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个性化自我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2-05-09 11:05:0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大学个性化自我总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大学个性化自我总结

篇1

迈克尔.彭博在哈佛大学2014年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中说道:“思想是一种很危险的东西,思想能改变社会,思想能颠覆传统,思想能开启革命。大学的职责并不是教学生思考什么,而是教学生如何思考,如果大学做不到这一点,学生毕业时就会封闭自己的耳朵和思维,大学也就辜负了学生和社会的信任。”医学是一门需要终身学习的专业,摒弃填鸭式的教学,让我们的学生在大学校园中培养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能力,是大学教育新的重点。如何利用蓬勃发展的网络教学去培养医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能力也是我们教学改革的重点。为此,我们将翻转课堂教学[1]引入机能学实验教学中,结合机能实验课班小、教学时间可以灵活安排的特点,希望通过机能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来培养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并探索传统教学和数字教学有机结合的模式。

1从教学理念翻转来培养学生协调学习时间和学习节奏的自学能力

翻转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包括教学时空的转换和教学形式的转换。将传统教学时间放在课外,课堂上老师只负责解答学生的问题[2],这种理念的转变对师生要求均提高,学生必须要有很好的自学能力才能在网络课件学习后对所学内容产生自己的思想,提出问题;教师必须要具备更广更深的知识结构才能在课堂上解惑答疑。课前学生自行选择时间在学校网站观看机能中心制作拍摄的相关教学片,然后实验小组内就本次试验内容重难点进行自我总结和分析,对实验操作进行预演,若有疑问根据老师推荐的网站进行查阅,不能解决的列为问题,在课上进行讨论。教学时空的转化首先有利于培养学生合理选择自我学习时间的能力,通过协调自学时间和其他教学必需时间的能力,培养其今后协调学习时间和工作时间的能力;其次培养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节奏(网络教学优点可以按学生自己的时间、领悟能力决定学习进度)的能力。教学形式的翻转有利于学生更深刻的体会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主导”,在课下学习中学生自发的形成自己的学习协作小组,相互协作、相互学习、借鉴,在此过程中自我解答问题有利于学生自学信心的建立[3],同时培养一种团队协作和与人交流的能力,这也是寻找自学资源的能力之一。

2从教学模式的翻转来培养学生逻辑、联系、扩展的自学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适应被动接受知识,造成学生学习中极大的依赖思想、缺乏主动探究的精神,而翻转课堂中教师由讲台的圣人变为学生学习的教练,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策划,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持[4],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讲述知识。为保证该环节顺利进行,在机能翻转教学中我们将课堂时间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学生讲述本次课内容。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将所学知识进行传授,在此过程中学生充分行使自己的表达权,此过程的顺利进行需要学生课前下狠功,将外化的知识转化为带有自己思想的内化知识,同时讲述过程也培养学生对内化知识的逻辑排序输出能力,这也是自学过程中通过运用来进一步逻辑掌握知识的能力。第二部分,学生提问。实验班级其他小组同学向课程讲述小组同学提问,讲述小组同学回答问题。在应激条件下的认知神经学过程让人们对负性情绪注意偏向更加明显、识别更快、记忆成绩更佳、更持久[5],在问答过程中,提问同学全神贯注地听取对方的意见,同时分析其中的正误;回答的一方积极思维,评论对方的见解,阐述自己的观点。这种情况下,信息输入大脑容易留下较深刻的印象。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培养自己快速整合知识的临床应急反应能力。第三部分,教师提问。我们在教学改革中还设计了课堂教师提问环节,目的是通过回答老师的提问帮助学生加强对自学广度和深度的挖掘,培养更好的自学能力。教师就学生讲述中未涉及或没有深入的内容进行提问,若学生不能回答,教师先进行引导并有目的的介绍相关学习资源,学生课后在进一步深入研究,教师再下一次课堂或网络上公布最终答案。该环节的设置克服传统教学教师满堂灌,并且把自己的思维方式硬压给学生的弊端,通过挫折教学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一个思想的传承,既能让学生发展个性化的自学能力又能培养学生扩展、创新的学习能力,同时教师还可根据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

篇2

随着电子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无线接入移动互联网与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完美结合,将使得移动学习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安装在智能手机中的各类应用软件俗称为第三方应用即APP,将会成为相关产业界的研发热点。本文将着重分析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模式在会计学中的应用探究。

一、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学理论

移动学习是远程教育中的一种学习方式,利用在现代教育技术(智能手机,掌中电脑等数字化的学习设备),让学生体会随时随地不同方式的学习,以实现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为目的的一种学习方式。具有移动性、便携性、碎片性、个性化、及时性和混合性的特点。

21世纪是信息与通讯高度发展的互联网时代,是网络化正逐渐向社会以及各个领域延伸,影响着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目前,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使其走在迈向互联网时代的前沿。互联网、手机移动上网的普及,不断冲击和紧逼校园传统教学模式。互联网以其快捷、使用方便、信息覆盖面广等突出特点,被广大师生接受和认可。网络已经渗透了大学生生活学习的每个角落,比如在图书馆、教室、学生公寓等学生活动场所随处可见网络带给学生的影响,由此可见,将互联网与时代高校教学理论相结合,已经是时展的趋势。

在当下互联网时代,学生思想活跃,对新技术、新鲜事物十分敏感和关注,尤其能够快速接受和热衷新技术和新鲜事物。运用互联网在吸收知识时,方便快捷、互动性强;在传递信息时,能够及时了解大学生接收信息时的相关反馈,并能够及时加以引导和教育利用手机3G、4G、WLAN网络连接博客、微博、微信、QQ等APP应用,使学生更能及时对知识进行移动性的学习。

因此,高校应在"互联网+时代高校教育理论"下,重视互联网在会计学专业教学中的运用。比如充分利用互联网与时代高校教学理论相结合,研发出“疯狂学院”APP,通过益智和学习有机结合的设计理念,体验式学习贯穿于教辅系统之中,帮助同学增加学习兴趣,消除学习倦怠,有效利用时间,同时扩大本教辅系统客户群,让更多同学能够感受用教辅系统缓解压力,放松身心的乐趣,同时将其转换为移动学习的新模式。

二、现阶段高校会计教学现状

会计学作为一门具有极强技术性和专业性的学科,高校应重新审视会计教学的地位和责任,确认新的教学目标,为我国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正因会计专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的大学会计教育经过不断地探索、改革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基本上建立起了和新会计制度相适应的教材体系,实现了教学内容根本性转变等。但是仍有一定的不足。

从教学而言,就目前高校会计学专业普遍学习的教材理论性过强,可读性比较差,普遍学生反映课本太枯燥,甚至有学生反映看不懂教材。加之,目前在校的普遍的学生都是课堂听课,期末的教学实践或者课程实践多半也是流于形式,根本没有实质内容。

从教师而言,教师只是将固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关注不够,学生只是掌握了固定的理论知识,却不具依靠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具体的实际操作中处于一种眼高手低的状态。学生不能够在实际的操作中发现自己的问题,不能通过和老师来探讨这些问题来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从学生而言,现在大学普遍的大学生学习专业课的知识是为了应付考试。加之,目前在校的普遍的学生学习到的知识,都仅仅是课堂上接受到的,这部分知识也并不能百分之百吸收。面对以后的会计实务工作,只是空有理论,缺乏实际操作的经历,依然无法应对复杂的实务工作。

三、移动学习方式在高校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根据以上对于在会计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移动学习分析,以及对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学理论的阐述,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希望通过移动学习的模式,提高会计学习者的学习效率。移动学习的模式在会计学中的应用主要考虑以下三点:

(1)自主学习,明确目标。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自己独立学习。在当前的互联网的环境下,学生要能够较为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要不断增强学习意识,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自主教育观念。同时,学生应提升分辨能力,对纷杂的学习资源能慧眼识珠,以便提升有效学习。

学生在利用手机的智能学习过程中,要树立有效学习的意识。移动学习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零碎,需要科学的、有规划的方式学习才能学有所值,这就需要大学生科学定制学习目标,正确处理零散时间、制定详细的移动学习计划,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移动学习。

(2)提出问题,在线讨论。学生可以利用网站导航、讨论区、专家在线、教师答疑、自学检测等方法更深入地学习和钻研。例如,可以开设讨论区,进行在线讨论、答疑。

(3)学习升华,自我总结。在学生了解和掌握会计知识的这个过程当中,会计学习自我总结贯穿始终,并且直接面向学习质量和学习过程。

通过前两个阶段的自我学习后,理解教材中的知识,有能力的学生可以通过移动学习的模式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到实际运用阶段,实际分析案例,解决问题。

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实践性的知识,培养创新性技能,移动学习模式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对于高校大学生群体而言,应该充分利用现阶段智能手机带给大学生的便利,扬长避短,从中受益。同时,随着移动学习需求的提升,对移动学习的不断尝试和研究必将为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篇3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3)09—0046—04

在当代社会,接受教育对残疾人来说是提高自身素质、改善自身状况、更好融入社会的一个有效方式。远程教育为残疾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受教育方式,使他们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生理和心理缺陷带来的学习不便,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得到了残疾人的普遍认可。2001年深圳电大首开先河,创办了残疾人远程教育大专班,针对残疾人开设高等教育课程,并发放国家承认的学历证书。2004年在深圳成立了第一所残疾人远程教育学院——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残疾人教育学院,为残疾人远程教育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探索之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的残疾人远程教育院校主要有两类:一是以电大为中心,残联辅助的教学点;二是以残联为中心,电大辅助的教学点。近几年,残疾人远程教育教学点不断增加,但其质量令人堪忧。探讨远程教育中残疾学习者特征有助于深入了解残疾人的学习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更好地帮助残疾学习者获得知识和形成能力。

远程教育中残疾学习者的特征

目前我国学术界关于学习者特征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学习者特征的定义一般以两种方式给出,一是提出明确的概念,如何克抗教授认为,学习者特征是指影响学习过程有效性的学习者内部心理过程的各个方面[1]。二是以特征要素的方式进行描述,如丁兴富教授提出的“远程教育学生的一种理论分析体系”,共包括七个维度,分别是:有关历史和现状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的;教育、经济、政治和宗教、民族和种族、社会和文化的;家庭、工作、交通和通信的;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设施和通信条件的;动机的;对远程教育院校、学习者人生和社会生活、学习者自身以及来自社会各界的观点和评价的资料[2]。

现有对远程学习者的研究主要局限于人口学层次,研究对象主要是健全人,对于远程教育的残疾群体鲜有研究,并且多数是为了理论研究而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运用到实践中的较少。这里笔者借鉴王迎等人提出的远程学习者四元特征(DSMS)理论模型,把远程教育中残疾学习者的特征概括为四个方面的内容:人口学的基本特征、支持性特征、动力特征和策略特征。人口学的特征要素包括:生理特点、地理特点;支持性特征要素包括:学习条件、学习时间;动力特征要素包括: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归因方式;策略特征包括:元认知能力[3]。本文主要对上述残疾学习者的部分四元特征做简要分析。

调查结果及分析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远程教育中残疾学习者特征进行分析研究。

1. 问卷基本情况

本文采用的问卷是在参考“网络学习者特征分析调查问卷” 和“基于网络的成人学习特点及教学调查问卷”的基础上编制的。上述问卷分别来自于“http:///jq/211007.aspx”和“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网络的成人学习特点与教学模式研究》”。问卷在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了远程教育中残疾学习者特殊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问卷编制好后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了信度分析,结果显示信度很高。问卷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被试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采用李克特量表的方法聚焦残疾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风格和学习障碍。依据中央电大残疾人学院提供的数据,本次调查共向6个城市(南京、西安、深圳、南宁、哈尔滨和呼和浩特)的残疾人教育学院发放400份问卷。剔除无效问卷后,收回有效问卷共计36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1.5%。虽然问卷数量较少(这与参加远程教育的残疾人数量有关),但问卷涉及全国6大省市,调查学生数占在校学生数的 1/3,范围较广,具有较强的代表性。通过调查得到的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

2. 被试部分人口学特征和支持性特征分析

问卷的第一部分主要是对被试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以了解远程教育中残疾学习者的生理特点和相关学习情况,调查结果如下。

3. 被试动力特征分析

(1)残疾学习者的学习风格

学习风格,最早在1954年由美国学者哈伯特·赛伦(Herbert Thelen)[4]首次提出,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习惯的、偏好的、相对稳定的个性学习活动方式,是一种稳定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式,一般不会因为课程内容的改变而轻易发生变动,是一种具有差异性和个性的风格特征。已有研究通常认为学习风格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要素,本文仅对学习者个体感觉通道偏好做简要分析。

感觉通道偏好分为三种,分别是视觉型、听觉型和动觉型。视觉型的学习者习惯于从视觉接受学习材料,听觉型的学习者偏好于听觉刺激,动觉型的学习者喜欢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本文被试为残疾学习者,根据客观实际进行划分,视力障碍的学习者可归为听觉型,他们的学习通常靠“听”来进行。通过与他们访谈了解到,在选择课程时,他们倾向于选择页面设置简单、链接少、键盘操作适当、内容清晰、语速较慢的课程。听力障碍的学习者可归为视觉型或者动觉型的学习者,这部分学习者主要靠眼睛或身体来感知事物。听力残疾的学习者在选择课程时,倾向于选择页面设置丰富、链接内容较多、参与性较强的课程,他们具有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另外,肢残学习者类似于健全学习者,他们的学习感觉通道选择倾向有动觉型、视觉型以及听觉型三种。

(2)残疾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分为内部驱动力和外部驱动力,直接影响学习效果。阿特金森(J.W.Atkinson)在其成就动机理论中指出,内部动机比外部动机更有驱动力[5]。对残疾学习者选择远程教育的动机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多重响应分析,结果如表8。

表8 $Reason 频率

表8显示,选择“我参加远程教育是为了应付现在的工作要求”的占31.1%,选择“我选择残疾人教育学院是因为入学的限制条件少”的占35.6%,选择“我选择残疾人教育学院是因为与我情况类似的同学多,容易交流”的占33.3%。由此可以看出,残疾学习者选择远程教育基于内部驱动力——与同学交流的占33.3%,基于外部推动力——工作需要以及院校限制少的占66.7%。也就是说,残疾人参加远程教育的学习动机不强,主要靠外部推动力。

(3)残疾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最早由班杜拉(Bandura)[6]提出,他将自我效能感定义为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进行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坚持,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新行为的获得、习得行为的表现以及活动时的情绪[7],是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主观推测。对问卷第二部分数据进行分析,得到表9。

表9 自我效能感近似矩阵

表9数据所涉及的题目都是有关自我效能感的问题,对其进行分析可知他们的相关性较高,对这些题目进行频率分析得出:对于题目“我总会设法把正在学的内容与自己的工作联系起来”选择同意的占3.6%;对题目“面对庞杂的网络学习资源,我总是会提炼出所需要的内容”选择同意的占3.6%;对题目“我总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来完成学习任务”选择同意的占3.3%;对题目“我总是无法处理好学习与工作上的时间冲突”选择同意的占13.9%;对题目“我总因为不知道如何更好地借助网络与他人交流而感到不安”选择同意的占22.1%;对题目“学习过程中无法得到他人的及时反馈总会让我感到不安”选择同意的占18.9%。由此可见,残疾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普遍较低,他们在学习时需要教师的积极鼓励和辅助。

4. 被试策略特征分析

策略特征在本文中指元认知能力。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识,包括对认知的计划、调节、监管,具体指远程学习者在没有教师的控制下自主学习时,对自己所需的学习策略的选择和学习过程的调控。元认知能力较高的学习者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并能控制自己的学习进度,当已有的学习策略不能满足学习时他们会及时调整学习策略,使学习目标尽快实现。相反,元认知能力较低的学习者学习目标不清晰,无法掌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目标实现力度较差[8]。本次问卷中设计了相关问题来调查被试的元认知能力,调查结果如下:

对选项“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我总会设法寻求帮助”选择同意的占4.6%;对选项“我只有在临近考试时才学习”选择同意的占16.4%;对选项“我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学习计划”选择同意的占4.1%;对选项“我什么都不准备就去上面授辅导课”选择同意的占23.8%;对选项“我会经常反思和总结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选择同意的占2.5%;对选项“我会经常反思和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恰当”选择同意的占3.8%。这些数据说明,残疾学习者的元认知能力较弱,在计划学习过程和调节学习策略以及监控学习方面存在不足。

讨论与建议

1. 远程教育残疾学习者个性化特征较突出

远程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最明显的特征就在于远程教育的灵活多样性。这种灵活多样性表现在学习的时间、内容、地点、方式、对象等各方面。残疾人是社会中的一类特殊人群,他们的特殊性使得他们接受教育存在困难,远程教育的灵活性有助于帮助残疾人克服接受教育存在的困难。通过本次对残疾学习者特征的调查可以看出,残疾学习者的个性化特征较突出。比如,在人口学特征方面,残疾学习者的残疾类型、所处位置各不相同;在支持性特征方面,他们的学习条件和学习时间千差万别,已参加工作的学习者在学习时间和学习条件上与未参加工作的学习者相比有较大的弹性;在动力特征和策略特征方面,残疾学习者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有的学习者善于管理自身学习而有的学习者对学习过程较盲目和惶恐,有的学习者学习动机很明确而有的学习者学习动机相当模糊。

2. 以学习者需求为出发点,完善院校各类学习支持服务

近年来远程教育为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使残疾人提高自身素质、获得发展成为可能。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参加远程教育的残疾学习者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存在较大差异。鉴于此,远程教育院校在针对残疾人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应关注学习者的不同需求,基于不同的学习者特征提供各类学习支持服务。比如,由于残疾类型不同,残疾学习者能接受的学习资源的类型也不同,在资源服务上,院校应该丰富学习资源的传送和接收形式;在设施服务上,院校应加强硬件设施如计算机设备、学楼、图书馆、无障碍设施等的建设;在信息服务方面,由于计算机网络在残疾学习者中的普及率不高,院校应采用多样化的形式进行信息的传送,如:建立网上交流论坛、院校与电信公司合作建立短信平台等;在人员服务上,由于残疾学习者的自学和自控能力较弱,在学习中会遇到各种学习和情感问题,因此院校应提升辅导教师和心理咨询教师的专业性,使他们能应对不断出现的新挑战。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残疾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类学习和生活问题,使他们顺利开展学习,获得发展,同时也能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 1] 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 教学系统设计[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2-69.

[2] 丁兴富. 远程教育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05.

[3][7] 王迎,安玉洁,黄荣怀. 远程学习者特征模型的建构研究[J]. 开放教育研究,2006,(12):47-53.

[4] Dunn, R. & Griggs, S. A. Learning Styles: Quiet Revolution in American Secondary Schools. Reston,Virginia: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ondary School Principals,1988,1-4

[5][6][8] 陈琦,刘儒德. 当代教育心理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17-232.

[9] 冯静. 适应远程学习者认知与动机特征的教学模式构建[J]. 继续教育研究,2011,(3):61-62.

[10] 刘莉. 远程学习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远程教育专家访谈录[J]. 中国远程教育,2003,(5):7-12.

[11] 王广新. 远程学习者时间管理的特征、障碍与干预方式[J]. 中国远程教育,2009,(9):33-38.

[12] 孙绍磊. 远程教育下成人学习者特征分析[D]. 河北:河北大学 教育技术学,2010,(11).

[13] 陈晶,李玉斌,刘家勋. 网络远程学习者特征分析方法初探[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6,(5):39-42.

[14] 黄海波. 网络环境下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特征分析[J].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14-17.

[15] 孙志伟. 基于学习者特征分析的个性化学习支持系统的研究[D]. 天津:天津师范大学.信息分析与决策,2009,(3).

[16] 韦伟. 现代远程教育中关于学习者特征分析的新构想[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03,(1):56-58.

篇4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2)12-0086-02

针对目前外语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普遍存在“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问题[1],2007年7月教育部重新修订和完善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强调了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即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的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2]。本文拟从自主学习和英语自主学习概念入手,分析其必要性及其多媒体网络环境下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可行性,探讨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自主学习与英语自主学习的概念界定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①。即学习者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主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与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尽管自主学习强调学习者对自身认知活动的控制和监督,但自主学习绝非是一种孤立的学习。

为了达到课程要求,大学英语教学必须积极主动地采用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要求学习者自主。英国语言学者霍勒克首次将“学习者自主”引入外语教学,他认为:学习者自主就是学生自我负责管理语言学习的能力,就是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确定学习内容和进度、选择学习方法,能够确定学习时间、地点和进度,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评估[3]。国内学者束定芳指出,自主学习在外语学习上的主要成分包括:(1) 态度。学习者自愿采取一种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学习,即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并积极地投身于学习。(2)能力。学习者应该培养这种能力和学习策略,以便独立完成学习任务。(3)环境。学习者应该被给予大量的机会去锻炼自己负责学习的能力[4]。

英语自主学习是指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主确立学习目标与制订学习计划、决定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式、监控学习过程和评估学习效果,并在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下进行个性化的学习。笔者认为,只有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将课堂教学与多媒体网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一种导向型自主学习,既强调学生自身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指导和选择,也强调外力的作用、指导者的介入以及对周围学习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

二、自主学习的必要性及多媒体网络环境下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可行性

(一)自主学习的必要性

1.传统的课堂教学普遍存在教师中心主义和管理

主义倾向,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权利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师生关系不是和谐、民主、平等的,而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5];此外,重“教”轻“学”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大多数学生养成极强的依赖心理,自主学习意识极其薄弱;加之,近十几年来,由于我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学生人数骤增,而英语教师师资不足,班额大,课时少,学生不能完全依靠课堂教学来解决所有在外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它符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可以说,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已成为当今大学英语改革的重要目标,也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关键。

3.大学生的个体发展需要自主学习能力来支撑。如果一个大学生想要在英语方面得到个性化的全面发展,仅靠学校安排的有限时间是不够的。只有通过自主学习,才能满足自己在社会、未来工作乃至日常生活中对英语知识和技能的要求。

4.学生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一个独立的学习者”[6]。因为,教师不能把世上一切知识都传授给自己的学生。由于教师的能力有限,所以,教师必然要传授给学生如何通过自主学习,从中获取各种知识,即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或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之受用终身。

(二)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可行性

由于多媒体网络具有多种特点,因此,合理运用之,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

1.多媒体网络具有的交互性、时空不受限以及信息多样化等特点,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还可以让学生随时根据自己的英语学习需求选择所需材料,使学生的英语学习便捷而高效。

2.多媒体网络具有的直观、形象、丰富多彩的特点以及真实、丰富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口、言、耳等多感官得到体验,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3.多媒体网络具有的“人机互动”的特点,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独自学习语篇中的一些背景知识和语言点。

4.利用语言实验室分组讨论的技术条件及网上讨

论、公布板等实时和非实时交流的手段,可以达到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目的,即开展师生及生生之间的课堂讨论,还可以组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学习,达到在教师的适当指点下独立解答疑难问题的目的。

三、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以信息技术为背景,要求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要形式来获取英语方面的综合知识。然而,由于大学生长期接受的是传统教育,因此,对教师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即严重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及能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依靠师生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否则,只能成为空谈。

(一)师生角色转换,增强自主学习意识

师生角色转换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估的自主学习能力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可以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即传授一般的语言知识与技能,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的转变[7]。这样,教师的启发者、促进者和释疑者的角色将会改变学生被动懒惰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依赖为自主,变独自为合作。

(二)设计信息化教学,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平台

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各类资源对所教课程进行信息化的处理,对其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教师根据所教班级学生层次将其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小组成员之间展开生生互动或展开人机交互活动;还可以设立电子信箱、QQ 群、英语聊天室等方式随时予以督促和指导,并及时解决学生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便有效地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英语,提高英语水平,从而达到教与学的最佳效果。

(三)明确目标、制订计划,掌握英语学习策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率

所谓英语学习的策略,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等[8],这些策略是英语自主学习的重要因素。教师必须让学生做到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学习阶段、学习任务、学习资源等各方面情况决定使用哪些策略才最适合自己英语学习能力的培养。只有恰当地使用学习策略,才有助于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四)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

基于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学习一般为自主学习模式,自我评价作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已显得越来越重要。自我评价是指学习者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自主学习的效果做出分析和判断,并做出恰当的评价,它包含自我总结、自我评估、自我归因和自我强化,而提高自我归因能力是关键。笔者认为,只有学生在教师帮助下养成自动检测自我学习效果的能力以及在教师监控下学会自我评估的能力,如可以采用自评、小组成员互评和教师评价等方式才能达到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之目的。

由于多媒体网络英语教学提倡个性化的自主学习,主张学生是学习的中心,因此,它符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所提出的教改目的之一。所以,可视学校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合理加以利用,就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英语学习所带来的诸多不足。同时,要正确定位教师角色并由教师正确指导,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依赖为自主,变独自为合作,从而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注释:

①自主学习的概念源于20世纪60年代对终身学习技能和

独立思考者培养的争论,国外不同学者对自主学习有

不同的名称,如语言学习中的自主(autonomy in langu-

age)、学习者的自主(learner autonomy)、自主学习者

(autonomous learner)等。

参考文献:

[1]李岚清.改进外语教育方针,提高外语教学水平[N].中

国教育报,1996-09-05.

[2]张尧学.关于大学本科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再思考[J].

中国高等教育,2003,(12).

[3]Henri Holec.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

ning[M].Oxford:Pergamon,1981:3-7.

[4]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

教育出版社,2004:205.

[5]吕良环.论外语自主学习能力之培养[D].上海:华东师

范大学,2005.

[6]McDevitt B.learner autonomy and the need for

learner training[J].Language Learning Journal,

1997:34.

[7]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

篇5

基础教育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奠基工程,是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才培养的生命线,而这根生命线的给养质量与生命力又取决于是否具有一大批中小学名师(以下简称“名师”)。因此,在教育逐步走向现代化的新时期,社会呼唤教育,教育呼唤名师,学生渴望名师。

一、新时期名师的主要内涵

“名师”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概念,其含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深化。传统意义上认为,名师是指在教育界影响广泛并拥有知名度和追随者的杰出教师。通俗地说就是学生最喜爱、家长最放心、同行最佩服、社会最敬重的教师。他们是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楷模、科研的能手。但是,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教育走向现代化的新时期,社会希望名师具有与时俱进的素养,诸如成为教育理论的建设者、教育事业的探索者、教育实践的改革者和教师发展的引领者等。本文认为新时期名师有五种共性特质、五种个性特质及四个成长特点。

五种共性特质主要包括:一是把握不同经济文化背景下教育本质的能力;二是以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为基本内涵的丰富知识;三是对教育原理进行实践解读与应用的能力;四是把文化判断力与信息整合力相结合的教育能力;五是跨越“高原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种个性特质主要包括:一是区域风貌(经济、文化、自然风景)与教育教学的结合能力;二是对不同学生群体的个性化认知与亲和能力;三是对教材等教学资源的个性化解读与应用能力;四是掌控课堂教学的个性化组织与交流能力;五是用独特的人格气质感染并影响学生的能力。

四个成长特点主要有:一是时空性,即名师个体素养的成长具有时间的延续性,既是“现在时”,也是“过去时”,还是“将来时”,其影响范围具有空间的扩张性;二是竞争性,即在一定的时空领域,同一个层次和不同层次的名师是以一种竞争的状态存在的,这种竞争性,既是名师成长与发展的常态,也是名师成长与发展的动因;三是递进性,即不论是不同层级的名师,还是名师的精神力量、专业素养和教育艺术,在其成长与发展的历程中,都是以递进的方式生长的;四是差异性,即在名师的精神力量、专业素养和教育艺术方面,不仅同一层次的名师群体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而且同学科、同层次名师之间的个性风格也有明显差异,并使名师的成长与发展具有不断完善的空间。

“名师”的素养是多元动态的,以上十种特质特别是个性特质不一定都具备,其发展状态和水平也不一定平衡。而且各种特质不是孤立割裂的,其发展层级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二、新时期名师的重要品质

名师的品质众说纷纭,涵盖甚广。本文经过研究与实践认为,名师的主要品质有以下六种。

一是崇高的精神力量。它是基于对教育事业的社会历史价值的深刻体会与认同,基于对教育事业的钟情挚爱,基于在教育事业中个人成长及价值创造的幸福追求,并从这些方面生成、建构的一种生存情怀与灵魂振奋。名师的精神力量主要包括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向“真”的力量、向‘“美”的力量。这种精神力量是名师所共有的人格特征,比教师职业道德更深地渗透、融通于教师的所有职业生活乃至生命历程之中。

二是精深的专业知识,包括广博深厚的文化知识、全面准确的教育知识、系统精深的专业知识。新时期名师尤其要具有组织化、系统化的专业知识体系,对专业知识的学科架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发展趋势,能做到了然于胸、稔熟于口。广博而精深的知识体系是名师的坚强支撑。

三是扎实的教学功底,包括教师必备的技能性因素(可称“硬功”,比如教学语言、操作技能等)和非技能性教学因素(可称“软功”,比如教育机智、课堂的调控能力等)。“软”“硬”之功是名师成长的核心依托和重要基石。新时期名师的闪光点尤其表现于“软功”,它是展现名师超群的教学艺术、创造性的教学能力、独树一帜的教学风格的汇聚点。

四是精湛的研究水平。教学与研究是成就名师的“双翼”。“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浮。教学是研究不竭的源头活水,研究是教学富有生命与活力的有力保障。新时期名师要具有较高的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才能把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科学地转换为科研任务,通过教育科学研究,实现对教育问题及其规律的开拓性认识和探索,从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是较强的引领能力。新时期名师要善于挖掘潜力、磨砺自身,通过带教、带学、带研等方式来传播先进的教学理念,传授精良的教学经验,指导其他教师不断地提高教育、科研水平,使自己真正成为教师群体发展的“辐射源”和引领者。

六是强烈的合作意识。名师在博采众长之中成长,应该不断地汲取同行、专家的教育教学智慧,是为“合”。同时,名师所关注的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本学科的教育功能,还要重视多学科教育功能的整合,需要与其他学科同行协作,共同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全面发展。

三、新时期名师的成长途径

教师的成长途径是指以教师个人为能动主体,以不断强化主观进取心为目的,有意识设计的、促进自身素养和能力不断提升的学习与实践的路径、方向。笔者经过三年的探索实践,初步总结出新时期名师成长的六条途径。:

(一)专业规划——设计自我发展道路

教师的专业发展规划,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各方面、各阶段及其步骤的设想与规划,是教师对自己专业成长进行研究、定位和推进的过程,是一种理性的向往和成功的期许。例如,重庆市巴蜀幼儿园以“制定适宜的专业成长计划”为突破口,帮助名师培养对象分析自己的专业优势和不足,找准专业成长的定位,并用《名师成长手册》具体呈现专业成长计划,以“发展愿景与规划”“专业学习与发展”“教育设计与实践”“教育研究与总结”“自我总结与反思”等具体项目,规范教师的行动步骤,记录教师的成长足迹,调控名师培养对象的发展方向。此外,由于名师成长的专业规划往往凸显于一道道“关隘”的攻坚,特别是在创新学习、主题归纳、思想提炼、风格塑造等方面,因此还需要拟定并执行更为详尽的计划。

(二)专业学习——修炼深厚教育功底

新时期名师的专业学习主要包括“练功”、读书和“阅人”三种方式。

其一是“练功”,包括“四练”,即练心、练脑、练口、练笔。“练心”,就是不断锤炼对教育教学的情感体验,保持责任心与幸福感,克服随时会产生的倦怠之心;“练脑”,就是锤炼教育教学的创新型智慧,提升教育教学机智,使课堂交流更迅捷、更有针对性;“练口”,就是锤炼自己的教育教学语言,使语言风格多样化、蕴含丰富化;“练笔”,就是锤炼自己教育教学策划设计、反思总结、提炼归纳的动笔能力,让“动口”水平与“动笔”水平和谐发展。

其二是读书。阅读经典,与教育大家对话,是名师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例如,重庆市沙坪坝区育英小学为了提高教师研读名著的实践效益,提出并践行了“对话名师读出思想点、读懂文本找出设计点、量身订做找准参与点、课后比较引出反思点、厚积薄发提炼创新点,从而再造‘我的课堂”’的研读名著新要求,促使名师培养对象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其三是“阅人”,包括学习同行经验和学习专家思维。学习同行经验,指通过拜师、听课、研讨等形式,在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中学习他人的经验,汲取他人的教训,做到博采众长,扬长避短。学习专家思维,指学习和领悟专家的教育思想、研究方法、治学态度等。例如,重庆市北碚区朝阳小学充分利用西南大学专家导师团队的力量,通过“聆听专家讲座,领悟专家思想;参与专家课题,学会反思研究;实践专家思维,现场诊断课堂”等措施,引领名师培养对象的教育思想向纵深发展。该校的名师培养对象陈维礼、张晓等就是在这样的“阅人”过程中,分别成长为重庆名师、特级教师的。古人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而“阅人”则更进一步: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三)教育实践——磨砺教育实践智慧

教育实践是名师生存与发展的沃土。名师教育观念的树立、教育精神的养成、教学方法的创立、教学风格的形成、教学个性的张扬、教学业绩的彰显等,都是在教育实践中,尤其是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在与教师团队的协作中完成的。例如,重庆市巴川中学构建了“三人六步”磨课法,即由同学科的三位名师培养对象担任主角,通过六个步骤:一研——深入钻研课标教材,设计教案;二议——分学科组集体评议教案的科学性、实效性;三试一由三人之一的主讲教师在精心准备的基础上上课;四评——学科组评先行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五比——由另两名教师分别再上课,在比较中进步;六献——在反复修改、完善的基础上,主讲教师给全校或全组成员献汇报课。“三人六步”磨课法师法“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古训,秉承“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智慧,立足课堂教学这一教育实践的主阵地,体现了“理念共生、智慧共享、协作共赢”的团队合作文化。

(四)教育研究——插上腾飞的翅膀

开展教育研究是名师强劲的“腿脚”。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教师的工作就其本身的逻辑、哲学基础和创造性质来说,本来就不可能不带有研究因素。小学名师的教育研究主要包括课题或问题研究、典型案例研究、自我叙事研究。例如,重庆市巴川中学立足课堂教学,以学期为研究周期,开展微型课题研究,并通过优秀课题的评选、交流、推广,凝练名师培养对象的经验,促使其在研究中成长。近两年来该校名师培养对象在公开刊物上19篇,论文获国家级奖项38人次,硕果累累。该校的郭洪老师正是在这样的校本研究土壤中,一步步成长为重庆市特级教师的。实践表明,没有教育研究,名师必然半途“夭折”或者昙花一现。

(五)总结反思——提高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度

篇6

高校学生社团是在校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发组织起来的,以丰富课余生活、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为目的,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众性团体[1]。作为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团体,高校学生社团在育人方面的作用不可小觑。

1.学生社团教育效果综述

1.1学生社团与适应性教育。

大学新生的适应性问题,主要在于学习适应性、生活适应性、人际交往适应性以及心理适应性,学生社团作为高校学生课余文化活动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自然而然地被认为在新生适应性教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对其教育效果的期望,主要有以下几点:

导向作用——通过社团活动,引导新生对高校环境有一个科学、正确的认识。新生进校后,发现大学的学习要求、生活环境、人际交往、管理机制等都和中学有着明显的不同。这些差别往往会导致部分新生产生各种各样的不适应,出现厌学、迷茫、情绪低落等现象。针对此种情况,学生社团可以发挥一种不可替代的作用,它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以及社团中高年级学生以“过来人”的经验进行指导,引导学生科学而全面地认识大学生活,较快较好地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过渡。

补偿作用——这是相对于班集体等正式群体而言的,即新生在班集体中得不到满足的需要在学生社团可以得到满足和补偿。学生社团对新生的补偿作用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能为更多的新生提供释放能量的舞台和机会;二是它能满足新生情感层面的需要。

激励作用——由于学生社团最大的特点在于其自发性,因此通过策划、组织各式各样的社团活动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完成从被动灌输到主动获取的思维转换。学生社团既是学业个体的有机组合,同时又是他们活动的舞台和场所。在学生社团中,新生不仅能拥有较好的学习、工作、生活的条件,而且自己的社交、友谊、尊重、归属和成就等多方面的需要也可以得到满足。因此,学生社团对新生的行为、学习和创造,具有激励和促进的作用[1]。

1.2学生社团与职业生涯规划。

高校学生社团的建设本身蕴涵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契机,并为其提供了现实基础。

对于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绝大部分新生认为自己对各类职业特点及应聘要求都不了解,故生涯规划根本无从谈起,而学生社团作为学生的自发组织形式,作为学生群体的自我规划及实践平台,被普遍认为完全可以充当起高校与社会间的纽带,帮助学生了解、认识社会,进而起到落实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作用。

学生社团在职业生涯教育方面功能的发挥主要不是通过硬性灌输,而是通过社团活动及其形成的环境和氛围、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潜移默化于教育之中。由于活动选择的自主性、目标的指向性和行为的自觉性,学生没有感到来自外部的强制要求,更有利于刺激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学生社团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利用本身具有实践性、灵活性,直观性和生动性的特点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为载体,寓教育于活动中,以此弥补课堂教育“说教”的种种不足。

1.3学生社团与思政教育。

社团活动为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载体,推动了思政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当代大学生面对新的社会趋势与竞争要求,积极寻求能力培养和素质养成的途径,其需求具有多层次性、多样性和多变性,而单靠学校的官方组织无法满足学生这样的成才需求。高校学生社团利用其自身优势,通过大量的、多层次的、多方面的活动,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要,促进学生进一步认识自我、认识世界,提高个人思想道德水平、健全价值观。学生社团处于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中间层次,是学生之间的自愿结合体,因为具有媒介功能、调节功能、服务功能和监督功能,是学校思政教育的借力点,可发挥其双向服务的作用。

1.4学生社团与个性化培养。

由于高校学生社团是学生自发组织形成,因此社团活动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成为学生展示个性、追求真我的舞台。与此同时,学生通过不断地策划、组织、实践,在失败中总结教训,在成功中收获自信、充分展示自己个性、实践自己想法的同时也进一步认识自我,并在此过程中不断趋于成熟,使个性化培养达到理想的效果。

2.问卷分析

本次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600份,其中纸质版500份,网络版100份,有效问卷534份。受访对象比例为北航:其他高校为5:1。

通过结果分析,关于社团教育效果得到如下反馈:

2.1思想政治素养。

对国内外时政热点问题看法。调查发现,在思想政治素养的教育效果上,社团性质起决定性作用。除了少数日常活动必须以时政事件为载体的人文类社团外,对于绝大多数社团而言,时政热点不是社员讨论的焦点(仅16%的调查对象认为社团对其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影响较大);同时在社团活动中,能力培养是大家所重视的问题,而对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却相对弱化(仅2%的受访对象认为加入社团最大的收获在于引导其进一步认识社会)。因此,社团在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方面的教育效果远不如预期。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两点:(1)社团负责人自身政治素养参差不齐,没有能力把提升社员思想政治素养列为社团的内容;(2)当今大学生存在一些“莫谈国事”的现象,较少交流时政信息。

2.2适应性教育。

据调查结果,学生都不同程度地肯定了社团在自己大学适应性问题上所发挥的作用——26%的调查对象认为社团对其最突出的作用在于帮助其适应了大学生活,同时在加入社团的初衷这个问题上,21%的同学选择了结交朋友。由于学生社团的自发性特点,社团成员间相对于行政班级的同学而言,其“志同道合”程度更高,因此在人际关系适应问题上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同时社团成员间具有年级的层次性,因此社团亦成为高年级学生为新生答疑解惑的平台。尽管社团在适应性教育上发挥了不容小视的作用,但就目前来看,仍旧存在部分问题:首先,引导教育缺乏规划性。学生社团在适应性教育问题上处于被动的位置,学生提出问题与需求而社团内部才去相应的解决,而非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相关的适应性问题引导;其次,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由于社团负责人缺少官方信息的来源渠道,因此在为社员答疑解惑的过程当中,更多的是凭个人经验,在某些问题上准确性把握不足,容易以讹传讹。

2.3社会化。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社团是其认知社会的渠道,而从高校教育的角度来看,社团则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依托平台。但就社团起到的“社会化”作用来看,实际收效不如预期——在回答“如何看待高校社团与社会之间的联系”这个问题时,39%的调查对象认为联系不大,6%甚至认为几乎没有联系。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效果亦不理想:仅7%的调查对象认为社团对其生涯规划起到了很大作用。据调查结果分析,相关人力、物力、政策支持不足及社团自身的认识局限性是限制其充分发挥纽带作用的主要原因。

要充分发挥社团的社会化作用,仅仅依靠社团自身的力量是很难实现的,需要充分“借力”。一方面,需要发挥社团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引入社会力量支持社团发展,为学生培养搭建更广的平台。另一方面,需加强对与社团有关的社会资源监管,并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而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社团负责人的个人眼界、认识高度对该社团在此方面的教育效果影响甚大,因此需针对社团负责人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同时利用社团优势外借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

2.4个性化。

高校学生社团在个性化培养方面的教育效果反馈并不理想,但通过对比数据得知,随着社员职位的升高,给予的评价则越高。可以说,学生对于社团在个性化平台提供方面的期望值相当高,但是由于普通社员很难参与到社团活动的决策中,无法使社团活动与个性施展很好地配合,再加之各种条件对社团活动的限制,个性化教育效果不如预期。

3.制约因素

3.1内因。

社团结构的不合理性。大多数社团并无核心成员组织,社团发展过于依赖社长的个人能力,且并无完善的经验传承机制和信息反馈机制,仅仅是被动地参与社团活动很难最大限度地激发社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在社团局限性这一问题的调查中,15%的受访对象支持此观点。

社团活动的不规范性。大学生只有深度参与社团活动,才能得到能力提升,学校也才能达到育人效果。受访对象认为“社团活动有时是浪费时间”(11%)、“缺乏专业指导,许多问题不能解决”(14%),皆是社团活动不规范引发的“后遗症”。许多社团自身定位不明,也鲜有社团会拟定正式的学期工作计划,活动开展之前很少会有规范的书面策划,这样一来不仅社团活动的掌控力不足,而且也让社员难以从宏观上了解社团的发展方向与活动的整体流程及社员能力和认识的局限性。从认识上说,不论是普通社员还是社长,鲜有能全面地认识社团的教育作用的,因此所开展的社团活动必然使得部分教育效果受限;对社员来说,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问题,加入社团时抱有的期望值很高,无法接受初入社团时所必须经历的做“琐事”的过程,参与热情迅速消减。此外能力方面,外联能力相对缺乏,导致社团资金受限,活动规划与组织协调能力亦有待提高。

3.2外因。

缺乏系统的培训机制。要想充分发挥社团的教育作用,针对性的引导不可或缺。但目前来说,一般高校并无系统的针对社团负责人的全方位能力培训,同时指导教师可能徒有虚名,作用亦不如预期。

缺乏相应的保障体系。首先,制度保障有待完善,学校对于社团活动的鼓励态度应进一步明确,在不违反安全稳定的要求下,对社团活动少限制、多支持,积极为其引进平台与资源;同时社团联合会的作用需进一步强化,积极从各社团收集反馈信息,整合后向学校反映所需的资源与政策支持,切实发挥其纽带作用。

经费不足是限制社团发展的最大因素。在社团局限性问题调查中,“缺少硬件条件和经费,导致活动无法开展”这一观点的支持率最高(27%)。由于外联能力的匮乏,社团经费基本属于只出不进的状态,因此只能从缩小活动规模与减小活动数量来节省开支,如此一来社团活动质量必然随之下降,教育效果亦受之影响。

4.改进建议

4.1社团工作重视策划,注重活动的规范化。

一年工作开展之初,应当有社团核心成员拟定一份书面的年度工作计划,从社团定位立足,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出发点制订该计划。并将计划进一步细分,落实到具体活动的策划上,使得社团工作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4.2注重外联技巧培训,学校政策给予相关支持。

一个社团如果有较为突出的外联人才,不仅给社团提供了资金来源,而且极大地增进了社团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因此,培养社团成员的外联技巧,并有计划地进行外联活动,是锻炼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有助于开阔社员个人视野、提升社团发展的立意高度。与此同时,学校的相关政策支持是必不可少的保障。

4.3加强社团内部凝聚力建设。

社团作为一个集体,必不可少地面临凝聚力的问题。加强社团内部凝聚力的建设,例如组织社团内的学习经验交流、集体出游等活动,可增加社员的归属感、加强彼此联系,不仅有利于社团活动的开展,而且因消除了交流屏障而让工作方面的反馈信息更加真实全面。

4.4重视信息反馈与搜集。

这一点是被许多社团忽略的问题。社团活动的收效如何、社员想得到哪方面的锻炼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不通过信息的反馈是很难了解到的,此项工作做不到位直接导致所开展的工作“适应性”降低,不利于实现社团培养人的宗旨。

4.5传承制度化,并建立系统的资料库

社团传承方面应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同时需将竞选人在社员中的个人影响力考虑在内。此外,建立系统的社团资料库,不仅对社团的发展有着借鉴、参考的作用,也让社团发展的规范化进一步提高。同时资料库除了少数核心文件外应该对社团内部所有成员公开,这有利于社员真正全方位地了解社团定位与发展方向,让其有机会从“做事”上升到“学本事”的层次。

5.结语

篇7

综合实践活动是根据学生的直接经验而来,其紧密联系学生的自身和实际生活,同时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将学生的个人发展以及个性化特征进行有机结合。学科课程重视学生学习知识、综合知识的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系统性的操作类学科,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参与性,具有更大的弹性,因此,在组织上有更大灵活性。

一、确立正确的评价观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包含学生自身、自然世界以及任何和人相关的事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立足于人的全面而又和谐发展的基础之上,因此,它的评价不能仅仅是与教学内容相关,同时应当和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融为一体,评价内容指标的选取也应当基于学生在活动当中的表现而定,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各个方面。此外,针对评价方式的选择方面,结合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确保评价结果的全面性和整体性。

二、倡导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一)主体多元化

在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当中,学习人员自身、同学、教师、家长等都构成了评价主体的各个部分,他们之间思想的碰撞为学习人员提供了可参考的依据,评价主体多元化能够实现评价的客观性,重视学生的自我改变,提高他们自我辨别是非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学生对于自身的实践活动既是重要的参与者,同时也是对自我实践活动评价的人员,通过学生对自身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能够发现自己和他人身上的优点,还能够互相学习、互相激励,彼此更好地发展。

(二)方式多元化

学科课程重视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是检查学习结果的有效方式,因此考试成为检测学生学习成绩的唯一手段,这种评价方式过于片面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加重视知识在实际操作中的运用,其中所包含的学习内容有研究性学习、拓展性学习、劳动技术方面的学习、操作性学习等,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这样才能够对课程和教学结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全方位的考查,避免由于单方面的因素而否定全部。

(三)标准个性化

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课程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重视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同时加强对学生创造力的重视以及个体差性,因此,在评价标准方面应当重视对多层次评价体系标准的运用,关注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给学生营造多层次的评价标准,同时在评价过程当中,允许学生在必要的时候寻求他人的帮助,进而增强相互之间的合作能力。

三、强调评价内容的过程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同于学科课程,更加重视学生的实践和操作,比如说拓展学习以及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以第一身份接触到社会活动,在自主探究中,学生需要不断进行自我总结和反思,才能够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学生遇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的阶段中,个人情感认知、能力、态度等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提高,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根本目的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断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在实践过程中,不管结果是好是坏,教师都应当给予学生鼓励,重视学生从实践当中获取的经验,为今后踏入社会做好铺垫。

四、重视对评价结果的反思

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进行分级,而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状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发展模式,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在认识自我和自我提升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因此,在活动结束后,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或者互相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对参加的实践活动进行反思,同时鼓励学生加入问题的讨论当中,主动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行改正,开阔自己的视野,进而进行自我改正。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够把学生进行分类,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当中学习,同时自我反思,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发现问题,进而改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一直以来都是教学改革当中的大问题,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当中需要及时引入新的评价机制,把学生作为主体,根据学生在实践活动当中客观真实的反应,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价,促进学生自我认知,提高学生自信心,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为一种良性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活动。

篇8

1.主体性体育教学模式的建构迫在眉睫

1.1主体精神的弘扬是社会的需要、时代的呼唤。

20多年来,由社会经济领域带来的变革不仅冲击到文化、教育、体育等领域,而且震撼着人们思想、意识深处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主体精神已越出学术沙龙的樊篱,从思想家们的头脑中走了出来,走向了社会经济改革的主战场和社会实践的各个领域,成为了一种真实的社会需要,成为了每个想在改革中求生存、发展的人所必须具备的时代精神。

1.2主体性的培养体现了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

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第九条和十二条中分别指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努力拓展体育课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教学方法要讲究个性化和多样化,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助活动,努力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不仅要注重教法的研究,更要加强学生学习方法和练习方法指导,提高学生自学和自练的能力。”因此,主体性的培养已成为新课标倡导的一种新的理念,它把学校体育的视角从关注学生当前扩展到关注学生的未来,甚至终身,体现了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这种思想对学校体育的整体改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3构建主体性体育教学模式是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需要。

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着很多的弊端。首先,学生自主性活动整体的缺乏远远满足不了学生主体发展的需要。其次,忽视了学生在体育课程中的心理活动,忽视了学生的情感过程,致使教师只传授现成的知识给学生,而不管学生有无学习热情和兴趣,也不顾学生的反馈信息。另外,学生与学生间交流活动的缺失,使得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同时,在教学评价上偏重于对学生掌握知识多少和运动能力的终结性评价,而忽视了学生进步度、情感的过程评价;只注重教师的评价,忽视了学生的个人评价和同伴之间的相互评价。所有学生一起跟着教师的步骤走,学生的学习发展被牵着走,似乎成了教师的事。久而久之,学生学习体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被压抑,学生“学”的效率自然低,而“做”的能力更差,更谈不上创造力的培养。

虽然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在特定的时期发挥过重要的历史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它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因此,改革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建构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够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体育教学模式――主体性体育教学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2.主体性体育教学模式的建构

2.1主体性体育教学模式的界定。

主体性体育教学模式是在主体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的体育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主动锻炼,发挥学生主体性和培养学生创新及主动思维能力的一种教学形式。

2.2主体体育教学模式的建构。

2.2.1指导思想。主体性体育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是:强调在教育过程中要调动、培育和不断提高学生的主体性。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为中心,以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为基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学的发展性。

2.2.2教学目标。从学生兴趣和爱好出发,学生通过参与教学内容的选择,参与教学目标的制定,参与教学方法的设计,参与教学组织活动,参与教学评价等来体现自己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充分发挥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性,在欢乐愉快中学习和掌握技术技能,在学习和掌握技术技能中培养主动思维、创新及各方面体育能力,在学习和掌握技术技能中培养和锻炼心理素质,发挥潜能,陶冶情操,为能很快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及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2.2.3操作程序(教学过程及教学方法)。其操作程序是:自由选择教材内容―参与教学目标与方法的制定与设计―参与教学组织活动―参与教学评价。

对教学课操作时,分为对新授课操作和对复习课操作两种。

对新授课操作时,其程序是: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部分问题―再次比较、讨论分析、解决全部或部分问题―引导学生正误比较―解决全部问题。

对复习课操作时,其教学过程是:学生自编自演+自由结组比赛。其程序是:自我设计编排―自我讲解―自我组织―自我总结―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教师评价―实践练习(比赛)。

2.2.4教学评价。要打破传统的教师评价的方式,采用教师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的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方式,提高学生的自评、互评及判断能力,从而做到科学、公平、合理、全面。

2.2.5教学条件。要为学生的主动参与创造一个充满创造性学习、能力锻炼与培养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条件。具体的实现条件如下:

2.2.5.1在教学观念上,由“教授”观念向“学习指导”观念转化。批评教师的权威,强调教师的作用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诱发和指导。

2.2.5.2建立一个主体参与和能力锻炼有机结合的学习过程。

2.2.5.3重视学生“讨论学习”,突出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自我设计、自我编排、自我组织、自我总结、自我评价、互相评价,促进学生间的互教互学。

2.2.5.4教学评价向教师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的综合评价方式转变,提高学生的自评、互评与判断能力。

笔者针对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从理论上初步构建了主体性体育教学模式。下一步将通过实践来验证主体性体育教学模式可以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和完善,促进学生主体性人格健康完整的发展;有益于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为我国教学模式的丰富和改革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赵立.体育教学模式群结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4).

篇9

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我认为以下几个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高中生在英语阅读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1.缺乏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高中生在英语学习中表现出较强的目的性和功利性。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是为了“考上大学”,因为阅读在英语高考题中分值最大;仅有少量学生是“对英语学习有兴趣”。 我国目前的应试教育机制使高中生对英语学习没用形成正确的认识,不能很好地挖掘学生潜在的阅读能力,致使学生无法形成一个持久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2.缺乏良好的英语阅读策略和技巧。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帮助学生实现自主的终身学习。然而,有超过半数的学生不能够自主调整阅读方法,不考虑篇章的类型与价值,只是一味地从头读到尾。我认为,平时阅读教学中传统的自上而下教学模式对此有一定的影响,并且教学中缺乏对学生阅读技巧和策略的渗透,有些学生即使了解一些策略也没有达到熟练应用的程度。

3.不善于有效利用学习资源。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学会充分利用校内外一切学习资源的策略,从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如今,英文报纸、杂志,欧美经典影片,英文电视节目数量丰富,同时,互联网的普及也方便学生接触英文资料。而实际上,大部分学生还只仅仅利用传统的课堂、书本单一的学习资源,仅有少部分学生经常利用互联网来查阅学习资料。

4.对学习效果缺乏正确有效评价。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不能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有效的评价和监控。只有少部分学生会对自己每一阶段的学习做自我总结;50%左右的学生取得好成绩时不会自我嘉奖自己;能反思和改善自己的学习行为和技能的学生只占32.44%。

二、提高高中生英语自主阅读能力的重点与策略

针对以上分析的各项因素,我认为进一步加强和提高高中生英语自主阅读能力的重点和策略如下。

1.激发正确学习动机,培养阅读兴趣。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善于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策略不断激发学生英语阅读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形成持久正确的学习动机,从而为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打下基础。通过合理的途径和渠道,促使学生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尤其是英语自主阅读能力在英语学习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有效激发学生英语阅读的动机。

2.指导学生确立切实可行的阅读学习目标并制定个性化的阅读计划。自主学习者要求自己能够根据自身的语言学习情况确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制定学习计划。而大多数学生不能确立符合自己学习情况的目标,更加谈不上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因此,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帮助学生定位好自己的英语阅读能力,更好认识自我。我做了一份英语阅读策略的调查表,让学生明确了自己在阅读方面存在哪些不足,又具备了哪些阅读策略,接着指导每位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立了阅读学习的目标,并且制定了适合自己的阅读学习计划。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做好导演的角色,引导、帮助学生为自己量身定做具体的实施计划。比如,有学生将阅读学习目标定为“本学期通过课本或报刊等广泛的阅读,扩充自己的词汇量”。我根据该学生的程度为他定制每天的课外阅读量,并且定期检查其完成的情况,还设计了试卷测试其单词量的积累情况。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符合新课程理念的阅读材料,供学生选择。比如《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等难易程度适中的阅读材料,并及时进行阅读效果反馈,给予合适有效的评价。

3.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技巧指导和策略培训。自主学习要求学生要“想学”和“会学”。情感态度和动机主要解决“想学”的问题,而要学生“会学”,则必须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学习策略。在其他条件相当时,学习策略的差异对成绩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有很好地自我控制能力,他们的认知水平和元认知水平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而提高认知水平和元认知水平的有效途径就是通过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来培养的。平时对学生进行策略培养可以选用讲座、研讨、教材中或教学活动中渗透等训练模式。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情况,穿插不同的训练模式,个性化地制定阅读策略培训。比如可以通过讲座的方式使学生了解英语阅读策略,提高学习过程中的策略意识,克服不良的阅读习惯;同时使教学活动渗透与阅读课集中专门训练相结合;平时根据需要进行个别指导;而对于每一种阅读策略的训练都可以采取王笃勤的展示、示范、训练、评估、扩展五步法进行。

篇10

1.1学校层次不同,现阶段就业指导课程材的效果被降低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推进,各高校的差异也越发明显.如存在985、211和普通高等学校,存在研究型、教学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型高校等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划分.从生源质量角度,不同层次的高校生源质量存在差异.从专业学科角度,存在同一层次、同一类型的高校擅长领域不同,不同高校相同专业的教育教学侧重不同等差异.但现阶段就业指导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往往是统编教材,既在同一地区的不同高校使用相同的就业指导教材,忽略了这些差异性.这就造成了一方面统编的就业指导教材因为需要兼顾不同的需求而在内容上过于泛泛,缺乏针对性,同时教材内容更新较慢.另一方面对使用统编教材的高校来说,减弱了就业指导课程的实效性,不能很好的满足个性化的现实需求.

1.2学生专业背景不同,个人情况不同,就业指导的需求呈现差异化

由于学生的专业背景不同,学生的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就业需求不同,所面对的求职行业和岗位也不同.即便是相同专业的学生,针对不同的细分行业和岗位,也存在所需专业技能的差异.比如,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大学期间会学习C/C++、JAVA、嵌入式、硬件设计等众多细分方向的专业知识,而在求职过程中用人单位往往会针对自身需求侧重的某一或某几个专业细分方向以及岗位所需个人素质能力对求职学生进行考察.高校的教学在这些细分方向上也存在差异,这就需要就业指导课程在教学时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进行梳理说明,使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技能储备、专业学习和个人素质能力培养.从工作岗位上看,同是销售类工作,电子类销售和传统的快速消费品类销售的工作差异和所需技能相差也较大,如快速消费品类销售岗位强调性格、沟通能力等个人基本素质能力,对专业背景要求较少.电子类销售岗位除了重视个人基本素质能力外还强调专业背景和专业知识做支撑的专业能力.这些求职中所需专业背景及相关的因素,是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必须考虑的,否则,就业指导课程将失去对学生就业的指导意义.

1.3面向高校特点和学生专业背景的就业指导是实现个性化就业指导的有效路径

就业指导课程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相比其他专业课程更加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人的教育和引导,强调因人施教,因材引导.因此,就业指导的理想状态应是实现个性化就业指导,针对个人情况进行就业指导工作.但是,目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面临的教师队伍建设、经费投入、师生比等现实困难短期内不可能得到根本改善.因此,就需要在现有条件下找到一种渠道有效增强就业指导课程的实效性.以高校特点和学生专业背景的就业指导可以为我们在现有条件下提供一条行之有效的向提供个性化就业指导目标迈进的新思路,可以有效提高就业指导的教学质量.

2面向高校特点及学生专业背景的就业指导课程实施要点

2.1强调针对学校学科特点,建立具有本校特点的就业指导课程,合理安排就业指导教师,有效提高就业指导课程实效性

开展依托高校特点和学生专业背景的就业指导课程,要求高校以更高的层次看待和对待就业指导课程,同时也对就业指导的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高校需要理清自身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理念,对本校开办的专业学科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帮助就业指导任课教师将这种理念和分析结果融入到就业指导的教学中,进而对学生就业观和择业观进行合理的引导.比如,将人才培养定位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就可以通过就业指导课程帮助学生在学习和就业过程中更好的进行自我定位,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引导学生掌握求职所需的专业技能,帮助学生充分就业.将人才培养定位为培养研究型人才的高校也可以通过就业指导课程鼓励学生进行专业探索和深度研究,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帮助学生明晰发展方向,帮助学生更好发展.另一方面,高校在就业指导课程的任课教师的安排上要有意识的进行固定,既选派某些任课教师固定针对某一专业或某几个相关性大的专业学生进行长期授课,这样的固定既可以增强任课教师的备课的针对性,也能达到逐年提高就业指导的教学质量和效果.鉴于就业指导课程的任课教师多为学生工作人员,可以考虑让所在学院或所在专业的带过毕业班的学生工作人员担任本专业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师,这样可以发挥这些学生工作人员熟悉所在专业、熟悉所在院系学生特点、熟悉该专业就业市场的优势,便于更好的完成就业指导的任务,提高就业指导课程的效果.

2.2强调学生专业与就业指导相结合,建立全程就业指导,贯穿学生学习全过程

需要明确,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的就业是接受高校教育结果,既教育是过程,就业是结果.但现阶段,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往往安排在大三或大四阶段,此时学生的专业课程已经接近尾声或结束,马上或已经面对就业问题,就业指导已没有时间帮助指导学生提升专业素质和就业能力.使得就业指导课程难免沦为应景之物,不能产生很好的实际效果.因此,面向学校特点及学生专业背景的就业指导课程需要强调与学生的专业教育和专业学习相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学习全过程.进而帮助学生有效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提高就业质量和实现学生充分就业.面向学校特点及学生专业背景的就业指导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前期(大一阶段)、中期(大二大三阶段)、后期(大四阶段).在前期,就业指导应该侧重帮助学生认识所学专业,进行自我探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侧重学业生涯规划,培养学习能力.在中期,就业指导课程侧重专业学业指导和反馈就业市场的新变化,帮助学生从就业市场的角度解读所学专业和应用领域,说明各工作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和个人能力.解决学生为什么学的困惑,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进而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意愿,帮助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和自我完善.在后期,侧重对学生的求职技能的指导,这个阶段就业指导教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帮助学生进行简历制作、笔试、面试等求职技巧的辅导以及各种就业服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