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9 22:58:1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外出学习考察报告,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公司经营方面:
两个开发区的总公司都经历了与管委会“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合署办公阶段。不同的是一个先合后分,一个是先分后合。
xx开发区总公司,在2017年之前,老总由副主任兼,比较独立。2017年,因为管委会主要领导变动,并入财政局合署办公,采取“大财政、大预算、大融资”的管理模式。实行“三权分离”,决策权(管委会)、预算概算(总公司)、建设权(建设局)。总公司的定位是投融资平台。
xx开发区总公司经过26年的发展历程,成份比较复杂。在财务管理与控制方面,初期与管委会合在一起,常务副主任兼老总。现在则相对独立,但总公司财务部还是要承担财政局一部分分工。总公司的定位是:一城市运营商。第一是负责土地开发,包括征地拆迁,但为了回避关联业务起见,拆迁、安置采取了两条线管理;第二是承担基础设施建设;第三是低价位商品房建设。二在早期有市场行为。一方面做过房地产开发项目,主要是在区外发展,做利润。另一方面组建外贸集团,现在是全国五十强;三是政府投资机构。一方面是管理投资工作,其中一个大的亮点是投资银行业,在江苏银行和交通银行都有股份。另一方面是满足引进外资需要。具体是做了江苏王子、创投基金(担保公司)和高科技领域。
比较一下两个开发区总公司的发展历程,我们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投资公司的运行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应因时而变,“方便管理、利于大局,增速发展”才是硬道理。独立不独立,只是领导分工问题,不是决定公司发展与否的关键因素。
所以,此前一直困扰我们的“新城公司缺乏自主权,运行不顺畅”的问题,说到底,其实是由于我们单纯站在公司角度考虑的原因,是缺乏全局观念的表现。
(二)土地运作
从介绍的情况看,两地思想都比较解放,善于规避政策,勇于创新措施,敢于以我为主。都力求利用最少的土地资源,开发更大的经济效益。用他们的话就是“没有大的项目、好的项目,是不会轻易批土地的”。当然,两地的发展也同样受到了土地指标的瓶颈制约。xx开发区抓住机遇,曾以9800元/亩的价格购买了其他地区10000亩的土地指标,主要作为安置房的土地储备,因为今后回迁户必然要求把他们的安置房由小产权转为大产权,从而引发不稳定因素。而且,对于已经落户的产能相对较低、土地产出比不高,或者不符合整体产业规划布局要求的企业,xx采取了合同一到期就不再续约的做法,重新收回土地、重新布局。这其实也是我们招商引资的一个契机,发达地区产调整出局的企业,在我们这里应该还是会有一定的发展空间的,可以与我们其它的招商项目综合考虑。
除了土地的一级开发外,两个地区还都进行了房地产开发。xx开发区的一个成功做法是与xx中学(xx母校)强强联合,由开发区在境内提供土地,xx中学投资,新建xx中学分校,从而带动周边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升值更快、运营更好,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xx开发区由于成立较早(1984年12月),沾了政策的光,起步阶段是国务院投资助推,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当初钱都花不完的”,所以,在土地整理方面是做好“七通一平”才挂牌上市。在方面我们目前还不具备这样的财力,只作为情况通报提一下。
(三)财务管理和投融资工作[ 莲 ~ 山 课 件 ]
第一,财务管理方面。
由于其必须符合总公司运营模式的要求,具体业务的处理方法林林总总,这里就不再展开。
但有一个共性问题,就是由于开发区高速发展的特殊性,政企业务交叉的现象难以避免,表现在会计处理上,就是即便最新的《会计准则》里面的会计科目,也满足不了新的业务要求。和我们一样,两地也都采取了“自造”会计科目的做法。比如在处理房地产开发子公司的成本核算上,xx总公司就设立了“开发成本”的会计科目。由于业务关系过于繁多,区分起来十分困难,有些会计科目甚至都细化到了六级、七级。最后审计的时候,鉴于业务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审计人员也只能一笑认可。
相信不久的将来,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国家一定会出台一个区别于其他的、专门适合于开发区的会计准则。相当于介乎企业会计和事业会计之间的一个会计门类。
第二,投融资工作。
在投资方面,开发区的投入产出周期较长,在投入产出比上,不能也不应与企业相比较,因为这里面还有个社会效益和社会责任的问题。尤其在开发区普遍存在的、资金运转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这个周期就更显漫长,投入产出比也更像是杯水车薪。因此,在资金远远满足不了投资需要的情况下,两地开发区在早期的时候,都采取过一些非常措施。比如对于标准厂房的问题,xx就采取过先给企业使用几年,再成本价卖给企业的“壮士断腕”的做法。看起来开发区是亏了,但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卖过的厂房还在开发区,收回的资金又可以继续投入。这完全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之举,是因势而为的变通做法,不能也不应按平常时期的标准来衡量和看待。
在融资方面,两地都采取了发展、做实子公司,自主搭建融资平台、提高银行授信额度的积极做法。为了做大企业的营业收入和现金流,满足银行更大授信额度的要求,各个子公司相互间的变通交易就顺理成章了。xx开发区由于资金需求和缺口更大,投入的人力相对更多,有10名融资人员分兵出击,多点开花。尤其值得我们借鉴的是,他们与股份制银行的成功合作。由于体制的原因,可以变通的余地相对更大、机会更多。
二、总的体会和几点建议
(一)总的体会
这次考察的两个开发区都是二级市的开发区,起步更早,规模更大,在经济总量、影响力和吸引力上我们确实没有可比性。之所以选择去,主要是两地发展理念、业务水平以及文化底蕴打动了我们,尤其是他们的业务,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从结果来看也是收获颇丰,不虚此行。
但是,让我们不曾想到的是,我们引以为骄傲的xx,人家居然都没听说过。我们的宣传工作确实太落后了。要知道,我们去的可是这些城市的最前沿——开发区,而且又是本省,同在江北。
(二)几点建议
1、建议管委会在财力许可的情况下,今后有针对性的多组织人员出去学习,效果当会立竿见影。
1、此次考察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宝应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实施情况,学习其先进经验。
2、此次考察的学校有:山阳中心小学、山阳初级中学、范水镇中心小学、郭桥初级中学。
3、此次考察的形式主要是:参观校园,听取校领导在教学管理方面的经验、做法,并与他们就学校管理方面的困惑进行面对面交流。
4、对宝应教育的总体印象:无论是聆听几所学校校长的讲话还是深入参观他们学校,都能感觉到他们 “以人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人本发展理念,有明确的“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办学目标。不管办学条件如何,都努力在学校现有的条件基础上追求独树一帜的办学特色。坚持从小事做起,精细化管理,重视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考察后的反思及收获
1、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敢为人先,在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大胆尝试符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闯出独具特色的管理机制。山阳初级中学致力于追求管理的细致和精致。将考核分为三个层面:对行管人员要求自身工作必须过硬,实行行管人员和教师双向检查,实行行管人员年级蹲点制、行管人员工作周检制,与考核奖金挂钩;对教师考核增加考核的震撼度和公平性,制定教师行为规范及考核条例和科学的奖金分配方法,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对学生的管理也有一套细致公平的考核,落实到每个班级的班主任,实行班主任津贴每周发放制,达到及时提醒的目的。管理强调教师自身到学生个体到学校整体质量和素质的协调发展,强调文化立校,值得我们借鉴。
在向阳之家,我听了一节数学课“可能性”,在老师提出概念后采取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摸不同颜色的乒乓球,想一想,说一说周围哪些现象是可能发生或者不可能发生,然后老师讲黑心法官与囚犯的故事,让学生回答问题并找出对策,一步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探究的作用,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始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整个课堂高效、有序并快乐的进行着。
第三个让我受益良多的是高城寺小课间活动多姿多彩,歌舞与绳飞扬。
校园集体舞《歌声与微笑》、全校同唱一首歌《低碳贝贝》、绳操、自由跳绳,这些过程都是师生共同参与,我感受到了老师与学生合作、学生与学生合作,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让我感受了这个集体活力四射,积极向上的情操。
第四个让我感触很多的是高城寺小勇展才华,放飞梦想。高城寺小举办了一场主题为“让每一朵花儿都幸福绽放”的新教育实验工作汇报演出。这一场新教育的展示,我更多地认为这是一场放飞梦想,追逐梦想的宣言。师生共诵千古文化,集体追梦。教师独唱《中国大舞台》,唱响中国的梦。师生共舞《天亮了》,我读出了追梦中的彷徨及要坚定梦想。从《八卦哎呀呀》中,我感受到了追梦的快乐。教师钢琴独奏《童年的回忆》,追忆童年梦,寄希望于新一代。歌舞《春眠不觉晓》《爱在人间》,孩子们富于变幻的表情,富有活力的表演,让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在学习中比较,在比较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我想这是开放周学习共同的初衷,高城寺小的学习,让我对自己的工作有了进一步的想法与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关于班级文化
我觉得班级文化是一个班德育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价值观念、思想品质和生活行为方式。一个班的班级文化,可以从班级的一桌一倚,一角一落,师生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中展现出来。对此以后我会从以下几点来努力。一、用正确的班级舆论感染学生,营造相互竞争又团结协作的班级氛围,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教育,在礼仪、卫生、纪律、习惯方面多下功夫,努力形成班级共同的价值观、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形成整体素养。二、加强对班级的布置,引导学生动手,布置温馨教室,增强学生班级责任感,努力形成班级共同文化观。三、丰富班级活动,自己积极参与,在活动中鼓励学生互相关心,团结友爱,培养融洽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
关于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 F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6)10-0051-01
2015年9月18日至9月25日,政府副市长刘学智带领沙坡头区分管领导、市县两级林业部门分管领导、专业技术人员,苹果种植营销企业及种植大户等一行14人先后到甘肃省静宁县,陕西省淳化县、洛川县,河南省灵宝市,山西省临猗县,山东栖霞市、蓬莱市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学习。
1 区外市县在苹果产业发展中的主要做法
1.1 突出主导地位,行政持续推动
一是体制较为健全。所有考察过的省、市、县,他们都将苹果产业归口到大农业,以市、县设有苹果产业技术开发办、果树研究所及乡镇果树站。二是把苹果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强力推进。特别是静宁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发展苹果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壮大县域经济的第一产业来抓,树立了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将苹果产业抓到底的重要理念。三是苹果产业技术力量强大。考察过的每个市、县都有健全的服务体系,形成了集技术研发、试验、推广为一体的多层次、立体化产业技术服务队伍。四是对苹果产业的宣传十分到位,标语处处可见。在沿路前往静宁县的途中,“1亩苹果十亩田,算好收入管好园”、“庄前屋后苹果园,脱贫致富在眼前”等标语不断浮现在面前。
1.2 依靠科技支撑,发展矮化密植栽培
学习考察的每个地点,矮化砧木的引进,选育、示范、推广、苹果砧穗组合的筛选、栽植随处可见。尤其以院企合作、企业、合作社种植的矮砧密植栽培和矮化中间砧密植栽培较为普遍。矮砧栽培主要采取宽行栽培和支架栽培技术,以高起点规划、高技术引领、高标准建设、高品质生产、高效益经营的栽植模式,推行机械化、肥水一体化技术,这为转变我市苹果的生产方式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1.3 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产业升级
陕西淳化、洛川通过招商引资办龙头、吸引民资办龙头、扶持能人办龙头等方式,尽最大可能减免各项税费,支持和帮助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带动产业整体优化升级。同时,开发的以果汁、果醋饮、苹果脆片、苹果酒等产品为主的果品深加工快速发展,全县建成的5家果醋饮加工企业生产能力达到4000吨,全部通过了QS质量认证,产品销售省内外多地。
2 中卫市发展苹果产业的优势
我市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在7.3~9.5℃之间,年均无霜期159~169天,年均降水量179.6- 367.4毫米,年蒸发量1829.6~1947.1毫米,为降水量的10.2倍,全年日照时数2870小时,全年无霜期平均167天。由于昼夜温差大,海拔高,独特的气候条件使我市所产的苹果具有口感好,酸甜适中,硬度大,耐贮藏。同时,由于气候干燥,因而病虫害少,农残留低。
3 存在的问题
3.1 产业效益不高。由于投入不足,果园基础设施差,管理粗放,树体结构混乱,树势弱,整形修剪不科学,果园树体大小年结果严重,幼龄果园适龄不结果、不丰产,老果园郁闭,优质果品商品率低,导致果品缺乏市场竞争力,经济效益低。
3.2 技术力量严重不足。目前,全市林业推广部门中的苹果专业人才较少,总数不超过6人,同时肩负大量其它工作,加之苹果栽培技术推广的手段和设备落后,先进的实用技术和提高果品品质的综合管理措施得不到及时有效推广,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苹果产业的发展。
3.3 市场销售体系不完善。由于我市苹果多以小规模、分散式经营为主,没有形成产、加、销一条龙的市场产业链,市场销售体系不完善,致使生产流通无序;同时由于缺少固定的果品批发市场,严重阻碍了苹果的流通。
3.4 品牌影响力不强。由于经国家注册、认证的统一果品品牌很少,严重影响了产业的经济效益。目前沙坡头区苹果虽然有“南山阳光” 品牌,但是由于受资金、规模、管理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品牌影响力还远远不够,示范带动面积小。
3.5 关联产业发展迟缓。无论是果品深加工的研发、引进,还是苹果果实清洗、分级和包装,果品纸箱生产、包装、加工,果酒、苹果脆片加工等苹果产业的配套开发还很脆弱,在沙坡头区还没有一家能立足市场,一定程度制约了产业的全面发展。
4 加强中卫市苹果产业的对策
4.1 抓产业的做法可借鉴
任何一项产业的发展,行政强力推动都是必不可少的。静宁县发展苹果产业也经历同样的阶段,行政推动也是其获得成功的宝贵经验之一,即使是发展到了目前的水平,行政推动仍然是县上抓苹果产业的主要措施。
4.2 新技术推广必须要跟进
一是要优化布局,扩张规模。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按照“相对集中”的原则,以经济基础好、有积极性的个体大户、企业、合作社为建设主体,推行新品种、新模式栽培,要求高标准、现代化、集约化建园,引领我市苹果产业向着标准化、优质化方向迈进。二是要加大老果园改造。中卫市沙坡头区现有30年以上的苹果老果园1.2 万亩。今后要大力推广洛川 “大改形、巧施肥、强拉枝、无公害”四大成功关键技术,加大老果园树体改造,尤其要做好间伐示范园创建工作,为全市老果园改造升级做好引领、示范、推广。三是要集成配套新技术,提升果园管理水平。静宁县1亩苹果园最好收入达到5万元,中上达到3.5万元,最差达到2万元。截至2015年底,中卫市沙坡头区苹果栽植面积达15.16万亩,挂果面积7.7万亩,最好的果园收入也就1.2万元左右。因此今后要大力集成配套新技术,大力推广黑膜覆盖、果园生草、防雹网、增施有机肥配套技术,建立集果沼畜为一体的生态果园,减少人工无效投入,努力产出优质果品。
4.3 打造国际品牌,提升品牌营销
一、组织外出考察学习要“确有必要”,要有明确的考察任务,考察之后要写出书面的考察报告。组织必要的外出考察有利于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学习外地好的做法和经验,这对于推进我县工作上新台阶是有益的,应予支持。但是,要防止没明确任务和实质性内容的考察,要防止以考察学习的名义搞公费旅游,防止无关人员“搭车”考察。考察之后,必须要写出书面的考察报告上报县委、县政府。
二、对组织外出考察学习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各乡镇、县直各单位组织外出考察学习,必须填报《**县组织外出考察学习审批表》。各乡镇、县委直属单位和群众团体组织的,由县委办审核后,报县委书记或副书记审批;县政府直属单位组织的,由县府办审核后,报县长或分管副县长审批。出省考察从严掌握。
地理考察就是以地理环境为对象的调查和观测。地理考察方式多种多样,例如气象观测、天文观测、地震观测、地形地貌观察、游园、探险、露营、休闲游、登山观光、定向越野、垂钓、漂流、野炊等等;中小学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的地理考察,组织性、目的性都很强,是未成年人参与的团体活动,具有一定特殊性。
探索总结出地理考察活动的规律、原则,让地理教师掌握地理考察的基本方法,不仅对教师组织开展地理考察活动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而且有助于增强地理教师组织开展地理考察活动的信心。
一、组织中小学生地理考察活动原则
第一,组织性原则。严格执行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有关组织学生外出活动的相关规定,办理各种报批备案手续,争取相关部门如教育行政部门、交通、公安消防等部门和学校领导的支持,将活动方案告知家长,以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一般来说,规模较大(1个班以上)、外出时间较长(6小时以上)的应由学校牵头组织,规模较小(1个班以下)、外出时间较短(6个小时以内)的可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组织。成立活动组织机构,机构一般由领队(校领导、班主任)、后勤保障人员、安全卫生人员(校警、校医)、考察管理指导教师等组成。为便于管理,将各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配备指导管理教师。明确细化每个成员的任务、职责;每个成员都要明白自己担负着确保学生安全的重任,尽心尽力履行职责。制定考察活动纪律要求,印发给师生,人手一份,并组织他们开展学习,逐条弄清要求。严格的组织纪律是地理考察活动的根本保证。
第二,安全性原则。组织者要充分考虑到影响考察活动安全的各种因素:(1)目的地应选择无地质灾害,无危险动植物,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2)选用证照齐全合法、状况良好的交通工具。(3)注意收集目的地天气的预报,避开台风、雷阵雨、大风雪、高温酷暑、低温冰冻等灾害性天气。(4)准备一些应急物品、用具,如干粮、饮用水,防暑、防冻、防虫药品,镰刀绳索等,条件许可的每人配备一个安全应急包。(5)制订应急预案,万一出现险情或事故时,师生能够得到及时、妥善、有效处置。严密细致的安全措施是地理考察活动顺利进行的根本保障。
第三,循序渐进原则。(1)目标要求要与学生的心智相适应,学生只要作出努力便有所收获,让每个参与者都享受到活动成功的喜悦,为下一次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不宜对大多数学生要求进行深度的研究。(2)考察内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先实践课本中的地理方法,掌握基本的地理技能,印证课本知识,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再进一步过渡到掌握课外知识与能力的要求。(3)考察地点选取,由校内再到校外,由近到远。例如有关地形方面的考察活动,先要求学生收集本校地形地貌资料,观察、了解本校地形地貌,再到校外考察,了解本村镇或本市的地形地貌。
二、一般地理考察活动的三个阶段
一、艺术考察课程所依据的学习理念
艺术考察课程所依据的是建构主义学习观与社会文化观学习理念。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只有通过把个人世界里的经验组织起来以提高个人面对世界的效能,学生才能主动地建构自己学习的求知方式”。①建构主义的情境式学习是通过问题解决而进行的,是一个建构过程。学习者与环境互动并主动地对外在的经验加以筛选、组织和整合,学习者无须依赖一些既定的程序来进行心智活动。社会文化观强调实践活动对学习发展的重要性。把活动与社群文化有组织地联系起来,并强调认知过程从属于社会过程和文化过程。学习活动与社会情境和文化情境有密切关系。学习是因共同参与实践社群文化而产生的。建构主义观与社会文化观相辅相成。在实践中面对特定情境时,寻找有意义的解决方法。学习应成为学习者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相互撞碰、开放式学习。学习者依据自己的活动,在具体的学习环境和空间建构自己的学习方式,在具体的社会文化背景中生成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这样的学习是创生式学习,笔者称为“艺术考察活动式学习”。
二、艺术考察课程中学习者与教师的关系
教学变成考察活动,教学不再是说教,而是协作和帮助,教学成为考察活动的组织和协作式的框架与在具体考察情境中上下求索发现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变成考察者并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与考察成为主动参与、主动进取,在兴趣与激情的引导下,在开放的环境中自主、合作、探究式地学习与考察。在具体的学习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中碰撞创生出自己的学习考察成果。教师变成考察者的协助者和服务者,与考察者共同建构考察方法,在具体的社会文化背景中与学习者、考察者共同建构考察成果,当然也是学习者进行学习与考察活动的咨询者和解决问题的协助者。
下面笔者具体列举一些艺术考察课程课例:
1.课程简介
艺术考察是艺术情景式实践教学。运用建构主义学习观与社会文化观学习理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学习者的亲身感知与体验使学习者做到知行合一,自主建构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社会的动态关系,扩展艺术视野,提高学生全面艺术素质与文化修养。在国内选取艺术考察对象如石窟、碑林、专题博物馆、民居、帝王宫殿、帝王陵墓、名山大川等。
2.教学目标
扩展学习者的艺术视野,感知与体验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学会对各门类艺术的赏析、考证并能深入研究,提高对艺术的研究能力与审美能力。通过访问民间艺人、著名画家、民俗专家,以画速写、做笔记、记录影像等动态情景式学习方式获取艺术资料,为各门美术专业课搜集素材。通过艺术考察的一系列活动,学会欣赏、感知、探究不同时代的艺术品,获取优秀艺术经验与丰富的艺术知识,培养学习者热爱优秀的中国文化,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思维,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3.教学重点与难点
了解不同地域的传统文化、风土人情、民俗等,探究其与艺术的关系。提高学习者生动准确地感知考察对象艺术特征的能力,掌握快速记录与把握艺术要领的能力。潜移默化地培养学习者举一反三、实事求是、应目会心以及应物象形的艺术思维与实践能力。
4.教学内容
根据教学内容,确定艺术考察对象如石窟、专题博物馆、民居、名山大川等。先聘请专业导游或当地专家、学者讲解其文化、艺术、历史价值。教师作为学习者的首席与学习者共同学习。在听完介绍之后教师与学习者讨论、探究、访问并进一步深入考察。在考察的真实情景中教师给学习者传授搜集考察资料的方法。
(1)学习者根据考察的不同地域,自由选择艺术考察的侧重点,如游历名山大川、名胜古迹,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
(2)学习者访问民间艺人,欣赏民间艺术,感知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与方法,获取艺术灵感。
(3)参观考察不同专题博物馆,提高审美欣赏能力,提高艺术视野和艺术感知能力。
(4)学习者搜集自己感兴趣的艺术素材,根据自己的特长,认真整理考察记录。
5.考察延伸与艺术考察报告和撰写考察学术论文
(1)学习者通过不同获取信息的方法与方式如速写、笔记、影像等,仔细分析并深入细致地整理自己获取的信息资料。
(2)把艺术考察的对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国人传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整合探究,深入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特征。
(3)教师讲授考察报告、学术论文的撰写方法与要求。
(4)艺术考察外出时间为15天,回校整理资料、图书馆查阅资料、完成考察报告和撰写学术论文共15天。
6.考核方式
课堂教学包括教师讲授考察报告及艺术考察学术论文的撰写方法与要求。学生按照课程要求撰写考察报告与学术论文,教师根据文章质量、课堂表现与考察态度情况,给予综合评价,以百分计入成绩。教师根据质性与过程性评价方式,把分数与学生的过程性成绩客观地填入下表。
三、为什么要在美院美教专业开设艺术考察课程
美术院校美术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学习中国画等专业基本功的同时,还应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与美术史,加深对国学包括儒、释、道文化的研究,培养研究型人才。美术包括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建筑等综合概念。开设艺术考察课程主要是开阔学生艺术审美视野,感知不同地域风土人情,赏析经典艺术品,提高艺术审美能力。通过速写、笔记、影像等记录方式,为专业课收集素材。通过艺术考察活动培养学生以优秀的中国文化为底蕴,开拓创作思路。艺术考察课程中,教师以艺术考察活动式学习方式引导学习者参观名胜古迹、洞窟壁画等,培养学习者搜集资料、筛选信息和研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创作、互动、整合、展示的综合性艺术和文化素养。教师引导学习者在社会生活或艺术环境中了解与国画课程内容相关的知识与能力,鼓励学习者接触多样的文艺形式,丰富文化素养,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发表见解。学习者在社会生活情境与艺术考察活动中提高体验艺术的综合能力,并形成学生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情感、态度等综合人文素养。
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更应该明白自己将来做中小学美术教师或艺术教师,要了解中国和世界的美术与艺术史与发展轨迹,这些具体的美术史与艺术史真正的存在方式是生态的存在于地面、地下与民间。所以给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开设艺术考察课程更显重要。
实地考察是学生认识周围环境、认识社会的一个比较直观的方法。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根据教学需要,组织学生到现场开展观察、体验、调查等活动,使学生获取直接知识和第一手资料,有利于学生深入地开展研究。在社会现实中出于对学生安全的考虑,以实践性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只能在教室里、在学校中开展。长此以往,学生的眼界无法拓宽,学生的活动策划能力,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锻炼,背离综合实践课程设立的初衷。在安全教育、周密组织工作的保障下,综合实践课要大胆地走出去,不能忽视实地考察这种研究方法对研究问题、验证信息的重要作用,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指导让学生知晓什么是实地考察,如何开展实地考察,尽可能多地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考察规范和要求。
一、制定考察计划
制定实地考察计划乃是实地考察的第一步。有了周密的计划,学生才能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考察活动,得到较为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教师指导学生制定考察计划,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由考察主题生发考察内容
考察主题即学生小组的研究小课题,在研究小课题的范畴内让学生充分提出通过考察有可能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归纳整理,将问题转换为清晰的考察目标,再针对考察目标设计具体的考察内容。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善于把学生引入一种与实地考察相关的情境中去,让学生感受到问题的新奇性、挑战性,引发学生强烈的、持久的探究欲望。学生在活动中产生的问题更能吸引学生去探究、去实践。比如:教师播放考察地点淹城野生动物园的一小段宣传视频,学生自然对动物园的面积、交通、环境、宣传促销、行程安排、动物种类、动物饲养等方面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从而大大丰富了具体的考察内容。
2.确定考察地点、时间
选择实地考察的地点与考察主题、考察内容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引导学生确定考察地点时,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地点有助于得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比如:开展关于常州免费公园现状的研究,选择哪些公园去考察时,在学生开展讨论之后,教师进行追问:同学们准备选择一个还是多个公园呢,为什么?教师引导学生找一找对一个公园与对多个公园考察的区别,学生在对比后发现,考察多个公园,一个公园内的多个景点,可以使考察得出的结果更客观、更全面、更符合实际。在进一步具体选择哪些公园时,由于有了前面的基础,学生经过思考,师生共同讨论,选择了大型、小型,中心城区、城区边缘等免费公园,因为它们更具典型性和代表性。
选择考察时间要根据具体内容来确定,选择的时间要适当。比如:考察常州免费公园周边交通情况,就要选择一天之中不同的时间段,平时与周末分别进行考察,但也要兼顾客观情况,比如:小组自行考察只能利用星期六、星期天、放学后的课余时间进行。
3.考察中注意事项的设计
实地考察是一项外出活动,对于好奇心重但自控能力相对较差的小学生来说,往往在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缺乏对实施细节的考虑,从而可能使活动产生安全隐患或达不到预期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在指导学生制定考察计划时,引导小组充分讨论,从出行路线、方式、自我管理、活动安全、活动分工、准备工作、信息记录等方面设计本次活动的注意事项,并在全班进行论证,同学们相互补充,从而真正把活动要求落实到每一个可以操作的细节上,让小组里的每一个成员按照注意事项开展实地考察,保障考察活动安全、有序、有成效。
二、考察中获取资料的整理
经过前期的考察,学生搜集到很多的资料,其中,有文字资料,有形象的记录,如:照片、录像、还有数据资料等。教师要指导学生把这些资料有顺序、系统地呈现出来,这样才能使得到的结果更具可信性。在此基础上,不能只满足于对这些文字、图片、实物的堆积上,或不能只从这些资料的表面上得出结论,因为其结果是肤浅的,不仅不利于自己能力的发展和提高,也不能达到真正解决问题的目的。教师要指导学生对有价值的资料进行认真分析和思考,通过耐心地、一步步地引导,培养学生进一步思考的习惯,收集信息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反思能力及探究精神。
比如:在“寻访南京地方美食”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有小组实地考察南京的地方美食店——“小李汤包店”,欲将其与肯德基进行对比。在呈现考察中获取资料时,教师引导:怎样呈现资料才能让别人一下子看到它们的区别呢?学生思考后,小组进行实物展示:一边是小李汤包,一边是肯德基,同类放在一起,如:桌子、椅子、厨房文字、数据等,一目了然。接着学生就比较的情况畅谈自己的发现,认为传统美食与肯德基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师继续引导:我们在考察时不仅要找出差距,更应该找到各自的优势,为传统小吃进行诊断,提出改进的建议。谁都不想若干年后,我们的大地上遍布着洋快餐,而难觅中国传统美食的踪影。教师的点拨无疑使学生在考察中将问题引向深入,从庞杂中理清思路,从无序中寻找根源,步步深入,有效地落实了活动目标。
三、考察报告的撰写
广东省东莞市莞城一中 杜 锡 来
2000年10月16至22日,我作为广东省普教系统“百千万人才工程”首批省级名教师培养对象,随广东省普教系统“百千万人才工程”高级研修班的70多名学员一道赴江苏、上海一带考察基础教育。在7天的行程中,我们看到了江浙一带不但经济腾飞,而且教育观念新,教育投入大,给人一种全新的大办教育,办大教育,办现代教育的恢宏感觉和振憾!
考察的第一站是江苏。我们受到了江苏主人的的热情接待。原江苏省教委副主任周德藩为我们作了关于“江苏基础教育发展概况”的报告,江苏省教育学院副院长彭坤明教授做了题为《创新时代与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的报告,生动的例子,精彩的演讲,宏观阐述了培养创新主体是创新时代要求的命题,让我们比较全面的了解了江苏省近年来的教育改革情况,受到了极大的启发。随后对南京市的中小学教育进行了考察,我们参观了金陵中学、江苏省教育学院附中、泰兴市洋思中学等,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对江苏教育的认识。
金陵中学是一所百年名校,曾培养出9名院士。它是素质教育的成功典范。采用学分制,建立高三实验班,推广研究性学习等方面,金陵中学都做出了大胆的改革。学生写出了包括各个领域的论文,如:《关于解决口香糖污染问题的构想》、《论》、《金陵中学高二年级同学上午饮食的研究》、《发光二极管自行车指示灯的设计》等等,收获是明显的:培养了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的责任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活了学生的创造潜能,树立了学生的信心,培养了学生科学研究的志趣、态度和精神。金陵中学老师们具有极强的改革意识,有创新求变的强烈愿望,有对学生创造潜能的深刻体察。金陵中学的教改实验顺利进行并取得丰硕的成果。
关键词:艺术;教学;写生考察;重要
外出的写生考察是美术教学中很特殊的一门课程,各个美术院校都普遍开设有此课。它把固定的室内教学搬到了校外的大千世界之中,是同学们最感兴趣的课,但也是较难组织的课:如组织的好,则对学生的艺术学习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如组织的不利则如同外出游玩,一事无成。好多学生甚至有些老师都对它重视不够,感觉平常在学校里憋了那么长的时间,可出来放松放松了,于是便一路玩了下去,有的嫌远怕累,或不愿意花钱,就干脆不去。这些态度都是对此课认识不清所致,下面就谈一谈我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一、外出的写生考察是美术的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艺术源于生活,它的根深植于生活的土壤之中,我们常说“作品要上去,生活要下去”,这是艺术的规律。古人也有“搜尽奇峰打草稿”、“以自然为师”之说,都强调了深入生活的重要性。国画大师李可染先生主张:画家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一手伸向传统就是要学习历代大师给我们留下的优秀的美术理论和高超的绘画技巧;一手伸向生活,就是要我们深入观察火热的社会生活和广阔的大自然中去,搜集鲜活的素材,创建新的技巧,创造出自然感人的艺术作品。学校里的生活和学习的空间都较为单一,知识的获得几乎都是从课堂和书本中来,造成了他们的阅历见识都很有限,加之艺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就更需要这门课来补充。
艺术属于形象思维的范畴,而敏感又是一个艺术家的基本素质。艺术源于生活,但同学们平常的生活几乎是一程不变的,习惯和麻木激发不起他们的艺术冲动。走出去,换一个环境,置身于山石林木之中、溪流之间,去听、去看、去感受,艺术的冲动与现实的体会想结合,“寄情于山水之间”。
我们都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从教后,也曾多次带队下去,能深刻体会到学生面对大自然时的激情写感悟。记得有一次带学生刚进入山区,他们就惊呼:“老师,看见了真山真水,我们才明白画中的山石为什么要用那样的皴法。”而这些知识在课堂上是很难明白的。进山之后,同学们带咸菜,啃干馍,外出一画就是一天,这是艺术创作的冲动激励着他们的勤奋。回来之后学生们都自感收获颇丰,每每欣赏起自己外出所画的作品,还感激情犹在。
写生是艺术家发现自然、感悟自然、发展创造的有效途径。纵观中国所有的著名山水画家,无不是通过对自然写生获取灵感和发现大自然独特奇妙的景观,再形成自己独特的笔墨语言。山水画大师黄宾虹先生一生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所画写生逾万。艺术美的形成绝不是关在教室里空想出来的,心灵与自然的脱节,势必会造成画意的扭曲,灵感的枯竭。只有广泛的投入到生活中、大自然里,才能有“江山如画”的感受,进而艺术上表现的内容才能实富于激情。
二、外出的写生考察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实践
写生是件苦差事,路途辛苦,风餐露宿不说,要把眼前的世界通过某种技巧搬到纸上成为符合艺术规律的艺术作品,这是极其复杂的艺术思维和探索过程。我们常常手持工具对眼前的世界激动不已,可又不知所措。
回忆上学时的第一次外出写生,面对着大自然美妙的景色,简直就是“扑”上去画的,那么的激情,那么的投入。但是,由于平常课堂学习的理论较多,绘画对象也往往都是由老师设定好的,真是自己去组织画面的很少,一旦面对着形色万千的外面世界,选景、构图、取舍等等一大堆问题就摆在面前了,真是还不知从何下手。好在几张之后,便摸索出了课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加之有较强的新鲜感,外出的那一段时间作品不少,内容也较生动。所以,外出写生很能检验课堂学习的效果,锻炼实际绘画中的综合能力。
三、外出写生考察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
这是一门综合课,学生们除了要有艺术知识外,还要知晓历史、地理、人文、民俗等门类。因为外出写生考察在选点上多是名山大川、历史古迹、民俗风情等有代表性的地方,这些地方的背后往往都有一些“故事”,只有了解了这些“故事”,才能真正的认识这个地方,而这些“故事”的背后总是和历史、地理、民俗等知识相联系。如果是在学校里,学生很难去主动的学习这些知识,外出的写生考察给同学们提出了这个要求,让他们主动的去学习,这就使他们学得更多更广了。
我经常带学生去黄山脚下的徽派民居村落西递、宏村,这个地方的徽派民居是最具代表性的,有着很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甚至于一个庭院,一间房,或是一件器物的背后都隐藏着某个故事。考察这里,要了解古徽州的历史演变,徽商的兴衰史,及其在地理位置上的特殊性等方面的知识。每次从那里考察回来之后,同学们都会觉的除了绘画水平提高外,别的知识(尤其是历史知识)也学到了不少。这样的触类旁通,更能积极的扩展学生们的知识面。
四、关于外出写生考察的几点建议
1.在选点上,可依据自身的情况,尽可能的选择或与平常生活环境差异大的地方,或者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地方,或者在某个方面有代表性的地方等。因为差异大、内容丰富才能引起好奇心,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们的创作激情。
2.外出前要让学生对考察对象有一定的了解,既可老师介绍,也可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但不能讲的过分清楚,要保留一点神秘感,让学生带着一些问题到下面解决,这有利于保持较长时间的求知欲和创作激情。