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水利工作思路模板(10篇)

时间:2022-06-11 02:19:0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水利工作思路,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水利工作思路

篇1

二、突出两个重点。要突出加强水安全、改善水环境两个重点,通过水利工作的不懈努力,建设高标准水利工程体系和水生态环境保障体系,不断加强饮水安全、防洪安全、生态安全等水的安全度,改善城市水环境、农村水环境及整个东阳市的水生态环境,促进我市水利工作向城市水利、环境水利、资源水利、效益水利转变。

篇2

一、突出抓好防汛抗旱,进一步提升防洪安保能力。一是狠抓防汛不放松。全面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各项防汛责任制,修订完善防汛预案,强化防汛物资储备和队伍建设,加强防汛信息系统建设,着力提高防汛救灾调度能力和指挥水平,科学处理蓄泄关系,保证安全度汛。二是备战抗旱不麻痹。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完善抗旱应急方案,加快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强化抗旱水源统一管理和科学调度,确保城乡生活用水安全,努力满足工农业生产用水需求。

二、切实加快水利建设,进一步提升支撑保障能力。不断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防洪水利、民生水利和生态水利,健全水利支撑保障体系,重点抓好七项工程。一是河道综合治理工程。计划对小落河中下游河段和沽河东支进行综合治理,治理总长6.15公里,计划总投资4959万元;计划对29条农村河沟进行治理,治理总长50公里,规划总投资1206万元。二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计划投资1517万元,新建规模化水厂1处,新打机井54眼、完成26个村供水管网改造,解决3.7万人的吃水困难问题。三是水源建设工程。计划投资1970万元,新建、维修各类蓄水工程155处,新增蓄提水能力280万方。四是节水灌溉工程。计划投资2550万元,建设节水灌溉工程3.55万亩,建设或改造小型灌溉泵站74处,新增节水能力290万方。五是病险水利工程和水毁工程除险加固工程。计划投资1972万元,对45座病险塘坝和74处水毁工程进行除险加固。六是水库移民扶持项目。计划投资456万元,实施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自来水改造、农村交通道路整治、文化设施建设、水源建设等项目22处,受益人口1.3万人。七是城镇供水设施建设。规划投资1060万元,完成经济开发区高端产业园南拓和石岛管理区海洋高新产业园供水设施配套,敷设供水管道13500米;规划投资650万元,完成崖头至荫子调水工程,敷设供水管道6000米。

三、严格落实管理制度,进一步提升水资源管护利用能力。一是加强水资源管理。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在抓好用水总量控制、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审批、水利规费征收和自备水源管理等常规工作的同时,深入开展水资源专项整治活动,加大水源地污染防控力度,确保水源地水质安全和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全年计划征收各项水利规费600万元,封停城区自备井15眼。二是加强水政监察执法。加强水政监察执法队伍建设,严格执行各项水法律法规,强化联合执法,加强部门联动,形成长效机制,严厉打击河道非法采砂及其它水事违法违规行为,维持水事秩序正常有序。三是加强水资源项目实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计划投资533万元,建设自动监测雨量站6个、自动监测水位雨量站19个和简易雨量站17个,共享水文、水利、气象部门已建成监测站点25个。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计划投资56万元,对人和村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治理面积0.39平方公里。海水现状示范调查项目,计划投资100万元,设立海水断面观测点3处,开挖观测井9眼,有效监控全市海水入侵现状。水表远传控制系统项目,计划投资30多万元,为30家重点取用水企业安装水表远传控制系统,加强对取用水户的实时监控管理。四是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快编制《全市水中长期供求规划》和《全市水土保持规划》,科学指导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积极开展纪念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活动,并通过各类走访调研,深入企业和社区,加大节水型社会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节水意识。严格落实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利用价格杠杆控制用水,积极鼓励企业开展节水设施改造,全面完成节水型社会建设各项工作任务。

四、积极推进争资立项和招商引资工作,进一步提升创新发展能力。一是力促争资立项有新成绩。紧盯上级政策信息动向,重点落实小农水重点县、小落河治理一期、中小河道治理、移民后期扶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项目,认真抓好项目规划编制、资料上报、资金落实、验收评审等各个环节工作,确保项目获批、资金到位,全年计划争取上级专项资金4500万元。二是力促试点工作有新进展。积极与部、厅对接,确保总投资3.2亿元的全国乡村中小河道治理试点县项目顺利启动,计划3至5年内分期实施。三是力促招商引资有新突破。牢固树立全员招商,人人有责的观念,继续加大跑省进京力度,全力抓好清洁能源项目、中水新华灌排技术分公司项目和新能源研究所项目的沟通对接,努力促成项目落地。

篇3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水利工程施工阶段的监理工作概括起来就是“三控两管一协调”,投资、质量、进度三控制,文件、会议两管理,项目各方关系协调,做好施工阶段的水利监理工作对保质量、保工期意义重大。

1监理工作的“三控制”

1.1质量控制

1.1.1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工程项目开工前,项目监理机构应审查承包单位现场项目管理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技术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确定其能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时予以签认。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施工机械、设备,应审核承包单位提供的技术性能报告,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不能使用。

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对承包单位报送的拟进场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报审表并质量证明资料、进场质量检验记录审核签认,并对进场的实物按照委托监理合同约定或有关工程质量管理文件规定的比例,采用平行检验或见证取样方式进行抽检。

1.1.2施工过程阶段的质量控制

在施工阶段推行以动态控制为主,事前预防为辅的管理办法。主要抓住事先指导、事中检查、事后验收三环节,一切以书而数据为根据,做好提前预控,要主动发现问题,对重点部位、关键工序进行动态控制。

在施工管理过程中,项目监理机构应定期检查承包单位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计量设备的技术情况;对重要的原材料、半成品配件,要按规定组织检验试验;对重要的分项、分部工程和各项隐蔽工程,要组织旁站监理和检查验收;要审核材料的现场实验和复验报告,审核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现场试验评御报告,经审查确认并签认后方可用于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当承包单位对已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调整、补充或变动时,应经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并由项目监理机构签认。项目监理机构处理工程变更,如果是设计单位对原设计存在的缺陷提出工程变更,应编制设计变更文件。建设单位或承包单位提出的工程变更,应提交项目监理机构,由项目监理机构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审查同意后,应由建设单位转交原设计单位编制设计文件。

1.1.3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项目监理机构校现行国家标准对完成的分项、分部工程及单位工程进行检查验收;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对承包单位报送的分项检验批、工程质量验评资料进行审核及现场检查,合格后予以签认;对于有使用要求的分项电器、设备调试等项,必须在检测、试验或运转后再进行检查评定验收。

1.2投资控制

投资控制的重点是在业主授权范围内,以施工承包合同为依据,根据质量合格证、工程量清单和技术规范、设计图纸,对承包人已完工程量进行计量。监理员负责复核或在施工现场直接获取承包人完成的工程量,并签发计量凭证;专业监理工程师负责本专业的工程计量工作,审核工程计量的数据和原始凭证;总监在投资控制中的主要工作是审核签署支付证书,审查和处理工程变更,下达工程变更令,处理索赔事宜。

1.3进度控制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某些影响进度因素的干扰,往往会使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之间存在偏差,监理工程师应采用必要的监测手段,及时发现产生偏差的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调整实际进度。当实施进度发生较大偏差时,应依据合同分析原因,理清责任,再采取措施。

2监理工作中的“两管理”

2.1文件管理

做好文件管理工作,应在工程建设一开始就要建立一套严格的文件管理制度,对文件的拟写、审核、打印、校对、收发、传递、编号、登记、归档、保管和查阅等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检查、督促制度的执行情况,如检查发文是否及时,答复文件是否正确适时等。对拖延的文件应及时处理,对失职的部门要督促他们采取行动、及时纠正。

2.2会议管理

开工前会议非常重要。在会上,业主、各承包商、设计者、监理工程师以及政府部门的有关人员见而时会对有疑问的合同事项进行澄清,讨论开工计划,研究设计者的图纸供应,编制会前管理中必须遵循的各种工作程序。进度会议是工程施工过程中定期召开的,一般每周或每旬举行一次。监理工程师应为每次进度会议准备议程负责会议记录,起草并修改会议纪要。专门会议是在工程进展过程中,为解决在进度会议上无法解决的一些专门性质的特殊问题而召开的。

3监理工作中的“一协调”

水利工程监理中的“一协调”即项目协调。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因立场利益的不同而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和摩擦,这就要求监理工程师通过协商、沟通、调度,联合所有的力量,使各项活动衔接有序地正常展开,以按期完成工程建设。

3.1参与项目建设各方的内部协调

在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对于工作中产生的矛盾、冲突和工作脱节等现象,在沟通信息、统一认识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地相互协商、上级调解,进一步明确配合关系,使本单位上下步调一致,形成实现目标的强大力量。

3.2项目系统内部需求关系的协调

工程项目实施过程是资源消耗的过程。在项目建设中,资金、材料、设备、动力和人力等资源供应,往往不能完全满足工程进展的需要,因此要抓好计划和协调两个环节,做好供求平衡。

3.3项目建设各方的协调

业主、设计单位、承包单位及承包单位之间在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过程中,由于各方的理解、认识和做法不同以及变更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会不可避免地产生误解、纠纷、干扰及冲突,监理工程师应站在公正的立场,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协调处理好各种矛盾。

4结语

目前,建设工程监理行业而临着监理能力、监理技术、资本市场、工程法律、监理人材等方而的激烈挑战。为此,必须加强行业内部的学习,强化法律意识,努力按国际惯例办事,在守法、诚信、公正、科学的原则下,做好各方而的监理工作。

参考文献

篇4

水利是指人类社会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对自然界的水进行兴水利、除水害的各项事业和活动。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水利的内涵也随之不断充实扩大,在人类文明发展到生态文明时代的今天,水利的内涵也应随之扩大到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范畴。在水利发展的各个方面和水利建设的各个环节,要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生态环境保护优先”的方针,加快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

(一)在洪旱灾害防治方面。要逐步实现从全面战胜向合理控制的转变,逐步建立起人与水和谐相处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和完善的洪旱灾害风险管理制度。洪涝和干旱灾害主要源于降水的丰枯变化,既是一种自然现象,又对人类生存发展造成很大危害,因此要正确对待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处理好人与水的关系。一方面要牢固树立洪涝灾害不可避免、干旱灾害不能根治的观念,不断加强洪旱灾害风险管理;另一方面要合理增强洪旱灾害应对与综合防御能力,努力减轻洪涝损失、缓解干旱问题。在将水多、水少对人类造成危害降低到人类可以承受程度的同时,尽可能降低人类活动对水体循环的影响,实现洪旱灾害可控和水体循环正常。

(二)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要逐步实现从过度开发向可持续利用的转变,逐步建立起人与自然合理分配的水资源综合利用体系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水既是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资源,也是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控制性要素,因此要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正确处理人类取用水与自然界用水的关系。一方面要牢固树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观念,不断加强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强化节约用水管理,严格控制人类取用水总量、提高用水效率;另一方面要优化水资源配置,全面增强水资源合理调配与高效利用能力,努力保障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用水安全。在确保人类饮水安全和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的同时,尽可能将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控制在水体能够保持基本功能、水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实现水资源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三)在水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要逐步实现从事后治理向优先保护的转变,逐步建立起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和最严格的水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兴水利、除水害既是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优良的水生态环境既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水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内在要求,因此要高度重视水生态环境保护,正确处理治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一方面要牢固树立水生态环境保护优先的观念,不断强化水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科学安排兴水利、除水害等人类活动,努力将其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控制在水资源承载能力、水环境承载能力和水生态系统承受能力所允许的范围内,在此基础上全面采取各种水生态环境保护舒缓措施,进一步将其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另一方面要加大水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实施重大水生态修复工程,强化水污染防治,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努力改善水生态环境。在为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的同时,努力减轻人类活动对水生态环境的伤害,实现经济社会和水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四)在涉水事务管理方面。要逐步实现从分散向统一的转变,逐步建立起人与人和谐共生的涉水事务分级统一管理体系和涉水事务综合管理制度。各种水问题和治水活动都存在内在联系,且带有明显的流域特征,因此要牢固树立统一管理和综合管理理念,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一方面要稳步推进国家和地方行政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国家、流域、地方三级涉水事务统一管理体制,实现涉水事务分级统一管理;另一方面要加强流域机构的职能,逐步实现流域综合管理。通过民主、科学、协调、权威、高效的涉水事务统一管理和综合管理,实现公共福利最大化。

二、重视水利建设生态环境保护

水利建设包括水害防治、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生态环境保护等各种人类活动,在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要求的同时,也会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在水利建设的各个环节,应遵循“在保护中促进开发、在开发中落实保护”的原则,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正确处理好治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在努力减轻水利工程对自然生态系统影响的同时,充分发挥其生态环境效益。

(一)科学布局治理开发工程。应正确处理好治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科学规划工程布局。应在系统调查水生态环境状况、全面复核和确定水生态环境优先保护对象与保护区域的基础上,制订治理开发与保护分区和控制性指标,科学规划水害防治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布局,使治理开发等人类活动严格控制在水资源承载能力、水环境承载能力和水生态系统承受能力所允许的范围内,避免对水生态环境系统造成依靠其自组织功能无法恢复的损害。

(二)全面落实水利工程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应高度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水利工程设计、建设和运行各个环节采取综合措施,努力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减小到最小。在工程设计阶段,要吸收生态学的原理,改进水利工程的设计方法;要重视水利工程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结合,发挥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效益;要考虑水生生物对水体理化条件的要求,合理选择水工结构设计方案;要针对所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全面制定水生态环境保护舒缓措施。在工程建设阶段,要根据环评要求安排专项投资,全面落实各项水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在工程运行阶段,要科学调度,维系和改善水体理化条件,满足水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努力将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三)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益。水利工程不仅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还应该兼顾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需求,因此水利工程建设应在有效发挥水利工程兴利除害功能的同时,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效益。例如水土保持工程应考虑发挥对面污染源的防治作用,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应考虑结合景观营造和水环境改善,河道整治工程应考虑满足水生生物对其生境蜿蜒连续、断面多样的要求,护岸护坡工程应考虑采用生物技术,治涝工程应考虑结合湿地保护需要留足蓄涝水面,水资源配置工程应考虑结合河湖连通改善水环境,各类水工程应考虑满足人类对文化景观和娱乐休闲水环境的需要等等。

三、加强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水生态系统是由水生生物群落与水环境共同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动态平衡系统,分为淡水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包括动水的河流、溪流、水渠和静水的湖泊、沼泽、池塘、水库等两种类型,不仅是人类的资源宝库,而且是重要的环境因素,具有调节气候、净化污染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淡水生态系统出现了河道断流、水体污染、生物多样性下降等问题。应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优先”的方针,不断强化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逐步实现水生态系统良性循环,长期维护水生态系统健康。

淡水生态系统中,主体是淡水,其他各种水生动植物都属客体,只要主体的淡水环境不被破坏,客体一般不会出现太大问题,淡水生态系统也就基本上能够保持平衡。因此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应以水环境保护与修复为核心,针对造成水生态系统退化和破坏的关键水环境因素,采取顺应自然规律的保护和修复措施,修复已破坏的水环境、维护优良的水环境,在此基础上加强物种和生物资源保护,充分发挥水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使水生动植物得到有效的保护和恢复。

(一)加强水行政管理。加强规划符合性论证及规划同意书签署管理,严格控制不合理的治理开发行为。加强河湖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影响评价及行政审批管理,严禁侵占河湖水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健全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指标体系。加强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及取水许可审批管理,坚决遏制不合理新增取水,严格用水总量控制;加强用水定额和用水计划管理,坚决杜绝用水浪费,严格用水效率控制;加强水功能区和入河湖排污口监督管理,严格限制入河湖排污总量。加强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及行政审批管理,有效抑制人为水土流失。

(二)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应按照“全面节约、有效保护”的原则,把节水工作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生产生活活动的全过程。加大节水宣传力度,提高全民节水意识。坚持“以水定产、量水而行、因水制宜”,不断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形成有利于节水减污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抓好灌区节水改造,推进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逐步降低农业用水比例。做好钢铁等高耗水行业节水减排改造,提高工业用水的循环利用率,促进节水减污。加快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强化生活和服务业用水管理,大力推广节水生活器具,减少城镇用水总量。加强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积极开展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回用,促进雨洪资源利用,科学开发空中云水资源。

(三)保障生态系统用水。科学确定河流生态系统用水总量和过程,以及湖泊、水库、地下水等生态系统用水总量和水位。通过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和增强水资源调控能力,保障生态系统用水总量需求。通过强化水利水电工程调度管理、河湖取用水管理、地下水开采管理,加强江河湖库水系连通、生态补水,保障河流生态系统用水过程和湖泊、水库及地下水等生态系统水位需求。

(四)强化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工业、城镇生活等点污染源治理,重视农业面污染源、船舶流动污染源和底泥内污染源治理,使污染物排放满足水功能区纳污能力的要求。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治理,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提高保土保水功能,控制面源污染。强化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积极开发水电清洁能源,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强江河湖库水系连通,促进水体流动和水量交换。开展调水引流、排污口整治、河湖清淤、生态修复等水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改善水环境质量。加快城市生态河道建设和农村沟塘综合整治,建设亲水景观,提高城乡生活宜居程度。严格水源地保护,进一步强化水源地应急管理。制订主要江河水量调度方案、应急调度预案和调度计划,全面实施水资源统一调度。深入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采取综合措施积极应对。

(五)加强生境保护与修复。通过维持和恢复江湖连通性、保持和改善水体理化条件、保护和重建栖息地等措施,加强生境保护与修复。尽可能保持通江湖泊的良好连通状况,积极推进江河湖库水系联通,通过调度等措施逐步恢复已不通江湖泊的季节性连通;新建拦河水工程应根据需要采取适合的过鱼设施,已建拦河水工程应积极采取恢复及补救措施,以恢复江河连通性。通过采取设置分层取水、优化泄水建筑物运用和生态调度等相关措施,减缓下泄水温较低、气体过饱和及水流减缓导致河流自净能力下降等问题,以保持和改善水体理化条件。通过控制主要水生生物栖息地的治理和开发活动,推进河道再自然化,加强湖库清淤及环湖库湿地植被恢复,重视水工程建设中采取生物措施,以保护和重建栖息地。

(六)重视湿地保护与恢复。加强湿地类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加大河流、湖泊、沼泽、海岸、滩涂等自然湿地的保护。加强江河湖库连通工程建设,实施人工补水,维持湿地面积和功能。大力开展河流、水库及湖泊岸边生态修复和湿地重建,尽可能恢复自然湿地生态系统。

(七)加强地下水保护与治理。开展地下水利用与保护区划,划定限采区和禁采区范围,严格控制地下水超采。采取禁采、回灌等措施加强地下水超采区和海水入侵区综合治理。严格禁止向地下水排污,确保地下水水质。建立地下水监测网络,强化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监督管理。

(八)做好物种和生物资源保护。建设濒危物种基因库、细胞库等,保存其种质资源。采取物种保护措施,强化濒危物种的保护和救护。建立禁渔区、禁渔期制度,规范捕捞行为,有效保护渔业资源。开展人工增殖放流,促进水生生物资源的恢复。

四、强化水生态文明建设保障措施

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健全工作机制、出台经济政策、建立评估制度、促进公众参与和夯实工作基础。

(一)健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建立部门间联动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建立多元的投入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水生态文明建设。建立水生态补偿机制,实现水生态共建和利益共享格局。完善水价形成机制,鼓励开展水权和排污权交易,运用经济手段促进水资源节约和保护。

(二)出台经济政策。将水生态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战略,融入到水利发展的各个方面和水利建设的各个环节。科学制定水利发展规划,合理布局水害防治和水资源开发行为,不断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抓紧制定和出台有利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价格、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经济政策,使鼓励水害防治、水资源开发的政策和鼓励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有机融合。

篇5

中图分类号:P64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牟平区地处胶东半岛东北部,位于大烟台市的东翼。人口45万,面积1519平方公里,南部为丘陵山区,北部为沿海平原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4.2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920立方米,仅为全国的2/5,是一个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

一、当前我区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区的水资源管理工作在促进我区水资源合理配置、提高用水效率和保障供水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我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但由于社会环境、经济水平、舆论导向等因素的限制,在过去的水利发展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与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人水和谐、可持续发展用水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重开发轻保护、重利用轻节约的问题,对水资源管理重视不够。主要表现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较高,进一步开发利用潜力小;水资源需求不断增加,供需矛盾日益尖锐;水资源保护力度不够,水环境问题严重;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水资源浪费大;水资源监控水平低,信息化建设任务艰巨;水资源管理不到位,水资源管理权威性不强;水资源管理投入不足,不适应新形势需要。

二、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思路与对策

水资源管理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管理思路,以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为重点,以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水功能区管理为平台,以推进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为载体,以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水资源费征收、入河排污口管理、水工程规划审批等为手段,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一)工作思路

1、进一步加强人水和谐的管理理念。要正确处理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开发利用必须是可持续的,要把在开发中落实保护、在保护中促进开发作为一条最基本的原则,改变目前存在的重视工业需水和生活需水,而忽视生态需水的状况,在今后的开发规划中要充分认识到,人类与河流的关系应该是既要改造和利用,又要主动适应和保护,达到人水和谐相处的境界。

2、管理方式需要由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改变前期单纯地为社会发展保障供水、侧重供水管理的管理方式,对水资源的供需平衡要从传统的以需定供转变为在加强需水管理提高用水效率的基础上保证供水,达到以供定需。在水资源规划、配置、节约和保护等各个环节都要体现需水管理的理念,加强企业用水过程监管,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减少浪费,遏制不合理用水需求,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

3、转变规划思路。要改变过去那种开发利用为先,节约保护为后的传统的规划思路。要有地区发展首先要适应当地水资源布局这一理念,把节约保护放在首要位置,贯彻“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三先三后”原则,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在保护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统筹安排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形成新型的、现代的、高效的用水格局。

4、在管理手段上,要注重从单一的行政管理向综合管理转变。水资源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涉及面广,牵扯到各行各业、千家万户,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要把水资源管理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纳入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管理的统一体系,统筹处理好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和保护之间的关系,强化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强化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协调,广泛吸纳公众参与水资源管理工作。

(二)对策措施

1、以总量控制为核心,实现统一权威高效的水资源管理

一是全面推行取水总量控制,实行严格的取用水管理。要按照用水定额和总量控制指标来制定企业的年度用水计划,并加强监管,严格执行。要严格取水许可审批,加强取水计量监管。对超过取水总量控制指标的,不再审批新增取水。二是切实加强水资源论证工作。从源头上把好水资源开发利用关,增强水资源管理在宏观决策中的主动性和有效性。三是严格执行水资源费的征收、使用和管理制度。做到“应征必征到位、标准执行到位、计量征收到位、票款分离上缴到位”的“四到位”工作要求。

2、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建设节水型社会

要以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为中心,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一是强化节水考核管理。按照制定的用水定额标准,来考核企事业单位的节水工作。二是加大节水技术研发推广力度。积极推广技术成熟、节水减排效果显著、应用面广的工业、农业节水技术和居民生活节水器具产品。三是完善公众参与机制。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引导和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农村要积极培育和发展用水者协会,鼓励群众参与水量分配、水价制定、水权转让等决策。

3、加强水资源保护,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要以水功能区管理为载体,进一步加强水资源保护。一是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进一步强化饮用水源保护监督管理,完善水源地水质监测和信息通报制度。二是严格控制入河排污口的设立,按水功能区要求对排污实行总量控制。三是切实加强地下水资源保护。继续巩固前段时间的治理效果,加强对已封闭自备井的监管,对现有超采区逐步削减开采量,遏制地下水过度开发和超采。

4、完善水价体系,激活水市场

逐步建立和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和转让制度,通过需求管理、供给管理及价格机制实现资源有效分配。一是按“谁节水、谁受益”的原则,在单位与单位之间实行取水许可证的有偿转让。用水单位通过采取各项措施,节约了用水,节余的水量,可以有偿地转让给其他单位。这样,既调动了节水单位的积极性,也满足了有些用户的超额需求。二是调动各方面投资水利的积极性,完善由社会投资水利形成水权的交易,使其水权可以通过有偿的方式进行转让。

同时,要逐步提高水资源的价格,直至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使水价能够反映水资源的稀缺程度。当然水价的调整,既要反映价值规律,有利于节约和保护水资源,同时也要考虑城乡居民和企业的承受能力,分阶段稳步进行。

5、加快信息化建设,推进水资源管理现代化

建立水资源远程监控系统,利用无线信息传输技术对企业取水量进行监测,改变目前落后的安装管道水表的计量手段,建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信息收集和处理平台,实现“准确计量、实时监控、远程测报”的水资源管理目标,从根本上和深层次上加强我区水资源的管理。

篇6

(一)大力组织税收收入,确保宏观税负稳中有升

2.坚持依法组织收入不动摇。继续坚持“依法治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牢牢把握组织收入工作主动权。要加大对组织收入工作的考核力度,正确处理规范执法与组织收入、规范执法与优化服务、规范执法与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关系,真正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切实提高依法治税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要严格减免税和欠税管理,实现“两个确保”,即确保当年无新欠和确保欠税规模持续下降。要按照抓紧、抓早、抓实的工作思路,确保年一季度税收收入实现“开门红”。

3.深化税收经济联动分析。坚持gdp税收负担率和增值税、所得税税负率稳中有升、零负申报率持续下降的“两升一降”工作要求。深入开展宏观税负、税收弹性、税源、税收经济联动分析和预警分析,查找增减原因和征管薄弱环节,采取有针对性措施堵漏挖潜。及时跟踪税收政策的实施效应,提高税收收入的预测分析和估算能力,重点关注政策调整引发的收入和税源发展变化。要整合资源,理顺关系,完善机制,明确职责,以征管查评工作例会为载体,规范和固化部门间的工作协调,逐步构建职责明确、信息共享、协调互动、统一高效的联动机制。强化以数据分析为主的税收分析,树立利用税收数据分析来加强征管的理念,切实发挥数据的作用。重点开展区域宏观税负、重点行业、各税种税负变化情况、征管质量分析和重点税源的深度分析,为税收征管查找薄弱环节和主要问题。

篇7

中图分类号:TV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b)-0085-02

水利工程的项目法人对监理单位提出委托,监理单位则依据各种规章制度监督管理工程的建设过程,同时对工程的其他相关工作加以协助,这一过程就是水利工程的监理工作,其中监督所依据的规章制度包括国家的法律、法规、规范、规程、标准、制度、项目的建设文件、工程与监理合同。监理工作应从控制、管理、协调三方面展开思路,控制住投资、质量和进度,管理好文件和会议,协调好项目各方的关系,令水利工程的施工顺利展开,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

1 水利施工阶段监理工作的“三控制”

1.1 质量控制

水利监理工作在施工阶段进行的质量控制应细分为三个阶段展开。

(1)施工准备阶段

工程项目尚未开工之时,水利工程的监理机构就要审查工程相关的各个体系,这其中包括质量、技术两方面的管理体系与质量方面的保证体系,受审机构为承包单位中负责现场的项目管理的机构。监理机构一旦确认了这些机构体系的状况,确认其能为工程质量提供保障,则应予以签认,承认其工作能力。除了管理体系,承包单位还应先自行检查会影响工程质量的施工机械和施工设备,对其技术性能做出报告,提供给监理机构进行审核。承包单位要请专门的检测部门对施工中的机器和计量器具等进行鉴定,并将鉴定的证明和有效期限上报给监理机构。专业的监理工程师需要审核和签认拟进场的工程材料、构配件与设备的报审表等事前准备用品。

(2)施工过程阶段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重在动态控制,辅以事前预防。事前的指导、事中的检查、事后的验收都是主抓的重点环节,参照书面数据进行提前预控就能主动地发现问题所在,动态控制重点部位和关键工序。

在实际的水利工程施工中,全面的质量监控可以透过重点的质量控制来实现。具体措施包括对计量设备相关技术情况的定期检查;对半成品试件或者重要原材料的检验试验;对重点分项工程、公布工程、隐蔽工程的旁站监理与检查验收;对新型材料实验与复验结果的审核,确保全新的材料、技术、工艺等要素的真实性,并加以确认签字。

施工组织设计早已在事先订好,如果施工阶段承包单位想要对该设计加以调整、补充、变动,除了需要相关机构的批准以外,还要经过监理工程师的审查和项目监理机构的签认。如果工程的变更方案是由设计单位提出,针对的是原本的设计缺陷,那应该自行编制出有关设计变更的文件。

水利工程建设难免与安全、环保之类的内容有所牵扯,与这些要素有关的部分需要由有关部门进行审定。监理机构则要在工地上定期召开例会,对质量问题、质量状况、施工措施等进行总结和改进。

(3)竣工验收阶段

水利监理机构应依循国家规定的质量控制标准,检查验收已经完成的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承包单位所报送的有关分项工程的质量验评资料需要由专业的监理工程师审核并进行现场检查,只有检查合格才能施行签认;对电器或设备调试这类在使用上有较高要求的分项,需要先进行检测、试验、运转,然后才能加以验收。

1.2 投资控制

投资控制是以已完工程量的计量为工作重点的,计量范围为业主的授权范围,计量的工程依据为施工的承包合同,计量的技术依据为质量合格证、技术规范、工程量清单、设计图纸,计量的项目为合同规定项目、工程量清单项目、工程变更项目。承包方所完成的工作量都需要由水利监理人员直接在施工现场获取并复核,然后再进行计量凭证的签发。水利监理机构的人员在投资控制方面的职责各有不同,其中监理工程师负责对工程计量数据与原始凭证的审核,总监则负责对支付证书的审核与签署,对工程变更情况的审查、处理、许可,对索赔事宜的处理。

1.3 进度控制

进度控制中首先需要的就是一个完善的工程进度计划,这个进度计划必须尽可能地保证其科学性与合理性,尽管计划的编制几乎不可能绝对准确地估计出施工过程中将要碰到的问题。某些干扰会对实际的工程进度因素产生影响,进而导致实际进度和计划进度的偏差,监理工程师应有一套严密有效的监测方案,对这些偏差做到及时发现、及时研究、及时处理。如果在发现偏差时,实际进度和计划进度已经偏差甚大,那除了分析原因、采取措施之外,还要对责任加以明确,以防止偏差的再度发生。如果偏差的严重程度已经达到了无法挽回和改善的程度,按时完工已经不可能,则应向发包人报告,在获得准许的前提下修正整体的进度控制计划。

2 监理工作中的“两管理”

2.1 文件管理

文件的管理工作务必要重视。对文件管理制度的建立应在工程建设的伊始阶段就着手进行,使工程文件的管理严格化、规范化。水利工程的文件量极大,因此文件的各个管理步骤的管理规定都要明确、具体,包括文件拟写、文件审核、文件打印、文件校对、文件收发、文件传递、文件编号、文件登记、文件归档、文件保管、文件查阅等。水利工程的施工阶段,要对相关制度的执行力度与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督促,具体来说,要检查文件的发送与答复是否及时,还要检查文件的答复质量,第一时间处理在时间上有所拖延的文件,适时纠正失职部门的错误行径。此外,为了能更简单快捷地管理水利工程的众多文件,令文件的收发更具时效性,现代的水利监理工作也可以引入现代计算机技术进行开展。

2.2 会议管理

水利工程的会议包括开工前会议、进度会议和专门会议三种。

为了对水利工程相关的各项事宜进行分析与讨论,在工程开工前会举行会议。与会人士中较为重要的有业主、设计者、承包商、监理工程师、政府相关人员,这些人会在会议上澄清彼此存在疑问或不解的合同事项,对施工计划、图纸供应等进行探讨,编制出会前管理的工作程序。各方在会议上将自己执行合同、协力工作的决心加以表明,对增强各方的互信合作关系大有益处。监理工程师应注意,会议的相关议程在会前就应发到每一位与会代表手中,协商会议的时间地点,而会议的内容应记录下来,起草出纪要,在各位与会者提出意见,加以修改之后分发给每一位与会者。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每月或者每旬都会定期召开进度会议。监理工程师应比照开工前会议,负责每一次进度会议的议程、记录、纪要等工作,务必使会议的效果真正地发挥出来。专门会议的针对性很强,灵活性也很大,通称的召开原因是对一些专门问题的解决,这些问题往往性质特殊,普通的进度会议难以解决。合同牵涉的任何一方都有权要求召开专门会议,不过要求方需自行准备会议议程、具体时间地点也需征得其他方同意。

会议的管理不只直接影响到水利监理中的管理工作,还是下文将会论述的协调工作的一种主要形式。优秀的会议管理能够令合同的各方之间加深了解,进而达成某种程度的一致,有助于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3 施工阶段监理工作中的“协调”管理

在水利工程的监理工作中,项目的协调管理是不可或缺的。水利工程规模巨大,其建设必然要牵扯到多方的利益,而又因为其工期较长,所以在长期施工过程中,各方彼此因立场的区别而引起利益争端,进而发生摩擦与矛盾在所难免。而平衡各方面的利益,抑制或消除这些矛盾正是监理工程师的主要任务之一。监理工程师需要联合调动各种力量,展开工程各方的协商、沟通与调度,这样才能衔接起各项活动,令工程建设得以顺利有序地进行。

3.1 参与项目建设各方的内部协调

水利工程的施工阶段,各种情况千变万化,因此内部的协调工作不能过于死板,应根据具体的施工情况确定协调方案。首先对水利工程中的各类矛盾、冲突、工作脱节等加以了解,然后进行信息的沟通,达成认识上的统一,继而再开始相互协商的漫长过程,必要情况下可由上级进行调解,令彼此的配合关系得到进一步的明确。这样才能令施工单位的各方维持上下一致的步调,保障水利工程质量。

3.2 项目系统内部需求关系的协调

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资源是不断消耗的,而水利工程的资源消耗更是极其巨大,因此施工时的经济资源、材料资源、设备资源、动力资源、人力资源等经常会出现短缺的现象,难以满足计划中的工程需求。因此监理工作需要协调好计划需求和实际供给间的关系,令工程中资源的供求能够实现平衡。

3.3 项目建设各方的协调

水利工程中主要的关系方包括业主、承包单位和设计单位,这几方各自对合同的理解、认识、措施都会有所区别,兼之外部环境的变化与影响,导致了各方在签订与履行合同时难免会有干扰、误解、纠纷乃至冲突。面对这种情况,监理工程师在进行协调工作时务必要处事公正,一切凭事实说话,极可能消弭各方间的矛盾冲突。

4 结语

新的经济形势下,我国的水利工程监理工作面临着新的考验,为了与国际接轨,监理能力、监理人才、监理技术、工程法律、资本市场等诸多方面都需要进行新的变革与调整。为此有关人员要牢牢把握水利监理工作的整体思路,令具体的监理措施得到更好的优化,实现水利监理工作的科学化与最佳化。

参考文献

[1] 聂相田,郜军艳.水利工程建设现场监理人员配置标准及验证[J].水电能源科学,2012(8).

[2] 马成光,郭翠华.浅谈做好水利工程监理的三控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07(7).

[3] 吴在春.浅析水利工程监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及工作方法[J].价值工程,2010(21).

[4] 宁长礼.浅谈小型水利工程中建立工程师对工程质量的控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0(22).

[5] 黄寅浩.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安全监理工作实践与探讨[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6(8).

篇8

0.引言

在我国国民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水电工程正在投入建设中。这些大型以及超大型的建筑不仅可以加快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还可以更好地提高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平。但是,如果这些建筑工程在进行施工建筑时缺乏必要的安全监测,就有可能导致出现险情或者工程失事等,甚至还可能危及到社会的安全。所以,在进行大型工程建设时一定要做好安全监测工作,防范于未然,就算出现小问题,也能够快速的发现并且及时解决,将灾害的程度降到最低。

管理模式与方法并不能一成不变,如果只是套用一种管理模式,便会出现很多问题。因此,通过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对工程项目的管理进行分析,总结出其中的不足并提出相应改善措施,对促进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发展迅速,在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因此,及时的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够更好的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1.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相关的管理层素质较差

一些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不按照施工的规定或者条例实施管理,导致被管理人员不明白自己的职责,影响工程质量。还有一些管理人员在施工时为了得到最大的利益,从而偷工减料,这对于整个工程质量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既不能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的质量,还可能会出现相关的安全问题,造成重大损失。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管理人员对于现场施工没有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导致被管理人员出现工作不认真,自由散漫的情况。

1.2 工作职责不明确

在施工管理时,一些工程管理人员没有起到应有的带头作用,在日常工作中自由散漫,对于日常施工也没有起到应有的监督管理作用。被管理人员在没有约束的情况下工作,对自己的工作职责不够明确,在日常施工时出现偷工减料,弄虚作假的现象,影响日后的工程质量。

1.3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方向不够明确

在水利水电工程进行时,大多数的管理工程管理都将“杜绝违章指挥,杜绝违章作业”、“强化质量监督,严把质量关口”、“搞好质量教育、增强质量意识”以及“实施安全生产法 人人事事保安全”等口号挂在嘴边,但是这些仅仅是口号,概念是难以界定,被管理人员即使看到了这些口号,也不一定能够时刻遵守。除此之外,监管部门也会出现混乱的情况,例如工程的建设单位以及设计、建立以及施工监管部门有时经常会出现混乱的情况,有时候属于同一个部门,有时候分属几个部门,影响工程管理的质量。规模较大的水利水电建设质量管理人员能力有限,不能完全对工程进行深入的检查,因此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

1.4 对于水利水电施工过程控制程度不够

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工艺作风粗糙,质量存在缺陷等情况。虽然在施工前,相关的单位已经制定了作业指导书以及相关的施工条例等,但是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完全按照相应的条例或者措施进行施工。除此之外,对于施工情况的情路以及生产性实验结果没有做出严格的分析和总结。

1.5 水利水电建设程序执行不严

水利水电工程通常属于公益性项目,不会有直接的经济效益回报。水利水电的投资通常是由国家进行投资,地方上的建设单位通常会把主要的工作目标放在争取国家投资层面。得到可观的资金后,就不按照原先的程序进行工作,不按照基本程序执行,审批手续也不按时办理,验收工作无法有效地进行,使工程质量无法评价。

2. 改善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相关措施

2.1 改变相关管理层的管理理念

对于依法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的治理,相关的管理层的管理理念发生转变才是最重要的。应当将工作的重点放在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工作的新变化,为相关的管理工作提供较为科学的基础和保障。想要从根本上对传统的管理方法和理念进行改变,首先要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层面上,从行政手段转变为用法律以及经济的手段对工程进行管理。

2.2 开展水利综合经营

各层级的水利输电管理单位要依靠工程资源优势,围绕自己的主业积极的开展综合经营。首先要进一步加强水产品的意识,开发水土资源的潜力,将项目包装工作落实到位,吸引投资,发展水利水电的二级、三级的产业。除此之外,还要对水利水电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提高员工的薪资水平以及福利待遇,因为员工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强有力的支持,所以应当严格关注。国家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综合经营项目应当给予适当的优惠来进行扶持,使水利水电工程能够更快更好的发展。

2.3 提高管理队伍人员的素质

想要快速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团队的素质,就应当引进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必须对于经济、法律、管理以及水利水电工程非常熟悉,且有实际的管理经验。引进复合型人才能够有效的提高管理团队的素质。除此之外,还应当培养一批技术管理人才,对现有的员工进行培训,将表现较为突出的员工提升为管理人员。提高了管理团队的素质,水利水工程管理的工作就能够更加顺利。

2.4 实施互相监督的政策

在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对行政主管部门实行相互监督的政策,建立和完善举报制度。对于举报属实的员工进行一定的褒奖。在每个层次管理单位都应当按照各个职单位进行权益和义务的分配。使各个职能单位做到每周巡查,及时回到工程进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等,按照相关的工作章程开展工作。

2.5 广泛的宣传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成果

篇9

1.1 产业结构待调整

过去农业生产追求粮食产量,以粮食种植为主,所配套的水利工程也主要是为了满足粮食生产需求,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蔬菜、苗木、花卉等抗旱标准发生了变化,标准也提高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属于市场化行为,一家一户的模式缺乏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给农村水利配套建设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1.2 对水质的要求提高

近年来,水产业迅速发展,对水源水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如果水源受到污染或者破坏,就会影响到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威胁到农民利益。

2.农村水利工作的重点及方向

农村水利的建设是为了实现农业增收、农民增收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水资源优势与水务一体化的优势,确立安全、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完善“四个体系”发挥提高产业层次、提高景观水平、提高水资源科学利用程度等作用。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突出重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做好示范工作。

2.1 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

节水灌溉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保障,加大节水力度,减少灌溉用水,减少农业污染,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是一项革命性措施,必须要将其放在农村水利建设的首要位置,加大节水设施与节水技术的推广,完善防渗渠系配套建设,合理发展喷、滴灌工程,重点发展浅湿灌溉技术。

2.2 提高农田的灌排标准

农业结构的调整使得农田灌溉、排涝、降渍水平都发生了变化,必须要提高技术措施。未来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必须要以符合农业结构为基础,提高供水保证率与农田排涝能力的标准,为农业生产提供更高更好的标准。另外,强化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便于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功能的发挥。

2.3 增加对农村水污染的治理

近几年由于水污染导致的环境恶化、水质破坏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同时,水土流失严重影响到农村生态环境的发展,农村水环境的治理迫在眉睫,改善农村居民条件,创造良好的环境势在必行。

2.4 促进小城镇防洪排涝工程建设水平的提高

随着城镇化、集镇城市化的发展,解决农村小城镇防洪排涝问题形势严峻,尤其是从抗御突发性暴雨受到的灾害影响来看,农村城镇的水利设施无法满足抗旱排涝的需求。

2.5 加强防洪除涝工程的治理

防洪除涝属于公益性的工程,是关系到百姓与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程,关系到农业的发展,所以,管理工作十分重要。

首先,要有充足的经费准备

这就要求农村水利管理部门善于运用出台的政策,同时要争取政府支持,然后是从经营资产中获得。

其次是功臣管理性质界定清楚

公益性工程管理要秉持人员少,效率高的原则,做到管理与养护分开,通过企业化、市场化的操作机制,为单位减负。

最后,制定排涝收费的管理办法

根据当地的情况与养殖业的特征,制定排涝的标准,保证服务的优质性。按照能源费、工资、维修费、管理费、折旧费等核定排涝费,细化受益面积、保护人口、企业产值、种植养殖业等负担比例,由管理单位向受益个人、受益单位收取排涝费,由县及县以上政府出台政策,建立财政、集体(或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机制,解决排涝费用问题。

3.提高农村水利管理的对策

3.1 加强对农村水利的认识

要想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水利必不可少,只有防洪除涝工作得到保障,才能首先农业增收、农民增收及农村的稳定。农村水利现代化的发展也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部分,要坚持与时俱进,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步,可以适当的加快脚步。在发展中要围绕农村与农业经济发展需求,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农村水利的改革,实现农村现代化,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实现农村水利的飞速发展。

从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我国农村水利建设处于瓶颈期,要想突破这一现状,就需要改变管理思路,迎接困难,立足实践,细致分析,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推进农村水利建设的现代化进程。

3.2 提高农村水利服务队伍水平

要想提高农村水利工作管理水平,关键是人员素质的提高,因此,必须要加强农村水利队伍建设,在现有基础上引进人才,丰富知识结构,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现有的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打造一支现代化的管理队伍。

乡镇的水利站也要不断地努力,转变管理理念,运用新的思路加大水利技术规范与推广力度,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水平,尽快实现公益与经营相分离、综合和专业相结合、科技和指导相协调,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篇10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水库自流引水,沿京广线西侧,经河南、河北到北京、天津,输水干线全长1432公里(其中天津输水干线154公里),年均调水规模95亿立方米。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型线性工程项目,其历时之久、耗资之大。其在具体的建设管理中层次比较复杂,这便给工程质量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考验,比如说其中有三种建设管理模式:直管、委托、代建,而这些之中又包括了90多个监理标段与200多个施工标段,由此可见此项工程建设十分复杂。基于此,本文对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思路和采取的一些措施予以探讨,期望各位领导和前辈批评指正。

一、建立了开工检查制度

建立了新开工项目开工检查表制度,对所有新开工项目(包括基础处理、膨胀土换填、渠道缺口填筑、渠道衬砌、桥梁施工等)首仓、首段、首面各项施工准备包括(不限于)施工图纸交底、人员设备配备、施工方案及措施计划报批、原材料及中间产品检验、生产性试验、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及技术交底与培训、现场准备及有关记录格式等情况进行严格检查。将所有准备工作清单在现场挂牌公示,每一项准备工作要落实责任单位、责任人及检查人,建立逐项检查销号制度。

监理单位在新项目开工前对各项监理准备工作进行梳理,责成专人落实,特别要对监理实施细则、监理旁站方案和检验计划进行重新梳理,并酌情补充、完善。对现场监理人员进行交底、培训并确定检查记录表格格式。开工前28天,监理单位须将施工计划及相应的开工检查表报送我部,并于开工前7天通知我部现场代表及质量安全处参与联合检查,否则不得施工。

二、开展了施工作业技术交底及岗位技能培训

针对不同的人员结构层次,认真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及施工作业技术交底工作,通过作业交底或培训使一线操作人员要知道规范的操作方法,掌握操作要点,知道自己干什么,怎么干,通过岗位技能培训使质量管理人员不但懂管理而且要会管理。

三、实行了质量责任人挂牌公示制度

在开工初期,要求施工单位在关键项目、关键部位建立工序质量责任人制度,在每个工作面挂牌公示,接受监督。要把关键项目、关键部位施工质量控制的责任落实到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落实到具体岗位和人员,让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的管控范围,加强过程控制,最大限度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

四、落实了质量奖惩及逐级责任追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