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工实训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2-06-24 18:02:5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铸工实训总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铸工实训总结

篇1

3、第二天准时来到了实训基地。今天的内容是建筑工程里的重点——钢筋工程。我们每个人要完成一个箍筋的制作和焊接。而且制作的箍筋要符合规范的要求,这才是难点。箍筋的形式是简单的一个长方形外加两个135°弯勾。这两个弯勾和她的延长部分的长度是最难制作和控制的。但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通过我们的精确计算,仔细操作,凭借着百折不挠的勇气和毅力,一个近乎完美的箍筋诞生在我们手上。手捧血汗的结晶,我们体会到了劳动的乐趣。完成箍筋后我们还要把箍筋的两个弯勾处焊接。现在工地上的焊接主要有电渣压力焊,闪光对焊,电弧焊,气压焊。我们采用的是电弧焊。焊接是一门需要心灵手巧的技术活。如果不着要领,无论如何也是点不着的,掌握了要领就变得简单易行了。经过一个小时的紧张工作和辛劳付出,我们圆满完成了实训内容。

篇2

经过几天的奔走,在亲友的引见下到了**国际建筑公司工作。**国际建筑公司在钦州港建八栋商业住宅楼。

我的工作主要是担任资料的进出注销。为了做好工作,老板给我举荐了工地的项目经理。我让项目经理给我做了简单的上岗培训,经理给我讲了许多关于施工方面和平安方面的经历。随着经历的积聚,我的工作才能进步不少,这些进步能够说对我是一个很大的协助。每当一车资料运进来注销好,每当一天的工作完毕,我的自自信心也就无形中增强了。

记得打工的第一天,我都不怎样启齿说话,和工地上的工人也没什么话说,很是放不开。暑假打工第一天的工作就在我的激情和疑问中完毕。有的时分做得不好,老板还要批判你。夏天天气很热,工地条件,伙食也不是很好,我有几次都想不干了,但我还是坚持了下来,认认真真做事。原来坚持下去,生活能够愈加充实,原来“自给自足”是应战与乐趣并存的。我敢保证从此我能够生活得比以前任何时分都好,都充实!

在我的打工生活中,我也明白了许多:在工地的管理中指摘下级是不可防止的。指摘也要用恰当的方式,既要与工人打成一片,也要坚持本人的威严。固然事实如此,但这也给我上了珍贵的一课。它让我明白到他人批判你或是你听取别人的意见时,一定要平心静气,只要这样才干表示你在诚心听他说话。固然被批判是很难受的,而且要明白表示你是真心在承受他们的批判。由于这样才干在失败中汲取经验,为以后的胜利铺路。我们要学会从那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这才是我所应该做的。

篇3

一、水压试验方案确定

该电厂循环水管尺寸较大,直径3520mm,单根长7.5米,单根重12吨,国内通常是制作过程中采用其他检测方式对焊缝进行检测,如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等,待整个管道系统安装完毕后进行系统打压试验,因此采用单根管子逐根打压,对于该公司循环水管单项工程来说是第一次,没有任何相关资料和经验积累,现场多方了解相关管子水压试验方案和大量查阅相关资料后,结合现场实际确定了最终方案:

为便于水压试验与前后工序施工的连续性,水压试验场地设置在循环水管组合场一端。

水压试验采用管子两端设置密封堵板,通过螺栓来紧固密封堵板,然后注水、打压、稳压、查漏的方式进行。具体见方案示意图。

水压试验水源来自临时性自建蓄水池,同时蓄水池也是水压试验的基础平台。

水压试验所需的泵、阀门、管路、螺栓、螺母、密封密封垫、压力表等现场采购。打压装置堵板采用现场制作的方式来制作完成。

首先,蓄水池注水。之后,利用组合场40T龙门吊将管子吊装至水压试验平台上就位,管子两端堵板开始吊装并对管子进行封闭、穿螺栓、紧固,打开堵板上的放气阀,连通泵和堵板连接的管路,启动注水泵向管子内注水,注满之后,启动打压泵,待压力达到要求压力后,观察是否存在泄漏的地方,若有做好记号返修进行处理之后再打压检查,若无,即为合格,进行下一根管子的水压试验。

方案示意图:

二、水压装置介绍

水压打压装置主要是由蓄水池、蓄水池(打压)平台、堵板、紧固螺栓、注水泵、打压泵及管路等构成。

蓄水池:现场开挖建造。开挖建个蓄水池,水池为管子打压提供水源,考虑力能设备配置,水池设置在循环水管组合场龙门吊轨道内,这样可以利用循环水管组合场的40吨龙门吊进行管子吊装、打压工作。由于水池位于管道组合场,受场地限制,为节省空间,水池内设置三道承重墙,作为管子水压试验管子支撑的基座。

根据现场土质和管道充满水后的重量等现场实际情况和受力分析,水池及池内承重墙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水池和承重墙相关设计和尺寸满足相关标准要求。水池的尺寸要考虑能够容纳管子打压所需水量,并保持足够余量。水池要设置积水坑,便于水池清理换水等。水池既是水压试验的水源也是管子水压试验的平台,这样既能便于注水、放水,也节省场地占用。

堵板:现场制作。堵板由18mm厚,直径约4米的圆钢板做基板,之后在钢板上焊接300mm工字钢,之后在工字钢上且垂直于工字钢方向继续焊接一层150mm方钢(也可以两根槽钢对焊)。堵板上设置排气管带阀门、注水泵连接水管接口、打压泵连接水管接口。堵板内壁在粘橡胶密封垫的位置要先进行除锈打磨,保证密封垫能和钢板严密接触,之后进行粘胶涂抹,要均匀。另外,根据现场实际总结,橡胶密封垫是决定打压密封的关键部件,因此在密封垫粘接过程中要格外仔细,而且胶水要采用凝固后具有韧性的胶水。根据现场实践,密封垫要做成两层,先粘接一层软橡胶密封垫,之后再粘接一层硬度相对较大、耐磨的密封垫(现场采用的是传送带材质橡胶),这样做是因为与管子接触的一层硬度较大的密封垫能够抵抗重复磨损和管子边缘对密封垫的剪切力,而里面的一层相对较软的橡胶密封垫能够起到缓冲和密封作用。

注水泵与打压泵:注水泵与打压泵由分包商提供,注水泵参数:10马力,440V,14.5A;打压泵参数:10马力,440V,4.3A。

紧固螺栓:8.8级螺栓螺母共60套,尺寸:M50。

蓄水池(打压)平台:现场制作。该平台的制作可以采用现场循环水管制作的下脚料,就地取材,节省时间和节省成本。平台主要包括蓄水池格栅盖板、管子支撑底座、螺栓支撑框架、梯子(见前图:水压装置整体图)。该平台的设置,既保证了水压试验过程的安全性,也为高效的完成水压试验提供了便利。

三、水压试验

将单根循环水钢管用组合场龙门吊吊至打压平台就位,保证管子中心和平台中心一致,两端堵板用龙门吊或者汽车吊吊至管子两端,穿螺栓,调整堵板位置确保密封垫密封严密,开始紧固螺栓,紧固时要对称紧固,防止紧固不均衡,导致泄漏。紧固完毕后,打开堵板顶部的排气阀,开始启动注水泵注水,待排气阀有水冒出时,关闭排气阀,关闭注水泵,启动打压泵,根据压力表指示,达到要求压力时,打压泵停止,保持一定时间后,检查焊缝是否有渗漏。若有,将渗漏处进行标记,进行处理后重新进行水压试验;若无,即为合格,排水,松螺栓,吊出管子,进行下一根管子水压试验。

四、总结

通过该水压试验方案对循环水钢管进行检查,不仅能对钢管焊缝焊接质量进行检查,还可以对钢管钢板的质量进行检查,避免了钢板本身肉眼不可见的砂眼等缺陷给工程带来的质量隐患和事故的发生。

通过现场实践,该水压试验方案满足对现场循环水钢管的检测要求,水压试验合格率100%。

该水压试验方案的重要控制点在于管子两端堵板的橡胶密封垫,橡胶密封垫的泄漏与否和使用时间长短决定着水压试验的效率。

篇4

当前,课堂教学改革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改革阵地,结合近二十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本人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探索出了“自主合作探究――成果展示交流――训练巩固提高――总结升华深化”四步教学法。现将这一教学模式操作步骤与方法介绍如下:

一、载体:设计科学合理实用的导学提纲

“导学提纲”是“四步教学法”课堂中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载体,它是在老师的适时指导和点拨下,让学生通过自主、互助和交流完成学习任务的教与学的工具。文本结构上主要包括“自学预习”“导领展示”“拓展迁移”“巩固提高”四部分,它是对传统的“学习讲义”或者“学案”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其中“自学预习”包括:“课标要求”“重点难点”“预习要求”等内容,“预习要求”一栏中既有知识性的规划,又有学习方法的点拨引领。落实“自学预习”,学生可自主高效有序地整体感知每一节课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并在“导领展示”导引下,高效自主地合作学习,达到“三个基本”目标要求:较为熟悉地掌握基本知识点、基本解决所要学习的重点问题、基本理清本课的难点与疑点问题以备课堂讨论交流解决。“导领展示”部分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本课基础知识的回顾,可以以填空的形式出现,或者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可因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选择。第二部分为“思考探究”题,“思考探究”题的设计要本着利于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进行,一方面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量,另一方面也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辅助学习的“剂”。“巩固提高”中题目的设计可适当增加部分情境实践性的题目,如可设计情境让学生当“演员”,用“演”的方法“演”活历史知识。

导学提纲设计编写的原则应体现主体性、导学性、探究性、层次性,即在确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前提下,使提纲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尽量设计可供学生在研究中学习的内容,并关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

编写提纲时应注意的事项:

1.要求教师必须认真研读课程标准与教材,从深度、广度等方面把握所要教授的内容,力争在设计提纲时做到灵活自如游刃有余地处理有关知识,达到宏观知识把握与微观知识处理的有机结合;

2.要善于创设利于挖掘学生潜力的“闪光问题”,也就是设计有探讨价值的“思考探究”题或“合作探究”题:

3.在导学提纲的设计理念中要体现学法和学习策略的导引。

4,强调导学提纲的产生应是“集体研究”的成果。

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融入个人的教学感悟与体会,形成独具个人特色的教学成果,鼓励提倡导学提纲的产生是在集体研究基础上的二次备课或者是三次备课。

二、落实:实施四步教学法,提高课堂学习效益

1.基础:改变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学会合作,进行“自主合作探究”

传统学习状态下,教师习惯于“讲、说”,强调在课堂上以权威压制学生的不同意见,课堂学习环境不民主、不和谐、不宽松,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这就致使长久以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习惯没有养成,学习效益低下。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不断地进行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千万不要把学生带到一种疲倦的状态中去,应该让他们自始至终处于一种高昂的、积极的、高效的学习状态,这应该是当前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为达到这一目标,首要的工作是对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习惯的引导和培养,同时,引导学生为配合课堂上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课余需要做哪些辅的工作,譬如走访调查,上网查阅积累资料谱写有关教学小论文调查报告等等。其次,教师要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实中引导学生大胆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付诸实践,引导他们阅读、讨论、切磋、辩论、动手整理、总结巩固、提高升华,同时引导学生尝试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情境的设计与活动,譬如组织设计“让自己当一回老师”“我是……家”等活动,使学生置身于“课堂主人”的主体地位,自然而然他们参与课堂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与主动性空前高涨;第三,引导学生及时总结“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的成功做法及经验,并针对学习活动中存在的不足或问题制订相应的改进措施。以利于下一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健康有序的进行。

“自主合作探究”在“目标导引”下进行的,它是四步教学法中的核心,实施该环节,抓两点:一是自主,二是合作。自主主要体现在学生自主阅读或预习或学习课文。了解把握所学的基础知识,这是“合作探究”的前奏,提倡学生用圈点勾画法进行课本基础知识处理,可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方式进行。“同桌合作”“组内合作”“组间竞争”都是灵活有效的生生合作的具体方式。“探究”的方法可以在学生间进行,也可求教于老师,也可以上网查阅相关资料解决等等。在这一环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不仅是一个教学者,更是学生的顾问、裁判、导演、朋友、辩论对手。

2.“成果交流展示”环节是提供给学生提高能力享受成功的平台

对于学习成果,可以小组为单位,介绍学习过程中本组讨论推荐的重点问题以及学习所得,并展示相关的疑惑点以及难点问题。此外,在“成果交流展示”这一环节结束之后,也可让学生汇报他们课余自学的研究成果,譬如展示相关知识课件,如在自主学习了必修二历史第13、14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后,针对中国电影业的发展史,我班同学张雷、钱瑶便以CAI课件的形式展示他们在课下搜集的有关我国电影发展史的有关材料,材料包括电影的产生、电影的发展历程、电影传人中国的时间与概况、中国人第一次尝试自摄影片、中国第一部故事影片、中国第一部有声影片,以及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著名默片之星阮玲玉的有关材料,还有当代世界以及中国电影发展的概况以及相关的影视明星等情况等,可以说是一部融合了丰富电影资料的专题片。两名制作者一人操作,一人解说,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学到了大量的丰富的知识。对于他们的成果展示,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既是对两人努力的肯定,也是对这一新的课堂学习方式的肯定。

3.创新“训练巩固”环节,讲求训练巩固效果

落实训练巩固环节,可以改变原来单一的做题形式,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依然以必修二历史第13、14课为例。我设计的“训练巩固”题目包括6

个选择题,全部是以生活情境切入,使学生感到题目亲切,与自己的距离近。关于饮食文化,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世界三大烹饪流派:东方烹饪流派,以中国为代表;西方烹饪流派,以法国为代表;阿拉伯烹饪流派,以土耳其为代表;而中西饮食的主要差异,中国追求味美,西方追求营养。在19世纪中期中国上海出现的国人经营的西餐馆中,所谓的“中西大菜”的特点不包括:A.物美价廉;B.环境幽雅服务周到;C.营养卫生;D.烹调方法不中不西。学生探讨解决问题的兴趣立即被调动了起来。在落实这一环节教学中,变原来追求答案的“既对又快”为探讨过程的“为什么对?”使学生学习的重点与思路发生迁移,利于提高他们的能力。

4.“总结提高”环节必不可少

这一环节多放给老师组织进行,总结的方式可以以知识结构图示的方式展示,直观简捷,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所学内容,同时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也可让学生进行总结。在进行总结时,不要仅仅局限于对本课知识的总结,应该适当地拓宽范围,前牵后联。譬如在总结必修二历史第13、14课时,可结合19世纪三四十年代前后国际国内形势分析总结我国社会生活发生变迁的原因:

国外:西方工业文明冲击;启蒙思想的影响;

国内:政治变革运动的影响,如、;

经济因素的影响:的发展;

思想文化: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等等;

当然,作业的布置应是“总结提高”环节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业布置的内容不宜是单纯让学生抄写的东西,也应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去探讨去研究去感悟,让他们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自主提高。如在处理完必修二历史第13、14课后,我设计了“时空旅游”的作业:如果你乘坐时光穿梭机,穿越时光隧道,回到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并在导游的带领下进行了上海七日游,请简单描述一下当时你可能看到的人物景象或可能遇到的事情……这样,老师就起到了一个“导演”的作用,他在不断创设情景,寻找活动机会,让学生在撕颖的活动氛围中参与活动提高活动的兴趣,从而真正提高学习效果。

三、实施四步教学法的成效

1.实现了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化

教师: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型转化为“激趣、启思、导疑”型教师;由命令主导型变为指导帮助型;由被动阐释、执行型转为主动研究、决策型教师;由单―学科型转向综合专家型教师。

篇5

随着我国现代化的综合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金工实习的教学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必须不断总结提高我校金工实习教学的方法,全面提升实习教学的质量。只有不断创新和提高实习教学的方法,才能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实习教学,最终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的金工实践运用能力。

一、改进传统的金工实习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习空间

当前许多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认为学生只要掌握机械理论知识就能满足他们以后从事金工行业的需要,所以并不注重学生的实习教学。有的学校认识到了金工实习的重要性,也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实习工作,但是对学生实习并不进行跟踪教学,对学生实习过程监督不严,客观上影响了金工实习教学质量的提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对金工实习内容进行细致划分,进行模块式的实习教学。比如可以把金工实习分为常规加工模块和先进制造技术模块,供机械类、材料类、计算机、自动化控制等专业学生自主选择自己的实习方向。应注意对以上提及到的这些实习模块,进行更为详细的实习训练的划分,例如常规加工模块可以分为冷加工(车工训练、钳工训练、削工训练、刨工训练) 和热加工(铸工训练、煅工训练、焊工训练、热处理训练) ;先进制造技术模块可分为数控切削加工(数车训练、铣削训练) 和数控板料成型(数控剪板训练、数控折弯训练、数控冲压训练)。这样通过对金工实习门类的细致划分,可供学生自主选择自己的实习训练方向。这样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实习需要,还能调动学生的实习积极性,直接提高金工实习的教学质量。其次,教学中针对学生自主选择的实习项目,根据其难度制定一定的实习标准,定期进行考察。其中理论知识考察可以占40%,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考察占60%。只有考核训练达标才能给予学生实习训练合格,督促学生认真参加金工实习。再次,通过网络教学提高金工实习教学质量。实习实训的时间是有限的,加之部分实习不是在学校工程训练中心实施,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机会变少。针对这一情况,建议学校可以建立网络在线教学模式。学生在实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通过网络在线向老师提问,这样就可以减少和避免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问题,使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操作,提高实习效率。

二、探究学生金工实习心理,激发学生实习兴趣

众所周知,金工实习是一项十分繁琐枯燥的学习过程。许多实习训练都需要学生亲自动手完成。重复的动作会使他们感到单调和劳累;动手操作实习工具时还会有受伤现象的出现,这些都会打击学生的实习积极性。所以实习指导老师要加强与实习学生的交流,营造一种和谐的实习教学氛围。指导老师可以简化金工操作知识要领,比如对钳工锉削的操作过程可用几句话概括:双手握锉、左臂弯横平,右臂纵保平,左压右推,上身倾斜,重心放左膝、锉行四三体前停、两臂锉到头,动作要协调。这样简单的几句话就把锉削的动作要领全部包含其中,学生易记易学。提高了学习兴趣,实习的质量自然就提升上来。

三、做好实习教师的选派和培训工作,为金工实习提供优秀的教师资源

由于金工实习教学的实践性特点,对指导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还要具有丰富的操作经验。为了满足这些条件,学校可以从机械企业中聘请具有专业金工操作经验的技术工人,再进行一系列的教师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工作,使之成为指导金工学生实习的合格教师。另外,也可以创建一种技术工人与专业老师共同合作对金工学生实习进行指导的模式。

学校聘请的技术工人和专业老师,要深入研究金工实习要求,根据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研制合适的实习教材,构建合理的实习教学的知识框架。还可以对金工学生进行专业和水平分类,深入了解每类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不同类别的学生讲解专为他们配备的实习重点,从而提高学生对金工实习的认识,提高金工实习质量。

四、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学生金工实习基地

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基地,是现今学校安排学生实习的一种新途径。从学生方面来看,进入企业实习,在实习中发现了问题,能向专门的富有实践经验的师傅请教,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从企业方面来看,学生进入企业实习不仅能给企业增加劳动工人数量,还能够将自己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的操作中,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企业效益。从学校方面来看,企业中富有实践经验的技术工人被请到学校进行技术教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人的素养,实现学校服务社会的功能,优势互补,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从而创造多赢的局面。

五、加强金工实习教学的监督和安全排查工作,为提高实习质量提供保证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提高金工实习教学质量也应立规,即要建立严格的实习规范和实习标准。学生参加实习实训,不能迟到早退,要严格按照学校制定的实习标准参加金工实习,实习末期进行实习考核,督促学生实习。由于金工专业的学生实部分是跟金属加工的机械打交道,所以实习教学也要充分考虑到实习生的安全问题。学校要定期对配置的金工实习设备进行检查,比如对电源、工具、材料、一些数控机械设备等要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对在实习基地实习的学生,学校要安排专门的老师陪同实习。要提高金工实习质量,对学生来说要严格按照工作流程进行实习,必须遵守“中心”的安全制度和各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一切行动听指挥。实训时必须按各工种要求戴防护用品,如手工电弧焊时必须戴面罩、浇注时应戴手套,头发过耳者必须戴工作帽方可上机操作等。严禁违章操作,避免因为操作不当而发生事故。对违反规定者,视其情节轻重,中心可令其暂停实习,并报学生所在院、系给予相应行政处分。

六、结语

千教万教,教人悟道;千学万学,学会做人。做好金工实习的教学工作,就是为社会培养兼备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技术型人才。使学生在金工实习过程中反刍书本知识,学以致用,增强实践能力,早日适应社会需求。所以学校和教师要不断地摸索,改变原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对金工学生实习进行精细的专业划分。通过培养学生兴趣,重点提高金工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之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以期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篇6

实习期间,通过学习车工。我们做出了自己设计的工艺品,铣工、车工、刨工的实习每人都能按照图纸要求做出一个工件;最辛劳的要数车工和钳工,车工的危险性最高,在一天中同学们先要把握开车床的要领,然后按照图纸要求车出锤子柄。一个下午下来虽然很多同学浑身酸痛,但是看到自己平生第一次在工厂中做出的成品,大家都喜不自禁,感到很有成就感。这次金工实习给我的体会是:

①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了解了现代机械制造工业的生产方式和工艺过程。熟悉工程材料主要成形方法和主要机械加工方法及其所用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典型结构、工夹量具的使用以及安全操作技术。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知识和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② 在工程材料主要成形加工方法和主要机械加工方法上,具有初步的独立操作技能。

③ 在了解、熟悉和把握一定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过程中,培养、提高和加强了我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④ 培养和锻炼了劳动观点、质量和经济观念,强化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安全技术规则和爱护国家财产的自觉性,提高了我们的整体综合素质。

金工实习对我们工程素质和工程能力的培养起着综合练习的作用,使我们不但要把握各工种的应知应会要求,还要建立起较完整的系统概念,既要要求我们学习各工种的基本工艺知识、了解设备原理和工作过程,又要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练习,并具有运用所学工艺知识,初步分析解决简单工艺问题的能力。

在实习中,学校将各工种的实习内容如:结合制作榔头,将下料、车工、铣工、刨工、等串联起来,使我们对机械产品的各个加工环节有一个整体的熟悉。使我们了解了各工种的先后顺序和作用。

⑤ 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对我们的纪律要求非常严格,制订了学生实习安全规则,同时加强对实习日记、清理机床场地、遵守各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等要求,对学生的综合工程素质培养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⑥ 实训中心教师将我们加工产品的打分标准公布给我们,使我们对自己的产品的得分有明确熟悉,对于提高我们的质量意识观念有一定作用。对我们的金工实习成绩,实行综合考评制度,实行平时成绩+产品质量成绩+综合考试成绩=总成绩,使我们能认真对待每个工种和每个实习环节。

在各个工种的实习中,都安排了一定灵活时间和实习内容,使得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有了发挥的余地。

在实习期间我有很深的感慨,很感谢学校能给我们提供这个实习的机会,让我们提前体验到学工科的不易,获得了课堂里边得不到也想不到的知识,也许将来不会走上这个岗位,但是现在所学的知识和感受却是终生难忘。虽然脏点累点,这些都无所谓,重要的是我 们有了收获、也有了成果。

我认为在数铣和数线这些科技含量相当高的实习项目中,应多分配点时间,让我们能够真正体验到高科技带来的乐趣。

另外,我觉得我校的金工实习课应该再减少一些讲解时间,增加一些动手时间。还可以将一些理论搬到学生动手操作时间时讲解,这样更有利于达到我们的目的。

篇7

我们现行的课程教学模式相对企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严重滞后,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先讲授理论课程再进行课程设计”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实践活动仅限于 1~2 周的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脱节。二是教学方法上,以教师的单向灌输为主,学生只是被动接受。三是考核方式以知识目标为主,不能体现能力高低。目前,该课程的考核方式是典型的考试,学生只要背好记好就能应付过去,说不准还能拿高分。

本课程面对的学生学习习惯差、形象思维强而抽象思维弱,学生入学后,难以从文化知识学习过渡到专业技能学习中,容易出现对模具专业知识难以理解和接受的问题。按照学科体系进行教学,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教室内听教师讲解理论知识,教学过程脱离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学生往往感到课程理论性强,导致学习兴趣降低,乃至产生学习障碍。学生由于缺乏对课程的感性认识,无法通过自我体验而内化知识和技能,实践性和应用性差。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压铸模具设计》课程需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能力培养为目标进行项目教学改革。通过项目的实施,循序渐进完成本课程知识、技能和相应经验的培养任务,同时完成评价与自我评价。利用项目化教学解决教与学两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新型教学模式和实施手段。

二、《压铸模具设计》项目教学的设计方案

1.项目教学概述

项目教学法是指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开展的教学活动。项目教学是将项目以需要解决的问题或完成的任务交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要求进行搜集信息、设计与实施方案、通过小组共同研究以解决问题。教学中选择的项目主要是从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中开发出来的,并以项目为核心,按照工作过程的逻辑关系建构课程内容。这种以职业工作任务为驱动建构学习内容的教学模式,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弊端。在项目教学中,学生在完成指定项目的同时学习新知识,在实践操作中应用已有的专业知识,从而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项目的选择

目前,《压铸模具设计》课程按压铸工艺、压铸设备和压铸模具设计的顺序安排教学,知识点过多、阐述过于详细、专业性过强,不利于学生掌握压铸模具设计的基本理论与相应技能。笔者认为可以以模具设计步骤划分思路,以模具设计流程为先后顺序,以典型零件为主线、相关知识点讲解和能力拓展结合来组织教学。通过对模具研发涉及的技能模块分析,针对学生所要达到的业务规范,笔者设计了十个教学项目,如表1所示。

3.项目的实施

(1)组建小组。教师应结合项目教学内容,根据成绩搭配、异性搭配的原则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建议每个小组由3~6人组成,每组选出一个组长,由组长对组员分工。

(2)布置任务。从应用的角度出发,先布置工作任务,再介绍项目所涉及的知识点和技能,引导学生对任务进行分析,对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和讨论。

(3)汇报交流。由各组组长汇报本小组对项目的分析、项目拟采用的设计思路、设计方案以及方案可行性分析;各组之间相互点评,指出其他小组在汇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本组的表现进行自评;教师进行总结。

(4)过程指导。在任务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定期召开项目座谈会,听取各组汇报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5)检查并评估完成情况。当任务完成后要进行评价,不仅为了评定成绩,更为了改进项目。

4.项目评价

项目教学以能力培养为目标,所以课程以能力要求来考核,采用目标考核方式。学生成绩的考核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学生十个项目的完成情况,可以分组进行,通过检查学生阶段性成果(实验报告、设计说明书、图样的质量、作业)及答辩的方式综合评定这一部分成绩,占总成绩的50%~70%;第二,规定时间完成某一个综合性较强的零件的压铸模具课程设计,根据成果及关键部分的提问评定成绩,占总成绩的30%~50%。

三、项目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

项目教学过程是一种模拟实战,项目教学法是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一种,对教师来说需要知识、技术的不断更新。同时,教师的角色必须由以前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向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转变,改变教师一统课堂的局面,教师应该融入到学生中去,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课堂上是师生共同参与。再者,项目教学法在具体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强调实操性知识的传授和技能训练时,也不可忽视后续理论的延伸。此外项目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学习合作,抑制单体作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篇8

中图分类号:G642.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51-0081-02

一、引言

金工实习是我国高校工科类专业(包括机械类专业、近机类专业和非机类工科专业)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环节,在培养未来全面合格的实践创新人才基本训练中具有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作用。通过金工实习,可以使非机械类的工科学生熟悉机械产品生产的一般过程;对机械零件加工所用的设备、工具、夹具、量具等有一定的了解;掌握简单零件的加工方法选择和工艺过程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及创新思维[1]。

二、非机类金工实习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教学内容安排

目前,我校非机械类工科专业金工实习采用每周半天(1次)的分散教学方式,学时数仅为机类专业的1/4左右,最长的《金工实习B》共有2周(10天,20次),最短的《金工实习D》只有1周(5天,10次)。实习内容是以传统的机械加工方法为主,以现代制造工艺为辅。开设的传统加工工艺方法包括车工、铣工、铸工、焊工以及钳工,而现代制造技术包括数控车和数控铣。以工程学院地质工程专业和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学时2周的《金工实习B》为例,具体的实习内容安排如下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教学内容安排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1.目前的金工实习内容并不全面,尚未涉及各类量具的使用以及机械加工过程中各类参数的测量和检验,而这些都是作为工科学生所应该掌握的重要实践内容;新工艺新方法的实习内容也非常有限,许多新工艺如线切割、电火花成型、快速成型等由于时间限制,都未能向学生展示,设备利用率低。

2.即使是现有的几种工种,实习时间也相当有限。铸造和焊接并没有单独严格地区分实习时间,总共才1.5天时间,而最长的车工实习时间也就3天。除去观看录像及实习指导教师的講授和示范操作时间外,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操作训练的时间极其有限,结果很多内容都只能是走马观花,既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实习兴趣,更无法指望学生通过实训环节来解决实际问题或者有所创新。

3.现阶段的实习采取的是每周半天的分散教学方式,在这种间断的实习安排中,实习指导教师每次都不得不花费许多时间重复之前讲过的内容以帮助学生回顾,这不仅减少了有限而宝贵的学生自主实训的时间,有悖于实践教学的初衷;而且使得学生根本无法通过连续强化训练而对各种工艺方法的特点及选择形成系统性的认识,极大地降低了实习教学的质量。

(二)教学方式与组织形式

实习采取的是由课程指导老师统一负责安排,各个工种实习指导教师具体讲授和现场操作指导共同完成。具体的每个工种实习又分为观看录像、实习指导教师现场讲授和示范操作、学生实际操作三个环节。在这种课程指导老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联合指导的方式下,由于分工不明,不少课程指导老师仅仅负责学生每次到课情况的考核及最终的成绩评定,而未能发挥其专业特长,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的实习提供更多更全面的指导。

(三)成绩考核与评价方式

目前,对于非机类学生的金工实习成绩考核,主要还是按照各工种实习指导教师的平时分次评定、课程指导教师最后综合评价的模式进行。具体的实施过程为:各工种实习指导教师按照学生对于每一次操作内容/操作件完成质量、时间、平时操作熟练程度和实习报告综合评价;实习的最终考核成绩由课程指导教师在各工种指导教师评定成绩基础上按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个档次综合评定。具体的评价标准为:

1.实习态度:自觉遵守实习纪律,不迟到、早退或无故缺席;

2.实习表现:按照操作件完成质量、时间、平均操作熟练程度;

3.实习报告:根据每次实习报告内容的总结记录情况评定。

可以看出,目前的实习考核评价体系并未给课程指导老师提供十分明确的评价依据。由于课程指导老师并未实质性地参与到指导学生金工实习的过程中,对每一个学生的实习表现及情况无法了如指掌,却是学生金工实习最终成绩的评定人,他们只能简单地近乎草率地对学生各个工种的实习成绩进行加权平均,以此来给出最终成绩。此外,这种只以学生的操作结果及实习表现为依据的评价方式相当于把实习课等同于实验课来对待。

三、提高金工实习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一)实习内容安排方面

1.由于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量具、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各类参数测量和检验(如表面粗糙度、精度)等方面的实习内容,学生一般只是掌握了简单的游标卡尺和高度尺的使用,对内径千分尺、百分表、气动量仪、粗糙度量具等还非常陌生。因此,建议增加一定的学时,用以开设量具的读数方法和应用以及误差分析的教学和操作训练。该部分内容可以放到钳工和车工培训环节进行。

2.已经开设的部分传统加工方法(车、铣、钳、铸、焊)的实习容易上手,操作性强,依然是金工实习中的重要基础环节,应当保证足够的实习课时,如把铸造和焊接各自分开设置为1.5天。

3.由于许多非机械类专业的学生培养计划中并不包含《金属工艺学》以及《CAD/CAM数控实践》等课程,学生在短短的1.5天内很难理解掌握数控编程的操作。建议对于数控加工的内容在学生大一时不宜开设操作性和实践性太强的内容,主要还是以操作观摩为主,内容可以广泛一些,除了数控车、数控铣外,还可以向学生展示加工中心、线切割、电火花成型等的操作观摩,这样既可以在短时间内让学生见识更多的现代加工方法,又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实践的兴趣。

4.應当将现有的每周半天的分散实习改成集中实习的方式,比如可以安排在学期的开头或者结尾,或者可以安排在寒暑假。学生在短时间内通过连续集中的实习,可以心无旁骛全身心地投入到金工实习当中。

(二)教学方式及组织形式方面

目前金工实习的教学采用以现场实际操作为主,课堂和课后理论学习为辅的形式,各类多媒体教学形式也已引入到教学工作中,总的来说是可行的。但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实验教学中心各工种实习指导教师和机械系专业课程指导教师三者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将三位一体的教学关系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和效率,是需要长期探索和思考的问题。在此提出以下建议:

1.建议可在每一工种开始教学训练之前,由专业课程指导教师对学生就该工种的作用、历史状况及前沿技术发展做一个比较宏观的介绍(可以结合多媒体等视频材料)。

2.在每一工种完成以后增加教学小结环节,由学生完成阶段小结并进行口头汇报,由专业指导教师和各工种指导老师进行点评。各阶段完成后及时给出阶段成绩。

篇9

【Abstract】Casting is one of the basic processes in the modern manufacturing industry,and It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Casting Teaching involves a lot of content and It's very practical.But due to the limited time,the Insufficient proportion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and the danger of high temperature ,metal casting has not been carried out well.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practice, we try to Introduce a link of Paraffin casting to make a reform of the casting practice for non mechanical majors,and drive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teaching method.

【Keywords】Sand casting;Paraffin casting;Non mechanical major;Practical teaching reform

1 传统铸造教学存在的问题

铸造实习由于是传统项目,学生不像对3D打印、线切割、激光加工等先进制造技术有兴趣、有激情,尤其是非机械类的学生对知识点难于理解,达不到预期的实习训练的效果。传统的铸造教学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①实习时间太短,根据我校课程安排,铸造实习仅有4个学时(180分钟),课时的缩短导致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只能完成造型,而熔炼金属材料需要较长的时间,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浇注。②师生比例不平衡,铸造实习每次接待的学生在30人左右而只有1名教师,熔炼金属材料温度高,学生人数多好奇心大,教师较少顾及不暇,存在较大安全隐患。③金属浇注没能很好地得到开展,如果不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浇注,学生对砂型铸造的后续生产过程就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这包括熔炼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材料熔炼要具备的条件、浇注前材料液体的状态、铸件的成型过程、铸件的清理与后续处理以及铸件产生的缺陷等,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实习的兴趣及实习的成就感。为此,我们在铸造实习别引入石蜡模拟浇注替代传统的金属浇注。

2 石蜡浇注的工艺设计

2.1石蜡浇注的可行性

石蜡虽然是非晶体,但具有明显的晶体结构,有近似于钢液的结晶行为:①石蜡中心有落雨状晶体;②石蜡有树状体;③石蜡在液体时与固体时有较大比重差(固态比重为1.15;液态比重为0.92);④石蜡广泛应用于熔模铸造具有较好的成型性。根据以上理由,采用石蜡用于砂型铸造的模拟浇注,将熔化的石蜡溶液浇注到型腔中,得到质量稳定的铸蜡件的可行性较高。

2.2石蜡浇注对蜡料的要求

为了保证铸蜡件的质量,便于工艺操作,所使用的石蜡应满足以下要求:①安全无毒、对人体无害、经济环保,可重复利用;②熔点合适,易于熔炼,便于学生自主浇注,温度控制在100℃以内;③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硬度,而且不脆、不裂、不软化,强度以抗弯强度表示,最好为5.0~8.0MPA,硬度以针入度表示,在4~6度;④收缩率要小,线收缩和体收缩应小于1.0%;⑤杂质少,不粘附。基于以上几种考量,经筛选熔点在58~60℃之间的58#全精炼颗粒状白石蜡基本满足浇注对蜡料的要求。

2.3石蜡的熔化

石蜡是从石油、页岩油或其他沥青矿物油的某些馏出物中提取出来的一种烃类混合物,直接加热熔化可能产生刺鼻的异味,使人体感到不舒服,且加热温度不易控制。由于选用的石蜡熔点在58~60℃之间,温度较低,可利用数显恒温水浴锅进行水浴间接加热,加热范围为室温至99.9℃,操作安全简便,温度可控可保温。考虑到选用石蜡的熔点兼顾模料的流动性和避免粘附,将模料加热温度设置为65~70℃。

2.4用单纯石蜡溶液浇注存在的问题

虽然石蜡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可塑性,也不易产生裂纹,但在室温30℃以上时容易发生软化变形;如果加热温度过低,浇注时流动性差,易产生浇不足等缺陷;在过高加热温度下易发生粘砂和渗漏,使浇注失败;在熔融状态下易起泡;在冷却过程中石蜡收缩,铸件表面容易形成缩坑,厚大部分易产生大面积凹陷。所以使用单纯石蜡溶液进行浇注得到的铸件往往铸造缺陷较大。

2.5石蜡浇注模料的改性

为了得到质量更好的铸蜡件,在石蜡溶液中加入一些添加剂,以改进石蜡的浇注性能:①硬脂酸(C18H36O2):添加硬脂酸有利于提高石蜡强度,在0~10%时,石蜡的强度迅速增长,石蜡的均匀性得到明显改善,从而减少或避免材料缺陷,同时能提高模料的流动性;如果硬脂酸质量分数过大则体系熔点呈下降趋势,且易与砂型中的碱、盐等杂物产生皂化物,使模料流动性降低,韧性变差等。②松香:松香加入石蜡溶液中能提高模料的熔点,软化点,增加强度,但使用量不能过大,否则会发生裂纹,一般用量应控制在1~10%之间。③油溶性染料:模料中添加各种颜色的油溶性染料,经着色处理后的铸蜡件色彩缤纷,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较理想的混合模料配比如表1所示。

3 石蜡浇注的教学设计

3.1课程引入(30分钟)

首先利用多媒体视频播放3~5分钟明朝时期的嘉靖通宝或永乐大钟的铸造生产过程引入课题,凝聚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在观看中了解铸造的定义、加工特点、操作步骤等。第二部分播放造砂方法的动画,包括整模造型、分模造型、挖砂造型、活块造型、三箱造型、刮板造型、假箱造型等七种典型铸件的造型方法,将抽象的理论介绍化为生动形象、易于理解的动画,每个动画仅为1~2分钟,使同学们在极短的时间内掌握每种造型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和操作要领。最后进行安全教育,提醒学生可能发生的危险和预防措施,强调课堂纪律。

3.2分组操作(100分钟)

将30名学生分成10组,每3名同学1组,并自主产生1名组长协调分工。教师介绍铸造工具的名称,演示使用方法,分配实训任务。每组同学自主研究和总结拿到的模型的形状特点,找出分型面,通过讨论确定具体使用的造型方法和合适的浇注系统的结构与位置,并选用正确的工具独立造出砂型,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适当建议,纠正学生错误,并启发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工协作的能力,以学生为主,代替传统教学中,教师示范学生机械模仿的教学模式,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3.3引入石蜡浇注环节(25分钟)

相比金属液体,石蜡溶液的温度较低,对于初学的非机械类专业的学生而言,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学生可自主完成石蜡浇注。由于任务驱动,同学们为了得到较好的作品,造型过程更加细致、认真;通过石蜡浇注过程的练习,学生可以了解浇注的温度、速度对铸件质量的影响,同时对比清理出的铸件,讨论影响铸件质量的因素及铸造缺陷产生的原因,加深学习理解。一方面在教学的内容上更加丰富,另一方面学生非常在意自己的作品结果如何,提升实习的成就感。图1所示为石蜡浇注的手轮模型。

3.4增设创意环节(25分钟)

在铸造教学中发现,非机械类专业的学生思维很活跃,如果安排练习特定的模型,有些学生不感兴趣,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铸造实习中除了完成统一的模型的造型任务之外,也鼓励同学们自己寻找适合铸造的东西,独立确定分型面、设计浇注系统、选用合适的造型方法、完成造型和浇注等工艺过程,加深同学们对铸造工艺的理解。从实习教学反馈信息来看,铸造实习已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图2所示为同学们的创意作品。

4 结语

非机械类专业铸造实习属于传统基础实训内容,教学改革之前的教学模式为传统的教师示范学生机械模仿模式,且由于课时有限,师生比例不平衡,金属浇注得不到较好的开展,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不高,觉得铸造的实习过程就是“玩泥沙”,实习效果不好。改革后,将学生实习的过程划分为几个清晰的步骤,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引入石蜡浇注,由于石蜡熔点低,熔炼方便,浇注安全,凝固迅速,学生可自主操作,石蜡浇注的引入不仅很好地解决了传统铸造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使学生完整正确地模拟了铸造的全过程,对铸造技术工艺的知识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卫增芬.石蜡模拟铸造的有关问题[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9(2):27-28.

[2]安芬菊.非机械工程类专业铸造实习教学改革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4,12(3):120-122.

[3]汪玲.硬脂酸对石蜡熔点及力学性能的影响[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2008,30(2):112-115.

[4]冯保成.丰富铸工实习内容提高学生创新能力[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4,22:108-109.

篇10

二、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目前存在的问题

1、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狭窄

由于“双师型”教师的标准还未统一,使有些教师甚至学校领导错误地认为“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就是“双师型”教师,拥有双证就是“双师型”教师了,教师个人不再注重技能的提高了,学校也不再注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了,这样以来,学校的“双师型”教师的整体素质就大打折扣。

2、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基于不同目的的驱动.部分职业学校在“双师型”教师队伍质量建设问题上产生了价值观念的偏差普遍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实质的倾向。表现为片面追求教师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数量,忽视对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应用与考核。这种价值观念的偏差一方面来自于外界的压力,如短期内需要弥补巨大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缺口而“病急乱投医”,希望通过某种评估而热衷于教师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统计数量。另一方面还来自于某些职业学校对“双师型”教师队伍质量水平的忽视,或者是满足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表面成就。这使得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3、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技能水平过低

一些专业课教师的现代职业教育意识相对淡薄,加之我们有的学校对专业课教师的奖励机制和措施不够到位,使部分教师产生消极思想,从而不重视本身专业技能的提高,导致技能水平过低。

4、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不强

教师的现代职业教育意识淡薄,对从事的职业教育缺乏事业心,消极应付,缺乏进取精神,终身学习的意识不强。

三、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重要性

中等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定位是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但由于历史欠账太多,目前它仍是我国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我国现有1.4亿产业工人。其中技师100余万人,高级技师7万人,高级工245万人,与发达国家相比,人数虽多,素质不高。每年因产品质量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000亿元左右。我国生产一线的劳动者素质偏低和技能型专门人才紧缺,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的关键问题是教师”。因此,中职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2、必要性

纵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素质现状,我们发现:教师学历层次尚不达标,已达标者面临提升学历的问题:缺乏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中职连年扩招。学生数量急增,但中职学校的基础能力建设发展缓慢,生师比严重错位,中职生师比约是21:1。根据2001年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规定,高中阶段教育生师比上限,城市为15:1,县镇为15.5:1,农村为16:1。不难看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缺口较大.并且在这样的师资队伍中。文化课教师比例偏大,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再加上新进校的青年教师来源渠道多是普通高校.他们虽然专业理论知识丰富,但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较差。截至2006年,中等专业学校“双师型”教师39621人,占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的比例不足1/3,“双师型”教师严重匮乏。因此“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势在必行。

四、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1、以技能大赛引领专业发展

根据实际情况,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制定考核专业课教师技能的计划,每一、二年组织本校专业课教师参加一轮次的技能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学校评聘教师的重要依据;同时,制订奖励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教育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的各级各类技能大赛,这样,真正能使双证型教师成为双能型教师,有利于提高我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2、以到企业锻炼促进专业发展

加强生产实践调研,丰富实践知识,提高实践能力,是“双师型”教师成长的关键。作为职校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要加强向生产实践学习,重视到企业学习调研环节,充分利用好实习基地,加强实践知识积累,这是非常关键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1)首先,教师要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教学优势确定个人的发展目标

专业教师应根据教学任务制定生产实践调研计划。计划可分为长期计划(近2—4年之内)和短期计划(本学年内)。有了具体的目标、计划,才会有实施的可能性,才能有效地丰富实践知识。生产实践调研形式可以是“定点方式”和“定人方式”。教师可以利用指导学生到企业实习的机会,或合理安排调整教学任务集中一定时间安排到企业实践学习,可以从知识储备、拓宽知识层面的视角出发,确定与自己专业教学关联较大的一、二个生产企业,进行“定点方式”的学习和调研。例如:在某个主体生产企业,全面了解生产工艺流程、典型设备、电气控制等综合知识,并有重点地熟悉相关的内容,力求在某一方面达到精通,其它方面能熟悉了解。所谓“定人方式”,也就是教师要在企业的生产科、机动科或设材科,确定工程技术人员作为长期的技术信息联系人,以便及时了解掌握企业的技改动态、科技消息,及时参与各类的技术交流活动。

(2)教师应主动参与工程实践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专业教师应主动寻求机会,直接参与企业的工程技术改造项目及开发,参加工厂的生产技术讲座等。这一系列的活动,都是非常好的实践学习机会,对提高专业教师理论与实践教学水平、承担实践教学任务都是十分重要的。

(3)带着问题的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学习

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中遇到疑点问题不要回避,不要绕开走,应针对问题通过到企业实践学习,以不断增加实践知识的积累,才会使专业教学不断上水平。

(4)教师应注重“到企业实践调研资料”的总结归纳、交流及利用

为增强教师实践知识的积累和提高,首先每个专业教师之间、各教研组之间,可充分利用“分散实践调研”与“交流总结”相结合的方式来获取、积累实践知识,通过各教研组内和组间的交流,形成一个“信息互通网络”;其次每个教师还应注重个人实践知识的总结、资料整理、保存,以便于日后教学中查找和利用。只有这样才能在专业教学中灵活地将生产中的新工艺、技术信息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知识应用的“同步”、“链接”、“插入”特性,做到课堂教学与生产实际应用相结合,真正体现专业教学特色。

3、以专业养成和反思强化专业发展

作为专业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要多反思,不能自我满足,仅局限于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而停滞不前,处于“吃老本”和“守城”的状态,而要面对职业教育的实际,重新审视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教学能力,不断进取,逐步完善专业知识结构,尽快成长为“双师型”教师。

(1)专业教师要注重完善“纵向知识”结构

教师要确定专业方向,争取在专业的某方面达到专一,这是作为专业教师的根基。加强知识的纵向学习,做到向书本学和向问题学,向生产实践学,及时把握新知识和技术应用的前沿,要挤时间主动学,苦练内功。做到在本专业方向上,体现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方面的专、通、巧、精的特点,在某一方面起到“优化教学”的引领作用。

(2)专业教师要注重完善“横向知识”结构,拓展知识面,做到一专多能

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横向知识”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要完善本专业方面的知识体系,对专业课教师而言,不仅能胜任某一、二门课程的教学,还应熟悉本专业中其他课程的知识体系和重要知识点、教学要求,以及知识问的衔接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在专业知识体系的整体框架下确定具体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教学方式和方法,做到在教学中游刃有余。其二是要注重各个专业之间的知识联系性,例如:职业学校教师们承担某厂热轧板卷工程职工的岗前技能培训教学任务,其中包括:连铸工、轧钢工、连铸与炼钢自动控制培训等,就体现了这一特点,使用的培训教材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编写方法,而是突破了专业的局限性,各工种的培训教材以专业为主,将整体生产工艺操作、机械设备和电气控制融为一体。培训中,传统的机械、电气控制、液压传动、工艺操作等各专业知识在实际应用中已相互渗透,若培训教师相关专业知识不全面,就难以胜任培训教学任务。因此,专业教师在加强自主学习的同时,还应注重向同行学习,加强专业内、外教师之间的交流,拓宽知识面,达到教师不仅精通本专业的知识体系,也能熟悉、了解其他专业的相关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胜任各类培训教学任务。

(3)中职学校教师应提高专业实践指导能力和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能力

专业课教学特点体现在教学实践性,多媒体教学工具为专业课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许多生产现场可用多媒体工具再现在课堂上。教师应针对专业课的教学内容、特点,深人生产一线,充分利用数码相机、录象机等手段,有针对性地系统制作教学课件,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利用教学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已引起教师的广泛重视。教师应加强教学课件制作知识的学习,提高教学课件制作水平和使用率,尤其对提高专业课实践教学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很迫切的。

4、以终身学习加快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