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1 11:11:4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农业市场分析报告,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2010年山东省成立了以棉花、花生、蔬菜、苹果和食用菌等5种优势特色农产品为监测重点的30多人的分析师队伍,由农业专家和批发市场、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产品超市有关人员组成,分品种建立了首席专家负责制和定期会商制度,并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产品市场预警工作。
加强市场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山东省28个基点县的基层调查员负责本辖区的信息采集、上报和对采集点的管理工作。同时,在10个蔬菜价格速采县和20个农产品批发市场分品种确定信息采集点,实行每天上报价格信息和及时上报市场变化情况制度,形成了上下贯通、反应敏捷的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体系。
开展市场监测预警工作
按照农业部的要求,山东省农产品市场预警工作,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中心任务、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农产品市场异动等情况,及时组织省农技站、棉技站、果茶站、信息中心的分析师及市县联络员定期进行会商,每年针对5大系列(棉花、花生、苹果、食用菌、蔬菜)10个品种的农产品市场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分析,撰写分析报告。
定期预警信息
建立价格周报、月报、季报、年报制度,定期向社会公众主要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动情况。
山东省是全国大白菜主产区,近几年来,受市场供求形势的影响,大白菜价格呈现“过山车”式的波动。对此,山东省农业厅、青岛市农委和胶州市政府高度重视,确定把大白菜市场监测预警工作,作为提升农户综合营销能力的重要举措。
完善监测预警队伍
在现有5名蔬菜市场分析师的基础上,选择和吸纳胶州、肥城、苍山、齐河等部分大白菜主产县的大白菜合作社社长、大白菜专业市场负责人和蔬菜专家为市场分析师,不断加强分析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好这支队伍的作用,并将大白菜预警信息及时上报农业部。
充实信息采集点。以胶州为重点,在平度、岱岳、宁阳、莒县、莒南等5个县目前已建立大白菜信息采集点的基础上,再选择大白菜种植面积超过6万亩的肥城、胶南、苍山、禹城等4个县的种植大户和专业批发市场建立信息采集点。
强化监测预警工作
按照大白菜生产特点和季节要求,适时组织分析师、专业市场调查员定期会商,研判全省大白菜生产和市场形势,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上报农业部和省委、省政府。并通过胶州大白菜网、山东农业信息网、12316“三农”热线、12316手机短信等形式,大白菜生产信息和价格信息,引导农户根据市场需求确定种植、销售计划,不断提高农户综合营销能力,促进大白菜产业的良性发展。
电视媒体增长保持相对稳定,增幅与整体广告市场持平,为14%。"61号令"已执行一年半,电视媒体在广告资源上已完成调整,2011年上半年各级媒体广告资源仅有小幅变化。有改革意识的电视媒体已将目光转向了打造节目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营销力等方面。改版是2011上半年电视媒体的主旋律,而其中中央台只增长了0.4%的广告资源,实现了22%的刊例收入增长;省级卫视则压缩了8%的广告资源,实现23%的刊例收入增长。媒体刊例增长引起广告转移,中央台媒体的广告时长大大缩减,而二线卫视则承接上游卫视的广告余量,广告时长均有大幅增长。
户外广告上半年投放增幅仅为5%,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8%,也是传统媒体中增长最少的媒体;地铁、轻轨广告呈现两位数增长,尤其是轻轨,增幅几近达到一倍;电台媒体上半年增幅达34%,与去年同期相比相对稳定。平面媒体相比去年同期增长放缓,上半年报纸和杂志的增幅分别为16%和15%。受国家房地产调控影响,上半年房地产投放报纸广告明显复苏,而像娱乐休闲这种区域性品类广告也成为拉动平面广告的主力。
广告花费――行业
中国广告市场的行业贡献率格局正在变化,尽管化妆品/浴室用品依然是广告投放量最大的行业,但其对整体增长的贡献减弱,上半年广告投放仅增长7%。同时广告投放谨慎的还有饮料行业,增幅为9%。而区域特征明显的地产、商业服务业、娱乐休闲业则加大宣传力度。从行业贡献程度来看,上半年推动广告市场增长的前五大行业发生了明显变化,分别为农业、房地产/建筑工程行业、金融业、衣着和个人用品。
为什么2010年大蒜涨到十几元一斤,而2011年只有3元钱一斤?为什么2010年白菜几元一斤,2011年最低5分钱还卖不出去?在缺少信息指导的情况下,农民盲目种植或扩大生产规模,丰收上市后改变了市场供求关系,价格一落千丈。“白菜种植面积有多少,库存量多少,产量多少,农民、经销商甚至政府部门都不知道,种菜只能‘跟着感觉走’。”这是大多数蔬菜种植户的经历和无奈。
内蒙古的土豆,通过商务部等政府部门的多方努力,进行对口销售,很好地缓解了销售难题。这与山东济南卷心菜“卖难”形成对比。分析近两年各地的蔬菜“卖难”和滞销事件,不难发现蔬菜种植和市场需求信息不对称,是造成蔬菜难卖甚至滞销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商商业经济研究部主任孟黎加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蔬菜生产者多是分散的,不可能及时掌握市场需求信息,而农产品加工企业或经纪人掌握的市场信息更多,可能会利用时间差压低农产品收购价格;消费市场的需求信息也很难在第一时间有效地传递给生产者(菜农),通常情况是蔬菜生产出来要销售了才知道市场的需求。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梁铭宣也认为,引发农产品“卖难”和价格大幅波动的根源在于农产品市场信息的不对称。由于没有形成合理的信息公布平台和价格形成机制,致使市场化机制未能得到合理运用,农民种植粮食作物常出现盲目性和跟风行为,这使市场供需难以维持动态平衡,前期形成“菜贵伤民”,后期转而致使“菜贱伤农”。
孟黎加建议,我国可以学习日本――日本的农产品市场由政府投资,完全是服务型的。“在信息化建设及相关管理服务上,政府应给予更多的支持和监督,使信息系统成为政府了解市场的眼睛和耳朵。”
系统关键:信息准确,有预见性
“政府对生产和流通的投入,很重要的就是要掌握准确、及时、可靠的信息。而且这种信息应该有前瞻性,预见性。”孟黎加认为,建立系统的目的是指导农民合理安排生产,如果只是看当前的信息,永远是马后炮。
对此,农业部成立了蔬菜信息监测专家组,跟踪蔬菜产销形势,对月度、季度和年度蔬菜产销形势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并为考核监测工作提供依据等。
农业部李建伟解释说,农业部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建立专家会商制度,以提高监测数据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全面性,增强形势判断的可靠性,确保信息的权威性。“月报”的内容包含专家组分析后的预见性信息,指导性很强。
据第一份“月报”显示:2011年11月份,200个蔬菜重点县信息监测点蔬菜产量180多万吨,同比增长3.6%;200个蔬菜重点县信息监测点在田蔬菜面积130多万亩,同比增长2.2%;20类37种蔬菜产地市场平均批发价为1.97元/公斤,环比下降7.5%。“根据近10年蔬菜价格波动分析,预计2011年12月份价格稳中有升,但不会出现大的波动。”
值得注意的是,该系统每10天上报一次蔬菜价格,是否会和市场行情脱节,信息相对滞后?
“该系统主要是对生产信息的监测和分析,更侧重生产信息的趋势性和预警性,重点不在流通环节的市场价格。”上述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相对于蔬菜生产周期,10天上报一次的频率不算低,能够为生产者提供有效的参考。例如,叶菜如小白菜、菠菜等生产周期较短,一般在30-50天左右,根菜(含变态茎)和果菜类蔬菜生产周期在1-5个月不等。
据了解,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承担全国蔬菜生产信息监测具体业务工作,包括收集、审核和汇总蔬菜生产监测数据;会商蔬菜生产形势;撰写蔬菜生产形势分析报告;参与省级及基点县信息员业务培训等。
解题之匙:产销信息可监测
2011年12月8日,农业部首次蔬菜生产信息月报,年初开始建立的蔬菜生产信息监测预警系统开始测试运转。通过这一系统,政府及时掌握蔬菜生产动态信息,指导农民合理安排生产。
记者了解到,这个蔬菜生产信息监测预警系统,在全国200个重点县,监测20种蔬菜的播种面积、产量、上市档期及产地批发价等生产信息。与此同时,加大信息、预警及开发利用力度,在580个蔬菜产业重点县建立生产信息监测、双向通道,并将通过媒体按月,强化对菜农的生产信息引导。“这个平台刚建立,刚开始运转,要发挥作用还需要慢慢加以完善。”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经济作物处副处长李建伟告诉记者,“月报”目前正在测试阶段,由于一些技术原因,还没有正式对外,预计2012年初能完成所有工作。农业部下一步将建立一个专门的信息系统,届时“月报”同时会在中国农业信息网等媒体上。
据李建伟介绍,监测的20种蔬菜基本覆盖人们日常生活所有品种,全国200个重点县的乡镇蔬菜生产信息直报员,每10天上报一次蔬菜价格,并定期上报蔬菜在田面积、产量、预测下月产量等信息。
2011年以来,我区与全国一样,生猪和猪肉价格不断上涨。春节是猪肉的第一个价格高峰,3、4月份较平稳,从5月份开始一路上涨,至7月初,达到了2008年以来的历史新高。根据市局安排,我们于7月18-20日,利用三天时间走访调查了6家生猪养殖企业和散养户。
一、调查基本情况
1、截止六月底生猪存栏828头,比上月减少24头,比年初增加142头,比去年同期减少60头。其中:①能繁母猪存栏120头,比上月增加13头,比年初增加30头,比去年同期增加31头;②育肥猪(近期可以出栏的生猪)存栏220头,比上月减少33头,比年初增加128头,比去年同期减少97头。
2、六月份补栏生猪192头,比上月增加91头,比年初增加80头,比去年同期增加120头;上半年累计补栏生猪757头,比去年同期增加374头;八、九月份准备补栏345头,比去年同期增加194头。
3、六月份出栏的生猪平均每头收入2042元,比年初增加500元,比去年同期增加800元(收入指含成本的总收入)。平均每头猪总成本1360元,比年初增加260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70元,其中:(仔猪全部是自繁自育),饲料成本900元,人工成本205元,防疫成本25元,其他成本230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300元、45元、5元、20元。
二、生猪和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
一是生猪存栏量下降,对生猪价格形成强势推动。生猪存栏量下降,主要有两个因素。
第一个因素是2010年上半年猪价一度大幅下跌,生猪价格最低降至4.50元/500g,养猪出现亏损,结果造成了部分散养户退出养猪产业,导致今年生猪存栏量减少。
第二个因素是受今年年初动物疫病影响,母猪产仔率下降,仔猪死亡率高,导致生猪存栏量下降。
资深养殖户王大哥说:今春的病毒性腹泻造成**镇河王村生猪几乎全军覆没。街道**生态猪养殖厂负责人反映,因疫情影响,仔猪死亡多达200余头。**农畜产有限公司今年6月份存栏量2000头,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6.67%。从区畜牧局提供数据看,到6月底全区生猪存栏量16.42万头,同比下降7.80%。生猪存栏量下降,对生猪价格形成了强势推动。
二是养殖成本加大,对生猪价格上涨拉动明显。饲料成本占生猪养殖成本70%左右,作为主要饲料原料的玉米价格自2009年初一直保持涨势,2011年6月份价格上涨到2.40/公斤,与去年同期上涨22.45%,相应地饲料价格每吨同比上涨700元左右,涨幅达10%以上。一头猪从出生到出栏五个半月,出栏200-230斤,,约消耗480公斤饲料,仅饲料成本就增加300元左右。此外,劳动力、运输、防疫、水电等费用的增加也推高了饲养成本。街道三合生态猪养殖厂负责人介绍,去年每月1500元的工资,很多人抢着干,现在2000元都很难雇到人。而2010年至今央行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增加了养殖户资金使用成本。
三是突发事件对生猪价格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今年以来,年初的低温、3月份的“瘦肉精事件”对生猪生产和出栏造成一定影响,对价格上涨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从区畜牧局了解到,我区生猪养殖业未使用瘦肉精,但我区生猪供应30%是从外地购进。而仅湖南警方破获的特大瘦肉精事件,就涉及16个省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区的生猪价格。
三、生猪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应对市场能力弱。我区生猪养殖仍以小规模分散饲养为主,散养比例接近70%,分散的生产具有相当大的盲目性和趋同性,难以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行业内的协调和调控。同时,由于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没有成立专门的农村畜牧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散养户在产业链中处于高风险、低收益的弱势地位,难以从流通加工环节中分享更多利益。
二是缺乏预警和应急机制,市场体系不健全。畜牧业信息体系不健全,不能及时、准确地向养殖户提供有关的市场信息和跟踪服务,难以指导养殖户根据市场变化调节生产和规避风险。缺乏市场预警机制,在行情看好时不能做出客观预警。缺乏风险防范机制,在行情低迷风险来临时缺乏应急措施,反应滞后。在行情低迷时,大部分散养户认为养猪不如出去打工,而放弃养猪;当行情高涨时,存栏又少了,没有猪卖,形成恶性循环。街道办事处新建村养殖户刘美芳说:我们了解不到太多的信息,只能自已根据市场行情判断是多养还是少养,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能多给我们指导。
三是科技含量不高。多年来,养猪以农村散养为主,规模化养猪比重低,多数养殖户采用传统的养殖方式,没有形成完善的科学饲养管理体系,饲养、管理、防疫、治理水平低,标准化养殖技术不能得到很好的推广和应用。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越是规模化养殖,疫情发生的机率越小,而散养户对科学管理、科学养殖做得不到位,往往导致疫情的发生。义和镇三合村资深养殖户王大哥说:这养猪啊就象侍候孩子,防疫得从娘胎里开始,出生十天,常规疫苗就得全部用上。猪舍要干净、通风,天热了要喷水降温,还要注意水的温度,不能太凉,冬天要注意保暖,特别是刚出生的小猪。还要注意天气预期,俗话说,不怕正风吹,就怕贼风钻,否则很容易导致感冒和腹泻等疾病。
四、发展生猪业的几点建议
一是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政府要加大工业反哺农业的工作力度,把发展生猪生产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建立领导责任制,把发展生猪养殖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局面。
二是要扶持规模发展,提高饲养水平。首先要加强生猪生产小区建设,在各街道、乡镇建立生猪养殖小区,再通过对小区出栏数给予一定的补贴等政策,引导散养户向养殖小区集中。其次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采用贴息贷款方式,鼓励和帮助规模养殖户发展。再者加快推广标准化养殖技术,提高生猪标准化饲养水平,促进生猪生产水平、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的提高。
三是强化技术服务,提高科技含量。首先要加快疫病防治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生猪疫病防控机制,做好生猪疫病的监测和免疫工作,打好生猪疫病防控的攻坚战。其次要建立新型良种繁育体系,技术人员要深入场户进行技术指导,举办养殖技术培训班,推广养殖业新知识、新技术和生猪弊病防控新规范。再者要做好市场信息服务,实现村组有技术骨干,户有科学养殖明白人。
四是要成立专业协会,促进健康发展。要大力提倡成立专业合作社的形式,提高养殖户之间的组织化程度。合作社可按照“民办、民营、民收益”和“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则,为养殖户提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并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内部机制。做到养殖户之间互相监督,自我管理,整体应对市场风险、提高应对市场行情波动的能力,确保养殖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
五是作好监测预警,努力规避市场风险,引导养殖户科学调整生产规模和结构。相关部门要密切跟踪生产和市场变化,加强形势研判,及时信息,以达到引导养殖户科学调整生产规模和结构、规避市场风险、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的目的。另外还要强化技术培训与现场指导,指导养殖场户改进饲养管理技术,提高生猪生产水平等。
五、下半年生猪价格走势预测
预测下半年生猪价格将稳中小幅下降。资深养殖户王大哥预测说:今年下半年到明天上半年,猪肉价格会稳中有降,到明年下半年,会出现周期性下降。主要原因:
作为副职,能够做到认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分工负责制,坚持重大问题集体讨论研究决定、日常工作例会研究等工作原则,保持廉洁自律,没有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恪守工作职责,切实改进作风,以良好的自身形象作好表率。
二、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提高履行工作职责的能力。针对当前形势下对价格监测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我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坚持以市场变化为先导,以观念的转变推动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工作职能的转变,进一步提高了履行工作职责能力。
在工作中提出切合实际的阶段性目标和任务,有重点分步骤地持续推进。把完善价格监测网络建设作为工作的主线强化价格异常波动预警监测机制,同时积极下到有关监测点了解情况。加强制度建设,杜绝差错。坚持上报价格审核制度,减少了上报失误率,完善了上报数据三级审核工作流程。无论是日常监测还是节假日监测以及监测预警时期,始终都坚持亲自到农贸市场,了解第一手资料,在价格发生异常波动时力争发现深层次的原因。
三、加强调查研究,理论联系实际。今年鲜猪肉、肉食鸡、鸡蛋、食用油价格异常波动。针对市场价格变动的情况分别安排xx县、清原县、新宾县的养猪、养鸡大户进行了调查,走访了饲养业户、调查了饲料加工点、收集了一些有关价格变化的原因和资料,写出综合分析报告,并上报到省监测中心。
四、调整工作角度,努力提高价格监测工作在全社会的地位。在今年的成品油价格调整过程中,利用三天的时间对我市用油大户和出租车行业影响情况进行了监测,并积极向市政府提供市场分析报告。今年粮食副食市场价格发生波动,连续对市场进行了监测,并实行了监测日报,将监测情况及时上报省中心和市委、市政府,受到省物价局以及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的好评。周定期在xx晚报刊登我市主要农贸市场副食品、蔬菜价格,在广大消费者中引起较大反响,今年共统计、公布价格信息54期,从没有因为自身问题,耽误过一期刊登,数据没有发生过差错。
五、关注热点,积极开展监测预警工作。
今年以来在我市许多群众反映强烈猪肉价格、食用油价格异常波动等热点价格问题中,都能够听到价格监测工作的声音、见到价格监测工作的身影。每逢元旦、春节、五一、国庆节等重大节日,我们都能主动启动价格监测预警机制,实施动态的监测,特别是今年国家发改委调整成品油价格以及、鲜猪肉、食用油价格波动等几项重大的事件中,我们都第一时间展开价格监测预警机制,第一时间将有关市场分析材料上报物价局和省、市政府。
六、加强对县区监测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监测人员工作能力。这几年由于监测工作处于发展、变革时期,随着工作的逐渐深入,价格监测人员综合运用相关政策、知识和掌握现代化办公设备的能力越来越成为工作的重点。今年我们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方式来提高价格监测人员的业务能力,特别是在监测预警期间,我们在人手少,任务重的情况下,带领市县区监测人员参加了省中心举办的监测分析培训班。平时遇到问题,及时用电话向省中心请示沟通,另外还通过以会代训的方式,在全地区交流先进经验。
七、切实加强价格监测工作目标管理,保证全年工作目标顺利实现。按照全省价格监测会议和市局有关部署,对价格监测工作目标和分工重新进行了明确,按月对今年的工作进行量化考核。省价格监测制度的农副产品、工生产资料、农业生产资料、工业消费品、服务价格等五大类188的个品种,每月5、15、20、25日全部按时上报,上报率达到了100%。国家发改委五大类148个品种每月5、15、20、25日全部按时上报,上报率达到了100%。今年1—11月份累计上报分析材料85篇,被省市采用16篇,并在省价格监测中心的每月工作评比中,全部获得了满分130分。
八、加强我市全地区价格监测信息网络建设。利用xx价格信息网页在网上收费政策、价格监督检查和有关工作动态等信息。及时更新xx物价之窗网页,年初到现在更新各栏目总数136篇,其中机构设置2篇政务公开2篇,政策法规30篇,市场行情70篇,工作动态32篇。充分发挥xx价格信息网页的作用,及时更新反映我市物价方面的动态,由于信息及时准确,我们的网页点击率非常高。根据省价格监测中心的工作安排和要求,经过多次努力市县区价格监测在联网的基础上逐渐完善,其中xx县、新宾县已经将县区物价之窗更新完毕,清源县因省局网页设计问题暂未开通。积极开展xx价格信息网员网刊征订发行工作。全省xx价格信息网员网刊征订发行工作会议后,我及时地向分管领导汇报并将有关工作落实到位。
九、严格执行调定价成本监审制度,切实减轻国家财政、企业、消费者的负担。今年分别对我是城市公共交通运营成本和城市供暖经营成本进行了成本监审,期间克服了时间紧、人员少、没有交通工具、部分被监审单位消极配合等困难,城市公共交通运营成本核减了近4000万元,城市供暖经营成本每平方米核减了1元钱,全市供暖面积约6400万平方米,核减成本6400多万元。
作为副职,能够做到认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分工负责制,坚持重大问题集体讨论研究决定、日常工作例会研究等工作原则,保持廉洁自律,没有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恪守工作职责,切实改进作风,以良好的自身形象作好表率。
二、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提高履行工作职责的能力。针对当前形势下对价格监测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我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坚持以市场变化为先导,以观念的转变推动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工作职能的转变,进一步提高了履行工作职责能力。
在工作中提出切合实际的阶段性目标和任务,有重点分步骤地持续推进。把完善价格监测网络建设作为工作的主线强化价格异常波动预警监测机制,同时积极下到有关监测点了解情况。加强制度建设,杜绝差错。坚持上报价格审核制度,减少了上报失误率,完善了上报数据三级审核工作流程。无论是日常监测还是节假日监测以及监测预警时期,始终都坚持亲自到农贸市场,了解第一手资料,在价格发生异常波动时力争发现深层次的原因。
三、加强调查研究,理论联系实际。今年鲜猪肉、肉食鸡、鸡蛋、食用油价格异常波动。针对市场价格变动的情况分别安排XX县、清原县、新宾县的养猪、养鸡大户进行了调查,走访了饲养业户、调查了饲料加工点、收集了一些有关价格变化的原因和资料,写出综合分析报告,并上报到省监测中心。
四、调整工作角度,努力提高价格监测工作在全社会的地位。在今年的成品油价格调整过程中,利用三天的时间对我市用油大户和出租车行业影响情况进行了监测,并积极向市政府提供市场分析报告。今年粮食副食市场价格发生波动,连续对市场进行了监测,并实行了监测日报,将监测情况及时上报省中心和市委、市政府,受到省物价局以及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的好评。周定期在XX晚报刊登我市主要农贸市场副食品、蔬菜价格,在广大消费者中引起较大反响,今年共统计、公布价格信息54期,从没有因为自身问题,耽误过一期刊登,数据没有发生过差错。
五、关注热点,积极开展监测预警工作。
今年以来在我市许多群众反映强烈猪肉价格、食用油价格异常波动等热点价格问题中,都能够听到价格监测工作的声音、见到价格监测工作的身影。每逢元旦、春节、五一、国庆节等重大节日,我们都能主动启动价格监测预警机制,实施动态的监测,特别是今年国家发改委调整成品油价格以及、鲜猪肉、食用油价格波动等几项重大的事件中,我们都第一时间展开价格监测预警机制,第一时间将有关市场分析材料上报物价局和省、市政府。
六、加强对县区监测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监测人员工作能力。这几年由于监测工作处于发展、变革时期,随着工作的逐渐深入,价格监测人员综合运用相关政策、知识和掌握现代化办公设备的能力越来越成为工作的重点。今年我们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方式来提高价格监测人员的业务能力,特别是在监测预警期间,我们在人手少,任务重的情况下,带领市县区监测人员参加了省中心举办的监测分析培训班。平时遇到问题,及时用电话向省中心请示沟通,另外还通过以会代训的方式,在全地区交流先进经验。
七、切实加强价格监测工作目标管理,保证全年工作目标顺利实现。按照全省价格监测会议和市局有关部署,对价格监测工作目标和分工重新进行了明确,按月对今年的工作进行量化考核。省价格监测制度的农副产品、工生产资料、农业生产资料、工业消费品、服务价格等五大类188的个品种,每月5、15、20、25日全部按时上报,上报率达到了100%。国家发改委五大类148个品种每月5、15、20、25日全部按时上报,上报率达到了100%。今年1—11月份累计上报分析材料85篇,被省市采用16篇,并在省价格监测中心的每月工作评比中,全部获得了满分130分。
八、加强我市全地区价格监测信息网络建设。利用XX价格信息网页在网上收费政策、价格监督检查和有关工作动态等信息。及时更新XX物价之窗网页,年初到现在更新各栏目总数136篇,其中机构设置2篇政务公开2篇,政策法规30篇,市场行情70篇,工作动态32篇。充分发挥XX价格信息网页的作用,及时更新反映我市物价方面的动态,由于信息及时准确,我们的网页点击率非常高。根据省价格监测中心的工作安排[:请记住我站域名/]和要求,经过多次努力市县区价格监测在联网的基础上逐渐完善,其中XX县、新宾县已经将县区物价之窗更新完毕,清源县因省局网页设计问题暂未开通。积极开展XX价格信息网员网刊征订发行工作。全省XX价格信息网员网刊征订发行工作会议后,我及时地向分管领导汇报并将有关工作落实到位。
九、严格执行调定价成本监审制度,切实减轻国家财政、企业、消费者的负担。今年分别对我是城市公共
交通运营成本和城市供暖经营成本进行了成本监审,期间克服了时间紧、人员少、没有交通工具、部分被监审单位消极配合等困难,城市公共交通运营成本核减了近4000万元,城市供暖经营成本每平方米核减了1元钱,全市供暖面积约6400万平方米,核减成本6400多万元。一年来,我按照年初制定的任务目标认真组织落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其中有上级领导的支持、重视和各方的配合,同时也包含了全中心人员的共同努力。同时我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仍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价格监测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在运用价格杠杆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的应用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对成本监审理论钻研不够,应付日常事务性工作较多;在价格监测网络建设和解决突出矛盾上不够全面细致等等。
本公司的宗旨是利用现代科技开发民间独特的中草药配方,弘扬传统中药文化。是一家处于创始阶段的公司,龙人堂药业的法定经营形式是有限责任公司。初定地址:贵州省遵义市高科技园区。
本公司拥有治疗甲肝的祖传配方,提倡科技为本的绿色生活新理念,为人类提供尽善尽美的天然生物产品。
公司注重短期目标与长远战略的结合,短期目标即寻找机会、防御威胁、强化核心竞争力,根据甲肝行业特点,力争在3年内成为甲肝市场领导者。中长期目标即逐步拓宽产品领域,涉足用于治疗胃炎、肾炎、胆肾结石等药品(因我们已有相关民间祖传配方),形成以甲肝药品为核心的多元化经营集团公司。
1.2 产品与技术
我们的主导产品“安肝”颗粒,是治疗甲型(黄疸型)肝炎并对乙肝有辅助治疗作用的药物,该药物是以在民间具有很好疗效的祖传配方为基础,利用现代技术开发而成的,表现出药性良好、疗效快、疗程短、 整体调节、标本兼治,而且价格比较低廉等特点,是主要为农村打造的新一代治疗甲肝的绿色药品。
我们采取“农业订单”的原材料生产模式,采取合作或委托生产的模式,不但降低风险,而且使我们产品的成本有很大降低,有更强竞争力。我们生产产品所采用的技术比较成熟,目前在很多企业都有广泛应用。
根据专家的观点本产品可以通过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认证。目前我们正在做一些国家相关认证工作。
1.3 市场与营销
1.3.1 市场分析
市场潜力巨大:根据市场调查,高达60%的中国大陆省(市、自治区)的甲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率大于80%,被定为高流行区。每年大约有200万急性肝炎病例,其中甲型肝炎占半数(50%)。甲型肝炎病毒的抗体总流行率为81%。农村人群流行率(84%)高于城市人群(73%)。南方多于北方。甲型肝炎可能主要流行于儿童群组中。据统计2002年,全国甲肝用药市场规模为6亿元。我们公司可望在第二年销售收入达到 2511万元,净利润为533万元。
在中药现代化的宏观大背景下,国家鼓励开发传统中草药,并给予相当优惠的政策。因甲肝分布特点和原材料产地等因素,通过细分市场,我们对甲肝市场、农村市场、OTC市场、西南市场、中药市场作了详细的分析,并确定了我们的市场定位:立足西南,服务周边,辐射全国。
1.3.2 竞争分析
我国目前有6000多家制药企业,但受规模及效益的制约,只有数十家制药企业从事肝病药物的研究和开发。而当今甲肝药物市场,要么价格高,要么治疗时间长,缺少强势品牌,有利于新产品的导入。
从主要竞争对手及产品、替代品、销售商、资源供应商、公司现状等方面对竞争力量作了充分的分析。根据我们的市场定位,我们将直接与贵州地区生产肝药的公司展开竞争。他们的药品基本上针对所有肝炎。而我们的产品定位的选择是有针对性的即专做甲肝,另外我们主要针对农村市场,所以他们对我们不会构成很大的竞争压力。并且还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
1.3.3 营销计划
在充分考虑市场和竞争对手的基础上,我们做出以下相应的策略组合:
市场开拓:按照市场的开拓和进入战略,我们分为西南农村市场、西南市场、中国农村市场。
由于本产品做成非处方药,主要通过药店和医院销售。重点处理与医院、药房的关系、部分利用合作伙伴渠道、部分建立渠道。
灵活的价格与优质绿色的产品相结合,强有力的广告宣传和人际传播与促销相结合。开展有关活动的开展、以提高销量、占领市场、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为目的。提供良好的、到位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不但使患者用的起,而且用得舒心。
回避竞争对手主战场(城市),深挖其薄弱环节(农村),采取农村包围城市,各个击破策略。
1.4 投资与财务
公司设在贵州遵义高新技术园区,享受“两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政策。
公司成立初期共需资金580万。其中风险投资480万,南湖追梦创业团队内部集资100万。
资金用途:
1.产品的开发和认证及改进费用。
2.“农业定单”的原材料生产及合作和委托生产的生产模式的建立。
3.建立相应的销售渠道及市场的开拓。
4.公司流动资金。
股本规模及结构暂定为:公司注册资本750万。外来风险投资入股480万(64%);南湖追梦创业团队集资入股100万(13.33%);配方入股170万(22.67%)。
财务分析报告对偿债能力、获利能力、成长能力、资产管理能力进行了详细分析。总体上看, 本公司的偿债能力较好,获利能力稳步上升,处于成长状态,财务状况乐观,财务能力较好。资金的管理方面本公司将逐步加强管理。第二年估计盈利533.85万人民币,以后每年销售净利率21.16%左右,第二年总资产回报率为30.55%,投资回收期为2年零10月。
就目前资本市场的现状而言,收购(项目整体转让)方式比较适合本公司。风险资金在第3—5年退出较合适。
1.5 组织管理与团队介绍
公司性质是有限责任公司,初期组织结构采取矩阵形。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实行总经理负责制。
2制约因素
2.1对信息化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认识不到位虽然广西农业信息化建设启动较早,但仍有不少领导干部对信息技术发展及其应用缺乏基本了解,片面地理解农业信息化建设只是拉网线、配电脑、建网站、发信息等技术工作,而对信息资源、信息主体、信息服务、信息法制等信息化建设诸多重要因素缺乏足够认识,信息化建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2.2资金投入不足,受益面较窄多年来,广西虽然较早提出农业信息化发展设想,但真正列入财政投入计划的较少。以广西农业系统为例,2003~2012年广西区本级农业信息化投入仅9200多万元,其中互联网专线租金、视频会议系统及设备维护等基本运维费就占了4600多万,市、县农业系统投入也仅有3800多万元。由于投入少,经费缺乏,目前77个县级农业网站中有近半无法正常运行,“三电合一”、“12316三农热线”无法正常发挥后续作用,农业信息服务的覆盖面和受益面过窄,农业信息在农业生产及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未能得到很好发挥。2.3农业信息化机构设置不健全,信息专业人才缺乏广西各地农业信息化机构设置不健全,全区14个市农业局(农委)中,仅有4个市设置信息中心,普遍存在人员流动大、身兼数职等现象,技术人才缺失严重影响了信息员队伍建设,导致掌握的信息资源时效性差、可利用率低。2.4政府引导作用发挥不强,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性不高广西农业信息化建设受部门职能分工的限制,各自为政、重复建设、“信息孤岛”等现象严重,制约了农业信息的合理利用。此外,由于农业信息化建设投资大、收益慢,同时缺少政府部门的统一领导和长期规划,社会资金和各类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进一步制约了农业信息化的深入推进和快速发展。
3发展思路
3.1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积极推进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高现代农业生产设施装备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利用GIS、3G、4G无线传输等技术,建设集遥感信息、农田土地信息、地籍信息及农作物种植信息,具有综合信息处理能力的广西大宗农作物信息化管理平台,辅以智能分析和规划、查询展示和数据自动分类存储等系统。引导种养企业、生产基地、农业示范园区等积极应用物联网技术,提高生产环境监测能力及智能分析判断与决策能力,确保精准施肥、精准投料、精准预警防控,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同时,加快建立自动化土壤墒情监测信息系统,建立健全自治区、市、县3级土壤墒情监测网络体系,对农田墒情相关数据进行采集、汇总、分析和决策,全面提升广西土肥监测效率和服务能力,推进土肥信息化建设。开发广西植保有害生物监控信息系统和农作物病虫害远程诊疗系统,建立植物检疫情监测和防控、农作物种苗检疫信息数字化管理体系,提高疫情监测、预警、阻截、防控的服务能力。3.2切实提升农业生产指挥及应急调度能力进一步提升广西农业生产管理各领域的行业监管能力,推进农业行业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在线办理,实现农业应急、远程会商、指挥决策、预测分析等多方协同功能,确保与广西区应急平台的数据共享与指挥协同,为广西农业生产防灾、减灾提供可靠的信息化管理保障。3.3努力提升市场信息应用与服务能力建立农产品产销价格监测点,加强纵横协调,对大宗鲜活农产品生产、收购价格、流向等产销信息进行收集、监测及深度对比分析,实时预判预警、把握大宗鲜活农产品产销走势,定期市场分析报告,提出未来产业发展对策。同时,要加强广西农产品供求联盟与全国农产品供求信息一站通系统的对接。此外,要建设并完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国际市场价格及产业损害等监测预警系统,开发包括国际农产品贸易规则、市场价格、相关税费政策、贸易相关国家的检验检疫标准及程序等信息资源,为政府职能部门决策服务。3.4加快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农产品产地准出、二维码包装标识、索证索票等信息化监管机制,加快推进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监管、预警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农药化肥、农机及种子产品信息管理系统,协同涉农企业实现农产品基地、品种的电子化档案管理及质量安全信息控制、跟踪和追溯;建立农药化肥及种子交易信息管理系统,推进农资监管信息化,提升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综合监管能力和水平(张玉香,2005)。3.5不断提高农村经营管理信息化水平优化农村经营管理,重点建设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土地确权登记管理服务、耕地流转管理服务等监管系统,推动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引领农业产业升级。启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网络信息平台建设工作,推动广西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数字化、管理流程化及产品销售电子化,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提升现代化经营水平,拓宽网上销售渠道,规避市场风险。结合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国家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建立减轻农民负担或国家强农惠农监督管理信息服务平台,增强涉农政务信息的透明性。3.6不断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信息化推广应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新成果,加强农业行政部门与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高等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科研手段信息化;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和加强农业适用信息技术的研发和产品的自主创新;建立农业技术推广信息化服务平台,快速实现科研部门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新方法等的转化和应用。3.7积极探索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加强广西农业信息网、广西农产品贸易网及全区14个市级农产品市场信息子站点、109个县级农产品市场信息采集点的建设。优化市、县级农产品市场行情信息、供求信息及相关动态信息等的为农服务功能,提升与农业部“一站通”对接效能,实现农产品供求信息全国大覆盖、大联播。联合淘宝、天猫、京东等大型电商企业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业务,支持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开展在线交易,逐步创建快速、便捷的新型农产品流通方式。3.8强化农业信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对各类应用系统和数据进行整合,建立以农业云计算平台和农业资源核心数据库为基础的广西农业大数据管理中心,实现跨平台、跨网络的存储共享和数据融合。加强农业信息需求调研,突出信息的地域性、实用性,使农业信息资源的采集、开发具有针对性,突出地方特色(顾君等,2013)。建立规范的信息网络体系,充分调动各级农业部门力量,加大信息员队伍建设,提高信息洞察和捕捉能力,提升信息资源的采集、整理及开发利用能力,为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及广大用户提供专业、权威的综合信息。
目前,我国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各级政府抓住契机,推出“互联网+”行动计划,目的是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丰富的资源,推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各个传统行业的结合,引导各个行业进行技术革新、优化管理从而实现最合理的生产经营,借助信息的优势整合、开拓市场,从而推动各个传统行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给传统产业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是传统产业发展的一种新形式,这一举措发挥了互联网在各个生产环节中的作用,实现了各个要素的最优化配置,把最新的信息技术和现代制造业、生产业的创新完美地对接起来,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促进和优化传统产业,实现经济的迅猛发展,成为经济发展最闪亮的增长点,也是下一步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新一届政府为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优质环境,但是目前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对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许多企业都面临着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等非常棘手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只靠简单地增加资本投入和政策倾斜是不够的。最合理的方法是通过增加科技含量、提高产品价值,通过优化设计、减少各个不必要的环节的损耗,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从而实现传统产业利润增长。产业互联网可以整合企业生产、经营的组织架构,改变企业传统的融资模式,实现企业创新发展。当前许多企业也调整了思想认识,越来越重视互联网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利益原因,各个产业之间容易各自为政、单枪匹马地去做这个工作,未注重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甚至出现恶性竞争,互联网的优势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这就需要政府职能部门从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兼顾各个环节,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利益,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要整合互联网技术的人才和资源,建立起适合当地情况的科技信息平台,促进产业融合合理有序、健康快速地发展。
一、向中小企业适当倾斜政策,完善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
中小企业的发展历史都是一部血泪史。他们是企业发展中最弱势的群体,特别是很多县市区或者地市级城市的中小企业,很多都是由民营企业起步,同大企业以及国家企业比较起来,在其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国家政策照顾不足,在技术、资金等方面处于劣势;另一方面,这些企业又分布在经济不太发达的城镇结合部或者农村,对就业特别是农民工就业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对地方财政也做出过不小的贡献。政府对中小企业的帮助从大处来说就是良心问题、民生问题,这也是党的十之后中央非常重视的问题之一。这些企业的创始人大多文化水平不高,经营企业凭经验,对科技信息网络的重要性缺乏认识,而且这些企业中关于信息网络的人才比较缺乏,偶尔有这方面的人员,素质也不高。由于缺乏信息化的支持,这些中小企业大都创新能力比较低,管理水平不高,产品的销售渠道单一,市场不稳定。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但会引起恶性循环,而且也是制约这些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瓶颈,所以我们要本着“服务企业,助力成长”的原则进行科技信息平台建设。充分考虑到中小企业的多层次需求,向企业提供物美价廉、简单易用的信息化解决方案。一方面我们要考虑企业的需求,帮助企业建立内部的网络平台,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文件处理,改变传统的员工考勤、库存管理、生产经营等模式,整合企业的内部资源,使企业生产的效能达到最优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将企业的ICT与其供应商和大客户连接起来,实现采购以及销售的动态化管理,完善中小企业的跨区域合作,实现信息共享,构建广泛的信息和接受系统,从而优化供应链、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另一方面,要细化、深化信息网络平台的内容,利用科技信息网络平台所提供的丰富的信息资源,为企业提供市场分析报告和市场决策报告,做好信息咨询与决策服务,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服务。此举还有一个目的就是通过信息的分析为产业方向调整提供依据,不但促进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进行转型,还能够促进相近产业融合发展。
二、突出地方特色,将地方优势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
每个地市都有自己的优势与特色,将地方优势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是推动科技与产业相融合的捷径。例如,旅游产业一直是我国深受青睐的支柱产业,当前国务院大力提倡发展旅游产业,每个地方都应该借此机会,抓住机遇,发展具有鲜明地方特色、魅力四射的特色旅游。力争实现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把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的旅游搞得红红火火”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一定要充分调研,找到地方特产、地方景色与信息化平台的结合点。科技信息网络平台应该在如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建立适合地域实际情况的互联网与移动信息技术平台,做好与外界的对接,整合线上服务与线下资源、线上资源与线下服务,以用户需求为基础实现旅游行业线上线下融合。改造传统旅游业,利用新兴的在线旅游的优势与特色,倒逼传统旅游业技术路线与服务领域的创新,力争形成以消费者利益为最终目标的旅游服务体系,让消费者享受到透明、全方位的服务。在充分考虑当地的旅行社、宾馆、交通路线、购物中心景区分布、交通的前提下,本着为游客省钱省力的宗旨,设计出个性化的旅游路线,更好地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
(二)销售中介使旅游产生了中间消费环节,消费者经济受损,旅行社收益不变。将科技信息网络用于旅游业,目的是减少销售中介,通过降低运行成本为实体旅行社创造收益。这一举措受到在线旅游网站与传统旅游实体店的欢迎。在线旅游网放下高、大、上的架子,寻求实体店进行线下扩张,因为有了门店才可以把线上服务落到实处。传统旅游实体店也伸长脖子,积极利用互联网求得庇护,从而谋求更好的发展。双方各取所需,使得线上旅游网站和线下旅行无缝对接,帮助双方将各自优势发挥出来,从根本上实现了旅游业良性发展,最终给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旅游产品,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选择,而且服务越来越周到,价格越来越亲民,旅客最后会花更少的钱,实体旅行社收益有增无减。
(三)在发展旅游的同时,旅游产品、地方产品也应该得到很好的开发。不少中小型企业从事的是地方特色产品的开发,有地方特产,也有地方工艺品,这些产业极具地方特色,同时许多相关或者相近的产品又各自为战,难以形成大品牌。由于信息渠道不通畅,生产出的产品在销售时没有固定销路,基本上是靠运气吃饭。所以,科技信息网络平台一定要在这方面加大力度,建立起实用的旅游服务信息系统,传统的旅游业将会有更加合理的发展,这必将促进与旅游相关的旅游产品、地方产品的开发,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三、科技信息平台建设应立足于农村,促进农业产业融合
农民是一个比较大的群体,农业是最有原始的也是最具有发展空间的产业。自然环境对农作物的种植生长的影响很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传统农业就是一个“靠天吃饭”的行业。遗憾的是,即便是风调雨顺,农作物长势良好,收获较多,也可能由于市场的因素,价格较低,农民经济收益不增反降,这就是所谓的“多收了三五斗”。当前,农村计算机网络已经普及,许多年轻农民操作计算机已经相当熟练,这也给科技信息平台服务农村和农民提供了可能。把互联网和农业结合的目的,是把农业的每个环节都建立在科技管理的基础上,在种植、管理、收获这些环节的科学改进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结合科技信息平台提供的信息及市场的需求来对产品进行深加工,不但减少了加工的盲目性,而且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利用电子商务和网络化营销搭建的平台构建了高能低耗的流通产业链,这样农产品销售就摆脱了传统交易中对地域和时间的依赖,降低了市场风险。这些过程最终会给农民带来比原来高得多的经济效益,对改善民生起到重大作用。“科技信息平台+农业”是信息技术与农业的跨界融合,科技信息平台提供的海量信息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新阶段,这也是农村和农业发展的一个必然的方向。在这个过程中,科技部门要致力于在各地现有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适合农村、农业和农民的科技网络平台,实现农产品各个环节的精确控制。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政府要引导市场形成一个产业,而做出这个决策的依据就是科技部门为政府提供的数据和信息。
科技信息平台的建立还能够实现视频追溯管理。当前食品安全的问题层出不穷,因为从农产品原产地到批发中心,到商贸市场然后到消费者手中,环节很多,监管的难度很大,运用互联网技术管控整个生产经营过程,确保给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的食品。如此,最终利用科技信息将农业的各个环节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农业产业链,这也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时代的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产业融合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作为政府职能机构,科技管理部门要搭建科学合理的信息技术交流平台,注重地方特色,关注弱势群体中的中小企业以及三农,此举不但能够促进产业融合、获得经济效益、助动经济发展,而且能够切实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为实现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黄伟,马喜生.建设科技金融产业 融合发展服务体系[N].南方日报,2016- 06- 02.
[2] 蔡晓睿.浅析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方向和意义[J].江苏科技信息,2010(8):15- 17.
目前,我国污水处理率达到80%,污泥产生量随之越来越多。根据《中国污泥处理处置市场分析报告(2013)》预测,到2015年,全年城镇污水处理厂湿污泥(含水率80%)产生量将达到3359万吨,即日产污泥9.2万吨。现阶段,我国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仍以原始粗放的填埋为主,数以千亿的污水处理的投资是否换来“污染转移”备受各界媒体关注,由此,污泥的安全处置引来热议。污泥处理不当排入环境,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也会产生二次污染,危害人类。
全国范围内污泥的处置方式主要有污泥土地利用、焚烧与协同处置、建材利用、填埋。填埋是我国当前处理污泥的常见方法,污泥是一种资源,如何加以利用变废为宝,实现污泥资源化将成为污泥处置领域的重点发展技术。污水处理厂污泥不含Pb、Ag、Hg、Cd、Cu、Pb、Bi、As、Cr、Ni、Co、Ba等,其组成成分具体如表1:
表1 污水处理厂污泥组成成分表
1 污泥土地利用资源化
几十年来受重金属风险影响,污泥制成的有机肥曾一度被农业部禁止施用农田,只能用作填埋土、路基土、绿化土。我国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方式技术成熟,经过高温好氧发酵后各项指标是经得起考验的,而且转化成有机肥后腐殖质、有机质能有效改善土壤。污泥的土地利用能促进土壤有机质的回归。
2 缩减污泥处理处置成本
“重水轻泥”思想仍然存在,污泥的处理处置是每个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营过程中的一项重要难题,由于污泥处理未列支于污水处理费用,一般的污水处理厂能够实现正常运转主要依靠政府补贴。降低污泥处理处置成本方式是考虑辅料的选择,行业内先后选择锯末、花生壳、玉米须以及加工粉碎后的玉米棒等均不理想,最终采用腐熟物料作为新的辅料,成本降低了将近三分之一。
3 污泥产品及应用
由于下游产业链不完善,业外人士对污泥产品认识不清,污泥产品的去向令人堪忧。实际上,污泥的高温好氧发酵处理有效的杀灭病虫卵、杂草种子、稳定有机质、脱除水分,而且各项指标均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林地用泥质》标准,可以用于园林绿化和处理,根据需要进一步处理也可用于生产有机复混肥料用于农业生产。随着各项合作,污泥作为绿化土,作为肥料,得到有效推广使用,实现了增收。201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也采用了污泥产品作为栽培基质,尤其是名贵苗木的栽培基质各项指标要求较高,污泥完全符合该指标要求,世园会的植物栽培、育种都选择了污泥产品作为栽培基质,并给与了充分肯定,植物长得好,又节约了资源,可谓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大丰收。
污泥产品已经得到广泛使用,污泥与垃圾混合堆肥具有经济简便的优点;污泥消化制沼气有效减少了污泥数量;污泥燃料化技术主要采取HERS与SF法制成燃料;污泥的建材利用减少了建设焚烧炉的投资,利用自身的热值节能了能耗;污泥产品作为粘结剂将无烟煤加工成型煤,降低了灰渣中的残炭,防治了污染;污泥制成可降解塑料,有效地解决了“白色污染”;污泥低温热解制成燃料油是一个能量自给有余的过程,有客观的发展前景;污泥生产灭火剂是经济效益很好的项目得到了推广及应用。
污泥资源化技术也不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污泥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一些问题,比如土地利用方面,利用前应进行无害化处理,不能在同一地点长期超量施用污泥。
4 结语
污泥的处置一直是处理处理厂正常运行的障碍,在资源和能源日益短缺的今天,能够将污泥综合利用资源化将是一件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土地利用是符合我国现状的主要利用方式,因此,污泥成分中对重金属等各项指标的控制尤为重要,各种有机肥的生产能够消化大量的污泥,亦能够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污泥处置标准的出台将能够带动污泥综合利用产业的规范化、规模化发展,从而实现污泥的集约化处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