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教育计划模板(10篇)

时间:2023-01-24 18:28:2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爱国主义教育计划,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爱国主义教育计划

篇1

热爱祖国并立志献身于祖国和民族,是每个公民应有的政治素质,是树立远大理想和确立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思想基础,也是每个学生为祖国、为人民刻苦学习的思想基础和基本动力。学校应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重要的阵地,在学校教学活动中除了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外,还必须挖掘爱国主义教育的教育因素,使知识能力和思想教育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存于教学与活动之中。应该看到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涉及育人方向的“大题”,然而,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从身边的、具体的“小题”做起,给学生以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启蒙到形成“主义”的教育过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教师的天职,学核应该以高度事业心、责任感把爱国主义的种子播在学生的心田。近年来我们学校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将“两史一情”教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旋律,让学生懂得过去,热爱今天,去追求祖国美好的未来。学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途径,是有组织的专题教育,将这一专题教育分解到每月思想教育的工作重点中去贯彻,落实到各个部门、各个年级、班队去抓。其次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于各科教学中,发掘各科教材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最后是利用读书、影视、歌曲、社会实践等课外活动形式,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从而激发他们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去发奋学习,积极进取。前几年,我校通过这三种教育途径,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在实践中,我体会到加深爱国主义教育是学生理想教育的起点,社会主义教育的基础,将来成才的精神动力。

二、努力激发爱国的情感

爱国主义是民族自强的巨大精神力量,尤其在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过程中,更需要有为国效劳、为国献身的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必须从青少年抓起,从小学生抓起。其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渗透”。渗透在日常教学之中,渗透在各项活动之中,渗透在人际交往之中。而这种“渗透”的基本途径,有赖于努力激发学生爱国的情感。

爱国是一种情感,要善于运用一切可激发学生爱国之情的因素,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浸润。要充分发挥我们这五千年文明古国所提供的爱国教材的作用。更要善于运用社会主义祖国的无数光辉事例、英雄人物去感染学生,培育爱国情感。爱国情感的培育,光靠一、二次活动是难以成功的,学校的责任在于有强烈的教育意识,有明确的教育计划,且能适时地、因地制宜地、经常地进行讲求实效的教育,只有教师具有真实的爱国情感,才能激起学生的真情。 转贴于

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要充实、形式要活、感情要真,充分运用现有的各种教育基地及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的生动材料,让学生看得见、感受得到,要充分发挥班队作用,组织多种有成效的活动,从低层次到高层次,努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积极引导爱国的行为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既要务虚,又要务实。知与行必须和谐统一,爱国行为的引导是教育的重要内容,让学生人人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篇2

热爱祖国并立志献身于祖国和民族,是每个公民应有的政治素质,是树立远大理想和确立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思想基础,也是每个学生为祖国、为人民刻苦学习的思想基础和基本动力。学校应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重要的阵地,在学校教学活动中除了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外,还必须挖掘爱国主义教育的教育因素,使知识能力和思想教育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存于教学与活动之中。应该看到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涉及育人方向的“大题”,然而,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从身边的、具体的“小题”做起,给学生以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启蒙到形成“主义”的教育过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应该以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把爱国主义的种子播在学生的心田。

二、努力激发爱国的情感

爱国主义是民族自强的巨大精神力量,尤其在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过程中,更需要有为国效劳、为国献身的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必须从青少年抓起,从小学生抓起。其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渗透”。渗透在日常教学之中,渗透在各项活动之中,渗透在人际交往之中。而这种“渗透”的基本途径,有赖于努力激发学生爱国的情感。爱国是一种情感,要善于运用一切可激发学生爱国之情的因素,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浸润,要充分发挥我们这五千年文明古国所提供的爱国教材的作用,更要善于运用社会主义祖国的无数光辉事例、英雄人物去感染学生,培育爱国情感。爱国情感的培育,光靠一两次活动是难以成功的,学校的责任在于有强烈的教育意识,有明确的教育计划,且能适时地、因地制宜地、经常地进行讲求实效的教育,只有教师具有真实的爱国情感,才能激起学生的真情。例如,通过“成就系列教育”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访问,了解工厂的发展史,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新气象,激励学生增强努力学习、练好本领的紧迫感。特别近几年来,我校开展“学陶师陶”活动,开辟了“行知园”,向学生宣传陶行知先生光辉的一生,以陶行知先生赤诚的爱国之心去感染每一个学生,当陶行知先生儿子陶诚教授从哈尔滨远道来校视察时,“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华,中国现在不得了,将来一定了不得。”的歌声响彻整个校园,学生这种真挚的爱国之心,爱国之情,使陶诚教授深受感动。通过强有力的爱国主义教育,近几年来,我校大队部先后获得了“省红旗大队”“十帮一扶贫先进大队”等光荣称号。

由此可见,抓住有利时机,有的放矢地开展各项活动,努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是十分重要的。

三、积极引导爱国的行为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既要务虚,又要务实,知与行必须和谐地统一,爱国行为的引导是教育的重要内容,让学生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篇3

一、挖掘体育素材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学校应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重要的阵地,在学校教学活动中除了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外,还必须挖掘爱国主义教育的教育因素,使知识能力和思想教育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存于教学与活动之中。应该看到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涉及育人方向的“大题”,然而,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从身边的、具体的“小题”做起,给学生以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启蒙到形成“主义”的教育过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教师的天职,学核应该以高度事业心、责任感把爱国主义的种子播在学生的心田。近年来我们学校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将“两史一情”教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旋律,让学生懂得过去,热爱今天,去追求祖国美好的未来。作为体育学科,更应该承担学校在爱国教育活动中的排头兵,利用自己的学科特点,挖掘体育课本、体育历史、体育赛事等教育内容中能够激励学生爱国的人和事,来感召他们。

大家都知道竞技体育除了必须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做后盾外,还必须具有先进的技战术理念,科学严谨训练,运动员先天的体育潜能以及运动员在赛场的心理素质等多种因素结合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比如北京奥运会可以说是全国人民爱国热情凝聚成了一种空前的力量,奋力拼搏,勇夺冠军,为国争光,让五星红旗飘扬在各个赛场己成了全国人民最大的期盼。京奧运会后这种高涨的爱国凝聚力依然延续,使得我们现看所有中国队的各项比赛只有一个字就是赢,不能输,输了就上升到爱不爱国的高度上。就此可以引导学生平时要好好锻炼自己的身体,等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够凭自己的身体素质和思想素质报效自己的祖国。

二、利用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爱国主义是民族自强的巨大精神力量,尤其在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过程中,更需要有为国效劳,为国献身的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必须从青少年抓起。其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渗透”。渗透在日常教学之中,渗透在各项活动之中,渗透在人际交往之中。而这种“渗透”的基本途径,就是可以在体育课中经常开展一些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集体精神。在这些活动中,要善于运用一切可激发学生爱国之情的因素,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浸润,要善于运用社会主义祖国体育事业中无数光辉事例、英雄人物去感染学生,培育爱国情感。爱国情感的培育,光靠一、二次活动是难以成功的,体育教师的责任在于有强烈的教育意识,有明确的教育计划,且能适时地、因地制宜地、经常地进行讲求实效的活动教育,只有教师具有真实的爱国情感,才能激起学生的真情。

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要充实、形式要活、感情要真,充分运用现有的各种教育基地及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的生动材料,让学生看得见、感受得到,要充分发挥班队作用,组织多种有成效的活动,从低层次到高层次,努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由此可见,抓住有利时机,有的放矢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努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是十分重要的。

三、积极引导爱国的行为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既要务虚,又要务实,知与行必须和谐地统一,爱国行为的引导是教育的重要内容,让学生人人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应根据学生的特点,抓好系统性、层次性、传统性、制度性、机遇性、多样性。抓住系统性,就要通过各学科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因素,系统全面地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注意层次性,就要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选取不同的教育内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力求生动、形象、具体,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突出传统性,就要抓好重大的纪念日教育,传统节日教育,英雄名人的诞辰纪念,抓好春秋游、夏令营等活动。如在抗洪救灾中,让学生亲眼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学生中开展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活动;如最近开展的观看“百部爱国主义影片”的活动,使学生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力求多样性,就是要做到专题教育与渗透教育相结合、外在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有形教育与无形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这样,才能使活动丰富多彩、有声有色,以达到积极引导学生爱国行为的目的。

篇4

College students ' patriotism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on China's future development is immense, especially China's University students, more attention to the world economy, so as to dilute the national consciousness. Guiding the college students to correctly grasp the environ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establishing nobility of patriotism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 This paper, the college students ' patriotism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patriotic education; emotions

引言

当代的大学生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已经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到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以及世界文化和社会的导向上,民族情节逐渐地被弱化了。当代的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大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直接关乎到中国的未来发展,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能够促进其对于祖国的深厚情感,并承担起祖国未来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在意识形态上深深地触动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高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

一、经济全球化、爱国主义内涵分析

(一)经济全球化的内涵

在学术界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概念都属于是描述性的,主要是一些活动领域,诸如经济贸易、商业投资以及金融等等能够产生世界性影响的生产要素的流动已经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从广义上来看,经济全球化属于是经济范畴的概念,其已经将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整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资本的流动和技术的转移,使各个生产要素之间建立联系,并相互依存。在世界经济中,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了备受世界关注的重要特征之一,正是由于生产力高度发展了,使国际分工更为明确,从而使经济不再受到国家疆域的局限而走向了世界。

从经济全球化的本质上来看,其是由经济发达国家为了维护本国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而主导的变革。为了谋求利益的最大化,这些国家制定了全球规则,主要还是倾向于本国的经济发展。事实上,其目的是要将全世界的经济整合起来,并进行有效掌控,以占领世界经济的市场。所以,世界经济全球化属于是在社会科技发展的社会环境下,经济发达国家有意识推动的结果。

(二)爱国主义的内涵

与经济全球化有所不同,爱国主义所规定的是道德规范,属于是社会历史范畴。从概念的界定上来看,其是人们热爱祖国的社会意识形态。

从学术的角度来解释,爱国主义要从三个层面加以界定。

第一个层面是将爱国主义定位为对祖国的深刻情感。从马克思的经典论著中,对于爱国主义的解释存在着历史积淀和历史延展两个方面。历史积淀,即爱国主义是经历了千百年来的历史积累而形成的爱国主义思想,从而对自己的祖国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历史的延展,则是指爱国主义的社会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社会环境的不同而表达出来的爱国情感也会有所差异,这主要体现在爱国主义的阶级性质上。所以,爱国主义虽然经历了历史的发展,带有浓重的历史色彩,但是处于不同的历史阶段,在内容上也会有所改变。

第二个层面是将爱国主义定位在道德和实践上。由于研究领域不同、思想倾向不同,所以在对于爱国主义的界定上,有会有所差异,但是都离不开道德和实践的范畴。受社会发展的影响,爱国主义的界定往往会强调阶级性,阶级的不同,对于爱国主义的定位也会有所不同。

第二个层面是将爱国主义以描述性概念进行表达。由于爱国主义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和情感的差异性,所以,需要从广义上加以界定。那么,对于爱国主义的理解可以将上述观点进行综合,其中涉及到社会意识形态、精神力量以及价值观的定位。社会意识形态主要体现在对于国家的忠诚和报效祖国的坚强意志。精神力量是建立在强大的民族责任心和自豪感的基础之上的,其中强调的是民族凝聚力,其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有所演变,却形成了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价值观的定位体现在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上,需要从政治的角度,针对个人的道德情操加以约束和引导,以形成固有的人生价值规范。从利益的角度来加以衡量,对于一个人来讲,需要面对国家的责任、民族的利益以及个人的利益,那么按照个人的倾向,所表现出来的观念和态度,即为爱国主义的本质。

二、大学生爱国情感特点分析

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来讲,面对爱国主义和全球经济之间所存在矛盾冲突,往往会从个人角度出发,迎合时展的特点,更倾向于全球经济,从而使民族文化面临着被淡化的可能。为了使爱国主义的内涵应时代的要求有所发展,就需要将其内涵从经济全球化加以界定。在整个的世界范围内,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使民族文化和价值观念发生的冲突,也使思想上实现了相互的渗透,这就需要对于爱国主义从不同的角度,以新的思路来定位。因此,需要对大学生进行爱国情感教育。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情感是一种主观的体验。将情感教育应用到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当中,可以培养其对于祖国的依恋,并以爱国的方式表达出来。可见,爱国情感中涵盖了心理认同的因素,也属于是社会性情感。在人类的情感体系中,对于祖国的感恩心理从个人的发展中形成,并成为了最为高尚的情感表达。要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需要首先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学生进入大学时代,就已经建立了较强的自我意识,并可以独立面对和解决社会上的一些问题了。一些感性的思维已经逐渐地被理性所掩盖,对于事物的观点和看法都已经从个人主观的倾向开始向客观性转移。由于大学生还没有实质性地接触社会,对于社会上一些事物的看法和处理方式上,都会或多或少地含有情感的分量。这种情感往往会受到其所接触的环境以及社会舆论的影响。如果在思想上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就会避免不了地产生偏激的情绪。从思想的高度上来看,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绪是非常强烈的,但是,涉及到实际的问题,特别是社会敏感话题,就很难于把握住正确的方向。加强爱国情感教育,在大学校园中营造出一个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氛围,可以使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得以释放。

三、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对策分析

(一)在校园内创设爱国主义氛围:一个人的价值观与其所处的环境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面对经济全球化的环境背景,高校可以在校园内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小环境,利用健康的人文环境来强化对于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充分地发挥校园党团活动的作用,适当地组织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文艺表演、专题讲座、研讨会等等活动,激发起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意识。

(二)根据时代特点制定爱国主义教育规划:在教学内容中,始终将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放置在首位,以强化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为重点。将爱国主义思想渗透到爱国主义教学当中,从世界文化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的角度进行延伸,使大学生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意识的同时,还要建立起民族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三)提高教师爱国主义道德素质:在大学校园中,教师起到的是为人师表的作用。要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思想感情。高校教师要自主学习,提高政治理论修养和道德思想水平,不断地根据当代大学生特点完善教学质量,使爱国主义教育更具有时效性和可操作性。

结语:综上所述,在人类的社会发展进程中,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已经逐渐地在高校教育中得到重视。对于一个国家来讲,要使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并推动社会的进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必然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汪宏伟.当代大学生爱国情感培育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09).

篇5

(一)政治思想教育

认真组织开展教师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坚持每周一次的政治学习制度,组织全校教师学习《教师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提高全校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深入开展师德专项教育活动,切实加强师德培训工作,进一步深化“爱与责任”主题教育活动。

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道德、环境卫生、文明礼仪等方面的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全面开展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和禁毒教育等;以道德教育为核心,切实开展公德教育、孝敬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爱心教育、诚信教育;以环保教育为核心,积极开展热爱自然教育、爱护动物教育;以文明礼仪教育为核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加强各学科对德育教育的渗透,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作用,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小学德育课程的教学方法,认真开展好《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

(二)深入开展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班主任认真组织学生学习《小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班级管理,重视监督岗队伍建设,继续推进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日查制度,将小学生日常规范教育抓细、抓严、抓实,努力达到 “五无”、“五有”要求,(即地上无痰迹纸屑、墙上无污痕、桌面无刻画、门窗无破损、卫生无死角;课堂有纪律、课间有秩序、言行有礼貌、心中有他人、学困生有进步),进一步规范我校学生的行为习惯。

加大贯彻《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力度,加强文明班集体建设,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各年级、各班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分层次有针对性对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教育和文明习惯养成教育,要根据《小学德育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要求,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抓手,着重对学生进行以文明礼仪为重点的基础文明养成教育,在教育和训练的过程中要坚持高标准、低起点、多层次、严要求、重训练的原则。通过严格的训练,努力使学生的行为规范外化为行为,内化为素质,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貌习惯。进一步强化管理中的学生主体意识和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及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逐步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三)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1、开展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使学生从中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增强对祖国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学校图书室面向全体师生开放。

2、把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作为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重点。

3、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巨大的教育力量,对陶冶学生道德情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进一步规范升降国旗仪式,开展好国旗下的讲话。利用好校园广播、橱窗、板报等宣传阵地,营造浓厚的校园氛围,充分挖掘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名歌、名曲、名诗文的欣赏;阅读名人撰记,利用广播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行为习惯培养、审美情操熏陶;组织学生开展道德教育读书读报活动;请校外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4、深入开展“主题德育”教育活动,各班利用每周主题班队会活动时间,结合学生年龄和知识的特点,以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为切入点,各班认真开展每月一个大主题,每周一个小主题的主题班队活动。

5、认真开展好重要节日的庆祝活动,如学雷锋活动、清明节爱国主义教育等。

(四)深化“安全文明校园”的创建

1、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四部委《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大力宣传《预防未成年犯罪法》和《学生人身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2、大力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积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班级安全工作做到天天讲,认真作好班级安全日志的记载工作,切实作好学生上下楼梯安全,集队安全等方面的管理教育。严禁学生在校内追打及做危险游戏。

3、加强学校行政值日值周制度,避免因管理不力而引发的安全事故。

4、做好学生上学、放学路上的交通安全管理,十二周岁以下的学生禁止骑自行车上学。

5、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度,定期检查校舍、教育教学设施,防患于未然。

6、健康教育要通过板报、专栏、讲座等途径,积极开展健康行为和卫生知识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卫生意识。

7、加大卫生监督力度,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8、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社区服务,使学校德育“小课堂”与社会生活“大课堂”有机地结合起来。

共2页,当前第1页1

9、高度重视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效果较好。

(五)完善德育网络体系

1、进一步发挥学校德育的主体作用。在全校范围内创设“全员育人”的氛围,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促进和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结合学校工作重点,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培养一支素质优良、精干实效、开拓进取的班主任队伍。

2、继续做好了班主任、辅导员的培训工作,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会,通过培训、交流、学习,不断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平和能力,促使班主任能做到用爱心去塑造人、用真性去感化人、用榜样去激励人、用人格去熏陶人,将敬业奉献落到实处。

3、加强宣传,利用学校黑板报、宣传橱窗、集会等宣传先进班级体和优秀学生的先进事迹,调动师生的积极性。

4、加大检查力度,改变以前值日领导,值日教师,值日学生各行其政的局面,让值日工作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值日领导、值日教师和值日学生互相协调,步调一致,把每天检查的情况在全校进行公示,并作好记录,与班主任及班级考核直接挂钩。

5、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通过召开家长会、家校联系制度等形式对家庭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进行指导,班主任要认真做好家校联系册的登记工作,填报班级社会资源库资料,利用一切资源推动学校的发展。统计班级特困生、学困生等相关资料。要特别重视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贫困家庭等特殊家庭家教工作的指导和该类家庭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6、重视法制教育,定期聘请法制副校长、辅导员开展法制专题讲座。

(六)重视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制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并为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做心理健康方面的培训。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学生对德育活动的理解不够全面、深入,参加的积极性也不够高,活动过后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不够深刻,育人效果不够明显。有些德育活动开展还不够及时、程度不够深。

2、少先队组织的作用发挥不够好,学生对“少先队”的认识还不够深刻,班主任对队会的设计、组织不够科学,队会的育人作用不够好。

3、部分任课教师,对德育的认识不足,认为对学生的教育是班主任的工作,自己上好课就可以了,不能很好地配合学校和班主任做好班组德育工作,失去了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育人素质。

4、对德育工作的考核还不够完善。

三、今后工作打算

1、认真学习《临淄区教育局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的实施意见》、《临淄区小学整体构建德育体系实施细则》,以此为指导,做好德育工作。健全德育工作考核制度,将德育工作全面纳入班组及教师个人的考核量化,进一步调动全体教职员工德育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扎扎实实落实好德育工作。

2、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改善育人环境,进一步搞好校内、外德育阵地建设,保障学校德育工作长期、健康、和谐地开展,使每一名同学都受良好的德育教育。

3、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促进各类学科教学与德育工作的有机结合,以学科教材为依据搞好德育渗透,进一步达到学科育人的教育目的。

篇6

(一)政治思想教育

认真组织开展教师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坚持每周一次的政治学习制度,组织全校教师学习《教师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提高全校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深入开展师德专项教育活动,切实加强师德培训工作,进一步深化“爱与责任”主题教育活动。

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道德、环境卫生、文明礼仪等方面的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全面开展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和禁毒教育等;以道德教育为核心,切实开展公德教育、孝敬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爱心教育、诚信教育;以环保教育为核心,积极开展热爱自然教育、爱护动物教育;以文明礼仪教育为核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加强各学科对德育教育的渗透,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作用,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小学德育课程的教学方法,认真开展好《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

(二)深入开展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班主任认真组织学生学习《小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班级管理,重视监督岗队伍建设,继续推进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日查制度,将小学生日常规范教育抓细、抓严、抓实,努力达到 “五无”、“五有”要求,(即地上无痰迹纸屑、墙上无污痕、桌面无刻画、门窗无破损、卫生无死角;课堂有纪律、课间有秩序、言行有礼貌、心中有他人、学困生有进步),进一步规范我校学生的行为习惯。

加大贯彻《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力度,加强文明班集体建设,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各年级、各班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分层次有针对性对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教育和文明习惯养成教育,要根据《小学德育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要求,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抓手,着重对学生进行以文明礼仪为重点的基础文明养成教育,在教育和训练的过程中要坚持高标准、低起点、多层次、严要求、重训练的原则。通过严格的训练,努力使学生的行为规范外化为行为,内化为素质,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貌习惯。进一步强化管理中的学生主体意识和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及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逐步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三)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1、开展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使学生从中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增强对祖国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学校图书室面向全体师生开放。

2、把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作为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重点。

3、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巨大的教育力量,对陶冶学生道德情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进一步规范升降国旗仪式,开展好国旗下的讲话。利用好校园广播、橱窗、板报等宣传阵地,营造浓厚的校园氛围,充分挖掘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名歌、名曲、名诗文的欣赏;阅读名人撰记,利用广播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行为习惯培养、审美情操熏陶;组织学生开展道德教育读书读报活动;请校外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4、深入开展“主题德育”教育活动,各班利用每周主题班队会活动时间,结合学生年龄和知识的特点,以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为切入点,各班认真开展每月一个大主题,每周一个小主题的主题班队活动。

5、认真开展好重要节日的庆祝活动,如学雷锋活动、清明节爱国主义教育等。

(四)深化“安全文明校园”的创建

1、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四部委《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大力宣传《预防未成年犯罪法》和《学生人身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2、大力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积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班级安全工作做到天天讲,认真作好班级安全日志的记载工作,切实作好学生上下楼梯安全,集队安全等方面的管理教育。严禁学生在校内追打及做危险游戏。

3、加强学校行政值日值周制度,避免因管理不力而引发的安全事故。

4、做好学生上学、放学路上的交通安全管理,十二周岁以下的学生禁止骑自行车上学。

5、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度,定期检查校舍、教育教学设施,防患于未然。

6、健康教育要通过板报、专栏、讲座等途径,积极开展健康行为和卫生知识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卫生意识。

7、加大卫生监督力度,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8、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社区服务,使学校德育“小课堂”与社会生活“大课堂”有机地结合起来。

9、高度重视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效果较好。

(五)完善德育网络体系

1、进一步发挥学校德育的主体作用。在全校范围内创设“全员育人”的氛围,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促进和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结合学校工作重点,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培养一支素质优良、精干实效、开拓进取的班主任队伍。

2、继续做好了班主任、辅导员的培训工作,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会,通过培训、交流、学习,不断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平和能力,促使班主任能做到用爱心去塑造人、用真性去感化人、用榜样去激励人、用人格去熏陶人,将敬业奉献落到实处。

3、加强宣传,利用学校黑板报、宣传橱窗、集会等宣传先进班级体和优秀学生的先进事迹,调动师生的积极性。

4、加大检查力度,改变以前值日领导,值日教师,值日学生各行其政的局面,让值日工作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值日领导、值日教师和值日学生互相协调,步调一致,把每天检查的情况在全校进行公示,并作好记录,与班主任及班级考核直接挂钩。

5、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通过召开家长会、家校联系制度等形式对家庭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进行指导,班主任要认真做好家校联系册的登记工作,填报班级社会资源库资料,利用一切资源推动学校的发展。统计班级特困生、学困生等相关资料。要特别重视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贫困家庭等特殊家庭家教工作的指导和该类家庭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6、重视法制教育,定期聘请法制副校长、辅导员开展法制专题讲座。

(六)重视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制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并为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做心理健康方面的培训。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学生对德育活动的理解不够全面、深入,参加的积极性也不够高,活动过后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不够深刻,育人效果不够明显。有些德育活动开展还不够及时、程度不够深。

2、少先队组织的作用发挥不够好,学生对“少先队”的认识还不够深刻,班主任对队会的设计、组织不够科学,队会的育人作用不够好。

3、部分任课教师,对德育的认识不足,认为对学生的教育是班主任的工作,自己上好课就可以了,不能很好地配合学校和班主任做好班组德育工作,失去了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育人素质。

4、对德育工作的考核还不够完善。

三、今后工作打算

1、认真学习《临淄区教育局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的实施意见》、《临淄区小学整体构建德育体系实施细则》,以此为指导,做好德育工作。健全德育工作考核制度,将德育工作全面纳入班组及教师个人的考核量化,进一步调动全体教职员工德育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扎扎实实落实好德育工作。

2、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改善育人环境,进一步搞好校内、外德育阵地建设,保障学校德育工作长期、健康、和谐地开展,使每一名同学都受良好的德育教育。

篇7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011-02

爱国主义随着社会环境转变不断的变化,是一个属于历史范畴的概念。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它就必然会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伴随着以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的迅猛发展,跨国公司的增多以及市场经济在全球的普及,全球化己成为当今时代的主要潮流。全球化对传统意义上的民族国家意识、安全意识以及民族意识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这些东西反映在人们的意识层面上,也让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在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如何面对爱国主义教育变化的挑战,如何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问题,就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

一、经济全球化和爱国主义的内涵

1.经济全球化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迈克尔・帕金的《经济学》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简单的说也就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开始的比较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特别是进入90年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的加快。

经济全球化,简而言之就是把原料从一个地方运到另一地方去加工,做成半成品后再运到另一个地方去半加工或深加工,最后加工成商品,到一个特点的地点去进行交易。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2.爱国主义是指集体或个人对“祖国”的一种支持和积极的态度。本文所谓“祖国”,可以是一个区域,也可以是一个城市,但爱国主义一般只用于某个联邦或者国家。爱国主义表现为一种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它是一个人在长期生产生活中逐步形成的,带有自发性质,是长期以来个人民族意识和祖国意识的沉积。它源于由骨肉亲情而扩展形成的同胞之情;源于由眷恋乡土之情而扩展为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源于对祖国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热爱;源于对祖国未来发展前途的向往和信心。它是对个人同祖国关系认识的感性阶段,通常处于一种潜在和模糊的状态,尚属非理性的东西。

爱国主义是一种带有情感主义色彩的价值观,反映的是主体对国家价值的情绪体验。他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主体对国家价值产生的“脐带”感情,在这个感情的基础上生出对一定民族国家(或者说“祖国”)强烈的归属感、自豪感和认同感。爱国主义,它有时候还暗示着个人应该把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和团体利益之上,国家利益大于一切。在战争时期,祖国战死沙场,为祖国牺牲生命,便是一种极端的爱国主义。

二、经济全球化的爱国主义教育

经济全球化也是一个历史范畴的概念,它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随着世界市场的出现而出现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后,随着前苏联的解体,东欧国家巨变,以我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不断深化改革转入了市场经济轨道,世界范围内的市场竞争和市场逐利行为打破了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的限制,把世界各国的国民经济逐渐变成一个整体的全球经济。它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文明成果共享的同时,也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国家意识、民族文化和传统的安全观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爱国主义的核心成分是建立在个人所在国中的人对于所属国家的认同,希望并接受该国所提倡的社会道德和信仰。它的目标是维护并希望别人接受自己的思想道德和信仰,它倡导的是一种以国家利益为上的价值思想。不论是在汶川大地震上全国人们表现出来的那种爱国奉献精神,还是我们在抵制家乐福的事件上,都为我们的国家赢得了巨大的影响力。

当代大学生要不断加深对爱国主义的理解和认识,在这个时代,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它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它在实现人生价值等许多方面都有着重大意义。高校要大力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引导,加强对他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起强烈的民族自信心、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并教导他们处理好关爱世界和热爱祖国、尽国际主义义务和为祖国服务、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篇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重视高校生态道德教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因重视程度不够,高校生态道德教育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可以这样说,高校生态道德教育仍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薄弱环节,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一、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取得的成就

在我国,高校生态道德教育起步相对晚一些,但是,经过不断的发展,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已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层次、类别比较齐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生态道德教育体系。

1.把生态道德教育已列为国家教育计划。2003年9月17日教育部给国家环保总局的《教育部关于在各级各类院校开设环保课程普及环境教育有关情况的函》(教高函[2003]9号)中,明确指出:“为了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的方针,将生态环境教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这里的所说的“生态环境教育”实质上就是生态道德教育。可见,生态道德教育已纳入国家教育计划的轨道,成为国家教育计划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2.生态道德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当前,在我国高校开设的5门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中。其中有多门课程蕴含生态道德的内容。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在讲“爱国主义”时,强调爱国主义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要热爱祖国的山河,也就是说要爱祖国的土地、海洋、山川等自然风貌和矿产等自然资源:在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时,提出社会公德的内容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基本原理》中,在讲人与自然界的辨证关系时,指出“人和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3.高校以多种形式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当前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方式主要倾向于灌输式。同时,高校也组织进行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团中央发起“保护母亲河行动”。哈尔滨工业大学组织的“荒野行动”等社会实践。很多高校提倡“拒绝白色污染,禁用一次性塑料袋”、“关爱地球。关爱动物”等活动,有的高校还成立了绿色俱乐部。并且在特殊的日子进行主题教育。国内一些大学,如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在努力建设“绿色大学”。

二、高校生态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比较重视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也有了很大提高,但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效果仍然不尽如人意。有些问题有必要进一步发展完善。

1.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年来。大学生生态道德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高校校园中仍然存在许多有违生态道德的行为。(1)浪费现象严重。据对哈尔滨市一所高校食堂调查,食堂浪费惊人,学校管理人员说,食堂一年浪费粮食、蔬菜高达30多万元。由此论推,全国的高校一年浪费的粮食可想而知。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等国家级媒体对北京、天津等缺水严重的城市的高校进行了调查。发现有相当部分大学生缺乏节水意识,学生宿舍区浪费水现象十分严重。(2)破坏公共财物现象时有发生。当今在高校校园内普遍存在着极具校园特色的“课桌文化”,在课桌上有刻着大学生“丰富多彩”的杰作,还有的大学生随意践踏草坪,青青的草坪上走出了一条“光明大道”。(3)关爱其他生命意识淡漠。清华学生刘海洋将硫酸泼向北京动物园几只黑熊,原因只是他想验证是否如书上所说的那样嗅觉灵敏。上海某著名大学数学系的研究生在寝室里残忍的挖出40多只猫的猫眼后丢弃,任小猫自生自灭,以此为乐。这虽然是个别人的极端行为,但受过十几年正规教育的大学生竟然有如此行为,令人沉思。以上种种现象足以说明当前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水平有待于提高。

2.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内容亟待规范。虽然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已经蕴含着很多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但它们都不是作为独立的章节来介绍的,而是间接的作为其他相关内容的“附属品”来讲的。如《思想道德修与法律基础》中提到的生态道德内容,是作为爱国主义的一项内容来介绍的;《基本原理》中提到了当今世界的生态环境问题,并且也指出了解决的措施,但它是作为人与自然界的辨证关系的内容之一讲述的。

3.生态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流于形式。我国80%以上的高校老师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一般使用灌输的方式,教育方式单一。当然。很多高校也进行了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组织的轰轰烈烈,讨论的如火如荼。但这些活动基本上由教师亲自设计、指导。而大学生只是个被动的参与者而已,没有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意识,忽视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这些实践活动在培养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方面的作用大打折扣。

三、改革完善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对策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它向社会输送的人才必须是德才兼备。因此。加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生态道德素养,是高校道德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1.提高高校管理部门和高校对生态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为改革完善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创造条件。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体系,把生态道德纳入其中,是改革完善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条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道德关系也不再局限于人与人之间,而且扩展了到人与自然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需要道德规范来调节。所以,我国应结合未来社会人才培养的要求。明确把生态道德教育倡导的价值观纳入到高校德育目标中去。在整体规划中提出明确的要求和建设目标。

2.把高校生态道德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以强化生态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教育与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相互交叉关系。这样。我们可以把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去。通过教学内容的相互渗透。可以进一步强化生态道德教育。

具体来说,一是结合爱国主义教育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不应该停留在表面知识上,而是应该讲授一些较为具体的、深刻的知识。可以通过对世界各国的资源状况进行横向比较,使大学生真切地看到祖国与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的横向差距,从而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也要通过对我国几十年来取得的发展成果进行纵向比较。使他们看到成绩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项伟大而又艰巨的、长期的事业。不能指望在短期内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效应”。二是结合国情教育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在进行国情教育的同时,不仅让大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的国家,更应该看到由

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以致人均数量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人类利用高科技开发大自然能力的提高,人们过分地开发导致一些自然资源尤其是一些不能再生的资源出现了枯竭的现象。从而让大学生树立生态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三是结合世界观教育,教育大学生形成人与大自然统一的新型生态伦理思想。大学时期是学生的世界观经常处于变化的阶段。又为将来的世界观奠定基础。因此,高校要重视对大学生世界观的教育和引导。不仅要强调人类如何利用科学技术来开发大自然造福于人类,更要强调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价值观。四是结合法制教育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是高校道德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生态道德教育的成功。不仅仅要靠道德教育这个“软约束”。而且还必须有“硬约束”即法律法规,这两者也恰恰是生态道德教育的“双翼”。大学生们虽然产生了遵法守法的一些意识,但仍然缺乏清晰、明确的认识,所以还需要加以正确的引导,教育大学生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其他的相关的环境法律法规,帮助大学生树立法制观念,充分意识到自己本身必须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3.建设高校生态校园文化。营造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良好氛围。校园生态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手段,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是学校的精神、作风和文化追求的综合体现。第一,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时。必须充分考虑到校园环境对他们的隐性教育,校园小路曲径通幽,草坪绿篱错落有致,教育布置儒雅规范。会给大学生以形象生动美的教育,使他们对学校环境产生爱心。激发他们保护、创造生态环境的欲望和行动。第二,引导闲暇文化。加强对闲暇文化的引导,抵制与环境保护行为相违背的生活方式,净化校园环保空气。

参考文献:

[1]董启林,“非典”警醒:社会应当弘扬生态道德[J],理论视野,2003(5)

[2]教育部副部长的反思[N],中国青年报,2002-03-04

[3]王南林,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N],光明日报,2002-01-22

[4]古立新,高等院校环境道德教育略探[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5]丁,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现实意义和对策[J],集美大学学报,2006(2)

[6]王世民,论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江西社会科学。2003(12)

篇9

二、工作目标:

(一)营造一支师德素养好,业务水平高的师资队伍,要求:全身心投入,全方位重视,全过程负责。

(二)校容校貌,校风校纪,教风学风在原有基础上,有明显的提高,任何时候经得起检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

(三)学生违纪违规现象下降,杜绝打架、盗窃现象,"文明学生"率为98%,学生违法犯罪率为零,后进生转化率为100%。

(四)完善和优化校园文化,打造"大沥高级中学品牌"。

(五)强化学生干部的培训,努力建设一支德才兼备、品学兼优、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学生干部队伍。

(六)加强团委和青年党校工作,高一、二、三形成良性循环,为党培养和输送更多的优秀学生党员。争取优秀青年党校和先进团支部"称号"。

(七)加强班主任工作的指导和培训,组编"班主任个案分析"集和教师论文集。力争我校教师教育水平上新台阶和教师有数篇德育论文在区级以上获奖或刊物发表。

(八)办好第四届体艺节,并力争在各类德育工作检查、评比或竞赛活动都要获得好名次。

(九)营造氛围,创造条件,争创广东省一级学校。

(十)不断完善、丰富学校的德育各类规章制度,使德育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和制度化。

三、主要措施:

(一)有计划、有步骤,多形式地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有关教育法规,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教育经验体会的交流。

(二)不断完善和深化优秀级部评比条例。

(三)加强学生"四个素质"养成教育。

1)政治素质: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抓好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教育学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思想素质:以学会负责为主题,培养学生对学习、对工作、对集体、对国家、对社会、对环境、对自己前途、对自己行为、对亲友要有责任感的良好习惯。

3)道德素质:以学会关心为主题,教育学生要关心父母、他人、集体、环境、社会、国家和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4)心理素质:以学会生存为主题。培养学生具有如下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①有独立工作能力。

②有终身学习能力。

③有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能力。

④有是非辨别能力。

⑤有对诱惑的抵制能力。

⑥有对环境的快速适应能力。

⑦有自我调节情绪能力。

⑧有与他人共事合作能力。

⑨有对别人缺陷的容忍力。

其中,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情操教育和文明行为规范教育贯于整个高中阶段。

四、切实加强"德育工作的纵向三层级管理"。

1)第一层级管理--班级管理。要求班主任依据《班主任工作职责》,学校的各项德育计划,结合本班实际,对 学生的学习、纪律、行为品德、能力素质(尤其心理素质)等进行教导和培养,对班集体进行科学管理。把握好学生每一次操行评定,使操行评定不仅真实反映学生情况,更成为促使学生进步的手段。

2)第二层级管理--级部管理。级部主任和级长依照有关工作职责和学校的各项德育计划,对本级部各班的班容班貌、公区卫生、班风学风、班任工作进行切实指导和科学管理。抓好"文明班"和"模范班"的评比工作,落实德育常规,处理级部日常事务。

3)第三层级管理--学校政教管理。政教处依照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学校的德育工作计划,对各级进行切实指导和科学管理。负责安排好全校的各项德育活动和级部评优工作,指导和监督各级德育常规的落实和评估,做好师生的奖惩记录和存档工作。

(五)切实加强学生的前途理想教育、法制教育和养成教育,进行月"文明生",学期"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年度"十佳学生"、"十佳学习标兵"和"十佳优秀学生干部"评选活动。

(六)组建由部分级长、班主任、学生干部和家长组成的转化后进生教研小组,推进"后进生跟踪教育"的三级管理机制,成立帮教小组,定期或不定期交流和探讨"后进生"转化方法。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七)继续抓好抓实"班主任个案分析"工作,多渠道、多途径加强班主任的培训与交流工作。

(八)不断完善和优化校园文化,切实抓好校园清洁卫生保洁工作,优化校容校貌,努力打造"大沥高中"品牌,争创广东省一级学校。

(九)成立"宿管部",从严、从细、从实抓好宿舍管理。

(十)切实抓好"第四届体艺节"的筹备工作,做到早计划、巧统筹、显特色。

(十一)加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体系,切实抓好家访和社会团体"文明共建"工作。

(十二)切实强化学校团委和青年党校工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积极向上,营造良好的氛围与舞台。

五、年级德育主题系列。

(一)高一级:要求以养成教育和学会负责为主题。

切实以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大沥高级中学德育手册》等为主要内容,养成良好道德情操和文明行为习惯,认真遵守纪律。在此基础上,教育学生要学会对自己、对父母、对他人、对社会、对集体、对国家、对环境等应有全盘考虑并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二)高二级:要求以法制教育和学会关心为主题。

加强法制观念,防止出现思想行为和学习上的分化,树立遵纪守法,终身学习观念,培养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以及抵制诱惑的能力。教育学生学会关心家庭、朋友和同学,关心集体、环境、社会和国家。

(三)高三级:要求以前途、理想教育和学会生存为主题。

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变化。教育学生要有理想和抱负,坚定信心,勇于拼搏,实现自我。同时,教育学生学会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与修养以适应社会需要。

六、主题班会系列(参考)。

为了加强我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依据不同年级学生政治思想、道德情操和身心智能等情况,进行有计划、有层次、有针对性(以学生为主体)的系列化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为主题班会;实施的主要形式为教师演讲、学生演讲、师生辨论、学生讨论、室内活动等。本学年度实施的主题班会课教育系列如下:

(一)高一级:以养成教育和学会负责为主题。

1、当代军人的风采(军训--向解放军学习)。

2、当我走进大沥高中的时候(原来的想象,现在的感觉,希望学校如何发展--爱校教育)

3、教师节论尊师重教(如何尊师守纪以实际行动来报答老师的辛勤教育--尊师和礼貌礼仪教育)

4、高中生的形象应该怎样塑造(学习《守则》《规范》《手册》)。

5、如果我是班主任(班级建设献策会--爱班教育)。

6、今天我值日(培养责任感,学会负责)。

7、我是中国人,我爱我的祖国(国庆节--爱国主义教育)。

8、什么是中学生的美。(审美教育,仪容仪表规范)。

9、二十一世纪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明确学习目标)。

10、美丽的校园靠大家(美化校园,优化校容校貌,搞好校园清洁卫生)。

11、愿我们的班……(给班建设提建议)。

12、抓住今天,做今天的主人(珍惜时间,发奋学习)。

13、我的责任(在家、在校、在社会上,享有哪些权力,应尽哪些义务)。

14、我要有一技之长(鼓励学生培养专长)。

15、我的偶像(正确选择学习偶像)。

16、你尽力了吗?(学习、工作、生活、纪律等自查)。

17、人生的价值是什么?(人生探讨)。

18、理想+勤奋+毅力+方法=>成功(成功之路探讨)。

(二)高二级:以法制教育和学会关心为主题。

1、一滴水与大海(个人与集体关系讨论)。

2、法津知识我知多少?(普法教育)。

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搞好学习、防止学习分化,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4、我为班级尽了一份力(搞好班建设)。

5、我很高兴我帮助了他(爱心教育)。

6、美化校园、美化环境我做了什么(学会关心环境培养环保观念)。

7、我喜欢什么样的朋友(关心他人与自己,通过对别人的要求,来发现自己的不足)。

8、落后就挨打,无知就要受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忧患意识)。

9、我值得骄傲吗?(正确认识自多)。

10、早恋的危害是什么?(正确处理异性同学间的友谊和交往)。

11、如何看待我国西部大开发(关心国家大事,探讨个人理想)。

12、"孔雀升屏后,背后露出了什么?(全面发展素质,内外美相结合)。

13、假如我是校长(为学校建设出谋献策)。

14、我的家长(介绍家长活动)。

15、愿全社会都知法守法(社会调查分析)。

16、勤照镜(正确认识自我)。

(三)高三级:以前途、理想教育和学会关心为主题。

1、高三的遐想(定计划、定目标、定措施)。

2、天生我才必有用(自信教育)。

3、通向成功的阶梯(学习经验,方法介绍)。

4、我将这样对待生活(人生探讨)。

5、我为班级做了什么?(为班级建设出谋献策)。

6、我最威的时刻和我最丑的一瞬(寻找闪光点和突破口)。

7、愿我们的校园更美丽(爱校教育)。

8、我输得起,也赢得起(失败不气馁,成功不骄傲)。

9、二十一世纪我如何生存(生存教育)。

10、温故知新话复习(学习经验交流)。

11、中学生激动人心的一笔(最后的冲刺)。

12、迎接祖国的挑选(理想与现实关系)。

13、我为母校留下什么(告别母校前的贡献)。

14、永恒的纪念(互赠珍言的学问)。

15、十年后相逢,我将对你说……(主题畅谈会)。

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

1.强化校规校纪、校风校纪、行为规范和遵纪守法教育 使学生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养成教育)。

级会、班会课形式由级长和各班主任落实。

2.开展尊师重教活动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师工作的意义,把对老师的敬意落实在立志成才,报答母校、报效祖国的行动上。并要求学生做一件真正体现尊师重教的实事。 由团委、学生会、班委组织落实执行。并为此出一期黑板报。

3.开展"九·一八"纪念活动 使学生牢记历史,关注现实,进一步增强国防意识。 由史地科组举办讲座,召开座谈会。

4.法制教育:预防末成年人犯罪法 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杜绝打架及盗窃现象发生。 政教处举行法制讲座或出墙报。召开级会、班会进行强调。

5.各级部开展德育工作

高一

1.军训和新生入学教育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组织纪律观念,进行国防教育 级会、班会课形式,由级长及各班主任落实。政教处进行相应考核。

2.学习《德育手册》 通过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的生活,做一名合格的高中生。

3.理想与目标教育 使学生在初步了解高中学习、生活的同时确立自已的奋斗目标。

高二

1.前途、理想教育 各位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自已的学习目标。

2.集体主义教育 健全班集体建设,培养学生的集体和法制观念、合作精神,杜绝打架现象。

高三

开展"我的誓言"教育活动 使学生明确高考的目标,高三学习的特点、要求,尽快进入状态,尽快融入到新的班集体中。

十月

1.学生德育量化、文明班和模范班评比 搞好班集体建设、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评比形式由级部和纪卫组执行。

2.庆祝国庆和唱好、唱准国歌。 结合国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由团委组织出一期黑板报。

3.组织年满十 八周岁的学生进行成人宣誓通过该活动培养学生的成人意识、角色意识,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由政教处、团委组织。并开展"成人志愿服务活动周"活动。

4.培训班干部 搞好班委建设,提高班级自我管理能力。共建优秀班集体。通过政教处、级部班干部短期培训班来执行落实。

5.家长学校课程 帮助家长培养和子女有效沟通的能力。 召开家长座谈会

6.实施后进生"三级管理"制度。 强化学生遵纪守法教育,确保在校学生违法犯罪为零。 谈心交流、教育等形式由政教处、级部、班主任落实。

十一月

1.考纪考风教育:用智慧战胜陋习 学期中段考前让学生明白作bi将为其带来什么 级会、班会

2.开展互帮互学活动 加强对优生的鼓励和表扬,激励后进生,创设共同进步的局面。 由后进生科研小组、级部、班委协助进行。

3.开展"美在教室"班级文化活动 努力创设校园文化氛围,提升校园的人文气息。 由团委、学生会通过评比形式开展。

4.举办第四届学校体艺节。 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合作与集体荣誉教育,培养学生体艺才华和道德情操。 竞赛、评比展览形式,由政教处、团委、级部、班主任落实。

十二月

1.协调家庭教育,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 结合考试质量,分析学生思想动态、心理状态分析,向家长提出协助教育的要求。 通过召开家长会,家访形式进行。

2.纪念"一二·九"运动。 教育学生不忘历史,展望未来。 团委出一期黑板报

3.开展"迎新年,谈理想"活动。 教育学生立志成材,树立社会责任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理想。 由团委、各级部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

一月

1.考纪考风教育 结合期中考情况进行考纪考风教育,以诚实的态度对待考试。 通过级会、班会课落实。

2.法制教育 进一步确立学生遵纪守法的观念。做到在校是个好学生,在家是个好孩子,在社会是个好公民。 请有关人员来校作报告,杜绝学生违法犯罪。由政教处落实。

3.期末评优 推选出优秀学生,优秀集体进行表彰。全面评估学校各项工作。 先由班、级,再到政教处来落实。

4.寒假生活指导 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消费观念、行为。

三月

1.强化校纪校规和遵纪守法教育。 使学生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养成教育)。 级会、班会课形式由级长和各班主任落实。

2.开展学雷锋、讲文明、树新风活动。 引导学生认识"雷锋精神"的实质及其在新时代的内涵,学习和发扬"雷锋"精神。 由团委、各级部通过班会课、板报、外出做好事等活动落实。

3.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 通过大做好人好事,使学生养成助人为乐、热爱公益劳动的好习惯,同时提倡讲文明、有礼貌,提高学生的文明礼貌水平。 各班通过班会课进行教育,并订出各班(学生)的礼仪、礼貌教育计划以及措施。

4.环保教育 结合"植树节"进行环保教育。 由团委通过黑板报、主题演讲比赛落实。

四月

1.开展缅怀革命先烈扫墓活动。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由团委组织学生去大沥公园扫烈士纪念碑并敬送花圈。参观德育教育基地。

2.青春期健康教育 使学生对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有科学的认识。 校医室举办有关青春期健康教育讲座。

3.优化校园环境(清洁卫生和校园文化建设)。 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和提升校园人文气息。 由政教处、各级部、团委落实。

五月

1.开展"五·一"、"五·四"纪念活动。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爱国的内涵,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团委通过板报或海报的形式开展活动。

2.组织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 培养爱心,增强社会责任感。 团委、学生会组织学生参加街道志愿者活动。

3.后进生的转化教育 预防后进生违法犯罪,确保违法犯罪率为零。 级部定时对后进生进行教育。各部门利用各种形式、各种场合表扬和宣传,激发他们追求更高的目标。

4.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 通过诗歌朗颂、校园歌手大赛、三人篮球赛、小发明、小创造展览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 。 政教处、各级部、团委、语文科组、体艺科组联合主办。

六月

1.开展"珍惜生命,远离毒pin"的禁毒专题教育。

抵制黄书刊、音像制品对学生的毒害,提高遵纪守法的水平,预防学生陷入"黄、赌、毒"的犯罪深渊。 通过班会课、专题法制讲座、录像、宣传画报、橱窗、黑板报等形式进行宣传

2.年度"十佳"评优活动。 发挥榜样作用,鼓励学生学先进,争先进,同时培养学生树立竞争的时代意识。 通过级部推选候选人,进行事迹介绍,最后全校投票产生"十佳"。

3.强化考纪考风教育 教育学生以诚实的态度对待考试。 通过级会、班会落实。

七月

篇10

本文在分析了新形势下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小学德育教育的一些策略。

一、新形势下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的一些问题

(1)来自社会的一些不利因素。我国正处于大发展、大转型的时期,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很多问题。例如,大众传媒、网络等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传播了暴力、黄色、赌、毒等负面信息,对小学生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这是因为,一方面,大众传媒无处不在,对人们的冲击强烈而直观;另一方面,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有限,缺少足够的辨别能力和自制能力。虽然大众传媒和网络带来的主要是正面影响,但其消极的一面绝对不能忽视。又如,社会中存在的价值观混乱、贫富悬殊、违法犯罪等负面因素,也严重影响了小学德育教育工作。

(2)来自家庭的一些负面影响。“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导师”,父母在孩子思想道德的形成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如今的孩子,很多是独生子,导致父母、爷爷奶奶,以及姥姥姥爷过分疼爱,在家里往往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对孩子的溺爱,降低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和抗挫能力,导致孩子吃得了甜吃不了苦,听得进表扬听不进批评,促进了孩子“唯我独尊”的想法和逆反心理,严重影响了小学的德育工作。另外,家长的不良表现,也对孩子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3)传统德育内容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在社会大变革、大转型的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传统德育教育中非常纯真、单一的思想道德观念,已经不能完全适应这种变化的需要。

(4)传统德育模式的弊端。一方面,传统教学模式中,主要依靠“填鸭式”的灌输教育,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僵硬的教学方法,往往导致学生被动消极地接受德育知识,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更不用说将优良的品德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言行。另一方面,传统的小学德育教育,主要依靠品德这门课程,没有同其他教育环节形成有效的合力。德育的孤立状态,不能有效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不能整合整个教育活动,难以提高教学效果。

二、新形势下改善小学德育教育的一些策略

(1)紧跟社会发展,适时更新德育内容。更新德育内容,以适应社会进步的需要,是新形势下有效开展小学德育教育的基础。在小学德育内容上,要着重强调主体价值观,既要引导学生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又要尊重现代社会市场经济下出现的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另外对世界范围内的价值体系也应有所体现。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应是始终贯彻的主线。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倡导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关心、关爱、尊重、宽容、公平、公正、平等、诚信、团结、合作、集体、责任等价值观念。

(2)探索新的德育模式。

(a)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德育教学。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小学德育教育应改变以前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按照思想品质的形成规律,以正面疏导为主,提高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以平等、公正的态度对待学生,试着以伙伴、参谋的身份出现,消除与学生之间的隔阂,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帮助学生培养优良的行为习惯、自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b)整合教育资源,整体规划德育工作。改变品德教育的单一方式,将德育教育融入到小学教育的各个环节,建立全校、全员教育模式。学校应明确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首要地位,将其作为教育工作的重心。在制定总体德育教育计划的同时,注意德育在其他教学活动、教育环节的融入、渗透情况,重视德育教学成果。

(c)采用开放式教学方法。开放式教学法,是指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突破传统教学理念、教学资源、教学方法的束缚,结合社会生活,结合大自然,积极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探索出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通过对新模式、新方法、新资源的利用,提高小学德育教育的趣味性、丰富性、多彩性。下面就实际教学中可以采用的方法,作简单介绍。(c/1)运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具有形象化、立体化的视听系统,可以巧妙地结合图像、文字、声音等多种要素,将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拉近学生与事物的距离,减少隔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从而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既可以将教学内容作成课件的形式进行授课,也可以播放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片,如《妈妈再爱我一次》、《鲁冰花》、《铁道游击队》、《白求恩大夫》等。(c/2)采用学生合作探究的方式教学。合作探究教学,是指以小组为活动主体,以单个学生的独立探究为基础,以小组或班级为范围进行讨论探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与学生,以及师生之间的讨论、探究,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小学品德教学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先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与别人进行合作探究,通过这种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c/3)实地教学。通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名人故居、博物馆等形式进行思想品德上的教育。

(3)采取措施,减少来自社会及家庭的负面影响。培养学生明辨是非、自我约束的能力,对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加以抵制,对网络、电视等进行合理有度的使用。另外,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建立学校、家庭相结合的德育体系。

(4)提高教师修养,以身作则。作为学生的楷模,教师的一言一行,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示范作用。因此,提高教师修养,以身作则,是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结束语

小学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小学的德育教育中,要构建学校与家庭相结合的德育体系,减少来自社会、家庭的负面影响,适时更新德育内容,采用新的德育模式,提高德育效率,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