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校园绿化管理模板(10篇)

时间:2022-02-26 07:21:5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校园绿化管理,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校园绿化管理

篇1

关键词:高校 园林 管理

Key words: college landscape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S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现代学校建设的要求, 人们的审美情趣与生态意识逐步增强, 对校园绿化有了更深层次上的认识: 即校园绿化不但是植树、栽花、种草,,它本身就是一种校园文化, 是创设和优化学习环境, 而且还有生态环境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校园绿化的基本原则

1美观性原则。在学校绿化中,应以植物造景为主,用不同的绿色植物合理的搭配来表现校园的雅静和勃勃生机,再用色彩斑斓的各种植物加以点缀,增加校园的活泼。

2生态原则。为师生创造一种雅致、幽静、清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是学校绿化的先决条件。用生态学原理的新理念规划生态型校园,才是以人为本,创造人文与自然相结合的美好生态环境,才是有益于教学理想的生态型环境。

3实用性原则。实用,就是有实际使用价值,这是我们绿化校园的最终目的。结合教学要求进行绿地布置,还可设立一些花圃、苗圃、等自然科学园地。例如幼儿园的绿化,安排一块种植园,供小朋友们自己动手种植各类的花草和蔬菜,可以安排果园种植各种果树,让同学们丰富知识。

4多样性原则。植物多样性,多种多样的植物合理的配置既能增加景观的变化,又能丰富知识。空间变化的多样性,绿化又创造出多种多样的聚合与交往空间,既丰富了空间形态,又满足了学校多种活动的要求。

二、校园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

1、目的不很明确

实际工作情况显示, 相当一部分学校对校园绿化的认识不够清楚, 目的不很明确。 有些校长认为搞校园绿化是为了好看, 纯粹为了观赏, 因而把校园搞成了公园、花园、果园; 有的认为绿化是为了发展校园经济, 主要目的是为了学校创收, 因而把校园种成了菜田、粮田、农田; 还有的认为绿化是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 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 种什么无所谓, 只要种上就可以了; 个别学校领导校园绿化意识仍然相当淡漠, 认为绿化不绿化无所谓, 怎样绿化更无所谓。总起来说, 还有相当一部分学校负责人, 甚至教育行政部门的同志, 不懂得绿化是校园文化, 是建设高品位校园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不懂得绿化是教育工作的一部分, 必须很好地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不懂得绿化是营造学习环境, 绿化本身是为师生创造充分、优美、安静、舒适的室外学习、生活环境。所以, 有相当一部分学校领导还需要进一步明确校园绿化的目的, 进一步学习先进地区的做法和经验, 把本地、本校的校园园林绿化工作做好。

2特色不够鲜明

绿化也是一门艺术, 她的美学意识和文化含量都极为丰富。绿化要突出其整体效果, 不同场所的绿化目的不同, 绿化的手法、形式以及所要达到的效果也就应当不一样。中小学校校园绿化存在的共同弊端, 一是绿化没有体现出教育的特点, 没有创造出应有的育人效果,“环境育人”与“育人环境”的关系处理的不很恰当。二是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的学校在绿化上没有多大差别, 从幼儿园、小学一直到中学, 从规划、施工到形成总体效果, 表达不出各自学校的主题与特色。除少数学校外, 所到不同地方、不同类型的学校都给人一种“似曾相识”、“千人一面”的感觉。 特色也就是“个性”, 个性其实就是创新, 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举个例子, 就拿种植草坪来讲, 足球场的草坪必须平整, 不能掺杂树木花草, 而校园其他位置的草坪也都这样“清一色”,那肯定给人以“牧场”的感觉。

3、管理还不到位

学校绿化和其它基本建设一样, 关键在管理, 此所谓“ 三分建七分管”。我省校园绿化的管理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管理不当或不会管理。校园绿化的大篇幅文章在于精到的管理, 不加强管理或管理不到位就不是成功的绿化, 绿化效果也就肯定不好。二是重种轻管或只种不管。 重种轻管反映到校园绿化上是指种时不惜人力物力, 不惜耗费许多代价, 种了以后管理措施跟不上, 管理工作引不起重视, 这是最普遍的现象。一种只种不管的现象也不少见。 比如有些学校也种草坪, 但因修剪不及时使草坪草疯长, 或除虫不及时使草坪枯萎, 或洒水不及时使草坪草斑秃, 都显得相当难看。

三、提高校园园林绿化水平的主要措施

1、提高认识更新观念 按照我国园林专家的观点, 园林绿化不仅能美化环境, 更重要的是利用植物材料改善生态环境, 提高环境质量, 为人类自己的身心健康创造优良的生存和生活条件。校园园林绿化则是以植物材料为主体, 在适当的地方配以山石、水体、建筑和构筑

物, 运用园林绿化的手法, 从室内延伸到室外, 把学校的全部可利用空间建设成为一个高质量的整体育人环境。在校园绿化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 其核心就是认识与观念的问题。认识上的偏差就是没有澄清绿地与绿化的基本概念, 没有突出绿化为教育教学服务这一根本宗旨; 观念上的问题就是还没有弄清绿化与园林绿化的区别, 没有及时转到园林绿化的观念上来。学校不是休闲公园, 不是市政广场, 不能只考虑绿化、 美化, 不考虑创造育人环境。

2、搞好总体规划设计。目前, 大多数校园规划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弊病或问题。有的规划意识不强, 不找专业部门规划或不经过主管部门审批; 有的几任校长前后衔接不好, 校长换, 规划变, 随心所欲变更规划; 有的随意肢解规划, 一个校园同时采用几个规划, 或一个建筑物一个规划设计, 人为地把校园弄成“ 四不象”; 有的以为建好房子以后, 栽上花草树木就是园林绿化等等。

3校园园林绿化要从实际出发, 从当地自然条件出发, 做好因地、因校制宜的文章。 因地制宜就是特色, 就是创新。因地制宜还包括不同区位的学校要从本校实际出发, 不搞“一刀切”。比如地处农村的职业中学, 应结合农村特点与劳动技术教育的要求, 在进行校园绿化时着重考虑到当地农业的特点和优势。

4、加强专业队伍建设, 提高绿化管理水平 实践证明, 建立一支敬业爱岗、 精通园林业务的专业队伍, 对搞好校园绿化工作十分重要。通过培养、培训, 校园园林绿化专业队伍有了较快发展。但就队伍的数量和质量来说, 与提高校园绿化水平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教育行政部门应配备懂专业、会管理的专职人员, 来管理指导学校的校园园林绿化规划、 建设和管理工作。中学和规模较大的小学应配备专人、规模较小的小学和幼儿园也要有兼职人员来从事校园园林绿化的管理工作。应尽快建成一支数量够用、素质较高、爱岗敬业、相对稳定、专兼职相结合的校园园林绿化管理队伍。

5、增加经费投入, 注重基地建设 经费投入是搞好校园园林绿化工作的基础保障。近几年, 用于校园园林绿化的投入逐年增加, 但其主要部分用于校园环境的基础设施建设, 用于园林绿化的投入还比较少, 特别是养护管理经费更少。 为尽快实现学校的校园园林化, 有的地方规定, 从教育费附加中拿出一定比例用于校园园林建设, 有些学校集中一部分自筹经费专门用于校园园林建设, 这些做法都值得学习和借鉴。

(六)加强养护管理, 发挥管理育人效益、校园园林绿化的效果能否达到和保持, 关键是养护和管理。从养护角度讲, 一方面要加强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 使他们懂养护、会养护, 解决“养护不当”或“不会养护”的问题; 从管理角度讲, 就是要做好“管理育人”的文章。一方面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大投入、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从而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另一方面要通过进行爱护公物、爱我校园的教育、建立健全校内各项管理制度、 划分管理责任区的办法, 将校园环境维护管理的责任分解落实到班级和学生, 使他们既有一种责任感, 又有一种荣誉感, 从开始的制度约束到后来的自觉遵守, 形成良好的学校风气, 使学生们在正直向上的氛围中, 在优美高雅的校园环境中, 受到教育和熏陶, 从而达到管理育人的目的。

总之,校园绿化效果如何,除了由植物的种植数量、种植面积及植物本身的生态组织和形态组织有关外,关键还要从园林景观效果的角度去把这些有生命的东西因地制宜地进行合理配置,极力打造出一个安静、幽雅、舒适、风景优美的生态校园。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校园绿化;特点;管理;措施

Key words: campus greening;characteristics;management;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9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7-0236-02

0 引言

高等学校的校容校貌是代表学校的风格,反映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绿化校园、美化环境,为广大师生员工创建一个清洁、优美、舒适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与培养和造就四化人才有着密切的联系。校园绿化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减弱噪音、美化校园和陶冶情操的作用。参天的大树、碧绿的草坪、迷人的鲜花、精美的小品、幽静的小路,无不对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研究一下搞好校园绿化管理的措施很有必要。

1 校园绿化的特点

校园绿化是指校园范围内的绿化。校园绿化是为发展教育事业服务的,它属于庭院式园林,但同公园不同,公园是以观赏为主、实用为辅,校园绿化是以实用为主、观赏为辅;公园是以植物、山水、园林小品为主,建筑是从属的,校园绿化是以校舍建筑为主,对校舍建筑起着衬托、辅助作用;公园是满足流动游人逛景的需要,而校园绿化的服务对象是常驻的游人即师生员工及家属。学校校园内修建的建筑和道路组合划分着校园的空间,这决定了校园绿化的特点:管理地段分散,管理对象复杂,各块绿地的观赏和使用功能不一,在工作中不能一律对待。学校校园绿化管理的好坏与领导重视程度,师生参与情况和职能部门工作水平有很大的关系。

2 校园绿化管理的措施

高校在发展,高校的校园绿化建设也在发展,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笔者觉得搞好校园绿化管理的措施主要有以下三点:一、领导重视,二、群众参与,三、职能部门负责,具体措施如下:

2.1 领导重视

2.1.1 注重投资 从建校初就应该投资,绿化投资如果每年能达到基建投资的5%,绿化校园,美化环境的效果就会大有改观。

2.1.2 重视规划、健全绿化档案 要建立健全校园绿化资源档案,制定可行的绿化规划,并把绿化纳入校园总体规划之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这项工作是科学地绿化校园的前提,是搞好园林建设的依据,是把义务植树运动引向深入的有力措施。

2.1.3 组建园林队伍 建设一支人员够、懂技术、会管理的园林队伍,是建设和管护好校园绿化的根本保证。一般院校在编专职从事绿化工作的人员应设2-3人,其中养护队长1人、技术人员1-2人,并且在绿化工作的旺季,及时雇用临时工,积极开展校园绿化的各项工作。

2.1.4 重视园林机具的应用 学校要直接拨款购置浇水车、剪草机、喷雾器和绿篱修剪机等,这样既可减轻园林工人的劳动强度,又能提高工作效率和绿化美化水平。

2.1.5 建立健全绿化管理机构 学校要成立校园绿化管理委员会,绿化办公室具体应设置在后勤管理处办公室;健全绿化机构和绿化制度,明确绿化职责,全校从上到下,从主抓后勤的副校长和后勤管理处主管绿化的处长,各二级院的领导,一直到各二级院的办公室主任或科长即绿化员,绿化工作层层落实,具体工作由绿化办管理。

2.1.6 领导亲自参加绿化 作为校园绿化管理委员会的主任和副主任不仅要有部署、有安排、有检查,而且每年都要和教职工学生一起参加义务植树,这样不但能激发广大师生爱林、育林、造林的热情,而且还能增师生员工对校园绿化的认识。

2.1.7 加强园林生产基地建设 苗木是绿化的物质基础,校园绿化要达到“增产节约、增收节支”,兴建温室和园林苗圃既可解决苗木来源,又可加速校园绿化美化进程。

2.2 群众参与

2.2.1 绿化员要精心组织、精心指挥 各二级单位的办公室主任即绿化员,要依据绿化办的要求,落实责任、明确任务,及时精心组织本单位的教职工和学生,进行挖坑、换土和浇水,认真把握好质量关,在绿化工作中,要带头、要立功;要同师生抢晴天,战雨天,赶时间,保质保量按期完成交给的绿化任务。

2.2.2 师生员工要积极参加 学校的师生员工要在绿化校园、美化环境的运动当中积极参加、无私奉献,为了学校园林绿化的发展,要增添绿意。如:师生可以精心选择花色品种,认真布置花坛;教师可以奉献自己辛勤培育的盆花,来装点校园;师生为了更好地绿化校园、美化环境,能给母校留下一点绿意,可以栽纪念树、种纪念林,由此又能激励全校师生投入到校园绿化建设当中。

2.2.3 各二级单位要齐心协力、共建校园 高校的二级单位较多,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同时完成交给的绿化任务是不容易的,这就需要学校各二级单位的师生员工能够以主人翁的责任感齐心协力、绿化校园,义务植树的尽责率要高、栽植要精心、管护要好,成活率才会高,绿化效果才能显著。

2.3 职能部门负责

2.3.1 精心规划设计 园林职能部门即绿化办,要根据学校的总体建设和土壤盐碱性的实际情况,坚持以园林植物栽植为主,适当点缀园林建筑、园林小品的原则,突出学校特色,切实作好园林规划设计工作,使校园绿化沿着花园式的方向发展。

2.3.2 栏袷┕す芾 无论是校园内的游园施工、小区建设,还是道路布景、植物栽植都要认真管理,要严格依据园林技术规范指导、检查和验收,使绿化工程保质保量按期竣工。

2.3.3 年初要有计划,定期有安排、有检查,年终有总结 绿化办每年初要拿出规划,制定计划,落实绿化任务,适时安排各二级单位挖坑、栽植和浇水等;定期检查各二级单位的绿化管护情况,及时发简报。在落实绿化任务上要制定分配细则,在检查评比上要制定评分表,年终依据评分,评选出先进单位和个人。

2.3.4 认真学习,大胆创新 绿化办一方面要加强绿化工作人员的业务学习和临时工的技术培训,提高园林技术水平;另一方面要大胆创新,加强土壤改良,努力扩大绿色植被,丰富园林植物品种,合理配置园林植物,加强植物造型、造景和造园建设。

2.3.5 重视育苗生产 要充分有效地利用学校的园林苗圃和温室,为校园绿化提供大量树苗和花苗;每年要动手购种籽、搞育苗,让校园早有花、长开花;露地花卉育苗不但要满足校园绿化的需要,而且生产有余又可以对外供应,能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2.3.6 加强养护管理 为保证花草树木的成活,要随时检查各二级单位的养护管理情况,及时通知各二级单位给花草树木锄草、松土、施肥、浇水,要积极组织园林队伍修技、抹芽和病虫害防治,要经常检查、定期维护园林建筑、园林小品和园林设施。

2.3.7 以宣传教育为主,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相结合 通过广播、电视、报纸、黑板报等,宣传校园绿化的重要性,宣传《森林法》和园林法规,并对损坏花草树木、毁坏园林建筑、园林小品和园林设施的单位和个人,轻者批评教育,重者协同执法部门给予严肃处理。

2.3.8 开支上要精打细算 投入到校园绿化建设的资金,在使用上要精打细算,在购苗、买物上要实现货比三家的原则即比质、比价、比运距;在苗木方面,尽量要实现自给苗;在绿化施工、造景造园建设上要实现收旧利废、严格管理。

参考文献:

篇3

调查显示,国内一些知名老校名校,历史沉淀悠久,文化低蕴深厚,多数校园绿化及园林景观尚好,而近年来新建的一些学校或扩建、移址学校在此方面似感缺漏(少数除外),人们心态浮躁、精神不振倾向有目共睹。近年来,不少高职院校施行校园扩建,但是校园的绿化管理工作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

一、目前校园绿化管理的现状分析

1.校园绿化规划中的植物配置种类单一。缺乏专业的校园绿化设计是目前很多学校在校园绿化景观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有些学校认为花钱作设计、 出图纸不划算,对校园绿化建设设计不重视;二是校园绿化选择植物、树种时只注重植物的冠幅、色彩、外观, 而忽视植物自身生态功能,在植物景观群落搭配、树种配置方面存在问题。种类丰富、品种多样的植物是环境建设和城市绿化的宝贵的资源,但实际应用中,用于校园绿化树种配置的植物品种不到 40 种,尤其本地乡土植物应用没引起足够的重视。

2.校园绿化景观建设中对植物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在校园绿化景观建设过程中,对所用植物种类的文化意蕴挖掘、凸现不够,导致学校绿化的景观意境和环境功能弱化。植物的文化意蕴和内涵是中国文化延伸的一种载体,人们常常赋予花木不同的感彩,通过花草树木表情达意是情感抒发的重要方式;利用植物创造意境、寄托美好愿望是校园绿化的常用手法,如用梅花表清高、竹表虚心、石榴表热爱等, 要充分挖掘、发挥植物的文化意蕴,使校园绿化品位提升,档次提高,突出环境育人功能, 上升到人文绿化。

3.校园绿化管理基础条件薄弱。主要表现为校园绿地零散,面积大小不一,绿地植物种类多样,既有乔木、灌木、地被植物、草坪等,也有不耐寒、不耐湿的树种类型;再有就是校园绿地地下管网较多,错综复杂,对校园绿化维护管理造成隐患。另一方面,校园内占绿毁绿现象表现严重,给校园绿化管理工作带来困难。

4.从事校园绿化管理的人员队伍素质偏低。“三分种植,七分管”。但现今重建轻管现象普遍,没有固定的专业队伍养护和管理校园,无法保证养护管理工作的常态化和养护技术水平的提升。目前,从事校园绿化养护管理的人员,文化素质偏低,缺乏相关的绿化养护专业知识,在绿化养护管理实际操作中,只能从事简单的修剪枯枝、清除落叶、松土、浇水等常规性工作,对绿化养护档次的提升缺乏相应的管理标准或操作规范,以及相应的养护标准。

二、提高校园绿化管理质量和水平的基本对策

1.科学制定校园绿化管理标准,提高养护水平。校园绿化管理是一项不可缺少的经常性工作,为实现校园绿化养护的长效管理,一是探索在 ISO 国际质量标准体系运行管理模式的指导下,明确职责,不断调整与校区原有景观、 建筑等特点相适应的运行机制,真正做到制度、职责、目标三明确,以制度为抓手,以稳定为前提,以实效为标准,积极贯彻实施校园管理园养护技术规范,切实提升养护管理水平。二是制定校园绿化管理月历(日历),使整个管理工作在全年内能够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 不断满足植物生长规律的要求;同时可以完善管理过程,加强细化施工过程的管理。

2.完善专业规范建设,加强质量管理。建立健全和充分完善校园绿化管理制度,采取优化组织管理网络,健全考核制度与日常巡查制度,坚持统一管理,合理协调、全面发展的原则;严格安全操作技术规范和绿化管理制度;完善信息反馈体系。“科学养管” 是实现校园绿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手段,“养”是技术层面的抚育管理,“管”是政策法规层面的行政管理,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3.加强高校后勤绿化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和培养机制。提高校园绿化管理养护队伍整体素质,普及养护知识,掌握关键技术是保证巩固校园绿化效果的关键所在,为稳定绿化管理养护员工队伍,可采用固定用工与临时用工相结合,简化聘用的程序;加强对管护人员的业务水平培训,定期组织职工进行培训、学习,提高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

4.落实管理责任制,完善监督管理。学校的绿化养护部门、管理部门,要提高法制观念和政策水平,依法行政,强化服务意识,公开办事制度,接受社会监督,考核期内的诚信记录(证明)、安全生产、养护质量和其它相关资料进行存档、审核、认定;要不定期进行抽查、抽查结果将与绿化设计、施工、养护的业绩考评和绩效工资和管理薪酬利益等挂钩。

5.加大经费投入,提升养护管理级别。要把校园绿化管理工作纳入学校规划,逐年加大校园绿化养护管理专项经费,保证购买肥料、绿化工具、农药等所需物资的经费投入,组建有管理技术和能力的管理养护队伍,随时掌握校园绿化动态变化,建立高效灵活的校园绿化管理机制,遇到新问题、新情况,及时研究,调整计划,采取相应措施。

三、结语

高职院校校园绿地是构建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绿化营造的氛围能够体现校园蕴涵的历史文化,体现出学校的环境特点,使学生们能够在丰富内涵、陶冶情操的同时感受到植物的美、自然的美。因此,高职院校应充分结合自己的学科特色和办学特点,结合学校所处的地域特点、地理环境等因素,营造形式丰富且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优美校园环境。科学绿化与景观建设的实质是数量与质量、结构与布局要尽可能和谐合理适宜,对师生的情感、 心理、意识和精神的净化,健康渗透,促进发展有益无害,充分利用和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朝晖,浅析环境心理学与校园绿化设计[J].海峡科学, 2008( 5) :18.

篇4

从当前高校校园建设与管理的现状可以看出,大多数学校都非常重视绿化的建设,并投入的大量的财力与人力,而忽视了对植物的养护与管理,最终导致绿化植物存活率不高,不仅不能够达到理想的绿化效果,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这主要是由于高校校园绿化管理人员没有具备较高专业知识水平与能力,无法将科学合理的措施应用在其中,最终导致校园绿化管理水平不高,阻碍了高校校园的健康发展。针对于此,我们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高校校园绿化管理水平。

一、加强对校园绿化管理的人士

1、可将校园绿化管理直接引入到学校环境的整体规划设计当中

学校校园环境的规划与设计应立足于为学校提供服务之上,不仅要求绿化植物具有庇荫与观赏性效果,还必须要在设计中将植物的生长规律进行综合考虑,选择多种绿化品种,避免其绿化植物单一化而导致生态系统过于脆弱,不利于校园环境的建设。

2、加强对绿化环境建设的监督与管理工作

从当前校园绿化建设的现状可以看到,建设与管理相脱离,加大了绿化环境的建设力度,而忽视了绿化的管理,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绿化管理人员也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并采取措施加强对绿化环境的管理与养护,避免在绿化植物生长中出资按各种各样问题,从而提高绿化管理水平。

3、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充分发挥生物的多样性

在进行校园绿化环境建设的过程中,设计者首先需要对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了解当地水文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等因素,然后选用适宜的植物进行栽种,在必要的情况下,管理人员还可引进一些野生植物或者外地植物,通过投入相应的资本,采取最科学合理的技术对其进行养护,从而提高绿化植物的存活率,提高高校校园绿化管理水平,并降低管理费用。

二、科学提高校园绿化管理的措施

1、建立并落实管理制度,加大对其监督力度

管理标准与规范是高校校园绿化管理工作中的基础,要想提高高校校园绿化管理水平,就需要建立健全的绿化管理制度,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并加强监督管理工作,从而促进高校校园绿化环境的进一步建设。另外,高校校园绿化管理部门还应当将当地政府制定的相关管理标准来对其绿化环境建设进行管理,从而加大绿色环境的建设力度。

除此之外,高校校园绿化管理部门还必须要将其管理只能够充分发挥出来,一方面要求在实际工作中编制科学合理的计划,并按照计划合理使用绿化经费,要求管理人员对绿化植物进行合理的监管;另一方面要求接受上级园林绿化管理部门的指导,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的绿化管理。完善检查制度,制定明确的可操作性强的绿地承包管理的监督、检查、验收和奖罚办法。落实管理责任制,避免出现监督有空白、落实不到位等情况。

2、设立专项资金,科学测算养护经费

学校在绿化景观建设初期,投入的资金有限,因此学校在财政预算上应该划拨部分资金,作为绿化养护专项经费,用于对现有的绿化景观的改造、苗木的更换或补植,以保持绿化景观的完整性。学校如果计划在已建成的绿地中进行施工,要先到校园绿化管理部门办理开工手续,并缴纳一定的保证金,施工完毕,由学校绿化管理部门负责恢复或由施工单位自行恢复,但要保证成活,否则将按规定进行处罚。

根据不同绿地类型及养护等级操作规范内容所需发生的工作量,制定出不同绿地类型及养护等级的养护费用标准。绿地养护经费定额,是实现绿地养护质量标准的资金保障条件,是核定养护成本、核拨绿化养护经费的依据。原则上草坪、模纹色块、应时花卉以平方米为单位进行计算,乔木及花灌木以株为单位计算。然后根据校园内所划分的不同绿地等级所含的草坪或树木等总量,计算出各不同等级绿地所需的绿化管理费用,累加之后就是整个校园绿化管理费用。并根据每年绿化面积的增减、绿地等级的调整变化及物价指数情况来计算总的养护费用。

3、实行绿地分类分级管理,树木生长数字化管理

根据功能要求、植被结构、地理位置等的不同,划分绿地养护等级,实行绿地分类、分级管理,分别制定不同类型和不同级别的养护质量标准。可以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5个等级,这样在管理中能做到粗细结合,重点突出。

绿化管理部门逐步全面实现数字化和网络化管理,对校区内的重要树木,特别是名木古树采用数字化管理,定期(一般两年一次)采集植物(主要为乔、灌木)信息(胸径或地径、树高、冠幅、树龄、来源等)以及树木每年的施肥(种类、次数、数量)、松土和防病虫等信息并录入电脑系统,建立档案,实现植物信息记录与监测管理计算机化。

4、加强专业知识培训,更新绿化养护技术

绿化工作要根据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功能要求、生长时期、立地条件、季节气候等因子采取合理的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措施,技术性很强。绿化管理部门应该积极选派业务骨干和员工参加上级绿化部门组织的专业业务培训活动,重点掌握植物景观的层次要求,乔、灌、花、草的生长特点,植物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护,园林机械的使用与保养,以及修剪、种植、喷药等技术的操作要点,以利于整体绿化养护管理水平的提高。

定期组织业务骨干到城市景观营造较好的公园、市政绿地及其他高校参观学习,参加国家级园林绿化管理学术研究会,丰富绿化知识,更新养护技术,引入新的绿化养护理念。比如,园林机械使用简单方便,功能齐全,省时省力,安全性高,应该大力推广使用,实现机械化管理。

三、结束语

通过上述,简单介绍了集中提高高校校园绿化管理水平的方法,相信大家已有所了解,从而为高校校园环境的建设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一、高校校园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重要作用

高校校园园林绿化养护之所以备受人民群众的关注,主要是因为高校园林绿化状况直接代表了一个城市的文明、一个城市的文化和一个城市的形象。人们对于校园园林绿化状况的重视展现了当代人民群众对于文化、文明和精神的重视,同时也是对于完美生活的追求。校园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对于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以及保障人民群众生活质量都有着突出的作用。从其管理的具体内容来看,高校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能够防止种植植物免受枯萎和病虫灾害,而且其管理还能展现一个城市绿化的具体效果,减少高校校园园林工程成本,实现校园园林绿化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合理分配。最终可以实现校园绿化的人文价值、社会价值以及生态价值。

在高校园林绿化的整个工程中,施工管理和养护管理是最主要的方面。只有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才能够确保整个工程的合理有序进行。当然,高校园林绿化是一项要求专业性和技术性都比较强的工程。这就要求高校园林绿化的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运用自己的相关知识找出现如今我国高校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进行解决和改进。这样才能推动我国的高校园林绿化工程的合理发展。尽管园林绿化建造技术不断提高,但是在园林施工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大的技术问题以及管理问题,因此,保证园林施工技术的良好和管理的有效性很重要,同时也必须做好园林施工建设以及质量检验,从而不断提高校园建设绿化管理水平。

二、校园绿化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1.绿化规划设计与养护管理缺乏科学的衔接

高校校园,对园林绿化都没有经过专业的绿化设计,大多对植物生态要求、生理习性都没有科学的认识,不能科学的进行物种的配置、选择,绿化植物单一,这导致校园生态系统脆弱。另外,进行绿化规划设计时,对高校这人口高度密集的场所没有进行具体的考虑,忽略了学生是绿化养护的服务对象,整体的绿化养护不是很到位,缺少人性化的设计,日常维护的难度比较大。

2.校园绿化养护管理先天条件不足

校园植物立地条件复杂、绿地分散、零散,种类繁杂,校园各处都有绿地的分布,既有建筑周边绿化,又有游园绿地,还有街道绿化,面积大小不一,涉及灌木、乔木、草坪管理、地被植物,在绿地之下,地下管网纵横交错,比较多。学校市场有维修工程、基建工程,绿化植物缺苗、死苗的现象市场发生,对整体的维护管理有一定的影响。

3.部分高校对绿化养护管理工作不重视

为了保证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要进行三分种植,七分管理。但在进行绿化实践的过程中,对绿化的设计施工比较重视,对其养护管理则不是很重视,在养护管理方面投资的资金数量不足,对校园的管理没有固定专业的队伍,没有专门的规章制度对绿地进行相关的保护,时常会发生破坏、侵占绿地的行为。

4.校园绿化养护管理水平普遍不高

目前进行绿化养护工作的大多为专业素质比较低的农民工,进行绿化养护管理的经验不足,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没有针对性和技术性,对养护管理的定义还停留在浇水施肥、修枝除草、防病除虫方面,没有养护方面的专业知识,有很多新建成的景观因为养护不当的原因成活率不是很高,长期的景观的效果就凸显不出来。

5.绿化养护管理工作方法不科学

由于目前高校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机制不健全,大部分管理部门都只是采用了一些技术含量较低的高校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措施,而且普遍的高校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人员管理素质较差,长期缺乏培训,工作方法不科学,导致了高校园林绿化养护质量不高,而且效果不好,同时也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6.强调建设,忽略管理

当下我国很多高校的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仍然存在着强调建设忽略管理的现象。在建设园林绿化工程中大费周章,建设之后却又不重视后期绿化养护管理。仅仅是将绿化养护管理工作交给物业公司进行管理。而当前我国大部分物业管理公司缺乏现代化的高校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技术以及管理经验,这就造成了高校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的“靠天吃饭”,严重阻碍了管理进程。

三、校园绿化养护管理的特点

1.校园绿化养护管理的长期性

不同于市政工程的建设,绿化工程要保证生长旺盛,就要进行长期的精心养护管理,对环境不良因素和自然条件进行消除,对衰老死亡、出现损伤的植物要及时的更新或补栽。这样才能对绿地的各项效能进行充分的发挥。

2.校园绿化养护管理的时滞性

进行植物绿化养护管理,要保证对植物进行适时的浇水、施肥、锄草、喷药和修剪,只有进行经常性的养护管理,才能保证植物连续的生长。对植物进行绿化养护的措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保证对植物的生长产生影响。肥效表现在施肥一段时间之后,采取不施肥的措施不会给植物在短期之内造成影响,对植物的养护和绿化管理不当和缺失,对绿地的破坏短时间也不会显现出来,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出现破坏在一段时间内难以恢复。

3.校园绿化养护管理的技术性

进行植物的绿化养护,要根据其生态习性、生物学特性、生长时期、功能要求、季节气候、土壤条件等因子,及时的进行整形修剪、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这些技术具有明显的技术性,因此对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要进行加强。

4.校园绿化养护管理的不确定性

绿化养护管理的影响因素较多,其中灾害性天气、人为破坏等因素都是无法进行估计的,植物的适应性、生长等都有一定的差别,这对绿化养护的管理不确定性有一定的增加。

四、高校校园绿化养护的具体措施

1.科学地考虑适地适树,尽量发挥生物的多样性

在绿化设计中应该为建设、养护着想,从实际出发,在充分调查研究当地水文、气候、地理、周边环境等条件情况的前提下,应以地带性植被、乡土植物为基调,适当引进适于本地生长条件的野生植物和外地植物,以增强其抗干扰能力,降低养护方面的要求。不同绿地结构中,乔、灌、草多层结构的绿化三维量(植物光合作用的有效叶面积量)及年环境效益的量化值都是最高的。因此,建立乔木、灌木和地被三位一体的复层混交群落的绿化模式,既丰富了植物景观,实现了绿地生态效益最大化,又利于绿地形成群落自肥的良性循环机制,从而减少施肥、除草等非再生资源的使用,并提高了绿地自身稳定性、抗逆性、抗干扰能力,降低了病虫害的危害。大大降低了绿地维护费用,是提高绿化养护水平的重要手段。

2.加强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将城区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资格证书作为城区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人员上岗和工资待遇的依据。建立健全城区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人员的培训、考核和上岗制度。加强管理人员等额管理水平。

3.提高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重要性认识

提高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重要性认识首先要注意种植植物的绿化养护工作,积极防止种植植物可能会发生的枯萎死亡、病虫灾害等情况。当今园林绿化养护工作中的主体对象是有生命的植物对象,因此,针对种植植物进行浇水、施肥、修剪、除虫等不间断的养护相当重要。只有加强养护工作,园林种植植物的造景效果才能发挥出来,园林绿化的工程成本才会降低。另一方面加强园林绿化养护工作重要性认识还要体现在绿化效果上。

4.加强园林绿化养护技术

加强园林绿化养护技术必须应该切实贯彻园林绿化养护制度,针对园林绿化养护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针对园林绿化养护人员的培训必须要有针对性和规范性,致力于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园林绿化养护队伍。同时不定期进行绿化养护人员的绿化养护意识培养,促进整体管理工作加强,让园林绿化养护技术得到充分发挥。

5.机械化进行园林绿化养护

园林绿化养护实现机械化进行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运用科学技术手段进行园林绿化养护工作,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同时也降低了劳动力成本。机械化进行园林绿化养护不仅保证了园林绿化效率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也节省了很多人力物力。

6.保证绿化成果,做好绿化养护的后续工作

对植物进行长期有效的养护管理工作是绿化的养护管理工程建设之后工作的重心,应根据所养护对象自身的特点来进行养护管理工作的监管,寻找最有效的途径,要兼顾方法和结果,同时对结果加以侧重,以结果为主,逐步合理编制专项资金计划,使投入与产出形成良性循环,建立动态健康良好的监控体系。在养护工作中建设与管理是有一定区别的。绿化工程建设通常具有以下特点:①单次性。如在一株树的整个种植过程中从挖坑、回土、扶正到上保护架等工序只进行一次后,不再需要重复多次进行,即只完成单株树木的栽植。②工程秩序固定性。在整个绿化工程的进度中,各道工序开展的先后次序以基本固定,在没有特殊情况时不会发生重大变化。③时限性。即工程建设一般需要在一定的时限内完成,具有一定的紧迫性。

7.优化施工技术和加大管理力度,以确保施工质量

园林工程师应根据图纸要求对植物材料进行采购,同时在进场之前,验收植物材料的各项基本信息以及苗木检疫,并坚持将苗圃选苗工作及现场验苗工作结合在一起,从而对植物材料进行控制。并在此项工序中,对各个过程进行工序记录。在种植土选择方面,园林绿化更宜使用肥沃而疏松的种植土,同时该种土壤的排水性非常好,其pH值通常在6.5~8.5的范围之内,全盐含量低于0.3%,土壤容重约为1.45g/cm3;为保证植物拥有充足的养分,培育过程中应配以足量且足够腐熟的有机肥。园林灌溉工程中应使用pH值介于5.5~8之间,矿化度小于2500mg/L的自来水。提高苗木成活率,种植工程在质量控制方面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也可以说它是整个工程项目的核心,因而充分了解提高苗木成活几率的因素非常重要。例如,土壤改良,季节变化,苗木本身质量,正确的养护措施都是提高苗木成活几率的因素。在引进外来树种时,应考虑树木的生长需求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尽量选择适合的环境种植适合的树木,以提高绿化种植工程的质量。

8.建立健全养护标准,制定科学管理方法

针对目前很多的高校园林养护管理的问题,相关的养护管理部门要结合相关的管理经验和校园的具体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护管理办法,这样可以促进园林养护工作的具体进行。

五、绿化树木的管理

1.肥水管理

乔木树型高大,根系发达,根深幅广,在施肥过程中主要应采用复合肥,在植后的三年中,每年在春、夏、秋季初应分别进行一次施肥工作,每次用复合肥1-2kg,其中施肥量为小树少施,大树多施。期间采用的施肥方法为,小树结合松土施用液肥,大树在冠幅内地面进行开穴干施,对于三年以上的高大乔木无需施肥。对于灌木树型小,应采用浅穴或浅沟的种植方式,丛生根系浅,应按照实际情况施用适量的复合肥,采用液施、干施结合的施肥方式。观花观果灌木应适当增加一些磷钾、肥,观叶灌木应适当增加一些氮肥。

2.树型管理

绿化林木应采用科学合理的艺术设计以及认真管理来使其做到有稀有密、有型有款、座落有置,这也是确保绿化成功的重要工作之一。乔木树干应笔直挺拔,成年大树应将不规则的树枝锯掉,不能锯掉冠幅大,叶多枝小的挡风枝,因其会在遭遇大风雨天气时避免出现折枝现象。

3.病虫害防治

绿化树木的主要虫害有天牛,木虱、潜叶蛾等,可采用常规杀虫剂、速扑杀,介特灵等进行防治。绿化树木的主要病害有根腐病、白粉病等,可采用的防治药物有托布津、多菌灵等,浓度为800-1000倍。

综上所述,对高校校园进行绿化养护和管理,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根据不同地区、气候的校园进行具体的植物的配置、绿化等,保证校园文化的具体体现,随着人们对绿化养护技术的不断重视,高校的绿化养护的技术也能不断的发展,这对促进绿化养护技术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篇6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各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各地高校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软件、硬件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校园面积也日渐增加。作为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绿化设计、施工以及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不仅仅影响到校园功能的体现,更直接影响到一所学校的形象。为此,做好校园绿化维护与管理工作显得至关重要。

一、现状

高校后勤部门的主要职责包括为师生的吃住行及休闲娱乐等提供服务等工作。校园绿化与每名师生都有直接的关联,故我国高校校园绿化养护管理工作多以后勤服务部门全权承担为主要运行模式。经过数十年来的经验表明,该模式为高校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师生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该模式也呈现出一些问题与不足,诸如养护管理工作人员的选聘、管理与培养等。

二、存在问题

1. 内部专业化程度需要加强、提升。过去若干年来,后勤部门工作人员构成多样,文化程度参差不齐,专业性不强。如在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方面的管理人员,多是半路出家,并无扎实的现代园林专业知识与技能,校园绿化养护管理工作多停留在浇水、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较为简易的工作层面,考虑得较多的是确保植物存活,而在更高层次的植物造景技艺方面涉足较少。最终的结果即仅能实现园林的“绿化”的初级景观效果,较难满足现代园林景观理念的要求。

2.外引则经费开支巨大。近年来,随着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的改革与探索,不少高校将原后勤承担的管理与日常维护工作对外招投标加以外包,如将校园绿化养护管理工作对外招标,引进社会企业进行专业化的管理。此举初衷甚好,但在资金投入巨大,内部资源的开发与充分利用方面略显不足,导致资源没有合理搭配与使用,与建设节约型社会相背离。

3.园林等相关专业教学实训场地缺乏。近年来,园林行业蓬勃发展、人才需求旺盛,不少高等院校相继开设园林类专业。受市场化程度的影响,不少院校看重的是短期生源好、效益明显,远期前景存在不确定性,导致资金投入有限,包括实训场地等需要长期持续不断的大力投入的各方面人才培养的基础条件较为薄弱,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与行业企业对高技能性园林专业人才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尤其作为高职院校的园林专业,其培养的目标是技能型人才,更加需要实体化运作的教学实习实训基地作支撑。

三、对策

过去几年,不少高校在探索后勤管理社会化,力主通过将校园绿化养护管理面向社会公开招投标等方式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于此减轻后勤部门的工作压力,同时提升校园绿化养护管理质量。此举有其可取之处,但也存在一些弊端。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参考对策如下:

1.内部挖掘潜力。针对后勤管理部门长期从事与绿化养护管理工作人员有一定基础的特点,加强对该部分人员的培养工作,使之能独当一面,承担校园绿化养护管理的指导、监督工作。

部分高校开设有园林、园艺等专业的,则建议采取以园林专业为依托,将校园绿化作为实训平台,成立校园绿化养护管理实训基地,采取实体运营模式展开校园绿化养护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力量,既可以减少另建专业实训基地的大笔经费投入,也为学生参与真实的工作环境创造条件。如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自2010年冬季开始,以该校园林专业师生为主体,承担全校超过80000㎡的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师生全面参与园林绿化的周年养护管理工作,包括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整形修剪、绿化改造等工作,师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得到显著的提高、科研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专业教育与专业意识培养同时进行,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校园植物挂牌、养护管理、造型、摄影艺术展览等方式,确保园林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明显提升,同时也对其他专业的师生起到明显的宣传教育作用,引导形成爱护校园、美化校园的良好氛围,真真正正实现生态景观园林建设的初衷与目的。

2.外引专门企业。随着园林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社会上已出现很多具备专业资质的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企业。因此,可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投标的方式,引进具有良好信誉、技术力量雄厚的企业,全权委托其开展专业化的校园绿化养护管理工作,能有效改变原有的后勤管理部门承担绿化养护管理的模式。甚至还可以根据校园面积大小进行合理分区,引进2-3家企业分别承担养护管理任务,以促进养护管理单位之间的相互竞争、共同提高的格局,确保校园绿化养护管理的整体效果。

3.校企深度合作。针对部分高校自身拥有园林专业,或后勤管理部门中有较好的绿化养护管理基础的现实情况,可采取园林专业或后勤养护管理部门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的模式开展校园绿化养护管理工作。并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确保分工明确,以形成相互竞争之态势,促进校园绿化养护管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4.强化监督管理

4.1 加强沟通与交流。针对校园绿化养护管理,不管采取何种管理模式,校内的后勤等校园管理的责任部门均须针对绿化养护管理工作需要,严格执行检查验收标准,做好监督管理工作,避免因管理不到位导致不必要的损失。可通过定期召开绿化工作会议、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等方式,加强与承担养护管理工作的企业间的沟通交流,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立即处理,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有效。

4.2 完善考核与奖惩机制。针对校园绿化养护管理工作实际情况,建立符合行业标准的绿化养护管理考核方案,并严格执行、履行奖惩措施。对达不到既定目标者,不具备继续承担养护管理工作的单位,及时执行退出机制,以儆效尤,促进校园绿化养护管护工作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丁金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8(2).

[2]申屠江平.高职院校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思考[J].职教论坛,2010(9):59-62

篇7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7-0073-02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园林专业教学团队是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学院新校园占地500多亩,景观、绿地面积达22万平方米,栽植树木80多种、8 000多株,绿化景观优美。为了建设和管理好新校区的景观、绿地,学院尝试让园林专业教师参与校园绿化的建设、管理和养护。这样一来,既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专业技能,很好地配合了校园绿化管理工作,也构建了本专业的实训平台,培养了“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

参与的形式

参与建设 2007年,在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园总体规划设计方案的前期论证和评审工作中,生物科技系园林专业教师就参与了国内几家知名设计公司设计方案的评定,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通过综合修改,择优确定了最佳设计方案,经过严格招投标,最终选择了4家实力较强的园林企业进驻新校区,承担学院的绿化施工。2009年,学院专门从园林专业教研室抽调专业教师,连同外聘的园林管理专家共同成为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绿化专业项目代表,同监理单位一起共同监管和指导新校区景观绿化施工过程,严把质量关,及时结合实际解决施工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保证了绿化施工的顺利进行。工程于2011年6月按期交工,正式投入使用。

参与管理 2010年,学院在后勤服务中心校园部的基础上,以生物科技系为依托,组建了环保绿化处,生物科技系系主任担任处长。绿化部部长由生物科技系园林教研室主任兼任,绿化部其他技术管理人员也由园林专业教师担任。这样一来,校园绿化、美化工作,以及园林机械设备等相关管理工作从计划到落实就全部由专业教师来负责了。

组织学生实训 由于园林专业教师兼有双重身份,很自然地就把学生的实训与园林管理、养护的具体工作结合了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会按季节的变化把校园绿化管理的主要工作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考虑,最终结合生产,季节性组织学生开展实训,实现了“工学结合”,既完成了实训任务,又为生产解决了人力不足问题。

实践的效果

改革了传统教学模式 过去,由于实训条件的限制,教学多半是理论与实践分开进行,先集中把理论教学完成后再找合适的实训基地去完成实训教学,况且实训时间很难保证,实训内容也不一定能按教学计划的要求进行,且要看企业的“脸色”行事。自从园林专业教师参与了校园绿化管理以后,把校园绿化管理生产与园林专业教学结合了起来,校园园林景观和相关管理、养护内容在实践教学中得到了充分利用,绝大多数专业课程都可以结合实际、在真实环境中得到落实。这样一来,教师不再受传统的“板书+讲解”教学方式的限制,结合校园养护管理的实际任务选择相应的教学项目,随时可以带学生到校园绿化养护的现场,面对具体工作实景,参与完成真实的工作任务。在这个过程中,课堂气息“活”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在技能训练中掌握了理论,结合理论提升了操作技能,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提高了景观、绿地的管护效益 学院景观、绿地建设共投资4 000多万元,2011年6月已经全面交工投入使用。截至目前,配合学校景观整体规划设计形成了“一轴、一核、一廊、一环、六区”的景观体系,校园景观高雅,绿树成荫,文化气息浓厚,已成为咸阳市园林绿化的亮点。校园绿化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后,管理、养护任务依然很繁重,如果按照一般园林绿地养护标准,每年费用就需要130多万元。由于园林专业教师以双重身份参与了管理,节省了管理技术人员的费用,加之大量的养护工作可以借助学生实习完成,每年节省的管理和养护费用至少在10万元以上。养护费用节省了,校园绿化依然做到了按时修整、施肥、防治病虫害,景观维护到位,各类植物修剪整齐、生长良好,整个校园绿意盎然、清洁卫生。

提升了教师的综合素质 新校园绿地建设,从绿化设计、施工、监理、养护等一系列的企业行为,到建成的校园绿地的绿化改造和养护,专业教师提出设计观点,参与审核,研究设计方案,全程监管园林绿化公司的施工过程,特别是绿地投入正常使用后的养护管理主要由专业教师来组织实施。在整个参与校园绿化建设和养护管理的实践中,教师主动分析研究问题,做到不出校门“下企业”,锻炼了动手能力,积累了丰富的园林企业管理经验,提高了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双师”素质。

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技能 对校园绿化管理,园林专业学生按班分责任区,养护责任到人,各区分工分项,教师任项目经理,班干部任班组长,每个学生形成不同的工作岗位,每个岗位按岗位职责开展工作。每个学生要完成自己的具体任务,就要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养护实际问题能力,提出具体方案,并负责落实。虽然在园林养护中,平时的体力劳动多由绿化养护工人完成,但学生也要结合教学和专业实训阶段性地完成责任区内的部分工作量,学生从综合管理能力和具体园林专业技能都得到了锻炼。从近几年学生毕业时的综合素质来看,95%拿到了技能等级证书,专业技能普遍有所提高。

为学生提供了勤工俭学的机会 通过制度组织第二课堂或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由教师组织,学生自愿参加,完成校园养护任务,给予一定报酬作为奖励,为学生提供了勤工俭学机会。只要学生有时间,能让学生完成的工作,尽量不另雇用其他人员。例如,在2012年冬季之前,10名学生利用周末,完成了全院树木的树杆涂白,每人获得了一百多元的劳动报酬,学生既锻炼了专业技能,又得到了一定经济补助。

园林专业教师参与校园绿化管理,目前还处于尝试阶段,还需要认真总结和完善。第一,必须通过规范管理、经济刺激等手段,鼓励、调动教师及学生参与校园绿化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制定更详细的校内实训管理办法,规范教师和学生的相关行为;第二,对学生要实行严格的技能考核制度,制定详细的考核标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第三,可探索专业教师分片、分项责任制,明确工作标准,让参与的人员更加明确自己的责任;第四,应尝试让学生组成相关兴趣小组,以承包方的身份承担一些较大规模的养护管理工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学结合;第五,要进一步探索、完善校园绿化管理的企业化模式,从经费、人员聘用等方面给予管理者一定的自,以便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挖掘潜力,更加出色地完成校园绿化管理任务。

参考文献:

[1]欧阳秀明.关于高职园林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7(3):16-20.

[2]王燕,顾振华,等.“园林实训校园化”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6):35-37.

[3]王颖,秦津,郑伟.充分利用校园绿化进行园林教学的尝试[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46-48.

篇8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roughout the country have stepped up city landscape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have proposed to create a garden city, effectively improving the city appearance and environment of the city, to further improve the city grade and investment environment. Improve landscaping construction is the city construction needs, public demand, the quality problem of the landscaping projec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is paper here at first analyzed som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garden engineering, and puts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Keywords: garden; greening; quality; progress

前言:园林工程施工项目属于工程项目分类中的一种,是指园林施工企业对一个园林产品的施工过程或成果。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保护环境、改善环境觉悟的提高,城市建设已进入生态环境建设阶段,城市园林绿化成为热门,许多国家已把园林绿化作为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认识到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通过运用园林绿化所使用的树木、花草等,合理布局组成植物群体,从而发挥其与人类的生存、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多种功能.

园林工程建设中的问题1、园林工程质量问题有些施工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在施工中偷工减料,不按图施工,如土方质量、苗木质量规格等不符合要求等,导致工程质量不符合工程质量的标准和要求。还有些施工企业没有摆正质量与进度的关系,往往出现重进度、轻质量、盲目赶工的现象,导致质量不合格而返工,不仅造成信誉和经济的损失,又因返工而延误了工期,其教训是极为深刻的。2、施工过程缺乏监控力度所谓“二分设计,七分施工”,即一个良好的景观工程需要设计者与施工者共同完成,一个有创意的设计,更需要精良的施工。而许多施工企业机械地照搬图纸,园林施工不能充分体现工程的设计思想。近年来,园林工程项目众多、量大、工期紧,参建的施工企业综合素质差距较大。某些单位缺乏专业对口和相对稳定的施工队伍及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现场施工管理力量不足,从而导致施工过程缺乏有力的监控,给作业人员不按规范要求的工艺、技术质量标准作业有可乘之机,也造成工程质量通病不断发生。

二、加强城市园林工程管理的重要措施

1、推行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监理制

实行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监理制是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的有效措施。园林绿化工程监理是一种高智能的技术服务,遵循科学准则,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监理工作。园林绿化监理工程师应做到守法、诚信、公正、科学,既维护建设单位的利益,又不损害施工单位的合法利益,从而保证工程的顺利竣工。园林绿化监理人员从工程施工到工程竣工验收能够做到全过程跟踪,及时发现问题并协调解决问题,从而保证园林绿化工程作品的景观效果。推行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监理制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保障。随着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不断完善,园林绿化工程监理制已全面进入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行业。园林绿化监理人员从工程施工到工程竣工验收能够做到全过程跟踪,发现不合格材料、工序、产品做到及时整改,保证园林绿化工程每个环节不出问题, 从而保证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

2、工程施工组织管理

园林工程工序复杂,各工序的相关性较高,例如,水景、植物栽种、排水施工等,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相互的配合与协调。因此,在施工组织阶段,要充分考虑景观设计中涉及的各个工序的先后安插,并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从而保障园林施工的如期进行。首先,园林施工进行前,要做好施工现场的勘察工作,对土质或土壤成分做出详细的评价,主要为植被栽种提供可参考性数据。其次,对施工材料、施工机械和施工人员安排等环节也要列出详细的说明和计划,对整个工程的成本造价进行大致的评估,尽可能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选择最优的低成本方案,提升施工企业的利润空间。

园林工程开工后,要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安排来进行,并在施工现场细化责任分工,设立专门的质量监督部门,随时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发现与景观设计不符或质量问题时及时予以纠正,做到质量管理与现场管理同步进行。对于施工现场的设备要经过严格的审查,保证机械设备具备安全使用的合格条件,同时也要检验技术人员的从业资格,降低施工现场技术性事故的发生几率。此外,按照施工材料的供给、机械设备的分配以及人员进入施工现场的时间安排等,合理制定工序的先后顺序,并制定出尽可能细致的工期流程图,在施工阶段作为工程监督的依据,保证园林施工按部就班的进行。值得一提的是,园林施工与其他建筑施工不同,不能忽视养护组的施工作用,在工序设计过程中要合理安插养护组进入现场,对已建成的栽种植被等进行同期养护,提高成活率。

3、施工工序的质量管理

综合性园林绿化工程项目都是由若干个分项、 分部工程组成,要确保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就必须全面控制施工过程,使每一个分项、分部工程都符合质量标准,每一个分项、分部工程又都是通过一道道工序来完成。由此可见,工程质量是在工序中创造的,要确保工程质量就必须重点控制工序质量,对每一道工序质量都必须严格检查,当上一道工序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决不允许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只要每一道工序质量都符合要求,整个工程质量就能得到保证。由此可见,必须对每一道工序都进行严格检查,自检与抽检缺一不可,只要当上一道工序符合验收标准时,才可以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只有将每一道施工工序质量控制好,整个工程项目才能够顺利完成。

施工工序的质量管理要从前期的熟悉工程资料做起,推行设计和质量现场交底制度, 通过图纸会审、现场调整,使一线的作业人员理解设计意图,了解工序的技术、工艺和验收要求。设计图纸对现场进行核对,编制施工计划书,认真做好场地平整、定点放线、给排水工程等前期工作。在拿到工程的有关资料后,首先熟悉工程的设计思想、施工流程和质量要求,图纸上不能反映出来的细节,可以向设计人员了解。比如公园里草皮的铺设,哪一块范围适用哪一种草皮,斜坡和平地铺设的分量等,提前把工程设计的对象和工艺流程了解清楚,对后面的管理工作大有裨益。熟悉施工资料最好能与施工现场勘查结合起来进行,因为在了解施工环境、施工条件、材料来源等情况下,实地进行考察,才能让图纸与实况、设计与现状统一起来,在第一时间掌握施工方案,也能对施工方案进行查漏补缺。在设计绿化种植的工程中,还要注意苗木的合理选取和种植时的要求。比如种植穴大小要合乎苗木根系的大小规格,而土壤肥力交叉的种植点则要挖取较深的种植穴等,这都是在施工前要留心、施工中要注意的问题。

要严格控制园林绿化材料的质量。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是构成工程质量的基础,投入材料的质量,如土方质量、苗木质量规格、各种管线、铺装材料、亮化设施、控制设备等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工程质量的标准和要求。因此, 严格控制投入材料的质量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

施工进度的质量管理

篇9

一、绩效管理的含义及作用

绩效管理是组织、团队和个人取得更好成果的一种手段。绩效管理首先要在组织内部目标和成就、能力的评判标准达成一致,然后在此基础上理解和管理绩效。绩效管理可以定义为一个过程或一系列过程。在这些过程中,人们应该取得什么样的成果,以及如何在长期和短期内管理和提高生产率达成了一致。绩效管理是一个连续过程,由经理和员工共同负责,它不仅能提高工作成果,还可以改善工作关系。好的绩效管理能让企业的管理者更好的了解企业员工的工作状况,比如他们的长处是什么,他们的工作热情以及工作的积极性,他们的专业知识够不够全面,他们的工作经验够不够丰富,是否具备高级别的职业资格等等。这些能让企业的管理者在员工的聘用方面作为方向指导,因此可以更好的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推进企业管理流程以及业务流程的更加优化,从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二、企业目前绩效管理有待解决的一些问题

成熟的、良好的绩效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核心,为企业带来更深远的价值。但是,现实中很多企业会发现,绩效管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各环节在流程上和具体实施上的薄弱,会导致绩效管理的无效,企业绩效管理目前存在一些的误解和错误认识:

1.忽略绩效计划、制定绩效目标不合理

好的绩效计划是保证企业目标实现的前提,在绩效计划制定的过程中制定企业的绩效目标是重中之重,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绩效目标对于企业成功实现绩效管理,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最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有些时候绩效管理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或者即便已经开展但是执行起来有困难追究其原因在于绩效计划制定的不够合理,如果绩效目标制定的太高、太大,对于目前实行起来有困难那么就会打消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起到了适得其反的效果,那么绩效计划制定失败。反之,如果绩效目标制定得太低,难以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不能够提高管理效率,那么就失去了绩效目标制定的意义。因此,绩效目标制定是否可行合理是非常关键的,科学合理的制绩效计划是绩效管理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也是充分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关键。

2.过于追求量化指标,轻视过程考核

一直以来定量指标在绩效管理中占有重要角色。指标的高与低是衡量绩效管理执行结果好坏的有力依据,对进一步制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事实上,仅依据单一的数字结果显得绩效考核有些片面、刻板,会使决策者做出错误的决策。因此,在绩效考核中应充分发挥过程指标的考核,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避免发生更多的失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良好的监督控制使得绩效管理始终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另外企业的管理者在参与绩效考核的过程中可以更好的了解员工的工作情况,更有效的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而不是只看指标结果,这是作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这是必备的素养,也是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

3.认识单一,反馈信息混乱

过去一些企业的管理者对于绩效管理考核过程、结果制定的过于简单。在人才任用时并不是通过制定出良好的考核制度而是更加看重人际关系,虽然也有绩效管理体系但是绩效考核体系过于单一并不科学合理,无法真正准确的考评员工的真实能力。在信息反馈方面,不能够真实全面的反映绩效考核数据,弄虚作假,没有将绩效管理工作落实到位,使得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做出错误的决策,人力资源工作的不顺利开展必定要延误商机,让企业一败涂地。

三、强化绩效管理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

当前,我国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有所提高带动了企业的管理效率的提升,同时以绩效管理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一些先进的系统的管理模式不断被推出并不断融合到本企业的经营管理当中,做好绩效管理,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提高意识、明确思路、优化绩效管理

一些企业的管理者始终没有意识到好的绩效管理对于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只是做做表面工作,对此情况,我们应该让经营管理人员走出去,向先进的企业学习优秀的绩效管理模式,并通过人工成本对标来找差距找出不足进而提升本企业的绩效管理水平的同时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

2.先进的、完整的绩效管理体系流程

完整的绩效管理体系要求企业应具备较高的基础管理水平及企业的组织结构分工明确、权责比较明晰,各岗位责任制应建立健全、工作流程和内容清晰完善,岗位说明书全面真实反应各岗位情况、薪酬体充分体现效率与公平的原则,充分发挥激励机制作用,企业的计划预算体系完整,企业管理者拥有较强的沟通力、执行力,企业文化健康进步,企业的战略目标制定的长远化、系统化。

3.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要将量化指标考核与过程考核有机得加以结合

量化指标是一段时期的任务指标,它是比较单一的数据,不是能够完全将绩效管理的整个过程真实客观的反映出来,单纯的依据量化指标可能会让我们的经营管理人员做出不正确的决策,因此我们在绩效管理的过程中应分阶段的细化考核,针对每一阶段的具体情况进行跟踪考核,这样的话可以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问题,做到步步跟踪步步纠正,使得绩效管理任务与目标始终保持一致。当然,所谓的步步跟踪步步纠正是相对而然的,如果过程考核的太细化会造成员工的压迫感和不信任感,丧失工作热情,反而事倍功半。因此,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要想做好绩效管理一定要把握好“度”,只有这样才能让绩效管理为人力资源管理有效的服务。

4.想让绩效管理发生作用的机制当然必须通过适当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作用可以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发现并挖掘员工的潜在能力最大程度的提升个人绩效,并带动促进整个部门绩效水平的提高,达到1+1大于2的效果。当然建立激励机制要将正激励与负激励平衡使用,不能走极端。仅仅有负激励就不能调动企业员工的主动性,缺乏工作热情的工作不好带来绩效水平的提升,反之只有正激励没有负激励会让员工没有紧迫感也不可能很好的提升绩效管理水平,绩效管理要注重,鼓励员工自我培养开发提高能力素质,进而提升个人和企业绩效;体现对人的尊重,鼓励创新,保持组织活力,使员工和企业得到同步成长。

5. 科学的绩效管理能够提高管理效率

绩效管理要在公司的长期战略的发展视角来制定,要将个人的特长、个人的发展计划与企业发展的目标相一致,做好沟通辅导工作,将绩效计划、绩效沟通辅导、绩效目标及企业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让科学的绩效管理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方振邦.战略性绩效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赵国军.绩效管理方案设计与实施 [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3]张卫华.绩效考核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J/OL]中国,2013

篇10

中图分类号: K9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自2005年数字化城市管理(以下简称数字城管)试点以来,全国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数字城管的城市达到128个,36个大城市中有30个已经完成或正在开展数字城管工作。2005年7月,建设部决定在全国试点该模式,深圳市被列入全国首批10个试点城市(区),深圳市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分两步实施的办法,特区内一期工程于2006年6月底前建成并投入运行,实践证明,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不仅是观念上的变革,同时也是城市管理机制上的一种创新。更是真正实现城市“科学、严格、精细、长效”管理的有效手段。城市园林绿化信息系统应包括绿化审批管理系统、绿地实景影像养护管理系统、古树名木信息管理系统及城市绿地遥感识别系统与林业地理信息管理系统整合。

1.数字化城管系统

数字化城市管理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集成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单元网格数据、管理部件数据、地理编码数据等多种数据资源,综合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RS(遥感技术)等多种技术和各类业务平台,形成完整、闭合、互通互联的城市综合管理系统。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行新的科学管理方法,使城市管理的区域达到精细化、管理部件的内容数字化,管理事件的处置精确化。实现城市管理由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进而全面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质量和水平。

2.建设绿化管理信息系统

绿化审批管理系统、绿地实景影像养护管理系统、古树名木信息管理系统及城市绿地遥感识别系统与林业地理信息管理系统整合。

2.1绿化审批管理系统

绿化审批管理系统为加强绿化资源管理工作,完善管理措施,规范绿化审批程序,及时受理申请,高效完成审核、审批工作,进一步简化审批环节,尽量缩短审批时限,高效履职,切实保障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提供信息化帮助。

2.2城市绿化门户网站

建设城市绿化门户网站,方便市民查询我市绿化管理有关信息,包括公园和绿地地图,古树名木保护情况,扩大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平台。

2.3实景影像绿化监管系统

基于实景影像信息平台开发实景影像绿化监管系统,提供全市管辖范围内的绿地实景影像,使各绿地中的草坪、树木具体信息,通过实景影像展现出来,并可根据实景影像情况进行各类绿化监管管理。

2.4绿化管养系统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绿化管养系统,通过高新技术的运用及创新的业务管理模式,提供一个作业公司、监理单位共同运用的绿化管养管理系统,实现各管养作业公司、监理单位、管理人员三级的过程管理及管养情况结果管理。

作业管理的网络化。

2.5古树名木管理系统

本系统结合GIS、GPS技术,基于深圳市数字地图和影像,将古树名木在电子地图上精确定位。建立记录古树名木全面数据的数据库,将大量的图形、图像、关系性数据、多媒体数据存储于大型数据库中;对获取的信息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辅助分析评价;提供各种级别的数据保护和权限控制机制。系统提供市、区、街道三级古树名木管理平台,并实现数据维护、查询统计,快捷的报表生成,专题图打印等功能。

2.6绿道管理信息系统

基于地理信息技术,对城市绿道进行管理,系统设定市、区、街道三级管理模式,各区、街道可根据预设权限对辖区内绿道进行管理,市主管部门可对全市绿道进行管理。系统内容包括绿道的地理信息展示,绿道长度统计,巡查情况记录等。

2.7城市绿线管理系统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对城市绿线进行管理,将规划局已划定的绿线直接落实到绿地,提供全市、各区、街道绿化现状数据(含骨架树种、风格、管理责任单位、建设时间、改造时间、设施使用时间等)的查询,绿地面积、乔木数量及各类设施数量的统计,各类报表生成。

2.8林业地理信息管理系统(整合)

整合现有的林业地理信息系统,林业地理信息管理系统是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以数字的形式再现的林业信息场,形成信息化的林业。系统综合运用GIS、RS、宽带网络、多媒体及虚拟仿真等技术,对全市林业资源进行信息自动采集、动态监测管理和辅助决策服务的技术系统;具有数字化、网络化、虚拟仿真、优化决策支持和可视化表现等功能,为全市林业和宏观管理、指挥、调度、协调工作提供快速、准确的信息服务,用信息化技术改变传统的林业管理模式,从而全面实现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数字化,实现林业和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2.9绿化管理考核评价系统

对我市绿化管理进行考核评价,根据各项指标和责任制考核计分标准进行量化考核,由计算机程序进行自动评分、总计,生成考核评价结果。

3.效益与风险分析

3.1社会效益分析

3.1.1数字城管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构建和谐城管需要不断完善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改善公共服务质量,提高依法管理社会的能力和水平,要把关注民生、维护民意、保障民权作为城市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民生需求呈全面性、均等性、多样化的特征。通过数字城管建设,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并智能化地作出响应,服务于人民,从而提升民生工程,提高群众的生活品质,推进群众生活朝着便捷、高品质、幸福的方向发展,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3.1.2有利于优化政府服务与管理职能

数字城市管理的发展离不开各种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应用。物联网、云计算、以及3S技术在数字城市管理领域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通过互联网把无处不在的、被植入城市物体的智能化传感器连接起来,形成物联网,实现对物理城市的全面感知,利用云计算等技术对感知信息进行智能处理和分析,实现网上“数字城市”与物联网的融合,并发出指令,对包括民生、环境、公共安全、城市服务等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化响应和智能化决策支持,优化政府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加强全方位、智能化、实时化的管理系统建设,为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投资创业等提供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打造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政府的管理职能,并带来城市管理领域的三大飞跃:智能识别、智能监测、智能定位。

3.1.3有利于提升城市未来发展的国际竞争力

智慧化是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世界科技革命又一次新的突破。利用智慧技术,建设智慧城市、数字城管,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和特征。数字城市管理是在已有“数字城管”建设的实践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先进的物联网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传感技术等多种信息技术应用与全新城市管理、运营理念的融合。它站在现代城市管理运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对城市管理进行前瞻布局。从目前来看,数字城市管理还是一个新事物,处于起步阶段,但对未来发展的意义已被广泛认同。数字城市管理建设早抓一步就能先人一步,就能抢占创新型城管建设的制高点,有望在未来经济竞争中脱颖而出,提升我国城市未来发展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所以,我们要加快数字城管建设,走出一条有智慧、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3.1.4有利于保障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是保障城市正常运行和人们有序生活的基础,也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社会,影响公共安全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具有突发性和难预测性,这使得城市公共安全管理非常棘手。物联网技术在公共安全方面的应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物联网技术是城市发展通向智能化的桥梁,是数字城市管理的一项关键技术,它为相关管理部门提供了一种防控事故的技术手段,借助物联网与计算机技术,通过建立一整套监测和预警系统,这样有利于城市管理者有效地进行城市日常管理,从容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从而保障了社会发展的稳定与和谐。

3.2经济效益分析

3.2.1节省城市管理时间,提高城市管理效率,直接增加城市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