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宣传文化工作计划模板(10篇)

时间:2022-05-27 23:44:2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科室宣传文化工作计划,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科室宣传文化工作计划

篇1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扎实建设依法行政体系

为进一步加强对县级依法行政示范点工作的领导,局党委高度重视,把依法行政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把依法行政示范点工作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内容中,成立了由局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县级依法行政示范点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专门科室、专门人员承担文化的具体工作,制定下发了《2017年县级依法行政示范点文化工作计划》。同时,局党委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依法行政示范点工作基本思路,即:以推进法制诚信服务型部门建设为主线,以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为抓手,以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提高制度建设质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和法制宣传力度为重点,坚持稳步推进,扎实有效地开展文化工作。

二、加强培训,强化宣传,着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积极组织我局所有在职人员参加县法制办组织的依法行政培训班,并全部完成考核。同时,在文化系统内部通过采取辅导与自学相结合、一般学习与典型案件教育相结合、开展普法教育与加强文化执法相结合等形式,多层次开展普法宣传和依法行政教育。通过正规法制培训,提高了执法人员执法能力,增强了队伍凝聚力、执行力、战斗力,着力打造了纪律严明、作风严谨的文化“铁军”。

此外,结合我局实际,,以悬挂依法行政执法宣传标语、发放依法行政宣传单等方式,提高中牟县人民的依法行政知晓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加强建设,完善制度,全面规范依法行政行为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文化工作亦是如此。我局坚持以依法行政责任制度抓手,全面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一是完善行政问责制度,提高执行力和公信力;二是完善行政审批制度,减少行政审批项目,重大审批事项由集体讨论审议,坚决杜绝执法不作为或乱作为现象的产生;三是完善行政执法程序,所有行政执法实行程序化管理,坚决纠正行政执法过程中不按程序办事,坚决制止徇私枉法,杜绝行政执法随意性;四是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度。落实行政执法行为规范,杜绝行政执法不文明行为的产生。

四、加强监督,转变观念,深化落实依法行政理念

在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基础上,建立健全行政执法约束机制,大力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切实加大行政执法工作的监督力度,努力提高行政执法工作的监督水平,全面增强全系统执法人员认真执法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同时,不断深化依法行政理念,变“对民执法”为“为民执法”,变“刚性管制”为“柔性疏导”,变“重实体,轻程序”为“实体与程序并重”,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把“预防”作为治理文化工作“越轨”行为关键,采取提前介入工作方式,超前宣传、超前纠违,既消除了执法障碍,又能避免相对人损失,从而提升了文化系统形象。

五、加强学习,规范管理,切实完善依法行政台账

为加强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我局建立并执行相关制度,涉及规范性文件,有我局法制部门进行合法性把关,制印后报县法制办备案,确保公文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同时,严把“执法文书填写”、“执法程序”、“法律适用”“证据采集保存”、“资料整理归档”五道关,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定性准确、处罚适当、手续完备

在全体文化人的共同努力下,文化系统依法行政、公正施法的执法公正机制已经形成,规范执法、诚信执法的氛围日趋浓厚,执法制度逐步完善,服务意识不断强化,道德水准明显提高,将把我局的文化工作做细、做实,最终做好。

 

 

 

 

                    中牟县文化广电旅游局

                      2019年2月28日

 

篇2

第一条:经过企业领导和广大员工的共同努力,两年内建立起公司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使公司的企业文化成为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合乎文化发展规律的先进企业文化;成为符合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科学企业文化;成为个有行业特征和公司特色的独特的企业文化。

第二条:构建企业理念、企业行为、企业视觉三大识别系统,创建学习型组织,完成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逐步形成规范的公司企业文化体系。

第三条:本办法是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的指导性文件,适用于公司企业文化工作的各个领域。

第二章实施步骤

第一条:从现在起至2005年底,公司党委参照集团公司《企业文化手册》,围绕“1135”工程,全力培育11种理念,搞好3项建设,实现5个目标。完成本公司的企业理念、企业行为和视觉识别系统的构建,出台本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三大识别系统的文字表述方案、制度文本和视觉标识,要在调查研究基础上,通过编写、征集、整理、论证、提炼、综合等方式汇集完成,并印制发行到员工手中,广泛宣传。

第二条:从2006年初至年底,要根据企业实践,全面开展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活动。

1、建立企业文化宣传、培训制度。充分运用会议、报刊、广播、板报、音像等各种宣传方式,深入广泛地向员工宣传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目标、内容、要求,宣传企业文化建设的理念规范、典型案例、英模人物,动员员工积极参与,使企业文化得到员工认同。

各单位各部门领导必须掌握企业文化建设理论、方法,指导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不定期对企业文化建设骨干进行重点培训,每年安排一定时间,通过多种方式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培训。

2、建设亲民、爱民、富民干部队伍。领导干部要带头更新观念干事业,克服困难求突破,审时度势谋发展,为员工致富出主意、找项目、办实事,兴一方经济、建一方文明、富一方百姓、保一方平安。

3、加强学习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在思想上以培育“四有”新人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为目标,进行“三观”、“三德”教育和热爱垦区、建设家乡的主题教育;在行为上组织员工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垦区员工行为规范》、《垦区员工基本礼仪规范》,教育培养员工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打造一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工作积极、奋发向上的员工队伍。

4、加强基层生产单位民主管理,搞好队务公开,建立生产队队长员工民主对话制度,完善一事一议民主管理办法,搞好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做好员工群众的工作,构建和谐垦区。

5、按照“全党抓小康、重点抓经济、突出抓环境”的总体要求,开展以“环境治理、修路治脏”为突破口的美化家园活动。围绕增加员工收入,引导员工走好五条致富路,继续加强小康建设。

6、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员工”活动,分别制定领导干部,普通员工的学习培训计划、奖惩措施,灌输学习理念,形成学习氛围;利用“科技之冬”学习培训的平台,开展科技、文化、卫生、法律、道德规范“五进队区”活动。版权所有

7、开展党员建功立业“创先争优”活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面开展党员责任区中心户建设活动,搞好“双培工程”,建设过硬党支部,造就能致富的党员,培养致富能人入党。

8、以“绿色家园”为主题,结合节庆纪念日,开展环保活动、三化(净化、绿化、美化)活动、美在农家、文明队区创建等主题活动,打造“绿色家园”品牌。开展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队区、文明示范岗等文明竞赛活动,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9、营造文化氛围。利用文学、摄影、书法、音乐、体育活动等形式,举办各类展览、比赛,提高人文素质,陶冶员工情操;建立宣传橱窗和板报,定时定期播出、展出,加强阵地建设。培育广场文化。结合单位实际,为员工群众创造文化活动场所(广场或多功能活动室),开展激情广场大家唱、青年歌舞键身,老年舞美秧歌,员工体操等全民键身运动,丰富公司员工群众文化生活,营造和谐文化氛围。

10、以人为本扶贫帮困。开展领导干部、科室“一帮一、一助一”帮扶、节日送温暖、贫困家庭扶贫项目致富、特困家庭助学四项帮扶体系,把对困难职工的帮扶工作制度化,确保困难职工得到温暖。

第三章职责分工

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以党、政、工、团四个渠道齐抓共管的方式进行。

第一条:党委政工部制订企业文化建设纲要、年度工作计划;策划企业文化建设活动方案,组织采写、提炼、展示典型案例、授课安排并组织实施;督促、指导、检查、通报各单位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确定三大识别系统的表述及释义,编制《企业文化指导手册》;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通过对外形象宣传,打造企业品牌,塑造企业形象。

第二条:工会组织要把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与企业员工文化工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陶冶员工精神情操,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征集制作场歌、场微、企业标识,2006年5月30日前完成;围绕企业文化建设,组织群众性文体活动。

第三条:共青团要结合团员青年的特点,广泛开展弘扬企业文化、提高青年素质、加强青年学习、增强团队建设的各类文体活动,将企业文化的宣传贯穿于工作,落实到青年工作的各项实际当中去。

第四章保障措施

第一条: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委员会。

定期研究部署企业文化建设重大事项,审定企业文化三大识别系统方案和规范;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统筹安排,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第二条:企业文化建设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政工部。

第三条:公司所属各单位成立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

第四条:保障活动经费。企业文化建设资金列入年度预算,从企业管理费中列支,专款专用;各单位应列出专门预算,保证企业文化建设所需资金;公司企业文化建设资金,年初由党委政工部提出预算,交财务部门审核上报,经公司批准执行。

第五条:树立先进典型,深入挖掘我公司的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典型案例,用生动事例铸魂育人;大力选树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

第六条:强化形象宣传,利用各种媒体,宣传企业的经营业绩;以统一、规范的方式展示企业标识系统。

第五章考评奖惩

各单位要积极参与公司企业文化三大识别系统的构建,并按照公司党委的要求做好企业文化建设在本单位的推进和落实工作。

第一条:孝评标准

1、机构健全。建立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有专人负责;

2、工作到位。把企业文化建设摆到重要日程,纳入年工作计划;

3、资金保证。企业文化建设所拨付资金,专款专用,开支合理;

4、措施落实。每年有安排、有检查、有总结、有先进典型和经验交流等。

第二条:孝评方法

篇3

办公室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其岗位的地位、职责和要求上。

二、地位的特殊与重要

办公室是连接领导和其他科室的桥梁,保持目标任务正常运转的中枢、搞好协调的纽带。对办公室主任来说,其业务能力的强弱,办事能力的高低、指挥安排如何,都将直接影响单位各科室间的协调统一。

三、职责的特殊与重要

身为办公室主任,首先需要明确的就是自己的岗位职责。办公室主任的岗位职责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熟悉党的方针政策,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2)收集各科室工作任务,为领导活动及时提出建议。(3)协调单位公共关系。(4)主持办公室工作、为各岗位分工、并制定工作职责和标准,并督促本室人员完成本室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任务。(5)来文、来电、函件批处工作审核,以单位名义起草文、电、函。(6)起草单位半年、年度工作计划、总结和讲话。(7)监督单位印章使用。(8)组织单位职工大会、年度工作总结评比和表彰会议。(9)单位来宾接待、安排等工作。(10)接受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提出分解落实建议。(11)单位档案管理工作。(12)协调、密切各科室工作关系。(13)办公会议和筹备工作会议。(14)编制单位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和办公用品供应计划。

以上的几点,可以归为参谋、承办、管理、协调四大职能,其中,(1)(2)(3)三点属于参谋职能。办公室主任的参谋职能大多的围绕领导决策进行的。主要表现在:首先,在决策形成过程中,在帮助领导全面了解单位情况、确定工作方向和重点,范围及程度上发挥参谋作用。其次,在决策实施过程中,在帮助领导及时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审时度势、强化控制上发挥参谋作用。最后,在决策实施过程结束后,在帮助领导正确总结经验、进行新的决策活动上发挥参谋作用。

第(4)(5)(6)(7)(8)(9)(10)点属于承办职能。办公室主任的承办职能大致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来自上级部门的。主要是指上级领导部门交付的事项,如工作调研、信息反馈、工作总结等,需要认真对待,按期完成。二是来自领导的。对于领导班子的决策、办公室主任要带领工作人员不折不扣地去落实。在工作中负有领导、组织、指挥和管理的责任,是第一责任人。三是来自单位各科室的,单位职工需办理有关事项或对站内的意见建议,按程度应先和办公室取得联系,这就需要办公室主任根据实际情况去处理。总之,办公室主任对所负责的事项要高度负责,认真督办。一丝不苟,一办到底,落到实处。

第(11)属于管理职能。管理职能主要是针对办公室的内部而言,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文书管理。尽管站内文件并不太多,但围绕着公文的处理与保管而需要进行的撰稿、校对、印制、收发登记、立卷、归档等一切是必不可少的。办公室主任负责对文书工作统一领导,统一组织安排,负责督促、检查,把好质量关,防止滥抄乱送和形式主义。二是事务管理。办公室作为事务性办事机构,办公室主任作为这个机构的负责人,应该说是事无巨细,都要认真操办。如会议安排、领导用车、对外接待、办公用具以及为职工提供生活服务的有关事项。使办公室真正成为站工作的枢纽。

第(11)(12)(13)(14)点属于协调职能。办公室主任履行协调职能,主要是抓好纵向协调、横向协调和内部协调、所谓纵向协调,即指致力于上下级之间关系流融洽,上令下行,下情上晓,上下紧密配合,步调一致的协调工作。所谓横向协调,即指致力于任务分派、任务督办及融洽和谐各科室的协调工作。

四个职能部门不光是停留在口头上、理论中,更要实践到工作中去。具体如下:

当好参谋,既要能谋,又要善谋,努力做到参得准、谋得深,参到关键处,谋到点子上,力争出大主见,当大参谋。同时,又要摆正地位,做到参谋到位而不越位。办公室担负着承上启下,协调各方面的重要职责,作为办公室主任既要协调高低,又要协调左右,还要协调内外,搞好协调,要讲究协调艺术,留意协调手法,既要有原则性,又要有灵敏性。协调中,态度要谦虚,任务要细致,对上尊重、对下支撑,对左右合作,做到帮忙不添乱,解难不增忧,办事不误事。

坚持做好岗位责任制,强化岗位目标管理是管理工作的基础,统筹目标考核和督促检查是关键。规范考核制度,按照目标严格考核是根本。

抓好指导决策后的任务落实,是办公室的重要职责,也是办公室主任的重要义务。盘绕核心任务,搞好督促则推进落实的重要环节和有效手法。抓好落实,就在做到“看不准不动手,看准了不松手,干不成不放手”。经过抓落实,保护指导权威,确保政令畅通。

四、岗位要求的特殊性

特别的岗位需求多重素质和能力,想做好办公室工作,就要做到“三心”、“四勤”。“三心”是热心、诚心、静心,“四勤”是脑勤、嘴勤、手勤、腿勤。

脑勤,就是要勤于动脑,着于思考,如何使我们的工作适应形势发展,时代特征,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怎样在工作中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怎样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怎样才能做到贴过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职工,所有这些问题都是我们不得不经常考虑的。

嘴勤,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要多请示汇报,及时得到领导的指示、支持和帮助;另一方面要多做宣传工作。宣传先进的管理经验,宣传广大职工的动人事迹。

手勤,就是要勤于动手动笔写文章,这是办公室主任的一项基本功。写出的文章,特别是调研文章要有情况、有观念、有内容、有分析,建议实在可行且操作性强。工作总结、情况汇报、调研文章、领导讲话、典型经验等,都是勤于动手撰写,不能懒惰。

腿勤,就要迈开双腿,不辞辛苦,上跑下跑,上跑就是往上级那儿跑,即请示工作、汇报工作、征求意见。下跑就是深入职工中搞好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发展典型、总结经验,掌握第一手材料,从而为工作发展提供助力。

热心,就是要有一副热心肠,满腔热情地服务,自学自愿地服务,尽心尽力地服务。当办公室主任,不是为了应付差事,不能抱着敷衍了事和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无所谓态度,而是要认真负责、积极努力,以浓厚的兴趣、高度的热情、负责的精神,去干好每一项工作。

诚心,就是要有一颗真诚的心,真心实意地、实实在在地干事情,不弄虚作假,不懈怠,不自满。一方面,我们反映情况、提供资料,要实事求是,真实可靠,有一是一,有二是二,不能瞎估计,想当然,含精其词,似是而非,以免贻误工作。

篇4

二、年主要工作

(一)艺术创作和演出取得新成效。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协助有关部门,成功举办三次较大的文艺演出活动:一是做好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到我市慰问演出,二是庆祝建市5周年文艺晚会,三是全市首届体育运动会开幕式文艺演出。我们已筹划《桃花坳》剧目参加全区剧展活动,现在已进行排演。同时,还配合自治区话剧团打造音乐话剧《天歌王国》。在参加全区的“社区情和谐颂”汇演中,获得1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和2个三等奖;在全区举办的“田园欢歌”汇演中,获得组织奖1个,金奖1个,2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

(二)文化惠民工作取得新成果。一是努力抓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完成了江州、天等和大新等3个支中心建设任务,并通过了文化厅组织的验收。二是做好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11个文化站建设项目工作。具体是:江州区新和镇、太平镇,宁明县爱店镇、寨安乡、峙浪乡,天等县东平乡,扶绥县新宁镇、渠黎镇、渠旧镇文化站,凭祥市凭祥镇和大新县桃城镇文化站。三是发挥文博馆、图书馆的优势,开展公益性活动。全市博物馆共接待观众13.9万人次;开展图书活动21次,参加人数达3.5万人,外借图书16.67万册。

(三)群众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坚持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全市共举办各类群众性广场文艺活动378场,观众达65.3万人次。全市组织电影进村进社区共放映3578场,观众达80万人次;组织文化下乡活动31次,送图书4.51万册,送科技资料9.63万份。

(四)文化遗产保护有新进展。一是全面开展第三次文物普查,结合开展“5•18世界博物馆日暨第三个文化遗产日”活动,基本完成了辖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二是邀请中科院、广西大学等有关专家到我市研究抢救保护花山岩画工作,花山岩画本体病害勘察及加固研究项目的《花山岩画脚手架施工图设计》再次进行了评审,年底第一期脚手架工程搭建已完成。三是经文化厅批准组织区内有关文物专家对古坡汉墓遗址进行了试掘工作,新发掘了两处贝丘遗址,出土了汉代青铜碗两件和新石器时代石器两件等一批文物。四是组织、挑选文物送区博物馆新馆展示。

(五)文化市场管理进一步加强。我们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整治工作的同时,结合署假开展为期一个半月的网吧、娱乐场所整治月活动。加强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音像制品经营单位、娱乐场所的监管,严厉查处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网上传播有害信息、超时经营等行为;举办知识产权保护“反盗版宣传周”活动,全市统一举行了销毁非法音像制品活动;实施了阳光娱乐工程。配合有关部门,积极做好“扫黄打非”工作的各阶段性任务。去年全市文化执法人员出动检查文化市场2996人次,其中音像市场1733家次、演出场所37家次,电子游戏室338家次,娱乐场所296家次、网吧2459家次、停业整顿13家次、收缴非法音像制品23115盒,立案调查118件、结案118件,罚款29.18万元。

(六)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加强与越南文化交流,组织文化代表团,参加了越南谅山市、文朗县的文化艺术节。同时宁明、龙州、凭祥等县市组团到越南参加越南谅山文化艺术节并献艺交流。在龙州天琴文化艺术节中,还邀请东盟国家艺术家到晚会同台演出;应澳门特别行政区水电工会的邀请,龙州青少年天琴业余培训班学员奔赴澳门演出。

(七)文化调研工作扎实有效。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采取实地走访、发放问卷调查表、举行座谈会的方式开展调查研究。调研小组深入到扶绥县、大新县、天等县和江州区开展调查研究,召开了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座谈会,与县级文化系统有关人员座谈了解情况,发放问卷调查表173份,撰写了《关于崇左市文化系统人才队伍状况的调查》、《崇左市乡镇文化站工作情况的调查》,查找阻碍我市文化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突出问题,并研讨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办法,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了依据。

(八)文化项目建设取得了新突破。5月12日市壮族博物馆动工建设,同时征集了部分馆藏文物。图书馆、艺术中心等项目前期工作已经开展;完成了大石山区8个文化站的建设任务和自治区成立50周年11个文化站建设的筹备工作;新建3个县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支中心。

三、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本局人员编制适应不了文化工作的要求。编制比建市前少,比其它政府组成部门的少。局机关只有8个行政编制,除局领导班子的4个编制外,平均每个科室只有1名工作人员,很难保证工作的正常开展。其他二层机构,如文物局也是如此。市文物管理局只4个编制(2个干部,2个工人)是原崇左县的格局,几年来急需人用,但由于没有编制进不了人,难于完成对市本级51个文物单位的管理、保护、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市壮族博物馆建设等繁重的任务。

(二)机构设置不适应文化发展需要。本级无一个表演团体,重大节庆活动难以完成市委、市政府交给的演出任务。没有艺术创作机构,文化产业没有机构、人员策划和管理。

(三)市级基础设施落后。市本级至今没有群众艺术馆、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合格的图书馆、博物馆正在建设中。

(四)全市财政投入文化事业经费有限。全市7所公共图书馆总藏书量586845册,人均拥有藏书0.25册;年全市购书经费21.4万,人均购书费0.09元;全市文化馆事业费17.9万元,人均用于开展文化活动经费0.8元;全市文物保护单位199处,文物保护经费9.8万元,市本级仅仅是3万元。、年市本级的文物普查经费请求70万尚未到位,09年只安排3万元,距五年普查共需353万元的预算有一定的差距。

(五)文化产业没有上规模、上档次、体现本市特色的产业,发展步履艰难。

四、年工作计划

(一)抓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主要抓好4个县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10个乡镇文化站、50个文化站配套设备购置、壮族博物馆、图书馆、民族艺术文化中心、文化市场网络监控中心、斜塔景区项目建设等。加强领导,明确目标,制定好项目建设工作方案,抓紧组织实施在建工程。对规划项目抓紧完善各种手续,做好报批、可研、选址、环评、设计等环节。

(二)切实抓好艺术精品创作与演出。一是围绕庆祝建国周年活动,加强文艺创作,努力创作出更多反映建国周年,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精品,做好本市“八桂群星奖”文艺比赛及节目评比上报等工作。二是抓好《桃花坳》剧目排演,力争今年参加广西第七届剧展活动获得好名次。三是继续配合好区话剧团打造音乐话剧《天歌王国》。四是抓好对外文化艺术交流,扩大艺术合作。

篇5

一、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基本情况

我市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富有灿烂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各级文化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许多成就。

一是有一个比较好的工作基础。从建国以后,到新世纪之初,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广大文艺工作者,以及社会各界的有识之士,对保护我市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倾注了大量心血,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例如,民间文艺集成,竹根雕、布龙、朱金漆木雕,还有许多传统民间文艺节目的挖掘、整理、保存、研究,乃至开发利用,都取得了成效。使我市许多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延绵至今,并且发扬光大。所有这些,都使我们现在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一个好的基础,有许多现成的珍贵的资料,有可以总结吸取的经验,有行之有效的办法,也有了许多人才,这些基础,都是我们在当前和今后的工作中不能忽视,而应该最大限度的利用好的。

二是面临着严峻的形势。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变化,原有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变化,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冲击。诸如,自然消失、人为破坏、过度开发等等,再加上保护意识淡薄、缺乏法规、政策、投入方面的保障,保护工作的体制、机制、措施手段等不完善,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加强保护工作十分紧迫,刻不容缓。

三是有了一个新的良好的开端。近两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党和国家的空前重视,新一轮的保护工作已经展开,一些政策、措施陆续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了一个新的良好的机遇。先是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开展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接着国办专门发了文件,召开了全国性的会议,标志着政府重视和推动。后来,国务院又发了文化遗产保护的文件,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列为重要内容,提出了明确要求。从我省看,从*年到*年,省政府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非物质文化资源的发掘、保护和人才的培养。从我市来看,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健全机制、制订规划、深入普查、组织培训、公布名录、舆论宣传、申报“国遗省遗”、展示成果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发掘抢救和传承发展了我市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营造了全社会关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目前我市入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4项,省级23项,建立市级名录27项,县级名录173项;荣获“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4处,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21个,命名“一乡(村)一品”93个。“张德和根艺馆”、“何晓道十里红妆博物馆”等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的场馆纷纷建立,依托“梁祝传说”“开渔习俗”开办的“中国梁祝婚俗节”“中国开渔节”已成为影响广泛的文化活动品牌,甬剧《典妻》入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奉化布龙等屡获全国大奖,宁海耍牙、象山竹根雕等多次赴境外展览,促进了宁波的对外文化交流,提升了宁波的文化魅力和影响力。许多县(市)、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挖掘、整理、研究、保护和开发利用上,也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可以说,经过这两年的工作,全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许多工作也已经开始破题,为进一步落实国家和省、市的要求,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创造了一个好的环境和条件。

二、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

全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的、基础性的工作。普查的目的,是要全面、系统地摸清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濒危程度、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等基本情况,为规划做好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依据。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有利于制定我市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面规划,有利于认定和抢救、保护一批具有重要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并已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运用文字、音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有利于逐步建立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级保护的工作机制和制度,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文化大市’’战略,推动全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

今年5月,我市被省文化厅列为全省唯一的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试点。两个月来,我市先后出台了《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方案》,搭建了市、县、乡三级普查机构,召开了由各县(市)、区文化科和文化馆干部参加的动员会,依托各个县(市)、区,组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的专家深入各地陆续召开首批培训班20余个,培训人数达4000余人。面向全市发放的20万张普查简表正在陆续回收、分类、整理和数据化输入当中。下一步,要在全面普查摸底的基础上,对上一阶段获取的线索,选择重点项目进行详细调查和登记。今天,是普查工作开展以来,第一次将我们各县(市)、区文广新闻出版局的分管局长和馆长、站长同时聚到一起,因此,这次会议,既是一次培训会议,也是一次专题的、集中的进行研究、部署普查工作的会议。

国家和省市的文件,都对普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接下来我们还要请市里的专家,尤其今天下午安排了国家非物质文化研究中心的田青教授做专题讲座,相信大家可以对第二阶段的普查工作基本做到心中有数了。因此,我就不再全面地讲了,重点再强调几点:

(一)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普查工作,是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基础,只有把当地的资源底子弄清楚,把生存状况搞清楚,并进行相应的梳理归类,提出问题,明确保护工作的重点、难点,才能有效地开展保护工作。从现实情况看,底子不清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就许多项目来说,即使知道一些情况,也存在不全面的问题,其真实性需要确认。同时,用现代科技手段对项目进行系统的记录、保存、整理的工作,普遍做的不够,有的一点没做。这个状况,很难适应开展长期的、系统的、高质量的保护工作的需要,必须通过认真全面的普查,为保护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普查工作面广量大,是一项专业性强,艰苦细致的工作,必须下大力气、在人力、物力上有大的投入才能抓好。各级文化部门的领导同志,以及所有参与这项工作的同志,必须增强历史责任感,以强烈的事业心和求真务实的精神,努力完成普查任务。

(二)统一部署,科学安排。这次普查工作,要在省厅的统一部署下,有序进行。市里统一制订规划,负责牵头抓总、组织协调、指导促进,汇总整理普查成果。县(市)、区作为普查工作的基本单位,要集中人力、物力,认真负责,全面系统地搞好本辖区的普查工作。有条件的县(市)、区,也可以把各门类的专家组织起来,分成若干个组,集中统一地对本地资源进行普查。总之,在组织普查的方式方法上,既要强调各级都有责任,都要尽心尽力;又不搞一个模式,当地适合采取哪种方法,哪种方法有利于又快又好地完成任务,就采用哪种方法。要在专家指导下,结合当地情况,制订好本地区的普查工作计划和方案。从时间上讲,全省普查要求于*年底完成,我市作为试点,按照省里的要求,最迟也应于*年12月结束,下半年,由市里先行检查验收,年底接受省里的验收。

(三)用心把握普查工作的指导原则。理解好、把握好、贯彻好普查工作的指导原则,才能在普查工作中抓住要领,取得成效。我们把指导原则概括成“三性”:即全面性、真实性、代表性。所谓全面性,就是在所有地域上,都要涵盖,不漏乡(镇)不漏村;同时,在各个门类上,不能有任何遗漏。全面性还有一层含义,就是在各个具体项目的普查上,既要注重历史,充分吸纳、利用以往调查的成果,又要注重了解现状,看到发展变化,把现在的生存状况和发展趋势弄清楚。所谓真实性,就是尊重其历史和原貌,保证普查成果真实可靠,杜绝出现作假材料。所谓代表性,就是普查中要善于发现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具有代表性的东西,要组织专家们深入研究,本地区哪些形式、哪些作品、哪些类型、哪些民俗现象是有代表性的,然后深入挖掘,重点整理。抓住了这些,就是抓住了主流,或者说是重点,作为一个地区,也就有了特点,将来要重点保护什么项目,也就清楚了。要避免主次不分,平均用力。

(四)精心组织,抓好关键环节。在普查工作中,要抓好这样一些关键环节:一是制订好本地方案,每个月进展到什么程度,都要心中有数;二是搞好现场调查,尤其是当地的重点项目要组织好详查;三是明确普查所要取得的结果。通过普查,要取得的成果,主要的应该有这样几项:撰写出普查工作的总结报告,包括组织形式,方式方法,经验体会,取得的成就;提交本地保护项目清单,建立分级保护名录,建立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档案和数据库;绘制出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状况地图集;收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资料,加强保管,有条件的可建立博物馆和展示中心;开展学术探讨,产生一批研究成果。对这些工作目标,从一开始就要明确,从人才、资料、设施、设备等方面创造条件。

篇6

一、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基本情况

我市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富有灿烂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各级文化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许多成就。

一是有一个比较好的工作基础。从建国以后,到新世纪之初,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广大文艺工作者,以及社会各界的有识之士,对保护我市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倾注了大量心血,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例如,民间文艺集成,竹根雕、布龙、朱金漆木雕,还有许多传统民间文艺节目的挖掘、整理、保存、研究,乃至开发利用,都取得了成效。使我市许多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延绵至今,并且发扬光大。所有这些,都使我们现在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一个好的基础,有许多现成的珍贵的资料,有可以总结吸取的经验,有行之有效的办法,也有了许多人才,这些基础,都是我们在当前和今后的工作中不能忽视,而应该最大限度的利用好的。

二是面临着严峻的形势。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变化,原有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变化,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冲击。诸如,自然消失、人为破坏、过度开发等等,再加上保护意识淡薄、缺乏法规、政策、投入方面的保障,保护工作的体制、机制、措施手段等不完善,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加强保护工作十分紧迫,刻不容缓。

三是有了一个新的良好的开端。近两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党和国家的空前重视,新一轮的保护工作已经展开,一些政策、措施陆续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了一个新的良好的机遇。先是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开展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接着国办专门发了文件,召开了全国性的会议,标志着政府重视和推动。后来,国务院又发了文化遗产保护的文件,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列为重要内容,提出了明确要求。从我省看,从*年到*年,省政府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非物质文化资源的发掘、保护和人才的培养。从我市来看,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健全机制、制订规划、深入普查、组织培训、公布名录、舆论宣传、申报“国遗省遗”、展示成果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发掘抢救和传承发展了我市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营造了全社会关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目前我市入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4项,省级23项,建立市级名录27项,县级名录173项;荣获“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4处,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21个,命名“一乡(村)一品”93个。“张德和根艺馆”、“何晓道十里红妆博物馆”等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的场馆纷纷建立,依托“梁祝传说”“开渔习俗”开办的“中国梁祝婚俗节”“中国开渔节”已成为影响广泛的文化活动品牌,甬剧《典妻》入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奉化布龙等屡获全国大奖,宁海耍牙、象山竹根雕等多次赴境外展览,促进了*的对外文化交流,提升了*的文化魅力和影响力。许多县(市)、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挖掘、整理、研究、保护和开发利用上,也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可以说,经过这两年的工作,全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许多工作也已经开始破题,为进一步落实国家和省、市的要求,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创造了一个好的环境和条件。

二、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

全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的、基础性的工作。普查的目的,是要全面、系统地摸清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濒危程度、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等基本情况,为规划做好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依据。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有利于制定我市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面规划,有利于认定和抢救、保护一批具有重要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并已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运用文字、音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有利于逐步建立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级保护的工作机制和制度,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文化大市’’战略,推动全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

今年5月,我市被省文化厅列为全省唯一的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试点。两个月来,我市先后出台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方案》,搭建了市、县、乡三级普查机构,召开了由各县(市)、区文化科和文化馆干部参加的动员会,依托各个县(市)、区,组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的专家深入各地陆续召开首批培训班20余个,培训人数达4000余人。面向全市发放的20万张普查简表正在陆续回收、分类、整理和数据化输入当中。下一步,要在全面普查摸底的基础上,对上一阶段获取的线索,选择重点项目进行详细调查和登记。今天,是普查工作开展以来,第一次将我们各县(市)、区文广新闻出版局的分管局长和馆长、站长同时聚到一起,因此,这次会议,既是一次培训会议,也是一次专题的、集中的进行研究、部署普查工作的会议。

国家和省市的文件,都对普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接下来我们还要请市里的专家,尤其今天下午安排了国家非物质文化研究中心的田青教授做专题讲座,相信大家可以对第二阶段的普查工作基本做到心中有数了。因此,我就不再全面地讲了,重点再强调几点:

(一)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普查工作,是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基础,只有把当地的资源底子弄清楚,把生存状况搞清楚,并进行相应的梳理归类,提出问题,明确保护工作的重点、难点,才能有效地开展保护工作。从现实情况看,底子不清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就许多项目来说,即使知道一些情况,也存在不全面的问题,其真实性需要确认。同时,用现代科技手段对项目进行系统的记录、保存、整理的工作,普遍做的不够,有的一点没做。这个状况,很难适应开展长期的、系统的、高质量的保护工作的需要,必须通过认真全面的普查,为保护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普查工作面广量大,是一项专业性强,艰苦细致的工作,必须下大力气、在人力、物力上有大的投入才能抓好。各级文化部门的领导同志,以及所有参与这项工作的同志,必须增强历史责任感,以强烈的事业心和求真务实的精神,努力完成普查任务。

(二)统一部署,科学安排。这次普查工作,要在省厅的统一部署下,有序进行。市里统一制订规划,负责牵头抓总、组织协调、指导促进,汇总整理普查成果。县(市)、区作为普查工作的基本单位,要集中人力、物力,认真负责,全面系统地搞好本辖区的普查工作。有条件的县(市)、区,也可以把各门类的专家组织起来,分成若干个组,集中统一地对本地资源进行普查。总之,在组织普查的方式方法上,既要强调各级都有责任,都要尽心尽力;又不搞一个模式,当地适合采取哪种方法,哪种方法有利于又快又好地完成任务,就采用哪种方法。要在专家指导下,结合当地情况,制订好本地区的普查工作计划和方案。从时间上讲,全省普查要求于2008年底完成,我市作为试点,按照省里的要求,最迟也应于2007年12月结束,下半年,由市里先行检查验收,年底接受省里的验收。

(三)用心把握普查工作的指导原则。理解好、把握好、贯彻好普查工作的指导原则,才能在普查工作中抓住要领,取得成效。我们把指导原则概括成“三性”:即全面性、真实性、代表性。所谓全面性,就是在所有地域上,都要涵盖,不漏乡(镇)不漏村;同时,在各个门类上,不能有任何遗漏。全面性还有一层含义,就是在各个具体项目的普查上,既要注重历史,充分吸纳、利用以往调查的成果,又要注重了解现状,看到发展变化,把现在的生存状况和发展趋势弄清楚。所谓真实性,就是尊重其历史和原貌,保证普查成果真实可靠,杜绝出现作假材料。所谓代表性,就是普查中要善于发现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具有代表性的东西,要组织专家们深入研究,本地区哪些形式、哪些作品、哪些类型、哪些民俗现象是有代表性的,然后深入挖掘,重点整理。抓住了这些,就是抓住了主流,或者说是重点,作为一个地区,也就有了特点,将来要重点保护什么项目,也就清楚了。要避免主次不分,平均用力。

(四)精心组织,抓好关键环节。在普工作中,要抓好这样一些关键环节:一是制订好本地方案,每个月进展到什么程度,都要心中有数;二是搞好现场调查,尤其是当地的重点项目要组织好详查;三是明确普查所要取得的结果。通过普查,要取得的成果,主要的应该有这样几项:撰写出普查工作的总结报告,包括组织形式,方式方法,经验体会,取得的成就;提交本地保护项目清单,建立分级保护名录,建立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档案和数据库;绘制出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状况地图集;收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资料,加强保管,有条件的可建立博物馆和展示中心;开展学术探讨,产生一批研究成果。对这些工作目标,从一开始就要明确,从人才、资料、设施、设备等方面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