为本的社区规划。为了充分把握社区居民的日常需求,可以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对村民的行为特征进行分析,从而把握其需求规律,进行模式选择和规划调整;同时,在规划前期进行充分的调研,在规划的过程中开展广泛的公众参与,减少个体行为的不利因素,构建“自下而上”的规划氛围,最终形成以人的基本活动特征和需求为出发点的规划思路。政府机构在村庄规划的过程中更多的是承载引导的作用,引导村庄进行良性发展,引导村民表达理性诉求、引导规划人员设计合理方案。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在村庄建设的过程中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一层面的规划指导、政策规章,引领农村基础建设的主导方向。规划人员是“村落社区”建设的主要工作者,要将专业的规划知识运用到社区创建中,但又不脱离农村实际、符合农民需求。规划人员在进行“村落社区”构建的过程中,要做到“调研先行、综合认知”,了解背景政策、村庄情况和农民需求,并进行综合评价,为接下来进行的村庄建设具体规划步骤做好项目导航。

3.2规划步骤

“村落社区”的规划步骤符合一般村庄建设的流程,并在基础规划的层次上增强对于村落社区居住组团的建设。总得来说其规划步骤是对农村内部的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进行研究,提出问题解决方案,选择最适宜村庄发展的社区模式。并在具体环节操作的过程中注重社区空间内部的层次性,提升村庄建设的可识别性,杜绝“千村一面”现象的出现,构建和谐宜居的村落社区。

1)确定模式。规划村落社区,首先要对研究村落进行调研,正所谓“三分规划、七分调研”。通过调研对村庄的现状进行分析,摸清村庄的主要经济构成,从而确定村庄的类型、发展规模和经济定位。进而要通过现状进行总结和深入挖掘,明确农村发展的基本构成要素及内外部影响因素,确定解决相关问题的关键点、核心与目标,同时要结合村庄的文化脉络和自然属性,重视村庄特色传统,从而来确定适宜的“村落社区”模式。

2)规划设计。在因地制宜确定社区模式后,进行村庄具体相关内容的规划设计。首先要进行村庄平面布局,各组团的选址、规模、功能布局和空间布局既要方便村民生活,也要卫生、安全、合理,综合提升村民生活质量。在空间方面要将与居住功能相配套的各种生活服务设施相对集中地布置在农村社区中心位置,以构建起有利于基础设施的服务网络。其次要根据市政工程相关规划规范,结合人口预测用量,合理布置村庄各项工程管线。

3)居住组团构建。对村落社区中的居住组团进行重点规划,结合现状进行农村居民区布点的空间重构,建设村落邻里网络,包括微观上的农户用地规模、用地类型、居民点的集中布局,以及中观和宏观上的对农村居民点数量及布局的重组。本文研究的村落社区居住组团,下设居住小区,每个小区由30户农户组成———邻里网络因子,每个小区按照农村习俗,继承现状居民点的构建模式;组团中要设置组团中心———邻里网络中心,中心配备功能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现以人为本的生活聚集理念,延续村庄中良好的地缘关系,保护村民的仁同意识和归属感,形成和谐的农村居住邻里关系。

4)文化传承。在村庄具体规划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农村特有民俗的文化传承。在具体的规划操作过程中,表现为对农村色建筑的保留修建、公共空间的打造、展示空间和门户空间的建设以及景观节点的文化渗透。在不破坏资源的前提下,对于“村落社区”的建设应采取更新与传承相交织的方式,延续文脉、保护特色。

3.3后续推进

“村落社区”规划建设的后续推进工作,是指规划设计后,在村落建设实施的过程中和村落社区模式建成后所涉及的相关工作。本研究认为村落社区建设的后续工作可以从行动规划和村务管理两方面进行。行动规划是指规划的建设过程是逐步推进的,而非大刀阔斧的进行。具体工作步骤如表2所示。分层级的将规划落实,更易于村民接受生活环境的改变,提升村民对于村落社区建设的认知度和认可度,进而提升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增强社区关系融合度;同时可以增强政府、村民、规划人员三者之间的沟通,使村落的规划更落于实际。村落社区模式下的村务管理工作,是空间—社会理论的一种递进,即通过居住小区的构建,每30户农户推举一位村民为意见代表,参与到村落规划或管理的相关事务讨论中来,并设置临时性村务研讨会,建设项目结束研讨会便自行取消。研究认为这种“以事论事”的村务管理方式能充分调动村民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构建和谐的村落社区式邻里网络。

篇6

2建筑垃圾的处理

考虑到浙江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对于建筑垃圾的低碳化处理方法在对建筑废料改造再生利用中,将废弃的混凝土石块、砖瓦和砌块等进行破碎后,代替天然粗细骨料,重新制作混凝土,有关此类方案的学术文献已十分丰富;或者将建筑垃圾根据相关规范要求破碎到一定粒径直接应用在修复改善路面或者地基软弱层也不在少数;还有通过利用高性能的绿色材料,增加对建筑垃圾的回收循环率来解决建筑垃圾也是一种合理的方法构思,对即将修建的建筑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但是不适合解决已经拆除改造的旧建筑所带来的建筑垃圾。下面本文将提出以人造堆载造景来处理新农村建设所产生的主要建材垃圾。换言之,就是运用一定的科学技术,将建筑垃圾通过合理简单的筛选处理之后,作为城镇园林景观主要填充物,在减少园林绿化对优质泥土的使用量的同时,间接提供垃圾堆放的理想地点。下面将从必要性和充分性两方面对该方案设想进行论证,说明该方案对减缓甚至是解决建筑垃圾、自然环境、新农村建设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具有巨大的作用。

2.1堆载造景的必要性

以杭州临安市某地为例,论述堆载造景的必要性。临安市是首批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市,拥有“国家级生态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但是却反映了在建设的过程中建筑垃圾的随意倾倒现象,这严重影响当地的生态面貌,与城市的建设宗旨存在相悖之处。人工堆载造景的方案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可能。主要实施步骤如下:首先将建筑垃圾作为人造土坡的基本堆积材料,代替天然土石,然后在表面覆盖土工复合材料等,以防表面覆土水土流失,最后在建筑垃圾表面覆盖一定厚度的土壤层,并种植适应力强的植被。此设想可以高效快速地处理掉大量因建设规划需要而产生的建筑垃圾,是建筑垃圾资源化的一种表现;能够根据城市规划要求,把每一个绿化建设点作为建筑垃圾的收纳点,促进了城市绿化建设的同时,节约了因收纳建筑垃圾所需的土地;可以把建设垃圾运输到距离垃圾产生处的最近人造堆载建设点处,以减少运输建筑垃圾的距离来降低由此产生的人工物力费用;大大减少对天然粗细骨料的依赖和需求压力,一定程度上减缓因“开山采石、挖河淘沙、掘坑取土”而带来的环境破坏;在绿化生态自然景观建设的同时,把景观建设与垃圾处理合二为一,可明显减少相关处理的造价成本费用等。若将建筑垃圾堆砌在被开采严重的山坡处,按照上述原理并结合生态学知识,可以一定程度恢复此处的自然环境,或者把此举视为把建筑垃圾作为未来原料资源存储起来,等科技水平达到一定高度时,可以把建筑垃圾进行广泛利用时,可考虑再次开挖综合利用。

2.2堆载造景的充分性

浙江的多山地特征决定了在新农村建设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对当地的山体产生破坏。而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建造新建筑,而且还要考虑当地的地域文化、人文景观等各种因素,实现与当地生态和谐共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强调“生态文明”体制建设,新农村住宅应因地制宜,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所以,堆载造景除了维持建筑物群与当地的生态环境的关系,还将传统文化传承到现代文明,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有着重要的意义。堆载造景所需的建筑垃圾像混凝土石块是难分解物质,这为土坡的稳定性提供了保障;操作工艺相对简单,只需在进行简单分拣后进行破碎到合理粒径即可。而这恰恰适应了目前我国国内的建筑垃圾资源化水平较低的现状,也为其可操作性提供了可能。如天津市最大规模的人造山,占地40万m2,利用建筑垃圾500万m3,完成“山水相绕、移步换景”的特色景观,如今垃圾山已成为天津市民游览休闲的大型公共绿地。值得注意的是,堆载前,可参考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工程工艺,在堆积基础处,铺上由HDPE膜、GCL垫和土工布组成的防渗系统和液体导排系统,以防建筑垃圾中可能存在的有毒物质渗入土壤,造成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破坏。

2.3堆载造景的问题

目前,对于堆载造景的实施方案基本停滞于理论上,很少真正切实应用到实际中。原因可能如下:

(1)缺少相关的指导文件,发展计划纲要;

(2)相关政府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没有积极给予相关引导补助;

(3)施工单位没有针对建筑垃圾低碳化处理的行动手册;

(4)缺乏对于此方案的系统研究分析,没有足够完整的指导经验;

(5)在运用该方案时,资金费用和权责区分不清晰明朗。正确发现问题,针对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相关措施克服问题是促进本方案能够快速应用到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重要前提。

3建筑垃圾的认识建筑垃圾

伴随着建筑物生命周期的结束而产生,是具有周期性的。因此,对待建筑垃圾的态度不能仅停留在已经存在的建筑废料上,要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辩证认识,以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来达到处理建筑垃圾的间接作用。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重视。

(1)对于建设单位,可提高对绿色建材的了解与认识。积极投入对绿色建材的使用,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顾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力倡导对绿色建材投入使用,是为下一轮的建筑垃圾废弃材料的可循环利用提供客观条件保证。

(2)施工单位应根据规范要求,认真施工操作,杜绝因施工不合理或者施工设计不良造成的返工处理所带来的建筑垃圾。同时,也是禁止出现偷工减料等不良行为,为建筑物正常使用寿命提供保证。良好的施工工艺甚至可以延长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减少建筑物生命循环周期时限,从而减少平均每年建筑垃圾的产生量,达到控制建筑垃圾的作用。

(3)重视房屋检修与加固技术在房屋正常使用过程中应用。通过检修加固,可有效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减少平均每年的建筑垃圾产生量,间接减少建筑垃圾的总产生量。

(4)政府可以通过建立法规政策,加大处罚制度,提高监管力度等措施,禁止建筑垃圾随意倾倒;采用费用补贴、减少税收等资金扶持工作,引导形成一个以建筑垃圾为核心的产业链,带动社会不同部分良性运作,促进形成新兴市场,通过市场调节,来加大对建筑垃圾的低碳化处理热度;完善招投标相关法律法规,把建筑垃圾的低碳化处理列为招投标中重点、强制性项目,为建筑垃圾的能够彻底处理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篇7

2农业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农村的农业档案管理记录工作起步时间很早,在一段时期内发展速度很快,其档案的记录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但是也不乏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农业档案管理有许多方面的内容没有记录,无法同飞速发展的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与进程相适应。我国的农村在全国范围内十分的广阔,许多的农村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有限,许多的基础设施不完善,档案管理的硬件设施更是十分的有限,这样就导致许多的农村地区没有建立一个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尤其是在大部分的小村镇中,这样的现象更是十分的严重,对于记录的档案管理工作很不重视,档案随意的存放,没有一个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更没有专门的管理设备。此外,在有些农村地区,虽然建立一个档案管理工作机构,但是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去制约日常工作,更是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往往档案管理工作都只是其他工作部门的一个“副业”,管理能力与管理水平十分低,缺乏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大部分的档案记录都是一些纸质的记载,没有建立相应的档案管理电子化的平台,信息化程度地下,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档案的利用效率,许多的档案管理人员更是没有意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这样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无法提供可靠而准确的信息资料。

3对加强档案管理的改革建议

3.1做好档案的记录工作

农业档案的记载是否规范,其记载的信息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档案能否为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提供可靠的依据。所以,要重视档案资料的收集以及整理的方法,最大程度上保障收集的档案资料可靠性、科学性、规范化。在收集档案资料的过程中范围要广,要进行科学化的收集,在整理的过程中要分门别类的统一管理,最大程度上方便查阅,从而可以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率,农村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相关工作人员在实行各项政策是可以依据可靠真真实的档案记载作出正确的决定。做好农村档案管理工作就是为现代化新农村的建设工作奠定了基础性的作用。

3.2充分开发档案管理信息,集思广益

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重心都侧重于保管工作,没有意识到利用档案信息的重要作用,需要利用档案信息的人员必须亲自上门进行信息收集。现代化新农村的建设工作从而给农业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收集档案信息的过程中亲自下到基层中去,了解到农业生产发展的现状,将科学技术融入到档案管理中去,在不断地社会实践中总结社会经验,讲科学的调研成果转化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从而最大限度上的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为建设现代化新农村服务。

3.3档案管理相关人员要有服务意识

农业档案记录了农村的整个发展与改革的历史,是生产技术发展的重要依据,为农业科学研究以及全新的生产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作为农村档案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要定期的进行档案管理的实训学习工作,不断提高他们对于档案管理的相关知识与能力,提高管理的专业水平,认识到农村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使得档案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具有服务社会的工作意识,从而促进现代化新农村的建设工作。

篇8

文化基础设施是开展公共性各项群体文化娱乐活动最基本的硬件和载体,没有这些东西是很难有所作为的。前些年因为受基本场地、设施的限制,农民群众的公共文化娱乐活动只能是见缝插针或者干脆只能租用其它地方来进行。得益于这几年雨卜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实施的交通基础设施大会战工程,该村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现已经初具规模,而且在柳州市辖范围内的938个行政村当中处于领先水平,融水县辖范围内的近百个村庄目前还有一半多的没有开展此项工程。这些文化设施主要包括一栋200平方米以上的办公文化综合楼、一个农家书屋、一个宣传长廊、7个自然都有屯水泥地的玻璃钢篮球架篮球场、一个游泳池、一个戏台,另外水电、广播电视等也早已进了苗家山寨。现在雨卜村的苗族群众再也不为开展文化娱乐活动找不着场地设施而发愁了,他们在农闲时间既可以举行公共活动也可以足不出户的收听广播或观赏电视(因为地处偏远只能使用卫星天线),极大地满足了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区、市、县、乡、村等各级组织的文艺队会经常下到雨卜村来进行公益性质的表演活动,使文化设施能够极大地物尽其用。雨卜村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之所以走在前列主要的原因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上级党委政府实施的统筹城乡发展,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正确决策,更重要的原因是该村是柳州钢铁集团公司的结对帮扶贫困点。柳钢是广西最大的工业企业,年销售收入超600亿元,实力雄厚,自2003年以来,公司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派专人进驻该村担任指导员,先后无偿投入400多万元进行包括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在内的大会战工程。有了巨额资金作为保障,苗族群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义务出工出力,短短几年时间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制约发展的最大因素,即交通基础设施,一条平整漂亮的柏油路建成通车极大地促进了香粉乡及雨卜村的大发展,没有柳钢这种大单位的帮扶很难想象会有今天的崭新面貌。

2.民族文化保护开发方兴未艾。

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怎样做好本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开放是一件非常重要也是非常慎重的事情。以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武装农民群众头脑,以提升精神文明素质为目标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总要求,如果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还必须与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有机融合起来才能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否则对民族文化来说就是一种破坏。苗族作为我国一支历史悠久、分布广泛、人口众多的少数民族,自身的民族民俗文化是非常丰富多彩的,素有“百节之乡”的美誉。雨卜村自从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以来,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苗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民间民俗活动不单能够继续延续下去,而且规模和影响也越来越大,甚至一些原来已经失传或半失传的民俗又被民间艺人重新整理开发出来,这是一件非常难得的好事。一年当中的主要节庆包括苗年、闹春、斗马、斗鸡、坡会、芒嵩、红水芦笙节、春社节、黑饭节、新禾节、黄岩节、闹鱼节、拉鼓节、砍旗节、正月初三至十七的苗族系列坡会群等等不胜枚举。每到节庆的时候,苗族的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大都穿上自己的服饰聚集在一起载歌载舞,例如芦笙踩堂、芦笙恋歌、背新娘、竹竿舞、拉鼓、踩脚求爱舞、扯耳朵敬酒等等,好不热闹。特别是年轻的妇女更是精心装扮,穿上金属挂饰众多的苗服非常漂亮,走起路来小心翼翼,发出金属碰撞的声音,很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另外,一些苗族民间手工艺,例如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首饰制作等等,苗家女儿从小就开始学习制作,除了自家使用外还作为手工艺商品远销海内外。因为地处山区,而且盛产杉木,所以苗族群众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前住的都是一些杆栏式建筑,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吊脚楼,一层用来堆放杂物和圈养牲畜,上层当然就是住人。融水苗族与金秀瑶族、三江侗族等民居住宅还是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区别。雨卜村的民族文化之所以得到一定的保护和开发,很大程度上在于与旅游经济发展密切结合起来。该村独特的、原生态的自然景观与苗族风情这两大卖点再加上便利的交通基础设施使海内外的游客蜂拥而至,苗族群众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利益回报,自然而然地注重生态环境与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

3.教育文化事业发展亮点频现。

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以及文化自信自觉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大力发展教育文化事业。少数民族偏远贫困地区因为整体发展落后的缘故造成教育文化事业发展水平也处于相对滞后的状况。这几年雨卜村在新农村建设中教育文化事业确确实实有了长足的进步,亮点频现。首先是得益于国家九年义务教育政策的有效推进,该村的适龄儿童都能够进步村小学和乡中学接受教育,即使部分困难家庭的适龄小孩也可以得到各界人士的大力资助顺利完成学业,有的甚至还继续往上深造。其次是职业教育逐渐深入人心。因为该村现在大多数年轻人都外出务工,学好一门技能是找工作提高深入的根本保证,而职业教育为完成义务的部分学生学到一技之长提供了一条渠道,再加上这几年国家实行免除中职生学费和提供生活补助以及奖学金的利好条件,家长们逐渐转变观念愿意送小孩去职业学校学习。还有就是免费午餐工程深得民心。从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柳州市政府决定在北部融水、融安和三江3个少数民族贫困县的九年义务教育8万多农村学生中实施免费午餐工程,由市、县级财政各分担85%、15%,每年需投入3357万元。这项举措在广西是首创的,也是一项民心工程。免费午餐工程实施后的一年,农村回流学生明显增加,体质有了一定的提高。雨卜村现在的适龄儿童基本上不再受贫困问题而导致学业不稳问题的影响。教育文化事业的进步使雨卜村群众的文化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40岁以下人口绝大多数都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这几年每年都会了小孩考上大学,这在以前是很难想象的。

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1.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当前,与桂中其它少数民族偏远贫困山区比较起来,雨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整体建设情况是不错的,如果与经济发达地区农村比较起来或者从当地群众日益增加的精神文化需要来看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经济发达地区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农村文化建设无论是软硬件水平都明显高出雨卜村乃至桂中地区的农村一大截,主要体现在整体化和均等化方面。比如,上海市早在2007年就开始整体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后投资10多亿元,翻建或新建村文化活动服务中心,实现了文化活动中心在村一级的全覆盖,同时培育文化团队,扶持文化节目。2008年又启动农村文化信息化建设,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店、农村信息苑和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点融为一体,实现资源共享,实行一站式服务的模式。通过完善农村电影公共财政保障机制,健全农村电影公共服务体系,实现了农村电影从“一月一场”向“一周一次”、从露天向室内、从胶片向数字的三个转变。推进文化指导员进村、进社区工程,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提供了人力支持。开展“中外艺术家下社区”、“文化下乡”等活动,使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文化活跃在镇、村各社区,使农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生产、生活和文化娱乐健身方面的多种服务。笔者在雨卜村及其它农村调查发现,农民群众的文化娱乐活动相对还是比较贫乏的,除了看电视、上网或节日文化活动,一些不文明、不健康的文化活动,例如打麻将、打牌及聚众赌博等占据了他们业余生活的重要位置。平时一到晚上村里面人声鼎沸、最热闹的现象就是三五成群或十几个人围在一起赌博,寻求刺激。要改变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必须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通过构建各种渠道把城市里面更多更丰富的文化资源输送到农村,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2.民族文化保护开发有待改进。

雨卜村作为一个具有浓郁苗族文化风情的村寨,只要把当地文化保护和开发好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在保护和开发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其它地方也有的普适性问题包括:一是如何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保存苗族文化的原汁原味性。最能体现苗族文化风情之一的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现在商业化的味道很重,为了吸引游客来这里观光消费,一些原来本已式微或消失的民俗活动这几年又被重新发掘整理搬上台面,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原本是一件大好事,但是活动里面所承载的文化符号和意义却早已被淡化,剩下的只是一时的闹热和对金钱的追逐。法国著名社会学家爱弥尔·涂尔干说过:“当所有一切都统整起来的时候,一切也就变得简单了。那里神话丝毫没有变形,都是有不断重复着的单一的和同一的主体构成,而仪式也是由再三重复的少数姿势组成的。不管是公众的想象,还是祭司的想象,都既无时间也无手段去提炼和转化宗教观念和宗教仪轨的原初实体,它们总是裸地表现出来,供人们检验,人们不费吹灰之力就会把它们的谜底揭开。”[3]雨卜村的商业民俗活动可以为村民带来不菲的收入,可是里面掺杂着的许多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不符的东西对于提升村民和游客的文化素质是没有多大益处的。另外,商业化的行为永远只能是短期行为,文化建设如果带有太多功利化的色彩那就会失去原本的教化功能,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悲哀。二是雨卜苗寨的民居和公共建筑也渐渐失去原来的风格。近年来,为了使少数民族山区群众住得更加安全,防止火灾隐患,政府指导和扶持各村、各寨进行了寨改、灶改工程。原来就地取材全部采用木料建造、独具少数民族山地风情的杆栏式,即吊脚楼,现在相当一部分已经面目全非,砖木混合或全部钢筋混泥土结构的房子占据了主流地位。融水当地政府为了保留苗寨民居的民族特色对于新改造的统一进行规划设计,屋顶全部采用白脊黛瓦取代原来简陋的黑瓦建筑风格。房子改造后优点当然是防火好、坚固耐用、美观漂亮、居住舒适,对于提高苗民居住质量当然是一件好事。对于普通群众的居住建筑而言,经济、适用永远是排在美观之前的,[4]但是建筑还承载着一项传承文化的功能,如果把民居风格改变了,那么伴随而来的就是原有文化的消失,而且是不可以百分之百复原的,这就是建筑的矛盾性与复杂性。[5]包括雨卜村在内的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本民族文化保护开放的矛盾关系确实是一项棘手的任务。撇开物质功利的诱惑,适当地、原汁原味地保留少部分象征民族文化的实物或许是一条可行的出路。

篇9

1.农村农民负担进一步减轻。税费改革以来,逐年降低农业税税率,并自2006年起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进一步减轻了农民负担。取消农业税后,全县基本实现了农民合同内的“零负担”。

2.农民得到了更加切实的实惠。近两年来,在取消农业税的基础上,积极落实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良种补贴、成品油补贴和贷款贴息等政策,大幅增加农民的转移性收入。06年以来,全县共兑付粮食直补资金5112.1万元,农机购置补贴255万元,优质改良玉米良种给予补贴360万元。在多种政策合力下,促使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

3.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实质性突破。新安县通过建立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和公用经费保障机制,积极实施国家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危房改造工程,06年以来,先后投入1018万元资金,改造和新建校舍面积达2.5万平方米;同时,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贫困学生实施了了“两免一补”政策(即免费提供教科书、免收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使全县农村贫困家庭共计22.7万人次义务教育学生享受到“两免一补”政策,基本解决了贫困学生因贫失学问题。

4.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06年以来,新安财政投入节水灌溉、人畜饮水、村村通自来水等水利基本建设资金2953万元,投入农业综合开发和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等农田基本建设资金2800万元,投入农网改造、“村村通”工程、沼气池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9619万元,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完善了农村基础设施,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5.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新安县以构建农村安全保障体系为着力点,初步建立了农村养老保险、农村优抚对象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救灾救济、农村医疗救助、农村五保供养、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等一系列救助体系,在全县农村架起了社会救助的“网络链条”。目前,全县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近19.9万(人次)农民获得就医补助,补助资金2724.7万元。二、目前新农村建设面临的矛盾和难点

总结该县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两大矛盾和五个难点:

两大矛盾:一是资金供给量小与需求强烈的矛盾。由于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等刚性支出增长快,县乡两级财政无力拿出较多的资金支持农业发展,加上乡村经济实力不足,用于支持农业发展的资金增长有限。而与此同时,在“村村通”、农业产业基地建造以及各种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都需要较多的财政资金投入,资金供求矛盾尖锐。二是支农资金投入周期长、风险高与支农资金回收困难的矛盾。农业投资无论是农业产业基地建造、各种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都要有一个较长的周期才能产生效益,而在此周期内,由于自然灾害、市场变化等因素,使农业投资风险较高,农业投资回收较为困难,造成支农资金投资效益明显低于工业企业和加工企业,造成支农资金投入大与效益不保证的矛盾。

五个难点:一是农村产业发展缓慢。目前农业在产业化、市场化和外向化方面,与先进地区有较大的差距,龙头企业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不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较弱,农村二、三产业发展迟缓,民营企业发展不充分,财政支持农村建设资金有限。二是村级债务沉重。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出现了旧的债务不去,新的债务又来。三是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农民收入水平低、增长缓慢,不利于农民生活改善和扩大生产性投放。四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压力较大。当地就业容量有限、外出打工收益不大,城镇定居缺乏经济支撑等困难,形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难。五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居民在教育、科技、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相对滞后。

三、财政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以“增加投入、引导放活,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规范管理、提高效益”为原则,着力支持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升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村落后面貌,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1.准确把握财政政策,争取新农村建设更多的资金、政策。发挥财政部门涉及面广、信息灵通的职能优势,准确把握上级财经政策的实质和走向,紧密结合县情实际,提出对策和措施,争取多的政策倾斜。同时,加强同相关职能部门的配合协作,用足用好省、市帮扶政策和国家产业政策,共争取上级在项目和资金上予以倾斜,确保得到上级更多的政策性投入。

2.创新投资机制,发挥主导作用。建设新农村,投入是关键,政府是主导,农民是主体。通过建立“各级政府出一点、涉农资金捆一点、受益群众出一点、政策优惠让一点”的融资模式,不断拓宽新农村建设的投资渠道,有效激活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同时,充分发挥政策导向和典型示范作用,引导农民自觉自愿参与新农村建设,主动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搞好公共配套设施建设,防止产生“等、靠、要”的依赖思想。

3.改变投资方式,提高资金效益。改变过去政府大包大揽、行政计划运作的做法,积极探索“政府出资、市场运作”的新型财政资金运作模式,更多地依法、依规采用补助、贴息、奖励等政策工具和激励措施,支持农村公共产品建设,把资金物资用到农民直接受益的项目上;改变过去支农资金撒胡椒面的做法,统筹安排和集约投放各类支农资金,集中有限资金分类分步投入重点项目、重点乡村、重点自然村。

大力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财政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又是“十一五”乃至今后时期财政工作的一项重大任务。财政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县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积极主动地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与各乡镇、各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吴海峰,李沛沛.新农村经济视角下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8,(55).

[2]梁雄.梧州市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初探[J].广西农业科学,2008,(5).

[3]林庆康.全面繁荣农村经济须深化农村改革[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篇10

2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进行了实地的调研与走访后发现:近些年来,大家对土地流转有了新的认识,并且有相当一部分人表示出希望参与土地流转的愿望(表1)。事实上,伴随着一系列关于农村土地管理政策的出台,当地的土地流转较以前也有着大幅度的提升(表2)。根据相关部门统计数字,2012年全市土地流转率达65%以上,农业规模经营比重达到40%以上,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规模经营率达到80%以上。但是,我们必须要客观地认识到,在土地流转给大家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农民思想认识的局限虽然土地经营权的转让较以前有了一定幅度的上升,但是,由于农民在思想认识方面的局限,很多农户具有强烈的土地情结,还是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土地流转的实现。最为明显的就是,当地有很多农户已经外出打工,并且逐步在外地稳定下来,但是由于小农经济意识的影响,认为土地就是保命田,没有土地是万万不行的。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即便土地闲置甚至荒废,也不愿意将其转让或者转包他人经营。

2.2土地流转的流程欠规范从目前的请款来看,土地的流转以农民自发流转为多数,集中连片的、有组织的流转较少;以农户之间的流转为多数,农户与开发业主之间的大批量流转较少;以短期性、季节性的流转为多数,中长期的流转不多。并且在流转过程中,大部分没有签订规范的承包合同,只有口头协议,自由性和随意性较大。这样就会给土地的流转管理造成很大困难,引起纠纷很难调处,影响农村社会稳定。

2.3土地流转机制不够健全目前我市尚未出台专门的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政策,因此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尚且处在一个自发的、分散的、无序的小规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