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田径训练计划模板(10篇)

时间:2022-03-30 22:34:5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田径训练计划,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田径训练计划

篇1

1.  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组织和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田径活动。

2. 发展柔韧、协调、灵敏、速度、弹跳等运动能力。

3. 学习和掌握田径各项运动所需的基本活动技能,逐步培养完成各种练习的正确姿势,对学生的特长的培养。

4. 在训练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守纪律、爱集体、懂礼貌、爱学习、勇于吃苦、意志顽强的品质,使其能够全面发展

二、教学训练内容:

1.     柔韧性的练习:

(1)  两腿的屈、伸、压、踢、摆、绕、纵横等练习。

(2)  整个身体的各种屈、伸、绕环等练习。

2.   协调性练习:

(1)  各种徒手操,行进操练习。

(2)  各种技巧练习。

3.     速度、灵敏练习:

(1)  原地高抬腿跑。

(2)  加速跑60米左右。

(3)  站立式起跑30-40米。

(4)  各种快速反应练习。

(5)  30米、60米计时跑。

4.  耐力练习:越野跑,自然环境走跑结合练习,变速跑

5.  弹跳力和力量练习:

(1)  各种跳跃练习。

(2)  各种腰、背、腹机练习。

(3)  橡皮条。

(4)  扛铃等。

三、训练次数与时间:

每周训练5次,每次2小时左右。

四、训练要求:

1. 学生训练课的内容、形式、节奏安排等,要求多种变化,各种练习手段尽量与游戏活动相结合,以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爱好与兴趣。

2. 训练必须常年系统的身体系统为主。

3. 各种练习中,培养学生合理的用力顺序,爆发用力等意义。

五、思想教育和管理:

篇2

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学习和改进专项技术、学习和提高理论知识以及思想品德教育。使运动成绩有大幅度的提高,力争在市运会上取优异成绩。三、训练的分期:整个训练分二期(准备时期、竞赛时期)

准备时期的训练任务一般是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和专项身体素质,改进技术,培养意志品质,为竞赛时期训练和提高专项成绩打好基础。准备时期身体训练和技术训练的安排应根据运动员水平、个人特点和比赛任务等而定。准备时期训练特点是运动量较大,强度较小,训练时间较长,身体训练多,完整技术训练少。总的强度相对应以中等为主,大强度和小强度为次。竞赛时期的训练任务主要是提高专项素质和专项能力,巩固与提高专项技术,改进技术,保持良好的状态,在比赛中争取优异成绩,丰富比赛经验,培养意志品质。竞赛时期一般身体训练较少,技术训练增多,运动量相对较小,强度大。应在体力和技术较好情况下,保证大强度训练课的质量。三、训练时间

训练时间的安排:准备期利用9周时间;竞赛期1周时间

1、周一—周四最后一节课。

2、遇有比赛期,前两个月周

六、周日进行全天训练,确保训练质量,力争完成市运会目标。四、训练措施

1、切实抓好训练计划的制订落实工作。

2、重点加强运动员的思想、文化学习和运动训练的管理。

3、抓好专项负荷强度的增加,保证训练的科学性。

4、抓好运动训练后的恢复,避免损伤。

5、做好训练成绩的汇总与分析。

6、组织好成绩的测试和与高水平队员的对抗,切实抓好以赛代练工作。

具体安排:

1、坚持一月进行一次模拟比赛,力求让学生适应比赛。(包括适应场地、器材、竞赛规则等)

2、三月重点进行身体素质的训练,四月重点进行专项成绩的训练。

3、创造条件,与兄弟学校进行田径对抗赛。五、具体分工

篇3

 

星 期

 

内       容

强度时间

身体素质练习。跳高和跳远的技术改进。

一.     准备活动:1.慢跑800米2.行进间压腿3.小步跑+快速跑4.高抬腿+快速跑5.后蹬跑(以上项目各五组).

二.     1、并足跳、单足跳20米*5  2、跨步跳80*5  3、助跑2—3步起跳60米*3

4、杠上模仿放腿 5助跑4—6步腾空步20次 6、中程助跑起跳放腿10—15次 7、负重提踵10*8    7、长跑3000米变速跑。

三、放松活动:慢跑800米或静力拉伸。(雨天另行安排)

1.5

小时

一、准备活动:1.慢跑800米2.行进间压腿3.小步跑+快速跑4.高抬腿+快速跑5.后踢跑+快速跑6、后蹬跑(以上项目各五组).

二、1、快挺10*6  2、并腿跳10*6  3、弓箭步跳10*6  4、蹲跳10*5  5、全蹲10*3

6、负重转腰10*6    7、做以上动作每次都要高抬腿+快速跑

三、放松活动:慢跑2000米

1.5

小时

 

一、准备活动:1.慢跑800米2.行进间压腿3.小步跑+快速跑4.高抬腿+快速跑5.后踢跑+快速跑6、后蹬跑7、60米—80米(以上项目各五组).

二、1、转髋跑30米*6  2、栏上提拉腿10*6  3、绕栏10*6  4、单足叫换跳40米*6    5、跨栏(侧面)15*6    6、80米快+80米慢*6  7、900米 、800米、600米记时跑。

三、放松活动:垫上柔韧性练习

1.5

小时

 

一、准备活动:1.慢跑800米2.行进间压腿3.小步跑+快速跑4.高抬腿+快速跑5.后踢跑+快速跑6、后蹬跑7、30米加速跑*8(以上项目各五组)

二、跳高:1、垫上桥弓10*5 2、2—3步起跳*8  3、中程节奏跑*10  4、中程过杠*20  5、改自己技术10 跳远:1、模仿动作练习*6    2、全程节奏跑*5     3、助跑起跳*10    长跑:1、200米*6    2、400米*3

三、放松活动:慢跑1000米

1.5

小时

 

一、准备活动:1.慢跑1600米2.行进间压腿3.小步跑+快速跑4.高抬腿+快速跑5.后蹬跑(以上项目各五组).

二、并腿跳10*6  2蹲跳10*6  3、全蹲6*6  4、蹲起10*6  5、加速跑50*5  6、单足跳30*4  7、放跑120米(80%)或长跑300米

三、放松活动:慢跑800米跑

篇4

前言:与其它的体育项目相比,田径运动是一项较为古老的运动,从人类生存与劳动出现的那一刻起就出现了田径运动。田径运动是速度与力量、耐力与意志力的重要体现,也被许多体育专业人士称为体育运动之母。在许多大型的运动比赛当中,田径项目产生的金牌数量最多,对于运动会质量的影响最大。田径运动对于许多国家来讲,都是其体育发展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但是,在我国的业余田径训练活动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田径事业发展并不顺利。加强业余田径训练对于当代运动人员的田径水平提高以及田径人才选择工作都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笔者选择业余田径训练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的社会意义的。

1、业余田径训练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

业余的田径训练是专业化的田径训练的重要基础,只有业余田径训练力度得到加强,才能促进我国田径事业的发展。但是,在业余田径训练活动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选材科学度不足以及训练科学度不足等等。这些问题影响到业余田径训练质量的提高,下面,我们就来对业余田径训练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简要的陈述:

1.1业余田径运动员选材不科学。许多学校对于运动员的选材工作不尽重视,许多业余田径训练者是从运动员的现有成绩出发,从高到低进行排列,对田径运动员进行选票。只有田径训练的成绩高于同龄组的其它人员,就会被迁入到业余田径队当中,这种现象在许多学校大有存在。诸多业余田径训练的实践表明,只有科学的选材与严格的管理,才能保证业余田径训练的质量。业余田径训练活动的开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的支持,不科学的选材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

1.2业余田径训练计划不科学。在当前的许多学校开展的业余田径训练活动当中,存在许多训练计划不科学的问题。一些学校对于年龄因素考虑的不足,在进行田径训练计划的制定之时忽略运动员的年龄与运动能力,没有将同一层次的运动员进行合理分组,更没有制定出符合他们运动能力的训练计划。不科学的业余田径训练计划不科学使得业余田径训练的质量不高。

1.3盲目追求业余田径训练强度。许多学校的业余田径训练者在工作中盲目求大,追求高密度的训练,训练的强度大,认为密度不高、强度不大的训练不能使运动员的田径水平得到提高。强度较高的训练虽然对于运动员的田径水平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对于许多运动人员来讲,强度过大的训练是违背其生理机能的。因此,盲目追求业余田径训练的强度对于训练效果没有过多的正面作用。

1.4田径技术训练没有得到重视。体能训练与技术训练是业余田径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许多学校的业余田径训练工作者没有重视起技术训练,一直利用体力训练来促进业余田径运动员素质的提高。田径成绩是由运动员的体能水平与技术水平共同决策的,身体素质的平衡发展才能有利于运动员田径水平的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与技术素质是相互促进的两个独立体,只有二者都得到训练与提高,才能促进业余田径训练质量的提升。

1.5业余田径训练具有封闭性。在学校的业余田径训练活动当中,许多学校采取同场训练或者校内对抗的方法进行训练,与其它学校的业余田径队的接触很少。封闭的业余田径训练活动对于运动员整体素质的提高有不利影响,也会影响到业余田径训练员业务能力的提高。

2、业余田径训练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面对我国业余田径训练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加强解决对策的研究对于田径训练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下面,笔者就业余田径训练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1加强选材的科学性。选材对于业余田径训练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业余田径训练者要从运动员的整体素质水平出发,对其进行审视。不能单纯地选择同一层次中田径训练成绩较好的运动员,要对运动员的意志品质进行观察,了解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发现运动员未来训练的潜力。在选材方面,训练员最好选择潜力较大的人员,这样可以使未来的训练工作具有进步的空间,更有利于业余田径训练质量与意义的提高。

2.2制定科学的田径训练计划。田径训练计划对于业余田径训练水平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因此,训练员要针对运动员的现有水平进行科学田径训练计划的制定。在制定计划之时,要加强运动员年龄与身体素质的细化分组,减少运动员高低之间的差距。只有这样,在业余田径训练当中,同一层次的运动员的训练需求才能得到满足。

2.3加强业余田径训练的开放性。作为一名田径训练者,要认识到田径训练的竞争性。因此,不同学校的田径训练者要加强合作,组织不同学校的训练者进行比赛,利用竞争性来提高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开放性的训练方式可以加强运动员的进取意识,加强田径训练的质量。

结语:综上所述,业余田径训练对于田径运动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笔者就业余田径训练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几点解决对策。希望当代业余田径训练员认识到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以正确的方法开展训练活动,促进训练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郭波.当前青少年田径训练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山西体育科技.2006(02)

篇5

关键词 高校田径训练 问题 对策

通过在校学习训练,以增强大学生身体素质、运动竞技以及思想文化道德水平,提高普通高校整体田径运动水平,推动高校体育发展是当前高校田径课教学与训练的宗旨所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田径课程训练是其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校综合体育实力的充分体现。

一、普通高校田径课程训练存在的问题

田径运动训练是其他运动项目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并在其他项目的顺利开展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辅助作用。据研究表明,田径课程质量优劣与学校场地设施、教师水平以及领导管理水平之间存在密切关联。

(一)田径课程项目教学缺乏明确目的,教学内容局限

现阶段国内田径教材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受传统教育观念束缚,对项目的竞争性与技术性作了过多强调,而未对人类健康与运动技术之间的关系予以明确,对技能、技术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也缺乏足够关注。从学生角度来看,运动技术水平的提升是必需的,也是合理的,但是在原教学大纲规定中,普修课堂仅有170个学时,教师既要讲授理论知识,又要组织学生训练项目技术水平,难以有效、合理分配课堂时间,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基本运动能力也有所忽视。此外,高校田径教学项目未清晰定位培养目标,教学目的也不明确。

(二)高校田径项目教学缺乏丰富的教学手段

当前大部分高校田径教学仍然是传统教学模式,如挂图示范、讲解以及反复练习等,教法简单而且重复、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对学生个性化差异缺乏足够重视,也难以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导致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与训练状态,难以收到实效。此外也有一部分教师受到教学硬件条件以及自身水平限制,难以有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三)训练时间不足

从现代运动训练研究可知,足量的训练以及恢复时间是运动员取得优秀成绩的重要保障。然而在普通高校田径教学中,学生在承担繁重课业的同时又要抽出有限时间进行训练,必然会导致训练与恢复时间受到制约与影响,其训练效果与成绩自然也难如人意。

二、高校田径训练教学的应对策略

(一)加大田径运动训练健身价值的宣传力度

作为一门综合性、全能性的运动项目,田径为其他运动项目创造了良好前提和基础。田径运动有利于内脏与神经系统功能调节、改善机体新陈代谢,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因而高校田径训练教学应重视利用和发挥田径运动特点。除此之外,田径项目还应具有健身花样、辅助手段、单项项目以及应用层次较多等特点,与其他学科相比,田径项目锻炼价值远远要高。

(二)高校田径训练应不断完善教学管理体系

就体育训练特点角度分析而言,体育训练的内部管理体系必须确保其完整性。因而在田径训练组织与开展过程中,高校管理部门应以其完整体系为依托展开系统性训练,不断提高学生技术水平、身体素质、思想品质以及战术意识。除此之外,高校还应在教育工作计划内纳入体育训练部分,为体育训练提供一套完整且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以收到更佳的田径训练效果。

(三)重视科学、合理地开展田径训练,强化训练质量

1.制定科学、完善的训练计划。训练计划的科学与完善性对训练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并与运动员技能训练水平也有密切关联。日常训练计划是日常田径训练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在开始训练活动前,教练应对学生体能特点差异予以了解和掌握,并从课程安排出发,结合具体的训练场地情况,对天气等各类因素影响予以充分考虑,编制出一套合理、科学、完善的课时训练计划、周计划、阶段性计划乃至年度计划等,以此作为日常训练辅助,从而能够针对性的、完整地实现训练目标。

2.遵循教学理论知识,关注学生个体特点,灵活教学。教练应遵循周期性、直观性、不间断性教学原则,合理安排、区别对待,并坚持专项与一般训练相结合,重视学生体能特点差异,着眼于实际情况来调整训练方法,在保护学生身体机能前提下收到满意的训练效果。

(四)坚持学习与训练二者的有机结合

在普通高校中,其田径运动员大多出自非体育专业类学生,此类学生学习基础尚可,但大部分运动员文化课成绩相对较差,这主要是由于长时间训练导致学生缺乏有效的文化课学习时间所致。基于此,学校应注意对运动员考试相关政策或制度进行适当调整,使学生消除训练后顾之忧,做到训练与学习的有机结合。例如对于考试不合格者,参加补考合格后可按正常考试通过,而不记入补考档案;获得奖项,为学校和系部争光的学生应享有奖学金评定、评干以及评优等政策方面的倾斜等。

三、结语:

高校田径训练教学应严格遵循其自身特点与规律,从而使学生运动潜能得到充分挖掘,竞技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进而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为国家竞技运动项目培养后备人才。

参考文献:

[1] 徐敏,邓琳.对高校田径运动训练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探微[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1(6):66-67.

篇6

关键词 青少年 田径训练 问题 教练

训练人员在对进行田径训练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遵守相应的原则,保证训练强度可以促进田径综合素质提升,同时还不会使得属于超负荷训练状态中,避免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只有对田径训练中存在的不良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有效的进行改善,才能保证田径训练的科学性、规范性。本文对田径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启示,使得我国田径训练可以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一、青少年田径训练问题研究

(一)训练活动开展规范性较差

对于田径训练活动开展进行深入调查发现,训练活动开展的规范性较差。处于青少年时期的运动员,因为他们身体功能发育还没有完善,如果教练不能良好把握训练强度,使得运动员处于超负荷运动中,对运动员的身体健康会造成不良影响,严重还会导致青少年运动员发生肌肉拉伤,致使青少年不得不放弃自己的运动生涯。所以运动员训练活动开展前,对运动员的身体发展状况进行全面了解,合理化安排训练强度。训练负荷过低,就不能有效的保证田径训练成效。而且在较低负荷的训练过程中,运动员的神经系统容易疲劳,对于田径训练活动开展的积极性也会较弱。所以严格的把握训练负荷,避免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身体受到损伤。要以青少年运动员身体素质科学合理的安排训练细化,注重训练方式与训练手段的创新,掌握先进的训练方法,从而有效保证青少年田径训练成效。

(二)田径训练活动开展针对性较差

教练人员需要明确运动员在身体素质等众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一些田径训练人员耐力较好,但是爆发力不足,所以在田径训练中除了需要注重提升运动员的综合素质,还需要注重弥补田径运动员的不足之处。但是在以往田径训练过程中,教练布置的训练计划不能满足田径训练的个性需求,对于训练成效造成了非常不良影响。教练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训练理念,对运动员身体素质差异性要给予充分尊重,制定可以满足青少年运动员田径训练个性需求的训练计划。以运动员自身实际情况为切入点,采取多元化的训练方式,将运动员参与训练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保证田径技能可以稳定、有效提升,取得可观的训练成效[1]。

二、解决青少年田径训练问题的有效策略

(一)提升教练人员的综合素质

教练人员综合素质与青少年田径训练成效有着直接影响,因为训练计划和训练负荷都是教练制定的。对于教练培训工作开展必须要提升重视程度,定期的对教练人员进行培训。不仅需要注重教练人员专业素质提升,还需要注重教练人员职业道德素质提升。因为,青少年运动员是国家田径领域未来的希望,只有教练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才能将自身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青少年田径训练中。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运动员,不仅在田径技能成长方面给予帮助,在生活方面也需要给予更多的引导。教练需要积极找寻青少年田径训练中存在的不良问题,及时应用有效措施进行解决,为我国田径事业发展贡献力量,保证运动员田径训练成效。

(二)对田径训练环境进行优化

青少年运动员是我国田径事业发展的储备人才,田径训练活动开展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的特点。所以,在青少年田径训练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过于急切。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取得了一点成绩,教练也需要给予鼓励,维持运动员参与田径训练的积极性。在青少年运动员长期训练过程中,必须要建设良好环境支持田径训练活动开展。相关部门需要加强资金投入力度,对于田径训练活动开展给予更多的支持,促使我国田径事业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建设青少年田径训练教育保障体系

青少年不仅承担着较为沉重的训练活动,同时,也承担着一定的学习压力。所以,需要加强青少年运动员田径训练教育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协调田径训练与学习活动开展存在的矛盾关系,保证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可以实现全面发展。要不断加强相关科研工作开展,从理论层面上进行分析,青少年田径训练成效与其自身体能水平发展有着较深影响。教练需要以运动员的生长发育规律为基础,创造出符合实际需求的训练计划。慎重选择田径训练方法,这些训练内容的开展需要有科研工作人员参与,从而对田径训练过程进行全面化的监控,对青少年运动员进行正确引导[2]。

三、结语

青少年运动员是我国田径事业的后备力量,对于我国田径事业发展有着较深影响。相关人员需要不断加强研究力度,提升教练的训练水平,积极找寻强少年田径训练中存在的不良问题,对田径训练方案进行优化和改良,从而保证青少年田径训练成效。要以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以及生长发育规律为切入点,科学、合理的制定训练计划,保证训练负荷在运动员承受范围内,促进田径训练成效提升。只有这样才能为国家培养出更为优秀的田径运动人才,促进我国田径事业发展。

篇7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连续3届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全国田径之乡”;2次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体育先进县”,是甘肃省唯一获此两项殊荣的县。通渭县体校是一所全省重点业余体校和省高原人才开发计划田径训练网点学校,该校连续11次被省体育局评为“全省业余训练工作先进单位”,2次被国家体委评为“全国重点业余体校先进集体”,一次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自1972年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优秀运动员。“全民健身运动”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因此,县级业余体校在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体育运动员的同时,要高度重视业余体校在提升少儿综合身体素质问题,必须坚持统筹兼顾、整体推进的原则,按照科学、系统、规范的方法,既要培养运动员又要提升少儿综合身体素质,大力加强县级业余体校田径训练。

一、摒弃传统观念,着力解决对田径训练不重视的问题

县级业余体育学校田径训练,是所有体育项目的重要基础,更是提升少儿综合身体素质的重要训练方法。但很多县级业余体育学校对田径训练还存在着认识不清、思想不明、训练不实、方法不当问题,忽视了田径对提升少儿身体综合素质和少儿体育项目长远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因此,县级业余体育学校无论是领导层还是教练层,都要牢固树立田径训练的“基础”理念,切实把田径训练作为提升少儿综合身体素质乃至“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基础性工程,做到一以贯之,常抓不懈,为强化业余田径训练、提升少儿综合身体素质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坚持分类指导,着力解决田径训练中“一刀切”问题

要按照培养人才与提升素质并重的原则,在田径训练过程中要把“分类指导”作为重要的训练方法,彻底改变过去“一刀切”的错误训练模式。在分类指导方面,首先要正确处理好“专业”与“业余”关系,区分不同情况,确定不同的训练思路。对于那些身份素质特别好、热爱田径运动的学生,要采取“专业化”训练的方式,既要提高他们的综合身体素质,又要强化他们的专业素质;对于那些身体素质较好、热爱田径运动的学生,要以提高他们的综合身体素质为重点,并辅之以必要的专业训练;对于那些只是为了锻炼身体的学生,要设计一套专门的教学思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重点在激发兴趣、提升他们的综合身体素质上狠下功夫。

三、强化科学训练,着力解决田径训练不注重阶段性的问题

由于县级业余体育学习的生源都是基层中学和小学的学生,基地上都没有进行过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训练,因为必须首先着眼于提升他们的综合身体素质,区别不同身体条件、不同身体素质、不同身体状况开展不同类型的训练,特别是要在“打基础”上狠下功夫,合理安排运动负荷、运动时间和运动技术,绝对不能所有的学生都采取一种思路和一种方法。由于不同年龄段的少年儿童身体发育不同,必须高度重视根据学生身体素质发育敏感期科学安排训练,对于10岁以内的学生要多做柔韧性训练,对于10-13岁左右的学生要多做速度性训练,对于14~16岁的学生要进行系统性训练。

四、改进训练方法,着力解决田径训练体系不够健全问题

篇8

学校田径课余训练是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因此,在田径训练中,必须树立学校体育健康第一思想,一切都必须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以增强学生体质为目的来实施教学与训练。切不可为训练而训练,忽视学生的实际情况,急功近利,一味追求比赛成绩和名次。如果这样,即使运动员取得一定运动成绩,那也往往是昙花一现,到高一年级阶段,就很难取得进步了。此外,实施学校田径课余训练,必须重视科学选材,要广泛发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积极锻炼,在此基础上建立班、年级代表队,从中再选出一些比较突出的苗子进一步培养和测试,最后确定校代表队的名单。

二、认真制订学校田径课余训练计划

田径课余训练计划是保证训练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它可保证训练有目标、有组织、有步骤的进行。合理的训练计划可以提高训练的质量和运动员训练水平。经常可以发现,很多基层学校的教师实施田径训练,没有完整的训练计划。要训练了,就喊学生出来,想到什么就练什么,不定时,不定内容,这样的训练很难保证质量,训练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在实施训练之前,必须制定好完整的训练计划,包括多年的、阶段的、周以及课时训练计划以保证训练系统地,有步骤地实施,以保证训练的质量。同时,根据训练实施情况要不时修改训练计划。

三、建立好运动员训练档案

要了解运动员训练情况及训练水平是否提高,必须建立运动员训练档案,内容包括学生的一些基本情况及训练成绩记载。如运动员入队前的身高、体重、安静时心率、肺活量以及一些身体素质指标(如30米跑、立定跳远、立定三级跳、前后抛实心球成绩等),并随着训练的进行不断跟踪记载,从而能客观地了解运动员的训练情况,及时发现训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为调整训练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此外,如果运动员被选入体校或升入高一年级训练时,它也可以提供必要的档案和依据。

四、合理训练,遵循训练原则

教师要认真钻研一些训练的专业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理论水平,并结合实际实施科学训练。训练中必须遵循一些基本的训练原则,如系统性原则、周期性原则、合理安排训练负荷原则、区别对待原则等等。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学习负荷后恢复与心理训练的一些理论知识,并运用于实际训练中。

五、注重课余训练医务监督

田径课余训练要注重医务监督。这是因为,训练中有一些不可预见的突发事件,如脚踝关节扭伤,大腿肌肉拉伤等等,如不及时处理,会延缓恢复的时间。对此,教师应采取相应措施,如运动员脚踝关节扭伤,应及时用冷水或冰块冷敷,从而减慢毛细血管出血速度,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痛楚和肿胀。此外,教师在训练中还应注意观察运动员的身体情况,如训练中运动员脸色苍白,无精打采,精神萎缩等等,应及时停止训练,询问其情况,采取一定措施缓解其症状。

六、 处理好学生课余训练与学习之间的关系

很多基层教师都有这样一个体会,规定的时间,要训练了,学生往往不能及时到场训练,甚至不来训练,导致教师训练计划不能很好的完成,影响了训练的质量。究其原因,往往是学生在教室里做作业或者是老师在讲试卷不让其出来。对此,教师不应责怪学生,而应争取校领导的支持,主动和班主任老师、各科任课老师沟通联系,以取得他们的支持。如让他们给运动员开小灶,班主任老师安排学习成绩相对优秀的学生和运动员结对学习等,而学校奖励措施也要相应考虑这些老师的辛勤劳动。

七、做好学生思想工作,注重家访

篇9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4-0085-01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田径运动有助于促进他们身体和思维等方面能力的发展。在田径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了解学生,注重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训练。教师还应掌握好学生训练的强度和训练量,只有依据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案,才能保证学生训练的效果。当前,在田径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仍沿用传统的训练模式,安排较强的训练强度和较大的训练量。这不仅没有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还使有的学生身心疲惫,潜能得不到有效开发,影响训练效果。为此,体育教师应该科学安排训练的强度和任务量,制订科学的训练计划,保证学生达到训练目标,提升学生身心素质。

一、影响田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合理化的原因

影响田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合理化的因素有很多,既包括社会方面的因素,又包括家庭方面的因素及教师方面的因素。(1)社会原因。当前田径运动整体水平不高,所以,田径受关注度相对比较低。田径训练基本处于一个“无人问津”的状态,很少有人了解田径运动,田径的训练很难达到科学化,这样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影响田径运动的整体水平。(2)家庭原因。当前,有些家长非常关心孩子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的学习成绩,很少重视田径训练。这些家长轻视体育教学,认为田径训练可有可无,平时只盯着语数英等所谓主科的考试分数。这样,就会使部分学生的心理压力比较大,平时很少参加田径训练,偶尔训练时也很难把握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尺度。(3)教师原因。在田径训练过程中,体育教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对田径训练的知识了解得比较少,很多时候只能从教师这里获取知识,如果教师的专业素质较差,则会影响学生对于田径的认知。而且有些教师仍沿用传统教学方法,导致训练方法和训练量的不协调,影响训练效果。

二、优化田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方法

(1)完善田径训练体系。完善的训练体系是提高训练水平的重要保障,所以,学校应该注重完善训练体系。首先,学校应该真正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协调好田径训练和文化课的时间,避免相互冲突,以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得到提高。其次,应该制订科学的训练计划,并且安排专人进行监督,督促教师和学生严格执行。最后,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保证能够胜任田径教学。因为,教师掌握了丰富的田径知识,清楚训练的强度和训练量,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训练计划和训练内容。

(2)有效协调训练强度和量的关系。只有训练强度和训练量处于一个科学比例的时候,田径训练的效果才会处于最佳状态。因为训练强度或者训练量过大,不仅会使学生身心疲惫,严重的话还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违背田径训练的宗旨。所以,在日常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随时掌握学生的身体情况,在合理训练量的基础上,科学安排训练的强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人专项训练,有效增强学生的意志力,让学生在力量和速度方面有所提升,提高田径的整体水平。例如,可以让学生进行短跑或者间歇跑的练习,提高学生的爆发力,让学生的力量和速度得到锻炼,这个时候训练量可以稍大一些。但是,在进行长跑的时候就应该注意训练量,否则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

(3)提升训练结构的科学性。每个学生的身体情况各不相同,所以,教师应该针对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训练强度和训练量。按照相应的结构进行训练,才能在保证学生身体健康的前提下有效提高学生的田径能力。因为学生的训练强度过大,会出现一些肌肉拉伤等情况;但如果训练强度过小又起不到锻炼的目的,即使长时间进行训练,也难以提高学生竞技水平。众所周知,当前世界上许多运动员在训练的时候都是先进行力量的训练,然后提升强度,提高速度,这样会起到很好的训练效果。同时,教师应该了解并掌握强度和量的范围,并且按照这个结构进行训练。训练结构的科学性会提高训练的质量,同时也只有按照这种科学的模式进行练习,才能够真正提升训练水平。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田径运动有助于促进他们身体和思维等方面能力的发展。田径训练需要有一个科学的方案作为指导,仅仅注重提高训练强度和增加训练量很难提升田径的水平。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训练过程中立足于教学,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掌握学生的身体状况,合理把握田径运动的训练强度和具体训练量,科学安排训练计划,让学生有计划地安排训练强度和训练量。同时,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方法加以改进,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兵.田径训练观念创新――关于训练量与训练强度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06).

篇10

关键词:田径;训练;教学;问题前言

田径运动又称为田径,是径赛、田赛和全能比赛的统称。一般是以高度和距离计算成绩的跳跃、投掷项目的叫田赛;以时间计算成绩的竞走和跑的比赛项目叫做径赛。田径比赛由田赛,径赛,公路跑,竞走和越野构成,还有一些全能的作何比赛。田径比赛具体的项目有:短距离跑步比赛、长跑、跨栏跑、障碍跑、接力跑、马拉松、竞走、跳高、撑杆跳、跳远、三级跳远、推铅球、铁饼、链球、标枪等。

1.田径训练的特点

田径运动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田径运动和生活密切相关,无论是走、跑、还是跳、投都是人类生活的基本的技能,是田径运动最基本的形式。田径运动和这些自然地动作相连,这些动作的正确和规范有作于掌握田径运动的技术。第二,田径运动是一项广泛的运动。田径运动有着自己的个性,也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田径运动一般都是个人参加的项目,只有接力是一个例外。但是团体的成绩还是有每个人的成绩相加,田径运动是大型的运动会参加人数最多,项目最多的一个类别,他和射击、游泳是奥运会的三大项目,常言道:“得田径者得的天下”。所以,田径运动实质上是一个需要团结性的运动。第三,田径运动受到的限制比较少,无论是男女老少,都可以参加田径运动。需要的场地简单,无论是在小道、运动场、马路、还是在海滩、山地、甚至是沙漠、森林,都可以举行比赛。第四,田径运动中各种单项的比赛还是接力式的比赛,都可以到达锻炼身体,减肥,锻炼意志的作用,都对人民有许多好处,尤其是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有着许多的好处,能偶强身健体,增加个头。

青少年的田径训练对于我国的田径运动的发展至关重要。在青少年的田径训练教学中,存在着以下的特点,第一,青少年的田径训练目的明确,主要的目的就是掌握田径运动的基础,不断地提高身体的素质。第二,田径训练的阶段性特别强,由于青少年一直在成长,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方法。不断地增加训练的强度。第三,青少年的田径运动的训练方法一定要得当,不能超过身体的负荷,不然会伤害身体,一生痛苦。

2.田径训练教学存在的问题

2.1没有发挥出学生的主动性

学生在田径训练的教学中应该处于主体的地位,但是教师常常忽视了注意点,他们的训练的内容不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兴趣,不遵守学生的发展的规律,内容老旧,多数是以前的内容。没有把田径和其他的项目联系在一起,学生们的积极性不高。田径项目的训练无聊枯燥,内容更是单一,几乎每年都是一样的内容,现在的学生本来就怕苦怕累,内容引不起兴趣,学生训练的效果一定不会很好。

2.2缺少田径运动的文化教学

作为一项体育运动,不单单是竞技那么简单,它包含着文化和美的欣赏。教师常常忽视了这一部分的内容教学,在训练中没有对田径作用的教学,导致学生对于田径的作用和价值认识的不到位,学生不能认识到田径运动的历史意义和益处,不理解田径的历史,不理解田径的作用,不理解田径的美。不能对田径产生兴趣,所以,田径教学的效果不高。

2.3教学方式单一

现在的科技发达,教师爷应该与时俱进,但是田径训练教学还是以过去的方式。教学的方法简单,单一,不能顾及到每一个学生,提高不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个性没有得以发挥,激发不出学生的热情。有些老师对于现代的可以一是没有认识到科技手段的重要性,二是有的老师还不会使用现代的可以教学手段。

2.4训练的时间不多

现在的学生再训练之余还要上文化课,在两重压力之下,训练的时间更是不多,影响训练的效果。无论是专业体校还是普通高校的体育专业,都有一定的文化课程,而且要求不低。因此,学生们对于训练的时间自然不够。

2.5训练的负荷太重

现在的学生训练的时间不多,学生又常常的偷懒,训练的方式也是单一,所以,教师们在训练的时候喜欢使用一遍又一遍的重复训练的科目,不仅单调,而且教师们对于学生的体力一旦估计不足,学生的训练的负荷就会加重,如果弄不好,会伤害学生的身体。

3.对田径训练教学的对策

3.1增加田径运动的的宣传

对于田径运动训练的无聊和枯燥,学生们都比较不喜欢,要加大力度宣传田径运动的好处。田径运动是一项全身运动的项目,能够增加人体的新陈代谢,改善身体的机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力,而且田径运动的场地要求简单,在学校也易于实行。

3.2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过去的教学方法老旧还没有效果,现在可以使用科学的教学手段。第一,选用科学的训练计划。好的训练计划是训练教学成功的一半。高质量的训练计划能够增加训练的效果,提升学生的技能。训练计划一定要遵守以下几点要求,其一是遵守学生的负荷限度。训练计划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的情况来制定,不能不考虑学生身体接受训练的程度,以免伤害学生的身体。其二是考虑学生的训练的目的,分为日常的体能训练,比赛前的突击训练,赛后的恢复训练。其三是,训练的计划要遵守一些原则,比如:差异化原则,激励原则,周期性原则等。第二,一定要项采用专项的方法,田径训练是非常消耗体力的,不同的项目应该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不能混为一谈。在训练时一定要实打实的训练,不能是摆摆花架子。比如,在训练跨栏的跑步的时候,一般的都要求训练跨栏的动作,要求一定要高,实际上,跨栏动作主要做到以下几点,其一是双臂的摆动一定要协调,其二是一定要消除恐惧的心理,跨栏比赛中,因为心里恐惧跨栏失败的比比皆是。而不是简单的调的高就会过去了。第三,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田径训练教学一般都是在室外进行,对于动作的要求严格,必须熟悉的掌握动作的技巧和要领。但是,一般的讲解对于复杂的动作起不到多少作用,所以,多媒体正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使用多媒体重复播放所学的动作,可以清晰的讲解出动作的精髓。还可以采用慢动作的分解,来演示出动作的发生,方便了教师演示动作快,学生看不清的现象。

3.3调整田径训练内容

田径训练的目标应经从培育一个运动员变为培养一个具有综合素质的体育人员。训练的内容也不应该是简单的体能和技术的训练,还应该加上人文的内容,让学生了解田径的历史和人文知识,更好地了解田径这项运动,能够对田径的兴趣更加的浓厚,起到更好地训练效果。对于训练的内容应该加以更新,不能年年是一套,应该跟得上时代的潮流,及时的更新训练的内容,把最新的知识都运用到训练教学的内容里。

3.4完善田径训练的制度

教师应该把训练的管理制度和教育的制度完美的结合,满足田径训练的目的。田径训练的目的无不是提高学生的成绩,提高学生的身体的素质。教师在田径训练中一定要丰富田径训练知识,不光是如何提高训练效果的知识,还要知道如何搭配营养知识,提高运动员的营养,损伤治疗知识,防止受伤留下后遗症。

4.结束语

在田径运动的训练教学中,一定要根据田径训练的特点,来开展田径训练教学的活动,把握住高质量田径训练的教学方法,增加训练的内容,使用科学现代的手段,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得田径训练教学可以顺利完美的进行,提高田径训练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骆向红.简析高中田径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学周刊,2013-08-25

[2]张宇.简析高校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J];运动,201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